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及(精选8篇)
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绩卓著,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1000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方法。
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种,药物1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只有几个字。”
在学生的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如果,下一次”。
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
医治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如果”改为“下一次”,“下一次我有机会再去进修”,“下一次我不会错过我爱的人”……造成自己心理障碍的,影响一个人幸福观念的,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贫乏或丰裕,而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改变。如果把心灵浸泡在后悔和遗憾的水中,痛苦就必然占据你的整个心灵。
分析:在人的一生中,懊悔就像一剂慢性毒药,在无休无止中磨灭你的意志,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快乐,降低你成功的几率。它又像一些蛰伏在我们生命长堤上看似渺小的蚁群,总有一天,我们会被自己造成的薄弱点吞噬。去掉“如果”,改说“下一次”,你就找回了真实的自己,它就是你的财富,包括阳光、空气和水,还有你心底的喜悦和脸上的微笑。这一切对谁都非常重要,只因为它构成了使你成功的要素。
很多同学都喜欢在高考作文中使用课本素材,然而,在运用过程中因不会巧妙地“转弯”,以至于阅卷者认为该考生“只会死搬硬套,而没有开阔思路”,从而无法获得高分。其实,真正聪明的考生,能够将课本素材运用得恰到好处,并且巧妙“转弯”,为其赋予厚度。在此,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几种课本素材的“转弯”技巧,助大家轻松夺分。
“转弯”方法一:由此及彼
方法解说:由一则课本素材联想到多则课本素材,共同使用。
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乐意受之,完美用之。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翻起页页泛黄的扉角,感受书的香蕴,这是何等惬意!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鲁迅傲骨呐喊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昂扬沸腾的革命情结,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鼓励着多少澎湃的心;是这豪放与婉约的孪生姐妹,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种种凄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也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的,这人类的精神食粮,母语的浑厚精髓,我们不能遗弃,他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地读书,不知天黑的日子不能丢,如果你丢了,要虔诚地捡拾那些日子。
(《“小议”浅阅读》)
名师点拨:文章在分析浅阅读的状态和作用时,由孔子的谦虚为德,联想到鲁迅的傲骨、易安的凄迷、苏轼的伟岸不羁。引用如此多的课本素材,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又诠释了人物的品性,更点出了浅阅读的无穷乐趣,可谓一石三鸟。
“转弯”方法二:自然延伸
方法解说:由课本素材的内涵,联想到一个具体的“话题”,继续拓展深度,并联系非课本素材进行分析。
还记得隐藏在时间过往深处的刘兰芝,那位令后人叹息的美丽女子。在黑暗世界的漫漫长夜中,她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抗争。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一个女子对爱情的忠贞,是一个不屈的灵魂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
时间在流逝,但她的忠贞不减,坚强不减。我对她的敬仰,便为我的使命增添了一份高贵的坚强。
时间在流逝,但他的惆怅却丝毫未减。我希望自己能够替他保留那份孤傲,那份不羁,那份忧国忧民的伤感。我希望纳兰容若能够陪伴我的成长,为我指引方向。
还记得当时的那种心痛,仿佛当时的泪水仍在我脸上。我久久不能相信我所敬爱的史铁生,那位坐在轮椅上却异常高大的人,离我们远去。“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这是他对自己说的,也是对我们说的。这份淡然与豁达,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用残疾的身体,表达出最丰满的思想;他用睿智的言辞,照亮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时间在流逝》)
名师点拨:由刘兰芝的素材,引出“时间在流逝,忠贞不减,坚强不减”的话题。选材典型,古今结合。文章既选择了纳兰容若等古代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又选用了2010年去世的当代文学大师史铁生的例子,古今结合的选材方法既具有典型性,又富有时代感。
“转弯”方法三:反驳课本
方法解说:课本素材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考生可以对此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联系自己的课外阅读素材,进行佐证。让文章变得立体起来。
中国历来奉儒家为经典,而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入世观。自古以来的隐士很多,他们真的从刚开始就安身立命于乡村野外吗?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隐逸之风大行是在魏晋时期,这与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魏晋以迄南北朝,因卷入这种政治风波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大名士就有: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陆机、陆云、郭璞、谢灵运、鲍照等。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就是其表现。这些隐士真的有难言之隐,他们的“隐”就是明哲保身。
与其说贤人自隐,不如说那个社会欲望、贪婪的加剧,让一些贤达的文人墨客感到这个世界正在堕落。因为努力想改变世界却无能为力,只好以隐居的方式来对抗世界!难道陶渊明不想为人民办事吗?他想,可是他的确改变不了什么,失望大于希望,所以隐遁自然,陶然忘机;范蠡难道不想继续为皇帝佬儿卖命?只是这个世界人的嫉妒心、猜忌心太重,因为整个世界都在沉沦,所以人人自危。范公只好偕西子逍遥游!
(《谈隐士之隐》)
名师点拨:本选段反弹琵琶,作者认为“隐”是消极逃避,明哲保身,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在对“隐”的一种内涵进行构思时,不仅引述有关陶渊明的课本素材,而且引述了嵇康、张华、范蠡等相关课外素材,再对原素材进行拷问,使文章更有意蕴。
“转弯”方法四:联系热点
方法解说:谁说课本素材不能和热点联系?现在很多热点与课本素材上的经典有关,譬如鲁迅文章退出教材,我们就可以联系在教材中出现的鲁迅的文章,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他没有李白的那份豪气,但有着一份独一无二的坚毅。在时间面前,他没有低头,他的那种坚毅让时间记住他,让后人也记住他。他惨遭宫刑,痛不欲生,但完成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面对时间的流逝,面对人生的苦难,他选择跌倒后站起来,选择与时间搏斗。他成功了,没有被时间的潮水冲走,没有被时间的海洋淹没。他站起来是一尊雕塑,他倒下去是一座丰碑,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司马迁。
宋文骢,一个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是我国歼10战斗机的总设计师,当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无人知晓的设计师。但他心存斗志,有一颗热血沸腾的心,他不甘为时间所湮没,他将自己几十年的心血融入战机,五十载春华秋月,二十年丹心铸剑,长剑出鞘,直指苍天,震惊寰宇。宋文骢将自己的心血与灵魂都熔于祖国的蓝天卫士,在时间流逝中,他把握当下,战胜困难,在时间长河中留下自己迎风搏击的画面。
(《时间在流逝》)
名师点拨:文章以司马迁素材为例,阐释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时间在流逝,只有把握自己,方可把握人生。作者对事例的分析比较到位。文章又引述宋文骢的热点素材,文章正反结合、古今相照,且有引证,增强了说服力。
“转弯”方法五:同类挖掘
方法解说:如果课本中出现了肖邦,那我们完全可以避开“课本中的肖邦”不谈,而谈“我们认识的肖邦”;也可以既谈“课本肖邦”,也谈“课外肖邦”,显得知识面极广,素材积累极丰富。
苏东坡,豪气冲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曾面临过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倒霉的贬往黄州的迁客。但黄州这个弯道,这个在众人眼中的荒凉小镇,给苏轼带来人生的坦途。在黄州,他感到难言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人生的浮华。他勇敢面对,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美———山水,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哲———先贤。所有这一切不顺与苦难,反而使他彻底脱胎换骨,使他真正走向成熟。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
你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你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你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你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长存民间;你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你刮起的一阵阵东坡风比任何潮流都来得猛烈,来得厚实!
(《站在文学的门口》)
名师点拨:苏轼坎坷的人生因作者笔调的灵动、思考的独特而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不仅介绍了苏轼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课本素材,也叙述了有关“东坡肉”等课外素材,使苏轼形象光辉夺目。
1.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3.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温暖。
——巴金
[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3.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卢照邻
[素材积累]
1.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它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低智能动物尚且会感激别人的救助,人类难道不也应该有颗感恩的心吗?
2.那是在洛杉矶郊县一所旅馆的早晨,我正在大堂的餐厅里就餐,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子。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
3.一个小男孩儿送给母亲的礼物:走了很远的路,捡回来的一个小石头。
[思维点拨]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撑起刚直的身体;有了无私的胸怀,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有了无敌的信念,才能支撑起压顶的泰山。
一位创下奥运会200米和400米跑双料冠军的短跑老将说:“我用了十年的训练才仅仅加快了一秒多。”原来,那一秒之瞬间是用十年辛苦支撑起来的。
一位打破世界记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举得起世界记录,但举不起我平时流下的汗水。”原来那世界记录是由那点滴汗水支撑起来的。
请你以“支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感情,或展开议论,或编述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写作导引】
诚如材料所言:人,要有支撑,才活得自信,活得坦然,活得无畏,活得强大;也才可能有成功的辉煌。帝王将相如果缺乏对黎民社稷的牵挂,则必然成为昏君奸相;乞丐饥民如果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求,则一定会倒毙荒郊野外„„支撑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过程、一种行为。可见,本话题写成议论文、记叙文或散文均可,切忌“四不像”!动笔之前应充分借助材料的提示展开联想,尽可能让自己的选材余地大一些,刚想到一两个材料就忙着下笔难免人云亦云以致千人一面。“题好一半文”,拟题不可不慎,要充分借助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力求拟得准、新、巧、雅。唯有如此,选材的方向性也才会更明确,立意也才会更容易确定,行文也才会更有深度,一句话,不要小视“磨刀”工夫。正因为该话题思路容易展开,所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有追求“出采”的意识,譬如,巧借或巧改诗词、歌曲、格言、上乘广告语等,选用一些大气的事例和人文色彩浓的例子提升主旨。
撑起自己的天空
夜幕低垂,习习凉风吹拂着我零乱的面颊。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溪边的岩石上,望着潺潺的流水,我的心里像无边的海面,一会儿波涛汹涌,一会儿寂然无声。
正当我的思绪飘忽不定的时候,在一旁悠闲流淌的小溪问到:“老弟怎么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说看,也许我能帮上什么忙呢。”我叹了口气说:“我一直就在努力学习,可总是取不到好的效果,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我能不泄气吗?”我心神不宁的敷衍了几句,暗想:“你只不过是一条小溪,怎么会懂得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悲伤!”这时,小溪却似窥透了我的心思,大笑起来:“你知道我是怎样到达这里的吗?”小溪说:“我已记不住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发的,一路上有蜿蜒曲折的山谷,有阻挡前进的礁石„„可我想到我的目标是走向大海,尽管我总是遍体鳞伤,可我依然一刻也不停地拖着身子往前挪,我之所以能到达这里,是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于是,在点点滴滴的时间长河中我逐渐强大起来。”“我俩素不相识,我又怎能知道你的话是真是假?”我不屑的说。“不信你可以去问那边的大山,他最有见识。”小溪建议道。
我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来到了对面的大山询问良方。大山问:“你知道李白吗?”“当然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他的性格豪放、洒脱,诗歌清新、飘逸、气势非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何等的气势磅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充满着一股傲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不乏桀骜之气。”这时大山又说:“你知道李白是怎样读书的吗?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年少便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他到过庐山,去过黄山,他在蜀国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佳句。李白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多的佳作而成为一代诗仙,在于他广博的见识!是走遍天下所积累的素材支撑起他的不朽之作。”我被山兄的论述深深的折服。
是呀!小溪用它坚持不懈的奔腾支撑起了漫长的旅程;李白用他的青春激情走访天下而支撑起了他的不朽之作;司马迁在受了生不如死的宫刑后竟然熬过14年光阴写成第1/3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一代信史”《史记》,不正是他用血汗支撑起来的吗?细细想来,古往今来哪一个卓越的人物不是靠着某种东西的支撑而使之永存于历史长河的?我只不过付出了一点微小的努力,没有取得大的进步,何尝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用勤奋支撑起一片自己的天空„„
【点评】本文紧扣话题,以我、小溪、李白的故事为载体,亦叙亦议,形象而又精辟地告诉了读者一个道理:人要活得精彩,必须找到一个支撑物,而这个支撑物又恰是自己。
构思上,本文借鉴了童话这一体裁,避免了说理的枯燥。选材上,我、小溪、大山、李白、司马迁各有其类型意义,因而有机地组合起来也就具有了较强的说服力:小溪凭着柔弱的身躯走向大海,大山见证过李白的足迹,“我”同这一切又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用例方面还注意了点面结合,李白、司马迁是点,“古往今来”是面。语言上,不仅用词准确,而且恰到好处的引用也让文章增添了文采,文末的反问更是使文章言尽而意未尽。当然,如果还能拉来霍金、史铁生等当代人物,文章就会更厚实一些。
靠谁来支撑自己
有了根的支撑,大树才会枝繁叶茂;有了细流的支撑,大海才会广阔无垠;有了意志的支撑,我们才会活得坚强与无畏。
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支撑自己。靠他人支撑的人只是一时的聪明者和幸运者,就像是风化的基石支撑的高楼大厦,随时都有可能坍塌。任何人都支撑不起我们的肩膀,除了自己的脊梁!
一个农场主在麦草堆里丢失了他心爱的金表,找了老半天却一直找不到,于是他找来许多小孩,并对他们许诺:谁找到那块金表就奖给他一匹强健的骡子。孩子们高兴极了,马上去找。他们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眼见天色渐黑,孩子们一个个也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渐渐离去。可是还有一个小男孩,依然在认认真真的找,不放过每一个地方。他是多么想得到一匹骡子呀!于是他一直找到了深夜,身边的朋友们早已回家去了,周围也变得静悄悄的,蓦地,他的耳朵里传来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他向传来声音的那个地方慢慢走去,终于找到了那块金表,最终得到了那匹他梦想中的骡子。
一匹骡子能让一个小孩一直坚持到深夜,这似乎不可思议。其实这正是一种意志的支撑!正是他对那匹骡子的渴望,支撑着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说下了许多豪言壮语,订下过令人心驰神往的目标,可最终却一事无成,不正是缺少一样支撑自己的东西吗?而那种东西又只能从自己身上开掘。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他们挺过来了;“左丘失眠,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他们也没有倒下。如果不是“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这种夙愿的支撑,司马迁能够和着泪水著成《史记》吗?,如果不是“心忧社稷苍生”,半生漂泊孤苦无依的杜甫能留下那么多华章而成为一代诗圣吗?而天才诗人海子风华正茂之时却魂断山海关,不正是“支撑”失去所致吗?再想想变法屡次受抵触的王安石、轮椅上的科学巨人霍金我们就更不难明白“支撑”对一个人的意义了。
前几天,我在报上看到一条让人触目惊心的消息:我国每年平均的自杀人数已达28万,自杀未遂者达150万!呜呼,在生活条件日益得到改善的当今时代竟会如此!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深思吗?
从温室里长大的同胞们,请铸炼好自己的脊梁,明天的太阳还得靠我们托起!【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是作文“弱势”者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写法。开头用一小段精彩的排比句引出中心论点: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支撑自己。接着,三言两语对这一论点进行道理上的阐释。然后用一个饶有趣味而又富有哲思的例子形象地论证观点,而且没有忘记沿着中心论点分析。最体现水平的当属第5段,它不仅紧承上面对观点作了更深入的论证,使事例兼顾到了古今中外,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和深度,而且文采斐然。不能不提醒的是议论文的叙述内容必须具有概括性,也就是说只要叙述结果而不要详叙过程,否则就会给人一种文体不伦不类的感觉。但由于本文的“寻找过程”
第2/3页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不叙述就不足以凸现“支撑”小孩的那种东西,加之不是每一个例子都是如此详叙,所以“寻找金表”虽稍嫌冗繁却并未影响文体的明确呈现。
寻找支撑的路上
在青春的沼泽地旁,我发现自己飘荡在空中。不知往何处停留。我无法站稳,也不能坐下。我能够触到的也仅仅是看不见又感觉不到的大气。我惊慌失措,不得不闭上眼睛,到历史的隧道中寻求帮助。
我首先找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他满脸风尘却掩不住那股坚毅神色。我问他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支撑点。他一捋长须,娓娓地道出了他几十个春秋的坎坷经历,说自己曾经游说过无数的君王,但没有任何一位君王接受他的观点,可他仍然矢志不移,就因为他深信: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虽然他明白在那个群雄四起、人人欲争霸天下的时代他的“仁政”想法是那样的天真!我明白了,是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不停在一条看不见光明的路上跋涉着。一路上,我又听到了屈原在高吟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在念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在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明白了,“爱国”是这些先贤身上的一种永不退色的支撑物。
一溜烟工夫,我到了欧洲,一个头发凌乱胡子拉杂的倔强中年男子被绑在车上游街示众。路人正不断地向他泼脏水并且数落着他的种种“罪行”。原来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人类思想的启蒙者、伟大的哲学家!他以远超那个时代的智慧启迪着人们的思想却不被人理解,反而遭到澄不清的误会。只听他高呼:你们能够毁了我的肉体,但我的思想将永存于世!于是,我明白了:思想、信念可以支撑一个人承受一切苦难。
忽然,一阵凄婉悲凉的二胡声传入了我的耳朵。我四处一寻找,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衣衫蓝缕的瞎子,他正全神贯注地拉着那把黝黑而古旧的二胡,不时吐几口鲜血。我同情地往他面前的破碗里扔了几个铜板,并试探地问道:你心里是不是很悲苦?他似乎没有听见,并没有搭理我;但那《二泉映月》的曲调却反而高亢激越起来,犹如在响彻着一首《命运交响曲》,而他的神色也变得更加坦然。我终于明白,正是对生命对艺术的热爱支撑着阿炳这位盲人艺术家在无比艰难的处境中活了下来。
我还是没有找到解决我目前困境的办法。但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光明!原来我就躺在自己的床上。
这一番梦中游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支撑是多么的重要:犹如基石对于大厦,犹如故乡对于游子,犹如地球母亲对于人类。丧失了支撑,我们将一无所有!尽管每个人的支撑不尽相同,然而,可以肯定,一个人一生都离不了它,不管他是圣哲还是凡夫,是帝王还是平民„„那么处于高三这一人生沼泽地的我们应该拿什么支撑自己呢?我的理解是:首先当以强烈的拼搏精神支撑起高考的成功;其次要以孝顺、友爱支撑起自己的亲情、友情;最后,用爱国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复兴!
【点评】这篇文章以梦的形式记叙了自己的一段游历。请出了古代东西方的圣哲先贤现身说法,还让现代艺术家客串其中,形象地诠释了“支撑”对于人的无比重要。构思巧妙,悬念迭出,紧扣话题,首尾呼应。
不能不提的亮点还有:一是文题有一种能够唤起读者思考的魅力;二是文中每个历史人物虽只三言两语打发,却极有神韵,无论形貌还是人物语言;三是文中一些名言的适时引用不仅让遥远的古人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也诠释了每个人的不同“支撑点”,还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堪称一石三鸟!不足之处是未能联系现实因而针对性及深度还显得不够。
第3/3页
三、坚持
「名言」
益其所不能。——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果戈理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歌德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事实」
⒈生物学家童第周中学时因期考不及格还留级,后补读一年获得了全校第一。
⒉化学家居里夫妇在废弃的停尸房里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
⒊数学家华罗庚为了回国参加建设,避开美军的搜查,秘密取道香港回到北京。
⒋女作家张海迪五岁成了残疾人,后来自学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以及五国语言,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⒌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为作战负伤,双眼失明,但却靠顽强的毅力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⒍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十五年如一日,终年工作在来来往往的公交车上,热情待客, 态度诚恳,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⒎战士罗盛教在练兵时跳下冰冷的河水救出落儿童,壮烈牺牲。
⒏抗洪英雄李向群在长江特大洪水抢险中,积极奋战在抗洪前线,劳累过度牺牲。
⒐海尔总裁张瑞敏初到海尔时面对企业的落后管理,决定革新,引进国外技术,使得海尔在短短十几年当中跻身全国知名企业行列。
四、意志
「名言」
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萨迪
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约翰逊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富科
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
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滞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这意味着河岸偶尔也会被冲垮,短时间造成损失,可是如果怕河堤溃决,便设法永远堵死这股激流,那只会招致停滞和死亡。——泰戈尔
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
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透镜一样。——法布尔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罗曼?罗兰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奥丅斯卡·王尔德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伏尔泰
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巴浦洛夫
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望。——陆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事实」
⒈史铁生:21岁时候双腿瘫痪。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开始做透析。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⒉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时因患脊血管瘤,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没有放弃生命更没有放弃生活,他一面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同病魔作斗争,一面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延续生命。
⒊霍金:其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⒋贝多芬,他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⒌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作战中双眼失明的情况下,通过向人口授内容,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⒍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双目失明,在莎利文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盲文,长大后成长为一个社会活动家,积极到世界各地演讲,宣传助残,并完成了长篇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⒎居里夫妇在破旧的停尸房内建起了实验室,经过刻苦钻研发现了镭,并两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⒏我国现代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中学时曾因为综合成绩平均45分被学校勒令退学,但他执意补习,并通过一年的努力名列前茅,后来留学比利时时,完成了常人所无法完成的青蛙解剖实验。
⒐北大教授王选院士毕生致力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开发与研究,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日夜操劳,直到弥留之际还在整理学术报告。
⒑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后,小说家莫言仍是一个叛逆的少年。他的作品天马行空,变化无穷,似皆源自一个顽劣精灵对禁锢和衰竭的促狭与敌意。什么都难以阻止他自我更新的冲动,他斜睨悖谬的狂癫,他柔弱善感的诗意,他嬉戏禁忌的童真。这位本性多嘴好动、却因家庭出身而在早年饱受压抑的作家1,终于在小说中安顿了他大逆不道的判断与梦想。那是一个和荒诞的真实模型相同,却与乏味的现实面目相反的世界。一个拒绝归化的“野”的世界。当我走进这世界的腹地,目睹西门闹、司马库、孙眉娘、“我爷爷”、“我奶奶”们生龙活虎的胡作非为之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只家猪对一只野猪的绝望的妒意。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同理,一只有追求有理性的家猪,亦应敢于直面“家猪”的现实,忘掉绝望,按捺妒意,对这只野猪之“野”,作出细致的端详与分析。
五、个性
「名言」
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
――柏杨
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罗曼?罗兰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歌德
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黑格尔
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屠格涅夫
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心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千重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罗斯福
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松下幸之助
我不认为女人没有个性,只是她们每天都有新的性格罢了。――海涅
「事实」
⒈比尔?盖茨大三时从哈佛大学退学创业,并将之视作大学生反抗僵化教育体制和提前创业的经典范本。甚至有很多学校也在宽容学生们东施效颦式的模仿比尔?盖茨。这其实是个美丽的错误,虽然比尔?盖茨32年后将于今年6月拿到哈佛大学颁发的荣誉学位证书,他现在表达的却是无奈的后悔之情——“我珍惜我的大学时代,而且在许多方面,我后悔离开学校。”而他也曾在《洛杉矶时报》上发表评论,批评美国的高中教育制度,对“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高中生毕业后能进入大学”表示担忧。
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自清拒绝接受美国提供的面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⒊韩寒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早在十多年之前读到他的《我的自白》,最末一段,“春风得意或者是秋风不得意”,就绝他的与众不同,可以如此玩弄文字。而他自诩为上海的一块大金子,并自信地说”我是金子,我是要发光的。他的这一句势不可挡地击中了踌躇不前的我,令我热血沸腾,我对自己说:我是箭,我是要飞的!
在那人不风流完少年的光辉岁月里,我的信条之一就是要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遵从内心的选择。在这一点上,韩寒就是当之无愧的榜样。那时候韩寒虽已不再校园,但是校园里一直有他的传说。
有的人或许因为喜欢韩寒而喜欢他的文字,而那时的我的确是因为喜欢韩寒的文字而喜欢韩寒。文如其人,从那时的他的文字里,冲击着我的就是要敢于突破,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拒绝虚伪,拒绝平庸。虽然一些文字内容事后遗忘,但是文字里透出的性格精神却从未磨灭。
有的人认为韩寒太过反叛,喜欢批判,尤其是不留情面地批判教育体制。其实现在回想那个时期,正式“素质教育”理念冲击“应试教育”的爆发期,而韩寒作为一个七门功课不及格的所谓“差生”,写出了数十万字的小说《三重门》,人们惊诧这个“奇迹”,但是鲜有人过问背后韩寒的付出,他也是顶着压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因为将热情和精力都献给了小说《三重门》。因而无暇顾及学习成绩,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原本就是互为因果的事情。而反叛,是因为拒绝了妥协,坚持了自己。
韩寒现今的个性与他的文风不是一日行程的,他的心智模式跟他所处黄静所喜欢的东西息息相关。在拿钱钟书来说,你弱真心喜欢他的文字风格,潜移的话就是显得少年老成,默化的结果就是那些玩弄文字的套路。这在韩寒的小说《三重门》中可见一斑。方舟子揪住韩寒采访所说的初中时候读不太懂《围成》,觉得钱钟书太学贯中西,以此断定韩寒不具备写作《三重门》等文字的能力。但正如莫言《讲故事的人》里所说的那样,自己没有认真读过马尔克斯和萧伯纳,但是哪怕是浅尝辄止,也就知道作者是如何做的,因为有的东西是相通的,方式无非就是那些,只是看你的想象能否天马行空。由此看来,其实韩寒当时只要学会那些用比喻的方法,加之自己擅长的想象发散开来,写出如钱钟书风格的文字也就属正常的了。
八、责任
「名言」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爱因斯坦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事实」
⒈据《羊城晚报》4月19日报道,3月24日凌晨,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殉职,终年46岁。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⒉谭千秋: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更是保护了四个学生的性命。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
救援人员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而谭老师,留给我们的只是那个张开双臂的永远的姿态……
⒊吴忠洪: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洪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吴忠洪老师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
⒋袁文婷:就在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位于什邡市师古镇的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一年级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她是那种看上去就能够给人深刻印象的人,因为实在太瘦弱了。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但是她用柔弱的双手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学生从三楼抱下了一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的时候,楼房完全垮塌了……
地震中,她拯救了13名学生后,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当晚10点多被搜救队员发现时,她的身上压着一块厚厚的水泥板,怀里还藏着一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⒌严蓉:汶川县映秀镇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妈妈。”她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4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在救妈妈!也在救爸爸!”邻居把脸紧贴着小雯欣的头。
没有人告诉她,小雯欣的爸爸,依然音讯全无。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了。“严老师被压在里面了。”说完这句话,严蓉的学生李燕哭了。为了尽快疏散学生,严老师留在最后,等第13个孩子刚跑出教室,教学楼全部塌了下来。
⒍苟晓超: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
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⒎向倩:女,生于1987年3月5日,卒于5月12日,中共党员,什邡市龙居小学英语教师,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届,喜欢写作、绘画和音乐。
爱好也决定了向倩的特长,她曾经是校文学写作特长生,校田径运动会200米第三名,60周年校庆学生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⒏杜正香:人民教师代课老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⒐张米亚: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大地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为该校老师的邓霞以及他们3岁的孩子,都被埋在废墟之中。
⒑刘继军: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正在上课的龙居小学教师刘继军从容面对,沉着指挥,使全班80%的学生得以安全撤离。在最后几个孩子快要离开教室时,房屋开始螺旋式垮塌,情急中,刘继军将3个学生搂入怀中,奋力向外冲去。可就在这时,整栋教学楼轰然倒下,刘继军和几个学生被压在了废墟下。
经同事和学生们的抢救,3个被刘继军以身护卫的学生得救了!可刘继军却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学生们,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子和女儿……
论文化
56.人正,世界正。心正,人自正。要正人心,必正文化。
57.变革人的行为,关键在于变革观念;变革观念,关键在于变革文化。
58.人=动物性+文化性,人是动物性与文化性的复合体。未来的赢家,属于拥有“高新文化”的人。
60.今天,我们拥有信息但没有文化;我们拥有知识但没有理想;我们拥有技术但没有目标。我们依然不安,因为世界科技发展太快;我们依然焦虑,因为担心我们的观念更新太慢;我们依然躁动,因为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机遇实在太多;我们依然思考,因为我们深信命运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为我们渴望诞生美好的新人类,渴望拥有美好的新世界。
62.我们需要这样的先进人类文化——既整合了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精髓,又整合了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精髓,又整合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精髓。以“唯人文化”、“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和合文化”、“共利文化”、“大成文化”所构成的新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
63.唯人文化——人就是上帝!能人就是上帝!——当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有了这样的观念,那么,对待一切问题,处理一切事情,就会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
论人性
64.好生恶死、趋乐避苦、贵智贱愚、亲善仇恶、爱美厌丑,都是最根本的人性,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人,也属于美国人,属于东方人,也属于西方人,属于过去,也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65.好生恶死是最根本的人性。人的最大痛苦莫过于死亡迫近,在死亡的门槛前,都不希望那扇门为他开启。千岁万岁之声,喊出的都是人类共同心愿:长生。古时候的人无比希慕长生——为求长生而愿舍弃一切功名、地位、财物。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在此时展现无遗。今天,美国的健康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2%增长到18%,等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美国全部作为健康费用了。
66.动物的最高本能就是求生本能,而人追求快乐的本性高于求生的本性。人一旦失去快乐,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就会感到生不如死。只有快乐的生活,才能体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天生趋乐避苦,乃是人之本性。
67.贵智贱愚也是根本人性。人类热爱智慧,有时候追求智慧的冲动比追求快乐的冲动还要强烈,对于有智慧的人有着抑制不住的敬仰、赞美和崇拜。我们对智多星诸葛亮、民间传说里的阿凡提的喜爱,实际上是对他们的智慧的顶礼膜拜。
68.人的本性是喜欢和希望他人善良的。出于人的自利性,也希望他人善良,这使自己更有安全感,所以人的本性乃是亲善仇恶的。古时候中国人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恐智不达,惟恐德不修。在今天社会转型期,人们失落了善良和诚信。根据稀缺原则,越是稀缺越是珍贵,善良和诚信已成为我们市场经济中最为稀缺的资源。
69.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力量,人人倾倒,英雄豪杰,概莫能外。“爱江山更爱美人”,说的就是对美的渴望大到对权力的渴望。爱美是人性的根本需求,也是永恒需求。
70.洞悉人性,尊重人性,利用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奥秘。从人的需求层面看,人性有“好生、好乐、好智、好善、好美”的特性;从人的关系层面透视,根本的人性是自利性与道义性。
71.自利性是人的第一本性。自利不同于自私。如果自利性无节制地膨胀,才会导致自私。人一生下来,不用教、不必学就会自利。当然,人又有道义性。人有善根,有亲善仇恶之心。从根本上说,亲善仇恶也源自人的自利性。
72.小孩子生下来晓得自己拿东西就吃,这是自利性;后来懂得把食物分给小伙伴吃,让小伙伴先吃自己后吃,这样的道义性是后天教化出来的。可见,人性首要的是自利性,然后才是道义性。
73.人的道义性既源于人的自利性,又源于人的理性。他的理性,使他能够认识到只有讲道义,才能保证所有人的利益;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利益,如果没有道义的约束,当每个人的自利极度膨胀到自私时,必然侵犯他人的利益,最终使任何人的“自利”都得不到保障。
74.对于人性的认识,既不拔高,也不贬低,而应实事求是,正确待之。中国曾在经济建设上栽了大跟头,就是与人性相背造成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不承认人的自利性,连私人做饭的权利也剥夺了,连个人的锅、灶都没收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搞集体主义联合起来力量大,而实际上却造成了饿殍遍野、全国饥荒!后来,经济改革的奇迹,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认清了人性,尊重了人性,承认了人的自利性。一下子中国就多长出了粮食,经济上从深渊走向了辉煌。违反人的自利性与尊重人的自利性,带来如此天渊之别的差异。
论创新
7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捡起身边的石块掷向野兽,这个举动就是创新。后来,又有人第一个把石块打磨得非常锋利,这样更能致野兽于死地,这就开始制造工具,更是创新。人类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层出不穷的创新,才得以生存、发展,从而成为万物之灵,成为地球的主人。
76.动物依靠本能活动,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而人类依靠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创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77.今天,成功者不是继承型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人。继承性学习是以积累知识为主要特征,而创造性学习,则是把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结合起来,不只是学到知识,还能推动创造。
78.创新学习,也是毛泽东在学习总方略上的大变革。毛泽东常对同学们说:古人的话、老师的话和一切名流学者的话,不一定都对。他自己坚持做到“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他在书上空白处写满了批语,有的批“此论颇精”、“言之成理”;有的则划杠打叉,批上“不通”、“荒谬”或“陋儒之说也”。
79.毛泽东说:“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如今的考试评估标准却与毛泽东主张的标准正好相反,死守“标准答案”、“唯一答案”,学生答题不能越雷池一步。如果与标准答案稍有不符,只能自认倒霉。
80.常言道,人言可畏,吐沫也能淹死人。可是,有创新精神的人,却是能够在吐沫中畅游的人!
81.陈云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个“只唯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试”这12个字,应当成为我们培养创新精神的座右铭。
82.真理在最初发现时常常是与传统水火不容的。文明在于创新,而创新往往就是离经叛道的代名词。思想上的创新,尤其如此。
83.举国上下一致呼唤创新。但是,当思想被死死禁锢在某一个既定的、允许的、不可逾越、不可突破的范围内,还有创新吗?
84.言人心之应言而未言,言人心之应言而不会言,言人心之应言而不敢言。
85.今天,“旧式愚民的数量依然庞大,新‘愚民’的群落却已初具规模。”旧式愚民,是那些不读书不识字的文盲,而新愚民就是那些盲从权威、迷信专家胡话的人。
86.一个有独到眼光、独立头脑的人,一个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的人、一个敢于批判、敢于说“不”的人、一个大胆创新、超前思维的人,是最受机遇女神的亲睐、最受上帝亲睐的人。
87.独智,就是脑袋不要长在别人的肩膀上,要有自己的头脑;独行,就是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风骨。独智加独行,方能产生独创。
88.很多时候,超越和创新就在最后的坚持中产生的。自己要给自己加压、鼓劲,一定要多想、多想、再多想,要逼着自己想出多个方案来。一开始只能想一个,就让自己想两个、想五个。
89.模仿与创造不是对立的。模仿是创造的开始,是创造的阶梯,是创造的捷径,是创造最快最好的法门。被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创新代表的比尔?盖茨,他正是通过模仿铸造了微软帝国。
90.人才胜于庸才,天才胜于人才。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作。衡量天才的标准不是其它任何东西,而是创新。
91.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文化的,第二本是技术的。传统的人只要掌握这两本“护照”就能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在现代社会,只掌握这两本护照已经不够了,还要掌握第三本“护照”:“创业护照”。
92.最大的创新是创业。失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根本之道就是“造饭碗”!创业者就是“造饭碗”的人。勇于做自用之才,自我创业,自己为自己造饭碗,同时又为他人造饭碗。这是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需要!
93.如今,国家分为“头脑国家”与“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只能沦为“头脑国家”的附庸,而“头脑国家”所倚仗的正是一套运作良好的国家创新系统,所凭借的正是极其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
论未来经济
94.在未来经济时代,只有既是高科技企业,更是高人性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新经济的本质是高科技,而未来经济则以高人性为本,高科技与高人性的高度和合。越是使高科技与高人性和合,越能够执未来经济之牛耳。
95.未来的经济不仅要追求顾客满意,而是要追求顾客感动。做到令顾客感动的地步,是高人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96.未来经济就是依靠高科技的力量,在高度遵循人的自利性和道义性的基础上,使人的高人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即好生、好乐、好智、好善、好美的根本需求得到高层次的满足,从而使新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进步到未来经济——生命经济、永生经济、极乐经济、人本经济、宇宙经济。
97.经济发展到今天,衣食住行的低层次的好生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如果经济仍然只在衣食住行上打转,那么无论怎样拉动内需,也无法摆脱市场疲软。未来经济,要充分满足高层次的好生需求。高层次的好生,就是追求健康、追求长生。
98.生命经济是未来经济的代表,是未来经济的领头羊。发展生命经济,才能赢得未来。什么样的经济最能代表未来,那么就应在思想上、精神上、战略上做好准备,未雨绸缪,抢占先机。
99.娱乐经济的风生水起,风起云涌,正说明: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空前的革命——过去,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但是现在“快乐”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100.明星摇曳的娱乐圈,金矿一般的游戏业,梦幻工厂的好莱坞等等的巨大成功和巨额利润,都是因为满足了人的好乐需求,但这些都是低层次的好乐需求的满足。未来经济是高人性经济,满足的是高层次的好乐需求,追求超越常规的快乐享受。
101.一般来说,能够成为暴利行业的产业,往往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市场准入较难的产业;长期潜在需求被忽视的产业;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市场短缺的行业;高智能的行业;拥有垄断产品的行业。 论人类
102.19世纪的达尔文使人类明白了自己从何处来,可是人类将向何处去,却依然没有找到答案。一切思想交锋、学术研讨、科学探索,归根到底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尤其当人类经历了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的20世纪,已经步入了21世纪的今天,明白人类向何处去,变得更加重要。
103.人类有两次宣言。第一次是宣告人类从何而来,第二次是宣告人类向何处去。达尔文提出人类从猿进化而来,是人类的第一次宣言。人类向何处去,即人类向何处进化,我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了——没有比这个更准确鲜明生动的了——那就是仙类!人类必将向仙类进化而去——这就是我的“第二次宣言”。
104.仙,在中国文化中是人的发展的尽善尽美的最高最理想的境界。仙类,则是人类利用高科技推动人类自身进化、自身发展的尽善尽美的最高最理想的境界。
105.劳动创造人类,科技创造仙类。
106.21世纪,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资源,甚至不是技术,而是能够使全世界联合起来的共同理想。
107.人类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就是对人类自身未来的懒思、少思。21世纪呼唤为人类思考的真正的思想者。我愿做这样的思想者。
108.今天,人类的危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人类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与自然的矛盾,而是人类内部的矛盾。我们把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耗费在了吵吵闹闹、勾心斗角、自相残杀上面,甚至于要同归于尽。人类四分五裂,手足相残,这正是世界危机、人类悲剧的总根源。
109.人类世界的分裂,是因为人类利益的分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为着自己的利益、权益而斗争、而杀戮。因此,只有找到人类的共同利益,树立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标,并且使人类认识到大家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人类才能从分裂走向联合,走向和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间的一切恐怖、灾难和悲剧。
110.危机往往也是转机。今天的重重危机,恰恰能成为人类的最大转机。只要我们大家能认识到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世界各国人民,哪怕本来像吴越那样仇恨极深的世代仇敌,也一定能够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创未来。
111.现实的人类是怎样的呢?狄德罗这样描述:“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很多方面,人类何其强大——强大到把地球折腾得天翻地覆,又何其虚弱——虚弱到那按着核按钮的手指一动就可以使全人类毁于一旦;既能洞察入微地研究外部世界的细小事物,又对人类内部的最大的共同利益视而不见!这样的人类,当然只配拥有一个相互争斗、相互残杀、战争不断、暴力丛生的世界。
102.人类自身的生产,绝不仅仅指种的繁衍,也不仅仅指发展教育,在今天,其全面内涵应当主要是指借助高科技全面优化人类自身,使人人都能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成为真正的人、完全的人、理想的人、至善至美的人。在前面所讲的“科技优生”、“科技优体”、“科技优教”,涵盖了利用高科技来进行人的生产的各个方面。
103.“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不久的将来,义务科技优生,才会使那个早在两个世纪前所宣告的伟大理想——“人人生而平等”,不再只是一种心愿、一种梦想,而成为现实,人人获得真正的“生而平等”——平等地获得最好的先天素质,平等地拥有自我发展的一切最佳基础条件。
104.人类不需要肤浅的乐观,但需要深邃的乐观,不需要非此即彼的愚者思维,但需要杂于利害的智者思维:既要“杂于利”,又要“杂于害”,且“杂于害”,是为了拿出对策,使得“患可解”。
105.过去,亚当?斯密把市场称之为“看不见的一只手”;今天,我们把科技称之为“看不见的一个头”。17世纪培根说:“科学使我们离上帝更近了”;21世纪我们说:“科学就是神!”在科学技术成果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时,科技的大用或小用,善用或恶用,正用或歪用,完全取决于是否有理想的社会。
106.冷战结束后,人类盼来的不是天下太平,反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危险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幸福时光的同时,又面临着人类自己制造的种种毁灭性的灾难。科学家宣称,恐怖组织只需20克病毒,就可以把全世界60亿人都“解决掉”!……最大的恐怖与最大的利益,必将推动着人类做出最伟大的抉择。
107.今天的人类,正处在天堂与地狱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危机四伏,另一方面却是希望多多!如果人类按老路继续走下去,不加改变,将“直下地狱”;如果人类奋起改变,改走新路,追求人类飞跃为仙类,将“直登天堂”!此时,我们面临着人类大毁灭与人类大幸福的大抉择。我们对人类悲观,我们更对人类乐观。
108.一旦人类实现空前绝后的大彻大悟,将启动巨大的世界文化再造工程、世界政治再造工程、世界经济再造工程——整个世界再造工程。只有如此,才可能避免人类“直下地狱”,才可能使人类“直登天堂”。
109.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象鹰那样高。人类,有时候像鸡一样低飞,甚至有时候还会像蟑螂一样爬行,但是人类一旦觉醒,就会像雄鹰那样振翅高飞!
1. 相关性原则。
“相关”, 是话题作文审题的着力点。这是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话题作文的“开放”绝不是漫无边际的, 有一个“度”的问题。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 它既扩大了取材范围, 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关”的外化形式有很多, 常见的有三种:人物与话题有关、材料与话题有关和主旨与话题有关。
2. 整体性原则。
一是对题干的解读要有全局观, 不能忽略阐述性内容。阐释性话语是连接材料和话题词的过渡句, 它提示话题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向, 只有把这些阐释性话语和话题核心词联系起来思考, 并充分重视阐释性话语的隐含信息, 才能最快最好地把握题意。二是对话题核心词的把握要有整体意识, 不能模糊核心词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对“关系”的把握要有统领主线, 不能忽略彼此间的紧密联系。面对多个核心词的话题作文, 即关系型话题作文, 考生必须具有整体把握各个核心词及其彼此关系的能力, 丢掉任何一个核心词, 或忽略了彼此间的关系, 写出来的作文都可能偏离题意。
3. 暗示性原则。
这种暗示性, 也可以理解为限定性。因为高考作文是一种在限定的舞台上进行的比赛, 话题作文的确是拓宽了写作平台, 但这个平台也不是没边没沿。如果你审不好题目, 就只能在舞台的边角上跳舞, 甚至跳到台外去, 那就要被淘汰出局了。
二、写话题作文的方法指导
1. 审清题意。
(1) 先审材料, 明确材料的限制和启发。材料在启发考生如何使审题完全符合题意, 如何更好地立意、选材和选取表现主题的角度等方面, 起着十分重要的限制和启发作用。 (2) 再审“话题”, 界定话题的范围和自由。话题明确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所写一定要与之关联与粘合。就是说, 同学们写作的车厢必须挂在话题的“相关内容”这个火车头上, 否则你就到不了站。 (3) 细审“提示”, 把握命题意图和作文内容。阅卷表明, “有事实而无事理, 有现象而无本质, 有结果而无原因”成了相当多的考生习作得分不高的“通病”。其实, 这一“通病”是完全可以通过认真审视“提示语”得以防治的。 (4) 推敲“注意”, 进一步明确作文的自由和条件。“注意” (或“要求”) 对写作作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标题或表达方式等等的限制, 它是作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切不可掉以轻心。
2. 审题立意。
(1) 吃透材料, 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任何一篇高考作文, 都有一个从题目的本质中提炼和转换成自己文章的中心的任务, 而且这种提炼和转换, 越明确越好, 根据自己的认知优势, 从分析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 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审题才算成熟。 (2) 吃准材料, 找出最佳指向思考立意。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 这是审题的第一步。在分析话题指向的时候, 我们又会遇到多角度的问题。我们只有找准最佳指向, 才有最佳立意。
揣摩法。我们读材料, 不仅要读懂字面义, 还要读懂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这是选择最佳指向的基本方法。
观照法。观照, 即用话题的指向来思考社会, 体察生活。我们要根据话题的指向, 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予以褒扬、针砭, 这样的立意, 才是命题者真正要我们写作的内容, 才有深度, 才是最佳的。
追问法。所谓“追问法”, 就是反复阅读材料, 体会命题者意图, 敲定自己的立意。可以有这样三个局面的追问:一问材料的文字意思有否遗漏, 二问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是否把握住了, 三问联系现实有否不贴切之处。经过这样三步思考, 你为这一话题作文定的位, 找的点, 从技巧上来说, 该是很准确的了。
在实践中可以采用“揣摩法”来分析题目的文字义及感情倾向, 用“观照法”来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 用“追问法”来敲定我们的初始立意是否合题意, 这一过程, 是考生必须掌握的, 是作文水平高些的人为下一步打定的基础———这是为立意的创新“定点定位”, 没有这一步, 下一步就容易偏题离题。
3. 凸现题意要亮眼。
考场作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试题有限制条件, 阅卷有时间要求。这就要求考生, 严格依题为文的同时, 掌握一些点题的方法, “明明白白我的心”, 要利用标题、开头、结尾、段首等这些关键处把体现题意的文句“亮出来”, 让阅卷者能清楚地看到。
4. 偏离话题及时救。
是什么拯救了安德烈?又是什么使他获得了生存的勇气?既不是什么伟大的思想,也不是什么崇高的精神,而是俄罗斯的天空!天空与人世百态是相容又相对的,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终极性的东西。没有它,我们就会浑浑噩噩,就会缺少敬畏。当安德烈发现了他的“天空”的时候,他也就因此而获得了宁静与超越!这就是美的力量!
2.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选自川端康成《花未眠》)
一旦邂逅,引发内心美的感受,就不要轻易放弃思考。人有人言,花有花语,二者交流,是一种缘分,它来自于心灵上的豁达与冲淡。“一朵花也是好的”,即使是一朵花,也可以成为“美的启迪”,成为“美的开光”,具有哲思的力量!
3. 河北有一首民歌,讲的是孟姜女哭倒了千里长城;“朋友,你见过黄河吗……”一首《黄河大合唱》激起了多少英雄儿女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又奏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呐喊——我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则奏出了恋爱男女心中的纯情,使人听了如痴如醉。
这,是听觉美的力量。
4. 徐悲鸿的马为人耳熟能详,他的马给人以“遥看群息动,伫立待奔雷”之感,更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之平”之意味;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梦幻般的妩媚微笑使多少人陶醉其中;凡高的自画像,则有“似诉平生不得志”之意;希腊神话的普罗旺斯则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迷倒众多女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通过健美的肌肉线条,凝聚的目光传达着作者对这位英勇少年的赞美。
这,是视觉美的力量。
5. “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阿婆”陈贤妹、“最美护士姐”万永平、“最美清洁工”李成友、“最美农民工”王俊旺等中国“最美人物”,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望。我们在感动,我们更要行动,我们要让生活充满“最美”的阳光,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人性美的力量。
6. 关于“美”的名言警句:
美是比任何推荐都更好的推荐信。
——亚里士多德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柏拉图
富有生机就是美。
——威·布来克
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
——毛姆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契诃夫
美会在凝视者的眼睛里。
——刘·华莱士
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儒贝尔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及】推荐阅读:
以平庸为话题的高考作文素材10-27
以公平为话题的高考写作素材10-20
高考话题作文:江苏高考满分作文07-21
高考话题作文满分作文09-28
高考英语开放式话题作文词汇11-27
以奉献为话题的高考作文600字11-21
202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10-25
2018高考作文:最新社会热点素材及运用12-28
以童年为话题的高考800字赏析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