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共8篇)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篇1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年 级: 2014年春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 年 3 月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内容摘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最活跃角色,同时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水资源严重缺乏、污染加重、环境日趋恶劣,这些种种因素均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的绊脚石。如何使水资源顺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我国区域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的现行调查分析并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和对策,从而来阐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这个课题。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严峻;亟待解决

I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1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2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1.2 我国水资源现状................................................3 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现状............................................4 1.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5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6 2 水资源价值与价格.................................................7 2.1 水资源的价值内涵..............................................7 2.2 水资源价格组成与确定原则......................................7 2.3 水资源价值与成本的关系........................................8 2.4 水价制定方法..................................................8 2.5 本章小结......................................................9 3 区域水资源利用及目标............................................10 3.1 区域水资源...................................................10 3.1.1 区域水资源的界定.........................................10 3.1.2 区域水资源组成...........................................10 3.2 生态环境需水量...............................................11 3.2.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11 3.2.2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类及特点...............................11 3.3 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11 3.4 区域水资源利用目标...........................................12 3.5 本章小结.....................................................12 4 实证分析........................................................14 4.1 某区域水资源概况.............................................14 4.2 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情况.......................14 4.3 本章小结.....................................................15

II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结论与展望.........................................................16 参考文献...........................................................17 III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引 言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况目前是严重缺乏的,并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不平衡的,我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这与我国的人口存在密切的联系。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城市与乡村的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应用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伴随着人口递增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我们需要直面以及处理的问题。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继续恣意浪费或者无意识的污染,那势必有限的资源必会消失殆尽。所以我们需要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但是如河利用水资源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提出水资源可持续方案。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并于十五大把其确定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它不仅是我国制定发展目标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也已经成为了科技进步的助推力以及社会文明的象征。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子孙后代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开的系统。不仅要达成经济发展的目标,也要保护好人依靠生存的水土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中心体是人,真正的发展是可持续长久的发展,这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持续发生安家乐业。

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区域水资源利用这一块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求在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蕴含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该原则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现在我国各地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优先要解决公平性问题,使人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权

二是持续性原则。目前在人类的发展中存在着制约因素,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与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现行人类的发展不能超过现有资源以及环境的承受能力一旦发展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是共同性原则。由于国情和发展状态不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唯一的。但它作为全世界共同发展的总目标,它拥有共同的公平性和持续性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原则。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基础上开展联合行动。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保护,而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1)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它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只有经济的发展才可逐渐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保护自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的环境,必须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再生。(3)改善和提高生活质是可持续发展要的最终目的。最终是要创造一个自由、民主、文明、平等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总结为三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2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中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近二十年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气候持续干旱,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供需茅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限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影响日常生活。

中国水资源特点具有如下特点:

(1)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和单位耕地占有量少

(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各时间变化大。我国地处亚热带地区,受气候带影响,一年内降水分布不均。特别是每年的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易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严重枯水。例如:黄河在近70年中曾出现过连续11年(1922~1932)的少水期,和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这种地域性的影响造就的降水量影响,给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点。

(3)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我国的人口、耕地分布不相匹配。我国陆地水资源的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从上面的水资源地区分布统计地图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的东西南北分配差异十分明显,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缺水区总面积已超过58万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全国人居水资源的五分之一。

(4)水资源的污染,极大的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目前由于工业污水以及农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影响了水质,也同时大大的减少了可利用的水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们被污染的河段高达三分之一,我国被污染的城市水域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城镇水源地将近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些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更加剧了淡水的供求矛盾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是缺乏的,并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不平衡的。

南多

西少

东多

北少

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现状

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过程。自然资源合理配置方式就是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体现,尤其目前自然资源不仅越来越稀缺,而且不少已面临危机。

资源合理配置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生态经济目标,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利用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改造、设计、组合、布局的活动。它是确立区域发展方向、合理布置生产要素的关键,也是解决经济系统增长的无限性与资源生态系统供给的有限性矛盾的重要措施。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在中国,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很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中的合理是反映在水资源分配中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未来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接受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说,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寻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1.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体制与管理原则,社会原则,经济与财政原则,生态与环境原则,信息、教育及交流原则和技术原则等。

水资源管理体制与管理原则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垫基石。体质与管理原则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还必须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我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及制定有利于本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计划奠定了强有力的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和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实行永续利用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20世纪80年代在寻求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出路中提出的,并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领域相应提出可持续利用问题。其基本思路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注意因开发所致的不利于环境的副作用和预期取得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的社会效益相平衡。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为保持这种平衡就应遵守供饮用的水源和土地生产力得到保护的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受干扰或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原则,对可更新的淡水资源不可过量开发使用和污染的原则。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中,绝对不能损害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系统,必须保证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供应所需的水资源,满足各行各业用水要求并持续供水。此外,水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应注意研究对策,使这种干扰不致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水资源的现况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是十分贫乏的,再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导致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极少,同时加上水资源的污染等情况,水资源的利用并不乐观。所以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水资源的综合应用效益达到最大化水平,故需要对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方向以及优化进行研究说明。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水资源价值与价格

2.1 水资源的价值内涵

水资源持续利用和保护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和核心。为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确保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

一是稀缺性。稀缺性是水资源价值的基础,是水资源价值论的充分条件,也是市场形成的根本条件。故需要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更需要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否则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可能超过水资源的自然承载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水资源的价值和有限性,不仅认识到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的价值,也认识到天然水资源的巨大价值,及水资源赋存环境的重要价值。

二是水资源产权。从水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水资源产权分为四大类: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产权体现了所有者对其拥有的资源的一种权利,是规定使用权的一种法律手段。

三是劳动价值。对于水资源价值中的劳动价值,一是资源所有者为了在交易和开发利用中处于有利地位,对其所拥有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摸底,这样必然在水资源价值中拥有一部分劳动价值。对水资源来讲,主要是水文监测、水利规划等各种前期的投入。二是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劳动投入,如在供水中,对水源工程的投入、水处理的投入、管理人员费用、运输费用等等。

2.2 水资源价格组成与确定原则

影响水价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四个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工程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供水工程,制定水价的基本原则:

(一)价值规律原则,水价的制定必须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

(二)供求规律原则,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即价格大小影响供求,供求影响市场价格。所以水价的制定必须结合供需相互协调,共同祈祷水资源的节约化效果

(三)补偿成本原则,供水成本是制定水价的基础,也是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供水企业简单生产循环的需要。

(四)合理利润原则,制定水价要考虑投资利润的回收,要逐步建立“以水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养水”的良性运行的价格机制,促进合理利润的创收。

(五)用户公平负担原则,供水具有基础性和垄断性,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用水户的承受能力,对各类用水户制定不同程度的水价,促进社会公平。

(六)及时调整价格原则。政府对水价的宏观调控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以便于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七)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原则,利用水价的杠杆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进一步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的现状。

2.3 水资源价值与成本的关系

在经典的经济学模型中,如果水使用的全价值等于全成本,这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看,若水的价值大于等于全成本,则水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在计算水价时仅考虑供水成本,不考了机会成本和外部成本,仍会造成潜在的用水效率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同时价格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杠杆作用,致使用水粗放增加,浪费严重。这一般都是由于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高于经济准则的原因所致。

根据水资源的价值属性,水资源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及全价值,经济价值由水用户价值、回水净效益、间接使用净效益和社会目标调整等组成,在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加上水资源自身价值构成水资源的全价值。

2.4 水价制定方法

我国目前水价的制定基本上都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核算,报经物价部门核定批准后执行、资源水价一般通过征收水资源费来体现,其标准也都是由各省地方政府制定,不随市场变化。

现在水价的问题点主要由下述几个因子影响:一是盲目的脱离了水资源。众所周知,供求关系会对水价产生影响,从而会导致水价与水市场、水权转让相脱节。二是立场局限性,没有纵观多角度看待问题。水价理论忽视了对供给者的监管,仅站在商品水供给者的角度看待水价,不考虑水户的利益,从而导致了不公平现象,导致了水价的悬殊。三是水价制定缺乏相关依据和标准。不同地区,不同的用户,不同的用水量,价格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导致地域性差异。四是水价的计算不便操作,同时不符合实际。

所以各地政府颁布标准时候,需要做出明确的规范和定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寻求一定的依据对其标准进行评估,从而制定一套明确人的水资源费的依据和标准。

2.5 本章小结

水资源持续利用和保护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和核心。为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确保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因此必须要统筹协调好水资源的价值与价格问题,遵循价值规律原则、供求规律原则、补偿成本原则、合理利润原则、用户公平负担原则、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原则,切实起到资源与水价的正确对应性,结合各地方实际,起到公平公正、合理设置等效果。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区域水资源利用及目标

水资源是具有循环性、有限性、基础性、、不可替代性的资源,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同时又是生态的控制性要素其中之一。遥看未来,水资源问题将制约全球环境与经济发展,甚至有可能演变为全球矛盾冲突的导火线。一旦人类的作用强度大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就会恶化,区域就难以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资源

3.1.1 区域水资源的界定

目前水资源的定义:一切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区域水资源就是在水循环中,包括湖泊、冰川、江河和埋藏在地下较浅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来源于大气降水,可以通过水循环逐年得到补充和更新,使得人们更容易利用。其中地表水为冰川、河流、沼泽、湖泊、等水体;地下水为地下汇水的动态水量;土壤水为分散于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中的水。

3.1.2 区域水资源组成

自然界中具有生活、生产和生态价值,能够通过水文循环得以恢复和更新,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为人类社会利用或有待利用的水体。自然界水资源的根本来源是天然降水,区域水资源指可供区域利用的水资源,而不只是区域自产的水资源。区域水资源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五大类:①地表水资源量;②地下水资源量;③储存于土壤一定深度土层中可供作物及林木吸收利用的土壤水; ④本区域的污水处理回用水量;⑤海水淡化水量。

3.2 生态环境需水量

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相当于“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重点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类对水资源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等,造成世界大部分地区用水严重紧缺。加强对生物与环境保护研究,尤其加强对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保护存在重要制约因素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对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其重要的作用。

3.2.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

生态需水量应该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需水量,而并不是指单单的生物体的需水量或者耗水量。生态系统为了达到某种生态水平或者维持某种生态系统平衡所需要的水量,或是发挥期望的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水量叫做生态需水量。水量配置是合理的、可持续的。对于某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其生态需水有一个区间范围,具有上下限值,超过这个伐阈区间就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退化。

3.2.2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类及特点

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植被生态用水量、用于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以下从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就是指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保护和维护江河系统的生态系统环境功能,包括气候调节,河流维护,生物生存,地下水补给等所需要的水量。

植被生态用水量是指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的典型植被的生态用水类型,比如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牧场防护林等,需要根据不同植被计算生态环境用水量。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保证特定发展阶段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发挥其正常功能而必需的用水量。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同时又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由于我国现在湖泊日益枯竭以及水质的大量污染,导致琥珀生态环境不断趋向恶化。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了维护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再下降以及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而人为补充的水量,它目的是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主旨的,主要应包括风景观赏河道用水 公园湖泊用水以及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用水。

3.3 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

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流域区域中由降水形成的当地水资源量可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由于技术手段或经济因素等原因在所预见的未来尚难以被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汛期洪水下泄量和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下水);第二部分是维系生态系统功能而应保持在河道内和保持一定的地下水合理水位所需要的相应水量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主要指维系河道生态环境的最小河道内用水量和维护地下水系统采补基本平衡而不宜开采的地下水补给量);剩余的部分为水资源可利用量,即可供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消耗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

根据上述概念,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可定义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地表水资源量中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量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3.4 区域水资源利用目标

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潜力,目的是需要分析区域水资源的相关状况,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的。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危机子孙后代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以达到其最大化的利用率。

一、能够得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满足各区域最低生活水量需求、考虑输水成本和制水成本并兼顾各区域输水均衡的前提下,采用优化配置方案,可以提高生产总值数千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使单位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二、环境效益最大化。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污染,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最大化的提升环境效益。满足长期可持续发展性。

三、社会效益最大化。建立了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据此可以得到水资源分配问题的唯一最优解,从而避免了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中存在多个最优解的不足,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缺水地区的区域水资源分配问题。

3.5 本章小结

水资源可利用需要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量中可以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同时更好地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服务,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对水的需求,并能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实证分析

4.1 某区域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危机已经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吉林省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为398.83亿立方米,其中包括地表水资源344.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1500亿立方米左右,占有量为全国平;平均水平的2/3左右,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评价吉林省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吉林省现况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水资源匮乏现状十分严峻。2011年,吉林省全省45座县级以上城市中的35座存在严重缺水现象,同时呈现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低的特点,使应用水的安全系数收到威胁,以东、西辽河以及辽河干流为主的流域水质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二、水资源污染形式仍旧严峻,在吉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质的污染仍旧表现出不协调性,尤其是工业用水污染仍旧有待加大整治力度,部分地区水资源透支,由于每个地区在地下水的开采方式不同,造成一些地区的水资源透支,局部地区形成了较大面积的水位下降现象。

三、水资源浪费,个人与企业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缺乏意识,并缺乏必要的水资源利用投入使水资源浪费问题仍旧有待进一步解决。

4.2 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情况

吉林省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布局战略。

一、建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其中包括老龙山口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引松山供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其中老龙山口水利枢纽保证了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包含了防洪、防水、灌溉和发电的功能,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骨干工程,对计量生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能够推动吉林省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松山供水工程为吉林省中部地区创造了较大的生产总值提供保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吉林省通过三条红线的办法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管理,为水资源的保护、调度以及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吉林市建立起污水处理机制,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仅在十一五期间就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36座,是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水资源的在能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四、加强宣传力度,宣贯个人以及企业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意识,通过海报宣传,政策落实等角度,切实从源头抓起水资源的浪费等现象,大大降低由于人为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等现象。通过宣传,强化广大消费者树立关心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提高水法制观念,同时推进水费的累进制度向消费者灌输节水成本意识。而且要定期举办各类与水资源利用、保护有关的社区论坛或国内乃至国际的学术研讨会,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关心水、节约水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只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理念在广大民众心中根深蒂固。

4.3 本章小结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切实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像吉林省前期存在的问题点,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严重、浪费加剧现象,通过综合决策,结合当地实地状况,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为吉林省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结论与展望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渐进步,工业水平日趋发达,这些使得我国的用水总量出现了大幅上升趋势,从而暴露出供需矛盾,暴露出水资源短缺,这些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何在对资源需求中找到平衡是确保对水资源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我们当对水资源的开发具有长远的目光,而不是只注重当前的利益肆意开发。同时要营造一个全社会对水资源利用与加强管理的氛围,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并能够有效实施!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20-22.[2]诸大建,朱 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2005,(2):60-62.[3]刘树坤等.中国生态水利建设.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12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篇2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介绍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指在保证水资源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的基础上, 保证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们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由此可见,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实质上来说,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加注重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 坚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地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未来区域发展的重点工作。

2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的特点, 例如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都是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全面性和概括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评价指标的时候, 要选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覆盖范围比较广的指标, 具体详细的指标往往不能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表现出来。除此之外, 地区的特点也是需要考虑进来的, 需要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指标。

(2) 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目标, 因而在选取指标的时候既要注意指标的系统性, 要考虑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要根据需要分出不同层次, 以此作为基础对指标进行分类。

(3)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指标的过程中, 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标, 这样可以简化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工作。如果有些重要指标难以进行量化, 则可以对其进行定性分类评价, 但是要注意定性等级的划分。

(4) 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能够充分的表现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过程, 因而在选取指标时要保证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合理化的评价。

(5) 科学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将可持续大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式作为基础, 不管选取的是怎样的指标都需要保证评价的结果能够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尤其是在国内外或者是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而科学性则是指标选取的基本前提, 同样也是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基础。[2]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

首先从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来看, 其主要包括国家、地区以及流域三种分类方式。其中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很大的宏观性, 并且其指标的数目是比较少的;而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的数目是比较多的, 并且评价指标体系更加侧重于生态状况;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侧重点在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评价, 它的主要目标就是下一代的利益, 更加注重对资源的保护, 尽可能的保证水资源的利用不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而从国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角度来说, 主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两种。其中水资源承载评价指标体系中又包含有社会经济承载力、人口承载力、水环境容量、需水量和可供水量等;而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子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指标、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 按照水资源系统的特征可以分为可供给性、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管理水平等。

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阶段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以可持续利用理论作为构建基础的,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方式是比较多的, 而目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采用的是系统层次法和压力-状态-响应理论。

3.1 系统层次法

系统层次法需要确定不同的层次,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目标层, 目标层就是指研究对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然后就需要在目标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或者是多个具体的目标, 这个可以叫做类目标层, 而类目标层会由更具体的目标组成, 这个目标叫做项目指标。在采用系统层次法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需要明确不同层次的指标, 同时还需要确定不同层次指标的个数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所选取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而仍旧需要注意的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这样才能保证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3]

3.2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该模型主要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原因-效应-响应, 这种方式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有效统一。该模型主要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类指标出发形成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压力指标主要表现的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主是人类的活动、消费方式以及经济情况;状态指标则主要表现的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过程中系统的状态, 状态指标也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响应指标主要表现的是人们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这种模式主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各个因素之间因果关系。运用这种方式来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 并且通过对原因的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主要优势就是强调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但是在利用该模型的时候需要注意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注重所选取的指标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覃初礼, 吴郭泉.基于网络分析法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J].金属矿山, 2010, 1 (04) :13-14.

[2]邓绍云, 邱清华.西北干旱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1 (01) :67-68.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篇3

[摘要] 本文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框架,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变迁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制度变迁的实例,得出了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规律、路径和方式。

为便于分析,本文假定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变迁是供给主体在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变迁成本情况下的一种理性行为,除了对各类相关制度进行定义外,还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其中,内生变量主要是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安排,外生变量则包括相关的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对于外生变量,本文又将它分为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两类。需求因素主要包括生态资源相对的产品和要素价格、宪法秩序、技术和市场规模;供给因素则包括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设计的成本、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知识的积累、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宪法秩序、现有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居于支配地位的上层强有力决策集团的预期净收益。借助“需求—供给”的分析框架,本文把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迁的因素分析转变为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分析。

一、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

1.制度变迁需求的含义和产生根源

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商品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同样,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制度也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能够给制度的消费者提供某些服务。人们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就是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由于制度一经确立,就成为一种规范,所有人都必须遵照执行,因此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在现代经济学家眼里接近于公共品,我们可以利用公共品理论进行分析。又由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变迁过程实质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替代过程,所以对新制度的需求就是对制度变迁的需求。而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诺思认为:“正是获利能力无法在现存的安排结构内实现,才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按照诺思的思路,现有生态资源的利用制度潜藏着我们无法获得的利益是导致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建立的根源。

2.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

联系现实,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生态资源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和生态资源市场规模、偏好的变化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等。

(1)生态资源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影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根本因素。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上升,提升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人们也更希望拥有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正是适应了这种需求,部分生态资源如风光秀丽的近郊山地和田野的价值较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其价格也迅速上升,直接推动了旅游产业和“农家乐”的发展。通过对成都近郊的几个风景点(如青城山、花水湾、九寨沟)和星罗密布大大小小的“农家乐”的实证调查,可以非常清楚地证实这种变化。当生态资源的某种要素或产品因为城市发展的因素变得更加稀缺导致其相对价值上升时,其生态资源的所有者可以从对这种生态资源的所有权获得更多收益,当生态资源的所有者从生态资源的专有权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保护或可持续利用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就会自发形成。

(2)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进步。拉坦曾指出“对制度变迁需求的转变是由要素与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技术变化所引致的。……从新的和更为有效的技术中获取潜在收益,这确实是私人部门的研究与发展以及公共部门对自然资源的探索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有力动机。” 归纳起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进步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影响可从生产、交易、分配等方面进行分析。

(3)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现实中,社会制度都是以一个体系、一个整体出现的。其他特定制度的改变,也可能引起社会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安排的需求。这种效应又被称为连锁效应。例如,我国农村推行联产责任承包制改革,就明显推动了我国农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创新。同样,我国当前循环经济的兴起、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新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也将影响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发展进程。

(4)偶然事件。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技术利用和自然利用的统一。自然利用本身就存在很多人类认识不到的偶然事件。很多时候,偶然事件也影响着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发展。如2003年的“SARS”病毒流行事件、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疯牛病、禽流感以及2005年强台风“麦莎”严重破坏美国新奥尔良等事件。

二、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分析

1.制度变迁供给的含义、主体和原则

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是指在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新制度的“生产者”认识到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变迁成本的情况下主动设计和推出制度变迁的活动,它体现了制度变迁“生产者”的制度供给的愿望和能力。制度供给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或别的组织,也可以是一个自愿组成的或紧密或松散的团体,甚至可以是个人。在所有主体中,国家是制度供给的核心。由于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是“经济人”,因此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或等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制度变迁主体才会供给或者推动制度变迁。

但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计算非常复杂。这是因为相关的成本和收益有些是可计量的,有些是不可计量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现在就可计量的,有些是未来才能计量的;有些是纯粹的“经济利益”,有些则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

此外由于个人、组织和国家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和收益的评判也不同,这导致这种制度变迁往往不能实现全社会的“帕累托最优”,它不能在不减少任何主体利益的条件下使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因此也不可能得到全部主体的一致赞同。比如,“环保风暴”的实施,就遭到了利益集团和部分地方政府的抵制。但此时国家的强制变迁就可能产生极高的收益,因为国家可以强制建立一个由任何自愿谈判都无法达成的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制度,从而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国政府实施“生态文明”的经济学涵义。

2.制度变迁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主要有: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制度的预期成本、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以及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等。

(1)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本文的分析框架将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看作是外生变量,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宪法秩序。我国的宪法对我国的政体、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都做出了自己的规定,客观上也规定了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框架。“三个代表”中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包括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制度的预期成本。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成本是至关重要的。成本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制度设计的成本,另一类是新制度实施的成本。制度变迁成本对我国的影响也很突出,一般说来市场制度发育较完善的地方,公众参与多的地区,制度变迁的成本也较低,效果也较好。分析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和幸福梅林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前期红砂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成功推进,使当地的生态、经济、居民收入都得到明显地好转,被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接受,于是后期幸福梅林的建设、新制度推广的成本就小得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循环经济等更有生态经济效率制度能迅速推广的原因所在。此外,政府建立起来的环保局、发改委等政府机构,也可以更加专业、费用更加低廉地推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预期,十七大中央制定了实现“生态文明”的国策,这也必将加速推进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变迁。

(3)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知识进步和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变化。社会科学对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是学者、政治家、企业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结果,其目的使生态资源的配置能实现更高的效率。这个过程是通过成功案例的不断积累或作为行政与管理知识的副产品来实现的。最近几十年,生态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为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均衡指的是,在影响人们的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因素一定时,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适应制度变迁需求、制度安排不再变动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实现均衡,与普通商品实现均衡不同,它并不意味着使所有的人都满意,因为每一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制度变迁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因此即使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均衡时仍然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均衡是社会各阶层、群体和个人的利益和力量的均衡,此时对立势力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改变生态资源利用制度现状的动机和能力的均势状态。

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非均衡指的是,由于现有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机构,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准备改变但又尚未改变的状态。导致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非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生态资源新价值的发现,生态资源数量的相对减少和质量的相对下降,生态资源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态资源需求偏好的改变,甚至一些偶然事件(如1998年中国空前的大洪水以及2005年美国造成数千人死亡的“卡利亚娜”飓风)等都可能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曲线发生位置移动。此外,国家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的改变(如我国近年来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设计成本的下降以及上层决策者的净收益变化等都会改变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进而导致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非均衡的出现。

一般说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非均衡有两种表现形式,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前者指目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某些区域、某些领域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不能被替代。后者则集中表现为相对于社会对生态资源利用制度的需求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是故意供给的一些低效和过时的制度。

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均衡是一种“常态”,而均衡仅是暂时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影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变迁就是对现存制度非均衡的一种理性反映。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P237-335

[2]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C],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P328.

[3]李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分析——基于我国环保风暴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4)

[4]李林杨明洪杨启明:生态资源的价值:过去、现在和未来[J].生态经济,2005(10)

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论文 篇4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水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生存发展中需要不断地管理、利用、保护水资源。就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洪水威协、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土保持和生态恶化等是黄河长期面临的三大问题,也是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城市化进程和工农业生产的不断推进,对水资源的要求量与日俱增,以致出现了淡水资源紧缺、水危及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用水形势十分严峻。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利部、黄委会相继提出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提出了黄河治理“四不”目标,由此可见,依法行政,加强管理,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需要,又是实现黄河治理“四不”目标的要求,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新的历史时期,水利部汪部长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黄委会相继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思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也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所谓可持续发展思想可以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同时能够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它几乎涵盖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作为一名黄河职工应当从水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即: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保护好、使用好现有有限的黄河水资源,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使其既能满足我们这一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只有我们都能牢固树立这种思想,并且为之不断努力就能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

山东省是全国重点缺水省份之一,当地水资源平均水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6%。黄河是山东省主要的客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地位。据资料显示,1951-黄河进入山东河段年均径流量为382亿m3(高村站)。其中50年代高村站年均来水量为462亿,到80年代减少为380亿,90年代高村站年径流量仅有212亿,较多年平均偏少45%。由于流量严重偏少,致使黄河下游频繁断流,断流量最为严重,利津站断流226天,且断流河段上延至河南开封附近。从引黄形式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沿黄地区对黄河水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00余座,总库容580亿m3,修建引水工程4500余处,提水工程2.9万处,仅黄河下游就修建引黄涵闸96座,其中山东63座。灌溉面积在660hm2以上的大型引黄灌区19处,设计引水能力2423.3m3/s,全省已有11个市68个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总灌溉面积约200万hm2,自1965年复灌以来,全省引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由70年代的70多万hm2,增至200万hm2,引用黄河水量逐年增加,70年代年均引水量为49.93亿,90年代增加到69.68亿,其中由于全省干旱,年引水达123亿,另外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引黄入卫”等工程,和有限的黄河来水量相比较,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自以来,黄河水资源综合统一调度,防止了黄河断流,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上中游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黄河水资源利用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4.1面临的形势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整个流域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多,耕地多,水资源贫乏,特别是近年来,黄河河道径流量减少,水资源贫乏,水环境承载能力低,污染严重,水污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出现了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压力。加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任重而道远。

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新《水法》的实施虽然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理顺,地方政府的干扰等因素,黄河水行政执法还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及沿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加之执法队伍缺乏对地方的约束力度,工作开展尚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在地方水事纠纷或者水事矛盾处理上由于受到地方政府干扰尤为突出。

4.2存在的问题

4.2.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供水范围的不断扩大,黄河承担的供水任务已经超过了其承载能力,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据资料显示,黄河河川年径流量为580亿m3,扣除维持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200亿m3,和下游河道蒸发渗漏损失量10亿m3后,剩余的可供水量为370亿m3,加上地下水可开采量110亿m3,则在无跨流域调水情况下黄河可供水资源总量为480亿m3。而据预测,在采取了一系列节水措施后,流域及流域外供水区到总需水量将达到520亿m3,远远超过了黄河的供水能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4.2.2水污染程度日趋严重。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农业施用大量化肥、农药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污染,特别是山东黄河的主要污染源一是来自上游来水,二是长平滩区、大汶河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黄河,污染程度逐年增大,水质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个别月份超标发展到近几年的只有个别月份不超标,甚至全年超标。据资料统计,黄河干流60%以上河段水质属Ⅳ-劣Ⅴ类,污染十分严重。

4.2.3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由于部分灌区渠系老化,工程配套设施较差,管理粗放,大水漫灌等现象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和先进国家的0.7-0.8相比,浪费十分严重。

5实现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

5.1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执法机构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首先具有法律保证,尤其是要明确界定水的权属关系,健全执法机构,不断加强管理。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水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但各个法律之间还存在着交叉重叠、遗漏疏忽现象,以流域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水权划分、水事划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地方性法规、政策与全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有冲突现象,尤其是黄河水利执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如机构不健全,执法能力差,力度不足等现象。为此我们应结合新《水法》的实施,继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早日制定出台有关黄河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量调度、引黄供水等相关办法、条例、规范性文件,尽快形成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积极争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供法律保障,为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法律基础。

5.2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实行以流域或区域的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工业、生活用水与农业用水相统一的管理体制,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保障。在一个多部门相互扯皮、职责不清的管理体制下,难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一是建立完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配备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明确流域与地方区域的事权划分,实施统一管理。二是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实施计划用水、放水通知、取水许可等制度,由国家统一分配水量,实行流量断面控制,地方政府负责用水配水,确保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在健全体制的基础上,依法管理黄河水资源,积极呼吁出台《黄河法》,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依法维护黄河水工程安全和黄河部门的合法权益。四是采取强制措施和有效的经济政策,厉行节约用水,以水定产,限制发展高用水产业,对现有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加强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努力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通过经济手段,加强黄河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五是充分利用现有水库,实施丰蓄枯调,确保实现黄河河道不断流的奋斗目标。

5.3狠抓流域水资源保护,确保水质不超标

要把黄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列为国家、黄委重点项目,加强部门合作,加快治理步伐,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由黄委会统一负责,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制度。二是完善加强水质监控网络,像黄河防汛一样,积极呼吁政府出台相应法规,实行省(区)界断面水质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是河务部门要加大黄河水资源监督力度,依法实施动态管理,搞好污染源的防治管理工作。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黄河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并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调动全民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黄河部门工作的良好局面。

5.4提高治黄科技含量,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科技创新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起着关键作用。科教兴水战略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设备陈旧落的、管理粗放、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从以上角度出发,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科学技术交流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行多水源联合运用、雨水汇集利用、劣质水处理重复利用等,多途径改善科技条件,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在黄河涵闸管理上,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安装实施远程监控系统和水质、流量监测自动系统,确保上级调水指令的贯彻落实,最终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水质监测标准化、涵闸管理规范化、水量调度科学化。为黄河“四不”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持。

5.5制定近期及中长期可持续利用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障。制定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可以从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近期的行动计划中全面把握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态势,采取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战略,增强预见性、预防性。可持续利用规划要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前瞻性和现实上的可操作性,内容上应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把配置、节约、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5.6提高全民素质,增强节水意识

黄河水资源之所以日益短缺,主要是人类不规范的经济行为造成的,是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应在社会公众中广泛进行宣传,建立起水是稀缺资源、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各级水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公众的水利法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力度,把水利法规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灌输到一切教育、宣传、研讨、学习活动中去,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公众法规宣传。要从小、从细做起,促使公众自觉保护水利资源。要使广大用户参与到水的管理、利用中来,将用水利益相关的地区、部门的用水竞争放在保证公平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以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篇5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法律教育网-国家司法考试指南】: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的问题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水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的数据表明: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是核心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类的用水行为在满足其生存、生活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有利于生存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引起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1.1 我国水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二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

1.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2.1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源量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北方黄、淮、海3个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人口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比现在降低1/4,约为1755立方米,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1.2.2 地区分布不均与水土资源组合不相应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1.2.3 雨热同步,年内分布集中,年际分配不均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水资源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还往往出现连续丰水或枯水年的情况。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突出问题2.1 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首先是农业缺水。

我国的农业属灌溉农业,目前全国灌溉面积5300多万平方米,农田受旱面积达2660多万平方米,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另外还有7600万平方米耕地无灌溉设施。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全国67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到下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灌溉面积发展到6333万平方米,人口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28.7%增至56%左右,经济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水的供给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不足1.0kg/立方米,也就是说现在全国农业用水中的绝大部分是白白浪费了;而先进国家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已达到0.7~0.8,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为2.0kg/立方米。工业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我国城市生活用水一方面紧缺,另一方面浪费也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中,仅自来水管网跑、冒、滴、漏的损失率就达15%~20%.2.2 水体污染

目前,全国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84亿,经过集中处理达标的只占23%,处理后回用率更低。全国监测的河段有一半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及城镇发展,水体污染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3 水的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造成江河湖库淤积和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越来越严重。黄河进入90年代以后,年年断流,平均断流达107d/a.此外,还存在湖泊萎缩、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湿地干涸、灌区次生盐渍化、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造成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

2.4 洪涝灾害

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由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组成,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防洪标准偏低。主要江河标准也只有20~50年一遇,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更低,只有5~10年一遇。70%的城市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甚至还有部分城市基本没有设防。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河道、湖泊淤积等,防洪问题越来越突出。<3 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3.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实践证明:以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目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政府制定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2010年,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及严重荒漠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到2030年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到2050年,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采取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天然林采伐,实施营造林工程,使这些地区森林覆盖率有显著提高;扩大和恢复草地植被,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坡改梯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3.2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环境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愈来愈突出,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至关重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的基本方针。从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中不难看出,“短缺”与“浪费”并存是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特征。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缺水问题要通过节水来解决。

农业是用水大户,我国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3.4%,主要消耗于灌溉。在我国农业用水中,假若2740亿立方米的水损中有1330亿立方米的水通过节水措施而得到充分利用,在总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增产粮食可达4000多亿kg/a,相当于12亿人口一年的口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基本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这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解决21世纪我国人口高峰期16亿人的食物安全、生态环境改善和黄河断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关键。今后农业新增用水主要靠自身节水来解决,在节水中求发展。节水灌溉不但节水,同时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对全国的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造。

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是今后新增用水的大头,也是污染水体的重要源头。节水不但可以减少用水量,而且直接减少污水排放量,节水就是减污。因此,在工业和城镇要大力开展节水工作。工业提倡循环用水,大幅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耗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城镇积极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要将节水工程、污水回用设施与新建水源工程摆在同等重要位臵,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加快向节水型社会发展,促进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解决。应通过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对当地的河道水、湖泊水、水库水、地下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合理分配;对于干旱、半干旱少雨区,应当积极推广各种集雨工程,将雨季的降水集蓄起来,供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对城市和工业区,因废污水排放量较多,应对污水加以处理,做到达标排放,以供农业和环境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北方沿海地区和西北内陆区有相当数量的微咸水可供利用。根据作物生理的需要,交替使用淡水和微咸水,可以补充当地淡水的不足。另外,沿海地区可以大量使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也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替代淡水,解决当地淡水不足的问题。

3.3 综合治理江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大江大河大湖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实行综合治理。通过堤防建设、河道整治、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形成综合防洪体系。随着供水规模的扩大和用水量的增加,多水源、多部门的用水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既要有统一的综合管理,又要有统一的分区、分级管理。水管理的重点是加强立法工作,依法管水、用水和保护水;将粗放型水管理向集约型转变;将公益型发展模式向市场效益型转化。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地下水有序、合理、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模式。只有管好、用好、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才能解决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3.4 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 篇6

1.1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在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科学的规划时,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并且要能够明确的规定出相关的编制程序,以及利益参与者。利用法律来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定位,从而来增强水资源规划的权威性。另外,一些水资源开发保护的规定也有效的指导了水资源的规划,这十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并极大的提高了生态用水的利用率。水资源规划的主要编制程序是:要能够确定问题以及机会,并且要对各个区域内部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与预测。根据调查的结果编制多个可以选择的方案,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评估,最后选择出合理的方案。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相关的利益参与者也要参与到其中,共同对水资源问题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每一个利益群体的意愿,能够有效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水资源规划对水资源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水资源的配置方案中,对用水量进行了合理的控制,并且确定了环境流量,促进了水资源调控工作的进行。另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还可以为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项目参考依据,对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1.2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源污染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对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就能够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水污染的作用,如在江河的源头、水资源丰富地区等开展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被来对水进行降解和滞流,使水流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得到有效地降低:在工程的坡面实施绿化和人工造林,既提高了土壤的降雨渗入量,又避免了土壤的滑坡、下泄等水土流失现象,这些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提高了水质。

1.3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用水量在全国用水总量中占73.4%,但是,农业用水的平均利用率却很低,只有40%左右。主要是我国的农业灌溉多数是采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在农田水利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完善和改进灌溉系统,实施滴灌、管灌、喷灌等节水型的灌溉措施,同时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就能够节省下大量的农业用水,对提高农业的灌溉用水利用率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2结语

我国锌资源形势分析及可持续利用 篇7

1、储量及分布

2009年我国锌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 全国共有锌矿区1728个, 锌储量、基础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922.9万吨、3838.5万吨和10695.3万吨。锌资源分布比较集中, 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甘肃、广东、湖南、青海、广西、新疆、河北、四川等10个省 (区) , 这10个省 (区) 的储量、基础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合计分别占全国的90.6%、88.7%、76.1%。

2、生产情况

我国是锌精矿和精炼锌的生产大国, 自1990年至今, 锌精矿和精炼锌产量一直在稳定增长。2009年锌精矿和精炼锌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 锌精矿产量为309.16万吨, 主要锌矿生产省 (区) 有:内蒙古、云南、湖南、四川、陕西、广东、广西、甘肃等, 其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84.22%;精炼锌产量为442万吨, 年产10万吨以上的省 (区) 有:湖南、云南、陕西、广西、辽宁、河南、广东、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等11个, 产量合计占全国精炼锌产量的96.79%。

3、消费状况

1990年至今, 我国锌消费量持续增长, 而且消费量增长速度远高于生产增长速度, 导致尽管精炼锌产量稳定增长, 但国内市场精炼锌仍供不应求, 且产消差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我国的锌消费主要用于镀锌、锌氧化物、电池、黄铜、压铸合金和其他用途。2009年镀锌行业中锌的消费比重从2008年的51%提高至55%。其他各用途所占比重分别为:10%、9%、9%、15%、2%。图1即为1990—2009年我国锌精矿和精炼锌产消量变化图。

4、锌矿砂及其精矿贸易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的精炼锌生产大国, 随着产能不断扩张, 国内锌冶炼原料供应日益紧张, 自2003年起我国成为锌矿砂及其精矿的净进口国, 且进口量呈逐年攀升趋势。2009年前11个月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3451767吨, 比上年同期增长62.66%, 主要的进口来源国有:澳大利亚、秘鲁、蒙古、土耳其等。具体分析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7;有色金属统计2009年第1期;中国铅锌锡锑2010年第1期。)

5、价格走势

国内锌价自1990年到1997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图2) 。而从1997年开始, 国内锌价走势与国际市场锌LME价格走势基本保持一致, 在2002年达到最低点后价格开始上涨, 2007年国内锌价达到历史最高值。这之后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 锌价开始大幅度下跌, 2009年国内各生产资料市场 (成交) 全年平均价格在2008年基础上继续下跌10.42%, 是2006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二、我国锌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禀赋欠佳

虽然目前我国锌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但我国锌资源状况相对比国外差。我国锌矿的总体特点是锌少铅多, 铅锌比约为1∶2.6, 而国外却为1∶1.2;贫矿多, 富矿少, 矿山铅锌品位之和多在5%—10%之间, 大于10%品位的矿山仅占总储量的15%, 而国外的矿山品位一般比较高, 铅锌品位之和大多在10%以上;矿山类型复杂, 单一的铅或锌矿石类型少, 共伴生组分多。

2、储采比低, 利用强度大

尽管截至2009年底, 我国锌资源储量 (3300万吨) 居世界第一位, 并占绝对优势, 但从储采比看, 我国锌储采比远低于其他国家。2009年我国锌储采比仅为10.67, 远低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美国、墨西哥等其他主要锌资源分布国。这也说明我国锌资源的开采利用强度较高。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09;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 2009。)

3、国内锌资源供不应求, 供需缺口逐年扩大

由于我国锌资源本身存在大矿少、小矿多、富矿少、贫矿多的特点, 加上近年来冶炼产能的大规模盲目扩张, 导致国内锌资源严重不足, 需要大量进口, 而且进口量在逐年增长。精炼锌产量由2003年的231.85万吨增长至2009年的442万吨, 增长了近2倍。然而这远远跟不上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消费量由2003年的200.35万吨增长至2009年的524万吨, 增长了约2.6倍。产消不均衡态势导致自2004年以来, 国内精炼锌也开始供不应求, 且产消差越来越大 (见表3) 。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2003-2007年) ;全国主要矿产品产供销综合统计与价格通报2008年度, 2009年度 (内部资料) 。)

4、缺乏锌定价话语权

我国锌定价话语权缺失。自1990年以来, 我国锌价格变动趋势始终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尽管我国锌期货已于2007年在上期所上市, 但国内锌价格变动趋势一直与LME锌价变动趋势趋同 (见图1) , 国内锌价的波动难以对国际锌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1、加大锌矿勘查力度, 并鼓励锌矿企业“走出去”

我国锌矿资源储采比较低, 要加大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力度, 对进入开发利用中晚期的矿山开展矿区深边部及外围找矿工作, 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政府应加大锌矿地质勘查的投入,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商业性勘查和开发, 争取找矿新突破。

我国锌资源禀赋欠佳, 应深化“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扶植国内有条件的锌矿企业到锌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去参与锌的勘探和开采, 充分合理利用国外锌资源, 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国外锌资源供应基地, 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2、以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为指导, 淘汰落后产能, 防止盲目扩张

我国锌行业发展应以《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 等为指导,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对排放不达标的锌冶炼企业要求限期整改, 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厂矿。并加快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鼓励大型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具有先进产能的锌冶炼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改善产品结构, 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 提高自身竞争实力。

进一步严格贯彻执行《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等相关文件的规定, 遏制锌冶炼能力盲目扩张, 有效保护国内锌资源, 以降低锌资源对外依存度, 避免受制于人。

3、发展和完善国内锌期货市场, 争夺锌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

上海期货交易所锌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上市以来, 国内期货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交易集散地的功能, 利用好自身的交易环境、信息、规则等优势, 让国内的价格变动影响到国际市场, 虽然在世界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但还达不到左右国际市场价格的效果, 这与我国锌资源储量、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地位是不匹配的。应进一步支持和引导锌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鼓励锌企业正确和合理利用国内锌期货市场, 争夺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

4、加快再生锌产业的发展, 提高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国内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不高。据统计, 2010年前8个月我国再生锌产量仅占全国锌总产量的3.4%, 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再生锌企业要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等相关政策, 努力做强做大,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二次资源利用率。同时, 借鉴国际先进再生锌工艺设备, 自主发展我国再生锌利用技术, 走自主创新之路, 提高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维玮:淘汰落后锌产能提速[J].中国金属通报, 2010 (38) .

[2]胡德勇:金融危机下我国铅锌工业的结构调整[J].中国有色金属, 2009 (17) .

[3]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M].2009.

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8

关键词:成都市 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一、成都市城市性质定位

不同性质的城市使用资源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城市性质的确定是城市资源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十分困难,任何一种定位都无法对城市性质概括无遗。本文在归纳总结对成都市性质定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对城市性质进行了概括。

不论从成都市的历史、现状还是未来的发展我们对成都市性质定位为“生态城市”是比较科学的。本文把成都市性质定位为“生态城市”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选择指标时尽量使用“生态城市”的标准;二是在对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规划建议时把“生态城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成都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指标体系是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础,是评价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准确可靠的保证,也是研究结果是否实用的关键。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性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并能够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指标体系还应具有足够的涵盖面,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诸方面及其协调性,同时尽量避免指标重叠,信息溢出。适用性和可行性。建立指标体系要考虑到现实的可能性,适应于指标使用者对指标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指标的选取要尽量采用在评估期间内可获取的指标,同时,指标要尽量采用可量化的定量指标。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述原则,对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设计,本文参照了黄光宇、陈勇的“生态城市综合指标体系”,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试行)”,FAO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FESLM》)提出的五大目标和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成都市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专家的咨询意见,从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社会资源的适度配置、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建立了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

2.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

(1)指标权重的确定。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所选择的指标对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或贡献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又比较容易操作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权重。详细方法见《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8]。以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总目标(A),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B1),社会资源的适度配置(B2),人文资源经济意义的挖掘(B3),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支持(B4)为分目标,以人均资源合理(C1)、环境保护良好(C2)、生产、生活便利(C3)、资本、技术、人才配置恰当(C4)、文化、信息、知识等不断发展(C5)、人口及生活状况良好(C6)、经济支持正常(C7)、社会环境良好(C8)为准则,根据专家咨询意见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以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B1),社会资源的适度配置(B2),人文资源经济意义的挖掘(B3),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支持(B4)四项分目标为例,首先,根据专家咨询意见建立判断矩阵如下:

然后,经过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0.3136 0.1810 0.2527 0.2527];矩阵最大特征根值为λmax=4.01;CI=0.01,RI=0.003,CR=0.004<0.1,说明此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其他各项指标的权重值(见表5.1)。

(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及标志值的确定。制定指标的标志值,是城市资源评价中十分重要的一步。本文参考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的现代化10项标准、参照国内外城市现代化标准[9]、国家一级环境质量标准及成都市“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志值(见表5.2)。

对可持续性起正作用的指标为正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对可持续性起负作用的指标为负指标,如人口密度等。在对指标计算之前,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 Rij为某一指标的标准化指标值;Xij和Zi分别为该指标的实测值和标志值。通过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标准量化值(见表5.2)。

(3)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是所有相关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因此,可持续利用水平采用以下乘和函数计算,即:

j=1、2、3……44

以上数据为成都市2002年数据,由《成都统计年鉴》(2003)整理得来

式中,wi是第i个子目标的权重,rj是第j个单项因素的权重,Xij是第j个单项指标的量化指标值,P为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指标。通过对各指标的逐一计算,得到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

成都市2002年相关数据计算结果为71.3%

对照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我们就能发现城市资源利用所处的阶段。本文在选取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时主要根据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和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判断标准,归纳为表3。

可以看出成都市资源的使用處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对此,本文有如下几点需要说明: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城市,西部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具有三中心,两枢纽的政治经济地位,实现成都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成都市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同时,信息畅通,交通便利,人才聚集,科技实力雄厚,具有实现可持续利用城市资源的有利条件。

成都市城市资源的使用刚刚步入可持续利用阶段,还存在很多关系需要协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由于本文是宏观研究,因此对限制性因子未作说明,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作者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经外系

参考文献:

[1]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43-86.

[2]李作臣.论城市人口预测和城市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 15(5):23.

[3]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32-70.

[4]金其铭,张小林,董新.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5-80.

[5]李涛.城市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3,3:15.

上一篇:学校生活老师工作总结下一篇:公交工作的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