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荐9篇)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篇1

石泽龙

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如何发展,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远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现实问题。这里就进一步加速泸溪县域经济发展谈几点思考。认清形势,增强两种意识。一是正视压力,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二是把握政策,增强机遇意识,借力发展,借势提速。强化特色,壮大优势产业。有特色才会有优势,才会有核心竞争力,只有结合县情,不断强化特色,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壮大优势产业,才能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突出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着力传统产业提升,大力推进锰锌冶金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积极促使新上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进锰锌企业多方式横向整合,组建企业联盟和产业集群,切实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大力推进生产技术改造升级,把技术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产能。着力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着力园区平台建设,注重道路、电力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改造扩建有机结合起来,以地生财,促进园区发展。二是突出创品夺牌增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在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大力奖励特色农产品包装上市、商标注册。在品牌创建上狠下功夫,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不断开拓外销市场。狠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推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狠抓项目。一是加大争项争资工作力度。牢牢抓住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难得机遇,做好项目规划编制,抓好项目库建设,论证、包装、储备、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和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小项目。在此基础上,加大上争项目资金力度,力争

更多项目进入上级项目计划笼子。二是加大对外招商工作力度。立足本地战略支撑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大项目、大投资,推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高效经营,建设新型城镇。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增加投入、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同时,突出抓好城镇的高效益经营。一是加大城市土地储备力度。建立健全统征储备制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大对县城和乡镇闲置土地、城乡结合部乱占乱用和非法买卖土地清理监管力度。二是推进城镇土地开发出让。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努力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三是抓好城市资产经营。放手经营城镇资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和经济开发区建设与经营管理,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作者系泸溪县委副书记)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篇2

关于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许多专家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仅就在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容易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笔者粗浅的认识, 不妥之处, 敬请专家学者斧正。

(一) 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的关系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建国以来, 国家为了尽快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从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和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支持与帮助, 使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 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少数民族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了解, “民族自治地区人均GDP从1995年的3, 055元升到2007年的13, 092元, 12年间增长率达到328%”。[1]缩小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 促进了民族团结, 实现了各民族间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意味着团结、稳定的问题 。”[2]尤其近几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 民族事件频发。如:2008年西藏的“3·14”事件、2009年新疆的“7·5”事件、2011年内蒙古的“5·11”事件等。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遥相呼应, 借口经济发展差距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 不断挑拨民族关系, 制造民族隔阂, 蓄意挑起事端, 扰乱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阻碍经济发展。

主要表现:一是当前国际上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我国的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分离运动, 是一个民族要求将本民族从现有的国家政治体系内分离出去, 单独建立本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的群众性政治过程”。[3]这种社会思潮, 突出的表现就是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解体, 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藏独分子和疆独分子利用这股社会思潮, 破坏国家的团结与统一。二是地方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亦称‘狭隘民族主义’, 是一种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尽管是个老话题。但是, 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个别民族地区狭隘的民族主义有所抬头, 借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忽视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整体性、开放性, 歪曲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政策与措施, 混淆视听, 煽动民族情绪, 制造事端, 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这些社会思潮的背后, 实际上都隐藏着外部势力或敌对势力的支持和干涉, 境内外各种势力相勾结, 直接目的就是借口民族问题, 破坏民族团结, 蓄意分裂国家。江泽民同志曾讲:“民族、宗教问题无小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在各种利益交织的状态下, 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密不可分,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的关系, 是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民族地区。这些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支持, 有利于我国提高民族地区生活水平, 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国家加大了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深度。近年来, 在推进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最为显著的是, 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反还可能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环境恶化, 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状况, 使群众利益受损, 这成为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 不但没有给当地群众带来实惠, 反而使当地环境遭到破坏, 严重影响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与生活, 由此引发了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与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譬如,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5·11”事件、京藏高速包头至呼和浩特段严重堵塞现象, 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造成当地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积怨与不满。

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运行的动力来源, 各级政府如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和可持续的开发, 并且要使资源开发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从中受益, 得到实惠, 直接关系到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及地区的和谐发展, 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更关系到国家民富国强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三) 生态移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生态移民是因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 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迁移人口。”生态移民的原因和目的都是为了改变恶化的环境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也就是说, 生态移民就是协调当地居民与环境的关系, 当环境恶化到需要人为地让出地方, 让自然自身恢复或者是人为地加以干涉使环境迅速恢复时, 可以进行生态移民。据了解, 我国生态移民大都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西北、西南地区, 这些地区也正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我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移民计划, 仅西部地区就有700万人实施了生态移民。近年来,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这期间有成功的例子, 但也有许多问题出现。据调查, 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 主要出现三方面的问题:首先, 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浓厚的传统文化或习俗观念, 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地方;其次, 部分人迁移出来以后短时间内不适应外面的生产生活, 又偷偷地返回迁徙地居住, 对当地环境复原造成极大的影响;再次, 部分人迁移出来生活质量下降, 遂对国家和政府心生怨言, 削弱了国家和政府在移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等等。 生态移民是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使生态移民群众“迁得出、稳得住、富起来”, 需要地方政府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工作, 搞不好可能还引发移民对地方政府的不满情绪, 也可能引发移民与迁入地群众的矛盾。所以, 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是各级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这也是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一) 强化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意识。

我国有56个民族, 同属于中华民族, 同根同源。国家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和奋斗, 狭隘的民族意识只会制约国家的有序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无论是从历史来看, 还是从现实来看, 建构起人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强化其爱国主义情感和凝聚力, 是现代国家治理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基本的内在的本质要求。”在现代社会发展日趋全球化, 信息技术一日千里, 各国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 更应该人为地促使民族互动、民族交流和民族融合, 使国家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意识存在于每个中国人民心中, 这样有利于我国抵御国内外一切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 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保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务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发展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要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但是, 在少数民族地区, 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尽快发展经济, 盲目追求GDP的增长速度, 大力招商引资, 无序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没能从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中得到实惠, 甚至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 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 做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 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国家采取措施, 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中央与省、直辖市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为5:5, 中央与自治区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为4:6。然而, 对当地群众的补偿却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在现实操作中, 很多矿产资源的开发都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地区经济, 靠提供大量的闲置土地和宽松的监管环境等自然与人为因素来吸引民间资金的。民营私人企业为了追逐更大利润, 过度挖掘、采掘, 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同时,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资源开发、房屋拆迁或是修路扩建等方面, 必然要涉及到部分群众利益, 作为少数民族群众的一员, 同样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少数民族, 就无视大局, 忽视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 既要保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又要反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个别经济案件和民事案件放大与渲染, 使之上升为民族事件。

(三) 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加强法制教育。

法律在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一方面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可以保障民族地区各项权益的顺利实现。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不仅是根据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加以完善的, 还必须及时修订关于保障资源开发地区当地居民利益的措施条例, 使其具备强力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相关部门在有效维护当地居民利益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同时在出现违法事件时做到执法必严以及违法必究。 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法制教育工作, 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少数民族法制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针对少数民族的法律维权工作, 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 及时调解少数民族因草场、资源开发和劳务等引发的各类纠纷, 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要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四) 发挥主流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

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中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应对突发事件或者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时, 主流媒体要准确地把握住社会心理特点, 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又要避免社会负面情绪的激化, 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 避免非主流媒体或别有用心的人夸大事实和放大事件本身来故意炒作和虚假宣传。 突发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群体性和不易掌控性等特征, 更需要主流媒体在其传播中处在恰当的位置, 扮演好恰当的角色, 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 辨明是非, 公布事实, 指出利害, 讲清大局, 揭示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家经济司.2008年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EB/OL].http://www.seac.goc.cn/art/2010/5/25art_152_113729.html

[2].朱维群.对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几点思考[J].学习时报, 2012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民办教育 篇3

民办学校办学实践证明,穷国办大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拓宽民间资金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资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是公、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仍不平等、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不配套、民办学校缺乏应有的招生自主权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恩施地处武陵山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既存在外延增长不足,也存在内涵建设薄弱等问题,教育结构性短板十分突出。一边是城镇学校学位难求,一边是乡村学校日益凋敝;一边是公办学校做大做强,一边是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各级政府要根据公、民办教育的功能定位,做好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公民办教育结构。“均衡发展”与“选择性教育”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公办教育不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办公办教育,应着力均衡发展,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政府吸引社会资金办民办教育,目的在于办高端教育,满足社会选择性教育需求。

落实教育治理改革,建立有利于社会资源持续投向教育的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如:建立促进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出台差异化财政扶持政策,通过扶强的方式,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办学校建设,提高民办教育供给质量,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选择的教育需要。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协调解决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之中凸显的诸如落实民办学校分类改革、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保障民办学校学生权益、完善民办学校税费政策等深层次问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篇4

少数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扶持。全面、客观地把握当前的扶贫攻坚形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猴场苗族仡佬族乡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猴场乡位于普定县东北部,距离县城41公里,辖17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村6个。全乡现有总人口 2337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508

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6.4 %。多年来,少数民族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6个少数民族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256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5元,年均增长11.76%,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初步形成能稳定解

决群众温饱的支柱产业。少数民族村因地制宜,开发一批与解决温饱有直接关系的短、平、快种养项目。乡党委、政府以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出台扶持少数民族发展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漏寨村建立了核桃种植基地,仙马村建立了林下乌鸡养殖基地,等等,通过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自2005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在上级帮扶下,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了从补郎到猴场的通乡公路砂改油工程,开通了西北到大地、猴场至普屯坝、丫口寨到仙马堂等入组公路,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村的交通状况,为实现“交通引领经济”奠定了基础。投入20余万元建造了猛架、煤冲引水工程,解决了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各村基本上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同时,农村危房改造和改圈改厕等民生工程的实施,切实改善了少数民族村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乡村的共同努力,猴场乡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猴场乡经济发展工作虽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发展仍相当缓慢,乡内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少数民族乡镇大多山地多,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猴场乡地处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是典型的“八分山一分地一分水”的地理环境,旱地面积的比重分别高达62.5%,人均水田面积仅0.2亩。由于受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乡内大部分村组只作单季作物,且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问天田”的比重大,收成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天爷”帮忙。

2、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是少数民族山区乡镇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修通了入组公路,但因道路等级低、弯道多、路况差,加上客流量少导致车辆短缺(40%以上的自然村简易公路都不通),仍有相当一部分自然村未安装程控电话,少数民族乡镇的群众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少,接触外界新鲜事物少。由于不懂科学技术、不主动了解市场信息,少数民族群众陷入信息封闭观念陈旧,导致经济落后的困境。

3、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的农村,有60%左右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各村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

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农业高新技术难以推广,实用技术难以掌握,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

4、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山乡GDP结构明显不合理,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二、三产业相当薄弱,而第一产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业产值偏低,农业中又是典型的“玉米+马铃薯”种植方式。加之木材市场疲软,林木价格下滑,传统的林木经营面临严峻的挑战,导致山区经济增长更为缓慢。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少数民族村级集体基本上无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帮扶单位给予解决,大多是“空壳村”,而且少数民族乡基本上没有税源,乡财政运行相对困难。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各村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6、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猴场乡少数民族村人均耕地仅有0.5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管理粗放,组织化程

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7、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8、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村居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导致第三产业缺少发展空间,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扶贫开发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继续把对少数民族乡镇的扶贫攻坚工作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虽然离不开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但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机制才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建所在。

1、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可以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为此,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

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不出小鸡”。

2、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既能发挥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又符合欠发达地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还能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少数民族村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民族风情游,同时大力培植生态经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抓好现有形成的核桃、乌鸡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后期管理和综合开发,加大对其扶持力度,推动核桃产业和本地乌鸡养殖上规模、上档次,提升产业层次。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山区原有的天蓝、水清、山绿、环境优美的面貌,使之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充分展示农业示范、农业观赏、休闲等多种功能,推进旅游富民。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温饱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此继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加大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改圈改厕力度,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异地脱贫,政策鼓励等措施,引导其他少数民族村民向中心村和中心城镇集聚,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动员和组织农民修建小水库、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

4、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少数民族地方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猴场乡将努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围绕本乡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劳务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发展经济,必须精诚团结,凝集合力,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素质再强,但如果各吹各的调,只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事难成。乡党委、政府要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年青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6、立足实际,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一是积极探索土地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篇5

摘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基本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对外经贸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要积极抢抓机遇,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产业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3.产业层次低,比较效益差。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而农业是效益偏低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投资效益较差。

4.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所以难以实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提高我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时指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贫困问题,特别是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正是这种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不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温饱,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通过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要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切实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先机、引领未来的重要支撑。民族地区必须紧紧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战略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探索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同时,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在民族优秀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和旅游业方面取得率先发展。

是加快推进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发展。农牧业是不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和根本。很多民族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呈现“一流产品,二流销路,三流效益”的尴尬局面。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上迈出新步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畜产品业、制糖工业、棉纺织业、花卉种植业等特色效益农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长期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要进一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着力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努力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构筑人才“小高地”。要全面落实国家对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之一。民族地区生态建设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深刻教训。当前,一些民族地区生态功能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有所突出,迫切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提高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有力地抓好生态建设。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继续推广低碳技术;深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

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配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难以实现。民族地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民族地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篇6

一、科左后旗人口结构变动分析

科左后旗位于通辽市东南部,辖12个苏木镇,4个农牧场辖,有455个嘎查,蒙古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本文拟选取的科尔沁左翼后旗花灯嘎查,总户数为183户,总人口为667人,是纯蒙古族聚居村,也是典型的民族地区自然村,所以选其为调研对象,分别对花灯嘎查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就业结构及文化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

1、年龄及性别结构

本文根据科尔沁左翼后旗花灯嘎查人口年龄结构将年龄进行分段,并对花灯嘎查从1999年到目前为止近十五年内各年龄段人口变化进行了详细调查。

如图1所示,2014年花灯嘎查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1999年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占总人口的10.64%;15―64岁之间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为77.66%;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1.7%,较1999年增长了5%。

对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本文使用的是联合国人口组织制定的标准,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5岁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前花灯嘎查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1.7%,这表明花灯嘎查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并有加剧趋势。而花灯嘎查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老年死亡率下降以及年轻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老龄化程度加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花灯嘎查在村人口中,女性在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69%,男性在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5.08%,在村人口性别比为169.57。而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中国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性别比过高或过低都不正常,而花灯嘎查性别比明显过高,主要是受中国几百年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所致。

2、就业结构

科左后旗花灯嘎查的一部分劳动力除了从事农牧业以外,剩余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商业、养殖业、劳务服务业等多种生产活动来增加收入。以下对花灯嘎查在村人口和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分别进行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和表1得知,截止到2014年11月,花灯嘎查总户数为183户,总人数为667人,在村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为71.21%。从事副业的总共有10家,其中个体小商店共有6家,修理部有2家,专业养殖户1家,出售化肥农药的1家。而根据实际调查得知,科尔沁左翼后旗花灯嘎查外出打工人群中,15―34岁之间的男性外出打工人口占总户籍男性人口的比重为56.96%,15―34岁之间的女性外出打工人口占总户籍女性人口的比重为71.05%。人口迁移去打工的盟市主要包括北京、呼和浩特、通辽、锡盟、呼伦贝尔等地。花灯嘎查流动人口就业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流动人口的62.34%,主要分布在住宿餐饮业,由于普遍文化程度低,所以其只能从事比较笨重的体力劳动。剩下的依次分布在批发零售业(19.39%)、建筑业(11.23%)与社会服务业(7.04%)。

3、文化结构

国家统计局针对人口普查,对人口文盲率下了定义: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未上过学且不识字的人口占相应人口的比例。本次文盲率调查针对农业户主进行展开,因为户主是家庭主导力量,户主有文化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收入的高低。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如图2所示,花灯嘎查有183户,其中户主未上过学的人数达到31人,文盲率为17%,学历以小学初中居多,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户主未上过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也未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人口数众多,生活艰难。户主总体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影响,有一部分只能从事一些较笨重的体力劳动,有一部分丧失体力劳动的就只能“养儿防老”。这样不仅会影响家庭收入、当地经济发展,也会阻碍农村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同时还会增加社会负担。

二、科左后旗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降低劳动力素质

科左后旗劳动力结构发生的变动,无论是从文化方面还是体力方面都将使得劳动力素质下降。根据以上调查,花灯嘎查流动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必然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导致农村贫困化的加剧(chin和maddox等)。农业劳动力“妇女化”,意味着一个无论从体力、技术、获得资本支持的能力还是从精神状态上讲,都呈弱势的群体在支撑着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经济,这自然就造成了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以及农村经济的“空壳化”。而农业增长潜力下降、农村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当前农村耕地面临的主要问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只会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阻碍农业增收 农村人口“空心化”已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土地的抛荒和闲置,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花灯嘎查大量年轻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妇女和老人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来源和农业生产的主力。由于种地务农劳动强度大,再加上播种需要大量的器械化设备,妇女劳动力在这方面大大受限。而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成本变高,在花灯嘎查雇佣劳动力成本相对更高,甚至一天达到200―300百元。随着农村留守人员老龄化的不断增长,使得农耕力不从心,很多农村老年人在选品种时,一般会选择易于耕种的品种,使得农作物种植单一化,农业效率低下,农产品很难实现增收。而人口结构的这种转变会制约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阻碍农业科技推广

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最主要靠的是农民,所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特别是文化素质较高,能够快速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青壮年。而花灯嘎查缺的就是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人才,由于比较有知识文化的人力资源都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使其人才更加缺乏。根据对在村人口户主学历调查得知,户主未上过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达到17%,户主上到小学的人数比例达到总人数的40%以上。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化的推进,需要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而青壮年大部分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动力严重不足。在村老年人口,由于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薄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制约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对策建议

1、促进农业规模化

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妇女化等一系列现象都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以家庭承包制为主,往往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小,加上以家庭为单位购买大型农业器械价格又太过昂贵,根本无法推行农业机械化,因而必须促进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土地集中。如何既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又能实现规模化经营,确实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对此,政府应出台一些相应政策,如建立合作社,采取有偿转让、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农村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机械化生产来实现农业规模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支持妇女创业

政府应该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妇女化的现状,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农村妇女创业。科左后旗是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政府可以出资在农村建立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店,专门制作有民族特点的服饰或手工艺品,并从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聘请一些擅长这方面技艺的专家进行指点。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在操作过程中,对劳动者的要求较低,没有年龄要求,且制作传统手工艺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还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闲散劳动力,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扩大就业,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篇7

1 武陵山区 (渝东南地区) 的基本概况

“武陵山民族地区”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 贵州省的铜仁地区, 重庆市的渝东南“一区五县”等50个区县 (自治县、市) 级行政单位, 总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 涉及人口2300多万, 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交汇地带。其中渝东南“一区五县”少数民族200万人, 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东南的秀山、彭水、酉阳、石柱4个自治县、黔江区、武隆县, 民族聚居区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20.5%。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也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改革开发以来, 武陵山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由于该地区自然条件差, 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少数民族人口多, 仍然存在着在发展中滞后、在滞后中发展的现象, 依然是全国改革发展相对落后地区。

1.1 重庆市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重庆直辖以来, 全市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产业地位、发展规模与格局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各项旅游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已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重庆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003万人,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08亿美元;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584万人, 国内旅游收入达874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五县”全年出入境812.6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32.68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74.2%、63.64%。初步统计, 全市现在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余人。目前, 重庆旅游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 重庆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大,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武隆芙蓉洞、仙女山, 黔江的小南海、濯水古镇、阿蓬江, 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 彭水的阿依河, 石柱的黄水、西沱古镇, 秀山的石堤古镇等初具规模。一批反映乌江画廊、武陵风光、民族风情、民族工艺等的旅游项目正在蓬勃兴起。

1.2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

位于重庆市东南部, 东连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 西靠贵州省遵义地区和重庆南川、巴南区, 北临长寿、丰都、忠县、万州等区县。包括涪陵、武隆、彭水、酉阳4个乌江 (重庆段) 沿江区县 (自治县) 以及黔江、秀山、石柱3个乌江辐射区县, 面积22799平方公里, 人口385.56万, 分别占全市的27.7%、13.78%。是连接重庆与鄂湘黔三省的重要交通通道。

1.3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区位情况

西北连接经济社会相对较快发展的重庆主城区, 北连旅游热线—长江三峡, 东连湖南的张家界和凤凰城等著名旅游区, 西南连贵州的“梵净山”旅游区, 处于各大旅游热点的交汇地带, 具有发展跨省旅游的优势区位。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区域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景区18处, 还有市级旅游景区20余处。

1.4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该地区是一个集“老 (革命老区) 、少 (少数民族聚居区) 、边 (重庆的东南边界区) 、山 (武陵、大娄山区) 、穷 (均为国定贫困县) 、库 (享受三峡库区政策) ”为一体的区域, 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区域经济总量低, 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一个区域。脱贫致富、逐步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综合考虑区位、资源、经济基础等因素, 旅游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5 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武陵山区具有山同脉, 水同源, 树同根, 人同俗, 有着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富集原始的旅游资源, 被国家列为“中国旅游第一走廊区”, 其原生态的青山绿水更是孕育出了诸多秀丽风景和璀璨的历史文化, 其中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奇峰怪石, 为全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乌江画廊穿越其中, 张家界为世界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湘西凤凰城为古代的南长城, “万里长江第一街”的“云梯街”坐落在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柱西沱古镇, 黔江小南海为世界保存完好的地震遗址, 恩施的清江河、黔江的阿蓬江为土家族的发源地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很大转变, 武陵人也走出了桃花园式的生活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武陵山这块土地也正成为中华大地腹心地带的一颗倍受关注的璀璨明珠。

2 武陵山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武陵山区整体旅游产业发展缺乏法律、规章的支持及跨区域的整体发展规划

一是缺乏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长效协调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 推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法律依据, 各地制定的规章不协调, 甚至存在抵触的情况。二是整个武陵山地区缺乏打破行政区划界线, 中长期旅游产业整体规划, 旅游资源的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合理布局、配套服务及跨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武陵山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三是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协作工作机构缺乏行政效能和法规支持。旅游经济圈的规划、合作、协调等工作难以实现。四是旅游规划科技含量不高。因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和人才匮乏, 旅游规划缺乏国际先进理念, 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附加值不高, 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浪费。

2.2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需要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和民族元素的挖掘

一是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扶持。武陵山区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 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扶持。二是体现民族特征的南溪号子、傩戏、罗尔调、土家摆手舞等文化缺乏保护和利用。三是因当地教育落后, 导致劳动力素质低, 教育的发展不适应少数民族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缺乏对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西兰卡普、藤编、油纸伞、竹编、挑花、刺绣、花烛、傩戏面具及民族特色饮食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

2.3 基础设施薄弱, 投入不足制约武陵山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地方经济落后。自身无力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开发和投入, 地方旅游资源得不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国家缺乏特殊的扶持政策和项目带动。二是因环境条件差。区域内山高坡陡, 交通不便, 主要以陆路交通为主的单一格局。虽然渝东南“一区五县”都通了高速路, 除石柱外都通了铁路, 但景点之间、区县级连接公路的交通条件依然十分恶劣, 主要靠普通公路和乡村公路连接。三是抗灾能力差。现有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地区之间的交通往来极为不畅, 出境条件、通行能力与旅游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 严重制约着武陵山地区的旅游业产业的发展。

2.4 缺乏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区域经济协作难

一是行政体制的差异。因武陵山50个单元区行政管理上体制和模式的限制, 缺乏深层次的衔接、沟通、合作, 旅游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是各自为阵、分段开发, 导致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肢解了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降低了武陵山旅游资源的档次和文化品位。二是交通条件不便。武陵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面积大、地形复杂, 处处是大山陡岩、深沟峡谷, 尚未构建起乡 (镇) 道路与公路主干线高速路、铁路、机场等连接配套交通运输网络, 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区域之间的交往。三是经济发展滞后。因武陵山区的地、州、区县 (自治县、市) 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 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水平不高。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 一些地方甚至在项目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出现你争我抢的情况。

2.5 武陵山区旅游人才资源匮乏

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匮乏, 成为制约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武陵山区急需三种类型的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一是旅游项目的区域规划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与联系的管理人才;三是组合营销旅游产品的营销人才;四是能了解游客心理需求, 外语流利, 熟知武陵山地质地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景观传说的导游人才。

3 对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速武陵山区域合作法律法规建设, 为跨区域协作扫清制度障碍

一是建立和完善协作区规章。抓住国务院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机遇, 推进国家对武陵山区旅游协作立法工作, 建立推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共同协作加快推进国家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步伐。二是建立跨区域规章。突破武陵山行政区划间隔, 加快推进区域性和地方立法工作。首先是区域发展的立法。其次是加快武陵山区发展的制度建设。三是共同推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渝鄂湘黔四省 (市) 边区地方政府分别争取当地省 (市) 级政府支持, 联合向国务院、全国人大汇报, 争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建立以下主要规章长效机制。《出台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决定》、《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意见》、《共同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信息网络平台的意见》。

3.2 科学编制区域性旅游规划, 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提高武陵山旅游开发整体规划意识。打破武陵山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界线, 强化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 合理布局, 在不同层面上形成合作协调机制, 实现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推进。二是按照武陵山旅游发展总体完善渝东南“一区五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重庆实际, 确立特色生态旅游业为各自的支柱产业, 安排和争取一批可行的项目作支撑,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建立武陵山地区旅游发展协调机构。按照武陵山旅游经济圈的规划、合作、协调等职能, 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经济整体, 各地旅游部门通过市场运作, 对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进行高规划分步统一开发。四是规范武陵山旅游市场管理。统一制定价格、规范旅游市场、联合促销产品, 形成产业合力, 克服各自为政, 盲目、无序开发的现象, 共同打造武陵山旅游品牌,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圈的形成和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3 整合资源, 推出武陵山生态旅游精品线

一是推进武陵山区无障碍旅游区建设。以黔江牵头着力巩固和发展旅游合作成果, 加快武陵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武陵山区旅游联盟合作机制, 以塑造武陵山区旅游新形象为主线, 以整合武陵山区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 以推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为突破口, 选择共同发展目标, 统一宣传、统一形象、统一品牌, 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上推进旅游市场开放。二是强化旅游企业网络化建设。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 联合发布信息, 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 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统一旅游宣传促销;整合旅游资源, 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互送客源, 互相推介旅游资源和产品, 开辟旅游“绿色通道”、确保旅游车辆畅通;积极引导区域旅游企业合作, 联合建立旅游招商引资机制, 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三是发挥重庆主城、张家界、三峡、芙蓉洞、仙女山等优质旅游资源在区域内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学策划旅游精品线。 (1) 以重庆和张家界为基地, 连通张家界—恩施—黔江—彭水—武隆—重庆和张家界—怀化—吉首—铜仁—黔江—重庆旅游线, 形成武陵山旅游经济圈。 (2) 通过石柱旅游为中介连通三峡——张家界;三峡——梵净山等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风景区, 形成旅游热线, 实现科学规划效应。建议以石柱为中转站建立武陵山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即重庆—石柱—利川—黔江—酉阳—秀山—张家界—宜昌 (返回重庆) 。 (3) 设计一些短线路、中短线路, 以满足不周同层次游客需要。如石柱—利川—黔江—彭水—返回, 石柱—丰都—涪陵—武隆—彭水—返回, 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利川—返回等路线。四是争取政策支持, 挖掘民族元素, 提高旅游资源市场竞争力。 (1) 争取国家加大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 尤其是加大在交通、能源、产业结构、国民教育、城镇布局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2) 争取国家文化部加大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发掘、研究与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3) 争取商务部加强引导和扶持, 在外贸活动中加强对武陵山区民族手工艺品的推荐和介绍, 提升文化外贸的比重和竞争力。

3.4 加大投入, 加快推进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国家及四省 (市) 地方政府加大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产业扶持。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优先安排武陵民族山区旅游的基础设施项目, 及时引导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把武陵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放在各省 (市) 旅游业发展重点帮扶, 在资金、项目、政策上给予倾斜。二是国家加大组织沿海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力度。武陵山区争取对口支援的省 (市) 、行业单位加大支援力度, 力求开辟新的对口支援途径, 不光争取资金上的支持, 同时争取在传授先进管理经验、开展人才培训、引导企业投资等方面的帮助。三是将武陵山区纳入国家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国家解决边疆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 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为解决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国务院自1983年起, 每年拨专款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武陵山区情况与“三西”地区十分类似, 目前只享受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普惠政策 (主要是西部大开发政策) , 建议国家制定特殊政策扶持措施。四是加快武陵山旅游交通网络“一体化”建设。加快石柱—利川—黔江—酉阳—秀山—张家界, 石柱—彭水—黔江, 石柱—丰都—涪陵的旅游高 (快) 速公路, 将武陵山地区公路进入全国公路大动脉, 为各地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借贯通沪蓉铁路契机, 连接石柱—黔江—张家界、黔江—铜仁地区铁路支线。使贯穿渝鄂湘黔武陵山民族地区的铁路线, 也融入全国三纵四横大动脉的沪蓉铁路之中。

3.5 加强人才培养, 搭建协作平台, 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拓宽旅游人才培养渠道。从战略高度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现有人才, 引进外来人才, 着力培养一批管理型、营销型、服务型人才。建立考核、评价、管理、激励机制, 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 建立武陵山旅游人才高地。二是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争取教育部加大对该地区基础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 尤其是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来重点发展该地区的国民教育、职业教育, 依托黔江职教中心, 组建“武陵山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为加快武陵山旅游产业的发展, 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三是搭建武陵山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 加强四省市“交通联动、旅游联动、文化联动、产业联动”, 改变“边缘化”危机, 利用地域同一的优势, 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 通过发展多种市场, 形成市场网络, 变分割、封闭的市场为统一、开放的市场, 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把各地分散的优势转化为综合实力, 把资源、技术的优势转化为生产发展优势, 实现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

[2]中国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3]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4]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5]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6]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代表大会报告》.

[7]重庆市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8]重庆市人民政府《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浅析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篇8

关键词: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066-01

一、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大力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经济,经济总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因素,新疆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农牧业技术含量低;教育发展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才;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并持续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不足。

二、新时期新疆民族地区面临的新形势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民族地区的升华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体制结构不尽合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其次,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再次,“三农”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最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待解决。

(二)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干扰

在我国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和宗教矛盾所导致的社会稳定问题是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国际形势看,西方反华势力和境外敌对分子总是寻找机会,利用民族和宗教等问题,在我国民族地区制造混乱局面。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使得民族地区民族问题与经济社会问题联系更加紧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过去更加复杂。

(三)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以及之前以牺牲自然生态资源为代价的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近年来新疆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新疆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寒潮低温天气,对新疆的牧业造成巨大影响。入春以后,局部地区又发生历史罕见的融雪混合性洪水、泥石流灾害等。天山南北大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阴雨、风雹、沙尘暴等灾害,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类自然灾害已造成新疆农作物受灾面积12.15万公顷。

从经济形势来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大幅震荡,使原本脆弱的民族地区经济更加不堪重负。民族地区本来在同产业竞争中相对较弱,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同类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民族地区的产业更加处在劣势地位。

三、促进新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合理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发展“人才战略”和“民生工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结合的。因此,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办好教育,培养人才。从总体上看,要办好民族地区的教育,必须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搞好民族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同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

(二)民生问题是指关系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包括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政府应该发挥职能解决民族地区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民生问题,如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

(三)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加强少数民族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加强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新疆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达7.5亿亩,但是由于载畜量过大、草场利用期不合理等因素,到上个世纪末,全疆已经有80%的草场退化,导致牧民因为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沦为低收入群体。其次,还应该对与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农田水利、农电公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高民族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四)发挥少数民族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新疆民族地区地域广阔,民族文化深厚,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优势居多。旅游业方面,这里拥有人间仙境的喀纳斯、“塞外江南”的赛里木湖等自然风光,还有极具特色的宗教节日、民间歌会、赛马角力等群众性传统人文景观。通过培育旅游支柱产业,能够带动并促进与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新疆在发展边境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人文优势:新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现拥有国家批准的一类开放口岸16个,其中陆路口岸14个,航空口岸2个;二类开放口岸11个。此外,新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双方开展边境贸易的条件十分优越。实践证明,发展边境贸易是振兴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新疆民族地区应紧紧抓住当前加快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使边贸向更高层次和阶段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温国政.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篇9

周曼

【摘要】: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比以前进步了许多,但在许多偏远的山区,教育和经济还相当落后。于七月二十日至八月二十日,对家乡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桥坪村八组、九组、十组(原高峰村)的教育现状及经济现状进行了了解和调查,并得到了一定的结论.【关键词】:教育 经济 问题 未来发展

一、该地区经济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该地区的教育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桥坪村八、九、十三组共有二百多户人家,但读过本科类大学的只有五个人,而且其中有一人还是在70年代就毕业了,剩下的四人都还在校就读。剩下的大约有七到八个人读过高中或高职高专,其余的人都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而且其中三十岁到五十岁的村民小学没毕业的占一半还多。而五十岁以上的村民有百分之九十五是文盲。

由此看来,原高峰村的受教育水平还相当的低。而且经调查发现,除了少数村民支持子女努力读书,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教育以外,大多数村民对子女上学读书都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普遍认为孩子只要不是文盲、能够识文断字、会基本的加减乘除就可以了,读大学虽然风光但将来不一定能找一个好工作,既浪费青春又浪费金钱,还不如在家跟着父母种地或外出打工来得实在;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村民的收入都很难支付一个大学生或一个高中生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很多人在孩子小学或初中毕业以后就不再让孩子读书;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自身不愿读书而主动放弃读书的机会。

(二)该地区的经济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村民们平均月收入为一千元左右,除去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以及田地里种子、农药、肥料等开支后,几乎所剩无几,根本没有多少积蓄或剩余的资金来做其他的投资。由此来看村民们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

总结来看该地区的经济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贫富差距太大,该地区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

蔬菜买和开煤矿,虽然该地区有一定量的煤炭储存量,但煤炭资源的开发都是以私人的形式进行的,所以除了几个煤矿老板很富有以外,其他的村民并不能从中得到多少利益,而且煤矿老板把工资压得很低,使得村民们即使在煤矿做工或挖煤也挣不了多少钱,除了支付日常的生活开支外,很少有多余的钱用来做投资,所以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很慢,跟不上其他地区的速度,导致该地区越来越落后。

二是该地区的农业还是原始的农耕经济,靠天吃饭,并没有科学种田这一概念,如果这一年风调雨顺,则丰收,如果天气反常,则经济收入较少。而且大多数村民都是靠种蔬菜卖来赚钱,但并没有保障,经济收入除了受天气的影响外还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因为村民们并没有与任何大型超市或商场签订合同,而是卖给了一些小贩,所以如果市场价格高,则有较高的收入,如果市场价格低的话,则收入较低。

总的来看该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

思想关联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较差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该地区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制自然灾害能力差。山路崎岖且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所以仍是牛耕、人背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

基础设施将设滞后。该地区基础将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和教学设施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设施亟需改善。教学设备陈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二、加快该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机制

大力发展该地区教育事业,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该地区村民整体

素质。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村民们的素质的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才能带来农业技术的提高,从而带来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发展该地区的教育事业要做好以下几点:(1)村里干部要严格监督村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加强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宣传,避免一些孩子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完成。(2)村级干部不得以各种理由挪用或推迟发放教育投资或教育补贴,保证教育投资的及时到位。(3)改善该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增加教学设施的投资,定期派老师到条件较好的地区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并且招揽资质较好的教师到该地区教学。

改造传统的经济模式,发挥该地区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例如,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种药材,则村民们可以在大力发展蔬菜的同时大力发展药材,同时由村委会出头与大型的药材厂签订协议,保证无论药材市场价格如何都能以一定的保底价格收购该地的药材。而且该地区蔬菜的种植方法科可以进一步的改进,种植技术进一步革新,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除此之外村民们同样应该与大型的冷库或蔬菜市场签订价格保底协议,以保证村民们最基本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鉴于该地区风景秀丽,少数民族氛围浓厚,可以尝试在该地区发展旅游业,连绵的群山,独特的山势构造,土家族特有的食物以及特有的丧葬习俗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建立生态破坏的补偿机制。该地区本就以农业为主,但由于近年来村民们没有节制的大量开发荒地,使用农药,使得土地恶化,大量水土流失,生态严重恶化。而且该地区的矿产的开采并没有做防污染的措施,大量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大量的废水也是直接排放到河里,废渣直接堆放在山上,丝毫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可能被破坏。生态的破坏使得土地更加贫瘠,也就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幅度的下降,也就使得农民们的经济收入跟着下降。因此建立生态破坏的补偿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监督村民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村民们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抓住中央政府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所做大量工作这一机遇,利用国家政策来发展该地区的教育和经济。近几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农田基

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通过无偿发放农具、发放生产资金,减免农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措施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教育,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所以该地区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机遇,通过国家的辅助来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和教育。

三、结束语

同过这次的调查,我了解到该地区的经济和教育水平都还很落后,还有待于发展,而且是任重而道远。同时这只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中的一个地区,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地区,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仍然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而从以上分析可得,少数民族地区要想经济和教育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努力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上一篇:土木工程个人学习总结下一篇: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