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的法律法规(推荐8篇)
(2008—2009学年)
谢忠明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些有关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个生活中能加强自我防范。
同学们,我们都是小学生,也就是说未成年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社会上所接收到的各种新鲜事件,其中有健康,有不健康,你是否能分辨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反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叫犯罪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主义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危害社会的行为等。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一旦碰到怎么办?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表现保护。国家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造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助长犯罪分子的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自我防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防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需要花费更大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尊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立、自强是一种积极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无济于事。
三、增强辨别施肥和自我表现保护能力,未成年人要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侵害时,及时逃脱或者正当防卫,不至于受至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同学们要避免违法犯罪分子侵害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的搏斗,遇事不慌,利用明智的做法,设法摆脱求救,报110,派出所等,如果发现自己在或已受侵害就应采取正确途径解决。
总之,同学们如果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能胜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犯罪、健康成长、还要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做一个遵纪 守法的好公民!
第一, 校园考证培训等的商业代理广告最为多见。如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和六级等商业培训代理广告。第二, 违法商业代理广告大量存在。违法代理广告大量存在于考试代理广告中。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者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广告中, 明确写明商家通过一定形式向学生提供答案, 接受答案的学生以提供一定的费用。有的商业代理广告甚至张贴出伴游、公关等不良信息, 让人瞠目结舌。部分商家的陷阱使得学生陷入推销甚至是传销的不法队伍。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学校良好氛围的建设, 还严重影响了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
1. 法律规制
首先, 制定合理机制对校园代理进行规范。学校应该建立起校园代理规范体系, 在对校园代理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后, 规定张贴广告的有效区域, 并对参与商业代理的学生进行身份登记, 针对形成其宣传代理活动的合法方式召开培训, 以合理规制校园代理。
其次,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校园中代理一方往往只是通过电话等非书面的形式与被代理人进行交流, 并没有通过有效的法定形式确定代理权如签订代理协议等。这会使得在发生诉讼活动后证据难以收集和确认的结果。此外, 校园商业代理人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的朋友或者亲戚, 有一定的熟人关系, 或者有些标的额较小的校园代理商品比如食品、衣物等, 学生们对此的法制意识薄弱, 并没有向商家索取或保留凭证, 只能靠校园代理的发票存根或销售记录。但这些发票存根或销售记录由于没有合法的形式要件入公章等, 缺乏严谨性, 往往不会作为证据被法院采纳, 导致证据的举证困难。而且校园代理人层层分级, 代理人数众多, 使得案件产生的法律主体多, 也导致证据的指向困难。
对此, 笔者建议大学生首先要与代理人签订有效的代理协议, 或者明确要求把合同的性质确定为雇佣合同, 以便最大程度地获得法律的保护。因为相对于代理合同, 雇佣合同有更严格的监管。其次, 还可以对代理的发票要求其加盖有效印章, 在代理合同中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 列举出代理人的免责事由和代理权限范围, 约定争议的解决方式和受诉法院, 以便有利于双方争议的解决。而对于法院而言, 也应该运用自由裁量权, 对商家和校园代理之间的法律关系认定为雇佣关系, 便于简化和理顺争议双方的法律关系, 合理界定法律责任的承担。
2. 智能代理
依据大数据、虚拟化等技术, 构建一种“BSS” (Business—Student—School) 模型。该模型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推理, 利用智能筛选及配对得到符合要求的代理学生, 然后其再在法律规范的条件下从事商业代理活动。
BBS模型包含以下内容:
数据层:数据库一为有意向做学生代理的学生的基本信息。信息内容涉及理想代理类型、家庭状况、学习情况、社会实践等;数据库二包含所有商家的基本信息如公司规模、品牌形象、产品类型、企业文化、代理学生的要求。智能法律库是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校规校纪。智能感知与收集数据库:校园网、无线网、一卡通、MOOC、e-Learning系统、社交平台等系统的海量日志蕴含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网络行为习惯和爱好。
应用层:通过对数据库一及智能感知与收集的信息的挖掘分析整合, 利用算法按照一定条件筛选出预学生代理, 再对数据库二中的商家进行智能筛选得到符合法律要求的商家。然后综合预学生代理的意愿, 商家的代理要求等, 按照代理类型进行配对。最后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即一个商家对应一个学生代理或一个商家对应多个学生代理。人工智能规范即学生在法律法规要求下利用合理的方式在学生中销售其产品。学校有关机构可进行监督。另外学生应定期在学生在线填写进程及遇到的问题。利用智能代理感知环境的能力及物联网领导桌面的功能, 监督人员可实现对全局的掌控。
服务层:包括学生信息服务, 商家信息服务, 法律信息服务及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学生信息服务是指在校学生可通过校内网了解代理学生的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代理产品等。商家信息服务:学生可通过校内网及时查询感兴趣的商家的信息。如产品类型价格质量保障及售后服务等。法律信息服务则为学生维权提供一个保障, 学生可就在代理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咨询。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综合各种信息对代理进行星级评定以及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 对目前代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夏雨.校园代理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初探[J].法制与经济 (下旬) , 2010年03期.
[2]刘畅, 李晓红.关于校园代理的若干经济学思考[J].消费导刊, 2008年23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辅导员;法律素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国策,这也使“依法治校”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也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他们的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法律素养对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推进“依法治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律规范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行动指南,社会大环境要求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前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学会运用法律的观点分析问题,重视法治原则,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法治氛围的熏陶,不断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二)推进法治校园建设的内在需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高校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自觉依法和依校规校纪开展工作,贯彻法治理念,有助于化解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防范各种纠纷和法律风险,这对高校辅导员的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要求要引导高校辅导员系统学习掌握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调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是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趋势,迫切要求辅导员具备法治思维,把学生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律、法规实施大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增强学生管理工作实效,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科学性。因此,具备法治思维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也是衡量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的重要标准。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知法——掌握和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知法是提升法律素养的首要环节,辅导员只有对具体的法律法规了如指掌才能在工作中运用自如,才能够以法依规办事。首先要掌握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如《宪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高校颁布的学籍管理、纪律处分等校内规定。其次要基本了解与大学生外部行为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中的有关规定,《民法通则》、《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等民商事法律中的相关内容。再就是要掌握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最新的会议精神。如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有关大学生毕业生档案、户籍迁移的管理规定,党中央、上级部门和学校最新的会议精神等。
(二)守法——树立和贯彻“法治”的理念。辅导员首先要从理念上转变,坚决树立起“法治”理念,并在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大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个班级的管理,辅导员都要坚持“法治”的理念。辅导员“守法”行为本身也是大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首先要严格依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去开展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其次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班级各项制度,用制度去管理班级,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去不断提升自身和学生的“法治”观念。再次要对违反纪律的行为态度明确的予以反对,依规进行及时处理。
(三)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所谓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具体而言,即在解决大学生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时要讲法律、讲证据和讲程序。“讲法律”要求辅导员在处理涉及法律和校纪校规方面的问题时,要以法律和校纪校规为准绳来判断事情的性质,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讲证据”要求辅导员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有证据意识,以证据来服人,在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正确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解决问题。“讲程序”即要求辅导员在处理问题时遵守既定的程序,要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的程序办事,同时也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的程序来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要重视辅导员法律素养的提升,为辅导员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一部分,其自身素养如何与高校的制度保障到不到位关系十分密切。“截至2014年4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491所,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共计297所。在这些高校中,大部分学校是没有规范的章程的”①,因此高校首先要修改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高校要把法律知识培训内容纳入到辅导员培训的各个环节,系统开设法律讲座或培训课程,编写简明易懂的法律工作案例用书或教材,为辅导员提供法律实践机会。
(二)辅导员要树立法律信仰,养成法律思维。“法治化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生成过程,文化的核心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变。”②从人治到法治,实际是法治文化积累的过程,也即是法治思维养成的过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养成法治思维的关键在于信仰法律,学习法律和践行法律。“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规范本身及法律所追求的价值和理念的自觉认同和信服,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是人们主观上以法律作为客体的精神活动。”③推进法治当从培育法治信仰开始。辅导员只有真诚信仰法律,才能使法治信仰转化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法治思维内化于心灵深处。
(三)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坚持“法治”原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难免会渗透到到高校中,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不健康行为的发生。辅导员的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就必须重视辅导员的榜样作用。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请托说情、财物诱惑时,以及在评定奖助学金、违纪处理的过程中都要坚持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法治”原则,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高校的规章制度。法治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作为,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辅导员必须要公平公正、不徇私舞弊,同时,也要慎重对待对学生的处罚,进行必要教育和心理疏导措施。
(四)辅导员要在班级事务管理的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班级事务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辅导员“法治”实践理想的“练兵营”。辅导员从接新生班开始,就要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学生干部、制定班级制度,并依照制度管理班级,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用规章制度来要求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助和各类评优中坚持依规办事,做到公平、透明,发扬民主。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严格依照学校规定给予相应处理,增强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校规校纪的权威。通过班级事务管理过程中的“法治”实践,不仅能够快速提升自身法律素养,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孙霄兵.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发展及其运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4(9)
[2] 粟湘福,王东.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法治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4月28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体局在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中小学校长依法治校专题培训班”,通过聆听领导和教师的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结合我县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如下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交流,为依法治校尽绵薄之力。
一、学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有待加强。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在校长负责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组织担负着联系、宣传、组织、团结全体教职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责任。现在,个别学校根本就没有党组织,或者虽然有组织,但也是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没有职权,不能很好的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
2、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法制建设落实不够。目前学校的法制建设不系统、不全面。如教职工代表大会,虽然成立了,但相应的配套制度没有跟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致使教职工大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有些学校制定的制度不够全面,缺乏连续性;有的学校制度缺失,无章可依,比如近年来,因教师严重不负责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案件日渐增多,但由于学校没有制定明确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因此在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导致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3、学校管理中还存在依靠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现象,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情况。许多学校领导干部对依法治校重要性的认识不到 位,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远没有形成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调处纠纷、维护权益的观念与习惯。在学校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上,官本位、一言堂思想还较广泛存在, “人治”大于“法治”普遍存在。
4、教职工的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有些学校很注重对教职工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职工的“师德”和法律法规学习。导致教职工法律意识不强,经常出现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体罚、变相体罚、私拆学生信件等。
三、学校实施依法治校的对策
要在学校更好地实施依法治校,从而创设和谐的校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主动学法,努力用法。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法律意识,转变学校管理理念,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在校内通过党支部活动,在党员中积极组织学习,要求党员率先带头学法,并在师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教职工大会,广泛宣传法律的目的和意义。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全面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利用每周政治学习的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要求业余时间学习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规,并做好学习笔记。
2、依法制定和修订有关规章制度。有法可依是依法治校的基础,根据我国目前的立法进程,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能涵盖学校事务的一切方面。做好学校依法治校的基础工作,要有属于学校内部的“立法”:即紧密联系学校实际,适应本校未来发展需要,制定《学校章程》。在制定或修订工作中,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遵守相关程序。学校要根据形势需要,充分吸收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实时地制订或修订学校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相适应,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有序化、法制化轨道。
3.建立和完善有效保障师生权利的监管机制。在构建和谐校园的 2 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保障师生的合法权利,建立和完善有效保障师生权利的监管机制,使师生的权利监管机制成为法治状态下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学校要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管理中要做到“三公”:即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同时,也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防微杜渐,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5、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立校、以情育人有机结合。学校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法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保证,德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灵魂,情是学校管理的润滑剂。把握这三者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达到治本的效用,使一所学校得以可持续发展。
我校于xxxx年被授予胶南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荣誉称号。X年来,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工作当做保障学校整体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全校师生员工,自觉按照“依法治教师范学校”的“标准要求工作,我们对近年来我校“文明学校”创建活动进行了认真的复查,现将复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1.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将依法治校工作写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了具体目标和任务。校长办公会经常专题研究依法治校工作有关问题。学校还定期召开依法治校工作会议,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快推进学校改革发展步伐。
2.成立领导小组。我校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年级组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和专门领导负责依法治校工作,聘请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配备好聘任的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明确校内职能机构、工作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方位推进的依法治校工作格局。
3.开展法制教育。认真贯彻实施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责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健全教师法制教育制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及考核内容;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法制培训工作;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法制意识强;积极开展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能够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能够通过板报、橱窗、广播、征文、演讲、模拟法庭、参观展览等多种渠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法制教育主题活动。
二、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完备
1.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依法制定了《铁山中学章程》《铁山中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铁山中学学生会章程》 并严格按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大规章制度建设力度,制(修)定了《铁山中学制度汇编》,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2.完善管理体制。学校依法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明确学校党组织、校长、校务会、教代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
三、活动行为规范,管理秩序良好
1.办学活动规范。多年以来,学校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努力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多方构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意识,提高课程执行力和开发的自觉性、自主性。
2.办学行为规范。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严格执行“五严”规定,学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劳动纪律性强,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教育教学水平在社会上反映良好。“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学校近五年来未发生过违规办学行为和重大责任事故,教师、学生没有违法乱纪和刑事犯罪行为。为此,近年来,我校先后被授予“胶南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3.管理秩序良好。学校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铁山中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铁山中学教学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严格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学校构建了校、教务处、年级组三级联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推门听课、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规范化、科学化。
四、管理民主科学,权益得到保障
1.管理民主科学。学校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推行校务公开;教职工工作组织健全,教职工大会定期召开;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教职工权益等事项,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做到公开、合法、可行;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学校建立与社区、家长相互联系沟通的制度,能妥善对待和处理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保障教师权益。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与责任;依法提供其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研、进修、培训等权益,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和相关福利待遇足额及时发放;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建立和实行教师申诉制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3.维护学生权益。学校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有具体帮教措施;实行收费公示制;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环境、设施安全的检查,维护校园安全;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报告制度和处理程序,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走依法治校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施教,使学校整体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如学校门外交通隐患,小商小贩和百货商店,学校附近的加油站,影响了学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依法治校理念,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总结,探索,切实抓好每一项工作,不断开创“依法治校”工作的新局面,使我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制定出台《实施纲要》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必由途径。《实施纲要》共分9个方面,全面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学校按照法治精神与原则,转变管理理念和手段、方式提出了系统要求,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对推动我国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颁布《实施纲要》,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刻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推进依法治校的思路、举措和重点;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实践,加快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管理学校的新格局,使法治成为政府管理学校和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
2.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依法治校的要求,2003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纲要》根据已有实践和新的形势,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全面部署。《实施纲要》抓住了学校办学和管理中核心要素,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普遍要求,全面推进。二是全面阐释内涵和要求。《实施纲要》根据实践发展,全面阐述了依法治校的内涵、意义和指导思想,系统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三是全面推进实施。《实施纲要》从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学校依法办学行为、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营造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健全依法治校评价考核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等7个方面,对学校办学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将全面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摆上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议事日程。四是全面动员各方力量。《实施纲要》明确了政府及学校内部各个主体,以及社会在推进依法治校中的地位、职责及权利义务,构建了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的格局。
3.《实施纲要》对学校内部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实施纲要》强调学校要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切实推进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学校章程应当着力规范学校的内部治理机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成为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要求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章程核准机制,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局面。同时,要求学校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凡制定章程和关系师生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都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健全师生参与的渠道,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要符合法律保留、公平公正等法治原则,不得非法给师生设定义务,如乱设罚款等。《实施纲要》还要求建立校内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由专门机构依据法律和学校章程对校内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定期进行清理,保证学校制度体系的合法适当和协调统一。
4.《实施纲要》对学校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了哪些要求?
依法健全学校内部治理机构,保障学校权力依法规范行使和有效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实施纲要》要求,学校首先要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领导的基础上,高等学校、中小学、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根据各自特点,依法健全决策机制,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建立相应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决策公开和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同时,要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在学校内部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治理结构。其次,学校应当以教学科研为核心,探索完善管理体制,克服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倾向,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第三,要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实施纲要》强调,学校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切实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等组织,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四,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和方式。
5.为什么要把家长委员会制度作为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在中小学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既是促进家校合作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学生家长能够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增加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完善学校治理机构的重要机制。《实施纲要》对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产生办法以及学校与家长委员会的关系作了全面规定,特别规定在一些涉及学生利益的事项上,家长委员会要有发言权甚至是决策权。要求学校完善制度、提供条件,保障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实施纲要》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核心职能和存在根基。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落脚点和具体体现。《实施纲要》从学校组织和实施办学活动、建设平等校园环境、保护学生和教师权利、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等几个方面,对学校依法办学提出了全面要求。明确了学校在招生、教学、评价等活动中依法实施管理行为的基本规则。要求坚决杜绝教师违反法定义务和国家规定,利用自身特定职权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强调要在校园中大力弘扬平等意识,注重对学生和教师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要求全面加强学校的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建立便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公开社会、师生关注的信息,使师生对学校的意见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7.《实施纲要》为什么提出建设平等校园环境?
构建平等校园是落实教育公平、权利平等理念的直接要求和集中体现。实践中,有些学校在办学、管理以及招生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或者规章制度有意或者无意间,违背了权利平等原则,甚至构成歧视。因此,《实施纲要》从建立平等理念入手,要求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为核心,明确学校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性别平等和民族平等,消除任何不合法、不合理的分类及区别对待,并特别强调要把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作为依法治校、建设平等校园的重要内容。
8.为什么要把保障学术自由作为依法治校的内容?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同时,学术自由也需要在法定限度内行使。当前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等现象,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实施纲要》从保障和监督两个层面对学术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建立公正、公平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健全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9.《实施纲要》对健全学校内部的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哪些要求?
当前,教育领域的各种矛盾也开始日益突出,学校与学生、教师之间纠纷也呈多发趋势。学校传统的管理手段正在面临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学校要依法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矛盾、纠纷的能力。这既是依法治校的重要要求,也是维护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必要条件。《实施纲要》要求学校依法建立和畅通纠纷解决渠道,特别是要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制度,规范学生申诉制度,落实正当程序原则,积极运用听证等方式,保证处理程序的公开公正。针对目前学校安全面临的较大压力和复杂局面,《实施纲要》强调,要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因为安全事故引发的纠纷,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学生伤害事故调解等制度,通过法治手段,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10.为什么要加强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校长、教师和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是基础。《实施纲要》进一步强调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分别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带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提高运用法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学校领导任职前,教育部门以适当方式考察其法律知识和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在教师入职、岗位培训和履行职责的全过程都要包含法制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开展好“法律进课堂”活动,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1.就提高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的能力与水平,教育部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制度保障,《实施纲要》从组织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两个方面规定了具体措施。要求学校将依法治校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作为工作专门内容进行报告。强调学校要有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法律事务,有条件的可以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处理法律事务。学校出台有关管理措施、签订合同、实施改革方案等,都要进行合法性评估、论证。《实施纲要》要求,教育部门在对学校办学和管理评估考核中,更加突出依法治校综合考核的作用,减少对学校具体办学和管理活动的干扰。要把依法治校作为对学校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创新考评机制,听取师生和社会公众意见。
12.《实施纲要》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哪些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因素。《实施纲要》 提出两个方面要求:一是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强调依法监管、提供服务,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学校解决法律问题,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机制。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提高执法能力,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建立对公办学校及其负责人的问责机制,健全对违法办学活动的投诉机制,改革和完善行政监管机制,实现对学校的依法管理。
13.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教育部近期有何举措和要求?
近期,教育部将根据《实施纲要》制定依法治校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中小学、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行为规则,指导各地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推动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集中推广一些典型经验,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法制不断健全的当今社会, “依法治校”已成为普遍的办学理念之一。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 “依法治校”往往又是通过班主任的“依法治班”来贯彻落实的。因为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 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又是联系学校、其他任课教师、家长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而学校对学生的各种教育活动往往又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班主任能否“依法治班”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实生活中, 一些学校的违法违规现象也或多或少与班主任缺乏法规意识有关。例如, 今年初山东沧州某中学因学生携带手机或使用手机被劝退12名学生 (含8名高三学生) , 引起社会热议。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典型的任性教育, 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教育的崇高属性, 也违反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最后, 沧州市教育局要求“在批评教育、本人认识错误的基础上, 12名学生立即返校学习”, 并要求该中学“对返校学生要倍加关心爱护, 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心理疏导和学业指导, 使其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试想, 如果班主任具有较强的法规意识, 运用法治思维的方式方法, 在班级内部就能智慧地处理学生带手机及使用手机的问题, 这一风波是可以避免的。
由此看来, 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教师首先要有“法规意识”, 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大到国家层面的法律, 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守则》等;小到学校层面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班级量化考评办法》《学生操行评定办法》《“三好生”“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以及“班规班约”等。有了“法规意识”, 遇事才能运用“法治思维”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才会避免任性的教育或教育的任性。
其次, 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合法, 不能因为出于“好心”就不顾教育的方式方法。《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 不得歧视学生,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教师法》第8条关于教师应履行的义务中也明文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两项法规都明文要求“尊重学生人格”。有些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却忘记了这一基本点。早在2013年10月16日《教师报》就刊文《砸手机砸出的是霸权与无知》, 文章作者引用了律师事务所和网友的评论, 认为“手机是学生的私人物品, 学校管理者销毁手机, 明显侵害了手机持有者的切身利益, 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违法行为”。无独有偶, 今年3月底4月初, 红网等多家网站爆出这样一则新闻:湖南岳阳某中学高二学生在上英语课时低头玩手机, 被正在上课的英语老师发现后, 从他身上搜出手机, 在全班同学众目睽睽之下砸烂。由此引发了一场网络热议。在评议者看来, 老师当众砸手机, “破碎”的是法治教育, 留下的是暴力教育“后遗症”。在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中, 用违法的手段教育学生, 会伤害学生对法治的信仰, 甚至会带来“以暴制暴”与模仿犯罪, 让学生也充满暴戾。即便是“好心”的教育,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必须合法才行, 还要使学生能够接受才行。试问, 学校和教师在砸手机的时候, 想到过要尊重学生吗?考虑过学生的感受吗?
生活中这样所谓的“好心”教育, 还真有点五花八门, 别出心裁。2013年12月6日中学生联盟网载:“最近有媒体报道, 有的高中生上课迟到, 要罚款5元, 甚至是10元, 才能让学生进教室听课。有的教师采用体罚的办法来惩罚上课迟到的学生, 更有甚者, 教师把迟到学生名单示众, 让学生尊严扫地。”“在深圳有一所高中, 学生迟到虽然没有采取罚款的措施, 但其方法却让迟到的学生尊严扫地, 在普通学生之中低人一等。据笔者了解, 当时有30多名学生上课迟到, 然后被年级主任叫到一起, 然后拍照录音, 学生不仅要讲述自己迟到的原因, 自己的班级及姓名, 还让各自的班主任领着全班同学来围观。这种惩戒方法相比罚款的方式, 更让人接受不了, 尤其是当事学生, 更感觉丢脸, 自尊心受伤。”
作为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要认识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要改变在班级管理上的“家长式”作风和管理方式, 努力做到依法治班。尽管出于“好心”“责任心”, 但在涉及学生人身权利、人格尊严时一定要依法管理。
第三, 校规、班规的制订要有法规依据, 不能“任性”制订。前面案例中山东沧州被劝退的12名学生, 据说学校是为了“严肃执行校规, 是为大多数学生负责”。而这样的“校规”却有违国家的有关教育法规, 《教育法》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有平等的入学、升学和就业权利。”第39条规定:“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尚且要创造接受教育的条件, 何况上述案例中的学生只是带手机进学校或在学校使用了手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在针对山东沧州某中学劝退12名学生一事时说道:“无论什么理由, 任何人都无法剥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劝退学生”的校规显然没有法律依据。
班主任制订“班规”的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2013年《华西都市报》:四川广安邻水县某中学高一 (5) 班的罚款制度让不少学生口服心不服:上课迟到罚款5元, 上课讲话罚款15元, 穿西服进教室罚款20元……仅短短两个月已罚款3000余元。有家长质疑这涉嫌变相收费。该班班主任表示, 制定罚款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人们不禁会问:难道管理学生就靠“罚”吗?教育管理学生又岂能“一罚了之”。班主任这种管理方法也太简单粗暴, 虽然可能有一时之效, 但违背了教育规律, 何况班主任也无权乱罚款、乱收费。这样违反法规的“班规”又怎能管理好学生。
第四, 班规制订的过程和实施要“合法依规”, 不能随意。制订和实施班规是“依法治班”的重要内容, 班规的制订不能仅仅体现班主任的意志, 还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行之有效, 而要学生认可, 则必须由学生民主参与制订班规。在班规制订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充分发扬民主, 使班规有广泛的公信度, 这样才有实施的基础, 才有利于学生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班规一经制订, 就应该成为班级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 班主任和学生都不得违背班规。推行依法治班, 班主任就要接受班规的约束, 大凡成功的班级管理都会对班主任有一种约束。例如, 魏书生老师就在自己班里设立了一个提醒老师制怒的学生监督员。李镇西老师在班规中明确规定:班规不仅对学生有约束力, 对班主任也有约束力。1987年11月29日, 李镇西老师就被自己的班规处罚, 因为发火违反了班规, 罚扫地一天。“班规”就是制度, 班主任和学生一样受班规的约束, 那才叫“依法治班”。
在班委会的设置中, 除了一般的班委设置外, 可以建立班级“法治”执法监督机制, 如班规监督委员会、班规监督员等, 引导学生自理、自治、自练、自强。无论是班委, 还是班主任, 都要乐于接受监督, 形成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习惯, 班级管理就能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从而实现依法治班。
班规制订过程和实施的“合法性”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切实的、富有体验的法治教育过程。通过学生民主参与, 师生共同制订的班规, 就成为班级管理的“法规制度”, 通过设立班规执法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 班主任、班委、全班同学都依班规行事, 使学生学会自治、学会民主管理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未来公民的民主、自治和法治素质。
当然, 班规在实施过程中, 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如果遇到班规中没有的违纪情况或奖励事项, 可以在班会课中通过讨论进行补充完善。即便这样, 也还会有班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那就要通过班主任的智慧灵活地去处理了。
正确理解依法治校
有些校长认为依法治校就是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坚决地、严格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任何人包括校长在内都不能违反,这样似乎就达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学校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因为依法治校的首要要求就是合法性,如果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有不合乎法律要求的条款,那么,对规章制度执行得越坚决,违法现象就越严重。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校初中学生马超,学习成绩不佳,守纪情况亦差。一天,他在教学楼内玩球,故意将一个价值300元的吊灯打坏。学校在查明事实经过后,依据学校有关“损坏公物要赔偿和罚款”的规章制度,对马超做出三点处理决定:给予警告处分,照价赔偿吊灯,罚款300元。对此,学校、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没有感到不妥。该校校长还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以此事为例,大谈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重要性。
实际上,学校对马超的处理并不都是合法的。给予警告处分和要求照价赔偿吊灯是合法的,而对学生罚款则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因为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个方面,学校有对学生予以处分(纪律处分)的权力,但却没有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只有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才有行政处罚权,学校对学生予以罚款没有任何法律依据。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而且还规定,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在该案例中,学校对学生予以罚款的依据、以“法”治校的依据是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中有些内容本身就是违法的。学校管理者反把“违法治校”当成是“依法治校”,谬误甚大。
校纪即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不是法律呢?不是。校纪一般只对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有约束力,对其他学校就无此约束力,其适用范围非常狭小;而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则大得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其适用范围大及全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校纪只是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而制定的,二者的制定机构是不同的。因此,依法治校的法律依据是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学校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以此为依据,不能与之相违,否则便不合法。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
管理和保护学校
校长不知法至少会导致两个不良结果:一是因不知法而违法管理学校;二是因不知法而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法律规范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从而成为评价人们行为合法不合法的标准。法律规范既是指引人们行为并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的尺度,也是警戒和制裁违法行为的根据。
按照法律所确定的行为规则的性质,可将法律规范分为三种类型:
义务性规范。它要求人们必须做一定的行为,否则即为违法。这种规范在文字表达上通常采用“必须”“应当”“应该”“义务”等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学计划,进 行教学活动”,这一规定就属于义务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它规定人们不得做某种或某些行为,如果行为人做了某种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即为违法。这种规范在文字表达上通常采用“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就属于禁止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这种规范规定人们有权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而不是规定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实质上规定的是行为人可以做出某种行为的权利。行为人是否行使这种权利,由行为人自己裁量决定。这种规范在文字表述上通常采用“可以”“有权”等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就属于授权性规范。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应将法律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依法而行,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法定权利,积极督促管理人员和师生履行其法定义务,以真正做到依法治校。
法律不仅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工具,同时还是校长保护学校合法权益的有效工具。对学校合法权益的侵害主要来自学校外部。请看这个案例:
一所农村中学因经济条件差,未修围墙。学校周围的一家住户有台拖拉机,这户人家不仅常把拖拉机停放在操场上,更严重的是,还将拖拉机用的柴油桶放在操场上,对操场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该校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校长与这户人家交涉,没有任何结果。校长一直等待有关方面尤其是法院出面解决这一问题,但很长时间都没能解决。校长颇感愤慨,急问:我们的执法机关都干什么去了?
其实,该校长的愤慨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他对此事表现不够主动,有等、靠的思想,不能主动地利用法律这一工具及时、有效地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实际上,学校与这户人家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纠纷的解决方式非常简单,学校以原告身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告不理”。在学校没有提起诉讼的条件下,该校校长不能苛求法院主动出来解决油桶问题。
【依法治校的法律法规】推荐阅读:
依法治校的几点思考10-31
依法治校简要情况05-28
依法治校学习心得06-09
依法治校工作机构06-02
关于开展“依法治校”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11-03
依法治校校长发言稿11-20
《依法治校,促和谐校园建设》06-26
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汇报材料10-27
小学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情况汇报11-18
五福小学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汇报材料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