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的主题读后感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探索的主题读后感

科学探索的主题读后感 篇1

当读到“最初人们只是屏着呼吸潜入海里待两三分钟”时,我很是着急,心里想:待上两三分钟,人们只能看见一些少数的景象,要想真正了解大海,这可不行。

果然,聪明的人们不甘停留在这个地方,终于发明了水肺,使潜水技术有了显着的突破,而最先进的潜水器都能下潜到一万米深的海底。读到这,我真高兴,人类果然聪明,再大的困难,到了人的手中,都能克服!可海底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还是不了解。

“海底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那里有纤细的斑马鱼,庞大的鲸鱼,高贵的龙虾等等。在碧绿的海水中,还生长着美丽的珊瑚,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海底闪耀着七彩光芒┄┄”

“哇!真美呀!”我不禁闭上了眼睛,进入了遐想:“天还是蓝蓝的,海是绿绿的,我躺在细软、金黄的沙滩上,任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脚,发出轻微的‘拍拍’声。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热呼呼的,微风吹拂在脸上,痒痒的,十分惬意。我站起身,眺望那广阔无垠的大海,这才发现海是这么广,这样望不到边,心情豁然开朗。跳入水中,与鱼儿做伴,发现海底真是五光十色,一群群小鱼儿缓缓游过,偶尔也有一两只海龟和龙虾来来往往,我成了一群小鱼追逐的目标,不停地啃咬着我的脚,痒痒的,舒服极了。饱览了这样美丽的景色,我游上了岸,落日的余辉照在水面上,金黄金黄的,天色暗淡下来,像一张发怒的脸,海浪像一只怪兽,咆哮冲来将一块块石头卷入水中,我被吓得躲到一边,悄悄地窥视着它┄┄”

科学探索的主题读后感 篇2

全面深化改革题材重大, 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更加可知可感, 引起观众共鸣?江苏广电新闻中心引入微视频等新元素, 将视角更多地贴近普通百姓。

一、找准重大主题与受众视角的结合点

大型新闻行动是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连续十多年打造的新闻品牌,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大型新闻行动的选题后, 新闻中心多次邀请专家授课, 召开选题策划会, 力求在重大主题报道上有所创新。

在多次交流和碰撞中, 新闻中心逐渐形成将“微探索”引入新闻行动的想法。大型新闻行动自2002年推出以来, 陆续有《空中看江苏》、《黄金江岸率先路》、《大地涌春潮》等优秀节目问世。综观这些新闻行动, 主题不同, 形式不同, 但是有一些共通之处, 就是“大”——气势宏大, 宏观和大的层面上反映的情况较多。这次新闻行动如何另辟蹊径?新闻中心人员在探讨中认为, 全面深化改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需要百姓的积极参与。内容上可以从小人物、小事件入手, 形式上可以采用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法。从“大”到“微”, 是这次新闻行动的全新挑战。

二、“微探索”需要“大策划”

“微探索”不代表琐碎和微不足道, 而是从小的切入点, 以普通人的故事反映宏大的主题。经过江苏广电总台领导和新闻中心人员的组织筹划, 9集系列片的框架逐步确立。开篇为综述《改革攻坚奋楫者先》, 反映全面深化改革是江苏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 展现全省各地亮出的“改革名片”。第二集起, 分别从简政放权、科技创新、医疗改革、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方面, 展现江苏省的改革探索。这些方面既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的难点, 也是江苏下一轮改革的重点, 是群众关心的焦点。从这些方面入手, 选取人物、故事, 才不会让主题跑偏, 才能让“小切口”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紧密挂钩, 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主题确立后, 选取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人物和故事才能最贴切地表达出来, 同样需要策划。开篇选取的是苏南地区一直处在改革前沿的张家港永联村, 三十多年来在各个阶段抢抓改革机遇, 主动求变, 加快发展。永联村人是在改革中率先而为、勇于探索的江苏人的缩影。第二集“简政放权”选择的是淮安;第三集“科技创新”选择的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第四集“深化医改”选择的是镇江的医疗卫生改革……选取精准的切入点, 为充分表达主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讲好故事, 说好细节

有了明确的主题, 选择了恰当的角度, 还必须有好故事、好细节。这需要记者编辑深入基层、深入挖掘、深入采访, 掌握第一手鲜活的素材。承担每集报道任务的记者编辑以“走基层”为契机, 到采访地点蹲点, 不是简单的浮光掠影式的拍摄, 而是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 体验他们的生活,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记者们有的成为村干部的临时“助理”;有的成为创业者的伙伴;有的临时充当科研人员的助手……记者走进采访对象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他们的笑与泪, 记录改革大潮中普通人的实践、探索、成功与挫折。

第一集的主人公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 他在1978年起带领群众追求效率与财富, 如今, 78岁的老书记为改革再出发, 有典型意义。本集讲述了这个村举行村民代表大会, 讨论调整物业费, 反映了解决了温饱的永联人, 开始追求更多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二集选取的主人公是在淮安开发淮扬菜的创业者康凯, 记者跟随、讲述、记录了他申办营业执照的经历。第三集的主人公是科学家骆敏舟, 讲述了他从科研人员向项目经理转变, 更好地进行机器人国产化研发的故事。“改革中的你”, 这些故事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细节动人, 让重大主题报道有血有肉, 不再枯燥乏味。

四、采编制作手法创新

此次新闻行动引入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摄方式, 在制作每一集片头的微电影时, 使用相机拍摄, 提高画面的质感和记录感, 为观众呈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叙述方式上, 采用主人公自述, 第一人称的同期声运用为故事增添了生动性和感染力。“怎么样让大家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梦想始终没变, 我尊重舌尖上的每一种味道”;“研发一台国产化工业机器人, 是我穷尽一生也要追求的梦想”……这些各具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的自述, 为微电影、微视频增色不少。在采访过程中, 还引入谷歌眼镜这一科技手段协助拍摄, 记者戴上眼镜就可以自如地拍摄, 使得参与感更真实。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探索 篇3

关键词 主题式  校本研修  思路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愈益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研修活动也是如火如荼。但调查发现,校本研修普遍存在着表面化、虚化现象,即活动不少,内容不多。活动轰轰烈烈,形式多样,“创新形式”成为“亮点”。然而,每一次活动解决了多少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似乎没有人去追问,似乎只要有活动就会有效果。殊不知,正是一次次的“无效活动”才使老师们失去了研修的兴趣。

校本研修的实践告诉我们,“校本研修”需要研究。只有不断提高“校本研修”水平才有可能达到“校本研修”的“预期”效果。所以,“如何开展校本研修”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校本研修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而言。

我们知道,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但这三大要素怎样组合、怎样落实还需要实践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校本研修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研修的质量。研修的质量是教师研修的内驱力。教师都有研修的愿望和需求,但如果引领不当而忙于应付,其研修的积极性就会衰退。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自我反思”有没有自觉性,是主动反思还是被动反思?反思有没有深度,是现象描述还是能达到观念层面?“同伴互助”能不能走出“萝卜炒萝卜”的怪圈?“专业引领”谁来引领?二是研修的机制。“研修”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是能固守,并像种树一样栽下一个树苗能够不断地生长?是打“游击战”——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要撤出战斗、或休整或寻找新的战机,还是打“大战役”——目标明确、局部服从整体、各个击破、一鼓作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笔者认为,校本研修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已具备打“大战役”的条件。为此,我们提出“主题式校本研修”设想,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3~5年)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共性问题开展全校性的研修活动,整体推进,分步实施。“主题”是一个学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要集中研修的共性问题。

本文所说的“主题式”研修,不同于时下流行的“课例研修”。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以“课例”为载体,每次研修活动都有“主题”;不同点是,前者的“主题”较大,将“主题”分解为若干“专题”,每次“课例研修”围绕一个“专题”,“专题”服从、服务于“主题”。后者的“课例研修”的“主题”较小(相当于前者的“专题”),没有共同的“主题”,每次活动之间没有明晰的逻辑联系,这种“研修”我们称之为“游击战”。

二、“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和推进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研修意识,挖掘教师的研修潜能,使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大胆实践和积极反思,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享受做教师的幸福。“主题式校本研修”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设计的。

1.基本思路

校本研修绕不过“四题”:问题、主题、专题、课题。研修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研修活动就是围绕问题解决,通过学习、思考、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问题”是研究的对象,也是研修的起点,解决“问题”是研修的任务和直接目标,没有“问题”,研修就无从说起。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而且“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有大有小,有的互相包含或互相关联,所以对“问题”要进行归类、整理,其中具有普遍性和统摄性的问题即可作为校本研修的“主题”。这就是我们提出“主题式”研修的缘由。“主题”既不是一次研修活动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次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将“主题”进行分解,形成“问题树”,并将所有的“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或者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排序,逐个解决。“逐个解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研修的“专题”。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最高形式,在具体研修活动中,一方面需要组织骨干教师研究深层次问题引领校本研修,另一方面将一个个“专题”分配给每个教师以“小课题”的形式研究解决。校本研修如果没有“课题”的带动和引领,就不可能走出“平庸化”和“形式主义”的怪圈,也就不会有生命力。“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是问题驱动、主题统领、专题解决、课题落实。

(1)问题驱动

校本研修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校本研修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责任意识,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才可能去发现、研究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问题意识是发展意识,是对发展的追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工作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会很多,而且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但很多人在工作中只有困惑没有问题,只觉得“没办法”但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我们怎样提出问题呢?第一,靠自我反思。从现象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所在。第二,运用“头脑风暴法”。同伴一起针对具体课例或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找问题,只提问题不作分析,主持人认真记录,然后整理、归类,经过分析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就是校本研修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校本研修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行动也是没有意义的。

(2)主题统领

校本研修要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题”就是主要问题。明确的研修主题,不仅使校本研修具有方向性,而且还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集聚教师的研修能量。主题也是研修的切入点和抓手,“方向性”和“切入点”是确定和表述“主题”的两个标准。如我们在指导学校开展“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中确定的主题有:“目标先导”——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为研修方向、以“教学目标”为抓手,确定了“目标为先(教学流程)、目标为重(教学地位)、目标为导(教学策略)”的研修要求;还有“以学定教”、“有效导学”、“目标导学,活动落实”等。“主题”不能太大、太空、太抽象,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之类,因虽有方向但没有切入点而不能作为“主题”。

“主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教学中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确定“主题”要论证,不是赶时髦、图新鲜,并且要符合课改方向和教学规律;“主题”确定后要解读,要把问题具体化。

(3)专题解决

专题解决是主题式研修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支撑。研修专题就是具体的研修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按时间落实,一个阶段某个或某几个专题,逐个解决,步步为营;也可以按照学科组或年级组,分工负责,各个击破;还可以落实到人,形成真正的“人人有课题”研修的局面。某校的“目标先导主题式研修”,在“主题下”设置了40多个小“专题”,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认领一个专题开展自主研究,研究过程和结果互相交流,将大家的研修成果汇总整理后就是“目标先导”教学策略。

不管是什么“主题”,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三个无法回避的大环节,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目标设计,根据“三维目标”要求,“过程与方法”应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策略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教学策略”。“主题”不同,研修的切入点就不同,那么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也就不一样,如“目标先导”的切入点为“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以学定教”的切入点为“如何选择教学策略?”“有效导学”的切入点为“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不管从何处切入,都必须精心分解,分解的办法是将对“主题”的分析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考虑,然后确定若干个“专题”。

“专题”是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专题”应服从和服务于“主题”。“主题”如一篇文章的“大标题”,而“专题”则如这篇文章的各个“小标题”。

(4)课题落实

“课题”研究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严格的过程管理、严密的操作流程、严肃的成果审定,对研究者给予了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和成果期待。“课题落实”就是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落实“专题解决”的研修任务。

“课题”有两类:一类是组织骨干教师对“主题”下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主要是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引领全体教师的研修,并申报某一级的规划课题。一类是每个教师认领一个“专题”作小课题研究,研究解决具体的实践层面的问题。一部分小课题可以申请市县立项,以便得到较为专业的指导、管理与评审,大部分小课题则以“校本研修任务”的形式来落实。

2.基本策略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主题”开展“专题研修”,学校应采取如下基本推进策略。

(1)培训导航

围绕“主题”开展系列培训,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明确理念、掌握方法。

(2)课例推进

主题式校本研修以课例为载体,一是研究课例,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常态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综合——分析,确定研修“专题”。二是通过课例,解决问题。运用同课异构、一课二上等形式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专题研修)。在具体操作上,就是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单位,围绕“组”内的共性问题开展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只关注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问题(也可称作“观测点”)。三是形成课例,展示交流。通过课堂教学竞赛遴选优质课,录制教学光盘,撰写教学课例(有效的教学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科学的课后反思),形成研修成果。

(3)竞赛推动

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展示交流校本研修成果,选拔学科骨干,促进研修深入。

(4)骨干带动

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市省级“教学能手”的培养,在“培养”中引领校本研修,通过“青蓝工程”等途径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5)学科突破

一个学校重点抓好一个学科,“学科突破”的含义就是通过申报“规划课题”开展较深层次的课题研究,获得认识、形成经验。

“主题式校本研修”是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研修,但不可能齐头并进,学校要善于抓重点、抓示范、抓引领。所以,专家指导、骨干引领、学科突破是校本研修有效开展的三个重要条件。由于研修工作的特殊性,校本研修管理的重点不是制度、任务和考核,而是引导教师在研修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引导”的核心是使其明确方向、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让教师明确一段时间内研修的“主题”,帮助教师找到一个抓手,掌握运用这个抓手的基本技能,“研修效果”就有了保障。

三、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可行性

“主题式校本研修”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校本研修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来的,着眼于教师发展,运用抓主要矛盾方法,跳出“校本研修”设计校本研修,运用系统的观点为校本研修设计了互相联系的三大板块——确定主题、层次推进、专业引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能够有效避免校本研修中的就事论事和只注重“活动”或“成果”的形式主义“虚化”现象,试点学校的研修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主题式校本研修”运用“课题研究”策略,也需要运用“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文献法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新课程理论、教学管理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梳理出有关“校本研修”的主要理论观点并构建理论假说;实验法,将理论假说转化为行为策略,指导校本研修,改进实践;总结经验法,总结已有的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以及实验校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实践创新。所以,“主题式校本研修”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有实践经验支撑的、有明确的研修目标和理论假设的研修,它既有可行性又有科学性,这就保证了它的实践价值,也必将给教师带来实惠而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6] 谢利民.教学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7] 谢新观、王道君.哲学原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8]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9] 周冬祥.校本研修行动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科学探索的主题读后感 篇4

作者:朱海青

●评判幼儿的探索行为,只能从其探索的结果出发吗?

●是否存在一个评判幼儿探索能力的标准?

实录

要评价一个孩子是否具有“探索的能力”或判断孩子探索水平的高低,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我在探索型主题活动“桥”的探索中遇到这样的情景:

杰杰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思维水平、生活经验、动手能力都比较低,而且又很好动,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

在搭建“桥”的活动中,他没有与别人合作,而是选择了独自探索。他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一座“桥”。要说他搭的桥,既没有引桥,而且还有点摇摇欲坠,实在是看不出一点儿“桥”的样子。但是,他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专心地搭出这样一件东西,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晨晨是班里最能干、知识面最广的孩子。在搭建“桥”的活动中,他和同伴合作计划建一座规模庞大的“公路桥”。他们花了两周的时间,几经修改甚至推翻重建,最后还是没有建成一座令他们满意的“公路桥”。我发现他们的问题首先是不会合作。晨晨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但是他所在小组中的.其他成员都很有个性,在合作中他们不断发生矛盾。他们都能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来,虽常常会有惊人之举,但却无法达成共识。

思考

这两个幼儿,究竟谁的探索水平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找出支持幼儿开展探索的因素。支持幼儿探索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他们的探索兴趣,而经验则是幼儿能否持续开展探索的关键,经验的丰富程度也会使幼儿开展探索的起点各不相同。

最易被观察和评价的,应当是由探索行为所表现出的结果,这也成为评判幼儿探索能力的最常用的直接标准。但是,结果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幼儿探索能力的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也就是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能力却隐藏在幼儿开展探索的过程中,这个过程综合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态度、将间接经验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等。事实上,这些方面的内容才真正体现了幼儿的探索能力。因此,不能仅仅凭借幼儿的探索结果来判断他们探索水平的高低,因为那样做是有失偏颇的。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主题作文通用 篇5

刚进门,我心想:“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会不会比浙江科技馆和上海科技馆有趣?”带着疑问,我走进实验室。很快,灯亮了,一条10米长的走廊瞬间变成了一条田园诗般的小路,周围是树、鸟和行人。这真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好地方,有时还有几只鸟。我迫不及待地想抓住那只鸟,但那是一堵冰冷的墙。什么?不会吧?只是错觉!然后,实验室的徐老师也说:“其实它是由附着在灯管上的小镜子组成的。灯旋转,投影仪工作,场景辐射,然后被小镜子反射到墙上。”太神奇了!

然后是弹球桌。它由7个钢球组成,当拉动一个外球时,侧面的球也会分开。刚刚对称,徐老师一边演示一边问:“这是为什么?”我陷入了思维的泥潭,拔不出来。徐老师见我答不上来,就报了答案:“这是磁场效应。一个钢球与其他钢球碰撞,带动钢球运动,使钢球对应对称。”我还没看懂。于是徐老师又讲了一遍,我恍然大悟,徐老师把我从泥潭里拉了出来。

街边的主题读后感 篇6

比如说,去年窜红得厉害的的韩剧《大长今》,作者是怎么看的呢,作者当时想到的是中国这几年热播过的《大宅门》,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这个韩国人的片子,却让我感慨,这个片子里最大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善意,诚意。”

“同样,也是家族、宫廷故事,也是医药故事,但是,看《大长今》,我却没有恐怖感,因为这部戏里没有《大宅门》的毒。”

科学探索的主题读后感 篇7

《赎罪》是英国当代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被普遍认为是麦克尤恩最好的作品[1], 也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看作是一部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麦克尤恩的写作生涯迄今所受到的最高的评价往往来自于这部作品, 同时也反映出他正处于其创作的鼎盛时期。小说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是布里奥尼·塔利斯, 直到小说第三部分的结尾读者才发现原来整部小说其实是布里奥尼的作品, 其写作的目的是为她童年时期所犯下的罪行赎罪, 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书写和重写, 因此《赎罪》是一部具有自反性的小说, 小说的写作也是小说本身的主题之一。通过布里奥尼, 麦克尤恩警告读者不能够轻易信任作者, 同时也提出了对于文学想象的危险性的警告[2]。

所谓自反性是指叙述者对于小说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法、惯例、程式等成规具有清醒的意识, 并且不时地将它们暴露出来。在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叙述者的叙述, 就可能表现出自反性, 因为在叙述中, 他经常向读者表明自己是在设计一部虚构的艺术作品, 并且向读者透露各类有关疑难的秘密, 或在某种程度上, 夸示作品所描绘的真实与叙述的技巧之间的矛盾。哈琴将这种朝向自反性的努力概述为一种包含三个步骤的过程, 作为一种“新的需求, 首先去创作小说, 然后去承认小说的虚构性, 接下来以批评的眼光去审视这种冲动”[3]。这一观点将小说作品中“艺术”和“生活”的同时存在看作是在反思小说创作过程及其产生的模仿本质。

二.对于小说写作过程的反思

作为一部自我反省式的小说, 《赎罪》的中心主题之一正是其写作过程。尽管反思自身写作过程的小说作品并不算罕见, 但阅读它们对于读者来说都形成了一定的挑战。而相对于其他类似作品, 《赎罪》则更进了一步, 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中有一长段对其早期版本的详细评论。这一评论是一封来自著名批评家康诺利的回信的形式出现的, 布里奥妮所收到的这封信正是关于她的小说《泉畔双人》———也就是小说《赎罪》的初稿。而在小说的尾声中, 老年的布里奥妮也评论了她是如何起草并不断修改这一故事, 如何努力达到历史的准确性, 并且提到了她已经在小说去掉了的一些错误。这些评论使得读者更加详尽地观察小说写作的过程, 以及在小说中所存留的历史性细节。

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审视了小说写作的过程, 而读者也需要审视自己阅读小说的过程, 以及读者与叙述者、读者与小说作者之间的关系。因此, 阅读这部小说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消遣和欣赏的过程。正如读者在这样一部直接审视自身创作过程的小说中所期待的, 《赎罪》中有许多关于写作、想象、记忆、过去、真相的本质和文学的作用的探讨。而在危险的文学想象与小说的写作艺术之间也存在某种交集, 因为这两者都和写作的过程有关。这是因为, 写作的过程, 尤其是小说的创作过程是印刻于小说叙述的自反性之中的。毕竟, 小说引导读者去相信这是一部由成功的小说家 (布里奥妮) 在其事业的终结期所创作的小说。

三.作为作家的布里奥妮的成长

这同时也是一部关于作家的成长的小说。布里奥妮在写作小说方面最早的尝试就是她很小的时候所写的道德故事, 而正是在她目睹了塞西莉娅和罗比在喷泉边所发生的一幕时, 她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进行更为复杂的创作。对于布里奥妮来说, 这是一个想象力觉醒的时刻, 也是她在小说创作上所经历的成人礼。她感觉到自己正在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当中, 这个世界是她所无法理解的, 也当然是无法用她曾经写过的简单的道德故事所能够概括的。

然而, 写作远远不仅只是想象其他人的思维, 它必定是故事、角色和合适的文体的组合。布里奥妮决定完全放弃故事情节, 走上二十世纪初期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和印象主义道路, 在这一方面她显然做得有些过火。用康诺利的话来说, 她正处于“把虚构技巧的婴儿连同民间故事的脏水一起给泼掉了”[4]的危险之中。虽然我们无法在小说中得见布里奥妮发给《地平线》杂志的故事的全貌, 但在小说的最终版本中还是有其初稿中经过更正的残留部分。小说的这一最终版本确实可以满足读者“像孩子一样想听故事, 想处于悬念之中, 然后获悉故事的前因后果”[4]的愿望, 同时, 也向我们展示了成为其他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作为一个小女孩, 布里奥妮充其量只是一个尚在训练之中的作家, 语言的运用对她来说还远没有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 因此, 她有时候会选择使用一些不太合适的词汇和意象。她渴望秩序, 渴望叙述中有道德寓意和令人愉悦的逻辑性, 因此她不考虑将难以驾驭的现实问题作为她写作的题材。在她看来, 离婚是一种“世俗的解散”、“属于无序的领域”, “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被……考虑为写作主题”[4]。她此时也没有明白, 在创作的过程中, 作者和读者是需要一起努力的。作者为读者提供原始材料, 但必须将这些材料释放给读者以进行建设。布里奥妮在表演她所创作的剧本时抱怨说, 她的戏剧“被几个混乱的头脑……给搅乱了”[4]。布里奥妮并没有意识到, 演员和观众的参与和合作才是戏剧的要义所在。虽然所有这些观点都是通过对于布里奥妮这一小说角色的刻画体现出来, 但这些观点确实关于写作活动和作家的作用的———包括从年幼的布里奥妮到麦克尤恩本人的所有作家。

到了故事的结尾, 布里奥妮已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小说家, 写出了许多获得高度评价的作品, 但她穷其一生在不断书写并重写这一个故事, 这是唯一一个对她来说真正重要的故事, 也是唯一一个她必须使其有意义的故事, 唯一一个她必须取得完全控制权的故事, 因为只有这样她的一生才会有意义。

四.对于人的意识的思考

就在布里奥妮目睹了发生在喷泉边的情景之前, 她已经开始考虑人的意识, 思考精神和身体之间的联系, 以及动机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于小说中对写作的分析和布里奥妮的成长来说, 这一段情节是至关重要的。布里奥妮在思考“做塞西莉娅的感觉, 是不是和做布里奥妮一样真实而生动呢”[4]。她透露说“大概每个人都和她一样有着自己的思维”[4], 尽管这样会使得她认为, 如果二十亿个思想都如她的思想一样的活跃, 这个世界将显得更加拥挤不堪。小说家的职责就是使世界变得更为拥挤, 从虚无之中创造出新的思想来。布里奥妮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小说家, 她就不得不学会想象自己完全处在另一个人的思想里。最终, 她通过从几个不同人物的视角来陈述《赎罪》的故事做到了这一点———这些视角就是不同人思想的中心。比如, 我们相信, 当我们在读到罗比对于法国北部的叙述时, 我们能够见到他所见到的景象。再加入那些琐碎的事件, 在心理上创造出了小说中真实的景致。再比如, 当塞西莉娅指示丹尼·哈德曼去搬保罗的行李箱时, 晚年的布里奥妮令她怀疑丹尼·哈德曼也许对罗拉感兴趣, 这令得后来在小说中塞西莉娅怀疑可能是丹尼袭击了罗拉这一情节变得更为可信。

《赎罪》对于布里奥妮来说有着非常实际的目的。小说之中几处都提出了文学的作用或用途的问题。罗比在绝望之中认为文学没有任何意义:“诗人知道什么叫死里逃生吗?”[4]。然而正是文学支撑着他生存下去, 当他想象自己未来的生活时, 其中充满了书本, 充满了使他变得文明化、人性化的文学作品。麦克尤恩坚定地相信文学的道德价值, 他曾经说, 能够将自己想象成他人是同情心的关键所在[5]。

虽然读者可以将布里奥妮看作是作者麦克尤恩在小说中的代言人, 但应该说, 麦克尤恩在反思写作和想象这一方面走得更远[6]。当晚年布里奥妮在呈现幼年布里奥妮的陈述时, 存在着两个转移的层次。幼年的布里奥妮在看到罗比和塞西莉娅在喷泉边的情景时说罗比“高傲地”抬起了手。在幼年的布里奥妮看来, 当时的情景就是这样, 但晚年的布里奥妮明白那不是一个高傲的姿态。麦克尤恩给予了晚年布里奥妮这一能力, 去将自己想象成为年幼的自己———麦克尤恩想象出一个叙述者, 而这个叙述者 (老年布里奥妮) 又想象出另一个叙述者 (幼年布里奥妮) , 去想象一个第三人称角色 (罗比) 的心理活动。这就像是一组层层嵌套的俄罗斯套娃玩偶, 同时也是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就之一。

五.结语

这部小说以一种有成就的、并在审美上又令人钦佩的形式表达出上述理念, 这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其矛盾性。这种极富新意的元小说手法似乎正是文学慰藉的一个有力证明, 它充当了布里奥妮的终生慰藉的角色 (主题和形式都是慰藉) , 通过正式的心智刺激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慰藉。然而, 当读者得知塞西莉娅与罗比的死亡时的巨大失望也必然会削弱这种慰藉, 在那一刻, 读者对于现实主义文学范式的各种投入也遭到了作者的背叛。

诚然, 布里奥妮对于小说的安慰力量深信不疑, 这本身就压倒了这种反文学的姿态:“让我小说中的有情人最终团团圆圆, 生生不息, 绝不是怯弱或逃避, 而是最后的一大善行, 是对遗忘和绝望的抗衡”[4]。确实, 这种具有移情作用的复杂小说创作, 同时被赎罪和善行所强化, 再通过元小说手法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正是作者麦克尤恩借助《赎罪》与二十世纪的恐惧相对抗的手段。

参考文献

[1]Kermode, Frank.Point of View[J].London Review of Books, 2001, 4 October:8.

[2]Finney, Brian.Briony’s Stand Against Oblivion:The Making of Fiction in Ian Mc Ewan’s Atonement[J].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2004, 27 (3) :68-82.

[3]Hutcheon, Linda.Narcissictic Narrative:The Metafictional Paradox[M].Waterloo:Wildfrid Laurier UP, 1980:19.

[4]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5]Koval, Romona.Interview–Ian Mc Ewan:Books and Writing[N/OL].Radio National.http://www.abc.net.au.

对主题班会课程化的探索 篇8

一、学校整体联动,统一安排主题班会

1.食品安全教育班会

为了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在今年2月份开学之初,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一次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本次主题班会活动由学校提供课件,统一安排内容,利用“班班通”对学生进行直观深入的教育。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结合学生实际的内容,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郑州市教育信息网报道了我们这次活动。

2.统一开展不文明行为大讨论主题班会

学校针对学生在校园里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乱扔垃圾、说脏话等现象,通过录像机、照相机等收集视频和图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在各班统一展示,要求各班针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展开大讨论。当这些平时为学生所忽略的不文明行为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引起了学生的反思,从而促使他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争做文明学生。

3.法制教育进课堂

为了开好全校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学校先安排了一次主题班会观摩课,让七年级的班主任观摩七(1)班精心策划的以 “学法、懂法、知法、用法”为主题的法制教育班会。此次班会由七(1)班班主任毛静老师精心策划,学生主持、编排,非常精彩。同时,学校还从各班抽一部分学生到劳教所参观并听取劳教学员的报告。在这两次活动的基础上,七年级各班分别组织召开了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这些班会开得非常成功,参观过劳教所的学生各自在本班谈了自己参观和听劳教学员报告的感受,使同学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法制教育。

在七年级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成功举办后,学校召开研讨会,总结成功经验。在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班级管理规范化、班会教育课程化”的思路。

围绕这次研讨会提出的思路,学校决定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设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课程。班会全部由学生设计、主持,统一按照学校设定的六个环节进行。这六个环节是:主持人开场,介绍法律的重要性;观看视频;到劳教所参观的同学发表感想;同学问答或小品演出;法律知识抢答;班主任总结。

4.心存感恩主题班会

在学生的文明素养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了一次心存感恩主题班会。这是为八年级学生精心准备的一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懂得感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此后,学校又组织学生统一观看励志教育片《幼童》和感恩教育片《妈妈合唱团》,并结合影片内容让学生谈自己对“感恩”二字的理解,谈如何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全校教师研讨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在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主题班会、积累了大量经验后,学校组织年级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围绕“如何开展主题班会”展开讨论,各位班主任都提交了自己的经验材料,并在会上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提出要做智慧型、思考型、探究型的班主任。

二、各班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班会

在全校教师开过研讨会之后,学校要求班主任根据本班的情况开展独具特色的主题班会,比如说七(8)班的交友主题班会、七(2)班的团结主题班会、八(4)班的理想教育主题班会、八(5)班的爱学习主题班会等。所有的主题班会都有一个共同点:班主任不再一味说教,而是和学生共同设计班会流程,像上课一样设定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班会由学生来主持,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主题班会课程化带给学生的变化

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德育工作更不能操之过急。学生出现种种问题都是很正常的,教师不能一味地斥责、说教、惩罚。学校把主题班会课程化后,有力地配合了德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主题阅读丛书的读后感 篇9

仰望蔚蓝的天空,美丽而又洁白的和平鸽在展翅翱翔,它希望为人类带来永久的和平。但现实是残酷的,和平仿佛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一片渺茫,而战争,却成了征服世界的有利方式。伤心的和平鸽渐渐飞向远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诗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读了《铭记战争 珍爱和平》这本书后,我飞越了时空,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战争时期勇于同敌人周旋的传奇人物,同时,也看到了侵略者的丑恶面貌。书中为我们描述了被残杀者的心灵,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屠杀的野蛮和残酷,对侵略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

在战争的年代里,我们能为挣扎在国破家亡边缘的人们做些什么呢?唯有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平安,让悲凉的歌声随风飘荡,去唤醒侵略者的最后的良知。

战争使社会变得生灵涂炭,战争使我深深的震撼,战争使昔日的家园灰飞烟灭,战争中进行的生与死的抉择,给了我们感伤和悲痛。

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离我们久远,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不能忘记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不能忘记足下的热土被践踏的屈辱,不能忘记同仇敌忾,气贯长虹的雄健精神。铭记战争不是为了将仇恨刻骨,铭记是为了更深的警醒,铭记是为了加倍珍爱今天的和平。只有记住战争的痛苦,才能珍惜和平的幸福。

让我们以史为鉴,用心感悟,让战争留下的伤痕永远铭记在 我们的心中。

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海伦·凯勒一生的经历,更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海伦·凯勒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她在出生的第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但在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和慈善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海伦·凯勒这一奇迹的创造,全靠她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残酷的挑战,用自己所有的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顽强的毅力面对人生刻意制造的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属于人生,属于自己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主题征文 篇10

动物园中的大象有多重?你能用一支弹簧秤称出它的重量吗?看到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会说:“这不可能吧?弹簧秤会断掉的,动物园里最小的一头大象就有两吨多重,而且它有二米半高,二米宽的庞大身躯!”但事实上,有人还是用一支小小的弹簧秤把它称出来了,而且准确地得出了2.4吨的答案。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的大哥哥运用的是杠杆原理。听起来挺高深的吧,但想想平时在公园里玩翘翘板,小朋友不是也能把爸爸妈妈给翘起来?这是一样的道理啊。

家里装修的时候,许多小朋友都看到玻璃店的叔叔能轻而易举地把大块玻璃分割成各种小块。当然,他们都有一件“独门武器”,那就是金刚钻。可是如果没有金刚钻呢?我就只能对着那些需要分割的玻璃干瞪眼吗?几位正在上高中的大哥哥就想了一个好办法,一卷棉线,一点煤油,一根火柴,一桶冷水,这些简单的材料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随便找到的,你只要把棉线用煤油浸湿,然后在玻璃上缠一圈(沿着你想分割的线,要缠紧),然后点燃棉线,当火一燃尽,迅速把玻璃没在冷水中。这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浸过煤油的棉线在燃烧时,把和它紧贴在一起的那部分玻璃的温度在瞬间升高,玻璃遇到冷水后,就从棉线缠绕的部位裂开了。

何占豪:探索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篇11

“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这是乐坛巨擘何占豪先生在乐曲创作中奉行了几十年的座右铭。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两化”闪耀着创新精神。为实践“两化”,何占豪先生奋斗了五十余年,并收获了累累硕果。在举国上下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号召的今天,他的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倡导,对各行各业不无启迪意义。

1933年8月,何占豪出生于浙江省诸暨何佳山村。他与陈钢共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也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之一。

日前,本刊记者赵进一专程走访了何占豪先生。年近八旬的他谈起艺术,回顾创作之路,依然激情飞扬,鼓荡着一颗永不止息的创新之心。

《检察风云》(以下简称“检”):听说在2001年香港电台举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梁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来最受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之一,您能讲讲《梁祝》创作经过吗?

何占豪(以下简称“何”):1957年,我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修小提琴。那时,我们经常下乡演出、采风,节目中每次都安排演出外国曲目。我慢慢发现,听我们拉琴的人越来越少。正当我们为学非所用而苦恼时,学院管弦乐系长笛教师、系党支部书记刘品提出“小提琴必须民族化,要用小提琴演奏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音乐”的观点。这使我们这些年轻人感觉到有了方向。当时,刘品老师发现我用小提琴演奏的《二泉映月》很有民族风格,特别是当他知道我正在用越剧音调谱写弦乐四重奏《梁祝》时,即建议成立“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并让我担任组长。于是,我和丁芷诺、俞丽拿等六位同学一起组成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我用越剧音调创作出了弦乐四重奏《小梁祝》,第一次尝试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当时文化部的一位官员来我们学校视察,院党委书记、作曲家孟波先生向他推荐了《小梁祝》,这位官员听了以后觉得很新鲜,说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还没有先例,这是一条路子,希望探索下去。后来我们计划创作有关“大炼钢铁”、“女民兵”等现代题材以及在小《梁祝》的基础上创作大《梁祝》。题材报上去之后,孟波先生毫不犹豫地在大《梁祝》上打了个勾,说你们就写这个吧!现在回忆起来,领导的重视的确很重要。

1959年,我与同学陈钢开始合作。用西欧传统的奏鸣曲曲式进一步规范了原来的构思,我们两人的合作异乎寻常地融洽。我们在专业上各有所长,我的民间音乐底子较厚,擅长写旋律,对小提琴的性能比较熟悉;陈钢对曲式结构、和声配器等作曲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全面,有相当好的专业基础。他的长处正是我的短处,我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在统一构思下,以小提琴为主的段落由我先写旋律,写好后用小提琴拉给陈钢听,他提出意见或建议,我当场修改或回去考虑,直到两人都满意为止;接着由陈钢配上钢琴伴奏,两人讨论定下初稿以后,再到丁院长那儿听取指导……1959年5月底,《梁祝》协奏曲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正式首演,俞丽拿倾情演奏,大获成功,有人将此曲比喻为“天籁之音”,至今50多年来,这个曲子仍是经久不衰。

检:《梁祝》蜚声乐坛誉满中外时,您和陈钢尚是20多岁的青年学生,怎么一上来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

何: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我们俩都有不错的家学渊源——先说我自己:我的老家在诸暨,我小的时候,家乡盛行两种戏,一种是越剧,一种是绍兴大板。我从小受音乐的熏陶,经常听长辈唱戏唱歌。我的父亲懂得一些绍兴大板,我的奶奶是越剧迷。每逢过年,奶奶总要领着我去看戏,我的任务就是早早地背着凳子到戏院里把凳子放好,占好位置。我年幼时正处于抗战时期,我的姑妈们在高级小学里念书,回来之后,唱很多抗日歌曲,我觉得非常好听,所以又受到这些新音乐的熏陶。这些音乐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在我脑子里生了根。到了读书的时候,我对音乐就有一种特别的爱好。杭州解放那年,我才16岁,考入了浙江省文工团。唱歌、跳舞、演戏,我样样在行。1952年,我转入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在那里,我开始学习小提琴。再说陈钢:他的父亲就是作曲家陈歌辛先生,陈钢的家学渊源之深是可想而知的了。其二,当时我们虽然还只是青年学生,但我们很幸运,遇到了思想较为开明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型领导,很少被极左思潮所干扰,他们对我们进行精心的培育,鼓励我们大胆地洋为中用,进行“小提琴民族化”的探索,为我们把准了文艺方向。正确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使我们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创作环境,使我们的潜质能得到尽情的释放,更重要的是使我们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正确的艺术道路……所有这一切,对《梁祝》的诞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一直强调,《梁祝》是中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果过分炫耀个人的作用,不但要受到前辈们无声的指责,也会给后代留下笑柄。

检:《梁祝》既是您的成名之作,也是您的巅峰之作。都说巅峰之后是低谷,但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您五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似乎没有出现过什么低谷,这是什么原因呢?

何:探索、不停顿的探索。要找原因,这大概就是吧。在我五十多年的作曲生涯中,前半部分主要是以“外来形式民族化”为主。1959年后,我的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弦乐与合唱《决不忘记过去》、交响诗《龙华塔》等大型器乐、声乐作品相继问世。在这一时期里,我的作品除了富有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由小提琴来拉《二泉映月》我们是第一批,也是我灌的第一张唱片。我们一拉之后,观众喜欢,他们能听懂。所以,事实上就是说我们用小提琴拉民间音乐、拉戏曲使老百姓能听懂,他们喜欢了,所以我们走这条路了。我觉得身为中华民族的音乐人,对中华民族的音乐应该有所研究,应该有所贡献。比如,二胡、琵琶呀,为什么不能像小提琴和钢琴一样,成为一种世界人民喜欢的乐器呢?所以,80年代以后,我就致力于民族器乐的交响化,我写了很多民乐协奏曲、古筝协奏曲,写二胡协奏曲时,不但跟民族乐队协作,而且跟西洋交响乐队协作,使我们这些演奏家拿一把二胡、一台古筝就可以走遍天下。

我一直认为,民族音乐需要提高,必须学习外国近代的音乐方面的先进技巧。要得到老百姓的喜欢,就必须要“外来形式民族化,现代化”,这是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个民族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要使我们的民族音乐适应现代听众的审美情趣,反映现代人的感情,那必须现代化。民族音乐如果不现代化,那很可能会走向没落。而要做到这“两个化”,就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善于在传承中创新。

所以,到了80年代以后,我把“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除了将《梁祝》改编成高胡协奏曲和琵琶协奏曲外,还写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别亦情》,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以及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节日赛马》,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90年代,我高兴地看到古筝新秀辈出,除了将《梁祝》改编为古筝协奏曲之外,还创作了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和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等,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也作了改编。除此之外,我还创作了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柳琴协奏曲《花》、扬琴协奏曲《罗兰情》等,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我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我也不断进行戏曲音乐交响化的尝试。将越剧《莫愁女》改编成清唱剧,又将闽南优秀戏曲《陈三王娘》改编成交响南音。1999年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创作一台大型越剧交响音乐会,为越剧音乐交响化开创先河,在杭州、上海演出后,观众们都觉耳目一新。另外,我又将戏曲音乐作为素材改编创作成音乐作品,将《莫愁女》主题音乐改编成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孔雀东南飞》音乐改编成古筝协奏曲、《别也难》音乐改编成二胡协奏曲等。

在五线谱中爬行了几十年的我,也曾爬进了流行歌曲。80年代末那首在大陆颇为风靡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是香港红歌星徐小凤唱的,曲可是我写的。人家称我为“多功能作曲家”,就是因为我探索的路子比较广。西洋交响乐我写,民族器乐我写,戏曲我写,连流行歌曲我也写,我的创作既有“高雅音乐”,也有“流行音乐”,只要文化市场需要,只要老百姓需要,我就去作。

采写:赵进一 authorzhao@126.com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

上一篇:创建平安船舶活动计划下一篇:浪漫英文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