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精选11篇)
环境监测工作不仅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管理与决策支持,还担负着监督环境执法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重任。现阶段,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还具有局限性,为促使其效能的更好发挥,有必要探讨和研究提高其监测质量的策略,对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措施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1.1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主要技术依据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或修订了一系列大气监测技术规范、单项监测方法标准及质量管理技术导则,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等,共同构成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体系,为确保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技术保障。
1.2技术依据中的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融入工作任务与目标的制定、实验室管理与人员培训、布点与采样、仪器的校准及检定、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的处理及表示方法等全过程中。技术依据中各采样技术导则主要对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监测分析方法选用和适用性检验、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检验、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方面作详细说明。
单项监测方法标准对各单项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列有专章(如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等)或以注意事项(如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等)等形式加以表述。主要表现在:试剂的配制、采样全程空白、防止采样管/吸收液被污染、吸收液采样控温、吸收效率、多孔玻板吸收管的阻力、采样体积、吸收液稀释倍数、显色及分析时间、显色温度、稳定时间、曲线斜率与截距、空白吸光度、干扰物质、避光、样品的保存与运输等方面。
1.3样品分析测试中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是对于分析测试全过程的具体控制措施和方法,它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常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①空白样品②平行样分析③加标回收分析④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⑤校准曲线⑥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⑦方法比对/仪器比对⑧分析同一样品各个检验结果的相关性⑨质量控制图等。外部质量控制方法有:①密码平行样分析②密码质控样或密码加标样③人员比对④实验室间比对⑤对保留样品再检验等措施。大气监测样品分析测试常以校准曲线、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全程序空白作为主要质控措施。能力考核与验证常以密码质控样、人员比对、实验室间比对作为主要考核措施。
2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发[2006]114号)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从制度上明确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及方法、合格证的管理等,保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具有从事监测和分析的工作能力及知识储备。
2.1选择正确的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首先选择国家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其次选择国家环保部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对没有标准分析方法的监测项目,可采用《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推荐的方法。此外,还应考虑监测对象的浓度水平和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的条件,或采用标准方法不能获得合格的测定数据时,必须对选用非标准的方法进行验证和对比试验,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核、批准。
我国目前常见大气监测指标有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等。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常以有动力采样法-溶液吸收法采样,后以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特征波长时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得出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tsp、pm10通常使用滤料阻留法进行测定,按照某速度对大气抽取,将悬浮颗粒物tsp留于称重滤膜表面,对应用前后的tsp重量进行计算,并根据采样器流量与时间计算抽取空气体积,以得出tsp、pm10浓度。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常以定电位电解法进行监测,烟气中待测物质扩散通过传感器渗透膜,在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产生扩散电流的大小与待测物浓度成比例关系,得出待测物质浓度。
2.2采样前准备
经检定(强检)或自行检定(非强检)的仪器需定期校验和维护,形成校验与维护记录。现场采样前对微压计、皮托管、烟气采样系统、吸收瓶进行气密性检查,对烟气测定仪、测氧仪、自动烟尘采样仪和含湿量测定装置的温度计、电子压差计、流量计进行定期校准。
2.3样品的采集与运输贮存
采样点的布设尽量均匀且具代表性,采样时段能较好地反映高、低及一般污染浓度水平;监测前用与待测物相近浓度的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校准,尽可能减少流量误差对采样体积的影响;严格控制采样时间及采样时的温度;在对大气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明确采样人员、接送样品、分析人员在样品传递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有效确保样品的完整交接,并做好平行样品、空白样品的采集和记录工作。
2.4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可分成实验室内部与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内部控制对于环境监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样品监测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结果,经过特异质量控制图与其他方式分析应用,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在实验室过程质量的控制中,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保证实验室安静清洁,全部仪器要检测校验,高精度的仪器室,应对全部设备实施定期校验及维护,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对于监测人员来说,专业理论技术要掌握,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不得实施监测工作,保证监测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实验数据有效真实。
3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展望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同监测工作同时起步,共同发展,并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新形势相比,目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完善和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的必然要求。在以后的监测工作中,还需继续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拓展质量控制领域与手段。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状态下的大气环境,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自主研发监测仪器、设备核心部件,统一仪器设备规格,降低测试误差;将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推至新的高度。
4结束语
1. 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国家已经对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出了一系列制度, 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依靠准确的科学检测数据来作为参考。各级检测部门如果掌握了准确及时的环境监测数据, 那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气候条件的预报等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之, 如果各级检测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掌握不够或者不真实, 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各级政府应对环境污染的反应速度和应急措施。
2.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 我们的环境监测手段也来越先进, 不过随着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 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2.1 基层监测能力比较薄弱。
党和国家逐年对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投入力量, 在设备升级和更新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政策保障。每年各个省份和市县都会专门举办环境保护监测人员的培训班, 我们国家的环境监测能力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一些基层地区的环境监测能力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人员素质较低、现有的监测设备陈旧、监测手段落后、资金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我们的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 肩负着巨大的环境保护重任, 这种情况应该尽快得到改善。
2.2 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技术。
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 专业人才是关键因素, 设备的落后可以通过国家资金投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改善, 但是人才问题需要一个相对长的培养时间, 我国目前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出于青黄不接的局面, 很多高校虽然开始了环境监测专业, 但尚未建立完整的教学与就业对接的制度体系, 很多优秀的毕业生没有真正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许多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仪器没有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掌握, 很多核心技术国外发达国家对我们还是进行保密的, 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2.3 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国家层面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已经今非昔比, 但一些基层地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更是尚未达到应有水平, 一些县乡级政府对监测站的管理过于松散, 例如:一些县级的监测站雇用临时工来进行数据采编, 这些人连高中学历都达不到, 更不用说是否经过专业的环境监测培训了。对监测的质量管理不够重视, 这对上级部门真实掌握第一手的环境监测数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从而导致很多监测数据的失真。
3. 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3.1 加强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
先进的技术需要优秀的人才来作为依托, 只有技术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了, 我们的环境监测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的关注力度, 对环境条件艰苦、工作认真负责的监测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政治待遇, 确保基层环境监测能留住人才。还要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意识, 环境监测关系到环境保护的成败, 要本着对人民和国家负责任的态度来从事这份工作, 环境监测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
3.2 不断深化和创新技术改革。
要想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 现有的监测水平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污染环境的原因越来越复杂、污染环境的因素种类越来越多。要想随时对污染物和污染现象进行跟踪测量, 就需要监测技术部与时俱进。否则监测的准确度就难以保证。例如: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微米级的颗粒运用传统的监测仪器根本无法识别, 这就要求我们的技术手段和监测设备及时更新换代, 才能满足复杂环境下的监测要求。
3.3 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技术要有体系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地保证监测到的数据真实可靠, 从而为环境监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就非常的重要, 质量控制体系要明确质量保证的手段、对环境监测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准确清除等内容。在监测结束后, 还要对质量保证的成果进行全面分析, 为下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
结束语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对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的顺利展开, 我们必须加大对此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技术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希望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参考。
摘要:环境问题近些年备受社会的重视,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也被普遍认同, 质量保证技术是环境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涉及到环境监测的技术和管理, 为获得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 没有了质量保证技术, 环境监测的准确度将无从谈起。笔者针对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监督,质量监督监测,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胡冠九, 袁力, 李国刚, 付强, 夏新, 张祥志, 史啸勇, 董圆媛.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1.
[2]陈辉, 陈敏敏.定量分析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几个重要作用[J].广州化工, 2011.
[3]顾红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 2011.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1.进行水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工作的意义
针对客观环境运用物理、生物或化学的现代科技手段,间断地亦或连续地对水体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份予以鉴定和测试,通过仪器的检测或实验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描述,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称作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在水环境监测中数据的科学、准确、公正,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内部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质量体系的建立包涵硬件部分和软件两大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我国法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第三条指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準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其第四条有明确指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综上可见,对于水环境监测工作而言,监测的质量控制环节是关键。
2.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
2.1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事前控制
水环境监测事前控制的别名为预先控制,它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起始点,一般是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之前对其实行控制。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预先控制也就是事前的预防性控制。这种预防性控制使我们可以避免监测中的差错,尽量的减少在监测过程中的纠正活动。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人员素质因素。水环境监测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因为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工作的最后信息的录入是否准确。伴随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可置否对工作人员的技术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计划对技术人员的实行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势在必行。
仪器设备。在对水环境系统进行监测的时候选择怎样的仪器设备会影响到监测的结果。水环境系统监测工作实施中,仪器设备的质量会影响到监测的结果。作为仪器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对设备进行的定期检修后在仪器设备上粘贴如“合格”、“停用”等等这样分等级的标签,以便可以对仪器设备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差错。
良好的工作环境。水环境监测工作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所以仪器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就显得尤为重要。环境监测仪器需要配备抽湿机、通风、照明设备,这样才能既满足仪器工作的需要,又可以减少因为环境监测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水环境监测使用的标准一般来说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但是由于机器设备以及工作程序等等的差异,这就需要各个监测组织能够根据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结合国家所颁布的行业标准设置监测规范指导说明书。通常国家规定了水环境检测标准,但由于实践中的种种差异,需要各单位或组织根据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结合国家所颁布的行业标准拟定监测规范说明书,以达到保证现场有序并能及时更新监测工作标准的目的。
力求监测管理的专业化。监测工作中用到的各种药剂应该妥善做好管理和保存工作,例如药剂的出入库房等级,这样可以建立起档案,及时的对库房中存放的过期药品进行检查,以减少失误。
2.2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事中控制
确定选择监测范围和尺度的标准。在对监测站点进行设置时,应该遵循代表性、可控性以及经济性的原则,这样可以尽量的获得能够有代表性的水环境信息。
水质样品的实时采集。样品采集一定要符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和要求,对于在此过程中的采样、记录和核对人员都有准确的记录和说明,实行明确分工的责任制。
对水质样品的质量控制。水质样品质量控制。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既定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对监测结果要通过绘制质控图来更加明确的指导我们进行质量控制。
为保证样品实验的准确度应该按计划有区分的对待样品。为了使水样浓度不发生大变化对其进行适当的保存。一定要按照规定存储和运输水资源样品,力求将每一环节的工作交接好,避免发生不合格、漏记或丢失样品的现象。
2.3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予以及时的发现和修正,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数据记录的控制、内部监测、质控评估是其实施途径。工作中监测数据要真实、完整、可靠,而且经得起检验。记录包括:计划、方法、样品、环境、仪器和数据处理工作。事后审核监测环节是通过内审实现自我评价、自我检查和自我完善,这种手段可以确保审核质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相关质量监测控制措施的探讨
3.1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完善组织领导机构体系和机构的建立是质控的基础。质量控制体系要素是构成质量体系的基本单元,建立文件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体系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是规范实验室分析测试工作和全体人员行为达到质量目标的依据。明确监测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能,做到各部门任务明确,职责分明,认真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同时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3.2基础环节不容忽视。保证实验室的设施、测试场所以及能源、采光、通风等方面都满足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保证环境条件中的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测量准确度、稳定性,确保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监测仪器正常运转。仪器设备是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所有仪器设备要处于受控状态,注意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校准检定。;确保实验中的用水、试剂的纯度和效能。如质量堪忧,不能满足实验要求,或使用、保管不当,会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会使前功尽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保证监测方法的选择正确,并及时更新水环境工作监测标准。
3.3做好后期综合评价工作。这是最终环节,注重以综合技术为手段,重点要完成数据向水环境质量定性结论的转变。高层次的信息加工、分析有力的体现了一个监测机构的综合水平。
3.4培养专业人员,加强队伍的素质建设。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是质量控制的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中员工的素质是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应加强业务培训及岗前培训,严格制定员工考核制度,特别是对关键人员资格审核,一定要特别注意。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教育培训要重视业务技术的提高,更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监测人员不断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业绩。树立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的奉献精神和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
4.结语
水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在监测的全过程认真的实施方案。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引起有关方面的共同关注。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为了保证监测质量,我们需要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综合分析考虑多方面因素最终做出综合的、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韦微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四川环境;2005(06)
[2]李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现代科学仪器,2005(03)
[3]蒋明艳.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07)
浅谈我国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文章阐述了水质自动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站点选择、采配水单元设计、仪器选型及日常监测等,并根据实际经验,对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检查和审核提出了建议.
作 者:陈光 刘廷良 刘京 孙宗光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 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年,卷(期):2006 22(1) 分类号:X832 关键词:水质 自动监测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内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血库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3、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振荡暂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
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和库存需要,每天作好用血计划和预约血液工作,节约用血,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班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班记录,每月底盘存库存血液一次,统计数据报表财务科。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10min或<200cfu/m3(培养皿90mm细菌培养),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和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血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12、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13、妥善保存血液出入库记录及资料,每年上交档案室保存至少十年。
高州市中医院血库资料
血液贮存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一、临床医师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提高输血治疗效果质量。经治医师必须认真履行填写输血申请书、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严格执行输血前检验的采样、送检、核对制度。血库工作人员应根据血液贮存质量检测规范,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好输血前的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检测以及ALT、HBsAg、Anti-TP、Anti-HCV、Anti-HIV1/2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家属。认真做好交叉配血工作,做好血液出入库登记并做好各项记录。
二、血库负责质控工作专职人员应每日定期检查各项相关检测记录,每天有四次贮血冰箱温度记录,每隔6小时做一次记录。每天做室内质控并做好记录。发生问题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有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与茂名市中心血站联系: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液中有明显血凝块(3)血袋有破损、漏血
(4)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或红色(溶血)
(5)血浆中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有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色
四、当血液保存期过期时应该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上报医务科做好相关记录。
五、输血完后,护士要认真填写好《不良反应回报单》与输血后的血袋应交回血库2~6℃保存至少1天,并做好登记工作,后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⑵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进行日常维护。并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在两次检定周期进行期间核查。如天平的零点,灵敏性和示值变动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灵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pH计的示值总误差;以及仪器调节性误差,参照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核查。
⑶新购置的玻璃量器,在使用前,首先对其密合性、容量允许差、流出时间等指标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6.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
⑴现场监测采样、样品保存、样品传输、样品交接、样品处理和实验室分析的原始记录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凭证,应在记录表格或专用记录本上按规定格式,对各栏目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表(本)应有统一编号,个人不得擅自销毁,用毕按期归档保存。数据处理根据国家环保局颁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有关规定进行数据处理。
⑵原始记录使用墨水笔书写,字迹端正、清晰。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而要改正时,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以斜线;如需改正的数据成片,亦可将其画以框线,并添加“作废”两字,再在错误数据的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并在右下方签名(或盖章)。不得在原始记录上涂改或撕页。
⑶现场采样记录、水温记录、单位、透明度小数点后一位,单位米、溶解氧小数点后2位,单位毫克/升。
⑷分光光法测定一般保留小数点后3位,因吸光度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第3位。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少的一种计量仪器的位数表示。
⑸分析结果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不能超过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有效位数所能达到的位数。
⑹表述精密度的有效数字根据分析方法和待测物的浓度不同,一般只取1位有效数字,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
⑺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或最小检出浓度)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果值,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位L或报≤L。统计污染总量时以零计。
⑻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如果小数点后都是9时,最多保留4位。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有时小数点后位数很多,最多保留3位有效数字。
7.监测数据审核
监测数据原始记录执行三级审核制度,采样―分析原始记录―报告;第一级审核为采样人员之间及分析人员之间的互校;现场采样人员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并进行互审;第二级为分析人员将分析数据交校对者校核或室负责人的审核,第三级为质量管理人员审核。
监测数据报告执行三级审核制度第一级审核为质量管理人员审核,第二级为质量负责人(或质量主管)的审核,第三级审核为站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的审核。
总之,由于监测全过程认真实施了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采取了软技术质量管理和硬技术质控措施,确保了监测结果在布点、采样的时空代表性及实验室分析测试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各监测点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完整性,为环境管理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保证了监测数据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酸雨污染进行观测调查研究, 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分别于1982年和1989年建立了各自的全国酸雨监测网。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全球第三大酸雨区, 酸雨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
空气中二氧化碳溶解于降水和从降水中逸出达到动态平衡时的p H约为5.60, 因此通常称p H<5.60的降水为酸雨[1]。在自然环境中, 除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天然的植物、海藻等在阳光照射下释放出一些气体, 经过一系列的氧化作用而形成甲酸、乙酸, 使降水的p H值达到4.8~5.00[1], 全球降水背景值在5.00左右。人为污染的酸性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盐和硝酸盐等酸性气溶胶,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1], 此外空气中的氨和颗粒物对酸雨有中和与缓冲作用。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 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全国各地对酸雨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视, 为了确保降水分析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各级监测部门均配备了降水自动监测仪。降水自动监测仪的使用避免了手工采样的时间误差和人工分析误差, 一方面确保了降水样品采集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保证了降水水样的及时分析和低温保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降水自动监测仪却存在种种问题, 且从数据上不容易发现这些问题。
1 实际工作中降水自动监测仪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点位环境要求不能全年达到
测点周围下垫面要求无裸露土壤以免风沙扬尘的影响, 有些点位当初选点时草木葱郁, 未考虑其冬季或旱季是否符合要求;采样点应避开局地污染源, 若采样点附近新增局地污染源, 为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采样点是否要做适当的调整, 如不做调整, 数据在记录时应有备注以说明情况。
1.2 没有配套的降雪自动监测仪
南方冬季降雪较为普遍, 但很多部门却只有降水自动监测仪而没有降雪自动监测仪, 降雪收集工作仍然沿用原来的手工采样和分析, 对于夜间的降雪经常出现样品收集不完整, 对于一些户外环境恶劣的采样点, 手工采样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1.3 降水监测仪的日常维护保养大多没有细化并落到实处
管理台账缺失或过于简单, 仪器是否正常运转、集水漏斗和管路的清洗日期和清洗是否合格、去离子水和p H、电导率自动校准溶液的更换日期、手动或自动校准的日期、仪器检定的日期、仪器异常的记录和维修记录等内容要全面。
1.4 数据有效性没有甑别
仪器校准或比对时发现异常以及仪器出现故障时生成的数据不可信, 要加以备注, 在数据使用时加以剔除。
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降水自动监测数据, 仪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降水自动监测仪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2 降水自动监测仪的质量保证工作
2.1 每月检查降水自动监测仪运转是否正常
主要确保传感器和连动盖子的开启应达到要求, 开盖时间不超过60 s, 关盖时间不超过5 min[2]。
2.2 每周清洗接水容器漏斗管道和过滤器等
由于仪器盖板密封不严, 未降水时有干沉降粒子进入接水漏斗, 对雨水有较强的中和缓冲作用, 导致降水酸度的误判。因此每周的清洗工作尤为重要。清洗过滤器及其相邻管道时可先用自来水反冲再将其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3 min~5 min, 取出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将已清洗洁净的过滤器、管道连接上接水容器后用200 ml已测电导率去离子水 (L1) 清洗已清洗洁净的采样容器, 测其清洗液的电导率 (L2) , 要求 (L1-L2) /L2<50%, 同时检查去离子水质量, 要求L1<1.5μg/cm, 如不能达到要求, 继续清洗[4]。
2.3 每月清洗雨量计一次
用250 ml、500 ml、1 000 ml的蒸馏水缓缓注入雨量计各三次, 分别计算各次测量时监测仪显示的降雨量hi与理论降雨量H的差△hi, 再计算出三次测量的平均误差作为降雨量测量误差△h, 若H≤10mm, △h≤±0.4 mm或H>10 mm, △h/H≤4%[2], 则雨量计正常运行, 数据可信, 否则及时通知厂家维修。清洗时间:当日9:00~次日9:00为一个降水采样周期, 选择当日无降水并在次日08:00~09:00时间段清洗。这样可以避免因清洗而带来雨量计的读数和真实降雨量的叠加。
2.4 降水自动监测仪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和采样记录应完整准确
每日远程查看仪器数据, 记录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发现仪器异常, 及时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仪器的清洗记录、去离子水和PH、电导率自动校准溶液的更换记录、仪器手动或自动校准记录、仪器检定记录等。
3 降水自动监测仪的质量控制工作
a) 降水自动监测仪每年定期接受质量监督主管部门进行设备检定[4], 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b) 每半年带p H和电导率标样一次[3];
c) 每月降水自动监测仪自动或手动校准p H和电导率各一次;
d) 每月人工采样分析与降水自动监测仪做一次比对。其中p H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05 p H, 电导率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1μg/cm[4];
e) 每月用校准过的水银温度计校验降水自动监测仪的温度传感器一次。温度对电导率和p H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
f) p H缓冲溶液、标准氯化钾溶液和自动清洗的去离子水每月更换一次;
g) 同一采样点位如有条件安置两台同型号的降水自动监测仪, 一来可对日常数据进行平行样测定, 判定降水分析数据的有效性;二来可防止因仪器故障导致水样和自动监测数据的丢失或无效;
h) 阴、阳离子平衡的评价。目前降水监测的项目有:降水量、p H、电导率、SO42-、NO3-、CL-、F-、K+、Na+、Ca2+、Mg2+、NH4+等项目, 南方地区加测有机酸离子 (甲酸、乙酸) , 北方地区 (p H≥5.6) 加测HCO3-[1]。对降水样品进行阴阳离子平衡计算, 可以判断降水样品分析结果的好坏。
4 结语
大气无国界, 防治酸雨是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做好全国酸雨监测工作, 提供准确可靠的降水分析数据, 是我们每一位降水分析者的任务, 只有准确地了解各地实际的降水情况, 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有效地治理酸雨污染。在此过程中, 我们在布点时要充分考虑其代表性, 在日常工作中, 要扎实做好每一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确保每一个降水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摘要:降水自动监测仪已在全国各级监测部门中普遍使用, 为获得质量可靠的自动监测数据, 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 对降水自动监测仪的日常维护保养提出注意事项。
关键词:降水自动监测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吴国平.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HJ/T175-2005降水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5.
[3]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细则[S].2003-9-25.
[4]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实施细[S].2012-3-26.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保障措施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行业对水资源利用强度越来越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超出负荷,水资源的短缺和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保护的基础工作。为达到监测数据能更加准确反映水环境质量趋势的目的,必须实现监测技术的规范化、设备仪器的现代化、网络化、系统化、工作方法的科学化、措施制定的合理化。
1.水环境监测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针对客观环境运用物理、生物或化学的现代科技手段,间断地亦或连续地对水体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份予以鉴定和测试,通过仪器的检测或实验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描述,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称作水环境监测。为了全面地反映水环境在一定时期或空间内的发展演变趋势和周期变化规律,使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有据可依,是我们进行质量控制的宗旨。水环境监测及质量控制工作按监督目的可分为研究性监测、健康影响性监测、科研监测和资源监测等;按监测性质可分为质量监测、专题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2.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量体系是实验室内部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法规,覆盖了监测样品过程、仪器设备、人员素质、设施与环境、溯源与校准、检验方法和化学试剂等全部质量控制的要求。
2.1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事前控制
水环境监测事前控制的别名为预先控制,它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起始点,一般是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之前对其实行控制。预先控制也就是事前的预防性控制。这种预防性控制使我们可以避免监测中的差错,尽量减少在监测过程中的纠正活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人员素质因素。因为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工作的最后信息的录入是否准确。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计划对技术人员的实行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势在必行。
(2)仪器设备的筹备。仪器设备的质量会影响到监测的结果。环境监测机构应该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这样可以保证运用设备测量出来的数据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可以在设备上贴上如“合格”或“停用”等这样分等级的标签以达到减少差错的目的。
(3)良好的工作环境。仪器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就显得尤为重要。环境监测仪器需要配备抽湿机、通风、照明设备,这样才能既满足仪器工作的需要,又可以减少因为环境监测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4)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由于实践中的种种差异,需要各单位或组织根据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结合国家所颁布的行业标准拟定监测规范说明书,以达到保证现场有序并能及时更新监测工作标准的目的。
(5)力求监测管理的专业化。监测工作中用到的各种药剂应该妥善做好管理和保存工作,例如药剂的出入库房等级,这样可以建立起档案,及时的对库房中存放的过期药品进行检查,减少失误。
2.2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事中控制
水环境监测的过程控制指的是对实验室监测和现场监测过程中所进行的控制。实验室监测过程是在质量控制和采样工作任务下达后,采样人员按要求采集水质样品并送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在确认仪器和检测环境符合要求后開始检测。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1)对水质监测点位置的设置。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体现在水质监测站点的设置是否准确。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以及具体条件,并按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可以设置监测点位,确保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得以完善的目的。
(2)水质样品的实时采集。样品采集一定要符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和要求,对于在此过程中的采样、记录和核对人员都有准确的记录和说明,实行明确分工的责任制。
(3)对水质样品的质量控制。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遵守既定操作流程,确保样品的质量。对监测结果要通过制图来显示。注意纯水要求、双样平行与加标回收率、标准控制样品、标准曲线、空白样本试验以完成水环境实验中内部质量控制这一重要环节。
(4)为保证样品实验的准确度应该按计划有区分的对待样品。为了使水样浓度不发生大变化对其进行保存。一定要按照规定存储和运输水资源样品,力求将每一环节的工作交接好,避免发生不合格、漏记或丢失样品。
2.3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事后控制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数据记录的控制、内部监测、质控评估是其实施途径。监测数据要真实、完整、可靠,经得起检验。记录包括:计划、方法、样品、环境、仪器和数据处理工作。要重视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自检和自我完善,对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预防、对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对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的评价,以达到规定要求。
3.相关质量监测控制措施的探讨
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包括:采样质量控制保证、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质量保证三类。三大类分别独立,又相互关联。
3.1建立相关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完善组织领导机构体系是基础。领导要高度重视是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关键。同时要正确决策、亲自参与、明确监测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能,力求做到各部门任务明确,认真落实到每个人身上,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3.2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持证上岗人员的高素质是质控的保证。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专业人员能接受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安排调度好其工作岗位,保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效能和质量的水平。
3.3基础环节不容忽视。保证实验室的设施、测试场所以及能源、采光、通风等方面都满足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保证环境条件中的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测量准确度、稳定性,确保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监测仪器正常运转。仪器设备是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确保实验中的用水、试剂的纯度和效能。如质量堪忧,不能满足实验要求,或使用、保管不当,会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4做好后期综合评价工作。这是最终环节,注重以综合技术为手段,重点要完成数据向水环境质量定性结论的转变。高层次的信息加工、分析有力的体现了一个监测机构的综合水平。
4.结束语
数据错误比无数据更可怕。切实履行实施质量控制计划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的高质量。要了解水环境质量,就需要进行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和监测。通过对过程前、过程中和过程后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工作的质量。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引起有关方面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晓艺.福建省水环境监测工作现状与发展.水环境,2007(5).
[2]石玉峰,钟秀.切实加强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利技术监督,2005(5).
[3]关月.试论环境监测管理[J].重庆环境科学,1989年03期.
回顾2012,根据公司的宗旨,紧扣“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思想。我部门进行提前安排,及早布置。争取在2012年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思考我个人对明年工作作出如下保证:
本人**,自201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从事于监测监控工种,为适应我矿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本人现做出书面安全保证书,望领导予以监督。
(1)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监控装备运行管理办法,服从管理,不得违章作业;
(2)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绝不误报、瞒报。
(4)保证安全监控设备维护到位,设备不存在不完好或失爆现象。
(5)绝不无故脱岗或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
保证人:**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本文探讨了影响监测结果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常用的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作 者:陈会阁 李俊峰 作者单位:陈会阁(舞阳县环境监测站,河南,舞阳462400)
李俊峰(漯河市环境监测站,河南,漯河46)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极大地繁荣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部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让人们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有效的保护环境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保护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环境保护体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所谓环境监测,是指利用监测仪器和设备对特定区域范围某些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以此来确定质量或污染程度以及预测变化趋势。监测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环保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确保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可以说是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将如何在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借鉴。
1.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和考核体系
环境监测属于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应该有主导权。如果政府不重视,就不能解决资金的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及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制定好环境质量目标,并对每年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配备精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相应的测试手段,这就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因此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机构的投入力度,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资金到位,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环境监测站要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实行明确的岗位负责制,把整个质量管理目标落实到个人,使每个环境监测人员清楚各自岗位的质量要求,严把环境监测的质量关。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上级环保部门应强化对下级基层环境监测的监督和考核职能,制定出质量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对每个环节如现场监测时工况、监测点位置设置、周边环境调查、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等都必须进行质量验收与审核验收;并开展巡视性、监督性、稽查性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本辖区的环境监测情况。
2.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环境监测技术是质量控制的基本依据,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要求环境监测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探索,积极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从而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应用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实践当中,尽快探讨出一套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和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技术。
如近年来新兴起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显著的成效,江苏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对太湖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立体呈现出水体情况,实现了环境监测监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Cel1sens生物传感器用于废水中3,5-氯苯酚以及其他酚类的毒性监测,污水以及污泥的毒性检测等,具有专一性强,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准确的测定待测物的毒性。
3.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近年来,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在不断的发展,但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理论基础、工作经验、学习机会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这些都无法满足当前工作和发展的需求,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对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从而保证监测人员可以正确地分析处理环境监测结果,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这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证。
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实事求是、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证监测质量;二是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细分监测业务,针对性的举办培训班对行监测项目分析经验、技巧和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进行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各项监测任务顺利完成;三是要强化树立监测人员对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认识,并能自觉实施于监测工作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对意识环节的控制契合,提高监测活动的质量;四是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结构合理、技术过硬、有战斗力的专业化监测队。
4.结语
环境监测是整个环境工程的核心,也是环境监理的基础,随着各项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意义在于能够对存在的潜在环境威胁进行事前的防范措施,降低环境破坏之后的环境修复成本,因此环境监测必须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随着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日益重视环保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环境保护者一定认真钻研,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努力为环境管理、污染消除、环境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忠勇.环境监测综合技术概论(第1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版社,199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管理办法[M].2007,9.
[3]乌云娜,冉春秋,高杰.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经济,2009,12.
[4]宋晓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民营科技,2011(08).
[5]赵旭升.用于环境监测的生物传感技术分析[J].吉林农业,2012,09.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推荐阅读: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10-30
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监测11-07
美术义务教育质量监测11-22
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10-11
汕头市2013—2014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10-19
环保局监测中心站与监测站工作通知06-24
水库监测方案06-13
水文监测范文07-02
用电检查监测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