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自然范文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知自然范文(通用5篇)

感知自然范文 篇1

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瓜果清香、丛林气息。的确,这是了解自然最便捷的方式,但方便是一说,能否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便是另一说了。

我们既应感受自然之近,也应感受自然之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然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东西。对于我来讲,对于自然的了解也是仅局限于电脑屏幕上的那点知识,偶尔也会爬爬山,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但这种机会真的是少之又少。但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现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追求高效、总是效率第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慢下来,感受自然呢?最应该做的是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感知自然,不静下心来,怎能体会到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那份闲适自得?或许我们会觉得自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当我们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之后,才会真正地拉近我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才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才能于漫步林间之时,享受草长莺飞、树木枯荣的乐趣,曹操之所以能写出豪情万丈的《观沧海》,是因为他有着如大海般开阔的胸襟,所以当我们面对自然时,也应当怀着曹操那样的胸襟,方能享受自然的美妙。

总的来说,自然到底是“近”、还是“远”,这全然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既不能只关心生物的纲目属种,而忘了那份漫步林间的自得与安适,也不能只顾漫步林间、享受愉快,而忘了去弄明白生物的纲目属种,在“了解”与“亲近”之间,应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自然对于我们来讲就不会有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感觉了。从不同的途径感知自然,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的确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尽力多角度、全面地了解自然,感知自然。

感知自然范文 篇2

关键词:自然资源的伦理,可持续发展,环境感知

就自然资源的伦理与环境感知这一话题而言, 我们首先要理解何谓“自然资源”?何谓“伦理”?人与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伦理关系?如果有, 它具体指什么?这种伦理是不是值得提倡?如果值得, 我们该如何做?反之, 我们又该提倡什么?而这一切与环境感知又有何关系?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关于自然资源的伦理的讨论

关于自然资源的伦理至今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而自然资源在外延上属于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所以笔者从生态环境伦理的角度来了解自然资源的伦理。

1.背景。

工业革命后, 人口急剧增加, 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正在超过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所能承受的极限。对于这些问题, 过去人们常常仅仅把它们看作是自然而然的或者是局域内的现象, 是科技不完善所造成的, 也就是说, 只是从科学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然而,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解决, 但全球资源环境的问题却并未好转, 反而越来越恶化, 尤其是在自然资源方面。人们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割疮疗毒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 却并不能使之全面好转。资源环境问题必然潜伏着更深层次的内因, 而不仅仅是单一的, 科技不完善的问题;面对它, 任何人想独善其身都是徒劳的。这个内因就是人的生存价值观问题。

不仅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伦理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也应该建立一种合理的伦理关系。人类应该从道德方面关怀自然环境, 因为自然环境拥有人类欲求的价值。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尽管多种多样, 但从生态环境伦理学的讨论来看, 基本分为两种:一是工具价值 (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对人的效用性, 它是由人类赋予自然界的, 是以人为尺度评价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而使其获得价值) ;二是内在价值 (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以自身为尺度评价自身的价值) 。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具有工具价值而应该受到保护, 就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认为动物本身拥有权利, 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因此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 并为自然界承担道德义务, 就形成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

2.人类中心主义 (Anthropocentric) 的基本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认为, 人是自然界中唯一拥有理性的存在物, 这种理性是人自在的就是一种目的, 自在的具有内在价值, 因而伦理或道德只是人类社会的专利, 是专门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所以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 也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 只有人才有资格享有道德关怀。自然界中的一切其他存在物由于不具备理性, 属于价值客体, 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 因而他们根本不具备道德关怀的资格。“伦理关系”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和范畴, 它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不同主体的存在;二是不同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实际存在着义务与权力的关系。伦理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伦理主体应当自觉地、能动地履行道德义务和享受道德权利, 必须具备履行道德义务和享受道德权利的能力和资格。正因为它有着特定的内涵, 所以有着特定的应用范围——它只适用于人类社会中的主体即人与人之间得到的生活领域, 而不适用于非人类社会生活领域, 也不适用于人与物 (包括动物、植物和其他非生物) 的关系领域。也就是说, 伦理关系的两端都只能是人。因此, 人与自然界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伦理关系, 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 从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且归根结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直接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离开了人与人的关系, 孤立地说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 因而人类应该从道德方面关怀自然生态环境。但是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自然生态环境本身, 而完全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人类自身的利益才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我国著名生态伦理学家傅华教授对人类中心生态伦理观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认为其基本观点如下:

(1) 立论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 是人类为了寻找、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假设。

(2) 基本要求。

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行为的依据, 也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

(3) 基本原则。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是主体, 自然是客体;人处于主导地位, 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而且对自然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与义务。

(4) 基本信念。

人的主体地位, 意味着人类拥有运用理性的力量和科技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与理想的能力。

3.非人类中心主义 (Ant- Anthropocentric) 的基本观点。

20世纪初, 西方伦理学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伦理, 并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因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将道德顾客的资格赋予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 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研究所规定的视域, 因而被认为是伦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非人类中心主义扩展道德关怀的范围首先是从动物开始的, 接着发展到所有生命, 最后直至整个自然界后生态系统。根据道德关怀对象的不同, 一般将非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动物权利/解放论 (Anmal Right/Liberation Theory) 、生物中心论 (Biocentrism) 、生态中心论 (Ecocentrism) 和深层生态学 (Deep Ecology) 。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生态伦理观承认并尊重自然环境的价值与权利, 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 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

4.自然资源的伦理是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外衣的人类中心主义。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笔者认为, 自然资源的伦理是指资源伦理, 是指在社会发展中人类和自然资源的伦理关系, 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该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即人类应如何认识、对待和处置自然资源, 它反映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为自然资源的伦理首先是以人类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 强调生态环境为人类所利用的工具价值, 所以, 这种伦理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基本信念。它虽然将道德关怀的外延拓展到自然资源, 但无论是自然资源的内涵, 还是外延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确定的。它也会提出一些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但它最终只是着眼于人类自身的利益。无论这里的人是指某一个地区的人群, 还是整个人类, 乃至整个人类的延续, 它都无法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供足够的道德保障。因此, 笔者认为自然资源的伦理在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 不提倡以这一伦理为基础与自然共处。原因如下:

(1) 在实践操作层面, 自然资源的伦理把自然存在物仅仅当作对人有利的资源加以保护, 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第一, 人的知识不完备, 理性有限, 根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一个物种的毁灭或一个特定生态系统的破坏究竟会产生哪些长远的影响。有些自然存在物, 现代人可能觉得毫无用处, 但谁又能保证这些事物不会在未来的某天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呢?如果我们因一时无法确认其价值而将其毁灭了, 那岂不是在对后代犯罪?第二, 资源总是有稀缺程度的不同, 把自然物仅仅当作资源来加以保护, 我们就不得不对它们的稀缺性进行排序, 把大自然的各个部分人为地分成不同的等级, 从而使大自然与大自然对立起来。第三, 如果那些不具有资源价值的自然物的毁灭并未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那么, 那些主张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的自然保护措施就再也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如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个责任由该谁来承担?有又谁承担得起?

(2) 自然资源的伦理和利己主义遵循的是同一逻辑:一个行为主体 (作为个体或整体) 只应选择那种对它有利的规则, 自利是行为主体所行为的唯一动机。然而, 如果以个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利己主义是错误的, 那么为什么以人类整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己主义就是合理的呢?开明的自利可以作为道德的出发点, 但绝对不是道德的标准和最终目的, 道德总是以对义务对象自身的尊重为特征。一个人, 只有当他超越了自我中心的世界观时, 他在道德上才是成熟的, 那么, 对作为个人之集合的民族和人类整体呢?

二、第三条路——人为自身立法

笔者不提倡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批判以“神”为中心的伦理观时, 人类中心主义功不可没, 但是这也容易导致人们在自然面前任意妄为。因为这是“人为自然立法”, 自然生态环境有它自身的规律, 我们应当更多地尊重。笔者也不提倡非人类中心主义, 因为这是“自然为人类立法”, 意味着它将人性视为恶, 将伦理看作是约束人性之恶的道德规范, 虽然用“自然为人类立法”能够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为自然立法”而导致的人类为所欲为的现象, 但它将生态环境伦理构建成为与人相对立的法则。这显然也是不可取得的, 因为道德更强调的是自律。所以在自然资源的问题上, 笔者提倡“人为自身立法”,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

1.自然资源的辩证观。

(1) 自然资源系统是开放的, 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

因此, 要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区别对待, 既不能单纯持资源有限的看法而消极悲观, 也不能片面地持无限性的看法而盲目乐观。辩证地、具体地分析自然资源的特点, 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2)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大国与自然资源小国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 但又“人多物薄”。我们既要看到宏观自然资源潜力大, 以坚定发展的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微观上人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短缺, 以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3)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

不利于开发的保护是无意义的, 不做保护的开发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能将开发和保护融为一个过程, 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4)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的量与质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品质既决定于天然秉赋, 又决定于技术经济水平。由于自然资源的优劣差异很大, 我们不能像以往简单地以各类自然资源总量来反映自然资源国情, 而要以一定技术经济尺度对各类资源进行标准统计, 真正对自然资源家底心中有数。

(5)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题。

河流有效利用后就能发电、开发航运;但如果利用不善, 就会出现洪水等自然灾害。因此, 我们应该开发资源的有用性, 最大限度地防御和转化自然资源的有害性。

2.自然资源的系统观。

常有这样的现象, 上游开荒或采矿破坏植被水土流失, 导致中游河床淤积, 进而危害下游入海口鱼群的生存。不同自然资源之间紧密关联, 成为资源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观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只就某个自然资源来论及自然资源管理保护。按系统论基本原理, 一方面自然资源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是维持该系统可持续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各自然资源系统之间彼此释放的功能要互相耦合, 建立良性的互馈机制。在人与自然这个巨系统中, 人类社会系统对资源环境系统所施加的影响要适应资源环境自然系统的功能释放、更新与调整的能力;资源环境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系统的功能要合于人类社会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条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原理, 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原则。系统间的功能耦合, 系统内的动态平衡, 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原理,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3.自然资源的层次观。

自然资源系统是可以进行纵横双向划分的矩阵系统, 具有重要的层次性。自然资源既可以横向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等十多种;又可以从纵向按照人类利用的不同而分为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等多个层次。农业社会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仅到物体的程度。工业革命通过机械把物质转化为能量, 利用煤和石油等新能源, 把自然资源利用提高到分子—原子的水平上。工业社会后期人们开始利用原子能, 自然资源利用提高到了原子核的水平上。我们不仅要注意到自然资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自然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注意到自然资源系统利用层次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动态演进。历史证明, 每递进一个自然资源利用层次必然带来一次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大提高, 必然带来一次自然资源利用领域的大拓展。

4.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过去自然资源不被当作资产, 资源无价, 资源性产品低价, 加剧了自然资源过快消耗。在可持续发展时代必须进行自然资源更新建设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价值属性日益凸显出来。只有树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才能有利于理顺资源产业链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进行自然资源的价值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才能科学地建立自然资源租税费体系, 依法有序地实现自然资源的各种权益;才能科学地确定资源性资产的运营监管体制, 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新的宏观调控机制。

5.自然资源的道德观。

规范人类在自然资源上的社会行为, 最普遍有效的自律机制是确立适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自然资源道德。这也是“人为自身立法”的落实。可持续发展时代, 最主要的自然资源道德原则是公正原则。公正原则也称正义观、公平观, 表现为人与人关系层面的人际公正、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国际公正和人与物关系层面的种际公正。

(1) 人际公正。

人际公正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利益群体在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维护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贡献与索取的对应、机会与风险的对应、恶行与惩罚的对应、善行与奖赏的对应、作用与地位的对应等。它主要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是一个以时间同一性、空间差异性为向度的人与人之间保持正义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 同一代人要公平地享用资源, 共同地保护生态, 合理地承担责任, 合适地取得补偿。代内公正的主要矛盾是两方面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在利用资源、承担环境问题责任上的公正性。这一点已经基本上得到广泛认同。而代际公正是一个以空间同一性、时间差异性为维度的当代人与后代人间行使公正的概念。其基本要求是, 当代人在进行满足自己需要发展的同时, 又要维护支持继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由于“后代人”是未出生的、看不见的潜存在, 因而在代际公正上的争议也颇多。但总的来说, 我们有义务留给后代人一个适宜生存的自然空间, 因此, 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互补互济、相协共振, 不可孤立而论。一方面, 唯有代际公正的关照才能显示人际公正的完整性, 代内公正问题也才能真正有效、恰当地解决;另一方面, 唯有代内公正问题的真正解决, 代际公正的解决才具有实现基础。试想, 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水平和基本诉求的巨大不均衡不能现实地得到公正解决, 又何以设想和期待保持代际公正?可见, 在实际中二者还是存在孰先孰后的矛盾。发达国家由于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已有所舒缓, 他们的资源环境忧虑主要在于国际层面, 因而更多强调“代际公正”;发展中国家面临生存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 加之在不平等的国际环境格局中处于弱势, 因而更多关注“代内公正”。显然, 主体需求不同, 选择的次序也就不同。另外, 由于代内公正更具有现实性、敏感性、紧迫性, 因而当二者发生冲突时, 代际公正向代内公正让步。事实上, 不同主体在代际公正上往往能达成一致, 而对代内公正则要求苛刻, 如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方案的争议就是如此。

(2) 国际公正。

国际公正是代内公正与代际公正在时空交织上的现实体现和国家主体际范围上的扩展。如果说代内公正尚包含同一时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环境保护中的正义性的话, 那么国际公正则首先是指同一时代不同利益个体、群体以及整体代表即国家之间在处理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公正性。不仅如此, 由于国家利益不但关系该国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该国后代人的生存, 因此, 国际公正也内在地包容着以国家整体形式体现的代际公正。

(3) 种际公正。

所谓种际公正是指人类与其它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自然等异种之间的公平问题。人际公正、国际公正的形成、发展及履行都是以种际公正为基本内容的。而种际公正并没有赋予自然以神性, 并没有否定人的尊严。人类虽然没有占有和主宰自然的权利, 却具有享用自然的权利, 即在自然中栖息、利用自然的价值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只是与其它生物以本能享用方式不同, 人类以实践的方式享用自然。

三、自然资源观与环境感知

任何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先是人的问题, 人们正确的环境感知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 积极回应政府环境政策至关重要。

1.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环境感知是指个体周围的环境在其头脑中形成的映象 (image) , 以及这种映象被修改的过程。狭义的环境感知仅指环境质量在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本文所论皆为狭义环境感知概念。尽管环境感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但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 它们只是感知对象的差异, 而感知心理过程则是一致的。许多学者都认同戈尔德 (JohnR.Gold) 和博奈特 (K.P.Burneett) 提出的环境感知过程。

心理学中将环境区分为物理环境 (或地域环境) 和心理环境 (或行为环境) 。前者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的。心理环境则是指物理环境在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印象。简单地讲, 环境感知过程就是感知主体在物理环境的剌激下收集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在大脑中形成心理环境, 从而根据它来指导、评价自己的外在行为, 调整信息收集。因此, 环境感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获取信息阶段、处理信息阶段和指导行为阶段。

2.环境感知特性。

以往环境心理学比较注重分析环境感知过程中的主体差异, 实际上环境感知是否准确既依赖于主体的信息采集是否全面、信息处理是否合理、指导行为是否正确, 同时也与客观的物理环境是否具有有利于主体感知的“明显特征”有关。我们在此主要从感知主体方面分析环境感知的特性。

(1) 环境感知的不精确性。

感知论者认为人不可能准确地接受环境印象, 因此, 人所做的决策是根据了一定程度歪曲的现实印象的。正如感知过程图所示, 物理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任何一个感知个体均无法将所有的环境信息全部、准确地接收到。原因之一, 是环境感知门槛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threshold) 使人们忽视一些细微的环境信息。既然环境感知是以个体感觉器官对环境刺激的有效回应为先决条件的, 那么在生理上无论哪一种感觉器官都存在一个最低环境刺激强度, 以便感官能够接受到这一剌激。低于这个强度, 就无从讨论环境感知了。这个环境剌激的最低值就称为“环境感知门槛”。环境感知门槛首先受人体器官生理机能的制约, 其次受个体后天培养的接受信息习惯或倾向的影响。如果某一个体在环境方面受到的教育较多, 那么该个体与另一个生理条件基本一样的个体相比, 他对环境信息的剌激就敏感一些, 其环境感知的门槛就相对较低。原因之二, 个体还要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在这个阶段, 一些环境信息会被较为真实地转变为心理环境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环境信息则会被扭曲或过滤掉。因此, 感知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不精确性。

(2) 环境感知的空间层次性。

环境感知的空间层次性有两重含义:其一, 每个人的不同感知器官 (眼、耳、鼻、手、舌等) 收集环境信息的空间距离是有层次性的, 距离被感知的物理环境越远, 所能利用上的感觉器官越少, 当然在感知不同环境事物时, 感官的空间感知顺序会有一些变化。其二, 人的某项感觉器官距离某一特定物理环境的空间距离越短, 收集到丰富的、确切的环境信息的可能性越大。其三, 人群差别。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对环境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不同人群的差别上, 1993年一个国际社会调查项目组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西班牙、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调查了人们对环境成本的支付意愿, 发现在不同年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的人群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3) 环境感知的文化集团性。

尽管个体间环境感知千差万别, 造成差别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后天对个体的塑造使得环境感知主体具有集团性。在集团内部, 个体间的感知差异相对集团间的感知差异要小得多。因此, 也有的学者认为在观察人与环境关系时应考虑三个系统:社会系统、个体系统和环境系统。人们可以根据每一个体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角色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标准划分出多种集团, 同一集团内的个体由于具有相似的利益视角或关注领域, 因此, 在环境感知过程中会有一些相似性。在各类集团中同一文化集团内部的个体环境感知差异性相对较小。

3.小结。

正因为人类只有通过认知环境, 才能从中获得指导行为的方法。环境感知是人们环境行为的心理基础, 准确的环境感知是导致合理环境行为,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的前提。笔者认为,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 提高公众的受教育程度, 这将有利于环境感知敏感性的提高, 使更多的市民自己建立起“环境预警”概念、“资源预警”概念。而在目前市民既定的受教育水平下, 资源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上, 尤其是中小学生。帕莫 (JoyA.Palmer) 等人在分析了英国环境教育者的行为后发现, 儿童时期的个人阅历对资源环境教育的认识和重视起很大的作用。美国的情形也相似。实际上,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儿童时期的资源环境教育对一生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 环境感知的空间层次性告诉我们, 大多数人由于没有或较少接触到自然资源的纳污体, 如河流、郊区垃圾场周围等, 因此对它们的资源环境状况感知极其不准确。为了让人们意识到这些, 应以各种媒体形式让人们了解到他们看不到、闻不到、更触不到、尝不到的资源环境状况。正确的资源环境感知引导对建立公民资源环境意识是必要的。

第三, 就具体的某个地方而言, 在进行资源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时, 要了解当地公众的环境感知特点,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有效促进当地人们资源环境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任俊华, 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增建平.寻回绿色——环境道德教育.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恩涌.人文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陈爱华.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3)

[6].梁学庆, 陈红霞.关于资源伦理观的思考.学习与探索, 2003 (3)

[7].吕国平.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适应的新资源观.资源科学, 2001 (5)

[8].翟辅东.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资源科学, 1998 (11)

[9].王伟博, 殷有敢.基督教环境伦理及其生态回归.文化, 2006 (1)

对外界自然环境的感知与挑战 篇3

对于当代青年先天教育环境的不足,我们希望在后天的成长经历中弥补。有些学生社团或者班级、小团体,也组织一些面向自然的活动,然而在活动中缺乏挑战性、对抗性,都是一些经过开发的人工景点,比如香山、凤凰岭、司马台长城,已经有现成的铺好的道路。经过开发之后的自然不再具有原来的激发人激情和自信的特性。“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原始的自然环境,未开发的、有险峰的挑战,使得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选择迎难而上,发掘潜力和智慧,从容应对多变的、不确定性的世界,锻造强大的内心世界。如果是集体探险,则可以进一步培养人的互助合作精神和共同体意识。青年人应当利用节假日到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去磨砺,比如徒步穿越森林、草原、沙漠,退而求其次,徒步穿越城市或乡村也可以经历磨砺。在实际穿越活动或类似的活动中,可在保证基本安全的情况下,增加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困难程度。比如,像毛泽东不带一分钱去徒步游历,多一分挑战,便多积累一点勇气和智慧。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则可以直面险恶天气,克服自身的恐惧、生理极限。比如,下雨的时候可以不打伞,青年毛泽东称之为“雨浴”;烈日的时候就迎接曝晒,这叫“日光浴”;顶着大风去爬山,则可体会“风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主动创造挑战自我的机会的。

小草是需要各种各样呵护的,而大树是经历风雨雷电、艰难困苦的洗礼而屹立不倒,反而有可能去呵护小草。我想,面对自然的自信、智慧和霸气,是大树型人格的基础。

二、对所处社会环境的深切感知,良知与正义感,空心的基础。

1、青年毛泽东在和劳动群众共同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疾苦,培养了扶弱抑强的根本价值立场。

习惯与自然[范文] 篇4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自然辩证法论文精选(范文) 篇5

论文1:教学改革的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课程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上课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一些同学一直关注自己的智能手机屏幕等情况。为此,在问卷中专门就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展开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是自己当前所需要的;38.3%的学生选择的理由是科研任务重,政治课有时候和专业课时间冲突,不得已只能舍弃政治课;39.4%的学生不满意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无视学生的存在;33.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机械,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应付,所以上课来不来、听或者不听,关系都不大。

(二)师生之间交流少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改革之前,在54个学时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细致,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探讨,学生参与讨论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希望能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中寻求答案的话,他们也可以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但是,改革之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时数降到18,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是4节课连上,这样师生课堂见面的机会至多5次,并且每次上课的时间连讲课都满足不了,更别说留出时间给学生讨论。有的学生描述当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是“匆匆太匆匆”。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36.6%的学生对课堂同学演讲,大家参与讨论表示很感兴趣,并且自己愿意参与;49.5%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对于自己是否参与感到犹豫;只有13.9%的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冷漠。总之,由于受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改革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课堂讨论少,无法满足学生想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的愿望。

(三)学生的实际收获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学生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并非毫无缘由,除了上课时间冲突、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于课程收获与期望值之间有差距而产生了对本课程的失望情绪。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收获”这一问题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反映,课堂讲授内容有限,老师讲的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学生想知道的内容,老师却没有涉及,课后想要积极补充学习的学生得不到相关的学习资料。32%的学生认为,虽然上课时老师推荐了课外阅读资料,但是不愿意自己去购买,而图书馆借阅又比较麻烦,并且同一本参考书图书馆馆藏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要。总体来讲,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需要一段调整与适应的时间。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调整教学内容,探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本门课程教学目的。

二、“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内容

根据前面总结出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与学校研究生院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分析和论证,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操作方式。

(一)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教学知识点,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2013年,“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拿到了以郭贵春教授为首席专家,陈凡、吴彤等教授组成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五大板块。显然,要在18个学时内完整地讲解这五个部分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便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试图了解学生“学”的愿望与兴趣,以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参与选择课堂内容,需要统筹考虑,既要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又要将核心的内容讲授给学生。所以,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将教材中五大板块的内容细分成60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将自己最感兴趣的5个知识点圈出来。学生网上选课之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对知识点关注度的高低排序,选择出课堂主讲知识点,然后经过授课教师的统筹加工,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使整个教学知识点尽可能地系统化。对于课堂没有时间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推荐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的参考资料,放在一个“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供大家学习或使用。网络平台包括课堂主要知识点、课后自主学习参考资料、主要研讨议题、师生交流共享平台等板块。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改革教学形式:课前提问、课堂研讨与课后无缝对接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后的一两年里,教师非常熟悉的教学体系一下子被压缩到原有课时的三分之一,大家都感觉课堂时间不足,谁也不愿在课堂上浪费一分钟时间,教师“满堂灌”的情况更突出了,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尝试进一步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新的教学模块设计上,即把课前提问、课堂研讨和课后实践三个环节紧密接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了解下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研讨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在教师课堂讲解后,学生结合问题以多种形式展开自由研讨。由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学生自由选课,所以每一个授课班级都包含多个“专业”,一个研讨话题在不同“专业”学生那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样的研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一部分,课堂上同学们交流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到谷歌学术、谷歌图书、LibraryGeneis、SearchWorldCat等搜索引擎检索文件,很多学生课后尝试检索希望得到的文件,获得了成功。虽然在课堂上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交流,但是对他们来说却非常有用。

(三)调整教学时间:提前选修与增加上课时间自由度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前,也就是本课程是54学时的时候,每学期每位教师承担的班级有限,否则工作量太大,由此造成单个班级人数基本上都在150以上,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课程学时数减少之后,每位教师可以承担的班级数量增加。为了搞好小班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中国矿业大学规定本课程选课班级单位人数上限是80。小班授课带来了诸多便利,教师和研究生院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置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整。首先,对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称推免生)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时间做出重大调整。原本学生选修硕士期间的课程都要在正式入学之后,但是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恰恰是选修课程最多的一年,同时几乎所有理工科的学生都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去,推免生甚至从本科期间就在导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科学研究。正是由于硕士生第一学年学习和科研任务都比较繁重,在科研与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冲突时,学生往往牺牲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推免生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初,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己可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其他同学忙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候,推免生最为轻松。所以,中国矿业大学从2013级推免生开始试行提前开选修公共课,也就是对2013年秋季入学的推免生,在2013年的春季,在自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入选课系统进行提前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学生的压力,也提高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其次,增加学生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由于教师承担的课程在周次上较为一致,每周在所有的班级上主讲内容相同,授课固定在一个教室。这为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学生偶尔出差或有其它学术活动,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有冲突,他们可以选择本周的另一个时间到同一教室中听课。假如一位教师同时承担5个班级,那么一周内学生几乎每一天都有听课。

(四)改革考试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分析能力一直以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考试基本上都是以课堂开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基本来自教材,考试题型采用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这种考试题型符合教学时间充足(54学时)、教师讲解细致的情况。但是,改为18学时后,再以这样的方式考查学生显然不合时宜,因为改革之后的教学是“授之以渔”,把教学重点转向教授学生运用本课知识分析和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对本课程考试的题型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考核的重点转向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改革后的题型主要采取分析论述的形式,考试内容主要选取近半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让学生做出独立分析。比如,2013年6月份《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目中,我们选取了发生在2013年3月份的黄浦江死猪事件[3],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环境生态问题、技术专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等;在2014年春季学期的考试中,我们选取了政协委员谈长江水污染问题,让学生论述自己的看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考试内容的改革让学生摆脱了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见》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帮助硕士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意见》中“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调整,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做出相应的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堂教学知识点,增加学生上课自由度等,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激发学生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而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有了更多实质性的收获。

论文2:防护工程设计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按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设计防护工程,使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更有机地融为一体。

坑道式防护工程是在山体中采用暗挖方法构筑的工程,通常构筑在较肥厚的岩体中,岩石覆盖层随进入距离的增大不断增厚,坚实的自然岩层抗御杀伤武器特别是大口径常规武器有良好的防护能力。坑道式防护工程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特殊工程,一方面利用自然岩层防御武器破坏,利用自然植被进行伪装,另一方面通过对口部等的改造,使其具备抵御预定杀伤性武器破坏的能力,使其能够通过伪装进行隐蔽。生态自然观理论告诉我们,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维系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防护工程设计中,应充分把握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使设计既符合作为人的内在尺度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作为人的活动的外在尺度的客观自然规律,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按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进行坑道式防护工程设计,首先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原有的自然条件,尽可能不要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防护设计中,使洞室的走向顺着山脊,最大限度增加洞室顶部防护层厚度,这样可以减少作用在工程衬砌上的武器荷载,使工程尽早进入静荷重段,使工事具备一定的抗力储备,在高于设计抗力的要求下也不一定破坏。其次,在设计理念上,要考虑到如何使人工自然(即防护工程)更贴近天然自然,这样,不仅能减少对天然自然的破坏,而且还能提高工程的防护能力,特别是伪装能力。在出入口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物、地貌、植物进行伪装,可使得伪装符合实际情况,逼真而无明显破绽。合理利用地形的遮蔽性能能保障防光学侦察和良好隐蔽,甚至能获得对红外辐射侦察和雷达侦察的隐蔽效果,合理利用地形的景观性能则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目标对光学侦察的显著性,减少实施人工伪装技术的难度;合理利用植物可隐蔽目标、降低目标显著性。为此,在进行坑道式防护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认识自然界是第一位的,认识并充分利用原有自然物,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不要粗暴地对自然进行大肆破坏建设,比如无规则大面积的开挖,工程废料的随意处理,随便堆弃等。

二、坚持科学精神,在防护工程设计中既尊重规律,又勇于创新。

防护工程既是充分利用天然自然在未来战争中的防护作用;更是设计建造新的人造自然———防护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在军事上的运用,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转向信息化战争,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特别是先进的空袭武器装备,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将成为主要的作战样式。防护工程如何应对高科技条件下战争,真正起到防护作用?首先,要探索、掌握现代战争规律及现代战争武器的性能、特点,掌握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的原理及其编制依据,从而针对具体的防护工程进行相应调整,必要时还应进行试验检验,只有这样,设计建造出来的防护工程才能经得起未来战争的考验,才能在实现战备效益的前提下,节省造价。因此,作为防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真务实精神,科学追求的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在设计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创新精神;有条理的批判精神,也就是有理性的怀疑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在不同的设计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理论不断发展。作为防护工程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在近几年都经历了较大调整。其中,防护设计由防核武器破坏为主转变为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破坏并重,强调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隔震规范的计算原理和参数都进行了全新调整,同时新增了伪装设计、智能设计等内容。在进行防护工程设计时,需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辩证发展地看待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需要认识到规范、标准是随历史发展而变化发展的,规范、标准中的计算方法等是有条件限制的。同时,因防护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与防护工程相关的实验数据、理论研究尚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工程设计,是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现有规范、标准的。笔者参与防护设计的某防护工程,因地质条件较差,为V类围岩,工程主体部分防护层厚度近百米,现有规范对这种地质情况的计算理论及方法尚不完善,仅近似地按碎石土中地道、坑道式防护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完全依据规范的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得出荷载均较大,基本没有体现空气冲击波在防护层中的衰减,计算出的衬砌厚度在1米至2米之间。后经专家对现行规范、标准进行讨论,认为现行人防规范、标准中提供的卸荷拱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浅埋工程,对坑道、地道等深埋工程不适用,专家建议此处采用或借鉴其他公式计算。经分析计算比较后,《美国空军设计手册》提供的计算方法只考虑空间散射所造成的衰减,计算出来的峰值压力比较合理。因此,防护设计采用了《美国空军设计手册》的计算结果,荷载得到了降低,衬砌厚度降低到1米以下。工程在保证战备功能的情况下,节省了造价,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其次,还要勇于创新,在防护工程设计时要有前瞻性。防护工程主要是为今后几年至几十年的战争准备的,而武器技术、作战样式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必定有各种显著的变化,防护工程的设计理论、工程材料、工程技术也必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发展。如何保证依据现行规范设计建造的防护工程,在建成后的若干年内均能够发挥战备作用呢?

首先,作为防护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用运动的观点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创新、不断变化发展的,工程本身也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防护设计人员对作战样式的变化及工程将来的变化应有前瞻性,知道工程将来可能需要承担的任务,在设计中考虑到将来的要求。其次,在工程前期选址中,尽量选择岩质较好、防护层较厚的山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建设的造价,同时因工程主体处于静荷重的山体中,在抗力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可以不做改动或者只是对口部进行处理,就可以满足更高抗力的要求。然后,在工程设计阶段,一方面充分利用山脊等自然条件增加防护层厚度,同时在不增加造价或只增加少量造价的前提下,增加抗力储备。另一方面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同时便于将来的加固改造。设计中做好防排水处理,保证围岩及衬砌不会因为地下水的长期作用而受到影响。最后,在工程建成后,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在防护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变化调整的时候,及时复核原设计是否满足新规范、新标准,对不满足的部分,及时进行加固改造。在防护工程设计中,坚持科学精神,立足客观条件,探索战争规律,尊重工程规律,勇于创新,统筹考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战争形态,工程自身的战略及战术作用,以及工程建设维护代价,既可以充分挖掘战备效益,又可以以最低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战备效益。

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防护工程的设计质量。

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他们又有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认知范畴,一般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实践范畴,总体是可预见的。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和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即是工艺学,是具体运用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技术运用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防护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防护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运用好现有科学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的运用,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防护工程设计的时间周期、图纸复杂程度,都较以前有了更高的要求,按以前的手工作图、完全手工计算,已不能满足要求。AutoCAD等绘图软件以其简单易用、易修改、可重用、准确真实和易存储传输的特点已成为防护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在防护工程设计中,需要完成大量的计算工作,手算易错且工作量大。MathCAD软件编程因其与手算过程相同,且简单易用,笔者在开始防护工程结构计算前,使用MathCAD软件编制了一系列的计算程序,可分别完成防护工程设计中的荷载、弯矩、配筋等的计算,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减少了设计周期,同时计算部分的修改及调整也变得非常容易。另一方面,是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的运用。防护工程的施工技术伴随着大量地下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发展,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防护工程的建设。在防护工程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又要注意不能设计现有技术、设备无法施工的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技术及机械得到运用,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得到降低,施工安全有了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防护工程设计完毕后,还要按照现代技术规范的要求再进行技术评估、验证,以及按照现代技术要求组织实施。采用科学的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对相关技术的利弊得失进行综合评价。从政治、军事、经济、生态环境、技术等各个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方面对技术正负效应做出全面评价,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评估者对技术预测所形成的各种方案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估。比如现阶段,在施工工艺、技术选择上,坑道式防护工程施工普遍采用新奥法、钻爆法、盾构法、浅埋暗挖法。同时,光面爆破技术使洞室超挖及塌方得到减少,超前导管、钢拱架支撑等技术使得软岩中的大跨度结构施工有了可能。掘进机施工已具有较高的水平,部分工程已经使用。但同时需要注意到,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施工机械化、施工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还需加强。在进行技术评估时,不同的施工工艺、技术选择必定导致工程质量、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同,通过技术评估、验证后,才能得到最优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四、结语。

上一篇:×××县信用联社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后勤岗位考核细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