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共9篇)
①劳动合同的形式是一种协议。即当事人的合意,这种合意可以各种外在形式出现,比如承诺书、意向书、契约、合同、协议等;
②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有关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劳动合同,劳动者须在一定期间内为用人单位进行工作,用人单位负责提供劳动条件和工作报酬。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收益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履行法定的赡养、抚养和扶助义务。用人单位通过支付报酬来换取职工的劳动力以取得利润。这样在劳动合同中以劳动付出和劳动报酬互为条件,实现了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包括:与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不包括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没有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包括:(1)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单位,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公司在我国的分支机构、股份制企业等;(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单位;(3)个体工商户、个体承包经营户等个体经济组织。
一般而言,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自然, 这不是对劳动关系的法学意义上的精确表述, 充其量只是一种概括性陈说而已。学理意义上的 (或者说完整意义上的) 劳动关系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尚无定论。根据《布莱克法律辞典》的定义, 劳动关系是雇主与雇员之间就劳动管理、工作条件、工资、津贴和奖惩做出的约定。我国有学者认为:“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可以看出, 劳动关系是以劳动合同 (契约) 为外在表征, 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形式, 是组织社会劳动、合理配制劳动力资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劳动协议, 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 (也有例外) , 有义务完成用人单位的生产任务、工作任务, 并有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内部规章制度;而用人单位则有义务支付劳动报酬, 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及保险、福利待遇等。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监督、责任、立法宗旨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但该法对究竟何为劳动关系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这就造成了在我国当前调整劳动合同关系最为基础性的法律规范中, 没有对什么是劳动关系这样一个最为基本性的问题做出回答。据笔者分析, 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 征求意见稿在界定劳动关系时采用了“报酬”和“为其成员”两个标准, 而以“为其成员”为标准不能涵盖劳动关系的全貌。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 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不为用人单位“成员”的职业和岗位, 如农民工、季节工、演艺人员等, 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工作关系中不可或缺者, 但不在单位编制范围之内。如果将这些劳动者排除于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之外, 显然是不恰当的, 将会造成这些劳动者无法得到劳动合同的有效保障。
第二, 《劳动合同法》在对劳动合同进行分类时, 提出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一合同类别, 如果采取“为其成员”标准, 那么, 那些在一定期限完成了一定工作但并没有或不愿成为单位成员的劳动者, 其合法权益 (如社会保障待遇、工资待遇、正常劳动时间等) 一旦受到侵害, 将得不到劳动合同法的有效救济。
第三, “提供有报酬的劳动”也不能成为劳动关系的必备要件 (虽然报酬问题是劳动法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核心问题) 。因为在劳动实践中, 存在为数众多的志愿劳动者, 他们以社会公益为目的自愿提供劳务, 有的甚至义务劳动许多年。尽管他们的劳动是不需报酬的, 但放弃报酬并不意味着放弃得到劳动保障的权利, 如果将这些人置于劳动关系之外, 那么志愿者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反而得不到社会和法律的相应回馈, 这与和谐社会中劳动法制所应恪守的基本理念是相悖的。
可见, 在“成员”和“报酬”标准之外还应确立其他标准, 才能对劳动关系做出更为准确、清晰、符合实际的界定。笔者认为, 可以考虑以劳动岗位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过程是否能够分离作为另一标准, 即如果劳动者的岗位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不能分离的或不可或缺的, 就构成劳动关系。反之, 就是一般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采取这一标准的好处在于, 它可以将公益型劳动者和成员外劳动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 纳入劳动关系的范畴当中, 使劳动关系与临界的劳务关系、雇佣关系的法律界限更加明晰, 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和行政、司法的相应处断都不无裨益。据此, 笔者试将劳动关系做如下界定:所谓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以获得报酬或实现公益为目的, 在成为单位成员或虽不为其成员但其劳动与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不可分离情形下所形成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特征
1. 劳动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劳动关系不可能产生于两个自然人之间, 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此外,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劳动关系主体的另一方当事人同样是特定的, 即必须是劳动者本人, 也就是年满16周岁以上, 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 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具有职责上的从属性。
这是劳动关系最为本质性的特征。劳动关系成就以后, 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 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参加单位要求的工作时间内的各种活动。另外, 当劳动者从事产生外部效力的生产经营活动时, 必须以单位的名义进行, 由此产生的责任也由单位承担。
3. 劳动关系具有双方性和有偿性。
有偿是指普遍意义而言, 即在一般情况下, 只要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 用人单位就应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而且, 用人单位还应当随着用工时间的累加, 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因而, 劳动关系下的劳动合同一般被视为双务有偿合同。当然, 在特殊情形下, 如在某些事实劳动关系中和公益性劳动中, 劳动关系也可能是无偿的, 但无偿性并不能改变劳动关系属性, 用工单位也不能借此减除其对劳动者应负的法定义务。无偿劳动关系是现今社会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
4.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单位具有用工过程上的不可分割性。
这意味着, 劳动者的劳动内容与单位的业务范围是完全一致的, 这种劳动本身即构成用工单位业务内容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劳动者的劳动与用工单位的业务范围是不一致或不相关的, 如劳动者为医院修理电冰箱, 那么, 双方的关系就有可能不是劳动关系, 而是雇佣关系或一般劳务关系。
5. 劳动关系的内容具有法定性。
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法律对劳动合同的具体规范中。为了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各国对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 如劳动时间、劳动保护条件、最低工资、社会保障待遇、竞业禁止等都做出了规定, 当事人必须遵照执行。
6. 劳动关系具有利益的波及性。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在以前的社会阶段中应当是没有的,劳动关系为什么会产生,那是因为一边是拥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而另一边是仅有劳动力提供的劳动者,拥有了生产资料如果没有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不会变成产品,生产资料成为一堆废物,而作为劳动者则只能提供劳动以换取报酬,这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由此产生了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
劳动关系是生产资料拥有者(用人单位)与劳动力提供者(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具有从属性且权利义务明确,劳动者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而他方给付报酬的契约性关系。
我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这一定义其实相当简陋,易使人将雇佣关系也作劳动关系理解。我国台湾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先生对劳动契约的表述比较能准确地反映劳动关系的内容:“劳动法(亦称劳工法)上之劳工契约,谓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方在从属的关系下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力,而他方给付报酬之契约乃为特种之雇佣契约,可称为从属性契约。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系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从属性劳动,提供职业之劳动力,并由此获取报酬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此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由平等的民事主体成为不平等的从属性主体。劳动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和另一方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建立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及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由双方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定。而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领导地位,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的使用者,处于管理劳动者的领导地位,双方由此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从属关系。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既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也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自始至终平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则自始至终不平等。
(2)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外形成统一的整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后,就是用人单位的一员,对外一般以用人单位的名义从事活动,可以代表用人单位与外面的主体进行民事行为,同时对外称呼时在自己的名字前也冠上单位名称。这点和劳务关系雇佣关系都有所不同。
(3)劳动关系国家干预较大,劳动关系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的重要方面,作这国家而言,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将其纳入管理是很必然的,这也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劳动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都用法律的方式确定劳动关系。我国建国以来,八十年代以前的观点认为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劳动者,以长期以来形成的家庭观念教育管理劳动者,劳动者的付出就像是对家庭的付出,那怕是付出生命,家人悲伤一下即可,劳动过程中也是任劳任怨,不計报酬。即使如此,国家也是干预的,在国家层面上设置了人事劳动管理机构,只是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但随着社会发展显然不能适应,于是先后颁布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人事劳动部门及有关国家机关对于劳动方面的法规、规章更是不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无效。如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违约责任等都由法律进行规定。同时用人单位必须达到用人条件否则按非法用工处理,而作为劳动者也必须年满十六周岁,否则不能形成劳动关系。这些都是劳务及雇佣关系不要求的。
(4)劳动关系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因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同时又有一批缺乏生产资料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存劳动者的存在,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三)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确立后,在适用法律上规定得很明确,在确立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方面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进行规定。在劳动者受到伤害后有《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调整。
在处理程序上,劳动关系也有不同于其它法律关系的处理程序。首先如果产生劳动合同纠纷,如用人单位不缴纳保险等不履约的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对劳动仲裁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救济等。产生了劳动者受到伤害的可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通过劳动仲裁及诉讼解决纠纷。总之,目前劳动关系适用法律从实体到程序都比较完善。
二、劳务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劳务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法律方面没有解释,《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在该法第五章第二节专门就劳务合同有关事宜进行了规定。《劳动合同法》上的劳务工隶属于劳务公司,与劳务公司系劳动关系,而作为用人单位而言,劳动合同用工是主要用工方式,劳务用工只是补充方式。公允许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法律这一规定笔者认为是在帮助用人单位逃避劳动关系责任。在现实中劳务派遣单位往往实力较差,很容易侵犯劳动者的利益。当然由此及相关其他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从中得出劳务关系的实质内涵。
(一)勞务关系的内涵
劳务关系指的是人们以活协的方式提供给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涵盖范围较广,内容可及劳动、雇佣、承揽、居间、委托、运输、保管等。在立法过程中因各方面的不同有些劳务关系有着自己的名称,因而很少提及劳务关系一词。1999年版《辞海》对劳务一词的解释就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的活动。是不是贴切不一定。但应当肯定的是劳务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
(二)劳务关系的特征
(1)劳务关系是以工作完成为目的的契约。劳务不是用人单位工作的主要方面。
(2)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应为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工作成果是劳务者提供劳务获取报酬的条件,而作为使用劳务的一方仅据工作成果按合同约定付酬。
(3)劳务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这是区分劳动与劳务关系的关键,劳务提供者与劳务成果享有者之间以民事合同约定,地位平等没有从属。劳务提供者一般以自己的设备,枝术和劳力独立完成工作成果,不受劳务成果享有者的管理。
(4)劳务提供者风险自担。劳动关系下生产资料和劳者者相结合产生新产品或提高了生产资料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这当中存在了劳动力的价值,而作为劳动者劳动力价值是不是都付与劳动者本人,很难清楚,但按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生产资料只是改变了形态,对其提值的原因都是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中含了提值后的劳动力报酬、国家参与分配的税收及生产资料拥有者的利润等,而除了劳动报酬外的价值都叫剩余价值。生产资料拥有者拥有了这部份价值当然应当承担为其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风险,而作为劳务提供者其劳动力价值已含在劳务报酬中,其风险自应当承担。其次,劳动者一般是仅有劳动力提供的自然人,根本承担不了劳动受到伤害的风险,从平衡几者的关系而言风险承提如此划分也是公平的。
(三)劳务关系的法律适用
劳务关系因其不同于劳动关系,系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适用方面也就是适用一般民事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
三、雇佣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雇佣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初始形态,在最早的生产时期,生产资料少,社会化大生产难以形成,而存大着需要劳动力提供的情况下产生雇佣关系,时至今日,这样的劳动力提供方式也必不可少。
(一)雇佣关系的内涵
我国的法律对雇佣关系没有法律进行明确规定。在大陆法系国家各国一般都对雇佣设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及《中华民国民法典》等,另外,英美法系国家中的英国也有成文法对雇佣合同进行规定。
雇佣关系指雇用人与受雇人约定在一定时期内,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动并由雇用人支付报酬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雇佣关系的特征
(1)主体地位平等,雇佣关系双方主体地位平等,没有隶属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关系的产生、变更、履行和消灭均是平等的。
(2)当事人意思自治,国家不干预。
(3)主体范围较大,雇主可以是单位也可是公民,而劳动关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只能是单位而不能是个人,提供劳动力的人也没有限制。
(三)雇佣关系的法律适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雇佣关系是私有制下的用工制度,因此虽然其在现实社会中作用仍很强大,但由于雇佣关系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关系,在目前我国的体制体现在法律中并无名分。对于雇佣《民法通则》中没有规定,《合同法》也没将其作为一类独立的有名合同。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围绕是否规定雇佣合同产生了很多争论,草案中也曾对雇佣合同进行了专章设计,但最终还是消失了。
目前为止,对于雇佣关系产生的纠纷只有当雇工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而合同订立及其它方面并无一字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五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这三类组织其实按照《劳动法》的观点应当属于用人单位,因而与其劳动者之间完全可以形成劳动关系,但因这一解释,在这三类组织中劳动的人员就成了雇工而不能适用劳动关系处理了,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组织与劳动者的关系也在改变。
其次,对于雇工受到损害的情况目前为止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进行了规定,在该经《解释》的第九条、第十一条分别规定了雇主责任、雇员责任,才使得对这类纠纷的处理有了实体法上的依据。
总之,在以提供劳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及雇佣关系,由于其基础都是提供劳动力,所以在现实之中特别是针对劳动力提供是以自然人个体进行的情况下,这几种关系变得难以区分,而由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当出现纠纷后所带来的责任承担及应承担责任的大小、方式都有所不同,不仅法学理论界应认真研究,更应当在立法方面予以解决。以便于司法实践。
参考文献:
[1]史尚宽:《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吕琳:《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张克勇、郭才森:《浅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与劳务合同》,法律教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对劳动关系作了明确的界定,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法》从法律的角度确立和规范劳动关系,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
(一)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劳动法》中所规范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法律特征:
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律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马克思关于法律本质的基本观点,是纵观人类
社会历史和运用唯物史观进行阶级分析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法律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法律所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有
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律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既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
现,那么统治阶级制订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社会
关系和社会秩序,从而顺利的实现统治,巩固统治。
“阶级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法学带有阶级性,法学政治化,给中国法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
第一、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认清剥削阶级法的本质,推动人们反抗旧的制度,摧毁旧的法学体系,建立全新的法学体系。
第二、法学具有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镇压反革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了人民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
因而,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法学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曾使中国法学在1949年-1957年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中国能成功消灭剥削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奠定了基础。然而,过分的强调阶级性,也对我国法学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法学的发展。
二、法律的特征:
我们把法律的一般特征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即: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凋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控对象
法律不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在法律上,行为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找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Ⅲ这就是说法律一般不以主体作为区分标准,而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因而它首先对行为起作用,首先调整人的行为。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之一。比如道德规范是通过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是通过组织控制或舆论控制来完成社会调整的。概而言之,法律是以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
(2)法律的规范性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之所以说它具有规范性,是因为:
第一,法律具有概括性;它是一般的、概括的规范,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进一点又使法律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判决书)区别开来。
第二,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则为主;这不仅表现在法律规则在量方面占主导地位,而且法律的其它要素或者是为法律规则服务的,或者需要转化为规则而发挥作用。
第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这是法律的规范性最明显的标志。这同其它社会规范有着显著的区别,一般的规范都不具有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法律的规范性决定了它的效率性。法律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无须象个别指引那样对具体的人和事作出具体的指引,只要通过规范的安排和指引,即规范性调整,它就能对一切同类主体和同类行为起到作用,每个人只须根据法律而行为,不必事先经过任何人的批准,因而其作用是高效率的。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1)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范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亠,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一般社会规范,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以法律效力。第二,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法规范。第三,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给予这种规则或原则以法律效力。其中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情况。法律的创制不是仅仅通过认可和制定,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被认可或被制定以后还有一个再度创造的过程,这就是解释。
(2)法律的国家性
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因为:第一,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刨制的。尽管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它不能只是以统治阶级的名义。法律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来制定和颁布。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这是法律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第三,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所有这些是法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意志,从形式上说是国家意志。只有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
(3)法律的普遍性
由于法律是国家指定或认可的,所以它派生出”普遍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法律在一国全部地域范围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法律的”普遍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在空间、时间和对人的效力上是不一样的。法律在空间上的效力区别取决于这个规范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生效,还是只在某一确切规定的地区内生效,或是预先规定在国外生效。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法律是规则为主,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是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则的法律后果则是对权利义务的再分配。第二,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第三,权利义务是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不管法律是怎样的法律,不管这种法律以权利为本位还是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和义务总是被立法所充分重视,也受社会各成员关注。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可以、该怎样行为,不可以、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
(2)法律的利导性
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法律的利导性取决于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双向的。”双向“表现在: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它们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如果把权利看成正数,那么义务便是负数;义务是权利的范围和界限,权利是义务的范围和界限;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且权利可以诱使利己动机转化为合法行为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后果,比如王海基于获得双倍赔偿金(利己动机)行使索赔权(合法行为)从而产生打假效果(合理结果)。
通过义务对行为和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规范很早以前就出现,如道德、宗教规范,但它们都不采用利导的机制,不承认利益,只提倡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人们行为的任何规范性调整如果只与禁止和义务相联系,就不可能是有效?quot;,它会侵犯个人的自我决定性,也就不可能存在把社会有机体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相互作用,在众多的社会规范中,只有法律的利导性是最明显、最有效的,只有法律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定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并调节有意识的活动。
(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实施
(1)法律以国琅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尽管许多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是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不具有国家性。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比如道德规范就不具有国家强制的性能。但是,(1)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法律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2)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这种强制性只在人们违反法律时才会降临行为人身上。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意味着法律实施过程的任何时刻都需要直接运用强制手段,当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时,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显露出来,而只是间接地起作用。(3)国家强制力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还依靠诸如道德、纪律、经济、文化、舆论等方面的因素。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化的趋势。
(2)法的程序性
法律的实施虽然是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但它是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执行的。法律的强制如果等于简单的暴力,那么统治阶级也就无须采用法律的形式来进行治理,只要有刑场和行刑队这种暴力工具就行了。所谓法的程序性,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纵观法律史,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或多或少是通过程序进行的。古代法也十分重视程序以保证法律的实施,只不过这种程序的出发点、程序的正当标准与现代法的程序有区别罢了。近现代法律只是对法的程序标准加以正当化,使法律实施的方式更科学、更富有理性和公正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的独特之点
首先,在于它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确认和保护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私有经济同占优势的公有经济紧密相联,并受公有经济的巨大影响,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小。据有关方面统计,到1987年底,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仅有22.5万家,它们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也只占1肠左右,即使今后还会得到发展,但总是有限的①;法律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的目的是使它们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法律除确认和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外,还要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限制其消极作用,使其健康发展。因此,这种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决木会影响和改变的法律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确认和保护同资本主义
法律确认和保护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是迥然不同的。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都要确认和保护私有经济,这里表现出两种法律之间的一定历史联系和某些共同性。但私有经挤在两种法律中的地位、作用、目的、性质、发展方向都是不同的。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它是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有国家政权存在的条件下,任何法律都是通过国家政权表现出来的一种国家意志。有什么样性质的国家政权,也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政权是由资产阶级所掌握,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性质必然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则不同,它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由于参加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其他劳动者,此外还包括有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等在内的一切拥护祖国统一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自己的国家机构来制定法律,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所反映的意志内容,决不是某一个阶级或某一部分人的意志,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法律不是为某个阶级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服务,而是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服务。由人民来立法,反映人民的共同意志,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突出地反映出我国法律的本质属性。用‘人民意志的体现,来表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本质,同以往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来表述法律的本质,体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同阶级对立
最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还突出的表现在它已经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它的主要之点,不是阶级专政,而是组织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的来说,在阶级对立社会里,由于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对立,他们之间的斗争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法律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其功能和使命主要是进行阶级斗争,实行阶级压迫和统治。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则不同,由于在这个阶级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已不存在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阶级斗争虽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有时甚至还会很激烈,但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与这个根本任务相适应,这个阶段法律,已不再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了,它的主要功能和历史使命己转移为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声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为此而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由于在这个阶段,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上还会产生和存在着极少数的破坏分子,法律仍然具有专政的职能但它毕竟不是这个阶段法律的主要职能了。-
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它是指劳动者同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用人单位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协议,劳动者加入某一用人单位,承担某一工作和任务,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和其它规章制度。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双方的协议,提供各种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受本单位成员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
1.合同是法律行为,是设立、变更或消灭某种具体的法律的法律关系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表达设定、消灭或变更法律关系的愿望和意图。这种愿望和意图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通过这种意思表示,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但这种意思表示必须是合法的,否则,合同没有约束力,也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2.合同以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为目的。合同当事人的协商,总是为了建立某种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一旦合同依法成立,这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建立起来了。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必须履行自己所应履行的义务,如果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就是违反合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或多方相互的意思表示一致,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主要表现为:合同的成立,必须有两方或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当事人双方或多方必须互相意思表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一致。
劳动合同除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本身的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以合同形式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中,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本人,另一方必须是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行政,不能是企业的党团组织或工会组织。
3.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着职业上的从属关系,即作为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后,成为另一方当事人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一员,用人单位有权指派劳动者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属于劳动者劳动职能范围内的任何任务。这种职业上的从属关系,是劳动合同区别于其他合同的重要特点之一。
4.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即双方当事人既是劳动权利主体,又是劳动义务主体,根据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义务完成工作任务,遵守本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劳动者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享受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保护条件。
一、格式条款在制订方面的特征
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现代社会中, 因为许多交易活动是不断重复进行的, 许多公用事业服务具有既定的要求, 所以通过格式条款的方式可以使订约基础得以明确、交易费用和交易时间得以节省, 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要求。
二、格式条款在适用范围方面的特征
格式条款适用于不特定的相对人。首先, 格式条款的要约具有广泛性、持久性的特征。其次, 格式条款虽然适用于不特定的相对人, 但如果不特定的相对人接受了要约而进入到订约过程之中, 他事实上已经由不特定人变成了特定的承诺人。换言之, 格式条款的要约虽向不特定的受要约人作出, 但是如果受要约人作出承诺, 则缔约双方仍为特定的当事人。相对人的不特定性, 仅存在于要约阶段, 基于合同法律关系为相对法律关系的本质, 实际订立合同的当事人, 只能是特定的双方当事人。
三、格式条款内容方面的特征
格式条款的内容具有定型化的特点。首先, 格式条款的内容具有稳定性。其次, 格式条款的内容具有不可协商性。相对人对格式条款只能表示“要么接受, 要么走开”。有些格式条款是绝对不允许相对人提出异议的, 例如电信部门、铁路交通部门提供的格式条款等。而在有些情况下, 一方所提出的合同条款, 虽然大部分不允许相对人提出异议, 但对一部分合同条款, 还允许对方提出异议并通过协商确定合同内容, 例如商品房买卖合同、保险合同等。严格说来, 这一类允许对方协商的合同条款, 并不是格式条款, 而属于非格式条款的性质。
四、格式条款在当事人关系方面的特征
相对人在缔约关系中处于附从地位。格式条款的提供方通常为从事某种垄断性行业的企业法人, 例如电力、交通、通讯等行业的企业法人, 其经济实力雄厚, 又往往受国家特殊政策的扶持, 在我国还有作为国家机关的历史, 它们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
五、格式条款在形式方面的特征
格式条款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书面合同形式。格式条款的形式除了独立的书面形式外, 也可以是印刷于一定文件 (如车船票、飞机票、电报稿、保险单等) 之上;还可以通过价目表、使用须知、通知、说明等形式张贴于一定的营业场所;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告示表现出来 (如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告示) , 在这些情况下, 格式条款大多只是作为整个合同 (如买卖合同、运输合同、保险合同等) 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 格式条款能否以书面形式以外的形式订立?我国现有的合同法著作对格式条款的形式问题一般只是对格式条款的书面形式作相关讨论, 而对格式条款有无书面形式以外的其他形式, 则少有研究。有台湾学者认为, 格式条款的形式有书面缔约的情形和口头缔约的情形两种。笔者认为, 格式条款可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推定行为形式订立, 但不能以单纯的沉默形式订立。
首先, 格式条款通常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 其具体形式可以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书面合同, 也可以是通知、声明、使用须知等其他书面形式。其次, 格式条款一般不宜以口头形式订立, 但在特殊场合亦可采口头形式。例如, 理发店与每一个顾客订立的内容相同的口头形式的理发合同, 如果此口头合同也符合格式条款的其他要件性法律特征, 则此合同的口头形式就不应成为将该合同认定为格式条款的障碍。再次, 格式条款可以推定行为的形式订立, 这种形式的格式条款也较为常见。例如, 自动售货机的设置、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的运营等。以这种形式成立的合同关系, 完全符合格式条款的其他法律特征, 应当认定为格式条款的性质。最后, 格式条款不能以沉默形式即消极的不作为形式订立。因为预先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事实上不可能以不作为为内容提供给对方, 而且, 以不作为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也难以判断其内容是否相同。因此, 一般的合同虽然可以在特殊情形下以沉默作为其合同形式, 但格式条款不能以沉默形式订立。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合同法研究 (第1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余延满:《合同法原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3]江平、孔祥俊:《合同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9.
关键词:解释法律;法律解释;法哲学;法理学
无论法律制定得多么周详,它毕竟只是一套形诸于文字并由概念和规则交织复合而成的逻辑系统(或准逻辑系统),繁复庞杂的社会事实不可能与之天然吻合,在立法过程中被立法者浑然不觉的法律自身的漏洞、歧义、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无论其潜伏期有多长,迟早会在司法过程——这个规则与事实的摩擦地带——暴露出来,法官于是必须面对那些由此而生的“疑难案件”,必须借助于某种技术(包括类比推理、“空隙立法”、剪裁事实、法律发现、重新界定概念术语乃至“造法”来弥合规则与事实之间已经暴露出来的裂痕,由于这种技术通常会涉及对法律条文含义的重新界定,因而可以被笼统地称之为“法律解释”。如果把规则与事实之间的抵牾看作是司法审判中的一种病理现象那么司法中的法律解释技术就可以类比为医学上的治疗技术,对某条法律规则的解释就像是针对某一病症开出的药方。在那些与法律规则天然吻合的常规案件中,法律解释似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解释”只用于规则遇到障碍的地方。
一、法律解释的基本特征
关于法律解释的基本特征,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论述。一般认为法律解释具有与具体案件的关联性特征,具有解释主体的价值趋向性特征以及循环性、实用性、合宪性和专门性特征等。下面我们就选择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法律解释的合法性特征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本就属于法律解释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法律解释是一种在立法之后的活动,从解释主体、程序到解释的结论都应符合法律的要求,最起码不能违背法律。法律在这里包括各种法律规范、法律原理、法律价值和精神。在这里,我们把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当成法律解释的特征,主要是基于我们前面对法律解释与解释法律的区分。我们认为,法律解释应当是一种体现法律的规范意旨和法律价值的活动,为保证这一活动的严肃性,法律解释应首先解决其有效性问题。而解释要想有效,就必须是一种从主体到内容的合法性解释,否则就谈不上解释结果的有效性问题。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要求排除解释的任意武断性,从而保证解释是一种正确的解释。当然这种正确解释的获得也没有摆脱理解的历史性原则。伽达默尔曾说:“应用乃是理解本身的一个要素”,“法官的那种对‘生活审判有实践影响’的判决应是对法律的一种正确的而决不是任意武断的应用,因而这种判断也必须基于‘正确的’解释,这也就必然地在理解本身中包含着历史和现实的沟通。”当然,这里的历史在我个人看来与历史学家所探讨的历史稍有区别,它更多的指的是解释者的关于合法性和其它知识在内的前见。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要求大家遵守的,所以它的设计体现着立法者的许多要求,这些要求在法官解释法律前就已经作为知识原理等由法学研究者和教育者等所掌握。这些因素在法官担任法官以前,或者在参与解释以前,在其脑子中已经作为“历史”因素而存在。法官要解释法律,他就不能摆脱这些历史性前见的影响。并且在这些前见中,法律因素越多,比如法官所掌握的法律概念、原理、技术和价值等越丰富,他就越可能作出正确的解释。相反,对法律知识和价值体系掌握的越少,就难以作出“正确”的解释。所以,合法性在这里无非是指解释者所掌握的早已存在于世间的关于什么是合法的前见。可以说,谁掌握着合法性的前见,谁就能作出正确的法律解释。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因为理解和解释不只是历史的,同时又是现代的,是历史与现代的汇合或沟通。解释不仅以前见为基础,并且还应对当前的可能性作出筹划。由于法律解释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活动,他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法规、法学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作者历史视域的产物,所以当法官对其进行解释的时候,必定会与自己的历史对立,这样就出现了两种历史视域的对立,解释者只有把二者融合起来,才能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但法律解释与一般的文学解释不同的地方在于,法律解释是一种受规范性约束的解释,法官自身的历史从原则要求上看是被压制的。法律解释所要宏扬的是早已作为知识和价值存在于世间的关于合法性的前见,而不是任意的解释。当然,这决不是说法官只要掌握关于合法性的前见,就一定能作出正确的法律解释。法官自身的历史如果不能被合法性知识和价值等所同化,也完全可能作出不正确的法律解释。这种现象不仅是合法性要求所能完成的,它还须由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加以辅助。
(二)法律解释因把一般的法律个别化而具有创造性特征
一般法律的个别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第一,法律者公布法律,通过一般公众了解法律的具体规定,依法而行为。第二,法官直接通过法律推理,用明确的法律规范衡量当事人的行为,从而使法律个别化的方式。第三,面对复杂的案件,一般法律很容易出现空缺结构,对此法学的研究者常称其为法律漏洞。为使法律个别化,又不侵犯立法权,法官应对法律漏洞进行价值补充,从而使法律个别化。第四,在审案过程中,法官常常见到,虽然对某一案件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这种规定与具体案件相比较,常显得模糊不清,很难直接进行推理,这就需要法律解释使法律个别化。法律的个别化的这四个途径,从广义解释的概念看,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法律解释。但从狭义的解释概念看,解释是为了使不明确的法律得以清晰,从而避免误解,像价值补充、法律推理和公众个体对法律的理解而转变为个体行为,对这几种个别化方式则不能称为法律解释。其中法律推理所遵从的完全是法律文本的字面含义,价值补充实际上在法律空缺结构内“造法”,而且公众遵从法律则是基于他对法律的直观理解。我们都知道,理解不是一种复制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但如果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有所理解,那么我们总是以不同方式在理解。奠基于这种理解基础所释放的行为,并不完全都是法律解释,因为法律解释强调解释的有效性、合法性、客观性等原则,并且由于一般公众缺乏对法律的系统掌握,因而不具备进行法律解释的合法前见。法律解释所关心的是对法律和事实作出正确的说明。法律推理虽然也少不了法官对事实和法律的理解,但由于对事实的法律意义,对成文法本质所及的范围都有明确的认识,因而我们也不把其纳入法律解释的视域。至于法律漏洞的补充则更不存在把不清楚的东西说清楚的问题。
二、法律解释的困境
迄今为止,法律解释学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份包含各种解释方法的清单,罗列在这份清单上的解释方法大致包括文义解释、上下文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目的解释、比较法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等等。然而,正如许多学者已经看到的,仅仅依靠这些解释方法却无力实现法律解释学的既定目标:当不同解释方法出现不同解释结果时,法官以什么标准来决定取舍?如果这个问题悬而未决,各种解释方法的选择和适用就是随机性的,疑难案件的判决就仍然充满变数,由法律不确定而引起的整个司法过程杂乱无章的局面也不会有彻底改观。波斯纳指出,尽管法律解释方法集合了成文法解释的大众智慧,列举了法律解释的有关考虑因素,但“它们回答解释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并不比日常生活格言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更大”。在拉德布鲁赫看来,只有发展出一套关于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解释方法的元规则,法律解释学才能功德圆满,并真正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更多请登录
【生活实例】
王波在一家公司工作,工作2年未签劳动合同。他提出申请,公司答复,要在这儿干就不会与他签劳动合同;不愿干就走人。这时候王波应该怎么办?
【法眼点晴】
实践中,有的劳动合同先于劳动关系订立,有的劳动合同后于劳动关系订立,有的同时订立,也有的不订立劳动合同。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的建立及其与劳动合同订立的关系是如何规定的呢?《劳动合同法》
第84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对于该条文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因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一经建立劳动关系,就应该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应注意下列问题: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内容要尽量全面,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
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给一个月的宽限期法律规定有一个月的宽限期,主要是考虑到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要一定的周期,特别是招用大批劳动者时,很难做到一经建立劳动关系就立即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同时,立即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必就是对劳动者有利。在这个月内,如果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企业的或者行业的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做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
三、不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推荐阅读:
我国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10-07
劳动合同法律师11-16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07-20
对一起劳动仲裁案件的法律解析11-18
劳动合同的签订07-26
劳动合同的管理09-26
仓储合同的法律适用05-30
酒店员工的劳动合同05-30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07-14
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