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的基本环节(精选7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就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王崧舟老师凭他的才情,凭他的智慧,凭他对新课标的体味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的内涵。在教学中,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不仅读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而且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与感觉。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时,课堂上有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第一环节: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在教学中,王崧舟老师让学生由读准字音开始,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并借助注释,终于让学生们不仅读出了“味道和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也在朗读中感知了词的大意。
第二环节: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在深入词意时,王崧舟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引领学生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与“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心灵的对话。他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在征途中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学生们在朗读和想象中体验着情感、深化着情感,逐步由“感悟”到“感动”,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为纳兰性德舍下家人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精神而感动。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有问题问一问纳兰性德?”王崧舟老师在这部分的这一发问,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而相机呈现的词人征途所作《菩萨蛮》中的两句话(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又让学生能凭此而以词人的妻、父、儿等身份,与词人展开一场想象对话,引导学生去体味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在回转反复的解读中,学生体悟到了词人内心两难的境地,知道了“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戍边卫疆、保家卫国。
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可以说, 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对于中学教学的改革、发展及重建, 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确实具有前瞻性与适切性。但是, 目前这种理念尚未完全运用到实践中去,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 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一种实践方法。再好的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力量。在此, 我结合中学英语的教学实践谈谈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习题环节:问题的发现
任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都是始于问题的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教师先教给学生知识点, 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操练, 这样虽然减少了学生犯错的机会, 但是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与培养问题意识。习题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帮助理解题意, 分析解题条件,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 应试教育以解题数量和速度为旨归, 直接导致了学生追求标准答案的学习心理, 出题者费尽心机设置“陷阱”等待学生“自投罗网”。因此, 寻求标准答案成为习题环节的中心任务, 思维训练已经退出师生的视野。
研究性教学将应试教学的“出题者的权利”转向“解题者的权利”。设置的题目本身可能非常简化、抽象, 题设条件可能是误导的, 现实问题未必有现成的或者标准的答案, 甚至结果可能是多元的, 而学生不但可以质疑题目本身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而且可以修改题目, 扩展讨论, 并自己判断解答的结果与意义。
二、课程论文环节:思维逻辑的训练
课程论文是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展现的核心环节, 它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个研究的完整过程, 如选题、资料搜集、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等过程。教师应该改变“知识二传手”的做法, 在课堂中“倾我所有”将全部内容教给学生, 而是要在课堂讲授中适当“保守”。但是, 教师需要细致地启发学生如何形成课题思路、示范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提供论文写作方法指导等。尽管很多教师会感到在提供选题方面“破费思量”, 但是, 只要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 用“逆向思维”来改变维度或组合、移植, 从而形成课题。再者, 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 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业余爱好, 往往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全面了解学生, 就会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给学生提供能展现学生智慧光芒的好课题。也许初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会感到很紧张, 担心题目不足或者水准不够, 但是随着教师教学的积累, 越来越多的选题会成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桥梁”, 教师的教学也会越多越得心应手了。
论文写作中, 师生的充分交流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尽量采用一对一的讨论方式与学生讨论立题的正确性、问题的难度和可能的文献, 在过程管理中, 可以通过面谈或者网络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技术与技巧方面提供帮助。
三、开放与互动教学环节:知识的拓展
开放式教学就是要突破教室和课本的局限, 将外部世界引进到教学现场, 并成为教学的一项内容, 开放式教学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更有助于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可以通过四种基本方式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 (1) 拓展文献。以使用的教材为基础, 列出延伸阅读的一些参考文献, 可以分类为经典、专业与通俗三个层次, 分类指导阅读, 有条件的还可用教学辅助软件的方式列出。 (2)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教材的信息往往容易固化, 也容易受到教材容量的限制, 而互联网使信息的拓展更加便利。比如, 中学课本仅对“医疗急救”进行了简单介绍, 不够深入,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专业网站进行补充阅读;有课文对泰国的文物古迹进行介绍, 但是学生更有兴趣了解泰国的风土人情,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介绍泰国文化的资料, 如果学生能阅读当中的1%就可能比老师知道的多, 不但丰富教学内容, 而且拓展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范围。 (3) 新闻报道每天的新闻都会对最新的社会、科技与经济动态进行报道, 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新闻报道, 在英语课开始之时就可以第一时间在课上通报并作简要介绍, 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 开放问题。对一些尚未有结论的问题或尚有争议的问题不要设置为禁区, 而是应该充分开放, 让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互动中的发挥这些问题的价值, 如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问题的复杂性, 以及现时的“疑难性”, 让学生提问、质疑, 这些问题或者学生的质疑都可能涉及多种学科或学科分支, 在这种质疑与讨论中实际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互动不一定要通过“耳提面授”的方式, 还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学堂来进行, 通过网络即时通信工具或者电子邮件进行讨论也非常有效。教师精挑细选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 就会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不是“裁判”, 而是一个“教练”, 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与控制节奏, 使讨论层层深入, 效果极佳。比如, 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课程论文报告就是一种绝好的互动方式, 这既可以为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提供一种体验, 更可以让教师从学生对自己的模仿与借鉴中反观到自己的痕迹, 这种论题广泛、学生充分表达、多方互动的报告会, 往往充满严肃而又热烈得气氛, 其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四、集成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内容选择往往是异常复杂的, 如果内容太简单, 学生的兴趣就会严重下滑, 心理学表明,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有意义。而知识点可以分为独立的和可集成的两个类型, 独立的知识点往往不利于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而集成的知识更能激发
WENJIAOZILIAO
学生的好奇。因此, 我们有必要将教学内容从独立的形态变成集成的形式。当然, 知识的集成不是知识的“简单组合”, 而是“有机融合”。常见的集成教学模式是将多个知识点组合成一个案例, 表达一些思想, 虽然这些独立形态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查到, 而这些思想不容易接触或体会到。集合多种知识点的案例, 需要学生用一种集合了多种知识点的思想来作出选择。因此, 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选择、调度与运用知识点的过程。因此, 研究型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遣派和集成知识来形成与表达思想的能力。
当然, 科学的发展性也决定了教学的发展性。教学的发展性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现代化。一些国家已经将课程的更新率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评价指标, 甚至将课程内容更新作为一种日常程序。按照国际经验,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一般是4—5年更新一次, 而教案或者课堂讲述内容的更新就需要教师从日常教学中进行积累, 在适当的时候灵活地补充到教学中去, 并达到知识集成的目的。
研究性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紧密相扣的, 它们共同打造了完整的研究性教学链。教师把握基本环节与技巧, 积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就会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目前, 研究性教学亟须从理念层面转向实践层面。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方法的把握是研究性教学成为一种实践的前提性条件。研究性教学包含习题环节、课程论文环节、开放与互动教学环节及集成教学环节。四个环节各有侧重, 但相辅相成, 可以打造研究性教学的“完整链”, 并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基本环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辛志成.论研究性教学[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况迎辉.论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关键要素[J].江苏高教, 2010, (5) :81-82.
关键词: “两课” 纺织服装课 教学基本功
1.引言
教学课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围绕教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技术”,第二个是“教学实录”,第三个是“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计划”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几句问题的做法,即教学生;“教学反思”是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即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对教学进行的评价[1]。教学课例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等。为了给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的讨论与反思创造条件,能不能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也是课例撰写成功的关键。
2.怎样创建职业学校纺织服装专业的项目课程的课例项目
纺织服装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选取的教学项目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完整性,承载相当分量的实践和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课例项目的容量还必须适量,不能过于繁杂。职业学校纺织服装妆业课例的教学项目,可以根据纺织服装专业具体设计和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归类选择,项目教学时间一般规定在每天大概6个小时。比如,服装指导方案里面就有专门针对裤装制图和工艺这一门项目的课程,假如从裙子的款式变化运用的不同分割手法归类以选定小型化的教学项目,可以设定如下课例:基本型裙子的制图与工艺课例、横向分割型裙子的制图与工艺课例、纵向风格型裙子的制图与工艺课例、弧线型分割裙子的制图与工艺课例、纵横交错型分割裙子的制图与工艺课例等;还有就是从裙子的长短确定课例类别,如迷你裙的制图与工艺课例、短裙制图与工艺课例及膝裙制图与工艺课例、中长裙制图与工艺课例、长裙制图与工艺课例等。
3.通过对课例的研发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影响力
首先,第一要确定教学的项目。如一个单位的小型化课程,包括项目名称和教学实践。研究的要求是,项目要景观分析与选择,必须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完整性,并且要具备严格的标准,项目的大小要适当,项目教学时间设立在6个课时左右。第二对课例的背景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要全面、具体、准确,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关系,从而保证项目的设计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第三是教学项目的设定。设定的内容要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反映相关的职业和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等,设定的研发要求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进行设计。第四教学任务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项目教学中需要制作的产品、解决的问题及其要达到的要求。研发的要求必须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学习项目展开的六大步骤进行任务描述,但还要简明、扼要和完整。第五学习内容的组织。内容主要是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规律,以项目活动展开的漏记为主线,以完成具体工作的任务为重点,并对每一个程序的学习问题进行科学地设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选择和组织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研发的要求就是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需要的知识、技能,用列表的方式呈现。第六教学情境的创设。所谓情境从广义方面理解,指的是作用于学习主题,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方面理解,指在课堂上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环境。研发的要求一是创设面向真实的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作为重点,二是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元化的需要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第七教学资源的准备。资源从广义方面讲指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这里的资源主要指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除教科书以外的其他资源,从其意义方面总结包括时间资源、材料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环境资源等。在研发过程中教学资源的设计和组织有层次感、多元化,提供各种资源使用策略。第八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实施过程以项目活动的展开及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为主线,并通过过程性问题,实现教学过程实施与知识、技能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研发的要求需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指导行动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设计教学过程[2]。教师要在每个教学活动环节中,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合理地定位。第九教学评价的设计。课例进行完后需要对课例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问题的解决、学习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引导学生在反思评判、问题解决和过程优化中实现能力的发展。研发要求不按照观察与评价、反思与探究、修正与完善等方面进行设计。教师要设计出对学生评价的样表。
4.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从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及其发展过程看,必须借助相关措施确保其长期有效地进行,从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1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制度
为了课例研究可以在一个学校的所有范围内正常开展,可以一直持续进行和达到较好的效果,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相应的科研制度,如学习制度、教学研究制度、课例探讨制度、合作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等。还应该成立专门的课例研究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或教研负责人对课例研究活动进行相应的监督。要明确教师在課例研究中的义务和责任,鼓励和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从而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最终保证课例研究的开展。
3.2营造和谐的研究氛围
课例研究是一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集体活动,所以必须为教师的研究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友好的研究环境。教师在课例研究的时候要发表各自的想法,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提出来与大家共享,并且大家之间互相理解,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建立一个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集团,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3]。
5.结语
学校在“两课”课例教学时要不断地探索,始终坚持,下大力气切实解决教学困难,不断建立健全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在纺织服装这样比较新颖的学科中多将“两课”课例融入其中,从而使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付晶.新课程下对提升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育研究,2015(01):137.
[2]张涛,赵丽.注重教师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首届全国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观摩研讨会有感[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73.
(一)制造性企业采购环节的基本要素
在制造性企业的运营中,采购环节的基本要素如下:
1.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在采购环节中的位置
从理论上分析,采购是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物资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和选择合理的供应商,并就价格和服务等相关条款进行谈判和实施,以确保需求满足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是形成采购计划的环节。
◆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最初形成的采购计划必然是笼统和模糊的,其根源就在于企业对生产物资的需求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是始终会存在的。
2.采购流程
企业采购的实际完整流程下图所示:
企业采购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3.采购模式
企业的采购模式即实施企业采购的组织管理形式。根据供应链的表现形态的差异,采购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 随行就市的交易行为
这种方式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大的具体情况来挑选所采购的具体材料及其供应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所提供材料的性价比。以这种采购方式为特征的供应链是非常有效的,它非常机动灵活,并且不需要企业投入额外的精力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 基于时间成本的应对选择
以上随行就市的交易行为在企业规模不大以及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剧,企业对时间成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时间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紧迫的。在如此的情形下,企业会在以下三种方式中进行选择来确定其采购模式:
① 追加劳动投资;
② 库存,这意味着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开始;
③ 供应商送货。
(二)决定采购价格的不同层次水平
在企业采购中交易的一般都是大宗物资,这时价格就显得分外重要,在确定价格的过程中企业与供应商往往寸土必争。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企业确定价格的方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水平:
1.三流采购——杀价
杀价是采购的天性。习惯上大家总是觉得在采购中不杀价是会吃亏的,但实际上再成功的杀价也不可能带来最合理的价格。因为出售方永远比购买者更精明,即便一次成功,下一次的购买价格一定会更具欺骗性,令人防不胜防。
2.二流采购——议价
议价是指在采购中双方经过合理地谈判,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即供应商可以得到合理利润,采购方也可获得价格优势。在谈判过程中,双方经过较多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通过协商得到一个合理的价格,这比杀价已然进步很多。
3.一流采购——计价计价就是计算成本,即通过对所要采购物资的生产工艺、市场行情走势以及供应商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采购物资的实际成本,进而确定合理价格。也许大家有疑问,身为企业采购人员,是否有办法对所有的商品都了解,并计算出各种原物料的实际成本呢?其实计算成本并不困难,通过与供应商的交涉,由他们提供详细成本,并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计算,就可以计算出成本。
(三)采购中计算成本的基本方法
企业采购中计算成本的原理较为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存在一定困难。企业在采购过程中计算成本时必须要注意以下五个环节,这些对于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成本至关重要。
1.挑选供应商
作为企业采购人员不可能事事皆通。这就是说,计算成本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必须要由供应商提供。那么作为交易一方的供应商是否愿意提供详细成本、抑或是否愿意提供准确的成本呢?这就需要企业在采购时要学会挑选供应商,在不断地交易中辨别并寻找那些讲诚信、有信誉的供应厂商。很多实例表明:错误选择的供应厂商价格一定高,质量一定差,交期一定长,往往还会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状况。
为了能够找准供应商,企业采购人员平常在工作中,应该多方收集供应厂商资料,并根据供应商的专长、属性、规模、产能等相关信息建立档案,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从档案中快速找到适当的供应厂商,并根据他的报价来计算成本。
2.明细估价、货比三家
企业在计算成本价格时要用明细估价。明细估价是指按照成本表上列出的明细进行估价。首先计算结果应该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成本来求得。明细估价要做到:首先,要供应商提供生产企业订货物资的直接材料清单,并明确每一种直接材料的单价;其次,要供应商提供生产成品的直接人工成本。然后,企业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这些资料,制定生产成本表。在估价时必须要保证这种计算方式。制造性企业的采购行为是经常性的,而且大多数是大宗采购,因而对于供应商来说,向这样的长期战略伙伴提供各种原始成本资料,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在计价的时候要做到货比三家。从建立的供应商档案中,企业要选出若干家进行对比,从中选出报价最低的,因为只有经过比较才能得出最合理最准确的价格。
3.汇总最低单项,加计合理利润
计价时,将多家供应商的报价单汇总到一起,从中选出每项单项的最低价,然后将这些最低单价组合起来,在此结果上再降低30%,此时得到的价格就是所需物资较为真实的成本价格。
得出合理成本价后,还要以此为基础给供应商加计合理成本。因为作为供应商要想生存就必须获得利润,而且只有供应厂商得到合理的利润,双方才可能实现继续合作,所以企业一定要保持供应商有合理的利润。企业要以合理成本价为基准,根据该行业的合理利润率给供应商加计利润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合作,并能够有效避免供应商出现偷工减料等行为。
一般来讲,按此流程所得到的价格会比一般价格至少低30%,达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成功了,再出色的采购人员也不可能在同供应商的杀价过程中将价格降低30%,由此可见,计价的采购方式对企业来讲确实非常有益。
4.协助供应商改善降低成本
企业给供应商加计的合理利润所指的是毛利,即这个利润中并没有去除供应商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越小他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这样就为供应商提供了管理动力。
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供应商自然愿意投入精力改善工艺、改造企业生产流程、改进管理方式以期降低管理成本等等。所以企业在采购中计价的同时,也在协助供应商降低成本。其最终结果是:在企业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帮助供应商提升了自身竞争力,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达到了互利共生的效果。
【案例】
某公司需要采购一条100多米的悬吊式输送带,最初供应商是以悬吊式输送带的重量为依据进行报价的,市场行规为1米1万元,最初厂商报价100多万元。公司认为价格过高,于是派出工程师按照计价的基本方法重新计算成本,经计算得出成本为1米4000元,于是公司请求供应商依此标准重新报价,供应商最初不同意,公司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并表示愿意按照行业惯例,每米为供应商加30%合理利润。经过协商供应商欣然接受了这个价格,公司根本没有进行杀价,就不费吹灰之力地将价格降低了一半。由此可见,供应商的报价一般都很高,采购者按照计价的方式一般都可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
【自检】
请思考并回答供应商评价的重要性?应从哪几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理采购的组织保证——SQA
1.SQA的概念
SQA(SupplyQuality Association)即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目前很多规模较大且正派经营的企业都会设立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企业通过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去辅导相关的供应厂商,使供应商以最合理的价格生产最好的产品,与此同时,使企业本身得以在供应商有合理利润的前提下,采购到最有竞争力的原物料。
2.SQA的基本职能
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是通过一种协助、辅导的方式来帮助供应厂商降低成本,然后反馈给企业本身,其主要职能是:
◆ 掌控供应厂商产能负荷
① 建立产能负荷表并有效管控
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要明确供应厂商的最大产能,并予以监控,防止供应厂商超负荷生产,保证产品品质。
② 选好备份供应厂商
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要为现行交易选择备份厂商,以预防突发情况,并防止受制于人。
③ 做好订单分配及调度
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要将订单按各供应厂商的生产负荷,进行合理分配,并实施监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配。
④ 要求供应厂商同步成长
随着企业的发展、需求的增加,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要与供应厂商沟通联系,要求供应厂商及时扩大生产规模,与企业同步成长。
◆ 执行供应厂商评价
对于供应厂商要定期从生产负荷、产品质量、价格系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与备份供应商进行对比,如果供应厂商已不适合继续合作,应及时予以更换,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收益。
◆ 设定降低成本目标,协助厂商执行并反馈部分成果
综上所述,制造性企业建立SQA并不是要去压榨供应厂商,而是希望经由协助辅导供应厂商让他们降低成本,然后反馈给企业自身,使企业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帮助供应商大幅提升竞争力,从而增进双方更加紧密地结合,共同开拓更广大的市场。【案例】
某公司定期采购一种零组件,分别由国内外两家供应商供应。这种零组件技术含量很高,产品价格刚性很大。国内供应商的价格比国外进口低很多,因而供应商认为供应价格已经为最低,再无降价可能。一次因为受到气候影响,导致航班延误,国外进口的零件无法运抵,因而公司与供应商谈判,希望他能够取代国外的零件供应商。尽管完全采用国内供应已经降低很多成本,但是公司供应商品质保证委员会仍然希望供应商能够在公司SQA的协助下做一次彻底地改善。SQA的本意只是希望供应商提升产能,派出SQA工作小组进驻到工厂,协助供应商做各种改善。改善后产能提升到原来的3倍,最后核算成本,成本竟然也降了40%,供应商非常高兴地降价30%,因为SQA帮助供应商做了这个改善,极大地提升了他的竞争力,从此供应商进军世界,而且最终取代了原来日本的一家供应商。现在,这家供应商已经是全世界知名的零件供应商,他非常感激公司SQA对他的改善,因为如果不进行这次改善,第一他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去同日本厂家竞争;第二他也不可能面向全世界,进而被国际认证。
在企业采购过程中,一些过于铺张浪费的现象加之一些采购人员的个人行为,使很多人对于采购产生了错误理解,主要表现为:
◆ 采购是肥缺
由于采购人员有权确定交易价格,供应商为了以更高的价格拿到订单,往往向采购人员馈赠礼品,从而增进沟通,达到个人目的。因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认为采购职位是个肥缺。
◆ 采购必须要应酬
在采购过程中一些必要的交际是不可或缺的,但现实中这些交际往往被无限制地放大,以致给人们带来了要采购先应酬的印象。
◆ 采购就要拿回扣
在采购过程中收取回扣现象较为普遍,实际这是一种不合理现象,但由于采购双方已约定俗成,使收取回扣成了相当多人脑海中对采购的第一印象。
这些思维定式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认为采购是一个肥缺、应该拿回扣是制度使然,大多数公司对于采购并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得采购人员中饱私囊成为可能,而且收取回扣似乎已约定俗成,从公司高层到采购人员非常普遍。造成采购过程中大量不必要的应酬原因是由于一种不良习惯,总之是公司买单,作为当事人乐得逍遥。这些错误的理解和做法大大增加了采购成本,给公司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
2.矫正措施
针对这些由来已久的陋习,必须要从根源处着手。也许采购人员并不想拿,可供应厂商为了争取生意一定会去送,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制度。
◆ 完善制度严惩违反
企业要针对这些采购中的不合理现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过度浪费、收取回扣为禁止行为,并严格执行,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员一旦查实,给予严厉惩处。
◆ 计价不留额外空间
在采购过程中经由计算成本,在保留合理利润空间的前提下,把那些不当利润全部压缩,从源头上断绝回扣的资金来源。
◆ 培养交情取代交际
同供应商的交际成本要有限制,取消那些没有必要的交际形式,用私人交情来替代交际应酬,会更经济更可靠。
◆ 公正考核舍弃旁门对于采购人员的考核要公开公正,严格执行考评规定,以采购成交价格为首要依据,彻底堵死旁门左道。
【案例】
捷安特早期在采购过程中也存在这些问题,为了破除陋习、降低成本,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① 取消公司所有不必要的交际应酬,并规定任何吃饭都由公司付账,供应商不得付账;
② 从高层到普通人员所有回扣一律取消。
实行了这两项规定后,捷安特要求所有供应商所有供应价格先一律降10%,由于应酬费用和回扣的费用实际上也达到了总售价的10%,免去这两项,供应商节省了大量资金,因而非常高兴地接受了。
取消回扣后公司取得的利润将以分红的形式奖励员工,既增加了员工的收入,又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规则制定后捷安特一直严格执行,捷安特靠着这一套制度,每年业绩翻一倍,到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开创了世界驰名的商标。
【自检】
请您思考并回答是什么原因导致“回扣”的出现?回扣主要存在于何种情况下?收取回扣的人
具
有
什
么
样的特
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的采购范围一般较小,往往采购地点就在企业周边,很少会跨出国界,而今天现代制造性企业早已经是全球调货。因为资讯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年代不知不觉地到来。在地球村的观念下,运筹管理不再只是讨论国内的供应商关系,而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管理(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其重点强调如何在全方位、全球性的环境下,以刚好及时的模式思考:所有供应链体系之间从接单、买物料、生产到交货一气呵成。
企业导入全球运筹管理的目标,在于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下单、运输与销售等涉及跨国经贸的活动,都能在企业营运总部迅速与方便地运作。
2.全球运筹的理由
全球运筹的采购,是对全球资源的调度。大到沃尔玛,小到一个乡村企业都可以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自己所需的原材料。之所以在采购中形成了全球运筹的趋势,是因为:
◆ 市场地域扩大,产业纵深拉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已经不能再以传统有限区域的观念看待市场,而是以全球为基础,因为此时企业的竞争对手已不只是来自区域内的同行,透过电子商务的连接,顾客随时都可能离你而去,因此企业必须通过策略结盟拉长战线,致使产业纵深拉长,而这一切恰恰是以全球运筹为基点的。
◆ 企业资源合理分配
全球范围内的战略考量,使资源的配置有了更广泛的空间,企业有更多的选择去挑选自己的合作伙伴,使企业资源达到更合理的配置。
3.如何做全球运筹
全球运筹管理的运筹范围为全世界,企业应将组织的财务、制造、配送、行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全球化的整合,结合资金流、资讯流、商流与物流等环节,消极面上达到降低营运成本,积极面上能促进提升企业价值力。具体为:◆ “集散式”物流的延伸
物流管理是在供应链范围内把货品从供应商运到消费者的增值过程,在全球运筹的视角下,物资的流通范围必然跨越国界,作为制造性企业要放开眼光,跳出地域性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使物资的集散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信息的联结
写好教案的基本环节
1、要掌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要完成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每次课的重点、难点,以期教学时有据可依,得心应手。 2、了解学生。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生,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学生基础差,老师上课就应精讲、精练,力求传授适用、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3、上课前应钻研教材。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写好教案,为上好课做充分准备。
董丽玮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和矛盾转化过程中一些基本的环节。这些环节应该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获取和分析思想信息、说服教育、缓解冲突和后进转化等四个方面。
一、获取和分析思想信息(一)获取思想信息
思想信息是一种精神信息,是人们思想活动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它借助语言、文字和人们的行为而存在。思想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必备资料。通过恰当的途径,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准确地获取思想信息,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首要环节。
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产生,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寻求获取思想信息的根本途径,也只能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具体言行入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方面:一是从分析社会环境入手。人们无法摆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无时无处不受环境的影响,像重大经济政策出台,物价涨落,社会治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全员合同制等,都不同程序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像苏联解体、中央重大会议的召开等,都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二是从人们生活、工作的客观条件入手。生活上,人们要吃、穿、住、行,还要休息、娱乐;工作上,要有工具、设备、资料和工作环境。这些因素和人的思想情绪紧密相关。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人们的需求和现实条件发生关系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思想情绪。对话沟通和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都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今天仍然十分有效,是获取思想信息的经典方法,三是从人们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入手本职工作是人们的的主要实践活动。人们在本职工作中是否顺利,有没有兴趣,成功与否,以及在社会中起什么样的作用,都会引起思想变化。四是从人们之间的关系入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总要受到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家庭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不论是哪种社会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的思想波动,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思想流露。
总之,人的活动改变着以上各种因素,同时又受其影响,只要我们善于把握人们现实活动的过程,考察人们的实际行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就能够获得丰富的思想信息。
(二)分析思想信息
思想信息分析是思想信息由收集到处理的必经阶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组成部分对所获得的各种思想信息进行的本面剖析。其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工作对象思想活动的情况、特点和变化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方案,指导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因此,思想信息分析的尝试、广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思想信息分析的一般程序是:第一步,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归类,使之条理清楚,便于查找使用;第二步,确定分析目标,这要根据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结合思想信息资料的其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决定;第三步,围绕确定的目标取舍信息资料,对思想信息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四步,选择合适的分析文法 第五步,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分析成果。
为了增强思想信息分析的科学性,在分析过程中必须遵循四点要求:一是人的思想的内在性,要求思想信息分析必须透过人们的言行的差异性,要求思想信息分析必须从这种差异性中把握思想与言行的统一性,这是因为相同的思想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而相同的言行也不一定是相同思想的反映。三是人的思想的离散性,要求思想信息分析必须从特殊中认识一般,从偶然中看到必然。思想的离散性是指由于每个人的重量和心理状态、传统习惯、环境条件和认知水平等的不同,因而人的思想也各具特性,要求思想信息分析必须从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它的主要方面,不能只把眼光局限在个别特殊的 1 问题和现象上。
二、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这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开导工作对象,以理服人的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针对工作对象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用事实说话,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耐心启发,来帮助工作对象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并自觉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说服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基本、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之所以要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对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思想性质的问题,用“上纲、”“上线”,动辄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的做法,只能伤害同志,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利益面临较大的调整,新旧观念时常发生冲突,如果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只有坚持说服教育,做好释疑解惑、活血化瘀、理顺情绪的工作,才能化解矛盾,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二)解决思想问题必须遵循思想发展规律
思想问题的产生,通常与人们所处的环境条件、认识角度及能力等诸多因素有关,是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思想问题也需要有相应的过程。如“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想念马克思主义”。要纠正人们的脑子里的错误思想,要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这就决定了解决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依据其发展规律,采取循序渐进、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
(三)说服教育有利于促使人的思想行为朝着正确方向转化
凡事都有个道理,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时,如果不讲出一定的道理,人们就不会按照要求去做,或从思想上接受某种看法、主张。所以,我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或是动员人们完成某项任务、从事某项具体工作,都要讲清道理,做到以理服人,才能逐步获得大家的认同,进而做到行动上的正确。人民群众总是乐于相信事实、坚持真理的。比如深化改革,只要我们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交给群众,把改革的目标意义、任务、措施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向他们讲清楚,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和已取得的成效告诉他们,就会逐步使群众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投身改革。这也就为深化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
(四)坚持说服还是压服反映出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在劳动人民中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我们党一贯主张对人民“不是用强迫的方法,而是用民主的方法,„„不是强迫他们做这样做那样,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们进行教育和说服工作”。这在改革开往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也一定要坚持。
三、缓解冲突
冲突具有破坏性、分裂性、缓解冲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必要的方法。缓解冲突可分为缓解矛盾和处理冲突两个方面。
缓解冲突,防止矛盾激化。矛盾是冲突的前兆,不管是个人之间还是群体之间,当冲突尚未发生之际,问题会比较集中地围绕着某一问题积累矛盾,成为双方关注、争执、互不相让的焦点。政治方面的某个观点或某一事件,切身利益方面的某一具体项目,如房子、工资、职称等,道德方面的某一行为倾向,情感方面的某一隔阂等等,都可能成为双方关注的热点和争执的焦点。如果双方继续在某个焦点上集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序,就会围绕这一焦点形成冲突。为此,要真正有效地缓解冲突,必须根据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积极缓解矛盾,防止矛盾聚焦、激化。
(一)进行正面引导
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充当矛盾仲裁者的角色,而应及时准确地摸清人们共同关注和议论的问题,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引导人们以崇高的精神境界去化解各种矛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曾为我们的社会解决矛盾提供过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后还将继续发挥作用。有人认为,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了,讲的是物质利益、等价交换,就应当有利必争,精神力量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这是一种误解。合理的物质利益毫无疑问是应当保护的,在受到侵犯时也应据理力争。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更高一点的精神境界,特别是在矛盾发生时更应如此。我国民间有句俗语:争着吃不够,让着吃有余。每一个人都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谦让,多一点奉献,有利于各种矛盾的解决。同时,引导人们认清形势与方向,讲清问题的关键和要塞,还可以达到识大体、顾大局、协调关系、增进团结的目的。
(二)疏通宣泄渠道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创造条件让人们畅所欲言,把各种不同的看法、意见和心里话都讲出来,通过正常的宣泄达到缓和矛盾的目的。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塞言路,有过于堵塞奔流的江水。河水宣泄不畅,必然决堤,言路堵塞不畅,社会矛盾和冲突也会尖锐起来。因此古人又说:“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广开言路难免良莠不齐,但许多事实表明,有的问题看起来矛盾很尖锐,群情激昂,但一旦让各种看法充分加以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最终问题并不难解决。
(三)调整利益关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冲突中,利益冲突的比重最大。而人们的利益关系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群体类型而分布的,各个群体的利益既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能悬殊过大。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各种利益群体往往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观察外部世界,总是期望改革能给自己群体带来利益。而每一群体又都觉得改革给别的群体带来了利益。在同一利益群体中又可能有干部与职工的利益矛盾,各班组之间的或科室之间的利益矛盾等。这种种矛盾,有时缓和一些,有时激烈一些。我们要根据有关政策,遵循按劳分配和平等互助的原则,不断调整利益关系,防止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这样,即使出现一些矛盾,也不至于酿成危害较大的冲突。
(四)加强人际沟通
很多情况表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冲突,很大程序上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引起的。在人们缺乏正常的交流与沟通的情况下,由于相互之间不了解、不理解,就容易产生误解和偏见;由于某些单位风气不正,关系复杂,因而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形成的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分歧长期得不到化解,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冲突。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创造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机会,协商对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体现参与者在对话中相互平等的地位,保证信息交流的直接与高效,沟通双方的意见和情感。总之,改善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人际沟通,有利于缓解冲突。
(五)改善生活环境
人们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物质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环境。如果这些环境得到改善,就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要经常观察和分析生活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不利条件,不断优化文化环境,稳定生活秩序,尽可能消除引起冲突的客观因素。
(六)强化积极因素
任何集体或个人,无论是先进还是后进,其内部都包含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是此消彼长,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的趋势,一般说来有两种情况:不是沿着前进的趋向好的方面转化,就是沿着倒退的趋势向坏的方面转化。而且这两种转化都具有现实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性能得以实现,既取决于内在根据,又取决于一定的外在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人们较多地受到积极因素影响时,就会再现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冲突就会大大减少;反之,当消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或一个单位不正之风盛行、消极情绪弥漫、人心浮动、纪律涣散时,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容易产生冲突。为此,我们必须注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积极因素的影响,减少人们接受社会不良影响的盲目性,增强接受社会正面教育的自觉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正面教育和引导,3 帮助人们增强免疫能力,提高自身修养,使之能够自觉地调动和运用内在的积极因素,扶正袪邪,以正压邪。
总而言之,处于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纷繁复杂,许多矛盾难以一下子解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疏导矛盾、理顺情绪的方式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思想问题的疏导,情感问题的化解,政治倾向问题的引领,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只要工作及时到位,矛盾就能够超前缓解,冲突也就少有发生。
四、后进转化
所谓后进转化,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纠正受教育者已经存在的某些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思想、态度、观念或行为,把他们引导、转变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促使后进向先进转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诸如人们认识能力的不完善或思想意识的不纯洁,受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的侵蚀和影响,我们工作中的失误等,难免使人们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偏差,甚至犯严重的错误。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正如列宁指出的:聪明人并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毛泽东同志则把犯错误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认为人大概是没有不犯错误的,多多少少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帮助。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可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犯了错误的人改正错误,敦促后进人员,落后集体向先进的方向转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一个标准。做后进转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
(一)坚定信心
就是相信后进终究是能够转化的,错误思想终究是能够纠正的,而不能用片面的、静止的思维模式去消极地看待后进者及有错误观点的。人是矛盾的统一体,其思想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先进者可能是积极因素多一些或积极因素处于主导地位,后进者可能消极因素突出一些。事实上,即使是后进者,也只不过是积极因素暂时处于劣势,处于矛盾的次要地位,而决不是不存在积极因素,这正是能够实现后进转化的根据所在。只要我们抓住后进者的积极因素,点燃其内心的闪光点,久而久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能够转化的。
(二)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就是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实施帮助。它实际上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切忌偏听偏信、片面对待。二是要分清思想问题的性质,是政治立场问题还是思想认识问题,是偶然失误还是明知故犯,是屡教不改还是思想反复。三是要查明产生错误思想观点和行为的主要原因,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等诸多因素。四是要分析思想的影响范围和程序,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是暂时存在的问题。五是要掌握每个人的特点。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及其地位、职业、经历、家庭、年龄等不尽相同;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也是千差万别的。六是要注意教育分寸,做到教育程度,既不要过重,加剧矛盾,形成树立;也不要过轻,隔靴搔痒是很难收到成效的。
(三)持之以恒
物理思维的基本环节有四个, 简单地讲是八个字:“目标, 情景, 规律, 求解”。
1. 目标, 就是明确目标。
在物理科学研究中, 目标就是研究人员提出的物理问题。在物理解题中, 目标就是题目中提出的物理问题。所以要“细读题, 明目标”。
2. 情景, 就是物理情景, 即要弄清我们的目标在什么样的物理情景中。
任何一个问题 (目标) 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情景中提出来的, 就一个具体的物理题目来讲, 在经过前面仔细地读题后, 还需认真地分析我们要解决的目标到底处在什么物理情景中。所以说弄清物理过程必须“判状态, 析过程”。
3. 规律, 就是此物理情景中与目标有关的物理规律。
物理情景中都有一些规律, 我们要找出与我们的目标有关的规律, 列出与目标有关的方程。归纳为:“找规律, 列方程”。
4. 求解, 就是解方程, 也许刚才列出的方程中还解不出我们的
目标, 因为方程中有未知的物理量, 这样, 这个未知的物理量就是下一个我们要解决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出现, 我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思维。一直到列出一系列的方程, 可以解出答案。解出答案还需要进行验证, 分析此答案的可行性。即最后一个环节是:“解方程, 验答案”。
二、物理解题中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例析
简单题目的思维过程也许用一个基本环节就结束了, 而繁杂题目的思维过程可能要多次重复基本环节。
例: (2007年浙江第25题) 两平面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 在两屏内分别取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轴和y轴, 交点O为原点, 如下图所示。在y>0, 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在y>0, 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处有一小孔, 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 (q>0) 的粒子沿x轴经小孔射入磁场, 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 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与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 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 (不计重力的影响) 。
本题的目标不是很明朗, 要通过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各种运动情景, 才能使目标清晰起来。
仔细读题发现题目告诉我们的情景是:“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与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 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对这一情景, 我们会想:此速度最大的粒子会打在荧光屏的什么位置。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进一步分析此“情景”, 此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为而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一个周期T转过360°, 故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圆心角为60°, 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圆心角为150°。再加上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末速度是在x>a的区域中运动的初速度。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我们知道同一粒子在这两个磁场中运动的圆周半径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画出如图1所示的轨迹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们的“目标”可以简化为:Oh的大小。
“情景”:如图1所示。
“规律”:Oh=Oa+aO2+O2h (1) , O1p=O2p=O2h=R (2) ,
当带电粒子的速度逐渐减小时, 据可知, 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也逐渐减小。当圆周运动的半径减小到a时, 粒子的运动情景如图2所示, 思维程序是:
“目标”:Oh的大小。
“情景”:如图2所示
“规律”:OO1=O1p=O2p=O2h=a=ah (7)
“求解”:Oh=2a
带电粒子的速度继续减小, 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的半径也将继续减小, 半径将小于a, 粒子将不会到达x>a的磁场区域中。
从以上两种特殊情形的分析, 加上对粒子运动轨迹的趋势的判断, 可知, 带电粒子在水平荧光屏上的亮线范围为
带电粒子只在0<x<a的磁场区域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的最大值是a, 如图3所示, Og是圆周的直径, 最大值是2a。随着圆周半径的继续减小, 带电粒子的运动情景如图4所示, Og永远是圆周的直径, 故Og也逐渐减小直到0。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带电粒子在竖直荧光屏上的亮线范围为 (0, 2a) 。
本题求解结束。
严格来讲, 对随着速度的减小, 带电粒子在水平荧光屏上的亮线范围的变化趋势的判断, 也是应该说明理由的。
目标:判断随着速度的减小, Oh的变化。
情景:如图5所示。
规律:在这里主要是几何关系, 在图5上作辅助线, 变成图6可知, Oh=2a+dh, 而dh是半弦长, 比半径要小, 且随着速度的减小, 圆周的半径比速度最大时的要小。
结论:0h应该是逐渐减小。
这一题目就显得复杂了一些, 首先从速度最大的粒子的运动情景着手清楚了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求解Oh的大小。在对物理情景的分析过程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每一个目标的思维过程都有一个基本环节。
三、在物理教学中展示物理思维的基本环节
为了让学生能体会物理思维的基本环节, 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也应该展示物理思维的基本环节。事实上物理课本中有许多科学研究的例子。
如动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就可以体现物理思维的程序:
目标:建立动能概念, 写出动能的表达式。
所谓明确目标, 就是我们会想:
1. 为什么要建立“动能”这个概念呢?是为了寻找守恒量, 在物理现象中有变化的物理量, 但在变化的物理量之外也有不变的物理量。
2. 动能的改变与什么物理量有关系呢?前面已学过功与势能的关系, 那么我们建立的动能最好应该是与功有关系。
3. 功是与哪些物理量有关系的呢?W=Fl
4. 一个物体的动能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5. 动能的表达式如何写才能很好地表述动能的变化与功的关系呢?
在思考了这些问题后, 明确了我们的目标:写出一个很好地表述动能的变化与功的关系的动能的表达式。为此, 我们会建立如下的物理情景。
情景:如图7, 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受到一恒力F的作用而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物体发生位移的过程中, 力F对物体做了功W, 物体的速度由v1变为v2。
规律:
求解:根据我们的目标, 计算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结论:假如我们定义动能的表达式那么上式就可写成:W合=Ek2-Ek1, 即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确实间接地表述了动能的变化与功的关系, 与前面学过的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很相似。所以我们就用 (5) 式来表示动能就比较恰当。
四、几点说明
1.“目标、情景、规律、求解”是物理思维的基本环节。它像组成生物的细胞一样。简单的问题的思维只用一个基本环节, 复杂的问题思维就由多个基本环节组成。
2.“目标”是基本环节的核心。“情景、规律、求解”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
3. 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是明确目标及完成整个基本环节的重点。
摘要:物理思维的基本环节是:明确目标, 分析情景, 寻找规律, 求解验证。下面就物理解题及物理教学中如何展示物理解题思维的基本环节谈点自己的体会。
【课例研究的基本环节】推荐阅读:
教学的基本环节及要求06-26
物业管理的基本环节07-21
工会基本职能研究10-29
研究生基本知识10-17
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研究07-09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基于对问题的研究06-03
课例研究作业09-15
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和框架10-11
认识钟表课例研究报告07-17
简报的基本特点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