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传统比赛项目规程(精选6篇)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2013年5月25日-27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
二、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江苏省体育局。
三、承办单位:
江苏省武术协会、徐州市体育局承办
四、参加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各武术中心、武术协会,各行业体协,各武术之乡和武术组织。
五、竞赛项目:
(一)个人项目
1、传统拳术
太极拳类: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其它传统太极拳(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套路名称)。42式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等规定套路均为传统项目。
南拳类:咏春拳、五祖拳、蔡李佛、虎鹤双行、地术拳、其它南拳(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其它拳术类: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等其它单项拳种的传统拳术(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拳种和套路名称)。
2、传统器械
单器械:刀、剑、棍、枪、朴(大)刀、扇子、匕首、鞭杆、杖、棒、拐、铲、叉、太极剑(含42式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南刀、南棍、其它器械。
双器械:双刀、双剑(含长穗双剑)、双鞭(含刀加鞭)、双钩、双匕首、双鈅、其它双器械。
软器械:九节鞭、双节棍、三节棍、流星锤、绳镖、其它软器械。
(二)对练项目:徒手与徒手、徒手与器械、器械与器械对练。
(三)集体项目:内容以单项拳种拳术或单项拳种器械为主要体现形式。
六、参加办法:
(一)每单位可报1-3支参赛队;各计划单列市、行业体协、体育院校、武术之乡、武术馆校限报1支参赛队;每队可报运动员20名(男、女不限),领队、教练、队医各1名。
(二)每名运动员最多报2个单项(拳术、器械各1项)。可兼报对练和集体项目。
(三)每队限报对练1项。编组限2人或3人,男、女可混合编组,不设年龄组别。
(四)每队限报集体项目1项。人数不得少于6人,少于6人时不予编排。性别、年龄组别不限。
七、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项目比赛和集体项目比赛。
(二)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印制的最新《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三)项目时间
1、传统拳术、器械不超过2分钟(太极拳类项目除外),2、太极拳不超过4分钟。演练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3、太极器械不超过3分钟。演练至2分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4、对练项目不少于40秒。
5、太极拳和太极器械规定套路减少动作不予扣分。
6、集体项目不超过4分钟,须配乐(自备CD光盘),音乐伴奏中不能出现说唱等内容,若出现说唱裁判长总扣0.1分,未配乐者裁判长总扣0.1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放音乐。
(四)个人项目年龄分组
A组:12周岁以下(2001年12月31日之后出生者)
B组:12周岁至17周岁(1996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
C组:18周岁至39周岁(1974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
D组:40周岁至59周岁(1954年1月1日-1973年12月31日)。
E组:60周岁和60周岁以上(1954年1月1日之前出生者)。
八、录取与奖励办法:
(一)个人项目:按各单项各年龄组别男、女分别设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30%。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其他颁发参赛证书。录取比例均按照实际参赛人数,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
(二)对练项目:按2人和3人对练,拳术和器械分别录取,录取比例和办法同个人项目。
(三)各单项各组别男、女报名参赛人数在5人(含5人)以下时,按拳术类、器械类男、女分别在同一组别内编组录取,录取比例和办法同个人项目。
(四)集体项目:按拳术类、器械类(拳术和器械归器械类)设一等奖20%、二等奖40%、三等奖40%。颁发获奖证书。
(五)传统武术比赛最佳运动员:
1、按男、女分别录取最佳运动员。参加者须是各单项(以实际参赛人数在15人及15人以上的项目)第一名的运动员。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5000元人民币。
2、若有拳术或器械两个项目进入最佳运动员决赛,只能选一项参赛。选项时间在个人项目比赛结束时,即到竞赛编排组选项。
(六)设“武德风尚奖”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主要依据文明礼仪、参赛人数、参赛项目的数量、比赛成绩以及赛风赛纪等方面进行评选,另见评选办法。
九、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请各参赛队于2013年4月25日24 时之前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
(二)全国传统武术比赛筹委会
联 系 人:张庆沛、柳 建、陈伟
联系电话:张庆沛0516-85826123、***
柳 建0516-85827066、***
陈 伟0516-85827066、***
传 真:0516-83858936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解放南路169号(徐州市委党校学术报告厅四楼)徐州市武术运动协会
邮 编: 221009
电子邮箱:xzswsydxh@126.com。
十三、其它:
(一)请各队领队和教练,于5月24日上午09:00按时参加组委会和教练员、裁判员联席会。具体地点见报到须知。
(二)请运动员自行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若发生意外事故,责任自负。
(三)各队报到后,大会医务组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取消参赛资格。
(四)各队报到后,请认真阅读秩序册内容,若发现项目、姓名有异议者,务必于5月23日晚22:00之前,由本人或领队、教练填写申请表并签字递交大会组委会竞赛部(并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经编排记录长审查,若提出申请内容与原始报名表相符者,予以更改,与原始报名表不相符者,不予更改。
(五)各队参赛人员比赛项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必须在5月23日晚22:00点之前,由领队或教练填写申请表并签字后递交大赛竞赛部(并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经同意后,每更换一项交100元人民币。
(六)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上场前在检录处等候,3次点名未到,按弃权处理。
(七)比赛运动员必须穿武术传统形式的服装、武术鞋。服装和器械自备。
(八)本次比赛,增设传统武术最佳运动员,是以传统武术比赛个人项目为预赛。参加项目以传统武术比赛中个人项目各单项
2013新加坡国际传统武术大赛竞赛规程(2013年7月11日至15日)
一、时间、地点:2013年7月11日至15日 新加坡举行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新加坡少林国术总会
(二)支持单位:新加坡武术龙狮总会 中国武术协会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新加坡气功十八式协会 新加坡跆拳道总会 印度尼西亚武术总会 新加坡蔡李佛鸿胜馆 马来西亚柔佛州武总会 澳大利亚武术协会 新加坡星洲白鹤派体育会 新加坡惠安公会
(三)承办单位:新加坡龙辰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龙辰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四)协办单位:中国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中国湖北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新加坡星洲惠华国术研究社 中国浙江台州国际文武学校
三、参赛单位:
各国家、地区武术协会、大专院校、武术馆校、武术健身社团机构、老年人协会、功夫团体、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中小学校、城镇武术之乡等均可组队参赛。
四、赛事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表》
时间日期
上 午
下 午
晚 上 地 点
7月11日
全天 裁判员报到
宾馆、酒店
7月12日
全天 参赛团队报到
宾馆、酒店
裁判员熟悉场地
裁判员学习
联席会议
比赛场地
7月13日
开幕式、比 赛
比 赛
比 赛
比赛场地
7月14日
比 赛
比赛、闭幕式
比赛场地
7月15日
旅游 购物 景点、商场
7月16日
离会、机场接送
宾馆、酒店
注:具体时间安排,将在报到时发给代表队。
五、项目设置和年龄分组:《项目表》(详见附件二)
(一)武术套路:设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等四类。男女分为17个年龄组别,集体项目按参赛人员的平均年龄分组。
(二)武术散打:设8个重量级别。男女分为成年和青年2个年龄组别。
(三)健身气功:设个人单练和集体二类。不分男女设4个年龄组别。集体项目按参赛人员的平均年龄分组。
(四)跆拳道:设个人品势和集体品势展示二类。男女分为5个年龄组别,集体项目按参赛人员的平均年龄分组。
(五)中国武术段位考评:一至六段。不分年龄组。
注:年龄分组均以2013年7月1日为基准,逐岁计算。
六、报名办法:
(一)报名规定:
1、报名起止日期: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新加坡、北京时间零点以前止。(以寄出邮戳或网上提交时间为准,且报名材料俱全。)
2、必填表格的规定:以下必填表格,必须填写打印件,由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方为有效。
(1)《项目报名表》(详见附件一):填入领队、教练的联络信息,参照《项目表》并按“项目填报”规定,填入运动员所选的项目名称和编号。
(2)《费用报名表》(详见附件三):填入所有与会者的参赛费用,按照《费用标准A、B》(详见附件四)的规定,填入各项费用及费用总和。
(3)《安全责任声明》(详见附件五):团队负责人亲笔签署加盖公章。
★注:“表格”在大赛网站下载:
★ 捷星、胜安、国泰、港龙:
由中国各地出发,均有直飞或中转—飞抵新加坡。
(往返价格:约1500元至3000多元人民币,提前订票价格低)
订票网站:网上搜索。
★ 旅行社:
各地旅行社也可代定国际机票。
2、世界各国——赴——新加坡:由所在的城市直接飞往新加坡。(提前订票价格低)
十五、费用标准规定:
本次大赛《费用标准A、B》(详见附件四)中的规定,是指在新加坡境内的相关费用。新加坡本地参数费用标准另定。
参赛者是指:领队、教练、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等;
参观者是指:随行的家属和其它参观人员。
十六、《2013新加坡国际传统武术大赛武术段位考评办法》
2013新加坡国际传统武术大赛期间,将举行中国武术段位考试和评定。这次段位制考试和评定,执行中国武术协会发布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相关文件和 《2011中国武术段位制海外人员培训班(简章)》(2011Training Course of Chinese Wushu Duan Wei System for Overseas Practitioners),并由中国武术协会派出监察员和考评组主持考试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报名方式
凡参加中国武术段位考评人员,在2013新加坡国际传统武术大赛的《项目报名表》的“段位申报”一栏中,填写选择的段位等级“1~6” ;《费用报名表》“段位费”一栏中,选择填写相应的考评费。
(二)考评内容 本次段位考评,组织段前级、一段至六段的理论和技术考试。
(三)考评组织 由中国武术协会选派专家组成考评组,对理论和技术成绩进行现场认定。
(四)考评方式
(1)考前准备:
申报参加段位考评者,须于考试前自学《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任一拳种的相应技术和理论知识,作为考试必需的“规定项目”。同时,自学《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
(2)考试内容:
1、理论考试: 采用开卷考试方法——统一发给试题,自行从《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本人报考项目教程)和《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中查找资料进行答题。
2、技术考试:凡申报段前级、一段、二段者,只考试《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规定的相应内容。凡申报三段、四级、五段、六段者,需考试规定和自选2项。
① 规定项目:只能从《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选取任一拳种内容,作为规定项目接受考试。
② 自选项目:报考者本人擅长的武术项目。
(3)考试形式:
规定项目考试前将进行规定动作的统一示范。必要时组织2学时以内的短时培训(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1、规定项目考试形式
① 设置专门场地进行考试。
② 根据场地和考评员视角,同一规定项目(同拳种,同段位)进行考试时,可以安排多人同时演练,接受考评。
2、理论考试形式
开卷考试。报到时发给考题,自行安排时间,开卷完成。参加规定项目考试时交卷。
(五)取得段位证书方式 本次大赛武术段位考评分中国内地和海外人员两个组别,两组取得段位证书的方式分别如下:
(1)中国内地人员组:
1、参加大赛组织的武术段位技术和理论考试。
2、经考试取得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和理论考试成绩证书。
3、凭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和理论考试成绩证书及相关资料,向申报人所在地武术段位制办公室申报段位。
(2)海外参加武术段位考评人员组:
1、参加大赛组织的武术段位技术和理论考试。
2、经考试取得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和理论考试成绩证书。
3、将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和理论考试成绩证书,以及准确填写好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申报表》及相关附件,一并交中国武术协会考评组进行综合评定。在赛会期间颁发《中国武术段位证书》。
(六)收费标准
(1)中国内地人员组:
报名和考试费:详见《费用标准表B》
(2)海外参加武术段位考评人员组:
1、报名和考试费:详见《费用标准表B》
2、段位认定费:
Duan Qualification Level 1-3: US$ 30/level;
1st Duan: US$ 60;2nd Duan: US$ 90;3rd Duan: US$ 130;
4th Duan: US$ 160;5th Duan: US$ 200;6th Duan: US$ 230;
(七)准考资格规定
(一)不能越段报考。如果现有三段位,只能报考四段,不能报考五段或以上段位。
(二)如果现在尚无段位者初次申报参与考试,原则上只能报考一段。对于训练时间较长者,且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者,也可申报二段、三段。对于已较长时间从事武术教学或组织社会武术工作者,也可根据个人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成绩,申报四段、或五段、或六段。这些申报者必须提供个人从事武术活动的简历一份,并附主要成绩证明(复印件),供考评组考评。
大赛设有长拳、南拳、太极拳等传统拳术和刀、剑、棍、枪、朴等传统器械的个人、集体及对练项目等等,吸引了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278支代表队,2720名运动员报名参加。
相较于其他武术大赛,本次传统武术比赛在赛制上的作了创新,为大赛增添了新的亮点一一增设了传统武术最佳运动员选拔赛,即在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中,让实际参赛人数在15人及15人以上的个人项目第一名,不分年龄和组别,统一参加第二轮选拔赛,选出传统武术男女最佳运动员,颁发奖金5000元,以资鼓励。最终,经过两轮艰苦拼搏,郑州市体校武术中心的司忠良获得男子最佳运动员称号,上海市青浦区的王燕摘取女子最佳运动员桂冠。
为提高学生健康意识,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经体育部研究决定于2010年11月举行河北科技大学第二届武术比赛。
一、竞赛时间:2010年11月13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二、竞赛地点: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风雨操场
三、参赛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各学院(系)
四、主办单位:河北科技大学体育部
五、竞赛项目:
1、集体项目(24式太极拳)。
2、单项项目:拳类和器械类(剑、棍、刀、枪)的自选与传统套路。
3、“夺桥徒搏”项目
六、参赛方法:
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报名,每一学院限报运动员10名,每名运动员至多报3项,单项项目每项至多报3人。
其中:集体项目(24式太极拳)每学院参赛人数为6人。
“夺桥徒搏”项目每学院参赛人数(男2人、女2人)
七、竞赛方法:
1、本次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2、完成套路时间
(1)长拳、南拳、剑、刀、枪、棍的自选套路不少于1分20秒。
(2)太极拳自选、竞赛套路(3—5分钟)。
(3)太极剑(3—4分钟)。
3、器械自备或用提供器械。
八、名次录取办法:
1、单项比赛(夺桥徒搏、拳和器械类)男、女各组各项分别录取前八名。
2、团体成绩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名
九、报名日期及办法:
1、报名日期:截止到2010年11月3日
2、报名办法:将报名表的电子格式发到张文忠老师邮箱。
联系人:张文忠老师(手机:***)邮箱:lxyfannie@sohu.co
十、2010年11月4日下午4:00在体育部武美教研室招开领队准备会,同时交音乐光盘。
备注:
“夺桥徒搏”运动项目简介
1.场地
在赛场中间置设“独木桥”:长2米,宽0.35米,高0.35米。两侧放置海绵垫。
2.展示技巧
主要利用“引进落空,四量拨千斤”的太极技巧展示武术功力的桥上的拔根技术。
3.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来源于道德的“攻心夺气”。
4.体现宗旨
武以文道,强身净身,中正圆活,补气泄力。
5.规则
(1)采用掷硬币方法,由胜方选取桩位、前置脚和双搭手式的前后手位置。
(2)运动中,前脚可以向前迈一大步成大弓步,前脚可以向后收半步成虚步或坐步,后脚不许离开凳面。
(3)手抓握对方超过2秒,每出现一次判违例1次,违例2次判本局负。
大赛竞赛规程
1.批准单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2.主办单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
3.协办单位: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生体育协会
4.承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5.比赛时间与地点
5.1竞技比赛时间:2012年6月10日至13日
5.2比赛地点:华东理工大学体育馆
5.3竞艺比赛时间:2012年6月10日至12日
5.4比赛地点:华东理工大学大剧场
6.参赛单位与资格
6.1竞技比赛参赛单位与资格
6.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各普通高等院校正式在编的学生
(包括港、澳、台籍大学生及外国留学生),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加比赛。
6.1.2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并经考生所在地高等学校招生委员
会审核、批准正式录取,有所在院校正式学籍,年龄在18到28(含28)周岁之间,在校在读的专科(含高职)、本科、研究生,学习成绩合格者,经学校同意均可报名参赛。
6.1.3本次赛事竞技比赛执行甲组、乙组分组竞赛,普通高校正式在编的学生(包括港、澳、台籍大学生及外国留学生)为甲组:体育院校的学生及参加过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赛的在编普通院校的大学生为乙组,各校在报名时请注明参赛运动员的组别。
6.1.4参赛校必须是中国大学生体协传统体育分会的会员学校。报到时副主席单位交纳
会费2000元整,会员学校交纳会费1500元,未交纳会费的院校不得参赛。
6.2竞艺比赛参赛单位与资格
6.2.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各普通高等院校正式在编的学生
(包括港、澳、台籍大学生及外国留学生),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加比赛,不设组
别。
7.比赛项目
7.1竞技比赛项目
7.1.1自选拳术(任选一项):长拳、南拳、太极拳:
7.1.2自选器械(任选一项):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女)、南棍(男);
7.1.3其他拳术:
A)第一类:形意拳、八卦拳、八极拳;
B)第二类:通臂拳、劈卦拳、翻子拳:
C)第三类:地躺拳、象形拳;
D)第四类:华拳、查拳、炮拳、洪拳、少林拳;
7.1.4其它器械: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7.1.5太极拳、械类:42式竞赛太极拳、42式竞赛太极剑、其它太极拳(陈、杨、吴、孙、武式),其它太极器械;
7.1.6对练(每队男子和女子各一对)
7.2竞艺比赛项目:
7.2.15人以上包括5人表演项目(小品、哑剧、才艺、技巧、双簧等形式不限3~10
分钟)
7.2.25人以下表演项目(小品、哑剧、才艺、技巧、歌舞、情景剧等形式不限3~5
分钟)
8.竞赛办法
8.1竞技比赛竞赛办法
8.1.1本比赛为团体和个人单项比赛。
8.1.2各单位比赛运动员按抽签顺序上场。
8.1.3比赛执行最新《国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8.1.4违反赛事纪律行为按照最新《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纪律处罚规定》执行
8.1.5自选套路难度动作规定
A)运动员选报A级难度(平衡、腿法、跳跃和跌扑类)最多选报3种不同类别的5个A级难度动作。
B)同一种技术类型难度在整套动作中只能计算两次加分。
C)同一技术动作难度的连接难度必须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连接。
D)本次比赛服装,器械不做规定要求,不配音乐。
E)套路比赛中主要动作内容和一般动作内容不做规定要求
8.2竞艺比赛办法
8.2.1本比赛为团体和个人单项比赛。
8.2.2各单位比赛运动员按抽签顺序上场。
8.2.3执行最新《国内竞艺武术大赛规则》
8.2.4违反赛事纪律行为按照最新《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纪律处罚规定》执行
8.2.5比赛服装、器械、不做规定要求,配乐必须无歌词乐曲
9.报名和报到
9.1竞技项目:
9.1.1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
9.1.2竞技项目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工作人员1人,男、女运动员各5人
(可兼报竞艺项目)。
9.1.3每队每人限报3项(对练项目陪练除外),每项男、女限报2人。
9.1.4报名于2012年5月20日截止(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报名表一式三份,电脑打印自选套路难度登记表(写清难度分值)一式四份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分别寄送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邮编:100029联系人:林北生 电话:***)和2012年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组委会竞赛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体育学院 上海市梅珑路130号,邮编:200237,联系人:韩骏 电话(传真):021—64253348手机:***)。相关表格请自行登录http//tyx.ecust.edu.cn下载,请务必将报名表电子版发送至tyhj@ecust.edu.cn。
9.2竞艺项目:
9.2.1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
9.2.2竞艺项目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人。每队男、女运动员总数不可超过20
人(含竞技项目运动员,可兼报)。
9.2.3各参赛单位须于2012年5月15日前将报项表、光盘和解说词30字以内,一式
叁份分别通过邮局寄往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天津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经专家组评审后方可参赛。
9.2.4联系人:
李永明(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tiyubu@tom.com*** 邮寄地址:北
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邮编:100029
徐彩桐(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部)xucaitong@yeah.net022-60215769 邮寄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天津理工大学体育中心。邮编:300384
陈青(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wysr388@163.com0931-7970578邮寄地
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邮编:
730070
9.3报到时间和地点
9.3.1各队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务必于6月8日报到,6月14日离会。报到地点:
华东理工大学梅珑校区体育馆(上海市梅珑路130号)。报到时须上交运动员身份证、学生证、招生录检表、身体健康证明。请各参赛队自带一面悬挂校旗(长:
1.5米、宽:1.2米)
9.3.2裁判和工作人员
仲裁委员会主任、仲裁委员会委员、总裁判长、裁判长(员)务必于6月7
日报到; 6月14日离会。报到地点:华东理工大学梅珑校区体育馆(上海市
梅珑路130号)
9.4交通:
9.4.1上海南站
① 乘729路公交车(或 957路), 在“化工四村公交站”下车。
② 出租车(约3公里)约14元左右。
9.4.2上海火车站
① 乘坐“地铁1号线”(莘庄方向)或“地铁3号”线(上海南站方向), 在上
海南站下车(6号口出),接乘729路公交车(或 957路), 在“化工四村公交站”下车。
② 出租车(约18公里)约50元左右。
9.4.3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
① 乘坐 “地铁10号线”(新江湾城方向), 在 虹桥路站 下车,站内换乘“地
铁3号线”(上海南站方向),在 上海南站 下车(6号口出),接乘729路公交
车(或 957路), 在“化工四村公交站”下车。
② 出租车(约14公里)约40元左右。
9.4.4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9.4.5
10.1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2
10.2.1
10.3
10.3.1
10.3.2① 乘坐 “机场7线” 公交车 到上海南站,接乘729路公交车(或 957路), 在“化工四村公交站”下车。② 乘坐地铁2号线(徐泾东方向), 在“人民广场站”下车,站内换转乘“地铁1号线”(莘庄方向), 在“上海南站”下车(6号口出),接乘729路公交车(或 957路), 在“化工四村公交站”下车。③ 出租车(约45-48公里)约160—180元左右。详细地址及联系人 A)出租车从梅陇路、龙州路口的“华理一、四村”门进入,直行到底左转到体育馆。B)华东理工大学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C)联系人:谢耀明***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竞技项目 团体比赛按甲、乙组分别录取男子(甲组、乙组)团体总分、女子(甲组、乙组)团体总分和男、女团体总分前八名,团体总分按各队参加竞赛项目获取名次的得分总和计算。各单项男、女各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l计分,分别计入男、女团体总分。报名参赛人数等于或不足8人(队)时,名次减1录取,计分方法同上。凡获得团体名次的单位,赛会分别颁发(前三名颁发奖杯获奖牌,四至八名颁发证书)。凡取得个人名次的运动员,赛会颁发证书。竞艺项目 按比赛项目分别设金奖20%、银奖30%、铜奖30%。最佳编排奖1名、最佳表演奖1名。颁发奖杯或奖牌。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赛区奖 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每队2名。运动队按5:1的比例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员按5:1比例评选 最佳赛区奖1个,最佳赛区组织人5名。
11运动员资格审查
11.1凡对运动员比赛资格有异议并提出申诉者,需向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提交由领
队签字的申诉报告,同时交纳2000元人民币的申诉费后,方可受理。胜诉者申诉费如数退还,败诉者不再返还申诉费。
12经费
12.1各代表队在编人员报到时每人每天向大会交纳食宿费人民币120元,不足部分
由赛会补助。
12.2参赛队员需交报名费人民币100元/人;
12.3交通费自理
12.4主办单位所选派的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裁判长(员)及大会工作人员的差
旅费、劳务费均由承办单位负责。
12.5每队报到时需向大会交纳赛事纪律保证金人民币3000元。用于对该队所属人员
在比赛期间违反赛会纪律,社会治安管理条例、损坏公共设施、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问题的经济赔偿和处理。如未发生违纪行为离会时保证金将如数退还。
13本规程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所有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
一、竞赛日期、地点
2015年7月13日-16日,在张家口市举行,委托张家口市体育局承办。
二、参加单位
各市体育局、各市武术协会、武术馆(校)及各有关单位
三、竞赛项目 甲 组
(一)自选项目
长拳、南拳、太极拳、混合双人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自选太极剑。
(二)规定项目
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
(三)传统项目
拳 术: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螳螂拳、鹰爪拳、其他象形拳;查拳、华拳、少林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
器 械:醉剑、长穗剑、朴刀(含大刀)、猴棍;双刀、双剑(含长穗双剑)、双钩;三节棍(含二节棍)、单鞭、双鞭(含刀加鞭)、绳镖(含流星锤);传统太极器械。
女子不设醉剑、猴棍、地躺拳。
(四)对练项目
二人对练、三人对练、太极对练 乙 组
(一)自选项目
拳 术:长拳、规定长拳(国际竞赛套路)、南拳、太极拳、混合双人太极拳。
短器械:刀术、剑术、太极剑、南刀。长器械:棍术、枪术、南棍。
(二)集体项目 丙 组
(一)规定项目(必须是第三套国际套路)
拳 术:长拳、少年规定拳、42式太极拳、南拳(1989年编写的《南拳竞赛套路》)
短器械:42式太极剑、刀术、剑术 长器械:棍术、枪术
(二)集体基本功
四、参加办法
(一)各参赛单位限报领队1名,教练员2名,甲组男、女运动员各10人、乙组、丙组男、女运动员各6名。
(二)运动员年龄规定:
甲 组: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乙 组: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丙 组: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公安部门核发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核发的运动员参赛“注册证”,且进行了2015注册或确认的,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四)甲组每人限报3个单项,其中必须选报一项自选项目。乙组、丙组每名参赛运动员需在拳术、短器械、长器械各选一项(太极项目除外)。
(五)各单位在每项报名中,男、女运动员均不超过3人次。
(六)参加集体项目每队限报1项。参加丙组的运动队必须选报集体基本功。
五、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团体赛和单项赛。
(二)执行中国武术协会最新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年)。
(三)完成套路时间:
甲组、乙组各单项不得少于1分20秒;传统项目不得少于1分钟;对练不得少于50秒;自选太极拳、混合双人太极拳、太极剑3至4分钟;集体项目、集体基本功3至4分钟;太极拳4至5分钟;太极器械2至3分钟;
(四)对练、混双太极拳项目不允许陪练。
(五)集体项目、集体基本功比赛中,人数在8人以上(含8人,需为报名参赛人员),必须配乐。每少1人和未配乐或配乐带说唱者,在最后得分中由裁判长扣0.2分。
集体基本功内容:
1、四种直摆性腿法(正、侧、外摆、里合)左右各两次以上。
2、三种屈伸性腿法(弹、蹬、踹)左右各两次以上。
3、三种击拍性腿法(拍脚、里合击响、外摆击响)。
4、二种扫转性腿法(前、后扫腿)。
5、三种平衡动作(朝天蹬、十字平衡、卧鱼平衡、探海平衡、扣腿平衡和提膝,每种平衡静止时间不少于两秒,要求运动员独立完成,不能互相扶助)。
6、跳跃动作(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外摆莲、腾空正踢腿、侧空翻、旋子)。
7、体育系通用教材第一册中的“五步拳”。
8、以上内容要求参加者每人均要完成。
(六)甲组、乙组使用的器械执行中国武术协会最新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年)中第十七条比赛器械的规定执行。
(七)运动员自备比赛服装和器械。参赛运动员服装和器械必须符合规则要求和有关规定,否则不予参赛。
(八)各参赛项目起、收势均为站立式静止状态。
(九)自选套路难度规定:
1、运动员最多只许选报3种不同类型的A级难度动作(平衡、腿法、跳跃和跌扑类)。
2、运动员选报不同等级的同一种技术类型的动作难度和动作难度+连接难度,不得超过两次。超出规定者,按前两次计算难度分数。
3、作为降分处理的难度动作,只能编排在难度动作中的最后一个;作为降分处理的连接动作,只能与最后一个可连接的难度动作相连接。
4、甲组运动员C级难度(含动作难度或动作难度+连接难度,在难度2.00分之内)至少选报一种,并且不能做降分处理。乙组运动员可不选报C级难度。
5、甲组、乙组运动员至少连接两种(B级以上连接难度)不同形式的静止动作。
(十)各参赛运动员自选套路中,执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第六章自选套路内容规定和《武术套路比赛指定动作组合》(见附件)。另外,自选套路内容补充规定如下:
1、套路编排必须符合武术项目风格、特点,过于艺术化、戏剧化将从演练水平分中扣分。
2、在长拳类项目演练中,定势动作除站立动作(前点步、并步)只允许做2次外,其它定势动作只能选择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坐盘、劈叉和平衡,未按照以上要求的,每出现一次由B组裁判员扣0.2分。
3、在南拳类项目演练中,定势动作除站立动作(并步前、后点步或并步)只允许做3次外;其它定势动作只能选择弓步、马步、半马步、仆步、虚步、骑龙步、蝶步、独立步、跪步;发声不得超过6次,其中必须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声,未按照以上要求的,每出现一次由B组裁判员扣0.2分。
(十一)参赛运动员无故弃权,执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规定。
(十二)混合双人太极的有关规定: 1.内容规定:
演练内容不作规定,可选报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内容。
2.编排要求:
(1)混合双人太极拳中至少有八个动作必须由两人同时完成,并整齐对称。
(2)整个套路既要展现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更要突出两人之间的呼应与配合。
(3)需根据所编排内容进行配乐,配乐带说唱者,在最后得分中由裁判长扣0.2分。
3.运动员技术演练评定标准:
应以太极项目的技术特点为主要内容,突出该项目的动作方法、功力及技术风格,充分体现出配合默契、完成动作的整齐划一度,编排的内容丰富、结构恰当、布局合理等方面。
4.套路难度的要求:
两人至少同时选做两个“难度动作+连接动作”。至少一人未完成动作难度,则动作难度与连接难度均不予确认;两人完成了动作难度,至少一人未完成连接难度,则连接难度不予确认;一人已腾空,另一人还未起跳,则该组难度不予确认。
两人同时完成了“难度动作+连接动作”,并且过程中动作整齐一致,在最后得分中加0.02分,累计加分。两人同时选做两组“难度动作+连接动作”之后,每超出完成了一组,在最后得分中加0.05分,累计加分。加分总分不超过0.25分。
六、计分办法(男、女分别计算)
(一)团体名次按各参赛单位乙组、丙组运动员的单项比赛中名次得分之和计算,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如得分相等时,则以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二)各单项前八名按13、11、10、9、8、7、6、5计分。
七、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男、女团体分别录取前八名,给予奖励。
(二)各组别、各单项男、女分别录取前八名,前三名颁发奖牌和证书,第四至第八名颁发证书。
(三)男、女各单项人数在8人以下(不含8人)时,按同组别进行合项录取。
(四)不足录取名次以实际比赛人(队)数录取。
八、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
九、报名与报到
(一)各单位须电脑打印报名表、难度登记表一式二份,身份证复印件,单位盖章后于6月15日前(以邮戳日期为准)分别寄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竞训科(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电话/传真:0311-85266850)和赛区,逾期报名,不予受理。
(二)各参赛队于7月11日18:00前到指定地点报到驻会。
(三)各参赛单位报到时须交验参赛运动员《人身保险证明》、《体检证明原始表》(身体检查时间,以本次赛前15天内方能有效)缺项不能参加比赛。
十、裁判员选派
裁判员由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北省武术协会选派。
十一、其它
(一)为了端正赛风,严肃赛场纪律,保证公平竞赛,各运动队和全体裁判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北省体育局制定的各项规定,与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北省武术协会签订相关《责任书》认真比赛,公正执法。如有违反,将根据情节按有关文件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取消相关单位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资格。
(二)本次比赛执行《河北省青少年体育竞赛赛风赛纪处罚办法》和《河北省体育局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暂行规定》。
(三)各参赛单位报到时交竞赛纪律保证金1000元,比赛期间如未违反赛风赛纪行为,保证金如数退回。如违反赛风赛纪行为,保证金不予退还,同时书面通告该参赛队所属体育局。
(四)运动员现场出现伤病临时处理费用由组委会承担,如需住院、持久治疗或出现其它意外情况产生的费用和责任均由参赛单位自行负担。
(五)各市体育局代表队乙组、丙组运动员竞赛经费由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承担。
(六)参赛队自缴费按《河北省省级单项体育竞赛财务管理办法》收费标准执行,具体缴费标准详见比赛《补充通知》。
(七)各市体育局报名只限一队为正编队伍,其他队伍都为超编,超编人员一切费用自理。
十二、本次比赛只有甲组各小项前三名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十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四、本规程解释权属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北省武术协会
河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地点
2015年8月3日-6日在保定市举行,委托保定市体育局承办。
二、参加单位
各市体育局、各市武术协会、武术馆(校)及各有关单位
三、竞赛项目
(一)男 子
48公斤级 52公斤级 56公斤级 60公斤级 65公斤级 70公斤级 75公斤级 80公斤级 85公斤级 90公斤级 100公斤级 100公斤以上级
(二)女 子
48公斤级 52公斤级 56公斤级 60公斤级 65公斤级 70公斤级 75公斤级
四、参加办法
(一)每单位限报领队、医生各1名,教练2名,男子甲、乙组运动员各12名,女运动员7名。
(二)同一级别中每单位限报1名运动员参赛。
(三)运动员参赛年龄:
男子甲组:1996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出生者; 男子乙组: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出生者; 女子甲组:1997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出生者。
(四)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公安部门核发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核发的运动员参赛“注册证”,且进行了2015注册或确认的,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五)各参赛运动员自备护齿、护裆和参赛服装(每人红、蓝半袖、短裤各一套)。
五、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团体赛和单项赛。
(二)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3)和有关规定。
(三)本次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4人以下采用单循环制,不含4人)。
(四)运动员报到后先称量体重,然后抽签进行编排。
六、计分办法(男、女分别计算)
(一)团体名次录取按各参赛单位运动员在各组别、各级别比赛中所获名次得分之和计算,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如得分相等时,则以单项级别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二)各级别前八名按13、11、10、9、8、7、6、5计分。
七、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男、女团体分别录取前八名,给予奖励。
(二)各组别、各级别男、女分别录取前八名,前三名颁发奖牌和证书,第四至第八名颁发证书。
(三)各级别人数在8人以下(不含8人)时,按组别和级别进行合组录取。
(四)不足录取名次以实际比赛人(队)数计算。
八、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
九、报名与报到
(一)各单位须电脑打印报名表一式二份,运动员身份证复印件,单位盖章后于7月3日前(以邮戳日期为准)分别寄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竞训科(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电话/传真:0311-85266850)和赛区,逾期报名,不予受理。
(二)各参加单位于8月1日18:00前到指定地点报到驻会。
(三)各参赛单位报到时须交验参赛运动员《人身保险证明》、《体检证明原始表》(具体内容为: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身体检查证明时间以本次赛前15天内方能有效)。缺项不能参加比赛。
十、裁判员选派
由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北省武术协会选派。
十一、其它
(一)为了端正赛风,严肃赛场纪律,保证公平竞赛,各运动队和全体裁判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北省体育局制定的各项规定,与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北省武术协会签订相关《责任书》,认真比赛,公正执法。如有违反,将根据情节按有关文件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取消相关单位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资格。
(二)本次比赛执行《河北省青少年体育竞赛赛风赛纪处罚办法》和《河北省体育局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暂行规定》。
(三)各参赛单位报到时交竞赛纪律保证金1000元,比赛期间如未违反赛风赛纪行为,保证金如数退回。如违反赛风赛纪行为,保证金不予退还,同时书面通告该参赛队所属体育局。
(四)凡无故弃权者,取消本人全部成绩。
(五)运动员现场出现伤病临时处理费用由组委会承担,如需住院、持久治疗或出现其它意外情况产生的费用和责任由参加单位自行承担。
(六)各市体育局代表队男子乙组、女子甲组运动员竞赛经费由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承担。
(七)参赛队自缴费按《河北省省级单项体育竞赛财务管理办法》收费标准执行,具体缴费标准详见比赛《补充通知》。
(八)各市体育局报名只限一队为正编队伍,其他队伍都为超编,超编人员一切费用自理。
(九)报名时,须采用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统一制定的报名表(见附件),并按要求填报;报名时,须注明领队、教练、医生的姓名和性别,未注明姓名的将视此身份无人报名;
(十)报名表须打印,手填无效;报名表上须加盖市级体育局和县级以上医院的印章方可有效;运动员比赛临场指挥教练以报名表报名教练为准。
(十一)比赛有关事项以印发的竞赛规程和补充通知为准。
十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本次赛事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审批等级。
交流与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
九届比赛,亚洲的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新加坡、伊朗、斯洛文尼亚、巴基斯坦、以色列、文莱等;欧洲的德国、英国、荷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瑞士、俄罗斯、奥地利、波兰等;非洲的南非、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委内瑞拉等;澳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的武友,万里迢迢地应邀飞到中国杭州,参赛、交流和会友,充分体现出中外武友情谊之深厚。尤其是日、法、美等国家的武术爱好者,几乎届届应邀,把这项赛事当做他(她)们与中国人民切磋武技、传承友谊的常设平台。
国内武友来得更多。北至黑龙江,南至两广,西至新疆,全国除西藏、海南外,各个省、市、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院校,都有武友赶来相聚,面广人众时久,在民间武术活动中十分难得。台湾同胞习武历史悠久,他们的高手也常常跨过海峡,莅杭参赛。由此也加强了浙台武术交流活动,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陈顺安也曾率领武术代表队赴台参赛,同期观摩学习了台胞的武艺。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习武者,在竞技场上相识相知成为朋友。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在不断地交流和锤炼中得到了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播。
发掘与发展了民间传统武术
中华武术的渊源可追溯5000多年,广袤大地蕴藏着极其优秀的拳种、流派和人才。浙江是中华武术发源地之一,民间瑰宝自当不少。九届传统武术比赛,为民间高手、宿耆施展技艺提供了契机,为民间武术珍宝绽放异彩构筑了平台。
每届比赛,都有一批深藏不露的武林宿将献出绝活而一鸣惊人。诸暨市王家井镇耄耋老人郦松庭,就是其中的一员。他7岁随父习武,数十载不辍,秉承祖训,“爱国助人,一生正气”。现在四世同堂,一门33人虽职业不同,但都会武艺。2005年85岁的他,携女儿、孙子、外孙参加第三届传统武术比赛,演练梅花螳螂拳和燕青刀,前者传自霍元甲创办的上海精武会,后者传自父辈。因有无数郦老这样的民间武术人,终生默默地探索、坚守和奉献,中华武术才得以顶天立地,名震寰宇。
每届比赛,传统拳种荟萃,优秀套路纷呈。以第二届为例,武术拳术套路319种,器械套路292种,共达611种,其中光刀术套路就有62种。演练的器械,除常见的剑、刀、枪、棍外,还有钺、锏、钩、锤、钵、镖、锁、戟、斧、棒、杖、拐、扇、伞、钢叉、鞭杆、匕首、拂尘、板凳、月牙铲等数十种。观现场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许多新、特、少见而寡闻的套路都展现其间。近几届比赛,规模更大,角逐的项目成倍增加,涌现的罕见套路不胜枚举,即使罗列一堆也会“挂一漏百”。
每届比赛,大量新编套路得以展示和传播。例如,已故浙江武术名家彭良明在50多年前创编的“蝶恋花剑”,杭州的“太极导引功”、“杨式太极伞”,湖州的“黑虎拳”、“香山短打”,台州的“南太极拳”、“杜式太极拳”,慈溪的“观海威太极拳”,建德的“木兰双刀”,以及“八门技法”、“绵拳”等等,均受到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和学练。特别是名扬海内外的东岳太极拳拳械系列,创编者门惠丰、阚桂香夫妇两度到浙亲授,第五至第八届专门列为比赛项目,参赛选手剧增,推广速度很快。武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新套路的大量涌现与传播,必会促使武术运动永葆青春。
武术,是由拳种和套路组成的,是人演练的。浙江举办的九届传统武术比赛,对发掘、传承精湛拳种套路,发现、培育优秀武术人才,办了大实事、大好事。亲临现场可深刻体会到:用“国粹魅力”、“博大精深”、“武坛豪杰”等词汇形容中华武术,是非常贴切和深邃的。
促进与普及了群众习武健身活动
新中国建立以来,浙江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得到空前发展,人民体质增强,寿命延长。跨进新世纪后,受九届传统武术比赛的影响和推动,练武健身已成为社会时尚,享受小康生活的人们把武术列为健身的首选项目,传统武术开始步入全盛时期。男女老幼,迎着朝阳,伴着乐曲,翩翩起“武”的场景,从城市到农村随处可见。夫妻相互鼓励、子女动员父母、父母携带儿女习武的事例无穷。许多参加过浙江传统武术比赛的年轻人,练武劲头更足了,学练新拳种套路的积极性更高了,许多都受聘担任社区的武术教练或武术队长,把武术的“种子”撒了开去。大量事实揭示:九届传统武术比赛的影响在逐渐扩大,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青睐。
武术从青少年抓起,从娃娃抓起,挖掘、培育优质后备人才,为武术运动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这是八届传统武术比赛的又一特殊功绩。以2011年第九届为例,少年、青年达2685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69.6%,其中学龄前儿童占38.3%。杭州7岁小学生于跃,参加这届比赛,父母、外公、外婆、姨妈、表姐等同赴赛场,为他助兴鼓劲,并在宾馆租房供他休息,后援队伍之大和长辈爱心之切跃然可见。于跃获得两枚金牌,全家老少欢欣,他练武也更自觉了。群众性习武健身队伍,向来以老年人为主力军,现在逐渐扩大到青少年,这是浙江武术管理部门的高瞻远瞩,是传统武术灿烂明天的希望所在。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和良好机遇前,群众性的习武健身活动必定会规模更广泛、技艺更完臻、效果更明显。
创新与积累了民办大型武术赛事的经验
办大型体育比赛是项系统工程,民间办国际大型武术比赛,更是难点甚多。要确保赛事圆满成功,必须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纰漏。九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不仅红红火火,参赛者皆大欢喜,而且颇有创新精神,积累了民办武术比赛的许多经验。
一、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办大型赛事。民间办这么大型的武术比赛,国家不花一分钱,全赖自力更生筹资,勤俭节约开支,确实是难能可贵。据承办单位透露,他们用“三靠”解决资金:一靠“武迷”们理解和支持——向选手收取报名费和项目费;二靠企业赞助——在赛场和秩序册上登广告,收取广告费;三靠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中华武术》杂志一位鲁姓记者在一篇报道中说,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官方色彩淡,开幕式半个小时,简单而不失热烈,与其他开幕式花费百万元千万元形成鲜明对比。新闻记者目光锐利,洞察事物,评述客观,令人叹服。浙江体育部门的官员说,武术真是怪,没钱也能办这么大的比赛,其他体育项目肯定办不起来。这说明,武术魅力大,引导魅力可办大事。
二、应用先进科技服务大型赛事。选手们津津乐道的有三件事:一是赛前10天官方网站公布竞赛日程和项目比赛顺序,让选手们“早知道”。二是人手一本《比赛秩序册》,虽厚厚的三四百页,却一目了然,且具收藏价值。三是及时公布成绩和颁奖,比赛完,在大屏幕上公布成绩,几个小时后就颁发数以千计的奖牌、奖杯、证书和奖金,不应用先进科技手段是办不好的。
三、以新思路组织、指挥大型赛事。选手们来自国内外,面广人多,年龄跨度一个半甲子,加上武术拳种套路又那么丰富,所以首先制定《比赛规程》要脱俗创新,遵循传统武术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区域划分、年龄分组及项目分类,让所有习武者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所有拳种流派都有平等对待的机会,做到高高兴兴地来,开开心心地回去。比赛在一个体育馆内进行,四五千名选手,八九千个武术项目,两天内赛完,期间还要举行开幕式和集体综艺武术项目表演,届届比赛能做到井然有序,安全圆满,这充分彰显出组织者的谋事智慧和指挥才能,经验是相当丰富而宝贵的。
【武术传统比赛项目规程】推荐阅读: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09-08
传承中国武术传统文化06-28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问题11-10
武术操比赛规程01-18
传统武术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与发展思路研究12-22
武术操竞赛规程04-02
武术比赛闭幕词06-10
武术比赛方案策划书02-17
小学庆武术操比赛方案01-16
武术学院足球比赛策划书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