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共7篇)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篇1

根据刘延东同志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国办会议纪要的精神,制定全民科学素质工作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是《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第三年,是完成《全民科学素质纲要》2010年目标的“攻坚之年”。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更加重视和推进提高科普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落实到基层等工作。200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主题宣传,狠抓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和完善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任务分工和职责,落实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内容与方法,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效。以搭建平台、资源共享为理念,推动科学素质工作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形成社会化大科普的工作格局,共同把《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推向前进。

一、继续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大力开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1.各部门要结合业务工作,确定若干项具体任务,抓好科普工作。突出主题,创造性地开展2009年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及其他各类群众性科普活动。开展“2009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10周年和青少年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继续推进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行动,大力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千名节能减排青年使者在行动”和“环境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各成员单位、中国科协、科技部、环保部、卫生部等)

2.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举办第二届“两岸四地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论坛”,开展植树节“生态文明”科普宣传月、生态文化科普系列活动和林业科技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环保部、林业局、气象局、共青团中央)

3.在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健康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农民工在“苦脏累险”行业岗位就业人员较多、最容易受到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伤害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和职业卫生教育。(人社部、卫生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

4.推动“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组织专家面向公众开展健康科普讲座;遴选适宜基层社区的先进技术,通过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推广;选择优秀的科普图书创建“社区健康书架”,协调促进各类媒体开办社区健康专题栏目,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素质。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卫生部、科技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5.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要开设主题专栏,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主题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举办第三届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国科协)

6.围绕主题,开发挂图、图书、音像制品、展览等各类科普资源,通过科技馆、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科普大篷车以及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等城乡基层科普设施开展各具特色的展示和教育活动,把相关科普知识送到百姓身边。(各成员单位)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7.组织科技工作者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编印图书、挂图,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在广大公众中树立起依靠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

科院、社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等)

8.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作用,动员科技界深入企业,主动服务,调动广大职工自主创新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应对危机以及创新方面的能力。(科技部等)

9.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围绕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依托技工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加大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人社部)

10.继续开展“科技列车老区行”、“院士专家西部行”等科技下乡活动,大力引导科技知识向农村和西部等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流动,帮助他们依靠科技增产增收,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宣部、科技部、中科院、共青团中央)

11.充分发挥中组部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和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作用,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村青年人才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村新能源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和农业科普工作。继续深化“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活动。建立农村青年人才库,开展“订单式”的科技培训和技能素质培训,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继续开展“两牵手、一扶持”活动。(中组部、农业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12.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力度,增加投入,落实补贴政策,完善机制、丰富形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启动实施“新市民”培训计划,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技能水平。(人社部、共青团中央)

三、面向基层,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推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一)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切入点,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3.抓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实施。深入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试点村工作,加强对农民科学素质现状和需求的调研,探索成功经验,提炼典型模式,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全面深入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14.加大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支持力度,通过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形成科普惠农长效机制。通过农技协扶持计划等工作,帮助农技协提高生产经营实力和科普服务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国科协、财政部)

15.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素质。推动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建设。组织院校专家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工作队伍,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科技下乡活动。(国家民委、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协)

(二)以学校科学教育为重点,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6.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修订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精心筛选和编排最基础、最必需、最适合的科学知识,纳入课标,融入教材,进入课堂。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将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纳入“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促进“做中学”项目经验共享,进一步推广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教育部、中国科协)

17.关注学生生命安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普及地震、雷电、火灾、冰灾、水灾、泥石流、重大传染病防治等相关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安全健康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推广校园节能减排、生态学校和环境小

记者等项目,提高中小学生参与支持环保的积极性。(教育部、环保部、卫生部、气象局、中国科协)

18.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继续开展“科普图书、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试点工作。(教育部、中国科协)

19.广泛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引领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规范评审程序,确保公开透明。评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继续开展资助科普专项、青少年科技活动专项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野外实习基地的科普活动等工作。(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三)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大对城镇劳动者的培训力度

20.继续做好创业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人社部)

21.组织开展全国“创争”活动先进事迹讲演和辅导助学系列活动,深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考察建立职工素质工程示范基地,组织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增强职工获取和运用知识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全国总工会)

2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创新能力。研究出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深入开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大课题,继续举办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班。建立首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实施第一批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人社部)

23.加大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好高技能人才相关基础工作。强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加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组织“青年技能训练营”,开展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人社部、共青团中央)

(四)以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为重点,加强科学素质培训

24.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06-2010年政府公务员培训纲要》的要求,把实践科学发展观相关的科学知识作为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把手培训工程、后备干部培训工程、基层干部培训工程中加强科学素质培训,不断增强各级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分层级、分类别地推进团干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群众工作本领,引导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的团干部队伍。(中组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

25.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公务员工作。深入开展公务员对口培训。以能力建设为主题,深化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在职等四类培训,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人社部)

26.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教材等培训基础建设。指导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各类主体班次中增加科学素质方面的教学内容,充实师资力量。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10本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系列案例培训教材。研究国家级公务员培训师资库建设方案。研究公务员培训教材框架,开发远程培训课件。启动确定公务员培训示范基地工作,研究培训机构准入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研究推动网络培训和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组部、人社部)

27.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办科普专场活动。根据教学安排,组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主体班次学员参观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普基地,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试点工作。针对国家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建设工程科技思想库。(中组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

四、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以科普资源建设带动公共科普服务能力提高

(一)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科普资源内容

28.完善政策措施,繁荣科普创作。加大奖励和扶持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力度,扶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普创作,营造科普创作的良好氛围。制定相关办法,推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科普创作任务,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科技部、中国科协)

29.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存量,通过适当加工整理集成各方面优质数字化科普资源,以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络平台为基础,探索建立一个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建设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公益性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合体,为公众提供服务。(中国科协等相关成员单位)

30.结合部门职责,加大科普产品开发力度,以多种形式服务公众。开发一批挂图、音像制品、科普展览等科普产品,提供基层科普组织和各类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进一步推进双语科普试点工作,加强双语科普资源建设。开展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科普优秀作品的征集、评选和推介活动。编制《农民身边环保科普知识》日历版,拍摄制作《国家级生态村》系列电视专题片。以“我为农村改革发展做贡献”为主题继续举办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编辑出版《全国农民读书征文选》。组织林业科普读物及作品创作,开展第三届大学生生态科普创意大赛,启动建设中国林业数字科技馆。加强图书、报纸、影视资源、课件、数字科普馆、科普网站等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开发高校和中学气象科普培训课件,推广小学气象科普知识读本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系列丛书》。(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环保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

31.围绕重大科技事件开发科普资源。组织编写出版《中国近现代100位科学家故事》图书及画像。举办纪念《物种起源》150周年和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科普巡展。举办“中国科技60年”大型文艺演出和巡展。(中宣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科协)

32.以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为契机,将其建设成为科普资源的开发和服务中心,实现中国科技馆实体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虚拟馆两个平台的有效整合,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科普资源服务。(中国科协)

(二)统筹规划、加强指导,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33.贯彻落实《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标准。加强对科普设施发展的调查研究和监测评估。(中国科协、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34.有效利用现有科普场馆,根据需要新建一批科技类博物馆。加强对科技类博物馆建设与运行的指导和服务。对专业科技馆和综合科技馆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加强对科技类博物馆建设与运行的指导。推动光学科技馆建设,开展对建设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动西藏、甘肃、海南省(区)级科技馆的建设工作。按照《科技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对全国科技馆的运行和管理开展专家咨询、展教资源支持、业务交流和培训等工作。(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

35.推动基层科普设施发展。对科普大篷车的发展进行规划研究,加大“科普大篷车”的配发力度,推动全国所有地市和有条件的县拥有科普大篷车,加强车载展品和科普活动的设计与更新,把公共科普服务送到边远地区。继续开展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建共享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实施“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条件建设示范工程”,增强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的能力和中小科技馆的科普展教功能。对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工作进行监测评估,推动建立遍布城乡社区的基层科普

活动室、科普画廊,增强服务能力。(中国科协、教育部)

36.发掘和拓展科普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动国家科普基地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安全生产、环保、林业和气象等发展行业科普教育基地。加强指导与服务,提升科普基地的科普教育水平。落实《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举办“中国科学院第五届公众科学日”研究院所开放活动。鼓励和支持研究机构、各类学校、企业配合地方政府举办科普活动。(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环保部、安全监管总局、林业局、中科院、气象局)

(三)推进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37.重点指导督促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办好科技专题、专栏、专版和专门频道,通过充实内容、丰富手段、增加版面和播出时间,提高媒体科技传播质量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媒体的科技传播作用,扩大公共科普服务的覆盖面。(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国科协)

38.加强对科普宣传的媒体从业队伍和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科技传播能力。对专兼职科普人员进行传播理论、方法和如何面对媒体等的培训。结合发挥退休科技工作者余热的“霞光工程”,使更多的退休科技人员加入到科学传播行列。(中宣部、中科院、中国科协)

五、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领导

39.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力度。结合各自职能和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中承担的任务在本系统下发文件,对各级部门的科学素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基层建立联系点,对基层实施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服务。(各成员单位)

40.发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表率作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在县域全面落实。(科技部、中国科协)

41.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的典型经验,开展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开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优秀案例的征集评选工作。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科学素质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中国科协、各成员单位)

42.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条例》的研究制定工作。研究完善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推动企业开展科普工作的相关激励政策。抓紧做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和公民科学素质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工作,做好科普效果的跟踪与评价。(科技部)

43.探索研究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研究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调动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参与科普工作的激励政策。(科技部、有关成员单位)

44.对《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开展督查,以全面掌握两年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督查的主要内容是各成员单位和各省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任务、保障条件等方面的情况。督查具体方案由纲要办提出并负责具体实施。(中国科协、各成员单位)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篇2

1 社会化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1.1 公民能够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全面了解

公民通过科学普及能够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全面了解, 进而为科学技术正常的社会运行和发展提供保障。作为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具有给人类带来文明幸福和通过不恰当使用产生负面影响的双重作用。人们对科技的恐慌和偏见很容易在受到其负面影响时产生, 认为造成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科学技术, 没有认清科学技术是一种受人类支配并服务于人的工具的本质, 影响人的制度和人是决定科学技术能够人类带来正面还是负面影响的因素。如果不通过科学普及和教育消除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误解和偏见, 公众对科技的热情就会被削弱, 科学技术的发展就难以收到普通民众的支持, 更有甚至会抵制和反对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正常的社会运行和发展很难得到保障[1]。

1.2 促进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科学技术, 社会整体正朝着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 公民的具备的科学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发展, 公民只有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事物的能力受到科学素质的影响。换一个角度来说, 一个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扫除文盲, 然而现阶段对文盲的定义已经成为不会应用计算机、不懂外语, 所以国家要想获得发展, 必须通过科学普及促成人们对这些能力的培养, 让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通过权威调查发展, 我国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公众比例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 虽然江苏省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公众比例最高, 当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所以, 通过科学普及提升民众的科学素质, 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急需完成的任务。

1.3 促进人们反对封建迷信, 应对高科技犯罪

应对高科技犯罪、识别伪科学、反对封建迷信都能够通过科学普及得到实现。现阶段, 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现象, 某些地方甚至成为重灾区, 对社会造成的恶劣的影响。占卜算卦、信封邪教通过迷惑民众获取非法利益。而人们没有基本的识别能力、缺乏基本的科学素质是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 为使那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不法分子进行危害活动时, 常常为那些违背科学常识的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披上科学的外衣, 科学素质不高的人往往难以辨别。针对这些问题, 政府需要应当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作为重点, 促进普通民众抵抗力和识别力的提升。此外, 随着科技发展的深入, 那些掌握尖端、前沿的科学技术人占总体的比例越来越小, 此时如果有个别人利用这些高科技实施违法行为, 普通民众由于缺乏了解很难应对和防范这些行为, 造成的危害后果可想而知。过去黑客攻击就是一种高科技犯罪, 但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 掌握技术的人逐渐增加, 使得黑客攻击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 对普通民众科学普及高科技知识, 对预防高科技犯罪具有重要意义[2]。

2 通过社会化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措施

2.1 通过强化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普及活动开展

现阶段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教育活动。实践中, 主管部门和各级院校应当对教育观念进行革新, 全面改革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指导思想。其中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改革是重中之重, 变革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获取的教育模式为将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作为教育核心的教育模式。同时, 应当对现代科学理念进行科学确立, 对已有的科学普及资源渠道进行完善充实, 对网络和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并建设科教场馆、水族馆、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科学普及场所, 利用科学日、科学周、科技节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动员, 为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而共同努力。活动娱乐化、随意化、形式化、过分知识化是现阶段科普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人员应当纠正这些措施倾向, 使得科普内容协调于精神、思想、方法[3]。

2.2 强化科普制度建设为提升全民素质提供支持

在进行科普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像美国通过1991年的《国家素质法案》、1998年的《成人教育和家庭素质法案》、2001年的《素质家庭法案》, 将公民素质活动纳入到政府政策和法规的调整中。同时, 一些国家还将科学素质行动的评估、协调、规划安排给专门的组织实施机构进行, 这些机构还制定并实施了激励机制、测评机制。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这标志着社会科普工作被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随后我国还颁布了相关的纲领性文件, 文件对科普活动计划和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规定。现阶段, 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对有关政策和法规进行细化和完善, 保证国家政策法规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为提高全民素质提供制度支持。

2.3 利用传媒平台的科普作用推动科学素质的建设

当前人们生活受到传媒的影响日益加深, 政府部门开展素质科学建设应当有效利用传媒平台的科普作用, 强化科学素质建设的影响。这些传媒平台在适时宣传科普活动和相应内容的同时, 能够在长时段理推出独立的专题品牌, 进而不断扩大科学素质建设的社会效应。因此科普工作者应当对电话热线、广播、影视、网络、期刊、报纸进行充分利用, 让这些媒介有效推动公众科学素质建设。

2.4 通过打击伪科学、迷信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当前社会公众的试听经常被那些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和伪科学混淆, 使人民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严重阻碍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 因交通和科技的相对落后造成公民普遍素质不高, 更易受到迷信、伪科学的迷惑。现阶段我国有相当比例的人对“风水”、“周公解梦”、“星相”、“求签”、“相面”、“算卦”深信不疑。要实现对伪科学和各种迷信的有效批判、揭穿、抵制的目的, 就应当让公民明确科学的特征、本质, 进而科学合理的解答一些现象。所以, 科普工作者要有效宣传、普及科学, 让公民真正了解科学, 进而摒弃那些愚昧的迷信思想, 最终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4]。

3 结论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公民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关工作人员要有效利用社会化科普活动, 为全民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此外还应当借鉴外国科普活动的有效经验, 对科普活动进行创新和变革, 使社会科普活动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任福君, 翟杰全.我国科普的新发展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J].科普研究, 2011 (5) :8-17.

[2]胡晓艳.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抓手大力开展城乡科普工作[J].科协论坛, 2010 (7) :7-8.

[3]郭建斌.加强科协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的服务功能[J].社团管理研究, 2012 (8) :52-55.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篇3

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汇报的会议纪要》,总结了“十一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情况,部署了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科技部、国家民委、农业部、环保部、气象局分别介绍了《科学素质纲要》“十一五”实施情况和“十二五”工作考虑。北京团市委、河北省行唐县、上海市教委、重庆市广电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结合本地、本单位特色和优势进行交流发言。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在讲话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第一个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汇报会上对纲要实施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央书记处在听取中国科协工作汇报后,习近平同志等中央领导也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取得的成就。这是各地各部门大联合、大协作、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结果,是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创新发展的结果。在此,向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给予有力支持的各地各部门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默默无闻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邓楠强调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圆满完成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十一五”各项任务,全面启动开展“十二五”工作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对推进今后五年和今年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要认真筹划部署,积极做好“十二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开局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延东同志关于“要把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发展目标,把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战略任务,把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时代内涵”的指示要求,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着力提升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能力。 “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在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要落实《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情况的督查报告》的有关建议,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完善科学素质工作机制。

邓楠表示,各地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新要求,深刻把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十二五”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安排好、部署好2011年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抓出成效。努力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作了题为《围绕主题、关注民生,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她总结回顾了“十一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提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等经验和体会,提出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她指出,在“十二五”时期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局之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汇报会上讲话和国办会议纪要精神,按照《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的要求,及早启动和落实“十二五”时期《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各项安排和部署,切实推动2011年《科学素质纲要》重点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完善工作机制,狠抓任务落实,努力完成今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篇4

作要点

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纲要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国家纲要办的统一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某某”的要求,积极、主动、广泛开展各类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努力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领导,促进《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扎实推进

1、高度重视《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省委、省政府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高度重视,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纳入某某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2012年9月召开的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时任省长李斌强调,要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某某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形式载体,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要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省和合肥市共建科技馆项目,积极推动各市和有条件的县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技馆。继续办好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养成运用科学的良好习惯。省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研究部署实施工作,多次听取我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情况汇报,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省财政在保证正常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安排120万元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经费,确保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落在实处。省国资委指导各省属企业将科普宣传工作纳入企业宣传规划,多数省属企业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设立了科普宣传栏,广泛宣传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文化理念。省地震局成立了地震系统贯彻《科学素质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地震系统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并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省农委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分管领导、职能处室和责任人,坚持将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与农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省国土资源厅印发《某某省国土资源“十二五”科普规划》,对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气象局将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纳入“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科普工作纳入了重点工作和综合目标考核。

各市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领导,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将《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宿州市及时调整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增加了成员单位,制定了宿州市“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黄山市、马鞍山市、亳州市等市均制定了本市的“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制定工作方案。围绕《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制定并印发了《某某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根据《实施方案》,省纲要办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制定了《某某省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2012-2015年)》、《某某省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2012-2015年)》、《某某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2012-2015年)》、《某某省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工作方案(2012-2015年)》、《某某省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实施工作方案(2012—2015年)》、《某某省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工作方案(2012—2015年)》等6个专项实施工作方案,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工作目标、重点和具体措施,细化了工作任务。

二、围绕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

各地、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和业务工作,围绕 “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广泛开展了各类科普宣传活动,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1、全国科普日活动成效显著。去年9月,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我省各地有序展开。科普日期间各地广泛开展了大量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知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理念,普及安全健康常识。重点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使公众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组织重点活动213项,科普报告会209场,科普知识展览152场,举办培训班240场,发放科普资料100余万份,展出科普展板2630块,科普挂图8431张,播放科普录像180场,科普志愿者参加人数2200多人,社会公众40多万人次。

2、科技活动周精彩纷呈。去年5月,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共同主办的科技活动周在全省各市、各有关单位的精心筹划和共同努力下,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某某”主题,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主线,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群众的实际需求,重点开展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丰富群众科学文化生活、送科技下乡等活动。10多家中央在皖和省级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全省营造了重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据统计,科技活动周期间,全省共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性科技活动1900多项,参与人员10多万人,发放科普资料40余万份,受教育群众500多万人。开展了省级优秀科普作品的评选活动,评出“某某省优秀科普作品”10部,其中3部获得“2011—201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3、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扎实有效。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三农”,更好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直有关单位和六安市、合肥市联合,分别在六安市独山镇、合肥市吴山镇举办了全国、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国和省文化、科技、卫生等战线的工作者深入乡村,慰问困难群众,举办文艺演出、法律咨询、科普宣传、义诊服务、农技推广等服务。参加启动仪式的现场观众近万人,发放宣传资料6万多册,捐赠款物850余万元,活动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普遍赞扬。

4、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科普宣传形式多样。省食安办制定了《某某省2012年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方案》,围绕“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主题,全省共开展科普讲座42场,参加人数4000多人;张贴科普宣传画200多套,2000多张;发放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制作食品安全巡展展板40块,在全省16个省辖市进行巡展。某某公众科技网、某某科技报等媒体对食品安全进行专题宣传。省卫生厅编制了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了5000多份健康素养和控烟监测问卷调查,并在某某经济生活频道等媒体播放以拒绝二手烟和控盐为主题的公益广告311次,组织开展了结核病、艾滋病、职业病等大型宣传活动。

5、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进一步加强。省气象局通过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平台,大力推进气象科普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组织了气象科技下乡助春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某某行、气象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免费向社会公众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20000余册。省地震局为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全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向公众免费播放地震科普影片,进行应急避险训练,通过“地震体验小屋”体验地震感觉,组织编印了2000套防震知识挂图、10万册抗震知识手册,发放到各地。5月份,成功举办了某某省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包括来自北京、福建等外省公众2.4万人参加到活动中来,此项活动创新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形式,公众响应强烈,社会宣传效果良好。

6、环保科普教育生动活泼。以提高公众保护环境意识为目标,省环保厅与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城建环资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某某环保宣传周和“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制定了活动方案。通过举办“国祯”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摄影展、环保模拟法庭、制作环保宣传画等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省国土资源厅围绕“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日,依托地质公园和地质博物馆广泛开展地质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突出重点,五类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成效显著

1、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体育局、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等七部门联合举办了2012年某某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省各地共选拔推荐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209项、科学幻想绘画作品157幅、科技实践活动作品42项参加决赛。举办了第十二届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全省9个市337个代表队近千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在组织我省青少年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国际一等奖1个,全国一等奖30个,二等奖46个。邀请5位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分赴全省16个市19所中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科普报告巡回讲座,受益师生达10000余人。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开展了2012年度“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建立了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举办了青少年著名高校科学营活动,150名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优秀在校高中生,在中国科大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体验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省农委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为抓手,面向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开展农业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培训,加强农业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普及。2012年,全年累计培训新型农民40.45万人,培育了一批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依托全省农广校系统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开展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经过两年的培养,使其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2012年,全省共招生1000多人。

组织实施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某某省科普惠农兴村“百万工程”项目。去年我省有26个农技协、11个农村科普基地、17名个人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奖励资金800多万元。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省科协对全省3900多个农技协会长进行一次轮训。依托某某农业大学开展乡土人才培训300人次,依托某某农科院开展实验研究培训200人次,依托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及各市、县科协培训18万人次;依托市、县农技协联合会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3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3、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工作。省总工会广泛开展职工安全生产竞赛。定期举办工会劳动保护培训班,建立各级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师资培训队伍,共培训困难职工7万多人次,较好的提高了这些困难职工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省人社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某某省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了某某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了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依托技工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组织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工作。2012年,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7200余人,培训城乡劳动者35万人,组织61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三支一扶”工作。省水利厅结合实际,组织举办了全省水利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全省市县水利工程管理培训、全省水利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受训人数达5100人次。省经信委培训中小企业负责人3600多名。省委宣传部大力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重点关注民生,着力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省广电局在电台的新闻综合广播中设立了《生活百科》等栏目,受到了听众的好评。

4、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科学素质工作。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紧密联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形势和任务,对年度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将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各类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全年共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专题培训1000次,20余万人参加了培训。围绕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科学素质,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大走访活动”和春季党员培训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级培训班5222期,培训乡村党员干部46.6万人次。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全面开展干部在线学习的课程设置中将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列入必修课和选修课。

5、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省地震局积极推进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与省民政厅、省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度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申报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指导各地创建工作,6月份,省地震局组织召开了全省地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现场会,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观了部分省级地震安全社区,交流了创建工作经验和做法,命名了一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省财政厅、省科协开展了全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申报工作,2012年我省有19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获得奖补资金380万元。启动了某某省“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推动社区科普之家“三个五”工程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四、夯实基础,加强科学素质基础工程建设

1、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省发改委批复新建某某省科技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共6万平方米。全省已有7个市科技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省委宣传部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工作。省农委积极支持各地在村一级建立农民科技书屋,全省共扶持建设农民科技书屋1500多个。省委组织部建成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8000多个。省妇联系统共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56个。

2、强化科普产业培育与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来自海内外的256家单位参展参会,现场交易额3.9亿元。展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科普产业发展高端论坛、院士专家报告会、英雄航天员事迹报告会、全国科技馆馆长论坛、芜湖科普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会等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约12.5万观众现场参观体验,央视、人民网等10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科博会盛况。举办了第三届某某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82所高校的6396名大学生参赛,共收到3420件科普创意作品。大赛增强了高等院校和大学生开展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感,丰富了科普产品的创新源头。

3、完善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创建并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41个,创建并命名省级科普示范社区50个,命名了84个省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表彰了52个省级示范农技协,19个科普教育基地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4个科普教育基地获得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经过各地、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在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到“十二五”末达到5%目标差距不小,压力很大,需要各地、各部门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继续加大实施工作力度。二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区)对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摆不上议事日程,科普专项经费人均还不到0.1元,严重制约了全省科学素质工作均衡发展。三是科普基础设施还不健全,9个省辖市还未建科技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质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第二个五年计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13年全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全国和省科技创新大会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素质纲要》工作主题和实现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十二五末”超过5%的目标,突出科学素质工作的大众性、基层性、基础性,围绕目标、明确责任,面向基层、惠及民生,完善机制、加强督导,推动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1.动员各方力量自觉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确保我省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比例“十二五末”超过5%目标的实现。努力营造崇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促进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努力探索把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为创新型某某建设和文化强省建设服务。(各成员单位)

2.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开展科研攻关的同时,把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社会公众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3.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两个拓展、两个结合”,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恪守科研伦理的良好氛围。(省教育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省社科院、省科协)

二、广泛深入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为建设美好某某服务

4.围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办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品牌科普活动。针对食品安全、应急避险、卫生健康、气候变化、饮水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生活、建筑节能和反对愚昧迷信等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好全省食品安全周、防灾减灾宣传周、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等专题科普活动,引导公众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指导生产生活。(各成员单位)

5.促进科普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在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探索在活动中引入文学、影视、动漫、舞台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大公益性科普广告投放。把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令人愉快。(省广电局、省教育厅、省气象局、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等)

三、加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公众提升科学素质创造条件

6.推进科技馆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推进某某省科技馆新馆筹建工作,加快新馆方案的设计和规划,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在有条件的省辖市,建好用好综合类和专业类科技馆;在县级地区,组织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在乡镇及贫困地区,开展“科普大篷车”展教活动;加大力度建设数字科技馆,促进优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全社会科普服务能力。同时,做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发挥已建成科技馆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展教水平和服务能力。(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

7.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加大科技传播力度。在现有传统传播渠道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微博、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大力开展科普宣传,使新兴网络媒体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新阵地、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新平台、人民健康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结合百姓需求,通过新闻、专题、访谈、科普专栏等形式,多种渠道传播科技、科普类节目,扎实推进有关科学技术、科普知识的宣传报道,提高宣传效果。(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经信委、省科协)

8.强化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动员高等院校着力培养科普教育、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科普传媒等方向的高层次人才。组织开展科普教材教案的推荐、引进和编撰。加强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示范团队建设,促进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成长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高。继续举办第四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省教育厅、团省委、省科协)

9.加强高素质科学教育专门师资培养,提升在职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推进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继续鼓励支持有关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进一步落实《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把科学素质教育贯穿到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省教育厅)

10.组织动员更多的科技专家、学者等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切实加强专职和兼职两支科普工作队伍建设,为发挥他们的作用创造条件。开展科普人员和志愿者培训。(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环保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省科协)

四、深入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11.广泛开展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配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科普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增强家庭科学教育的理念,引导家长切实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继续举办某某省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2013年某某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等活动。不断探索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

12.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新农村千万乡土科普人才培训工程;扎实开展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帮助农村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美好乡村建设;推动“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深入持续开展,提升农村妇女的科学素质;举办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和骨干培训班,举办基层水利员培训班。组织实施“某某省科普惠农兴村百万工程”。加强对基层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扶持、培育,继续推荐优秀基层科普组织参加“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评审。完善科普惠农服务站等农村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科普组织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13.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实施“新市民培训工程” 和进城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加强对进城落户和城镇稳定就业的新市民开展基础素质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融合与和谐稳定。(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住建厅)

14.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实施社区科普“三个五”工程,改善社区科普工作条件,提升社区科普工作能力,建立健全社区科普动员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切实满足社区居民提升科学素质的新期待。继续实施“某某省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加大科普示范社区的奖补力度。(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科协)

15.指导全省各级党委(党组)在理论中心组学习、脱产培训和干部在职自学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教育培训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综合部署。在省委党校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主体班次中,开展科学发展观、当代科技、自主创新等内容的培训。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激励机制,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素质作为考核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在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选拔任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和题库中,强化与科学素质有关的内容,进一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

五、推动具备科普资源的单位面向公众开展科普任务 16.动员全省高校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科普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博物馆等单位参与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来,将本单位科研、生产设施、文物资源、地质资源等开发为科普资源,面向公众开放。(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国土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省科协)

六、完善机制,加强督导,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实施

17.加大科学素质工作支持力度,落实国家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开展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推动我省科普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参与科普产业规划、标准和政策问题研究,探索建立科普产品标准、认定办法和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科协)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方案 篇5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2006——2010年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和《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盖州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科学素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科学素质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盖州为总要求,以提高市民科学素质为根本,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掌握科学,依靠科学,应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努力实现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公众科学素质的同步提高,推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一)着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增强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2010年,我市市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5%以上。

(二)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建平安城市,突出宣传节约能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挥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作用,使科普与终身教育体系的融合初见成效。

(三)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要建1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乡镇、办事处科普文化活动站要达到27个;村科普画廊(宣传栏)要达到27处;与新闻媒体通力合作,使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设施建设等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构筑社会化科普平台。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合作、市场发挥作用的科普运行机制,探索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形式与途径,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各类科普活动。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科普工作。

依托和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将科技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推进新科学课程体系的全面实施,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 观及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发展观和基本国情教育,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科普活动。以每年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载体,组织在校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撰写科技小论文、创作科幻画和“智力七巧板”竞赛等活动中来,引导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好各类学生活动场馆,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

各级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科技课老师、辅导员的科普培训和教育,培养为科普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专业人才。各级辅导员协会要切实担负起指导未成年人开展校内外科技活动的任务。积极倡导有条件的中小学聘请科技专家、学者担任校外辅导员。逐步建立全市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监测评估体系。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对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普工作。强化农村科普教育。结合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双学双比、星火科技培训专项活动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2500人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次。

全力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为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落到实处,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做好以下四点工作:

1、开展“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条件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30%的行政村都要建成一个集宣传教育、健身娱乐、科普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站和一处科普宣传栏(橱窗),培育一名科普宣传员。

2、加大对农技协的扶持力度,每年要做大做强4个农技协。使农技协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走进农家院的新型渠道,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紧密纽带。“十一五”期间,要以农技协为依托,重点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1万农户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3、抓好科普达标市,市级科普示范乡镇和科普示范村的创建活动。通过落实创建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完善保障措施,在“十一五”期间,创建10个市级科普示范乡镇,40个市级科普示范村。

(三)按照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强化对城市劳动人口的 科普工作。

围绕“工业强市”的发展要求,加强对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并列入各类职业资格审定和就业准入制度。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城市劳动人口教育培训网络。“十一五”期末,全市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达到35%以上。

充分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科协、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争做学习型企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鼓励企业结合市场开拓进行科普宣传,将推介产品、培育消费群体和新技术的普及结合起来。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个人在职学习。发挥科学技术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以增强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为目的,促进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工作。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有关单位要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通过科技报告会、“科技论坛”、“学术年会”、编辑出版系列科普读物,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等。帮助他们掌握和更新相关的科技知识。

党校要将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在普及科学知识 的同时,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能力。

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在公务员录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核中,要逐步增加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市目标考核办将科学普及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对各单位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不断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办好一年一度全市性的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结合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每年组织各具特色的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地球日、人口日、环境日、气象日、艾滋病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纪念日,向公众开展专题科普宣传,普及相关科技知识。

深化“科教进社区”活动。以城市居民为对象,开展争创科普先进办事处、争创科普特色社区、争创科普示范家庭,清除生活陋习和愚昧落后现象活动。到2010年,创建市级科普示范办事处2个,科普示范社区4个,科普示范家庭100个。

巩固城镇基层科普组织,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办好城镇社区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充分利用社区、学校、公园、图书馆、活动室、计生室、健身房等,举办面向居民群众的各类科普活动;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有组织地开展科普教育。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科普工作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教兴市”的重要考核指标中,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协调制度,发挥好各级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作用。科技行政部门对科普工作实行科学规划,进行政策引导,开展督促检查。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切实做好有关科普工作,在科技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市民沟通交流。科协要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并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要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参与各类科普活动。

(二)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科普环境。按照《科普法》要求,结合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时制定颁布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科学素质工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优势的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和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技术普及,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加大投入力度,为科普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要 将科普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市、乡镇两级科普专项经费应分别达到人均0.6和0.2元以上,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年提高,到2010年,市和乡镇两级科普专项经费应分别提高到人均每年1元和0.5元以上。鼓励境内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科普基金或捐赠财产用于科普事业或投资科普场馆、设施的,依法给予优惠。

(四)实施激励措施,促进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政府、科协和有关单位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定期予以表彰和奖励,努力建设一支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的科普人才队伍。采取具体措施,制定面向科普研究、科普创作、科普宣传的专项激励政策,在职称、职务、分配、奖励等方面把科普与科研摆在同等地位,以吸引更多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关心、支持、参与科普工作。开展优秀科普作品奖和图片奖等科普专项奖评选,注重培养从事科普宣传的记者、作家、编导、主持人等,为繁荣发展科普宣传事业提供人才资源。

(五)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探索科普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开拓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普文化产业的新形式,新途径,大力发展科普旅游,科普会展,科普文艺,科普动漫,科普游戏策划等新兴产业,把科普与旅游环保,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融知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形成科普文化产业的聚集。积极培育科普图书、科普影视作品的出版发行产业,有计划地选择重点题材,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普文艺作品,开展优秀科普文艺作品的展 演、展映、展播、展示。

(六)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做好科普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家制定的《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借鉴省及国内的相关经验和成果,结合我市实情,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全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并针对有关科普政策法规实施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简报 篇6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各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3.97%,比提高2.31倍。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发展迅速,科普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雪克来提·扎克尔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按照自治区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要突出主题,明确主线。围绕面向基层、服务民生,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社会深入实施,进一步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要围绕建设创新型新疆这一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区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要深入开展科学普及工作。通过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认知能力、引导各族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生活,自觉抵制极端思想渗透;要关注民生、服务基层,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要面向基层加大工作力度,周密策划和认真组织实施各项科技教育传播普及活动,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要突出重点人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青少年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人群之一,要大力加强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从小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

雪克来提·扎克尔指出,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是自治区的长期战略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抓好“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凝心聚力、协调配合,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多部门联合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民受益的社会化工作格局,为全面提升我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新疆作出新的贡献。

自治区党委常委沙尔合提·阿汗主持会议。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篇7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

学术交流日益繁荣。出台《南京市科协学术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南京市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项目管理办法》等4项学术项目交流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学术交流项目管理。2011年,共有34个项目列为学术交流重点项目,并给予经费资助。积极承担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两项重点学术交流项目。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科技青奥”的2011年南京市科协年会。年会共组织40余场交流活动,内容涵盖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资源、环境、农业、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吸引万余名科技人员参会。做好南京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评选表彰工作,市政府发文表彰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100篇。

科技服务全面加强。以“助企业创新发展、建科技人员之家”为主题,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面向企事业科协开展“助建工程”活动,共有16个项目接受市科协资金扶持。在以“讲理想、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五杯竞赛”活动中,130多个项目被列为“厂会协作”、“金桥工程”项目,其中30个为重点项目。 34家企业科协的600余个项目获“创新杯”立项,充分调动了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市科委联合出台《南京市企业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组织完成《关于加强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的建议》、《关于南京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建议》等多篇“专家建言”,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由中科院院士、南京市科协副主席赵其国提出,市科协整理完成的《关于提高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建议》得到杨卫泽、季建业、罗群、陆冰等领导的高度重视。

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全面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召开2011年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动员发动各成员单位积极为提升市民科学素质献计献策。印发《2011年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等工作文件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出台《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计划(2011-2015)》,联合全市各有关单位、社会基层组织,组织专家开展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成功举办主题为“创意与生活”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动漫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和宁台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研讨会,吸引了海峡两岸170余所高等院校选送788件作品参展。

精心打造“社区科普服务平台”。制订《南京市创建星级社区科普大学活动实施意见及评比细则》及《社区科普大学管理办法(草案)》,成立由100多人组成的市级科普讲师团,建设社区科普大学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形成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与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共同开发 “社区科普大学公众服务平台”,实现社区科技教育信息互通、教学资源共享。

科普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南京市第23届科普宣传周和2011年科普日活动。科普周期间,全市共举办科普宣传活动229项,其中涉及全市性重大活动10项,更新科普画廊、展板2 800平方米,编制发放一批《核科普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科普资料,参与和受益群众达24万人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强化科普设施的科普主阵地作用。以科协系统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通过编制发放南京科普旅游指南,引导公众参观南京22个对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 年初,南京公共安全教育馆在南京科技馆落成开馆,南京科技馆实现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全年参观科技馆观众达到近50万人次。为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南京科技馆策划承办了全市百万青少年公共安全体验月,南京科技馆首届科技旅游文化节、科技电影节、虫虫总动员大型机械昆虫展等活动和临时展览,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围绕科技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举荐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修订出台《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评选办法》,评选表彰第九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经初评、考核、复评、公示、终评五个阶段,王才林等10人当选第九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万谦等9人获“科技之星”提名奖,并分别获得4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利用媒体和各种形式,宣传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业、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拓展人才工作服务渠道。修订《南京市科协“海外智力为宁服务”引导资金项目管理办法》,为组织实施海智为南京服务提供工作依据。确定“发挥金港科创作用积极引进海外人才”等6个项目为2011年海智为南京服务引导资金项目。创新海外智力为南京服务方式,推动和协助做好“硅谷(南京)创新创业基地”的高新技术项目与人才引进工作,为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服务。出台《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试行)》,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

围绕增强服务能力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推进科协工作制度建设。按计划梳理、完善、出台科协有关管理制度,并编印《南京市科协管理文件汇编》。《文件汇编》收录《南京市科协科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南京市科协主席办公会制度》、《南京市科协学术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制度规定47项,为科协自身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树立科协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紧紧围绕“十二五”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出台《南京市区县科协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开发科协业绩管理系统,改进业绩考评机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完成南京市科协网站升级改版,全面展示科协形象,进一步突出信息工作在“三个服务”中的地位。通过在媒体上开辟专栏,加大对科协重大活动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20余篇。

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2011年2月22日,南京科技馆对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放,游客流量迅猛增长。以此为标志,科技馆为满足广大游客的科普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 3月,科技馆展教部被省妇联授予省级“巾帼文明岗”的荣誉称号。10月下旬,全省科协系统“争创”现场会在南京科技馆召开,近300名与会领导进行了现场考察。(南京市科协 编辑:罗亚军)

(江苏省科协)

上一篇:磨课心得与反思下一篇:国际金融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