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总作总结(共3篇)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我院中医药工作,在区卫生局和上级医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要求,突出以中医专科建设、人才培训为重点,扩大社区中医药的普及和利用,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通过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院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2011年,中医门诊处方5447张,占社区总门诊处方的31.1%。同比去年增加0.2%。并于9月份通过了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初步评估。现将2011年中医药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中医队伍诊疗水平。
我社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训,认识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制定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本社区坚持每月举办1期中医业务学习班,对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在岗技术培训,鼓励中医药人员参加自学学历考试和上级举办的各种中医药学习班及学术会等,使我社区中医药队伍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西医生也掌握了中医技术,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如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风,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感染性疾病,生化汤治疗产后血凝诸症,艾条治疗胎位不正等。
2、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文字以及音像资料供社区居民学习,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宣传栏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2次,受教育居民达2万人次以上;在社区服务站举办2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社区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药养生方法,受教育人次达96人;针对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并定时进行回访,指导患者进行相关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防治疾病的信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3、突出抓好中医针灸科和有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建设。今年,我社区将中医针灸理疗作为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对中医针灸理疗建设的投入,完善所需医疗器械,积极向上级医院学习,采用有疗效的中药,运用穴位注射、红外线理疗治疗、中频理疗、颈椎牵引,开展对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面瘫等慢性疾病治疗,以其疗效显著、优质服务,为群众解除了病苦,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中医业务发展。
4、建立管理机制,抓好中医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我社区业务质量管理的核心,我社区经常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认真执行中医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和《中医、中西医结合病案书写基本规范》,统一使用中医处方、中医病历、健全中医有关资料,制定多项激励奖罚措施,有效地提高中医药的“三率”,提高中医质量的管理。
今年以来,我社区为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多次,先后学习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基础理论等内容,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能力。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我国一项系统工作,我社区树立了大局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全区上下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完成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复审的准备。
云城街育华社区卫生服务站
炼油厂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基础管理科学规范、基本素质整体优良”的工作目标, 强化顶层设计, 注重统筹规划, 促进基层管理能力整体提升。
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基层建设, 组织保障是前提。炼油厂党委紧密围绕炼厂中心工作, 建立组织机构, 制定《基层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三基工作目标、部门职责和考评措施, 明晰分厂、车间两级管理责任, 纵向全员负责, 横向专业覆盖, 形成“分工负责、分类把关、注重指导、严格考核、刚性兑现”的运行机制, 促进三基工作整体协调发展。
强化制度保障。加强基层建设, 关键是要有好的制度和办法促进基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炼油厂坚持将基层建设纳入制度管理体系, 修订完善了《三联示范点实施意见》、《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11项制度, 努力解决制度重合、交叉、冲突等问题。将原来繁杂、重复、不规范的资料台账简化压缩30%, 减轻基层员工负担。
强化人才保障。基层建设的精髓, 就是打造坚固的人才链。炼油厂有计划安排大中专生参与新装置建设、装置大检修、技改技措和难题攻关等项目, 选派优秀后备干部到安全监督站学习锻炼, 增强员工学习思考、统筹兼顾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推广培训需求矩阵, 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换岗学习, 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2 示范引领抓作风, 提升三基工作质量
炼油厂党委把“五解五保五到现场”服务基层活动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以活动促作风转变, 以作风转变促基础建设, 做到作风在一线养成, 形象在基层提升, 强力推进三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在基层有效落实, 提升三基工作质量。
解疑惑, 保执行, 规章制度学习落实到现场。炼油厂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参加车间周检、交接班, 参与班组安全演练, 开展专题培训等时机, 持之以恒适时深入基层带头宣讲形势任务、新出台制度、公司决策部署以及炼厂具体工作要求, 帮助员工全面掌握政策要求和管理工作重点, 引导员工严格执行铁规禁令。
解难点, 保技能, 员工技能培训演练到现场。两级领导班子成员、专业科室人员定期深度参与指导128个班组的安全预案演练, 并结合“五小五进”微型党课, 把技能培训课堂搬到检修改造现场, 发动党员和技术骨干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构造、工艺流程、安全防范措施等难点知识的授课活动, 有效促进了员工技能提升。
解瓶颈、保运行, 装置生产难题解决到现场。各党支部把破解难题作为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发挥卢朝鹏、巩国平等专家工作室和攻关小组的作用, 围绕安全环保、质量效益、挖潜增效, 由相关领导干部牵头, 动员技术骨干、业务尖子深入开展生产难题破解活动, 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解矛盾, 保稳定, 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到现场。厂党委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研究制定了《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要求厂领导、科室长围绕安全生产、指标提升、和谐稳定等, 带着课题带着任务每月两次深入装置现场, 全面了解基层情况, 准确把握员工思想脉搏, 及时反映基层呼声, 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去年以来, 共解决员工反映问题77项。
解民忧, 保根基, “五型”班组创建联系到现场。厂党委把班组建设与两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相挂钩, 建立车间月考、季度评比、年终评选的梯次激励机制, 形成“五型”班组创建与“星级班组”竞赛两个轮子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的班组建设管理模式。
3 落实责任建机制, 增强三基工作活力
炼油厂结合强化基础管理、提升执行力工作的进展情况, 确立了以强化基层建设为重点的党建目标管理、以促进基础工作为核心的专业诊断检查、以增强服务基层能力为目标的作风建设考评, 为炼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党建目标”管理机制。炼油厂从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个层次制定党建目标管理考评体系, 确立11个考核要素、22条目标任务, 明确考评内容、标准和具体考评办法, 建立指标调整、指数量化、权重优化制度, 促进党建目标管理工作的落实。
建立“专业诊断”检查机制。坚持“问题思维、缺陷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 从组织形式、内容标准、人员组成、信息反馈、问题讲评、监督整改、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变, 优化岗检运行机制, 建立“专业诊断”检查机制, 分生产质量、安全环保、设备管理3个诊断小组, 对专业管理薄弱的车间进行驻点帮扶, 帮助找准管理短板、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方案、督促问题整改。
建立“作风建设”考评机制。将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纳入组织绩效考核, 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使干部作风考核有依据。强化干部动态考评, 按“月督查、季考核、年评价”的方式逐级进行考评, 动态掌握干部履职情况。
4 结语
通过大力推进和强化“三基”工作, 炼厂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原油加工量连续7年超过1000万吨, 先后获国资委“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集团公司“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委”、“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摘要:长期以来, 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在党建方面, 始终坚持“抓三基、促管理、增效益”的管理思路, 以“五解五保五到现场”服务基层活动为载体, 通过打基础强保障, 转作风提质量, 建机制增活力, 持续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助推炼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2008年软环境工作总结
2008年,我校软环境(行风)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遵循“抓好行风,树好形象,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软环境(行风)建设,用爱和责任从事教育工作,营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育人环境,办人民满意教育,以优良的教育环境、教育秩序和教育质量,为金湖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教育保障。
现将我校开展软环境(行风)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广泛宣传发动
一是成立机构。为加强对软环境(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王旭东校长任组长,邹平副校长为常务副组长,主管领导为成员的软环境(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层层签状,形成软环境和行风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约束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责任的格局。三是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形成软环境(行风)建设的浓烈氛围。根据2006年4月7日金湖县教育局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全体教职工中
继续深入开展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大造舆论,使全校教职工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增强全体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将学校的工件依据、工作程序、服务承诺等方面的内容在学校公示栏和报纸上公示,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其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找学校和每位教师需要整改的突出问题。第三,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措施要做到方式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对突出的人和事,要按照《金湖县软环境建设九条意见规定(暂行)》严肃处理到位,处理结果报县软建办审核备案。
二、措施得力,形成良好氛围
一是聘任软环境行风监督员。为增强社会各界的外部监督,今年初,我们又重新调整聘任了30名软环境行风监督员,并及时向监督员通报学校相关工作,相互沟通,强化监督。二是借助新闻媒体等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了投诉信箱。三是发放《软环境(行风)建设征求意见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召开座谈会。我们召开了教职工会议、骨干教师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等会议,向教师、学生、家长发放意见征询表6000多份,开展了“百名家长评师德”、“师德问卷调查”、“学生评教评学问卷调查”,逐一排问题,找差距,制订整改措施。利用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布“银集中心小学软环境(行风)建设公开承诺”,请社会各界监督。
正是由于校领导班子强烈的人本思想,民主意识,坚持重大事项申报(家庭婚丧酒宴、配偶及子女工作安排、出县参观考察学习、工程建设招标、部门重大采购项目、个人修建购买住房及通讯工具费用的报销等)和政务分开制度,带头执行党纪党规,使单位风气纯正,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没有因工作失误造成教师上访,也没有因教育或管理失当引发恶性事故。
三、强化师德,做人民满意教师
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师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宣传先进教师典型,教育全校教职工忠诚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书育人,敬业爱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振奋工作精神
本学年,我们通过集体宣讲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通过学习,大家认清了形势,明确了职责,增添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本学期,各年级部组织广大教师重温了《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并就典型个案组织讨论,涌现了一大批敬业爱岗、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好领导、好老师、好班主任。
(三)、树师表形象,扬师德风尚
开展向英雄、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殷雪梅,舍生忘死,张开双臂奋力将五六名学生推到路边,自己却被轿车撞出20多米,离开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高尚师德,铸就了做人民满意教师的英雄形象。郑琦,一个退休的老师,仍把关爱献给教育,献给孩子。开展了千名家长评师德活动,并通过开通师德热线,组织评教评学活动,把评价学校与老师的权力引向社会,有力地促进 我校的师德建设,在师生调查和评教评学活动中,有很多同志出类拔萃。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师素质的竞争。银集中心小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师德品位高、专业造诣深、科研能力强”为目标,使老中新教师都有努力的目标,骨干带动——充分发挥四类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科研推动——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培养学者型、科研型教师,利益驱动一一想方设法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感动——给每一位教职工以丰富的人文关怀);倡导“六个一”(树立一种信念——追求卓越,发扬一种精神——敬业爱岗,确立一种意识——探索创新,培养一种能力——教育科研,掌握一种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养成一种习惯——终身学习),引领教师做先进知识的传播者,做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做学生健康人格的建构者,做高尚道德情操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五)、规范收费
【党建总作总结】推荐阅读:
党建工作总结,企业党建工作总结11-16
党建月活动总结09-12
党建科半年总结10-04
2024党建半年总结10-15
社区年度党建总结10-30
党建主题活动总结05-29
2党建工作总结06-05
县党建工作总结06-22
党建工作总结报告07-03
党建创新项目总结报告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