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1

一、我市律师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律师管理工作实行的是司法行政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管理“两结合”的管理模式,分司法行政和律师协会二个管理层面,实行市、县(市)区两级管理体制。我市于1993年成立律师协会,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律协联络组,两级律协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均由同级司法行政机关领导担任。办事机构市律协秘书处设在市司法局律师管理科,律协日常工作实际上是由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承担和具体落实。从年检注册情况看,全市34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304名,其中:市辖9家律师事务所、103名执业律师,分别占27.3%和35.3%;县(市)区分管25家律师事务所、201名执业律师,分别占72.7%和64.7%。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司法厅的有力指导下,我市律师工作快速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继续保持了在全省的先进位次。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胡、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律师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有效举施,着力推动全市律师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我市广大律师已经成为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安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看到律师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律师事务所基础性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一是有的律师事务所合伙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法律层面上,合伙人合伙不合心,工作不协调,抓落实不力;二是有的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较松散,制度执行不力,对律师执业活动监控不到位;三是有的律师事务所主任责任心不强,极少数律师自律性差,诚信服务质量不高。近3年来,全市共受理执业投诉近10起,从查处情况分析,律师事务所管理责任不落实、律师自身要求不严,是造成执业投诉的主要原因。

(二)少数县区发挥律师管理职能作用有待加强。有的县律师管理部门总认为缺乏管理手段,现有的管理手段又没有强制力,在律师管理工作上创新不足,仅满足于现状,有的律师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不够,被动应付的多。

(三)律师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功能有待加强。从律师对管理工作的期望和促进律师工作良性循环发展上来看,律师管理工作中服务功能拓展不足,特别是在维护律师执业合法权益方面显得比较乏力,以致律师执业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三难”为重点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律师管理部门,改善律师执业环境任重道远。

二、加强和改进律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理顺管理关系,区分管理责任

1、积极推进“两结合”管理体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律师行业管理。新《律师法》第3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这种表述普遍理解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应是一种“宏观管理”。同时新的律师法对行业管理内容进行了列举,第46条规定了律师协会八项工作职责,有助于发挥行业自律性管理作用。因此,在律师管理工作实践中要合理区分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应以政策导向性管理为主,即主要通过制定管理政策、完善管理措施,引导、调节律师、律师事务所执业行为,把控律师工作发展方向,对律师行业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应尽量淡化行政干预,以推动律师行业自律性管理。律师协会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履行起律师法赋予的各项工作职责。律师事务所要重点做好对本所内律师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2、不断强化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律师管理责任,进一步抓好律师管理职责的落实。新的律师法规定了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实施日常监管和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建议权。如何推动县级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律师管理职责,对于市级司法行政部门而言,一是要放手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开展律师管理事务,避免直接插手或绕开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律师管理工作,真正使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在律师管理上做到权责一致;二是要支持县级司法行政部门依法行使管理职权,认真采纳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关于律师管理的正确意见,特别是对违规违纪等问题的处理建议;三是要积极协调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在律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加强对县级律师管理工作的督查,开展对县级律师管理工作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

(二)切实理清工作思路,突出管理工作重点。“规范与拓展”法律服务,是对律师工作发展的概括性要求。“规范”是“拓展”的前提,是对律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律师管理工作要重点在规范上下功夫:

1、依据新的律师法和相继出台的配套规章,推进我市律师管理制度建设,重点指导律师事务所修订完善内部管理规范。

2、加强落实制度的执行力,促进执业行为的规范。一是规范律师执业行为。要通过管理工作的开展,引导律师自觉把执业活动统一到法律规定上来,

特别是对于新的律师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律师在执业中要严格把握,防止涉足禁区、触及红线。二是规范律师事务所执业行为。要指导律师事务所修订完善律师事务所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等规章制度措施,促进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的规范。

3、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监管。一方面要加强律师执业活动的日常检查,防止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要开展法律服务市场的调查,对假冒律师身份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进行监管。

(三)切实加强工作创新,提升律师管理工作效能。开展律师管理工作要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落实,制度建设是律师管理工作的基础,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制度得以执行的保证。

1、加强律师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律师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不仅仅是对原有的制度进行简单的修订、废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新律师法立法精神的领会,培育新的思想理念,树立新的思维方式,推动律师管理工作制度的改革、创新。安徽省司法厅《关于创新律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中提出了十二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基本上都是全新的思维,就市、县级律师管理工作来看,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直接指导律师执业活动的开展,是抓好管理规范落实的终端,律师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否落实好,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履行管理责任,因此,为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有必要试行建立律师管理工作责任制度:一是建立律师事务所主任管理工作责任制度。新的律师法第50条作出了针对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给予其负责人处罚的规定,这就强调了律师事务所主任对本所负有管理的责任。建立律师事务所主任管理工作责任制,可以强化律师事务所主任作为本所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律师管理工作责任制度,进一步促进县级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职责,加强本级律师管理工作,推动全市律师管理工作的协调平衡发展。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2

1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思考

1.1“一户一宅”制度的思考

当前, 莒县农村普遍存在着因“建新不拆旧”、正常的债权房屋交易、继承、接受赠与等方式取得了多宗宅基地的现象。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建新不拆旧”行为没有做出具体的处罚措施, 也没有明确执行的主体。而当村民房屋是基于合法的方式取得的时候, 合法的手段却导致了“一户多宅”违法的结果, 这是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困惑之一。

1.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

当前, 农村宅基地是对农民利益的一种保障和福利。改革开放以来, 因土地征收和征用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 已越来越尖锐, 农村宅基地流转一旦“开禁”, 将引发许多农村不安定因素, 今后应当完善宅基地使用权, 渐进式地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1.3 农村宅基地农用地转用问题的思考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 涉及占用农用地的, 应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莒县每年新增20岁以上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男性青年为6500人左右, 全县每年需安排新增宅基地用地指标为2000亩左右。但自2013年至今, 省市安排给莒县的建设用地指标分别为375亩、365亩、380亩, 这样即使把每年省市安排的用地指标全部用于农村宅基地也是杯水车薪。

2 存在的问题

2.1“空心村”形成, 土地闲置浪费

“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首先是宅基地私有观念和建房习惯的改变。当前, 很多村民存在着“能占就占、不占白不占”的心理, 而群众在建设过程中重新房建设、轻旧宅改造, 加之村镇规划管理的滞后及不科学, 造成了新宅基占地量大、布局散乱, 形成了“空心村”。其次是农村宅基地本为集体所有, 村民只拥有其使用权, 但有的村民离开该集体后, 本应由集体收回的宅基地却因为房屋的存在而无法收回, 这样造成了城镇用地增加, 而农村建设用地却不减少的状况。第三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监管手段的低效。当前, 法律层面对闲置宅基地缺乏相应政策, 同时由于管理不严、执法力度乏力, 对一些违法用地存在以罚代拆、一罚了之的现象, 给制止违法占地带来了不利影响。

2.2 县、乡、村宅基地管理错位、缺位、失位

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错位、缺位和失位问题, 原因首先是现行法律法规未赋予主管部门强制执法手段。很多宅基地违法案件, 即使做出了拆除非法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的处罚决定, 但执行起来却相当困难。其次是法律体系不完善, 与执法实践不配套、难操作。《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 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但如何实施没收?没收后如何处置?都是实践中难操作的问题。第三是地方行政干预导致执法“人情化”。发现违法建房时, 往往碍于情面或迫于压力, 有时睁只眼闭只眼。第四是由于种种原因, 基层土地管理部门执法偏软, 罚款了事的现象较多, 近几年更陷入了罚不能罚, 拆又拆不了的尴尬境地。第五是对土地违法中的干部责任追究缺乏有力法律支持, 致使镇、村干部在土地违法问题上相互包庇、纵容, 从而使土地违法行为得不到严厉惩处。第六是当地政府在调处农村宅基地纠纷中作用明显失位, 存在着依赖国土资源部门的心理, 怕作为和不作为问题突出。

3 对策及建议

3.1 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体系, 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补偿机制等问题还未在法律层面规定下来, 这样就必须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体系。要明确收回闲置宅基地是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行政行为, 明确基层国土资源部门为收回宅基使用权的执行主体;要制定收回补偿办法, 对建新不拆旧及符合被收回条件拒不配合收回的村民, 规定出制裁措施;对超面积建房的要建立强制退还机制;要建立土地违法行为的惩处责任追究机制, 等等。

3.2 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市场, 鼓励依法合理流转

农村宅基地流转体现了合理利用土地的要求, 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要建立政府管理下的农村宅基地市场, 允许村民对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逐步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流转, 要明确禁止买受人擅自将宅基地改变为商业用地。

3.3 积极调整村庄结构, 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目前农村居民点分布散、规模小、生活基础设施缺乏, 要坚持和把握“尊重群众意愿、规范建设行为”、“试点先行、科学规划”等原则不断调整村庄结构, 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力度和步伐, 提高土地利用率。

3.4 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要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实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消除群众“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心态, 有效遏制多占、乱占、抢占、“一户多宅”等土地浪费现象, 调动村集体管理宅基地的积极性, 为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

3.5 积极探索推行宅基地置换制度

农村宅基地置换, 就是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 村集体通过整合、盘活宅基地获取建设用地指标, 政府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有偿调剂获得发展空间的制度。具体实践中, 应做到“政府主导, 科学谋划”、“村民自愿, 强化领导”、“发扬民意, 统一管理”等工作。

3.6 赋予执法人员强制执法的手段

关于流动商贩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流动商贩管理情况 产生原因

关于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整治执法,历来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难题,牵涉了城市管理执法单位的大量人力物力,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从衡量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看,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水平的高低是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所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现场执法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开展执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存在现状及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通过对市场周围的流动商贩和市场内的业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商贩由于没有固定的营业摊位,每月可以节省设施费、税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800-1200元。流动商贩的进货渠道和市场内的业户进货渠道几乎相同,有的流动商贩还凭借着自己流动性强、销售量大的特点,购进一些低成本的物品来与市场内业户进行竞争,个别流动商贩还有着8两秤的秘密武器。与此同时市场内业户平均每日要支付约20元税费。一个流动商贩就比市场业户每月多节省一千多元费用。从以上调研分析,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是流动商贩产生的根源所在。

存在现状:从调查分析看,现阶段无照经营的主体人员复杂,其中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困难人员、劳释人员占了相当比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中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生活比较困难,以从事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的居多;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镇、城乡结合部和主干道路两侧,骑三轮车的、推手推车的、挑扁担的、摆地摊的,形式多样。流动商贩见执法人员来便一哄而散,待执法人员离开后又重新聚集贩卖商品。对于城管执法人员来说,所管辖的区域大,人数有限,清理规范比较困难。

2 现阶段海港区城管局针对流动商贩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据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区域,设置了两个执法大队,各自下设5个执法中队,建立队长包区片、队员包路段责任制度,确立“突出重点、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分步解决”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清理占道经营上下功夫。加大了对各类违规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清理摊点棚亭,取缔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二是投资建设规范化摊位。部分缓解了闹市区流动商贩堵塞交通问题,改善了流动小吃卫生差和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三是做好流动摊点规范疏导。启动了“心系弱势群体,构建和谐城管”的“民心工程”,按照“主干道严控、次干道严管、小街巷规范”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前提下,经征求市民意见后,有计划地设置夜市烧烤摊群,修鞋、修车、配钥匙等便民摊点,以满足弱势群体的谋生需求和居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

3 针对现场治理流动商贩存在问题的几点分析

要保证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根据所辖区域路段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现场执法工作机制,细化制定出现场执法工作流程,确保现场执法快速有效,真正做到文明执法与有效执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的发生,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是时间问题。流动无照商贩具有随时流动的特点,且对周边环境情况保持高度警惕,时刻防备执法人员的出现。所以,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在时间上应注重“准”和“快”。“准”是对流动无照商贩出现的时间、地点掌握准确,这就要求前期调查工作必须做到位。现场执法的具体时间,应尽量避免在交通高峰期间执法。“快”是现场实际操作必须快,包括进入现场必须快,完成执法程序必须快,撤出现场必须快。

二是策略问题。在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时,一定要注意策略。如对较大规模流动无照摊群,应有选择,有重点,分阶段,分批次将其逐步整治完毕。如发现流动无照商贩在奔逃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之类的危险,应立即停止追赶,留待以后计划周详再进行执法整治。特别是现场指挥员,如遇到特殊情况造成现场执法无法进行下去的,应当机立断,及时撤离。

三是围观和暴力抗法问题。在现场执法遇到群众围观时要冷静、机智、艺术地给予处理。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特殊性,群众大多对行政相对人有同情心,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激言行,其中难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故意挑拨。这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头脑,过火的话不说,过激的事不做,通过冷处理的方式使事态得到控制。

4 对完善管理,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法制机构职能建设,确保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始终纳入法制框架之中。城管部门应该在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围绕法制机构而展开执法行为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负责。在城管行政执法实践中,大量的事实证明:以法制机构为中轴线的行政执法组织监督体制一旦建立完善,不但可以在客观上有效地对具体执法行为进行规范监督,而且这种体制还能发挥出其促使执法人员按照法律的要求,强化自身法制观念的巨大能动性。可以说:法制机构的建设和不断强化,是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步入法制化正轨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使城管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强化法制机构建设的同时,为了进一步使法制工作具体化,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自觉检视自身的执法行为,并根据实际完善整套的城管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包括: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承诺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两错”追究制等。城管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制度体系的健全,不但可以极大地促进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主观自觉性,而且在客观上也可以促进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整体法制化水平的提升。

三是加强岗前、岗中法制业务培训,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良好风气。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城管行政执法队伍也不断壮大,突出的特点是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大,这在客观上造成队伍法制观念以及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将年轻的城管执法队伍锻炼成为一支合格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就必须从改造城管队员的思想、向城管队员灌输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入手。基于这样的思路,利用各种机会在城管执法人员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业务培训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实践证明:高强度、大容量的法律培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效地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法制观念,城管行政执法才能更准确、更理性、更好地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潘登科,张蕾.流动商贩治理模式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3).

[2]石磊,陈伟,谢剑波.六位一体:流动商贩治理的公共服务模式探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4).

[3]石磊,谢剑波,喻娇.从我国流动摊贩的历史沿革观其存在的合理性[J].现代商业,2010(17).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4

一、城市管理主要工作成绩

(一)通过“五城创建”活动的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近几年来,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城市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在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和“五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将加快旧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拓宽改造作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主次干道绿化、美化、户外门头广告标牌为突破口,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改造。通过全市上下“五城创建”活动的开展,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秩序、城市亮化、园林绿化、市内交通、居民生活休闲娱乐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群众十分满意。

(二)为使城市市容环境秩序规范化管理有章可循,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十一项规范性办法方案,为全市市容环卫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奠定了基础。

(三)出租车行业管理走在了全省前列。近两年来,市政府及城管局对出租车经营管理十分重视,城管局在加强行业经费管理,严厉打击查处无照黑车、摩的,确保出租车行业经营环境稳定的同时,加快了出租车的更新换代。截止目前,全市更新轿的620辆,上缴财政拍卖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2710万元,为我市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对主次干道、小街巷橱窗、广告、门头招牌进行了清理整治和统一规范,新增设大型商业户外广告170块,门店招牌15000块,各类公益广告360块。通过统一整治规范,使户外广告门店招牌基本达到了整齐美观,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五)日处理垃圾865吨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预计年内一期工程有望投入使用;日处理两吨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场主体工程已完工,日处理八吨辐射各县(市)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已开始招商引资;建筑渣土、生活垃圾的管理和清运通过配套措施的规范,已进入科学化经常化管理;《新乡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暂行规定》在充分调研和召开价格听证会的基础上,已正式出台公布,于八月份开始实施。

二、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全民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泛深入

近几年,市政府为提高城市品位,投入大量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美化,但由于少数人的不良行为,新安装的公用电话、果皮箱、窨井盖、河渠铁链护栏,新栽培的花草树木,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和偷窃,还有如乱扔果皮杂物、乱贴乱画、随地吐痰等等,这些极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到处可见,直接影响了城市文明。也充分说明,在我市少数群众中精神文明道德、社会公德意识还很差,要切实提高城市管理化水平,实现“五城创建”,离不开全体市民的支持和参与,深入开展城市精神文明道德宣传教育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否则,光靠罚款,只是暂时手段,解决不了长远和根本。仅靠城管部门管理制止脏乱差,而不少的人却在制造脏乱差,到任何时候,城市管理也难以搞好。

(二)体制不顺,职责交叉,责权利不统一

1、城市管理局是管理城市的行政主管部门,可实际上许多执法管理权未到位或不在城管部门。管理权力划分繁杂,市“五城创建办”、市建委、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行使着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管理职能。由于管理不统一,造成目前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各自为政,有利的争着管,无利的无人管或相互扯皮推诿,长期以来形不成合力,给城市管理和协调增加很多难度。

2、城管内部体制不顺。一是区级城管机构管理职责不统一。卫滨区城管局只对市容小街巷卫生实施管理,主次干道清扫由区城建局负责;红旗区城管局对市容环境卫生道路清扫统管;牧野区由城建局负责,目前刚组建城管局。二是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不是隶属关系,二者上下工作业务无联系,更无法管理和指导协调,基层区、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给城管工作带来许多被动和不利,增加了工作协调的难度。三是主次干道卫生清扫保洁时间不统一,管理上重复交叉。主次干道卫生清扫保洁四家分管,快车道是市管、慢车道是区管、人行道是办事处管、花坛绿化带是绿化处管。一条路四家管,而且各自清扫的时间又不统一,管理中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和扯皮现象。

(三)公厕建设改造滞后,给市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城市道路拓宽,旧城改造拆除了路边原有的部分公厕,因经费不足,多数没有补充新建,造成一是主次干道公厕数量少,新建的布局又不尽合理;二是旧城内还有近500所旱厕没有得到改造,而且多数旱厕管理跟不上,脏乱不堪,多数无法使用。对此,群众意见大,反映十分强烈。

(四)区划调整后,城郊乡村民房翻建审批失控

区划调整后,各区都辖有乡村,由于市里没有及时对乡村民房翻修新建审批进一步重审明确,致使目前区上无权管,而市规划局又无暇管,处于失控状态。短短的两三个月,仅卫滨一个区管辖的几个村,就突击私自新建房屋50000m2,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将给今后城市规划改造带来更大的损失和难度。

(五)城管经费不足,城管、保洁人员工资待遇低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卫生清扫面积的增加,相应需投入的城管经费、城管队员、清扫保洁员数量及工资也应逐步增加,但目前市拨入各区的城管经费及人头费仍是按八十年代的标准和人数拨付的,市内三个区仅城管队员、清扫保洁员的工资一项,每区年需补贴几十万元。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一是旧城内旱厕、主次干道公厕不能按计划尽快改造和建设;二是市、区保洁员工资待遇不一样,同工不同酬。市管保洁员工资待遇略高于区上,区保洁员有意见,无人愿意干;三是为弥补经费不足,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

城市管理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极为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五城创建”,使城管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全体市民的支持和参与,这是搞好城市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级政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加强对全市人民的精神文明道德、社会公德、法制意识的宣传教育,继续叫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新乡人民爱新乡”。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环境意识、法制意识,把人人关心爱护新乡变成自觉行动。

(二)理顺城管体制,合理调整划分管理职能范围,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避免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以及重复交叉管理现象的发生,使城市管理逐步走向综合管理、综合执法轨道上来,建议借鉴外地市经验,一、切实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同时为了便于工作管理、协调和指导,将区城管隶属市城管;

二、合理划分城管职责范围,强化和发挥区一级政府、城管局、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与清扫保洁以块为主,按区辖范围全部交由各区负责管理和清扫保洁,同时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办法,明确责、权、利相统一。市城管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和垃圾清运。

三、改革管理运行机制,大胆尝试外地市改革的成功做法,以公开招标承包等形式,将公厕建设管理、道路清扫保洁放开搞活推向市场。

四、加强城管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管理水平。

(三)增加城管经费投入,加快公厕建设步伐

为彻底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的发生,改变城市脏乱差面貌,建议市政府适当增加城管经费投入。一是按照建设部公厕建设的有关规定,加快主次干道公厕配套建设和旧城内旱厕的改造步伐,同时要指定专人加强公厕的日常管理,尤其是旧城旱厕的管理与清运,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适当增加各区城管经费,提高区城管、保洁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变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四)尽快采取措施,切实严格控制近郊乡村民房无序建设

实习律师管理工作报告 篇5

实习律师管理工作报告

一年的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望这一年来自己在律所里的经历,感慨万分。

当初拿到资格证的欣喜若狂渐渐沉淀为对自己选择的这条布满荆棘道路的清醒认识。

借着这份“个人总结”记录下自己这一年的感悟。

一、做律师技艺其次,关键在做人。

名声显赫的“大”律师无不是具有大丘壑、大智慧、大局观。

大多数的律师待人处世无不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要想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成功律师就要多思、多想、多听、多问、多看、慎言、慎行。

二、端正心态,头脑清醒。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

要克服急躁、冒进、挫折对我们的不利影响,时刻以谦和的态度对待与之交往的任何一个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情,要做到精神饱满但不热烈亢奋,自信沉着而不是锋芒毕露,文质彬彬而不是轻佻浮躁,谦虚谨慎而不是唯唯诺诺。

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

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让你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坚持写工作日志,既是我们繁琐工作的备忘,实习总结范文 又可以有助于我们建立并维系好自己的网络,同时也记录下自己成长的经验。

有人将拿到实习证到成为一名独立开展工作的执业律师这一过渡期称之为“羽化期”,那就在这承前启后,对自己来说既是终点又是起点的今天,祝福自己,但我更相信历经磨难,破茧成蝶的魅力时刻会很快到来……

1.实习律师工作报告

2.工程管理实习工作报告

3.实习工作报告

4.电工实习工作报告

5.认知实习工作报告

6.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实习工作报告

7.电工实习工作报告书

8.广告专业生实习工作报告

9.师范专业实习工作报告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篇6

会上,城建环保工委副主任委员田秀玲宣读了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和城建环保工委20xx年全年工作安排,并就调整后的工委委员情况向与会人员做了通报,对主任会议研究确定的14件城建环保工委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进行了具体责任分工。与会新老委员纷纷表示,一定积极参加工委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认真做好贯彻实施《环保法》情况的执法检查,全力做好代表建议督办工作,齐心协力,促进本区城建环保各项工作的开展。

会议最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国安做了讲话。他对城建环保工委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做好新一年工作对委员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有着极强的程序性和法律性。各位委员只有不断夯实法律基础,加强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才能不负重托,依法尽好代表之责。

二要增强责任意识,依法履职。作为人大代表,应进一步明确如何发挥代表作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不辜负选民重托。身为工委委员,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依法履职上更要先于一般代表,始终坚持从人民的重托中提炼责任感,在具体的工作中实践使命感。

三要增强大局意识,建言督政。各位委员不仅要围绕常委会的中心工作和工委的全年工作安排开展好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更要着眼大局,紧紧围绕全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议政履职。同时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重点建议的督办工作。

采取督办前与建议中所涉及的问题见面、督办中与具体承办部门见面、督办后与提出建议的代表见面的“三见面”方式,强化办理实效,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代表建议办理力度,为新大东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共进行2次防病工作检查。上半年驻市医疗机构45家,下半年31家,其中省级医疗单位17家、市级13家、乡镇卫生院16家,共计检查75家次。

1.2 方法

检查标准为《南宁市疾病控制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总分100分;检查方法为查资料、记录、报表、抽取一定数量报告卡与数据库核对等,对应分值进行打分,最后以得分率进行评定。

1.3 检查内容

内容涵盖组织管理、疫情报告、门诊日志及传染病漏报、肠道门诊管理、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计划免疫、“五病”和死亡报告、麻风病及性病防治、消毒卫生监测、污水污物处理、放射卫生防护及职业病、发热病人疟疾血检、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等方面。

2 检查结果

2.1 传染病管理

2.1.1 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管理

各医院疫情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并有较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网络报告体系健全。卡片填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大部分达到90%,各单位报告卡与网报的一致性达10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4.89%。(表1)

2.1.2 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

抽检各医院内、儿、急诊及传染病科的门诊日志,门诊总挂号量为637 945人,门诊日志登记率83.76%。抽查各医院门诊病例、住院病例、实验室登记、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共486 641份病例,报告率为99.17%。(表2)

2.1.3 结核病报告及归口管理

共查门诊日志305 779人次,住院病人66 627人次,肺结核病人漏报率0.63%。病人转诊情况,共查门诊日志114 957人次,住院病人17 417人次,结核病转诊率99%。(表3)

2.2 慢病和死亡病例报告与管理

共抽检病例286 887份,发现应报慢五病4 703例,漏报率为2.59%;死亡病例应报1 226例,漏报率0.90%。(表4)

2.3 院内感染控制

各医疗机构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定了全院及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了保证医护人员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要求规定的具体措施。经对环境空气及物表的监测尚有部分医院合格率未达标。医院污水的处理均有专人管理,医疗废弃物交由南宁市兆洁公司焚烧处理(乡镇级医疗机构尚未做到)。

2.4 健康教育

各级医疗单位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有健全的健教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认真收集整理健康教育相关资料,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表5)

2.5 各级医疗机构防病工作情况(表6)

3 分析与讨论

本次检查结果显示,市级医疗机构防病工作管理优于省级医疗机构,乡镇级因管理不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乡镇级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防病工作的最基层单位,做好防病工作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传染病报告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漏报率不断下降,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不断提高[1],但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完善及正确掌握的问题已逐步凸显出来,一些病种诊断的准确率不高,如肝炎、痢疾、流感等,造成某病种发病率剧增,导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虚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与门诊日志登记有密切关系,传染源的追踪与疫情控制均有赖于最原始的记录[2],门诊日志登记是传染病报告的基础,门诊日志登记率过低,影响传染病的报告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建设,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但解决不了信息的准确性。只有同时强化责任意识,才能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降低漏报率。

从2007年防病工作检查结果看,各医疗机构组织机构完善,疫情报告体系健全,门诊日志登记率达到75%的要求,传染病漏报率较低,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均设有肠道门诊、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且规范管理,免疫规划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五病”和死亡报告还有待完善,消毒监测、污水污物处理符合卫生部规定要求,健康教育工作到位。这套检查体系已执行了3年,并为各医疗机构所接受,虽然仍在不断完善中,但医疗机构防病工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已达成共识,通过检查评比,使南宁市防病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杰,聂小琴,唐音,等.传染病疫情管理现状调查与监督对策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67.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26-2

0  引言

铁路工务探伤是对钢轨焊缝、螺孔、接头以及擦伤的检测,在对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中,由于受到员工安全质量意识、素质以及员工福利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铁路工务探伤的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对铁路工务探伤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会影响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1]。因此,调查与思考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现状

在原平工务段铁路工务探伤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完善,其安全管理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员工安全质量意识薄弱

在铁路工务探伤中,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对工务探伤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原平工务段探伤人员的工作中,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相对较低,导致工务段探伤的质量难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对探伤安全质量管理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原平工务段的铁路探伤中,出现下行右股钢轨折断现象,属于员工漏检责任[2]。可见,在探伤人员的工作中,部分员工缺乏责任心,导致其对探伤安全管理质量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1.2 探伤安全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在铁路工务段探伤安全管理中,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探伤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原平工务段探伤管理中,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对安全管理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探伤安全管理中,内部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其主要体现在对管理的考核方式方面,车间的管理考核方式主要以探伤质量为标准,但是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其次,在对探伤人员的工作安排中,企业安排不到位,尤其是特殊地段中,员工素质难以达到检测的需求,从而对探伤安全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3 员工标准作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过程中,探伤人员的素质对安全质量管理存在明显的关联,但是在该工务段的探伤人员中,部分员工的素质难以满足探伤质量的管理需求,同时对钢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4]。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工务段探伤过程中,领导人员对员工的指导力不足,导致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得到科学的指导。另外,领导人员对员工仪器的操作指导不足,导致员工无法科学的发挥仪器的功效。第二,员工在探伤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工务段的探伤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4 探伤设备质量需要提升

探伤设备是保证探伤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可以提升探伤的安全管理质量,但是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设备中,拥有钢轨探伤仪以及通用探伤仪的设备数量分别为15台和6台。在设备的运用中发现,通用探伤仪的合格率为98.9%,而在钢轨探伤仪的使用过程中,NJ8A型探测仪使用效率相对较低[5]。由此可见,在探伤设备的运用中,设备的质量因素对探伤安全管理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5 员工福利待遇激励效果不足

在探伤安全质量管理中,对员工发放较为丰厚的福利待遇,可以更好地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继而可以达到激励的效果。但是在原平工务段员工福利的发放过程中,由于员工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工资待遇方面,员工的工资主要以计时工资为主,导致员工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其次,在福利待遇方面,员工节假日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为薄弱,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较低,无法全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  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对策

在铁路工务探伤中,工务探伤安全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但影响安全管理质量,同时对轨道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探究铁路工务探伤安全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

2.1 提升员工安全质量意识

在铁路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中,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对探伤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以便可以更好地保障探伤质量。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探伤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要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员工在探伤过程中国,可以时刻注重自身的责任,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探伤工作。其次,在员工的培训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熏陶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如可以通过设置安全检测标语,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安全质量意识。总而言之,只有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探伤质量。

2.2 完善探伤安全管理工作

在工务段探伤安全管理中,完善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提升探伤质量,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质量。但是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中,其工作依然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对其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究。首先,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在划分工作岗位的过程中,要严格分析员工的能力,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达到探伤的需求,同时可以在相互学习中提升专业素质。其次,在探伤安全管理工作中,领导人员需要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务,尤其是在特殊地段的探伤工作中,更加应该安排素质和经验丰富的员工,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探伤安全管理质量。

2.3 提升员工素质

在工务段探伤过程中,员工素质对于探伤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工作中,员工的素质无法满足探伤的发展需求,导致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管理者需要致力于提升员工的素质,以便可以更好地满足探伤的发展需求。首先,在安全管理探伤工作中,企业需要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包括员工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培养,使员工可以胜任工作岗位。其次,企业需要对员工设备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利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2.4 改进探伤设备质量

在原平工务段探伤工作中,探伤设备的质量对于探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探伤设备质量,以便可以更好地满足探伤安全管理需求。首先,企业需要对探伤仪器的合格率进行严格的检查,在设备保养期间,每个星期要对设备保养一次,并且对设备的使用率进行严格的排查,保证在工作期间,所有设备均可以稳定运行。其次,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在常用探伤地段中,加强对技术型设备的运用,使其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可以提升探伤安全工作质量。

2.5 提升员工福利待遇

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工作中,员工的福利待遇水平关系着探伤安全管理质量,但是原平工务段员工的工资绩效方式单一,同时福利待遇较低,导致安全管理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积极的改进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员工的积极性。首先,企业在员工工资方面,应该将员工工资与探伤质量相挂钩,从根源上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其次,在福利待遇方面,应该注重员工的需求,以此来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

3  结语

在原平工务段的探伤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探伤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但影响探伤安全管理质量,同时对轨道的正常使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对探伤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可以为大秦铁路有限公司的探伤安全质量管理带来相应的启示。

参 考 文 献

[1] 薛皓.探究铁路工务作业惯性违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4,34(02):90-91.

[2] 吴细水.树立严检慎修理念做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J].中国铁路,2014,11(08):13-16.

[3] 徐贵红,陶凯,刘金朝,等.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J].铁路技术创新,2015,02(04):27-30.

[4] 康高亮,陈东生,黎国清,等.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体系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2015,02(05):113-116.

新农村档案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9

接到省局《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管理情况的调查》(#档发电<2008>6号)通知后,我局立即组织市、县(区)档案人员,对所辖范围内新农村档案的管理情况,采取交通沿线村与边远山区村相结合,经济发达村与经济比较落后村相结合,档案管理示范村与档案管理较差村相结合的办法。抽组16人,深入到365个行政村,进行了现场查看、询问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予后。

一、目前新农村档案发展的基本现状

我市辖6县1区,102个乡镇,1522个行政村。已建档1496个村,占总数的98.3%,未建档的26个村,占总数的1.7%。从建档的标准看,标准比较高的档案室262个,中间水平的1234个,较差的26个。从档案的主要内容看,有土地承包、林产林权、财务管理,计划生育、户籍管理、民政优抚、“两勉一补”、农村低保、医保、村委会记录、照片、奖牌以及锦旗等档案,总计22.1万卷(件、册、盒),是一批真正反映“三农”问题的宝贵财富,是直接记录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农业产品和农业科研的重要记录,也是最直接为老百姓利用的重要服务载体。

它始建于建国初,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诞生而产生的一级村级档案室。它创建于合作化时期,停顿于“文革”期间,恢复整顿于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抓建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重点提高于“十一五”期间,走过了漫长曲折的57年历程,积聚了一批庞大丰富的档案群体,初步形成了有领导、有人员、有装具、有管理的档案管理雏形。它的发展状大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995年。这46年是农村档案自行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1995年--1996年。这两年是农村普遍开展摸底调查,初步提出新农村建档设想的阶段。第三阶段是1997年--1999年。这三年是农村抓点示范,普遍推广,促进发展的起步阶段。第四阶段是2000年--2004年。这五年是实施整村推进,全面抓建,推动农村档案全面发展的阶段。第五阶段是2005年至2008年。这四年是实施面上抓巩固,点上抓提高,农村档案管理全面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五个阶段的工作,摸清了农村档案的现状,理清了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的规划,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在我市农村出现了四种发展类型:第一类是培育了一批新农村典型示范档案室。这类档案室是“十一五”期间采取“三帮”(帮助整理、帮助装具、帮助制定管理)措施,重点抓建培育的一批示范档案室,它普遍达到了“五有”(有独立档案室、有铁质档案柜、有管理制度、有分管领导、有管理人员)、“四全”(档案收集齐全、存放安全、检索工具齐全、设备齐全)的标准。档案的分类科学,期限划分准确,案卷整洁,排列整齐,微机管理,防火、防盗、防水、防尘、防鼠等设备配套完备,管理的档案都在600卷以上。达到这一标准的示范性档案室全市有262个村。如崆峒区柳湖村、泾滩村、静宁县小山村、华亭县神峪村、泾川县的康家村等一批档案室,都建立起了约30平方米的档案室,而且档案室均三室(档案室、查阅室、利用室)分开,管理的档案都在600卷以上,而文书、财务、产权登记,户籍、计生工作、“两勉一补”的档案收集齐全,特别是柳湖村管理的900多卷档案,自1950年至今未断档,档案管理的特别规范。这些村大部分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交通方便,也便于档案部门派员指导。第二类是抓建了一批合格新农村档案室。这部分档案室全市有1496个村,一般都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根据国家档案局、农业部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农村普遍推行村级建档达标规范化管理,集中抓建的一批合格档案室。这些档案室总体处于“四有四不高”的现象,即有档案室却标准不高,有档案装具却规格不高,有档案存放却质量不高,有制度上墙却制作不精良,档案管理处于一般化状态。没有独立的档案室,档案室都在村部设立,柜子不统一,有铁质的、有木质的,档案室大部分是土木结构修建的。档案的收集不完整,档案的整理、装订时好时坏,不太一致。一些防火、防水、防尘、防光、防鼠的措施不齐全,管理的档案都在300卷左右。如庄浪县的李庄村、灵台县的水泉村、泾川县的#沟村等档案室,尽管都修建了档案室,也存放着档案,但管理方面的一些措施不够到位,利用率不高,档案的管理制度都很不健全。这些村大部分经济条件一般化,交通也不是十确分便利,距县城都在30公里左右,人均收入1500元,经济条件都处于中间状态。第三类是较差的新农村档案室。这部分村全市有26个,档案大部分是“家庭式”管理,基本上处于“三少三断”的情况,即有形成的档案,但在档案室存放的很少,档案年代断接;有固定档案室的很少,档案随人员更替分断管理;有检索工具的很

少,续号断编。档案管理随着档案人员在流动。档案人员更替档案却不移交,甚至有的随着档案人员的更换档案随之流失,这类档案室管理的档案都在100卷左右,有个别村至今无档案。如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解放至今未存一卷档案,都随着人员的变动,档案自行销毁。大多数村管理的档案是“袋袋型”、“捆捆型”档案,既没有科学分类,也没有期限划分,以捆绑代替

组卷装订。这类村大多数属于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档案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如庄浪县上洼村、泾川县下梁村、灵台县清山村等少数村,一般距县城50-60公里,非常闭塞,形成的档案很少。第四类是在新农村中产生了一批新档案。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承包过程中产生的合同资料。二是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农合会工作会议资料、与重点医疗机构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农会工作现场督查纪录、新农合政策宣传资料、参加农合农民花名册。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实施方案、村庄建设规划、人畜饮水、林果基地、绿化造林,沼气池建设。四是林权改革产生的荒山荒沟承包合同。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产生的劳务输出统计表,劳务培训花名册等一批新档案。

二、目前农村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村档案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农业部门不抓,主管部门不管。作为乡镇一级主管部门对农村档案从不提及、不要求、不督促、放任自流。作为档案部门力量不足,加之村级档案不进馆,在指导上也有轻视思想。致使农村档案发展50多年来,起步维艰,进展缓慢,工作难度较大。

2、农村档案发展不够平衡。平凉1.1万平方公里,农村占地面积0.9万平方公里,其分布着1522个行政村。它们各自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们的文化程度都相比差距较大,致使农村档案千差万别。一些比较偏远、经济困难的村,领导不够重视,档案的管理设施比较差;有些村的档案随着文书人员的流动,没有集中管理,档案的管理条件很差;有的村档案收集不全,断代断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捆绑乱堆,造成农村档案管理不规范、不统一。

3、农村档案管理缺乏经费保障。村级档案室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相距较远。多年来,农业部门和主管部门在经费上不投入,主要靠村委会自筹资金解决设备,修建档案室,档案部门又无经费帮助。这样造成经济条件差的村也无法改变现有条件,只能靠“家庭式”存放管理。这是农村档案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4、农村档案人员业务不熟。农村档案人员更替频繁,文化素质低,长期存在着培训工作跟不上的问题,加之国家近几年对文件整理归档变动快,造成业务生疏,管理工作跟不上。

三、今后应加强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

农村档案资料是覆盖农村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也是建立方便所有农村人民群众想利用的重要档案体系。它是加强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支助,是保证农民政治、经济、生活权力的重要证据,也是村务、政务公开的主要场所。今后加强农村档案工作,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应从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国家和省档案部门要与农业部门一起制定下发新农村建档的具体政策规定,把农村档案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把农村档案室和文化室提到相同的位置,明确新农村档案工作是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建立抓农村档案工作的新机制,列为工作目标的考核体系,经常督查、考核、加大管理。

2、应从经费上给予保障。新农村建档应从新农村建设的专项经费中解决。农业部门具体提出实施的计划,明确修建农村档案室、配备装具、防护措施的具体规定和经费开支专项办法,这才是解决农村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

3、应从管理上规定硬指标。加强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规定具体的标准要求。如档案室建设的标准,档案装具的标准,档案设施配备的标准,档案整理的标准,档案管理的标准。这才是促进农村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效办法。

财务管理调查工作报告精选 篇10

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无锡奥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是是专业从事自动化焊接与切割设备的研制及制造,本公司生产两大系列产品: 一、自动化焊接装备、数控切割设备。.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方针和政策,该公司也不例外,虽然公司内咳嗽辈欢啵ノ徊莆窕峒苹鼓诓抗ぷ鞲谖簧柚檬且谰菽诓靠刂浦贫裙赜诓幌嗳葜拔穹掷氲脑颉D诓扛谖环止な前凑“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2名,出纳1名,保管1名,其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调查内容

我们将单位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三、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均取得了专业证书,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还发现该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虽然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合理的设置了会计工作岗位,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了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基本做到了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相分离;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相分离;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票据管理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去保管,保管票据的人员没有参与银行的全部印鉴章的保管,这也遵循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票据保管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记账人员在会计账簿的摘要中对已使用的票据号码作了记录,以便随时检查已使票据号码的连续性。另外,未经批准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发现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期满后立即进行了使用余额的核对和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

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加强票据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保管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三)资金管理一是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现金收入,如:银行提取的现金、职工归还的各种借款、其他收入等,按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超出限额部分及时的送存银行,禁止挪用现金和白条抵库等现象发生。二是出纳办理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以会计审核确认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的。职工个人预借的现金都是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后,才予以支付的。三是出纳员对已办理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都分别加盖了“收讫”和“付讫”戳记。同时还及时的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了日清月结,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四)经费管理加强财务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核制度,对于办公费、印刷费、宣传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给予了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严格按照支出计划执行,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了不合理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

四、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为了促进公司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财务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公司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四)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对财务管理工作负有组织、实施、检查的责任,财务人员要认真执行《会计法》,坚决按财务制度办事,并严守公司秘密。同时要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大力度,财会人员的再教育主要是通过自学和每年一次的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来完成。致使相关专业知识更新较慢,涉猎不够广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工作的发展。

(五)加强原始凭证管理,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做到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六)做好会计审核工作,经办财会人员应认真审核每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和资料的准确性。编制会计凭证、报表时,应经专人复核,重大事项应由财务负责人复核。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11

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挺高认识,增强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在思想上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综合平衡观念,正确处理发展需求与财力可能、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债务风险意识,正确处理发挥政府性债务正面作用和防控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做到举债有度,风险可控,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监管机制,提高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效。统一债务统计口径,全面真实反映债务状况。完善债务偿还机制,多渠道充实偿债准备金。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动态监控,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在严格控制各地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同时,重点做好三个指标均超警戒线的29个市县的政府性债务监控工作。制定具体的乡镇债务偿债计划,落实奖惩措施。加强负债项目的财务监督,逐步开展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债务偿还能力的绩效评价。要将政府性债务管理作为评价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并建立相应的问责和追究机制。

三、清理整合投融资平台,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按照国务院有关加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坚持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堵疏结合、平稳过渡的原则,清理整合政府投融资平台资源,努力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在制止不规范经营和融资行为,控制好地方政府总体债务风险的同时,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的问题。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政府性投资领域,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四、严格落实并逐步完善省政府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各级政府要规范举债行为,制定年度债务收支计划,报同级人大或常委会审议。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职责,修改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对未按规定举借债务、违规对外担保的单位和人员追究责任的规定。深化政府综合预算改革,逐步使包括政府性债务在内的各项政府性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加快推进政府性债务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律师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12

关键词:基层,财政,会计管理

基层会计管理是国家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工程。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 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财政部党组关于加强基层建设重要部署的重大任务, 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迫切需要, 是助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对凤翔县基层会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和职能任务

陕西省凤翔县会计管理工作由县财政局内设的会计管理股负责, 主要职能是负责《会计法》及相关会计条例、制度、准则等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 负责全县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的宣传、网络审核, 负责对全县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的注册、调转、检查登记等网络信息的管理, 组织县域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集中学习或网络学习等。同时, 协助市局会计科对本县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党务管理及行政监管, 协助市局会计科对本县会计代理记账机构进行资格审查、业务监管, 还要负责全县17个农村财务服务中心 (均设在财政所) 会计管理和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和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

二、优化基层管理, 做好县级会计管理工作

(一) 分类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合格单位”创建活动

这项活动的开展, 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根据省、市财政部门的要求, 我们结合实际, 确定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 首先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中开展, 主要针对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及财务管理、财经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并督促各单位对会计机构设置及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及内部预算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逐项整改完善。目前, 已初步完成134户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认定工作。下一步, 在对创建合格的单位进行抽查复检的同时, 将在中小企业中开展创建活动。

(二) 加强会计法规宣传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基层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要求这一突出问题, 采取集中办班和网络学习两种方式, 组织会计人员系统学习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陕西省会计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 率先在农村财会人员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中加入了预防职务犯罪知识, 邀请县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相关人员进行经典案例分析讲解, 经验在全省推广, 随后, 组织基层会计人员1 000余人参加陕西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知识竞赛, 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培训成果。

(三) 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

近年来, 支农政策、资金和项目多, 财务管理事关资金使用效益, 各方高度关注。为此, 县财政局把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放在突出位置, 通过举办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班, 对村级报账员、村委会主任、财政所村级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村报账员报账知识》、《村级财务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政支农政策解读》、《会计管理及有关涉农税收知识介绍》、《村级财务人员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等。通过分类、分层次、分镇培训, 农村财务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和村级报账员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持续增强, 为村账乡管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 抓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及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

一是抓宣传, 提高知晓率。利用手机短信、QQ群、凤翔财政网、宣传栏、广播、电台等公共媒介, 转发陕西会计网上关于两项考试报名的公告, 积极宣传、发动广大考生通过“陕西会计网站”报名。二是优服务, 提高报名率。组织股内人员, 集中时间, 学习文件, 在报名期间, 耐心解答广大考生的各类咨询问题, 对没有条件上网报名的考生, 我们给其提供电脑, 指导他们报名。三是严把关, 提高合格率。在报考确认时, 做到严肃认真, 严格把关, 对不具备条件的考生, 细心解释, 坚决按政策规定办事;对具备条件的考生, 热情服务, 做好报名后期的后续服务, 联系考生领取征订资料, 短信通知考生打印准考证、成绩合格申请办证等。

(五) 以人为本, 做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日常管理工作

坚持把主动热情、微笑服务、文明接待贯穿日常管理的全过程,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依法、公正、高效办理业务, 对每一名前来办事的人员, 对受理的每一笔业务都要做到尽心、尽职、尽责、敬业, 对所有咨询人员, 耐心细致地给予答复, 不能立即答复的, 事后及时反馈至当事人, 充分体现财政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三、县级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近期, 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照这一《指导意见》, 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

一是日常工作有“重服务、轻管理”的问题。由于人员少, 平时主要忙于从业资格证书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由于级别低, 会计监督和会计执法工作力度不够, 管理监督职能相对滞后。二是会计制度、准则的实施有“重宣传培训, 轻监督检查”的问题。近几年, 上级先后出台的新制度、新准则比较多, 虽然在教育培训上下了很大功夫, 但在执行方面调研检查相对少。三是村级账务委托代理有“重财政资金管理, 轻自有资金管理”的问题。全县23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账务全部纳入设在17家财政所的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 统一按村开设银行账户, 但仍有一些村核算内容只有财政性资金的收支情况, 没有村集体资产出租、承包收入, 也没有捐赠收入等, 大部分自有资金游离在账外。四是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有“重资金管理, 轻资源和资产管理”的问题。由于实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代理记账, 报账员只将财政性资金购买的支出送中心记账, 其他的固定资产购置、接收捐赠的固定资产等相关票据未传递到服务中心, 表现为记录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在资源管理方面, 如机动地不能做到发包一块、合同签订一块、台账登记一块, 未实现台账、合同、土地的“三相符”, 同时, 会计基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 各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持证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会计核算将由集中核算退回原单位自行核算, 一些单位因没机构、人员等问题无法自行核算,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在后期工作中研究解决。

四、做好县级会计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建议

第一, 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加快从注重管理向注重管理与服务并举转变。县级会计管理机构要在做好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 从代理记账行业管理、会计人员培训等方面, 做好政策引导、延续服务。比如原会计核算中心转型后, 会计核算业务退回单位, 一些单位没有独立记账条件, 按照《会计法》规定, 引导单位与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签定协议, 实行代理记账,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通过社会力量, 举办会计人员考前辅导、会计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各类会计考试的通过率及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通过网络平台, 牵线搭桥, 帮助企业和会计人员双向选择, 促进县域经济更好发展。

第二, 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管理, 加快从重点发力向全面推进转变。做好村财镇管调研, 首先是继续加大对村级报账员和村镇干部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理顺财务管理关系, 开展村民代表会议, 实行村级财务公开, 完善村级内部控制制度, 用制度促管理。再次, 加大对村级代理记账工作的监督检查, 每年抽查三分之一的村级账, 通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费票据的监管, 重点检查会计核算的完整性, 督促村级所有收入、支出全部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第三, 深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 加快由突击工作向规范长效转变。结合各项会计制度、准则执行情况, 加大调研检查力度, 使单位会计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后期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中, 要加强与税务、工商部门的沟通联系, 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各类企业进行考核、检查, 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 对全县各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变更、调整等事项的进行合法性审核并备案, 对无证上岗、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上一篇:师生情深_作文下一篇:关于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