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秋节古诗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儿童中秋节古诗(精选7篇)

儿童中秋节古诗 篇1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儿童中秋节古诗 篇2

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当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吾家有娇女, 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 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 双耳似连璧。明朝弄妆台, 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 黄吻烂漫赤。”“其姊字惠芳, 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 临镜忘纺绩。举斛拟京兆, 立的成复易。玩弄眉睫间, 剧兼机杼役。从容好赵舞, 延袖象飞翮。”两个小女孩活泼娇憨的天真情态,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一.历代诗人关于儿童的诗歌, 基本上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摹写儿童生活情景的。

1、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

儿童大多是活泼好动的。“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扑蝶的儿童快速地奔跑着, 快乐地追逐着;“妾发初复额, 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小儿女天真无邪、两小无猜地追逐着;“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散学的儿童拿着纸鸢、望着蓝天, 无拘无束地奔跑着。“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小娃偷了白莲撑着小艇在浮萍间快乐地穿行;“清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满地是四处折来的青枝绿叶, 各样花朵乱丢一气, 对斗草游戏虽没有一字描写, 但从中仍可想象出儿童们斗草的热闹情景和热烈气氛。

也有的儿童会暂时安静下来,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就是:“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顽皮的“蓬头”小家伙, 专心致志于钓鱼, 怕鱼惊不咬钩, 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再如清代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寥寥几笔, 便把爱动忽静的儿童形神兼备勾画出来。

2、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男孩子大多精力旺盛, 崇尚武力, 李商隐的《骄儿诗》可见一斑:“或谑张飞胡, 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崩男, 猛马气佶傈。截得青篑等, 骑走恣唐突。忽复学参军, 按声唤苍鹘。又复纱灯旁, 稽首礼夜佛。”张宋的“群儿鞭笞学官府, 翁怜痴儿傍笑侮”, 写了群儿模仿官府打人。更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公然抱茅入竹去”, 不免带点滑稽和恶作剧的成分。

女孩子的模仿就有意思了。请看唐代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乳臭未干的“幼女”在七夕节不向大人索要瓜果, 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大人拜月“乞巧”, 纯真可爱又幽默滑稽。杜甫的幼女“学母无不为, 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 狼藉画眉阔。”天真烂漫, 娇痴可人。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明代毛铉的幼女:“下床着新衣, 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 双手结裙带”, 居然学小姑成婚时拜堂, 既知“着新衣”, 又知“羞见人”, 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 稚气未脱, 童心可爱。

3、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

乡村儿童是腼腆的。“儿童不惯见车马, 走入芦花深处藏。” (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孩子们见了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来, 形象地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 胆小腼腆。

但乡村儿童又是好客的。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久居客地, 重返家园, 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 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 彬彬有礼。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即事》) 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 忘了系缆绳, 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 不知实情, 误以为有客相访, 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 慌忙跑向家门报信, 想打开柴门相迎, 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小童的一系列动作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 还很勤劳。“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 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 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除了“小儿”, 都在辛勤地劳作。当然, 儿童的勤劳和成人还是有别的, 即使是在劳作中也是快乐的。“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整天嘹亮地响着, 就是一幅意趣盎然的田园风景画啊!

二.还有一类诗歌是借儿童题材来表现个人情怀或反映现实生活。

李白性情旷达, 奔放不羁, “浪迹天下, 以诗酒自适”, 好像从来不以家庭为念, 实际上, 他却对子女有着最真挚、最浓烈感情。《寄东鲁二稚子》集中地写出了他与孩子的骨肉深情:“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诗中所表达的情怀真让人黯然神伤。

利用儿童天真、可爱、无忧的性格特点, 来反衬主人公复杂情怀, 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叶绍翁在《夜书所见》中写到:“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人无法排遣萦绕在心头的羁思离愁, 就走出户外, 看到了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 那里有一群儿童正在捉蟋蟀。群童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举动, 与诗人的凄然情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深沉思念之中。再如, 杜牧用“遥指杏花村”的牧童反衬冒雨趱行的行人愁绪满怀, 狼狈不堪;贾岛用“言师采药去”的童子反衬自己寻访隐者而不遇的无可奈何, 怅然若失;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儿童来反衬自己的悲哀衰颓, 久客伤老之情。正如清人陈廷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 最为人妙。”

有些诗人则抛开个人幽怨, 把眼光投向了社会。如梅尧臣的“稚子将荷叶, 还充牛鼻挥”, 写了贫家的孩子没有衣服穿, 就拿荷叶把身子围起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贫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心。“诗圣”杜甫也写及自己的孩子, “安史之乱”中, 他长途跋涉, 回到他的家中, 但见“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 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 补腚才过膝。” (《北征》) “晚岁迫偷生, 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 畏我复却去。” (《羌村三首》之二) 这是以令人不堪目睹的儿童画面, 反映兵荒马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不管是清平盛世, 还是艰难时世, 儿童都是人间快乐的天使, 只要写及儿童, 就总会有纯真、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样在记忆中检索着关于儿童的诗篇, 不仅能够让我们体验到失去的童年记忆, 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了那些时代。

摘要:儿童因其天性, 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不管是清平盛世, 还是艰难时世, 儿童都是人间快乐的天使, 只要写及儿童, 就总会有纯真、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历代诗人关于儿童的诗歌, 基本上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摹写儿童生活情景的;还有一类诗歌是借儿童题材来表现个人情怀或反映现实生活。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 篇3

可爱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28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好客

唐代的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这样描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小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放下手中的鱼竿,慌忙跑向家中报信,打开柴门相迎。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勤劳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中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指儿童。农村的儿童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们白天除草晚上搓麻线,便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天真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诗的高手,他在《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象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中秋节诗句古诗 篇4

2.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张祜《题于越亭》

3.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纳兰容若《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4. 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在家。——李洞《客亭对月》

5. 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朱敦儒《朝中措·胸中尘土久无奇》

6.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唐寅《警世》

7. 陌上新蒭曲尘暗,墙头圆月玉盘倾。——唐寅《落花诗》

8. 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寒山《诗三百三首》

9. 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寒山《诗三百三首》

10. 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汪元量《月夜拟李陵诗传·嘉会不可再》

11.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屠隆《长安明月篇》

12.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晁补之《古阳关》

13. 商飙拂绛河,圆月溢金波。——徐贲《明月篇赠章子向》

14. 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温庭筠《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15.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秦观《茶臼》

16. 应知人不能如月,月且团圆月月逢。——白玉蟾《赋月同鹤林酌别奉似紫琼友》

17. 歧路残春长断信,一家圆月正伤神。——程嘉燧《八月中秋示鲍甥将赴扬州》

18. 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李商隐《小桃园》

19. 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韦应物《游龙门香山泉》

20.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21.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张蠙《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22.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23. 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顾况《上元夜忆长安》

24. 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25. 升平重见上元天,箫鼓声中璧月圆。——方回《庆陆仁重举男四首·升平重见上元天》

26.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江淹《铜爵妓》

27. 岩头瀑布泻寒烟,井底澄清浸月圆。——释惟岳《神移泉》

28. 明夜月圆谁共看,露荷风竹对秋分。——梁有誉《中秋前一夕雨过黎惟敬山房》

29. 一幅面屏秋月圆,荻花枫叶染江天。——张雨《浔阳琵琶图》

30.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苏辙《杨惠之塑维摩像》

31. 人间万事纷变灭,方见月圆旋月缺。——丘逢甲《七洲洋看月放歌》

32. 秋山叠叠翠,夜月圆圆明。——释智圆《病起自叙》

33.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鱼玄机《春情寄子安》

34. 中秋无酒定醒然,清赏今宵月已圆。——方回《中秋前夕三首·中秋无酒定醒然》

35. 交过子时是明日,搀先半夜赏中秋。——方回《中秋前夕三首·稍穿疏树残光碎》

36. 今年最好中秋月,更着秋兰月下香。——方回《秋日古兰花十首·玉露金风喜乍凉》

37. 上元灯火中秋月,但苦人心不肯晴。——方回《中秋雨》

38. 今夜中秋月,危栏一病身。——方回《辛丑中秋曲阜桥倚楼》

39. 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卫宗武《次韵酬李黄山》

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赋 篇5

时维丙申,序属中秋,诚领导之邀,县邑之墨客风尘而至;逢佳节之期,酒乡之骚人匆忙而往。瞻烈士之墓,览一居之景,访古镇之幽,游渠道之险,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遂赋以辞,以彰其乐。

悠悠古镇,承鹿角龙脉,众山辐辏;锁三丈水口,百川同归。纳黄沙水缠玄武;汇大塘群山拱卫。鹿角盘坐于大山之巅,雄姿英发;乌江长卧于峡谷之涧,蛮腰妩媚;桃园蜃景,摞梯田阡陌而迷眼;那杵余晖。缀小桥流水而溪汇。红旗渠,悬巉岩于旗山之腰,天灵寺,璇梵音于方竹之岿。嘻!夫古镇后山者,黔北之隐君也!

是以碌农耕于胜地兮,莫畏寒暑;隐贤士于僻壤兮,悠然春秋。寻佛教之圣境兮,拜禅于古刹;度闲休之乐园兮,遐香茗于江舟。远尘嚣之嘈杂兮,遥浮世之闻;寄山水之画卷兮,纵泛月之眸。美哉!中秋时节已至;乐哉!墨客骚人相逢。

若夫中秋佳节,丹桂飘香。喜永丰诗友,结伴而至;待诗联前贤,匆忙而往。集结于政府大院,游览于陵园路上。浩浩乎!群英聚会;遥遥乎!小生相忙。聆赵公正乾,话钱壮飞孤胆英雄;听陈公启文,聊徐霞客为名三涨。前者行;后者帮。惊索桥之奇;晃荡于两山之间;叹旗渠之艰。横跨于半山之上。游而忘其食。乐而恋其美矣!

俄而夕阳西下,月白风清;风高云静。迢迢斗牛之星;茫茫屯坪之岭。聆窸窣声而惺;履轻盈足而行。扑丹桂而沁脾;吮绿茶而怡心。凭栏凝,观玉树,步蟾宫,嫦娥顾。月下独酌当明否;把盏遥问青天路。念吴刚,伐桂树。酒排忧,云深处。天上宫阙人归住;散尽炊烟秋暮。

乃知月圆中秋,昂首于月光之下;履足于桂园之中。待观天宫于屏幕;急览玉盘于苍穹。酒饮三杯而未醉;茗品两壶而又空。繁星点点,尤素娥旅行之痕;玉壶熠熠,存夜光清凉之浓。已而星灿斗牛;随而火箭凌空。玉门出关外,神箭托天宫于酒泉。玉兔光四海,吴刚伐桂树于寒宫。煌煌中华,执科技之牛耳;堂堂华夏,耀国威于黄龙。

嗟夫!月光千里清秋,水明荷卷云透。缱绻浮云,窗前菊瘦。白露催黑发,夜吟俏红豆。噫嘻!逢佳节而聚诗友,实属诗家之幸;遇神箭而送天宫,是乃中华之雄。

诗曰: 月挂穹庐星满天,风萧云舞伴随前。

中秋节古诗词 篇6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

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

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2、《山中秋夜》——【唐】张籍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

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

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

3、《南斋玩月》——【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4、《和崔中丞中秋月》——【唐】张南史

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

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古诗学习 篇7

[关键词]古诗 儿童 方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25

诗,是不可解的,但要真正读进古诗词,又是不得不解的。一方面,因为古诗的整体意韵,容不得我们去拆解诗词,蒸发诗意;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解、析、赏等策略将含蓄、隐蔽、凝练的诗句化解成可见、可感的意象,从而获得诗性的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要设计出既呵护“诗情”,又适合“童心”的学习活动,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自然进入古诗文的学习场。

一、猜读古诗文

好问、好动、好学是儿童的天性。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教学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学习者显然是与此相呼应的。古诗文毕竟是母语,离儿童较近,不像外国语言一般陌生;但又毕竟不是当下语言,又稍有些距离。若即若离的古诗文吊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愿意亲手揭开古诗的神秘面纱。诚然,对一个已有一定古诗文积累的儿童,则更有猜读古诗的自信与冲动。这是一位教师执教《清平乐 村居》(人教版第十册,苏教版第九册)的片段:

师:读了这么多遍词,相信有些句子你已经读懂了,还有哪些读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帮着解决解决。

生:“醉里吴音相媚好”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着解决解决呢?(学生都不能帮忙)

师:看来有点难度,没关系,让我们来猜猜,先连着下句猜,“醉里吴音相媚好”说的是谁?

生: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师:就是词中的——

生:翁媪。

师:让我们接着猜,给你点帮助(出示:吴音:吴地的方言。相媚好:彼此间很亲热)想想: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1:他们俩在用吴地的方言亲热地聊天。

生2:他们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亲热地聊着天呢。

师:来,将他们俩亲热样读出来。(学生大声齐读)

师:怎样读才能读出他俩的亲热样子?谁来试试?(一个学生放低声音,深情朗读)

师:看,这么一读,更有韵味了。有时候读书并不在声音高。让我们再读一遍。

(学生有韵味地齐读)

师:你看,我们猜着猜着就将意思猜出来了!还有哪些不懂的?

……

五年级学生已学过不少古诗,对一般诗句中的字词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清平乐 村居》整首词没有一句是浓笔艳墨,基本是白描手法,大部分语句学生一读即会。即便有一些字词磕磕碰碰,学生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注解、联想情境等方式努力自解,终于在猜”的方式下走进了诗句。“翁媪”的理解来得半推半就,“相媚好”的情境朗读来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正是这位教师具有舍得让学生“猜”的耐心与信任,学生也没有辜负教师的教学期待。这样的教学温馨,得益于教师尊重了儿童喜“猜”的天性。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诗与词的区别(《清平乐 村居》属于苏教版中出现的第一首词),出示了同题诗《村居》,让学生继续在“读读——猜猜”中明晰了词牌名、词的题目、词的上下阕、词的行数、每行字数等特点。

遇到不会的字词提示着“猜”,碰到不懂的文体对比着“猜”……“猜读”,显然是儿童推开古诗文学习的必由之门。

二、画说古诗文

诗歌的语言以凝练著称,与散文、小说等其他体裁相比,诗歌的语言更具张力。因此,诗歌更能给读者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其蕴涵的“无言之美”(朱光潜语)尤具优势。由此,一首首古诗词就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一段段精彩的叙述,一支支美妙的乐曲。教学古诗词最终要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等,这是文本内容所确定的。

诚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偏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勾勒的是辽阔苍茫的塞外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江图;“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又是那么富有生活气息。教学中,应根据古诗词的这一特点带领学生感受画面美、意境美等,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出属于自己心中的一幅图画,从而达到“文我一体”的个性阅读效果。张志和的好朋友颜真卿曾夸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青山、碧水、红桃、绿柳、白鹭、肥鱼、斜风、细雨……似一幅水墨丹青展现在我们面前。本首词的语言清丽自然,不需要逐句讲解、分析,孩子们就能想象画面,并用语言较为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一位教师在教学这首词时,以“张志和是一位画家”为由,让学生们对这里的青山绿水、红桃绿柳、斜风细雨的如诗画面进行充分描述。古乐响起,轻轻诵读全词,课堂流淌出那份美好与惬意。课堂中,看似在进行讨论,其实是在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完成了对词中画面的勾勒。在讨论中,学生完成了画面呈现,让看似静止、黑白的画面变得动态、多彩起来,他们的确言语能力也自然提升。

当然,不是每一首古诗都有鲜明画面的,有不少叙述情节的古诗。教学中,让学生以讲述的方式,讲出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故事,那故事背后蕴含的意义也就自然显现。一位教师教学古诗《游子吟》时,让学生讲述那个感动了多少代人的亲情故事——

有一天,孟郊就要远行了。夜已很深,母亲还在油灯下为儿子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衣裳。她生怕远行的儿子回来晚,衣服破了没人缝补。第二天,孟郊上路了,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这样一边讲故事,一边诵读古诗,学习古诗虽平实但生动,有趣更有意义。

三、直感古诗文

文本解读常常是语文教师最为得意,甚至于最为卖弄的绝活儿。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出现“越位”的现象,不适当地拔高、挖深、拓展,忘记了坐在我们课堂中的孩子的年龄以及他们应知应会、能知能会的内容。古诗词教学中的“越位”解读现象尤为普遍。因为,几乎每一篇古诗文都充满着哲理味,不同年龄、不同学识、不同阅历的人读了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古诗词教学中的哲理感悟就得区别于一般阅读,不能由着我们教师的性子去盲目拔高或片面感悟诗理。儿童阅读诗词时的感悟得由儿童自己说了算。这是一位教师执教《池上》(苏教版第八册、西师大版第五册)的片段:

师:猜猜小娃他为什么“偷”来着?

生1:可能为父母治病熬药的。

生2:家里可能真的很苦,没吃的了。

师:呵呵,生活所迫就偷?

生1:我想小娃偷莲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喜欢白莲。

生2:我认为小娃还是特喜欢莲蓬的可爱,不是存心偷东西的,要不他会藏好的。

师:这也是!所以他才——“偷”而不藏(板书),也就不在乎浮萍的打开了。看着这一道打开的浮萍,估计一下白居易的心情。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再汇报)

生1:我们认为诗人他一定感觉好可笑,笑小娃的天真!

生2:我们想诗人一定很羡慕小娃的自由,无拘无束!

师:是啊!有人说:拥有童心的人是最快乐的,是永远年轻的。这也许就是诗人白居易。

好一个“偷而不藏”,道出了小娃天真可爱、喜欢嬉戏的童年本质。管它浮萍的打开是否会让人发现,因为小娃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发现。在他看来,“偷采”压根儿就不是偷盗的行为,纯属玩耍之举,取乐之为。教者透过“一道”打开的浮萍,让学生揣摩诗人看到此情景的心情,实在高妙。这样的内心体验符合当时的情境。白居易的写诗意图在场景体验中像墨染宣纸一般,在学生内心渐渐化开。显然,将“偷”或“开”某一个字理解为诗眼都是不够准确的,但似乎又都离不开。“偷”“开”两个字在品读诗境的言语实践过程中不断闪烁,“偷”而公“开”“偷”而不藏或许是对诗眼的更好表述。多么直观的感受,多么美好的学习过程,欣赏这样的教学片断。

儿童的方式,当然不止于这些。唱诗、吟诗、舞诗都是儿童的擅长。因为,儿童对古诗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有着天然的亲切。在儿童的眼里,它们会鲜活起来,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儿童投入进去了,诗中的人、景、事便会如墨滴宣纸一样在儿童的心理化开。

上一篇: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下一篇:开题报告研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