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产品生产流程记录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消毒产品生产流程记录(精选10篇)

消毒产品生产流程记录 篇1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办理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和常见问题

1.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办理条件

1、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2、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布局、卫生设施符合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3、具备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4、从业人员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

5、具备适合产品生产特点、满足产品生产需要、保证产品卫生质量的设备

6、具有产品检测能力。

2.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办理材料

1、《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2、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生产场地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

4、标明比例尺寸的生产场所厂区平面图、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及设备安装平面图

5、生产工艺流程图

6、生产和检验设备清单

7、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1)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2)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3)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4)设备采购和维护制度

(5)卫生质量检验制度

(6)留样制度

(7)物料采购制度

(8)原材料和成品仓储管理制度

(9)销售登记制度

(10)产品投诉与处理制度

(11)不合格产品召回及其处理制度

8、从业人员名单及预防性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9、拟生产产品目录(每个消毒产品名称、标签、说明书 10、1年内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用水有效期内检测报告

11、消毒产品分装生产企业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大包装产品生产企业保证其生产的半成品符合相关卫生质量标准的承诺书

(2)大包装产品生产企业与分装生产企业的合同协议书

(3)大包装产品生产企业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4)大包装产品若为须经过卫生部许可的消毒产品,还应提供该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办理流程

1、申请

2、报送申请材料

3、受理审批

4、经审查核实,合格后颁发证书。

4.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常见问题

1、受理申请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及时指派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或委托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规定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对生产场所进行现场核实,卫生监督员填写生产企业现场监督审核表并出具现场审核意见。

2、经审查核实,对生产场所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申请材料符合本规定要求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出准予卫生行政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的,不予批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予退回。

3、遗失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上登报申明,然后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补发申请。补发的卫生许可证沿用原卫生许可证号,批准日期为准予补发日期,在该日期后打印“补发”字样,原有效期限不变。

4、中央新闻单位和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转播类服务,分别到总局及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不需办理《许可证》。

消毒产品生产流程记录 篇2

一、我国农产品生产销售中间流程现状

(一) 生产经营模式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统计, 截止2012年末, 全国共有2.4亿农户, 户均承包耕地7.5亩, 相当于美国的1/400;农民专业合作社52.17万家, 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左右, 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而美、欧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经营地块多, 土地零碎分散, 广西等一些地区的土地尤其如此。因此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一直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 这限制了先进技术的采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缩小了农业生产收益空间。以种粮为例, 2011年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净利润为251元/亩, 户均7.5亩的粮食收益不到2000元。这种小生产、小流通、传统性、自发性农业模式成本较高, 抵御自然风险和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的能力较弱, 相较于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来说比较脆弱。

(二) 流通环节

农产品流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据统计, 2010年中国生产的农产品商品量约为16亿吨 (不计木材) , 较2005年增长29.6%, 高出同期总产量增速12.3个百分点。而2010年中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实体农产品的价值总额为2.24万亿元, 占当年社会物流总额的1.78%;亿元以上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672个, 成交总额1.61万亿元, 其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979个, 成交额1.39万亿元;以零售为主的市场有693个, 成交额0.22万亿元。而现在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还有就是农产品流通成本高、信息不灵和产销衔接不畅。一般而言, 农产品流通大致要经过4个环节:产地收购, 中间运输, 销地市场批发和终端零售。据商务部数据, 农产品流通的每一环节至少加价5%到10%。流通环节加价是合理的, 但问题在于环节太多, 这样不仅会造成农产品在流通中损耗过大, 而且每个环节的成本上升都会传导至终端消费者, 最终形成“叠加效应”, 拉升农产品价格。

(三) 基础设施和设备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 地域性, 易腐坏等特点, 需要专门的设施设备进行运输。目前我国的冷库总容量为8300多万立方米, 但只限于肉类、色类的冷冻贮藏, 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 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 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 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凿的1%。公路运物中, 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编总是的20%, 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莱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总体而育, 发达国家预冷保鲜率为80%-100%, 冷藏运输率80%-90%, 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率1%-3%, 而我国分别为30%、10%-20%、0.3%。在硬件设施和运输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见表)

(四) 信息不对称

“蒜你狠”“豆你玩”等流行词形象地说明了农产品价格疯涨程度, 而这背后则是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 我国农产品信息统计预警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对农产品信息的预警意识仍不强, 信息管理部门分割, 缺乏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农业信息发布制度不健全, 信息发布立法滞后, 市场信息供需矛盾突出, 农业信息发布渠道较少。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优化建议

(一) 建立中国式的农产品物流组织机构

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资源优势, 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 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实和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农产品物流”并不是将这两者简单的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对农产品生产销售上下游以及物流信息进行大数据追踪, 从而对整体供应链进行优化。现在农产品支付结算形式单一, 交易批发市场98%以上交易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 代理结算还不普遍, 采用电子支付结算方式较少, 且面向的消费者市场较小。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面向更多消费者, 市场拓展。农产品电商平台不断发展。农户、经销户、批发商、消费者, 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方便地下达买卖指令, 交易、支付、收款在线完成, 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专业设备投资

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 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 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 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提升物流装备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发展标准化、厢式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运车辆, 逐步淘汰栏板式货车。加大物流标准的实施力度, 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物流枢纽、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运作水平。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力度, 满足粮食收储需要。引进先进粮食仓储设备和技术, 切实改善粮食仓储条件。积极推进农产品现代物流设施建设, 发展农产品储、运、装、卸“四散化”和多式联运。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支持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 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 完善冷链物流网络。

(四) 发展第三方物流, 与中国邮政等物流公司合作

以邮局网点为依托的EMS, 从覆盖范围来看, 有着其他民营快递无法比拟的优势。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所有市县乡 (镇) , 通达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营业网点超过4.5万个。发挥邮政及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服务优势, 加强农村邮政网点、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邮政终端设施建设, 搭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县、乡、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商品的双向流通。建成一批区域性仓储配送基地, 吸引制造商、电商、快递和零担物流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入驻,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 要想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农业要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应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不能使之成为农业进步的拖累。而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离不开政府积极的态度和支持。

摘要:农产品物流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我国农产品物流问题突出, 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生产销售中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流通环节, 基础设施设备等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农产品物流的部分问题所在, 根据现在经济发展情况及主流趋势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农产品物流组织的改善, 与互联网的融合, 专业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投资等建议。

关键词:流通环节,冷链物流,互联网+,第三方物流

参考文献

[1]黄桂红.饶志伟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探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 25 (2) :29-32

[2]田雯.吕建军基于统计数据的中国农产品物流与农业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 (35) :144-147

消毒产品生产流程记录 篇3

试题

判断题部分

第 1 题.未列入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的产品不得标注任何与消毒产品管理有关的卫生许可证明编号 A.√

B.×

答案:A 第 2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另设分厂或车间的不需要重新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 A.√

B.×

答案:B 第 3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A.√

B.×

答案:B 第 4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生产项目分为消毒剂类、消毒器械类和卫生用品类 A.√

B.×

答案:A 第 5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提交的办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申报材料,经现场审核,不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不予批准,并发给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A.√

B.×

答案:A 第 6 题.申请办理新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的国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可直接向其所在地的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对所申报产品的生产能力审核和采封样申请 A.√

B.×

答案:B 第 7 题.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新消毒产品、新涉水产品进行生产能力审核和采封样 A.√

B.×

答案:B 第 8 题.消毒产品生产类别分为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抗(抑)菌剂四类.A.√

B.×

答案:B 第 9 题.抗(抑)菌制剂产品的卫生许可资质包括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和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A.√

B.×

答案:B 第 10 题.产品卫生安全评价中的检验项目可用不同批次产品完成 A.√

B.×

答案:B 第1 1 题.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准字(年份)第XXXX号 A.√

B.×

答案:B 第1 2 题.《消毒管理办法》规定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每四年复核一次 A.√

B.×

答案:B 第1 3 题.未列入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的产品不得标注任何与消毒产品管理有关的卫生许可证明编号 A.√

B.×

答案:A 第1 4 题.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生产类别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换发新证。新证延用原卫生许可证编号 A.√

B.×

答案:A 第1 5 题.国产消毒剂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标签、说明书、检验报告(含结论)、企业标准、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配方 A.√

B.×

答案:A 第1 6 题.产品卫生安全评价中的检验项目可用不同批次产品完成 A.√

B.×

答案:B 第1 7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A.√

B.×

答案:B 第1 8 题.直接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操作人员,上岗前及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A.√

B.×

答案:A 第1 9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生产项目分为消毒剂类、消毒器械类和卫生用品类

A.√

B.×

答案:A 第20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提交的办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申报材料,经现场审核,不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不予批准,并发给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A.√

B.×

答案:A 单选题部分

第 1 题.下列哪种情况不要对产品重新进行检验 A.实际生产地址迁移

B.另设分厂或车间

C.转委托生产加工的D.变更产品名称

答案:D 第 2 题.消毒产品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A.均可使用自来水

B.隐形眼镜护理液的生产用水应当用去离子水

C.一般消毒剂的生产用水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D.井水

答案:B 第 3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的,应按《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A.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D.国家卫生计生委

答案:C 第 4 题.对消毒产品申报企业进行现场审核时,应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对()的给卫生许可证 A.达到满分

B.满足及格分

C.具备生产设备

D.满足满分

答案:B 第 5 题.10万级洁净度车间的空气微生物检测要求浮游菌数,()个/m3 A.≤50 B.≤100 C.≤500 D.≤1000 答案:C 第 6 题.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生产(包装除外)、分装应在()万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A.10

B.20 C.30 D.100 答案:A 第 7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四年有效期届满换发新的卫生许可证 A.新证应使用新编号

B.新证原则上不能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C.企业必须书面申请后,新证方可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D.新证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答案:D 第 8 题.30万级洁净车间空气中≥0.5μm尘埃数应()个/m3 A.≤3500 B.≤350000 C.≤3500000 D.≤10500000 答案:D 第 9 题.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单位生产车间使用面积应不小于()平方米 A.60 B.100 C.150 D.200 答案:B 第 10 题.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其他有特殊卫生要求的消毒产品生产、分装的车间洁净度要求()

A.1000级以上

B.10000级以上

C.100000级以上

D.300000级以上

答案:C 第1 1 题.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应当离地、离墙存放不小于()厘米 A.5 B.10 C.15 D.20 答案:B 第1 2 题.生产企业申报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时,应提交()内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用水检测报告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答案:D 第 13 题.下列哪种情况不要对产品重新进行检验 A.实际生产地址迁移

B.另设分厂或车间

C.转委托生产加工的D.变更产品名称

答案:D 第1 4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四年有效期届满换发新的卫生许可证 A.新证应使用新编号

B.新证原则上不能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C.企业必须书面申请后,新证方可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D.新证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答案:D 第1 5 题.抗(抑〉菌制剂禁止标注用于人体()等特定部位及破损皮肤黏膜 A.足部、手部、鼻黏膜、指甲、腋部、头皮、头发

B.足部、眼睛、鼻黏膜、指甲、腋部、头皮、头发

C.足部、头部、头发、眼睛、鼻黏膜、指甲

D.足部、眼睛、鼻黏膜、指甲、阴部、头皮、头发

答案:B 第1 6 题.下列情形中,不需要对产品重新进行卫生安全评价检验的是()

A.生产企业迁址、另设分厂或车间、转委托生产加工的,消毒剂应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原液稳定性试验,加pH调节剂前、后的pH值测定(限于戊二醛类消毒剂);消毒器械应进行主要杀菌因子强度和电气安全性能的测定

B.消毒剂变更产品有效期的,应进行有效成分含量和稳定性指标的检验

C.企业名称或法人代表变更

D.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增加使用范围的(限于《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中规定的使用范围),应进行理化指标和相应微生物的杀灭检验

答案:C 第1 7 题.10万级洁净度车间的空气微生物检测要求浮游菌数,()个/m3 A.≤50 B.≤100 C.≤500 D.≤1000 答案:C 第1 8 题.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前(),生产企业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卫生许可证。经审查符合要求的,换发新证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答案:A 第1 9 题.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哪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 A.部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市级以上

D.县级以上

产品生产过程检验流程及相关规定 篇4

1、目的:

规范检验程序,确保产品合格

2、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各工序、外协厂的检验过程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确保每道工序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2生产部各车间负责按检验要求报检及质量整改 3.3采购部负责外协厂加工产品的信息申报 3.4品质部负责外协厂加工过程的质量抽检

4、检验规定、流程及要求: 4.1生产过程 4.1.1下料车间:

实施生产全过程检验,检验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规格、尺寸、厚度等。要求:1)下料车间要严格服从检验,并做好质量整改

2)检验员要严格按检验标准及规程实施过程检验

3)产品转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采取点交方式,且必须有质检人员在点交单上签字确认,没有检验员签字不得转交下道工序,同时下道工序不得接收 4)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实施整改并经再次检验合格 5)检验员在检验完成后,要对合格的产品做出相应标识

6)所有检验过程检验员必须相关记录,以利追溯。4.1.2结构车间:

检验分两个步骤:一是全过程检验。检验控制的主要内容:焊缝等。二是报检。检验控制的主要内容:尺寸、平整度等。要求:1)结构车间要严格服从检验,并做好质量整改

2)车间在整个产品完工后,必须以书面形式向检验员报检。

3)接到报检通知后,检验员必须按时、按标准进行检验。

4)产品转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采取点交方式,且必须有质检人员在点交单上签字确认,没有检验员签字不得转交下道工序,同时下道工序不得接收 5)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实施整改并经再次检验合格 6)检验员在检验完成后,要对合格的产品做出相应标识 7)所有检验过程检验员必须相关记录,以利追溯。4.1.3表面处理:

实施全过程检验,检验控制的主要内容:喷漆过程(含底漆、中间漆、面漆)要求:1)要严格服从检验,并做好质量整改。2)检验员要严格按检验标准及规程实施过程检验

3)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实施整改并经再次检验合格 4)检验员在检验完成后,要对合格的产品做出相应标识 5)所有检验过程检验员必须相关记录,以利追溯。4.1.4机加车间:

实施全过程检验,检验控制的主要内容:尺寸、精度等。要求:1)要严格服从检验,并做好质量整改。

2)检验员要严格按检验标准及规程实施过程检验 3)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实施整改并经再次检验合格

4)检验员在检验完成后,要对合格的产品做出相应标识(在合格的加工件上打上绿色漆点,不合格的打红点)

5)所有检验过程检验员必须相关记录,以利追溯。4.2外协件的检验控制及要求:

4.2.1采购部:一要与合格供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其内容:要求供方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实施过程质量控制,且提出相应的标准,满足我们的质量要求。

二要对供方实施跟踪监控,并建立供方档案,定期对供方进行评审。

三要及时将外协厂加工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品质部、生产本部。

四要外协件进厂后,要以书面形式及时报检,杜绝不经检验直接入库或使用。4.2.2品质部:一是在接到采购部信息后,对外协厂加工过程定期进行抽检,确保生产过程中满足质量要求。

二是接到报检通知后立即实施检验,检验合格的粘贴标示,并留下相关记录

三是经检验不合格的要以不合格品通知单形式反馈给采购部,要求退货、整改、返工或重新加工。

4.2.3生产本部:对外协厂生产技术进行指导。

4.3总体要求: 4.3.1品质部:

1)检验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起责任,本着对产品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从事检验工作。2)杜绝因检验不及时、不到位、不按标准检验、漏检、不贴标识、不做记录等现象的发生,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

3)品质部必须建立内部考核制度,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管理及业务水平的提高,急生产所及,积极主动帮助生产解决质量问题。4.3.2生产本部各车间:

1)要注重产品质量,严格按标准实施生产,严格服从检验。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2)严格遵守工序点交制度,上道工序实施送料制给下道工序,传递用点交单送料人、接料人、检验员、时间等必须写清楚,缺一不可。

3)内部要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对整个流程实施控制。加强内部考核,及时兑现奖惩。4.3.3采购部:

1)要严格按供方评定标准,加强对供方的控制及跟踪考核,确保外协加工满足公司质量要求。

2)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品质部、生产本部等相关部门,以对外协厂生产过程实施控制和指导。

3)加强内部管理,制定相应的内部考核制度,提高部门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4.3.4企划部:

空调清洗消毒使用流程 篇5

一、清洗土味道

1、首先取下空调滤清器,使用气泵对进风和出风口进行清洁

2、打开空调,使用空调风道清洗剂,对进风口进行喷射,使用半桶

3、关闭空调,使用空调风道清洗剂,对出风口进行喷射

4、注射满后,用布遮挡,打开空调,排风

5、等排出完毕后,重复操作排风系统,直至使用完毕

二、清洗异味霉味

1、首先取下空调滤清器,打开空调,使用空调消毒杀菌剂

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 篇6

1、一般消毒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进入检查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要更换拖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周围环境无污染源。

(2)供应室分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3)各区桌面、地面每日用消毒剂擦拭,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月大扫除一次,保持各室的清洁整齐。

2、高压蒸汽灭菌器效果监测,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执行。

(1)每日对所用灭菌锅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随时检查灭菌锅运转情况,每锅有记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2)高压蒸汽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3)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

3、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测(1)无菌物品存放区地面、桌面、柜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记录完整。(2)灭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于5cm的载物架上,并加盖防尘罩。

(3)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严格复查灭菌效果、有效时间,证明无误方可下发。如有疑问按卫生部新颁布的三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执行。

消毒供应室操作流程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流程(十个环节)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一、回收:

1、器械、物品包使用后,科室及时装入污物箱内密闭保存,避免干燥。并在箱盖记录包名称及数量。以便与供应室交接。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减少交叉感染。

2、供应室工作人员带上清洁的污物箱按照规定的路线到临床科室回收污物箱回收到科内。并与临床科室人员交接、记录。

3、回收后,回收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并清点、核对包内物品是否齐全。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箱,干燥存放。

4、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转再运处理。

二、分类:

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

2、根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3、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清洗:

1、不同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目前我院暂采用手洗方法清洗。

2、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清洗(手工+酶)---漂洗(自来水)---消毒(湿热消毒)---终末漂洗(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预洗(3-5min):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可多浸泡几分钟)(2)酶洗(2-5min):酶可以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无残留,水温20-40°C,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3)漂洗:用自来水冲洗(2-4min)。(4)终末漂洗:采用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

四、消毒:我院选用湿热方法(≥90度的水温,≥时间5min).五、干燥:

1、宜选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我院无干燥设备的情况下,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对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干燥处理。

2、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使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3、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六、器械检查与保养:

1、采用目测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2、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应除锈;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3、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七、包装: 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包装者首先检查包装质量,在灯光下检查准备好的清洁干燥的(纺织类)包布,无破损,方可使用。包装者再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拆卸的器械应进行组装。核对内容是否齐全。齐全才能包装。盘、盆、碗等器皿单独包装。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采取保护措施。灭菌物品包装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密封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单独包装器械。5 包装重量: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灭菌包体积不超过 30cm×30cm×25cm。6 包装完后,每包外都应贴灭菌化学指示物。闭合式包装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所需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八 灭菌:

1)检查灭菌前的准备、灭菌物品的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监测是否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2)每批次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无湿包现象及无无菌物品污染和损坏。以上都符合要求才视为质量合格。

九、储存 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2 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5 灭菌物品储存有效期:储存无菌物品间室内环境温度在﹤24°C、湿度<70°C。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十、无菌物品发放

1、发放者按要求着装并洗手或手消毒,在按使用科室需要发放。

2、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3、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发放的无菌物品都应具有可追溯性。如没有,不得发放。

5、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的发放应记录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过期物品不得发放。

6、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一、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 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2 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做双消处理。3 注意事项

(1)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2)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

二、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 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 000 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本标准 5.3~5.8进行处理。

消毒供应室清洗工作流程 篇7

一、手工清洗操作程序:

(1)、进行清洗工作前,衣帽整齐并戴好放好用具如:面罩、防水围裙等。(2)、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

(3)、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4)、洗涤: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或其它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刷洗操作用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洗;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损。

(5)、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6)、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7)、被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应先浸泡于5000mol/L含氯消毒液内浸泡60min,再按上述程序进行清洗。

(8)、清洗用具、清洗池等每天清洁与消毒(500mg/L含氯消毒液)。

二、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操作程序:

(1)、进行清洗工作前,衣帽整齐并戴好放好用具如:面罩、防水围裙等。(2)、冲洗:于流动水下冲洗器械,初步去除污染物。

(3)、洗涤:清洗器内注入洗涤用水,并添加清洁剂。水温≤45℃,将器械放入篮筐中,浸没在水面下,腔内注满水,清洗时间3—5min,必要时根据器械污染情况适当延长清洗时间,不超过10min。

(4)、清洗时盖好超声清洗机盖子,防止产生气溶胶。

消毒产品生产流程记录 篇8

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手洗已经被现代化的毛巾消毒设备逐渐取代,因此,各种各样的毛巾消毒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工业洗衣机、滤布清洗机、脱水机、烘干机等等。很多消费者在没有分清楚其具体工作原理后就使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为此,我们先来了解下毛巾消毒设备的具体工作原理和流程是什么样的吧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泰州市海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一款毛巾消毒设备—工业洗衣机的详细操作。

该设备是滚筒型,内、外壳采用优质不锈钢制作而成,使用寿命期长而且不易生锈,该机由内筒、外筒、电机、支撑总成、传动总成、电器总成组成。如此合理的构造使得用户操作起来也方便的多了。

我们来看下SX-100kg工业洗衣机 规格,如下:

容量(kg)电机功率(kw)滚筒尺寸mm 外形尺寸mm 机重(kg

703ф980×14002400×1500×1650800 毛巾消毒设备相关资讯也还真没有所以嘛我建议大家还是找到相关性站里面去寻找,比如,这个站http:///channel.asp?id=58错的有关相关信息。

工作原理:由顶置电机、三角胶带、带动传动总成,使内筒作正反转运转,通过织物与织物、织物与内筒壁的相互摩擦,达到洗涤效果。

机器设备装置完全,包括内置过热、过载装置、定时装置、正反转控制装置四项。外筒门也设有安全装置,要是机器在运行中门不小心被打开了,机器的自动装置会立即发挥功效,使机器停止运转,如此一来,用户和机器本身的安全都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班会流程记录 篇9

班会策划人员:兰寅斐,吕喜鑫,宫嘉良,薛高远,任家慧,王明惠,刘亚宁,刘芳君

一:谈论人生的理想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回答:范馨宁,宋昀恒,李研红,徐伟博,杨玉琳(现场热情高涨)

二:介绍心目中理想大学,并说明各学年各个大学的录取各科分数以及历届文科分数线(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院,中国人民大学,广州美术

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大学)播放山东大学学科科目(朗读人:吕佳霖)演示莱阳一中的历届文科一本,二本分数情况

兰寅斐诉说道理,努力学习,力争一本,为了下一代!三:说明文科学科分类(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外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法学)等

四:文科类别(外语类,政法类,财经类,管理类,新闻传媒类,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体育、音乐、美术类)五:时光未老,我们不散。

班会结束

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篇10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ting Disinfection Products 1 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 1.1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 1.1.1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消毒剂鉴定和日常检测,用来评价各种用途的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按此方法进行的试验,只是对消毒剂的杀菌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验证,侧重反映消毒剂的实用剂量与杀菌能力。不能反映消毒剂的全面特性。1.1.2 菌悬液与菌片的制备 1.1.3 活菌培养计数技术 1.1.4 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 1.1.5 中和剂鉴定试验

1.1.6 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 1.1.7 细菌定量杀灭试验 1.1.8 杀灭分枝杆菌试验 1.1.9 真菌杀灭试验 1.1.10 病毒灭活试验 1.1.11 能量试验

1.1.12 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菌作用影响的测定 1.2 消毒剂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鉴定试验

1.2.1 消毒剂对食(饮)具消毒效果的模拟现场鉴定试验 1.2.2 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模拟现场试验 1.2.3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模拟现场灭菌试验 1.2.4 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

1.2.5消毒剂对手消毒的模拟现场试验 1.2.6消毒剂对手消毒现场试验

1.2.7 消毒剂对皮肤消毒的模拟现场试验 1.2.8消毒剂对皮肤消毒现场试验

1.2.9消毒剂对其他表面消毒模拟现场鉴定试验 1.2.10消毒剂对其他表面消毒现场鉴定试验 1.3 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1.3.1 目的

检测消毒器械或消毒剂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和清除作用,以验证其对空气的消毒效果。其他方法对空气的消毒效果,亦可参照本试验的有关原则进行。1.3.2 试验设备和器材 1.3.3 试验阶段

1.3.4 实验室试验与模拟现场试验操作程序 1.3.5 现场试验 1.4 水的消毒效果鉴定试验 1.4.1生活饮用水消毒效果鉴定 1.4.1.1 目的

检测生活饮用水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杀菌效果,以验证其对生活饮用水消毒能否达到卫生合格标准。1.4.1.2 试验器材 1.4.1.3 试验阶段

1.4.1.4 试验菌污染水样的配制

1.4.1.5 试验菌污染水样中活菌的培养计数 1.4.1.6 实验室杀菌试验操作程序

1.4.1.7 杀菌效果影响因素测定试验操作程序 1.4.1.8 模拟现场试验和现场试验 1.4.2 人工游泳池水消毒效果鉴定 1.4.3 注意事项

1.5 灭菌与消毒器械消毒功效鉴定试验 1.5.1 干热灭菌柜 1.5.1.1 目的

测定干热灭菌柜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以验证其灭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规定。1.5.1.2 试验器材 1.5.1.3 柜内温度测定 1.5.1.4 灭菌试验 1.5.1.5 评价规定 1.5.1.6 注意事项 1.5.2 红外线消毒碗柜 1.5.2.1 目的

检测红外线消毒碗柜对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以验证其杀灭微生物性能是否符合实际规定。1.5.2.2 试验器材 1.5.2.3 柜内温度测定 1.5.2.4 大肠杆菌杀灭试验 1.5.2.5 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试验 1.5.2.6 评价规定 1.5.2.7 注意事项 1.5.3 微波灭菌柜 1.5.3.1 目的

测定微波灭菌柜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以验证其消毒活灭菌性能是否符合原设计规定。1.5.3.2 试验器材

1.5.3.3 细菌及其芽孢和真菌杀灭试验操作程序 1.5.3.4 评价规定 1.5.3.5 注意事项 1.5.4 紫外线灯 1.5.4.1 目的 测定紫外线灯(包括双灯管组合灯具)辐照强度及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以验证其杀菌性能是否达到合格标准。1.5.4.2 试验器材 1.5.4.3 辐照强度测定

1.5.4.4 细菌及其芽孢和真菌杀灭效果的测定 1.5.4.5 评价规定

1.5.4.6 臭氧产生量的测定 1.5.4.7 有效使用期的测定 1.5.4.8 注意事项 1.5.5 紫外线消毒箱 1.5.5.1 目的

测定紫外线消毒箱对物体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以验证其杀菌性能是否符合原设计规定。1.5.5.2 试验器材

1.5.5.3 紫外线照射强度测定 1.5.5.4 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测定 1.5.5.5 注意事项 1.5.6 环氧乙烷灭菌器 1.5.6.1 目的

测定环氧乙烷灭菌器对细菌芽孢的杀灭能力,以验证其杀菌性能是否符合原设计规定。1.5.6.2 试验器材 1.5.6.3 灭菌试验操作程序 1.5.6.4 评价规定 1.5.6.5 注意事项 1.5.7 臭氧消毒柜 1.5.7.1 目的

测定臭氧消毒柜对物体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以验证其杀菌性能是否符合原设计规定。1.5.7.2试验器材 1.5.7.3 臭氧浓度测定

1.5.7.4 杀灭微生物试验操作程序 1.5.7.5 评价规定 1.5.7.6 注意事项 1.5.8 臭氧水消毒器 1.5.8.1 目的

检测臭氧水消毒器发生的臭氧水消毒剂对物品表面的消毒效果,以验证臭氧水消毒剂对物品表面消毒的实用剂量。臭氧水消毒剂指应用臭氧消毒设备制备的含臭氧的水溶液,并以其作为消毒剂,用于对物品表面灯的消毒。1.5.8.2 试验器材 1.5.8.3 臭氧浓度测定

1.5.8.4 杀灭微生物试验操作程序 1.5.8.5 脊髓灰质炎病毒灭火试验 1.5.8.6 评价规定 1.5.8.7 注意事项

1.6 灭菌与消毒指示器材鉴定试验 1.6.1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物鉴定试验 1.6.1.1 目的

测定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物所含菌量,以及在121℃±0.5℃ 饱和蒸汽作用下的存活时间、杀灭时间于D值是否达到要求指标。1.6.1.2 实验器材

1.6.1.3 生物指示物微生物含量与抗力标准 1.6.1.4 生物指示物含菌量的测定 1.6.1.5 存活时间和杀灭时间的测定 1.6.1.6 D值的测定 1.6.1.7 稳定性试验 1.6.1.8 注意事项

1.6.2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鉴定试验 1.6.2.1 目的

测定下排气式、预真空式和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产品在饱和蒸汽作用下所产生的颜色变化,与拟代表的温度、杀菌作用时间的吻合情况,以作为判断该指示卡是否合格的依据。对其他相似类型化学指示物的鉴定,可参照本试验的有关原则进行。1.6.2.2 实验器材 1.6.2.3 试验分组

1.6.2.4 实验室试验操作程序 1.6.2.5 稳定性试验 1.6.2.6 注意事项

1.6.3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与化学指示标签的鉴定试验

1.6.3.1 目的

测定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与化学指示标签在规定温度的饱和蒸汽和作用时间下的变色情况,以作为判断该指示胶带和标签是否适用于作为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标志的依据。

1.6.3.2 实验器材 1.6.3.3 试验分组 1.6.3.4 试验操作程序 1.6.3.5 稳定性试验 1.6.3.6 注意事项

1.6.4 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化学指示卡鉴定试验 1.6.4.1 目的

测定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化学指示卡在照射后颜色的变化与所受照射剂量的相关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可用于使用单位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的自检。1.6.4.2 实验器材 1.6.4.3 试验操作程序 1.6.4.4 稳定性试验 1.6.4.5 注意事项

1.6.5 消毒剂浓度试纸鉴定试验 1.6.5.1 目的

通过检测消毒剂浓度试纸颜色反应情况与溶液中消毒剂浓度相关程度,以作为对其应用做出评价。1.6.5.2 试验器材 1.6.5.3 测定分组 1.6.5.4 试验操作程序 1.6.5.5 稳定性试验 1.6.5.6 注意事项

1.7 灭菌医疗用品包装材料鉴定试验

灭菌医疗用品是指要求最终灭菌的医疗用品的包装材料。1.7.1 理化性能鉴定 1.7.1.1 一般检查

1.7.1.2 质量测定(可参考ISO 536)1.7.1.3 pH指测定(可参考ISO 6588)1.7.1.4 氯化物含量测定(可参考ISO 9197-1)1.7.1.5 硫酸盐含量测定(可参考ISO 9198)1.7.1.6 荧光测定(可参考EN 868-2)1.7.2 灭菌因子穿透性能鉴定

1.7.3 环氧乙烷残留水平测定(可参考ISO 10993-7)1.7.4 对包装标示的影响 1.7.5 微生物屏障性能鉴定 1.7.6 毒性鉴定 1.7.7 无菌有效期鉴定 1.8 抗(抑)菌试验 1.8.1 目的

测定抗(抑)菌产品对细菌和真菌的抗(抑)菌作用。常用的方法有: 1.8.2 抑菌环试验

1.8.3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琼脂稀释法)1.8.4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营养肉汤稀释法)1.8.5 滞留抑菌效果试验

1.8.6 洗衣粉抗(抑)菌效果鉴定方法8 1.8.7 振荡烧瓶试验 1.8.8 浸渍试验 1.8.9 奎因试验

1.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产品细菌和真菌污染的检测 1.9.1 细菌或真菌污染总菌数的检测 1.9.1.1 目的

检测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后残存细菌或真菌状况,存放一定时间后是否被细菌或真菌污染及其污染程度。1.9.1.2 适用范围

临床用于病人检查、治疗、护理用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中单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1.9.1.3 试验器材 1.9.1.4 抽样要求 1.9.1.5 检测样本的制作 1.9.1.6 细菌检测操作程序 1.9.1.7 真菌检测操作程序 1.9.1.8 结果计算 1.9.1.9 注意事项 1.9.2 无菌检验试验 1.9.2.1 目的

检测医疗用品经灭菌处理后是否达到无菌标准。1.9.2.2 试验器材 1.9.2.3 抽样要求 1.9.2.4 采样前准备 1.9.2.5 操作程序 1.9.2.6 检测样本制作 1.9.2.7 结果评价 1.9.2.8 注意事项 1.9.3 卫生监督抽样

1.9.3.1 细菌或真菌污染总菌数的检测抽样要求 1.9.3.2 无菌检验试验抽样要求 1.10 隐形眼镜护理液鉴定试验

隐形眼镜护理液是指专用于隐形眼镜护理的,具有清洁、杀菌、冲洗或保存镜片,中和清洁剂或消毒剂,物理缓解隐形眼镜引起的眼部不适等功能的溶液或可配制成溶液使用的可溶性固态制剂。1.10.1 样品采集 1.10.2 鉴定方法 1.10.2.1 理化性能鉴定 1.10.2.2 微生物污染鉴定 1.10.2.3 消毒效果鉴定 1.10.2.4 安全性鉴定 1.10.2.5 稳定性鉴定 1.10.3 注意事项 1.10.4 产品卫生标准 1.11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鉴定试验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产品性状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例如,一次性使用手套或指套、纸巾、湿巾、卫生湿巾、卫生棉、化妆棉、纸质餐饮具、电话膜、帽子、口罩、内裤、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避孕套等,以及卫生部所发布的其他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1.11.1 样品采集

1.11.2 样品微生物污染鉴定

1.11.2.1 细菌菌落总数与初始污染菌检测法 1.11.2.2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1.11.2.3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 1.1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1.11.2.5 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方法 1.11.2.6 真菌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1.11.2.7 真菌定性检测方法

1.11.3 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及其稳定性鉴定 1.11.3.1 杀菌性能测试方法

1.11.3.2 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测试方法 1.11.3.3 非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测试方法 1.11.3.4 稳定性测试方法 1.11.4 产品环氧乙烷残留量测试方法(可参见GB 15979-2002)

1.11.5 产品毒理学鉴定

1.11.6 消毒效果生物检测评价方法 1.11.6.1 环氧乙烷灭菌或消毒 1.11.6.2 电离辐射灭菌或消毒 1.11.6.3 压力蒸汽灭菌或消毒 1.11.7 产品卫生标准

2.消毒产品理化检验技术规范 2.1 消毒产品原料或单方制剂的测定法 2.1.1 常用器材 2.1.2 含量测定方法 2.1.2.1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2.1.2.2 有效碘含量的测定

2.1.2.3 过氧乙酸(C?H?O?)含量的测定 2.1.2.4 过氧化氢(H?O?)含量的测定 2.1.2.5 臭氧(O?)含量的测定 2.1.2.6 二氧化氯(CLO?)含量的测定 2.1.2.7 二溴海因含量的测定 2.1.2.8 甲醛(CH?O)含量的测定 2.1.2.9 戊二醛(C?H?O?)含量的测定 2.1.2.10 环氧乙烷(C?H?O)含量的测定 2.1.2.11 乙醇(C?H?O)含量的测定

2.1.2.12 醋酸氯己啶(醋酸洗必泰,C??H??CL?N??? 2C?H?O?)和葡萄糖酸氯己定含量的测定

2.1.2.13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C??H??BrN)含量的测定 2.1.2.14苯扎氯铵(洁尔灭,C??H??ClN)含量的测定 2.1.2.15 甲酚皂(煤酚皂,C?H?O)含量的测定 2.1.2.16 甲酸、水杨酸和山梨酸含量的测定(HPLC法)2.1.3 滴定液的配制及其浓度标定 2.1.3.1 硫代硫酸钠(Na?S?O?)滴定液 2.1.3.2 碘(I?)滴定液

2.1.3.3 高锰酸钾(KMnO?)滴定液 2.1.3.4 硫酸(H?SO?)滴定液 2.1.3.5 氢氧化钠(NaOH)滴定液 2.1.3.6 高氯酸(HCLO?)滴定液

2.1.3.7 四苯硼钠[(C?H?)? BNa]滴定液 2.1.3.8 烃铵盐(CHClN)滴定液 2.1.3.9 碘酸甲(KIO?)滴定液 2.1.4 pH值的测定(pH技法或试纸法)2.1.5 重金属检查 2.1.6 砷盐检查

2.1.7 误差及有效数字修约 2.2复方消毒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指导原则 2.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2.2.2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论证 2.3 消毒产品稳定性测定 2.3.1外观检查 2.3.2 化学测定法 2.3.3 微生物测定法

2.4 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的测定 2.4.1 目的

测定消毒剂对各种金属的腐蚀程度,以能注明在使用时是否需给予应有的注意。2.4.2 常用器材 2.4.3 操作程序 2.4.4 腐蚀性分级标准 2.4.5 注意事项 消毒产品毒理学实验技术规范 3.1 急性经口毒性试 3.1.1 目的

(1)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强度。(2)为亚急(慢)性毒性等试验提供剂量选择的依据。3.1.2 实验动物 3.1.3 试验分组 3.1.4 操作程序 3.1.5 LD??的计算方法 3.1.6 评价规定 3.2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3.2.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和强度。3.2.2 实验动物 3.2.3 操作程序 3.2.4 评价规定 3.3 皮肤刺激试验 3.3.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3.4 急性眼刺激试验 3.4.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眼睛的急性刺激和腐蚀作用 3.5 阴道黏膜刺激试验 3.5.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阴道黏膜的刺激作用和强度。3.6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3.6.1 目的

检测消毒剂重复接触后,实验动物产生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强度。3.7 亚急性毒性试验 3.7.1 目的

(1)检测消毒剂多次接触对实验动物的蓄积毒性作用及其靶器官,并确定其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和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2)为亚慢性、慢性毒性或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3.8 致突变试验

3.8.1 L5178Y 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3.8.1.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突变作用,以作为评价消毒剂致突变性的依据。3.8.2 V79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3.8.2.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可否引起基因突变,以对消毒剂的致突变性做出评价。3.8.3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3.8.3.1 目的 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评价消毒剂的致突变性。

3.8.4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3.8.4.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评价消毒剂的染色体损伤毒性。

3.8.5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3.8.5.1 目的

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实验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以评价消毒剂的致突变性。3.8.6 程序外DNA修复合成试验 3.8.6.1 目的

检测受试物是否可引起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的原发DNA损伤。推荐用放射自显影法进行测定。3.8.7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3.8.7.1 目的

以哺乳动物体内试验,检测受试物对雄性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

3.8.8 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3.8.8.1 目的

利用细胞遗传学方法,以哺乳动物体内试验检测受试物引起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3.9 亚慢性毒性试验 3.9.1 目的

(1)检测消毒剂较长期染毒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及其靶器官,并确定其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2)为慢性毒性或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3.10 致畸胎试验 3.10.1 目的

检测消毒剂对妊娠实验动物有无致畸胎性,确定其未观察到发育毒性的剂量。3.11 慢性毒性试验 3.11.1 目的

检测受试物长期染毒对实验动物所产生的毒性作用,确定其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及毒性作用的靶器官。

3.12 致癌试验 3.12.1 目的

上一篇: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报告下一篇:校本教材计划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