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说屏

说屏 篇1

课型:新 授 主备: 审核:

使用人: 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更美好。学习重点: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及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伧()俗 休憩()韶光()书斋()....擅()长 徒劳()相称()忒()....

2、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浙江杭州人,专家。

《牡丹亭》的作者是

,朝 家。中国古代还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请你写出两部并说出其作者。

3、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

二、探究活动:

(一)整体感知·解决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2、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二)精读细品·合作交流

1、细读文章第一段,说说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2、请找出课文中引用的古诗词名句,理解这些诗句及其作用。

3、读了本文,你能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向未见过屏风的人介绍什么是屏风吗?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3、预习中的疑难解决了吗?

说屏 篇2

本节课由“虚拟课堂”和“真实课堂”两部分组成, 课前利用“知好乐”云平台发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料, 学生独立思考, 借助网络、手头资料进行虚拟学习, 并在班级QQ群中讨论交流, 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将成果发布到知好乐互动平台班级讨论相应主题帖下, 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肯定其优势, 针对其不足进行个性辅导、答疑。为了使学生学会本文生动性说明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传统器物, 并借助网络进一步认识这一传统器物, 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自信心。小组组员互批互改, 在批改中学习借鉴别人的做法, 进一步通过查阅资料真实课堂中, 小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并对班级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得出小组结论。

二、案例亮点

(一) 亮点1

学生课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师反馈个人自学情况 (最佳评论员、最佳推荐奖、写作小能手) 及小组学习情况 (最早完成任务的小组、最优秀小组) , 给予评价。通过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及本组的优势和不足, 查漏补缺, 以便更好地改进学习。

(二) 亮点2

教师抽签, 决定展示学生及小组,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通过课堂展示, 进一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是否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是否到位, 以及小组合作交流情况, 从而锻炼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随机应变的能力, 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 亮点3

通过小组投票, 推举小组最佳作品, 班级推荐出三名班级最佳作品, 小组评价作品优缺点。通过欣赏班级最佳作品, 进一步学习说明性小品文的写法, 学习生动说明的方法, 并激发热爱、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 借助网络,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你所了解的屏, 体会并说出作者对屏的感情。

2.课外自主阅读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传统器物有关的说明文, 对比本单元其他文章, 能探究出说明性小品文的特点, 根据其特点, 尝试说明性小品文写作。

(二) 教学方法

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

(三) 教学环节

四、教学反思

《说屏》是一篇说明性小品文, 它与本单元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有着不同的风格。通过前三篇文章的学习, 学生已经认识了说明文这种文体的特点,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桥之美》的学习, 也让他们初步感知了说明性小品文的特点。基于学情我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 第一个目标倾向于文本的解读, 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概括内容大意、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可以结合图片, 生活中的屏风, 加深对评分的认识。第二个目标是联系单元内容进行整合, 实现此目标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 然后甄别、筛选、共享、评析文章。课前通过知好乐平台明确学习目标, 推送学习任务。学生选取合适的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 用知好乐平台记录学习路径, 教师根据学生回帖, 给予个性化的辅导。课堂学生展示所学, 对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点拨提升。反思本节课, 优点有:

1.本节课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先学后教,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在互动中思维碰撞, 进而有所生成。

2.注意创设情境。课始, 通过屏风图片让学生感受屏风, 给学生搭建了很好的说话的平台, 为学生打开话匣子铺垫了基础。

3.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课前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个性学习, 以QQ作为学生交流的媒介, 便捷;以知好乐记录学生学习路径, 清晰直观, 有据可查。

不足之处:整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学生没有打开话匣子, 我想这跟教师自己的过渡语不够优美有关, 教师的导语没有激励性, 没有精辟的小结, 也没有丰富多彩的评价, 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五、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 教师在“虚拟课堂”中使用“互动讨论”功能与学生交流, 提出问题, 看似简单却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并通过“互动讨论”向学生发送大量材料, 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教师还通过平台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刀刃”, 解决学生的重难点, 核心问题。

郑州三十四中教研组长 刘荟

摘要:课前教师利用“知好乐”云平台发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料, 学生借助网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将成果发布到班级学习平台。现实课堂上, 教师引领学生结合虚拟教室的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交流学习体会, 分析研讨课文。读写结合环节, 师生一起点评赏析同学习作例文, 进一步明确说明性小品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整堂课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说屏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汇,正确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体味文章生动的说明语言。教学重点:

1体味说明语言,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2体味文中三处引用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口技》中有几句,“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在口技表演中,屏起什么作用?

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古代称之为“(yǐ)”,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辞海》上载有“黼(fǔ)”“斧”“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

屏的历史早在商周时候就有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装饰已经相当精美。

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屏吗?有的人在医院里见过,在饭店里见过,在茶楼里见过。老师这里也找到了几副屏的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屏有什么特点?它们都很美,上面都有图画,书法。我们不难看出,屏风是一种既实用,又有艺术特色的家具。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屏这一形象也是屡屡出现。古诗词中的屏总是表达作者仕途的坎坷,人生的感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陈从周先生是怎么说“屏”的。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文的范畴。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00),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曲。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50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著有《说园》、《苏州园林》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学生速读课文,解决生字,屏风

纳凉

帏幕

摒除

伧俗

寒伧

韶光

休憩

倚靠

流莹

闺房

消魂:也作销魂,指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纳凉:享受凉爽。纳:享受。

缓冲:使冲突缓和。

帷幕:作遮挡用的幕布。韶光:美丽的春光。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伧俗:粗俗、鄙浅。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划分层次

文章分为三层;

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概括屏的特点。屏的特点是一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微妙的东西。

第二层(2—4)分别介绍了屏的作用,屏的类别,屏设置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三层(5)总结全文,点明写作意图。再次强调屏风是很吸引人的,并热切希望建筑师和家具师们能在屏风的使用上推陈出新。3,读课文,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4,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5,屏有哪些作用?

明确:

分隔作用

艺术点缀

可以挡风

缓冲视线 6,屏有哪些种类?

明确: 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艺术上:雅俗之别。外形上:大小之分。

7,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8,展示

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9,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总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10,分析首尾

第一段写了什么?

引出说明对象--屏风,概括屏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了什么?

总结全文,点出写屏的意图。11,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总----分------总

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逻 辑 顺 序

12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语言特点:准确、科学,富有文学色彩。13,细读全文:作者对“屏”的感觉和印象怎样?

“屏”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喜爱。受古诗词和古画的影响,从小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流露出对屏风的赞赏之情。14,品味语言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和喜爱,放在文章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烈期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补充了屏的含义,语言生动 “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闲倚画屏”。

悠闲地靠着画屏,写出了悠闲之意。

14、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三,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说屏教案1 篇4

八年级语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15、说“屏”

课型:新 授 主备:梅丽

审核:

集体备课人员:柳之龙 巨世雷 潘怀辉 毛克凤 使用时间:第9周 使用人: 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更美好。学习重点: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及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伧()俗 休憩()韶光()书斋()....擅()长 徒劳()相称()忒()....

2、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浙江杭州人,专家。

《牡丹亭》的作者是

,朝 家。中国古代还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请你写出两部并说出其作者。

3、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

二、探究活动:

(一)整体感知·解决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凤阳县城北中学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2、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二)精读细品·合作交流

1、细读文章第一段,说说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2、请找出课文中引用的古诗词名句,理解这些诗句及其作用。

3、读了本文,你能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向未见过屏风的人介绍什么是屏风吗?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3、预习中的疑难解决了吗?

四、应用与拓展:

(一)搜集咏屏的佳句。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结

中国结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周易注》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就被先 2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凤阳县城北中学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和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作为一种装饰艺术,结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赋予它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如意结、双鱼结、龙凤结等等。“交丝结龙凤,错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明清诗人的诗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结在当时流行的盛况。

“结”,是一个表示团结、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因而蕴涵着丰富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富、安、康„„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有上千个品种,其中有编号、有花形的设计有三百多种。

中国结不仅造型美、色彩美,而且具有形意象征的极大魅力:以结表情,以结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形意有不同的名称,表达着不同的美好祝福:平安结——一生如意,岁岁平安;祥云结——吉祥如意,祈保平安;吉祥结——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如意结——万事称心,事事如意;蝴蝶结——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同心结——恩爱情深,永结同心;福字结——福气满堂,福星高照„„

中国结,讲究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一根数尺长的彩绳通过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手法,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环复叠,连绵不断的编制而成,它既显示了东方文化的巧妙神韵,又昭示出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与结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吉祥装饰物品。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已发展出多个产品,其中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每个系列又包括多个品种,如吉祥挂饰有: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编结服饰有: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中国结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中华民族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未来的希望,对爱的渴求以及对亲人的祝福等美好的情感,全部融于结饰之中。

1、中国结这种民间技艺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答: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凤阳县城北中学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A.中国结在唐宋时期才开始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品,到明清时候人们开始用吉祥的语言为它命名。

B.中国结因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既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又昭示了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

C.中国结起源于华夏先民的结绳记事,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备受人们的尊重。

D.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者跟其他吉祥图案搭配组合使中国结形成了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

3、找出短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在文中找出几个能体现本文说明语言准确的词语。

5、根据文章的介绍和你的了解,请你在下面的空白处画一个“中国结”的简图(简笔画或示意图均可)。

6、我们学过的《口技》一文中,“口技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屏风”来使表演更有吸引力。请就此写一段文字,说明屏风在舞台表演中放置的作用。(200字左右)

教学后记:

《说屏》语文教案 篇5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 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

3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生活引入,激发兴趣

我们的城市是一方民间艺术颇为繁荣的热土,有让我们十分自豪的(嘉兴的民间艺术)。

放眼华夏,我们更会惊奇中国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式多样。瑰丽多姿的中国艺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请同学说说这些艺术形式的名称。

这是扇来徐徐清风,让生活诗意无比的折扇;

这是历经水与火的考验,荡漾着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陶器;

这是将智慧与灵气凝聚,将愿望与生活浓缩,美仑美奂巧妙绝伦的剪纸。

今天我们不说折扇、陶器,也不说剪纸,单来说“屏”。(2分钟)

“屏”有什么好说的呢?假如是你,你会说说“屏”的什么?(屏的作用,屏的种类等) 那么英雄是否所见略同呢?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走进“屏”的世界,去感受中国屏风的无穷魅力。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快速阅读(800字文章90秒速读)、把握内容

这是一篇散文,也可以当成一篇说明文来读。我们不妨先当做说明文来读。说明文主要给人以知识,阅读说明文我们要培养快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这种能力特别需要着力培养。下面我们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来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

①什么是“屏”(找出课文中的语句)

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

屏者,障也。

补充了解“屏”的意思:

屏――大门外或大门内对着大门起遮挡作用的墙。

屏――屏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屏――形状像屏风一样的东西;如孔雀开屏,荧光屏,屏幕。

屏――遮挡,像屏风一样起着遮蔽作用的东西;如“屏障”。

②排序梳理要点,把握课文内容、结构、顺序。

生活中诵诗研究觉屏有味( ); 总说:引出对象,点出特点

功能上实用装饰结合并重( ); 作用

分类里材料装饰雅俗有别( ); 分说:种类 逻辑顺序

设置时风格位置得体才是( ); 设置

结尾处畅想期望超越前人( )。 总结:强调作用,点明用途

(三)精读课文(800字文章60秒细读)、赏析美点

这篇文章,它的语言太美了,用词用语非常的雅致,词汇很丰富。

本环节的主要内容:

(1)选一组词儿读一读;(积累词语) (5分钟)

示例:微妙:深奥玄妙,很难捉摸。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称道:赞许,夸奖。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韶光:美好的春光,喻指美好的青春年华。造型:塑造人或物体的形象。得体:恰当,恰如其分。休憩:休息。

这个“休憩”和“休息”一比,那种很雅致的色彩就出来了,它就比“休息”漂亮。你看“造型”这个词,我们常说这个学校的大门模样很好看,就不如说“造型很别致”。再比如我们可以说有的同学“擅长”做什么。所以说,书面语用在口语的表达上就能显示这个人的文化修养较高。再读。

(2)选几个句子说一说;(理解诗词) (5分钟)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明确: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的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明确: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这里引得实在有味了――引用之前有一句话很关键,“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屏者,障也”,障什么?障视线!NO!障风!NO!看一下引用的原文,你就会品出引用之妙――“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封建礼教阻碍了杜丽娘对美好事物包好青春、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韵味无穷。

《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③“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明确:

“愁多转觉心闲。纸窗竹户屋三间,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真是引得妙!闲来无事,摆一张小椅,优哉游哉,摇啊摇,视线转到屏风处,这里有天光云影,有风云人物,有世间稀奇怪事,天下间凡所应有都可以无所不有地呈现在那小小的一方屏风上,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④补充:

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3)选几个美段品一品。(体悟情感) (10分钟)

体会对屏的感情要抓角度,可以抓时间角度,分别从“小时候,研究时,现在生活中”三个角度找出相关句子,认真品味句子中的关键词,体会其间的情感表达。

①小时候:“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心生向往之情”。

销魂――为什么销魂?向往什么?

明确:对一个小孩来说,诗中描绘的情景不能不让人“销魂”(形容人极度兴奋、欢乐或极度悲伤、苦恼时情绪难以控制的状态):“银烛、秋光、画屏”多么美妙的景象,还有“轻罗小扇扑流萤”这种让儿童着迷的事情,更诱人的还有“卧看牵牛织女星”的神话传说相伴,这不销魂都不能。

向往有屏相伴,向往见到更多的屏,向往长大后能够研究屏。

②研究时:“神秘作用”,“实在微妙”。

神秘、微妙――功能多多;阻隔人际;遮挡隐私。

直接称赞: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侧面烘托: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③现在生活中: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缺少诗意的屏风制作和审美素质的下降,深感遗憾。期盼改变现实,超越前人。

④穿插介绍陈从周: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曲。著有《说园》、《苏州园林》。

⑤总结:

小时候:喜爱、向往; 研究后:痴迷、赞赏; 生活中:遗憾、期盼。

课文小结: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四)铺排拓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大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如:尺牍、茶具、漆盒、根雕、木雕、竹雕、瓷雕、篆刻、石绘、匾、佛像、塑像、国画、盆景、刺绣、剪纸、景泰蓝等。

(五)精彩总结

说屏上课正式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及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质疑和探究,自读、细读和品位。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的重点

体会文章诗情达意的说明性语言。教学难点:同上

三、教学方法

导读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生疑、质疑——指导、点拨解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和回忆式导入

1、展现屏的图画,师:我们以前学的哪篇课文出现了这一事物——《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回忆《口技》中的“屏”,引入学习陈从周的《说“屏”》(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写了什么)

1、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文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字词。

纳凉、销魂、似隔非隔、微妙、擅长、称道、点缀、帷幕、缓冲、忒、韶光、雅俗之别、伧俗、得体、休憩、2、说“屏”的说是什么含义?——暂定为说明、介绍

引号的作用——指特定的事物或特定的内容

3、问“屏”是什么?

——屏者,障也。——陈从周《说“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

师:成语一叶障目中的“障“的意思——遮挡

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现代汉语词典》

4、文章介绍了屏的哪些内容呢?用文中的相关的语句。——作用、分类、设置(板书)(2——4段)都有相应的关键句子

三、质疑探究

(为什么写)

1、文章就是写这些吗?作者为什么写呢?文章有没有交代?

——第5段

“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希望现在的人能创造出比以前更好的屏)

2、“诚如是”这文言词语是什么意思?(果真像这样)超越前人了吗?(没有)

我们现在的“屏”主要是什么方面比不上古人?(美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遗憾,由此也产生了对建筑师和家具师们地期望)这种期望也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啊!(请学生读出这种情感)

3、那么陈从周为什么对屏有如此深厚的情感呢?文章哪一段交代了呢?——第1段(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思考)1)浓厚的家庭文化的熏陶(诗欣赏PPT)写的是一个孤单的宫女在用夏日的小凉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师:你妈妈带你纳凉时,会吟这样的诗句吗?(不会)那他的母亲怎么会呢?(很小时就受到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

“销魂“解释:灵魂离开了身体,说明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那情境中了,以至于作者“后来„„„„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可见对屏的(喜爱)

2)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感觉到它的神秘和微妙(与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关)

4、这段哪句话概括的讲了“屏”的特点

——(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一个“巧”字)(板书:功能、美感、巧)

5、这段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屏的什么情感呢?——喜爱 “连外国人都齐声称道”——自豪

(齐读,感悟这种情感,不要吝啬感情)

四、深入品读

(怎么写)

1、既然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希望现代的建筑师、家具师们能够在制作屏时重视功能与美感的统一,所以我可以断定2至4自然段也一定不只是介绍屏的功能,定是介绍和表达屏在作用、分类、置放方面也是功能和美感相结合的。但,这只是我的猜测,你们能为我的假想找到根据吗? 1)此中要欣赏诗句

2)讲述用词的准确性“置”“点缀”“似乎”

①“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 “置”改为“放”如何? 不可,“放”比较随意,“置”则更有心思,是精心放得,要注意到与周围景物融合,更体现了屏在使用时要注意它的美感

②屏的分类(各种屏,PPT)想想就很美,假设,看看美不美?假设在林黛玉的闺房里放一个金碧辉煌的、很豪华的金屏,美不美?(不美)为什么?(与人物性格不符)那应该放什么屏?(锦屏或画屏),所以屏的分类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地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③这里还有引用一句“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为什么引?——文化味更浓

文中运用大量的诗句和文言词语有何作用呢?

——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和文言词语,使全文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屏风和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都凸显了中国文化,两者是相称的。

这句诗是《牡丹亭》“游园”一出,杜丽娘为没有珍惜大好时光而感到惋惜,“锦屏人”指闺中女郎,“忒”的读音,是“太”的意思,“韶光”指美丽的春光,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诗凝聚了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④屏的设置要“得体”——要因地制宜,大小由人

但“近来„„总勾不起我的诗意”,为什么?

——“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

“似乎”删去可以吗?——不可,造型不够轻巧„„这只是作者的推测

只是作者自己的感觉,不能把自己感觉强加给别人,还有“勾不起我的诗意”的原因也可能有其他原因,这个词就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 小结:作者在介绍屏的功能时都是围绕这一句“功能与美感相统一”

2、所以作者说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最后,作者把对屏的关注点完全放在了美感上了 这里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里面有个主人公——冷清秋,这句写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抱膝看屏山”可能想到什么? “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其中“休憩”什么意思?——休息 “文化休憩”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比较形象性的说法,在欣赏优雅文化的时候感到一种身心的愉悦

(齐读最后一段,读出屏的那种文化休憩的美感)

3、至此我们明白全文不仅在介绍屏的功能,更在叙述屏的美感,说“屏”的说不仅有介绍之意,在此更有叙述、阐述之意。

所以本文不是纯粹的说明文,而是具有说明性的小品文。(再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注释①选自《陈从周散文》)

五、教师小结

屏是一种凝聚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物件,这种文化审美的缺失,不是如作者所说的凭几个建筑师和家具师就能找寻回来的,更多的是要唤醒我们普通人对珍爱的意识,假如这节课还能让你感受到一点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甚至由此播下一颗追寻之种子,那真是善莫大焉了。

六、作业(幻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陈从周对屏情有独钟,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中引出了“屏”,老师引出了“扇”。

请同学们以“扇”为内容,查找资料,仿说一文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如:《说扇》、《远去的扇 》、《书法绘画与扇 》、《典雅的中国扇文化》。

板书设计:

说“屏”

陈从周定义

感情

销魂

作用

喜爱

雅俗之别

分类

自豪

休憩

设置

遗憾

15.说屏教学案 3 篇7

教与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3.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教与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对“屏”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2.体会文中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

教与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学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教与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屏”是什么吗?”学生作出回答之后,教师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多媒体展示)例如:像窗户、像几扇合在一起的门.....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生回答

师:大家刚才说的都很好,屏风很漂亮,可以装饰屋子,同时它又能像门一样起着隔绝作用,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即使是在现在,仍有它的身影。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陈从周先生的《说“屏”》。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二、课前准备

在学习课文以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文体 ①辨析文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回顾)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所以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着重了解这篇课文的对象、对象特征、说明内容、说明方法,即“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②作者简介

三、学习新课

(一)初读感知

1、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识别生字、积累词语的字形与意思。(布置为作业,抄写两遍)

①请一同学朗读下列生字: 纳凉 帷幕 忒 伧俗 韶光 闺中 休憩 ②生词:销魂 擅长 称道 韶光 因地制宜 伧俗 得体 休憩 徒劳

2、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二)合作交流

(1)阅读完课文后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即本文讲了什么事物? 不错,正是“屏”,从题目说“屏”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2)那什么是“屏”呢?请同学们快速找出一个句子回答这个问题。生:“屏者,障也。

明确:对的,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屏风,是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解释紧扣屏的用途。这一句话运用了说明方法中的下定义方法。下定义: 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2)知道了“屏”是什么,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屏的呢?请同学们讨论后做答

明确:屏风的作用、种类、设置注意事项 <1>屏风有哪些作用,请同学们找一找

明确:屏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段,第二句话说明屏风在室外起着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流动空间这些作用,第四句第五句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些作用,第六句话则点出了屏风在室内时与帷幕同一作用,帷幕,是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亦作“ 帷幙 ”。

<2>屏风的种类有哪些,请同学们在三四两段里找一找

明确:在第三段的第三句和第四段的第一句,可以看出屏风的分类:

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

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艺术上:雅俗之别

外形上:大小之分

<3>屏的制作与放置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要造型精巧,色彩高雅,绘画有诗意,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巧”

说明内容

定义、用途、分类、制作与放置注意的问题

说明文的语言

讨论探究

1、本文用了一些古诗词,同学们请找出来,分析有何作用?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先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然后教师点评)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牡丹亭》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是“太”的意思,“贱”指徒然地浪费青春,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③“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这一句诗是指闲闲地倚靠着(上面有画的)屏风

用手抱着自己的双膝 远看如同屏风一样的山川,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3、本文的语言是怎样的? 生:生动形象

明确:说明文的语言一般都严谨简单,但本文语言生动而富有文采,这是因为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作者的情,大量诗词的引用使行文中荡漾着诗情画意。

小结:课文多处引用了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2、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如何?”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合作讨论后做答)

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 人,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曲。著有《说园》《苏州园林》等。正因为陈从周是古建筑、古园林专家,他写出的东西才具有科学性,注重屏风的实用功能,如果是文学家来写这篇课文,可能就会更关注“屏风”的实用功能。

作业设计:

1.抄写两遍生字生词

2.课下积累有关“屏风”的诗歌

说屏的基础知识及答案 篇8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⑴ 屏( )风

⑵ 流萤( )

⑶ 擅长( )

⑷ 帷( )幕

⑸ 忒( )看

⑹ 书斋( )

⑺ 伧( )俗

⑻ 抱膝( )

2、解释画线词语的意义:

⑴ 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⑵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⑶ 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⑷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3、辨析近义词,选恰当的填入括号内:

⑴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 。(称赞 称道 称颂)

⑵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 。(缘故 缘由 原因)

⑶ 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 (喜爱 赞美 向往)之情。

⑷ 我们的先人, (擅长 善于 喜欢)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⑴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

⑵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⑶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

⑷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唐代诗人杜牧《 》里的两句诗;《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 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⑴ píng

⑵ yíng

⑶ shàn

⑷ wéi

⑸ tè

⑹ zhāi

⑺ cāng

⑺ xī

2、解释画线词语的意义:

⑴ 粗俗鄙陋。

⑵ 恰当,恰如其分。

⑶ 果真像这样;无益地耗费劳力。

⑷ 味道;休息,在此有让人觉得有趣、悠闲、似观光消遣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选恰当的填入括号内:

⑴ 称道

⑵ 缘故

⑶ 向往

⑷ 擅长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⑴ 作比较

⑵ 作诠释

⑶ 分类别

⑷ 引用

【说屏】推荐阅读:

上一篇:6号厂房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