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孔子》教案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文《孔子》教案(精选11篇)

课文《孔子》教案 篇1

1.背得不错!我想他之所以背得这么快,这么好,是因为他用心了,动情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啊!刚才我们欣赏了泗水河畔的迷人春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伟人,(板书:孔子)谁了解他的?还有谁补充?

2.教师补充介绍

孔子,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提到孔子,就不得不提《论语》,这是一部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能背诵几句吗?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两句:

(出示幻灯片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收获;反之,光思考而不学习,也会感到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师读,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中思,思中学,把学和思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会学习,又会思考。“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齐读

3.学到这里同学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孔子”与“春”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板书: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随同孔子一道去那风景秀丽、春光融融的泗水河畔游春。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看课后的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同学们刚才读书非常用心,非常投入,读书就应该这样。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是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了,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不知同学们能否满足,想知道我的心愿是什么吗?这个心愿就是想请几位同学们来课文读一读。谁想读的?(让学生推荐两位平时当众朗读机会比较少的同学读,指名4人分工合作读3—17自然段,1、2自然段集体读。)

▲同学们,会读书的人往往善于抓住要点,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篇文读成很短的几句话。我们已经把文章读了两三遍了,谁已经把文章读成了很短的几句话了呢?

▲同学们,会读书的人不仅能善于抓住要点,把长文读短,还能够把短文读长,把一句话读成一段话。下面还是请同学们来读书,要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回读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看看文章中的哪些语句能够触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感慨,就请你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悟与理解。

☆4、以文本为凭借,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刚才,教室里是静悄悄的,这是课堂上最美妙的风景。我真的不忍心打破这般的沉静!同学们,通过静思,文章中一定有不少语句触动了你的情思,引发了你的感慨,我看你们都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的文字。愿意把你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吗?谁先来。

A.观水段

▲孔子观水心情不平静,你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如果你们能把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与这部分的文字联系起来思考,相信你会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

▲是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苦短,光阴似箭,年华易逝。我们现在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应该把握、珍惜这宝贵的时光,播种美好的理想。

课文《孔子》教案 篇2

师:春秋时期, 鲁国有一位大名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记录了他的言行, 他就是——

生: (争先恐后) 孔子!

师:对, 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不仅是教育家和思想家, 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呢!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孔子学琴》。这个故事选自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史记》。《史记》是一本历史书, 内容真实可信。读了这篇课文后, 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孔子, 还要学习孔子, 变成孔子。 (师朗读课文, 穿插讲解)

师:读了第一自然段, 你们认为孔子向师襄学弹琴之前, 他会不会弹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孔子已经会弹琴了, 因为文中说他“弹得一手好琴”。

师:兴许这“一手好琴”就是他跟师襄学的呢!

生:孔子已经会弹琴了, 我是从“孔子从不满足”这句话看出来的, 他向师襄学弹琴, 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

师:说得好!我们读文章就该这么细心, 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50岁的孔子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已经很有名气了, 有许多弟子追随着他。可是, 他依然不放弃学习, 拜音乐家师襄为师。你们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呀?

生: (纷纷回答) 学无止境!刻苦努力!虚心!……

师:孔子学习弹奏一首曲子, 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写得非常精彩, 大家一定要细心体会。 (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是孔子最初学琴的阶段, 师襄来检验学习成果。你们说一说, 孔子是怎么做的?

生:他见到老师后, 特别有礼貌, 连忙站起来。虽然老师说他弹得挺好, 但是孔子却说, 他还没有掌握弹奏的技巧。

师:老师都认为孔子会弹这首曲子了, 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可是, 他却仍不满足, 还要让自己的手指更灵活。自己给自己提高要求, 这样的学生真少见。 (朗读第三自然段) 上次, 师襄是“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 注意, 只是“琴声”而已, 可是, 这次的感受就不同了, 他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他感受到孔子把“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师:如果孔子弹的是钢琴, 已经可以获得十级证书了, 可他还是不满足, 说自己并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 他要演奏得使人感动。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 肯定有学琴的吧?同学们在学琴时, 练习一个曲子, 如果能达到第一阶段的程度, 就会学习新的曲子, 很少有人想过音乐还有思想内容。其实,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 都有它的思想含义。音乐也是一样的, 所以, 孔子并不满足于掌握了弹奏技巧, 他有更高的追求。

师: (朗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已经进入了孔子学琴的第三阶段。从这段描写中, 你们能不能发现, 此时孔子弹奏这首乐曲的水平是否超过了老师?

生:超过了。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刚一进门, 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 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师:答案就在这段话里, 你能不能把范围缩小一些?

生: (迟疑) 嗯……“刚一进门, 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学生弹琴弹得好, 老师也被迷住了, 是很正常的, 老师不一定达不到学生的水平呀, 你再想想看。

生:“师襄听得如醉如痴, 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师:如果我让你选半句话, 你认为是前半句话还是后半句话?

生:哦, 我知道啦!是“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师襄从未到过的境地, 说明他自己弹琴时, 他也没有弹出孔子演奏的感觉。

师:是啊, 老师“从未到过的境地”, 孔子已经到达了, 这回可以学习新的乐曲了吧?孔子却说:“不行啊, 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继续朗读第五自然段) “琴声戛然而止, 孔子激动地站起来”, 他终于站起来了, 不仅身体站起来了, 思想也站起来了, 他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嘿, 孔子真的把作曲者“弹”出来了!

生:真的能把作曲者“弹”出来吗?

师:孔子生活在周朝末年, 战乱的春秋时期, 他非常怀念老国王周文王在世的时候那和平幸福的生活。这首乐曲激起了他心中的渴望, 让他与周文王的心贴在了一起, 所以, 他想到了周文王。在《史记》的原文中, 孔子不光猜到了作曲者是周文王, 还猜到了他的相貌, “此人魁梧的身躯, 黝黑的脸庞, 两眼仰望天空, 一心要感化四方。”在改编课文时, 这句话被编者删掉了。可能是编者觉得孔子有点儿太神了, 透过一首乐曲怎么可能看到作曲者的长相呢?我倒是觉得不该去掉这句外貌描写。当一个人深入地理解了一首乐曲, 通过乐曲的节奏和思想感情, 的确能够想象出作者的容貌来。我听贝多芬的交响乐, 多半是雄浑激昂的, 曲子中还常常流露出悲怆的情感。贝多芬的形象, 就是蓬松的卷发, 紧锁的眉头, 圆睁的怒目, 与他的乐曲风格十分相似。这种感觉, 只有经常听音乐的人才能体会到。所以, 最后师襄对孔子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听老师讲过,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生:老师, 什么叫“文王操”啊?

师:你该不会以为是文王做广播体操吧?“操”字在古代当品行、德行讲。这是周文王在抒发自己的道德情操的曲子, 所以叫做《文王操》。现在, 我们已经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 仿佛孔子就站在我们面前, 那么, 大家眼里的孔子,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 (纷纷回答) 认真、细心、谦虚、努力……

师:这些词语虽然都差不多, 不过用来形容本文中的孔子, 都不太准确。他一遍又一遍地弹同一首曲子, 真的只是认真这么简单吗?

生:投入!

师:我们弹琴时, 通常只要求自己练熟就行了, 可孔子却一次次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先是琢磨弹琴的技巧, 后来又研究中心思想, 最后把作者是谁都悟出来了, 这样的孔子, 说明他已经——

生:入迷了, 入迷!

师:投入、入迷, 你们都说到了一个重要的词儿——“入”。我给你们一个提示 (板书:深入______) , 孔子不断地练习, 一次次追求更高的层次, 大家想一想, 横线上可以填一个什么词?

生:深入思考。

师:他是在学习、研究, 还有一个准确的词 (板书:钻研) 。深入钻研, 这就是孔子学琴的态度。还可以用了另外一个词形容孔子 (板书:精益求精) , 这两个词都能很好地概括孔子学琴的态度。正因为孔子具有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他才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五百多年了, 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学习孔子, 在音乐中与孔子心连心

师:分析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也学一学孔子, 在音乐中畅想。我要给大家放一段音乐, 请同学们认真听这段音乐, 然后想一想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 (播放民乐组曲《清明上河图》之“商队图”, 节奏欢快, 时长4分钟)

师:请同学们把你联想到的景象写成一句话。

生:人们高高兴兴地去集市买东西。

师:你听出了高兴的情绪, 还体会到了逛集市的感觉, 真了不起!

生:老人在公园里晨练, 有的唱歌, 有的打太极拳。

师:这就是幸福的生活。

生:农民在田地里快乐地劳作, 牛的脖子上挂着铃铛, 在耕地。

师:你说得真好!还听到了铃铛声, 真细心!其实, 每个同学的回答都是正确的, 因为你们感受到了乐曲传递给我们的欢快的、乡村的、幸福的信息。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写到了电视剧《乡村爱情》, 写到了农村娶媳妇的场面, 你们的艺术感觉都很敏锐。这首乐曲是根据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改编的, 表现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刚刚听到的这一小段, 表现的是商贩们有的骑马, 有的推车, 有的挑担, 正在赶往城里做生意。有人把音乐比作世界语,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无论在哪里演奏, 人们都能理解。同学们喜欢听这样的音乐吗?

生:很喜欢, 音乐很美。

师:对, 音乐的美、文章的美以及生活的美, 都需要我们用心感悟。我建议大家有时间多听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你们会变得更聪明, 你们写出的文章也会更有节奏感, 更有想象力。我想, 大家通过自己努力, 感悟出乐曲或者文章背后隐藏的秘密, 你们的心里一定很自豪吧?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 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善于学习的人, 学会认真, 学会钻研, 学会感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 看到别人永远看不到的奇妙故事, 听到别人永远听不到的美妙旋律。

备课笔记

幸福课

语文课就是幸福课。当一颗幼小的心灵在故事中接触了快乐, 在语言中认识了智慧, 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节奏, 幼小的心灵就变成了充实的心灵、高贵的心灵、幸福的心灵。阅读, 可以使我们的视野无限开阔。“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因为书中的世界比天地还要广阔。静静的书桌前, 当一双手捧起一本书的时候, 就像捧起整个宇宙, 上承远古, 下启未来, 高抵星辰, 深入熔岩, 我们怎么会被窗外的琐事搅乱了心性呢?

《孔子拜师》教案 篇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品行。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播放多媒体课件:前三张

{教师读字幕}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国每年都要举行祭孔活动。下面是一些活动图片,{这些图片可谓场面壮观,气势宏大。}

2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你能用

孔子真……说一句话吗?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我们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投影出示课题} 师生齐读课题两遍,其书写

拜的笔画。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快速读课文,投影出示 要求}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投影出示}

指名朗读:

日夜兼程

曲阜

老聃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等词语。

3.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孔子游春》教案 篇5

作者:周建芬

转贴自: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点击数:6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周建芬

一、研究目标

从学习的职能来说,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合作讨论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跟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为了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所以组织本中的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体会孔子论水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情谊。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知道是什么歌吗?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装点着世间万物。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在诗歌中找到春天吗?

(二)体悟春情

1、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中,也有写春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哪打动了你的下心弦。

2、再次用心读,在你的眼中,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3、仿写

4、引读

(三)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就在这美丽的泗水河畔,211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快速浏览后面的文字,哪段文字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研读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自由读,想一想,(1)孔子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2)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3、(1)小组合作:1每小组任选其中一点说说自己的理由。

2各组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3小组内交流,让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

(2)交流

4、你还能说出水的其他特点吗?

(四)孔子总是想方设法开导弟子,他期待着每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四说起了志向。

1、子路和颜四的志向各是什么?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2、孔子听后的反应呢?

3、看了孔子的反应,你觉得他偏心吗?(齐读第10自然段体会)

(五)总结

1、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尘中完美着、饯行着自己“君子”的心。他的言行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1982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孔子233年生辰纪念大会献词中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揭示全人类丰富的做人处世原则。”

2、齐读这段话。

孔子拜师教案 篇6

石河子第十一小学:金莉萍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使用“远近闻名、风尘仆仆、风餐露宿、迎候、等候、传授、敬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了解孔子和老子。

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孔子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老子诲人不倦的优秀品德。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抄写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查找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或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孔子拜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然后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并念出笔画。

2.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疑问看动画片《孔子拜师》。

3、师:看完动画片,你知道了什么?(孔子拜老子为师。)谁来介绍一下孔子和老子?出示孔子和老子的生平资料请学生读。大家预习得非常好,老师都难不住你们!现在,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掌握字词的情况。

4.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大屏出示字词,指名朗读,再齐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5、汇报,哪些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适当作板书)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大屏出示第一自然段指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第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提出来?

2、师:孔子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师,可他还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要拜老子为师,说明孔子谦虚好学,知道学习没有止境。(板书:谦虚好学)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一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孔子和老子,知道了孔子想拜师的原因,他认为人活到老应该学到老,学无止境。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样来拜师的。

三、(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请看大屏幕,研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11、请两个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的不同写法。

2、比较两个句子中哪个句子描写得好?好在哪里?

(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为什么这样写?

3.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孔子不畏坚难险阻,不怕路途遥远,虔诚拜师,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尊敬。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敬佩和尊敬,有感情的一齐朗读这句话吧。

4.师:如果你是老子,看到孔子如此谦虚好学,能不收下这个学生吗?好,下面老子出场了。同学们四人一组,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吧。(师巡视)

5.请学生合作演孔子和老子及旁白。(由学生自己选角色)

6、(请学生评价)你觉得他们演的怎么样?

7.师说:你们不仅演得精彩。而且评价的也不错。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是否有一双慧眼来发现了什么? 请看句子,出示大屏幕:

8.学生说自己发现的近义词,并谈自己的理解。(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9.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组词的含义和运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从“迎候”一词你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

(爱护晚辈)

孔子说:“多谢老师等候。”把等候能否换成迎候(是晚辈向长辈致谢,)不宜换成“迎候”。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怎样的美德?(一个是谦虚好学,一个是爱护晚辈。)板书:谦虚好学爱护晚辈

现在让我们一起合作,再次自选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继续研读品味课文

1、师:孔子拜师成功了,结果又如何呢?请看大屏幕,齐读。

2、师:你觉得最能体现他们美德的词是哪个?“随时请教、毫无保留”(板书:随时请教毫无保留)

说明孔子和老子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是好学生,一个是好老师)

3、所以人们佩服他们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你们觉得呢?(也很佩服,很敬重,敬佩)

4、师说:好,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佩服和敬重,齐声朗读最后这两个自然

段。

五.师小结

通过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大家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很深。现在,老师给你们出示孔子名言,请你选一个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七.请学生说一说:学了《孔子拜师》,自己有什么感想。(出示大屏幕)

四、板书设计:孔子 ———学无止境——→拜师(老子)

谦虚好学爱护晚辈

随时请教毫无保留(补充故事:《孔子学琴》)译文:

一天,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子还依然毕恭毕敬地盘坐着,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同一首曲子,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的老师师襄xiang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练了足足十天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认真地说:“我虽然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可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技巧啊!”

好多天以后,师襄子看到孔子的指法更加熟练了,乐曲也弹奏得更加和谐悦耳了,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呢!”

又过了许多日子,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一曲终了,师襄子已经完全被孔子那洋溢着激情的弹奏所吸引,听得出神入味。曲毕,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你已经弹奏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还是像第一次那样认真地回答说:“我虽然弹得像点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说完,孔子还像开始学习时那样,一点儿也没有厌倦,又毕恭毕敬地盘坐下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弹奏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少日子,孔子又邀请师襄子来验听曲子。孔子弹完后,师襄子对他说:“功到自然成,这次你应该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了。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此曲非文王莫属,不知对否,还请老师指教。”

《孔子》微型课教案 篇7

《孔子》微型课教案

12月份,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微型课大赛,我有幸参与其中,所讲的课文是S版五年级上册《孔子》一课。现不揣浅陋,将教案放在博客里,不足指出请大家评批指正,以便更好地提高,谢谢。 《孔子》微型课教案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实验小学 丁毅 指导教师:潘亚军 一、回忆前文,引起下文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你对孔子有那些了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看来大家通过学习,都对孔子和《论语》中的故事都不感到陌生了,希望通过咱们这节课的学习,通过再次的阅读课文,走进孔子,走进《论语》,想想在这些故事中蕴涵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板书:《孔子》】 通过预习,我们提出了许多疑问,老师把它们总结了出来,谁来读一下? 为什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 孔子为什么因为厌恶“盗”字就不喝盗泉? 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 孔子为什么到了晚年还反复读《周易》? 后人为什么那么推崇和尊敬孔子呢? 这些问题还记得吗?这是大家共同思考的结晶。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 二、走进《论语》,了解孔子 我们知道,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过去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对我们怎样为人处事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悟。 现在,你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大家在读书的时候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同学们读得真快,下面先请同学来说说第一个小故事。 孔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你是怎样理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谁来把这一段话带着感情来读一下?(指导学习读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语气)很好,我们从书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对这段进行总结?是哪个词? 板书:推己及人 【是的,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宽容。】 同学们,孔子的一生,是他游历讲学的一生,下面我们来看在他游历讲学途中发生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哪些词表现出孔子口渴的厉害?(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体现出孔子很有志气,绝不与强盗为伍。)来,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要读出孔子当时的干渴难耐和毅然决然就离开的决心。 板书:君子自律 孔子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君子,经常以长者的身份对他人循循善诱。那么,老师想问你们,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又是“小人”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一会请人发言。 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在课文中孔子是怎样谈君子与小人的?我们应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俗语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圣人就不犯错误吗?孔子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啊?来,听听老师范读孔子及在游历途中的另一个小故事,想想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孔子后来知道他错怪了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学生甲:既然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我们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不能因为好面子,怕别人看笑话而不敢去面对,要勇于承认。 学生乙:不能盲于对一个事物下结论。【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我们能从孔子的言行上学到什么?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板书:善于自省 孩子们,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始终不渝的严格,到了他老的时候更是如此,孔子不愧为我们的万世师表。你们齐声朗读第四个故事,在读书的时候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 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学生A:孔子的做法印证了那句著名的言语:活到老,学到老。 学生B: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学而不厌的人。 学生C:读书是永无止境的。 学生D: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做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学生E:这个故事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孔子读书把竹简都磨断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感动。 同学们,请你们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着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板书:学而不厌 三、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课文学完了,老师留两道思考题: 1、这四个故事哪个故事写得详细,哪个故事写得比较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我们一般学习的关于写人的作文都以一段话或一句话作为全文的结尾,但这篇课文不是这样,老师想请你发挥聪明才智,试着给本文加个结尾,在班上进行交流。 板书:推己及人  君子自律  宽以待人 仁 善于自省  严于律己 学而不厌

《孔子游春》教案 篇8

教学需求分析

适用对象分析

适用教师:

适用于小学语文高段教师,已经对孔子有了一定了解。

适用学生:

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的六年级下学生,并且初步对孔子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了解中心句的表达方式。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

孔子论水,水的君子品格的深入理解,并且举一反三,写出更多关于水的真君子品格,并且内化。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的重点在于此部分。对于段落的构成方式,即中心句的表达来说,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重点应该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孔子说的水的四个君子品格。教师要引领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理解这四点,为后面学生自己的表达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孔子论水的段落构成方式,即中心句的运用;

2.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和亲身经历,理解四个水的品格;

3.举一反三,写一些水还有哪些真君子的品格;

教学过程设计

1. 出示全文,细细品读

设计意图: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静心的朗读,才会深入理解文本。

2. 抛出问题,梳理文章

① 让学生找出段落的中心句。

② 围绕中心句,孔子表述了几点。

设计意图:目标先行,让学生对本微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有初步的预知,学习更有重点和方向。

3.逐条理解,层层推进

T: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章,细细的品一品孔子的每句话,去感受水的真君子品格。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其实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和知识积累,真正的理解真君子的这些品格。并且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追求。

4. 举一反三,深入浅出

师: 同学们,我们再次回到孔子说的这段话,你仔细看一看,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既然省略了那么多水的真君子的品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孔子的写作方法,一起赞扬一下水好吗?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写的这一过程,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展示出来,也最终完成学生对于真君子这一形象的构建过程,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意境。

学习指导

1.请在学习《孔子游春》第一课时之后观看本节微课;

2.观看微课的过程中,请配合手中的研习单一起学习;

3.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及时完成研习单中相应的任务,并且及时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同学评价相结合;

4.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表到班级群里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配套学习资料

1.苏教版12册语文课本;

2.与微课配套用研习单;

3.孔子的部分言论

制作技术介绍微课制作软件:BB_FlashBack_v2.8.2

微课制作过程:

孔子选讲教案 篇9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 wǎng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文言句式:(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5、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

诸、其 6.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重点词:

(1)

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

(2)

天下归仁焉

归:称许,赞许。

(3)

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4)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5)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自身,自己。(6)

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7)

问知

知通智。

(8)

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9)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板书:

克己复礼

对己

谨慎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仁

爱人

对人

知人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说明“仁”和“礼”的关系。明确:“克己复礼”是指要克制自己,是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仁”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仁”的一种体现,“仁”是目的,而“礼”、“乐”等则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而不要以“礼”为核心,核心仍是“仁”。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四、联系实际,深化孔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举例:比如,公交车上让座的例子;为四川赈灾捐款的目的等等。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Ethic of Reciprocity,Treat the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反思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 篇10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重点)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重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做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②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③小结:两个成语,却让我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积累的成语。

④现在,想一想,几个月后赶到了洛阳的孔子,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上恰当的词语甚至是成语来形容吗?

“每天不离……随时请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随时请教”。

3.评价孔子这个学生。

“多谢老师等候,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课件)“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孔子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2.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师过程中老子怎么说的、做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四、讲故事

(一)这节课我们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谦虚、好学,了不起的人。咱们讲故事也要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讲清楚。

(二)师生共讲《孔子再次请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洛阳。他看见老子又到城外来迎接他了。想一想,这一次他们会怎么做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注意说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五、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还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门生”的演员们手持竹简,神采飞扬地诵读着的也正是《论语》中的句子──(师生一起吟诵。)他们也正是通过孔子、通过《论语》向世界人民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见,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远。

2.咱们课后也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课件)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总结全文。

孔子学琴教案(精选)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快速默读的方法,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

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孔子学琴的过程,培养学生思

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

精的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是。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等资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作为四一班的主人,面对来我们班听课的老师,你能把搜集的关于孔子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么?

3、大家看(出示)这就是孔子,人们推崇的千古圣人、万世师表,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大。

4、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有关孔子的一篇文章。看老师写课题。大家注意琴上面两上王字第一个王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板书:29孔子学琴)

二、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这位伟大人物的学琴故事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三、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1、孔子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呢?

(板书:炉火纯青)

2、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孔子,从这位伟人身上学习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看这节课的自学提示:

〈1〉同学们,用“△”划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思考孔子学琴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2〉用“﹋﹋”划出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词句,用“——”划出孔子的话,从孔子学琴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3、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示。

4、划完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对所划句子的体会。

5、自学探究一:

(1)谁来汇报一下你划的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些天→又过了些时候→不是过了多少天

(2)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学琴的过程,谁能汇报一下孔子学琴经历的阶段?

(板书: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体会作者)

6、自学探究二:

(1)那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你刚才划了哪些呢?

A、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的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B、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C、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D、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抑扬的琴声起伏不平。a、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如果我们细细地去读,好像孔子学琴、师襄听琴的样子就像一幅画面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哪个句子令你最感动?或者看从哪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b、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谦逊好学、一丝不苟)

(2)下面谁来找出孔子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孔子诚恳的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

可是没想到孔子摇摇头又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孔子又摇摇头说: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这样的人呢!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a、读了孔子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b、根据学生会答板书。

(板书:精益求精)

c、同学们,当我们在生活中为自己树立了目标,在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达到的时候,那是一种什么心情?

如果你是师襄,看到这一幕你又作何感想啊?

7、同学们,文中写孔子勤奋学琴的句子是直接描写的么?

对,这种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来描绘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明显突出,这就是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习的侧面描写。

(老师举一个例子,然后让学生去文中找其他句子)

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创新复述:创新复述就是在原文基础上发挥想像,重新加以组织,比如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合理扩充故事情节等等。

2、在小组内把孔子学琴一步步达到炉火纯青的过程复述下来。

五、孔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1、鲁迅说:不满足是上进的车轮,你看孔子就是这样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学习也是如此,课文学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话和大家交流吧,你能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说一说么?(完成板书)

(提示:你做那件事成功了,是怎样成功的? 如:你怎样学会了骑车?打乒乓球?跳绳?滑冰?)

是呀!孔子这种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目标,永不满足、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把孔子当作学习的榜样,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相信你们将来也能取得好成绩。

2、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原文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老师也找到了它的原文。自己试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拗口)

这就是古文的特点。古人讲究锤炼语言,语言精炼。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课下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细细地品味品味,做一个敏而好学的人。

板书设计:

29孔子学琴

炉火纯青

谦逊好学 → 一丝不苟 → 精益求精

上一篇:扶不扶作文下一篇:巡察组长反馈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