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推荐9篇)
浅论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
浅论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
【内容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杂文等作品,尤其以小说代表了他的文学最高成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共收录了其创作的25篇小说,其中共有l2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我”。
在这些小说中,有的“我”包含着作者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包含,仅仅是作为小说故事的叙述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这些“我”构成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散发出异样的魅力。
【关键词】鲁迅作品;“我”;作用;特征
【正文】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他包含有“我”的小说作品中,其中“我”的类型又有区别,有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有的“我”只是小说的叙述者。作者创造性的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作,这对传统小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更显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读者在感情上也更容易亲近、更容易接受,这些“我”都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爱与人道主义的低婉告白者、立国立人理想的实践者、国民性的见证与思索者。
一、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的类型
1、“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这类“我”,大多是知识分子,带有鲁迅的影子。如《社戏》中的“我”——迅哥儿,不但名字让人产生联想,而且经历和生活环境与鲁迅都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在《孤独者》这篇小说中,虽然也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但中心人物却是魏连殳。周作人说“这是著者自己的事情”。据胡风回忆,鲁迅当年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小说中的魏连殳,“他是一个矮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夜里发光,”对照许广平笔下鲁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里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地竖立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就不难看出两者的相似。而小说中的“我”的名字叫申飞,这也正是鲁迅的笔名之一。小说的第一段详细地描述了魏连殳在人们异样的眼神里回来给祖母送殓、尽孝,没掉一滴眼泪,当人们准备散时,他却像受伤的野狼一样长嚎„„
2、“我”是小说的叙述者。
当“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时,可以理解为是“我”给听众讲了一个关于别人的故事,“我”是全部事件的见证人,在情节线索上“我”起着贯穿情节的“串场作用”。这类作品以《孔乙己》、《故乡》、《祝福》、《酒楼上》、《孤独者》等为代表。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
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这就更叫人感到孔乙已的难堪成了人们精神上的满足的命运之惨。由以前“看”孔乙己到后来和大家一起“笑”的变化表现了“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的扩大,让人触目惊心。在其他几篇小说中“我”看到的是闰土的麻木,吕纬甫、魏连殳的沉沦,祥林嫂的死亡。从而向读者一一讲述有关他们的故事。如:
《孤独者》中写到叙述者“我”和主人公魏连殳的三次对话——关于“人的生存希望、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的辩驳。这种对话其实是鲁迅内心深处的两个“我”的对话。小说结尾,受伤的狼再次出现,这深夜在旷野里发出的长嗥,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是魏连殳的心声,“我”的心声。也是鲁迅自己的心声。
在《祝福》中,祥林嫂三次到鲁镇,并被步步紧逼,求生不能,求死不敢,直至凄惨地倒毙地雪地里,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引出和展现的。《祝福》的主体部分分明流露出“我”对祥林嫂“哀其不辛怒其不争”的深深的同情及对鲁镇众生冷漠自私的愤激不平。结尾部分,那种祝福空气越浓,声势越大,甚至于连“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就更易反衬出“我”对祥林嫂的无限同情和对鲁镇人、事的极度厌恶。《祝福》 3
正是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使得文章自始自终都渗透着作者浓重的情感色彩和心理活动,这一点,读者是很容易体会到的。
二、鲁迅小说中的“我”的作用
首先,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作,这对传统小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鲁迅以前,旧小说主要是说书人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客观地讲述故事,即使是四大名著,也没有逃脱此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千篇一律却不免让人感到乏味。而“我”的出现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作者是将故事当作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的,这样就显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读者在感情上也更容易亲近、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有利于作者使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
《一件小事》中“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寥寥几句话,点出这件事让我永难忘怀;“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这句极力渲染了车夫的人格;“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句突出了车夫对“我”的影响和作用。
《伤逝》中“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进去,因为我还活着。但我还不知道怎样跨出那一步。有时仿佛看见那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我等着,等着,看看临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等等。这些文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希望和失望、追求和彷徨等。
三、鲁迅小说中“我”的共性特征
1、“我”是爱与人道主义的低婉告白者。
“我”为车夫精神所动,受到灵魂深处的震颤,车夫满身灰尘的背影,霎时显得高大,“我”同情孤苦无依的祥林嫂,愿她在自己的幻想中圆上最后一点梦,“我”爱兔憎猫,毫不隐讳,这一切不容置疑地表明,“我”是一个爱与人道的提倡者。“我”遵循“幼者本位,弱者本位原则”,对劳动群众、奋斗过的知识分子给予力所能及的同情和理解。“我”对闰土的留恋、期望与失望,伴随着毁墙找路的求索精神,“我”对闰土的感情当然也就超出私人感情的范围,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给予“多子多捐”的中国农民真诚的抚慰,即使对吕纬甫以“苍蝇”自嘲,“我”也没有摆出“道不同,不相与谋”的自命不凡,而是给予发自内心的理解,句句忠告发自肺腑。
《社戏》中为读者描摹了一幅水乡观戏、恍若隔世的画面,美好的人性流露,彼此间体贴关爱的精神,充分体现“我”爱与人道的处世原则,成人后,幼时的观戏场景成为此时的审美对象,带着距离感、假定性、超越感,“在丑的现实中追忆永远失落的美”。然而,“我”不是没有尴尬,对农民表现有意识的亲切却造成实际的悲哀,对知识分子更加强烈的批判却流露出惊人的沟通。“我”始终无法超脱自己,对底层劳动者以拯救者自况,不明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我”即使不配称“老爷”,也依然保留一份优越感,而在与之“同一层面”的知识分子对话时,他看到自己或自己的影子,共鸣由此而生。“我”同样明白,当时的世界需要爱与人道,却不能实行爱与人道。“我”在上下求索的战斗道路上深感爱罗先珂宣扬的“回归自然”、“自食其力”是天真的,“我”可以暂时保护弱小,却免不了别人各自往绝路
上走,魏连殳死了,“我”何尝没有替他出谋划策?祥林嫂死了,“我”一句“不知道”又能推卸掉什么?
2、“我”是立国立人理想的实践者。
如《一件小事》中我哂笑“家大事”、“文治武功”;《祝福》中“我”对陈传老祖的金科玉律不屑一顾;《头发的故事》中我念念不忘昭示革命的“双十节”。但“我”所处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政治经济严重失衡,帝国主义操纵着国家政权军权,周内军阀混战,封建势力虽谄媚外主,对人民依然威风凛凛,文化教育事业极端落后,民族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难成气候,这是一块启蒙思潮难以生根发芽的土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济世理想破灭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避世”——做高人或神仙,或“玩世”——不入地狱,怎见佛性?“我”意识到这两条路都不可取,于是选择另一条“默默前行”的道路,即使在立国立人精神烛照下躬行启蒙主义理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然无法回避失败,面对拯救话语的空缺,“我”充满矛盾,“我”的身上也纠结着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当新道德蜕变成旧道德时,“我”也困顿了,所以《祝福》中“我”赶紧逃离是非处,“我”始终忘不了自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也就常常暴露自己的软弱,启蒙主义者认为自己的声音能响彻世界,却没有听到世界各极发出的回声,于是理想与现实有了矛盾,“我”们处于困厄之中。
3、“我”是国民性的见证者与思索者。
“我”从旁知角度进行冷面的直观的观察,发掘中国人民的优根性和劣根性,贬恶扬善。有双喜美善的灵魂,爱罗先珂爱的灵魂,吕纬甫送花的真挚灵魂,也有杀死祥林嫂的无主名无意识杀
人团的灵魂,有市侩陋俗的大良祖母卑微的灵魂,尖酸势力的杨二嫂刻薄的灵魂。
小说中的“我”是国民性的发现者。“我”在小说中孤独压抑,多以思考者面目出现,“路”的思考包含了对革命道路的思考、对人的改造的思考,对未来的思考。“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又成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闰土不幸困苦,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固然有官商盗贼,也怪他心中“神像”作祟,“在闰土身上压着的不光是贫困,比穷困厉害万倍的是那沉重的因袭的负荷”。阿Q精神麻木,被穷苦生活和封建礼教压迫得失去旧有的活力。祥林嫂的悲剧固然在于被政权、夫权、族权、神权压迫着,何尝没有被善心然而卫道的人们踹上一脚,奴隶就是奴隶,无理可申,女人就是女人,失节无救,若是奴隶再加上女人的身份,即使打人十八层地狱,也只是遭天谴,活该报应。罪恶完全可能在鲁镇的空气中以善者的面目向人们阴阴地笑,祥林嫂尽其一生,不得其解的问题也只是:“我只想安心伺候人,为什么不能? 我千辛万苦地赎罪,为什么总还不清”。她永远不会知道有“压迫”这个字眼的。“我”在国民性的思考中伴随着对进化论的初步超越。“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 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内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端„„”在《孤独者》中“我”虽无力明言打破旧社会的正确途径是不懈的战斗,但已从往日的窠臼中走出,逐步模糊认识到求进步应有更彻底的行动。
【参考资料】
1、《鲁迅全集》人民出版社 北京1981年第1版
2、《鲁迅研究书系》 主编:袁良骏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15卷本
3、《回望鲁迅》 主编:孙郁 黄桥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一、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单四嫂
单四嫂是鲁迅先生在《明天》中塑造的女主人公, 单四嫂子丧失丈夫之后, 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不敢改嫁, 默默忍受不幸, 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子便是她的明天。因此, 她起早贪黑, 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儿子, 全心全意地扑在儿子身上。然而, 厄运却向她袭来, 宝儿生病, 她求签、许愿, 让儿子吃单方, 宝儿的病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何小仙身上, 但不幸的是儿子宝儿还是死了, 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小说从单四嫂子丧夫失子的悲惨遭遇中, 形象地描述了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 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 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 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来减少或改变自己的灾难和痛苦。然而, 残酷无情的黑暗现实, 将她所有的幻想和希望击碎。她所祈祷的“明天”, 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遥远的梦。单四嫂子在浓重的黑暗里盼望着“明天”, 结果盼来了更大的不幸和痛苦。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中指出, 妇女“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单四嫂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 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 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 只能是更沉重的、更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悲哀, 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鲁迅先生在单四嫂这个悲剧形象中启示人们:造成劳动妇女悲剧的根源是残酷的封建道德礼教和罪恶的封建制度以及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麻木。劳动妇女要摆脱这种悲剧命运, 就必须摆脱这种封建道德礼教的束缚和打破这种罪恶的封建制度。
二、被四条绳索绞杀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塑造的一个温顺、善良、思想麻木的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形象。她有着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勤劳、淳朴、善良、安分等优良品德。但不幸一直伴随着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后, 她不甘婆婆的虐待, 逃出来到鲁镇做工。她本打算这样安分地、自食其力地生活, 但后来祥林嫂还是被婆婆绑回去。她虽用号、骂、头撞香案来抗争婆婆把她当商品卖, 最终还是被婆婆卖到深山坳里;改嫁伺夫生子, 但夫死子被狼叼走了, 连房子后来又被大伯收去赶出家。在她不幸的遭遇中, 祥林嫂虽有抗争, 但是她身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很深, 丈夫死后, 夫权思想束缚她不去改嫁, 婆婆竟把她当商品卖掉, 被族权所逼改嫁。她自己却必须承受“一女嫁两夫”的罪名。夫权、神权在婆婆卖媳妇时装聋作哑, 事后却作祟说, 将来到阴司阎罗大王还要把她锯开平分。这种神权思想害得她把全部积蓄捐了一条门槛儿来赎身, 以全部积蓄捐门槛儿。更是可怜的灵魂对可忧可怖命运进行了倾囊的挣扎。她第二次到鲁镇的遭遇极其悲惨, 封建礼教认为寡妇再嫁丧风败俗, 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是不祥之物。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就告诫四婶, 不让祥林嫂祭祀时沾手。鲁镇的人们也以“又冷又尖”的态度对待她, 祥林嫂精神上受到歧视、压迫;柳妈又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 使她极端痛苦, 灵魂得不到一点安宁。祥林嫂为自己的命运奋斗挣扎, 但是她的一切努力得不到封建势力的承认和原谅。捐门槛儿赎罪后, 四婶一声“你放着吧, 祥林嫂”, 给她精神上最后的致命打击。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 倒毙街头。
《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这样的社会只允许四条绳索此时互相利用, 彼时有互相否定。极端残酷而又虚伪地绞来拧去任意残害无辜的劳动妇女。祥林嫂也是受封建压迫、束缚最深重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这个形象不仅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共同命运, 而且更深刻揭露控诉了四条绳索绞杀妇女的罪行及其残酷虚伪的本质。结果当社会不承认她的赎身时, 她的精神彻底跨了, 四十多岁的人, 头发全白了, “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神色, 仿佛木刻的似的, 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即使在一丝活气的维系下, 她对神权产生的可怜而又可贵的一点怀疑, 敢于向“我”发出“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问话。但她尽管一生都在反抗挣扎, 却丝毫没有能够改变自己可悲的命运, 原因就在于她的这种反抗本身就带有封建主义思想道德烙印, 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统治下, 她这种善良安分的反抗方式, 是极软弱可悲的。因此, 祥林嫂被罪恶的四条绳索残忍地绞杀在祝福之夜街头的雪地上, 也就是势所必然了。
鲁迅先生曾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编造的谎言:“如果女子不愿守节, 那么她再嫁以后, 便被前夫的鬼捉去, 落了地狱;或者世人个个唾骂, 做了乞丐, 也求乞无门, 终于惨苦不堪而死去。”
鲁迅塑造的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 不但写出了一个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 而且揭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揭露了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对封建宗法制度作了十分有力的控诉。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 压迫祥林嫂的, 是从夫权、族权到神权, 从物质到精神, 从阳间世界到阴间世界, 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大伯, 甚至还有柳妈和鲁镇的群众都参与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 残忍而虚伪的四条绳索紧勒着套子在对她进行着无情的绞杀。这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 也无情压碎了祥林嫂的一切挣扎努力。
三、从敢于进攻到最终妥协的爱姑
爱姑是鲁迅先生在《离婚》中塑造的一个不甘沉默、勇敢并敢于公开挑战、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离婚的理由, 表面说是“既然丈夫不对, 公婆不喜欢”, 实在是因为爱姑的丈夫姘上了小寡妇, 这就不要她了。她的丈夫姘上了小寡妇, 却受到封建势力的公开保护, 她的公公也站在儿子一边。封建宗法势力的代表慰老爷只是说, “走散好, 走散好”, 但爱姑却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 叫她走就得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不甘压迫, 不能让夫家随便撇掉, 她让父家和兄弟们拆夫家的灶, 说:“总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出出积压在心头的冤气”, 她不把夫权放在眼里, 在大庭广众之下, 敢骂公公和丈夫是“老畜生”“小畜生”, 而且敢斥责自己的父亲是见钱眼热的“老发昏”, 甚至不把乡间的地主蔚老爷放在眼里, 在七大人面前也照样申冤辩驳, 她以为知书识礼的人是讲公道话的, 所以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 从十五岁起嫁过去做媳妇的时候起。她反抗是强烈的, 爱姑有着一定的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进步因素。她泼辣、大胆、敢反抗、敢斗争, 她敢向夫权、族权发起进攻。这在封建礼教统治的环境中, 实在是难能可贵。但在以七大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
爱姑和祥林嫂有着相同之处:她们都不愿意做任人摆布的附属物, 想争得独立、自由的生活地位, 但爱姑比祥林嫂有着更强烈的反抗精神。然而尽管爱姑与祥林嫂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更强烈的反抗精神, 她的斗争无论怎样激烈勇猛, 但她毕竟还没有能够超脱封建主义的思想束缚。她对封建政权较高一级的代表者七大人的调解抱有幻想, 说“专听七大人吩咐”, 认为七大人会有公断, 而且在七大人面前竭力诉冤申辩的, 也只是说自己在夫家如何符合妇道标准, 是如何安分守己的不应被撇掉的好媳妇。对统治者抱有幻想。像这样的反抗本身也同样带有封建思想道德的色彩, 这也就注定了她的上当受骗、转胜为败, 完全陷于失望的境地, 最终也没有摆脱屈辱的命运。
鲁迅先生塑造爱姑这一文学形象, 从中深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反动、腐蚀、狡猾的本质, 揭示了在封建社会里, 劳动人民要摆脱不幸的命运, 决不可对统治者抱有幻想, 指出凭个人的勇气, 靠个人自发的反抗, 孤军作战,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是不可能摆脱不幸命运的。
四、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向绝路的子君
鲁迅先生塑造的另一妇女形象是《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 也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有着民主主义思想, 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她敢纯真热烈而大胆地去爱自己所爱的人, 路上遇到讥笑、轻蔑的世俗的眼光, 她能大无畏地、目不斜视地、骄傲镇定地缓缓前行, 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她为中国妇女喊出了几千年来未曾喊出的一句话:“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 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 使她冲出了封建专制家庭这封建社会的第一道关口, 取得了婚姻自由的胜利, 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势力的压迫。在封建社会的第二道关口、在严酷的现实生活面前, 家庭早已断绝了对子君的经济支持, 特别是封建势力的包围进攻, 逼使爱人涓生失业, 生存没有了任何保障。她不得不回到自己曾经勇敢地走出去的专制家庭, 含恨而逝。这一爱情得而复失的悲剧形象, 有力地控诉了封建顽固势力对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的残酷迫害。
子君的民主思想和叛逆精神是祥林嫂和爱姑所莫及的, 然而子君的命运却与祥林嫂们的同样悲惨。争取婚姻自由后的子君, 她满足了, 整日里忙于做饭、烧菜、喂油鸡、喂阿随, 或跟官太太暗斗, 再不看什么书, 求什么新知识, 连原来的朋友也不再往来, 这样平庸琐碎的沉湎于所谓幸福自由的爱情生活之中, 把自己所编织的小家庭的巢笼当做整个大千世界, 终止了斗争。爱情没有“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沉溺在“安宁和幸福”里, 停止了继续为社会的改革和解放而奋斗。这就使他们的爱情失去了共同的基础而变得空虚和庸俗。于是, 当涓生的免职令到来时, 子君也就会自然地“变了色”“似乎觉得凄苦和无聊”, 甚至“不大愿意开口”“到夜间在她凄惨的神色中, 又加了冰冷的分子”, 而婚前的热情和勇气, 也就毫无踪影了。她凄苦、无聊和冰冷, 当社会经济的压力突然向他们袭来时, 他们的爱情及其所谓幸福的家庭, 如沙地上的宝塔, 立即倒塌了, 子君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那里, 最后在冷眼和悲哀中死去。寻其主观原因, 是她“个性解放”的思想武器, “个人奋斗”的反抗方式, 这时已失去了在反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斗争时的威力, 显出了“恋爱至上”的欺骗性。没有了饭碗, 人没有饭吃, 不能存活时, 爱就自然无所附丽。由此可见, 子君爱情得而复失含恨而逝的悲剧也是性格发展的必然。
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指出, 娜拉走出家庭之后, “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 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 而一出笼门, 外面便又有鹰, 有猫, 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 忘却了飞翔, 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路, 就是饿死。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 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 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 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 在目下的社会里, 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 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 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平等的势力。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 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激烈的战斗。”
鲁迅先生塑造子君这一五四时期的新女性, 在客观上揭示出要想求得婚姻自由、生活幸福, 靠个人奋斗是行不通的, 必须去探索一条新的生路;民主青年必须去争取生存权, 即经济权、政治权, 参加推翻封建势力, 即推翻封建政权的斗争, 才能有个人的生活。
鲁迅通过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不同的个性所表现的不同的反抗方式, 并最终都归于失败的真实描写, 揭示了妇女的解放是与整个社会的解放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是整个社会解放的组成部分, 是不可分割的。鲁迅先生这位中国文化革命主将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战斗的同时, 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他在1918年发表的《我之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 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 他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各种各式的奴隶, 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直接指出:“一切女子, 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 我以为所有好名目, 就都是空话。”“必须地位同等之后, 才会有真的女人和男人, 才会消失了叹息和苦痛。”妇女“在真的解放之前, 是战斗。但我并非说, 女人应该和男人一样的拿枪, 或者只给自己的孩子吸一只奶, 而使男子去负担那一半。我只以为应该不自苟安于目前暂时的位置, 而不断的为解放思想, 经济等等而战斗。解放了社会, 也就解放了自己。”
参考文献
[1]孟瑞君.鲁迅塑造女性形象的思想探索[J].唐山教育学院学报, 1988.
一、教学观念:实现由“终极解读”到“不断丰富”的转变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革新教学观念:把“教作品”变为“用作品”,把传统语文课中教师讲解作品的过程转变为用作品来使学生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应把自己脑海中千方百计对鲁迅作品做终级解读的想法摒弃掉,不强求自己把鲁迅作品中深邃的思想、高超的语言技艺全部塞到学生的脑袋里去,只需把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当作是供师生们一起体验、思考、探索的对象。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作品所描写的人生和事件、所议论的那些问题,人们是可以感觉到、感受到的,但它们所能够暗示的内容却是无限的,是鲁迅自己也不一定全部意识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深入感知文字背后蕴藏的作家的情感意绪,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挖掘、去丰富作品的人文内涵,从而完善自我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教师、学生这三个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活动的状态,才能赋予教与学不断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模式:实现由“文以人传“到“文以文传”的转变
诸多语文教师在讲授鲁迅作品之前,总喜欢不遗余力地对鲁迅其人其事以及社会权威人士对鲁迅的评价进行铺陈介绍,并且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对这位文化英雄、思想巨人和反封建斗士的敬仰之情。素不知教师的这种“虔诚之举”不仅没有拉近学生与鲁迅的距离,反而增加了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让他感觉无论是鲁迅其人还是作品,都处在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只能去仰望,却无法接近,更无法领会其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魏书生老师说得好,“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教师讲得太多,会导致文本失语、学生失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应是切实地从鲁迅作品的文本出发,让鲁迅作品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领悟、去评价。
诵读感悟法,是引领学生走进鲁迅作品的一个较有效的方法。比如教《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激情洋溢、感人肺腑的有情之文,朗读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快速地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而学生富有感情的自读,可以让他们与文本更亲密的接触,从而深入感知作品字里行间传达出的强烈的悲愤之情。此外,朗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上下贯通、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及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不仅是《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教师在教鲁迅的其他作品时,也应重视朗读的作用。在鉴赏语言特色、分析人物形象或归纳主题前,教师不妨先让学生把一些相关句子找出来,反复诵读,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光听教师分析的乏味,又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训练口头表达和说普通话的能力,而且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鲁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才能帮助学生把隐藏在文字深处的情感发掘出来,才能使学生得到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实现由“机械化分析”到“个性化解读”的转变
教师的引导往往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和理解的深度广度。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学生突破了问题,就能把握文章的要旨,那么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如教《祝福》一文,以理解小说的主题为目标,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阅读有关祥林嫂的描写,你了解到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是谁害死了她?3. 祥林嫂死在祝福的时候说明什么?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这几个问题紧紧围绕目标,层层推进,不仅使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流畅,而且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问题的展开要有逻辑性、层次性和灵活性,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以增加其正确回答的可能性,还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引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参与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师及时的点拨,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精髓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对《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进行探究时,许多学生认同阿Q的“精神胜利法”,认为 “精神胜利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阿Q在精神满足中忘却痛苦,并认为我们今天同样需要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这种说法,有些教师只是做出“有个性、有创意“之类的简单评价,没有及时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从而制约了学生对文本价值的把握。试想,如果教师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掘阿Q的“精神胜利法”里蕴含的奴隶意识和投机思维,由此引申到对人性和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再拓展到“我们今天如何把握精神胜利法的尺度,才能使其对我们的人生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类现实问题的探究,那么学生不仅能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可以从中获得新的人生启迪。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深入钻研教材,把握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价值,才能把鲁迅作品的精神实质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战士,鲁迅一生都在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他用他手中的“投枪”创作出了孔乙己、狂人、祥林嫂、魏连殳、单四嫂子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在为他的理想而跳跃着最耀眼的光芒。但不可否认他作品中处于次要地位的配角——儿童,同样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刻画了许多的儿童,虽然大多仅仅出现了几笔,但这简单几笔就将这些孩子在这个“吃与被吃”的历史上所面临的处境描写了出来。鲁迅以此表达了他对这个腐朽的社会对无辜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戕害的愤懑。
鲁迅出生于一个有着百年历史,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幼年生活可以说是很幸福的。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发而被下狱,鲁迅兄弟避难乡下,父亲久病不愈,随之是长辈的怨恨,亲友的辱骂,同族的倾轧,世人的冷眼。坎坷不幸的童年使他很早的在饱尝世态炎凉中认识了社会和人性的丑陋和卑劣,鲁迅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成为了他关注儿童命运的起点。在鲁迅的作品中,虽然也不乏对淳朴善良的儿童形象的歌颂,但更多的是批判和揭露。在鲁迅笔下,儿童成为了苦难的承受者,他们不仅物质生活极其匮乏,而且精神生活同样受到压抑,在他们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在封建历史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中沦为了愚昧麻木与封建迷信的牺牲品和帮凶。
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大多在无意识间沦为了封建势力下的祭品,成为了那个时期最无辜的苦难承受者。如《药》中的华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流下,夹袄也贴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起,印成一个阳文的‘八’ 字。”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已经被疾病折磨的不成样子的孩子。他的父亲华老栓为了给他治病,用他们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买回沾染了革命者夏瑜鲜血的“人血馒头”给他治痨病。华老栓怀揣着人血馒头,“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经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把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华老栓同他周围的人都愚昧麻木的相信只要有了人血馒头就能治好小栓的病,同样的,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功夫,已经全在肚子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吃了人血馒头却茫然的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木偶”一样听从父母的安排。“人血馒头”最终没治好华小栓的病,而华小栓终于还是病死了。华小栓表面上是死于病痛,实际上却是死于父母和周围人的愚昧和封建迷信。《祝福》中的阿毛,他死的令人心寒。由于生活所逼,阿毛过早的分担了家庭的重负。两三岁的幼童,竟能对母亲的话“句句听”,这是何等难能可贵。但他被狼吃后,不但没有得到周围人的一声悲啼,更成为了人们看热闹、听故事以达到满足自己的空虚和无聊的工具。而听过之后,也就感到了厌倦,人性的冷漠无情在此得到了惊人的表现。
鲁迅笔下这些可怜无辜的孩子,在周围人冷漠麻木的对待下,过早的成为了封建道德、封建迷信下的祭品,他们的父母、周围看热闹的人群,这些人在几千年封建历史积淀下,早已成为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麻木的人。他们的行动都无意识的传承着历史上的封建迷信与愚昧麻木,而他们的孩子,则成为了他们封建迷信和愚昧麻木的承受者,毫无意义的死去了。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写了苦难的承受者,同时又写了一批受历史和环境所影响而成为新的如他们父母一样的麻木的继承者。在小说《示众》里,鲁迅用形象生动的笔墨刻画了几个不同的小看客。卖包子的十二岁的胖男孩,在炎炎夏日里,他昏昏欲睡地细着眼,可当对面马路边刚出现“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和“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时,他睡意全消“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接着,他挤在人群的最里面看犯人的脸、白背心和上面写着的一行行不认识的字。当他看到被示众者正研究着一个读他白背心上字的秃头时,他便也跟着研究,当人群中挤进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学生时,他又去看学生,后来又随着学生的眼光去看红鼻子胖大汉的奶子和奶头四边几根很长的毫毛,最后由于看得兴起而忘了卖包子,被掌柜的在人群中一掌几乎打到。而那小学生按着自己雪白的小布帽,也向围观示众的人群中挤去,这个学生受过教育是人群中除了秃头老头外识字最多的一个人,但他却偏偏不看犯人白背心上其他人看不懂的字,只顾出神地盯着胖大汉的奶头。而最令人可悲的却是老妈子抱在怀里的小孩子,当这个小孩子被人碰了一下嚷着要回去时,老妈子却把他转过身来,面对着被示众者的白背心,一手指着说:“啊,啊!看呀!多好看哪!……”如此幼小的一个孩子,却因老妈子把这无聊的示众当成一件好看的东西而灌输到孩子的心里,这个孩子的未来可想而知。
在小说中,总少不了人物语言的对白描叙。它既是作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又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必要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在人物语言描叙方面独具个性.用了重复对白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一、祥林嫂自语
命运多舛的祥林嫂自从死了前夫,便到鲁镇“打工”,谁知又被婆家抓了回去再嫁到贺家。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贺老六得伤寒死了,两岁的儿子又被狼“衔了去”。于是她再次来到鲁镇,在没有任何人的要求下,她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真傻,真的……可怜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这是她开始向人倾述时,声音也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了。第二次,她全不理会别人变了音调的称呼和冷冷的笑容,只是直着眼,给别人讲述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根本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我真傻,真的……可怜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仍然是淌下眼泪,声音也呜咽了。可当她第三次开口向人要说“我真傻,真的”时,别人马上打断她的话头,替她说下面的故事,接着都烦厌地走开了。祥林嫂为什幺几乎是用一样的语句来讲述自己失子的悲惨故事呢?从这三次重复的独白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爱子之深、失子之痛的母亲的情怀,同时也不难看到当一个妇女,在受到接二连三的精神打击之后,心里防线的崩溃,思想情感的脆弱,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寄托,只是沉湎于过去那难以忘怀的楚痛之中,满脑子里就这一件事,一见到人就像录音机一样把早已录制好了的片断放给别人听。由此可见,祥林嫂从第二次来鲁镇起一直都是处于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没有走出悲痛的阴影。她的人生悲剧缘由也就在于此了。固然,我们可以说祥林嫂的悲惨结局是封建礼教所致,但就她本人的个性而言,是不是也有那幺一点缺陷?
二、四叔的含糊
鲁四老爷,对这一人物在小说中作者着墨不多,只轻描淡写地交代了他的书房、他的几次皱眉,还有私下里告诫四婶不准祥林嫂参与祭祀,但作为一个写作高手并没有忘记小说的要素之一——刻画人物,用语言最妙。于是就出现了经典性的个性语言:当有人报告说,祥林嫂是被两个山里人和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绑架走了时,他说了四个字,“可恶!然而……”“可恶”是指这伙人的绑架行为,简直是强盗,不知礼仪,败坏鲁家的门风,至少说也该给有点威望的四爷打声招呼或者说光明正大地来要人,何必这样的粗暴无礼?但一想到祥林嫂是背着婆家逃跑出来的,也有违背“妇道”之嫌,婆家人捉她回去,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一个“然而”就原谅了他们的粗暴无礼。从“无礼”到“有礼”的这个过程,仅这四个字就把它的逻辑讲通顺了。接着,卫老婆子亲自出马来鲁家释疑,四叔第一句话就是“可恶!”,见对她的不满情绪:你是个中人,隐瞒实情不说,连个照面都不打,还帮着别人暗暗地劫走我家的佣人,闹得沸反盈天的,这成什幺体统?但当卫老婆子把情况一说,把罪一认,把证一保,嚯,四叔立即释然,又一个“然而”就心平气和了,也认为卫老婆子合“礼”,几乎把一个两面讨乖而又得利的滑头,当成了一个大好人了。这合哪样的“理学”?鲁迅先生就用这四个字,时合时散地运用到四叔身上,一下子就把一个封建遗老冷酷、自私、伪善的面孔揭开了,语言是多幺的精炼而有力啊!
三、四婶的呵斥
中国很早就关注民俗,并把它作为国家治乱的表征。近现代以来,不少作家重视作品的乡土气息,有意识地在写作中作较为细致的民俗描写。鲁迅那些以绍兴为背景的小说就很注意对江南民俗的描写,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鲁迅不是民俗学专家,其作品中细致的民俗描写只是出于追求写作的真实性,并非有意识从民俗视角来挖掘记载,但这些描写却是研究绍兴乃至江南民俗特色的重要资料。《祝福》和《故乡》描写的绍兴人民的生活文化,既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祝福”民俗的描写,又有闰土“看瓜刺猹”的当代气息的民俗图景。综观其作品,不难发现鲁迅笔下的各种民俗世象完全符合现代意义下民俗的各种特征:社会性集体性,地域性民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如祝福就反映的是绍兴人民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活动;《祝福》《故乡》主要就是以绍兴为背景展开情节,反映的是当地汉族社会的民间生活文化;《祝福》把若干年前的祥林嫂与行将故去的祥林嫂对照着展开,《故乡》则以追忆的方式展开,把“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和现在进行对照,空间变化不大,时间跨度较大,其间所发生的民俗事象如年复一年的祝福仪式,两代人闰土、水生的取名风习,都表现出民俗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当然,时过境迁,鲁迅笔下的绍兴民俗也有些变异,如《故乡》里搬家时许多人想过来沾点小便宜的民风或者就是二十年所不曾有过的。
现代民俗学按民俗的内容进行分类,包括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四大类,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内容丰富,各个方面多有涉及。如经济民俗方面有:《故乡》中对绍兴地方给人做工的长年、短工、忙月的介绍,对海边瓜地“看瓜刺猹”的诗意场景的描绘,便是农业生产民俗知识;对祥林嫂服饰的多次白描、对闰土小毡帽、银项圈的看似不经意的点染都反映出其时其地的服饰特色;《祝福》中白篷船、《故乡》中“我”来去时坐的船,联系《社戏》中的航船、乌篷船、白篷船,不难推测出绍兴地方的交通民俗。鲁迅小说展示的是国民性的问题,往往以小见大,其中许多反映的是其时其地的社会民俗。如那个社会里的劳动用工制度、地主老爷与雇佣农民的关系状况、邻里乡亲之间的不和谐成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低下诸问题在《祝福》和《故乡》中都有反映,而闰土的被雇、祥林嫂的被强迫改嫁等等绝非个别现象,而是当时整个社会生活民俗的.缩影。鲁迅隆重的岁末祝福活动更是岁时节日民俗中的典型事例,对祝福活动过程简洁明了的描述更是这一民俗活动重要的资料。请看鲁迅的描述:“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卖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整个祝福活动从准备到进行都说得很清楚,加上行文中多次提到祝福时的劳动过程,好多细节都显示出来了。在信仰民俗方面,《祝福》《故乡》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了绍兴地方的民间信仰、禁忌。如“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饿隐语”。像祥林嫂那样二婚女人可能会败坏风俗,“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祥林嫂为了来生不得不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做自己的替身;闰土五行缺土就取了这样的名字;父亲怕闰土死去就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而用圈子将闰土套住:都是绍兴地方的信仰民俗。像闰土玩的许多有趣的游戏如装捉小鸟雀,赵庄每年例行上演社戏,则属于游艺方面的民俗。
先看两段文字:
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 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 他死也不肯。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阿呀, 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 不懂事……”闰土说着, 又叫水生上来打拱, 那孩子却害羞, 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选自鲁迅《故乡》
上面两段文字写同一件事———让孩子给陌生人行礼。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成“作揖”;鲁迅的《故乡》写成“打拱”。用词不同, 内容一样。两段文字都采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板儿使用的动词是“躲”, 鲁迅的《故乡》写水生使用的动词是“贴”。使用的动词不同, 意思相近。两段文字都表现未曾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儿童初见生人时的害羞和胆怯, 两个孩子最终都不曾给陌生人行礼。但读者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两个鲜活的少儿形象。
两段文字如此惊人相似, 我们难免要问:闰土的儿子水生的身上会没有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的背影?作为“半个” (名家戏称) 读懂《红楼梦》的鲁迅写作《故乡》刻画水生时难道会疏忽曹雪芹《红楼梦》里关于板儿的那段文字?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红楼梦》二十五回中赵姨娘“一面伸出两个指头来”与马道婆的嘁嘁喳喳和鲁迅文章中长舌妇伸出指头在彼此面前比划时的嘁嘁喳喳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于德龙、张悦群两位老师撰文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 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 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源, 也是创造的基础与条件。”
模仿无处不在。
幼儿模仿大人的言行, 逐渐学会了说话、走路;
模仿鸟飞, 人类研制出了飞机;
模仿鱼游, 人类研制出了潜艇;
模仿青蛙活动, 人类研制出了水陆两栖舰;
……
那么, 鲁迅作品中的模仿给中学作文教学怎样的启示呢?
再简要了解一下鲁迅的文学之路。
略微了解鲁迅的人都知道, 鲁迅并不是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的。他早先学的是路矿, 然后立志学医, 再后来“弃医从文”并一直在文学路上走到人生的终点。鲁迅立志要用文学来救国的时候, 已经是20多岁的大龄青年了。如果我们强词夺理说他少年得志, 是文学天才, 那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既然他并非天才, 那鲁迅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的秘诀在哪里呢?笔者认为, 鲁迅炽热的爱国情怀是他成功的内动力, 也是内因, 而他早年的阅读积累以及他立志走上文学道路后对中外名著的刻苦研读是第二个原因, 也是重要原因。
鲁迅身逢乱世, 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现今五花八门的“作文写作辅导班”, 鲁迅没有机会接受所谓的“写法指导”, 更不会得到所谓“名师”传授的写作秘方。所以, 鲁迅的创作只能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 苦读、深悟尤其是模仿就成为他必不可少的选择了。
大师尚且需要模仿, 我们中学生当然更需要借助模仿来提高写作水平。理由有三。
第一, 模仿简单易学。
模仿只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这对初学写作或者写作水平不高的人来说, 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笔者在执教鲁迅先生的《社戏》时, 曾就此作过尝试。《社戏》中有这样一段:“一出门, 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 大家跳下船, 双喜拔前篙, 阿发拔后篙, 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 我们已经点开船, 在桥石上一磕, 退后几尺, 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 一里一换, 有说笑的, 有嚷的,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精彩, 把平桥村一群热情好客又本领高强的少年写活了。教学中, 我问学生:这段文字很传神, 原因是什么?学生轻松回答:是因为作者准确地运用了一系列动词。
为此, 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中午或晚上回家做饭前后的情形, 模仿这一节文字运用动词的特点写一段话, 表现母亲或勤劳或利索的特点。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中午, 我回到家刚坐到沙发上拿起电视遥控器, 就看见母亲也开门进屋。她瞪着我吼‘又看电视了?不能看会书吗?’, 边吼边熟练地换了拖鞋, 并随手把外套甩到沙发上, 然后急匆匆向厨房走去, 边走边捋起衣袖。只见她麻利地将米洗净放到电饭煲里蒸着, 三下五除二摘掉韭菜上的枯叶。几声水响接着几声‘沙沙’声后, 就听见炒锅里‘滋滋’的热油声。我洗完手还没走到饭桌前, 母亲就端出午餐第一道菜——韭菜炒鸡蛋……”
这段文字, 刻画母亲中午到家既匆忙又利索的特点。学生习作中个别动词还可以再锤炼, 有些动词的表现力离大师的水平还差得很远。不过, 学生显然也学会了选择动词来描写人物了, 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如果不是模仿大师的作品, 纵使老师把写作理论讲得再多, 也未必能收到如此良好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指出:模仿应该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事, 中学生不该再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此言有理, 却不符合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近些年, 作文教学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客观地说, 教训多于经验。各种作文教学理念层出不穷, 各种作文教学名词琳琅满目, 各种作文教学技法、秘笈满天飞, 种种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摆满书店的货架。在这种种热闹非凡的浮华之后, 却是中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呈下降趋势的现实。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 但笔者认为, 浮躁的世风让很多师生变得急功近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他们想着“短平快”, 想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益, 静不下心来看名著, 更不愿意静心深思、咀嚼名著。有的人一味地追求各种作文“速成法”, 不愿从最简单、最易学的“模仿”入手去指导或写作文。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终必然导致写作教学穷途末路。对此, 许多专家都曾尖锐地批评并给予过正确的指导。如山东东明县第一中学邢新锋先生就曾疾呼“还作文以‘自由身’”!邢先生猛烈抨击了时下作文教学中一些舍本求末的作法, 言之切切!笔者在此不作复述。
第二, 模仿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提高阅读水平。
模仿时, 模仿者必然要对名著仔细阅读, 反复揣摩。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和思考的不断深入, 对作品的理解便逐步加深。如前所述,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名著, 并在真正的写作实践中去模仿名著精彩的写作方法, 包括揣摩名著的选材方法、用字方法、表现手法等等。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还能进一步加深对所读名著的理解。如果我们硬说作文教学有捷径, 模仿就是作文教学及写作的捷径。它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甚至多雕的作用。在这方面, 我们实在应当向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学习。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屡屡看到诸多文学名著的背影, 自然可以想见他当年静心苦读古今中外名著的情形, 也自然理解他能把《红楼梦》定为“人情小说”的原因了。这一精辟的结论甚至被后来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极力推崇 (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
第三, 模仿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模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举个例子来说明。在NBA打球的中国篮球巨星姚明的绝活是跳起后仰投篮和勾手上篮。如果你是教练, 在指导篮球爱好者练习打球时让他们模仿姚明, 学员一定会很有兴趣且模仿得有鼻有眼, 虽然达不到姚明的水平, 但就每个运动员本身来说, 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但如果你不这样做, 仅向学员讲姚明的起跳时机、起跳角度、后仰角度、手腕动作等等这些既抽象又艰深的运动学理论, 效果一定不如指导他们模仿好。写作教学同此理:让学生多看经典作品, 多模仿经典作品。教师少讲深奥的写作理论, 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这一点对初学写作的人特别是写作水平偏低的中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记起小时候读过鲁迅的一首七律《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短短的一首诗,凸显了先生不屈的精神风貌,尤其展露了作者心底深挚的情怀。这种情怀中充满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尤其蕴含了对孩子们的疼爱和对青年们的期望。反帝反封建的鲁迅,既是孩子们的深情保护者,又是青年们的精神引领者。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品读鲁迅独特的语言文字、探究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就会真切感触到鲁迅先生灼热的爱国情怀,以及他对青年们那份细腻而深沉的关爱。
《记念刘和珍君》中描述的刘和珍,是一位年轻可爱、执著追求理想的女大学生,可她“竟然无端喋血于段祺瑞执政府前”。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请愿的,没想到遭遇执政府卫兵的斜穿心肺的枪弹。鲁迅先生在痛苦中回忆起刘和珍生前的点点滴滴: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进步刊物《莽原》;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看到许多教员隐退,虑及学校前途而黯然至于泣下……这是一位品行良好、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年轻学生。这样一位优秀青年竟然遭到反动政府的虐杀,先生内心的惋惜和伤痛可想而知。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君刚刚倒下,段政府竟然污蔑其为“暴徒”,有流言竟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先生的愤慨之情于是达到顶峰。鲁迅在文章中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写道:“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在《无花的蔷薇二》中这样写道:“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即要付更大的利息。”品读着这些汪洋恣肆的文字,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伤痛愤怒得无以复加的心。然而,先生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友人哭泣呐喊的伤痛者,他在伤痛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段文字透射出先生对青年游行斗争的清醒认识和理性分析,一语中的、振聋发聩。由此看来,先生写这篇文章,不只是在表达对革命青年烈士的哀悼和尊敬,发起对反动政府愤怒的声讨,更在于告诫革命青年和群众吸取教训,鼓励他们踏上一条理性而彻底的革命道路。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刘和珍形象时,如果运用相关的语文资源辅助学生品味语言的深层内涵,理解到先生对爱国青年不幸遇难的伤痛愤慨,探究到先生那份深邃冷静的思想感情,也就触摸到了文章的灵魂。
《拿来主义》为鲁迅杂文名作,语言幽默,讽刺意味很浓。有人说鲁迅的语言是匕首、是投枪。这种独特的语言特色在该文中得到了充分展现。鲁迅对当局的讽刺是犀利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下去,叫做‘发扬国光’。”此句中“捧”“挂”等词描绘形象,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送去大师”的辛辣讽刺。“当然,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中,作者拿活人与古董比照,蕴含了自己对当局做法的斥责和不满,“显出一点进步了”更富含着对当局的强烈失望和讽刺……但鲁迅对青年始终充满着热情和期望。“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礼节,说道:拿来。”“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的,可以称之为‘送来’。”列举完当局种种弊端,并不仅仅着眼于批判讽刺,鲁迅更懂得作为师长肩上的重任,他开始语重心长地教导青年,细致地引导青年拨开迷雾、分析本质,深入了解“送去主义”的危害,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孱头”“昏蛋”“废物”虽出语严厉,但分明蕴含着一份深厚的父爱。“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他占有、挑选”蕴含着师长般的鼓舞和激励。“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这些句子渗透了鲁迅对青年由衷的期盼和耐心的指导。
正是鲁迅先生对青年的这颗拳拳的关爱之心,震醒了许多迷茫青年的心灵。鲁迅曾在《华盖集·青年必读书》里说,青年须知要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因为当时青年最要紧的是“行”而不是“言”,暂时不会作文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不要和现实人生分开,应积极做点革新的事。在这里,鲁迅要求学生少看中国书,实际上这是相对于太不成熟的青年而言,因为他们对遗产中的糟粕还缺乏辨别力,劝告他们少看或竟不看中国书,是出于一种爱护,使他们少受或不受毒害。当青年长大了并且现实需要青年必须成熟起来的时候,鲁迅则要求他们必须面对现实,真正融入社会,学会从中外遗产中择取有益的东西、创造有益的事业,所以他写了《拿来主义》,谆谆教导青年如何继承文化遗产,如何辨别西方文化,从而创造新的文艺。执教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引导学生去较作者对反动当局和迷茫青年的不同态度,我们就能体会到鲁迅对青年们的细致爱护。探究《拿来主义》中作者的青年情结,才能真正读懂这篇文章。
《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对鲁四老爷充满憎恨,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知识分子。“我”虽然无力拯救祥林嫂,却由衷地同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可见“我”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更是一个同情劳动人们的先进青年。当祥林嫂充满期待地向“我”询问人世间是否存在“魂灵”“地狱”、死掉的人是否还能见面时,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我”恐怕对她有所误导,因而闪烁其辞、匆匆逃避,而自此心中存有许多歉疚和不安;而当听到祥林嫂死去的消息时,“我”先是诧异、很不安、继而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内心装满了惊慌和内疚。“我”是关心民众疾苦的知识青年,但“我”的软弱和逃避却无意中促成了祥林嫂的悲剧。鲁迅先生在“我”的身上寄托了希望,同时也对“我”进行了批评和劝谕。鲁迅曾在《华盖集·通讯》一文中说:“‘现在’也只好从知识分子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可见鲁迅是把拯救中国的希望首先寄托在青年知识分子身上,但同时他也敏锐地感到这些青年亟待指导。作者塑造“我”的目的就在于劝谕他们正视现实,尽快成长起来,勇敢坚决地投入到社会的“韧”的斗争洪流。课堂中引导学生细致品读“我”的言行,探究鲁迅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殷切期待,就能真正领会鲁迅先生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灼热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主要分析了鲁迅小说《伤逝》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两个人物形象。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从激烈到平淡,最后彻底破灭,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黑暗的社会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是黑暗的封建制度已经灭亡,但是文明的民主的新社会尚未建立,各种思潮共存。作为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涓生和子君也和其他进步青年一样受西方一些进步的民主思想的影响,他们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文学,他们不顾一切世俗的偏见和责难,勇敢地追求个性解放,追求恋爱自由,甚至成功同居,唱出了个性解放的最强音。但是,现实呢?这毕竟是在中国,统治长达几个世纪的封建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那些封建卫道士们,能容许他们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吗?不会的,绝对不会。什么个性解放?什么婚姻自由?他们需要的是忠实的奴隶,他们不容许他们的铁屋子里出现叛逆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注定会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另外,结婚后他们经济上的困顿,也是造成他们婚姻破裂的一个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涓生和子君性格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涓生的自私、怯懦和不负责任,子君的封建纲常思想和女人天生的依赖思想都注定了他们的婚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认为《伤逝》对爱情的解读,带给我们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婚姻中是否需要爱情。(二)婚姻中的爱情与恋爱中的爱情有何不同。
(三)婚姻中如何保持和发展爱情。
浅析鲁迅小说<<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形象
《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这是由喜到悲的变化转折,是我们所深思的。
谈及《伤逝》这篇文章时,往往给一般读者留下的印象便是: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写的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或者更深一步,会将它当作中国近代新文学作品中为反封建而宣扬爱情、主张个性解放的文章之一,这固然不错。但究其两种印象而言,皆未抓住鲁迅先生写这篇《伤》的真正要旨--即批判在不变革社会的前提下,单纯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而这些思想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
一、涓生与子君的爱情经历
(一)追求个性解放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的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药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无所畏惧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解放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勇敢地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二)成功同居
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三)爱情破裂
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久就开始有了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见识起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她沉入日常 2
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后,由于不能在浪漫中整合日常生活的现实内涵,不能对自我心灵进行扩容,因而失去了爱情,“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面临人生有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还是习惯性地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馆。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二、悲剧原因透视
(一)他们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
封建礼教是一个吃人的猛兽,爱情,当然也不例外。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忠诚的奴隶!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他们都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
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以不情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归宿。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他们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不可侵反的神圣的封建道德。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在当时社会里很难抬得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更有甚者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鲁迅的《离婚》中的主人公爱姑,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泼辣,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但回想一下,她是用什么来武装自己的呢?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弟兄和家庭殷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反过来说,爱姑的反抗,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在仁义道德的范围内,是道德所鼓励的,所允许的。所以,她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反抗。但封建的权威也深深地伤害着她。总的来说,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
思想,你的灵魂。当然涓生和子君的微不足道的爱情更加不用说了。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沉重地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发展。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自由发展。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们为敌了。涓生的失业,说到底就是那些卫道士们在压制着他。那雪花膏便是局长儿子的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事情!子君和她的叔子,早已经闹开,以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连自己的亲侄女都不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记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时候,寻住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半是被托词拒绝。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人们是看不惯,也看不起那些自由自主的叛逆者的,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礼教两个字,而没有爱情这两个字!
也许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得而复失的时候,子君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已,也不会太大的悲伤。但是,在当时那样沉滞、腐朽的社会里,她只能负着空虚的重担,此外便是空虚。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呵!而且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一座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那是吃人的社会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会就不会让她有机会改正了,既然子君违背了伦理道德三纲五常,那子君最后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了,这是多么的可悲啊!即使你有再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也会有给它吃掉的危险,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封建制度。
可以说社会上的人言可畏吧,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引起多少人的议论?他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就连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他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他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其实鲁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为了和许广平同居,为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只有离开了北京,作为一个战士的鲁迅尚且要离开,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自由恋爱在他们那个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他们的爱情绿洲也就会破灭了。在那沉滞的社会里,他们想跨出一步是多么的困难,可以用许广平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社会上严厉的戴着道德的眼镜,专唱高调的人们,在爱之国里是不配领略的。
(二)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一个悲剧
涓生和子君同居之后,他们的性格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随即自己的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
刚开始的时候,涓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他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
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确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甜蜜的,他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但是,涓生本身的弱点——自私、虚伪、怯懦和不负责任,在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下,慢慢地暴露出来。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但是,涓生他做到了吗?我想他没有做到,„„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拽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然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开始新路的开辟,新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咋一看,好象还挺有道理的,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上去也是无可厚非的,也会赞同。但是,我们想想,他们所生活的是怎样一个社会?是一个沉滞的吃人的社会。涓生那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路上推的表现!一种虚伪的心态!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最后子君确是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说句不好听,是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子君,实际上就是把子君推向绝路!
当然,我们也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涓生就是一个坏人,他也沉痛地说出了自己的悔恨: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他也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
在最初反抗家庭专制的斗争中,子君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她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的呼声,但她以为争得同居的权利,就获得了一切,从此安于平庸的生活,将别的人生的要义都忘却了。旧思想的束缚使子君心甘情愿地成为拽着丈夫衣角生活的家庭主妇,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的思想牢牢地禁锢着她。一旦失去了涓生的爱,便无可奈何地退回父亲那里,独自负荷着虚空的爱的重担,走完人生的漫漫长途。
(三)经济上的困顿,也使他们的爱情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生理的需要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想在社会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问题,生存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虽然有很深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
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迫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当经济困顿时,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当涓生被局里开除了的时候,子君的第一反映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写写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要想战斗,首先你得不饿着肚子,不至于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记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所以,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满的爱情,得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经济问题才行啊。
梦是美好的,但钱是要紧的。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就这样说了出来,也可以说是对青年的一种告诫吧。他和许广平离开北京正是经济困顿的时候,他们相约分头苦干两年,挣得足可以维持半年生活费的积累,以便不至于社会压迫来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他告诉我们,不要让爱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得到了一切,肚子问题同样要解决,否则,脚下的路便难走很远。
总的来说,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失败,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沉滞的铁屋子里面,同时他们自身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弱点和经济的困顿也是他们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自由,必须打破那沉滞的铁屋子,做一个真正的觉醒者,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三、《伤逝》对爱情的解读,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婚姻中是否需要爱情
众所周知,恋爱需要爱情,婚姻更需要爱情。经过精心栽培的爱情才会恒久,才会不断发出摄人的魅力,家庭生活也因此而更加温馨、浪漫。因此,婚姻中不能没有爱情。但是现实中的婚姻是比较复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婚姻中的物质基础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所以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是存在的,现实中的有些婚姻早已失去了爱情,但却能靠金钱维系它的存在。例如,社会上有些老总包二奶和小姐傍大款的现象,当然,这些属于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不提也罢。
(二)婚姻中的爱情与恋爱中的爱情有何不同
婚姻是爱情发展的结果,它代表爱情的某个阶段:是幼稚的终结,是成熟的开始。恋爱中的爱情是虚幻的感觉,它是青春的梦,它需要激情,可以随心情,随感觉而变化,你可以爱,也可以不爱,可以爱的深,也可以爱的淡。而婚姻是合同,你们是签约的双方,是受法律约束的,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婚姻中的爱情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它是具体的,理性的,专一的,是需要稳定的。恋爱中你可以爱很多人,但在婚姻中,你只能爱一个人。其实两者本质是一样的,正如水在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状态,爱情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你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人是不断成长的,对于感情的事,要理性地对待。如果你还没有明白爱情和婚姻的道理,请不要轻易走进婚姻里去。如果你明白了,呆在婚姻里你就不要轻易走出来。
(三)婚姻中如何保持和发展爱情
结婚以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具体,平淡的生活把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彻底地改变了。双方的有些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就是优点,也在日常生活中变的无所谓了。在爱情的光环效应失去以后,应该怎样保持爱情常新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应当注意。第一,树立配偶第一的原则。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要优先考虑配偶的需要。只有当你把夫妻感情看的很重要,生活中的各方面关系才会平衡稳固,协调发展。第二,经常赞美对方。不要认为对方的长处是应该具有的而短处是不可容忍的,而要使对方感到他在你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以激起他使你更幸福的愿望和行动。事实上,夫妻双方都是对方的精神支柱。都是对方获得幸福的源泉,交流情感时为什么要吝啬赞美之辞呢?第三,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保持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夫妻既是一个共同生活的整体,又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人。他不会因为一方的提高“带高”另一方,只有双方共同提高,才是婚姻稳固和谐的基础。另外,要学会尊重别人,懂得理解和宽容别人,这也是每个人最起码的素质。总之,对待婚姻要认真不能儿戏,只有这样,婚姻才能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冯奇《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卢今《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北京工人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童一秋《现代生活百科》,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8、舒丹《女人40岁以后的品位生活》,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版。
【浅论鲁迅小说作品中的“我”】推荐阅读: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10-19
鲁迅小说人物类型分析05-27
浅谈鲁迅小说艺术成就09-30
试论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特色11-02
契诃夫与鲁迅小说主题之比较10-28
鲁迅作品中的奴性形象10-21
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1-13
鲁迅作品中的民间文化07-02
鲁迅的作品名称09-08
鲁迅及其作品介绍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