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 舞蹈音乐教案
一、学 科:艺术欣赏 二、教学内容:舞蹈音乐
三、课 型:视听结合欣赏课
四、教 具:磁带、录像带、VCD、DVD。五、教学目的: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片段无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CL37)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
问题:
1、你们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
2、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P29(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二)艺术性的民间舞
我们知道在音乐中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而在舞蹈中分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这些舞蹈,先来欣赏经艺术家们加工、提炼、整理的艺术性的民间舞
1、《洗衣歌》
先请大家看书上的详细介绍(P30、31),并熟悉音乐主题。请同学视听这个舞蹈的片段。VCD/3 这个舞蹈具有什么特点?(藏族特有的踢踏舞节奏的舞蹈)
(三)芭蕾舞
刚才我们欣赏了民族舞蹈,接着我们来欣赏芭蕾舞,芭蕾舞中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芭蕾舞,有西洋的芭蕾舞,我们先来欣赏中华民族芭蕾舞。
1、《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CL24)吴祖强等曲芭蕾舞 作者介绍:P32 熟悉书中的两段主题音乐 剧情介绍:P31 欣赏要求:看书后的问题P32 曲式结构:三部曲式 引子 ‖:A: ‖ ‖:B: ‖ ‖:A:‖
先请大家一起来视听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注意每段一开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再看芭蕾舞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表演。(欣赏后讨论并回答书中的问题)
1)、舞曲在总体情绪上有们什么特征?体现了什么革命精神? 情绪:轻松、欢快、活泼、诙谐、幽默。
精神: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团结精神及革命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2)、三段体结构的中段在节奏上、主奏乐器上与前后两段什么区别? 节奏:一个紧凑,一个宽松。
情感:一个表现女战士的朝气、青春气息一个是表现炊事员的诙谐感。乐器:一个是以单黄管为主,一个是以大提琴为主。
3)、虽然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否具有民族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从调式上讲,主旋律是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隐隐感觉到海南地区民族音乐的某些特点。舞剧既保持了西洋芭蕾舞原有管弦乐的特点,又恰倒好处地融入了中国南疆地区的音乐语言。因此,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具有民族性的。
2、《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第11格)
接着我们来欣赏西洋芭蕾舞。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现在的下课铃声吗?
让我们先来哼唱这首乐曲的主题。问题:你觉得这段舞蹈音乐有什么特点?(舞曲的节奏富有弹性,感觉轻松活泼。)然后放DVD“四小天鹅”,听完后,问:“四小天鹅”舞蹈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四小天鹅纯洁可爱的品质)。
(四)、现代舞
《大河之舞》选段(第10格)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场演出第一个节目是什么?你们认为它是爱尔兰的民族舞呢,还是现代舞?请同学先说。(《大河之舞》舞剧最初是以爱尔兰舞蹈为蓝本的,但以后融合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还有西班牙的弗拉门科等多种舞蹈形式,根据舞蹈的某些特点,人们又把它归于现代舞的一种。)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前阵子非常热门的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现代舞《大河之舞》 欣赏后请同学谈谈该舞蹈的特点。(爱尔兰舞最独特的地方是,舞者的两只手总是放在身体的两侧,上身也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几乎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在舞者的两膝以下进行的。为了制造出舞蹈时发出的那一阵阵有节奏的踢踏声,爱尔兰舞者需要穿非常坚硬的牛皮鞋,跳舞用的地板也是特制的。)
在这个舞蹈中除了音乐伴奏外,还有什么声音为舞蹈伴奏?(舞者)(五)、学生活动
以上我们欣赏了各种舞蹈,上次我们布置课后作业,现在请班上爱好跳舞的同学上来表演一段,大家欢迎。(接着欣赏本班同学的表演舞蹈)
先请她们做了新疆舞中典型的摇头的动作,西藏舞中献哈达的动作,然后再跳一段现代舞。
小结: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了解了哪些什么?(先请同学作回答)
同学们,我们要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汉族各地区也有各具地方风格特点的舞蹈,应该说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世界上的芭蕾舞,现代舞也是很精彩的,我们要把别国舞蹈中优势长处拿来为我所用,象中华民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就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另外,我们要学会在比较鉴别中学会欣赏。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舞蹈总是离不开音乐,我们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中,看到了音乐对舞蹈表演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等。
板书:
课题:舞蹈音乐
1、艺术性的民间舞《洗衣歌》
2、曲式结构:三部曲式 引子 ‖:A: ‖ ‖:B: ‖ ‖:A:‖
3、西洋芭蕾舞《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
4、现代舞《大河之舞》选段
许多人一谈到流行音乐, 就会把它与不健康, 低俗划等号, 因为在他们心中流行音乐多是有关情啊、爱啊什么的内容象征, 不能堂而皇之的公开谈论。好像爱啊, 情啊就不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缺失她, 绕开她似的;讲到教学, 更是坚决反对, 一棒子打死。认为教流行音乐有害学生身心健康, 是误人子弟。这种思想教育观把艺术教育等同于单纯的品德教育, 真是天大的误解。幸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课程的价值明确定位在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纠正了以往这种不正确的音乐课辅德观, 注重回到音乐自身的审美情感体验中来, 回归音乐的生活世界。
二、音乐课堂不应回避流行音乐
所谓“歌为心声”, 正是流行歌曲反映了各个时代广大人民, 尤其是年轻人的心声, 才会长盛不衰, 从而形成了音乐艺术天地之间不可或缺的广阔的地带:通俗音乐 (或者叫做流行音乐) 。因为流行音乐既不像“阳春白雪”一样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音乐高高在上, 高不可攀;也不像“下里巴人”一样的民间音乐因太平常朴素以致提不起人的兴趣而常常被人轻视、忽略甚至遗忘。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生存优势———代表生机勃勃, 生命力旺盛, 朝气蓬勃的广大年轻人, 而流传甚广。可以说, 通俗音乐之所以为大家所喜爱, 正是因为它旋律优美, 歌词贴近生活, 抒发大众情感, 并能与艺术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之间互相渗透、互相结合, 才组成了一个五彩纷呈的音乐世界。汇集了所有新生力量的校园, 又怎能回避、排斥、拒绝流行音乐呢?
现行的教材内容, 有相当一部分作品, 特别是有些器乐曲, 冗长且没有特点, 离当今学生生活时代相距甚远。学生为了理解他们要学习很多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 而这些, 尤其是关于外国十七、十八世纪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甚至宗教等等文化背景, 往往是任凭这些十五六岁孩子想破头脑也无法理解。加之音乐教师又不是历史老师, 无法也没充足时间为他们做更多更详细的解释, 他们怎能爱听?以本人从教十四年的经历来说, 现实音乐课堂状况很多时候常常是这样的:教师越是做详尽的分析讲解, 学生越是表现出决不爱听的状态来。有些胆大的学生干脆大声抗议说:“老师啊, 能不能讲些别的, 我们听得头都大了?听些近期的, 离我们生活不太远的, 当代流行的不行啊?”他们的话反映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 因此每每换来更多的支持声。教得久了, 听得多了, 我也暗暗反思, 难道真的就不能尝试一下吗?所谓有“需要才有市场, 存在即是合理的”。最近, 我一直在考虑如何在完成课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做个大胆的尝试, 让流行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毕竟, 流行音乐也占有音乐艺术的三分之一。其中也有大量脍炙人口, 艺术价值相当高的作品。
三、反思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堂 流行音乐 教学方法
流行音乐,即PopMusic,主要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为广大群众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通俗性、大众性、时尚性、新奇性是流行音乐的主要特征。高中生正处于人生青春期阶段,对新奇时尚事物的追求度比较高,而通俗时尚的流行音乐正好符合高中生的追求。传统高中音乐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流行音乐这种时尚元素融入日常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更新观念,合理对待流行音乐
音乐类型多种多样,正是由于音乐的多样性,因此构建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以正确态度对待每一种音乐形式,愉快地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愉悦之感。
1.更新教师观念,平等对待。
在很多音乐老师眼中,流行音乐是一种层次低、登不上大台面的音乐形式,不能与其他高端音乐形式相比较。许多教师不能理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狂热行为,他们觉得学生应该学习高端音乐,提高自我修养。其实,流行音乐是一种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的音乐形式。流行音乐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对人们日常心情的抒发,内容色彩丰富、形式多样,深受人们喜爱。让流行音乐进入高中生的音乐课堂,首先教师应该改变之前的态度,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流行音乐,耐心深入了解,发现流行音乐的美好。
2.更新学生观念,合理接受。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人们对流行音乐追求的疯狂行为,如疯狂追星行为。流行音乐引起众多高中生的强大兴趣,有些高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追求已经偏离正常轨道,给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教师将流行音乐带入高中音乐课堂时应该注意学生的正确音乐观,将偏离正常轨道学生的思想拉回正常学习和生活中。同时,高中生应该培养正常的追求观念,端正对流行音乐的态度,不过分追求,适可而止,合理接受流行音乐。
二、巧妙引入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兴趣
1.合理结合教材与学生感受。
一份网上调查显示,在十几种音乐类型的喜爱程度投票结果中,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远远高于其他音乐类型。在喜爱人群年龄段分析中,处于高中年龄段的群体占据一半以上比例,充分说明高中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度。教师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应该充分体会学生的感受,从学生角度出发,挑选学生喜爱的、符合教材要求的流行音乐元素,使学生在充满兴趣和快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
2.提升教材选拔标准。
学生的感受固然重要,但不能丢失掉该有的原则。不是所有流行音乐都适合高中生学习和欣赏,多样性的流行音乐中存在部分内容低俗的音乐,教师选择流行音乐素材时必须坚守自己的原则,提升选择标准,自动过滤不好的流行音乐,选择适合学生群体、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教材。
三、正确教学,完善流行音乐教学方式
1.欣赏与演唱相结合。
音乐是一种需要被人们聆听和传唱的艺术,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就因为被人们广泛聆听和传唱。在高中流行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静静聆听、示范演唱、同学演唱或举办演唱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将欣赏与演唱相结合,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受音乐知识,增强音乐教学效果。
2.与其他音乐类型相融合,学会创新。
在高中音乐课堂上,学生学习音乐形式多种多样,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态度让教师十分为难。其实,教师教学时可以恰当地将其他音乐形式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进学生对多种音乐元素的了解。例如,学习民族音乐《我和我的祖国》时,可以与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我爱你中国》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同时,可以让同学们将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学会创新,创作出新的美妙音乐。
四、结语
流行音乐已经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这一音乐形式,选择恰当的流行音乐,以正确的方式,让流行音乐走进高中生的音乐课堂。让学生通过流行音乐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掌握音乐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身修养,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翟颖慧.让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J].学周刊,2012,23:201.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模板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中国民歌的三大类的不同特点: 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山歌:节奏舒缓、旋律明朗。小调:结构规整、旋律优美。
二、欣赏一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对歌曲所起的作用。说说歌曲音调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类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延长音较多。说说山歌为什么用那么多长音
3、河北民歌《放风筝》:想一想这首歌与刚才的有什么区别?你能根据歌词内容画一幅图吗?
三、活动与练习:分组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歌的知识。
四、教师小结民歌种类及特点。
http://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结合音乐知识进行民歌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歌的不同特点进行 区别、归纳。
教学难点:说出号子、山歌与小调不同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想一想:歌曲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调特点——节奏自由、衬词多。
三、欣赏河北民歌《盼红军》,想一想:歌曲的曲调属于山歌类吗?为什么?
四、随伴奏音乐哼唱《盼红军》,感受小调旋律优美、结构规整等特点。
五、听辩练习:
1、《黄河船夫曲》、《码头工人歌》属于哪种类型的号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六、活动与练习
1、你会唱哪些广东方言歌?
2、创作民歌:
应用1、2、3、5、6五个音创作一首有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师示范再集体创作。
七、集体评议。
八、小结。
http://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源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
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个
王世慧演唱版本: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4/4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彭丽媛演唱版本: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4)问题探究
a.通过前面的欣赏、学唱,现在请个小组进行分析、讨论一下歌曲的结构特点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第四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b.歌曲的每个乐句的尾音与下一个乐句的首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音乐创作中这种创作方式叫什么手法?
每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的开始音,这叫“鱼咬尾”。c.每个乐句的尾音有什么特点?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re、do、la、so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绚丽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
(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由于每个地区在人文环境、地方风俗、语言特征、历史文化、自然景致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每个地区的民歌在音乐风格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一首民歌流传到不同的地方后也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4、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
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不断作反复。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5、拓展与探究
课后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劳动者合法权益及其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实例及其解决方案,在课余时间组织进行交流交流。
奎屯市职业中专
樊士瑞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
民歌的韵味和音乐风格。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以《好汉歌》视频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首歌曲么?
生:《好汉歌》„„
2、师讲授《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渊源,简单介绍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出本课课题《醇厚中原韵》。
3、请学生说说我国中原地区有哪些省份,了解中原地区民歌有哪些?请一两个学生起来演唱。(对起来演唱的学生进行适当点评并进行鼓励)
4、教师总结
师:中原地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这里的民歌资源丰富,地方风格浓郁。例如《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小白菜》以及前面讲到的《王大娘钉缸》等等。下面我们将一起来欣赏其中的几首。
二、作品鉴赏
(一)《沂蒙山小调》
1、对比聆听歌曲的两个版本。(王世慧、彭丽媛版本)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由歌唱家王世慧与彭丽媛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歌曲《沂蒙山小调》,对比一下二者的演唱在语言上、演唱风格上有什么异同点?
2、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后进行讨论,教师参与总结。
王世慧演唱版本: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4/4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彭丽媛演唱版本: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3、复听两个版本歌曲,学生随音乐哼唱,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演唱风格。
4、学唱歌曲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歌曲旋律曲调,教师教唱两遍后采用学生分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演唱。演唱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上句的尾音与下句的首音。
(二)《王大娘钉缸》
1、欣赏《王大娘钉缸》
赏前提问:
a、歌曲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来看这一结构形式中乐句之间的关系怎样?
b、从歌曲上下句局部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2、欣赏完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引导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a.采用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
b.从上下句的局部来看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这一长一短却是一种呼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歌的这种地方风格与它所在地的语言环境、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3、复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哼唱,再次体验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
(三)《孟姜女哭长城》
1、运用谈话法聊长城引出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生: 引导自由谈论。
师: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关于反应这个传说故事的民歌不只一首,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河北的《孟姜女哭长城》。
2、聆听歌曲(与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进行对比欣赏)赏前提问:
a、《孟姜女哭长城》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
b.与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相比,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欣赏完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引导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a.歌曲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b.河北《孟姜女哭长城》:歌词纯朴自然,旋律舒展,节奏宽广自由。
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歌词柔美细腻,旋律活泼,节奏性较为集中密集。
由于每个地区在人文环境、地方风俗、语言特征、历史文化、自然景致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每个地区的民歌在音乐风格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一首民歌流传到不同的地方后也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略)
三、课堂小结
1、让学生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请各组代表作答。
2、教师点评总结
a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b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c“鱼咬尾”以及“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四、讨论总结
1、学生自由讨论后进行发言: 民歌与创作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
2、教师参与总结:
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歌词旋律,相对灵活,并非一成不变。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他手段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民族特征、地方色彩鲜明。
五、课外拓展
课后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劳动者合法权益及其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实例及其解决方案,在课余时间组织进行交流交流。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通过学习欣赏《孟姜女哭长城》,进行相关法制内容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法制内容。
重点
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难点
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歌的变异性特征。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合作探究等。相关准备
1、第二站我们去“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去听一听。
2、感受音乐特点(带问题听音乐) 问题导入:
(1)歌曲曲调、节奏和唱法分别有什么特点?
(2)本曲表现的内容是 什么?伴唱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
(1)歌曲曲调缓慢、悠扬,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2)表达对心爱的姑娘的深切思念,是一首优美的情歌 。 歌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 “星星索”是划船时伴随船浆起落节奏的哼声。)
3、介绍克隆宗。P72
一、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传统音乐
中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文化, 其中音乐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我们强调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元的音乐文化, 这并不是要否定欧洲传统音乐的经典地位, 也不是要将非欧洲的各个民族与地区的音乐拔高到某种程度, 其要义是立足于本民族和本地区的音乐文化开展多元的音乐文化教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倡导多元化的理念与视角绝不能忽视本民族的地位。再多元再丰富的文化都是扎根在每一个民族独立发展的文化的基础之上, 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所谓世界性的多元的音乐文化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对高中生来说, 全国各地极富特色的民歌、各民族代表乐曲和部分少数民族特有的音乐文化都应该认真去鉴赏学习。但在当前的教材体系中, 这部分内容并不算多, 所以应该加大对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 将精彩纷呈的各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瑰宝引入高中音乐课中来, 把音乐课堂打造成学习、鉴赏和发扬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阵地。要做到这一点, 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是核心, 也是音乐课堂能真正践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的前提。笔者认为蒙古族、苗族、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和舞蹈, 葫芦丝、埙等传统民族乐器等都能应用到课堂中来, 还有一些地方的音乐资源比如京韵大鼓、江南丝竹等也可以合理引入。通过对这些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鉴赏, 能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正确评价民族音乐的世界意义。
二、积极推广和引进地区乡土音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本地区和本学校特色的丰富课程资源。将优秀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引入音乐教学中去, 可以拓展高中生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范围, 开阔他们的音乐文化视域, 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 从而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乡土音乐文化。高中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乡土音乐文化资源的基本现状和所在学校的音乐教学情况, 在音乐鉴赏课堂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本地区的乡土作品让学生赏析, 可以是本地的民歌或者歌舞, 也可以是本地的特色器乐或者本地的戏曲形式, 等等。例如无锡的高中可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引入当地音乐家的作品, 比如《二泉映月》《良宵》这两支二胡曲;昆山的高中可以将昆曲引入音乐鉴赏课堂;笔者在课堂上也经常将徐州的地方戏曲形式像柳琴戏、梆子戏和丁丁腔等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
实践表明, 将地方音乐资源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进行整合, 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有利于营造和谐的音乐鉴赏教学氛围,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让他们在熟悉的音乐中自由地欣赏, 真正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让高中生更多地接触本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还能让他们对所在地区的乡土音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培养他们热爱并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责任和情感,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适时选择和渗透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音乐并不仅指传统的欧洲音乐文化, 还应该包括世界上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和其他种类的音乐文化。当然, 落实到我们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高中音乐教育中, 我们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音乐搬过来, 也不具备将世界上这么多音乐种类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的能力, 因此, 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世界音乐文化来进行教学就足够了。其实从我们现行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可以看到, 部分世界音乐的内容已经被放入教材中, 例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民间音乐等。虽然只是少量的作品欣赏, 所占比例也不大, 但已经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
另外, 如果高中音乐教材的发展还需要再完善世界音乐这部分教学内容, 中东阿拉伯地区的音乐以及当下的国际流行音乐也可以放入课本中。这些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紧跟当前的潮流, 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 高中音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17-01
一、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音乐是一种包容性较强的文化艺术,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多元化音乐教学背景下,我们应注意将音乐教学与语文、美术、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一)应注重音乐与文学学科的有机整合
音乐与文学可以说是姊妹艺术,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尤其是音乐与诗歌的相互结合是天然契合的艺术,如《明月几时有》《阳关三叠》《扬州慢》《满江红》等作品都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二)注重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
音乐与美术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人们常常把音乐看作成“凝固的美术画面”,把美术看作成“流动当中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往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学《沂蒙山小调》时,笔者展示了纪钧译风景油画,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沂蒙山秀美风光,感受沂蒙山温暖清新的气息。
(三)注重音乐与历史学科的有机整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历史背景知识,既可以让学生领悟音乐作品的内涵,深化理解,掌握音乐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比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时,笔者巧妙地渗透了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优化音乐教学过程
在多元化音乐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学生音乐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要注意演唱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有着其自身独特和地域风格的演唱方法,如藏族民歌演唱中的长音唱法、振谷唱法、滑音唱法、衬词衬腔唱法等,蒙古族民歌演唱中的长调唱法、呼麦唱法等等,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演唱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结合歌曲特点和风格,借助多样化的演唱方法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演唱技能。
(二)注意欣赏教学的多元化
在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解和分析音乐基本知识的形式展开教学,这样的学习方式尽管可以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保持开心的态度,结合乐曲的特点和表达意境,从朗读、舞蹈、绘画等不同角度入手,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体验和感知音乐,获得审美愉悦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
(三)注意创作教学的多元化
创作是学生表现音乐,展示音乐才能的重要途径。在多元化音乐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创作教学的多元化,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大胆创作,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在创作教学中,在注意创作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除了鼓励学生即兴创作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创作,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譬如,在学习《爵士乐》时,笔者先给出了一些简单的爵士乐节奏,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爵士乐的特点,填补缺少的节奏,填入布鲁斯音阶,接着击打出自己的音乐作品,最后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通过即兴创作,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发散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音乐创作能力。
三、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多元化音乐背景下,我们要注意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评价
音乐学习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反应。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良好的音乐学习情感对学生理解音乐、欣賞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重视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评价,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以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体,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
(二)关注学生音乐综合技能的评价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教师在评价学生音乐表现能力时,不应以单一的技能技巧为评价标准,而应多角度、分层次地对学生演唱、演奏、读谱视唱、感知、欣赏、表现等综合音乐知识技能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要注重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
音乐创造能力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实践创造的能力。音乐是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高中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不应忽略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应着眼于学生参与创造性音乐活动的过程,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从而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音乐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
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三、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教案
作者单位:江阴市璜土中学音乐教研组
一、教学内容:、音乐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2、音乐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3、音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4、音乐欣赏:《祝酒歌》、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教学目标:、聆听《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三、教学准备:、钢琴、视听音响设备(卡座、DVD等),磁带、音乐光盘、电脑等音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等。
3、有关教学图片资料:全山石《娄山关》,群众歌曲类大合唱资料,艺术歌曲类著名作曲家,舞台演唱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
2、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这首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你听过有什么样的启发?这首歌曲属于什么艺术形式?(教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这首歌曲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09、P212,作以补充。
3、教师简析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师讲清定义后,特别说明: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下产生的。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4、教师投影图片:全山石《娄山关》,请同学们对比聆听独唱与合唱《忆秦娥·娄山关》,体验用不同形式演唱毛主席诗词的不同艺术效果。并感受音乐风格是什么?(悲状美)音乐中心意境是什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欣赏女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并请同学们学习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以歌声抒发赞美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学会之后,用卡拉形式来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师:这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深情,唱出家乡好、解放军好及解放区好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歌曲为一段体,六声徽调式。民歌风格)。
6、欣赏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祝酒歌》,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并请同学们随着《祝酒歌》录音,小声地唱一唱,体验歌曲表达的胜利和喜悦之情。请同学们尝试用卡拉形式演唱《祝酒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现学生歌唱的才能与乐趣。(教师:这首歌曲作于1977年。歌曲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其音调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江南民歌的风味,又有x疆、x藏的民歌词,既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在词曲中还运用了不少戏曲、曲艺的手法。这样确实能体现亿万人民普天同庆的场面。此歌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7、布置后作业。教材P213页拓展与研究第五题,使学生们对本节的标题—祖国颂歌,有更深刻地理解。
关键词:高中音乐 赏析教学 音乐素养
一、耐心引导,静心聆听
高中生学业相对繁重,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静下心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端正学习态度,开阔自己的视野,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运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欣赏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蓝色多瑙河》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曲子,教学容易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发生,笔者在赏析前为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小约翰的故事,当讲到小约翰要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露天广场上指挥万人演奏与合唱该首曲时,学生们都感到非常惊奇。接着,笔者说指挥上万人的演奏与合唱不仅需要技巧,还要把握好曲子的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演奏与合唱的效果。在这个故事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蓝色多瑙河》的赏析中,静心聆听曲子带来的震撼。
二、充实课堂,增强趣味
要想调动高中生音乐赏析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吸引力,逐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首先,教师要筛选音乐素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赏析方案,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开阔自身的音乐视野,体会音乐中的情感。
如在教学《十面埋伏》时,笔者就为学生播放了电影《卧虎藏龙》的选段,通过分析电影情节,让学生对这首曲子的意境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好地把学生带入到音乐赏析的氛围中。通过这样的环境引导,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音乐的难度,同时也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音乐赏析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情趣,也使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音乐文化。
三、用心体会,提升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所以在音乐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用一种审美的理念对待音乐,感受音乐艺术带来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中生学业任务重,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忽视了自身艺术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不高,不善于发现生活细节之美,不能养成乐观的生活心态,对事物的看法刻板、单调。针对这一现状,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音乐的艺术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如在教学《梁祝》时,笔者首先为学生讲述了这首曲子的板块可分为“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赏析。在赏析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划分板块。许多学生都能认真欣赏音乐,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如“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板块的音乐欢快、明亮,能够体会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和读书时的美好时光,令人听后心情愉悦;“英台抗婚”“哭灵控诉”板块的音乐激昂、悲壮,让学生联想到有情人被拆散时的痛苦、与面对爱人坟墓时的悲痛。通过这样赏析音乐,既能体会到中国音乐的灵魂之美,又能体会到小提琴音色的特点,逐步增强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用心聆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与创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加深对音乐的认识。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待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周方.略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3,(7).
[2]彭华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的方法研究[J].北方音乐,2015,(21).
音乐课堂中, 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一切从学生的角度着想, 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进行教学设计,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用最轻松和愉悦的教学手段来给学生营造最为舒适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 我归纳总结出在高中音乐的日常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愉悦的音乐课堂情境, 让学生能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感受音乐之美, 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一、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励学生进行创造
“音乐, 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音乐, 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 更是陶冶性情的炉火。”这是我们伟大的艺术家冼星海说过的话。而音乐在学习和生活中也的确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不断地拓宽我们的思维, 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作品的欣赏, 不但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享受。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 很多高中学生都十分喜欢听音乐, 却特别不愿意上音乐课。究其原因, 一是音乐课本中的音乐知识在形式上和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二是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形式也比较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自己的创新来改变现有的音乐教学现状,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改善和创新, 让学生在喜欢流行音乐的基础上逐渐地喜欢民族音乐和经典音乐, 在生活中也更加懂得欣赏音乐, 与音乐结为最好的朋友。因此, 一名出色的音乐教师, 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音乐也更加喜欢上音乐课, 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快乐的学习和欣赏, 并进行快乐的创造。
二、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只重视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本身的知识点和歌唱的技巧。这样在音乐课堂中, 教师除了讲解音乐知识就是训练学生唱歌的技巧。这就导致了音乐课程的枯燥和乏味, 学生几乎是在不断的知识记忆和技巧训练中度过了高中三年的音乐课程, 却没有在音乐课堂中寻找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和灵魂, 更没有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反而觉得音乐更加的抽象化、概念化和专业化, 从而使很多喜爱音乐的学生也望而却步。
现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 新的音乐教学标准也已实施。想要真正地改善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让学生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寻找并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教师首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确保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及适宜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欣赏课程来为学生创设更加愉悦和轻松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中的情感, 欣赏音乐的表达魅力, 并在欣赏的过程中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 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
例如, 欣赏音乐作品《草原小姐妹》时, 由于音乐作品的内涵比较深厚, 情感比较浓厚,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我首先用故事的形式将小姐妹在草原中发生的故事讲述给学生, 用语言的魅力来打动学生, 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这样, 学生就会对这首乐曲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能快乐地走进高中音乐教学课堂, 并时刻保持积极学习音乐知识的心态和体验。同时,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和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然后, 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主动地学唱这首歌曲, 并分析和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模仿其音乐的表现特点进行自己独特的创造等。
三、音乐教学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音乐文化品位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 他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着。经过长期实践表明, 学生学习和接受音乐知识的途径并不是只有课堂教学这一种,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音乐教育。这样, 学生的视野才能够更加广阔, 对音乐文化的体会才会更加准确和深刻。为此, 我们一定要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让音乐教学能够在语文、数学、历史、美术等教学中得到体现。例如, 学习音乐作品《幸福在哪里》时, 教师可采取听说结合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很快地学会歌曲。教师可在语文知识的帮助下让学生深刻理解幸福, 并且找到了假声演唱的技巧, 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要求, 促进学生获得圆润甜美的歌唱音色。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较有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确保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快乐地学习, 顺利地创造。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韵律十足的健美操动作来配合不同的音乐节奏、节拍和情绪;在英语教学中, 利用汉语和英语的互唱来体会两种语言的不同, 并且感受到音乐知识的伟大;在历史学习中,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或是区域的历史来感受不同阶段和国域的乐曲, 感受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 体会音乐中包含的美感, 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更加直观、更易理解的特点, 真正做到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只有各学科间的教学相互促进和结合, 才能够在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文化路线, 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并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表现拥有一定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作品之一, 不但要创造音乐教学环境和内容, 还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提升自己的思想。教师只有把音乐创造放在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上才能够确保音乐教学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在欣赏和感受音乐的同时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 从而使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
周锐
课
题:中国京剧音乐 课
型:专题音乐欣赏 年 级:高一年级
教
具:录音机、录像机、彩电、投影机、录像带、打击乐器、钢琴 课
时:一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著名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秀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角色、行当、唱腔等。以及一些代表人物。
3、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唱段。
4、通过学唱,使学生演唱出有一定的京剧韵味。教学内容:
l、音乐知识:中国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代表人物。
2、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侧美案》选段)
《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
3、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及模仿动作表演。
4、节奏训练:打击乐“锣鼓经”练习。
5、小论文一篇(课外)。教学方法:
以看、听、学、唱、做、感受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教材分析: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继承了昆剧、皮黄、梆子诸声腔的精华,并加以集中而成。
京剧的行当为生、旦、净、丑。
京剧的唱腔主要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目前已成为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及人物扮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形式。作品分析:
《包龙图坐打在开封府》是选自中国京剧传统剧目《侧美案》秦香莲告状的故事(剧情略)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净角的成套唱段(裘盛戎演唱),导板高亢有力的散打散唱,表现包公升堂审案的肃穆气氛和威摄力量以及刚直不阿不畏强暴的正义形象。
西皮的曲调以七声音阶跳进旋法为主,每一句起拍都在弱拍,落拍多在强拍,拍色色
彩明朗,多用于叙述描写。
《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阿庆嫂的唱段(剧情略),这段二黄慢板唱段为表现她对隐蔽在芦苇荡中的)8名伤病员的关心和复杂情况的分析,是一段表达心理活动的自叙性唱段,表现了她为掩护芦荡养伤的战士们,与汉奸刁德一明争暗斗的焦虑心情。
二黄的曲调以五声音阶段进旋法为主,每句的起、收拍均在强拍,委婉流畅,多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用看、听、初步接触京剧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请看录像《唱脸谱》
教师出示包公大胆谱点出著名传统剧目《铡美案(简说《铡美案》剧情)音乐响起《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第一、二句
二、导入新课(用问、答、讲、看,了解京剧音乐,过渡列作品欣赏)
1、提问:
这段音乐是是《铡美案》中的什么唱段?是谁演唱的?
(师生共同活动、简单了解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
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
使用不同脸谱:介绍著名京剧艺术家及传统剧目,介绍《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唱段。
三、聆听《包尤图打坐在开封府》与《联络员身负着干里重担的音乐,分析旋律特点。
全面了解作品(用听、唱、感受及实践。培养音乐感受与表现能力,渗透思想教育)l、聆听全曲。
2、介绍讨沦西皮净角的成套唱腔特点及裘派的3、教师归纳:
西皮净角唱腔是叙述描写性唱段,拍色色彩明朗,导板高亢有力,表现了包公不畏权势,维护正义的刚直性格。
4、模唱(让学生自己选一句表演),学学包龙图。
5、介绍二黄侵板阿庆嫂的唱段《联络员身负若千斤重担》并聆听全曲,一原板)
6、介绍现代京剧《沙家浜》及二黄慢板的特点。
7、师生谈感受
①西皮快板与二黄慢板的区别。②传统剧目与现代京剧在原有基础上的创造与发展。③女生学唱二黄慢板阿庆嫂唱段第一二句。
8、教师小结:
二黄慢板的特点委婉流畅,多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内心感情,这里正表现了阿庆嫂为掩护18位伤病员与汉奸明争暗斗的焦急心情
从这两段的唱段中看到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而且为此而感到自豪,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中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及祖国的优秀文化。
四、练习:
1、学生自由选唱京剧唱段
2、节奏练习串子(乐谱略)乐器:鼓、小锣、钹、大锣
教师钢琴伴奏
四位同学表演
全体同学读锣鼓经
3、集体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西皮快二六,请学生介绍《智取威虎山》剧情及杨子荣唱段。
教师介绍发声方法,注意唱腔、韵的学唱
听录音模唱
看录像学唱
学生自演自唱
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表演,《甘洒热血写春秋》
五、小结、布置作业,在第二教时时交流。微型小论文一篇,题目: 《谈谈对京剧音乐的感受》
(唱腔,行当,行头,脸谱,锣鼓经,流派等选一个)屏幕显示教学要点: 京剧音乐
1、《铡美案》传统剧目 2000多年
《包龙图坐打在开封府》 四大徽班、四大名旦、四大老旦 西皮导板一原板—块板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高亢有力
板色明朗 唱腔:西皮二黄
不畏权势,维护正义 板式:快板、慢板二六散板等
2、沙家浜》现代京剧
表演手段:唱做念打
《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 场面:(伴奏)文武场 二黄慢板一原板 打击乐
委婉流畅
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在聆听中熟悉《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4分11秒)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3分10秒)这两首作品,初步探究这两首新歌剧选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了解新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
(二)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学唱片段,体验用音乐四要素形成的歌剧浓郁民族地方特色。
(三)聆听《蝴蝶夫人》(4分16秒)片段,对比中外歌剧作品,了解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因时代、民族、地域、体裁、创作方法而异,重点作比较分析中西歌剧在题材、形式、风格的不同特点。
(四)在参与扮演人物角色歌剧片段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发展概况以及新歌剧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认识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聆听和学唱中熟悉两首作品,了解新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
难点:体验音乐四要素对歌剧浓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聆听中熟悉《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学唱片段,体验音乐四要素所形成的地方民族特色。
(二)拓展欣赏《蝴蝶夫人》《图兰朵》中的一个经典唱段。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一、播放视频:独唱、表演唱、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片段,鉴别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提问
欣赏、辨别、归纳、分组回答
1、以上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
2、能否说出歌剧及该唱段的名称和产生的年代?
3、请哼唱出歌剧片段中一个乐句。
教学过程
新歌剧的时代划分及一般特点(PPT或看课本该内容说明)
观看PPT,了解新歌剧的时代划分及其特点
1、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与《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出示题板题。
2、播放两个歌剧音乐片段
1、聆听两个唱段,感受并说出唱段的速度、情绪变化的不同点(分组做题板选择题)。
2、跟唱两个唱段片段
根据旋律特点,鉴别音乐等要素对作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响。
3、各组推选、一位代表,选择你认为两个作品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特点的一至两个乐句进行演唱,并可各抒己见。
播放(拓展):《蝴蝶夫人》
讨论:对比中外歌剧作品,了解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因时代、民族、地域、体裁、创作方法而异。重点作比较分析中西歌剧在题材、形式、风格的不同特点。
播放《图兰多》尾声
1、欣赏
2、小结:什么是歌剧艺术
评价:做好记分评价的组织工作,并决出胜负。
一、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1. 培养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关系着民族的兴衰, 我国的民族精神在民族音乐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文化思想、民族信仰是和民族音乐紧密相连的。通过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 学生能够了解到民族精神在音乐里的存在, 强化民族意识。利用民族音乐, 使青少年变得自强自信。
2. 培养审美观
在现阶段,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青年人喜欢流行音乐, 缺乏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审美范围变得狭窄, 更为严重的是对明星进行刻意的模仿。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民族音乐对培养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 促进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数千年来, 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内涵相当丰富。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 有助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广陵散》为例, 它是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 其表现手法形象、生动, 它能够把戈矛杀伐的战争气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战争精神。在对民族音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民族音乐, 透过艺术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措施
1. 对多元文化加强了解, 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新课改进行后, 高中音乐课教学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学习民族音乐, 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使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通过对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深化, 有助于学生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吸收影视、文学、美术、曲艺等艺术的精华, 共享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强调多种艺术相结合,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表现、鉴赏能力, 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 在讲解《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单元时,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民歌,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花费功夫, 选择学生熟悉的民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国之瑰宝———京剧》时, 教师可以选择梅兰芳的典型作品让学生欣赏, 使学生对京剧加深了解, 让学生感受到国粹的无穷魅力。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对民族音乐的内涵进行诠释
音乐是情感蕴涵极为丰富的艺术。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采用多种方法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诠释意义重大。教师可以赋予学生以丰富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是以《广陵散》为例, 它是首古琴曲, 表现出的是聂政从怨恨到愤慨、刺杀韩王的壮阔、豪迈、悲凉的气氛, 教师借助联想的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受作品。
3. 教导学生学民歌、唱民歌, 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通过对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深化, 感染高中生,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领略历史的发展、民族的兴衰, 体悟各民族人民的豪迈和婉约, 感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文化的深刻内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可以选择每个省具有特色的民歌, 如福建民歌《采茶灯》、东北民歌《看秧歌》、湖北民歌《龙船调》等, 这些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 使学生在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 对各地区的地域文化加强了解和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热情, 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更加热爱民族的音乐。
4. 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民族音乐的内涵十分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把现代化教学和传统的民族音乐进行有机地结合, 声情并茂, 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多媒体教学的形象快捷、生动,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尤其是赏析传统戏曲、说唱艺术、民族乐器、原生态的名歌, 教师的讲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媒体教学, 可以把艰难、晦涩的东西变得通俗, 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 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更加通俗、易懂, 赋予学生生动、形象、丰富的感官信息。例如, 在欣赏西北民歌如花儿、信天游等作品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 向学生详细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音乐家的生平,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作品, 拓展知识面, 让学生体味作家创作的辛酸、悲凉, 感悟作品中的酸甜苦辣, 还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 唤醒学生的心灵。
三、结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如何更好地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将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手段, 进一步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对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深化, 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 与此同时, 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
摘要:民族音乐教学在艺术教学中备受关注, 它是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改对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树立理解多元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的教学理念。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 对民族音乐教育进行深化教学,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使学生品味民族音乐的灵魂、陶冶情操,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民族音乐,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金芳.浅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J].新课程 (下) , 2012, (06) .
[2]任如意.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03)
[3]邓晴.注重发挥民族音乐教学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才智, 2011, (07) .
【高中音乐 舞蹈音乐教案】推荐阅读:
1.音乐与人生高中音乐教案07-25
高中音乐优质课教案06-12
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06-05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07-07
高中音乐研修日志09-28
高中音乐试题及答案10-19
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07-22
高中音乐万能说课稿07-23
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教育10-04
高中音乐教师心得体会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