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籍管理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生学籍管理(共8篇)

研究生学籍管理 篇1

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表

学号

分院(中心、所)专业名称

研究生

姓名指导教师

姓名入学年月

贵州财经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制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此表由研究生本人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表格须贴本人一寸正面免冠相片。2.“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均须按照学校统一的招生专业方向名称填写。3.“目前社会兼职”主要指本人参加的其他学术组织或群众团体等情况。4.“入学考试成绩”填写务必准确,不得误填。

研究生学籍管理 篇2

关键词: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浅析研究生

学籍管理的信息化

常宝英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Status

Chang Baoying

college of computer,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摘要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文章深入分析了研究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应用情况,并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研究生学籍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新生入学报到注册、建立学籍管理数据库、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学籍异动、毕业审核等[1],它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信息量也急剧增加,传统的学籍管理办法已难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基于网络的研究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录入、查询、修改、统计学生的各类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研究生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 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2.1 报到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硕士报到、博士报到、特殊情况、导入照片四个模块。它是整个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起始部分,用于统计全校所有各类研究生的报到情况。

2.2 计划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计划浏览、计划录入编辑、无学籍计划录入、计划设置、学分统计等模块。它是整个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于对全校所有研究生的课程计划、培养计划等资源进行管理,排课与教师工作量的计算等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从而更为有效地进行管理[2]。

2.3 课程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课程编辑、课程落实、选修统计、课程调整、课程备份、学生重修课程管理等模块。它是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研究生课程管理、排课以及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课表、统计选课情况等。

2.4 成绩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成绩输入、成绩浏览、成绩编辑、成绩排名、成绩单等模块。它是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用于管理研究生的成绩,学籍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院系、年级、专业、学期等的不同需求进行成绩统计、打印成绩单以及各种数据报表的制作、统计、打印等。

2.5 学籍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学籍录入、学籍浏览、学籍编辑、学籍删除、学籍增加等模块。它是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条件快捷地查询、统计、编辑、导出各院系、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信息,并进行学生休学、复学、退学、出境等学籍异动处理[3]。

2.6 毕业审核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毕业审核等模块。它是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终止部分,管理人员通过对各项内容的核查,来确定学生是否有毕业资格以及是否授予学位。

3 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1 研究生基本信息档案的建立

研究生基本信息的建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从招生录取数据库中将新生的学生资料导入到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按不同院系、专业、学号,建立全校研究生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其次,让研究生用自己的权限登陆该系统,查看、校对并按要求补齐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将资料直接提交到基本信息数据库,然后由管理人员进行层层审核,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新生基本信息建立后,各院系、各部门可以按其需要查询信息、统计人数、打印学籍表等,从而摒弃原手工填写的做法,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4]。

3.2 研究生选课的自动化

传统的选课方式,是由学生填写书面表单,然后研究生教学秘书手工集中登记,学生中途改变选课信息需办理重重手续。现在,利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选课,研究生选择学生身份后使用本人学号、密码成功登陆后即进入研究生选课界面。通过该系统,研究生可以选择、退选或改选课程,还可以随时通过查询选课查看自己所选的全部课程。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查看选课学生的具体名单、添加、删除、修改学生选课信息、打印学生选课名单等,从而实现了管理部门与学生双方选课的自动化,减轻了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3 研究生成绩管理的信息化

研究生成绩管理是学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任课教师以书面的形式报送到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的查询、统计、成绩单的发放都非常麻烦。应用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任课教师可以随时选择教师身份使用自己的工资号、密码登录系统,在网上录入成绩,这样研究生就可以及时地登录系统查询成绩,打印成绩单,从而避免教师、学籍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研究生学籍异动的处理

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专业调整、导师调整、出国、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籍异动数量也急剧增大。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学生需要办理重重手续,修改多处资料信息,信息处理周期长。而应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仅需在学籍异动模块中进行相关修改,系统中与此相关的其他信息会自动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动态管理。

3.5 研究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统计和上报

以前没有使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时,每学期开学初,研究生管理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在校生注册人数的统计、重修人数的统计、对学生学籍异动情况的核实等。而采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后,研究生在开学两周内到研究生教学秘书处注册,学籍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查询、统计到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学生的注册情况,研究生、导师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查询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各科成绩。此外,由于信息管理系统能与国家教育部的信息库很好的衔接起来,这就使得信息的报送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3.6 各种报表的制作与打印

在研究生学籍管理过程中,各种报表的制作与打印是必不可少的,如研究生的学籍表、培养计划表、成绩单、成绩排名等,这些都可以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不同人员的权限迅速地打印出来,非常方便快捷。

3.7 研究生毕业信息的网络化

在研究生毕业前,学籍管理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根据学籍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认真全面地核查。以前,这部分工作完全通过手工来完成,程序非常繁琐,应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后,管理人员只需登录系统,在毕业审核模块中进行相关操作即可,对于不符合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及时通知到本人,并告知注意事项。此外,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保证研究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搞好电子注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4 进一步加强完善研究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4.1 加大投入,适量引进学籍管理信息化所必须的硬件设施

在学校的研究生部应设立专门的服务器,要指定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同时要保障整个校园网的畅通,各学院必须有一台专用计算机用于学籍管理,并由专人负责操作[2]。

4.2 加强宣传,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意识

研究生学籍管理全面采取信息化管理后,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要加大宣传,转变师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其信息化意识,以逐步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4.3 不断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者队伍

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水平,因此,学籍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勤于钻研业务知识,熟练运用学籍管理软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籍管理系统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教学和管理的功能。

5 结束语

研究生学籍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采用高效率的学籍管理手段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举措。研究生学籍管理的信息化,使得学籍管理成为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数据共享。随着学籍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学籍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和充实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的能力,不断总结、摸索信息化条件下学籍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从整体上保证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确立治疗方案[4]。循证医学也为21世纪的医学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医学科研的各个步骤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科研选题是科研的起点,要求选题内容上有创新性,这就必须先进行科技查新,循证医学对科技查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循证医学将科研设计方案的论证强调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分为5级,要求在进行医学科研设计时优先选择论证强度较高的设计方案;循证医学认为医学科研观测的指标应主要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预后指标,包括主要终点和生活质量等,而中间指标或替代指标仅作为参考;同时循证医学要求对观测指标应做科学的整理及流行病学分析,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靠性。总之,21世纪循证医学对医学科研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继续依照循证医学模式的要求,提高医学科研水平。

此外,循证医学是21世纪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自1982年Mc Master大学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教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将他们的经验引入医学教育中,尤其是医学生、住院医师培训和医学继续教育。在我国将E B M列入医学生教学计划的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不少医学生教材中编写了专门的循证医学章节或贯穿了循证医学的思想和证据。我校已连续数年为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循证医学选修课,重点讲授循证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新进展、新观点、新认识,以更新观念,提高主动获取更新知识、学习E B M方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将最新、最佳研究证据应用于医学实践中。该课程深受学生和广大临床医师的欢迎和好评。

总之,循证医学是一种新的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循证医学利用新的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对提高医疗质量,对整个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把循证医学模式纳入高等医学的教育体系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上接第181页参考文献

Changes over time in the knowledge base of

[3].张鸣明.David Sackett教授谈循证医学的崛起.医学文选.2002,21(1):20.

[4].易著文,李志辉.循证医学及其临床应用.湖南医学.2001(1):32-35.

作者简介

崔志刚,研究实习员,学士,研究方向:研究生培养与教育;

周宝森,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1]杨小光.学籍管理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50-53.[2]王玲.对高校网络化教务管理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108-

[3]林红霞.对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初步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刘晓燕,夏先进.浅析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网络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于美军,呼晓,赵春艳.电子注册助力高校学籍管理[J].教育信息化.2006,(8):

作者简介

研究生学籍管理 篇3

[关键词]研究生;学籍管理;学籍学历;教学管理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具有学籍的学生才能够享受高校各项规定的权利,并需履行该校规定的各项义务。学籍学历管理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对学生的入学、学习资格及毕业和离校各项事宜所进行的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对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业状态及学业结果的认定。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并且贯穿研究生的学业全过程。

1、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

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具有责任性、规范性、全程性等特点,常常给人以具体、琐碎和缺少灵活性的印象,并缺少具有显示度的成绩,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发展空间有限,相关工作也往往不太受到重视,这些都导致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是对研究生学习资格和学习结果的认定,关系到每名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逾越。但同时,处于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校都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及其整体水平的提升。新的培养模式或创新培养往往会导致学籍管理与既有政策发生矛盾或者落入现有政策体系的盲区,也有可能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学籍学历管理中的严格规范性常常会与培养管理中的创新性和学生个体情况的特殊性发生矛盾,造成困惑。这样的形势要求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培养体系的需要和创新,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2、学籍管理工作的高精度需求

在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管理事务、学生个人信息变动、以及由于培养过程的不断开放和创新带来的学生流动性增强等一系列的压力。另一方面,2001年开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实施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特别是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教育部的电子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籍工作就必须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这种从学生入学学籍信息、学年注册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到最终的学历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公开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学籍工作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和重要的责任,其质量和准确度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更与学生的个人利益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如何适应高精度的工作要求和开放的管理需求,对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面对以上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与高精准的工作要求,从学籍管理实际工作出发,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实施方法,以提高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水平。

3、提高研究生学籍管理水平之策略

3.1以生为本,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籍管理工作时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与时俱进,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权益出发,这才是学籍管理服务的核心目标。学籍管理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克服“任务主导”的思想,不仅仅只是处理学生的学籍信息,同时要尊重学生权益,重视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与学籍管理员相互尊重、积极互动,让学生了解学籍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应完成的学籍管理任务,主动配合学籍管理员完成学籍信息的更新。同时,学校要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学籍制度对研究生的积极引导,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合理的框架内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通过灵活、动态、刚柔并济的管理和引导,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认真做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前期宣传和组织工作,细化部署、具体指导,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提高服务水平。

3.2采用科学的学籍管理方法

要加强学籍管理,必须从高端人才成长的特点出发,制定符合研究生特点的一套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同时,要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通过修订使之不断地趋于完善,因为只有这样,学籍管理才能有序地操作,从而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关学籍管理的规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频繁变动而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同时稳定也只能是相对的,因为改革和矛盾是绝对的。实践证明,近几年我校研究生的理论、实践及创新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处理好稳定和改革的关系,采用科学而又符合研究生个性发展的的管理策略,才能实现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3.3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作为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管理内容不断变化,责任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建设。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通过增强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涵,加强交流等措施,将科学的人本精神结合至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建设中,保障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首先,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各位学籍管理员的经验和工作意识,以学籍管理员为本,充分发挥学籍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得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其次,应该注重学籍管理队伍建设,落实学籍管理具体工作岗位职责,做到责任明确、协调有序,同时要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3.4提升业务素质,注重学籍管理人员的稳定性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须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和学校的制度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必须在学习和掌握有关法规文件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坚持原则,公正处事,做到规范化管理。随着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科学统计分析的要求。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不仅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等能力。学籍学历管理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全程电子化的操作,不仅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信息采集录入、学籍学年电子注册、学历注册及审核等各个工作环节都准确无误,更要熟悉电子注册的流程和内容,熟练使用计算机数据处理。频繁更换学籍管理人员,会导致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中由于业务不熟、工作经验不足而出现差错。实践表明,学籍管理岗位需专人专职人员的相对稳定性,才是确保学籍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及时、准确、有效地为高校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总之,学籍学历管理是琐碎、繁杂、细致的工作,同时还是一个原则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促进在校研究生的发展关系重大,是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升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水平,就必须从高端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而又符合研究生个性发展的管理策略,应用学籍管理电子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之优势,不断提高学籍学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队伍建设,做好研究生学籍信息的科学化管理,为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熊金平,程捍卫等.浅谈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4(42).

[2]张庆春,杨再明等.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提高培养质量.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南昌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篇4

昌大校发[2005]130号

(2005年11月8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我校研究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南昌大学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具有南昌大学入学资格或学籍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入学前为在职人员的研究生还应有工资关系迁移证,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研究生不需迁移户口和工资关系),按学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请假时间不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取消其学籍。触犯法律的,移送有关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宜在校正常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当在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回家疗养或回原单位治疗,户口迁回原籍,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其保留的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并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复查合格后,在下一届研究生入学时持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入学,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未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学校规定的报到日期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学生未办理请假手续或请假逾期两周以上未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三章学制与学习年限

第七条博士生实行以3年制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硕士生依不同专业要求实行以2年、2.5年或3年制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申请并获批准后延

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3至5年;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学生毕业证上所记载的学制为该生所学专业的基本学制。

第四章学分与课程

第八条博士学位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的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16学分(必修课不低于14学分),开题报告3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2年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6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26学分;2.5年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3年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8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40学分。

第九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为选修课程。

第十条 为鼓励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和多出成果,特设立论文发表、科技发明和参加学科和科技竞赛奖励学分。凡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可为第二作者)在SCI、EI收录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奖励3学分;在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奖励2学分;获得1项发明专利奖励3学分。参加学科和科技竞赛学分奖励办法见《南昌大学研究生参加学科和科技竞赛的若干规定》。研究生所获得的奖励学分计为素质教育课相应学分。

第十一条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下列必修环节的学习:

(1)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25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做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做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2)学术活动(2学分)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其中硕士生至少做1次报告,博士生至少做2次报告)。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研究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3)实践环节(2学分)

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临床医学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4)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第五章思想品德考核

第十二条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六章请假

第十三条研究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研究生请假审批办法如下:

(一)因病请假

研究生因病请假必须持学校医院或指定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书和病假证明(如在外地可由当地县级公立医疗单位开具证明)办理。报告指导教师后,请假时间在2周内者由学位点负责人、系主任、学院分管院长批准;请假时间在两周以上至45天内须报研究生院批准;请假时间在45天以上不予请假,建议休学。

(二)因事请假

在读研究生因本人或家庭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可以请事假。事假一般每学期累计不超过14天。研究生请事假,3天内由指导教师批准,超过3天(1周内)由学位点负责人、系主任、学院分管院领导批准,1周以上由导师、学位点负责人、系主任、学院分管院领导签字后,报研究生院批准。

(三)因公请假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停止研究生的学习,抽调做其它工作。如有特殊原因确因公需请假者,其时间在1周以内由导师提出,经学位点负责人、系主任、学院分管院长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1周以上由研究生院审批。

第十四条研究生请假期满后应及时到院(系)报到销假。有特殊原因需要续假者,需重新办理请假手续。

第十五条凡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擅自离校或请假逾期未续假者,均按旷课论处。研究生无故旷课按《南昌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办法》处理。

第七章转学、转专业及更换指导教师

第十六条研究生入学后,一般不受理转学、转专业及更换指导教师。

如有下列原因之一,可申请转学、转专业或更换指导教师:

(一)所学专业已作调整;

(二)指导教师变动,本专业或本校无法继续培养;

(三)经学校医院或指定医疗单位检查确认患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它培养单位的相近专业学习。

(四)指导教师出国、工作变动或具有其他必须更换导师的原因。

第十七条研究生申请转专业及更换指导教师,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研究生在本校范围内转专业或更换指导教师,由本人提出申请,征得原导师和所在学位点、院(系)同意,同时取得拟转入的导师、学位点和院(系)同意。在同一专业内更换导师由研究生院批准;在同一学科门类内转专业经研究生院审核后报主管校长批准。不同学科门类间不允许转专业。

(二)因转专业而导致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调入专业基本学制的,学校不再负担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和培养费,此两项费用由研究生和导师自筹解决。

(三)属定向、委托培养的研究生转专业须经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同意。

(四)研究生转专业或更换指导教师后,原已获得的学分符合转入专业培养方案的,经研究生院确认后,予以承认;不符合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学分,只能作为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学分记载。

第十八条研究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十九条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和已进入论文阶段的;

(二)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四)应予退学的;

(五)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条研究生转学,经两校同意,报江西省教育厅批准。

第八章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一条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研究生申请休学经学校批准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可以休学。研究生休学一般以一年为期,累计不得超过两年。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经学校医院诊断,因病停课治疗休养占该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

(二)一学期请事假、病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

(三)因其他特殊原因必须休学者。

因病或其它原因获准休学者应由研究生本人填写休学申请表(附证明材料,因病休学须有校医院签署意见),经导师同意,院(系)审核后,报研究生院批准,发给休学证明后方可休学。休学研究生必须在接到休学通知之日起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回家或者回原单位疗养,往返路费自理,学校保留其学籍,休学期间不得跟班上课和参加考核,不享受在校学习研究生待遇。休学研究生患病,其医疗费按学校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研究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三条研究生休学期满,申请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应于学期开学前持有关证明,提出复学申请。

(二)因伤病休学的研究生,申请复学时需经学校医院诊断证明已恢复健康,可以正常学习,方可复学。

(三)因其他原因休学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经所在学院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四)休学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取消复学资格。

(五)复学后,编入原专业的下一年级学习。

第九章退学

第二十四条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在学校规定的在校最长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二十五条研究生退学,由学院提出报告并附有关材料,学院签署意见,研究生院审核后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

对退学的研究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研究生拒绝签收、去向不明或因其他原因不能送达的,应当如实记录不能送达的情况,并由学院主管领导或导师、学生代表到场见证签字后,视为送达研究生本人。同时学校将退学决定报江西省教育厅备案。

第二十六条研究生退学后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退学的研究生,必须在退学决定书送达起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三)退学的研究生,由学校有关部门注销其在校各种关系。退学的研究生,不得申请复学。

第二十七条研究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依照《南昌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处理。

第十章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二十八条研究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第二十九条研究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研究生在结业后一年内可以申请补考、重修或者补做毕业论文、答辩,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在结业后的补考、重修考试中作弊者,不得再申请补考、重修;结业一年内未修满学分、不参加论文答辩或答辩不通过者,不得换发毕业证书;一年内未申请补领毕业证书的,学校不再受理。

第三十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位证书。

第三十一条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颁发肄业证书。

第三十二条学校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第三十三条学校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江西省教育厅注册,并由江西省教育厅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予以追回并报江西省教育厅宣布证书无效。

第三十五条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对在我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港澳台侨学生、留学生及其他各类研究生的学籍管理参照本细则实施。

第三十七条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原《南昌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同时废止。其他有关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5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 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研究生的管理。第三条 研究生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体魄。

二、权利与义务
第四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培养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培养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助教、助研、助管和其他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在校内组织、参 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 历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可根据相关规定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入学与注册
第六条 学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研究生新生,应当持《同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

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日期来校报到及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当 事先凭有关证明向所属学院(系、所)请假,假期一般不超过两周。若特殊原因需超过两周 者,应当事先经研究生院批准。第七条 新生入学时应按要求缴纳学费。缴纳学费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体检标准等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方予以注册并取得学籍。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按有关规定申请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资助,在办理有关手续后注 册。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则取消学籍。情节恶劣的转有关部门 追究。第八条 新生在复查中,发现患有不宜在校学习的疾病,但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 医院证明,短期内经过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者(包括因怀孕不宜继续学习者),暂不予注册,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欲提 出入学者,应当在下学年开学前一周,向所在学院(系、所)以书面报告形式申请入学,经 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符合体检要求,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人学手续。第九条 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取消该生入学资格: 1.非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而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的; 2.在健康复查中发现患有无法坚持学习的严重疾病,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的; 3.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考取研究生者,或其他原因入学复查不合格的; 4.保留入学资格期满的新生未按规定申请入学者,或虽申请入学但经复查仍不合格 的。5.超过两周未能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履行入学手续的。第十条 在学研究生每学期开学时应按学校规定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未经注册者,不

能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因故不能按期到校注册者,应当履行请假手续(病假须凭医院证明),否则按旷课处理。第十一条 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具有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四、纪律与考勤
第十二条 研究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校、学院(系、所)统一组织的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应当请假。未经批准擅自缺席者,除批评教育外,按《同

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十三条 研究生要按规定参加所修课程的考核,严格遵守考核纪律。对违反考核纪律 者,按《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十四条 研究生应当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参加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专门 技术训练,遵守论文答辩和实践考核的规定。第十五条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出国(境)进修、自费留学、探亲、旅游等,按《同济大学 研究生出国(境)管理规定》办理。第十六条 研究生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参加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

假并获得批准。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缺席者,按《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 例》有关规定处理。因病请假的,在校期间凭校医院证明,外出期间凭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病假两周以 内、事假一周以内,由学院(系、所)批准;病假超过两周、事假超过一周的,应当经

经学院(系、所)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一学期内连续病假或事假累计不得超过六周,超过者应 当办理休学手续。

五、休学与复学
第十七条 研究生因病或因事需要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应当申请休学。第十八条 研究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经学校批准,可以休学。休学研 究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研究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研究生待 遇。第十九条 需要休学的研究生,应当由本人申请,导师和学院(系、所)审核同意,经 研究生院批准后休学。因病需要休学的研究生,还应当提供经指定医院就诊、确需休养并在 短期内可以治愈的证明。研究生因病休学期间的医疗费,按《同济大学医院学生医疗就诊暂 行办法》办理。第二十条 研究生因病休学、以学期为单位,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应当继续申请休学,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学年。因病休学期满的研究生,应当在开学前一周,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证明,向所在学院(系、所)提出复学申请。经校医院复查合格,由研究生院发出复学通知,办理复学手续。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因事休学、以学期为单位,一般为一学年。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只要符合最长修读年限的规定,就可申请继续休学,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学年。因事休学期满 的研究生,应当在开学前一周,向所在学院(系、所)提出复学申请。由研究生院审核合格 后发出复学通知,办理复学手续。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因病、因事休学累计不得超过两学年。

第二十三条

非应届毕业研究生要求自费出国(境)留学,应当向学校申请退学。退学

后一年内因故不能出国(境)的,可申请复学。第二十四条 在学研究生规定学制的最后一学年为应届毕业研究生,学校不受理应届毕 业研究生和延期答辩的研究生因事休学申请。第二十五条 研究生在休学期间违法、违纪,《同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 按 在复学后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二十六条 被取消学籍、退学(不包含自费出国(境)申请未成行者)、开除学籍的研

究生,不得申请复学。

六、转学与转专业
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因特殊需要转学或转专业的,应当经研究生院审查批准,并报上级 主管部门备案。

七、退学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应予退学: 1.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因病休学累计一学年,或因病、因事休学累计两学年仍不能复学的; 2.休学期满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查不合格的; 3.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中期 考核不合格

或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位论文的; 4.无正当事由超过四周未注册或超过四周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履行注册手续的; 5.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6.本人申请退学的。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按自动退学处理: 1.出国(境)逾期不归的; 2.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不参加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活动超过四周的。第三十条 退学的研究生,应当在一周内办理退学离校手续,其档案、户口退回到原单 位所在地或生源所在地(本、专科入学前户口所在地)。退学的研究生,可按已具有的高等教育毕业学历和就业政策就业。在退学后三个月内没 有接受单位的,其档案、户口退回到原单位所在地或生源所在地(本、专科入学前户口所在 地)。第三十一条 在学期间因意外死亡、失踪或病故者,按自动终止学籍处理。

八、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二条 学校和各学院(系、所)定期对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锻炼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表 彰和奖励采取发给奖状、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第三十三条 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研究生,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根据《同

济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三十四条 被开除学籍的研究生,应当在一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其档案、户口退回到 原单位所在地或生源所在地(本、专科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发给学习证明。第三十五条 研究生的鉴定、奖励、处分等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九、毕业、结业、肄业与就业

第三十六条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 2--3 年,修读年限 2--4 年。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修读年限 3-5 年。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因特殊原因未能在学制 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研究生,需经本人申请,学院(系、所)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可 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其中,在职研究生延长学习期限不超过 1 学年的,由学院(系、所)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延长学习期限超过 1 学年的,由学院(系、所)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被批准延长学习期限的研究生,相关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七条 在学制年限内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研究生,经学院(系、所)审核,研

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但学制 2.5 年的研究生入学后的注册时间不应少 于 1.5 学年,学制 3 年的研究生入学后的注册时间不应少于 2 学年,其中硕士研究生的论文 阶段时间不得少于 1 学年
,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阶段时间不得少于 2 学年。提前答辩的研究生 如需要列入教育部当年就业方案(就业方案包括出国(境)、考博、就业等),应当在规定时 间内,将本人的就业方案报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第三十八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完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 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第三十九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完教育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但毕业(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第四十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研究生,发给肄业证书。第四十一条 研究生毕业时,各学院(系、所)要做好毕业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德、智、体三方面。

第四十二条

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按照教育部有关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文件、《普通高

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及学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执行。第四十三条 研究生申请延期毕业,应当在离正常毕业三个月之前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1.如申请延期不超过一学期的,按当年正常毕业时间落实就业计划。2.如申请延期超过一学期的,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加强和完善研究生学籍管理,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规定录取的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

第二章 研究生权利和义务

第三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四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学年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入学与注册

第五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被我校录取的研究生新生持学校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日期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须凭有关证明事先向研究生学院请假。请假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事后应及时与学校联系),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六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河北农业大学学籍;复查不符合录取要求者,学校将根据有关规定和具体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者,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但须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须在批准之日起一周之内办理离校手续。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可在下一新生入

学前向学校提出入学申请(须附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经学校指定医院复查合格和研究生学院批准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第八条 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入学资格:

(一)入学三个月内体检复查中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者;

(二)患有招生体检标准中未明确规定的其他疾病、不能坚持学习、经指定医院诊断证明一年内康复无望者;

(三)凡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四)入学前隐瞒、录取后发现有严重政治、学术品德等问题者;

(五)保留入学资格期满而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申请入学但复查不合格者;

(六)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出现重大违纪违法行为、严重学术品德问题,影响恶劣者;

(七)拒绝缴纳学校规定各项费用者。

第九条 取得学籍的研究生应在每学期初注册。只有经注册,方可获得在校继续学习的资格。

每学期初规定的时间内,研究生持研究生证和缴费收据(秋季学期)到学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对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者不予注册。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时缴纳学费者,应事先申请暂缓交纳学费,获得批准后予以预注册。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应事先请假,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无故不按时报到者均按旷课论处。

对欠缴学费的研究生,学校在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进行学籍暂缓注册。

第四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条 研究生应当参加各自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培养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单,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一条 研究生考核和成绩评定按《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总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十三条 研究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课程成绩(学分)由研究生学院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十四条 研究生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根据《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分管理规定》,视其违纪或作弊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该门课程重修。在校研究生代替他人或由他人替代参加国家级考试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五条 研究生因故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规定的有关活动,应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事先请假,或未获批准而缺席者,依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五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十六条 研究生因专业调整、导师变动或因其它特殊情况必须转专业者,须征得转出、转入专业导师、培养学院同意,研

究生学院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办理。研究生只可在相近专业内调整。

研究生转专业后,须执行转入专业培养方案。

第十七条 研究生应在我校完成学业。特殊情况下,无法在我校完成学业的可申请转学。转学须按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凡申请转学、转专业的研究生,未经批准或未办理完有关手续前,必须参加原专业学习。

第六章 学制与学业年限

第十九条 科学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硕士生在校最长年限为5年(含休学时间),博士生在校最长年限为7年(含休学时间)。

第七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条 申请休学或学校认为应当休学的,由研究生学院批准,可以休学。研究生休学以半年或一年为期,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可再申请休学,但休学累计年限不得超过两年。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申请休学:

(一)因病不能在校学习的;

(二)因个人原因以研究生身份出国的;

(三)经批准,以非毕业生身份创业的;

(四)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因单位工作需要暂时中断学业的;

(五)已婚研究生因生育需要休假的;

(六)因其他原因需暂时中断学业的。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休学:

(一)因病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

(二)一学期内请假缺课累计超过本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

(三)因其他特殊原因,本人申请或学校认为应该休学者。第二十三条 休学者,由本人填写申请表(因病休学的需附相关医疗单位证明,经校医院签署意见),经研究生导师、培养学院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学院批准,办理手续。

第二十四条 休学研究生的有关问题,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休学研究生须在休学手续办理完毕后方可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

(二)休学研究生必须离校。研究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研究生待遇;

(三)休学研究生不得中途申请复学;

(四)休学研究生缴费按《河北农业大学学生缴纳学费住宿费暂行规定》、《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缴纳学费住宿费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研究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休学研究生休学期满后复学,应于休学期满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

(二)因病休学的研究生申请复学时,须经学校指定医院复

查合格,方可复学;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

(三)休学研究生在休学期间如发生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取消其复学资格。

第二十六条 研究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研究生应办理相应离校手续和复学手续)。超过一年未办理复学手续的,则不再保留学籍。服兵役起至退役后一年的时间不计入修业年限。

第八章 退学

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一)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或学制期满未达到毕业要求且未提出延期毕业申请的;

(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中期考核不合格的或导师、导师组、培养学院认为不宜继续培养的;

(四)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五)硕士研究生一学期内出现两门学位课不合格者,或学位课、选修课所有课程累计出现三次不合格的;

(六)硕士研究生一门学位课考试不合格,经重修后考试仍不合格的;

(七)博士研究生一学期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合格或学科综合考试补考仍不合格的;

(八)每学期旷课累计超过本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或擅

自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教育教学活动的;

(九)逾期两周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十)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退学,由研究生所在培养学院提出有学院领导签署意见的退学报告并附有相关材料,经研究生学院审核,报校长会议研究批准。对退学的研究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无法送交的在校内公告(包括校园网),公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即视为送达。同时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如对退学处理有异议,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申诉程序按《河北农业大学学生校内申诉规定(试行)》办理。

第三十条 退学研究生相关问题处理办法:

(一)入学前为非在职人员的,由学校按研究生入学前学历和就业政策办理就业,报上级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办理派遣手续。在学校规定时间之内没有接收单位的,其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入学前为在职人员的,其档案、户口退回原单位。第三十一条 退学研究生须结清在校相关费用。

第九章 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年限

第三十二条 提前申请毕业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按《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提前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暂行)规定》执行。研究生提前毕业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第三十三条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完成学业。在所规定的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并

办理相关手续。但在校时间不得超过第十九条所规定时间。

第三十四条 研究生申请延期毕业,必须在学制期满前三个月办理有关手续。每次申请延长时间以半年计,最长为一年。申请期满仍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继续申请延长,但在校时间不得超过第十九条所规定时间。

第三十五条 申请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须填写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签署意见、培养学院审查同意后,报研究生学院批准。研究生在延期内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第十章 纪律与考勤

第三十六条 研究生应按时参加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环节和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因故不参加者,必须请假。

研究生因事请假一次不得超过两周,一学期累计事假不得超过一个月。研究生因病请假,须附医院诊断证明。因病请假两个月以上者或一学期内请假缺课累计超过本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需办理休学。

研究生请假按《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请销假管理规定》执行。第三十七条 研究生因私出国(境),一般应在校历规定的假期期间进行。出国进修、留学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出国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一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八条 学校对研究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对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予以表彰和奖励。表彰和奖励按照《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励办法》实施。

第三十九条 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研究生,一般情况下由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学院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初步处理、处分意见。特殊情况可由研究生学院直接提出处分意见。研究生处分按照《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分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研究生的奖励、处分材料,要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人事档案。

第十二章 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四十一条 研究生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第四十二条 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随下一级研究生办理有关毕业手续。

第四十三条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毕业答辩未通过者,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学校在发给结业证书半年内受理结业研究生提出的毕业申请,如该研究生达到四十四条要求,则准予毕业并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第四十四条 按照《河北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校颁发学位证书。

第四十五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研究生,学校颁发肄业证书。

第四十六条 学校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第四十七条 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相关的个人信息上报、电子注册等工作。

第四十八条 学校严格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上级主管部门注册。

第四十九条 结束学业的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办妥各项离校手续方可领取学历证书。有国家助学贷款的毕(结)业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与贷款承办银行签订还款协议后方可领取学历证书。

第五十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得补发。

第五十一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发给学历、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学校将予以追回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做出相应处理。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外国留学研究生在我校学习期间的管理,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留学研究生的培养按国家授予学位有关要求和我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留学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的发放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执行。

第五十三条 提倡研究生在校期间晚婚晚育。研究生在学期间应遵守国家及学校有关计划生育的规定,如有违反,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研究生学院负责

研究生学籍管理 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模式,学科管理

近年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据报道, 虽然自2014年起, 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了下滑, 但是招生人数依然在增长。2015年全国硕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64.74万人, 较“十一五”末的2010年的53.4万人, 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了21.24%, 由此可见研究生招生规模在目前仍然是扩张的趋势。针对不断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和日益复杂的培养模式,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相继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由最初的高度集中的一级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二级、三级分级管理模式, 其中三级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为众多高校所采用。

研究生一级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学校 (研究生处或研究生部) 管理为主, 这种管理模式的行政管理职能相对强些。二级管理模式是学校-院系两级管理, 以院系管理为主。研究生三级教育管理模式, 实质是校级研究生管理机构把大量权、责下放到学院 (系) 和学科两级, 通过下放管理权力和相应职责, 调整管理权限, 规范管理职能, 减少管理职能过于集中的弊端, 充分调动学院 (系) 、学科两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尤其是第三级“学科”的参与, 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执行得更具体、更切实际。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验, 谈一下学科管理在研究生三级教育管理模式中可发挥的作用。

一、学科管理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可发挥的作用

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包括许多方面, 从最初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招生目录修订、研究生入学考试出卷阅卷, 到研究生调剂复试, 直至最后录取, 都可包含在招生工作中。要想切实做好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 尤其是针对本校本专业的本科生, 学科导师与本科生直接面对面授课的机会最多, 最适合做好宣传。导师在教授专业课程过程中, 或者学科在组织学科组导师一起为本专业本科生开展考研咨询指导时, 都可将本学科的亮点与特色宣扬给本科生, 包括每个导师的科研方向、最新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好多本科生会抱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考研观念, 对本校本专业老师的科研方向和成果反而可能更不了解。通过学科的宣传, 可以适时地引导本科生准确自我定位, 增强报考本校导师的意愿。目前的研究生招生目录, 是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以下简称原目录) 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 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由此可见, 学科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在学校和学院掌握大方向和原则的前提下, 学科可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以及自身实际情况, 及时有效地对招生专业目录进行修订, 以适应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复试过程是学生与导师直接面对面接触、了解的最好时机, 也是最终确定师生关系的过程。导师与学生关系的确定, 我校实行双向选择, 即导师挑选学生, 学生亦有权选择导师。但是这个过程中, 需要学科组的正确引导和协调。否则, 可能会有学生集中选择某几个导师、而有的导师 (特别是年青导师) 招不到学生的情况, 不利于学科稳定、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学科组提前做好工作了解学生动向,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积极引导学生适度分流;另一方面, 督促年青导师积极主动联系学生, 关心学生, “推销自我”, 吸引学生报考。在第一报考志愿不能满足某学科招生生源数量的时候, 学校、学院、学科三层面都要积极做好宣传调剂工作。 学校、学院要及时在平台发布调剂信息, 反馈学生信息, 学科在此过程中, 可积极发动导师个人关系, 加强与外校导师的联系, 广泛接收外校导师的推荐, 扩宽调剂途径。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其他环节, 如出卷、阅卷、录取等, 除了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 也都同样离不开学科的参与。例如, 学科导师组在出卷时, 需要合理考虑试卷的重点内容、题量和难易程度;阅卷时, 需要把握适度的评分标准。

二、学科管理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可发挥的作用

学科管理不仅在招生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培养各环节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自入学以后, 在培养上需要经过制定培养计划、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审、学位答辩、奖学金评定等众多环节。这些环节有了学科的参与管理, 效率和效果都有显著提高。本文择其中几个环节予以交流。论文开题是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序幕, 是论文研究进展顺利与否的前提保障。论文开题做的好, 研究思路设计科学、合理, 可行性强, 后面的论文课题研究才可能会如期顺利进展。如何确保研究生的开题质量, 对于学科多样化、学生人数较多的学院, 仅靠学院层面管理, 很难保质保量完成。而具体到学科内部, 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学科便于组织专业导师严格把关, 及时给研究生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甚至可推翻不合理开题设计, 指导研究生重新设计试验思路, 这在初期可能显得比较麻烦, 但是却可避免研究生后期试验过程中走很多弯路, 甚至试验反复修改、时间不足, 导致延期毕业的严重后果。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现在我校研究生在正式答辩前必须经过预答辩, 预答辩通过后, 学位论文送交校内校外专家评审, 评审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正式答辩。可见仅是论文答辩一个环节, 其实也包含若干分环节。所以要保质保量完成该项工作, 迫切需要学科的积极参与。首先在符合学校、学院相关制度规定的前提下, 学科可视自身具体情况, 制定符合本学科现状的制度和标准, 弹性安排答辩时间, 联系校内校外相关专家, 严格组织答辩程序, 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在督促研究生努力做好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奖学金的评比关系到每个研究生的荣誉甚至经济利益, 研究生本人, 甚至导师都比较重视奖学金的评定, 这极大促进了研究生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应该说这是设立奖学金的正面导向效应。但是, 学院如果全权组织和掌控奖学金的评定, 不给予学科适当的权限, 在评选过程容易在学科间产生各种所谓的“不公” 和“矛盾”。但是, 如果学院将评优基本原则和优、奖名额按照人数比例下分到学科, 由学科内部自行竞争选拔, 不仅可消除学科间差异性影响造成的“不公”, 激励弱势学科发展, 还可充分发挥导师的功能, 及时调解研究生间的各种问题, 将矛盾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将问题解决在学科内部。

三、学科管理在研究生学科建设中可发挥的作用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中一项复杂的基础工程, 它的内涵丰富, 包括了学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方面面。学科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相辅相成。学科发展得好, 则促进高校的发展;同样, 高校发展得好, 将带动学科的发展。因此, 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学科要发展, 就要做好学科建设工作。诚然,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宏观上离不开学校、学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离不开政策导向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这些都是外部因素, 仅靠外因发展不了学科, 关键还要看内部因素, 看学科自身的发展动力与活力。这就需要学科加强自身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了解自身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所处的位置, 明确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跨界、提升和整合, 充分挖掘院内外、校内外的资源, 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加强学术氛围营造, 加强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只有学科自身重视管理和建设, 才能实现学科的长足发展。研究生学位点建设也包含在学科建设范畴。在经历了“十五”之前的学位点大范围快速增设, 搭建研究生教育平台之后, “十一五”以来转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研〔2013〕1号) 等文件, 确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单位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学科, 终止学位授予权。这不仅要求学科师生注重平时实际的教育培养质量, 更要做好评估时的各项工作。评估内容涉及学科内部师生的科研、教学、获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工作细致繁琐且要求严谨。仅靠学校、学院相关负责人一项一项搜集、落实, 费工费时, 有效的工作方式就是学科主任组织学科全体师生集中几次“碰头”、讨论、填报, 各负其责, 不仅搜集数据可靠, 而且效率高, 效果好。另外, 涉及到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申报、科研平台建设与评估验收等情况时, 也需要积极调动学科力量进行整合, 填报材料等, 才能获得有效成果。当然, 除了以上提到的环节, 学科在研究生的其他培养过程中, 如研究生的考博、就业、创业等过程中, 亦可提供更专业有效的指导与帮助。结合我校研究生管理现状而言, 每个学院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人数很少, 有的学院研究生总人数达到近600人, 也只是配备一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 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很多工作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工作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此时, 研究生的多级管理模式就极为适宜, 特别是学科的适度参与管理, 必将极大缓解这种矛盾。但是, 目前关于学科管理还没有相关的制度与明确的责任, 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钱进, 吴宁萍, 马孟珂.论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模式[J].前沿, 2007, (4) .

研究生学籍管理 篇8

关键词:学籍管理;教学管理;重要性

G647.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对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建设,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籍管理非常关键。

一、学籍管理概念及特点

(一)学籍管理概念

学籍管理就是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学习情况和毕业资格的考核与管理,是对学生由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制度体现,属于是高校教育行为的规范性管理,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前途命运。

(二)学籍管理特点

学籍管理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导向性特点。学籍管理让学生遵守法律规定,遵守道德规范,遵守校规校纪。通过约束学生日常行为,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

三、基于学籍管理的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是保护学生权益、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因此,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一)学籍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学籍管理工作是推进高校依法治校、治教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必须其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是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面对在职人员,管理难度大,需要对学籍管理进行调整和完善,树立与时俱进创新思想[1]。

(二)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现有政策和规定,高校在学籍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教学计划制定、转专业、休复学、在校最长年限、奖惩标准等。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学籍管理制度[2],通过修订校内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加强规范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籍事务,加强服务性工作,确保“不让学生添堵、不给领导添乱”。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主义教育观是高职教育的教育哲学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树立人本理念,将创新意识渗入学籍管理,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四)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是适应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要求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培养职业责任感。学籍管理是一项业务性强、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从入学到毕业的工作细节不能有丝毫差错,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错误都会影响到整个学籍管理其它环节的正常运行。要求管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增加查核环节,保证录入数据准确性,为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六)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执行规定。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按照学籍管理制度执行。要坚持学籍专门岗位制度,非学籍管理岗位人员不得办理学籍手续,同时落实好工作移交制度,保证学籍工作正常开展。

(七)加强法制意识,将法治建设运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高校在“依法治校”管理工作实施中,在法律监督下,行使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主管理的权力,对于学生具有惩处的权力。在对学生进行惩处的时候,要做到广泛调查、接受申辩和抗辩,并以书面形式出示处分决定。对于严重违反校规的学生,学校做出退学等严重的处分,要求按照规定层层审批,并在主管高教部门备案。学籍管理法制化要求在要维护学籍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同时,要保护学生合法权益[3]。

8.加强学籍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学籍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乎到学籍管理的质量,并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质量。高校需要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引导学籍管理人员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学籍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处理意识,以满足信息技术对学籍管理工作要求。

9.发挥学籍管理“引导”作用。学籍管理人员要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管理理念,在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等构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0.加强学籍管理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转型,高校教育意识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学籍管理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上的交融,使得人才转换相互衔接,实现了高校间的互惠互利,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办学机制,从而达到共赢。学籍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对学籍以主动管理,充分地发挥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引导性作用,以稳定高校正常的教育环境,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地发展,确保在学籍管理获得预期成效,实现高校学籍管理改革。

三、结论

(一)学籍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中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地位极其重要,对稳定学校教学秩序, 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稳定管理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制度,促进高校校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起到重要保证作用。

(二)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籍管理。要把学籍管理搞好,依靠每一个人,凝聚全体师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使我们能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社会里能更好地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三)提高学籍等教学管理与创新的广度、深度和方向。它将最终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高等院校学籍管理的战略思想、体系、文化和方法,为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提供理论咨询和实践指导,并在知识管理战略框架的基础上,对教学管理过程进行分解,从战略高度对各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学校知识整合战略、知识沟通战略、知识创新战略和智力资本战略,构成多角度、多层次高等教育知识管理创新战略体系。

参考文献:

[1]胡胜良.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10(11):37-39.

[2]高炜森,解媛,何影.规模发展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84-85.

[3]丁晓丽.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6):72-75.

上一篇:网络金融学复习题下一篇:写毕业的初三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