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科室自查报告
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临床
应用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 卫发[2016]14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于5月11日下午召开党组成员及科室负责人会议,会议传达了《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精神,针对我院情况要求各科室:
1、加强管理认真落实;
2、各科室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3、高度重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医疗机构科室运行和管理,严格依法执业。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规范执业。无对外出租承包科室或变相对外出租承包科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许可证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执业活动中过程中,无诱导、欺骗患者行为。医师执业严格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执业。严格遵守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
二、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强化主体责任。按照《关于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发〔2015〕161号)要求,严格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评估与管理档案。根据登记注册的诊疗科目,对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摸底调查,无超出诊疗科目范围业务。
三、加强医疗广告的管理,规范医疗广告发布。无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体上发布医疗广告。
四、强化行政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许可证诊疗科目开展业务,规范执业行为,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强化管理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制定违章违纪处罚办法,加强监督管理的机制。
(2010年8月27日)
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我科根据办公室整顿机关作风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对照目标要求找差距,坚持边学边查边整边改,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是为办公室正常运转提供财力物质保障的后勤部门。总体看,我们能够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在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等方面,有效发挥了职能职责。但与**改进机关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政治学习欠深入。***是为机关内部管理服务的,总认为只要学习好财务管理的业务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就行了。对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基本上是上面有要求就学一下,学习活动一结束就搁置起来。尤其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欠系统、欠深入,理解得不够,掌握得不透。
2、工作开展欠主动。一直以来,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在科室工作开展中,基本上是领导、同志们有什么安排和要求就做什么,满足于“有求必应”,而在主动
为大家设身处地服务方面做得不够,不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二、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在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抓好政治学习。深刻学习领会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重大论述精神,着重选择一些重要篇目加强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行,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开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2、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效能。立足搞好服务协调,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改进工作措施,提高服务效率,着眼办公室工作整体和全局部署、开展科室工作,增强前瞻性、主动性,为办公室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转尽应有之责。
3、进一步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加强内部管理,按时上下班,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抓好资金组织,搞好经费保障。严格财务制度,依法依规管理各项经费,确保资金合法、合规、合理使用。
三、科室人员基本评价
1、关于**同志的基本评价。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好,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熟练,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关心他人,协作精神强。不足之处:政治理论学习欠主动,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够。
2、关于 **同志的基本评价。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踏
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我科按照医院具体部署和要求,从提升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入手,组织认真学习了国家卫计委下发《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我科从提升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入手,采取自查自纠、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坚决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依法执业,廉洁行医。现将我科自查报告如下:
首先,我科多次开会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九不准”要求的文件精神。使每个人都有深刻的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也通过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和我院关于贯彻 “九不准”的具体要求。
其次,通过学习,认真总结,我们深切认识到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商业贿赂有很大危害性,医疗卫生行风建设,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事业改革发展成败,关系医疗卫生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最后,结合本系统、本科室的实际,自查自纠,抓好贯彻落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理以法约束自己。
通过自查发现科室防治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虽然总体进展顺利,无一例收受患者红包,索要回扣或其他受贿情况,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个别医务人员存在思想认识偏差。一是认为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是领导及某些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二是认为法不责众,别人能过关,我也不会有事。三是认为行贿方是主动的,不解决行贿问题,受贿也解决不了。四是认为虚高定价的源头不是医院,反之也不能增加科室的收入。为此,科室积极整改,制定了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结合医药行业特点,继续组织全体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2、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广大医务人员正确认识职业生涯价值取向,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忠于职守、诚信服务、严守法纪、廉洁从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反馈意见保健科自查报告
保健科按照医院下发廉洁自律通知,及时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并认真做了自查,情况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内容及精神,并强调了此次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排每周两天每天一小时的集中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并做好学习记录和学习心得,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制各种腐蚀思想的侵蚀。
二、为确保学习活动深入有序有效开展,全科进行了学习教育、对照查摆、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分步进行自查,深入学习《廉政准则》的精髓。对照学、反复学,做 到个人学习有笔记、集体学习、讨论有记录、交流有心得体会,确保把规定的内容学习学到位。
三、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扎实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廉洁从政工作常抓不懈。“公生明,廉生威”,只有使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洁从政要以坚持严格执行和维护纪律为主线,看反腐败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执行和维护纪律,更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医疗卫生历来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 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
中医护理是中医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中医 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打造我院护理工作品牌,参照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依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相关标准,拟于我院临床科室中广泛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导向,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能力,结合各科室特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促进护理事业发展适应医学技术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要求。
二、内容和要求
(一)工作要求:
1、严格遵循医嘱。药物使用和技术操作等护 理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2、执行标准规范。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遵循和贯彻中医学理论整体观、辨证施护,全面
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3、加强协调配合。在医院统一领导下,明确护理、医疗、药剂、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完善机制,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4、强化检查评估。成立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医院各相关部门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 情况的检查评估,分析问题,落实措施,持续改进。
(二)工作内容
1、全院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包括耳穴埋豆、拔火罐、艾灸等。
2、各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包括内科:耳穴埋豆、艾条灸;脾胃病科:耳穴埋豆、艾条灸;康复科:拔火罐、艾灸等;脑病科:耳穴埋豆、艾条灸等。
3、情志护理 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
4、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极拳)等。
工作要点:
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施应尊重患者。充分考虑患者习惯、喜好等。
2、应符合患者疾病证型的护理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施护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1、医院成立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对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疗效评估。
2、护理部门和护理人员职责
护理部职责:
(1)负责组织指导全院各病区规范地实施中医适宜护理技术。
(2)负责确定全院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项目,制定中医护理工作检查评估办法、标准、细则等,并组织实施。
(3)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护士长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本病区全面、规范地实施中医护理工作。
(2)负责组织开展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疗效评估及持续改进。病区护士遵照医嘱规范执行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医疗部门及医师医务科
(1)为临床中医护理实施提供医疗方面的相关保障和指导。
(2)加强对医师开具医嘱的规范化管理。
医师职责
(1)依据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医嘱。
(2)加强对医嘱执行的指导、督促、检查。
4、药剂部门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和专业指导。
5、后勤保障及财务部门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后勤保障及财务支撑服务。
(二)加强督导,落实责任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指导
支持中医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情况通过实地检查及病历追溯的方法进行督导检查,并进行通报。对于适宜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病人要求开据相关医嘱率达到1%,对于不予开据医嘱或开据医嘱后不予实施护理的科室,对责任人及科室负责人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及通报批评。
附:中医护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许文华(院长)
副组长:杨军(副院长)
姚尚(副院长)
张爱民(副院长)
成员:
于小翠(医务科科长)
吕广华(护理部主任)
申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省重点中医专病
建设单位自查材料
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病于2009年10月创建成市级重点中医专病。建成后,我们继续加人才培养的力度、硬件投入的力度、管理及科研工作的力度,使科室的两个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了适应专病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医院决定创建省重点中医专病暨腰肢间盘突出症中医重点专病。根据《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检查标准》,进行了全面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科室设置
(一)、医院编制床位 张,重点专病实际开放床位46张,占全院 %
(二)、人员结构:学术学科带头人赵明,中医骨伤主任医师,成都市中医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科主任石笋,中医骨伤主治医师。全科现有医护人员18人,职称比为高:中:初=2:3.5:7
二、专科业务量
(一)专病年门诊3万余人次,年住院400人次。
(二)年业务收入4百万元
三、技术水平
(一)医疗指标
门诊中医治疗率91% 住院中医治疗率87% 疾病诊断准确率95%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89% 治愈好转率76% 病床使用率94% 甲级病历率92.96%
(二)制定并实施了中医诊疗常规:
(三)专科制剂:专科制剂26个,分别为伤痛热敷灵、温经膏、筋骨灵软膏等。
(四)护理技术:开展中医护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8%。
四、科研教学水平
(一)长期为医学院校带教实习生,为下级院培养进修人员。科室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都达到了规定学分
(二)每年有专科方面的学术总结,发表市级以上论文6篇。
(三)市级科研课题1项
(四)市级、省级科研成果2项
五、医疗设备
专科设备:15台
总价值:225万余元
部分设备名称: PLDD 臭氧
C型臂
偏振光治疗仪
三维牵引
六、管理
(一)医院制订了“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专科的建设。
(二)有医疗文件书写及管理等医疗制度,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
工程的自查报告
根据昭通市卫生局、昭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昭通市财政局、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昭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中期督查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督查评估细则》内容,通过逐条对照打分,彝良县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自评分为650分(由于彝良县辖区内未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因此,总分750分),敬请督导检查组指导,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卫生资源现状
截止2013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0所,其中县级机构4所(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17所,村卫生室133所,个体诊所8所,民营医院8所。医疗机构共有床位数1178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96张。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拥有业务用房56000平方米。全县卫生系统编制总数884人,实有在职人员748人,其中临床专业技术人员628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4人,其中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46 1 人,占人员总数7.3%。床位670张,其中中医床位129张,占床位总数19.3%。
二、实施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总分150分,自评150分)。一是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科技、教育、农业、林业、文化、宣传等部门组成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彝良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彝政发〔2013〕70号)和《彝良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彝卫发〔2013〕87号)等,并在每年召开全县卫生工作的同时,安排部署了中医药工作。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预算5万元的中医药专项经费。二是认真实施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我县共3个乡级项目55万元,20个村级项目2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三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力建设,县中医院共培训乡、村两医务人员131人;全县完成了7个卫生院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制定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开展了人才培训工作;我县积极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1850万元,将按照标准化县中医院修建,建成后医院建筑面积将达12600平方米,床位增至200张。目前,我县中医院已实施了信息化建设、专科建设。县医院开展了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 2 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全县有167个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栏,乡级更换每2月一次,村级更换每季度1次,宣传栏更新共计330次。四是由卫生局牵头,组织县中医院有关人员,对全县17个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培训、指导,并对中医药提升工程进行了督导检查。
(二)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情况(总分165分,自评100分)。一是全县17个卫生院,目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有10个卫生院,分别是奎香、洛旺、小草坝、牛街、龙安、两河、树林、海子、龙海、洛泽河卫生院,仅占58.8%。正在筹备准备开展中医药服务的还有钟鸣、柳溪、角奎、荞山4个卫生院,力争年底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卫生院占到83%。二是辖区内17个卫生院中有5个中心卫生院,分别是牛街镇中心卫生院、小草坝镇中心卫生院、海子镇中心卫生院、洛泽河镇中心卫生院和奎香乡中心卫生院,5个中心卫生院都按要求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了相应的中医诊疗设备。三是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中中医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数比例达到20%以上的有只有2个卫生院。四是5个中心卫生院和有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卫生院,都设立了独立的中医药服务综合区,发送了中医诊疗环境,装修装饰风格突出了中医药文化氛围。五是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几乎都能运用中药饮片开展拨火罐、针灸、推拿、热敷、艾灸、刮痧、中药榻滞等6种以上的中医药技术 3 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预防保健服务。
(三)开展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情况(总分85分,自评50分)。截止目前133个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有20个,占15%。8月份将举行能西会中村医生培训,计划培训51人,理论和实践各10天,力争下半年再为有51个村卫生室配备适宜中医诊疗设备,切实开展中医药服务,全县达71个村卫生室能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逐年上升(总分30分,自评30分)。自2013年国家、省开展中医药提升工作以来,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逐年上升,上升总量达10%以上。
(五)进一步加快县中医院建设(总分60分,自评60分)。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积极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1850万元,将县中医院整体迁建,政府在土地选址、土地划拨、前期三能一平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工作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医院建筑面积将达12600平方米,床位增至200张。二是2013年县中医院已开展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工作,2014年5月已创建成功,达到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三是县中医院全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功能涵盖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综合管理等。四是是努力培育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目前,彝良县列入市级建设的专病专 4 科有2个,分别是县中医院骨伤科、推拿科。小针刀的特色疗法,也处于领先水平。五是加强县医院中医科建设,配备相关诊疗设备,进一步完善了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建设和中药房标准建设。
(六)切实加强县中医院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工作(总分50分,自评50分)。一是根据《彝良县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2013〕119号)和《彝良县2014年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实施方案》(〔2014〕34号),要求,县中医院认真组织实施,一体化管理县中医院对口帮扶的是新场卫生院和洛泽河卫生院,对口支援的卫生院是小草坝卫生院,通过支援和帮扶,3个卫生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二是县中医院已完成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并开通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远程视频网络系统,现已组织学习11期,共计参加学习350人次。
(七)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总分60分,自评60分)。一是开展师承教育工作,鼓励支持老中医带徒,选拔有悟性、爱学习、能吃苦、有一定工作经验,热爱中医的医生做弟子,传承老中医的丰富临床经验。我县已有2位名中医共带徒3人。二是认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确定县中医院为我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筛选出具有“简、便、验、廉”“安全、实用”的推广项目,本着“一学 5 就会,一用就灵”的原则,每年举办1期彝良县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共培训中医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次。三是按照《昭通市卫生局转发开展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我县审核上报13人;全县共有全科医生20人,其中中医类别的全科医生5人,占全科医生的25%;全县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中,只有9名取得中医类别医师,中医全科医生占中医类别医师比达55.6%。
(八)认真落实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总分50分,自评50分)。《彝良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彝政发〔2013〕70号)和《彝良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彝卫发〔2013〕87号)内容,我县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报销比例比西医提高10%以上,并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成药、中药制剂和及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九)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中,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总分20分,自评20分)。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十)鼓励在基层举办中医机构(总分30分,自评30分)一是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开设中诊所,6 我县中医院退修职工熊凤品同志在角奎镇大河边社区举办了“彝良熊凤品中医诊所”,方便了社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二是截止目前,全县符合条件的药店没有1家到卫生局申办药店内开设中医坐堂诊所。全县8家民营医院,均设立了中医科,开展了中医药服务。
(十一)加强基层中药监督管理(总分20分,自评20分)一是制定了《彝良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查清了我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传统知识,栽培与野生情况等中药资源本底资料,完成普查工作报告。二是允许乡村医生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如钟鸣镇木龙村卫生室村医苏世才,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中医药服务范围覆盖云、贵、川三省部分群众。三是开展了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内容包括《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等;全县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基层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采购、配送,保证了药品质量。
(十二)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三进”活动(总分30分,自评30分)。一是制定了《彝良县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切实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认真完成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任务。二是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教 7 育为载体,将中医药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宣传栏的内容,继续推进“中医中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进一步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中医药人员紧缺,严重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技术骨干力量薄弱,编制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农村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实用型人才缺乏,分布不平衡。中西医结合人才断层,一批五、六十年代的老专家基本到退休年龄,新的人才还没有成长起来,现有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基础设薄弱。农村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滞后,不能较好的提供适合中医药特色服务的医疗条件,也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农村中医药服务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院仅能提供中医诊断和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的基本中医药服务,还不能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服务。
(三)科学宣传普及不够深入。一部分群众对中医药并不认可,特别是一部分人从小到大一生病就吃西药、打针或是输液,甚至存在一些完全没有接触过中医药的人。由于对 8 中医药的不了解、不认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误解、否定和排斥中医药的现象。
(四)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支持较少。由于我县地方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对中医药事业的总体投入不足,客观上制约了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省级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只覆盖了3个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教育赢得患者认可,确保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通过新农合把中医药政策落实好,在群众中奠定深厚的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农村和社区的中医药人才引进工作,与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好的政策鼓励、吸引中医药人才去基层工作,为农村和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的资金支持,有效改善医疗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中医特色服务能力。
彝良县卫生局
自查报告
蓬溪中医院〃蓬溪骨科医院是1981年经四川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县级中医医院,于1998年建设成为国家二级乙等中医院,2004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蓬府发(2004)119号文件批准改制为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2011年6月经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复查评审合格。近两年来,我院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的相关要求,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的医院,目前经过自查,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各项标准,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蓬溪中医院位于蓬溪县赤城镇中心地带。占地面积1866.5平方米,建筑面积6292平方米,业务用房5992平方米。现有资产总额6277万元,其中医疗设备2882万元。现有员工201人,卫生技术人员174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87%。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143人。
医院编制床位150张,实际开放床位200张。目前设有职能科室13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4个,开设项目17个,特色科室有:中医骨科、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治未病”科、微创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建立有名老中医工作室,在蓬溪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盛誉。医院拥有磁共振(MRI),数字血管成像(DSA),进口16排螺旋CT、DR、C臂、四维彩超、中医特色等科技含量高的检测仪器,以及一流的全净化手术室。开设了家庭病房、远程会诊中心,具有24小时救治病员的能力。现为成都军区总医院指导医院、遂宁市急救中心网络医院、交通事故救治定点医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各大商业保险公司定点医院、甘孜州医保局定点医院。
二、开拓创新、跨越发展
医院改制以来,医院全体员工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开拓创新、超常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住院床位不断增加,截至2012年由改制时50张增加到200张;职工由35人增加到200人。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结构逐步优化,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医、药、护、技人员总数达到174人,占职工总数的87%;三是专科特色突出,中医骨伤科是遂宁市重点专科,针灸推拿康复科室批准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科中医治疗率达到70%以上;医院设有1个中医特色病区,中医骨伤推拿康复区,建有15个专科专病门诊。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火罐、中药熏蒸、中药湿敷、小针刀等中医特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0%以上,中医药技术运用率为96%。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3项,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四是医院硬件设施投入快速增长。2012年医院资产达到62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由改制之初的429万元增加到4376万元。医疗设备由改制时的300万元增加到2882万元。五是医疗业务迅速扩大。2012年门诊量达 到8.7万人次,比改制时的年2万人次,增加6.7万人次;住院病人由改制时的年400多人增加到年7444人次。业务收入由改制时的300万增加到4290万。职工收入逐年上升。医院被评为遂宁市文明单位、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市先进社会组织,市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信用A级单位、市最具社会责任的爱心企业、市不良药品反映监测一等奖。历年被县卫生局评为“卫生目标优胜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示范党支部。被县物价局评为“价格诚信单位”。医院药房被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放心药房”。遂宁市卫生局将我院树为“民营医院的一面旗帜”,2012年省民政厅授予我院“4A”级民办非企业称号。
三、创建“二甲”工作主要措施
在2011年国家“二级乙等”中医院复评合格的基础上,开始创建二级甲等医院。通过国家、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历年来开展的医疗质量万里行、中医中药中国行及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四川省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年活动检查细则》要求,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服务、特别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医院创建“二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员广泛参与。医院成立了由院长王健忠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行政办、医务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二甲”领导小组。制定创建“二甲”方案,广泛宣传动员,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认真学习标准,严格逐条自查。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逐条分解,责任到人。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派出各级各类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和学习,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问题和差距、清楚自己的责任和目标。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一是对《医院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修订,行政、医疗、护理、院感及传染病、药事管理、手术室与供应室、应急预案等7个重要方面、制度规范。二是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先后出台了《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规定》、《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疗法实施方案》、《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名老中医带徒工作的决定》、《关于提高名老中医待遇的决定》、《中医特色护理实施方案》、《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和规定,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健全的政策保障和具体的激励措施。使医院管理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上取得明显的成绩。
(三)加强目管理与考核,注重实效。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的落实,医院制订了《蓬溪中医院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和工作重点,在下达科室综合目标任务时,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同时,将月度、季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与科室奖金、评优、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选拔、外出进修学习等有效结合在一起,保证每个科室、每位员工、每个环节都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指标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核心指标,使中药饮片使用、中医单病种、中医 护理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四、创建“二甲”工作开展情况
我院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通过创建活动,医院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效。
(一)医院管理
1、严格依法执业。一是认真执行国家医疗卫生及中医药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五五”普法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学习和考核评价机制。二是严格执行执业许可证的诊疗科目,无超范围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规范。三是严格执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准入、注册制度和清退制度,没有无证执业和超范围执业。四是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准入。五是按照国家规定要求进行了执业许可证校验,无违法发布医疗广告。将依法执业情况纳入了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2、建立健全核心医疗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根据新修订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约50万字)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科室、各部门的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实行院长负责制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实施院、科两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医院“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定、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事项严格执行集体讨论制度。保证了院领导将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和深入临床一线工作。对中层管理人员及骨干进行野外拓展训练,根据医院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每年选派重点岗位和科室负责人参加省、市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按照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计划中对规划目标进行具体分解,明确发展目标和 具体的工作要求。定期对各级执行计划情况和各级各类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3、人力资源结构逐步合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大病员群众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改制以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其主要措施一是制定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和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二是健全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制定并实施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办法。三是强化规范化培训制度和措施,深入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完善“西学中”制度。四是加强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五是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六是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特别对重点中医专科和重点专业,聘请上级院校专家来院工作和讲学,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七是加强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八是加强院际之间的协作交流。截至2012年底,医院引进中医药专业18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61%,中药药剂人员占药剂人员的比例达44.4%。医疗人员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1.8:3.8,护理人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13.5。人力资源配置和结构逐步优化,能够满足和保障医院发展的需要。
4、应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医院先后承担了多项应急救援工作,诸如地震救援、防洪抢险应急准备、交通车祸救治、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等。为达到提高应急能力的高标准、高要求。一是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加强应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二是不断补充和完善应急预案。三是加强应急管理、消防、传染病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知识和能力培训。四是坚持每年举行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消防、水电安全以及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演练,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准确、有效,每年“120”急诊急救2000人次以上。医院被市急救中心列为急救中心网络医院。
5、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医院根据《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制定了信息化建设规划,每年保证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保障计划的落实。健全和完善计算机运行管理、操作权限分级管理、网络安全、值班应急等各种制度。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度安排,每年举办信息管理知识全员专业培训。定期进行信息设备维护和更新。“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病案室电子统计系统”完善;各临床科室已全面实行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电子处方,住院病人信息查询系统,银联医保刷卡系统全面开通。职能科室基本实行电子化办公,临床科室各种信息数据共享。开通了医院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和医保新农合网络直报。
6、财务管理规范。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纪律,医院财务收支和核算工作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无账外账和“小金库”;二是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合理组织收入,开源节流,将成本管理与控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三是健全和规范专项经费管理制度,保证中医药专项经费、中医药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专款专用,四是信息公开,通过院内网络、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信息公开栏等定期公布药品价格、医疗服务项目、医保信息等,设置投诉电话和意见箱,主动接受职工和病员群众监督。长期保持“价格诚信单位”荣誉称号。
7、后勤保障有力。一是规范执行后勤保障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和优化服务流程,坚持亲情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定期到临床科室征求职工和病人意见;二是建立了完善的供水、供电、供气、物资供应、伙食供应保障体系,制定了完善的水电气、消防、伙食管理应急预案;三是重点区域全部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实行二十四小时巡视制度,能够保障医院和病人的安全;四是严格执行电工、锅炉、氧气、电梯操作等特种岗位持证上岗,定期举行操作培训和应急演练;五是污水污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各项监测指标均达标;六是建立了完善的食堂管理制度,满足病员生活的需要。
8、医疗设备管理。建立了设备管理专职机构,成立了设备科,各种设备管理岗位均配置专业人员。设备管理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制定了设备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中心供氧、负压站等急救支持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建立了完善的设备档案,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建立有完整的设备维护、维修记录。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和普通科室均按国家、省、市中医药管理局要求,配置了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9、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效突出。医院制定下发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对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措施作了明确规定。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落实。一是医院树立了“以人为本、仁心仁术”的管理与服务理念,积极培育医院的团结求实和开拓创新精神,制定了体现中医特色的院徽、院训和办院宗旨,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兴院利民。二是在医院门诊、候诊、住院各科室设置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在各楼层通道布置了以中医药知识和中医古代先贤为主要内 容的书法、绘画作品。三是征集谱写了具有中医医院文化韵味的蓬溪中医院院歌,以科室为单位开展院歌歌唱比赛活动。四是充分利用新春团拜会、大型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义诊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在全院树立“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观念。五是每年安排科室负责人和中医药名老专家外出考察学习,已先后到了海南、桂林、张家界、丽江、西安华山等地,增强了医院凝聚力,发展了企业文化。
10、实施院务公开。医院成立了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制订了《蓬溪中医院院务公开制度》,按照科室职能要求,明确每个科室院务公开目录、公开形式、公开对象、公开范围和公开时间、规范了院务公开信息发布的程序和流程。建立院长接待日工作制度,设立了投诉电话,在医院各区域显要位置设置了意见箱,畅通职工及病员反应问题的途径和渠道,重大事项决定、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加强民主参与、提高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二)医疗质量管理
1、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职责,强化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一是建立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二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成立了院目标考核小组,制定了目标考核方案,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严格考核,奖惩逗硬,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输血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等委员会职能、职责,并确立一名副主任医师进行归档病历的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得到全程监控;二是严格执行各种医疗核心制度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 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常规。针对各级各类人员分别进行全面的学习培训和考核制度,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作为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三是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过关,四是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每月医务科、护理部用文件形式通报医疗、护理、药事、院感等质量管理检查考核情况,定期开展病历、处方、临床药学等质量展评,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保证了医疗质量得到及时、有效、持续的改进和提高;五是建立医疗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完善各种应急预案,规范医疗安全报告程序和医患纠纷处理程序;六是实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奖励制度。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绩效工资、考核、评选先进等挂钩,实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单项否决制度。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9.8%,治愈好转率92%,成分输血率98.4%,甲级病案率91.36%,处方书写合格率98%,医疗投诉和纠纷处理率100%,重大医疗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
2、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突出特色优势。在原市级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的基础上,又确定针灸推拿康复科作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科室,并加强科室设备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充分运用中医药传统疗法开展特色服务,以骨科为龙头,带动微创外科、西医骨科、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神经内科和中风、骨折等中医特色优势病种的治疗,并带动了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通过专科建 设,为医院树立了品牌,占领了市场,在县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着力特色病区建设,应用中医特色技术、创新中医特色服务。建立了“名中医诊疗室”,消渴、中风等15个专科(专病)门诊,住院部配备了专职中医师、整合针灸推拿科。各临床科室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中医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中药熏蒸、中药湿敷等中医特色技术,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0%以上。医院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及名医带徒的办法,先后选派10余人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新技术培训班。返院后各专业技术骨干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名中医经验,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达3项。2012年,我院申报的《贫困山区农民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治疗发展示范项目》获民政部批准。使广大患者受益,提高了中医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3、规范门急诊管理,注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一是重视环境改造和优化服务流程。先后投入巨资对门诊进行改造,设置独立导医和分诊服务台,安装空调、饮水、电话等各种便民服务设施。二是选派医疗技术骨干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三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重视中医专科、专病门诊建设,建有名医诊疗室,现开设中医专科(专病)门诊15个。四是重视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和演练,保证了急诊人员和设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4、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明显增强。严格执行重症监护病房出入标准,医生、护士均需经专业培训后方能上岗。急救设备完好率100%。重视中医急症工作和中医药参与。
5、医院感染和感染性疾病管理。一是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种规则制度、技术规范,建立了独立的管理和监管组织机构。二是严格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各种通道设计符合法定要求。三是坚持重点监控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每月通报和考核,规范报告程序和流程。四是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耐药菌株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五是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六是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管理,医院确定由专人回收统一处置。传染病报告率100%,传染病转诊率100%,医院感染率≤2%。
6、护理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护士条例》实施护理管理,健全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拟定了护理单元护士配置原则,基本做到全院护士全都实行了双证上岗。护理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每月通过文件形式通报考核结果,并与科室、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护理质量达到95分以上,可全额领取科室目标奖,95分以下,每少一分,扣目标奖1%。护理重点环节、专项护理管理、护理差错、不良事件一律实行书面上报制,护理部追踪、督查,有效地保证了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每年通过专题讲座、操作演练、自学,定期的考核、考试,抽查读书笔记等形式开展护士培训。各科根据中医单病种诊疗规范制定了相应的中医单病种护理常规。明确了中医基础护理与专科特色护理内涵,制作了《就医指南》、亲情护理礼仪规范、药物指导规范、医技检查护理服务规范、健康指导规范和体质辨识施护方案,细化、优化了入院、出院流程;入院健康教育、出院电话随访已成为护理常规的一部分,实现了护理工作亲情化、礼仪化,病员满意度96.2%。
7、药事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 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房、中药煎药室等有关标准和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岗位职责明确,人力资源配置合理。药房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开展了临床药学、坚持药品质量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药品质量监控体系和规范。严格执行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规定,全院控制抗生素品种在34种范围内,每月对排名前十位药品和用药量前十名医生进行监控,并及时考核、通报。在公众栏及时发布药品品种、药品价格和调价信息。药品调剂、中药煎煮能够满足临床和病员需要。患者和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满意度达98%。
(三)医疗安全
医院建立了由院长负总责的三级医疗安全责任体系,医疗、护理、设备、后勤等各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组织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新进人员严格执行岗前培训教育制度。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和投诉管理制度,完善入院告知制度和流程,妥善、及时处理医患纠纷。医疗安全管理职能科室定期对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和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考核,定期对大型设备、水电供应设施、压力容器、电梯、消防设施进行检测和更新,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执行双向责任追究制,对安全责任事故实行单项否决。
(四)医院服务
我院的宗旨是“大医精诚、服务人民”为了充分体现这一宗旨,我院首先从制度和规范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了医疗行为告知、患者隐私保护、患者知情同意、医患沟通和尊重患者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制度,以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权,进一步规范了告知制度的程序、流程和具体要求;其次,通过院务公开、医德医风义务监督员、回访调查、投诉电话、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患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和监督;第三,建立医德医风考核奖惩制度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医院规定凡推不掉的“红包”,交院方存入病人账户作为住院费用,院方按红包额的30%奖励医生。私自收授红包,一经发现除在经济上按红包金额双倍罚款外,院方解除聘用合同。凡被评选为“明星医生”、“明星护士”和“服务明星”的,发给奖金200元,每月奖金在科室人均基础上增加20个百分点。第五,改造、美化就医环境,服务标识牌规范醒目、且具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化服务流程等多种措施,保证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连续的优质医疗服务。
(五)医院绩效
1、社会效益显著。
医院自改制以来,充分体现民办非企业的公益性特点,努力回报社会,增强社会效益,充分体现救死扶伤,实现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每年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其优势,服务百姓,惠及人民,医院被四川省残疾人委员会定点为残疾人康复医院。
⑵、各种检查按优惠价格惠及群众(低于规定收费价)。磁共振物价局规定收费每人次770元,医院对磁共振门诊收费为每人次398元,住院收费498元,分别优惠372元和272元,2011年—2012 年共优惠97万余元。
⑶、免费义诊(三下乡优惠)送医送药。2011—2012年共40余次,金额93000余元。
⑷、送健康知识资料。两年来为群众送达25万余份,金额6万余元。
⑸、救助“三无”人员和特困户(含留守老幼优惠)。两年来达6万余元。
⑹、救助五保户。①住院伙食免费。②医疗费免费。仅就护工费、生活费两项10万余元由医院支付。
⑺、献爱心捐赠。救助残疾人两年中达到5万余元。⑻、开展优惠活动。①2011年发送“贵宾卡”3500张;②2012年送“园丁卡”2000张,每张优惠100元。改制以来,每年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开展各种优惠活动,深受群众好评。
以上开展公益与慈善活动项目每年支出合计占业务总收入的3%以上,充分体现了民办非企业的公益性特点,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回报社会。
⑼、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按照县卫生局的安排,我院承担对口支援常乐镇卫生院工作。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各项任务,医院成立了对口支援领导小组,派出医师4人次,完成了对口支援3年方案,从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援。开展会诊20次、义诊5次、转诊病人30余人、无偿支援价值一万余元的办公桌椅、候诊椅、理疗床、TDP灯等设备,目前,又将按照新的安排,对口支援明月镇、回水乡。
2、工作效率。门(急)诊人次:2011年78955人次、2012年86515人次;120出车台次:2011年2337台次,2012年2214台次;急诊人次:2011年2140人次,2012年2125人次;各种手术:2011年2441台次,2012年2754台次;出院病人:2011年6667人次、2012年7746人次;病床使用率:2011年89.4%、2012年92.6%。
3、经济运行状态。年总收入:2011年3701万元、2012年4419万元.药品占业务收入比例:2011年40.72%、2012年37%,其中中成药、中药饮片占药品收入比例:2011年52.95%、2012年54.16%。
(六)技术水平
1、中医药技术全面发展。全面传承针灸、推拿、按摩、火罐、放血、敷贴、浸泡、熏洗、刮痧等传统中医药技术,在门诊和住院得到了广泛应用,门诊中医治疗率86%、住院40%。大力应用并创新现代中医药技术,如:小针刀、骨伤康复、理疗按摩、推拿整脊疗法、平衡针灸、穴位埋线、中药熏蒸、中医护理等等。
2、中医诊疗水平稳步提升、中医优势单病种明显。近年来我院各科室建立如:消渴、中风、眩晕、石林、胁痛等17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坚持名老中医查房、会诊与病案讨论。根据国家卫生部单病种临床路径,落实了白内障、剖腹产、顺产、单纯性胆囊炎4个病种限价收费效果显著。
3、现代诊疗技术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院先后组建了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肝胆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肿瘤科、皮肤科等一大批西医学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院已能成功开展“二甲”医院要求完成的全部基本技术项目,并能 达到二级同类综合医院水平,其中开展的臭氧、切吸、DSA介入、腹腔镜、宫腔镜、前列腺汽化电切等微创技术和全髋关节置换等一大批西医技术,在本地区和同级中医院中均处领先水平。
4、中西并重相得益彰。在大力发展西医技术的同时,我院始终坚持发展中医,所有的西医科室在进行西医学科建设的同时,都尽可能注入中医药特色,保证中医参与治疗率在90%以上。
五、自查结果
经过“二级甲等”中医院创建工作的开展,我院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经过严格自查评分,第一章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总分650分,自查得分617分,每章的分值超过85%,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总分350分,自查得分339分,合计总分956分,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基本标准。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医院地域狭窄,医疗环境不如人意,而又面临着外部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二是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和医院专科特色气氛还不十分浓厚;三是由于工作量大,医患、护患沟通不够;四是中医药人才,特别是中医药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加大力度;五是医院的部分基础设施因地理条件的限制还达不到要求;六是中医特色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力争中药饮片、中成药结构比例达到标准要求;七是无院内中药制剂,制约了医院发展。2013年医院将与遂宁市中医院制剂室合作,一方面挖掘本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申报院内制剂,在遂宁市中医院加工,另一方面直接调剂应用市中医院 中药院内制剂,突破我院无院内中药制剂的瓶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狠抓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中医特色建设,进一步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为把我院建成管理科学、特色突出、技术先进、服务优良的中医医院而努力奋斗。
蓬溪中医院〃蓬溪骨科医院
【中医护理科室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中医护理常规试卷11-14
烫伤中医护理方案11-22
3中医护理查房记录06-09
中医护理心得体会10-28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07-15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109-15
剖宫产中医护理常规10-10
中医护理学学习指导06-01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中医特色)09-15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