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通用11篇)
亮点一:解决“安居难”。为彻底解决新云、秧田沟、秤杆边3个自然村因采煤等因素造成房屋
开裂等地质灾害问题,**村以解决村庄绿化、房屋亮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生活现代化为重点,按照“农村城市化、村庄社区化、村民居民化、住房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的要求,争取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的支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团结示范村。采取上级补、财政挤、项目配、站所帮、社会捐、企业出、群众筹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2008年启动总投资2914.25万元的一期安居房工程。在总投资中,上级拨款1090万元,打厂沟煤矿、大炭沟煤矿、小河沟煤矿、打磨冲煤矿、**省兴云煤矿共捐资1600万元,村民每户只要交款2万元就可住上户型为120平方米的安居房。工程结束后,可统筹解决3个自然村313户1321人的房屋安居和地质灾害治理问题,保障群众有房居住,彻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
亮点二:解决“就学难”。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村多方筹措资金发展教育。2007年以来,新华煤矿、沟发煤矿、红土田煤矿、新寨煤矿率先筹集资金260万元,兴建了新华民族小学、新寨民族小学,投资400余万元建设**完小主教学楼、食堂。投资3700万元建设**民族学校,其中大炭沟煤矿捐资413万元、群众捐资20万元、兴云煤矿捐资20万元。现在主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阶梯教室等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主排水工程已完工,食堂、厕所工程正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预计8月份内完工,9月份即可招生。
亮点三:解决“出行难”。**村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8户。虽然靠近公路主干线的自然村都修通了公路,但仍然有3个彝族自然村未通公路,其中打磨冲自然村距主公路只有500余米,被一河阻隔,群众行路极为不便。村“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愁在心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该村的行路问题。镇党委政府协调资金15万元建桥梁,群众自发捐出土地,积极投工投劳,企业出动挖掘机械支援,新建了通车公路。厦卡自然村原有14户人家,有6户因交通用电饮水不便搬到坝区居住,尚有8户群众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人背马驮的原始生活。村干部多次进村做工作,动员群众捐出土地,村委会帮助修建进村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发展难的问题。丁家脑包自然村居住着6户群众,通村的是羊肠小道,村委会协调企业捐资60余万元修通了进村道路。
亮点四:解决“饮水难”。为解决人畜饮水及工程性缺水难题,**村投资1100万元,从法凹水库引水解决法凹、**、梨树坪等4个村委会16000余人的饮水及牲畜饮水问题。以厦卡村优越的水资源为基础,计划投入1200万元建设桂花小
(一)型水库,解决厦卡等村的人畜饮水、部分工业用水及灌溉问题,目前已投资30万元完成了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
(1) 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传统文化, 为昌吉州民族团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根基。
昌吉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 成立于1954年, 是以回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 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州域总面积7.39万平方公里。有回、汉、维吾尔、哈萨克等42个民族, 总人口159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8.8%。现辖5县 (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2市 (昌吉市、阜康市) 3区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准东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有乡镇71个、行政村453个;街道9个、社区106个。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和农八师的21个团场。在昌吉建县后的漫长历史岁月里, 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了自己的家园, 正是这种长期睦邻而居、团结互助的传统, 使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和认同, 而客观上, 也为昌吉州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发展提供了传统文化保障。
(2) 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和互补, 为昌吉州的民族团结提供了经济互助的平台。
民族间的接触与交往, 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交往和文化上的交流。昌吉州借助福建、山西两省和自治区项目, 充分发挥资金和人才的优势, 深入开展对口帮扶, 加快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一是积极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近年来, 先后出台了《加快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村发展的意见》、《加快木垒县及23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举全州之力加快木垒哈萨克自治县、11个少数民族乡、22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29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发展, 对聚居在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三县的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进行重点扶持, 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通过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 促进木垒县实现后发赶超。二是妥善做好牧民定居、生态搬迁工作。昌吉州积极引导牧民发展特色经济, 帮助搬迁的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切实做到“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全州牧民定居率达65%,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了多主体、多层次的投资机制, 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发达县市、乡镇和民营企业, 投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全面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昌吉州加大对两个边境县的投入, 除国家每年安排的“兴边富民”行动资金外, 州财政按一定比例予以配套支持, 并通过引导和带动其他各类资金, 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工农业生产方式、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 大力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加快边境地区发展, 使边境地区的各族群众得到实惠。四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昌吉州用好用足贷款贴息政策, 推动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3年昌吉州共实施各类项目462个, 落实资金923亿元, 连续三年位居全疆第一, 争取国家及自治区各类补助资金80亿元, 38个援疆项目完成投资24.1亿元, 开工率、援疆资金到位率均达100%。
(3) 民族团结的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为昌吉州的民族团结提供了思想基础。
昌吉州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目前州县两级共有创建工作专职人员47名, 各部门也指定了1-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常年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考核机制上, 把创建活动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 同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目前, 州、县 (市) 已累计落实创建工作专项经费420万元, 工作用车6部, 州县各部门也按照要求划拨了专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
全州各地结合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 实现了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 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 在电视台、电台、《昌吉日报》、“西部庭州”政府网站等自治州主流媒体常年开办创建栏目, 扎实推进面向社会层面民族团结、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大宣教、大创建、大结对”活动, 积极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 培育了北庭故城、世纪园、天池“汗王宫”、“民族风情园”等20个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善民生, 为昌吉州的民族团结提供了经济基础。
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 昌吉州连续三年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针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通过对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发放技能培训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 解决了“零就业家庭”、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三类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同时, 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力度, 举办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用技术、实用致富本领等经济含量高的培训班, 实现“一年一户一人一技”的培训目标, 提高了农牧民的生产技能。统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 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发展, 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招录一定比例本地员工和少数民族员工。二是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 近三年完成了7 367户游牧民高标准定居任务, 完成7.3万户农村安居房建设, 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稳步推进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 将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向城镇、郊区、农村延伸。深入实施城乡解困工程, 逐步构建常态化帮扶机制, 做到困难家庭就医、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随时产生、随时帮扶解决。积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红十字会等慈善网络体系、社会福利体系, 大力提升城乡医疗救助、孤残救助水平。深入实施了系列民生建设工程, 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
(5)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发展, 为昌吉州的民族团结创建了社会保障。
昌吉州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资源向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市、乡镇倾斜的力度, 针对内地新疆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工作, 农牧区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比例持续提升。基本普及了学前两年“双语”教学及“双语”教育。加大教育资源向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市、乡镇倾斜的力度, 解决好城市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 逐步实现了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做好了内地新疆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工作, 农牧区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比例持续提升。突出抓好职业教育, 扩大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整合培训资源, 加强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搭建起了校企、校地合作办学、就业平台, 努力建设了面向各民族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在医疗卫生建设方面, 昌吉州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和保证饮食、用药的安全。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各类卫生事业发展资金应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巩固“新农合”成果,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县市、乡镇的群众参合率达到99.2%。强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制建设, 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持政策, 重点实施少数民族优生、优育、优教工程,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在文化建设方面, 昌吉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将创建活动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全州各县市精心打造了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品牌节庆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大力发展和繁荣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文艺精品创作。先后完成了《别失八里》音乐剧、回族舞蹈《踩点点》、新疆曲子现代戏《哈哈泉子的户儿家》等20余件舞台艺术精品。
(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为昌吉州的民族团结提供了文化屏障。
昌吉州政府一直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发掘、传承与发展工作, 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 大力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 着力打造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等文艺精品。通过开展“现代文化促进月”、“现代文化推进年”活动, 全州上下按照解放思想引领行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推进行动等“七大行动”38项内容, 精心策划开展了357项活动, 营造了浓厚的现代文化引领社会氛围。通过开展品牌文化活动, 全州各县市精心打造了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品牌节庆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大力发展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创作。
(7) 民族团结进步和表彰活动的广泛开展, 为昌吉州的民族团结提供了重要载体。
争创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昌吉州从2011年开始将过去每三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改为每年表彰一次, 创新评选方式, 开展了公众网络投票评选活动, 全州12万人参与投票活动, 累计表彰模范单位600家、模范个人1 108名。昌吉州先后在全疆、全国召开的民族团结经验交流会上做过精彩发言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昌吉州抓好社会各层面的宣传教育, 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载体, 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进宗教场所为载体的“大宣教”活动, 在电视台、电台、《昌吉日报》、“西部庭州”政府网站等自治州主流媒体常年开办创建栏目, 扎实推进面向社会层面民族团结、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常态化的宣传教育;积极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 培育了北庭故城、世纪园、天池“汗王宫”、“民族风情园”等20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这些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 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问题及时妥善地解决, 为昌吉州的民族团结消除了隐患。
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 是昌吉州民族团结的重要经验之一。昌吉州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进一步完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 及时掌握社情民意, 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同时, 规范信访秩序, 95%以上信访问题得到化解, 全力做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防范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模拟训练和演练, 不断提高发现、判断、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全力做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形成了全社会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强大合力。昌吉州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进程中创新社会管理, 化解了社会矛盾, 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群众的安居乐业。
2 建议与对策
(1) 要适应现代传播手段发展的新趋势, 多运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多开辟各族群众便于接受的传播渠道, 努力增强各种媒体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电视媒体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如何有效地利用电视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比如电视媒体具有传播覆盖面广, 传播画面直观易懂, 形象生动, 受众不受文化层次限制等优势, 但是电视媒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电视媒体在争夺媒体受众的过程显然力量不足, 不管是从节目的覆盖范围、技术的资本, 还是从电台的人才、节目源来看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卫视。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 电视媒体能否与中国第一娱乐卫视———湖南卫视联手共同打造一个宣传民族团结的节目, 把教育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 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吸引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电影媒体逐步走向了市场化, 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受众群体, 但是, 电影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 倾向于制作受众喜好的作品, 而关于民族团结题材的优秀电影极少, 这与目前的影视传媒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基于这种状况, 政府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电影。首先, 由政府搭建平台, 组织各方的力量, 从故事题材、主创人员、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大民族题材电影的专项投入;其次, 加大公益展演的力度, 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让优秀的电影和广大的观众见面;最后, 在创作民族题材的电影时, 要尊重创造规律, 避免急功近利。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媒体已成为我国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 互联网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有利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阵地;另一方面,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加大了民族团结教育舆论引导的难度。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在宣传民族团结教育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功能,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阵地,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有损于民族团结的攻击、谩骂之词, 应迅速删除, 引发严重社会后果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2)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应强化国家认同的教育, 培养公民意识, 淡化民族意识, 宣传中应更多强调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强调逾越民族界限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
民族团结应该更多地讲56个民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上形成的血肉联系, 在相互交流中的不断融合。“新疆的汉族没有不喜欢吃馕和烤羊肉的, 少数民族也没有一家吃饭不炒菜的”这些文化上自然的相互吸收现象要多讲, 而不应该刻意讲民族的不同。
目前民汉群众的民族意识都在增强, 在调整或出台各种政策时, 必须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 广泛考虑社会影响, 兼顾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心理感受, 既要使少数民族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又要避免汉族有“二等公民”之感, 离疆心理增强。
对各种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在新形势下应重新进行评估和调整。通过一些调研工作, 我们发现由于时代背景的转换和民族意识的上升, 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维护本族利益的观念在强化, 双方往往站在所属族体的角度对一些政策进行解析, 评价其公正性与合理性。
要继续加强“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和“五观”的宣传和教育。但这些宣传和教育切忌喊口号和走过场。要把这些教育切实融入到各族居民的具体生活中, 通过身边的例子, 使居民得到切身的感受和教育。
(3) 提倡各民族换位思考, 树立宽容与包容意识, 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由于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等差异, 民族间存在差异是很自然的, 宽容和包容应该成为各族民众的正常心态和行为方式。
真正的互相接触是民族关系建立的基础, 没有了民族间的交往, 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就是一句空话, 有交往, 才有了解、理解、赞同、认同, 这些都是宽容和包容的前提。为此, 可以以社区为单位, 多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促进各个民族的交流和交往。
在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的基础上, 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可以通过推荐、翻译一些反映各民族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 尤其是民族作家写的反映本民族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品, 拍摄、播放介绍各民族生活的优秀影视作品, 使各民族文化相互吸引、相互认知。
民族工作要注意考虑各民族的真实心理, 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使他们的真实想法有合适的渠道得到反映,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才能完善和制定有效的民族政策, 把少数民族干部凝聚到党的事业和旗帜下。
摘要:昌吉州各民族团结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昌吉回族自治州被列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昌吉州已全面启动了创建工作。文章全面总结昌吉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经验, 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不断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建设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示范区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统一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三个定位”,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摆在了举足轻重的突出地位,为新形势下云南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建设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科学统筹规划。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必须正视现状,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统筹各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亮点,既有长远规划,又有年度计划。目前重点要编制好《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和新一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并与国家和云南省“十三五”规划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突出工作重点。拿衣捉领,张网提纲。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立足当前,抓好重点工作。一是握紧发展这把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动力,不断开创跨越式发展的新空间和新路径。二是握紧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战略任务,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三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着力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五是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政策措施。执政之道,忧无策,更恐有策而落不实。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必须进一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强化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因族施策,分类指导,类型多样,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特别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和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增长机制。要打造典型亮点,继续实施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效应。要加强总结宣传,不断营造示范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强化落实监督。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推进示范区建设,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到实处。加强监督考核是推动示范区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考核、问责和奖励制度。要切实把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全省综合考评重要内容,对省级各部门、各州市党委、政府进行年度考核。同时,适时开展专项督促检查,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如期实现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宏伟目标。
近年来,XX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XX县关于贯彻XX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实施意见》(X办发[2018]6号)通知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营造各族干部职工勤劳互助团结奋斗的工作氛围,夯实各族干部职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为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基本概况
XX县交通运输局现有在职职工50人,男职工38人,女职工12人,汉族38人,少数民族12人(其中阿昌族1人、傣族7人、景颇族2人、傈僳族2人),退休职工3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机构健全,分工落实到位
我局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及时召开启动会。3月23日召开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工作启动会,全局3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XXX同志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二是完善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对责任目标进行分解。三是召开班子扩大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召开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会议2次,把创建工作作为提高机关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手段,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
一是通过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推动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使民族团结思想真正融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中,为实现XX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二是严格落实学习制度,下发学习计划、干部职工写学习记录及心得体会。截止目前开展民族团结专题学习教育2次,撰写心得体会70余篇。(三)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
一是制定了矛盾纠纷化解和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二是我局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件,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好民族节假日,并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民族节日活动。同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四)扎实开展好挂钩村脱贫攻坚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挂钩点位于XX镇XX村。XX村隶属XX县XX镇,地处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00公里。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由景颇族、傈僳族和汉族构成。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工作目标,成立了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XXX任组长,副书记XXX、副局长XXX、XX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所挂钩村的实际情况,要求驻村工作队按照贫困村“一高一降一有”制定完成了XX村脱贫计划,确保“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建立“挂包帮”体系,落实帮扶责任,开展“转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我局驻村工作队员按时到乡镇报到并入驻进村,并及时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调查,开展“转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摸清贫困户基本信息底数并按照一户一档一卡进行建挡立卡,找准致贫的原因,制定脱贫致富计划,做好挂村包户工作,按照科级干部挂3户,一般干部职工挂2户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和“十个到户”的要求,74户贫困户全部落实了挂钩人员和帮扶户结成对子。三是以项目为支撑,认真推进帮扶工作。自2015年以来,共投资1640万元,对XX村XX公路、XX至XX公路、XX到XX公路、XX至河边上寨公路共22.9公里的路基路面进行了提升改造。投资60万元为河边寨加设一座跨径13米的水泥预制板桥;出资2.5万元为XX村建盖了卫生间、洗澡间,安装了太阳能。这些项目的建设为XX村360户1655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为XX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此外,我局还与XX镇镇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XX村景颇族帮扶精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594.498万元。该项目覆盖了提升素质能力、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六个方面,项目建成后将有229户1117人受益。四是认真开展送温暖活动。在春节来临之际,为让贫困户村民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局班子每年都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带着慰问品、慰问金对所挂钩的XX村委会及所有建挡立卡贫困户、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慰问活动费用支出共计5万余元。五是积极倡议相关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1所小学和3个贫困村捐资116万元,为推进C、D级危房改造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总体要求,以推进直过民族地区交通基础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764.73公里,其中省道353.06公里,县道554.23公里,乡道679.85公里,村道177.6公里。全县行政村公路通畅率100%、通班车率100%,自然村公路硬化率75%,基本满足全县农、林、牧、渔、工业等的运输和群众出行需求。一是围绕脱贫攻坚启动全县195个自然村公路改造计划,开工项目174条578公里,完成率达90%。二是按照XX旅游“核心景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我们围绕XX龙门古寨、苏典下勐撇、太平下邦瓦和石梯犀鸟谷等一批生态并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实现88个景点道路连通。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个别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上级补助标准低,项目缺口资金大,自然村公路每公里缺口约75万元,大大影响了我局项目建设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统战部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我区“四城联创”重要工作,是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民族团结”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形式,也是加强和改进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根据区“四城联创”办工作要求,为切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在提升队伍尽责能力上下功夫,在行政审批能力和亲民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区行政审批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树行业新风为内容,努力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二、高度重视
我局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每年都把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工作来抓,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局工作考核重点,与全局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根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局双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计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考核办法》等,调整了四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
三、健全机制
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宣传教育。为提高干部职工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念,普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我们定期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贯彻上级有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关文件、知识以及重要意义。为了学习不走过场,制定了学习制度,建立了学习考勤。通过学习,干部职工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目的以及重要意义,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意识。
四、教育宣传
(一)教育
我局狠抓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思想教育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要求,今年来我局集中对干部职工培训2次以上,全局现有干部职工27人,参加培训50余人次,参训率达85%以上。
(二)宣传
我局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工作。宣传形式主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卡片、折册、LED、宣传栏、微信、QQ等形式等方式、题材进行。在大厅门口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宣传专栏,每季度更新一期宣传内容。
五、创建氛围
为增强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氛围,我局分别在两个大厅设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窗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宣传栏、“共产党员示范岗”、“清凉一夏”爱心驿站等。坚持开展“为民服务日”活动,践行承诺、亲民为民,营造出很好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广泛受到办事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一、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组织机构 为有序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制订创建活动规划,落实创建活动目标考核
环保局根据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结合我县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实际,制订了《环保局进一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安排》下发到各站室。一是将创建活动列入了全局年终目标考核;二是制订了创建活动具体工作措施;三是将创建活动的重点放在了少数民族灾后重建,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工作之中,使创建活动在维护民族团结与进步中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升华。
三、开展创建活动宣传,提高全民认识
我所为认真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大了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利用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宣传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使各单位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之中。二是表彰在维护民族团与进步的先进单位2个,少数民族在发展经济、走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5人,使人民形成了“三个离不开”的良好共识。三是利用党校、会议对我所干部进行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培训,通过宣传报道、与会代训的方式,提高了我所开展创建活动的透明度,使创建活动有效地开展。
四、突出重点,抓创建
我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以突出重点为根本,以注重实效为目标,重点抓好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促进各民族间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效在引导少数民族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使他们在创建活动中看得见、摸得着、有受益。一是在创建活动中,狠抓了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工作,结合全县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差异,提出了走因地制宜、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发展路子。二是在创建活动中抓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为使全县少数民族走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致富道路,加大了少数民族勤劳致富的典型宣传力度,从而激发全县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五、抓创建、促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创建活动中,我所始终围绕祖国的统一,民族间团结稳定的主题,在创建活动中切实依法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民族的团结与稳定,由于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少数民族参与社会各项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外出务工经商的涌向全国各地。
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打算
一、领导重视,工作机制健全
(一)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学校发展规划。
(二)领导班子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有专人负责,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有活动开展情况的记录和图片音像等资料。
(三)学生基本情况档案资料齐全,底数清、情况明;尊重各族师生生活习俗;建立各族贫困学生的救助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捐资助教活动。
二、宣传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思想品德、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学生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中华大家庭”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政策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法律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结合10月份“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积极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团队活动、公益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知荣辱、讲团结、树新风、促进步”的校园氛围。
(三)校园内常年有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广播站有主题宣传内容,图书馆、阅览室有供师生借阅的民族团结进步图书、报刊杂志。
(四)认真贯彻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法规,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和德育教育基地,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尊师爱校,遵纪守法。
三、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一)尊重和维护各族师生的合法权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二)校舍设施符合标准,信息系统健全,实验装备和电教设备齐全。
(三)校园整洁,环境优美。校园主要道路畅通便捷,绿化面积占学校面积的10%以上。
(四)校内无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周边环境健康、文明、安全,在规定的范围内(200米)没有网吧、酒吧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
(五)学校餐厅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从业人员证件齐全。
(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妥善调处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矛盾纠纷,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七)建立学校与社区(乡镇、村)的合作机制,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乡镇、村)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四、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一)落实以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各族教师师德高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师学历达标率达80%以上。在教学中各族师生写规范字,说普通话。
(二)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浓。近两年有教师在国家、省部级正式刊物上发表过教学论文或在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有获奖论文;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获得县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村创建活动总结
2013至2017年以来,我村在县民宗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按照“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利益”的原则要求,引导村居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不分开”的思想观念,现将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做好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经村党总支、村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村委会,办公室主任由许勇同志兼任,副主任由何跃同志兼任。
(二)建立民族团结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文武镇XX村民族工作岗位责任制》、《文武镇XX村民族纠纷化解工作制度》、《文武镇XX村民族联络员制度》、《文武镇XX村民族宗教工作学习制度》、《文武镇XX村民族团结示范展览室及物品管理制度》等工作规章制度。
二、工作开展情况
文武镇XX村辖17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5个种植
三是通过建设小组文化活动场所,紧紧围绕“团结、发展、和谐”的主题,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团结教育、科技培训、民族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村群众素质,增强群众民族团结意识,使各民族和睦相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改善民生,构建民族团结和谐村
一是加大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力度。2017年达到100%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
三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排查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全村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四是认真调解矛盾纠纷。我村积极围绕村民需求服务,以服务促创建,以服务凝聚人心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困难村民进行深入了解,入户走访,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宗教热点、难点问题。目前,我社区无民族纠纷情况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年来,创建民族示范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今天,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动员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确保我州如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下面,就深入推进我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讲3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直面问题,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州委、州zf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放在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高度来抓,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全力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呈现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示范州创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当前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一是认识不够站位不高,创建工作整体推进缓慢。
示范州创建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部分县市、部门,尤其是少数“一把手”没有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创建工作实质内涵学习领悟不够,工作思路不清、进展缓慢,影响了原定创建任务的落实。部分单位部门仅限于机关单位内部的创建,没有站在行业系统的高度来统筹全州创建工作的开展,部门创建和全州创建脱节,示范创建与日常工作相脱节,没有真正履行和发挥好单位部门在示范州创建工作中的主责作用。二是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创建一票否决风险较高。
长期以来,我州的禁毒防艾、外籍人员管理,以及宗教领域的“境外僧人驻寺”、瑞丽回民服务站管理及搬迁,治安领域“两抢一盗”等热点难点问题,都影响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给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带来挑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我州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州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与省内大多数州市相比,我州经济总量、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都还较低,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城乡和谐、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四是总结提炼不够,对外宣传氛围不浓厚。
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氛围已经形成,但是在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宣传渠道少、宣传力度弱,全州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典型事例、特色亮点不能很好的向外推送,全省、全国范围内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宣传氛围。大部分单位部门对创建工作特色、亮点的挖掘不够,对自身工作梳理不全面、总结不到位,特别是缺乏对工作亮点的总结提炼,对先进人物事迹的挖掘整理,没有把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动员、吸引到创建工作中来。二、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准确把握创建工作重大意义
(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州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发展不足任然是我州最大的问题,全州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因此,发展始终是我州第一要务,只有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脚踏实地搞好建设,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边境安宁的现实需要。
随着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加之周边急剧增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和缅北局势的动荡,我们与“三股势力”、“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斗争更趋复杂化、尖锐化、长期化,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团结是福、**是祸,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示范州的创建,在更高层面推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进步,深化“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国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守边固边意识,切实做到*有责、*负责、*尽责,确保*改革发展大局稳定,实现边疆长治久安。
(三)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努力实现了经济稳健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可以说,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事业,归根结底是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我们发展产业、发展经济,实际上就是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团结就是力量,进步就是方向,面对各族群众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的共同期盼,我们必须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全力推进示范州创建工作,最大限度凝聚起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
(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展示沿边开发开放新成就新形象的重要载体。
*具有独特地缘优势,既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节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先行区,也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开展示范州创建活动,把*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典型,有利于深化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尤其是缅甸的友好往来和合作交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我国和平发展总体战略,展示我国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良好形象。
三、行动再加快,责任再压实,全面推进示范州创建工作
(一)坚持高位推动,实现示范创建深度融合。
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州委、州zf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示范州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切实改变为创建而创建的工作思路,切实改变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分离、与全州工作大局脱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不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从日常工作中剥离出来,坚持把示范州创建工作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贯穿于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之中,与推进各级各部门主要业务、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脱贫攻坚、创建文明单位、兴边富民工程实施、建设特色小镇(村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防止工作“两张皮”,既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示范州创建目标,又要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当前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州委、州zf安排的重点节点性工作也集中在这一段时间,扶贫攻坚、环保督察、安全生产等工作都不能耽误,各县市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通盘考虑,统筹全局,将民族团结示范州创建活动与党wzf中心工作相结合,不断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和载体,创新创建形式和方法,使创建活动成为凝聚各族群众智慧力量的纽带,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要把示范州创建作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载体、创新民族工作的有力抓手、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
(二)发挥优势提炼亮点,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推进示范州创建上台阶。
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以省级、国家级考核目标为导向,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示范单位、示范乡镇、示范社区村、示范学校、示范军警营、示范宗教活动场所等创建,着力打造一批“率先发展、全面小康”“精准脱贫、跨越发展”和“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的示范典型,打造一批民居有特色、产业强、群众富、环境好、村容美、人和谐的民族特色村镇,打造一批展示国家形象、国门形象、强边固防的示范典型。宣传部门要利用自身职能优势,总揽全州创建宣传工作,建立国家、省、州、县一体的创建宣传工作机制,开展有策划、有组织的创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激发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生动力。紧紧围绕我州的优势特点,突出我州在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制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民族文化节日、群众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创建工作举措及成效等的典型和事迹,不断挖掘、提炼、总结、包装,讲好*创建生动故事、发出*创建响亮之声。
(四)以国检为目标导向,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
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再动员、再部署,从机关做起、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树好形象、当好表率,要立即行动起来,主动融入到全州创建工作大局,把示范州创建放在全局的高度谋划,融入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中推进。要按照考评时间倒排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具体目标任务,建立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对标对表抓好工作落实。要把示范州创建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主动探索、大胆创新,突出重点,彰显特色。要广泛动员各类企业、大专院校、新闻媒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推动州、县、部门联动创建一体化,真正履行单位部门在示范州创建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工作任务,按照既定目标实现示范州创建任务,提升示范创建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四)要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示范州创建提供坚强保障。
示范州创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一项系统性工程,全州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提高新形势下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XX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的发起城市之一,自1988年起,连续28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迄今已荣获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荣誉称号。为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XX市深入开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五年规划》(2010—2015),按照规划要求,XX民委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全市不断掀起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新高潮。
XX是民族大市。其特点:一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全市现有36个少数民族,人口5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1%。回族人口2.54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回族人口总数位居全省第二,人口比例数位居全省第一。二是民族区域多。XX市下辖XX、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1个民族乡(雅河朝鲜族乡)和6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三是民族自治土地面积大。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71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36%,比例为全省之最。四是历史文化悠久。桓仁五女山作为两千年前的高句丽开国都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XX、桓仁满族自治县均是满族发祥地之一。五是战略地位重要。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处边境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活动要求逐步制度化。制定了《中共XX市委 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和《XX市深入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五年工作规划(2011年至2015年)》,建立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至少专门研究一次民族工作”,“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民委委员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民族工作制度,为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活动组织逐步规范化。成立了XX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统一进行考核评比。组织、人事部门把民族团结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部门业绩的重要内容,与干部提拔、重用、奖惩相挂钩。通过这些措施,使创建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监督,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中央和省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文件下发以来,我市能够严格开展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自查自纠工作。2010年以来,省、市人大、政协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民族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4次监督检查,听取审议政府有关情况报告7次,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
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工作。
活动内容日益社会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工程,只有全社会都参与进来,才能形成氛围,取得实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继续强调抓重点、抓关键的同时,努力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和影响面,组织创建活动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军营,组织吸引各行各业、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使创建活动成为和谐XX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二、坚持政策宣传与典型引导相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始终适应时代新要求
狠抓宣传教育,打牢思想基础。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创建活动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等“四项”教育。市民委制作了大型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教育片《团结颂》,组织了全市10万人参与的民族知识竞赛,举办多次参加全省民族团结宣传月暨全市民族团结宣传周启动仪式,市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各级党校开设了民族理论政策课,定期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系统地对各级干部进行民族政策教育。
大力选树典型,营造创建氛围。在全市289个社区中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活动,召开了全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推进会,省民委副主任赵佐贤出席会议并
作重要讲话。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改善部分社区办公条件,催生了平山区兴隆社区“民族和谐楼道”、溪湖区井泉社区“少数民族之家”、明山区程家社区“评选民族团结进步家庭”、南芬区细河社区“少数民族岗前培训基地建设”、高新区祥和社区“民族团结教育进高校、进万家活动”等一批特色活动,总结出了具有XX特点的“三三四”城市民族工作模式,丰富了创建活动内容。2011年5月,召开了全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30个先进社区、30名先进个人和10个优秀组织单位。2014年召开了全市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民族团结模范集体40个,模范个人39名。在这些典型中,有替夫还债,致富不忘他人的全国道德模范标兵——XX满族自治县满族妇女武秀君,有爱心报社会、危难勇现身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XX消防支队朝鲜族警官金春明,有靠双手勤劳起家、无偿建立全市首个穆斯林厨师培训中心的回族企业家周金龙。这些感人的事例,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历史积淀,折射出了XX各族人民之间厚重的民族情谊。
三、坚持发展民族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蓄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正能量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民委协调市直各部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XX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下、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XX、桓仁满族自治县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社会事业健康推进,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受到上级国家机关、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2013年7月第三届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经验交流会(北方片会)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召开,南方60个民族自治县书记或县长、XX省8个自治县县长参加会议。桓仁满族自治县介绍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的经验。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对我市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对XX市坚持不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活动和支持XX、桓仁满族自治县科学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桓仁满族自治县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四、坚持改善民生和繁荣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新内容
市民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积极帮助解决特殊困难,保障合法权益。近年来,市政府先后投资1300万元异地重建原平山清真寺,在太子河畔建起东北“最美最好”的新清真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评语)。妥善解决了回民墓地扩建和朝鲜族文化活动场所等问题。全市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少数民族低保对象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和帮助,城市少数民族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生活有保障。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优先安排少数民族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动迁户。XX、桓仁满族自治县养老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新农保、新城保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积极落实民贸优惠政策,扶持了XX天龙洞满族民俗村等一批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十一五”以来,全市民贸企业享受贷款利率贴息1700万元,争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1100余万元。
繁荣文化生活,促进民族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精神,市委、市政府责成市委宣传部牵头,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全市共建成143个农家书屋,实现民族村100%全覆盖。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金2120余万元,挖掘保护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个。其中,桓仁五女山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朝鲜族乞粒舞表演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遗”项目满族寸跷秧歌夺得央视《舞蹈世界》展演最高奖。近年来,辽砚、满族剪纸、核桃木雕、草编、版画等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该地区民族特色产业,特别是满族剪纸创意产业园区的建成使用,目前已与国家汉语办公室达成合作意向,为全世界的孔子学院提供教材,将XX 6 的剪纸作品推向世界讲堂。
五、坚持完善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外来少数民族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
在全市设立了40个少数民族服务站,服务外来少数民族。2010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来溪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30多名维族同胞开展定期走访,帮助解决就业、子女上学等一些实际困难,2010年以来,市民委领导出面协调5名维族儿童免费进入市重点小学就读,妥善处理了两起在我市经商的维族意外死亡事件。市民委还十分关心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800多名藏族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动少数民族企业家向玉树学生赠送学生服、书包等学习用品,民品生产企业为学校购买了8万余元的音响设备。为在XX科技学院岗前培训的新疆塔城地区270多名维族师生配备了回族厨师和服务员,组织他们参加“各族人民心向党、信教群众爱祖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演出。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XX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子;必须不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活动,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切实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创造活力,推动民族工作科学发展。这些经验和体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坚持、完善和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偏小,历史欠账较多,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速度慢、水平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较重。三是城市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凸显,服务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继续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开展创建活动的新方法新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第一,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繁荣进步,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第二,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各民族共同理想,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壮大民族团结进步的精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动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书记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动员部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深入推进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大团结良好局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的实践探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引领中华各民族团结奋斗,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成就、不断走向伟大复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最根本的原则、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书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论述,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我国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描绘了宏伟蓝图。
X 是多民族集聚地区,有蒙古、满、回、达斡尔等 X 个少数民族约 X 万群众生活在这里,民族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群众基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形成了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包容并蓄、情感上水乳交融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先后获评省城市民族工作试点地区、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今年 X 市将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X 作为全市中心城区主城区,承担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这既是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对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次全面检阅。近日,区委、政府印发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要求和责任部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压紧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以建
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为指引,更加务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二、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书记总书记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着眼于 X 实际,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党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一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我们必须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
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补足基础设施欠账,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认真落实好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扶持更多民族用品企业进入全国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行列。
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服务型组织,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民族工艺、食品加工等民族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民族传统生产工艺和特色产业,推动中小企业、集体经济、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经济体释放活力、创新创业。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动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二要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共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着力点。我们要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整合资源、精准帮扶的原则,主动融入 X 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坚持城市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体生活提升与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扶贫并重,因户施策、因
人施策,确保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少数民族农民和城市少数民族待业人员进行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特别是注重提高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实施民族学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教师分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民族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实施蒙医药发展工程,扶持蒙药材种植、研发、加工,加强 X 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加大蒙医药专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力度,加快研发健字号、准字号蒙药新品种,着力培育蒙医药企业。
三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合力。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着力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使两个共同主题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全区各族群众心中。
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团结宣传月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性活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鼓励和扶持歌颂民族团结、体现时代精神的文艺创作,不断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坚决纠正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严厉打击在用工、生产、经营、服务等环节中欺诈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激发各民族之间共建和谐美好城市的活力。着力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活动,做到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四要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巩固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推进民族事务管理规范化、法律化,是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推动全社会形成更加爱护团结、全力维护团结、不断增进团结的生动局面。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辨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深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夯实各民族团结进
步的制度基础。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民族法律法规规章贯彻落实情况实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广泛开展普法教育,让各族群众懂得谁都不能逾越法律底线,真正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环境。对涉及民族因素的人民内部矛盾,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等方法妥善化解,对于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歧视和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打击。加强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妥善处理伤害民族感情、有损民族团结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加强民族关系监测与评估,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单一问题引发连锁问题、一般问题演变为民族问题,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同时,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履职能力。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要细化分解任务,强化工作措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落实和统筹推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目标任务要求,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职责,全力配合牵头单位完成各项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
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要加强要素保障。牵头领导要加强创建工作调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创建办要对成员单位创建工作实行检查工作机制,指导成员单位开展创建工作。财政部门要把相关创建工作经费保障到位。党政两办督查室要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跟踪督查,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对推动不力、进展缓慢的部门加大督办力度,对不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进行通报。
三要注重营造氛围。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规宣传及民族团结主题教育,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开辟专栏、民族团结征文、树立先进典型等宣传活动,营造全区关心、支持、参与的民族团结良好氛围。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活动实施方案10-01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创建工作规划10-31
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10-01
民族团结先进示范校创建工作集体材料11-10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07-23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三年规划05-29
学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心得体会09-16
民族示范学校创建总结07-18
民族团结进步条例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