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人事科职责(精选8篇)
一、进一步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 干部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 干部人事档案不属于任何单位或个人, 只属于国家, 是党和国家历史资料的核心内容, 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的, 是国家开展干部人事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2.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对人才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干部人事档案是储存人才资源的信息库, 是人才成长的记事本。通过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年龄、学历、专长、学习培训、奖惩等各种有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 可为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人才预测, 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 大力发掘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 干部人事档案为党组织选配最佳领导班子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
3.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之家”的重要体现。
组织人事部门要想真正成为“干部之家”, 就必须紧密联系干部, 深入了解干部, 详细掌握干部, 而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联系、了解、掌握干部的最基本信息来源。如干部退离工作岗位以后, 当遇到干部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撰写人物传记等工作时, 干部档案是唯一能供组织参考的最为准确的依据。特别是在解决和处理一些历史遗留的干部待遇问题上, 必须通过查阅和分析干部人事档案, 才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从而使干部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 真正让干部体会到“干部之家”的温暖。
二、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1. 制度化。
要建立档案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制度规定, 形成有序的制度体系和完备的工作运行程序。实际工作中, 严格履行档案转递、利用等程序, 做好档案收集、鉴别、整理、装订等环节工作, 有效避免干部人事档案在管理和使用的遗失、泄密和涂改等现象。
2. 标准化。
要按规定做到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微机室“四室”分开, 防光、防火、防潮、防有害气体、防虫、防盗“六防”设施要全部配备齐全, 并且要定期检修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档案整理要统一使用中组部推广的新型卷夹进行装订, 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3. 信息化。
要推广使用好组织系统研发的“伯乐工程”软件, 根据工作实际需要, 充分发挥软件包含的自带模板设计功能设计出不同的报表, 进而开发出各种模板, 生成各类干部人事业务表格。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自主研发档案管理软件。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种类较多, 但因程序开发者对档案业务不熟悉, 开发出的软件符合组织人事部门实际工作需要的却很少。档案工作者要发挥对档案工作熟悉的优势, 利用数据库知识自主开发适合于自身工作特点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档案目录编排、检索、转递和统计等功能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
三、建设一支过硬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队伍
1. 选准人。
一是思想政治过硬。干部人事档案一个重要作用是为组织上选人、用人提供基本信息, 直接决定选人、用人质量, 要求档案业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保证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业务素质强。作为干部人事档案人员不能单纯地充当保管员, 其工作范畴涉及到干部人事工作的方方面面, 因此,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多面手, 同时要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
2. 育好人。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同时鼓励他们坚持经常性的自学, 在学习费用, 资料订阅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档案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 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筑牢政治理论基础。要学习业务知识, 尤其是认真学习掌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细则》、《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任用条例》以及与干部人事工作相关的文件, 熟练掌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程序和要求, 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
3. 用好人。
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准确识别干部、正确选拔干部、合理使用干部的重要保证。组织、人事工作必须端正思想路线,不搞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认真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首先要出以公心,正确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我们的干部,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他们既有很多功绩、优点,但也难免有弱点、缺点和错误。正确看待干部的功过是非,是识别干部的基础。这就要求组织、人事工作者必须真实地反映干部的本来面目。功就是功,过就是过,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既不夸大,又不缩小;违背事实去美化不行,丑化也不行,歪曲更不行。不能从个人好恶、恩怨出发,更不能夹杂着任何宗派观点,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干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组织、人事工作者在评价干部时,必须坚持立党为公原则,不存私心。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还应当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全面考察干部的历史和现实表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不但要看干部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人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评价一个干部,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要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有的组织、人事工作者评价干部时欠公平,只看一时一事,不看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只凭印象,不看本质和主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这些割断历史、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如不加以改正,对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新时期的组织、人事工作危害极大。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更重要的,也是更不容易做到的,是要切忌以领导个人的喜好作为衡量干部的标准。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标准,敢于从实际出发,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那种领导说好就跟着说好,领导说坏也就附合着说坏的作风,不是组织、人事工作者应有的作风。明知自己的看法符合干部的实际,但与领导的看法不尽一致时,不敢坚持自己的正确认识;认为凡是上面表扬过的,领导主张提拔的,就不敢说一个“不”字,即使这个干部有明显缺陷和错误,也不敢反映,不敢批评,惟命是从,这必然影响党的组织、人事政策的贯彻落实,必然给干部队伍带来损失,因此,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爱护干部,不为流言所动。当听到反映干部的问题时,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决不能听风就是雨,轻易下结论,更不能把道听途说的东西向领导反映和作为使用干部的依据。对那些与事实完全不符的非议,要认真澄清,帮助挽回影响。
坚持任人惟贤,反对任人惟亲
按照德才兼备、任人惟贤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坚持任人惟贤,就要按照党的干部政策,把坚持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宗旨、德才表现突出的同志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坚持任人惟贤,反对任人惟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求全责备、迁就照顾和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必须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是只看表面,不看本质。有的组织人事工作者选拔干部只把眼光停留在表面印象上。他们或者选拔能说会道、善于活动者;或者选拔胆子大、敢于决策者;或者选拔顺从领导、惟领导是从者。
二是眼光狭窄,气量小。有些人选拔人才,只把眼光盯着自己的周围,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打转转,眼光短浅、鼠目寸光。还有的人,嫉贤妒能,只愿用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愿用比自己强的贤者。
三是思想保守,求全责备。这种倾向,是把党的干部条件绝对化、神秘化,选拔干部,总想寻找“完人”和全才。
四是把资历和文凭绝对化。选拔干部只注重资历和文凭,认为资历和文凭就是水平,而忽视干部的实际能力。
凡此种种,按以上标准选拔干部,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或者压抑埋没贤者;或者无才可选,选不出贤者;或者把只有虚名而无实际能力的人当成贤者推向领导岗位。这些倾向,对党的事业十分有害,必须坚决予以克服。
积极荐贤举能,自觉当好人梯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组织、人事部门最重要的任务,是按照“四化”标准,做好干部的选拔配备工作。为此,组织、人事工作者必须公道正派,既要坚持实事求是、秉公办事,还要有人梯精神,知人善任,广纳群贤,更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做到善于挖掘人才,积极推荐人才,合理使用人才。
积极挖掘人才,就是要善于发现人才,准确地识别人才,扩大选才范围,把埋藏在群众之中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发现和识别人才,是一个“剖石为玉、淘沙为金”的过程。组织、人事工作者要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干部,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包括企业的CEO在内的领导人才都来自于群众,又生活和工作在群众中,其思想业务素质究竟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渠道,认真考察了解,才能发现真正的优秀人才。
热情推荐人才,就是要有容才之量,将所发现的人才,积极推荐给领导和机关,委以重任,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容才之量,就是要以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选才用才。要善于包容、吸纳、凝聚各种各样的人才。如果我们发现人才后,不委以重任,只是把他们束之高阁,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而人才的浪费是一切浪费中最大的浪费。组织、人事工作者,尤其要注意从党的事业、企业发展这个大局出发,把品质好、有胆识、有才干的干部,包括那些比自己资历浅、曾当过自己下级、特别是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推荐上去,提拔起来,决不能嫉贤妒能,成为人才脱颖而出的阻力,把他们埋没、压抑。
合理使用人才,就是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特长,合理任用。要把那些学有所长但不擅长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安排到适应的专业岗位上去;把那些既有专长又有组织和领导才能的干部选拔到企业的领导岗位上去。这就是说,擅长当CEO的当CEO,擅长坐机关的到机关,擅长做一线工作的到一线,擅长搞科研的到技术部门,而不能造成学非专用,用非所长,让人家干那种不能做又做不好的工作。尽量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发挥他们的最佳效能。要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业团结人、凝聚人。对他们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从各方面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舞台。同时,对这些人才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适当的待遇留人。
立党为公,两袖清风
组织、人事工作者手中是有权力的。这种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组织、人事工作者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行使职权,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为党委当好参谋,为企业干部队伍“四化”建设作出贡献。相反,不能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尤其是搞以权谋私,只能干扰破坏党的干部政策的贯彻落实,败坏党的声誉,挫伤企业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秉公办事是党对组织、人事部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组织、人事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风格和品德。在这点上,绝大多数组织、人事工作者能够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不开后门,维护组织、人事政策的严肃性。但也有少数干部工作原则性不强,讲情面不讲纪律,讲关系不讲政策,“开后门,送人情”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有的被老上级、老同学、老同事、老乡的关系所困,为给他们及其子女亲属安排位置、调动工作、加官晋级,竟弄虚作假,引起群众公愤;还有的收受贿赂,干出了违背原则、违犯组织纪律的事情。所有这些,给组织、人事部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作为组织、人事工作者,应该勇敢地冲破“关系网”的羁绊,理直气壮地讲真理,不讲面子,坚持原则。对那些不该办的不办,不该给的不给,不该用的不用,不该升的不升,真正做到选人得法,用人得当,置人得体。当前,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敢于顶住“说情风”。在干部提升、晋级、调动、奖惩等问题上,有些单位说情风比较严重,使得组织、人事部门左右为难。但是,作为组织、人事工作者,不应因为有人说情而变动原意图,不应因说情而改动原计划。一句话,不以关系、后台利益来取舍一个干部的任用、升降,按照需要和政策以及干部的具体情况,该怎么定就怎么定,大不了“得罪”几个人,而得到的却是党的利益没有损害。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为维护党的原则而做出一点个人牺牲也是值得的。
其次,要顶住“送礼风”。有的人为了自己或子女达到提升、调动、晋级的目的,热衷于请客送礼,而个别政策观念淡薄、意志比较薄弱的组织、人事工作者,经不起这种送礼风的引诱,违背原则,为人所用。送“礼”者之所以有市场,主要还是“受礼”者喜欢贪便宜,我们的组织、人事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送礼者,一般都是想吃小亏占大便宜。一旦你满足不了人家的欲望,有的就会反目,有可能使你落得个占小便宜吃大亏的下场。因此,必须引起警觉,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自己营私的资本,否则,总有一天会倒霉的。组织、人事工作者要努力克制私欲,刚正不阿,使送礼者失去市场。当然,强调秉公办事,不是要死板地去执行政策,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党的干部,不论其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和职务高低,到什么地方和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应由组织按照党的原则,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本人德才条件做出决定,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这是革命事业和改革发展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组织、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强调干部在个人工作问题上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意味着组织可以不听取本人意见,不顾干部的专长和困难。只要不违背政策和原则,又有利于干部积极性的发挥,就要适度灵活,尽可能使干部扬长避短,施展聪明才智。这与坚持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不谋私利,是组织、人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必须严加遵守的一条重要纪律。每个组织、人事工作者都应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特别是不要插手子女、亲友的工作调换、职务升迁等事宜。他们的情况,所在单位最了解,哪个优,哪个劣,哪个该调换,哪个该培养,人家最有发言权,完全应该由其所在单位的组织来决定,自己不要以示意、传话等不正常的做法来干涉。当组织、人事部门研究自己子女、亲友的提升等问题时,应当主动回避,不要过问,不要参与讨论,更不要去说情。对自己和自己的子女、亲友提升、调动、入党等问题,不顾党的原则和政策规定,利用种种不合法的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这样的人不配做组织人事工作。作为一个好的组织人事工作者,必须严于律己,用自己的无私精神和模范行动去赢得人们的信任。
(作者系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组织部部长)
一、煤矿企业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资源配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取决于诸位的抉择水平, 组织人事工作的成效,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组织人事工作人员要政治上过硬, 自觉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武装自己, 坚定理想信念,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始终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提高政策运用能力和水平;要善于谋划工作, 加强能力建设, 开拓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人事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煤矿企业组织人事工作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 煤矿企业组织人事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国有企业在分配制度上还没有完全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使煤矿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急需人才引不进来。二是从队伍知识结构上看, 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不算太少, 但由于制度原因, 近年来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三是企业组织人事干部能力不高。表现为工作经验少, 工作能力欠缺, 办事程序化等。企业对干部搞组织人事方面的能力建设重视不够。四是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不少干部搞组织人事工作仅凭一时热情。
三、加强煤矿企业组织人事工作要做到“三个必须”
(一) 、必须创新理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做好煤矿企业组织人事工作:
一是要创新理念。摆脱那些不适应现实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 变革传统工作思路中不适应现代要求的内容方法, 探索人才共享工作机制,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要实现优化人才配置, 把促进人才健康成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 努力营造帮助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环境。组织人事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好人才资源, 真正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 实行能者多酬, 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
(二) 、必须创新机制, 为人才发展构筑平台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决定因素。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必须深化组织人事改革, 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
一是要高度重视组织人事工作。要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制度,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 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 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构建科学人事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聘用、管理机制, 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 坚持市场配置, 建立起一个让人才能够自由合理流动的机制, 使人才在流动中成才和发挥作用。
三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要通过公开招聘、雇佣、借用以及假日型、契约型等多种形式引进各类人才进入企业经营的主战场建功立业。
四是配套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 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如集团近年来的薪酬激励, 以贡献大小、效益多少等给予不同的奖励, 还有晋升、福利等激励机制, 不仅吸引和利用好了各类人才, 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提升了创造力, 为物资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 、必须强化组织人事工作队伍自身建设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煤矿组织人事工作者要找准人事工作的科学定位,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确定工作思路。努力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 进一步增强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上, 坚持高标准、高水平, 创一流业绩上, 以实际行动体现自己的价值, 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一是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组织人事部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 思想性、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 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加强党性修养和人品修养, 要有爱憎分明的磊落风范, 淡薄名利的高尚境界, 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前瞻性。
二是坚持秉公尽责的原则。组织人事工作就是按政策办事, 工作水平的高低也主要体现在对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为此, 组织人事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业务、学政策, 把握好政策界限, 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同时还要具备识人用人的能力, 通过设置模拟课堂进行培训, 就人才激励、考核、管理等专题进行政策运用研讨, 增强政策运用水平。准确客观地评价人才, 综合分析一个人整体内在素质和能力, 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人力资源, 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三是提高工作的创新能力。增强工作创新能力, 除了组织人事干部自身要具备德才品质, 知识结构, 思维方式等基本素质外, 最关键的是要创新, 使思想观念跟上形势的发展。必须主动接受新事物, 认识新事物, 研究新事物, 把现代科学理念和现代技术运用到组织人事工作中去, 善于发现和总结经验, 并提炼升华为规律性的认识, 不断推动工作创新。
[关键词]组织人事制度;地方政府;财政风险;财政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31-02
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地方财政资源弱化,财政供养人口膨胀,财政收支矛盾尖锐,政治经济腐败等行为的祸首,致使地方财政困境不断恶化,地方基层组织运转举步维艰。笔者针对此问题,从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加速缓解地方财政困境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以法律制度强大的威慑力,净化地方政治经济环境,为地方财政减压解困保驾护航。
一、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受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缺陷的影响
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制度环境,决定地方政府官员的任命、升迁完全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不受地方纳税人及广大民众的意愿约束。必然导致在决策时只对上级负责,而对本级甚至下级极不负责的行为。
一是进入制度不合理,财政供养人口膨胀,加剧了地方财政负担。近年在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财政供养人员膨胀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在小区域(地、市、县)、小范围(单位部门)内,存在党政领导个人说了算,必然出现“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群录效应,不仅财政供养人员迅速增长,而且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和其他临时人员也迅速膨胀,地方财政风险不断加剧,为今后转正而增加地方财政供养人口加剧地方财政负担埋下了祸根。
二是党政领导干部业绩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弱化了地方财政资源。我国各级政府党政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评价,主要取决上级政府及组织部门,而不是同级权力机关,也不取决该辖区内公众的意愿和要求。那么,下级党政领导无论在个人政治生命,还是在财政资源上都有求于上级,于是出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不顾地方自身财力,劳民伤财大搞项目建设追求所谓的“政绩”。同时在与上级政府争夺地方财政资源时,始终处于被动与弱势地位,不可能理直气壮弃个人政治前途于不顾,而是顺从上级意愿,弱化地方财政资源。
三是干部选拔制度不合理,导致人事腐败、职务消费盛行,加剧了地方财政困境。由于我国自下而上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是由上级直接任命,必然导致上下级关系非同一般,或通过不正当关系获取职务。为保持现职甚至获取更高的职务,利用职权之便进行公费旅游、公款行贿、公款赌博请客送礼拉帮接派等违反财经纪律的恶行,千方百计迎逢上级,融洽平级关系,于是在小区域、小范围内,出现越“病”越提拔,甚至越有个人前途的不良干部提拔恶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自身财力于不顾,助长人事腐败和职务消费之风,催生政治经济腐败,使地方基层组织运转举步维艰,地方政府财政困境不断加剧。
四是监督力度弱化,处罚重心偏离,地方财政风险危机重重。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在现实中因进人用人引起公款赌博、请客送礼、公费旅游、公款行贿、公款装修私房、装修豪华办公室、虚开发票套取公款、违规配套小车和通信工具,甚至频繁调换小车等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在监督过程中和对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力度方面,因受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之间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的影响,处罚重心发生严重偏离,将重心转嫁到对单位部门的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上,而忽略对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致使直接责任人因违法违纪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搞权力的短期行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盲目上项目负债搞建设,以及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同时也助长了他们的贪婪之心不断借机敛财,致使单位部门甚至整个地区财政困境进一步恶化,财政风险危机重重。
二、完善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一是严把进人关,推行“省级代录、代管制”。为防范财政供养人口迅速膨胀,缓解地方刚性支出压力,省级以下各级政府部门招录人员时,建议由省级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录用人员的规定,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参加省城统一招考,体现“公开、公正、公平、选优”的录用原则,推行“省级代录、代管制”。杜绝在小区域、小范围内因党政领导个人因素的影响,引起“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不良群录之恶习。
二是改进领导干部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取消上级下达的不合理、不科学的考核指标,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各地区以及地区内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进行分别设计较为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以防范财政风险促进地方解困为重心一系列的,能够指标化的领导干部责任评议和追踪问责制度。
三是完善领导干部选拔升迁制度。严肃选拔纪律,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理决定》和《干部考察工作规范》以及各省《关于防止和纠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加大监督力度,为防范不正常提拔升迁的出现,尤其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身边的人员,通过发挥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和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加大选人用人工作的监督力度。推行责任连带追究制,在明确干部推选及考察责任的基础上,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强化责任连带追究。有效防范在小区域、小范围内,出现越“病”越提拔,甚至“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群拔不良风气,从源头防范人事腐败,刹住职务消费之风,促进地方财政困境的缓解。
四是加强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力度。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项目投资决策情况、赤字负债增减情况、财政供养人口增减幅度、用人失察失误情况以及廉政建设等进行审计。看是否搞权力短期行为,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公款请客送礼、打牌赌博、炒股投资、装修私房、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公款行贿跑官要官、公费旅游、虚开发票套取公款,以及为自己装修豪华办公室、违规配套小车、通信工具、频繁调换小车等违法违律行为,加强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看是否搞权力短期行为,有无违反财经纪律和廉政纪律,增强其法纪意思、责任意思和管理意思,强化领导干部权利的制约和监督力度,促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2. 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续签与管理; 员工档案管理,以及转正,离职手续办理,劳动纠纷处理;
3. 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公司行政制度的起稿以及实施监督,文书通知;
4. 负责安排、主持公司大小会议, 活动策划等,包括公司庆典、年会安排、会务组织、文体活动安排等;
5. 负责公司各部门的行政后勤类相关工作,办公用品采购管理;办公室区域卫生,植物打理;
6.突发事件跟进(员工电脑故障联系人员维修,断网,固话故障问题跟进);
7. 负责员工考勤统计,绩效文件收集,薪酬变动;
8. 负责公司办公用品及部分劳保用品采购及管理;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创新;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39-2
1 组织认同视域下地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分析
我国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存在两方面的典型情况。一方面,在面临诸多经济发展过程的挑战时会逐步转向创新的道路,因为改革一些陈旧的人事制度中的某些过时的条款或执行机制对于高校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能抓住新机遇。地方高校为了把握新机遇,更应该着手全方位地调整以人事制度为重点的各种制度,及时化解一些由于高校人事制度部分或某些条文因不合时宜而引起的矛盾,这才是有效推动其自身乃至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各自所在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将一些人事制度引进来,从而在人事管理上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形成一种自律机制,为高校的正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对于一些错误的管理方法我们要及时进行改变,对于好的人事管理经验方法要给予充分的借鉴和利用。在组织认同视域下,地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若因循守旧就会引起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管理工作让较为生疏的人担任后,会降低一些高校职工的满意度,这样一来,有可能会加重人事制度的不合理运用,从而严重制约高校的长远发展。从另一个层面上理解就是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只是站在学校的管理高度进行安排部署,这样做不仅会造成教师的严重不满,还会严重制约学校的科学发展。
2 重视组织认同视域下地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
途径
2.1 人才队伍建设措施要合理
地方高校往往由于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不够重视,从而会严重的制约人事制度的创新。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具体工作,还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思维定势。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人才管理观念为本,科学化地引进一些发展的思路,及时改变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从而卓有成效地促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迈向新台阶。可是,当前有许多地方高校在探索人事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巨大作用,只是从其他方面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这样做很可能会使人事制度创新面临着畸形发展的盲区。
2.2 重视改革配套制度
地方高校一方面要强化其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更要认真地反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从而做到在创新中预防。地方高校往往由于没有重视人事制度创新的配套措施,从而严重制约了有关重视人才政策的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严重影响到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2.3 重视人事制度创新,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人事制度创新。人才在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高校要强化各种各类人才引进的有效措施,同时,更应该着手重视探索高校人事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同时,地方高校应逐步转变一些关于人事制度的思维模式,将一些错误的人才培养观念剔除出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以迎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创新的良好发展机遇。更应该着手分类稳定高校人才的流动,这是强化高校人事制度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地方高校对于加强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关键还在于探索人事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创新在多方面的规范化,尤其应该常抓教师中的高职称高学历(即“双高”)人才不放松。因为教师人才队伍的“双高”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人才素质的显著提高,从而在人才队伍加快建设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人事制度创新及其有关措施得到认真贯彻落实,才能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2.4 人事制度创新须强化“安心”措施,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我国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在一些具体的“安心”措施不力。一些“双高”或有突出专长的教师在面对外地外单位各种诱惑的过程中,倾向于一些待遇好且稳定的地方去任教,这样就使得地方高素质教师队伍难以稳定。地方高校人事部门须深入实际探索人事制度创新的具体的有效途径去解决问题,根据人事状况的实际,运用一些好的“安心”政策来鼓励人才继续留任,这样会对地方高校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强化“安心”措施,除了提高各种待遇之外,还需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此外,在组织认同视域下,做好养老保险工作也是地方高校进行人事制度创新以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这样做,就调动了“双高”老师继续留任的积极性。钻研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建设的相关办法可知,通过创新寻求有效路径才能够化解人才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使人才“安心”从而有效地解决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问题。
3 探索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创新有效路径的策略
3.1 落实岗位聘用制度
岗位的管理制度一定要符合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够只重视留住人才,而没有从最基本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手;否则,会严重制约我国地方高校人事制度管理的落实。一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在地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够抛弃原来好的做法,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地方高校人事制度经验引进来,树立起正确的管控思维;另一方面还需要逐步完善相关管理经验,借鉴重点高校在岗位聘用方面的一些好经验。
在组织认识视域下,地方高校要做好人事制度创新工作,就得学会从最基本的认识管理开始,不能够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定要把握好自身发展的实际,认真总结人事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让人才有位而有为,让其立足岗位开拓新的境界,努力将地方高校人事制度的创新作为地方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理论课题。在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创新的实践中,高校人事制度与时俱进地创新的重要性将被更多的人事工作者认识到。为了更进一步搞好高校人事制度创新,地方高校不得不从岗位聘用入手以稳定人才保护人才。
3.2 落实在岗人员管理制度
对于具体的在岗人员来讲,是一种人事制度管理的基本问题。如何进行落实,还需要以强化管控方案实施办法为突破口,努力完成高校人事制度的革新问题,以最基本的岗位编制为基准,突出发展的要求和最基本的控制方法,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落实,就不会出现人才无故流失的现象,同时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讲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在追求发展中,更应该注重公平合理地作出在职人员评估。在在岗考核的基本内容上,注意考核对于在岗人员能力的实质分析,确保在岗人员能力真实可信,对于员工能力与岗位责任不相适应的部分作出及时的整改,侧重在岗人员的自我总结,按照审核、评估、反馈、重新规划的步骤为在岗人员的职责重点进行更新。
3.3 加强地方高校人事管理“软环境”,完善民主体制
所谓地方高校“软环境”指的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环境,学术研究环境,科研物资力量等。加强地方高校“软环境”的建设,是地方高校人事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大大改善地方高校自身形象。通过人事制度创新,地方高校能为在岗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环境与技术支持,保证在岗人员对于岗位的热情,能增强员工对于学校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总之,在组织认同视域下,地方高校建设离不开从实际出发去探索人事制度创新的有效路径,唯有如此方能增强人事工作的科学化,这也是营造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参 考 文 献
[1] 吴燕语,石澄贤.我国高等院校学分制现状浅析[J].价值工程,2010(28).
[2] 王立杰.地方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
企业组织人事干部工作经验少, 理论功底不深, 工作能力欠缺, 办事程序化、规范化差。企业对干部搞组织人事方面的能力建设重视不够, 多强调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不少干部搞组织人事工作仅凭一时热情。因此, 必须加大企业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 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和能力建设, 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活力。
二、加强企业组织人事干部能力建设的策略方法
1、建立持续教育的导向
组工干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站得高, 看得远, 抓得实, 不断的“充电”, 补充“营养”。针对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现状, 一是在知识结构上, 不仅注意学习组织工作的相关知识, 打牢深厚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 而且不断扩大干部的知识覆盖面, 了解和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历史和外语等方面知识,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建立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二是在专业结构上, 加强对组工干部的专业培训, 特别是党建理论、组工业务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 不断强化专业的精深度, 注重增强专业的复合度, 使组工干部真正成为“业务通”、“多面手”;三是在能力结构上, 围绕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 大力培养和提高组工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加大实践锻炼与理论应用的结合度。达到多管齐下的持续教育, 注重长效的全程培养, 以促进组工干部的素质建设进程。
2、要在实践锻炼中增本领、长才干
结合具体实际, 企业组工干部要注重增强五种能力:一是认识力。关键是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头脑, 有较强的识人辩人能力, 能对一个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沟通力。善于沟通, 在沟通中增进理解和信任, 改进服务, 推进工作。三是协调力。组织人事干部面临的工作局面将逐步呈现出复杂性和矛盾性, 必须加强各方面的组织协调, 有效地整合资源, 化解矛盾。四是执行力。组织工作性质决定了组织人事干部特别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 切实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五是创新力。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本领, 把创新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领域。
3、明确标准, 抓实作风
对照《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的有关要求, 开展好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从小处入手, 改进机关工作作风, 制定《办公室文明公约》, 使组工干部树立严谨负责的工作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从点滴小事做起, 勤勤恳恳工作, 踏踏实实做事。坚持手勤、口勤、腿勤, 给一个笑脸、让一个座位、端一杯开水、做一个明确答复、道一声再见。可以将组织部干部及所承担工作和标准向全社会公布, 促进组工干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主动性, 急群众之所急, 想群众之所想, 弘扬严格自律、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
4、深化作风建设, 不断提升组织部门服务水平
以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党员干部和群众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 深入贯彻落实了《关于进一步服务党员干部十八条措施》, 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坚持“开门评议”制度, 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民主测评、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等形式, 广泛征求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了信息化建设, 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组织工作调研工作管理办法, 完善部机关全员调研工作责任制, 加大调查研究力度,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认真调查研究, 掌握“下情”、了解“外情”、吃透“上情”;实行信访工作定人定案制, 做到信访问题件件有回音, 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努力化解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
5、努力加强组织人事部门的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动态过程, 它强调目标和方向, 更强调措施和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断前进以及组织人事工作的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 对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 加强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战略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必须坚持不懈地抓, 必须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 必须大力推进制度建设”的要求, 从实际出发, 抓住自身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 从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一是努力加强理论修养, 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加强理论修养, 最根本的是深人持久地抓好理论学习, 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组工干部头脑,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提高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完善组工干部理论学习制度, 明确规定理论学习的内容、计划、方法、考勤考核和组织领导等, 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为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理念, 践行公道正派要求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努力加强思想修养, 不断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注重增强党性锻炼和自我修身。从个人方面讲, 要运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战略思想经常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习、工作等进行思考总结, 查找“不相适应”和“不相符合”的问题,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 提出整改措施, 明确努力方向,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目的。三是努力加强道德修养, 不断塑造高尚人格。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新时期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先进事迹和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等活动, 大力弘扬以公道正派为突出特征的组织人事部门职业道德, 培养组工干部坚持真理、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 真正做到讲真理, 不讲面子;讲原则, 不讲人情关系;讲奉献, 不计名利待遇。
三、总结
1、以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
契机, 进一步兴起组织系统学习“三个代表”新高潮,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在实际工作中,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进一步提高全体组工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2、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
对照“四个必须、两个满意”要求, 重点“看”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业务工作上整改的问题是否反弹, 已制定的制度是否落实到位, 已向社会公开承诺的事项是否办理妥当, 公道正派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否形成, 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保持公道正派的长效机制, 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让全党满意, 人民满意”的表率部门。
3、通过自身建设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自身建设是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行动, 关键在效果, 要把自身建设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迅速转化为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全新有力的工作举措, 扎实工作, 奋力拼搏, 树精品, 出亮点,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加强干部队伍“活力”建设[J].新长征, 2010, (03) .[1]张志军.加强干部队伍“活力”建设[J].新长征, 2010, (03) .
一、组织干事岗位职责
11.负责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的建立、整理工作;负责聘用人员合同管理。
12.完成党政领导和部(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组织干事岗位聘用条件
1、中共党员,政治素质高;
2、了解党务工作,奉献意识强;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服务意识强。
二、劳资干事岗位职责
1.在组织人事部(处)部(处)长领导下,负责学校劳资工作。
2.根据国家和省政府工资政策,负责全校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工作。
3.负责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的确定、转正定级工作。
4.负责办理全校在职职工调进调出、招聘解聘等人员的起薪、停薪手续,教职工因职务职称异动而引起的工资变动手续。教职工请假、处分的工资、津贴的异动工作。
5.负责全校教职工奖酬金、岗位津贴及各种补贴的审核工作。
6.负责全校教职工因公受伤的鉴定及评定残废等级手续的办理工作。
7.负责死亡职工的抚恤、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审核工作。
8.负责全校教职工关于劳动工资问题的咨询、解答工作。
9.负责劳动工资有关文件、资料、统计表和有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归档、装订和保管工作。
11.负责全校教职工的养老保险和聘用人员保险工作。
12.完成部(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劳资干事岗位聘用条件
1、中共党员,政治素质高;
2、了解人事工作,奉献意识强;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服务意识强。
三、师资干事岗位职责
1.在组织人事部(处)部(处)长领导下,负责学校师资工作,抓好师资队伍建
设。拟订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措施并组织实施。
2.6.办理教职工校外进修手续。
7.办理教师资格证书发放、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普通话等级证书测试、各类以考代评系列执业考试报名。
8.协助聘请校外兼职、客座教授,配合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办理人事调配手续。
9.负责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优秀人才候选人的推荐和材料申报工作。
10.负责工作证的制作、发放、登记等工作。
11.负责经费请领与报帐。负责出车安排、报刊杂志的订阅和办公用品的购置及管理。
12.完成部(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师资干事岗位聘用条件
1、中共党员,政治素质高;
2、了解教师工作,奉献意识强;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服务意识强。
四、离退休干事岗位职责
1、在处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离休干部和退休厅级以上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离休干部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规定,维护离休干部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离休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工作。
3、深入调查研究,热情接待来信来访,了解掌握离休干部的思想、生活状况,关心离休干部的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4、负责离休干部的活动经费的预算,按有关规定统一掌握和使用好各项经费。及时组织搞好老干部各项费用和节日物资的发放工作。搞好老干部活动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活动场所设备添置计划工作。
5、有计划地组织老干部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做好70、75、80岁以上离休干部生日慰问和生病住院老同志的探视慰问工作,做好离休干部的特困摸底和补助工作,对长期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老同志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7、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离休干部丧葬和善后处理事宜。
8、负责离休干部工作计划、年终总结和各种统计报表及老干部信息系统管理的采集、维护和信息上报省老干局等各项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9、负责组织召开离休干部会议,商量研究有关工作。
10、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热爱本职工作,开展优质服务活动。
11、积极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离退休干事岗位聘用条件
1、热爱离退休工作,思想素质高;
2、了解离退休工作,奉献意识强;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组织部人事科职责】推荐阅读:
组织人事科长01-04
组织人事科人员考察材料12-13
组织人事督查方案09-11
组织人事个人总结范文06-03
地税系统组织人事要点10-18
组织人事干部述职报告09-20
组织人事处工作总结05-29
二〇一〇年组织人事科工作总结09-30
组织人事处个人工作总结07-27
省委组织部工作职责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