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论文(共8篇)
山东省嘉祥县第四中学 张忠先
摘 要:挖掘乡土人文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收集地方俗语、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适时、适量、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同时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乡土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乡土文化 人文素质 课程改革 精神家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乡土文化蕴含丰富,包罗万象,从根源上讲它是传统文化滋生繁衍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它反过来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浸润着乡土文化,使之愈加丰实醇厚。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彼此呼应,相交相融,可以说,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千百年的乡土文化,有它独特的风格 ,课堂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乡土文化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挖掘乡土人文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内容和悠久的历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乡土文化。如我们家乡处于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曾子故里,宗圣曾子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课堂上可以寻找有关材料,让学生与古代对话,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嘉祥《麒麟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现在已由传说衍化为一种文化。《麒麟的传说》是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劳动人民朴实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和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学生亲身经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是吉祥、团圆的象征;寒食节(清明节)、十月一俗称鬼节,是对已故家人的怀念;七月七是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期盼等等,在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里面不乏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却都负载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同时也是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教学中,不断地把乡土间的人文故事贯穿于课堂,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学生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嘉祥地处孔孟之乡,是孔、孟、颜、曾四大古代圣人之一的曾子的诞生地。让学生游览曾子故里,能体验与感受到曾子把学业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的崇高情操。曾子以孝著称,特别是在行动上注重实践孝道,曾子行孝主要体现在:奉养父母、尊敬父母、取悦父母、思念父母四个方面。结合嘉祥县打造中国孝城这一主题,深深挖掘曾子的孝道文化。让学生在一些具体的曾子的行孝故事中去体会孝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把我们的“百事孝为先”的理念贯彻的更彻底、更完善。嘉祥是远近著名的唢呐之乡,嘉祥唢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唢呐演奏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4年,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上,千人唢呐合奏《麒麟呈祥》,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给人力量,令人振奋,创造了群体唢呐合奏的新纪录,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8年2月,嘉祥唢呐入选文化部公布的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祥是石雕之乡,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千年以来,嘉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嘉祥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国石雕文化的巅峰。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祥是鲁锦之乡,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农村妇女采用传统的纺织工具和天然颜料与娴熟的技艺所组成图样花色品种繁多逾越千种,而布局设计、纹路构图严密,绚丽多彩,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这些传统文化内涵,倾心倾力,让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收集地方俗语、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
新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所传递的情感,所表达的观念,无不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将其放到乡土文化的背景下去解读,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回味无穷。
比如“不怕天旱,就怕人懒”,“地不翻不长,苗缺水不旺”,“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桃”,“春种一颗籽,秋收万颗粮”,“光犁不耙,枉把力下”,“麦熟八成收十成,麦熟十成收八成”,“随收随犁有三好,肥田灭虫又除草”,“人靠米养,田靠水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这些农事谚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经验的沉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实际的指导作用,是知识,更是文化。又如“身正不怕影子斜”,“人怕伤心,树怕伤根”,“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人心要实,火心要空”,“能在人前作揖,不在人后磕头”,“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怕人老,就怕心老”等这些思想品德谚语既是学生做人的标准,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和影响,比一篇课文要深远得多。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乡间流传的谚语、俗语并适当引用这些谚语、俗语,既活跃了课堂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增加了学生语言材料。
乡土文化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教师应努力开发与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
总之,乡土文化走进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乡土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将乡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辛勤培育,使其尽快萌发,迅速成长,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乡土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郭瑞林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2007年3月
一.乡土作文教学的源泉
乡土作文教学离不开“乡土”二字, “乡土”为教学者提供教学文本资源, 为学生提供习作资源。教师编写教学文本必须依赖乡土素材, 学生写作也离不开乡土素材。整个教学过程, 无论是内容或形式, “乡土”一以贯之。“乡土”是特定地域的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是特定地域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通俗地说, 是这个地方世世代代人们生活的积淀和延续。这些积淀和延续实质上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蕴含丰富, 包罗万象, 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当今人事等, 无不涵括其中。它们有如甘霖, 滋养和繁茂着乡土作文教学这棵新的绿化树。可以说, 乡土文化就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源泉。有了源泉, 乡土作文教学之树必然茁壮成长。例如, 笔者近年在佛山南海任教, 课余时间经过搜寻、走访、查阅等, 整理了大量的佛山文化资源, 编写出多册校本教材, 涉及了佛山文化的诸多层面, 如《带你游览佛山名胜》《带你触摸佛山文化》《南风古灶与佛山陶瓷》等等, 这些校本教材激发了学生认识佛山、思考佛山的强烈兴趣, 也成了他们在作文活动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调查表明, 学生最喜爱最积极参与的语文课程中, 乡土作文课程遥居第一名。
二.乡土作文教学的核心
乡土作文教学绝不是为乡土而乡土, 仅仅对乡土文化进行简单地描述或观照, 那是对乡土作文教学的歪曲。乡土作文教学也不只是为作文而乡土, 旨在改变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现状,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种说法过于片面。笔者认为, 乡土作文教学, 是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语文教学形式与乡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教师依托乡土文化, 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建构和完善学生的人格特质, 并反过来对乡土文化进行投射和润泽的过程, 而这正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以此为核心, 乡土作文教学就必须高屋建瓴, 拓宽视野, 从长计议, 而不能囿于作文教学的狭小时空中。这种教学的理想境界是, 作文与育人相结合, 提高教学效率与润泽本土文化相结合。换言之, 乡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最起码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 而乡土作文教学就成了贯通两者的真正桥梁。
三.乡土作文教学的反射
乡土作文教学以乡土文化为源泉, 以发掘和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旋律, 它使学生在特定的地域内, 占有丰富的作文养料, 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因而能够写出一篇篇鲜活感人的佳作。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了, 人文素养提升了, 又会促使他们去追寻更高的目标, 而每达到一个高度, 他们的情感会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升华会像炽热的阳光一样, 反射给乡土文化, 具体表现如下。
(一) 热爱乡土文化
乡土作文教学, 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受到乡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 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文活动, 其情感不断得到升华, 其心灵不断得到陶冶。他们为家乡的美丽风光而陶醉, 为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 为家乡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变化而欣慰, 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 热爱着这片土地上已有的灿烂和辉煌, 也期望着这片土地的明天会更美好。这正是乡土文化的魅力所在, 羔羊跪乳, 乌鸦反哺, 学生深受本土文化的滋养, 岂能不热爱本土文化?!
例如, 笔者所辑录的高中学生的乡土作文, 抒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异常丰富,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 对佛山美丽自然风光的歌咏, 如《情满樵山》《千灯湖寻梦》等; (二) 对佛山历史人物的崇敬, 如《飞鸿的天空》《南海出了个詹天佑》等; (三) 对佛山文化艺术的褒扬, 如《武术与舞狮》《姐姐的粤剧情结》等; (四) 对佛山民情风俗的喜爱, 如《正月十五行通济》《爱吃年夜饭》等; (五) 对佛山现实人事的赞美, 如《记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曾经的贫困村》等; (六) 对佛山美好未来的畅想, 如《我看南海金融高新区》《广佛同城的畅想》等。
(二)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乡土作文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特质为目标, 也以增强人们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为己任。两者可谓有机融合, 相得益彰。在教师的感染和激励下, 学生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 由热爱乡土文化, 深入到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 这是学生情感与人格升华的必然结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的道理, 学生对待乡土文化的态度, 也是一个由学习到热爱再到保护传承的过程, 爱之深则护之久, 护之久则传之远。
笔者曾经就此话题组织学生上讨论课, 讨论分类进行, 总题目是:我为佛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些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 有谈做过的, 有谈将要做的, 已做的列举多多, 未做的设想满满。比如, 有同学成功说服村里人没有拆掉古祠堂和石牌坊, 有同学把自己家制作西樵大饼的过程和方法拍录成光碟, 有同学制止游客污染南海影视城的环境, 有同学利用假期拜师学习舞狮子舞龙灯, 还有同学建言村村设立村史馆等等, 不一而足。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除要进行深入发掘、筛选整合外, 还有进行信息储存和科学规划。在这方面, 编写校本教材很有必要,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制作图片、刻录光碟、进行网络传播等, 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乡土作文教学的润泽
皮亚杰指出, 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 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乡土作文教学就长远目标来说, 期望培养和造就对于乡土文化有所创新的人才, 而不仅仅是保护者和传承者。因此, 要使乡土文化的园地里成长出创新的大树, 就要使土壤和树苗得到应有的润泽。对乡土文化进行“润泽”, 这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此目标或许难以实现, 但朝此目标迈进是完全可能的。
(一) 培养创新思维, 孕育文化新苗
乡土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式创新型教学模式, 其教学理念当然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 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也期望在本土学生中孕育出文化新苗。例如, 教师期望通过乡土作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作用, 对某些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关注, 重点栽培, 这或许能孕育出未来的乡土文学家、民俗家、史学家等。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由于受到本土文化和中国乡土文学的双重滋养, 在故乡潞河中学读高中时, 就写出了取材于本土生活的成名作《青枝绿叶》。此后, 他勤奋笔耕, 著作甚丰, 成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杰出代表。乡土作文教学正是期望培养出类似有潜质的学生, 使他们在乡土文化领域里出类拔萃。笔者现在的高二学生中, 有一位对乡土文学兴趣甚浓, 且写作潜质甚佳, 他已经在省市级报刊发表了以乡土为题材的小说散文10多篇, 他的理想就是要成为中国乡土文学的90后代表。当然, 对于教师来说, 无论作出怎样的努力, 这样的“硕果”只能是一种乐观的期待。因为能否成为现实, 取决于诸多因素。
(二) 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教学发展
乡土作文教学以创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筛选整合, 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来“润泽”着乡土文化, 使乡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保护和传承, 甚至得以发扬光大, 这将反过来为乡土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使乡土作文教学不断完善,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更好地促进乡土作文教学的发展, 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到了那时, 乡土作文教学就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 而是乡土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创新元素的新成员了。
[以民族文化的名义来包装]
云南世博吉鑫园文化饮食城内,鼓乐喧天。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正在上演着一台表现古南诏国历史的“宴”舞。舞台灯光绚烂,满场观众喝彩。“做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云南各地的悠久民族历史文化发掘出来,用现代的人物、舞台、灯光来表现。我走了一条用文化来包装餐饮的道路,打造了一个‘宴’舞品牌。现在既赚舞蹈钱,又赚餐饮钱。”古鑫园公司董事长李麟介绍说。
李麟从不讳言自己是小学文化程度,从不讳言自己在经营厚重的民族文化产业。所以,我们对经营民族文化的思考角度,不应该是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做,而是用什么方式引入的问题。
“任何行业都存在竞争,餐饮业更是激烈。经过调查,我发现昆明城中的歌舞大多数都是餐饮的附属,即吃饭兼着了解民族风情。就像外地人吃重庆火锅一样,只要把辣椒往锅里一煮,就认为这是火锅了。我就要去总结最地道的云南民族文化,挖掘最好的民族歌舞,让餐饮成为歌舞的附属。
“我先后走访了省内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州和县,收集了他们民族的歌舞,同时了也在他们中间发现一些舞蹈人才。这样,我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带有极强民族特色的舞蹈队伍。把他们用现代的舞台方式和效果进行编排,并表现出来。这才造就了今天我们吉鑫园的辉煌。说句玩笑话,云南任何一种经营项目如果和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歌舞相结合,都会变得红火。这是真正地道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当然,这只是包装的一种方式之一,还有其他的。比如像刘三姐唱广西民歌,也仅仅让大家知道.广西的民歌有多么动听。但真正把这种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包装起来的,还是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这差不多成了广西桂林的招牌了。”
诚然,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在民族文化的引人和包装经营上,有着得灭独厚的条件。但是这种用民族文化来包装自己经营项口的方式,值得我们每位创业者、经营者思考。
[借乡土文化的内容去开发]
重庆万州地处三峡库区,绣鞋垫足三峡库区女子的传统针线活儿。农闲时分,旧时农村女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把花鸟虫鱼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都绣在厂鞋垫上。但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愿意拿起针线来的女子越来越少,这生活中的平常之物慢慢显得珍贵起来。一位叫张红的农家女,听说在三峡库区的某个旅游景区,一双精致的绣花鞋垫被当作艺术品卖到了800美金!她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摸到了一扇致富的大门。
张红从万州周围的农村,挨家挨户收购了几百双绣花鞋垫,根据鞋垫的不同质量标出不同价格。然后她又从一些时尚杂志中,寻找灵感。一些代表时尚元素的图案在她面前的白纸上慢慢显出轮廓……经过一番选择和调整,既保留了民间风情,又糅合了时尚元素的新图案被搬到了绣花鞋垫上,“年年有余”、“步步高升”、“花好月圆”、“新12生肖”等等,张红设计出近80种新花样。这样一来,大受市场欢迎。
从经营过程中,张红还发现鞋垫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满载情谊的礼物!这小小鞋垫其实可以做出更木的文章。很快,她将绣花鞋垫重新定位:不但要满足大众的穿着需求,还应该成为承载三峡妇女情谊和勤劳的手工工艺品,成为能登大雅之堂的高档礼品。然后,她将简易的塑料包装进行改革,开发出高中低档等数个系列的新包装,并随包装盒制作了饱含深情的贺卡。经过全新包装和改良,纯朴的绣花鞋垫焕然一新,既能进高档酒店,又能进寻常百姓家。张红给全新推出的产品注册了个好听的名字:巧大嫂。三峡妇女们手上的绣花鞋垫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品牌。
我相信,把鞋垫做得这样多姿多彩,在城中是一定无法实现的。在中国,类似这种带着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特色产品人多了。只要把它们与现代的审美观相结合,一定能开拓出一片新的、更大的经营空间。
[从农村文化的底蕴中发掘]
陕西省,是我国乡土文化表现得多姿多彩的省份,有些地方往往就凭一两种特色产品带富了一个村,他们是如何组织起来,如何推广,如何卖,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等,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陕西省礼泉县。
故事一:羽毛花
1999年,礼泉县石潭镇罗家村利民赖以生存的苹果产业开始滑坡,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罗平得知了一个重要信息:北京一家外贸公司有“羽毛花”业务,就是把经过加工的、色泽鲜艳的禽鸟类羽毛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装饰花。但是由于“羽毛花”必须手工制作,所以该公司正在找加工点。罗平儿经周折找到这家公司,希望能争取到这个加工机会。对方有些犹豫,因为外贸出口的产品对工艺要求很高。罗平说,我们那里有剪画的传统,妇女们不管剪啥,一看就会。对方终于答应了。
罗平回家后与媳妇陈爱丽商量。陈爱丽回忆,那段时间她像着了迷,按照老师的要求用自家鸡毛剪花样练习,把一群鸡的毛都拔光了,没有花枝,就用打毛衣用的竹签子代替。反复试验后,对方终于给了她们第卜批业务。
罗家村的妇女在陈袭丽的“传帮带”下,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羽毛花”也越做越好,那家外贸公司非常高兴。罗,平说,我们用妇女们的技术入股,由外贸公司提供羽毛等各种原料,只要产品验收合格,就一拿钱一手交货,实惠极了。现在,出自中国陕西农妇之手的“羽毛花”已畅销美国、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
故事二:五谷画
礼泉县的张景林从小喜欢画画。1996年,他参加杨凌农高会时,看到内蒙古一个农民用玉米粒摆出了“玉米”二字来展示自己的种子,非常好看,脑子里顿时萌牛出一个想法“五谷能否作画”。认真琢磨后,他想通了三个问题:第一,植物的种子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第二,植物的种子五颜六色,尤需任何加工上色;第三,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创作的书画,天然质朴,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祟尚自然的生活理念。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
经过—段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张景林成功解决了种子防腐、防潮,防虫蛀和粘贴等难题,并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创作了20余幅作品。2002年4月,他携画参加了中国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五谷画”在展会上引起轰动,被评为“特别奖”。这次屉会,让张景林看到了市场空间,六七家中外代理商与他签订了长期合同。为了如期交货,张景林把周围邻居和一些亲戚朋友发动起来,经过培训后,由他设计图样并提供原材料,请他们代为加工,生意越做越好。
现在,“五谷画”被咸阳市政府正式确定为形象宣传品,张景林的名气更响,接下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故事三:小土布
叱干镇位于礼泉县北部,由于自然条件不
太好,群众的生活一直不富裕。2005年5月,该镇党委书记巩向阳下乡时发现,农户中仍然保留着小少台织布机,许多妇女在闲暇时织的纯棉床单,很被城里人看好。镇党委经过研究,决心引导大家发展这一特色产业。由于缺乏启动资金,镇领导带头每人出资500元、镇上普通干部出资300元作为启动资金,让群众试织出一批土布床单。
试织出的土布床单在西安市场受到的追捧出人意料。受此鼓舞,叱干镇政府有关部门马不停蹄地联合了600户群众,成立起镇“纤手土织布协会”。同时,镇政府还出面为产品设计包装、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派干部外出搞宣传、打市场、跑销售。该镇建筑商李宗源长年在外了解市场动向,看到小土布中的大市场,于是主动请缨当会长。他投资200万元,严格按照协会加农户模式扩大产销规模,由协会负责技术和销售,会员按件赚取加工费。“小土布”给农妇们带来了财富,现在头脑灵活、手头麻利的妇女,最多的一年能挣近万元。
2005年秋,“纤手”牌手工床单被北京奥组委确定为西北地区惟一的促奥运首选品牌。
农村中不乏能人,也不缺能人发挥的空间,关键是找准什么样的路干。只要路子看准了,借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原料等优势,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把优质的农村文明赋予商业]
一块大花土布,值小了几个钱。但在它前面放一个纸糊的狮子头,后面拴卷麻线,两个人一前一后钻进去.就成了喜庆场面中活蹦乱跳的舞狮。这就是文化的商业魅力。
中同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以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习俗习惯为表现方式遍布于城乡各地。他们如人的指纹般千差万别,其昭然的个性可以依附于任何产品,成为助其飞升的“神灵”。
山歌、服饰、口音、地理位置、植物植被……都有农村文化的影子:如何发现,如何利用,如何推广,如何用商业的方式表达,让他们真正成为赚钱的帮手,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们断断续续得到或多或少的了解。比如湖南湘四地区,就把当地的山歌收集起来,做成光盘卖给游客;比如安徽某地在卖当地特产时,包装里放上一块小土布;比如福建某地著名的侨乡,在卖纪念品或特产时,里面放一小包乡土;再比如某地地处深山,以吊脚楼出名,于是整修吊脚楼大力发展旅游……这些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形成对投资者强大的冲击,他们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所蕴含的巨大商业利润。
很多人的印象中,商业就是对传统的破坏。一些污水横流的古镇,不伦不类的庙宇,千人一面的纪念品……从这些肤浅和片面利用传统文化的现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家至少有了这种利用的意识,只是急功近利了一些。真正把他们用好,用活,用出水平的,是应该成为留于后世的精品。
在多年前,韩国崔溥后裔在我乡越溪小学校园内建起了“崔溥漂海纪念碑,”学校参与了这次揭碑仪式。后来,宁海人民政府与韩国崔溥后裔进行了多次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乡学校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崔溥漂海的事迹,在师生间广为流传,人们深深地为崔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崔溥身上体现了我国的儒家思想,所以研究崔溥,学习
崔溥的品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在“缅怀崔溥”的征文活动中,情绪高涨,写了许多情真意切的文章,我们展出了部分师生的优秀习作,受到各界人士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从这些活动中,我们感受到家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能量,值得很好地挖掘和利用。
一、地方文化的教育优势
地方文化的教育优势突出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区域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教育主题的多样性上。地方文化的巨大教育能量首先来自于地方文化的区域的地方性,它与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是其它教育资源所不曾具有的;地方文化范围宽泛,越溪乡的地方文化教育也不应该仅局限于崔溥漂海这一事件。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包括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各类有教育意义的事物等;地方文化蕴含的教育主题具有多元性,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这对教师人格的全面提升,陶冶他们的情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地方文化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优化教育环境来看,地方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人是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渗透是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地方文化教育正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地方文化,来感染教育教师,来全面塑造教师。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工会结合学校进行《挖掘乡土文化新资源 开创师德建设新途径》这一课题研究,以期探索师德建设的新途径。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文化是指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生活。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累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脉所系,它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每处一个地方,都有地方所特有的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人们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生长点,研究如何开展地方文化教育,这对各校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地方文化教育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它是采用综合活动的教育形式进行的,强调实践,在实践中加以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它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是富于创造性教育形式。把握新的课程理念,探索地方文化教育新模式,是富有开拓性意义的。
从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现状来看,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教学,轻师德”的现象。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尽人意。开展地方文化教育,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注入了新活力。这种教育形式不仅在于内容的扩展,更是改变了以往空洞说教,强加灌输的德育方法,让教师参与搜集,经历研究过程,接受文化熏陶,化被动为主动,是一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说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相对于以往来说,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新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实践价值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一切向分数看的现象。分数成了衡量学校发展的唯一尺度,分数也成了教师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学校很少关心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精神上的滋养。导致教师面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恶性循环。
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教师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不仅能陶冶教师的情操,丰富教师的情感,也有利于教师的文化积淀的加深,特别是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发展。
更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师的开发课程的能力。
二、研究的设计
(一)课题的涵义和理论依据
1、课题涵义
提高德育修养
----初中《历史与社会》乡土文化教育的尝试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中学
朱志云
(324000)
作者简介:
朱志云,男,1974年10,中学一级教师,浙江省衢州市巨化中学(324000),邮箱:zhuzhiyun1974@163.com
摘要:乡土文化知识是《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它包涵宝贵的德育资源,具有特有的德育功能。在《历史与社会》课堂内外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精髓,加强德育渗透,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乡土文化
人文修养
德育
在现代学校德育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历史与社会》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作用的学科优势,这门课融合了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包括民族精神、竞争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人文素养,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在德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杜威)。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乡土文化,如优秀人物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浓郁朴素的民俗习惯等等,其中深蕴着革命精神、集体主义、开拓创新、勤劳淳朴、诚实勇敢等丰富的德育内涵,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培养健康的人格。
一、《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立足乡土文化知识,发掘德育内涵
德育的途径很多,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德育则更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由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主要着眼于全国而难以顾及一些重要的地方乡土文化知识,而乡土文化知识包涵宝贵的德育资源,具有特有的德育功能。因此以其作为补充,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引起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笔者所在的衢州是浙江西部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景观非常秀丽,令人留连忘返。例如有孔氏南宗家庙、衢州古城墙,风景秀丽的烂柯山、钱江源、湘思岛等。秀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衢州人民。衢州博物馆、府山烈士纪念碑、开化革命烈士陵园等人文景观因丰富的历史内涵而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有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歌谣、风俗习惯等,例如江山的仙霞古道、老虎山石柱等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和故事„„所有这些乡土文化载体中无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历史与社会》的一线教师,必须努力发掘乡土文化具有的德育内涵,才能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德育渗透。
我们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厚实的乡土文化能为德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产生对家乡的认识、热爱,进而升华为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有助于学生了解人文景观,产生对先贤的崇拜、敬仰,铸就开创进取、勇不畏惧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俗习惯,产生对优良传统的喜爱、认可,逐步养成文明理智、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深境界。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联系乡土文化知识,渗透德育内涵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历史与社会》课堂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必须善于联系穿插一些带有德育意义的乡土文化知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既能增加学科的吸引力,也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1、渗透爱国爱家的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体现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在教学中可利用家乡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来感动学生。热爱家乡相对热爱祖国来说就来的亲切、亲近、实际的多了,“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在教学“多样的地形”中,穿插介绍衢州的山区、河流等地形地貌,使学生更贴近家乡、了解家乡,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志向。在教学“郑和下西洋”时,可以穿插讲述江山仙霞古道,当年主要的交通古驿道,曾经繁华,源源不断的将来自华东的货物运往福建,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衢州开放的精神和坚强不屈、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在讲“解放战争”时,可以穿插衢州“六烈士”的事迹(其中可通过观看影视《血洒黎明》),感受历史长河里有多少仁人志士为追求光明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把自己同家乡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历史与社会》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注重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母亲河”时就讲到了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的问题,教学中笔者联系衢州的母亲河(衢江),展示两组照片,一组是衢江中上游清澈见底、人们游泳比赛的情境,另一组是衢江下游河水浑浊、垃圾成堆的场面,让学生比较探寻原因,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意识到破坏环境对人类本身造成的巨大伤害,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中“如画的梯田”则展示了哈尼族人民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联系本地区山区生产的情况,如七里乡关停小造纸厂,依靠当地环境资源,发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度假经济,取得良好的成效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只要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存是可以实现的,这样就使教学内容中隐含的德育思想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田。
3、培养竞争诚信意识教育
竞争无处不在,诚信无所不有,学习中有,工作中也有。如从教学“叔叔把握机会的启 2 示”得出把握机会要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我校学生许多来自衢州市区及农村中家庭条件较好子女,他们的家长大多从事工商业生产和经营,经商氛围很浓,许多学生家长本身就有事业成功的经验。教学中可以大力利用这一教学优势资源,请家长到课堂上来介绍商业竞争的例子,讲述诚信在商业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成功的榜样就在身边,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要树立竞争和诚信意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职业观。
三、让《历史与社会》回归乡土生活,升华德育内涵
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回归生活,社会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深化学生的认识,而学生的行动是检验德育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历史与社会》专门设计了综合探究课,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学校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如在教学“探究身边的历史”时,由于本课带有很强的乡土色彩,可以带领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考察调查。向一些老人询问在家乡发生过的历史,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文化古迹,使学生能通过亲身的观察,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认识到历史发展过程,体会到历史与现实的区别和联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通过考察和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座谈写论文、出专刊、墙报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从而实现智育和德育等全面发展。
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鼓励从课堂走向社会,重视学生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社会是教育的大舞台,应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古迹、书籍等德育资源,创设情境、寻找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除了书本上的探究外,利用寒暑假期间,布置一些与《历史与社会》有关具有乡土气息的作业,让学生更亲密的接触社会。如“红军革命战争足迹寻访”、“衢江——衢州母亲河污染现状调查”、“衢州小吃文化漫谈”、“衢州古村落建筑考察”等有关乡土文化探讨的系列主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学习,陶冶情操,使活动不仅仅是成为做学问的过程,更成为学生的是非观、责任感、鉴赏力、意志力、交往合作力、创造力等这些人格要素升华的过程。从小培养学生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以“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情感,从而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和独立完整的健康人格,以实现德育目标,最终实现德育的升华。
在《历史与社会》中运用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实践还刚起步,实践中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和应用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延续到今天,面临着新时代新观念的重新验证,并非所有的乡土文化都是有用的,对那些带有封建时代的烙印,并不符合现代健康人格的要求的乡土内容,如果不加辨别地实行“拿来主义”,不但达不到育人的目的,反而会破坏德育的功能。因此在运用乡土文化进行教育活动时,必须对乡土文化有所甄别,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服务于德育。
总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者应认识到它的必要性、艰巨性,努力在教学中立足乡土文化,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渗透德育内容,塑造爱家乡、爱祖国、讲诚信、负责、进取、树立环境意识、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公民,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武 文:《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文综组靳琪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单靠校内的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目标的需要。所以日常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的开放学校,走向社会,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师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以其生活性、乡土性、操作性等优势影响着我国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和学校中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体现。乡土资源紧扣当地实际,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在地区常闻、常见的,将乡土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三维目标,加强德育建设,传承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土文化政治教学实效三维目标
政治课程中的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学校所在地(市、县、乡)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政治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形式、结构单一化的倾向,往往过多的依赖于教材,而忽视了学生本来很熟悉的乡土资源的利用,因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由课堂走向生活。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启动,课程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乡土资源具有独特性,并以其生活性、乡土性、操作性等优势影响着我国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和学校中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体现。乡土资源紧扣当地实际,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所在地区常见、常闻、常传的,将乡土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三维目标,加强德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活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1]在政治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过于注重课本材料,远离学生生活,学生所学习的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有些案例随时间的流逝很快就会显得陈旧,而乡土资源,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2]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应善于洞察社会变化,捕捉教学需要的乡土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在《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中关于传统文化继承的内容,书中的导入事例是有关针灸、京剧、书法等,这些事例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就拿京剧来说,虽然是我们的国萃艺术,但是能够欣赏的人毕竟是少数,课堂运用效果不佳,如果把它换成我们自己的乡土艺术,例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庄浪社火、高抬、马尾编荷包、纸织画 等,学生耳熟能详,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巧用乡土资源,加深知识理解,实现知识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尽量缩小课程资源和学生在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无疑是对老一辈科学教育思想的传承。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由国家统一配发的,然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完全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乡土资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资源,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从而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讲《哲学生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我运用了我们甘肃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检验结果。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深有体会,所以使该知识点一下子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了。再如在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框题时,结合教材中的探究问题,笔者引用有关资料,向学生介绍我县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发展战略。如我县有以华胥氏、伏羲、女娲文化闻名于世的国家森林公园云崖寺、关山天池朝那湫、北魏石窟、陈家洞、葛洪炼丹处葛家洞和前秦千年道观紫荆山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朱店、万泉、阳川等乡镇有良
好的生态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优势,而且具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所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实例讲解有效的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了知识目标
三、妙用乡土资源,发挥学生主体,开展探究学习。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政治课堂教学就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必需的创造和创新的机会,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此次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课程实施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而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的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例如:在学习矛盾的特殊性以及主次矛盾关系时,我根据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了情景问题“某高三同学在即将毕业面临人生的转折点之时,内心迷茫,不思学习,并想着把同学之间的友情转化为爱情。”引导学生探究并给该同学提出合理的劝说。由于该问题是高中学生心理上会面临的问题,也与其生活相关,学生积极的运用所学知识展开了讨论,既解决了问题达到了应有的知识目标,也从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挖掘乡土资源,加强德育教育,树立正确三观
杜威曾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3]众所周知,传统的德育形式均以老师的说教为主,缺乏创新。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内容具有相同性,缺少了独特的东西,而乡土文化的介入将大大地改变这一传统模式,因为乡土文化素材是学校德育活动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乡土文化的精髓加强了德育的渗透,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德育更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因为它源于实践、源于真情感知,从而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不仅培养了乡土文化的传承精神和热爱意识,而且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有助于孩子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健康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
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4]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乡土文化教育,是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文化生活》民族精神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庄浪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介绍“万古精忠标宋史,千秋大勇著洛城”的刘沪将军、抗金英雄吴玠、吴璘以及大宋民族英雄郭成、郭浩以及对越还击战中被中央军委评为“英雄神枪手”的郑钰等人的生平事迹从而总结出他们所彰显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深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感和凝聚力。通过探究庄浪人民敢于战天斗地的庄浪梯田精神,进而深刻理解勤劳勇敢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能进一步激发继承光荣传统,为振兴中华、建设家乡而艰苦创业、开拓争先的精神。再如我在讲解《价值创造与实现》时以“感动平凉·2010人物”庄浪县大庄乡农民杜长益带领乡亲们奔走四海,驰骋中亚为民谋福利的事例,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如何创造价值;上述一切实例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更具亲和力和生命力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应积极挖掘乡土资源,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课生动活泼起来,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第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霍玉敏:《陶行知终身教育理论的现代意义》[J];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3]转引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六期.第12页。
一、创设乡土特色环境, 促进特色教育发展
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 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产生愉快、振奋的情绪, 形成愉悦和谐融洽的气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高活动的效率。要使幼儿得到良好发展, 环境是首要条件。因此, 我园着力打造乡土特色环境, 突出一个亮点, 即“技艺文化”。如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 我们在大班创设了“永春纸织画”, 在走廊上方向人们展示了由家长和孩子亲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纸织画, 可谓形象生动, 活灵活现, 让孩子们一进入幼儿园便穿梭在纸织画的海洋中。我们还结合主题创设了“永春漆篮”制作活动, 展示的全部是来自亲子活动“我和家人来制造”的作品。一个个造型奇特的漆篮不仅给人们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制作的材料更是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何为“创意无限”。根据孩子们的动手操作需要, 我们还创设了“篾香厂”“漆篮加工坊”“纸织画创意间”……孩子们可根据个人喜好, 自由选择篾香制造、制作漆篮、纸织画粘贴等活动, 自由想象、发挥, 真正体现了“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创意”的理念。《纲要》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 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如此富有乡土特色的游戏环境不仅给每个参观者美的享受、心灵的触动, 也让我们的乡土特色教育更具渗透性和灵活性。
二、挖掘乡土特色游戏材料, 激发幼儿积极性
如何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呢?我们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 除了必须考虑到其安全性、实用性外, 更主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如《永春白鹤拳》游戏以其特有的刺激性深受孩子们所喜爱, 为了让游戏更具逼真, 我们结合白鹤拳的简单动作, 指导幼儿运用到游戏中。好玩,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 加上具有永春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色举不胜举, 因此, 我们经常利用周末, 发动家长带孩子到美丽乡村游玩, 到农庄去摘果蔬。一来, 可以培养幼儿对认识果疏的兴趣, 二来, 可开拓幼儿的视野, 增长他们的见识。到沈家大院、巽来庄土楼等泉州十佳古民居去体验居家文化, 让幼儿理解乡土文化知识点, 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三、拓展教育渠道, 使乡土教育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育形式往往局限于课堂的教学, 而乡土文化的浸润则更需要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亲身去体会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教育囿于课堂, 而应拓展多样化的教育渠道, 比如:以亲子活动的形式, 请家长带孩子去参观永春漆篮的制作, 了解漆篮的构造, 并了解漆篮的种类。活动中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 激发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 孩子们不断地向漆篮制作人员发问,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通过亲身体验, 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除了把课堂搬出校外, 走进社区, 我们还把永春纸织画老艺人请进幼儿园, 让他们走进课堂, 教孩子们织剪纸织画、唱民歌……看着那一群群围在老爷爷身边剪纸织画、唱民歌的小家伙们笑得那么开怀, 老师多了那份畅快与惬意。我们深知, 只有拓展教育渠道, 使孩子们获得感性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才能使乡土文化真正地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
因此, 让乡土资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丰富孩子们的经验, 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 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使幼儿更加关注社会, 了解家乡, 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 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得以自然而然, 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 并从中体验到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感受, 形成对家乡的良好情感。
四、利用乡土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
我们幼儿园虽在城区, 但却与城市幼儿园有着不同的人文地理、自然景观。附近无尽的田野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悄悄展示着不同的风采:春天, 那粉红的桃林、有趣的稻草人使得孩子们流连忘返;夏天, 果园里诱人的葡萄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欢笑;秋天, 那小山似的稻草堆让参观的幼儿欢呼雀跃;冬天, 温暖的蔬菜棚令孩子们惊讶不已;还有水沟边爬行的龙虾、青蛙捉虫、蜜蜂采蜜;水稻播种的收获, 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最好的科学教育礼物。同时, 附近农庄特定的物质环境还给我们提供的科学教育内容:机械化的养鸡场、现代化的农用机械、果园、农贸市场……以及由于工农业的发展而引起的一系列环保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这些教材都是幼儿学科学的对象。
复兴是相对于衰落来说的,当我们说乡土文化复兴的时候,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乡土文化已急剧地衰落了。当今社会的主要声音是,衰落就衰落了呗,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影响我们吃饭、发展,一切都要为发展让步。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和发展文化无疑是不相容的,所以必然要在发展主义的强劲足音里走向消亡。
果真是这样吗?我们是否问过“发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仔细反观发展文化给世界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恐怕就得三思了。
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大面积破坏。我想这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切身体验到的。如果你是从农村来的,你会发现小时候可以尽情嬉戏的村庄小河已干涸或成为臭水沟;春天时在天空盘旋欢叫的燕子也越来越少了;气候也越来越不正常,以前冬天在南方还可以看到从屋檐上垂下来的巨大冰柱,现在这一切却成了遥远的回忆。如果你从小就是个城里人,那你最能感受到的则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
人文生态的恶化。社会冷漠是普遍病症,而社会价值沦陷则是问题的核心。最近几十年,发展主义以进步的名义甚嚣尘上,即使是在农村,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也被涂上金钱色彩,农民不再守望相助。《圣经》里有一句话:“你要保守你的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而现在,“良心投射到人们行为上的光是暗淡的”。庄子说,“自周以后,天下无不以物异其性”,孔子说,“天下为私,各私其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社会在唯“物质”论的诱导下滑向物质主义的泥沼,令人痛心。
用乡土文化治发展的“病”
那么,我们还有出路吗?显然,我们不是要停止发展,而是要全面反思过去,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不妨站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修正发展文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乡土文化一向倡导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价值观,非常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敬畏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高自大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源头,植根于农耕的乡土文化强调人类在自然面前需谦卑顶礼,顺天应时,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几千年来,自然和土地保持得相对完好,尤其是耕地的有机质含量还不断增加,从没有退化迹象,只是近几十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才导致耕地受到严重伤害。乡土文化中的这种特质恰恰是发展文化中所缺少的。
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特点。在商品经济对农村的渗透相对较弱以前,农村地区互帮互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拿盖房子来说,如果哪家要盖房子,基本上是全村出动帮忙,还不要一分钱劳务费,一栋房子盖下来,几百几千块钱就搞定了,不像现在,在一些地方盖个房子得拼一二十年。乡土社会中的互助精神是维系社区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础,既节省了社区的货币支出,又提升了社区的社会资本,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社区就会形成一种平等友爱的氛围。
朴实无华,真诚实在。农民如大地一般的朴实真诚,相信大部分人是心有所感的,而这正是乡土社会最重要的品质,照理也应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剥去的恰恰就是这一品质,使人变得精明狡猾,使人们在交往中时时处在防备状态,客观上造成社会的紧张和不安。
明辨是非,良心未泯。农民工抬车救人的行为使我更加明白救人本是人的本能,是不需要心理活动的。在发展文化的“熏陶”下,人类的这些本能却面临丧失的危险。所幸乡土文化还没有全然消亡。
不以物喜,乐天知命。尽管农村社会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对物质的追求,但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有限的,少有贪婪成分,农村的价值观使人们对贪婪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这就是吝啬贪心的商人在农村社会里不被尊重的原因,倒是那些安贫乐道之人在农村受到人们敬仰,有的甚至是人们教育后代的榜样。
热爱劳动,自食其力。劳动有体脑之分,但体力劳动更接近生命的本质,农民长期与自然为伍,自食其力的劳动是对“人之成为人”的最好注解,脱离了劳动,实际上就是远离生命的核心。唯有热爱劳动、自食其力之人,其生命才会更加饱满。乡土文化对劳动的尊重是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平民教育是复兴乡土文化的良方
乡土文化虽然美好,但不少优秀品质在发展文化的冲击下也支离破碎,不仅年轻的乡民,即使是年长的,对乡土社会的认同也越发淡漠。当然,乡土文化的复兴并非不可能,新时期“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为平民服务”的平民教育运动为乡土文化复兴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无论是农民还是工友,接受平民教育后都能成为传播乡土文化的立体符号。
平民教育不同于发展文化主导下的精英教育,它面向大众和乡土,开展与大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乡土教育,是一种植根于乡土、巩固国之根本的教育。其次,平民教育是“活”的教育,它能丰富人的生命,教人学会敬畏和感恩,使人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使人具有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再者,平民教育是“大”教育,广阔天地间,时时处处都能教育,四海之内,人人事事都是学问,学习没有围墙,不拘形式。
说到底,该如何开展平民教育呢?我们在农村开始推进学习小组的建设中,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农民“无书可读”,市面上缺乏可供农民阅读的书籍。显然,在精英教育体系中,知识的生产是为资本的积累和扩张服务的,哪里有资本,知识就出现在哪里,农村因为缺少资本,知识就不愿光顾,农民和工人即使渴望获得新知,却容易被知识的生产者无视。因此,新时期平民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知识的再生产,并使这一主动权掌握在大众的手中,唯有农民和工友成为知识生产的真正主体,他们也才能担负起复兴乡土文化的重任。
为此,学习小组在组织过程中,同时进行了“田间地头”丛书的编辑工作,邀请社会志愿力量,一方面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编辑,使之适合农民的阅读习惯和口味,尽可能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向农民朋友和可以用农民的语言进行创作的知识分子约稿,努力使内容更加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为了使图书更便携,我们还特意将丛书设计成口袋书的形式。在工业区,学习小组针对离乡进城务工的年轻工友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一开始也面临如何把在精英教育体系下生产出来的知识转化为工友可以接受的知识的问题。比如有些工友想创业,但志愿者老师却把在大学里讲MBA的知识照搬过来,无法与工友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结合。于是,我们就想到要开发“平民的MBA”的课程。
其次,在农村开展教育工作,可以利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所谓“走出去”就是集中培训。挖掘社区骨干,选择农闲时间,输送他们到正式或非正式的乡村建设培训点,进行涉农政策、合作社理念、组织办法等为期一个星期左右的培训,使他们在思想层面上认可并接受国际合作社的相关理念,并掌握实际操作的办法,如制定章程、组织会议等。这些具有了初步合作意识的骨干是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可成为社区的组织工作的初步基础。另一种方式是“请进来”,即邀请相关专家或实践者到社区为村民开展合作社初级培训,这种培训实际上是组织的动员式培训。在合作文化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合作社等经济或文化组织,是乡土文化复兴的重要依靠力量。
再者,利用农闲夜晚为村民建立学习小组,以就近方便为原则,以若干户村民为一组,一起学习尽可能与农民当下的生产生活接近的知识,诸如“田间地头丛书”等经过本地化的内容,且注意由浅入深,形式多样,间以跳舞唱歌,避免让他们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学习过程中培养小组的带头人,保证日后在没有外力协助的情况下,共同学习仍能继续。
最后,要将学习常态化,本质就是建设农村社区大学,制定固定的课程组织。找到愿意与农民共同学习的志愿者,特别是本地的知识分子和乡土人才,作为社区大学最重要的师资来源。当符合本地需求的师资和已被调动起学习热情的村民都到位时,社区大学的课程开设就能水到渠成。
当农民和工人愿意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并肩负起建设家园或维护自身权益的使命后,乡土文化复兴的愿景也就指日可待了。
【乡土文化论文】推荐阅读:
乡土中国讲稿10-01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06-12
乡土情结学案09-29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06-25
教学案例乡土地理11-04
高中语文《乡土情结》教案11-25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乡土情怀06-09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9-09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10-05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