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课时《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7篇)

第一课时《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1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文本分析:

文章运用散淡的语言、恬静的笔法,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等内容。文章从整体到部分,重点放在爬山虎的脚上,并紧扣题目,让学生读后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教学本文,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学习如何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均、柄、蜗”等5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虎、操、占”等1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感受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可爱。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具体、有序地写一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叶子、脚有什么特点。

导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丝瓜、葡萄要依附着架子才能往高处生长,而有一种植物却不需要这样的架子,这是什么植物呢?请同学们看看PPT上的图片,告诉老师这种植物是——(学生齐声:爬山虎)。对了,就是爬山虎。今天我们就走近爬山虎,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爬山虎的脚)

过渡:同学们,人和动物是有脚的,借助脚可以行走、跳跃。那么植物也有脚吗?答案是肯定的,爬山虎就是有脚的植物。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爬山虎的相关知识。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改名趣事: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像》,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氏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这才有了成为之后闻名于世的笔名。

爬山虎: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藤相似。夏季开花,花小,呈黄绿色,浆果紫黑色。爬山虎的适应性强,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但爬山虎的根会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石灰岩,沿着墙的缝隙钻入其中,使缝隙过大,严重可至墙体碎裂倒塌。

2、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感受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学生自读课文,同时圈出生字新词。

4、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爬山虎(hǔ),操(cāo)场,占(zhàn)据,嫩(nèn)红,舒(shū)服,一顺(shùn)儿,均(jūn)匀,重叠(dié),空隙(xì),茎(jīnɡ),叶柄(bǐnɡ),枯萎(wěi),瞧(qiáo)不起,牢固(ɡù)。

会认的字:蜗(wō)牛,弯曲(qū)。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土:均(均匀)坎(坎坷)培(培育)坤(乾坤)。

木:柄(把柄)柱(支柱)松(松树)栏(围栏)。

◆量词归类:

阵: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清香根:一根茎一根针一根木棍。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了解字的笔画,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学生书写。

◆书写指导:

[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扌”竖钩直挺;右部“喿”上窄下宽,上部三“口”大小不一,下部“木”横长托上。

[占]上下结构,上下对正。上部竖直,在竖中线上;下部“口”两竖略向内斜。

[叠]上中下结构,整个字重心要稳。上部三个“又”的末笔捺都改点;中部“冖”宽,横段在横中线下侧;下部“且”居中,底宽与“冖”相当。

[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目”框内两短横分写在横中线上下;右部上窄、长,下宽、扁,“”横画间隔均匀,“灬”上合下开,形成宽底,托住上部。

◆易错提示:

[舒]右部是“予”,不要多加一撇写成“矛”。

[隙]右部上面是“”,不要写成“小”;中间是“曰”,不要写成“日”或“目”。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圈画出有疑惑的词句。

2、同桌交流朗读情况,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预设:查词典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结合句子确定义项。“新鲜”在词典中的解释有:

①(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③(事物)出现不久。

④新奇;稀罕。引导学生想象刚长出来的叶子的样子,可以确定“新鲜”在这里的意思对应选项①。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预设:引导学生想象石子丢进水中所产生的水波荡漾的景象,进而结合该句,理解“漾起”指的是爬山虎的叶子在风的吹动下上下起伏。

(3)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预设:理解“牢固”的意思,教师可以演示东西被胶水粘住难以拉伸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状态才是“牢固”。也可以直接让学生查词典,理解词义。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与思考:

A、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墙上)

B、课文介绍了关于爬山虎的哪些内容?(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脚;爬山虎是如何用脚爬行的)

C、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嫩红→嫩绿)

D、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枝状;像蜗牛的触角;嫩红)

E、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爬山虎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

预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阅读课文,根据题目寻找答题的关键词句。

F、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填空:作者是一个有心人,他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叶子是会xxxx,它也有脚,它的脚长在xxxx,形状是xxxx,颜色是xxxx。爬山虎用脚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2)引导学生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每一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一面墙上巴满了绿绿的爬山虎,风一吹,满墙的叶子起伏荡漾,这是多么美的景致。叶圣陶先生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捕捉到了爬山虎的美,并且用生动的文字将这种美呈现了出来。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课文,具体探究这种美。

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本课的生字以及重点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交流并积累从文中学到的理解词语、划分层次的方法。

(2)摘抄并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描写爬山虎的美句

※远远望去,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绒毯挂在墙上。

※每当微风轻轻滑过爬山虎时,爬山虎像被淘气的风儿掀起了绿色的衣裙,接连不断,好似一个接一个的波浪,凑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爬山虎的叶子一层又一层地围绕着枝条,无数的藤蔓又一圈圈地围绕着主干。叶子是那样茂盛,这时整片的爬山虎就变成了彩色的流动的瀑布,亦真亦幻,倾泻不止。

※红红的爬山虎散发着浓浓的秋意,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显示着生命的魅力。是希望,是热血,是收获,似乎每一片红叶都写满无限的遐思,挂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将生命化为永恒。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文本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观察描写植物的名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文章运用散淡的语言、恬静的笔法,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等内容。文章从整体到部分,重点放在爬山虎的脚上,并紧扣题目,让学生读后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教学本文,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学习如何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的方法。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均、曲、萎”3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虎、操、占”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4.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芦荟,让学生动笔写芦荟,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感受爬山虎的叶子的可爱。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猜谜导入,课前谈话。

1.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一起来猜一猜。(PPT1出示谜语)

2见过爬山虎吗?在哪里见过,能简单介绍介绍吗?

3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写爬山虎的文章,准备上课吧。

一.掲题板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0课,《爬山虎的脚》。(PPT2出示课题)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虎是今天要学写的生字,注意第三笔是橫勾,这橫勾相当于老虎锋利的牙齿,可千万不能丢,丢了老虎就不凶猛了。让学生练写“虎”字。

3本文作者是叶圣陶,你们听说过他吗?(指名1.2),教师补充。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36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PPT3出示自读提示)

2.检查词语

检查读音(ppt4):

嫩绿一顺儿空隙漾起

叶柄弯曲萎了牢固

(1指两名学生读词语,评价、正音,2去掉拼音读,3全班齐读)

3书写指导:这些词语中有一个字特别容易写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5出示“隙”)[隙]1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右部上面是“小字不带勾”,不要写成“小”;中间是“曰”,不要写成“日”或“目”。师范写,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4(PPT6出示;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相机板书:生长地方、叶子、脚。顺势理清课文脉络,相机板书。

5谁能结合板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段

1.叶圣陶爷爷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PPT7出示要求)(PPT8出示第二段)

2.学生交流。

预设一:刚长出来的叶子…。

1.(ppt9出示叶子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2.出示第一句,指生读,这一句写了爬山虎叶子的什么特点?教师评价:你关注了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很好。(相机板书:颜色)你发现爬山虎的叶子颜色是怎样的?评价:你发现了爬山虎的叶子的颜色变变化,很不错。

3.谁来读读这句话?指ppt9,这就是刚长出来的叶子,他是()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的。(齐答)

4.想着叶子颜色的变化,一起读读这句话。“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不几天”你明白了什么?(时间短、叶子变化大,长得很快)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写出了叶子颜色的变化?从哪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连续观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作者的连续观察。)

5.还有写叶子颜色的句子吗?引出句子二(略处理)

过渡:除了颜色,你还发现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引出句子三(详处理)

预设二:PPT10出示四句及图片

1.指生读。这句写了爬山虎叶子的什么特点?

2.三种方法,重点理解“一顺儿、铺、均匀”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描写的准确生动,进而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指导朗读:指生读、范读、再指读、齐读。

4.爬山虎的叶子这么整齐,这么均匀,如果一阵风拂过会怎样呢?指导想象画面,学生带上动作读一读。

没有风的时候,叶圣陶爷爷在(仔细观察),有风的时候,叶圣陶爷爷还在(仔细观察)(齐答)

5.小结:叶圣陶爷爷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的颜色变化,由嫩红到嫩绿,绿得那么新鲜,叶尖还一顺儿朝下,那么密那么均匀。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这爬山虎的叶子吧。(ppt11出示第二段)

四、拓展训练

1.课件出示芦荟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芦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让学生动笔写一写。

3.指生展示。

五、作业布置

1.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2.选取一种植物,仿照第二段写一写植物的叶子。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制作演示课件。布置学生课余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插图,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叶子的美来。

5、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观察实物(或挂图),默读课文,进一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用自己的话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脚的话,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3、让全班学生选择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出爬山虎的脚。

4、按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5、熟读,指导背诵。

6、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详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四、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触 巴 拉 贴

3、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把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4、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5、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6、看电脑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墙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归纳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 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六、总结。

1、学生归纳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第三、四、五这几个自然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作业。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细心观察一种植物,将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二、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1、上课前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

(听写:重叠、均匀、逐渐、触角)。

2、背诵第二自然段(指名背、齐背)

三、新授: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背诵,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着密切联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详细的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这节课我们随着叶圣陶爸爸一起去学习写“脚”的部分。

1、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指名回答。(板书:位置、形状、颜色;爬;触着墙,没触着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那书上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呢?请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填一填

(3)我们已经对爬山虎的脚有所了解了,根据文中所描写的,现在请你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好,指一名同学上台画;

(4)评一评,是否画得准确(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体会“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描写得生动具体)。

(5)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写得非常细致,那么为什么作者会写得细致呢?因为他……(生答后板书:仔细观察),你从本段的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抓“注意”一词)

(6)让我们一起细致、认真地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小结:因为作者仔细观察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课文中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合作学习(出示课件):

A、指名读合作学习要求

B、合作学习

C、反馈

(2)抓住“巴”字(老师请一名同学上台,老师演示“巴”这一动作,请一名同学说出“巴”的感受),结合第四、五自然段,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爬山虎的脚就紧紧地“巴”在墙上的。

(3)同学们,你们看过壁虎爬墙吗?大家学了文,又观察了爬山虎,能说说壁虎爬墙和爬山虎的爬有什么不同呢?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呢?根据学生回答,回归第二段“叶尖一顺儿朝下……好看得很。”再问:课后思考题(金话筒)。 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4)齐读三、四、五自然段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五、作业

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课后去观察葡萄、丝瓜、冬瓜等并试着去写一写。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激发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难点)

2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重点)

3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激疑激趣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猜两条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第一条: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打一种植物,是什么?(葡萄)

第二条,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也打一种植物。(丝瓜)

2.如果种葡萄和丝瓜啊,还要做一项特殊的工作,什么工作?(要给他们搭架子。)

不搭架子行不行?(不行,不搭架子,他们就没法儿往上爬了)

二、揭示课题,感知文题

过渡:刚才我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板书课题)

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吗?那按照他这个意思,这题目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老师把脚这个字写这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

三、交流预习,理清脉络

(一)交流对爬山虎脚的初步了解

1.学生交流:课前,通过预习,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哪些了解?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介绍)

2.教师参与:课前,老师也了解了爬山虎的脚,我还从这本书(出示《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它的另一种根,因为它生长在空气中,所以叫气生根。你看,老师这是怎么了解的?观察、读课外书、查找资料都是预习的一些好的方法啊。我们运用这些方法都对爬山虎的脚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叶圣陶爷爷他是怎样写爬山虎的脚的呢?请同学们看第6课。

(二)初读感知,读准词语

1.检查字词。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

2.出示: 嫩茎 一顺儿漾起波纹

触着墙 痕迹蛟龙

强调多音字及儿化音的读法。

3.快速读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呢?

(1)谁知道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3.4.5)

(2)课文除了讲爬山虎的脚,还讲了什么?(叶子)

四、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

1.自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段重点讲的是什么?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把这句话画下来。

2.出示:“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1)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这一段重点讲的什么吗?(长大了的叶子)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人注意)

3.再读读这段话,看哪几句话具体讲的是长大了的叶子?(3.4.5句)

4.那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现出来呢?(学生练读)

(1)指名读。(学生评议)

(2)欣赏爬山虎叶子画面,听老师读。

(3)指名读。老师给你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让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其他同学一起来美美的感受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长大了叶子。

(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声音和感情都非常丰富,这可以用一个四字的词来形容。哪个词?声情并茂。读书就应该这样去读。 )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呢?

四、读文画图,自主学习“爬山虎的脚”

(一)读文画句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二)读文画“脚”

1.教师板画,提出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写“脚”的句子,注意

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一

部分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2. 学生读书思考。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①选颜色: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方案一:学生选择的是红色

说明这位学生认真读书了,而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教师可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红色。(说课文依据)

方案二:学生选的不是红色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学生出现的这一偏差点作为有利的训练点在学生评议时进行强化训练,从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习惯。

②画“脚”。学生在老师画的茎、叶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③全班评议。学生再读书,以课文为依据,对照同学画的“脚”进行评议,纠正错误。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方案一:学生画得不对

请学生评议,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改正画错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方案二:脚的位置画错了

脚的“位置”是理解的难点,学生如果发现把脚的“位置”画错了,但又不知道画哪儿更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一读写“脚的位置的句子”,对照图文评议、理解、感悟。

小结:是啊!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4.组合朗读。咱们这样来读:

第一组读黄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

第二组读蓝色部分,这一部分是——

第三组读红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

最后一句大家一齐读。

过渡: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这一段,通过同学们认真读书,自己就读懂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第四自然段呢?也请同学们这样认真去读,看看这一段,你们能知道什么?

五、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读第四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2. 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读有关句子。

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3.爬山虎究竟是怎样爬的呢?老师通过读“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一部分,抓住了关于爬山虎爬的一个重点词“触”。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再读读后面的句子,想一想,还应画出哪些重点词,就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

课件出示:(触)

4.学生评议。

方案一:说得不对

请学生再读文并调整词序。

变弯

触巴拉贴

方案二:学生漏掉“变”和“弯”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去掉“变”、“弯”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这些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5.体会朗读。注意:只要读好这些词,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教师指导重点词的读法。

(二)看画面配解说

那爬山虎是不是这样爬的呢?

(1)放动画。你们注意了吗?这个画面和电视上的画面比起来,是不是少点什么?

(2)给画面配解说词。不过,解说要讲究方法的,就是屏幕上演什么,我们就说什么。解说一定要与画面同步进行。(试说后指名说)

(三)质疑问难

学到这儿,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①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②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解决问题

1. 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方案一:可以用“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方案二: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教师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

2. 教师板画描述启发: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3.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你能体会出什么?

(叶圣陶老爷爷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

小结: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六、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

(一)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

(板书:萎了牢固)

(二)教师小结:第五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变化。

七、回归整体,领悟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1.回归课题。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脚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脚爬山虎就没法往上爬了!)

2.如果我们也像叶圣陶爷爷一样去了解爬山虎的脚,观察一次行吗?观察一天行吗?

3.小结:是啊!叶圣陶老爷爷对爬山虎的脚不光进行了细致观察,而且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这正是我们所要努力学习的。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学习内容

爬山虎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

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学习分析

《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这篇文章细致描述了爬山虎脚的特点,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要学生学习做着的观察方法和表达能力,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习准备

1、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碰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叶圣陶及其主要作品。

学习流程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

二、自主独学

1、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均匀蜗牛触角蛟龙萎)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一个学生领读,全体学生齐读

(2)任选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3)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均匀蜗牛触角蛟龙萎

3、指名讲述课文大意。

三、合作研学

小组探究:

1、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总结段落大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部分)

(1)齐读,思考: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2)填空:

爬山虎生长的特殊环境————————————————————。

爬山虎是生长——————————

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

四、汇报展示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目标导学

1、谈话导入

2、明确学习任务

二、引出行为

1、明确自主独学任务

2、指名反馈并点评

三、呈现材料

1、出示合作研学任务

2、师点评小组学习情况

四、反馈学习

1、小组汇报展示

2、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6个生字,掌握10个会写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植物,它是爬墙的高手,可以不借助任何藤架就能够爬满墙,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文章《爬山虎的脚》。

二、回顾全文,理清顺序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课文围绕爬山虎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三、品悟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一)读悟结合品悟叶子的美。

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啊,是那么引人注意,它吸引了作者的眼睛,爬山虎的叶子真美,写叶子的语言更美。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词语或句子,体会叶子的美。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在学生感悟品读的基础上,出示图片引读:

这是新鲜得快要滴出水的叶子,看着那么舒服,你能读出来吗?

这是新鲜得发亮的叶子,耀人的眼,你能读出来吗?

2、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顺”、“均匀”体会叶子排列的整齐美。

出示图片感情引读: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就这样铺满墙。你能读出来吗?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在学生想象出海上波浪般的美丽后,引导学生读出这种美。

观看视频:你们真了不起,已经完全体会出了爬山虎的叶子的美,老师决定送给你们一个小礼物(播放视频,起风时爬山虎的叶子。)

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

感情朗读: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置身于一面爬山虎铺成的墙前,在那绿意盎然的叶影间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清爽气息。带着这种感觉,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二)读画结合了解脚的特点。

过渡:爬山虎之所以绿得这么鲜亮,是因为脚能牢牢地抓住墙壁,才能使它舒枝展叶,任意吸吮阳光,显出这般的勃勃生机。那么,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又长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勾出脚的位置,用曲线勾出脚的样子。

交流:

脚的位置:学生找出脚的位置的语句后,教师出示画有爬山虎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找出图中脚的位置。

脚的样子:在学生找出脚的样子的句子后,先让学生说一说枝状、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特点,再在小黑板上画脚,其他学生拿彩笔在练习本上画。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判断黑板上脚的对错。

观看脚的视频:想看一看爬山虎真实的脚吗?认真观看,看看它和叶圣陶先生写得是不是一样?跟你画得是不是一样?

你觉得叶圣陶先生写出脚的特点了吗?他是怎样做到的?这段中也有一个词表明他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是那个词?(注意)正是因为他注意了,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再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读出脚的特点。

(三)读书与探索相结合发现爬的秘密。

作者不仅观察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还观察了它怎样爬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

思考: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样指的是怎样呢?

谁能读出相关的语句?

默读这一段话,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发生了变化: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细丝由直变弯;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脚发生变化的用途:变成小圆片是为了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是为了将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指导学生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爬的情景。

课件演示爬墙的过程。一边看课件一边用书上的语言描述。

思考:你明白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吗?

总:爬山虎长一只脚巴住墙,然后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不断长脚,不断向上爬,向左爬、向右爬,最后,爬满整面墙。

四、总结全文,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精神。

你想对作者说些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事物的美,是不容易一下子被发现的,需要进行认真地观察、甚至长期的观察。你看,叶圣陶爷爷认真观察了爬山虎很长时间,才发现了爬山虎特征。这长期、认真观察、反复观察是多么重要啊。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佳作,文中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他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本课的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写爬山虎的叶子,作者从嫩叶写到成叶,重点讲成叶,从叶子的颜色,形状及叶子的动态描写,让人产生喜爱之情。

在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时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写:

1、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

2、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3、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

【学生分析】

处在四年级的小学生特有的好奇心重、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有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段。

3、学会作者是怎样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让学生正确理解爬山虎的脚不同于人的脚,而是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一只脚继续巴住墙向上。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说得十分清楚。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讲授力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2、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阅读兴趣的激发,在学生的自主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3、重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体验,内化课本语言,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4、借助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直观、形象、生动,同时弥补了课本知识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展示爬山虎实物)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设计意图: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1)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设计意图: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四、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设计意图: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有了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才能爬得更高、长得更好的关系。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

(2)要抓住特点观察。

(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

(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会写“虎、操”等13个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体会作者连续的观察。

教学重点

1.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2.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体会作者连续的观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会写“虎、操”等8个生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7个词语,理解“舒服”“均匀”“漾起”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细致的观察。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并积累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引导交流:哪些同学见过爬山虎?你们看见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

2.过渡: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你们知道爬山虎的脚在哪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要求: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爬山虎操场嫩叶舒服均匀重叠空隙

(1)指导读准字音。“弯曲”放在句子中朗读,注意读准多音字“曲”的发音。

(2)指导书写“虎、隙”。

(“虎”“隙”两个生字较难,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并练写,其他6个生字提示要点,学生课后再写。)

指导书写“虎”字:第二画短横像老虎炯炯有神的眼睛,这一横下面的横钩就像老虎尖尖的牙齿,写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学生练写。

指导书写“隙”字:“隙”字右边上面的“小”,竖钩变成了短竖。在上下两个“小”字之间,那条缝隙里,只有日光能透过来,这个“日”要写得扁一些。学生练写。

3.引导交流: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1)引导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后,根据提取的信息汇报。

(2)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提问:想一想,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

再次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引入话题,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形难字在书写过程中易错笔画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记住字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位置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提取信息。

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爬山虎生长在哪些地方。

2.交流: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预设:墙上、屋顶。

3.讨论:自读第一自然段后,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1:爬山虎长得很茂盛。

预设2:爬山虎是一种擅长攀爬的植物。

追问:课文中哪些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围绕“满是”“一大片”两个词语体会爬山虎的茂盛。

小结:①爬山虎生长在墙上。②爬山虎生长得非常茂盛。

4 .指导朗读:“满是”“一大片”两个词语要读得慢一些,“满”和“大”两个字要重读,突出爬山虎繁盛、茂密的样子。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关于爬山虎叶子的描述,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

1过渡:我们从文字中仿佛看到了那一片布满外墙和屋顶的爬山虎,它是那样茂盛。

2 .出示: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1)发现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嫩红一一嫩绿一一绿得那么新鲜。

围绕“舒服”指导学生读出安逸、惬意的感受。

(2)了解无风时爬山虎叶子的样子。

①出示爬山虎的图片,理解“一顺儿”的意思。

②联系上下文“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理解“均匀”的意思。

(板书:准确)

(3)品味起风时爬山虎叶子的样子。

①出示:微风拂过爬山虎叶子微微漾起波纹的视频。

②说一说“拂”和“漾”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拂”和“漾”要读得轻一些,突出微风的轻柔和叶子微弱的震颤。

(板书:生动)

设计意图:

细读描写叶子的段落,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感受课文生动的表达。

五、总结收获,体会细致的观察

1.过渡:无论是叶子颜色的变化,还是叶尖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的形态,以及微风拂过时,叶子轻微的震颤,都被叶圣陶爷爷敏锐的眼睛观察到了。

2.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叶圣陶爷爷是怎样观察这些叶子的?

预设1:叶圣陶爷爷一定是拿着放大镜观察的。

预设2:叶圣陶爷爷一定是走得很近,反复看了很多遍。

3. 总结:是呀,他之所以能表达得如此准确,是因为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啊!

(板书:观察:细致)

4. 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通过那些准确形象的语句,感受到了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下节课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再一起学习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

在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后,通过质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表达与作者细致的观察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课时《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2

1.通过文字了解作者观察到的爬山虎的样子和如何爬的, 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生动。

2.抓住“一脚一脚往上爬”这个学生疑惑处, 仔细观察后, 比较准确地表达观察所得。

3.感受作者长期细心的观察方法, 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 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爬山虎的脚爬墙的动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聚焦观察习惯

今天, 我们就向一位语言大师——叶圣陶老爷爷学习一种本领, 学习如何观察的本领。叶老先生说他的写作秘诀之一就是:观察。我们看看叶老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到底观察了什么?

二、走进课文, 整体感知文本

1.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朗读课文, 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明确文章的第一段主要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段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第四段写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最后一段写爬山虎的变化。

2.教师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揣摩词语, 体悟作者语言之精妙

(一) 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 感受细致观察

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 (3~5自然段)

2.叶老观察到这脚长在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边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板画爬山虎脚的位置。

3.重点抓住“反面”体会叶老语言的精准与生动,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反面”的味道。

4.除了脚的位置, 叶圣陶爷爷还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叶老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清清楚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的样子。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 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 争取背下来。

5.叶老是怎样观察到脚的位置的呢?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 了解爬山虎之“爬”, 感受细致准确, 用词精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找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关键词语。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找到的动词, 学生边回答, 教师边出示课件。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当爬山虎的脚, 一边读句子, 一边做动作, 说明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着重理解“触”的意思,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师生合作读文, 边做动作, 边体会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

5.播放视频资料, 直观演示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经过。

6.重点体会“一脚一脚”的含义, 与“一步一步”进行比较, 体会叶老用词的精准。

7.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哪些词语中可以发现叶老一直在观察, 且时间很长呢?

2.这一段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3.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不但仔细观察, 而且长期观察的习惯。

四、写字指导

1. 出示含有本课生字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段。

2.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虎”“茎”“柄”“逐”的写法。

3. 学生进行仿写。

五、反观前文, 质疑文本构架

1. 叶圣陶爷爷用了三个自然段具体生动地描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脚是怎么爬墙的以及脚的变化过程, 可是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没有写爬山虎的脚, 和课题无关, 我觉得叶圣陶爷爷写这两段多此一举, 你们认为呢? (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爬山虎图片,爬山虎的资料。师:借助课件中爬山虎图片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2、师:通过老师同学们的介绍以及观赏图片,我们知道爬山虎是喜攀缘在墙壁或巖石上面的一种植物。要想知道爬山虎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去请教叶圣陶先生。搬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请教老师同学或字词典。2、指名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课文讲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爬山虎叶子的样子,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3、读思结合,直奔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一)(1)学生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段落。并试着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的句子以及词语。(2)指名朗读描写爬山虎脚的段落。(3)指名回答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的句子和词语。思考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于叶柄相连之处,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描写的很具体。对爬山虎脚的形状“像蜗牛的触角”比喻的很逼真。作者对事物观察十分仔细认真。体会到作者的语言多么准确生动形象啊!)(4)动手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同桌欣赏并评价画的像不像课文中描写的那样。(二)、(1)同桌互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并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2)指名回答并配合动作演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形。(3)师: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4)师生共评,教师板书。细丝的头(变成)小圆片(巴住)墙(变)弯曲(拉)嫩茎(紧贴)墙(爬)上去。(5)师: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们又理解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理解了爬山虎的叶尖一顺朝下的原因。机会到了作者抓住特点细心观察事物“如:叶尖朝下等”。连续观察才会发现“原来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6)找出课文中体现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多读几遍。

三、读写结合,在读中感悟。(1)、背诵课文,摘抄好句。(2)用第一人称写“爬山虎的自述”的作文

第一课时《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4

1、 学习课文三至五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 理解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昨天,我们们学习了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好不好?(好)请看投影。谁能说一下,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掌握地非常好。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没有人为爬山虎搭架子,它怎么爬得满墙都是呢?

生:因为它有脚。

师: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 (配合板书:样子 怎样爬)

生:为什么爬山虎的脚能抓住墙?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

师:非常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大致归纳一下有这么几个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2)它是怎样爬的?

师:这么多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读书就能解决,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自己动手从书中来找到答案,好不好?(好)

二、 教学第三自然段:

师:自由读第3自然段,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同学听。(生自由读)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出脚的样子。相机板书:位置、形状、颜色。

师:现在我们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原来是这个样子的。那么你们愿意用自己的生花妙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吗?

生:愿意。(指名两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他人在本上画。)

画好后,评议学生作品 师:谁说说他画的好不好。(适当引导,加深理解脚的样子。)

师:好,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爬山虎脚的样子,那么谁想把这部分给同学们读一读。(指名读2遍)其他同学在他读的时候把文中的好词妙句勾画一下。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师:好,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小组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师:好了,谁来说一下你的发现?(学生可能读出爬的过程。师强调触、巴、拉、贴并板书)

师:说的非常好,那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能)来,请你来说说。同学们注意听。

生:是这样爬的,爬山虎的脚用细丝扒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是弯的,扒在墙上。

师:谁再来演一演?

师:他们特别注意到爬的一系列动词,其他小组也注意到了,你们能在汇报中用上这一系列动词吗?

生:能。

师:非常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爬山虎爬墙的动画,大家想不想看?(想)请大家特别注意它爬的动作,细微的变化。

多媒体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师:好了,课件看完了,同学们是不是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刚才老师想了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那就是壁虎也是在墙上爬的,那么它的爬和爬山虎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壁虎怎样爬?(一步一步的爬)

师:那么,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能换成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吗?(不能)为什么?

生:动物的脚爬是不留住的,爬山虎的脚是爬到哪里就长到哪里。

师:谁还想说?

生: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师:说得真好。知道小壁虎的脚是不留在墙上的,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这里用词多准确啊!我们在习作时也要注意用词准确。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同时把文中的好词佳句划出来。(生读)

四、教学第五自然段:

师:好了。下面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第五自然段,看看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自由读。)

生:我通过读第五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的脚触到墙的和触不到墙的不一样。

师:读得非常仔细。那也就是说爬山虎和墙有一种依赖关系。(板书:与墙的关系)

五、拓展延伸:师: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今后,我们也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妙句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相信我们一定也能写出和叶爷爷一样棒的文章,有没有信心?(有)

六、总结收获,延伸课堂。

好了,同学们请坐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举手)先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结合板书谈收获)

师:金秋十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同学们你们喜欢菊花吗?(喜欢),那么,你们想不想也像叶爷爷一样,认真地去观察一下菊花,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也写一写菊花的特点呢?(愿意)那好,就请同学们课下认真观察一下菊花并写一个小片段。(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样子: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怎样爬: 触--→巴--→拉--→贴

与墙的关系: 触着墙 ←-→没触着墙的。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

★ 人教版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 落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大熊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五彩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5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三、(一)、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1)这一段讲了什么?(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2、提问(二)、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出示课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五)、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四、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五、质疑

六、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第一课时《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6

笔者以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为例, 从有顺序观察、全面细致观察、有感受观察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训练学生有序观察, 有助于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 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指导时要做到:

1. 了解顺序。观察顺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时间顺序, 时间有早有晚、有先有后;另一种是空间顺序, 从远到近、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等。叶圣陶先生在观察爬山虎时, 先从远处观察满墙的爬山虎, 再走到近处观察;先观察爬山虎的叶子, 再观察爬山虎的脚;在观察爬山虎叶子的时候, 先观察嫩叶, 再观察长大了的叶子;在观察爬山虎脚的时候, 先观察静态的脚, 再观察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 既有空间顺序的观察, 也有时间顺序的观察。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顺序, 以便学生在观察时选择运用。

2. 教给方法。在让学生了解了观察顺序后, 也要教给学生确定观察顺序的方法, 培养其根据观察事物的目的、特点等确定观察顺序的能力。对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 建立起观察对象和观察顺序的对应关系应该是关键。如观察爬山虎的外形, 可以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爬山虎的生长, 就必须按时间顺序来观察, 观察爬山虎在不同时间段的生长变化。此外, 要学会对事物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如课文中有这么几句话:“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 不几天就萎了, 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 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从这段文字中, 我们不难发现, 叶圣陶对爬山虎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没有长时间的仔细观察, 就很难发现这些“细节”。

二、指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

让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 对提高观察效果、把作文写生动具体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全面观察, 了解全貌。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课文中这样写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 也是嫩红的。”叶圣陶先生在观察时注意到了“脚的位置” (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 注意到了“脚的形状” (枝状) , 注意到了“脚的数量” (六七根细丝) , 注意到了“脚的颜色” (嫩红) 。这样细致的观察才能反映事物全貌, 避免管中窥豹。全面观察, 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课文这样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姿态: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 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 现在弯曲了, 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使它紧贴在墙上。”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 注意到了爬山虎脚的生长变化 (变成小圆片;原先是直的, 现在弯曲了) , 这种长时间的“跟踪观察”, 才能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全貌。

2. 重点观察, 抓住特征。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部分, 有重点地细致观察。课文写爬山虎的叶子, 写嫩叶, 只用了27个字;写长大了的叶子, 却用了66个字。为什么?因为叶圣陶先生说:“爬山虎的嫩叶, 不大引人注意, 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显然, 他把观察叶子的重点落在了“长大了的叶子”上。然后抓住叶子“绿”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 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没有重叠起来的, 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茂密的爬山虎, 正好符合爬山虎叶子“绿”的特征。

三、指导学生有感受地观察

让学生带着感情有感受地对事物进行观察, 并加以想象, 是发展学生观察力, 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个性和灵气的重要方法。有感受地观察包括两个方面。

1. 带着感情。叶圣陶先生观察爬山虎, 完全是出于对爬山虎的喜爱, 带着喜爱之情观察爬山虎的生长, 就会更仔细, 更有耐心;带着喜爱之情来写这篇文章, 字里行间就充满了感情。课文写爬山虎的叶子时有这么一句话:“一阵风拂过,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好看得很。”这句话其实就蕴含着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因为喜爱, 才会觉得“好看得很”。另外, 文章在结尾处写道:“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 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 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这是在夸赞爬山虎的脚呢!这段文字也不露痕迹地表达了作者在观察时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2. 加上想象。观察不光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嘴品尝, 还包括想象 (联想) , 在观察的过程中, 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叶圣陶先生在观察爬山虎的脚 (细丝) 时, 联想到了蜗牛的触角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在观察爬山虎爬墙的细小的脚时, 又联想到了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你会联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吗?) 这样的想象 (联想) 有一个好处, 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更加形象地告诉读者。有的想象还能赋予事物人的生命和情感。想象就好比是做菜时的作料, 没有作料, 这盘菜就显得平淡无味。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篇7

《爬山虎的脚》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形状以及它是怎样用“脚”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把握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本课的难点。结合本课的特点,首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趣味谜语、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其次,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再次,边读边渗透写作方法。在讲爬山虎的叶子和脚,以及怎样爬的时候,顺带提及作者怎样观察植物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写的秘密,这样比平时上作文课时,单独讲怎样观察植物,怎样写植物要

容易多,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的不足之处:

一是让学生齐读课文,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朗读理解,不能由老师设定模式来约束学生。二是讲爬山虎如何爬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用手为学生表演,应由学生自己来演示。

三是在学生评论其他同学读课文时,评语不是很丰富,比较刻板,应引导学生使用多变的语言评价。

上一篇:动员会串词下一篇:关于珍惜友谊的名言_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