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共8篇)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二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不是专业的,深感压力,再加上学校对九年级教学十分重视,鉴于此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世界古代史的学习,了解世界古代史的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和历史现象。在能力目标上,通过世界古代史的学习,辩证的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方面,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对中外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历史人物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学习他们的报国热情和优良品德;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但是这届学生是我从七年级一直带到现在,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
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保证及格率是当前最主要的。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务,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西方文明之源,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英法美日俄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及挫折,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等。
四、教学措施
1、细读中考说明,课程目标,进一步分析历年中考试题,把握中考脉搏。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
3、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精心设计教案,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符合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上课精讲多练,努力提高课堂质量
4、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对优秀生培养,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第1课古代埃及
1.埃及概况:
①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②公元前31埃及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统一国家,确立了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称为法老。③公元前6世纪开始,埃及文明衰亡。
2.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是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概况:
①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20多个国家。
②公元前左右,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
③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2. ①《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象征,是世界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3.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①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②是统治阶级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社会等级制、奴隶制的体现。
第3课 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概况:
①约公元前2200年,印度河流域创造出南亚次大陆最早的文明
②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新的国家,确立了古代世界最森严、最复杂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①社会成员按血统、职业和肤色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每个等级的社会地位与法律地位是世袭的,彼此之间的职业和身份有严格区别,不同等级之间严禁通婚。贱民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
②种姓制度是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等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有效工具,他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3.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创始人为乔答摩·悉达多,倡导众生平等,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第4课 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
1.古希腊文明有明显的海洋色彩,公元前21世纪,希腊出现了一些君主制国家。公元前8世纪,大多数的君主制被推翻,出现了集体领导的政权,通常被称为城邦。
2.雅典民主:
①公元前6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主要政权机关是公民大会、民众法庭以及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②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男性公民的统治。
3.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与东方诸文明密切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5课 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1.约公元前753年罗马城邦诞生,罗慕洛斯成为第一位国王。公元前5罗马人建立共和国。
2.罗马的扩张
①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
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结束共和制,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③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和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两个政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3.早期基 督教:①公元1世纪左右,基 督教产生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区,创始人是耶稣,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经典是《圣经》。
②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 督教为国教,逐渐流域于欧洲各地。
第6课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
1.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是现代欧美国家字母文字的的来源,深刻影响了欧美人的思想观念。
2.古希腊出现了众多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3.古希腊的文学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剧,《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史诗,《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的寓言故事;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的代表作。
4.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
5.公元前46年凯撒颁布的儒略历,奠定了今天公历的基础。
第7课 法兰克王国
1.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日尔曼人建立的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486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开始墨洛温王朝的统治。
2.751年丕平自立为王,开启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丕平之子查理即位,800年查理称帝,法兰克王国以后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构成了现代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3.教皇与教会:
①8世纪中叶,通过丕平献土,罗马主教区称为“教皇国”,具备了独立政治实体的性质。教皇与各国国王既相互扶持利用,又彼此勾心斗角。
②在中古时期,基 督教主宰了西欧人的精神生活,成为西欧最重要的经济与政治势力之一。
第8课西欧的乡村与城市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来分赐部下,逐级封赐,直到最低一级贵族—骑士,形成相互依存的封建等级制。
2.庄园制度: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奴,是领主的主要剥削对象。农奴的子女始终是农奴,领主的子女始终是贵族。
3.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定了相对稳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农奴与领主构成了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
4.城市的兴起:
①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②13世纪,许多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摆脱了领主和教会的束缚,取得了自治。威尼斯、热那亚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法国琅城人民通过斗争,赢得自治。
5.大学的诞生:
①背景: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活跃的社交生活和宽松的环境
②12世纪成立的巴黎大学是欧洲最著名的大学。1168年创立的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创办于1209年。
③大学的诞生,形成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1、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文化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2、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3、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皇帝,529年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对现代法律体系影响深远。
4、《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新律》这四部法律文献被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第10课 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安拉,信仰安拉的人都是兄弟,称作穆斯林,经典是《古兰经》。630年穆罕默德展开统一战争,631年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2、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帝国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伊斯兰教广泛传播。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军队灭亡。
3、阿拉伯帝国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美术作品对几何图案的巧妙构思令人叹为观止,代表建筑是倭马亚的清真寺。
第11课 古代日本
1、日本概况:
①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了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②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
①645年,孝德天皇即位,仿效中国的做法,设年号“大化”
②大化改新概况
646颁布《改新之诏》,正式施行政治、经济改革。
意义:
①这次改革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④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3.武士与幕府:
①8世纪,日本经济发生重大改变:班田制被庄园制取代。为保护庄园,地方豪强势力崛起,天皇权威受到挑战。
②12世纪末,武士集团控制了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第12课 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3. 发端国:意大利
4. 核心内容:人文主义
5.代表人物:
①先驱:但丁,代表作《神曲》
②巨人: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③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6.性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7.作用:①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
②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3课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的殖民掠夺
1.新航路开辟:
(1)原因: ①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资产阶级渴望从东方获取金银和香料等商品
②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帝国控制,贸易受阻
③传播宗教
(2)代表人物及航行成就:①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新航路
②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
③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3)意义:
①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打破了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野蛮的殖民掠夺
(1)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最早的殖民国家。
(2)16—18世纪,西欧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三角贸易:
(1)时间:16世纪——19世纪
(2)航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3)三角贸易的评价:
①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
②殖民国家赚取了大量的血腥钱,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给美洲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第14、15、16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略)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背景: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原有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
2.前奏: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3.兴起国家:英国 兴起的部门: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展开。
4.工业革命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5.核心发明: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6.交通巨变
(1)18,英国人斯蒂芬孙发明了蒸汽火车,1825年,“旅行者”号试车成功。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2)铁路交通迅速发展,铁路网很快铺展开来。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7.工厂制度的出现,工厂区也发展成新的城市。
8.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9.工业革命的实质:大机器工厂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10、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它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同时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掠夺和剥削也日益加重。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探索: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理论基础: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法英等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1847年,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5、1871年3月,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五月流血周”后,巴黎公社失败。
6、《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曲作者:比尔·狄盖特
第19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的民族独立战争
1. 背景:
①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爆发了民族独立战争
2.“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826年,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今天的玻利维亚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3.拉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2)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1)领导人:封建王公、贵族;
(2)主力:印度土兵 .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女英雄:章西女王
(4)历史意义:
①充分体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
②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③运动中体现出的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成为后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精神源泉。
第20课 俄国的改革
一、14世纪前后,东欧平原的东北部,莫斯科大公国兴起
二、彼得大帝的改革
目的: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内容:(1)军事方面: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陆军,并开始组建海军。
(2)经济方面:注重扶持发展工场手工业,鼓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建设手工工场。
(3)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了改革。
影响:①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农奴制也得到一定的巩固。
改国号:17,彼得一世将俄国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他也被称为彼得大帝。
三.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
目的: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前提: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
改革内容:
①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②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以出钱或服劳役的方式向地主赎买。
性质: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评价: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21课 美国内战
1、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导致了大规模向西移民的“西进运动”。
2、美国内战
(1)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2)矛盾的焦点:西部新建州是否允许奴隶制。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4) 内战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5)重大举措: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调动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
(6)战争的转折点:1863年,葛底斯堡大捷。作用:北方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7)战争结束: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重新恢复统一。随后林肯被暗杀。
(8)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9)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①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②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黑船来航
背景:(1)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统治腐朽,落后于世界发展趋势(内忧)
(2)1853年,美国佩里率舰队闯入日本港口,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日本大门,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外患)
二、倒幕运动
(1)1867年睦仁天皇登基,就是历史上的明治天皇
(2)1868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统治
(3)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三、1868年日本政权进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内容:
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等
军事上: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积极: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为其它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消极:改革后的日本仍保留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等封建残余,后来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开始标志:19世纪中后期,以电气发明为标志
3.重大发明
(1)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2)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3)①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以“为人类幸福生活而发明”作为人生理想,1879发明了电灯泡,
此外还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碱性电池等电器,被称为“发明大王”。
②各种电器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4.内燃机与交通工具的创新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此后,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先后问世,开辟了交通领域的新纪元。
(2)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了第一辆三轮汽车,
(3)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此后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装配线,成了著名的“汽车大王”。
(4)19,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宣告了人类航空时代的到来
5、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变化
①改变了工业格局,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
②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
③使欧美国家成为工业化的发达地区,欧美列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工业城市不断增加,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阶级矛盾、环境污染等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首先,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再次,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第24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2、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是欧洲启蒙思想的科学基础,同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科学的角度观察世界、探求规律、解决问题。
3、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重创了教会的神创论。
4、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代表作《人间喜剧》。该作品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图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物理教学总结
二〇一八年一月
这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一学期来,我坚持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
本,坚决服从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管理和安排,工作认真扎实,任劳任怨,不断求实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情况
1、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本学期我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研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积极参与物理教学研究工作
本学期,我本着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目的,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利用休息时间在网上备优秀案例、看优秀课堂视频,按学校要求完成了一系列教研工作。
3、培优辅差工作成绩明显
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
生能听懂、会做课堂练习,同时又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把知识向纵、横方向发展,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信心较弱的后进生,重点指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鼓励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取得良好效果。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难以养成,思想滞后,目光短浅,对物理学科不重视,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少数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没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
3、有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现象,合作意识不强,探究能力较差,不能独立总结相关的结论,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三、今后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除此以外,结合班级学生在本学期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在学习期间学到相关的学科知识。
班级:姓名:成绩:
1、“向人性扼杀者宣战”这个课题中的“人性扼杀者”指的是(),这个课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它源起于(世纪)(时间)的()(国名),()(时间)扩展到西欧。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源是(),它的实质是(),它的指导思想是(),它沉重地打击了()有力呼唤了()的回归,促进了()的发展,标志人类跨入了()的门槛。
3、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他被恩格斯喻为“中世纪的最后一名诗人,新时代最先一名诗人。”这里的“中世纪”指的是()(社会形态),“新时代”指的是()(社会形态)。他的杰出历史地位的奠定源自他的作品《》。
4、文艺复兴中意大利杰出艺术大师是(),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的艺术作品《》和《》通过对世俗人物的选材和人物表情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他对()的关注。和但丁一样,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者。
5、15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以()为中心的西欧地区,这一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有培根和莎士比亚。培根的名言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
》。他的名言“一切成败得失都在我们自己,然而我们往往说是无意的”,闪耀着()的光辉。
6、“探险者的梦想”这个课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5世纪开始的持续二百多年的“”,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是()。
7、新航路运动之所以得以展开,除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这个根源外,还因为()、()、()、()的具备,通过不懈努力欧洲终于打通两条新的通往东方的航路。
8、在新航路运动过程中,最先走上这条探索之路的国家是(),在这个国家的主导下,水手()和()打通了第一条经()到达()的新航路;其次走上这条探索之路的国家是(),在这个国家的主导下,()水手()和()水手分别发现了()实现第一次(),进而打通了由欧洲向西,沿美洲东海岸进入太平洋从而到达东方的第二条新航路。
9、新航路运动远航回国的船队往往满载黄金和香料说明,刺激探险者前行的是()的诱惑,满载而归船只说明新航路开辟之路对沿途地区的人民而言就是一条(、)
之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经济快速发展说明新航路开辟之路更是一条()发展之路。从这两个层而来看,探险者是掠夺东方的强盗,更是西方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
10、文艺复兴对新航路运动起到了()作用,它们有着共同的根源——(),也有着共同的作用——(),都是()发展史上的大事。
1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随之发展壮大,()力量空前增强。17世纪以来,由于这样一个根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其开始的标志是英王()恢复(),新贵族提出了()和()的要求。在()领导下,革命中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终于在1649年1月,把英王()送上断头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2、克伦威尔当政后,资产阶级日益脱离群众,1660年王党发动政变,()复辟,革命走入低潮。1688年,新贵族发动(),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确立了()其本原则,英国建立起保留王位剥夺王权的资产政权,这种国王统而不治的政权形式,称(“”),除英国外,这种实行这个政权形式的国家还有()()()等。
九上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1学生分析
1、我教的班现有在籍学生各50人。两年来,本人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采用新课程理念,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业绩。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新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历次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九年级进行弥补,争取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我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协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五、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灵活安排和选择专题决内容,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进度表
1—3周 第一、二单元 专题 名著
阅读课九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四课时,作文两课时。合计13课时 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是人来的朋友,人类装点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了解一般散文的写作思路,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掌握文章吟哦讽诵的要领,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所感悟。
学会从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筛选和整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
4—6周 第三、四单元
阅读9课时,探究学习与练习4课时,作文2课时。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境界,认识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
了解作者在小说人物塑造中的态度和小说表达的情感。
欣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学习品味、感悟、欣赏作品的方法。
根据交际的目的,通过书信恰当的表达思想感情。
7—9周 第五、六单元
阅读8课时,探究学习及写作4课时,诵读1课时。计13课时。了解前辈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发。
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的含义。
学习不同的论证方法,模仿句子的结构写出有一定哲理的句子
在人际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10周 期中考试
11—13 周 下册第一二单元
阅读8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4课时,修改文章1课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会评价作品,进行文学评论,能用书面语和口头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在常见的事务中发现独特的美。
掌握结构调整的一些方法,学会调整文章结构修改自己的文章
14—16周 第三四单元
阅读16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综合学习探究2课时,写作指导作文评讲2课时 学习古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了解课文的线索和顺序,学习记叙、说明、描写、议论相结合写法。学习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欣赏古代散文的优美语言,了解文言文中文言实词、虚词、和简单的文言句式
掌握以人物行踪为线索参观游记的文章写作特点。
正确流畅的背诵课文。
17—18周 第五六单元
阅读12课时,综合学习和探究2课时,诵读欣赏2课时,写作3课时。理解主题课文的不同特点,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朗读中注意感情的表达。
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养成读书用笔的习惯。
背诵古诗。
19—20周 复习考试专题练习
九上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2一、指导思想:
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6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从八年级期末检测及入学考试成绩来看,调查了解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有待加强,学生作文文理不通,病句随处可见。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重要影响,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的情况中!
四、教学目标: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二)、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学会写调查报告。
2、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练笔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4、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
郭春瑾
本学期我们九年级语文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是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备课组长,我以我全组的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引以为豪,而更令我备感欣慰的是,半年来,我们备课组已逐渐形成了“工作上合作、成绩上竞争、学习上交流”的良好的工作氛围。我坚信我们备课组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以下的总结和回顾应是为下学期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重视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全组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努力设计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教案与多媒体课件。通过学习、交流、探讨,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平时积极开展个人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讨论教学问题,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积极打造新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二、合作、竞争、交流,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不做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这在我们备课组早就达成共识。在合作问题上,我们形成体制:
1、课堂教学资料共享。例如:我们积极开展多媒体课的教学,分配好每个教师的资料收集任务,上课前其他教师都可以得到准备者提供的资料,这样教师就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2、强化训练包干制。学期伊始,备课组会议订好每个单元练习的出题者。定好时、人、量。每个成员届时都会认真完成。
3、考试复习主题制。考试复习以知识块状进行,每一块状为一主题,而每一主题也定好时、人、量。半年下来,备课组成员均感到:“合作,使我如此快乐。”合作,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生,提高学生的成绩。激烈的竞争使得每一个备课组成员都快马加鞭、丝毫不敢懈怠。
三、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除了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教研活动外,还共同参与到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广州的教学论坛活动等。另外,本学期,我们改变了教研活动的方式,除了进行必要的正式的备课组活动外,各老师还随堂听课进行经验交流,还通过举行公开课、示范课来进行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各种活动的有效进行,促使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较大长进,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今后努力方向明确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备课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九年级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
(2)、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把握阅读诗歌的方法:四步阅读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中理解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理解诗中的哲理。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我会说、播放轻音乐,师激情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
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呢?
2、简要回忆诗歌的四步阅读法,播放幻灯片1;
3、老师让学生结合文中注释简介作者及背景;
4、播放幻灯片2、3、4作补充。
二、我会读
师生共同赏读诗歌,整体把握: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听读并试着把握诗的节奏;
2、学生自由放声读;
师生一起明确朗读节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阴郁的/日子里/需要镇定,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3、听名家的标准朗读,体会情感;
4、学生齐读,议读,交流体会:
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我们应该积极昂扬,坚信未来是光明的。因而,作者的语气是娓娓而谈,有一种亲切感。
三、我会品
品读诗歌,合作探讨:
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学要品味一下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明确:
⑴ 这是写给邻居小女孩的赠诗,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一副教训人的语气,而是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来写,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好像诗人在与你促膝谈心;
⑵ 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性。
3、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两句诗道出人生体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感觉。诗人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体验应该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有利于把握人生。
四、我会写
1、学生仿第一节诗的形式,写四句诗,如:(播放幻灯片5)
假如生活误解了你,不要失望,不要性急!
沉闷的日子里需要冷静,相信吧,石破天开的日子终将来临。
2、播放幻灯片6、7,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五、我会背
学生背诵全诗。
【作业布置】、课外收集有关“路”的名言、警句或诗句、歌词(不少于3条);
2、结合幻灯片5、6、7,再写写。
附:幻灯片内容
幻灯片1:
阅读诗歌的方法:四步阅读法
一读:读题目、作者、创作背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三诵、四背:诵和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幻灯片2:
阅读课文思考:、你了解诗人普希金吗?你的同桌呢?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不朽诗篇的?
幻灯片3: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
幻灯片4: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幻灯片5:
假如生活误解了你,不要失望,不要性急!
沉闷的日子里需要冷静,相信吧,石破天开的日子终将来临。
幻灯片6:
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第一小节句式,完成下列填空:
假如,不要
不要!
需要
,相信吧。
幻灯片7: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2.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理解其证明,并会用它解决有关的证明与计算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情感态度】
1.结合本课特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渗透.2.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点】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会运用垂径定理等结论解决一些有关证明,计算和作图问题.【教学难点】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13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拱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m,拱高(弧的中心点到弦的距离)为7.2m.你能求出主桥拱的半径吗?(图:课本第82页图24.1-7)
【教学说明】赵州桥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关系,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要解决此问题需要用到这节课的知识,这样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成功地引入新课.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圆的轴对称性
问题1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做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归纳出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2.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问题2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
如右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AB,垂足为E.(1)右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呢?(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说理由.【教学说明】问题(1)是对圆的轴对称性这一结论的复习与应用,也是为问题(2)作下铺垫,垂径定理是根据圆的轴对称性得出来的.问题(2)可由问题(1)得到,问题(2)由学生合作交流完成,培养他们合作交流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归纳结论】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优弧、劣弧).数学语言:如上图,在⊙O中,AB是弦,直径CD垂直于弦AB..。∴AE=BE.ACBCADBD问(1)一条直线满足: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则可得到什么结论?
【教学说明】本问题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问(2)已知直径AB,弦CD且CE=DE(点E在CD上),那么可得到结论有哪些?(可要学生自己画图)
提示:分E点为“圆心”和“不是圆心”来讨论.即:CD是直径或CD是除直径外的弦来讨论.结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问(3)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为什么不是直径的弦?
【教学说明】问题(2)是为了推出垂径定理的推论而设立的,通过学生动手画图,观察思考,得出结论.问题(3)是对推论进行强调,使学生抓住实质,注意条件,加深印象.3.利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3 如图,用AB表示主桥拱,设AB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经过圆心O作弦AB的垂线OC,D为垂足,OC与AB相交于点C,根据垂径定理,D是AB的中点,C是AB的中点,CD就是拱高,AB=37.4,CD=7.2,则
AD=1/2AB=1/2×37.4=18.7,OD=OC-CD=R-7.2.在Rt△OAD中,由勾股定理,得OA2=AD2+OD2.即:R2=18.72+(R-7.2)2 解得R≈27.9(m)∴赵州桥主桥拱半径约为27.9m.【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画出图形进行解答.并且在解答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勾股定理在这节课中的充分运用,以及圆的半径、弦、圆心到弦的距离和拱形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且CD⊥AB,根据圆的轴对称性可得:=______;CE=______,BCAC=______.2.如图,在⊙O中,MN为直径,若MN⊥AB,则______,______,______,若AC=BC,AB不是直径,则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图中,点O是这段弧的圆心,AB)C是OC⊥AB,垂足为D.AB=300m,CD=50m,则这段弯路的半径是____m.AB上一点,【教学说明】让学生当堂完成,第1、2题是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巩固.第3题是对垂径定理的应用,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答案】1.DE BDAD
MN⊥AB 2.AC=BC AB=BMAM=BMAN=BNAN=BN3.250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九上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九上历史知识点总结10-04
历史教学期末总结09-21
初中历史期中教学总结10-17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2-16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总结05-30
八年级历史下教学总结09-19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0-03
下学期历史教师教学总结12-13
初中历史教师期末教学总结12-30
七年级历史老师教学总结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