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共8篇)
教
时间:
师:
2014年10月
五年业务工作总结
在这五年里,我深刻体会到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五年的工作,我感觉到收获不少,下面我对这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
我积极要求进步,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以,我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觉悟。我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领导的思想保持一致,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事无巨细,不分内外。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于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从不早退、不迟到,以校为家。2013考核为优秀。
二、教育教学工作
近几年以来,我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数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设宽松愉快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主要工作和完成情况如下:
2009年08月至2010年07月主持语文教研,担任四(1)班班主任工作,承担该班语文,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班会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周课时19节。年均备课780节,上课780节、批改作业240次、辅导学生400余人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20次以上。巩固率为100%。
2010年08月至2011年07月主持语文教研,担任五(1)班班主任工作,承担语文,健康、音乐、美术、体育、班会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周课时均在18节以上。年均备课760节,上课760节、批改作业240次、辅导学生350余人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20次以上。巩固率为100%。
2011年08月至2012年07月担主持语文教研,任六(1)班班主任工作,承担语文,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班会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周课时均在19节以上。年均备课780节,上课780节,批改作业300次、辅导学生360余人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20次以上。巩固率为100%。
2012年08月至2013年07月主持语文教研,担任六(2)班班主任工作,承担语文,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班会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周课时19节。年均备课780节,上课780节、批改作业310次、辅导学生350余人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20次以上。巩固率100%。
2013年08月至2014年07月主持语文教研,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上语文,思品、音乐、美术、地方课程、班会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周课时均在20节以上。年均备课800节,上课800节、批改作业310次、辅导学生450余人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20次以上。巩固率100%。
由于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取得以下成绩:
2009-2010四(1)班语文平均分58.3,合格率57.45﹪,优良率6.38%,乡内名次第二。
2010-2011五(1)班语文平均分68.71,合格率81.96﹪,优良率22.15%,乡内名次第一。
2011-2012六(1)班语文平均分61.73,合格率56.86﹪,优良率9.8%,县同类名次第九名。
六(1)班思品平均分47.49,合格率31.37﹪,县同类名次第二名。2012-2013六(2)班语文平均分58.38,合格率59.52﹪,优良率7.14%,县同类名次第十三名。思品平均分58.43,合格率59.52﹪,优良率7.4%,县同类名次第四名。
2013-2014一(1)班语文平均分69.26,合格率75.93﹪,优良率44.44%,县同类名次第二十一名。
获得的奖励:
2009年辅导学生王小芸参加“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比赛获县三等奖,我获马路乡“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活动辅导教师奖。
2012年辅导学生张培参加县的现场书画大赛获三等奖。2012年我被评为乡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评为乡优秀班主任
2012 中小学校园剧指导奖 2012 中小学绘画作品指导奖 2012 中小学书法作品指导奖
2014年被评为毕节市优秀班主任。
三、业务学习方面
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努力钻研教学方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式。每学年,我都能按计划参加校本培训、各种教师进修。多年来,我一直主持语文教研工作,协助学校教导处很好地完成我校的教研教学工作。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课堂教学的真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才是学生创造的舞台,这样的课堂才会更精彩。2012年我的论文
“疑”-----从《生命桥》的教学谈起 参加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组织的比赛中获二等奖。本人先后多次执教本校研讨课、观摩课,一致受到好评。
四、其他方面
在空闲时间了,我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断练习书法与绘画,陶冶情操,完善自己。
五、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在自我思想和专业发展的同时,我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头作用,特别注重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科研优势,积极主动培养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搞好课堂教学、教学论文的撰写与修改、课题研究。在青蓝工程师徒接队活动中,我重点帮扶、培养的是何灵和赵海燕两位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位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论文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何灵在省级教育期刊发表论文2篇,其本人还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同时还多次执教校级研究课、公开课。赵海燕老师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关键词:词汇磨蚀,磨蚀原因,外语教学建议
一、引言
Lambert在1980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技能磨蚀大会”上首次使用了“磨蚀”一词, 语言磨蚀便作为一个新的语言研究领域被确立起来, 此后很多国家的学者开始了有关语言磨蚀的研究。关于语言磨蚀的定义, 目前学界的学者们对此也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通过对众多的定义比较, 笔者认为钟守满和孙崇飞两人对“语言磨蚀”所下的定义是最为全面和完善的。他们认为所谓的语言磨蚀就是“双语或多语持有者因生理、心理、认知以及社会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其持有的一种或几种特定语言 (母语或外语) 的使用频率减少或停止, 以致该种或几种语言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非病理性、代内的、可反复的、个体减退的现象”。[1]由此看来, 语言磨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且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纵观近五年的学界对语言磨蚀的研究成果, 笔者发现学者们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语言磨蚀发生的机制和原因、探讨语言磨蚀对国内外语教育的建议以及词汇磨蚀方面。
二、词汇磨蚀研究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 人们还可以进行一些言语交流, 但没有词汇, 人们就根本无法说话了。”[2]可见,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掌握好词汇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研究表明, 学习者的语言磨蚀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词汇的磨蚀上。而且就近几年的研究来看, 学者们对于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他们主要还是将焦点放在词汇磨蚀上。通过整理现有的关于词汇磨蚀的研究成果, 笔者发现目前学者们对于词汇磨蚀的研究, 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是实证调查的方法, 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 金晓兵和倪传斌 (2011) 通过对128名平均毕业年限在四年半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 从词语的使用频率、词形、词义和词性等不同的方面, 进行了词汇磨蚀的调查, 发现易磨蚀的词汇是那些意象偏低, 百万词库中出现频率低于430次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3]再有王键、李洪民 (2015) 两人, 他们也对词汇磨蚀进行了探究, 通过对296名中断英语学习1-15年的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人进行了调查, 发现中断英语学习时间越长词汇磨蚀程度越高, 而且就磨蚀速度来说, 呈现出先快-中慢-后快的趋势。同时他们还发现, 产出性词汇比接受性词汇的磨蚀程度更为严重。[4]对于词汇磨蚀的变化趋势, 倪传兵 (2013) 也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他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词汇磨蚀的动态过程进行研究, 明确指出词汇磨蚀出现前快-中稳-后快的趋势:学生在毕业后的2年内磨蚀最快, 在毕业后2-6年磨蚀较稳定, 6年后磨蚀则再次加快。[5]同时还有李晓娜 (2013) , 她对高校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 对数据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得出了结论:高频词汇较其他不常用的词汇而言, 被磨蚀的速度更慢, 而且也不易被磨蚀;同时学习者的动机和态度、语言的输入以及老师的讲解等变量对词汇的磨蚀都有影响。[6]
对于词汇磨蚀的研究,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阐释, 而且多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 最终的结论都是以调研的数据为支撑的。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词汇磨蚀的进程和影响因素, 还是比较科学的且具有说服力的。但是笔者认为, 目前关于词汇的研究还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 很多学者在研究时选择的时间比较短, 有的甚至只是做了个问卷调查或是现场测试, 并没有做长期的跟踪调查;还有就是很多研究选择的对象都有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并没有广泛地涉及不同年龄层或是不同学历的人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效度。因此笔者认为, 这样的研究成果显示的只是属于被调查的一部分人暂时出现的语言磨蚀状况分析, 并不能代表大部分人长期的语言磨蚀的真实状况, 这就涉及到了调查研究的信度问题了。而这些研究者调查出来的研究结论, 是否可信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了。
三、语言磨蚀发生的机制及原因
目前学界很多学者都把语言磨蚀被看作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逆过程, 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语言的习得的进程。他们普遍认为, 学习者在习得某一种外语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语言的磨蚀的出现。语言磨蚀的出现是学习者适应环境时自然而然出现的结果, 它的出现对学习者来说是不可抗拒、无法逃避的。就近五年的研究成果来说, 学界对于语言磨蚀出现的原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王湘云 (2011) 指出, 影响语言磨蚀的原因主要是有七个方面的原因, 分别是: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年龄差异、其他语言的干扰、文化程度的高低、态度与动机、目的语的文化氛围、教师的教学方法。[7]除此之外, 王湘云 (2011) 还将语言磨蚀的原因分为内部机制 (学习者的对目的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学习者的文化程度、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频率) 和外部机制 (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其他语言的干扰) 。[8]潘永霞 (2012) 通过对154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结束了一年半的英语学习之后的3个月语言磨蚀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 语言磨蚀还跟性别有关, 她认为相比男生来说, 女生的语言更易受到磨蚀。[9]再有李更春 (2013) 将学界已有的用来解释语言磨蚀的各种假设进行了归纳和评析。并明确指出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主要是:受蚀年龄、使用语言的频率和动机或情感。[10]而周伟 (2013) 认为, 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主要有八个方面:受蚀前外语水平、社会情感因素、与受蚀语接的方式、外语学习方式、年龄、受蚀时间、目的语语种、读写能力, 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1]
综上看来, 就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来说, 学者们的看法大致相似。而在这些普遍被认可的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之中, 笔者认为最主要因素的还是在于使用语言的频率。众所周知, 语言磨蚀并不是意味着语言在大脑中永远地消失了、忘却了, 而只是语言能力出现了退化, 从而导致我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了语言提取困难, 而主要是因为平时对该语言的使用频率过低造成的。只要我们在平时提高语言的使用频率, 遗失的语言信息是可以被重新激活的。而且语言磨蚀是有规律可循的:习得水平越高, 语言磨蚀的程就度越低;先学后忘, 后学先忘。因此, 只有不断地使用语言, 才能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和加深对语言的记忆, 从而降低语言磨蚀的程度。
四、探讨语言磨蚀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建议
很多人认为语言磨蚀一直是作为阻碍因素存在于我们学习的过程之中。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 正是因为语言磨蚀的存在和对其原因的探究, 给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 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进行教学反思, 进而指导教学改革, 使之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而学生而言, 可以让他们采取更加有效地学习策略去减少语言磨蚀对语言习得所带来的阻挠, 促进学习效率地提高。目前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是学者比较关注的。比如:周伟 (2013) 从中介语的角度切入, 分析了中介语对语言磨蚀的影响。他指出,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中介语的使用时间和减少中介语的反复性, 达到弱化语言磨蚀的速度和程度。因此, 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中介语的使用, 争取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外语环境。[12]朱嘉春 (2011) 指出, 我国在进行外语教学时要在适合的年龄进行, 并不是越早越好;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法教育, 但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度进行;最后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课堂环境和参与语言活动的机会。[13]此外, 李靖舒 (2011) 也提到, 对于语言磨蚀, 教师应该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关键阈时期, 因为语言关键阈时期就相当是语言磨蚀的分水岭。一旦学习者越过了语言关键阈时期, 那么他们的语言能力就稳定下来了, 语言就不易磨蚀了。同时作者还指出, 教师要加大课堂上的有效语言输入力度, 系统地传授语言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尽量少用母语, 减少语言干扰;增加课后语言接触, 延续语言教育等。[14]
毋庸置疑, 以上的建议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改革是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 有助于我们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去尽量减少语言磨蚀, 提高学习效率。就目前的研究来看, 学者们普遍认为, 学习者的输出性语言技能 (口语、写作) 比接受性语言技能 (听力、阅读) 更易受到磨蚀。究其根本原因, 还是在于我国国内缺少外语的使用环境。笔者认为当学习者处于学校教育阶段时, 以上教学方法或许可以降低学生的语言磨蚀程度、减慢语言磨蚀速度。但是一旦学校教育阶段结束, 国内又缺乏外语使用环境, 那么外语就会被学习者搁置, 久而久之, 其外语能力一定会受到磨蚀。因此, 为了持久地保持某种外语知识和应用能力, 减少语言磨蚀,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不间断地学习。
五、结语
电影《我11》海报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时代的主旋律,“中国的文化形态被文化研究学者概括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三足鼎立”,此消彼长,中国文化形态渐渐演变为知识分子话语权的逐渐消失,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合流。”[1]
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场化与消费性的文化语境开始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电影中来,作为城市文化工业一种重要的载体和一种流行文化的呈现形式,电影中的空间建构引领着都市时尚,也折射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形态。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1990)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消费文化和贺岁电影中的创造者与参与者,更像一个扮演着文化企业家角色的新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普及新型的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他们是最好的传播者与接受者,即创造完美面对消费者的文化媒介人。不是新型的小资产阶级促生了一种什么独特的风格,而是他们迎合并提高了对风格本身的普遍兴趣(对旧风尚的怀恋、对新风尚的喜好),这在一个本身缺乏风格的时代,倒是令人着迷的,因而也将受到不断的阐释和再阐释。”[2]
谈及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空间建构时,便一定要阐释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消费环境”与“消费文化”。所谓消费环境,特指的是与电影有关的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消费文化与消费环境在中国大陆电影中的被重视,从票房角度考虑,不仅仅有助于电影票房的保证,并且消费环境也在电影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符号运作模式;而这种全新的符号运作模式,也是为了遵循消费文化时代的消费逻辑。在消费文化主导下的电影视觉符号,也将更加注重瞬间快感、自恋人格和享乐主义。究其消费文化与消费环境诞生的根源,与电影作为一种受众最为广泛的大众媒介形式有着莫大的关系。众所周知,电影作为一种受众最广的媒介形式,深受时代、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纵观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我们会发现但凡是特定时代中受欢迎的电影,必然能够具备这样一个共性:“能够引导甚至折射某一时代观众普遍的社会心理,正因为电影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因此电影既受制于意识形态,也再生产着意识形态。”[3]
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的大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下,“观影群体”与“观影心理”成为了近几年来影响中国大陆电影的最主要因素,当前的中国电影界最突出的一个现象便是“中国式大片”与“中小成本小片”的并行。“中国式大片”一直处于苦苦地探索之中,而中小成本电影却是一片叫好之声。之所以当下的“小片”如此盛行,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因为对中国当下观影群体定位的精准、以及深谙观众的观影心理。纵观近五年来的“小片”,在票房上较为成功的有《非诚勿扰》(3亿)、《失恋33天》(3.5亿)、《人再囧途之泰囧》(12.6亿)、《北京遇上西雅图》(5.1亿)、《杜拉拉升职记》(1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7亿)、《中国合伙人》(4.8亿)等,在中国当下的观影群体中,80后和90后无疑是最主要的一类消费群体,中国电影当下的主流观影群体无疑显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的观影群众调查问卷显示,目前观影群的学历在大学本科以及以上的占40%以上,平均年龄约30岁,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而观影群体的身份主要集中在大学生、高中生以及年轻工薪阶层。也正因如此,要想赢得这一观影群体的心理需求,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电影在表达“城市空间”时,更是带有了非常鲜明的中产阶级观念的表达。
众所周知,“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源于美国,是一个舶来词,因此,中产阶级在中国仍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略显含混的概念。笔者认为,所谓的“中产阶级”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依旧是比例极小的一类群体,但“中产阶级梦”却是当下中国的年轻人们渴望达到的目标。目前研究理论界对于“中产阶级”有着不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也有着相同的地方,即在职业上,“中产阶级”是指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业者;在消费上,属于中高档消费者,是时尚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在教育上,受过较高的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创造者。当前,我国“中产阶级”的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占据我国目前人口的25%,并且大部分分布在城市。
“中产幻象”在当下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构建,折射到电影文本中的突出表现便是城市表达中“消费文化”的植入。都市、都市白领、高级写字楼、酒吧、时尚的数码产品、购物场所等,这些都成为了新世纪以来大陆电影城市建构中经常出现的元素。徐静蕾在拍完《杜拉拉升职记》后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会不遗余力地去拍反映都市男女生活的小资电影。”于是我们看到新世纪以来获得观众认可的“小资电影”,无论是《失恋33天》、《单身男女》、《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将爱情进行到底》、《非常完美》实则都是在大都市、都市白领等这些“小资电影”所必需的外在形式的包装下,讲述一个其实并不复杂的“浪漫爱情”故事的模式。众所周知,这样的讲述形式实则在外国电影中早已不新鲜,但之所以这样一种在叙事内容上并不算新鲜的形式能够在当下的中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当下的主流观影人群和观众的观影心理。据统计,当下中国大陆主要的观影群体集中在80后和90后这两大群体,仅这两大群体就占据了当下中国观众群体的80%。
附表:近五年来大陆电影中的“城市”
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大陆电影的梳理,不难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影片“走进来”的同时,中国大陆电影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开始尝试“走出去”:如果说2008年冯小刚的《非诚勿扰1》开始掀起了一股“境外拍片”模式的话,那么2010年之后的大陆电影则开始大范围地掀起一股“异国取景”热;《杜拉拉升职记》(2010)选择到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取景、张一白的《将爱情进行到底》(2011)在环境的选择上也可谓实实在在地“小资”了一把。导演规避开了很多电影的取景地巴黎,而是将男女主人公多年后重遇的场景选择在法国波尔多,波尔多乃是当之无愧的法国“世外桃源”,以盛产红酒而著名,甚至空气中都充斥着葡萄酒醉人的香味,令人感觉心驰神往。此外电影中还大量出现了波尔多标志性的建筑,如充满着沧桑感的大教堂、旧式的房屋、独特的欧式石板街道——处处弥漫着慵懒与怀旧。因此,张一白电影中的波尔多被导演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情调:充满着小资幻想的慵懒与舒适。正如电影中主人公所说的:“都市人在物质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精神需求却是空洞而乏味的。”《亲密敌人》(2011)更是不惜血本地选择香港的大英博物馆、伦敦泰晤士河、南非以及澳洲取景。《巴黎宝贝》(2011年)也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境外取景”之路,将男女主人公产生爱情的地方设置在了“浪漫之都”巴黎,独特的左岸风情、独特的街头风景、充满着小资情调的灰色砖墙、充满着暧昧的路段……作为“浪漫之都”的巴黎承载了太多有着小资情调的青年人独特的“欧洲情结”:有钱的中国人在那里狂购奢侈品,收入有限的也勒紧裤腰带去那儿感受艺术的神奇魔力。《假装情侣》(2011年)更是将男女主人公产生爱情的场景直接放到了挪威,北欧标志性的挪威特罗姆瑟雪山恰恰成为了男女主人公爱情产生的地方,极光、雪山、木屋、篝火……诸多独特的北欧风情的呈现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无疑非常具有审美的新鲜感,不得不说,这部投资不过3000万的小成本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异国取景”所营造的独特风情。直到缔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神话的《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更是突破性地将影片的取景地90%都选择在泰国拍摄完成,取景地遍布泰国的天使之都、玉佛寺、巴真府菩提树、古城博物馆、清迈等地,于是片中各种让观众啼笑皆非的囧事与泰国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在温哥华取景,《富春山居图》取景地更是遍布北京、杭州、台北、甚至不惜花费巨资到迪拜取景,《非常完美2》日前也宣布将海外取景。中国大陆电影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势,“异国空间”越来越成为大陆电影取景的首选地。
在近五年来连续刷新票房纪录的大陆电影中,浪漫的都市空间开始成为其城市表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与对当下中国主体观影群体定位的精准有着莫大的关系,城市空间选择中所营造出来的“中产幻想”、“小资情调”,搭配着影片所传递出的“心灵鸡汤”似的治愈主题,可谓是精准地找到了中国当下观众心灵的“敏感点”。2012年末到2013年,国产电影的城市表达又精准地再次捕捉到了中国观众的“敏感点”——异国取景,如果说2008年的《非诚勿扰1》只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之后的《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将爱情进行到底》……则进一步证明了“异国取景”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于是2012年末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性地将影片的取景地90%在泰国完成,不仅火了这部电影,更是唤起了中国观众对影片中空间选择的无限热情,紧接着2013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更是沿袭着《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模式,基本全部异国取景,再次缔造了票房神话。
[1]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274.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131-138.
一、学校发展与德育工作概况。与现在一些新建的学校起点高、设施好、规模大、环境优等优势所完全不同的是,我们学校的发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则是苦孩子出身。1983年创办时,是借用原中兴中学的几间教室办学的,其后的十余年间,则是借用原港区香山中学、中兴中心小学的校舍办学的。尽管条件相当艰苦、位置十分偏僻,但我校的师生总是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敢争先的精神,不断地创造出令人振奋的成绩。尤其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大胆改革、长远规划,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德兴校、易地建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当时全市有大大小小的职业学校近30家,全市职业教育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布局调整。我校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凭借过硬的办学质量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不但没有在结构重组中被撤销或兼并,反而在竞争中越做越大、越做越强:1998年顺利完成了易地新建任务并于同年9月正式迁址到位于原港区镇黄金地段、占地102亩的新校办学,同时正式更名为“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从而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飞跃。1998年以来的五年间,是我校历史上最为快速、最为全面的发展时期。此间的1999年和2000年,我们先后完成了江苏省重点职业中学、江苏省职业教育中心校的两次创建工作,以这两次成功创建为标志,我校的办学层次跃上了新的更高的平台,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第二次大的飞跃。2002年8月,我校顺利地从港区搬迁到市区,实现了从农村办学到城市办学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学校得以快速发展的支撑是教育、教学、实训和科研等各个条线工作的齐头并进。近五年间,我们多次为全市德育工作提供观摩现场、连年在全市的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不同专题的经验交流,1999年被评为“张家港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01年被评为首批“张家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之一,我校的德育管理制度特别是市内首创的“校园常规十项评比制度”、“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等在很多学校得到了推广。“德育先行”催生了“五育并举、共进共荣”的喜人局面。教学上连年获得张家港市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学生技能也稳步发展,连续三年荣获技能大赛银杯奖;学校连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单位”。
二、近几年德育工作实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在管理理念、机构设置、制度建设、队伍培养和特色打造等涉及到德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坚持了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使学校德育工作在面上不断拓展,在点上不断深化。这五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组织网络,狠抓队伍建设。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我校不但成立了以梅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而且还配套组建了德育科研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舍务管理工作、实习学生管理工作等多个工作小组。把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党团负责人、教研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校外辅导员等力量整合于领导小组中,并明确内部成员分工,使他们人人有事、有权、有责。现在,我校德育工作在网络构建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两轨并行”、“三方参与”的格局。“两轨并行”指的是“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管理链和“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团委--社会德育基地”的教育链的有机配合;“三方参与”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齐抓共管。我们每年还根据新的情况适度调整并公开领导小组的最新成员,使他们在接受工作考验时又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从而使整个小组的领导力和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德育基础力量和一线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加强了“三支队伍”建设:即在过程管理中始终紧紧依靠并不断强化班主任队伍、学生会干部队伍和舍务管理队伍的力量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并全面激活这三支队伍的积极性,持久地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才能赢得平稳、和谐的德育工作局面;反之,则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和老师很有可能成天忙于“救火”,疲于应付。为了长期保持队伍的活力、持久发挥它们的作用,我们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制定了以星期为单位,按月份为阶段的新考核方案。这个方案着眼常规,侧重过程,尊重事实,很具体,易操作;考核结果既与报酬直接挂钩又与评先紧密相连,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保持了这支队伍作用的持久发挥。我们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了学生会干部和舍务管理人员定期汇报交流岗位工作情况的例会制度。每一个月内,学生会必须召开一次会员大会,舍务处必须召开一次全体室长会议,学生干部和舍务处总室长要在大会上总结交流工作,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有所为”,才会在阶段总结时“有所言”。每一次这样的会议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都要去参加,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鼓励。例会制度的促动和领导的鼓励,是激发学生会、舍务处的活力、持续发挥它们作用的有效动力。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过程管理。近五年间,我校在尊重和遵循《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原则下,根据本校学生和所处的环境实际,相继制定了《市二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十条细则》、《后进学生行政结队帮教制度》、《市二职中校园常规管理十项评比制度》、《文明班级奖励及评选制度》、《市二职中爱心基金会章程》和《市二职中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制度。不同的管理制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有重点地或对广大学生、或对班主任老师、或对学校行政人员赋予了具体的常规性的工作,从而有效地严密了管理的环节、规范了管理要求。比如在对学生的一日常规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够与之基本全面配套的《十项评比制度》。它包括“勤学、清卫、公物、排车、两操、板报、舍务、就餐、胸卡、礼仪”十项内容。每一项内容的下面还进一步细化,形成四至八条管理细则。仅就“公物”一项为例,我们的管理细则就包含1.桌凳门窗玻璃三机一幕的保管;2.卫生保管区公物、生活区设施设备、绿化护理区植被的管护;3.教室、宿舍电源、门窗的按时关锁;4.“无人灯”、“晴日灯”、“长流水”等浪费财物问题;5.期末总评公物零损坏、财物零浪费班级的加分规定。再如,为了改变当代不少青少年生活不拘小节,言行随便的不良习惯。我们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着手,主要以“卫生”和“物品”两项内容为载体,以“教室”和“宿舍”两个基地为重点,强化了内务管理:卫生方面,无论教室宿舍还是包干区,必须全天候保洁,做到室外无漂浮物,室内地面无纸屑、墙壁无污渍;无论是玻璃窗台阳台面砖还是扶手栏杆,必须做到一尘不染。在我校,这些细微的工作天天有人做,天天有人查,天天有通报;物品方面,教室内,桌凳要求按地面划定的直线横向排平竖向排直;学生课本要求整齐排放于课桌的左、右上角;卫生工具要求统一排列在室内的指定角落。宿舍内,物品有三点要求:全,齐,净。“全”即个人的生活用品要配全,如脸巾脚布牙膏牙刷口杯必须人手一份,禁止共用;“齐”即物品摆放要统一标准整齐一致,如牙膏牙刷必须摆放在指定位置且各自的方向必须一致;“净”即要求保持物品干净整洁。我们每学期都分阶段开展卫生宿舍、文化宿舍和星级宿舍的评比活动,活动对衣服被子等物品甚至宿舍地面的清洗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宏观着想,从微观入手,体现了我校德育工作上“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细、把细事做勤”的传统。各项常规制度有机结合、互益互补,有力地将各项管理纳入了规范运行的轨道。3.突出管理重点,构筑优势领域。德育工作能否抓好关键不在于能否面面俱到,而在于能否抓住重点、能否善于发现并填补“德育真空”。我们很早就发现,在学生管理中客观地存在着一些管理的真空地带和管理的重点对象:比如从时间上讲,课间十分钟、自修课时间、课余饭后,夜间以及双休日、节假日等特殊的时间段都不容忽视和放任,因为纪律上的松懈甚至出格现象往往会在此时发生。从对象上讲,后进学生、女生、寄宿生、实习生、特困生、特殊家庭学生等这些群体的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确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把特别的爱心献给特别的他们。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对特殊时间段和特殊对象群的管理,用“非常”的措施努力填补管理的真空:比如我校把课间文明休息的要求和自修课纪律纳入了学生会日常检查的范围,现在,即便是没有教师巡视,我校也达到了休息文明、自修安静的良好境界。我们在全校的寄宿学生中全面执行了《出门证制度》,还通过家长学校、班主任家访、《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提醒和指导所有家长,强化对子女离校后的教育和管理。我校在特殊对象的管理上特别花力气、下功夫,比如在后进生的管理上,坚持沿用行之有效的行政人员与后进学生《结对帮教制度》。目前我校的每一位行政人员都与三名同学结成对子,每一个星期都要与他们各至少谈一次心,而且每周都要把谈话的专用书面记录交学校德育处查阅留存。通过对特殊时间的严格管理和对重点学生的爱心教育,我校近十年中未出现一起违法犯罪事件,从而使特殊学生管理成为我校的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作领域。此外,我们还积极在同类学校中构筑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行家们可以透过某些直观的现象看见学校管理的水平。在学校众多直观可感的人、事、物中,堪称校园“风景线”的莫过于卫生状况、自行车管理,广播操水平,就餐秩序和宿舍内务等方面。这些管理领域中所表现的形态,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语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形象工程”。我校一贯重视打造这些形象工程的“景观效果”。就广播操一个方面而言,我们就下了很多的功夫:每一个学年之初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广播操训练和比赛活动;每一天的出操做操和收操,我校都有学生干部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对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评比,检查的内容包括行进时队伍的整齐性,行进过程中各班的安静程度,行进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做操动作的整齐性和到位情况等。另外还有专人负责检查班主任的到位情况,每一天的课间操,班主任全部能够自觉地到位,分管校长和德育主任也从不缺席。严格的管理使我校的广播操一直在全市保持了领先水平,成了又一个具有优势的管理领域,不少学校慕名前来观摩。4.开展主题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有意义的德育活动特别是竞赛类、评比类活动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凝聚班级人心、推进班集体建设。定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条主线。我们把每一周的升旗仪式、每一天的广播操、眼保健操都当作德育活动来抓并进行检查评比。在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两项常规性活动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利用重大纪念日、节假日的契机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传统的活动有:学雷锋为民服务、五四艺术周、科普宣传周、法制宣传周、读书节、体育节、运动会、家长会、纪念“一二·九”等活动。此外我们还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教片、参观展览、聘请校外辅导员和邀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座等形式,加强了法制教育、青春期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等专题教育。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坚持“学校掌舵、学生划桨”的工作思路,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组织活动、管理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才干、增进团结。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繁荣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起步较早。搬迁到本校址办学后,我们争取上级支持,投巨资大力改造陈旧的基础设施,精心规划新建和改建项目,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得到了根本改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了的校园新环境发挥了潜在的育人功能。在精神领域上,我们加强了“三风”的教育和渗透。“团结、务实、文明、创新”的校风、“严谨、求实、敬业、争先”的教风、“勤学、守纪、实践、成才”的学风被印制到校园各类宣传广告、学生手册、奖励证书甚至校歌歌词中;“教风”还经过专门制作,“走进”了每一间教师办公室;每一个教室都精心布置,黑板正上方悬挂标准国旗,国旗两侧张贴根据专业特点制订的班风奋斗目标,墙壁内外则悬挂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图书阅览室、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黑板报和校史陈列室等宣传阵地加强教育,宣传上做到了全覆盖,弘扬了先进、树立了正气浓郁了文化气息。5.强化德育科研,坚持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既要“反复抓、抓反复”,又要力求抓活、抓新、抓深。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在继承中创新”和“在创新中继承”的关系。把握这二者的关系则要求我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时代触觉和前瞻眼光。为此,我校确立了“以德育科研兴德育队伍、促理念创新、求德育实效”的工作思路。设立了德育处、教科室、成立了德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省级和苏州市级等两个德育科研课题,并分别组建了课题研究组,定期举行课题研究“沙龙”活动。此外我们还坚持德育工作例会制度,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每个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校内的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每个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德育论文评比活动并选编结集。通过这些活动,我校德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近几年间,我校先后6次被邀请在全市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不同专题的交流发言;先后3次为全市并先后10多次为兄弟学校提供德育观摩现场;已经有近十篇德育研究文章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有十余篇德育论文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有数十位老师获得了苏州市和张家港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伴随着学校德育科研的进步,我们的工作理念得到了不断创新。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并适应形势发展的德育工作新思维。我们积极转变观念,逐步把教育行为转变成了一种服务行为。我们感到:一所学校能够服务于所有的学生,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立足和服务于社会,才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才能真正体现党的教育事业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种认识,就是我们汇报的标题所概括的“以德为先,办体现宗旨的教育;以人为本,育服务社会的新人”。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们还认识到:只有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以德为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明辨是非能力,才能使学校和学生都能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高青少年的行为品质,营造健康文明的精神氛围和文化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精神文明的窗口,才能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不折不扣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劳动者和毕业生,向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成果,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有了上述的正确认识并在具体工作中认真地加以实践,我校的德育工作才得以充分融入和适应新的形势,才得以能够多次抓住机遇,才得以与时代的发展协调同步。
那天早晨坐公交,上来一位老人,看起来只有五六十岁,身体较硬朗。他走进车内,环顾四周,当时车子里已经没有座位了。他看了一会儿便把目光锁在了一位正在休息的女子身上。他径直朝那位女子走了过去。
老人用力地推了推她,并大声说:“喂,看见我这个老人在这儿,还不知道让座吗?”女子穿着一身工装,估计是下了夜班,一脸疲惫,又被吵醒,愈加不快,所以她把头扭向了窗外,不愿意接受那老人的要求。老人一看未得逞,便开始大闹起来:“看啊,这都什么人啊,见到我这么虚弱的老人,还不让座?”言罢居然强制拉那女子,想把她拽下座位。
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在老人强制要拉走女子时,有人挡在老人面前,制止了他的行为。老人恼羞成怒,扬起手边的东西要去打那女子,嘴里还振振有词:“你凭什么不给我让座,你有没有道德?”众人反驳他:“你怎么能动手呢?也太过分了!”“你还有打人的力气,身体好得很啊!怎么就不能站一会儿啊?”……场面一度变得混乱,看到有不少人去帮助那女子,胆小的我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也对人们的做法十分赞同。
最后,因为已经严重扰乱了车内秩序,司机忍无可忍,直接把车子停在较近的一个站台,并且要求那位老人下车。老人一看不仅是众人,连司机都要求他下车了,刚才嚣张的气焰全无,嘴里不知嘀咕些什么,灰溜溜地下车了。
面对这样的荒.唐事,这样的无礼人,人们没有视而不见,而是选择站起来抵抗所谓的“道德绑架”——就该这样做,就该抵制“倚老卖老”的行为。懂礼仪是为人基本修养,不分老幼,“尊老爱幼”更不能成为一些人无理取闹的理由。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我从教已八年了。“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在我教学领域履行小学一级教师职责中,我也是努力做到勤奋耕耘、不断进取的几年,现将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几年中,我担任过四年小学语文教学和四年音乐教学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我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做好业务笔记,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专业学习,工作之余,练声,练琴,学古筝。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加强教学理论学习,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努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读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在担任语文教学的那几年中,我充分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对于后进生,我耐心的教导,鼓励他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管是带哪个年级哪个班,我都抓学生的养成习惯,好的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好习惯决定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好命运决定好人生。所带班级的习惯很好,学生也习惯成自然了。这样也有助于自己的教学。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我都努力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以向他们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让学生在美丽的语言中感受到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真正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我上的每一节课。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几年下来,我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上升,每次考试成绩都达到学校的优秀标准,得到了师生,家长的好评。
三、关爱每一名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
从教以来,我连续两年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而言,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很多时候会感到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累心,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但是,有时看到孩子在我的教育下能够成长那么一小步、能够进步那么一点,我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当我处身孩子周围,看到那一双双稚嫩明亮的的眼睛,那种感动是从心里往外涌的,那个时候我觉得能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是多么幸福。或许这也正验证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记得当时我们班有十个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在课堂上,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我经常鼓励他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想尽一切办法,经常和他们谈心。为了使学生进步,我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傍晚去家访,和家长共同教育好子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学生在我的精心培育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各方面有了进步。因此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我始终相信,关怀等于温暖,宽容等于信任,用博大的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1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研究
意义研究主要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即“高校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高校推进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近五年来,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意义研究。
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学者们认为, 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和传播手段信息化的优势, 不断向大学生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由于大学生在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方面存在局限, 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在剧烈的冲突中不断失衡。[1]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 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3]
二是高校承担职责和使命的需要。有学者认为, 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应有之义[4];也有学者认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 也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5]还有学者认为, 具有理论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高校, 应该担负为社会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的重大政治责任。[6]
三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有学者认为, 大学生的信仰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 [7]但是, 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西方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新挑战, 这些价值观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于他们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 具有重要意义。[8]
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需要。有学者明确提出, 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重视学科理性, 一般通过灌输方式讲述理论体系, 忽视实践教学和对学生主体需要的关注, 让学生感觉马克思主义深奥而单调, 萌生理论脱离现实的困惑, 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失望抵触情绪。[10]因此, 高校要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 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11]
2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研究
内涵研究主要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即“什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 学术界就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多维研究, 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的资料很难准确地明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具体内涵、提出时间和发展历史脉络, 因此,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研究, 理论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争论颇多。不过, 经过最近三到五年的研究, 学者们的观点逐渐趋于明晰和集中。
一是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无特定内涵的论辩。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前期, 有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比并没有特定的内涵, 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遍认同概念中的群众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即可, 不太赞同将大学生作为特定群体来进行专门研究。但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对象的普遍与特殊关系、内容的一般与具体关系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的针对性和结果的实效性, 赞同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到不同领域, 赋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定的内涵。有学者提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对大众化对象群体进行细分或分层, 即就受众而言, 应根据其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细分, 以满足不同人群对理论的期待、理解和需求, 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中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大众中的高知群体, 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程度是影响大众化效果的非常关键因素, 因此需要重点对待。[12]还有学者认为不仅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并且还要针对大学生中不同的群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 由于家庭经济、学科专业和政治背景差异, 大学生中客观存在着不同群体,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这些群体差异, 依据不同特点, 制定合适目标, 提升大众化的实际效果。[13]
二是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马克思主义”内涵的讨论。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论证出发, 认为不应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替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为前者的内涵完全无法涵盖后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当代”, 不过是强调了当今形势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别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其历史的连续性,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其他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做的基础和铺垫, 单纯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以往所有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起点, 只能是穿凿附会, 断章取义。[14]但大多数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 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 武装学生头脑, 使学生认识、理解、接受和认同这一科学理论体系。[15]
三是关于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还是结果的争论。有学者认为,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动态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群众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以发展, 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另外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 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用理论“化大众”的过程, 但穷其追求的根本目标, 还是为了实现理论“大众化”的最终状态。当前, 更多的学者趋向于两种观点的结合, 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表现为群众掌握理论的“化大众”过程, 又体现为理论掌握群众的“大众化”结果, 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
3 关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研究
问题研究主要是为了清晰了解“哪些是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明晰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当前, 学术界普遍认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需要在理论上高度重视, 并继续加强研究。
一是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 当代大学生由于经历方面的原因, 对于党的奋斗历史了解不够, 对党为胜利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感受不深, 并且普遍存在“重技能掌握、轻价值追求”的功利主义倾向, 有些大学生对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问题投入更多的精力, 重视专业课程的修读, 着重培养各种生存技能, 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淡漠。[16]
二是高校主体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关于专职思想政治教师, 有学者认为, 高校在配备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把关不严, 专职教师少, 外聘教师多, 备课无检查, 教学水平低, 使得学生不感兴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大课, 课堂纪律差, 教师授课难度大, 教学效果欠佳。[17]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 有学者提出,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但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 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 对中国社会实际缺乏了解, 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本职工作, 导致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18]
三是关于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方面, 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19]高校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资金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有关机制的建构, 严重影响了大众化进程。具体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机制尚未成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稳步发展的激励机制建设尚未建立。[20]
4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路径研究主要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即“如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相比较其他研究, 学术界中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的成果最为丰富。
一是要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阵地、宣传阵地、实践阵地、网络阵地和红色社团阵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阵地建设, 学界普遍认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 因此高校应该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21]关于宣传阵地建设, 有学者认为, 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工作平台, 是顺利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证。只有切实做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地实现大众化, 才能转化为大众的思想武器[22]。关于实践阵地建设, 有学者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诉求这一角度提出, 高校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 构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育人体系。[23]关于网络阵地建设, 有学者认为,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抢占网络媒体阵地, 必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积极探索网络大众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24]关于红色社团阵地建设, 有学者认为, “红色社团”普遍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科学的实践性等特点和优势, 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5]
二是要真正重视主体队伍建设。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很高, 需要他们保持学术水准、展示哲学魅力;需要他们坚定正确方向不动摇、充分体现主旋律;需要他们切合学生成长与生活的实际, 避免空洞说教和排除种种渗入大学校园的政治杂音的消极影响。[26]“高校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 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 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等等。[27]
三是要针对具体实践不断创新路径。有学者从微观的实践方式出发认为,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回答理论问题与回答现实问题相结合, 坚持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坚持传统传播手段与新传播手段相结合,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坚持教育引导与自觉探求相结合, 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28]也有学者从宏观的实践背景出发认为,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相结合;要始终与培养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人才目标指向相结合;思想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教育结合在一起。[29]还有学者从具体的实践对象出发认为, “要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 在大学生参与程度不同的认知型实践、体验型实践、操作型实践中, 重视广大学生的参与性, 凸显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主动性、教育性、生动性、体悟性、情境性和深刻性,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0]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的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 形成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张海迪”、“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三下乡”等为标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内容, 契合了时代需要, 成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路径选择。
四是要整合力量不断完善机制。有学者认为,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建设, 外部机制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以及全员育人机制, 内部机制是指第一、第二课堂联动机制以及规划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30]关于完善机制的具体路径, 有学者认为: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投入是基础性物质保障, 只有保证经费的持续投入, 才可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质量, 高校不能仅仅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 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采取措施, 积极寻求资金来源;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可以准确反映出大众化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以便发现差距, 努力改进, 高校就需要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评估;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和调动人的能动性, 不仅可以增强宣传教育者的动力, 使其积极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 而且可以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31]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活动 存在问题 发展状况
区域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活动,在国外也叫活动区域开放教育,其特征是把活动室划分为几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角根据内容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幼儿凭借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活动方式,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到了本世纪初,整个幼教界将区域活动推到了凸显的位置,我园的区域活动也在全园内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进步的价值,但也有反思、调试的必要。纵观近十年的活动开展之路,我以五年为分水岭,将我园区域活动的發展和变化总结如下。
一、前五年我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不够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活动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通常把区域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认为区域活动可有可无。有的教师根本不想开展区域活动,即使开展了区域活动,主要是为了迎接检查,没有意识到区域与其他活动的不同要求与独特作用,对区域活动的价值没有形成正确认识。
2.区域设置重形式轻内容
每到开学初,园领导都要检查班级的环境创设,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区域活动是否有创新。因此,在区域创设上,多数教师在新异性上下工夫,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地为幼儿开辟活动场所,片面追求形式的新颖而忽视内容上的适合,致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3.材料投放周期长无目标
材料更新的周期长,有的一放就是两三个月,甚至一学期都毫无变化,满足不了幼儿兴趣多变的需要,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别,无程序性,每一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不明确,教育层次性不明显。
4.教师指导不充分不到位
由于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具有临时性、现场性等特点,使教师进行指导时难以把握。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区域活动不管不问;有的教师在活动中一头扎进某区域同幼儿一起玩了起来,忘记了自己还有组织指导的身份,忽视了对其他区域的指导;有的教师对幼儿的活动管理过严,不断干预,这个不能玩,那个应该这样做,有的教师缺乏深入观察,走到这个区问“你在干什么”,走到那个区问“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等等,打断了幼儿的思路,严重限制了偶尔的自由,不尊重幼儿的自主权,不能给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二、近五年我园区域活动的发展状况
我们在理清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后,调整思路、重新审视、实践总结。
1.充分认识和利用区域活动的价值
以前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使区域活动蕴藏的教育价值没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想真正发挥区域活动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必须将区域活动放到与幼儿园正规教育活动平等的位置上设计,这就要求把区域活动看做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的“正规军”,而不是作为正规教育活动的补充、延伸的“游击队”。与正规教育活动一样,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一份子,它们之间不分主次、高低,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通、有效互动的。
2.重新设置区域体现“以人为本”
《纲要》提出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要“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因此,我们重新审视区域活动的功能,挖掘区域活动的价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区进行重新创设。教师与幼儿商量,大胆让幼儿参加区域创设,布置活动场所。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因此小班活动区的创设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我们创设了娃娃家、生活区、玩具区等。中班幼儿逐渐喜欢玩角色游戏,对周围环境开始关注,所以在中班创设的活动区主要体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如美工区、结构区、表演区、编织区等。而大班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大班创设了建构区、认知区、棋牌区、探索区等。
各班根据主题内容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区域活动中。这样设置不仅是对共同性教学活动的补充、延伸,而且能满足幼儿个性化教育,使他们在区域中自主地学习、操作、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另外,还多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各区域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天地。
3.投放适当的区域活动材料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活动中的材料具有暗示性,能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教师在设计投放材料时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有目的地选择和投放游戏材料。
首先,材料提供要做到有层次。教师将要投放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便于不同能力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益智区中的“排序”游戏,可以是数字间的排序,事情发展顺序的排序,还可以是有规律的图案排序等。
其次,提供材料要注意有序性。如益智区中的拼图活动,给小班幼儿提供的是六个画面的积木,幼儿根据具体形象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到了中班,就可玩几十块组成的拼图,逐步学习根据拼板上的形象和色彩掌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对大班幼儿,不仅数量增加到近百块,还强调同时注意事物的两个以上特征,即根据画面和形状更快、更准确地判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样提供材料,每一步都是为下一步活动做铺垫和准备工作,幼儿能在区域活动中持续的时间得到发展。
第三,考虑到材料的多样性。如语言阅读的材料不仅要有静态的图书、图片,还应有动态的影像片;不仅要有满足幼儿视觉需要的书,还应有满足幼儿听觉需要的配乐故事、儿歌磁带、录音机、耳机和手指玩偶、木偶、玩具动物、人物等形象性道具,供幼儿表演。
第四,投放材料要保证趣味性。使每个幼儿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其中隐含一个丰富性的要求。有趣的材料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有兴趣参与活动是完成区域活动的基础。因此,材料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十分关键的。如生活劳作区内,让小班学习绕毛线,只是单纯地绕线球显然太枯燥了,我们设计出了为动物们穿毛衣的方法,提供了各种动物模型(身上有皮毛的动物,如绵羊、牛、兔等),请幼儿在它们身上绕毛线,绕得越厚,动物的“毛衣”就穿得越暖和,幼儿兴趣高涨,玩得可高兴了,手部小肌肉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大班练习系蝴蝶结的技能时,我们投放许多漂亮的礼品包装盒,如何为包装盒打上漂亮的蝴蝶结让很多孩子跃跃欲试,在动手后给予孩子愉悦的成就感,转变观念,让多样化的材料走进活动区。
最后,材料投放应考虑此安全性。经过近几年实践尝试,其实投放适宜的材料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进入大班,孩子们更希望模仿成人劳动,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榔头、螺丝刀、西餐刀这些工具在平时看来是幼儿操作的禁忌,因为它们带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使用的机会是不多的。因此,在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活动时,我们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了一些处理。如选用口不锋利的西餐刀,榔头配上扶钉器使用,并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讨论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让每个幼儿在操作中既大胆又细心。
4.采取各种策略,正确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其一,整体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所谓整体观察,就是教师针对整个活动区域的布局和全体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粗略观察,有大致的了解。此法一般在区域活动的头尾两段采用,常用方法是扫视和巡视,所花时间少。因为在活动开始时,经常发生的问题是幼儿对一些区域常规材料不了解,或对自己活动的目的不明确等,需要教师帮助的面很广,但不需要教师花时间指导。这时整体观察使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的情况有一个粗略但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对重点局部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所谓局部观察,就是教师针对某一个幼儿或某一区域的内容进行仔细观察,对每个关键环节都有清晰了解。在区域活动的中间部分应以此观察为主。因为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幼儿的情绪是稳定的,教师需要了解个别幼儿的活动状况,需要对新投放材料的适宜性进行检验,需要对幼儿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跟踪观察或寻找新的热点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局部观察。与此同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整体观察贯穿其中。
其二,适时等待与适时促进相结合。在活动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幼儿出错,让幼儿通过充分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重视游戏过程在幼儿探索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力,使我们组织的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幼儿的探索兴趣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经常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适时给予帮助与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由于受各方面能力的限制,幼儿的探索过程有些活动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没有向前发展的可能,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探索、共同参与的身份,在保持幼儿独立自主性的前提下,适时促进活动向更高方向发展。适时促进不是直接的指导,更多的应该是启发,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思考。如果教师做出许多太突出的引导,完全处于主动、主导、主持的地位,幼儿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完全失去兴趣。
在区域活动,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区域活动的多样性、自由性、趣味性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自主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断地被挖掘出来。要想使这种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要求教师在开展实施区域活动时正确认识区域活动,创设合理活动环境,有效指导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陈家行.在区域活动中成长——对幼儿园区域的实践与反思.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丁海东.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指导策略的运用.教育导刊,2005(11).
[3]莫柳焕.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作用的一些嘗试.基础教育研究,2006(8).
【近五年来的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社区三年来工作总结05-25
校长四年来工作总结06-23
近两年来思想工作总结07-05
五年来民政工作情况汇报05-28
近年来个人思想总结09-28
大学一年来的感悟与体会05-29
二十年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09-13
小学新年为话题的作文:新年来了300字05-23
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10-08
近年来信访数据统计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