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通用6篇)

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篇1

姜堰市委办

近年来,姜堰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合理协调城乡关系,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上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姜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和成绩

1、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核心要求,出台了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意见,促进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二是合理功能布局。依据姜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建设和保护,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布局。三是努力拓展空间。着力构建“一主两副四节点”的市域空间结构,不断增强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溱潼、白米小城市,蒋垛、张甸、娄庄、俞垛重点镇建设,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区域中心。

2、以协调发展为重点,产业特色得到彰显。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农业上,坚持市级板块、镇级园区、村级基地同步发展,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各镇形成千亩示范园,实施“一村一品”建设工程,桥头镇桥头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36.7万亩,占比43.9%,形成优质稻米、蔬菜园艺、生猪三个超10亿元产业。工业上,以市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以曙光工业园、双登科工园、民营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主题园区为重点,以各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实施不同园区的互联互动,促进产业项目集聚、形成特色。服务业上,在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布局的同时,突出旅游业发展,形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泰州华侨城、溱潼古镇、溱湖湿地生态农业园、河横村“五位一体”的旅游板块,溱湖旅游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溱潼古镇创成国家4A级景区,今年1-10月份全市接待游客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3亿元。

3、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城乡功能不断完善。交通上,近年来新增高等级公路180公里,全市形成“四横四纵”干线公路网络;改造农村公路600多条近1800公里,所有镇区、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生产设施上,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市镇河道疏浚整治、加固圩堤、改建圩口闸、改造农村危桥,保障农业生产。生活设施上,全面实施引长江水工程,全市40多万人已直接饮用长江水,年底将实现乡镇供水全覆盖;天然气管道建设向镇区延伸;所有行政村数字电视和宽带实现全覆盖。环境建设上,创成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所有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中转站实现全覆盖,全面创成省级生态镇,创成国家级生态镇7个,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考核,创建省级生态市通过技术评估。扎实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创成4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9个二星级康居乡村、59个一星级康居乡村。

4、以统筹均衡为原则,服务体系日趋成熟。合理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城乡服务管理。区域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蒋垛、大伦等6个经济薄弱镇三年倍增计划,出台扶持政策,组织开展镇区帮扶、垂直部门挂钩、机关结对共建,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实现倍增。交通服务更加便捷,完成出租车公司化升级改造、城市公交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镇村公交发展,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共建,推行集团化办学,加大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有序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提升优质教育水平,先后创成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医疗改革逐步到位,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村

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充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管理率、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创成省级卫生镇2个、卫生村31个,新农合参保率达99%,实行即报即销。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城乡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失地农民土地换社保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不断优化,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和为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各镇建有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文化事业稳步提升,以各镇综合性宣传文化中心为重点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5、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推动,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一是完善市、镇、村三级就业体系。做优培训平台,加大培训力度,15个镇劳动保障所全部达到示范化劳动保障所标准,全市累计培训失业职工3.93万人,农村劳动力6.96万人。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实行城乡劳动者就业统一登记、培训同等免费、工资保险待遇一样,对于辅助性、服务型、季节性岗位实施劳务派遣,累计派遣7000多人。三是鼓励创业。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近年来累计创办各类实体1万多家,带动近6万人就业。四是引导建立合作组织。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指导,目前三大合作组织900个,共带动农户20万户,占全市农户的66%。

6、以创新管理模式为突破,和谐稳定局面得到巩固。大力推进农村和谐社区创建,年内40%以上的农村社区达到省定和谐社区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中心户长制度,化解矛盾纠纷、强化治安防范。组织各级干部“三解三促”和大接访、大走访活动,深入开展“四项排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从源头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姜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

尽管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农村改革发展尚显滞后;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市本级财政刚性支出需求较大,难以满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资金需要;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推进力度。

三、下一步姜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举措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和泰州的决策部署,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要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建设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1、进一步突出转型升级,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驱动力。一是做特做优特色产业。农业上,重点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力争2015年、确保2016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业上,全力打造智能电网、先进装备制造两大特色产业,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积极引导各镇把地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服务业上,加强风景区和城区旅游景点的联动发展,不断扩大姜堰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吸纳就业和致富群众的能力。二是招大引强优质项目。围绕高效农业、新型工业、优质旅游业的发展前沿,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以项目招引来优化产业发展层次。三是提档升级园区载体。在做大做特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的同时,扎实抓好市镇两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引导政策、资金、项目、技术集聚,逐步实现农业项目的集中打造、集中配套、集中管理、集中服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2、进一步坚持建管并举,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支撑力。一是规划布局“一个图”。综合考虑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要素、资源环境等方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规划,明确城、镇、村功能定位、功能分区,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二是城乡建设“一盘棋”。城区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整体形象;实施集镇“十个一”工程,形成聚集人气、带动三产、繁荣商贸、引进外资的强大支撑;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村庄居住点建设。三是环境整治“一张网”。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生态和环卫设施建设,打造宜居的良好环境。四是长效管理“一把尺”。健全完善农村环境道路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设施维护、垃圾收运“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干净、优美的城乡环境。

3、进一步注重民生幸福,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凝聚力。一是加快“两个增收”。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维权机制,扎实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16%以上。加大农村资产、资源、资金的盘活和利用力度,削减10%的机关部门“三公”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标准厂房,促进经济薄弱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深入拓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实现途径,不断提升合作组织对“两个增收”的贡献份额。二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行城乡保障机制并轨,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统筹层次,统一经办模式,不断缩小城乡保障的差距。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优化城乡教育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普惠度。四是加快文化事业推进。积极弘扬“求真务实创新、团结拼搏奋进”的新时期姜堰精神,为崛起苏中、跨越发展凝聚强大动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设施投入,努力培养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市民文化、社区文化。

4、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动力。全面推进农村和谐社区“三年达标计划”,不断提升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强化社区功能,把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基层延伸,抓好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篇2

一、两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修水地处赣西北边远山区,是国家重点贫困县,人口83万,面积4500平方公里,为全省县域之最。近几年来,该县立足山区特点,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升级步伐加快的机遇,积极策应九江、岳阳、咸宁联手打造中部地区“小三角”经济带的新构想,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打造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的湘鄂赣三省九县宜居宜业宜游、文化生态区域中等城市为目标,重点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建设大修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0多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53个,已竣工168个。目前,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2009年的6.9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人口由13万增加到18万,基本形成了“一心两河六组团”的“大修水”中等城市发展格局,城镇化率由37%提升到42.5%,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省级文明城。今年,该县又投资1200万元编制修水县城乡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新村建设、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中心城区为核心、渣津和太阳升两个示范镇为副中心、4个示范镇、30个一般集镇、120个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空间体系,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同属赣西北山区的武宁县,人口38万,面积3506平方公里,近几年依托柘林水库“一湖秀水”的独特资源优势,按照“精品、生态、休闲、养生”的理念,着力打造“武宁特色、世界唯一”的城市品牌,高起点规划,城市规划面积达124平方公里;高标准建设,投资53.4亿元,实施城市重点建设项目76个,重点推进总面积7.8平方公里的沙田新区建设,完成了新区“五路三桥两堰一公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拉开了“一河两岸”的城市框架。目前,该县城区面积由7.2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人口由8万增加到12万,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平安县、全国平安畅通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誉为“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50个中国最美小城”之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修水、武宁两县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移民扶贫纳入城镇化进程,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做好移民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居住点、自然村、行政村为单元,以无土安置为主,整体移民搬迁进县城、进工业园区、进中心集镇和中心村,统筹解决他们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问题,既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贫困山区移民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又找到了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 坚持“三个原则”,实行“三个结合”,解决“搬得出”的问题。

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洪涝灾害区、生态保护区等农村贫困地方先行先试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农户申请、村组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进行;坚持居住人口全部搬迁、宅基地全部复垦、土地承包权和山林经营权全部依法流转、搬迁人口全部参加社保、医保的原则。实行“三个结合”:一是移民安置点建设与县镇村联动相结合。采取以县城和工业园区安置为主,中心集镇、中心村、养老院安置为辅五种方式,进行集中安置。修水县城和园区安置房按1350元/m2销售(目前同地段商品房价格在3500--3900元),面积有50m2-120 m2六种户型,满足移民的不同需求。安置小区还配建一定公租房和廉租房,作为无力购买公寓房过渡性安置房。二是优惠政策叠加与地方财政补助相结合。修水县将扶贫移民政策与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政策相结合,土地山林流转与解决移民社会保障相结合,规定搬迁移民除可享受移民补助、危房改造补助、土地“增减挂”等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财政奖励和购房优惠,移民户购买80平方米以下户型奖励2万元,在县城自购商品房每平方米补助150元,移民拆除旧房按结构不同、房屋新旧再给予补助。武宁县规定补助标准不少于1.5万元一户,不足部分财政兜底。三是整体推进与重点帮扶相结合。对特困群体重点帮扶,五保户及边缘户纳入养老院集中供养,不符合集中供养安置的特困户,在养老院建设安置房,实行“一院两制”;对因灾、因病等致贫特困户,实行单位部门和企业结对帮扶。目前,修水县群众自愿移民搬迁热情高涨,在报名摸底阶段就有20个行政村,5223户20690人递交了2013年的整体移民搬迁试点村申请,最后确定的9个试点村的8000人,90%以上已签订搬迁协议,并缴纳了保证金。

2.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解决“留得住”的问题。

在户籍上,修水、武宁两县都规定,搬迁移民可以直接办理城镇居民户口, 也可以保留农村户籍办理城镇居住证,不管选择哪种户口,在医疗、 教育、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保证“两个不变”,即承包的耕地和林地的原有权不变,各种强农惠农政策不变,进入城镇的搬迁户还可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在社会保障上,修水县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转续并轨,提高移民养老金待遇,将缴费档次由500元扩大到了1000元, 并对每人每月补助养老金50元,将最低档养老金由原来的55元增加到164.35-221.01元(不含利息)。在养老资金筹措上,采取土地、 山林集中流转或入股分红等方式解决。流转收益分户结算,用于缴纳个人社保账户。同时规定,搬迁移民可自由选择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和城镇低保可互转。在公共服务上,修水、 武宁移民安置点都严格按高标准住宅示范小区建设,文化休闲、购物、教育、卫生等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小区实行社区化、物业化管理,移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

3. 创造就业条件,加强技能培训,解决“能发展”的问题。

在移民安置点的选点布局上,两县都注重选择置业、就业、创业十分便利的城区和工业园。修水县的安置点良瑞佳园就位于县城核心区良塘新区,靠近五大专业市场。为了加强就业指导,修水县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采取企业下订单、学校下菜单、政府买单等形式,分年龄段、分层次、分需求免费为搬迁移民进行订单式、定向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整合“金蓝领工程”、“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资金,用于整体搬迁农民的培训。两县都实行就业扶助政策,规定移民自主创业的,可优先享受3-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同时,大力开发和提供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移民搬迁农民中弱势人员就业,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消除移民搬迁“零就业家庭”。

4. 整合项目资金,做好土地“增减挂”文章,破解资金、用地难题。

修水县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原则,全面整合移民扶贫、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交通、水利、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整体移民搬迁项目。武宁县去年整合各类资金4000余万元,县财政投入配套资金570万元。为了解决用地问题,两县都十分注意做好土地“增减挂”文章。修水县在把搬迁移民原有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基础上,计划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推动把农村果园、花园和低丘陵坡地逐步认定和改造为耕地,用于占补平衡。武宁县则把废弃厂矿、砖瓦窑、废弃堤岸复垦造地,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乡镇的指标除用于移民搬迁安置房和公益性项目建设外,部分土地出让用于房地产开发。

二、重要意义和启示

修水、武宁两县开展整体移民搬迁扶贫,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探索实践,虽然刚刚起步,但意义重大,其作用和效果显而易见:

一是有利于快速减少贫困人口,达到“多快好省”的扶贫效果。“多”,即可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偏远山区群众的行路、上学、就医等多种困难;“快”,即可快速有效地减少贫困人口,修水县目前还有8.2万人居住在缺乏生存条件的山区和地质灾害区,如能全部搬迁,全县贫困人口总数可减少40.12%;“好”,即不仅可以帮助移民群众解决当代人的贫困问题,而且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阻断贫困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省”,即比就地扶贫更能有效地节省大量财力物力。

二是有利于推进人口城镇化。目前,修水县城镇化率为42.5%,该县今年实施整体移民搬迁进城进园,在城区规划了6个组团,在良塘新区新建了安置小区良瑞佳园,可安置移民1.2万人,并规划了今后五年的移民安置点建设。安排今年搬迁8000人,明年搬迁1万人,后年搬迁1.5万人,到2020年完成移民搬迁10万人,城镇化率每年可提高两个百分点。武宁县城镇化率为48%,两年已整体移民搬迁6300余人,计划5年内向城镇园区搬迁移民5万人,城镇化率可达到50%。

三是有利于破解工业园区招工难题。目前,修水县工业园区有入园企业158家,可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武宁县工业园区仅绿色光电企业就有140家,需要大量的用工。为破解工业园区招工难题,修水县在工业园区新建了一期占地200亩的鹏宁佳园,可安置移民4000余人。武宁县规划在工业园区建设占地500亩的移民安置小区,可容纳2万人。这些移民安置区建成后,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也可有效解决移民群众的就业问题。

四是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移民搬迁后,将宅基地复耕,土地承包权和山林经营权流转,可以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提供条件。目前,修水县整体搬迁移民迁出区土地、山林流转工作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但已有不少种养大户和企业前来了解和商谈。如,已入驻修水工业园区的四川思味特公司就有意向到溪口镇的移民迁出村组承包几万亩山地种植油料经济作物。

五是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据修水县的测算,一个农民进城,需要资金投入8.3万元。今年修水县搬迁8000人,可直接拉动消费6.6亿元。移民进城后,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档次和水平必将提高,对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产发展和城镇繁荣,将产生积极作用。

六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修水、武宁的深山区,海拔高,耕地少, 贫困群众主要靠 “望天丘”和“挂壁田”维持生计。将这些贫困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出去,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使自然生态得到修复, 也可以减少对土地和山林资源的消耗。同时,将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山林资源流转到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公司、工商企业等规模经营, 也便于有序合理开发利用。

修水、武宁两县以整体移民搬迁扶贫为抓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审时度势,主动作为, 敢闯新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各级各地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修水、武宁两县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与本县实际结合起来,顺应山区贫困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任务,适时总结移民扶贫工作经验,因势利导,主动作为,从整体移民搬迁扶贫入手, 推进城乡一体化,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启示之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深化改革,扫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质上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改革,必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牵涉更为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遇到更多的体制机制障碍。修水、武宁两县反映在整体搬迁移民工作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政策、项目和资金整合难度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修水县联动推进就业保障、户籍保障、社会管理、 涉农体制、金融服务六项改革,较好地实现了政策组合、资金整合、 职能综合。

启示之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扩大县级自主权。实施移民搬迁扶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应以县(市)为基本单元,以加快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龙头,实行县(市)、乡(镇)、村三级联动,统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县(市)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处于前沿,县级党委、政府是组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线指挥部,上面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需要他们去组织实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应允许他们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比如,在整合资金项目上,要赋予县级更大的自主权。为此,应加快推进“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改革步伐,赋予县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县级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活力。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几个问题

实施整体移民搬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修水、武宁两县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到目前为止,先后有五个设区市、三十多个县去参观学习。从我们调研情况看,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关于加强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管理问题。首先是村“两委”向社区管理组织的过渡问题。修水县提出,行政村整体移民搬迁,村两委组织继续保留,在安置区成立社区管理组织,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双重身份、双重职责”的管理方式,既承担原村委会的“三资”管理职责,又承担城镇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责。我们认为,从目前看是可行的,从长远看村“两委”肯定要向社区组织过渡,将来可能会碰到诸如换届选举、土地、山林集体所有权属等法规方面的问题。其次是进城移民的特殊待遇问题。修水县规定,进城移民既可以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又可以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惠农补贴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我们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要防止在实践中可能引起城镇居民与进城移民的攀比,引发新的矛盾。 第三是如何帮助进城移民尽快融入城镇社会问题。尽管给予了很多政策优惠和特殊待遇,但移民进城后,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引导帮助他们转变生活习惯,提升就业能力, 提高文明素质,尽快融入城镇社会,防止回流,预防就业不足引发社会矛盾化冲突,是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2.关于土地和山林的流转问题。整体移民搬迁后,土地和山林流转政策性强,牵涉面广, 矛盾问题多,工作量大。修水县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规定了基本原则、实施步骤、经营要求和保障措施,鼓励和支持移民户承包的土地和山林以多种形式向种养能手、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工商企业流转。目前正在开展纠错确权、资源评估等前期工作。从调研情况看,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定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和稳定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充分尊重搬迁移民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忌简单粗暴, 搞强迫命令一刀切。搬迁移民户同意由村级组织代为办理流转的一定要出具委托书或承诺书。一定要重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农村土地和山林所有权归村委会和村小组集体所有,特别是农村土地发包方是村委会,村委会在确权、评估、流转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流转及流转到哪里都绕不开村委会这一集体组织。应允许移民选择多种流转方式,既可以用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换取社会保障,也可以以土地、山林入股分红形式参与开发,还可以允许移民户组建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

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篇3

文网

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2010-06-29 18:56:5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2)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均衡发展,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调研课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解决**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总结和分析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全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区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教育,底子薄,发展快,有特色。70年代,建区之初,只有厂子弟中学一所单设初中,戴帽初中2所,当时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但在老重庆的9个区垫底,即使在原来的重庆8县,现在的渝西地区也是垫底。

1994年顺利通过四川省“两基”检查验收,成为重庆市第二个“两基”、“普实”合格区县;2001年获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3年通过了市政府“两基”复查验收,成为全市第二个普及义务教育先进区;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单位。从1997年秋季开始,我区实行6周岁儿童

全部就近入学,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入初中,并依法对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管理,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全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一直为100%,初中辍学率已经控制在1%以内。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2005年,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高中阶段免试入学制度。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普及。2006年成功创建了1所市级重点中学,并于2007年4月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中学。

目前,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4所,其中市级重点高完中1所,中职学校2所,初中2所,小学8所,幼儿园11所。在校学生10999人,在职教职工578人,其中专任教师506人,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209人。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以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龙头,以实行义务教育均衡投入政策为重点,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为突破口,以改革办学体制为依托,有效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1.充分发挥了教育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一是规划先行。2007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07——

2020)编制,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目标明确。提出于2012年前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实现区域内教育发展均衡化;到2020年前,形成与20万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全部城市化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教育发展实现标准化、优质化、均衡化。三是保障有力。将投资6亿元,在土地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保证教学用地,改、扩建14所中小学和15——20所幼儿园。该规划一并纳入《**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构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体制。一是统一经费标准。确保教育投入,自2007年起,我区在全市率先打破按城市、城镇、农村类别安排经费的做法,实行均衡安排中小学拨款。全区所有中小学均按统一标准安排经常性运

行经费,2008年,按小学每生675元,初中每生1010元安排经常性运行经费。二是倾斜薄弱学校。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校舍维护、电教教仪和图书配备、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安排方面非常重视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倾斜,逐步缩小农村与城镇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弥补历史欠账。三是帮扶弱势群体。通过实施“贫困生救助”工程,自2005年以来我区没有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现象。2007年安排经费50余万元,通过“两免一补”、“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女童补助”、“边远学生午餐、交通补助”等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救助,求助面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0%以上。从2008年秋季新学期起,对**户籍学生就读区内中职学校免除学费。3.构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师资保障机制。一是消除城乡教师待遇差距。农村中小学教师每月还可得到午餐、通讯、交通等补助,部分农村教师的收入甚至高过城市教师。二是建立城乡学校之间

教师交流机制。三是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教师人均经常性培训经费每年不低于200元,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4.构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新机制。从2006年秋季起,**区在全市率先按照“一校两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原则,推行城乡学校“捆绑式”办学模式,构建起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机制。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二、存在的问题

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调研材料 篇4

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调研材料

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一、制约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障碍因素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的主要障碍。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制度层面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从身份上分为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向城镇和城镇居民倾斜,农村得到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不均衡。2012年,全市城镇户籍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5.7%,同时还存在移民这个特殊群体结构,移民总人口占到农村总人口的29.8%。城乡二元

结构的存在,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素和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户籍制度方面:目前七个县市区均实行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二元化管理。在这种户籍制度下,大量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已不再从事农业,大部分时间也不在农村居住,但并不能能真正获得市民身份,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和融入城市,无法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二是基本公共服务有差距: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明显低于城镇,农村低保、合作医疗补助、社会养老保险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差距发展拉大。三是居民收入有差距: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8%,从农民收入的四大构成结构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增收难度逐步加大,农民的转

移性收入增长缓慢,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低,增长乏力,一直是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总体上看,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市居民,但从绝对数看,农村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1。另外,占全市农业人口比重29.8 %的移民收入,2012年达到3010元,只占到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四是在城镇化发展有差距: 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是5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6% 0.4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为仅为33.7%,低于全国城镇化率35.3% 1.6个百分点。

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顶层设计,为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经过调研分析,初步提出加快推进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是:以规划为统领、以产业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着力推进“三大集中”,建立和完善四项制度,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科学编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以***市总体规划为龙头,以县市区为支撑,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农村新型社区为节点,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布局、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现状,分县市区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新型城乡空间布局体系。分领域编制并实施层次分明、覆盖城乡、互联互通、有机融合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国土利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城乡专项规划。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要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鼓励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充分发挥肃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敦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精品珍品农业和精深加工农业,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农业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支撑能力。同时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反哺带动和融合提升能力。通过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增强就业和吸纳能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三是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大

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加大公共财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力度,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农村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为户口登记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使户籍制度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适应,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在户籍身份上成为完整的城镇居民。

四是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县城,择优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市区为龙头,6县市为支撑,15个建制镇为节点的城镇

发展体系。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加快人口向集镇和农村社区集中,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集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加大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在发展空间上同谋划、基础设施上同建设、资源要素上同配置发展成果上同分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是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找准移民增收路子。全面落实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扶持发展特色种植业、设施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着眼于改善移民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移民增收基础。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移民乡村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增强移民乡村自我发展能力。“MsoNormal”>

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篇5

县人社局在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中坚持以服务创业为责任,以成就创业为目标,依托县、乡镇、社区三级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尽心尽力为创业者保驾护航。构筑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已成立了“兴文县创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全县农民工创业工作的综合管理、指导和服务。为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技术服务、法律维权等“一条龙”服务。充实了创业指导专家队伍,聘请一批创业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学员提供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开展专题服务活动,通过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开展送岗位下乡”、“送政策下乡”等活动,既方面了劳动者、农民工就近就业,又为创业者提供了服务平台。几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提供就业岗位2.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000余人。

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县劳动监察大队围绕以下要点开展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监察工作员业务素质。县劳动监察大队认真学习《劳动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的相关业务法律法规,奉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构建更高素质的劳动监察队伍;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在处理案件时向投诉者作出法律解释和宣传,同时在公共场所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还将劳动监察举报电话在工地、工厂等场所公布,方便农民工表达诉求;规范用人单位用工制度。用人单位规范的制度能保障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县劳动监察大队定期对单位进行巡查,指出单位在制度方面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并责令改正。给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制度环境。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姜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篇6

一、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 进一步坚定抓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2009年, 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也是在山西历史上值得记忆和令人难忘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 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 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知难而进, 迎难而上, 攻坚克难, 砥砺奋进, 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经济在克服困难中保持较快发展。

立足扩大内需, 不断加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投资力度。围绕国家鼓励支持的六大领域, 出台实施两年投资6500亿元, 带动全社会投资1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高效率办理相关手续, 大力度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目前纵贯南北的高速铁路大西客运专线、横跨东西的出海大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项目启动实施;新开工建设27条高速公路, 建设里程超过2000 km;引黄北干工程全线开工, 35项应急水源工程进展顺利, 省城十大建筑全部开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 增速创15年以来新高, 总量是过去三个五年计划的总和, 改变了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大规模的投资, 不仅有效地拉动了当年的经济增长, 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扩大消费政策措施,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 不断强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投资、消费的强力拉动下,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制定实施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特别是针对我省煤矿多小散乱、安全事故频发、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重点推进了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 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已经达到98%, 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4%, 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85%。全省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去年11月以来月产量达到6000×104 t以上, 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不断改善。

在财政趋紧的情况下, 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投入达到1013亿元, 增长20%。“五大惠民工程”深入推进, 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成效,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7%, 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10个重点城市和70个县 (市)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通过一年多的安全治理, 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018人, 下降27%。其中, 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72%;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 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28。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也为我们聚精会神地发展经济、心无旁骛地做好其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 “三农”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

第一,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在落实国家各类补贴政策的基础上, 我省又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对玉米按每亩100斤、每斤0.75元的标准实行差价补贴;对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的县奖励100万元;对新建奶站每个补助10万元;对农业灌溉水价由原来的每立方米0.5元以上降低到0.25元;对玉米收获机械和薯类种植收获机械累加15%的补贴, 对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累加10%的补贴, 对25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列入省级补贴范围, 比照享受国家政策, 全省7.5万个农户及服务组织从中受益。去年省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135亿元, 增长29.8%。实施“农信社支农惠民行动计划”, 累计投放1048亿元, 为558.6万农户提供了金融服务。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 战胜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冲击, 农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针对五十年不遇的特大旱情, 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抗旱工作, 全省投入抗旱资金近1亿元, 投入抗旱机械55万台套, 使粮食减产降到了最低程度,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94.2×108 kg (为中等年景水平) 。针对强降雪灾害, 及时组织抗灾工作, 安排资金1.2亿元, 对受灾农户给予补贴救助,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针对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的严峻形势, 通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补助标准等措施, 多渠道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目前95%的返乡农民工重新找到工作, 等等。通过这些有力措施, 全省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发展, 预计全年增长4.5%以上。

第三,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特色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

启动晋中、运城、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开工项目315个, 完成投资25亿元。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 重点扶持省级梯次企业52个、市级梯次企业100个、县级梯次企业300个, 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基地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 (山西) 特色农产品博览会, 贸易额达到242亿元, 项目引资262亿元, 现场销售7489万元, 吸引观展群众22万人次, 与北京签订为期3年的农产品产销合作协议, 充分展示了我省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 促进了我省与兄弟省市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都迈出新步伐。

投资100多亿元, 下决心解决长期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晋北人民期盼已久的引黄北干工程全线开工建设, 35项应急水源工程有33项工程开工、12项投入使用, 张峰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58座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任务。新建淤地坝320座, 十大灌区续建配套和六大泵站实施更新改造。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3.33×104 hm2, 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2.67×104hm2, 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6.93×104hm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全年完成营造林35.33×104 hm2, 义务植树5320万株, 为“十一五”以来造林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长治召开, 我省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为全国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创造了经验。

第五, 全力推进“五个全覆盖”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生新变化。

在去年人代会上, 我们提出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实现“五个全覆盖”, 即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 (油) 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经过一年的努力, 目前96%的建制村通了水泥 (油) 路;完成506×104 m2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任务;完成99%的卫生室空白村建设任务, 并为全省2.8万个行政村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完成村通广播电视2586个村;新解决2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启动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 “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基本完成。新增15万农村沼气用户。扶贫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4万农村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 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六,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社会呈现和谐稳定新气象。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1市17县试点任务全部完成。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 总面积达到10×104hm2。探索建立“以煤补农”的投入机制, 资源型企业转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达到610多家, 投资总额达到68亿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总数达到2.4万家, 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领先。在22个县 (市、区)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受益人数达到378万。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保率达到91.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农村社会治安继续好转,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 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 得益于强农惠农政策的巨大效应, 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 也凝聚着全省农口部门和各涉农单位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农业战线同志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希望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再接再厉, 再鼓干劲, 认真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分析形势, 明确任务, 科学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内涵和根本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 连续七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 出台有关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 做好“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制度框架逐步健全、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这一主题, 明确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 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面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同全国一样, 我省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在体制机制方面, 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摆在“五个统筹”之首, 提出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机制, 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力度;在政策措施方面, 大力推进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特别是近年来出台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在物质基础方面,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和积累, 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了巨大进步,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在人才保障方面, 我们有一批热心“三农”工作、熟悉“三农”工作、善做“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 有一批扎根农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农技人员。另外,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

同时,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省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农民还不富裕、农村还比较落后,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我省立地条件差, 土壤贫瘠, 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严重, 400×104hm2耕地中有近80%是中低产田, 70%是旱地, 一半以上有机质含量不足1%, 加上十年九旱, 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农业产业水平较低。粮食单产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0 kg;设施蔬菜生产只能满足全省需求的30%;畜牧业产值占不到农业总产值的1/3, 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率仅有3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三是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当前, 增加农民收入, 既面临农业生产条件差、效益低的困难, 也面临原有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就业的功能减弱、农民职业技能普遍不高、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等多重困扰, 农民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1/3, 比全国农民平均收入低663元, 差距仍然较大。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尽管这些年我们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上下了较大的功夫, 特别是去年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 农村面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历史欠账较多, 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对我省“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紧紧抓住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 针对存在的问题, 加大工作力度, 破解工作难题,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更加有力、更加坚实的步伐, 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一, 必须坚持把“三农”置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 就没有全省的和谐稳定;没有农民的富裕, 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富裕。要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求, 进一步强化“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无论是制订规划、还是制定政策, 无论是重大项目布局、还是国民收入分配,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社会事业, 都要把重点放在农村, 不断加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力度, 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第二, 必须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任务。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使我省农业发展真正转向以质取胜、以特取胜、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努力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第三, 必须把以工补农, 特别是以煤补农作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主要途径。

要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 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 促进土地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建设。当前, 不仅各级财政收入要更多地投向农村, 可持续发展基金以及其他收入也要更多地投向农村;不仅国有大型煤矿企业要支持农村, 其他经济成分的煤炭企业、非煤资源型企业也要支持农村;不仅现在的收益要回报农村, 而且还要引导过去依靠煤炭富裕起来的企业家去回报农村。

第四, 必须把协调推进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战略。

既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又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事业, 让留在农村的人能安居乐业, 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

三、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 扎实抓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

2010年, 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 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重大任务, 把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作为主攻目标, 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重要内容, 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根本动力, 按照稳粮食、抓增收、强基础、惠民生的基本思路, 扎实有效地抓好“三农”工作, 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 要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一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按照中央“三个优先”的政策规定和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 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引导以煤补农资金和社会资源投向农村, 多渠道地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二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继续执行我省已经出台的玉米差价补贴、生猪大县奖补、新建奶站补助、部分农机具累加补贴、农业灌溉水价补贴、城乡用电同价政策, 并根据实际情况, 再研究实施一批农民期盼的政策, 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民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要着力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 充分发挥驻晋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业, 帮助农村信用社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 更好地服务“三农”。加快建立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确保三年内消除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积极支持农村金融创新, 开发适合我省农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为农业农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 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一是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继续抓好35项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加快实施引黄北干工程, 充分发挥引黄南干工程效益。继续推进五大盆地大型灌区建设, 确保建成40×104 hm2利用黄河水灌溉的高产农田。全面完成重点产粮大县13.33×104 hm2中低产田改造和0.67×104hm2盐碱地改造任务。要在沿黄的忻州、吕梁、临汾3市11县启动西山地区黄河水利用工程, 当年新增灌溉面积1.25×104hm2, 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增加灌溉面积8.13×104 hm2。通过这些措施, 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把我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00×108kg以上。二是以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 加快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要继续深入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等“三大区域”建设, 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要重点在核心示范区建设一批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等专业性示范园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综合性示范园, 把三大示范区打造成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为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基地。要着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高效园艺建设、规模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 重点建设100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 新发展设施蔬菜0.67×104hm2、标准化果园1×104hm2, 干果经济林4.67×104 hm2, 规划新建800个养殖小区和养殖场, 带动全省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三是以“513”工程为龙头,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抓紧制定和完善“513”工程发展规划, 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推进。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以优势企业为依托, 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优化产品结构, 培育知名品牌,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引导资源型企业转产、转型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 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 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化升级。要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从整体上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是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 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用三年时间完成乡镇农技推广站改革与建设任务, 力争50个县列入国家扶持范围, 并启动20个县的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工程;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完成“金农工程”一期建设任务, 建设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平台, 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要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和应急机制;要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启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 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三)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要把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基本着力点放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上来。各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着力培育县域支柱产业,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提高就业容纳能力。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农家乐和农村服务业, 拓宽农村非农就业渠道。二是加快城镇化步伐, 拓展农民就业空间。要在注重发展省会城市、地级市、城镇群的同时, 高度重视县城、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小城镇快速、集约发展, 在全省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要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 突出文化特色, 提升城市品位,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要深化改革, 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重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要进一步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土地等配套政策, 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和机会。三是强化农民就业培训和服务, 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要整合培训资源, 规范培训工作, 提高培训质量。今年要确保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60万人。并与用工企业联合, 实行定点订单培训, 推动定向输出。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服务网络, 积极开展用工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举办劳务用工洽谈会,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 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落实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政策, 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 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着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今年要再解决3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确保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任务;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全力推进农网拉动内需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继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新改建农村公路1×104 km, 完成建制村通水泥 (油) 路全覆盖任务;倡导建设大中型沼气, 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秸秆气化等环保节约的农村新能源, 减少农民对商品能源的依赖;编制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规划, 完成1.5万户、60×104m2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二是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建设, 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任务;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全覆盖任务, 建设一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 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全面完成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工程, 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达标、村级文化活动室全面覆盖;加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进一步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三是努力建设富有浓郁乡村文化特色的新农村。新启动2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 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既要引入现代文明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 做好改水、改厨、改圈、改厕, 实现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 又要注重历史文脉和传统风情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不能破坏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特别是要注重保护好古村落, 同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是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从今年开始, 扶贫开发的重点要由整村推进向实施片区开发转变, 将晋北、沿黄和太行山三大贫困区域的57个贫困县规划为若干个片区, 采取“以片规划、突出产业、集中投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办法, 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各类扶贫资源, 集中力量扶持规划片区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 配套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发展社会事业。与此同时, 要继续开展移民搬迁、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扶贫等工作。落实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政策, 搞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继续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

(五)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 研究制定出台土地流转奖补政策, 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地开展土地流转。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组织、引导、协调和服务, 并建立健全县乡土地流转市场及管理服务体系。二是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在全省全面推开这项工作, 确保完成200×104 hm2 (3000万亩) 的林地确权任务, 确权总面积占到集体林业总面积的50%以上。通过林权制度改革, 调动广大农民和全社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努力完成全年造林面积26.67×104 hm2 (400万亩) 的任务。三是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 扎实推进供销社各项改革, 增强基层社的活力。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 启动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行动, 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强社计划”, 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 重点要在提高质量、强化功能、发挥作用上下工夫。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 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 分步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清理化解任务。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做好朔州市、太谷县等国家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

四、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 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 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努力完成全年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

第一, 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主线, 把“三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认真研究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县 (市) 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沟通联系、主动协调配合, 全力以赴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三农”工作, 形成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把各级领导干部抓“三农”工作的业绩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在推进“三农”发展中显身手、展才干, 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第二, 加强基层建设, 夯实工作基础。

要以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 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 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继续抓好招考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 培训教育农村基层干部, 增强他们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要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工, 全面推广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堡垒。

第三,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社会氛围。

要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美好生活的创造才能和劳动热情。要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在推动“三农”发展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三农”、支持“三农”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崇尚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争当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第四, 加强矛盾化解, 维护农村稳定。

要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 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 对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信访问题, 要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 逐一化解。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把可能影响稳定的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春节将至, 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 深入贫困群众家庭访贫问苦, 妥善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欢乐的春节。

上一篇:化学期中总结下一篇:太阳作文25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