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共12篇)
【摘 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了国家与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上好体育课是对体育教师的挑战是教学的难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生产方式的更新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致使人们日常体能活动大大减少,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引起教育部门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作为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了国家与社会关注的重点。新一轮的中考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分数比例再次提高,这是挑战。如何在体育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每位体育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之一。因此,综合二十年的体育课程研究和教学经验,我总结了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组织教学要精心
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安排不同的练习方法,让他们快乐地锻炼、积极地学习。做到精心设计每一堂课:①体育教学过程都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案。③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心理上,初中生喜欢自我表现、活泼好动、热爱竞争。生理上,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较快时期,此时的速度、力量、耐力弱,运动能力一般,耐疲劳能力差。④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情感合作,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二、语言讲解要精准
精准的语言讲解,能使学正确的了解动作要领、获得新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中力求做到:①内容正确、目的明确。讲解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体育课的任务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②讲解要符合课程实际,启发学生的思维,言简意赅地传达教学核心思想和内容。③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正确指导。④讲解除集中进行外,必要时需要加强个别讲解。
三、动作示范要标准
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是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结构、顺序和要领的关键。准确的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教授动作技术,锻炼学生模仿能力的关键,所以示范教学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的示范不仅能使学生最直观、快速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示范中要做到:①示范必须目标明确。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做到边示范边讲解。②示范动作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完美成功。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教师示范不正确,就可能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甚至会出现错误动作。③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结构的特点和教学安全要求综合分析,合理确定。④教学中要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并与学生的自主练习加强配合,使学生将看到的和所记忆有效结合。⑤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相同的作用,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外加巧妙、适时的激励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活跃的运动和轻松的思维环境中,其思想觉悟、个人优点、弱点都易在言行上表露出来。因此,教师能够及时捕捉信息关键点,把握教育时机,要对“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要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可育人,更可育心的目的,有以下几点建议: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让他们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②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要善于创造机会、营造学习氛围,使他们的“闪光点”闪现,并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③安排不同难度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的进步和提高,从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④对于在练习中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他们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练习。⑤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优秀模范人物,以模范精神和榜样力量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⑥教学场地的布局和设置要整齐、合理、有趣,在做好安全保障。
总之,《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就是育人,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并把体育运动发展成为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形成终生运动的习惯。因为健康是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失去了健康,也就失掉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者简介: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思考
1.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获得飞跃式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喜人成就,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应至少包含两个均衡发展,第一个是实现区域范围内特别是城乡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个则是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1]。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全面推进下,中学历史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大多数学校的历史学科在教学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这些成功的经验和理念在农村中学的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受制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历史往往在与初中语文、数学、英语这类“主科”的较量中处于下风,“副科”历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得不到均衡的发展。
2.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1)教学评价体系单一、落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主要表现在一切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标准。在应试教育体制的笼罩下,大部分农村中学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也无法避免这种倾向。学校通过对老师的日常考勤、教学常规量化管理以及教学成绩等方面来评定教师,学生的期末成绩影响老师的绩效考核。
(2)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历史学科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学生为之探索,充满故事性的知识激发初中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然而,与城市地区不同的是,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家庭、学校以及乡镇政府难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历史的良好条件与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受一定程度的限制。由于缺乏多媒体设备等,教师的教学方法都过于单一,教师僵硬的知识灌输与较为沉闷的讲解容易让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欠缺的初中生过于依赖老师的传授,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探索历史知识,无意中形成的依赖性让他们在历史学科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的地位。
(3)教师能完成常规历史教学任务,却忽略了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工作[2]。诚然,农村地区的每一位历史教师基本能按时按量地完成每一天的历史教学任务,在定时备课、准时上课、适时布置并批改作业、按时分发并修改试卷这一系列日常以至机械的常规历史教学中传授学生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在内的基础知识,教导学生掌握通过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教科书与历史资料、运用历史图表与地图等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评价历史的能力。
(4)教学设备在不断更新的同时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农村学校教学设备差,没有多媒体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受到局限,没有PPT的展示,讲课不够生动,互动模式单一。另外学生没有条件参加各种课外素质拓展活动。而城市的学校,在新设备的帮助下,教师的双手获得解放,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历史知识的讲解,而不受缚于黑板板书,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得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可喜的转变。
3.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
针对上述的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1)建立合理、全面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应从教师的师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业绩这几个方面来建立一个合理、全面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这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历史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把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转化为一种主动学习历史的意识。教师对学生多一份引导、多一份微笑、多一份赞赏,学生亦会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
(3)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展现人文关怀。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有血有肉的历史教育,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以生为本,锻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尊重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与历史态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对于在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教师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展现人文关怀则显得意义非凡[3]。
(4)提高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农村地区各乡镇中学在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上都存在短缺的难题,这也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难题。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所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历史学习具有生动有趣、丰富形象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历史环境,而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设备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碧麟.让历史走进学生心灵——新课程下山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思考[J]教学研究,2009(5):66-67.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OL].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2011-01-10.
一、重视改进演示实验,提高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因此,作为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有必要对部分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的探索性实验。这样,学生做实验的注意力更集中,气氛更热烈,印象更深刻。
例如在上初中物理第一册《声音的产生》时,让学生观察发声体的振动,课本演示实验是用橡胶槌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但是实际演示过程中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不是太大,教室后面的学生根本看不清楚。于是我想到把一支激光笔焊接在音叉上,实验时先打开激光笔,把光点投射到墙上,这时只要用橡胶槌轻轻敲击音叉,就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光点变成来回振动的一条光线,而且振幅逐渐变小,最后又变成一光点,并且听不到音叉发出声音了。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改进,既增强了演示效果,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造思维
以往由于对农村中学实验教学这一块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实验室设备简陋,仪器严重短缺,许多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无法正常开设。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与支持下,我州农村地区学校实验室建设取得瞩目成就,实验教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实验室所需仪器设备已配备到位,大部分学校均能开足学生分组实验课。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由于没有充分改变教育观念,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并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足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就造成了实验室许多仪器设备闲置,浪费了教育资源,使学生无法得到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何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造思维?因此,必须切实开足、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学习动机。
尽管农村地区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验动手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只要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去做了,基本上都能较好地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但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和实验方面的准备)。对于实验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点。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等。实验后,还必须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引进电教手段,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教育媒体改革是物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育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能优化课堂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怕麻烦,不大愿意使用。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求,认真钻研教材,多使用电教手段。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制定,是受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层次等诸多因素制约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是必须完成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在多种教学手段中,尤以电化教学手段最为重要。
浅谈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平安中学 古国周
【摘 要】在农村初中教学中,体育课程是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锻炼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转变教学方式,以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并通过教学的高效性、高效益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与提升。因此,学校应全面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使体育教学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摘要]文章针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重理、论轻操作的现象,分析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6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需借助仪器设备,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实验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物理学中的很多概念、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所以,如少了实验,物理教学就成了是无源之水,物理教学就缺乏灵性和活力。在现实条件下,农村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由于受实验场地和设施设备、实验教学方式等因素影响,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与新标课程要求相差甚远,作为农村物理教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法尽可能落实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实验教学课,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农村物理课程教育工作者应当探讨的课题。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如,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p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 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更深。通过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分组实验时,适当布置探究性实验课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手,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所以说,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中有很强的直观性、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物理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很多物理概念、定律都是由无数的实验总结得出的,而物理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解释清楚。因此,加强落实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对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指导作用。然而,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设备、器材方面的问题
笔者从近十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是笔者所处的镇级中学,还是同级的广大农村初中学校,学校的实验仪器配置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标准,根本不能全部开展新课标所要求的所有初中物理实验,实际教学中,会出现教师想做实验而做不了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初中实验经费投入短缺,农村初中实验器材陈旧、老化,损坏后,更新和购置新仪器的工作更是严重滞后于教学需要,多数学校虽然有实验室,但实验仪器和器材已经无法与教材实验相匹配。
2.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左右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由于应试思想的影响,中考成为学校工作的指挥棒。所以,有些学校或教师为了中考的“分数”上的光荣,而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 “分数”而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也就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应试实验”教学。应试教育思想不转变,实现新课标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就可能成为一句口号,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造才能,也只能是遥遥无期的空谈。
3.实验教学中,学生多数情况下是以“被动学习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出现的
长期以来,在农村中学有限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一直保持和延续着这样的“传统”:为保护实验仪器安全,绝大多数物理实验一般都由教师演示,学生看戏;在分组实验里,由于实验设备仪器有限,学生分组实验变为学生排队实验,往往一节实验课下来,只有一两组学生能匆匆忙忙地完成一次操作,更多的学生只能是旁观。长期以来,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实验结论,理解不了,就课后死记硬实验。久而久之,学生习以为常,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最终认为,学习物理就是这样的。如此被动式和填鸭式的实验教学,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更别谈创造能力了。
既然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上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农村学生在掌握物理实验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探究能力也得到同步的提高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和思路,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
三、提高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自制实验器材,创造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果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设备陈旧、缺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事,而要解决这一难题,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不能以此为由,等天“下雨”。面对现实情况,广大教师要采取积极措施,弥补实验器材的短缺。例如: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易拉罐和蜡烛,可满足完成小孔成像的实验;利用塑料可乐瓶,在瓶子的侧面距瓶底的不同高度上,用小铁钉钻几个小孔,然后往瓶内装满水。通过实验操作可让学生发现,从不同的孔向外喷出的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演示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的现象。若在可乐瓶体同一平面的不同方向上,用小铁钉钻很多小孔,然后往瓶内装满水,可看到水从不同的小孔向各个方向喷出,这证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这些看似很小的实验,可让学生人人制作和操作,它能有效地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把物理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为广大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之策。
2.转变观念,让师生共同参与物理实验教学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墨守成规,不思创新,极大地妨碍了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根本上转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看法。作为初中物理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还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而作为学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成主动获取知识的探究者,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缺失任何一方的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教学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当然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硬件和软件上的问题,但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更要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地从细节着手,切实改善眼前所存在的实际困难,为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广河七中:马玉华
【摘要】物理作为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然而在农村中学面临着实验器材的严重匮乏和严重破损,造成教材上的大部分实验教学都无法开展。部分教师以此为借口干脆就不做实验,采取讲授的方法,这样一来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二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有教育家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物理失去兴趣,物理成绩就很难有所提高。以笔者在农村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几年的经验看,农村物理教师应多就地取材,用常见的物品来自制实验,主要是用实验现象来说明我们所学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随着新课程课改的全面展开,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统向自主开发转变,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从而培养创新型、能力型的人才。因此,教育的素材和教具有相当部分必须要来源于生活、要贴近生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关键词】农村
实验教学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物理的研究方法。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求知欲望盛的心理特点,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思维能力,并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实验环境,想方设法多做实验。但在农村学校这样特殊的教学环境,除了利用我们拥有的实验器材做实验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增设一些触手可及的就地取材的实验。发挥我们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多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学生兴趣很关键,只要有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物理课应从实验引入,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的小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集中到探求知识的境界中去。利用身边的自己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实验,又会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
例如用纸锅烧水的实验,在初中物理第一堂课上,教师说用纸折成一个锅,向里面倒水,然后拿酒精灯来烧,问同学们这水能烧开吗?引起了学生惊诧的目光,在学生好奇的期待中,老师开始做实验,用纸折成一个锅,向里面倒水,然后拿酒精灯来烧,接过水杯烧开了,看到了纸锅的表现,同学们兴奋而好奇,我们经常使用铁锅烧水,纸锅怎么能烧水呢,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极大热情。
1.2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做好演示和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对课本中的小实验、小制作也很重要,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应用的器材都能就地取材,简便易行,但作用很大,除有一定趣味性、实践性外,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根据不同学生情况,提出不同要求,有利于因材施教,所以对课本中的小实验都留给学生做,并跟上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布置了一些小制作,如讲光的初步知识时,布置给学生做小孔成像、潜望镜;讲完电磁继电器后,让学生自制电铃;做覆杯实验,吞蛋实验后讲大气压强能强烈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小制作大都比较精密,能说明问题,效果很好,学生兴趣很浓。
2、多做实验可以改变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大多只能被动的听、被动的看,老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倡导“随手取材”的物理实验,由老师和学生自制的教具和物理学具后,很多实验内容可由学生随堂动手做,变被动听为主动学,这样教学中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其次才是一个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把探索学习进行到底。
3、多做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通过就地取材的物理实验,是增强学生自主活动的有效途径,是探究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学生随堂、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起到了教具的补充和延伸作用。对学生实践意识的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引导学生多利用身边和生活的日常用品,进行课内外的小实验和小制作。例如在介绍“小孔成像”前先让学生回家用一次性纸杯做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远处的景物,记下成像特点并大胆鼓励他们猜想、解释。在“温度计”的教学中让学生用玻璃瓶、细玻璃管先行自制温度计,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对自制温度计的改进为线索,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在类似这样的制作和实验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没有现成的器材,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找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实验中出现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必然增强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二.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
1、教学人员问题:
1.1大部分学校教师配置不合理,造成许多学校理化生教师缺少,理化生教师除正常教学外,还身兼仪器管理、实验教学。
1.2“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左右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造成部分教师意识上弱化实验教学,认为不管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使用什么方法,也不管你的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要考试时出成绩(指分数),你就是一位好老师,甚至是优秀教师。在这种理念背景下,物理实验也就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应试实验”教学理念。
2、学生问题:由于受地域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制约,学生用以学习知识的媒体较少,接触面窄,基础知识不扎实,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一般的实验方案无法设计,实验表格无法设计,基本操作不能动手,数据分析不出等方面。学生实验中缺少探究性,存在为做实验而实验的现象。
3、教学设施问题:
3.1实验器材、设备短缺
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学校的仪器配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标准,根本不能开全所有的初中物理实验,出现想做实验而做不了的情况。近几年各校虽然几乎年年都在配备器材,但是并没有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申报配备,兼职仪器员、实验员没有深入研究教材,仪器配备申报时盲目性、随意性较大。造成资源浪费。
3.2实验器材陈旧,老化厉害
据了解,我校的物理实验器材,一大部分都是十几年前购置的,它们大都比较老旧,有些已发霉生锈,还有些已经无法与教材实验相匹配。
4、实验室管理问题
4.1.大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实行封闭式的实验室管理,学生不能自主实验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实验室很少对学生开放,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实验这段时间以外,实验室的大门一直是“铁将军”把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有限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4.2.实验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学校的物理实验室没有出现过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最好的情况就是物理教师兼任了。他们的职责就是拿拿钥匙,开开门,上级检查造造材料,做实验都得任课教师亲自准备。据调查,其他农村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此种情况。
三、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够,或者专业程度不高,实验技能差,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
有些学校的物理教师不是本专业的,缺乏正规的实验技能训练,他们对实验教学的任务要求不明确,对仪器性能不了解,对实验操作规程不熟悉,从而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2.本人认为物理实验考查方式、考查内容不利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转变,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对物理实验的要求,不能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造才能。
物理实验考查方式一般分为卷面考查和实验操作两种。无论哪种考查方式,都是重复课本实验中实验方法、过程和结论,缺少探究性。这是造成教师重讲不重做,忽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3.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对实验教学器材、设备的经济投入不够,造成仪器短缺,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农村学校除上级所拨的办学经费外,很少有其他经济收入,造成了学校在实验器材、设备的经济投入方面,显得不足,这也严重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4.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教师的考核和成绩考评不够合理。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成为学校工作的指挥棒,而物理实验在中考中所占分值相对较小,有些学校的教师就认为物理实验不重要,只要考前突击训练几天就足够了,从而影响到平时的实验教学。
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1、教师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教学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感性发展到理性,促进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多进行实验教学,真正让实验教学走进课堂,让学生从实验中去学习,从实验中体会物理学科特点,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2、各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实验教学工作。
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应当引起重视。首先要提高领导的思想认识。学校领导应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切实保证对实验教学的投入。
3、建议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部门根据教材编制必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内容指导教师教学。并按学校规模、教学实际合理配备器材。定期举办改进实验或小制作的竞赛。学校要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制作、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规划实验教学,要建立实验教学领导小组,确定负责人,加强实验教学。
4、教师要认真负责地实施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入手逐渐向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转变。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少了实验就像是无源之水,缺乏灵性和活力,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所以教师应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切实加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实验教学进行到底,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伯琴.中小学教师教学策略书系·学科教学策略系列: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2]原所佳.物理实验教程
[3]佚名.《初中物理教材中某些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县(市):广河县 学科:理 作者:马玉华 单位:广河七中
尴尬一:大班教学, 合作互动存尴尬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 我执教的两个班每班都是八十多个人, 大大超过了规定的不高于44人的最高限数。他们挤在一个五十多平方米的小教室里 (按新教室的标准要63平米) , 座位拥挤、人声糟杂, 空气沉闷, 人气窒息, 转身说话都很困难。一个坐里面的学生进教室, 坐外面的学生必须站起来让才行。一个学生要起身, 周围一大片学生都要一起挪动桌椅给他腾地方, 教师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顾及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合作探究更是举步维艰。组织教学耗时耗力, 生源的参差不齐, 因材施教、后进生转化都困难重重。看着一些观摩教学片子里的一个班30人不到的场面, 我羡慕死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模式啊。想想我们这样的教学班级, 课改的步伐会受到多大的制约啊。
尴尬二:课外阅读存尴尬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目标, 七-九年级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还有“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我看来这是大大超乎我的想象的, 也是难以全面落实的。理由有:
(1) 是时间上不允许有阅读的时间。从早到晚学生基本没有自主支配的阅读时间。因为被白天的课和晚上的作业填满了。负都减不下来, 读谈何容易。
(2) 是考试评比的指挥棒在引领着你必须以考试为中心, 老师要割舍, 学生要割爱。在分数压倒一切的现状下, 谁敢拿分数开玩笑啊!
(3) 是条件不允许。我班学生几乎全部是乡下的寄宿生, 从小学至今除读课本外, 几乎没看过真正像样的课外书 (我是指整本的) , 可怜的一点知识大都是从电视或老师的口头知道的, 而且显得那么零碎和斑驳。我班级里没有一个孩子家有电脑。孩子大都看一些童话故事书, 但看过中国古典名著的少得可怜 (当然, 有在电视剧里获得的一些零散的情节, 但这不等于看了) 。他们基本没有什么藏书,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孩子都没有广泛阅读、查找和收集信息的条件。学生说, 县图书馆的名存实亡欲去不能, 去书店小阅得挨店主的驱辱。只好作罢。是啊, 也就只好如此了。还能要求学生怎么呢?
尴尬三:综合实践存尴尬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是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强调的是“实践”与“活动”, 强调的是开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去创新、去动手、去实践、去调查、去分析。老师是喜欢的, 学生也是喜欢的。它实际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语文学科的体现。然而, 受评价机制的限制, 受社会和家长的观念约束, 在加上这种课的费时费力, 参与和管理的矛盾, 老师大都一揭而过或一笔带过。事实上, 近几年来, 学生都是坚守“课堂”阵地, 几乎没有有计划有组织地迈出过校门, 迈向社会过。安全的担心、经济的问题、时间的制约、学校的担忧等等等等, 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新课标强调的“密切与生活的联系”一棍打入冷宫。用老师的话说, 就是不如在试卷上下点工夫来得实惠。因为分数决定一切, 分数才是法宝。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与实践”成了一道亮丽的摆设。课标与观念的脱节, 教材与教法的脱节, 评价机制与课程改革的脱节, 留给我们的是哭笑不得的尴尬和遗憾。
尴尬四:作文教学存尴尬
我一直以为, 作文是语文的最集中的体现。所有的阅读都归根落实到作文上来。新教材在这方面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式写作, 过分强调主观意念上表达, 而忽视了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指导和案例解析, 缺乏系统化的作文教学的编排。这无疑是新教材的一个缺失和黑点 (这一点上明显不如旧版义教教材, 我以为, 仅个人一己之见) 。作文和阅读的同等重要 (甚至比阅读更重要) 的地位没有能很好的突现, 这是对作文教学的一个误导, 把作文教学逼到了一个狭小的胡同。另一个原因, 本来写作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 孩子们的知识面太窄, 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可他们去那里找书来读?所以难在作文教学设计, 难在作文批改、难在作文讲评, 难在作文能力提高的渐进性, 大多老师都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附件, 即使有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了, 但也是头热脚冷, 浅尝辄止, 难能坚持, 无疾而终 (本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一方面强调作文的重要 (如:考查中作文分值的一再提高。我认为是很有必要) , 另一方面, 我们在作文教学上的敷衍应付, 学生写作一学期就那么十篇八篇, 怎么可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作文教学真是任重道远啊。
种种尴尬萦绕心头, 我只好见教于同仁, 求教于方家。我常思考:评价机制的改革该要适应新课标、新课程了;语文学习要提供和生活联系的平台了;作文教学出路的研究和探索要有一个航向了;班级规模要降了;互动合作要真正的体现在课堂上来了;要腾出时间让学生真实的喜欢语文, 喜欢读书, 接触和喜欢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了……当然我们还可举出很多的思考。但真正要落实是有困难的, 需要社会、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来营造一个这样的和谐氛围。
我并不是在这里诉苦, 我并不要求在课改伊始就要解决所有问题, 而且我也深知, 经济的落后, 教学投入缺乏的改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有教学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只是把这些尴尬摆在同行面前, 要我们自己能正确的面对。梁启超说得好“百行业为先, 万恶懒为首”啊,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看着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睛, 我们有什么理由懈怠和埋怨呢!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因其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育意识、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惯等。从客观方面讲,以下因素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1.农村中小学可支配资金相对有限,活动场地较小。
2. 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以及质量不高,农村中小学专业体育教师太少,往往出现一个老师带多个班体育的情况,跨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经常让我身心俱疲。
从主观方面讲,以下因素成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瓶颈:
1.不少体育教师有畏难情绪,体育器材的匮乏让他们觉得教学工作无从下手。目前仍然有些老师上体育课采取了“放羊式”教学。
2.学校和社会一味地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体育的教学。前些年还经常出现挤课占课现象。这些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不高。
3.体育教师自身体育素质不高,教学无创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
从体育进入学校课堂以来,体育教学观念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和学术争鸣也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但是,这些教育思想都不同程度地曲解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以至于造成本应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变为一切都要适应一些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使学校体育成了竞技运动训练的下一级单位,而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
翻阅多年来的体育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大致相同。如:小学有前滚翻,中学有,可能大学也有;小学有短跑,中学有,大学仍然不可少;篮球也是小学、中学、大学都有的项目等等。这种几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所厌恶;第二,教育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更有甚至将竞技项目的内容和竞赛规则,不做任何修改的搬到学校教学课堂中去,把学校体育变成了单一的竞技运动,而缺少带有游戏性质的运动项目;第三,陈旧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发挥。我们体育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动作技术要求去练习,“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如此的教学方式和要求,怎能培养学生兴趣?由此可见,学校体育为什么不能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的学科了。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化更新领导和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学校领导者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体育教学,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等等。农村中小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據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
三、加强场馆建设和完善器材设施
体育教学和学生练习都离不开场地与器材,据笔者所知,本地区的场地与器材严重不足。如何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和器材添加。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并作出科学的安排,本着一场多用、一场多能,充分提高体育场馆和器材的使用率。
四、加强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加强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要科学制定体育课教学计划,注重体育教学内容,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规范、有序、高效的状态下健康发展。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工作还不够扎实,我们在体育教学工作方面仅仅是站在了起跑线上而已。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并在农村中学中广泛开展。但是现今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尤其计算机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很多时候要几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也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本文浅谈信息技术教师怎样才能立足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将这门课程教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也只有当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之后,才有可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课题有关的情境,添加一些可爱的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电子邮件的收发》这一节课,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短片,将传统信件从“书写——封装——投递——运输——再投递”的过程以及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通过短片一步步演示给学生看,这种情境教学可以生动地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引出来。当学生亲身感受到电子邮件的优越性所在之后,自然地也就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农村的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也都不再陌生,很多学生都已经能够自如地运用QQ等聊天工具,而现行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都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不能照着课本进行简单重复的教学。比如说在教《文件和文件夹》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先布置对文件夹进行多项操作的任务,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半生不熟”,进而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兴趣,原本一节枯燥的信息技术课就可以在学生主动求知中不知不觉完成了。
二、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知识是没有边际的,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所起到的只是路标的作用。每个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也存在不同,导致农村中学生的信息技能有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大多数的农村中学中,电脑设备的数量较少,上信息课的时候很难达到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的要求。因此,为了将全班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都调动起来,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课余进行操作、讨论,让优带劣,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差异,让优带劣,创设出团结协作、友爱活泼、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1.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时候,要做到既不忽略差生,也不过分重视优生。每堂课都要从好、中、差三个层面来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课堂目标。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分成基本任务和拓展训练两部分。基本任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之上,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拓展训练。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际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言辞的运用,尤其是对差生,要尽量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要尽量抓到合适的时机对他们的每一个小进步进行肯定。比如说:“某某同学今天虽然说操作的速度有点慢,但是非常认真,而且步骤都完全正确。”这种小小的鼓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稍稍努力一点,就能摘到“果子”的喜悦,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会得到大的提升,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会慢慢缩小。
2,比学赶帮,在学习的竞技中共同发展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担心掌控不好课堂秩序,因此就规定了讲课过程中不许学生浏览网页、不准聊天等纪律。这样,学生原本对于信息课的兴趣也会在这些束手束脚的纪律之下大大降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大量新颖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完成,这样即使没有那些纪律,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自然地转入学习。比如说在讲解《文件夹的路径》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练习题设计成一个游戏:根据自己的家庭住址建立文件夹(建成以下结构:中国——广西——南宁——西乡塘——明秀路*号),看看谁先到家。
学生接到任务之后,为了“赶回家”都会手忙脚乱地开始操作。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熟练地掌握了文件夹的新建、命名、重命名、删除等操作步骤了。
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机上下载安装一些金山打字等小游戏,在课余的时候可以进行“警察抓小偷”的比赛,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联网比赛,学生在紧张的游戏中,中英文的打字速度可以得到快速的提高。
三、信息收集,掌握提高
正如前面所说,信息技术的知识点是无穷尽的,而农村中学的信息量相对来说较少,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有意识地收藏一些信息,建立起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在学校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学校的教学资源。在课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的课题进行一些信息的筛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
比如说在《网页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一张“我的学校”或“我的班级”的网页。在教授完一些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以后,提供给学生一些学校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一些网页的代码。这样学生在拥有大量的素材以后,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也能得心应手了,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中收集信息的习惯。
四、成果展示,欣赏评价
正所谓“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技术运用在实际的问题之上。在学校里面,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学生的优秀作品展,可以让学生在班级QQ中交流各自作品的得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欣赏、评价别的同学的作品,也可以就学生作品适当地做出点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秀之处。通过进行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学生体会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乐趣,打消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无用课程的想法,这样也就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带动起来了。
五、组织兴趣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素养,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与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在学校所开展的比赛和活动都很少,往往很多人都会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的“副科”,对它的重视程度都不高,结果导致一些爱好这门课程的学生很难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将一些爱好这门课程以及那些本门课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小组,采取个别辅导和相互学习相统一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对同样一个问题运用不同方式去解决完成的能力。比如说在讲授《制作网页》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兴趣小组多介绍几种网页制作的方式,比如说Flashmx或Frontpage2000等等。经过学习,有的学生会在自己制作的网站上加上动画,有的则会剪切一些视频放上网站等等。学生在这样的兴趣小组中,知识得到了拓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兴趣小组的作品展示之后,就会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渐渐地在学校中兴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小高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学中是一门新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将这门课程学习好。
[参考文献]
榆树初中 马驰骋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颖有趣的实验和奇妙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实验也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特点,也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思想观念守旧,业务素质不高,严重制约着化学新课程的实施。
我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2008年3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九年级化学学科的教学,深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农村中学中,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的配臵都是相对缺乏的。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农村教师都是以“读化学”、“听化学”的教学方式开展实验教学的。遇到实验就要求学生死记实验操作、实验原理、甚至实验现象,实验对于学生来讲陌生而又枯燥。这就逼迫我必须带领学生从“读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转变。因此我们农村教师要放弃要求学生死记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做法,从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中走出来,提高课堂质量,使实验教学更有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我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初中化学教师,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开展好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争取,改善实验条件。
2008年3月参加工作,就担任化学学科的教学。一开始,我就认真整理化学实验仪器、登记化学实验药品。发现实验教学的必备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都非常的缺少,我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领导一贯对实验教学比较重视,总是在经费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增添实验仪器、药品,支持我开展实验教学。例如:2009学年初,学校领导自筹经费购买必备的硝酸银、氯酸钾、硫酸、氢氧化钠、酒精等化学药品和试管、烧杯等化学仪器,为正常开出演示实验提供了保障。2010年,教育局又为我校布臵了化学实验室,安装试验台。2011年,教育局又配发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现在不光可以开展各种演示实验,还可以开展分组实验。
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未来着想,重视化学的实验教学。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忽视了实验教学,将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难度,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甚至影响到学生升高中以后的化学的学习。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容忽视,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1)认真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 一个演示实验能否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在于教师是否把握住了实验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通过该实验要使学生形成哪些概念,发展学生哪些能力,掌握哪些实验技能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演示实验中,应向学生指明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个反应现象说明了什么化学事实,通过演示实验可归纳出什么结论。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主要的观察现象上面,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到某些次要的反应现象上,以致本末倒臵,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农村中学虽然受各方面的影响,但或多或少还是能做一部分的演示实验,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我们应当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理解和动手能力的强弱,掌握好演示实验速度的快慢、内容的多少、难度的大小,而且每一个演示实验我们都应该在课前做一遍,确保能成功、安全的前提下,再在课堂上完成演示实验。
(2)布臵好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一项主要补充,它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进行合理培养,对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布臵家庭小实验,我们要考虑到学生在家里能否完成,是否有探究价值,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家庭小实验一定要合理、有效,达到教学的目的。
(3)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
实验室设备不齐全但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可适当选择多媒体教学。许多化学实验中的物质有毒,有些实验由于操作不当有可能发生意外,具有一定危险性。而化学实验中的错误操作,以往只是教师讲解其错误的原因以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用计算机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明,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
三、努力开发化学实验资源
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化学实验条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化学用品。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如: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食用盐代替氯化钠,用废电池皮代替金属锌,从草木灰中提取硫酸钾、氯化钾和碳酸钾,用废铁刨花或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用植物的花、叶等制取酸碱指示剂,将不同的输液瓶截断制得不同容量的烧杯,用废灯泡做圆底烧瓶,用铁质瓶盖制作燃烧匙,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等等。教师应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克服实验教学中的困难,充分开发化学实验资源,特别是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学校更应该开发实验资源,解决仪器、药品的缺乏和不能用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学生的知识大多数只局限于教科书,对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因此,他们错误地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在农村由于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所以“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还很大。所以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加入和他们生活有关联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不仅存在于社会,也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授之以“渔”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数学学法指导,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可以把学习数学的方法给学生系统地提出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达到熟悉将要学的内容,并在不懂和有疑问的地方加上“记号”以便在上课时更有目的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2. 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必须专心听讲。第二,对老师特别强调的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记下来,以便复习巩固。第三,积极回答教师上课时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当堂巩固。
3.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学会对知识的前后对比,进行章节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优化课堂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学好双基,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努力做到最优化教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并运用知识。
1. 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教育知识点,能力训练要求,德育渗透目标。其次是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对于较抽象的概念、公式、定义,应通过具体的例题花大力气研究分析透彻。
2.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山区中学的学生见识面不广,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内容,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背景。这样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3. 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探索。对于在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在现实生活中要运用该知识的实例来提问。例如“轴对称图形”的新课导入中,设计:“A、B两村要在河道旁合建一座水塔,经费已经准备好了,但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使水塔到两村所用的水管长度最短应建在那个位置?”同学们听完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可因势利导地说:“同学们不知怎么办吧?欲知如何解决此问题,就要认真学我们这节课讲的新内容——轴对称图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把课本内容引申到实际生活中来,使教学富有实践性、科学性、现代性,进而体会到了学习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新颖独特和灵活变通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首先,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情高涨,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有所创新。其次,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拓思路,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5. 善于运用表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各种正确的做法要及时恰当地进行表扬。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真棒”“有进步”“能行”“再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
6. 打破传统的教学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方法,也不应该采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的不同而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
一、确立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在中考中应有的地位
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 中考不考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只有在中考中将地理学科作为必考科目, 与语文、英语同等对待, 作为中考大纲内容必不可少的检测内容, 地理教学才能得到根本转变, 学校地理教学计划才会具体落实, 课时数才会得到根本保证, 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就会发生根本转变, 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 进而调动广大师生学习研究地理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理教学从此就会步入正常轨道, 恢复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应有的地位, 保证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授课技能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各地区在组织好现任教师师资培训工作的同时, 更注重地理教师资格认定的审核, 确保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重点提高新教材的授课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和试验, 实践活动的能力, 使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 培养教师对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能力, 确立将科学探索精神、科学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思想。把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当作地理教学的基本宗旨, 注重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 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 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向导, 教服从于学”的观念。彻底改变教师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结论的思想, 确保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再次, 确立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观念, “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现实教育人性化和教育个性化, 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普遍趋势。”学生个性千差万别, 要求教师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 采取多样化而不是统一化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三、注重课堂内外教学实践的统一
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 不重视实践能力, 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 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 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 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 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所以地理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 必须走出课堂, 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 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例如, 讲到陆地地形时, 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 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 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又如调查当地的主要资源, 列举合理或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并撰写简要报告, 也可以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新农村建设等开展地理调查, 提出合理建议, 查阅以前的乡土地图, 讨论家乡有那些变化, 有那些特产, 并以适当形式展示讨论结果,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统一,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
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满足教材内容和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 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 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 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 可根据教学需要, 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 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 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 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 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 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有他自身的综合性、空间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初中地理要求使学生获得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包括乡土地理) 的基础知识, 而这些知识的获得, 直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直接感悟地理事物的特征, 构建学生的空间概念。因此学校必需增添一些硬件设备, 例如:地球仪、地形标本、教学图等多媒体教室配套的投影、幻灯、录像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尤其是多媒体教室, 电子网络备课室等投入刻不容缓。
五、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考核制度
建立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包括知识的考核与能力的考核, 要知识与能力并重, 改变以往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模式, 将地理教育确实与素质教育并重起来, 确保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受传统观念制度的束缚, 在考试评价中得到合理的认可, 保障公平、公证的考核结果, 从而确保地理教学良好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 要想卓有成效地全面完成农村地理教学任务,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我们地理教学必须实施一系列的改革。
地理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利用舆论、行政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 为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地理教师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优化教学过程, 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井芳.谈多媒体在地理课教学中的应用.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6, (1) .
[2]虞卫国.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管理.青海教育, 2004, (7) .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推荐阅读:
农村初级中学各部门工作计划06-07
2024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计划05-27
浅谈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06-11
浅谈农村中学德育现状10-26
浅谈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0-20
浅谈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12-22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06-24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10-26
浅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出路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