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精选11篇)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 篇1

忠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培育合作员工,创造合作团队 同心才能走得更远,同德才能走得更近成就团队辉煌,助我人生成长 团结共进,众志成城

诚信高效、服务用户、团结进取、争创效益 最伟大的精神是团队精神 培育合作员工,创造合作团队 同心才能走得更远,同德才能走得更近勇创一流、勇创新高

一支优秀的团队塑造出优秀团队文化 勤思巧干苦攀,风逆我自昂扬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成功靠大家努力!

今天付出,明天收获,全力以赴,事业辉煌!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天道酬勤,永续经营!经营客户,加大回访,用心专业,客户至上!赚钱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成功决不容易,还要加倍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失败铺垫出来成功之路!创新创收创业,我誓更创辉煌

高效运作,默契配合,精英团队,活力无限。最伟大的力量是团队力量。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团结共进,众志成城。成就团队等于成就个人。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培育合作员工,创造合作团队。成就团队辉煌,助我人生成长。

团队领导是将聚一群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成果 一个优秀的团队文化酿造出优秀的人 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团结拼搏,高效创收

成功靠朋友,成长靠对手,成就靠团队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和谐创新、开拓市场、团结拼搏、共创未来 成就团队辉煌,助我人生成长 最伟大的力量是团队力量 只有成功的团队才能成就成功的个人。讲团结,发扬团队精神; 重科技,以科技促发展; 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忠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众志成城 飞越颠峰。赚钱靠大家,幸福你我他。失败铺垫出来成功之路!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团结一致,再创佳绩!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众志成城 飞越颠峰。

忠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永不言退,我们是最好的团队!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培育合作员工,创造合作团队 同心才能走得更远,同德才能走得更近成就团队辉煌,助我人生成长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团结一致,再创佳绩 因为自信,所以成功 众志成城,飞越颠峰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 篇2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 盛水的多少, 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 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 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 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 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 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 同样无法装满水, 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水桶定律是讲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 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 可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 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 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 “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 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 无法消除, 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 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 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54.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 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 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3倍, 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 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这里阐明了一个道理:人多必闲, 闲必生事;民少官多, 最易腐败。由于实际的人员数目比需要的人员数目多, 诸多弊端由此产生, 形成恶性循环。

苛希纳定律告诉我们:要想铲除“十羊九牧”的现象, 必须精兵简政, 寻找最佳的人员规模与组织规模。这样的话才能构建高效精干、成本合理的经营管理团队。

55.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 企业越有活力

值得强调的是, 集体可以满足人们成就的需要。人们普遍具有一种探索、创造并且取得成就的需要, 当通过努力, 在某个方面取得成绩的时候, 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正如刚才所述,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如果能够得到集体中成员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不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集体的力量、魅力, 更会在集体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集体中, 人们不仅得到多种需要的满足, 同时还逐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有集体每个成员都对集体负责, 主动承担集体义务, 逐渐形成集体意识, 产生集体责任感、荣誉感的时候, 集体才真正具有凝聚力, 才能产生凝聚效应。需要指出的是, 凝聚效应也具有两重性, 防止狭隘小团体思想的滋生, 是在工作中需要正确引导的。

56.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 才能勤于动脑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 成群的蚂蚁中, 大部分蚂蚁很勤劳, 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 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 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懒蚂蚁”则“挺身而出”, 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相对而言, 在蚁群中的“懒蚂蚁”更重要, ——“懒蚂蚁”担任着探路、引路、警备等职责。

在企业中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把握市场的人更重要, 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57.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

蚂蚁的世界一直为人类学与社会学者所关注, 它们的组织体系和快速灵活的运转能力始终是人类学习的楷模。蚂蚁有严格的组织分工和由此形成的组织框架, 但它们的组织框架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有相当大的弹性, 比如它们在工作场合的自组织能力特别强, 不需要任何领导人的监督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团队而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

蚂蚁做事很讲流程, 但它们对流程的认识是直接指向于工作效率的。比如, 蚂蚁发现食物后, 如果有两只蚂蚁, 它们会分别走两条路线回到巢穴, 边走边释放出一种它们自己才能识别的化学外激素做记号, 先回到巢穴者会释放更重的气味, 这样同伴就会走最近的路线去搬运食物。从工效学的角度看, 人类的工作过程 (流程和具体动作) 都可能存在多余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如何去发现和减掉那些多余环节。但工效学的概念则是减少了不必要的动作, 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效能。

蚂蚁做事有分工, 但它们的分工是有弹性的。一只蚂蚁搬食物往回走时, 碰到下一只蚂蚁, 会把食物交给它, 自己再回头;碰到上游的蚂蚁时, 将食物接过来, 再交给下一只蚂蚁。蚂蚁要在哪个位置换手不一定, 唯一固定的是起始点和目的地。

“蚁群效应”的优势集中表现为:

弹性---能够迅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强韧---一个个体的弱势, 并不影响整体的高效运作;

组织---无须太多的自上而下的控制或管理, 就能自我完成工作。

蚁群效应无疑是现代企业在组织发展中所梦寐以求的。

58.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 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力气, 一圈圈反复地推, 每转一圈都很费力, 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飞轮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 飞轮的重量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 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 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 而且会不停地转动。

人在进入某一新的或陌生的领域的时候, 都会经历这一过程。如果要让飞轮转起来不花太大力气, 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坚持, 这也意味着得用足够的时间来保证。

59.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前苏联研制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 以其优越的性能而广受世界各国青睐, 然而, 众多飞机制造专家却惊奇地发现:米格—25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 而其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等其他国家同期生产的战斗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米格公司在设计时从整体考虑, 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 使该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诸方面反超美机而成为当时世界一流。这一因组合协调而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被后人称之为“米格—25效应”。

米格—25效应是指, 事物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 对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很大。结构合理, 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结构不合理, 整体功能就会小于结构各部分功能相加之和, 甚至出现负值。

恩格斯讲过一个法国骑兵与马木留克骑兵作战的例子:骑术不精但纪律很强的法国兵, 与善于格斗但纪律涣散的马木留克兵作战, 若分散而战, 3个法兵战不过2个马兵;若百人相对, 则势均力敌;而千名法兵必能击败一千五百名马兵。说明法兵在大规模协同作战时, 发挥了协调作战的整体功能, 说明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状况, 对系统的整体功能, 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哲学高度看, “米格—25效应”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生动体现。事物的质变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量的积累;二是结构的变化。两者都能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碳 (C) 原子的空间排列不同, 其物理性质也就截然不同:金刚石坚硬无比, 石墨则柔软细腻。田忌与齐威王赛马, 是结构变化引发质变的一个经典。田忌三战三败后, 请军事家孙膑点拨, 以同样三匹马复赛, 结果二胜一负, 反操胜券, 独因排序的调整, 即结构的变化。

人类思想和观点上的交流与碰撞, 是结构变化促成质变的高级形态, 是“米格—25效应”价值的高层体现。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炼的集思广益思想。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对此给予了极高评价, 他认为, 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 不但可以创造奇迹, 开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还能激发人类的最大的潜能。常见的情况是, 人们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 一次就有可能产生独自一人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和联想。

论企业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篇3

摘要:现代企业在管理中,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在企业管理中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精神的内涵以及如何培养团队精神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奋斗目标团队学习精神

0引言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私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以不断获得发展,不仅对管理者在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使得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够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尤为重要的是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即从管理者到员工更要有一种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只有众人同心,才能其利断金。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一种团队之间的竞争,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企业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企业员工之间很难自发形成一种“众志成城”的动力,而是需要管理者通过各种办法和措施的引导才可能形成。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是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企业管理者要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那么,什么是团队精神呢?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优秀的团队精神最强调分工合作,分工是尊重每一个个体,合作是对群体力量的充分认识”。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团队精神首先要求要有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信赖与协作,还需要适度的引导和协调。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团队精神其实包含着三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合作意识,其次是团队凝聚力,三是团队士气。而合作意识尤其重要,只有员工都有合作意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团队凝聚力,进而产生高昂的团队士气。如果没有合作意识,每个人都存有一己之私,处处为自己着想,没有集体观念,则企业员工不可能会“团结共进,众志成城”,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很危险的。其实,团队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企业中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培养团队精神时,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那么,在企业管理中,怎样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团队精神呢?下面,我们就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1企业管理者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

这是在企业管理中培养员工团队精神首先应做到的。因为企业的团队精神是从上到下的。而上下同心,首先强调的是“上”要同心。只有“上”同了,才可能进一步使“下”与“上”同。《墨子》一书中有“尚同”一篇,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管理层不统一,不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那么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就无从谈起。所谓企业管理者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管理层自身要合作统一,不要勾心斗角;二是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树立鼓励和培养全体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的意识。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管理上意见不同意,一盘散沙,那么也不可能培养出员工的合作精神,因为“上所行,下所效”。另外,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单单是竞争。如果只鼓励竞争的话,很可能给员工造成很大的压力。而通力合作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所以只强调竞争而不强调合作,并不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正如上面提到的,要有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

这是培养团队精神的前提。只有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能使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应认识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企业员工在企业中工作,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同时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效益不好的话,也会影响员工的利益;如果员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二者就是这么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在制定目标时要不仅能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还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利益,使目标统筹兼顾。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每个员工都意识到,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这从某种程度上就使得整体目标落实到单个员工身上而被顺势分解成许多小目标了。企业员工都能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同团结奋斗。从这个角度讲,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企业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团队精神则是凝集个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的融合剂。

3激发团队的学习精神,以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企业而言,不论是对管理者,还是对员工也是如此。面对信息时代,团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中,要学会“向他人学习”。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即员工之间互相学习与合作,还可以使员工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达到资料的共享,这样有利于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二是向在培养团队精神比较成功的企业学习,也可以说是向竞争对手学习,因为每个企业在管理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吸收别人的长处以补己之不足,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三是向客户或顾客学习,把客户或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的学习对象,这样也有助于员工的成长,从而形成企业员工的内部驱动力。这三层意思,有人把之称为内部标杆学习、外部标杆学习和顾客标杆学习。通过激发企业员工的学习精神来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地途径。

团队合作精神 篇4

科目考查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0-3任课教师:宋德源 姓名:李佳财 学号:10034020323 成 绩:

浅论团队合作精神在成长发展中的作用

在市场环境的日臻成熟,经济的突飞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团队合作。

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想要独自在激烈的竞争中无往不胜,这是几乎不可能的。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这就要求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团队合作意识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帮助大学生快速融入并适应社会,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获得就业机会;相反,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即使其他素质再好,也往往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为此,我们势必对团队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己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一、何谓“团队精神”

团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觉合作、积极努力的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群体。所谓团队精神,就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和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自愿主动与组织成员积极协作,使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有机的统一。所有成员自觉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士气,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团队凝聚力强、合作程度高、成员贡献意识强,团队工作效率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

二、团队合作精神对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团队合作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式下,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无疑已成为当代教育者们所形成的共识。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既取决于每块木板的长短,更取决于木板与木板间彼此的紧合程度。“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队协作。“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也被作为应聘人员是否录用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时代要求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为此,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大学毕业生,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合作,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讲究合作,在未来的工作中还要讲究合作。如果一个大学生只掌握了某些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不懂得如何与他合作,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多,也无法在工作中充分的施展。同样,一个团队要想发挥出强大的作用,需要的不仅是每位成员的优秀能力,还需要他们互相的合作精神,从而发挥出1+1>2的效果。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过去,现在亦或未来,团队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班集体文化因素,它要求全班成员之间分工合理,班长、室长、或者是无任职学生,都要将每个成员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使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完善的制度、学校配套的管理措施等各种有利条件,使所有学生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团结一起的有机整体,为实现班集体的学习目标而奋斗。就像每年学校都要举办的班级学风建设,其宗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团队合作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益处,提高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与人共事时团结协作的主动性,塑造良好的个性人格和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校园也就成为一个培养团队合作最好的平台。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举办讲座或专题教育。在相关课程中加强或增补与团队精神相关的教学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杰出校友来学校进行团队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向大学生传递团队精神相关信息,讲述团队精神在就业创业中的作用。通过各种有利的渠道,结合对人才的社会需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宿舍和社团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班级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有效的方式。每一次班级活动的 开展,我们都会有意识地地将其作为学生合作意识的训练和培养,首先制定活动的目的,然后进行分组,明确组员在活动中的任务和角色,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通过全面协调好负责成员的关系,调节成员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成员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参与成员的归属感,逐步形成相互喜欢和相互信任的心理,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各类学生社团在繁荣高校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依靠学生的共同兴趣而建立起来的,它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学校的社团协一般会比较多,像我们学校就有三十多个,这些社团协会大多是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组建,其成员对群体的情感倾向性较高。社团的指导教师同时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通过学生社团协会等,开展各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既强化群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百度搜索——;

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在教练的介绍下,我们都逐步了解到团队练习的含义,我了解到团队练习具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内涵,是一项来源于挑战极限的练习活动,旨在鼓励人的斗志,激起潜伏能力,创造性的发挥人的团队能力。固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给予我的启发和体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不管将来我身处何种岗位,只要专心体会就可以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

团队练习当天早上,我带着非常兴奋地心情来到了诚意楼,开始预备一天的团队练习助教生活,这次团队练习是学校为研究生新生开设的团队练习课程,我将在这一天的团队活动过程当中,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同学更好的完成团队练习,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家都特别的积极主动,团队练习的气氛相当活跃,老师的课程内容很丰富而且具有创新性。

通过这两天的素质拓展活动,我不但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进行了深进、并对自我进行了,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这些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团队练习的老师总是布满着豪情,无时无刻不调动着大家的积极性。记得刚开始大家都还很拘束,随后老师就引进了第一个游戏:首先是组队,让大家根据每组不同的职员进行分组,自己找同伴组成一组,然后每组进行自我介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一个同学的在介绍自己之前,先复述出前面已介绍了同学的信息,包括姓名,学院专业,爱好爱好等等内容,通过这个游戏的进行,是的大家进一步的了解,记忆更加深入,从而也锻炼了同学的记忆能力。

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团队合作精神 篇6

如今, 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不断得到发展。新闻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不断显现。新闻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 如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 保持住自身的生命活力, 需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但是更需要发挥其整体上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为新闻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1 新闻采编制作系统需要团队精神

20世纪70年代开始,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 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构成进行了一次调整。使得知识与劳动者的关系结合得更加的紧密。知识的传播应用, 再成产与创新不但主推着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1.1 新闻的时效性与交互性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的新闻采编制作系统, 编辑部对稿件的采集辑、加工排版、审校制作的管理过程, 不再使用笔和纸。这样就减少了工作耗时, 在工作环节上进行节减, 能够大大提高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 更加凸显出新闻的时效性与交互性的特征。新闻采编团队内各个成员就是团队的力量单位。但是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团队整体目标实现, 需要发挥出团队精神, 通过整个团队不屈不挠的紧密协作, 来增强新闻采编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一过程中协同作战的团队合作精神作用及其重大。

1.2 优秀作品的出台, 需要采编各环节的合作

笔者多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发现新闻采编人员只有发挥团队精神, 才能在整体目标得到实现的过程中体现到成就感。需要新闻记者、编辑、播音员,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如, 晚报的新闻采编, 主要应该实施“记者中心制”, 政府部门消息或通讯员稿件, 征集接收的线索, 就需要记者作用的发挥, 以记者为中心对新闻采访活动, 发挥记者的创造性思维。但报纸的整体功能的显现, 不能淡化采访活动和编辑的作用。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同时, 通过编辑排版活动, 发挥“版面指挥”作用, 保证报纸新闻版的总体质量, 整体功能。

编辑需要熟知记者的采访过程, 兵进行后期的重要把关, 如《春城晚报》中的《废弃酒厂内生产“金春城”》, 记者在采访中, 将“精春城”写为“金春城”。在审稿中, 编辑未发现, 结果由于犯下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 而使得很好的新闻稿件大大折扣。关键是编辑对记者的采访过程了解的少, 记者这重视采访质量与范围, 对编辑策划依赖性较大, 缺乏合作精神, 是很难有好的作品的出现的。

1.3 团队成员的进步与提高, 需要团队精神的发挥

团队是个集体力量。团队精神的发挥, 需要团队成员具备足够的合作能力。一个团队整体的存在, 依赖团队中的成员作用的发挥, 打造“集众力, 办大事”的团队精神。

在新闻岗位上, 记者的工作很辛苦, 工作中会饱尝到职业的酸甜苦辣, 会遇到诸多的严峻考验, 这时必须发挥团队精神。如, 汶川大地震, 去灾区录制灾情专题片, 当时正是下着大雨, 笔者与同事冒雨前行, 相互搀扶, 保护着主要的工具-------摄像机, 不让雨淋湿, 艰难地跋涉在风雨中。为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我们一人录像, 一人打伞保护摄像机不被雨淋, 就这样密切地配合了数个小时。由于团队中的每个成员, 都拿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圆满完成采访任务。经过这此艰苦环境中的采访任务的完成, 笔者深深地体验到团队精神在困难来临时的重大作用。

2 打造具有团队精神的新闻队伍

一只筷子易折断, 一把筷子折断难。在新闻采编的团队中,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但是个人的能力在团队中发挥, 将远远超出单个人的力量, 显示出这个团队的优秀。最伟大的精神是团队精神, 最伟大的力量是团队力量。但是打造一支具有团队精神的队伍, 需要团队中的每一名新闻工作中的密切配合。新闻工作者是个拥有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个体, 打造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新闻团队,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过教育和现实中的实践, 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经验积累, 才能慢慢形成。

2.1新闻团队精神离不开队伍成员的奉献精神

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的采访工作中, 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需要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奉献精神。需要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主要的场合, 需要牺牲自身的利益, 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闻工作中, 在艰难的工作环境中需要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 才能真正地创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作品。这就需要定期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 通过党课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从而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来培养新闻队伍成员的奉献精神。

品牌是期刊很关键的无形资产, 是一种观点保存和思想认可的收获, 品牌是测试期刊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风向标。出版行业转制后, 科技期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如果想在目前我国的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生存, 务必将期刊口碑和品牌做好。

1品牌科技期刊的基本要求

想成为科技期刊的品牌, 务必要做到最基础的几点:第一信息量要大。我们所讲的信息率是说的期刊完全可以给予内部人士和高科技人员及重量领导很多有效的、快捷的信息资源, 使我们快速和信息互通。第二对我们成功的效果首次曝光率提高。第三出版周期要短。创新成果发表的快慢是评价科技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要成为品牌科技期刊, 其出版周期一定要快。

2科技期刊如何建设自己的品牌

品牌是期刊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 对于科技期刊来讲, 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呢?通过作者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找准期刊的定位

品牌的影响是科技期刊发展方向的动力, 更是期刊长期有效销售的重中之重。针对该产品来讲, 品牌影响是科技期刊打下的基础,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才能决定我们产品的发展目标和动向。找到了正确的位置才能做好我们的产品, 如果找不到位置就无法确定我们的创刊理念和路子。没有准确的创刊理念和路子, 期刊就无法来成功的长期发展。因此, 期刊要想成就品牌, 就一定要先找准自己的定位。我国期刊种类繁多, 竞争异常激烈, 再加之国外媒介的瓜分。所以要想赢得自身期刊的一席之地, 成就期刊品牌, 就需要在创刊之前进行深度调研, 策划筹备, 整体定位, 找准同类期刊市场的盲点, 使期刊一推出就能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拥有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想得到品牌的效力必须长期去做, 找到了自身的位置要进行不断的革新, 这样才能让品牌达到有效的发挥, 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因此, 对于我们的要做的产品而言, 更重要的一项不要忽略了在定好位以后要保证我们的品牌有长远有效的坚持, 要不断革新每个时间段, 总结出每个时间段的分析和对策。

2.2 确保期刊的质量

对于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相关探讨

文丨李春红

摘要:科技期刊是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市场化的冲击必定会引发其自外而内的经营机制变革。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期, 通过品牌的效力来加大实现期刊的超越是发展已成为科技期刊执行者竞争成功的赢家战略和成功的秘诀。对于国内科技期刊而言, 如何创建并维护自身的品牌是本文探讨的两个关键。

关键词:科技期刊;品牌建设;探讨

2.2 新闻团队精神离不开队伍成员的大局意识

国新闻宣传战线在党的十七大以来, 新闻事业迅猛发展, 新闻精品不断涌现。党中央提出, 新闻媒体总量不断增长, 新闻队伍不断壮大。在工作中要围绕中心面向基层,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指引, 服务群众, 服务大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 都需要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 发挥出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能够识大体顾大局, 在工作上对国家和人民群众负责, 树立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功能, 坚定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2.3 新闻团队精神离不开队伍成员超强的工作能力

如今, 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一个团队的优秀, 离不开一群优秀的新闻队伍成员。精彩的新闻背后, 都会发现一批工作水平精湛的新闻编采人员, 他们的默契的配合, 不顾个人得失的相互支持, 才能使出精品新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才能得到较高的收视率。但是建立在新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基础之上。因此, 这就需要改善领导班子结构, 通过管理传媒人力资源, 培养一批业务精湛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

在新闻团队精神的培养中, 对于女性新闻人才, 根据她们所独具的亲合力的新闻优势, 着重培养, 提高整个队伍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 打造一支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的新闻人才队伍, 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深入基层与群众, 在调查研究中不断练就新闻采编本领。

此外, 新闻工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新闻团队精神必须增强团队成员的法制观念。使自己的新闻工作开展严格限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在舆论宣传和导向上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线索, 在宪法、法律维护公民的权利, 以和谐的团队精神自觉地为新闻采编总目标服务。

摘要: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 一个人的才能, 只有在集体的大环境中, 才能发挥出主要的作用, 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在肥沃的土壤中显现。团队精神可以使团队成员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团队目标是成员的努力方向, 团队整体目标的实现, 需要成员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笔者就新闻采编工作中强力打造具有团队精神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闻,采编工作,团队,合作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5) .

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调查研究 篇7

【关键词】医学生;团队;合作;调查

在医院整个医疗环境,尤其是就诊和治疗过程中,团队合作对有效的医疗是关键的。医学生是医院的后备有生力量,为加强对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本研究对三个医院200名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3年3月10日—2014年4月10日,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本市3所综合性医院,共200名医学生。男性95名,女性105名。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者。

1.2 调查方法

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作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工作科室、工作时长等。②医学生团队工作状况调查问卷:充分收集不同出处的工作问卷,结合本地区特殊情况,制定问卷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其中信任4条、支持4条、团队心智模型4条、领导4条、团队取向4条,采用几乎没有、25%时间如此、50%时间如此、75%时间如此、总是如此5级评分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 =0.05。

2结果

2.1 信任维度得分3.2分、支持维度得分2.9分、团队心智模型维度得分3.1分、领导维度得分3.2分、团队取向维度得分3.5分,总分低于4分。

3讨论

本文所研究的医学生团队合作行为一般包括:了解熟知团队结构、较好的进行团队内部交流、实施计划解决团队面临问题和提升团队技能2。本研究所采用的信任维度主要测量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度,团队心智模型维度测量团队成员对各自的角色和职责的认知,支持维度主要测量团队成员互相帮助程度以共同完成同一任务;领导维度测量团队的领导结构和方法;团队取向维度测量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在4分以下。医学生团队合作认识及合作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矛盾较多,因此加强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迫在眉睫。

优秀的团队是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按照必备的条件,经过严格的挑选而组织起来的精干的团体。每个成员之间要学会互相交心,做到开诚布公,心心相印;学会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紧密合作,首先赢得他人信任是團队合作的前提,作为团队每一个成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3。对自己所经手或承办的事诚信、负责。其次团队成员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团队成员除了应修身养性外,还必须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技能,以便更好更快的实现团队目标。

加强医学生团队合作与改善患者安全的重要任务还在于发展医学团队培训,培训模式要完整,培训模式应更贴近实际医疗服务所需,培养出具有极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医学生4。

参考文献:

[1]郑学文.医院开展团队管理的初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2-3.

[2]赵世民,杨兆梅.浅谈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1 月第1 期(总第107 期).

[3]周靖云.论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 年12 月第2 卷第4 期.

由箍水桶理论想到团队合作精神 篇8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这个比喻似乎还可以继续引申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有缝隙,同样无法装满水。这就是通常人所说的“箍水桶”理论。其实,一个企事业单位的每一位成员何尝不像木桶的木板呢?每一位成员对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团队合作精神,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如今的各大企事业单位提到管理,必提团队。诸如:“打造一流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才有优秀的企业”、“创建高绩效的团队”等等。可见,团队在管理课题中的重要性。要做好现代企业管理者,需要懂得运用“箍水桶”理论,箍好企业这只水桶。

大浪淘沙的今天,一个单位能否适应社会取决于每一位员工的综合能力和团结程度。需要员工互相协作配合,取长补短,缺了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服务行业,有光会说话的服务人员不行,光有亮丽脸蛋的服务人员也不行,光有信息疏通的脑袋的服务人员也不行,光有才高八斗而无人格魅力的人员也不行,如果这些人员一起工作,紧密配合,或者一个人拥有以上优点,那么就能做出很好的业绩来。因此,团结员工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是管理人员必走的一步路。

一只水桶能够装多少水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紧密度。一个单位或企业即使有一群综合能力相当强的员工,如果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行同一盘散沙,那么它就不可能在社会长久立足。使员工团结协作,是优秀管理人员取得成功的关键。管理者要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桃园三结义”等故事去引导员工,让每位成员清楚自己的角色,清楚自己在流程中的工作位置以及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明白自己是团队成员,并要求他们全力以赴。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 篇9

【活动理念】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没有谁是万能的,所以团队合作对于取得成功是很重要的。团队合作就需要团队里的每个人相互信任,要心甘情愿的合作。从合作中学会包容,团结。【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 从合作中感受到快乐。

3. 能够将团队合作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活动方式】

游戏、活动、情景体验、讨论。【活动准备】

故事、积木、课件。【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同学们平时有没有参加过下列体育活动中的一项或是几项:打篮球、踢足球、拔河、接力赛?

师:同学们都参加过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运动,有没有谁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2.通过同学们对这几项体育运动的理解感受,引出今天活动课的主题“团队合作”。这几项体育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需要一个团队齐心协力的合作,才能完成,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二、进入主题:

1.故事引入: 我们都知道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很淡薄的,有句话这么说的“我踩死你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很弱小的。但是同学们知不知道,一群蚂蚁可以抬动一个面包,他们在觅食的时候如果这个食物很很重,便会团队合作,共同将食物抬回巢穴。一只蚂蚁的力量弱小,但是一群蚂蚁的力量却可以抬动面包。所以,团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2.情景体验:

①运用课前准备好的积木,将全班同学分组,每四个人一组,又将这四个人分成三人和一人两个小组。三人一副积木,另一个人一副积木。

②要求:按老师ppt上的照片搭积木,不限制时间。进行四轮游戏,每轮游戏结束,四人小组内重新分组,单人完成的积木任务组内每个人都要进行一次。

③游戏结束。

师:你们在刚刚游戏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多请同学回答)生:······(学生各自发表在活动中的感受)

3.活动小结:

刚刚同学都讲述了通过这个活动得出的感受,从同学的感受中老师发现一个问题,三个人一起搭积木的时候很快,有交流,每个人都在发挥作用,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务,一个人搭积木就只能是凭着自己单个的力量完成,不仅时间慢,而且只能凭自己单个的思想去完成。由此我们知道啊,团队合作对于任务的完成是很重要的,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需要团队合作,就像刚上课说的体育活动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单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我们需要团队合作,团队合作能够使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小组讨论:

1.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需要团队合作; 2.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作为团队的一员应该怎么做; 3.讨论结束后,请同学讲述讨论的结果。

师:学习团队合作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

四、活动结束:

1.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老师同学们一起唱

2.老师总结:我们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团队合作,今天的课程同学 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是需要团队合作的,也讨论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将任务更好更有效的完成。【板书】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 篇10

关键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学生团队精神;培养路径

一、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我国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任何院校不能仅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是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和提升学生体质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团队联系,组织团队活动或比赛有利增强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的。

(二)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体育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学就是要靠团合作才能完成的,例如一些组合训练项目需要学生的互相配合,一些团体项目更需要多人进行沟通协调,例如篮球教学和足球教学,教师在进行类似这种教学时就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式教学,学生通过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使团队更有战斗力,同组的成员之间默契配合,沟通协调,在体育训练中表现突出,这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在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团队合作意识不足

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家长很是呵护照顾,更有甚者,尽一切力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导致个别孩子比较任性,个性很强,不爱与他人沟通,不爱交朋友,很难融入集体,这会导致学生在学校教育时团队合作意识不强,主管不愿意参与团队合作活动,这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家庭以及中小学的一些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在一些家庭和中小学教育有些极端,一些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一些事情,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任务,一些中小学的教学观念也是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自觉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请教他人,与他人合作是一件不够独立的表现,是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这也是致使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难以进行的原因之一。

(三)教师的引导不正确,协调作用发挥不明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尤其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不够负责,对于团队精神的引导教育不正确,认为分组后就可以了,忽视了团队协作理念的灌输和团队合作内涵的教育,一些教师对于学生内部矛盾的解决和协调做的不到位,导致一些学生的关系不够融洽等。

三、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策略探讨

(一)强化中职院校教学目标,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中职院校要加强体育专业教学的目标设置,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我国教育改革措施为指南,正确树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即强健学生体魄,锻炼学生体育技能,为社会培养专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中职体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做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针对团队合作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出发,引导学生自觉与人交流沟通,建立团队合作的基础。

(二)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合作训练法

合作训练方法是体育教学专业的基本训练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合作训练法是指针对一些体育训练项目,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成员针对具体体育动作进行组团训练,一些动作是要两两合作或多人合作的,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和协作,这种训练方法不到那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还能够使学生在合作中产生默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以竞技和比赛的形式增强学生团队的凝聚力

体育教学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游戏竞技或比赛的形式加强体育锻炼,竞赛是考验学生团队能力的代表性体育活动,团队体育项目考验的就是学生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例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设置游戏,比如两人三足游戏,有效锻炼学生的默契程度和合作精神,另外中职院校要加大投入定期举办运动会,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同时一些类似接力赛跑、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团队拓展训练

在教育改革的理念的推动下,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近些年也在逐渐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体育拓展训练的内容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团队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群体的重要作用,增进学生个体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群体,进而融入群体。其次,团队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比较丰富,能有效吸引住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团队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们在训练中逐渐默契,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结 语

中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现在广受重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近些年教育工作者研讨的课题,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中职院校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构建中职院校体育团队协作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黄冬梅.谈如何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成才之路,2011(02).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 篇11

1 科学训练中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

古人曰:用众人之力, 则无不胜也。团队不仅体现出一种力量, 还表现在精神追求上, 而且团队合作精神是集体一致观念、协调合作意识和主动服务精神的结合。导师录取研究生时, 除了考查学生的坚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外, 还重点观察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素养。因为导师清楚, 高校多数科研任务的完成, 离不开研究生的辛勤汗水, 并且目前科学研究正朝向多学科交叉发展, 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空前重视, 科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繁[2], 要想使学生在未来能创新和创造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就必须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和层次。在科学训练中, 导师着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团队文化氛围, 提高研究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建立良好互助和谐的团队关系, 加大团队工作持续建设力度, 促使团队合作精神的价值发挥到极佳状态。多数高校实验室是研究生主要实验和学习的场所, 课堂上共同学习时间少, 平时生活比较单调平淡, 参与集体或团体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每天行程从宿舍到食堂, 再到实验室, 且大部分的时间在做实验。在这种情况下, 实验室成了研究生团体生活主要的地方, 所以应重点抓好科学训练时的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导师还需明白, 自己不单单是教会研究生怎样查文献、设计课题、做实验、写文章发表等, 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做人, 要让研究生在科学实验中知道, 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基础, 互相照应、互相配合是要件, 使个人愿望和共同目标相统一, 形成完成科研任务的强大聚合力。同时, 团队合作实验氛围也有助于增强研究生自觉学习知识和能力的主动性, 认清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内涵, 还有助于发现问题、讨论分歧、找出解决路径。团队成员互相指正不足与缺点、互相鼓励长处与优点、遇到问题共同讨论、合力解决, 还可以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的要求和原理、实验步骤操作, 更重要的是在科研实验过程中, 学生们知道只有互相团结、互相合作、相互关爱, 才能取得共同进步的道理以及真正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 具有更大的工作动力和持久力。

2 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

某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 研究生对团队合作理念如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大局观念比较认同, 并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控制功能的认识有较深刻理解, 多数研究生能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价值;但仍有部分研究生认为科研实验主要依靠个人的新颖思路和独立作战的能力, 团队合作看似重要, 但不起作用, 可以被忽略。有的研究生虽然对团队合作精神比较认可, 但是对团队合作精神较为悲观, 而且有的对团体精神培养的现状认为一般或不太好甚至有的认为很糟糕, 甚至多数认为高校对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效果表示否定, 可谓是差强人意。例如, 研究生在面对导师给予的科研任务将近一半认为要靠自己独立完成, 只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要靠与同学合作完成, 这说明研究生对团队合作精神重要性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差距, 甚至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在完成艰难的研究任务时主要是靠自己而不是团体, 也有相当多的研究生在面临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 优先选择是个人利益。根据以上存在的各种现象显示研究生的集体观念还很淡薄, 个体趋向性明显, 团队意识观念与行为选择混乱和矛盾, 这可能与研究生接受的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参加集体活动、学习空间、交往范围、沟通交流有限和业余生活单调枯燥等因素有关, 进而导致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不尽人意。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起到警示, 同时也说明研究生群体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素质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空间, 有很多工作亟需改进和完善。目前很多高校仍是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如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 而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视。有的导师则过度重视学生的实验结果, 得出数据量的多少, 而且研究生各种荣誉、奖学金的获得也是与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相关, 导致研究生之间的“明争暗斗、相互猜疑、过分计较个人得失”, 团队与合作更无从谈起。所以高校要切实提高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并产生实效, 创造更大的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价值, 才能有更显著的科研产出, 结出硕果累累的科研成果。

3 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研究生团结合作精神在与他人沟通能力、主动配合担当意识、为人修养等方面亟待提升, 甚至有的研究生在即将毕业时仍存有人际交流、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不足[4]。从研究生自身来讲, 很多研究生坚守以自我为中心, 在内心深处往往更注重从自身眼前需求和利益出发, 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谋求个人价值最大化, 主要表现在:有的研究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为达到个人私利和欲望, 不惜损害或牺牲集体利益;有的研究生拥有一些消极错误观念如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有的研究生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膨胀, 唯我独尊, 主动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差, 与人交往主动性不强;有的研究生3 年没有参加过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更别谈国际型会议, 甚至有的学生由于实验任务重或积极性不高连本校组织的学术型会议也少有参加, 这些现象在客观上都影响了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也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有关, 目前, 高校对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导师负责制, 导师帮助决定研究生的选课科目, 课程学完后, 学生开始参与导师课题研究, 然后将所得结果去撰写学位论文, 再通过毕业答辩。这种过程导致研究生只是跟自己的导师形成了一种狭隘的“学术门户”关系, 师生间交流和学生间交流也局限于同门, 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科研训练过程中, 导师过分强调科研成果数据, 用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流程, 要求学生按顺序去做, 而且每个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都写得一一俱全, 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做就可以了, 完全忽略研究生主观能力的培养, 淡化科学实验中“过程的学习与方法的掌握”以及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有的导师甚至就是天天催学生多做实验, 天天要结果。这样, 学生无全面认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也就提不出创新的问题, 更不会推测怀疑, 自然也就没有自主设计课题的经历, 他们甚至像个机器人一样每天重复性地操作仪器或实验流程, 久而久之, 形成了以导师为主体, 而学生却没有主观思维, 失去了科研训练应有的意义和作用。有的毕业研究生, 并没有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当他们谈论到几年的科研生活时, 很多人会说自己做自己的, 同学间很少有沟通交流, 感觉只有单调、枯燥、乏味, 没有什么科研乐趣而言, 科研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甚至有的认为几年实验室生活熬完了, 只是混了个文凭而已, 其余并没有得到什么, 反而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梦想, 磨灭了使他们本来对科研充满的激情, 甚至成为痛苦的经历。所以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完善势在必行, 而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在科学训练中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路径

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当代社会对研究生人才认定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 高校要顺应时代需要, 认清当代社会与市场亟需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外, 还要培养研究生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的素养, 使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任务之一, 促进更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生人才涌现。

4.1 提倡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自己组建团队。团队合作精神是为了共同的价值理念、科研目标、感兴趣理论和实践问题而组成的群体, 他们主动结合在一起, 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研究生经历本科阶段, 具有主动学习、一定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而他们本身并不希望像课堂那样老师手把手的教式教学, 而更希望的是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和讨论式的学习, 所以基于项目的学习而组成的研究生团队是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研究生团队成员之间互通有无、方法技能互补、相互学习讨论, 这样的过程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在科研实验过程中, 可将科研任务的分配、实验流程的分工、科研资料的整理、实验问题的解决让他们自己去处理, 他们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密切配合、团结互助、集思广益, 通过彼此的友爱和奉献将科研任务更有效率地顺利完成。例如, 大家一起将各自的课题方向进行背景介绍, 如何开展进行理论展示、需要用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 一起进行相关课题资料的调查研究、实例分析等, 最后将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向大家做分析报告, 让大家提出建议或评论, 更好地完善课题研究。所以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不仅使团队成员知识水平、个人能力得以提高, 而且使整个团队合作效能得以增强。

在科研训练过程中, 导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通过积极带动与引导, 团队管理将更加高效。团队还可以选出组长, 调动成员积极性, 积极沟通, 了解个人对问题认识和取向、个人所长、价值观、人生观, 使组内的学习氛围、团队意识、合作效率大大提高。团队也要有组织、有纪律, 有团队文化, 这样可以激励督促成员间主动行动配合, 为团队共同一致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发挥全体成员的智慧、优势与能力, 齐心协力完成既定目标, 真正让他们在科学实验中找到科研工作的乐趣、合作的乐趣、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乐趣。此外, 团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与不同学校间、不同国家间优秀的学子或团队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 可以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 实现有效合作互动, 互通有无, 取得共同进步。通过研究生团队的建立, 也让他们学会了沟通技巧、聆听意见、尊重他人、无私奉献, 同时也获得了无比珍贵的友谊。

4.2 提倡以导师为主导, 作为团队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导师对研究生的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习重点、难点、技巧的点拨具有重要作用, 师生间良性互动是一条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路径, 但这种方式要避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重视个别培养、轻视合作交流的倾向。大多数研究生更愿意选择问题研讨式方式, 也就是基于问题共同进行探讨的学习方式来共同解决问题是最受研究生喜爱的, 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还有利于激发集体力量和智慧, 推动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和养成。所以要突破旧的不合时宜的“师门”观念, 真正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可以通过构建团队如利用项目调研、资料分析、学术讨论、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学习方式, 师生、学生、导师之间保持互动沟通, 每个成员都具有共同的目标, 基于一定平台共同学习, 分享先进科研资源和智慧, 交流彼此工作中的想法、情感和经验, 时刻保持互动沟通进而促进成员自身和团队的专业成长, 促进共同协作完成科研任务, 甚至进行科研攻关, 共同解决科研前沿问题。导师将团队合作精神的理念教育贯穿于科学实验过程当中, 既要教育学生在科研实验中互帮互助, 还要教育学生在科研实验中要有集体感、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并在科研实验中要灌输团结合作共赢的理念, 让学生知道受益的不仅是自己, 更是整个团队。因此, 在科研训练过程中, 要改进模式, 导师可以给出研究的方向, 不用事无巨细地负责整个实验流程的设计和管理, 而是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在这种模式下, 研究生不再是简单的实验操作者, 而是课题构思和设计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 真正实验过程的操纵者和控制者。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 研究生可以凭借他们的经验、已学过的知识或技术方法, 依靠自愿或指导组成的团队共同协作来完成, 既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也能满足他们的求知和创新好奇心和欲望, 使学生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完成科研任务。所以, 研究生导师一定要重视和把握科研训练的过程是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契机。导师首先要信任、尊重他们, 多提供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设计研究的机会, 不能让学生只学会简单地操纵实验仪器, 只会实验方法, 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灵魂、主动性的机器人。当然, 研究生所在学系或研究所也要为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提供平台和便利, 让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更充分地发挥。此外, 研究生以导师的课题为平台, 师生双方可以通过课题设计进行调查研究或预实验, 研究生可以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得到导师的指教可能会事半功倍, 同时师生双方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而且研究生在这样的科研训练中可以锻炼人际沟通能力, 激发其积极地去为维持和谐的团队关系而努力, 可以促进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发育。而导师的作用在这个团队是推动者、协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 导师可给出建议, 帮助研究生团队开展课题设计、课题讨论、课题探究方式、方法等, 这样既改变原有单纯的师门关系, 也改变指导与被指导、培养与被培养的师生关系。

4.3 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要主动提供服务并积极配合。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采取优化措施积极推动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如改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 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乐趣, 尽量在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上下工夫。学校可将高水平的导师、有科研热情的优秀研究生和一流的科研项目集合在一起, 注重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 而不仅仅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学校、导师都有责任为研究生提供跨越不同学科专业、不同部门或学校甚至不同国家来进行科研交流和科研合作的机会。学校自己也要积极组织跨学科不同领域的交流, 为不同学科的导师、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的交流提供机会和互动场所, 多组织学术会议, 多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会议, 鼓励他们上台演讲, 让他们的付出得以展现, 更要对团队合作的成果和奉献进行鼓励支持或奖励, 多鼓励与国外知名的学术科研机构、业界或知名企业进行广泛交流。每年, 学校或导师也可有计划地选派和带领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或做学术报告等, 使研究生科研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总之, 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进行研究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培养, 还需要有学校的支持、导师教育、自我养成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 共同推进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实现研究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陶金.团队建设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9-16.

[2]夏青, 李妍, 张秀敏.创新网络视角下的高校医学科研团队构建策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324-327.

[3]何华宇.构建合作式互动机制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4) :28-33.

上一篇:《枣核》的练习题下一篇:维稳信息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