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反思(精选8篇)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
在整节课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二、快速阅读,整体感
三、探究阅读,体味孤独,四、品味语言,探究环境
五、谈收获,悟人生
板块一:“引导学生感知“孤独之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板块二”
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孤独”,体验主人公的孤独,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疼痛。“板块三”则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理解“孤独”。“板块四”则启发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的。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二、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我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文课程。因此,我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此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会议邀请了包括舒婷、曹文轩、梁衡、赵丽宏、王充闾、刘慈欣、杜卫东等在内的十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参会。他们的作品都曾入选过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或配套读物, 有些已经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 名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员参加了会议。
2012 年6 月份, 人教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老师打电话来, 请我在此次活动中讲授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这是从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节选的课文, 篇幅很长, 约4000 字。
暑假中, 在一个陌生的小县,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仁, 代表人教社, 甚至代表中学语文界, 讲一位特别有名的作家的作品, 作家本人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听课, 然后他还要评课;讲课时还要面对许多到会作家的睽睽众目, 特别是还有梁衡先生、舒婷女士、赵丽宏先生在场, 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到会;且我又将是第一个登台讲课———这个压力, 不知道有多大了。
我开始研读课文, 开始收集资料, 开始了我的极为精细、深入的备课历程。
我阅读了曹文轩的大量作品:《草房子》、《小说门》、《青铜葵花》、《根鸟》、《红瓦》、《天瓢》等。
我阅读了关于欣赏曹文轩作品的大量学术文献:《曹文轩儿童小说风景描写研究》、《曹文轩纯美小说的语言艺术》、《论风景描写在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作用》、《曹文轩成长小说乡土抒情的美学风格》、《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流浪情结》、《论曹文轩小说中的自然主题》、《浅论曹文轩小说的画面描写艺术》……
我做了很多读书笔记。
如曹文轩的经典语录:
写作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离开风景, 一个人的行为是不可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的。要告诉孩子, 风景描写是写作的基本训练。
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 或案前, 或榻上, 或瓜棚豆架之下, 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 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只要不将书丢掉, 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每一个时代的人, 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 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 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 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面对苦难, 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受苦难的磨炼。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 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候的风度, 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 因此当苦难来临的时候, 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
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 审美教育也好, 情感教育也好, 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 来得到一点熏染, 使我们这些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真正的男子汉是非常有情感的。
如关于曹文轩小说中“风景描写”的论述:
水意象:曹文轩小说中的“水”的性格是比较安静的。这个平原水乡的背景似乎给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优美而非壮美。
阳光意象:在作者笔下阳光意象也多次出现在文中主要起到一种调节和控制作用。没有光, 就没有颜色的变化。总之, 阳光的在场, 定下了作品的色彩:明亮而纯净。
花草树木意象:一幅优美秀丽的风景画缺少不了花草树木的点缀, 而如此的花草树木仿佛是风景的“精神”, 它们是生长着、变化着、更新着的生命。当读者触目皆是滔滔流动的河水, 纯净幽雅的阳光, 葱笼鲜活的花草树木, 感受主要是对自然的礼赞、感动。
水、阳光、花草树木这三类意象的描写, 为作品形成优美、明净、清丽的意境奠定了基调, 但通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作品的字里行间处有时会渗透一种忧伤。感觉是沉重的。
如有关文献中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作者塑造了许多面对人生挫折、困厄而不低头的人物形象。写了困境中奋斗的精神, 写了在患难中不断提升不断超越的心灵境界。
曹文轩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他们的存在, 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 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
他的众多文本中虽然有苦难有悲剧感, 但悲悯与忧郁、忧伤是有节制的。
理性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小说真正感动人的精神力量。这种情调感染到环境描写的效果, 那就是读者在分享人物艰难奋斗之后的喜悦时, 更深层次地读懂了文字中的风景, 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同时, 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磨难后, 发现世界更美丽了。
《草房子》中蒋一轮和恋人错过了, 在现实的无奈中, 只好坐在田埂上吹吹笛子;人物是无奈的, 作者却写了田野里的大好春光:“满地的紫云英蓬蓬勃勃地生长, 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绿色”, “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 正向四下里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 这使读者明显感受到了风景对于人的抚慰意义。
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造了自然风景与人的感情、心灵和谐共生的意境, 这是作者在创作情感上倾向于古典美学精神的表现, 是曹文轩先生小说风景描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我编写了课文的“细读指南”:
《孤独之旅》:文学的美感, 内容的美感, 章法的美感, 手法的美感。
从小说技法的审美来看, 有如下方面的表达技法需要欣赏。
第一类:背景设置 (环境描写) 、场景安排 (环境描写) 、视角运用、情节设置。
第二类:悬念、伏笔、照应、线索。
第三类:文中波澜、情景渲染、衬托或映衬、穿插手法、情节节奏、内容详略。
第四类:象征———“鸭”的描写的线索作用与象征意义。
第五类:诗意小段的叙述方式、画面描绘的精彩笔墨。
第六类:提炼作品中写“孤独”的技法。
细读并笔记的主要内容有:
语言卡片:字形, 字音, 雅词, 精美的叠词句, 准确运用动词的句子, 自然环境描写句。
句段品味:10 处。
课文赏析:短文一篇。
景物描写的作用专题欣赏:短文一篇课文中“鸭”的描写课文辑录一则。
很有意思的是课文中“鸭”的描写: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 奋力向前推进, 同时, 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 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 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 还是大扇面形水流, 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里写的是:离开了家乡, 出发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 忽然有了兴致, 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 天地又如此空旷, 因此, 这叫声既显得寂寞, 又使人感到振奋。
(这里写的是:远行, 到了辽阔而陌生的地方, 点示故事的场景。)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 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 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 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 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 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 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这里写的是:流浪的感觉, 显现“孤独”。)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 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这里写是的:时间在流逝, 随遇而安。)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 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这里写的是:经受磨难之后的宁静。)
鸭们也长大了, 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 并且变得稠密, 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 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 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这里写的是:鸭们, 杜小康, 长大了, 成熟了。“鸭”的线索, 贯串全文。)
我写下了我的“备课日记”:
从8 月7 日起, 我就真正进入了备课阶段。8 月7 日:下载资料, 在网上看电影 《红房子》。写出给人教社的教学简案。
8 月8 日:研读教材, 听我自己原来的评课录音, 寻求关于本课教学创意的思想火花。并写下了“教学创意”:
课型:小说阅读课
课时:一节
教学创意:文意把握, 片段细读
创意说明:本课为长篇小说的节选, 近4000字的篇幅, 如果单单朗读一遍, 也大约需要18 分钟, 难以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有效的教学, 所以运用“长文短教”的教材处理技法, 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进行片段细读, 深入课文, 品析人物, 赏析语言文字表达的妙处。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形成比较雅致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研读活动。
8 月9 日:下载大量与作者与课文有关的论文资料, 阅读论文资料, 做阅读笔记。
结合本课教学而言, 曹文轩的两句话最重要:
面对苦难, 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 审美教育也好, 情感教育也好, 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 来得到一点熏染, 使我们的这种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这两句话给我以启示:这个课的教学创意一定要以简驭繁, 设计活动, 直击根本。
在文献资料阅读的收获方面, 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更深层次地读懂文字中的风景, 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
这句话启示了我的课堂教学重点的切入口。
我想, 《孤独之旅》的教学创意还可以是:
引导学生感受苦难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8 月10 日, 第一件事:
凌晨两点左右突然醒来, 继续着梦中的思考:这个课, 铺垫与交代要到位, 要多用几张PPT进行背景解说, 包括杜小康当时是多大年龄的孩子都要说清楚。
第一个环节即“文意把握”的教学很难设计, 可以有如下方法:
(1) 一句话概说课文:《孤独之旅》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2) 一句话概说人物:杜小康是这样一个孩子
(3) 一句话阐释标题:利用课文内容阐释“孤独之旅”的含义
(4) 一句话品析课文:我看《孤独之旅》对“孤独”的描写。
以上4 种方法中, 适合于在九江市的一个镇上运用的, 可能是一、二两种。可能是第一种方法为最好。
第二个环节即“选点精读”的教学, 也有几种视点很集中的教法:
(1) 切入到描写“暴风雨”的部分, 进行文学欣赏。
(2) 切入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这个点, 进行文学欣赏。
(3) 切入到几个“微型话题”之中, 进行文学欣赏。
以上三种方法之中, 从教材处理深入、到位的角度来看, 可能还是第一种最为稳妥。它可以组织起角度丰富的学生训练活动。
8 月10 日, 第二件事:浏览曹文轩的《小说门》。
这真是一本好书。
做了不少的摘记。
8 月10 日, 第三件事:下载了曹文轩的一些经典语录。
8 月11 日:
早起继续完成《孤独之旅》教学用的PPT。
清晨7点基本上完成。
全课分为两个教学步骤:文意把握, 专题赏析。
专题赏析的内容是:《孤独之旅》中“风景描写”的作用。
这是我第一次设计初中的“专题”欣赏课。
8月12日:
人教社胡晓老师来短信说, 学生只能是七年级将要升到八年级的学生, 而不是按教材要求让新的九年级的学生来上课。
说九江的教研员在外地, 目前无法解决“新的九年级学生”这个问题。
于是我开始考虑在新八年级方便易行而又能够表现出深度的教学方案。
8 月15 日继续钻研《孤独之旅》, 修改教学设计及PPT。
8 月16 日:
准备好了第二套方案, 这是为新八上的学生准备的方案。
环节一:文意把握, 话题:说说“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环节二:片段赏析, 重点欣赏课文高潮部分“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话题:赏析景物描写片段, 分析它好在哪里, 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接着, 又准备了第三套方案:概括情节训练;评说人物训练;品词论句训练。
可以说, 此时的教学设计, 已经非常稳妥,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上课, 都已经是万无一失的了。
2012 年8 月18 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九江市星子县龙湾温泉宾馆锦绣厅进行。
上午8 点半, 开幕式。
到会的作家有:梁衡、曹文轩, 舒婷, 赵丽宏, 王宏甲、叶廷芳等, 还有巢宗祺先生, 还有人教社的罗社长、王本华等。
上午的活动是两个讲座。
巢宗祺《新课标的修订与解读》, 曹文轩《文学意义的阐释》。
中午1 点35, 星子县的30 位学生到达会场, 就坐, 静静读书;我静立一旁, 对学生不鼓励、不交代、不要求。
两点过5 分, 我的《孤独之旅》开讲。
曹文轩坐在第一排首席的位子上听课, 坐他旁边的是人教社王本华。
课的推进顺利。
第一个教学活动将学生深深地引入了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孤独之旅”中“旅”字的含义。
第二个教学活动继续深入:概说“孤独之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第三个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与美化:课文写景状物精彩片段赏析。
精读的就是下面的片段, 它至少有8 个方面的美点:
那天, 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 天就阴沉下来。天黑, 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过不一会, 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顿时, 天昏地暗, 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 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每个活动都有小结, 都有学生的课堂阅读笔记。
课中三次穿插曹文轩语录, 形成美妙的节奏。
这个课大约上了52 分钟。
然后王君教学梁衡先生的《夏感》, 梁衡先生坐在我旁边, 专心听课。
王君的课上完之后, 我说课, 曹文轩评课。
曹文轩的评课非常精彩, 对《孤独之旅》的教学大加赞赏, 说非常同意我的教学处理, 颇带感慨地说我对他有透彻的了解。
会议进行到了下午6 点。
下午的活动, 因为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与曹文轩对教学的评点而让所有的参会者激动。
大家说, 这种精彩的“华山论剑”几十年才遇到一次。
这是人教社60 年来第一次举办的语文教师作家同行的活动。
这一天, 我讲了《孤独之旅》, 它是我的第164个新课。
一个在压力极大的场面下首讲的一个新课。
早上6 点起床, 中午没有休息, 晚上接待、说话, 接着去温泉, 直到晚上11 点回来。
这一天, 18 个小时没有休息。
王君的课讲完, 是我的说课。我在说到下面内容时, 曹文轩点头赞许:
《孤独之旅》长文短教的第二个突破点, 应该定位在小说的高潮部分。这一部分又和第一个突破点中的鸭群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这样的选点不突兀, 是一种有层次, 有节奏的推进。老师可以这样引入:让我们在对鸭群描写的基础上来欣赏课文的一个重要片段吧:暴风雨之夜。
这一段里的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一天早上, 天就阴沉下来。天黑了, 河水也黑了,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觉得风也是黑的。”这个地方一朗读, 感觉就出来了。反复强调“黑”, 为什么?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渲染, 是为后面人物的困难和成长作铺垫。
《孤独之旅》小说高潮部分的每一个细节都好看, 老师随便抓一抓, 都能找到与主题相符的素材, 能表现人物成长的素材。比如杜小康的哭, 就是耐人寻味的。杜小康醒来的时候“他哭了起来, 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接下来想哭了又没有哭这个细节也值得品味:“望着异乡的天空, 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 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 坚强了。”
“鸭们也长大了, 长成了真正的鸭。”一个“也”字, 能不能品出含义?也是可以的。
……
我的说课完毕, 曹文轩走上讲台, 评点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
他评课时比较激动, 大约激情地讲了20 分钟。从评课讲到了教学, 讲到了文学, 我的录音笔开着, 录下了他的讲话。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刚才跟余老师握了一下手, 因为我特别感激他对《孤独之旅》的解读。他刚才在解读过程中, 我一边听, 一边暗暗得意我居然写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早一天看到他讲, 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 可惜有一点迟了。
我特别佩服他掌握场面的能力, 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并不是他的学生, 是临时抽来的学生;萍水相逢, 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流, 也没有什么照应, 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手里。他让我想到了一个指挥一个乐队, 这个乐队从来没有和他配合过, 他就凭他的多年的教学经验, 很快就把这个乐队变成他自己的乐队。整个从头到尾, 我认为演奏得非常好。虽然他手里并没有拿指挥棒,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黑管、长笛、钢琴应拍开始, 让我领略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师之美。这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另外, 感谢余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 对这篇课文周边资料的掌握。他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他能够把后面的课文讲得那么透彻, 那么的准确, 他一定在之前广泛地了解了我的作品, 同时了解了我的文学思想。这一点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另外, 我刚才跟余老师说, 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风范, 儒雅、淡定, 那种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节奏的把握,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非常地赞赏。我想, 如果孩子们能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 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
我很少用这样的赞美字词去评价讲公开课的老师。因为我一年要听十堂到二十堂的语文公开课, 由于我常常去学校, 学校就安排一个节目———让他们的语文老师讲课。
那么, 他教学的方法, 我感兴趣的, 是他的细读, 我特别喜欢听那种咬文嚼字的语文课。因为, 在我看来,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一个字, 一个词, 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 每一个字, 每一个词, 实际上都代表着一种存在状态。你总要去仔细地琢磨那个词, 你才能发现那个词后面藏着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所以, 他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解读那个“旅”字, 理解这个“旅”字本身在整个作品中的意思, 理解这个字后面的东西。大家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有个后来流亡到法国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写作是非常简单的。其实他每一部小说不用费太多的心思, 只是去琢磨一个词, 或者是两个词。比如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整部小说其实就写的那个字“轻”。《不朽》整个小说就是写得那个词“不朽”。注意我们在听语文课时, 一定要注意到的是对字词特别生动的解读, 因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当它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 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那是人类认识到一个状态之后, 才出来的一个字, 才能出来的那个词。语文课上那样一种咬文嚼字的讲法, 其实我非常地欣赏。
【关键词】 教学案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1-01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 品味表現主人公成长过程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3. 审美欣赏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4. 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塑造坚强的人生。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2. 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也有人在孤独艰辛中长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孤独的放鸭生活。
二、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在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教师展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默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的梳理。那么,通过刚才的速读,你认为杜小康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回答
教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有没有什么变化?他的这种变化又是通过哪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表现出来的?
明确:心理描写。
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描写,找一找,随着故事情节,他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杜小康这样人物形象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丰满起来的。看着这张心理历程发展图,我们对题目是不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解题:“孤独之旅”既指主人公与父放鸭过程,又指他战胜孤独,历经风雨的成长成熟心理历程,可谓一语双关。
四、品读课文,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人物的塑造,不仅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还要通过一定的环境描写。并谈谈你认为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芦苇荡:“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另外,无边无际的芦苇荡,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总结:芦苇荡渲染了气氛,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2)鸭群:“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写景状物准确、细致,描写周到入微。“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系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鸭们也长大了”一段,描写生动、形象,映衬出主人公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
总结:鸭群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映衬。
(3) 暴风雨:写暴风雨一段“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
总结:暴风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结语
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六、布置作业
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今天,我们正经历了课业多、压力大的初三生活,请运用环境描写的手法写一段表现自己心理的小片段。
七、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鸭群
环境: 芦荡 人物 成长的广阔背景
风雨
(一)开放的问题设计,还学生自主阅读权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教学中设计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次孤独之旅呢?当他勇于面对孤独后,他又会怎样?”两个问题,这问题如投入石头的湖面一般,学生在寻找文本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美点及美感把握准确,有的学生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平等的对话氛围,给学生自主阅读空间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是编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要从少年的视角解读,不要过分成人化。因此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和解读文章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首先由歌曲《小小少年》导入,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很激动,这样自然地营造了一种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很快融入文本,走近文本,掌握大意,在感知文意之后,我打破往常教学小说的模式,寻找设计问题的切入点,从文题入手,设计了下面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孤独之旅》指谁的孤独之旅?为什么?杜小康的孤独是什么?请用具体地情节说明。杜小康的经历给了你那些启示?请用富含哲理的语言写出你对孤独的理解。带着这些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通过自主、合作,学生很快地找到了相应的答案,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显得轻松、有余,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高。特别是对孤独含义的理解,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语句优美且含义深刻,让我大开眼界,很是惊奇。可见巧妙的切入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并且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也不乏德育教育,这是我教学中较为成功的地方。然而在教学这张画纸也有很多败笔,留下很多遗憾,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有些方面包办代替较多,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在探究环境描写对主题和人物所起的作用方面,肤浅、不深入、不透彻,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应该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见解,在拓展延伸方面更是一个空白,需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注重这一问题,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迁安镇丁官营中学:申小军 语文 *** 背景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主题
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学生特点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九年级学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感兴趣。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一朵鲜花,让生命更灿烂,因为它除去了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并出示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二、迅速地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然后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杜小康的成长经历.明确: 本文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三、教师诱导:
1、同学们:“学贵生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就请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请同学们从你们刚才的质疑对话中挑出与本节课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几个问题供我们尽情探讨。
(1)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你能说说具体的情节吗?(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你怎样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四、学生再速读课文,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
1、理解小说的情节(多媒体展示)开端----写杜小康因家败辍学随父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2、跳读课文,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以较大的篇幅描写鸭子。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成了无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也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鸭群的变化折射杜小康的成长。
(2)、以面对芦苇荡时的不同感受作为主人公心理
成长的见证。
(3)、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面对芦苇荡中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
作用:文章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暗示、促进、推动的作用
3、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
历程
(1)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3)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镇定下来
(4)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5)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心理描写展现成长过程
感到茫然----感到害怕----缓解恐慌------依然恐慌----孤独逼近----面对孤独
不再恐慌
长大
坚强
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成长。
4、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及成功的细节
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杜小康形象.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小说的题目, 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五、体验反思
我们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读书而历尽艰辛,甚至到了卖血的地步。而本文中杜雍和却让杜小康跟着他去放鸭,让杜小康走过“孤独之旅”。对这两种父亲的做法你是怎么认识的?
六、课堂小结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七、作业
读书贵在感悟和联想,而作品贵在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经历让人感动,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成长经历,试着把它写出来,让大家体味一下你的“成长之旅”,看谁写得真实感人。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作为共勉: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 巴尔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马里欧特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 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_____怀特曼
八、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环境:芦荡
鸭群
暴风雨
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情节: 教学反思:
《我是》的叙事始终围绕着主人公:被遗弃的男孩展开。被生母抛弃的同时又被社会所不容忍, 男孩的命运是坎坷的。在镜头细腻的审视下, 男孩呈现为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形象, 而包裹在这样一个形象中的, 则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边缘化的个体。
一、命运:遗弃与缺失
与主流电影所建构的温暖、幸福的儿童世界不同, 《我是》中的整体氛围却给人以寒冷、忧伤的感觉, 片中的主人公也并不是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儿童。从片中人们提到他母亲时那种鄙夷的神态中不难发现, 主人公的妈妈是一个行为不检点的女性, 而作为私生子的男孩的降生, 给这位母亲带来的更多的是痛苦。于是男孩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孤儿院里, 成为了一个拥有母亲的“孤儿”。正是这样的出身从根本上导致了男孩悲剧性的命运, 他始终处于一种被遗弃的状态里, 先是被母亲遗弃, 又因为人们对他出身的轻视而被孤儿院和社会所遗弃。
男孩被遗弃的命运主题从母亲对他神经质的态度, 他人不屑的眼神, 以及孤儿院的孩子们对他的追打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含蓄地联系到男孩命运的则是片中几只小猫的被弃。一次男孩去卖废品时在那里看到几只新出生的小猫, 几天之后再去时, 却被告知那些小猫因为无人抚养, 都被沉到河里淹死了。小猫的被弃构成了对男孩命运的象征, 同样是从一出生就被遗弃, 同样是对命运的别无选择。
导演展现人物悲剧命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 则是在片中对主人公名字的故意隐去。本片的片名叫“我是”, 然而在片中却一次都没有提到男孩的姓名, 只有结尾在警察的盘问下, 男孩说出一句“我是”, 影片却在此戛然而止。隐含在“姓名缺失”之下的, 是主人公出身的卑微, 以及他对于自己身份的迷失和追问。而这份卑微与追问所表现的, 依然是命运的不公和悲惨。
显然, 作为一部儿童电影, 《我是》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缺失的儿童形象。这同样体现在他对于“游戏”的“可遇而不可求”上。在“儿童文化”研究视野之下, “游戏”对儿童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儿童文化的基本核心——游戏的精神, 即儿童与生俱来的原初本性。” (1) “游戏”是儿童生命力的外化, “在游戏中, 儿童的想象、情感、理解融为一体, 游戏过程也就成了一个极富有人性化的探索和心理过程。” (2) 然而在《我是》中, 男孩却始终与“游戏”无缘。被社会遗弃使他变得性格忧郁, 而过早独立谋生又使他明显早熟。只有那个八音盒给他带来了少许温馨, 但是温馨过后却更加反衬出现状的悲凉。
二、生存:囚禁与逃离
影片多次从铁丝网和窗框外拍摄主人公, 通过将一种人为的阻隔安插在他的前景, 从而暗示了男孩“被囚禁”的生存状态。这种囚禁是有形的, 比如孤儿院。但是真正加以男孩的囚禁却是无形的, 这包括人们对他的偏见, 孤儿院里同龄人的欺辱, 以及整个社会的冷漠等。
正是这种无形的囚禁使男孩充满了“逃离”的渴望, 正如他在废弃的泊船上向小女孩说明自己的“美好构想”:“我们可以把船绳解开, 离开这里, 越远越好。”他渴望逃离的是自己悲惨而又不公的命运, 然后抵达一个自由的、能够包容他的世界。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孩子来说, “逃离现实”、“寻找自由”最终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影片结尾的警车里, 男孩再次被囚禁。被警察抓捕也表示着男孩“逃离计划”的彻底破产, 可以想见等待他的将会是再次被遣送回孤儿院, 再次被囚禁的命运。于是男孩宿命般的悲剧命运就在这种“囚禁, 逃离, 囚禁”的循环过程中, 再次被彰显。
三、方向:找寻与漂泊
作为一个不公命运的受难者, 一个边缘化的个体, 男孩在逃离的同时也是在寻找。从他逃出孤儿院之后, 站在山坡上大声喊出的一句“妈妈”来看, 男孩所要找寻的是母爱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寄身泊船上时向对面一个家庭的不断眺望中看出来。男孩的视点镜头将他对于一个完整家庭的渴望体现地淋漓尽致, 可以想象, 对面那个被温暖灯光笼罩着的家庭犹如寒冬中的海市蜃楼, 对于男孩是美好的期望, 也是一个遥远的梦幻。
男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逃离, 而找寻。然而同样由于他的年幼和弱小, 以及梦想的难以实现, 男孩离开了囚禁自己的居所, 又向着一个无法抵达的目的地前进, 于是他在全片中主要的就是呈现为一种漂泊的状态。很明显, 片中男孩在流浪当中所寄居的泊船就是一个隐喻他漂泊命运的意象。另外一个意象则是男孩在街上奔跑时, 从前景中飘过的塑料带。四海为家, 随风而逝的塑料袋可以说是对于男孩漂泊命运的绝佳隐喻。
漂泊对于人类来说终究是一种可悲的状态, 迷惘与孤独始终伴随着男孩的漂泊, 尽管他自己从来不曾有所表达。
如上文所述, “姓名缺失”和以剪影效果造成的“形象缺失”可以看作是男孩对于自身身份的迷失, 或者说迷惘情感的隐喻。另外一个导演表现主人公迷惘的手法也是值得注意的, 那就是通过剪辑制造的视点混乱。如在男孩逃离了孤儿院之后, 四处流浪的他发现了一只废弃的泊船, 男孩走进船内四处张望, 接着导演切入一个类似于男孩主观镜头的摇镜头观察废船内的情景, 然而摇镜头的落幅竟然是男孩躺在船上睡觉的画面。这样的剪切方式无疑造成了视点的混乱, 在一瞬间甚至使观众对叙事的理解产生了障碍。结合全片的主旨, 通过剪切造成的视点混乱, 可以理解为对主人公身份迷失和迷惘状态的象征。
尽管男孩始终是一个人的处境已经足够说明他的孤独。然而对于表现主人公的孤独情感, 导演所使用的最为有效的修辞手法则是对比。如在主人公寄居泊船上时, 形单影只的男孩只能默默地遥望对面幸福温馨的四口之家, 这样一种男孩与“家”的对比再次将他孤独的处境展现了出来。
结合全片不难发现, 导演在《我是》中塑造的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儿童角色, 一个边缘化的个体。正是通过对这个男孩被弃、囚禁、漂泊等状态的展示, 对其孤独、迷惘等等情感的揭露, 影片传达了导演作为一位女性所具有的纤细情感, 表达了对于弱势儿童的悲惨命运的关注,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 感动和唤醒了银幕前的观者。
参考文献
[1]邓琪瑛.试论儿童文化的原初性与可塑性[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期第46页.
[2]郑素华.生存·游戏·确证——论儿童文化的功能属性[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期第40页.
[1]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63905/
[2]http://people.mtime.com/1348747/details.html
沈洋是我大学时代的室友,他是一个既有趣又严谨的音乐天才,2007年就赴英国拿下了世界最高级别的声乐比赛——卡迪夫声乐大赛的大奖。这次,他要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绎舒伯特的《冬之旅》套曲。
《冬之旅》是音乐大师舒伯特最精彩的长篇作品,是人声与器乐合作的作品里无法超越的丰碑,在整个西方古典音乐史中也属里程碑级别的大作。早在2006年,沈洋就曾录制过《冬之旅》的CD,当时他应该才20岁出头。我很好奇这9年时间会给沈洋增添怎样的阅历,来诠释这个作品。
翻看节目册,果然,这次又要“玩高级的”。他与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的“小伙伴”们一起,把钢琴部分改编成了弦乐四重奏。要知道舒伯特写的音乐,钢琴部分与声乐演唱完美咬合,每一个字与音符都精准地融合在莫名和谐的意群推进中,敢改动“艺术歌曲之王”的原著,那真是需要很深厚的音乐功底和一颗相当强大的“狗胆”。
《冬之旅》是德国诗人威廉·缪勒在19世纪20年代创作的关于爱情、寂寞、孤独的诗歌集,一套24首,舒伯特用极其动人的感触谱曲成歌。虽与歌剧同属声乐艺术大类,但艺术歌曲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一般歌唱家在演唱歌剧时习惯了情绪跌宕起伏、戏剧冲突丰富的歌唱表演状态,会很难掌控这种细腻委婉的旋律推进和情绪传递。修养不够的歌唱家往往会忽略艺术歌曲这一门类,以歌曲结构简单、演唱起来不过瘾、不够辉煌不够戏剧性为由,绕开这一领域。《冬之旅》对声乐家和器乐演奏家的要求极高,两者不是简单的演唱和伴奏的关系,人声和乐器需要高度默契配合,并且需要相当的文化内涵,才有能力在音乐诠释时相互交替推动情感和意境延伸,完全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游戏。一旦投入进去,不管是观众还是演奏者,绝对都是如饮玉露,一种畅快美妙的高阶艺术体验。
上半场是四重奏组合演奏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这首由歌曲改编的四重奏非常有意思,把短短的几十个小节的小品充分扩展延伸为四个乐章的丰满形式,一边听一边感叹音乐家的充沛想象力。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用穿越300多年时光的斯特拉迪瓦里传世名琴,仔细“讲述”这个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不可逃避的严肃对话。技术上,演奏家们相互之间的配合流畅而精准,痛苦与幸福“游走”在弓弦之间,安详与宁静的情绪穿透时间的束缚,带着观众从容地思考生命的终极问题。
下半场,正题开始。由于是以前仔细研究过的东西,我打开乐谱,仔细欣赏。(咱不搞作品分析,不一一叙述每首歌的细节处理。)沈洋的演唱早已脱离了谈论方法位置的范畴(他大学一年级时就已经摆脱了声乐技术上的束缚),声音成熟稳健,温暖而镇定。熟悉的音乐响起,沈洋把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
不用说德语吐字的工整精准,音乐表达上既不多、又不少地严格按照作曲家的意图,把谱面的每一个表情记号术语自然而几近完美地呈现出来。一路听下去,我一面沉醉于唯美忧伤的音乐故事场景,一面佩服舒伯特居然用音符承载了如此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情绪。这是何等高超的音乐描写能力,让一个相隔数个世纪的听众,能完全体会作曲家想传递的思想。更为佩服的是沈洋冷静且充满智慧的音乐表现能力。他的演唱完全贴合每一首歌曲的微妙意境,一点一点精准地释放自己的体力和情绪,分寸、“火候”的把控无懈可击,完整而忠实地展现了作曲家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希望传递的精神世界。
24首长诗的间隙,没有观众贸然用掌声惊破连贯的意境,听者仿佛在亲身经历这场孤独的雪原旅行:时而跨过冰冻的小溪时而越过坟场,偶尔有乌鸦在头顶盘旋哀鸣;一会儿夕阳沉入天边的乌云,天地陷入无边昏暗;进入梦境看到故乡的水井,想念家门前的大树,醒来才发觉泪流满面;突然,邮车卷着雪花和寒风从身边疾驰而过,不知何时须发已白,无助地在虚幻与现实间漫无目的地蹒跚前行,心里仅存的一丝希望的火种在风雪里微弱地摇曳……
全曲完毕,片刻的寂静中,精神逐渐重回现实,沈洋和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组合向我们呈现了一场几近完美的浪漫主义精神之旅。没有加演也没有多余的激动,该有的都呈现在已经逝去的音乐里了。默默地努力鼓掌是观众们唯一能做的,这也许是绝大多数观众在未来很多年里都不太能轻易感受到的艺术体验了。回家路上,我一直在静静回味这奇妙的一晚,并在心里祝愿这几位年轻的音乐家们能在今后漫长的文艺旅途中达到更精彩的艺术高度。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孤独之旅优秀教学设计06-01
《孤独之旅》改写06-15
《孤独之旅》07-24
孤独之旅精品教案09-14
孤独之旅公开课12-20
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含反思06-25
三下乡之旅的反思09-16
孤独的反义词及近义词有哪些_孤独造句11-20
不想孤独散文07-05
孤独患者随笔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