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方案设计(精选15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说到古诗,你首先想到谁?(李白)
2.为什么?请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说明原因。
3.那么,你会背李白的诗吗?
4.刚才有同学背到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二、目标导向
既然这首诗我们都已经能背诵了,那么,这节课我们该学些什么呢?
三、朗读古诗
1.任务驱动,学习单1
①放慢速度,像小诗人那样诵读这首诗。
②再读一遍,在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
③学习时间:2分钟
2.学生自主诵读,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导学:
(1)请学生展台展示并朗读。发现问题,相机纠正。
(2)指导读好课题,相机理解“望:远看。”
(3)指导有节奏地朗读。
四、理解意思
1.任务驱动,学习单2
①读读诗句,看看插图,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②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做上“?”
③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你的问题。
④学习时间:6分钟
2.学生先自主后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A前两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①学生讲意思。
②品读“生”,图文结合,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
(2)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学生讲意思。
②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妙?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
(3)出示“瀑布图”,指导朗读前两行。
B后两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学生讲两行的意思。
②老师很想知道,三千尺到底有多高?(表示很高。)那么“九天”呢?(天的最高处)补充:古代人将天分为九层,最高层为九天。
③显然,瀑布没有作者所写的那么高,它采用的是什么修辞?(夸张)指导朗读两行诗。
④对比理解“疑”,相机教学“疑”的书写。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地上霜 意思都是好像
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
4.整体朗读。
五、感悟中心
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 )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学会“庐、瀑、川”三个生字, 并能组词造句;能够在对重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句的含义;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学生分组协作来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运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及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够在诗文诵读过程中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二、多元智能目标
言语语言智能:识记古诗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数理逻辑智能:课前搜索有关庐山瀑布的信息, 比较庐山瀑布与前面所学到的几个瀑布的异同之处。
音乐节奏智能:能够正确把握古诗的节奏、语速、重音, 能够读出诗的美感。
视觉空间智能:能从古诗中看出作者观察庐山瀑布的顺序, 并能对自己课前搜集到有关的瀑布信息对瀑布做简单描绘。
人际交往智能:能够较好地与小组成员合作, 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够积极进行小组讨论, 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知自省智能:能够准确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有自己的感受。
自然观察智能:学会如何观察景物, 重点练习观察景物的先后顺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诗句含义。通过对教师播放的庐山瀑布一段视频的观察, 能够对庐山瀑布的景象进行简单描述。
难点:能够一边有感情朗读课文一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画面,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从课外书籍、网络中搜集有关庐山及庐山瀑布的文章、诗歌、图片、视频等, 对庐山及庐山瀑布应有大致的了解, 并比较庐山瀑布与以前所学过的瀑布有什么异同之处。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搜集有关庐山及庐山瀑布的一些文章、诗歌、图片及视频等, 你们搜集到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
三~五个学生描述。
师:同学们描述了自己所看到、听到的庐山瀑布, 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 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你看到的庐山瀑布与我们学到的瀑布有什么异同。
播放视频, 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景 (空间视觉智能的培养) 。
此段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中包含有对庐山的简单介绍 (庐山, 位于江西省北部, 临长江、靠近九江市, 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以磅礴气势著称) 。
学生各抒己见:庐山瀑布与前面所学瀑布的异同 (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 。
师:我们已经观看了庐山瀑布的美景, 并让同学们描述了自己感受下的庐山瀑布, 那么大家想不想看看大诗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呢?
2.作者介绍及解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教师板书) 。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大诗人李白的不少古诗, 大家对李白也一定不陌生了, 谁能介绍关于李白的一些情况?
学生发言。
教师对李白生平做总结 (应用做好的关于李白生平介绍的PPT, PPT采用图片加音频的形式。在对李白生平的介绍中包括李白写本诗的时间及时代背景) 。
师:下面我们来看题目:望庐山瀑布。为什么作者要用“望”, 而不用别的字呢 (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 ?
师:作者从什么角度观察瀑布, 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并做以总结。
3.学习生字 (言语语言智能的培养)
庐 瀑 川
学生学习这三个生字的音、字形, 并组词造句。
4.学生自读课文, 划出古诗节奏 (言语语言智能和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
师:下面同学们先自己来朗读课文, 并划分出这首诗的节奏, 标注出你认为重读的地方 (3分钟自由朗读时间) 。
5.课文朗读 (言语语言智能和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
师: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 看看自己对于古诗的节奏划分对了没有?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班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在朗读中注意把握古诗的节奏、语速、重音, 读出诗的美感来。
6.分组协作学习 (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
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每组讨论、自学一句诗文, 讨论结束后选出一名代表来讲解 (学生扮演教师角色) 。 (10~15分钟)
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 重点词语的理解。
(2) 作者对词语的准确把握。
(3) 全句的含义。
(4) 作者描绘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
(5) 作者的思想感情。
7.汇报自学结果
四个小组分别选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注意适当引导) 。
8.评价
小组间互评。每组都可对其他小组的讲解进行评价, 还可进行提问 (提问可在每组讲解后进行) 。
教师评价。教师对每一小组的讲解进行评价。
9.总结
对学生讲述中未讲到的知识点给予补充。
让学生总结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有自己的感受 (自知自省智能的培养) 。
10.拓展延伸
师生总结作者对庐山瀑布的观察顺序。
师:同学们在平时习作中对景物的观察也要有顺序, 只有按顺序进行观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每个同学在课后可自选景物进行观察, 并练习写一个小片段, 注意观察景物的顺序 (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 。
11.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积累描写瀑布优美的诗词名句。
六、点评
教材内容
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今昔的不同景象,了解造成瀑布悲剧的原因。
3能联系实际交流感想,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大家静心听老师带来的一段乐曲,看看你能从中听出什么?(播放悲哀音乐,)是的,在举行葬礼的时候,我们会播放这样的音乐,它寄托着我们对逝者的无限哀思以及深切怀念!今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参加一个特殊的葬礼。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环节,播放哀乐创设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悲伤的情感立即被调动起来,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学习课文,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读题质疑。明确问题
1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谈。)
2请大家读一读课文前的提示语。说一说我们还可以讨论哪些问题?(生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提示语的作用,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寻疑导学,有的放矢,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读,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感知整体内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本环节教学重在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识字。感知课文大意,自主构建文本表象。
四、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感受大瀑布昔日“雄伟壮观”的景象。
(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大瀑布以前情景的词句。(生自由画,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补充: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2)生细读课文,交流感受。
(板书: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飞流直下、万朵莲花、飘飘洒洒、震耳欲聋。)
(3)指导朗读。你内心感受怎样?心情(高兴、骄傲、自豪)。
(4)欣赏奇观,训练说话。
播放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视频,请学生用几句话来赞美这人间奇观。
(5)引读:神奇的迷人风光令我们陶醉,同学们独特的见解也令老师高兴。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一次走进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齐读)。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感受大瀑布今日“奄奄一息”的情景。
(1)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大瀑布现在情景的句子。(生自由画,然后汇报交流。)
出示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2)点拨。
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想到什么?学生交流。(板书:生命垂危、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谈内心感受。心情(伤心、无奈、绝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个别读(引导学生要读出伤心、无奈、绝望),相机点评,范读引领。
师:是啊,塞特凯达斯瀑布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昨天还在亲切地与我们讲着故事,与我们在夜幕下数着星星,可突然,他闭上了眼睛,渐渐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生齐读。)而今,还是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震耳欲聋吗?(不是。)那留在我们眼前的是——(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3追问原因,唤起环保意识。
(1)同学们,曾经雄伟壮观的大瀑布如今已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目睹如今的大瀑布,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而几年前,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之中,感受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这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真让世人惋惜、痛心啊!
(2)引导质疑:短短几年之间,是什么原因使大瀑布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生交流。(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沙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滥伐。)
指导读:是啊,正是这三大人为的破坏,导致了大瀑布的枯竭,也是这三大人为的破坏,扼杀了大瀑布的雄奇。读着人们这些愚昧的行为,我们的心是沉痛的、难过的、悲哀的,让我们带着这份复杂的心情自由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大瀑布曾经和现在景象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然后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使其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
五、熟读课文,延伸问题
1创设情境,激情练笔。
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消亡的消息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人们纷纷加入到宣传“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行动中去,所以引发了这样感人的一幕。同学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不仅亲自举行了葬礼,而且还饱含深情地发表了演讲,那么他会讲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巴西总统的心声。
2明确目的,唤醒意识。
你们知道总统亲自举行葬礼的目的是什么吗?(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联系实际,内化情感。
(1)同学们,菲格雷特总统在演讲最后说:“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然而,现实中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仍在不停地上演。这些愚昧的行为,这些不良的做法,在我们身边存在吗?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2)同学们,望着瀑布从悬崖上滴落下来的泪水,目睹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生态灾难,我们仿佛听到了大自然深沉的叹息、痛苦的哭泣和绝望的呐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消失,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惩罚,痛在我们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的心里啊!令人欣慰的是,环境破坏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关注。(播放环保视频。)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从课文中走一个来回”。既要走进课文,用心地去“会文”,也要学会从文本中跳出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完整,语文课才会有语文味。
六、总结升华,落实问题
同学们,从现在起我们也从身边小事做起,都来为地球妈妈做一件实事,老师坚信只要我们人人都对地球妈妈献出一点爱,我们人类的母亲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们的家园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布置作业:
(1)将你收集到的环保资料有选择性地剪下来,做成剪报。
(2)和学习小伙伴们合做一份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
(3)开展“对我们周围环境的调查”实践活动,写一份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设置开放性作业,从而把抽象的环保意识转变为学生实在的环保行为。
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中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情简析:
《古诗两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是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学生更是知之甚少。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背诵古诗。能力——培养学生感情朗读、想象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古诗;反复吟读;启发想象。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李白、杜甫的资料,积累李白、杜甫的诗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绘画纸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庐山瀑布》
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回忆学过的诗。“同学们,喜欢读诗吗?把你最喜欢的诗读给大家听!”
2、读李白的诗,了解李白的有关信息。
“孩子们,你们知道的古诗还真不少!在这些古诗中,李白的诗有哪些呢?”(静夜思、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对于他的有关信息,你还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李白的信息。)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感受他的风采,体会他诗歌的豪迈!”(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同学们,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先让我们走进庐山,去倾听李白的声音!”(课件展示庐山瀑布风景,配诗朗诵望庐山瀑布,让学生初步感受庐山的神奇与瀑布的壮美。)
二、自读识字,读通古诗。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
(1)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2)去掉音节自读识字。
(3)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说说识字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认读“炉”与“庐”)(4)试着给生字找朋友。
3、再读古诗,把诗句读通顺。
三、总结学法,合作学习。
1、总结学法。
“孩子们,对于古诗的学习,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方法,请大家打开思想的大门,好好回忆一下有哪些方法?”
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教师顺势大屏幕展示:(1)反复吟读,感悟诗歌的美。
(2)结合书中的插图,想象诗歌的内容。(3)看图说话。
(4)结合诗句内容,画一画。(诗配画)
2、合作学习。
“孩子们,选择你们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同学之间自由组合,合作学习古诗吧!”(学生自由组合,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展示,学习古诗。
本环节是这堂课的精彩之处,也是关键之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汇报展示学习的成果!
展示一:品读领悟
1、指名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2、赛读古诗,读出节奏感,重音和停顿。
3、全班齐读,感悟庐山的秀美和瀑布的壮观。展示二:看图说诗意(大屏幕展示书中的插图)
1、小组同学展示,看图说话,其他同学补充。
2、配乐读古诗。
展示三:读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1、指名说说读诗的想象。
2、师读古诗,学生闭目想象。展示四:诗配画
五、提出质疑,共同提高。
“孩子们,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很多,领悟到了庐山秀丽的风光,感受到了瀑布从天而降的豪迈气势,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们有没有没弄明白的问题 呀?说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六、美读全诗,感受瀑布从天而降的气势。
七、拓展延伸
1、读一读李白《秋浦歌》感受诗仙李白想象丰富,气魄雄伟的写诗风格。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到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江西的庐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在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们就欣赏了庐山云雾那千姿百态、变幻莫测仙境一般的奇幻美景,还记得吗?背诵一段吧。(师引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2、古往今来,庐山不知引发过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和灵感,写下无数歌咏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3、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注意瀑的写法。
4、介绍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板:唐李白)。
5、齐读课题及朝代、作者
二、初读感知:
1、在没读古诗之前,先认识课文里的两个小老师,一个是生字拼音,一个是插图,请同学们在拼音老师的帮助下把古诗读通顺,准确。
2、学生自由读
3、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两人读(评:字正腔圆,有点诗人的味道)
4、正音:别的我都不担心,就这几个翘舌音字“尺”“照”“生”“川”“直”“是”,翘舌音读准,诗的味道才正。齐读(不抢拍,不错字)
5、嗯,音读准了,味道很正了,我再来考考你们,如果我去掉拼音这个小老师,你还能读得准吗?一块来试试,生齐读
6、不错不错,为你们竖一个大拇指,但是你们还别高兴得太早,知道吗?古人读诗都是竖着读的,而且还摇头晃脑,很陶醉的,我们也来做一回李白,摇头晃脑读一读吧。
7、竖着出现的诗句都能被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们再提高点难度,看你们还行吗?加上线,加斜线是什么意思?试一试。(声断气不断)指名读,分组读。
8、有节奏了,更像诗人了,接下来看你们敢不敢读了,我把词语去掉,敢吗?
9、怎么办?这也难不倒你们,我得再增加点难度,这一次,我不仅要去掉词,还要去掉句了,谁来读?
10、我就不信考不倒同学们,这下我要使出绝招了,看大屏幕,还行吗?
两名同学背诵,全班背诵。
三、理解诗意。
1、引:这么快就全班都背下来了,以前还从没这么厉害过呢,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秘密就要坐好听,仔细地听,认真地听,这个秘密就是――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现存诗篇900多首,被后人尊为“诗仙”古人作诗,也是有流派和风格的,李白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很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之前,我们也学习了李白的一些诗,能背出几首?背两句也行。指名背。
自古以来赞美庐山风光,庐山瀑布的诗很多,可为什么独独李白作的这首《望庐山瀑布》千古传诵呢?这是今天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我们得请另一个小老师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了。
2、出示文中插图,大家只须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就能从图中找到诗意。和前后同学一起说说诗意,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记个问号。
理解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祡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云雾。
②红日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云雾缭绕,就像生起了紫色的烟雾。
想象一下这云雾缭绕,青山、红日、紫烟就组成了一幅庐山美景图,你希望到这紫色云雾缭绕的仙境一般的地方去游览吗?带来这样的心情来读读。
⑴读后评价:看来你真像是生活在香炉峰的仙人了。
⑵再指名读:听出来,这个“生”很重要,紫色的云雾仿佛是从一个顶天立地的大香炉里燃起的缕缕烟雾,把山把雾写活了,李白真用这个字真妙!
⑶齐读。
⑷图画还告诉我们“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什么意思?
遥看:远远地望,照应了题目中哪个字?你觉得远看瀑布像什么?像(白布静静垂挂在山前)。
“挂”是谁这么神奇,这么大的力量,把这么壮观的瀑布挂在青山之上?(大自然)
⑸这么磅礴的瀑布,被李白这么轻轻地“挂”了起来,这个“挂”字妙不妙?
⑹齐读这一句。
小结:这句诗中,李白藏着一种精心安排的动静对比,放眼望去,香炉峰的山色本无太大的变化,李白用了一个“生”字,让他动起来,具体入微的写出了香炉峰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所展现的迷人色调。而那奔泻不息的瀑布,李白却非要用一个“挂”字让他安静下来,静静地挂在山前。看似寻常,实际蕴藏了世人多少精心的构思啊!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引:瀑布从高达近1000米的香炉峰上倾泻下来,可是李白觉得它似乎是天上而来,于是他又加了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被称为描写瀑布的千古名句。
②指名读:评:特别欣赏你把“三千尺”读了重音,让我们感觉瀑布的确很高。
评:“飞流直下”还可以读得更快一点,更好地表现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
评:“落”读得好啊,从那么高的地方一下子掉下来,很有力度。
③这“三千尺”真的有三千尺吗?用这个数字李白想说明什么?(瀑布很长,山很高)简直就是从天上飞涌而来。
④李白可是善于用这样很大的数字来夸张的高手,在很多诗里,他常用这样的数字来表现一个事物,出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还不过瘾,还是觉得瀑布奔涌倾泻的气势还没有痛快地写出来,于是他又来了一句:疑是。
⑤出示银河图片。见过银河吗?银河是宇宙中无数的星星组成,晴朗的夏夜清晰可见,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就是被银河分开不能相见。理解“九天”:传说天有九层,也叫九重天,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处,“九霄云外”
再读这句诗。这是九天之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呢?还是一泻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呢?李白已经分不清了。诗句中哪个字告诉我们,他已经恍恍惚惚了?“疑”
李白知道眼前的不是银河,却有分明觉得这磅礴的气势明明就是银河!他把银河来了一个大翻转,从橫向变成竖挂,从“九天”落到了“庐山”。这奇特的想象令我们拍案叫绝:“好诗,真是好诗啊!”果然是诗仙李白啊!于是这两句就成了描写瀑布的千古名句!
再读读这句诗。
⑥现在你站在中国第一大瀑布黄布树瀑布前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现在你又来到了世界第一大瀑布尼加拉瓜大瀑布下面,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2、品读了诗句,欣赏了瀑布,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庐山瀑布呢?指名说。再带着你的感受来朗读全诗。
李白的这首庐山诗问世以后,众多诗人仍然把庐山当作描写对象,但是却很少再有人专写庐山瀑布了,看来,如果真的有人再写同庐山瀑布的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四、迁移运用
1、李白写的这首诗无人能超越,我们可以将它来一个魔术,将古诗改写成篇写景的小美文,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2、大屏幕显示: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之水自九天而降。
教学目标:
1、认识本首诗中的“紫、尺、疑”三个生字,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生”与“挂”二字的用法之妙,想像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感情朗诵这首古诗。
3、感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美。
教具准备:
庐山瀑布实景录像。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用心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今日的枯竭, 激发学生的情感, 产生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教学准备:
制作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播放大瀑布的课件。
师:今天同学们看到的是世界著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板书:大瀑布) , 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那雄伟磅礴的气势, 飞流直下的伟大奇观, 惊心动魄的壮观景象曾让世界各地的游人陶醉不已, 流连忘返。也一定会把你深深震撼。我们一同来欣赏。
2. 学生欣赏课件。
3. (欣赏完毕) 此时此刻, 假如你正站在瀑布脚下最想说什么呢?学生发言。
4.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
其实本文作者曾和我们一样被塞特凯达斯瀑布那雄奇的景观所震撼, 不由自主拿起笔来写下了一段赞美的文字。下面我们一同来品读。
5. 指导朗读。
这段文字让你来读, 你认为要读出大瀑布的什么气势?
生:读出瀑布的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雄伟壮观, 震耳欲聋。生朗读。
过渡:你们读得真好, 我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 聆听瀑布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可是你们知道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 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现在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了。 (生表示惊讶, 师板书:的葬礼)
6. 引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学生可能会问:怎么会有大瀑布的葬礼呢?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呢?等等。
师归纳问题:同学们提的问题太有价值了, 非常了不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 深入探究
1. 自学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看能回答自己提出的哪些问题。
师巡视指导:找到答案的可拿笔批画出来。
师:有的同学已是信心百倍准备回答问题, 有的同学则在凝神苦思。那么现在让我们集思广益, 小组合作学习, 看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2. 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 解决第一个问题。
(1) 同学们都已出色完成了任务。现在让我们来交流学习结果。谁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现状最为关注 (举手) 好, 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好, 在读这段文字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大瀑布现在的样子。
放课件, 师配旁白:今天, 我们再到塞特凯达斯瀑布, 已是满目疮痍, 再看不见昔日雄奇的气势, 再听不见昔日震耳的水声, 像生命垂危的老人,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3) 同学们, 看到这儿, 你心情怎样?站起来说一说。
生:伤心、难过、悲痛、想流泪。
(4) 学生带着上述感情朗读有关段落。
(5) 师生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朗读这段文字。 (配上音乐)
(2) 第二个问题。
(1) 过渡:大瀑布的满目疮痍奄奄一息让所有爱它的人为之心痛, 那么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学生读有关的内容。总结:因为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水源大减;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乱砍滥伐, 水土大量流失。
(3) 大瀑布的枯竭让人痛心疾首, 扼腕叹息,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 再朗读课文, 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 感动同伴, 感动老师。同桌互读, 指名读。
(4) 由于人为的破坏, 难道正在消失的仅仅是一条大瀑布吗?课件出示有关人类破坏生存环境的画面, 并让学生说说感受。
(3) 学习“葬礼”, 深化主题。
过渡:是啊,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 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 令人震惊, 为了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 让大瀑布重新充满活力, 巴西总统为瀑布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特殊的葬礼。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一定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
(1) 自由默读, 边读边想象葬礼的全过程。
(2) 让我们回到1986年9月为瀑布举行葬礼的这一天, 在这神圣的仪式上, 面对着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假如你就是菲格雷特总统, 你会怎样饱含深情地演讲?
(3) 学生写简要的提纲。
(4) 请同学扮演菲格雷特总统, 表演在葬礼上的演讲。
师: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 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 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板书:保护地球)
(4) 同学们, 让我们带着对地球的无比热爱之情, 让我们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 (放音乐)
(三) 总结全文
总结:是啊,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温馨美丽, 永远生机盎然。让我们一起来呼唤: (课件出示) 回来吧, 雄伟壮观的瀑布, 回来吧, 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溪水、花草……我们绝不会再伤害你们。
(四) 拓展练习
1. 现在, “环保”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课下搜集与环保有关的事件, 设计一张环保知识宣传报。
[关键词]品读诗文;欣赏诗文;尊重体验
一、营造一种特定的学习、探讨氛围
适宜的语文氛围有利于阅读活动的深入。语文课要始终追求能形成使学生“神风静默,浑然两忘”的特定氛围。
1.入情: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伊始,笔者在优美动听的古曲中,课件出示几幅美丽生动的图画,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所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初步走进古诗的意境,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获得情感的熏陶,可谓是诗未学,情已生。
2.入境:不觉转入此中来。鲁迅先生曾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所以,笔者让学生观看庐山瀑布的录像,看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此环节可大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他们亲眼目睹了庐山壮美的面容,看到了瀑布那宏伟的气势,对这神奇的景象赞叹不已。接着,教师激情洋溢地配乐范读,能再次使学生入情入境,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
二、经历一个扎实、生动的学习过程
1.品读诗文:半入江风半入云。品读课文时,应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指导他们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词展开想象。
欲写水,先写山。第一句从出示课件的画面中,让学生感受巍峨的香炉峰,烟雾缭绕,顶天立地于七彩阳光之中,为瀑布的出现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景象;第二句从“遥望”一词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感受诗人李白是站在何处观看瀑布,从而把视线集中到瀑布本身,让学生理解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充满了对造化之功的赞美;对第三句的理解,抓住一个重点的问题进行突破,继而使学生通过读、悟、想,体会到动态的瀑布喷涌而出的壮观。
如此,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领会作者那神话般的想象,进入到一个瑰丽、宏伟和神奇的境界。
2、欣赏诗文:无边光景一时新。首先,笔者引导:“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奖励大家每人一对想象的翅膀,好吗?瞧,这如画的美景已经来到我们的眼前。”(随即,课件展示一组美丽的瀑布景观图)“发挥想象,说一说,假如你能变成这瀑布旁的一只小鸟、一朵花儿、一滴水珠……你最想变成什么?”学生们思考片刻,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想变成一只鸟儿,那么我就能展翅高飞,看看这瀑布是从哪里来!”有的说:“我想变成一朵小花,那我就能为这神奇的瀑布增添美丽的色彩!”还有的说:“我要变成一块石头,我就和瀑布的水一块儿体会玩耍的快乐……”无疑,这组图片及问题很好地训练了孩子们的欣赏、想象及说话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再述古诗情境的欲望,赋予了古诗以童趣。 接着,再次展示课件:诗人观景图。笔者深情叙述:“同学们请看,青山高耸,瀑布飞流,红日高照,紫烟升腾,多么壮丽的景色啊!如果你是诗人李白,看到这一切,你会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怎样呢?”然后,与诗人换位思考,让小朋友扮演小诗人,上台表演读古诗、背古诗。
3.唱读诗文:柳暗花明又一村。古诗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给古诗配上音乐来演唱,其乐无穷。教师应告诉学生,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成歌曲,变着花样读。于是,播放歌曲《望庐山瀑布》。学生们先是兴趣盎然地欣赏,继而兴致勃勃地跟唱。听着一阵阵喜悦的歌声,看着他们可爱的笑脸,笔者分明感到:此时的语文课,就是一首歌,歌到情处喜自流;犹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多!孩子们沉浸其中,进行着思维碰撞,心灵沟通,生命对话……
三、渗透一种温馨、美妙的人文关怀
1.尊重体验:春江水暖鸭先知。当与诗人换位,重读古诗时,无论是豪放的“李白”,还是豁达的“李白”,抑或是天真的“李白”,教师都应给予由衷的肯定,学生在鼓励与欣喜中,学得更活泼,更主动。
2.关注情绪: 拂堤杨柳醉春烟。课堂中,教师有意无意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一节课甚至一整天的情绪。笔者这样创设了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你是个很有见解的孩子,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呢!”“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好一个大方、自信的‘李白’呀” ……
总之,“教育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究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和理解,让古诗文教学绽放奇光异彩。
教学者:赵学成
课时目标:
1、掌握生字
2、读懂《望庐山瀑布》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在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范读、配乐读、比赛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反复朗读,直至背诵。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突破方法: 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出示庐山风景画面,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CAI出示庐山瀑布景观,学生欣赏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想象?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吗?
3、导入诗题,齐读诗题,识记生字“庐”、“瀑”
4、简介诗作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师范读,生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并在书上画出诗的节奏
2、自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合作识字,交流识记方法
4、指名读古诗,检查是否读正确,是否读出节奏
三、图文结合,感悟诗意
1、学生对照插图自读自悟,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组合作,议一议诗句所描写的景象,交流诗意,相互解疑
3、汇报交流
学生逐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4、师小结
此时此刻,你真的想说什么?(太壮观了,大自然真神奇呀)
四、反复诵读,升华诗情
1、师再次配乐范读
2、自由练读,读出瀑布的壮美,读出自己的赞叹之情
3、指名读,师生共评
第一、二句语速稍慢,语气较柔和,第三、四句语速加快
4、指名配乐读,挑战读,分组读
五、指导书写:
1、学生对照田字格观察这四个字,想之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并做相关提示
3、学生书空后对照田字格临写
六、课堂总结与拓展
1、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后画一画庐山瀑布
七、课时作业设计:
(一)判断对错
1、《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诗圣李白()
2、庐山位于江西九江是著名的游览风景区()
3、“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是说瀑布很长,足足有三千尺()
(二)写出句子的意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八、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远:
挂前川
雄伟、壮观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返、苔2个生字。
2.通过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诗,理解诗句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庐山瀑布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诗仙李白写的.。
看课件,直观感受。
学生介绍作者,听。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瀑布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
5.全班齐读。
自由朗读
朗读,评议,读准确。
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阳光照着香炉峰,香炉峰升起紫色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3)这么绚丽壮美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激流从三千尺的高空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飞落下来。)
(2)指名反复读。读出壮观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指明读
进入情景,感受
自由练习
比赛读
反复朗读
朗读整首古诗
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壮丽神奇、气垫磅礴)
3.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勒出庐山瀑布气垫磅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比赛背诵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理由
五、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瀑布。
板书:简笔画
教学小结: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兴趣;形象;直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9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说明了,在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差异,重视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的使用。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将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现代教育技术导入《黄果树瀑布》,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其最好的老师便是兴趣,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索,使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发掘出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是,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本身就可以有效刺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官系统,从而更好地运用媒体,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课前教师说要带领学生去游览黄果树瀑布,并用大屏幕播放黄果树瀑布视频。视频中详细介绍了黄果树瀑布所处的位置和其壮观情况,说到了黄果树这个地方,河床突然中断,其奔腾的河水自高处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到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漫天飘洒,色彩变化多端。看到这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为学习本课打好了基础。
二、现代教育技术让《黄果树瀑布》变得更加形象直观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在《黄果树瀑布》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优势,能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也能将那些具体的事物抽象化,从而让教师教得更加轻松,学生学得也更加轻松。在学习中,读了“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从高处向我合拢过来,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收缩。越走越近,我看见水柱像庞贝城在火山中毁灭时的大教堂的圆柱那样崩裂,轰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后,为了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情景,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我播放了黄果树瀑布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视频展示的图像、动画、声响效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撞击,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对“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一句,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让《黄果树瀑布》变得更加形象直观。
三、现代教育技术让《黄果树瀑布》教学再现真实场景,课堂效果好
在学习《黄果树瀑布》:“它提供的东西不是什么形而上的雄伟、壮丽,而是声音。它放射的声波令我的耳膜鼓了起来,我和其进行了接触的建立,越靠近,我的生命和其接触的越多。它先是侵入我的耳朵,然后灌满了我的耳朵,最后,是震耳欲聋”时,我播放视频,真实再现了黄果树瀑布场景,让学生边看边感悟瀑布的“声音”。“我和它立即建立了一种陌生的接触。我越接近它,我的生命和它的肌肤相触的面积就越扩大。”可以说,黄果树瀑布已经与作者的生命建立了一种联系。这样,课堂就会收到好的效果。黄果树瀑布是一篇写景的散文,然而对于学生来讲,却缺乏直观性的感受。由于没有生活上的情感沉淀,学生往往对于文中的相关声音变化与形态变化难以理解,进而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媒体手段,让学生在阅读以及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黄果树瀑布的壮观美,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文章,开阔眼界。
四、现代教育技术加大了《黄果树瀑布》教学的信息量
语文学习必须要广泛阅读,多方涉猎,这一点凭借现代教育技术则完全可以做到。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教师可以进行有效拓展,以丰富教学的信息量。学完本课,可以让学生当导游,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一些图片及视频,如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冬春水小,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并且黄果树瀑布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名。在1982年11月时,黄果树瀑布经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被列入到了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
总之,通过《黄果树瀑布》的教学,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现实生活中,到黄果树瀑布景区进行游览,可以更为充分地描绘黄果树瀑布本身的壮观,讴歌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进而陶冶人的情操。在课本教学过程中,只有借助多方面的信息交流,才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紧紧抓住解题重点,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最终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香芸.抓词句研读重阅读实践——《黄果树瀑布》教学尝试[J].小学语文教学, 2011(14).
[2] 马琳丽.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运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3] 李梅花.情境在创设中再现,情感在联想中陶冶——《黄果树瀑布》教学感悟[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4] 张东兴.静下心来教孩子学会阅读——陈世凯老师《黄果树瀑布》教学片段剖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2).
旅游产品是一种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它是旅游者支付一定金钱、时间和精力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经历和体验[1]。而生态旅游产品是指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中心,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旅游者了解、鉴赏和享受自然生态及地域文化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旅游产品。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互利的关系。
生态旅游通常可分为4个层次,分别为享乐层次、观光层次、体验层次和认知层次,按照环境责任的高低,其生态旅游属性依次提高[2]。对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人们设计和开发的对应旅游产品也是不同的。观光层次和享乐层次生态旅游产品是较低的、较浅的基本层次,它忽视了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和对生态体验的获取;而认知层次和体验层次生态旅游产品是较高的、深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其中认知层次生态旅游产品是最高层次的。享乐层次生态旅游产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以享受自然资源为目的旅游产品。观光层次旅游是指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旅游动机的旅游消费活动,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类型,是旅游业最基本层次。体验层次生态旅游是指以让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直接观察和参与、亲身体验、享受自然和人文生态为目的,通过旅游者全身心的投入,使其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从中获得生态审美的享受以及自身精神的愉悦,从而达到此次旅游的目的。对体验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来说,其参与性要占主导地位。认知层次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在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对其求知欲的一种更高的满足,使旅游者能更系统地了解与旅游目的地有关的地质地貌、动植物常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知识,从而增长学识,丰富阅历,达到出游的目的。对认知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来说,其知识性、文化性要占主导地位。
从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旅游市场正在经历由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旅游产品转化,生态旅游产品是人心所向。在生态旅游中,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低层次的观光旅游,而体验层次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正蓬勃发展,认知层次的生态旅游是人们正在追求的高层次旅游。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对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庐山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处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1991年庐山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首批列入世界地质公园;2005年庐山又获得“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世界唯一殊荣。庐山有独特的断块山地质地貌、第四纪冰川遗迹、各类植物3400多种(其中不乏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孑遗植物等)、不可胜数的诗词书画和铭文石刻、我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及其它宗教建筑、山上600多幢风格各异的中外别墅等生态旅游资源[2];庐山山麓有具有国际影响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鄱阳湖侯鸟保护区,还有妈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及丰富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等。
庐山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特色鲜明、品位高、类型多、组合全的特点,在全国可居于前列。如中科院庐山植物园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已从国内外引进1000余种植物,共有野生植物2155种,引种驯化229种,被誉为“柏、杉、松活标本园。"其中裸子植物260多种,为全国之冠;杜鹃花品种360多种,也是全国之最。“松柏园"更是驰名中外,松柏达200种以上,尤其是中国水杉、日本松、日本水杉、黄山松、美国水杉、美国花旗松、加拿大松、意大利景观松、挪威云杉、南洋杉及雪松、龙柏、朴地龙柏、鹿角松、金钱松等均已成林[3]。庐山是研究扬子板块东部元古宙地质的“窗口",具有典型的变质核杂岩体构造和地垒式断块山构造等[4],也是极高品位的科考和科普生态旅游资源。此外,庐山古建筑、庐山历史文化、鄱阳湖湿地资源等也都是独具特色的。但目前庐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有限,生态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随团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即著名的庐山三线大众旅游线路,其它有一些徒步、探险等形式的自助游。享乐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温泉、休闲度假等)初具规模。总体上看,庐山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正处于从传统观光层次向体验层次过渡的阶段。从地域上看,庐山山顶的旅游景点开发比较成熟,其它还有许多风景秀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处女地未开发。因此,庐山生态旅游产品无论是外延式还是内涵式发展,其可挖掘的空间都很大。
3 基于体验和认知层次的庐山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本文根据生态学、地理学原则,以历史自然性和真实性为依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并在注重特色的基础上,对体验和认知层次的庐山生态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
3.1 体验层次的庐山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体验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有徒步游、探险游、漂流、攀岩、自然生态体验游、野营、度假疗养、农业生态旅游等类型:①徒步游。庐山有很多地方可进行徒步游,如好汉坡—牯岭正街、三叠泉—五老峰,还有一些尚待开发的如九十九盘—御碑亭、剪刀峡—牯岭正街、石门涧—牯岭正街、多条还没有开发的登山古道等。徒步游的特征是全程都以步行作为游览的方式,这样做既可强身健体又可仔细的欣赏庐山沿途的美景,可谓一举两得。②探险游。探险游是目前被特别看好的一种旅游形式。庐山上已命名的山峰有175座,较大的河流、峡谷20多条,大多没有开发。可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出多条探险生态旅游线路。这种旅游线路集探险、生态、健身游为一体,如从太乙村攀登至庐山最高峰——大汉阳峰、庐山最长的峡谷——长鸣涧、龙门沟、庐山西海中的多个孤岛连线等。③漂流。庐山目前的漂流项目主要位于三叠泉和桃花源景区。漂流主要是借助船只在开发出的自然水域里进行沿途的游览。漂流除了能观赏到沿途的风光外,也有一定的新奇、刺激性,可让旅游者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景色之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④攀岩。庐山可以进行攀岩的地点主要有石门涧、铁船峰等。攀岩是在一些辅助物品的保护下,徒手在岩壁上进行攀登的一种极限运动,考验人的耐力、智力等多种能力,通过征服困难可以获得很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⑤自然生态体验游。庐山可进行自然生态体验游的地方有很多,如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庐山植物园等。自然生态体验游主要是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欣赏体验到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愉悦感受,游览方式可采用静赏、动观等多种方式。⑥野营。庐山作为山体旅游资源,有很多可进行野营的地点,如一些山谷的开阔处和山顶等地方。野营一般自带食宿用品,因此不受食宿地点的限制。野营生态旅游主要是通过几位亲朋好友在山间同吃同住来体验大自然的野趣,但要注意用火,避免灾难性后果。⑦度假疗养。庐山可进行度假疗养的地方很多,如翠竹山庄、天沐温泉、山北白居易草堂、庐山山南度假村等。度假疗养游主要以缓解压力、修身养性为主,其中温泉等旅游产品由于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治疗疾病。度假疗养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群体。⑧农业生态旅游。庐山的农业生态旅游目前开发的较少,但是可进行开发的资源很多。庐山上的牯岭镇以及庐山脚下部分有条件的农户家都可作为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场所;还有庐山山上和山麓地带的茶园(庐山云雾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这是很好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庐山茶果花卉示范园正式授牌成立。该园位于环庐山、鄱阳湖区域,规划总面积约0.13万hm2,采取一园多区的模式,即建立“1个核心区、5个产业区",包括核心园区、果蔬产业区、花卉产业区、茶叶产业区、水产产业区和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区,这为庐山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3.2 认知层次庐山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庐山认知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类型主要有科考生态旅游、科普及夏令营生态旅游、人类文化考察、动植物观察等:①科考生态旅游。科考生态旅游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地质地貌科学考察、自然生态科学考察等。庐山可供科考的有价值的资源十分丰富,龙宫洞、中国第四纪冰川遗址、庐山植物园、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等都可作为科考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科考生态游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来进行一些科学上的研究,专业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具有固定的客源人群。②科普及夏令营生态旅游。科普及夏令营生态旅游和科考生态旅游的部分旅游产品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科普及夏令营生态旅游的游览目的是对已经证实的科学理论和结果进行普及教育和推广,客源人群以在校学生为主,且没有危险性。庐山植物园、庐山地质地貌等都可设计科普及夏令营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③人类文化考察。人类文化考察可算做科考生态旅游的一种,主要是以对人类历史、文化、宗教、社会民俗的考察为旅游目的。庐山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史方面如“美庐"别墅、“庐山会议"旧址;文化方面如白居易草堂、白鹿洞书院;宗教方面如东林寺、海会寺;社会民俗方面如浔阳楼、老爷庙等都是很好的人类文化考察游的旅游产品。④动植物观察。庐山上的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除了上述可以作为科考或夏令营旅游产品的庐山植物园、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外,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动植物生态旅游产品,如庐山的杜鹃花、松柏类植物,其品种很多,在国内可谓一大特色,可设计为很好的生态旅游产品。
4 结论
伴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由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旅游产品的转化,生态旅游产品为人们所认同,并正向深层次即体验和认知层次发展。庐山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且开发程度和范围有限,进一步挖掘庐山生态旅游产品是有很大潜力的。在设计庐山体验和认知层次生态旅游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科学规划,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内部生物的多样性,以真正实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秦宇.试析旅游产品定义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28-32.
[2]叶文,薛熙明.生态旅游本土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55-61.
[3]马长信.庐山[M].北京:中国地图学社,2004∶84-101.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体验自主、有效的合作和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实质,有效的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读悟,有效地互动合作,积极地探究。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使景与情一体解读。以“读→想→悟→背”的学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滚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庐、瀑、炉”3个生字。
2、朗读、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幅自制的庐山瀑布图、有文字的资料、教师创写的几首小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一、课前谈话。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为学生加油、鼓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引旧入新。
1、谈话激发学生背诵二年级时已学过的一首古诗《夜宿山寺》。
⑴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⑵说说此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高)
⑶你认为李白写的诗有什么特点?(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诗人的这种浪漫的风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
另一首写景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3、读课题。学习生字“庐、瀑、炉”,并辨别“庐”与“炉”。
4、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板书“读、想、悟、背”。
三、读读诗。
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教师巡视点拨。
2、教师范读。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
四、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
⑴独自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弄明白后,再把记号改成“”笑脸,让生感受读书的快乐。)
⑵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①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感受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帮助解决。
②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结合诗文画面说。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总结全文。(略。边总结边板书)
4、鼓励学生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五、背诵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展示投影,让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
各位小诗人,我们已经来到庐山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吧。(齐背诵)
4、我们再用歌声来赞颂庐山瀑布的壮美吧。(师生齐唱)
六、延伸拓展。
1、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奉献给大家,让老师和同学们与你同分享创作的愉悦。小诗人,小画家们快快行动吧!
2、展示老师创写的几首小诗。(起一个鼓舞、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都能写,自己也能写。)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2、上一课,我们游览了雄奇壮丽的三峡,“诗仙”李白一生也游览了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他的两首诗,看看他眼中、笔下的三峡、庐山是怎样的。
二、自由朗读
打开书,自己读读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觉得哪一首难学?
三、学习早发白帝城
在“安史之乱”后李白因“附逆”罪名入狱,先被囚在江西九江,后又被流放到贵州。当时他乘船逆流而上,行程长达5月之久。在到达巫山附近的白帝城时,传来被赦免的消息,他绝路逢生,立即返回江陵。这首诗是李白被皇上赦免后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写的。
1、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早:早上。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学习“帝”字。
2、怎样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种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词语、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3、请大家选择合适的方法自学古诗早发白帝城。(先读再说)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那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
① “朝”“辞”“彩云间”“江陵”分别是什么意思?
② “千里”之遥,“一日”之短,这是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③ 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④ 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万重山”是虚指,表现了行船速度之快)
⑤ 后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⑥ 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4、体会诗人心情及古诗意境
(1)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6、背诵。
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四、学 望庐山瀑布
1、谁来讲题目的意思?
瀑布是怎样的?看到过吗?学“瀑”字。
庐山在什么地方?
2、自由组合,用刚才的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图文,说说读懂的和不懂的)
(1)理解“香炉”、“银河”、“九天”、“三千尺”等的意思。(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银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
(2)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体会后两行的比喻、夸张手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4、品析诗句,深入体会
你觉得诗人那几个字用得特别传神?边读边品析
重点品读“生”“挂”“飞”
(“生”字描绘山颠云雾,让人眼前浮现一幅薄烟不断涌现、而又不断冉冉升起的动感画面。“挂”字把动态的水流定格到静止状态,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威力。“飞”字极传神,写出了水势高、水速急、水力大。)
5、有感情地诵读。
l 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色泽鲜明、雄伟壮观,多么美丽啊! 自由朗读。
l 在李白的笔下,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雄伟秀丽,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瀑布的气势,读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5、 布置作业
1、拓展:这节课我们随李白游览了祖国的两处名胜景区--三峡、庐山,感受了祖国山水的无限魅力。由此,你还想到了哪些写景的诗句。
2、布置自选作业
(1)收集李白的其他作品,收集其他诗人的写景诗,开一个是个朗诵、赏析会。
(2)创作一首写景诗,古体诗、现代诗均可。
关键词:写景文,文眼,资源
就现在所使用的苏教版教材而言, 写景文所占的比重相当之大, 《北大荒的秋》《西湖》《九寨沟》《黄山奇松》……每学期教材中都会有一两篇此类散文。这类文章, 文质兼美, 常常有诗歌的韵味、丰富的想象、细致的描摹、饱满的情思……意蕴悠远, 回味无穷。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 他们常常只看文字, 不见画面;只知景美, 不识文韵。基于此种学情与文情, 教师在教学写景散文时的教学设想和思路也会惊人的相似, 无外乎是引领学生立足文本, 反复吟诵, 进而品味语言, 感受景美、人美、情美。
这样的教学常常带来两种效果:要么, 文章“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像漂浮于课堂上空的一缕神秘的流云, 看不见, 摸不着, 与文同在, 却随着教学的开展来不及虚晃身影就不见了;要么, 教师会长久地“驻扎”在文字的理解中, 花费三四个甚至更长的课时来面面俱到, 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写景文的教学在教师心中竟成了望而生畏的“雷区”。
究竟该如何轻松地突破写景文教学“缥缈”“绵长”的现状, 在有限的课时内长文短教, 带着学生与文字共舞, 从而轻松愉悦地学习底蕴厚重的写景文呢?笔者以为应该依托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 在文眼的探究、资源的延展、意境的创设三方面浅入回旋。现以《黄果树瀑布》一课的教学为例, 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于文眼的探究处浅入——意在笔先, 先韵后形
《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从所见、所闻、所感多个角度来描写瀑布之独具一格。文章共八个自然段, 篇幅较长, 学生常常限于长文的逐段消化中无法厘清文章的主脉。
课始, 老师引导学生直奔文章的总起句“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后, 抓住文本的落脚点“特别”一词探究“声音”而去, “声音特别在哪里?”看似简单而直白的问题, 却耐人寻味。既是紧扣文本后对于文字内容的剖析和揣摩, 又像一个强大的磁铁, 极有探究价值, 因为此情此景下的声音不仅“特别”在其若隐若现、“渐近渐响”, 更在于“微风拂面”“人喧马嘶”所呈现的一种或低柔或雄浑的感觉。
一个中心问题的设计, 常常如同一扇窗, 一扇在文本和学生的心中打开的情感和思维之窗。果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很快罗列出很多“特别”之处, 并由此及彼地质疑出更多的课堂生成点——“声音为什么会飘过来, 而不是传过来?”“声音为什么会涌上来?”在学生“愤”“悱”时, 老师顺学而“启”、而“发”, 通过调换“飘”“涌”让学生对比读, 直到学生恍然顿悟此时“未见其形, 先闻其声”的难以言说的精妙之处, 由此, 瀑布之“韵”一点一点地酝酿而成。
二、于资源的延展处丰盈——立体勾连, 言意共生
孙双金老师在《语文教学的五点主张》一文中曾希望语文教学“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难度深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 因为这关乎学生的终身语文素养的形成, 关乎全民族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就《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而言, 文字背后的画面丰富、情感丰厚, 特别是一些精妙的比喻句, 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难理解。老师如能聚焦重点句子, 旁征博引, 巧引妙拨, 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而开放地融合多样元素, 就可让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呈现出不简单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1. 画面与文字的勾连——悦目
【比喻句:那哗哗的水声变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师:作者的比喻句好在哪儿?
生:比喻很恰当。
师:其实这个比喻绝妙, 我们要从瀑布的形状来看。 (出示织布机和瀑布图片)
生:黄果树瀑布的外形像织布机上的白练一般。
师:想一想, 他为什么必须把瀑布比作千万架织布机呢?
生:因为不仅声音响, 而且样子有点相似。
师:太棒了。
生:我觉得瀑布万马奔腾, 就像白练。
师:也就是说, 不仅仅它的样子非常像织布机, 而且它的声音也如同织布机, 千万架齐鸣的声音。同学们, 这就是好的比喻, 不仅仅把形和声比喻出来, 而且恰如其分。
案例中的老师明晰现代孩子不了解织布机的教学起点, 将织布机图和瀑布图并放一起, 比比画面, 读读句子, 谈谈感受, 在如此轻松愉悦的聊天氛围中, 再让学生练说类似的比喻句, 既顺应了现代孩子不了解“织布机”的学情, 又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学生的回答精彩连连, 妙语如珠, “敲木鱼的声音就像清泉‘叮咚’”。“那湖畔的杨柳倒映在水中, 像少女柔软的头发。”课堂再一次被推向情趣的高潮。
2. 音乐与文字的勾连——怡情
【学习“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 如雷声轰鸣……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师:老师这儿有两段音乐 (播放两段音乐, 一段舒缓, 一段激昂) 。哪段音乐比较适合这段文字呢?
(学生选择第二种音乐后, 教师指导朗读。)
师:有气势, 有力度!其实每段文字的美妙都是有性格的, 有情感的。什么样的文字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音乐, 那么这段舒缓的音乐应该配上什么样的文字呢?同学们, 到全文中找一找。
(生在文中找文字并配乐朗读。)
写景文的学习可以引入适合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上面案例中的老师让学生默读文本后选择契合的音乐, 再听音乐选读契合的文字, 看似简单的双向互动, 却在文字、音乐、学生、作者之间轻轻松松地走了几个来回.读文字选音乐是一种对文意、文境的吸纳和酝酿, 听音乐读文字则是和作者进行内心交融的过程, 更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个性倾诉和表达。如此, 学生一点点沉浸在黄果树瀑布所带来的如梦如幻的美景和意境中, 读得声情并茂、别有情致。
3. 诗意与文意的勾连——养心
师:作者的心中, 可以装得下一切美好的事物。此时作者胸膛里装下的是什么?
生: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生:美不胜收的奇景。
生:訇然作响的瀑布声。
生:飞流直下的瀑布流水。
师:在作者的胸膛中, 瀑布是这样的。在李白的胸膛中, 瀑布是—— (出示名句)
生齐读: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在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胸膛中, 瀑布是——
生齐读:珠帘钩不卷, 飞练挂遥峰。
师:在明代才子谢三秀的胸膛里, 瀑布是——
生齐读:素影空中飘匹练, 寒声天上落银河。
师:在著名书法家严寅亮的胸膛里, 瀑布是——
生齐读:白水如棉, 白水如棉, 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 何须梭织天生成。
案例中的老师适时地在语境中拓展、引入, 学生始终处于想象、感悟、表达的文字玩味中, 感受文字的“似淡而浓, 似癯而腴”和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蕴, 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让诗意栖息在学生的心中。
三、于意境的创设中内化——一唱三叹, 情意交融
“银雨洒金街”这一自然段虽只有短短的4行, 57个汉字, 却别有意蕴, 回味无穷。如何找到这段文字的锻铸点, 引导学生触摸到文字背后的画面, 感悟到文章的情感和意境呢?在学生自由朗读这段文字, 探究“奇”在何处后, 教师围绕“奇”字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
(1) 找一找这段文字中, 哪些词形容了水花的动态?
(2) 试着用上这些动词, 把水花漫天浮游的过程说出来。
(3) 音乐声中, 请闭上眼睛, 走进这段奇景当中, 自己选择一个角色, 你可以是游客, 可以是一棵大树, 也可以是一棵小草, 还可以是林中的小鸟。是昆虫, 是野兽, 都可以。就在这瀑布中, 闭上眼睛去想象吧!
这三个问题, 紧扣一个“奇”字, 层层深入。探究奇妙——复述奇景——想象奇境, 看似随意的三步已经将学生由文外引入文内, 由旁观者变成亲身体验者。思考发现, 记忆内化, 表达吐纳, 环环相绕, 复沓含咏, “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似幕布在学生心中徐徐拉开, 课堂已沉浸在一片因瀑布的水花四溅而如梦如幻的文境中。
结语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 但应该扎实、充实、平实、真实。写景文的教学, 应注重文眼的探究, 聚焦重点句子, 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而开放地融合多样元素,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 将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呈现出不简单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让教学从丰盈走向简单, 简化教学环节, 凸现学生主体;又可从简单走向丰盈, 从书本走向生活, 多元建构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 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由此, 教学方可“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韩梦姣.中学朱自清散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望庐山瀑布》教学方案设计】推荐阅读:
《瀑布》教学设计07-20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07-27
叶圣陶《瀑布》教学设计09-30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0-09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03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1-15
大瀑布的葬礼_教学设计_教案07-16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07-05
语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反思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