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经济建设(精选8篇)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究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经验
5、坚持共产党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6、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关系
6、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7、坚持共产党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
8、法律既是人民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9、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路径和基本经验
1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关系
1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13、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5、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的关系
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研究
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3、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
4、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5、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研究:
(1)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研究(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研究(4)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研究
(5)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研究(6)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研究(7)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8)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研究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研究
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健全依法行政的决策程序、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4、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5、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制度建设
6、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7、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8、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9、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10、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11、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12、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研究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3、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4、推进严格司法与改革
5、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
6、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7、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8、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责任追究制度
9、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10、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11、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研究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3、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4、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5、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6、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7、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
8、健全和完善依法维权制度和化解纠纷法治机制
9、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
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1、建设立法、执法、司法等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5、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6、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研究
1、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4、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5、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日起, 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他们并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并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生产力标准”原则, 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发现虽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改善劳动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有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答案就是只有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分配方式使之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所以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解放生产力, 而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去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他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的严峻局面,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 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使中国在三十年内取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 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等, 都证明了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 他们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 并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代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是越“公”越“纯”越好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定的经济制度, 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构成的。所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也就是说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但是,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首先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 是所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非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 甚至没有经历过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 生产力十分落后、积贫积弱,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多, 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一公二纯”的完全的公有制, 在建国初期, 我们曾经试图实行完全的公有制, 但事实证明, 要想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尽快地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只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与生产制度相适应的特定的分配制度。而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首先,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消除了个人凭借生产资料获取收入乃至剥削他人的分配关系, 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不能再像私有制社会那样, 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他们能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 只能凭劳动获取收入。其次, 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 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着智力和体力, 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而且劳动还仅仅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就要求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别。再次,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它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原始氏族社会, 不能再实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不得不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阶段。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第一次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指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阐发。
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主要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决定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中还规定,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
四、通过一部分人的先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所以说, 全体劳动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是社会主义的旗帜、灯塔,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同时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
可是, 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 更不是说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马上达到共同富裕。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多, 生产力发展落后, 所以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时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让那些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者说有条件致富的地方和个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实现共同富裕, 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和结果。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相互关系, 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三者统一起来。
五、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个伟大创举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 强调它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 与社会主义是相对立的, 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平行的市场来对待。
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 形成的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 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不可否认,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能够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 对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 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凸现, 并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这就使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以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最终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大胆设想, 突破理论的束缚, 提出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最终认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实现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础上, 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邓小平时代相比, 现在的国际和国内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却益发鲜红, 2010年世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
摘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参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有关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难以千字一一论述, 因此, 本文仅就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分析》, 人民出版社。
第一,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今天我们说世界城市是分级的,有综合性的,有专业性的,第一级的综合城市大家耳熟能详:纽约、伦敦、东京,为什么是这三个城市?为什么不是其他的?非洲为什么没有?在这些世界城市的背后,支撑它们的其实是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伦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城市是当年大英帝国的遗产;纽约是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强大的国家;东京得益于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个历史的轨迹还在往亚洲移动,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经济重心可能进一步地向中国聚集。有不同的预测:有早期预测说在2045年的时候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尽管我们看到有各种各样的预测,但归根到底是认为中国在不太长时间内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当中国成为经济体第一位时毫无疑问就能够为中国建设一个甚至不止一个世界一级的城市提供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实际上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世界城市,那我们可能就要反省为什么没有世界城市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来看,建设世界城市是我们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加快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走一条参与全球分工,为世界做出贡献,从而实现中国和世界双赢的和平发展之路。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恰恰是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创造了所谓的“中国奇迹”。今天,我们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要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转向集约式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那种依靠土地、劳动资本等等生产要素投入来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靠效率、靠创新促进发展。建设世界城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有利于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来推动中国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建设世界城市是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地位的需要。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张,应该更多地参与全球的事务,在全球的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系列机制,最重要的是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建设世界城市会让更多的国际组织聚集于此,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到这里,从而有力地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第三,建设世界城市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城市有很多功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扩大和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同时,世界城市也将会大大增强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也会推动中国的很多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就使得中国能够利用聚焦到世界城市中的跨国公司总部影响和控制全球生产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高附加环节,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从而支撑中国的和平发展。
所以说建设世界城市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同时和平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并且,中国建设的世界城市将有别于现有的世界城市,它是新一代的世界城市。
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思路
北京建设的是新一代世界城市,它反映的应该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应该是引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它应该是一个低碳的、绿色的、人文的、信息化的城市,它和工业革命时代的遗产,和以往世界城市有延续,但是一定也会有更多新的元素。世界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从一开始建设世界城市的时候就要理清思路,要思考很多问题,是继续重复那些“摩天大楼”,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车为本等等。
世界城市发展有很多基本的要求,它要对全球,特别是高端的生产要素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那么首先它就应该是一个宜居的,让每一个人有着蓬勃发展机会的城市。它有畅通的对外交流:人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对外是畅通的;对内是高效运行的。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弥补。比如过去的世界城市都是国际贸易中心,都有国际港口的支撑,北京是近海但不是沿海。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现在虽然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的总部,但是缺乏金融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诸如此类。
首先,建设世界城市要处理好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当未来有一天北京真正成为世界城市的时候,不管是本地的北京人还是外来者到了北京,他一定能感受到这个地方是中国的北京,是有着强烈中国特色的,是能够反映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它又能反映时代要求,反映生产力发展最新进展的城市。
当前,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首要推动方向是加大它的国际化。但是在加大国际化的进程中,时刻都不能忘记保持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是什么?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有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文化的交流,有中国特有的制度、中国特有的建筑、中国特有的城市规划。中国特色和现代的技术进步、现代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的理念相融合,是世界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二,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要走开放发展的道路。要打造一流的环境来汇聚全球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企业,拥有大量的国际组织才能建设成一个一流的世界城市。
第三,现在的世界城市都是跨越行政区划的,有“大伦敦”、“大纽约”,包括“大东京”。北京要弥补贸易和港口方面的不足,让北京更加高效,可能就不能局限在北京的行政区,更不能在五环内考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考虑京津冀的统筹规划。首都建设世界城市是有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很多层次的。所以我想用“大北京”比用“首都经济圈”更能反映它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为未来的国际组织聚集区预留下好的空间(有山有水的地方),同时能够合理地规划核心功能区,能够提高内部的畅通性。
第四,必须考虑如何加强和上海、香港的协调。香港是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国家规划的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北京要打造世界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何能够加强三个城市的协调配合?整合资源才能更好推动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
(本文由新华网提供,略有删减)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其主要任务和内容来看,它是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个理论以其基本特征以及诸方面基本内容的有机配置形成了自身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一系列资源配置方面的基本问题。用这一理论自觉地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自己宏伟的经济发展目标。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关键是要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什么时候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我国的经济建设就顺利发展,反之,就遭受挫折。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地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使有国家宏观约束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活动既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具有透明度与可调性;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加强与改善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把握好力度与时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上,经过了一个认识不断完善与深化的过程。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等观点。之后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提出“正确把握与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1993年春,市场经济被载入宪法。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正是在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得以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关键词】 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传承创新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命道路的但却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天然联系的社会。《礼记?大同篇》中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也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有着相同之处,中国人憧憬的劳动是自我能力的释放,劳动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大同世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与马克思描述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们不再将其收藏起来据为己有”相通。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人所梦想的状态有着相似的状态,又远远高于中国“大同世界”的生活,显然,这更具有现代性,也更符合中国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
2、“入世”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自春秋战国起,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哲学辩证法和对待人生的一种“入世”态度。而中国哲学最显著区别于欧洲的就是中国的“入世哲学”,即注重社会的人伦关系,强调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今生今世。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凭借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思想,很快就把马克思主义高深的哲学转化成了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至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反对奸商和社会财富不平等思想也有契合。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虽然从中国古代很难找到与“本位论”、“主体论”完全吻合的哲学话语。但是,从思想取向上看,自孔慕大同到杨朱、管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入世”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社会实践在哲学基础上的反映,所以中国哲学探究的“养吾浩然正气”、“向善”、“求真”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志向,这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整体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三、在传承和创新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中国社会开始改革时,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一大部分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对东方民族缺乏客观的认识,导致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也是落后的。然而,中国不仅没有在世纪之交演化成资本主义,还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决定的力量并不是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广褒的内陆,而是文化的力量。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用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文化作为21世纪一国发展的软实力,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在西方文化构成强势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人把庸俗、媚俗的糟粕当成了时髦,考古、旅游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文化低俗化的倾向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极不相符,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而在当代中国,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文化的构建。和谐文化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合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5]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时代新风,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再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自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与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党在十八大则进一步号召在文化建设中树立起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来自民族自信的。民族文化的存在以一个民族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想法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的存在为身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成员具有凝聚力量,是中华民族成员的归属栖息之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来强化民族身份,培植民族身份认同感,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加强,培养一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与自觉还表现为对“他者”立场下的自我定位。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国家把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上升到普世价值,甚至企图以本民族的文化指标取代他国文化,而中国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这一文化霸权的严峻挑战。如今有些国人已经习惯了“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为此,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如果中华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漂泊的民族,一个不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也不能回答‘我们到哪里去’的民族。”因此,追求和谐的中国,迫切需要立足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根,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首先,要正视文化的多样性、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费孝通说过:“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的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6]其次,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立个性和民族特色,提高本民族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世界性话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既要主动融入世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高举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秩序。再次,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既与国内文化产业政策有关,更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浮躁和商业化有关。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和吸收优秀文化,更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1978年,中国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并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全党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4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党根据我国国情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线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而经济建设是上层建筑,所以我们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一直到今天,可以说是中国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国力程度增强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中国在30年时间内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我认为中国经济发生了以下十大变化:第一个大的变化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根本的变化,是一场整体制度的变迁或者说是经济制度的重新安排。第二个大的变化是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了开放经济。第三个大的变化是从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转向完全的商品经济。第四大变化是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的短缺经济转向总体上的过剩经济。第五大变化是中国经济从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先导型经济,这是我们经济改革发展的重大推动力和变革。第六大变化是中国的经济从模仿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第七大变化是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第八大变化是中国的经济从供给约束经济转向需求约束经济。第九大变化是中国经济正从二元经济转向一体化经济。第十大变化是由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微观主体自增长经济转变。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富民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才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实惠有目共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 20940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9%;二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四位;三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四是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五是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六是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七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八是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九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5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十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长期保持高增占率,成绩有目共睹,每个人都感受的到,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好“三农”问题必要性在于: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次,“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最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于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说缩短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刻不容缓,农业丰则基础墙,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建设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国力抬升一大步台阶。
入围后的小镇成为全国4万多个乡镇的“蓝本”, 仅浙江的特色小镇上半年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740亿元, 在国内掀起新一轮产业创新热潮。
住建部勾勒的宏大战略中提到, 我们要用5年时间争取培育成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打铁还需自身硬”, 究竟应如何打好特色小镇这张牌?
一镇一品浙江模式发酵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行政区划的概念, 更贴切地说, 它是一个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浙江省, 地域面积仅占全国的1.06%, 用1年时间孕育了一批活力特色小镇, 走在各省前列。
2014年10月17日, 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举行首场阿里云开发者大会, 在参观小镇“梦想大道”后,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鼓励说:“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 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特色小镇”的词汇首次被提及。
2015年6月, 浙江省公布了首批37个省级创建名单, 2016年1月, 公布第二批42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小镇光听名字就极“响亮”。
当时被列入培育对象的有: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主打健康产业的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平阳宠物小镇、选址于天台县城北郊的和合小镇、龙泉青瓷小镇、定位于时尚产业的艺尚小镇、以旅游休闲为主的酷玩小镇……
2016年4月22日, 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了特色小镇产业定位, 在聚焦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的基础上, 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
记者了解到, 浙江的特色小镇规划一般都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 原则上3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3A级以上景区是小镇的基础标准。
特色小镇的创建选拨采用“宽进严定”的方式, 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四个程序完成。
“名单产生过程经历了‘政研室提供初选名单——省级部门实地调研排序——联席会议审定通过’三个环节, 最终从各地上报的260多个特色小镇创建申请中选出了37个。”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说, 我们不搞地域平均, 成熟一个公布一个。
浙江省在政策上对已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格外“青睐”, 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 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
奖归奖, 浙江省在惩罚上也“毫不手软”, 对年3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 则要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 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 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专家指出, 浙江能成功靠的也还是“一揽子”的服务, 各方面向特色小镇“开绿灯”, 许多地方增设了创业服务大厅, 提供包括“三证联办、创新交流、政企交互信息”等保姆式服务, 在房屋租金、能耗等方面给予补助, 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者的资金成本。
翁建荣说,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 简单的“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机械相加并非正统意义上的特色小镇, 从特征上来说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
他山之石江苏望其项背
据了解, 本次江苏首批入围的7座特色小镇分别位于南京、无锡、徐州、苏州、盐城和泰州。从文化古镇到生态慢城、工业新区都囊括其中, 在挖掘文化传统、培育产业品牌、营造宜居生态上可谓独树一帜。
2015年底, 江苏曾提出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 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6年5月, 南京市发改委农经处表示将用3年时间实现这一梦想。
南京市对特色小镇的管理实行了“动态在线模式”, 对列入市级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 实行季度通报情况、年度综合评估。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未达到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 实行退出机制, 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特色小镇工作也被纳入区年度综合考核目标体系。
在借鉴浙江经验后, 江苏在创建特色小镇时一改“审批制”的做法, 试点各地自主规划、自行审批, 省政府不再审批。地方政府根据原有产业基础、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或开发区改造提升需求, 因地制宜, 编制相应规划、落实项目、引进领军型企业;省政府根据既有标准, 考核达标后“授牌”。
此外, 南京市还设立了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 用于建设项目贷款贴息, 对达到序时进度和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实行以奖代补。全市各区参照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及办公室, 按季度报送列入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进展情况。
经过激烈的角逐, 一批姿态各异的风情小镇“新鲜出炉”。生态环境天然的桠溪崇尚“慢文化”;甪直镇保留了古宅老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等具有水乡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建筑物;溱潼镇古为鱼米之乡, 四面环水, 美食有“溱湖八鲜”之说;宜兴紫砂陶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震泽镇享有“中国蚕丝之乡”的美誉;安丰镇明清时曾是重要盐场, 商贾云集;碾庄镇五金机械产业发达, 是苏鲁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综观7镇, 记者发现, 桠溪镇、甪直镇、溱潼镇主打休闲旅游, 是美丽宜居的代名词, 丁蜀镇、震泽镇、安丰镇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方面成绩显著, 而商贸物流和现代制造两个特征则在碾庄等镇得到了集中体现。
2016年7月18日, 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应成为全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内涵。
江苏省正是契合了发展时机, 避免了“千镇一面”的同质化。
五镇上榜福建“发力”补贴
福建本次入围的5个特色小镇分别为: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
记者了解到, 上榜的5个镇多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为世界知晓,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东北部, 是著名的“古田会议”旧址所在地, 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
福建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实打实”地对小镇建设进行支持。其中规定:对特色小镇给予债券和贴息支持;小镇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 优先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 优先支持向政策性银行争取长期低息的融资贷款;支持特色小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
为了引进技术型人才, 福建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做法, 对特色小镇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实行税收优惠和个税优惠政策,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运营项目的担保支持。
知名专家表示, 与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大而全”相比, 特色小镇讲究“小而美”, 往往以当地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或业态为基础, 重视产业链上下游各要素的集聚。在宽松优化的政策环境下, 小镇发展的步伐将更快。
在要素保障方面, 福建优先满足特色小镇用地需求, 对每个特色小镇各安排100亩用地指标, 在符合相关规划和不改变现有工业用地用途的前提下, 对工矿厂房、仓储用房进行改建、扩建及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的, 可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
缺乏持续“造血”动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特色小镇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瑕疵”。
记者经调查了解到, 2015年, 海南橙迈县以打造风情美食街的名义, 投资上千万元对瑞溪小镇的老街进行立面改造, 可一年过去后, 除了节假日外, 美食街平时游客寥寥, 很多小吃店早已关门, 与周边的商业圈几近脱节。
“单单跑到瑞溪吃美食, 诱惑力实在太低, 基本上没有什么配套娱乐设施, 真的很难提起兴趣来”, 市民小王表达了自己对改造的不满。
专家肖金成指出, 目前特色小镇已在各地启动, 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建设发展成败的关键。有的地方将建设特色小镇简化为房地产建设, 而忽视了对特色产业本身的培育和发展。部分特色小镇以旅游地产开发、悠闲娱乐、农旅结合等服务产业为主, 多数仅停留在建设上, 没有深入挖掘形成具体的市场产品, 产业缺乏持续“造血”动力, 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产业发展“大而全”的理念明显已经不适应小镇建设, 一些地方谈及自己的产业投资, 动辄几百亿上千亿, 将重心放在打造经济开发区上, 而忽略了让社会资本、本地人口参与到建设中来, 缺乏生命力。
专家们对当前小镇建设提出了建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 传统产业遭遇挑战, 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激烈竞争。选择特色鲜明的产业, 需要立足产业链条做深入分析, 对市场需求有科学把握。而这个过程, 单纯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完成, 必须坚持市场主导, 尊重市场规律。
特色小镇的基础是特色新兴或历史经典产业, 如果没有特色产业, 特色小镇就无从谈起。因此, 在特色小镇申报评审中, 现有基础和软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 还要避免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镇建设模式。在实际工作中, 政府绝不可大包大揽, 应广泛征求投资主体、各方专家及社会公众的意见,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创建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扶持资金要力推“以奖代补”的形式。
对于资源稀缺和需求特定的特色小镇而言, 关键是做强特色和提升品质, 并不需要或较少需要全面的扩张。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紧扣提质增效这一主题, 突出特色与品质打造, 尽量规避空间和产业规模的盲目扩张, 走“集约化”和“高密度”的路子, 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域外链接
格拉斯小镇
“世界的浪漫在法国, 法国的香氛在格拉斯小镇”。一座环境优美清幽、气候温和湿润、街道交错狭窄的中世纪小城, 不到4万人的地方, 有超过3 0家的香水工厂, 风靡世界的品牌香奈儿5号就诞生于此。小镇最初成名于皮革业, 后来因环境污染发展了养花, 再到后来, 格拉斯便借了花的精髓成了世界的“香水之都”, 并最终走上了以绿色农业为基础 (鲜花) 、新型工业为主导 (香水) 、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旅游) 的经济发展模式。
卡伦堡
丹麦卡伦堡市践行了企业共生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初, 这里只有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 经过数年的发展, 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区域循环经济的传统典范。目前在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中主要有四家企业:丹麦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发电能力为150万千瓦;最大的炼油厂年产量超过300万吨, 消耗原油500多万吨;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挪伏挪尔迪斯克公司;瑞典企业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
达沃斯小镇
达沃斯拥有欧洲最大的天然溜冰场, 这里还是阿尔卑斯山中一块因空气洁净清爽而大受好评的地区。20世纪初这里设立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所, 奠定了现今宾馆业发展的基准。除此之外, 世界经济论坛等大型会议在此设施完备的会议中心召开。
格林威治
联合国发展峰会的场景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一个生动写照,展示出中国经济外交主动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国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同各国一道努力探求发展道路,不仅贡献宝贵发展经验,还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各国实现共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努力,取得显著成果。
经济外交是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外交和经济部门围绕多边和双边经济问题开展的外交活动。经济外交与政治外交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历来为各国高度重视。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经济外交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外交服务国内发展大局的主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合作的不断深化,经济外交的作用愈加凸显。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作用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发展使然。
国际上看,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困局,经济和民生越来越成为各国治国理政第一要务,各方纷纷通过经济外交服务国内发展。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突出因素,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调动大国关系走向的重要方面,经济规则竞争越来越成为建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秩序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资本净输出国,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国际上对中国抱有更大期待。同时,我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外贸依存度、对外能源依存度维持高位,海外经济利益快速拓展,对经济外交提出更高要求,也开辟更大空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时代大势,深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大格局、大手笔、大写意运筹经济外交,谱写了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壮丽诗篇。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到提出新型发展观,从倡导亚太伙伴关系到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从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推动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经济外交破浪前行,有理念、有主张、有举措、有行动,形成鲜明的时代特色,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记。
引领作用——承担大国责任。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全体成员领导人和代表齐聚北京怀柔雁栖湖,出席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共同描绘亚太发展蓝图。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全面系统阐述我国对APEC和亚太合作的政策理念,明确提出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首次在国际上阐述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亚太梦。这些政策主张全部写入领导人宣言,上升为国际共识,为亚太地区长远发展和共同繁荣勾画了新愿景,指引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力。会议达成100多项具体成果,其中50多项为中方倡议,FTAAP进程启动,《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通过,一项项重大成果彪炳史册,展现出中国卓越的领导力。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意犹未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成员和APEC秘书处均高度赞赏中方的领导作用。奥巴马总统称赞此次会议是其参加过的最精彩、最出色的一次国际会议。
如果说APEC会议彰显出中国对亚太合作的领导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则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引领作用。中国深度参与G20进程,推动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发挥定方向、定调子、定标准的作用。无论是在圣彼得堡、布里斯班,还是在安塔利亚,中国始终紧扣世界经济最新形势和各方需要,把脉开方,贡献智慧和力量。中方积极推动G20成员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关注发展中国家诉求,推动各方共同勾画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蓝图。中国的负责任姿态和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赏。
全球视野——展示大国胸怀。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以宏大的全球视野、深厚的历史情怀,勾画出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的大格局。东西兼顾、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一带”与“一路”恰如大鹏展开双翅,既为中国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也响应了沿线各国共谋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欧亚大陆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搭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机遇。两年多来,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很多国家主动与中国开展对接,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经贸、能源、人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亮点频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中国海合会自贸区等周边区域合作谈判稳步推进,丝路基金及各类双多边投融资机制建立并投入运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纽带,把各个项目、各个机制、各个平台串联起来,全球性的合作网络正在成型。
nlc202309080843
共赢理念——践行大国道义。国家间合作不可能不谈利益,但中国经济外交尊崇道义,始终将共赢作为合作的目标。我们提出并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对外合作充分照顾各方关切,将共赢置于突出位置,在国际上收到良好反响,阐释了得道多助的深刻内涵。我们致力于促进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亚太伙伴关系,深化与金砖国家更紧密伙伴关系,积极推动G20成员国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形成了遍及全球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我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同沿线国家携手努力,共同奏响互利共赢的交响乐章。我们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相继同20多国签署国际产能合作协议,先期协议已付诸实施并展现良好前景,初步形成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互利合作新布局。我们坚持以自身发展促进各国发展,率先宣布未来五年实现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思维——体现大国智慧。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滞缓形势下,中国以创新方式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增加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席APEC会议时,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烈响应,57个创始成员国遍及五大洲,一场“亚运会”升级为“奥运会”。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福塔莱萨会晤期间,习主席同各国领导人一道,宣布成立金砖新开发银行。两个银行落地生根,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首次自主建立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机制安排,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在中国等国家共同推动下,全球治理机制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为SDR创建以来首次纳入发展中国家货币,人民币将成为第五种国际公认的世界性货币。IMF改革方案于2016年1月正式生效,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份额和投票权大幅提升。
务实态度——彰显大国行动力。强大的行动力,是中国外交的独特制度优势。当埃博拉疫情在西非肆虐之际,中国第一个以实际行动响应世卫组织和疫区国家的援助请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用包机运送紧急物资援助,并向疫区国家派遣医疗队。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同美国、法国等分别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主动向联合国提交自主行动目标,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协议作出重要贡献。在联合国发展峰会的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举措,既包括设立首期20亿美元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有关发展中国家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等战略大手笔,也包括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创新性举措。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愈加丰富,越来越贴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外交的根本要义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习近平主席明确要求,经济外交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过去几年,经济外交始终将服务国家发展作为宗旨和使命。我们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为国内发展营造更有利外部环境。我们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区域合作平台,为国家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我们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周边互联互通,坚定支持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对外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全力维护海外人员、资产安全,成为中国在海外利益的有力保障。经济外交越来越多地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回首过去,中国特色经济外交成果丰硕,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展示中国作用,营造了一个又一个亮点。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特色经济外交更加精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2016年,世界再次聚焦中国,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这是继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后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主场外交活动。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需求疲弱,既有老问题,也有新挑战,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的目标仍需付出更大努力。各方热切期待G20杭州峰会提出开创性的政策理念和主张,体现G20领导人的战略视野和政治远见,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挖掘增长新动力,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实现各国包容和联动式发展。世界的期待,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将以G20“中国年”为新起点、新契机,着力把峰会办出成果、办出特色,在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把握好G20这艘旗舰的正确航向,努力留下中国印记,做出中国贡献,开创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的新征程、新局面。
(作者为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
【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推荐阅读:
中国建设银行特色业务01-02
以法治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06-10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01-1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07-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07-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09-25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30
中国特色介绍12-20
中国特色民居建筑10-25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点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