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视塔导游词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精选7篇)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 篇1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1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450米(塔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54米),天线桅杆150米,总高度600米。

广州塔隶属广州城投集团由广州建筑和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已于2009年9月竣工。广州塔已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

广州塔由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由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分公司经营管理,采用荷兰IBA事务所设计师马克·海默尔和芭芭拉·库伊特夫妇设计方案,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联合施工。于2005年11月奠基动工修建,于2009年9月建成完工。广州塔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建设用地为175,458平方米(约为17.5公顷)。2010年10月1日,广州塔正式对外营业。

广州塔建筑总高度600米,其中主塔体高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具有结构超高、造型奇特、形体复杂,用钢量最多的特点。它的外框筒由24根钢柱和46个钢椭圆环交叉构成,形成镂空、开放的独特美体,它仿佛在三维空间中扭转变换。作为目前世界上建筑物腰身最细(最小处直径只有30多米),施工难度最大的建筑,建设者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工程建筑难度,把一万多个倾斜并且大小规格全部不相同的钢构件,精确安装成挺拔高耸的建筑经典作品,并创造了一系列建筑上的“世界之最”。

广州塔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旅游观光塔的地位,向世人展示腾飞广州、挑战自我、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气魄。广州塔屹立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线交汇处,地处城市CBD中央商务区,与海心沙亚运公园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以其独特设计造型,将力量与艺术完美结合,展现了广州这座大城的雄心壮志和磅礴风采,成为新中轴线上的亮丽景观。

广州塔是一座集都市观光、至高游乐、时尚餐饮、婚庆会展、影视娱乐、环保科普、文化教育、购物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塔。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分公司致力于将广州塔打造为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景区。

广州塔采用了当代最优秀工程设计和最新施工技术,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创造了488摄影观景平台“Highest Observation Deck世界最高户外观景平台”和速降体验游乐项目“Highest Thrill Ride世界最高惊险之旅”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凭借其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广州塔2011年加盟“世界高塔联盟”,并于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巩固了广州塔作为广州城市旅游新名片的优势地位。

作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广州塔肩负着传承广州20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传扬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轨迹的历史使命,一跃成为城市新地标,成为广州最受游客瞩目的旅游景区。

新广州,新地标。世界之巅,一塔倾城。广州塔令您体验全新广州城貌。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2

广州塔是广州地标,包括发射天线在内,塔高达600米,为国内第一高塔。所以可以自上而下俯瞰广州美景。其头尾相当,腰身玲珑细长,又有“小蛮腰”的俗称。这里晚上会亮灯,即使不游塔,也可来此拍摄外观,用以留念。

广州塔从下到上,分为A-E一共5个功能区,塔基部分也就是A区为介绍广州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景点等展示功能,并设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塔冠部分也就是E区,设置餐饮、娱乐功能及观景平台。

广州塔的娱乐项目有高空横向“摩天轮”,“速降体验”的极限项目以及4D影院,除外其还有很多其它景点,比如珠江摄影观景平台、488摄影观景平台、白云/星光观光大厅、减振系统游览厅、蜘蛛侠栈道,大部分都是以观景摄影为主。

广州的套票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购买,目前基础门票白云星光观光门票还是大部分游客选择最多的,当然如果你想要体验摩天轮或者蜘蛛侠栈道等。都可以选择想应的套票。会比较合算。

推荐3点半到达电视塔,然后排队安检买票,这样一般4点半-5点可以上到电视塔顶,就可以看日落的广州了,然后可以欣赏拍摄夜景,这样从3点半开始的行程,基本可以看到白天、傍晚、夜晚的广州全景,比较全面。夏天去电视塔的话由于昼夜长短不同(夏天的夜景比较晚),往后推两小时即可,并且晚上7点-8点是电视塔人最少的时候,错开人群也会比较舒服。

珠江摄影观景平台:A区,位于2楼,观景平台占地广,依江而建,视野独特广阔,是拍摄城市中轴线的绝佳之处,也是与广州塔摄影留念的好地方,一般可以在此和塔拍照留念。

3D及4D影院:B区,位于17楼至22楼,4D影院的感受非常立体,且椅子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跟着剧情在相应情况摇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观影效果和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蜘蛛侠栈道:D区,位于33楼至62楼,它是世界最长的螺旋式空中云梯,旋转而上的全透明镂空玻璃地板,带来如蜘蛛人般漫步高空的神奇体验,能从不同角度细细品味广州美景,一般完成项目全程(走完1024级阶梯)需45-60分钟。

白云/星空观光大厅:E区,位于107、108楼,是广州塔室内观光的最高点,白云星光观光门票指的就是这个观光大厅了,两个观光大厅分别以白云和星空为主题,在这,城市新中轴线和广阔珠江可以尽收眼底。每层都设有一处全透明钢化玻璃构造的“悬空走廊”,可凌空观景,观光层内还设置有世界最高的空中邮局以及广州塔纪念品售卖专柜,你可选购各色各样的特色纪念品和寄送广州塔明信片,在高空邮寄出你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减振系统游览厅:E区,位于109、110层,它为你揭秘600米的广州塔如何抵抗强风和避震,对科技及知识敢兴趣的可以看下。

摩天轮:E区,它是世界最高的横向摩天轮。由16个透明水晶球舱组成,缓缓流转,在高处坐摩天轮,在很多小女生眼里是很浪漫的事情吧,很多人还在此求婚。

488摄影观景平台:E区,平台位于塔巅,可360度无障碍俯瞰羊城全貌,占据城市之巅绝佳拍摄点,摄影爱好者可以来此可从不同角度拍摄广州美景,就是费用较贵,一般只有摄影发烧友会来。

降速体验:E区,位于塔顶455米-485米天线桅杆的超高空位置,它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2013年5月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吉尼斯委员会还特将此命名为“世界最高惊险之旅”。于485米高空自由落体运动30米,如果爱挑战惊险项目,那一定不可错过。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3

广州塔是一座集旅游观光、餐饮、文化娱乐和环保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大型景观建筑,她矗立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线的交汇处,与海心沙亚运公园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广州新的制高点。她在鳞次栉比的中国超高建筑中独占魁首,其塔体高约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以总高度600米占据世界第一至高电视塔的地位。

新中轴全景最佳拍摄点

占地超12000平方米的二层露天广场,倚江而建,拥有360度开阔视角。背倚广州塔,与海心沙、花城广场等隔江相望,是宴会、活动、演唱会、婚礼庆典的绝佳场地。江边更设“江畔吧”,配以江风习习,沿江美景,带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美妙享受。

360度城市观景台

广州塔107、108层设有分别以白云和星空为主题的两层观光大厅。站在厅内,城市新中轴线和广阔珠江尽收眼底,白天的宏伟,夜间的璀璨,各有不同极致感受。每层均设有一处悬空的观光平台,地板是全透明玻璃,带来全所未有的凌空观景刺激感受,观光平台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日升日落,尽在眼底,美不胜收。

107层还设有中国最高的邮局,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广州塔特色邮品。您手上的门票就是一张独特的明信片,可以给亲朋好友捎上一份来自高空的祝福。

全新设施——城市瞭望镜也已投入使用,带来“超越真实”的至高观景感受。该瞭望镜通过可视可触屏幕实时观景,并可通过触屏对焦景点,即时了解景点资讯。

108层还设有纪念品购物点,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广州塔特色小物件,是送礼的最佳选择。

至顶浪漫,摄影家乐园

488摄影观景平台坐落于广州塔天线桅杆的488米处,是目前世界最高的户外观景平台,亦是游客观光所能到达的制高点。立于观景台之上,居高临下,可360度无障碍俯瞰羊城全貌。蓝天白云和浪漫星空彷如伸手可触:晴空时新鲜的阳光,雨天时缭绕的云雾,不同的天气,脚下的广州城呈现出不同角度的质感与气度。只有到过488平台才能完全领会到,广州这座古老与现代融合的城市史诗般的壮阔美感。尤其适合摄影发烧友捕捉阳光、月色和迷人星空,是拍摄广州全景的最佳位置。

看过“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 ”的还看了:

1.广州白云山导游词3篇

2.横店广州街特色导游词3篇

3.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导游词4篇

4.关于广州白云山导游词英文版4篇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 篇2

1.1 工程概况

广州新电视塔(图1)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塔附近,距珠江南岸125m,与二沙岛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该塔竣工后的整体高度达610m,将取代加拿大的西恩塔成为世界第一高塔,也将成为广州的新地标。

广州新电视塔的天线桅杆高156.2m,重约2 000t,座落于453.8m高的主塔顶部,采用提升法安装。为此将天线桅杆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长度75.2m,由塔式起重机组装在主塔顶部(以下称为组装段)。上段长度92m,拼装于组装段的空芯筒里。然后在组装段的顶部设置提升平台和液压提升系统,对天线上段进行整体提升(以下称为提升段),使之向上垂直运动,从组装段的空芯筒里抽出,提升约65m,一直升至610m标高的设计位置,将提升段与组装段连接固定,完成天线桅杆的安装(图2)。

1.2 提升系统概况

用于天线提升的液压提升系统,由20个50t级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和4台液压泵站组成,液压千斤顶的油缸行程300mm。每个千斤顶配有4根∅15.24高强度低松弛的承重钢绞线,左旋和右旋钢绞线各2根。

液压提升系统安装在提升平台的支架上,承重钢绞线穿过液压千斤顶芯筒由锚具夹紧下垂,锚固在天线提升段的底部锚环上。提升时通过液压油缸反复伸缸、缩缸,上下锚具交替卡紧、松开,向上提起钢绞线,使天线提升段随之上升,直至到位。

液压提升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进行闭环控制,以实现提升的同步、平稳和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构成。下位机采用5台OMRON PLC组成CCLIK现场控制网络,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施工作业;上位机采用2台PC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的终端和人机界面,供操作人员监视、调节、操控施工作业,并可对下位机和提升系统本身进行设置、调整,使之更好地适应现场工况。

为了完善控制系统的功能,提高天线提升施工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上海机械施工公司和威英软件公司合作将计算机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当代高新技术应用于施工控制,为天线提升施工研制了三维实时仿真系统(以下简称3D系统),图3为取自3D系统截面的提升平台的液压系统。

1.3 3D系统的任务

1)以计算机三维建模、动画仿真、动态分析等技术,在计算机屏幕上构建电视塔、天线桅杆、提升系统等三维立体图景,逼真、同步地展现提升施工过程和设备运行状况,使技术人员在远离提升平台的控制室,甚至远离现场的办公室里都能直观地“看到”施工情况,犹如身临其境地进行施工控制。

2)实时、在线地记录、保存施工全过程的状态、事件、数据等信息,一方面用于实时监视,及时报告关键节点、重要事件和异常情况,另一方面又可用于事后的回看和分析,发挥“全息录像机”和“黑盒子”的作用。

3)通过积累数据、摸索规律、提出算法、建立模型,还可以事先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演,有利于工程方案的策划和制定,也为今后开发虚拟安装、虚拟施工技术做一些尝试。

2 主要功能

3D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讯、记录、监视、回放,以及预演(图4)。

1)通讯通讯是指3D系统通过数据通讯线,从天线提升系统读取施工数据、向天线提升系统写入控制数据。通讯是强制进行的,只要系统连线,通讯就不能被终止。

2)记录记录是指3D系统将通讯读入的天线提升系统数据,按规定格式存入磁盘文件(数据记录文件)。记录的进行受天线提升系统的控制,只要系统发出记录指令,记录就不能被停止。

3)监视监视是指3D系统将通讯得到的数据,以三维动画、立体图形、数字、图表等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供操作者了解施工设备、施工作业的实时工作情况,辅助操作者操控施工设备、施工作业。

4)回放回放是指3D系统将记录得到的数据,以三维动画、立体图形、数字、图表等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供操作者了解施工设备、施工作业的以往工作情况,辅助操作者进行研究、分析。回放的对象、范围、速度、方式等都可以由操作者设定。

5)预演预演是指在正式施工之前,根据钢结构整体提升规律、经验等,设计一套模拟的施工数据,通过3D系统进行播放,在计算机屏幕上预先演示施工过程,可用于施工策划、方案论证、设备调试等。

3 三维仿真设计

1)场景设计3D系统的三维仿真图像和动画,可以由程序自动或者操作者手动地转换“镜头”,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观察。考虑到该系统的主塔结构、天线桅杆和提升系统等三大主角的体量相差非常悬殊,为了操作和观察的方便,分别为它们量身定做了三维场景,如电视塔场景、天线桅杆场景、提升系统场景等。

2)视图预置3D系统的三维仿真视图由操作者“镜头”的视角、视距构成。为了实时监视的快速、方便,事先预置若干视图,主要是从各个方向、角度观看的提升平台、液压千斤顶、液压泵站、提升导轮以及天线桅杆、电视塔体各部结构等,操作者在需要时可以将“镜头”直接对准、定位到所需预置视图。

3)镜头操控3D系统的三维“镜头”可以由操作者用鼠标和箭头键来操控,通过升、降、推、拉、摇、转等改变视角、视距,进行近景、中景、远景、俯视、仰视、平视等多方位的观察。图5是运用镜头操控功能,“钻入”天线杆内部,看到的提升段根部的情况。

4)录像播放3D系统具有录像编辑功能,已编制的录像有“电视塔展示”、“天线结构展示”、“提升体系展示”、“液压系统展示”等。操作者点击“录像播放”按钮就可以播放需要的录像。

4 二维窗口设计

3D系统除了三维图景外,还有一些可以由操作者打开、拖动、关闭的二维窗口,以满足不同需要(图6)。

1)天线桅杆二维动画天线桅杆的二维动画主要用于演示天线提升的进度,以及重要节点。

2)提升系统二维动画液压系统二维动画以一台千斤顶的动作表示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同时还要显示各类施工数据、检测数据。

3)数据仪表数据仪表以数字形式显示天线提升的高度,以文本形式显示施工过程的事件,以信号灯形式显示提升系统的设备状态,以直方图形式显示各提升点的施工数据。

4)要情简报要情简报显示施工日期、时间、天气、风向、风力、温度,并以记分牌形式显示当前提升高度、施工状态。

5)回放管理器回放管理器用于回放操作,其控件有:播放、暂停、停止、快进、快倒、进度条、记录选择、速度选择、方式设置、范围设置等。

5 工程应用情况

2009年3月3D系统开发成功,首先参加了天线提升系统的模拟试验,接着为广州新电视塔工程的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提升预演,使他们对天线提升技术方案有了更为形象、具体的认识,得到一致好评。

2009年4月22~25日,广州新电视塔天线提升施工顺利实施。4月22日完成提升系统安装和空载试车。4月23日上午带载试提升成功,接着进入正式提升阶段,在随后的3天里分别提升了23m、27m、15m(在两次提升之间需要进行平台、避雷装置等安装)。在天线提升施工中,3D系统配合PLC控制系统进行了精确的同步均衡控制,使提升全过程的提升力偏差≤0.3MPa,提升高度偏差≤3mm,实现了负载和姿态的双稳态高精度。4月25日下午即使在二分风速达16.0m/s、三秒极大风速达到17.8m/s的情况下,提升中的天线桅杆仍然保持着很好的垂直度,提升导轨与抗风防倾的导轮之间通过顺畅,受载轻微且均衡,因此提升到位时未做额外调整就精确定位了。天线桅杆定位后的垂直度为X方向:-3 0 m m(偏南),Y方向:+20mm(偏东),为桅杆总高度的1/5000,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6 结语

3D系统在天线提升控制中的应用,其特点和优势比较明显。一是在施工控制中做到了可视化,使施工指挥、操作人员在远离提升平台的控制室里能够“看到”施工情况,今后通过远程通讯甚至可以异地监控。二是可以对控制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视角的观察分析,例如可以“钻”入天线内部细看导轮导轨。三是通过构造建模、动态分析可以对关键部位、节点进行计算、校对,例如3D系统在提升导轨每次通过导轮之前都会提前预告,提醒操作人员加强观察。四是采用针对性强的快速访问技术,可以达到比常规控制系统更快、更精细的控制。五是全面、详细地记录、保存施工全过程的状态、事件、数据等信息,可以随时回看和分析,即使在施工的当时也可以即时回看,有利于操作人员应对复杂情况。六是可以为各种场合、各种用途提供数据、图像、视频资料,使工程宣传、技术总结、成果展览等更为形象具体。

广州电视塔导游词 篇3

广州亚运会时,也许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移到一座同样吸引眼球的建筑物上——她就是广州塔。没错,是“她”!

广州塔打破了高塔建筑棱角分明、高大威武的常规,尽显女性阴柔之美,犹如江边少女扭腰回眸,因而在官方名字未定之前被许多人昵称为“小蛮腰”。这个“乳名”倒也贴切,很符合电视塔的设计师——来自荷兰“信基建筑”事务所(Information

Based Architecture,简称IBA)的马克·

海默尔和芭芭拉·库伊特夫妇的设计初衷。虽然“她”未能取名“海心塔”(该名曾在全球征名中夺冠),也无缘民间流传的

“小蛮腰”,但广州塔必将为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添上漂亮的一笔。现在就来听听这“小蛮腰”是如何炼成的吧!PS 本节目录制时间为2009年,当时该塔尚未有官方名字,因此本文仍旧采用节目录制时所使用的名字,敬请注意。

学习小提示:本文生词较多,建议先熟悉单词,再脱稿听一遍,看自己能否解答以下问题:“小蛮腰”的尺寸是多少?它是一个怎样的建筑结构?塔楼在大风天时如何降低摆动幅度?塔内有哪些消防安全措施?作答后对照原文听一遍,看看自己听懂了多少。多听几遍,模仿主持人的语音进行复述。文中

被访者带有一定口音,听的时候需注意。

When a nation wants to tell the world it’s on top, it builds 1)monumental, magnificent, and 2)masculine.

But in China a new 3)silhouette is rising over

Guangzhou city – the Guangzhou TV Tower. It’s

nicknamed “the Supermodel.”

Mark Hemel (IBA): Looks more 4)feminine. It reminds me a little bit of a dress of a woman.

The tallest TV Tower on earth with a super-slim

waist. Some called it a blueprint for disaster, but

others have the courage to 5)see it through.

Barbara Kuit (IBA): It was like now or never, so we just had to go for it.

Birth of a Supermodel

The Guangzhou TV tower, when it’s finished, it will be the world’s tallest TV tower and one of the

tallest buildings in China.

But it isn’t the extraordinary height that keeps the construction team awake at night: Its design is like no other.

It has a 6)concrete core that rises to 450 meters. The core is enclosed by a giant steel 7)lattice formed by 24 steel columns and 46 rings. The tower twists midway to form a waist, then widens in an 8)oval at the top. The 9)crowning glory is the TV tower’s

10)spectacular 11)antenna, rising another 156 meters taking the tower to 610 meters注1, the tallest of its kind on earth.

Its shape is so unique it isn’t covered by any

12)conventional building code. They’re boldly going where no builders have ever gone before. But that didn’t stop architect Mark Hemel, project manager

Vincent Lam, and engineer Jackie Yau from taking up this crazy challenge just four years ago.

Hemel: We’re doing a project that…that is of a scale, of a size, and of a complexity that nobody else has done before.

Everyone agrees the tower’s

thin waist 13)clinched the

competition. Now they must decide just how thin they can go without

14)blowing the budget.

Hemel: The thinner you make the waist, the weaker the building

becomes.

Every meter they narrow the design will add two to four thousand tons of steel

15)reinforcing. They have to 16)pin down the basic stats注2,

the Supermodel’s 17)dimensions. They generate a

computerized model that lets them build virtual towers. They experiment with the number of rings, the number of columns, and the size of the waist. They discover that reducing the number of columns from 36 to 24 gives the Supermodel the perfect dimensions.

But the next problem is even more complex and costly. The tower is held together by joint connections or 18)nodes. They take a whole lot of steel. And in Mark’s design, every one of them is different. Their solution:

standardize the shape of the joint connection. Though each node is still one of a kind, they’ll be easier to mass produce. To 19)top it all off, the client adds a challenge: a 20)revolving restaurant.

Hemel: We have an 21)elliptical concept basically, elliptical

building, so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that 22)rotate.

Their solution: design a 23)circular restaurant that

rotates around the concrete core. Then they must work out how to fit this circular element within the elliptical

outer structure. Finally both the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agree they have a tower that can be built.

A Waist Sways No Way

Memories of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are still 24)raw. Although Guangzhou is not in an earthquake hotspot, experts predict it might

suffer a level-6 quake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To stabilize the weak points and reduce

25)swaying, the scientists recommend a big

addition: 26)dampers.

Tuned mass dampers, or TMDs, feature in many ultra-tall buildings. They’re often giant

concrete blocks or steel 27)pendulums that mov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minimize the

whiplash注3 caused by winds or quakes. TMDs are costly and take up lots of room. But engineers

have come up with a unique solution that saves money and space: two giant water tanks – 600 tons each – that double as 28)reserve tanks in case of fire. Housed above the restaurant on floors 84 and 85, the tanks sit on rollers, so if the tower starts to sway one way, they’ll move the other. Above, in the antenna are two smaller

mass dampers, each with a two-ton steel

29)counterweight that also 30)counteracts

whiplash by swing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gether the dampers will reduce 31)vibrations from wind or earthquake by up to 50%. These dampers are linked to a computerized building-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 new model for

high-rise construction worldwide.

As construction proceeds, more than 600 sensors, testing everything from vibration to

temperature, are 32)embedded in the steel

columns and the concrete core. The sensors make this the most 33)scrutinized high-rise in the world. They’ll not only safeguard this tower but 34)furnish valuable data for building the

super-towers of tomorrow.

A Safer Place with a Better View

When the tower opens in 2010, two double-decker, high-speed lifts will 35)whisk visitors straight to the top in just over a minute. A second set of double-deckers will provide a more 36)leisurely journey. They’ll give visitors a strong sense of the building’s height and unique structure.

But the lifts are far more than simpl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Yau: After the 9-11, people were concerned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fire, how (we are) going to 37)evacuate people from such (a) different height(s) levels back to the ground level?

Research post-9-11 suggests using both the lifts and the stairs in an emergency can almost halve the time needed to evacuate a superstructure. In the Guangzhou TV Tower visitors can use the fire-protected stairways to escape the building.

Yau: We decided to go for two hours so that people have two hours being protected before the structure…or the fire reach(es) them in the staircases.

But those fortunate enough to access the lifts have a faster escape route.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e

high-speed, double-decker lifts can 38)ferry 840 people from the top of the tower to the ground in just one hour.

When the Guangzhou TV Tower is finally complete, it will not only be the world’s tallest TV tower, it will boast the world’s highest 39)Ferris wheel. And when the Asian Games open in 2010, the Supermodel will be the icon that puts Guangzhou city 40)centre stage.

当一个国家要向世界宣告自己站上巅峰时,它便会兴建宏伟阳刚的不朽建筑。但是在中国,一个崭新的形象正在广州市上空徐徐升起——它就是有着“小蛮腰”之称的广州电视观光塔。

马克·海默尔(IBA):它看起来比较阴柔,有点让我联想到女士身上穿着的礼服。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腰身超级纤细。有些人说这会带来灾难,有些人却拥有将它坚持到底的勇气。

芭芭拉·库伊特(IB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我们决定奋力一搏。

“小蛮腰”的诞生

广州电视观光塔竣工之时,它将成为全球最高的电视塔,也将是中国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然而,让施工团队夜不能寐的并不是这鹤立鸡群的高度,而是它独一无二的

设计。

广州电视观光塔有一个高450米的混凝土核心筒。核心筒外围是一个巨大的钢铁网格结构,由24根钢柱和46个钢环梁组合而成。塔楼在中间扭转,形成“腰身”,随后逐渐扩大,于塔顶形成椭圆形。这座电视塔的无上荣耀当属其壮观无比的天线——径直往上升起156米,使塔楼总高度达到610米,成为全球最高的电视塔。

它的造型举世无双,超越传统建筑的常规。设计团队大胆踏上建筑界从未涉足的领域。但这并未阻止建筑师马克·海默尔、工程经理林小屿和工程师姚杰奇(音译),他们在四年前(2005年)毅然决定接下这个疯狂的挑战。

海默尔: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前无古人的工程,无论是尺寸、规模和复杂程度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大家一致认为设计的制胜关键在于塔楼纤细的腰身。现在他们必须决定需要把腰身勒多紧,使其不至于超出预算。

海默尔:塔楼的腰身越纤细,建筑物的强度就越低。

设计尺寸每缩减一米,就需要增加两千到四千吨钢材进行加固。他们必须确定塔楼的基本数据,也就是“小蛮腰”的尺寸。他们制作了一个电脑模型,用以建立虚拟塔楼,对环梁数量、支柱数量和腰身尺寸进行模拟实验。他们发现把外框钢柱从36根减为24根就能让“小蛮腰”拥有完美的尺寸。

然而下一个问题更为复杂,花销也更大。整座塔楼靠连接支点——即节点进行固定,这需要耗费大量钢材。按照马克的设计,每个节点各不相同。他们的解决办法是把连接支点的形状标准化。虽然每个节点仍然独一无二,但这样便比较容易大量生产。更让人头痛的是,客户又增加了一个难题:兴建一间旋转餐厅。

海默尔: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是一座椭圆形建筑,所以没有办法让它旋转。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设计一间圆形餐厅,环绕混凝土核心筒旋转。然后,他们必须解决如何把这个圆形结构嵌入椭圆形外部结构的问题。最后,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都同意这个塔楼兴建工程是切实可行的。

风雨不折“腰”

2008年四川地震的回忆仍历历在目。尽管广州并不属于地震频发地区,但专家预测未来20年内,广州有可能发生六级地震。为了稳住塔楼的脆弱部分,降低摇晃程度,科学家建议增加一个大型构件:阻尼器。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被广泛运用于超高建筑中。它们往往是一个巨大的混凝土板块或者钢制摆锤,在大楼发生摆动时朝摆动的反方向移动,把风力或者地震造成的鞭鞘效应降至最低。调谐质量阻尼器造价高昂,而且占地面积大,但工程师们想出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既能节省金钱又能节省空间——使用两个各重六百吨的巨型水箱充当阻尼器,在发生火警时它们还能兼任储备水箱。水箱安装在餐厅上方的84层和85层,下面装有滚轮。一旦塔楼向一边摆动,水箱就会朝反方向移动。塔楼顶端的天线里装有两个较小的质量阻尼器,各为一个两吨重的钢制平衡锤,同样朝大楼晃动的反方向摆动,抵消鞭鞘效应。

在这些阻尼器的共同作用下,由于风力或者地震造成的塔楼振动将减少50%。这些阻尼器同时还连接到一个楼宇健康电脑监控系统,这是全球兴建高层建筑物的新典范。

随着工程的进行,六百多个感应器被植入钢柱和混凝土核心筒,用于测试振动、温度等数据。这些感应器使这座电视塔成为全球监控最全面的高层建筑。它们不仅能保护这座塔楼,同时还将提供宝贵数据,有助于人们兴建明日的超高塔楼。

风光独好,安全加倍

当广州电视观光塔在2010年开放时,两部双层高速电梯只需一分多钟就能把游客送上顶楼。另一组双层电梯则提供较为悠闲的体验,让游客尽情感受大楼的高度及特殊结构。

不过电梯远不止运送乘客那么

简单。

姚:“9·11”事件发生后,人们很担心万一发生意外或者火警,我们如何把位于如此高楼层的民众疏散到一楼。

“9·11”事件后的研究显示,发生紧急状况时,如果电梯和楼梯并用,疏散超高建筑里的民众所需时间可以减少近一半。在广州电视观光塔里,游客可以利用防火楼梯逃出塔楼。

姚:我们认为楼梯的耐火极限要达到两个小时,这样在塔楼结构……在大火烧及楼梯之前,民众就有两小时的逃生时间。

不过那些赶到电梯的幸运儿拥有更快捷的逃亡路线。电脑模拟数据显示,高速双层电梯能在一小时内把840人从顶楼运送到地面。

当广州电视观光塔最终完工之时,它不仅会成为全球最高的电视塔,还将拥有全球最高的摩天轮。2010年亚运会开幕的时候,“小蛮腰”将使广州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注1:由于广州电视观光塔处于广州新白云机场其中一条飞行通道下方,出于飞行安全考虑,塔顶天线现已撤出约10米,减裁后总高度不超过600米,但它仍是全球最高的电视塔。

注2:即statistics。

广州导游词 篇4

据华南濒危动植物研究所的专家现场考证,黄山鲁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巳发现有维管植物460种,其中野生植物434种,分属106科284属,并有一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土沉香;鸟类41种,隶属6目19科,其中,鸢、游隼和红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白鹭为CITES Ⅲ 级保护鸟,家燕、金腰燕、白鶺鴒和黄腰柳莺等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物种;两牺动物8种;爬行动物14种,分属蜥蜴目和蛇目,7科。

黄山鲁森林公园的鸟类密度在广州各森林公园中最高,市民无论在该公园的那个地方,都能

听到吱吱喳喳的鸟呜声,而且看见众多小鸟在自由飞翔,与民同乐。据专家介绍,黄山鲁森林公园的鸟是留鸟而非侯鸟,这些鸟是以黄山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栖息地。

广州番禺导游词 篇5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番禺市的东郊,距离广州市区20千米。莲花山原名“石狮头”,是古代石矿场,因采石后留下来的石头似出水芙蓉(莲花)状而得名。远自西汉时期,先民们在此大规模地开采石料,形成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如莲花石、燕子岩、八仙岩、莲花岩、观音岩、飞鹰岩、南天门、神仙桥等。既是古代人民一锤一纤开凿而成,又经历两千多年的自然风化,真正是千姿百态,雄伟劲拔,一座伟大的“石雕古迹”。

山上有明万历四十年(1620___年)建造的被誉为“省会华表”的莲花塔和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造的莲花城等古迹,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建成的望海观音金像,高40.88米,以120吨青铜铸成,外贴180两黄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露天观音像,是饮誉中外的艺术瑰宝。

莲花城现已建成一座仿清兵营,游人在城头可远眺壮丽浩瀚的珠江景色。每年这里还举办桃花节、莲花节,以花节展览盛会为特色,以观光性、艺术性、知识性手tk吸引游客。莲花山旅游区有环境优雅、设备先进的度假宾馆与舒适的餐厅、舞厅、烧烤场及购物街;还有水上乐园、文艺表横厅等大型游乐项目。 开通的区内上下山穿梭巴上和磁卡电话亭,更使旅游区服务又上了一个新档次。

广州景点导游词 篇6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国家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会展中心,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

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广府文化的兴盛之地。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广州外国人士众多,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广州,别称五羊仙城、羊城、穗城、穗垣、花城等,古称任嚣城、楚庭、番禺或南海,旧称省城,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广佛都市圈核心城市,粤港澳都市圈核心城市,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20_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市级排名方面,香港占据榜首,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等依次位列其后。20_年前一季度中国各省市GDP排名及增量广州第三。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76.01排名第四位,列总部经济发展第一能级,与北上深领跑全国。20_年广州在中国除台湾城市外的287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次于香港、北京、上海)。20_年金融资本竞争力前5名(次于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20_年广州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加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城市。全国最具影响力、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地,20_年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

【地标】广州塔、海心沙、五羊石像、黄埔军校、中山纪念堂、镇海楼、白天鹅、海珠桥、珠江、中信广场、天河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双子塔(广州西塔、广州东塔(在建))、白云山、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珠江新城、陈家祠。20_年中国城市摩天大楼总量广州44座,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香港、上海、深圳)。

【经济状况】20_年广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3551.2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08574元(17274美元),同比增长10.5%。20_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港深沪综合竞争力最高,20_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次于香港、深圳、上海、台北、位列第5位。20_年宜商城市竞争力次于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第五。

【行政区划】

建国以来广州经历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直到现在形成今天11区、南沙新区(建设主体仍为广州市可享省级管理权限)。

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广州市市本级统筹区(即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南沙,简称“老七区”。东山、芳村、萝岗原为老七区之一,后因合并而撤销,南沙为新的老七区组成部分),老四区原指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但是区域调整之后,就采用老三区(老城区),指越秀、荔湾、海珠。新四区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

20_年2月12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广州市黄埔区、萝岗区,设立新的广州市黄埔区;撤销县级从化市、增城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

【历史沿革】

始建于公元前220_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为“南越”,周代时又有称为“百粤”、 “扬粤”“南海”,这里的“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现越秀山上有清代建的一座石牌坊,坊上书写“古之楚庭”,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秦始皇33年(公元前220_年)平南越后, 秦始皇征服岭南后,设三郡,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南海郡治和番禺县治即今广州市越秀区,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今中山四路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这是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秦汉时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北至观坪石,东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秦末大乱,前220_年,南海郡尉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据有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都城,前120_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并联络东越(今福建境内)发兵反汉。次年,汉武帝调集大军10万分兵数路进军南越国。

公元220_年,交州刺史步骘将州治迁回番禺,扩大城池,后称为步骘城。元封五年改属交州,州治为广信(今广东封开)。220_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广州”由此得名。晋代 广州仍称南海郡,为州治所在,唐代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广州都督府行政界线南至宝安、中山,北至清远, 西至四会;怀集,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920_年,刘龑建立南汉国,定都兴王府(广州)。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立国,国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年号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并在广州地区设置咸宁、常康二县, 以模仿帝都长安,史称南汉。

1680年,南明绍武帝朱聿谪在广州建都;直到1920_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外国商人来华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为贸易的代理,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就是“十三行”。

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通广州为港口。1860年8月,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1920_年爆发的广州“三·二九”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冲破顽固守旧势力的禁锢,积极创办和推广新式学堂。不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而且还催生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给岭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为辛亥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

武昌起义后,广州的新军也准备反正,17日,广东军政府正式宣布成立,1920_年孙中山发动了“护法运动”,11月10日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被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的政权。

1920_年成立广州市政治公所,广州开始以省会设市。

1920_年2月,广东省议会通过《广州市暂行条例》,并于同年2月15日公布施行,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并由孙科任首任广州市市长,广州市乃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市”。

1920_年,孙中山联合多方力量,驱逐陈炯明叛军,再次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1920_年6月24日,国民党中央议决改组大元帅府。

1920_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7月改广州市政厅为广州市政府。

1931年,党内胡派、汪派、桂系、孙科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彷照孙文护法战争时的做法,在广州另立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

1938年10月2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

1945年9月16日,广州宣告光复。民国时期时期是八个特别市之一(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汉口、重庆、广州),1948年《中华民国宪法》公布后,又改称直辖市。

1949年,解放军解放南京后,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李宗仁将其总统府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内。

1949年10月14日解放广州,解放后撤销特别市。一度为中央直辖市。

1950年改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1954年划归广东省领导,为省辖市。

1983年2月,广州实行计划单列。

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6个。

1988年1月7日,把龙门县划归惠州市管辖,新丰县划归韶关市管。

1992年5月,番禺县、花县、增城县、从化县撤县改市(县级),由广州市代管。

20_年6月,番禺市和花都市撤市改区。

20_年4月,撤销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

20_年2月12日,撤销黄埔区、萝岗区,设立新的黄埔区;撤销县级从化市,设立从化区;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增城区。

广州市气候概况

广州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区及濒临南海,一年内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具有光能充裕、暖热少寒、雨量充沛等气候特征。 通常2~3月为春季,4~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1月为冬季。

广州有线电视网络灾备研究 篇7

1 广州有线电视网络现状及优缺点分析

1.1 现状

珠江数码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含区市),其中直管用户140万户,联网用户120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6万户,移动电视终端10万个。从2004年开始,珠江数码累计投入2亿元对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对分前端和光节点的布局进行调整优化,目前双向网络覆盖率达95%,共建有分前端26个,光节点2 500个,各类放大器30 000多个,光纤芯长超过30 000 km,干线电缆超过3 500 km,分配入户电缆超过20 000 km。为了实现对广州所属各区(县级市)的数字信号的全面覆盖,珠江数码于2004年7月启动SDH骨干网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600多万元,建成了一张覆盖白云、番禺、花都、增城和从化的SDH环形骨干传输网。其网络拓扑现状如图1所示。

1.2 优缺点分析

珠江数码集团本着“数据业务传输能力强、网络接入能力强、传输可靠、节省投资”的原则,致力于建设先进、高速的现代化网络。目前集团建设了星形、树形和环形三种拓扑结构。

1)星形网络(见图2和表1)。星形网络的关键特征是存在一个连接节点的线路中心。一旦建立通道连接,就能立即组成有效的传输链路。

2)环形网络(见图3和表2)。环形网络是星形网络的修改版本。

3)树形网络(见图4和表3)。它的各站点之间如同树枝分布一样,从上到下辐射开来。树形结构网络的特点是:任何两个站点间没有回路,每条通路都可以双向传输。如果不相邻的站点之间要通信,就需要中间站点转接才能连通。因而它最适合于军事单位、政府等上下级界限严格的部门使用。

2 网络灾备架构规划

珠江数码设想规划建设的新型网络结构具备异地容灾备份信号源系统,环形网络构架可解决了现有前端和新建异地容灾系统到各分前端机房需要大量光纤资源的问题,且提高光纤资源利用率,形成大带宽高速骨干核心网络,可承载各类型、多样化、高带宽的多媒体信息业务。其拓扑规划如图5所示,下文在网络、路由、业务、维护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2.1 网络层面

骨干核心网具有安全级别高的特点,采用先进的基于ASON智能光网络的OTN技术来实现,中心站点与容灾备份系统节点采用网状MESH物理网络实现,只要有光缆路由即可保证业务承载的保护能力,极大地提高骨干网络的自愈能力,确保三网融合下电信级业务的需要;同时该网络承载业务容量高,按规划以广州为核心、区为二级机房来构建网络的坚强网络架构,其中以区作为业务接入点,传输容量建成后可达40×40 G,覆盖广州新台址中心节点以及11个区节点。另外,其业务颗粒灵活,新的系统还能提供各种今后将要承载的业务,如STM-64,OC192,FC10G,GE,Any(100 M~2.5 G)等,以满足在三网融合中开通各种业务的需求。OTN网络可采用多环交叉结构,在现有分前端机房中挑选或新建符合要求的二级机房,作为骨干网站点。将骨干站点合理组环,合理设置保护路由,整个骨干环网起到核心业务的传输层的作用,并下连交换机实现3层功能,提高城域网的光纤利用率。还可以将传统分前端机房下挂在二级骨干机房组成小型环网,二三级机房网络可根据业务需求采用PTN/SDH或交换机组网。分前端保持原有设备构架不变,二三级机房可同时下挂CMTS,EPON(GPON),LAN,FTTH等多种接入网形式。

2.2 路由层面

挑选符合条件的地址,建设一套容灾备份机房,或和地理位置较远的其他单位主机房合作,互为备份,同时采用环形网络结构进行环形切换,实现主备系统接替传输,整个网络任意节点间的路由中断也不影响业务的进行,具备全程的路由监控和业务调度灵活性。

2.3 业务层面

现有的高清互动电视和宽带数据两项业务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等)和接入网保持不变,将接口上联至OTN设备,骨干层全部采用波分光层交叉,调度灵活,管理简单,解决网络瓶颈,满足未来高清互动电视中点播业务的高带宽高质量需求。单向广播业务在前端机房打包成IP包,采用IP调制器下移到二级或三级机房进行调制。

2.4 维护层面

利用OTN的大容量电交叉调度特性和RODAM动态光方向分配,在中心网管即可进行各种业务的调整与调度,无须现场人工跳纤。基于SNCP或ASON的保护特性,实现全网、全业务的智能自动保护,提供较为宽裕的维护时间,仅需适时修复故障光缆即可,降低维护压力。

3 网络架构灾备工作原理分析

3.1 前端灾备工作原理

在正常工作模式下,首先要对前端机房进行设备级灾备保护,建立容灾系统作为备份。正常工作时,前端机房运行,容灾系统作为保护。在新规划网络架构中,主备系统到同一用户节点可经过不同的路由到达,如图6所示。

一般情况下,各用户端的信号优先取用主前端机房的信号源,如图7所示。

当前端机房出现故障,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动切换到容灾系统,由灾备前端提供与主前端一致的信号源,从而保证业务正常工作,具体设计如图8所示的灾备前端信号流。

3.2 网络灾备工作原理

新规划的网络架构进行网络级保护,所有二级机房组成大环,三级机房组成小环,形成SNCP环网保护。正常工作模式下,主前端机房到某一区县节点的路由正常时,例如到番禺节点的线路工作正常时,信号通过区县环网正常传输至从化节点,如图9所示。一旦主前端机房到某一区县节点的路由发生故障,例如到番禺节点的线路发生故障,信号流根据网络的规划设计,可功能性地切换到经由白云、花都两节点到达从化节点,保证信号传输不中断,如图10所示。

4 总结

目前,具有容灾备份的网络架构已完成主要部分的建设,由于规划中的部分机房、光纤等基础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未选好址或落实,网络的功能尚在进一步完善中,但该新型的网络结构已发挥异地容灾备份的基础功能,主前端机房瘫痪也可由容灾系统接替传输,任意节点间路由中断也不会影响业务开展,整个网络具备全程的路由监控和业务调度,由于该网络采用OTN网络多环交叉结构方式组网,具有安全级别高、承载业务容量大、业务颗粒灵活、自愈能力强等特点,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光纤资源,解决了现有前端和新建异地容灾系统到各分前端机房所需的光纤资源问题。随着业务的开展及相应规划的落实,该网络架构将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现广州有线电视网络的有效灾备。

参考文献

[1]ITU-T G.872,光传送网体系架构[S].2012.

[2]GB/T20187—2006,光传送网体系设备的功能块特性[S].2006.

上一篇:保安接管方案下一篇: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