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2025-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1

《家用电器》这一课是湘教版实验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上册的第四课,这一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本课的目标是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现代工业设计作品,认识现代工业设计的范围和特点,体会现代工业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由于这一课所涉及的设计范围太广,如果面面俱到,一一向学生讲述,师生都将疲惫不堪。所以我就选取了家用电器中跟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展开,使得貌似冰冷的工业设计课变得更有亲和力。

工业设计类的课实在不好讲,往往是各种新奇图片的罗列,学生在欣赏的时候自是惊呼不断,啧啧称赞,但欣赏过后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更别说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了,他们更是无从下手,一脸茫然。所以设计本课的时候我就学生的实际出发,把不好懂的概念先发在一边,让学生先体会。要直接讲理论,学生会很乏味。就必须从设计手法上加以引导,所以我在授课中通过典型图例的展示,将几个创意构思的类型与方法,巧妙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轻松的了解设计的灵感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他们所喜爱的卡通型,来自于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来自于简简单单的几何形。通过学习,学生不再把创意想象的高不可攀,自然而然的掌握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思维方式:异形同构的设计方式。所以一堂课下来,师生都比较放松,学生的思维也被打开了,设计与创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不少学生的作品都很有新意,很有创造力,连我都深深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打动。

通过这一节课,使我深刻感受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不要一味埋怨学生素质低、能力差,只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到位而已。在教学中应该针对授课内容,认真研究教材、教参和其他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找出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和各个知识点,用一种学生便于接受、容易理解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一一传授,这不但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熟知深会,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喜好有所了解,深入学生生活,才能发现更多学生便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是要付出大量心血的!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2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检修实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实训教学要求是:

1.配合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和验证所学过的理论知识。

2.学会家电产品的选购、测试方法。

3.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见家用电器。

4.初步学会常见家电产品的维修、调试方法。

电器维修基础知识及维修常用工具和方法作为入门篇,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应配以实物展示。如,在讲解常用半导体器件时,应让学生在具体的线路板上查找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等元器件;在介绍电热控制元件时,可以让学生查看一台电饭锅,找到相关的温度控制元件、磁钢限温器;在通用工具的介绍方面,如低压验电器、剥线钳、电烙铁、万用表等学生接触比较多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老师进行针对性讲解,而对割管器、胀管器等学生不经常接触的专用工具需要教师示范操作,也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比如,气焊操作。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讲授好基础维修知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厨房电器和电加热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如电磁灶、电饭锅、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热油汀等。电饭锅的运用最为普及,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电器,尤其是单按键保温型电饭锅,结构简单,工作原理也易理解,学生容易掌握,教师可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章节。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训结合,通过电饭锅实物展示讲解其结构,通过电饭锅拆装演练熟悉其元器件构成,分析电路连接,掌握它的工作原理。然后安排学生分组实训操作,分组训练,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根据现有教学设备,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起来,以达到“以好带差”“以动带静”,激励全体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课堂效果。学生在明确了教学任务,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之后,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正确拆装电饭锅、充分认识电饭锅结构和重要元器件检修后,通过播放一组关于电饭锅常见故障检修视频,让学生了解检修思路,系统地掌握新知识,增强知识迁徙和运用能力。最后将一台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有故障的电饭锅向学生说明故障现象,并让其中一组检修,其余各组观察并进行评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检修思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洗衣机的实践教学可以利用回收的旧洗衣机,通过拆装演示让学生充分了解其结构。其工作原理可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设计,将进水、洗涤、排水、漂洗、脱水、关机这些过程一一展现,各个工作过程中的元器件的动作过程也一并展现,生动形象,不仅便于理解、记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电冰箱、空调器的实训教学可以选用专门的制冷设备实验台,通过实验台的演示操作,让学生认识制冷系统的各个部件,了解制冷系统的组成和管道连接,从而进一步理解制冷原理。通过实验台演示制冷工作过程,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其工作原理,再通过设置故障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其常见的故障现象和产生故障的部位,增强学生对常见故障现象的了解及掌握基本的维修方法。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理解,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将教学做三者合一,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从而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将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家用电器;电视维修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这就对家电维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家用电器与维修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已经在各大中高职院校得到广泛普及。该学科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来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而当前的教学模式虽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目的性强、动态且开放的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利用在《家用电器与维修技术》科目的教学过程中。

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2.1 案例教学法介绍 案例教学法组织原则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后,利用实际案例为教学素材,指导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及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分析过程中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引导法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合理见解,并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

2.2.1 教学案例。以彩电的故障及维修为教学素材,采用接收维修任务单-教师引领-教师维修-媒体播放-情景设计-技能训练的教学流程,使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领、维修、多媒体播放环节可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生的对故障彩电的拆装、维修训练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思想。

2.2.2 教学过程。本次案例教学共由四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①任务单接收。维修任务单显示,彩电开机时,电源指示灯出现异常,遥控及面板按键的控制作用失灵,几秒钟后,家庭漏电保护器出现跳闸情况,再次合上漏电保护器,电视机全无反应。②教师引领。教师接通电视机电源并根据任务单的描述,对故障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引领学生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最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开关电源故障,开关电源故障可导致电视机出现三无故障(三无故障为无图像、无光栅、无伴音故障)。③教师维修。根据待修电视机电源原理图,如图1所示,浏览电路板,找到电源部分。首先对大功率元器件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明显损坏的元件,如电阻是否有烧黑,熔断器有没开路,电容器有没漏液等,再使用万用表测量大功率元件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电容是否有短路,电阻是否有开路,开关管有无短路或开路等。经检查发现保险管玻璃内壁有发黑迹象,进一步测量发现已经开路;异常现象还有限流电阻R11已经變黑,说明流过电阻的电流较大,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大,万能表检测显示电阻值无穷大,说明电阻已经处于开路;根据电路原理图可知,开关调整管Q4与电阻R11可构成回路,R11的超大电流极有可能是由于Q4短路引起的,用万能表的欧姆档测Q4源极与漏极间的电阻,发现为 0欧姆,说明Q4已被击穿。检测工作完成后,对调整管、电阻R11、保险丝进行更换,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正常,电视机三无故障消失。④多媒体播放。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包含由直观生动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到具体实践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像、视频的播放功能,对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型号、拆装和维修过程进行形象的展示,可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教学效果。⑤知识链接。教师根据现有设备,对电视机型号、开关稳压电源的电路进行讲解。读懂电路原理图是解决电视机故障的关键,是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电视机工作原理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掌握开关电源电路的原理图,了解信号流程,并以具体的电视型号为例对电源电路进行拆解,使学生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关键点波形特征、各元件之间的关系、功能及位置;最后引领学生对电视机电源电路进行实物分析。⑥情景设计。教学情境的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情景设计的根本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索精神。完成维修任务后,恢复故障,交换故障机进行再次检查和维修,以巩固自己的维修技能和理论知识。⑦技能训练。技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总结主要是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讨论,以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总结环节可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易错部分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图1 电视机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

3 总结

随着家用电器普及率越来越高,家电维修行业人才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进一步加大了家用电器的维修难度,因此,《家用电器与维修技术》课程在各中高职院校开设较为普遍。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师四辈.家电维修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J].电子制作,2013,12:105.

[2]黄文皓.家电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

09:153-154.

[3]冯庆伟.家电维修专业中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探讨[J].新校园(阅读),2015,01:97.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4

一、公开课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时间: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上午第三节);班级:13级电子(1)班;人员:全体电子备课组教师;这节公开课课题节选于《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第一单元“常用低压电器使用与维修”课题六的内容。教学准备有:交流接触器、指针式万用表、螺丝刀、按钮、导线及学生用的导学案等;

二、公开课反思情况表述如下:

(1)本节课主要预设达到的教学目标:一是对继电器产生一定的总体认识;(包括是什么样的电器?如何实现?主要的功能、定位?有什么优势、分类及工作的条件、范围等等)二是具体掌握热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此知识点是重点内容,望学生学习之后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为其它类别的继电器大同小异,就输入的信号有区别;甚至对后续学习的断路器及电动机控制电路分析的过载保护也有所帮助;)三是热继电器的主要参数和型号表示法;(学习之后能够对热继电器挑选和看得懂铭牌;)

(2)课堂教学中成功做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教学手段创新,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中讲解到重点、难点、疑点时,辅助于具体实物展示分析;学生两人一组也分配一只热继电器;②三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分工明确、教学中学生预习内容明确;③课堂效益较好:对热继电器从主触点、辅助触点、接线、铭牌、型号选择、价格、常用型号都给做了介绍;④对热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讲解详细、示范到位;对热继电器实际拆解、安装、检修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提示到位。

(3)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①感觉教学时间没有把握恰到好处,安排稍紧些;今后,教学内容上可灵活做适当的调整,满足时间的要求。②突破难点受到了场地、学生数偏多的限制和影响。③学生对于实践动手环节,普遍感觉兴趣较高,但缺乏章法和规律性,较随意的性质。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等几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初步了解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

2.知道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向家长了解自己家里的电器名称和用途。

2.录音机、《我家的电器》教师教资源。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景,引出各类电器。

(1)教师将录音机插上电源播放音乐,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说出是通电的原因。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录音机为什么会响?

幼:因为有电。

教师总结:我们家里使用的一些能够方便我们生活、使用电的机器,我们称之为家用电器。

2.借助教学资源了解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等几种常用电器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1)引导幼儿凭借已有经验,自由介绍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

师:你们家里有什么电器?都有什么用处?

幼:我家里有电视,可以看动画片

幼:我家里有冰箱,可以放好吃的。

幼:我家里有洗衣机,可以帮妈妈洗衣服。

(2)结合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师: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幼:这是洗衣机,可以帮忙洗衣服。没有它,我们洗衣服会很慢。

总结:我们每家都有很多家用电器,电脑、电视、电冰箱、微波炉等,这些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3.进行有关电器使用的安全教育。

(1)组织幼儿讨论:使用家用电器有哪些危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幼:不能用手碰插座,不用湿手碰电器。

(2)观看视频,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知识,如不用手指触摸插座接口,雷雨天要关闭电视,洗衣机和电风扇工作时不要用手去摸等。

4.欣赏儿歌,知道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一些方法。

安全使用电器

用电器,结束一定要关闭,不乱开,不乱拆,湿手更不摸电器。

电风扇,扇叶转,一叶一叶像刀片,手指伸进多危险。

洗衣机、微波炉,还有电视、电脑、电冰箱,不能当做玩具玩,安全使用最重要。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2第12~13页,进一步了解电器的利与害,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

幼儿对某些不太常见的电器不太清楚作用。基本都达到目的。

《买电器》教学案例 篇6

一、教材分析: 《买电器》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计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体会算法多样化,提高口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百、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引导分析法、谈话法

五、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具: 图片、计数器 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金老师最近买了新房,想要去买一些电器,谁愿意做小参谋陪老师去?那好,我们就到苏宁电器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买电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买电器》主题图,学生认真观察 1.猜价钱

“这里的电器可真不少呢,我们边看边做猜数游戏吧,老师周末已经向售货员打听过这几种电器的价格,请你们来猜猜。” 师:电扇的价钱是由二个百组成,你能猜出它的价钱吗?(学生回答:200元)“就是200元.”出示200元。

师:你真了不起,再来一个,听好了,冰箱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赶快猜)快接近了,有九个百,六个十组成。(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960元)师:你们可真聪明,(出示960元)来一个难点的,电视机的价格在500元——1000元之间(学生热情很高)生:我猜是600元。

师摇摇头说 :“你这个价钱有点低了。” 生:我猜是900元。师:高了一个百。生:我知道800元。

师:恭喜你答对了。出示800元

师:洗衣机的价钱是一个整百数(700元)比700元少2个百(500元)你们可真能干。

2.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买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视机,一共需要多少钱?(教师出示学生的问题。)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一起读两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列式:500+800=(老师板书)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请大家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合作,探究算法(给三分钟时间学生交流讨论)“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指名汇报,老师板书出各种算法。

(1)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所以500+800=1300,(好,我们用计数器来演示一下看是不是这样)出示计数器 师:看来,你认真思考了.好,谁还愿意来说(2)5+8=13,所以500+800=1300(你也很会动脑筋)(3)800+200=1000,1000+300=1300(你结合了我们一年级学的凑十法)„„

《汽车电器》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篇7

一、汽车电器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包括汽车电器课程在内的很多汽车类专业课程, 都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钩现象;并且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 大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训, 即使开设实训课程的学校也是在理论课程教学完成之后, 才开设实训课程。这种教学安排, 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觉得枯燥而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同时加上时间的原因就导致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上新课, 使实训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1]。目前, 许多院校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理论学习完后接着就是实训学习。但目前出版的教科书没有模块化教学的教材, 理论教学后面没有实训教学的的内容, 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在尝试着使用自编教材进行教学。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现在汽车电器课程内容多数是以各系统教学为主, 对电路分析的教学课时偏少, 这样的课时设计, 使得学生只会在明确故障后对单个系统的维修, 对故障判断及故障分析的能力较弱。例如, 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不运转故障, 假设故障为电磁离合器损坏, 学生较容易判断。假设电磁离合器完好, 故障由线路故障引起, 学生就不会分析判断了, 其原因是对电路不熟, 对电路故障的判断及查询方法不熟。

3、实训课程缺乏实训指导书

随着实训设备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较好的实训设备, 比如一些实训台, 但这些实训台缺乏实训指导书, 各院校使用这些实训台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实训台没能发挥完全的教学作用。

二、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融合

针对汽车电器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 考虑到传统的理论与实训相分离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所教授知识, 因此, 提倡该课程的教学不再按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单独开设, 而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合到一起, 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充分结合。如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开设此课程, 在讲授汽车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时穿插实训教学, 然后再通过课内实训, 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理论知识, 并且会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这样循环下去, 将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也将会改变学生对该课程乏味无趣的看法。

2、进行教材改革

汽车电器一体化、模块化教学的开展,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传统的汽修教学教材, 是分为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的。教材的发行往往较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所以近年各院校提出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理论及实训结合在一起的教材目前还很缺乏。应该鼓励各院校或有关科研机构尽快著出适应现代汽修教学需要的教材, 并出版发行, 以适应汽修教学改革的需要。

3、加强校企合作, 及时跟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由于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每年都有大量的汽车新技术应用在汽车上, 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型号汽车上市。这些新技术的推出, 对我们汽修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跟进汽车新技术, 使我们的教学不落后, 更好的为汽修企业服务, 这是保证我们教学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校企合作。企业能较早的获取新技术的有关资料, 获取新设备维修的案例, 减少了我们研发的成本。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我们及时进行相关课程设计的改革, 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汽修行业的需要。

总而言之, 对高职类院校汽车电器这门课程, 应进一步加大对教学改革的研究, 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 调整适合汽修行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教出适应汽修行业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吴君、郑尧军、陈开考、陈立旦、蒋璐璐:《高职汽车类专业实物教 (学) 具研制实践》, 2008。

对电子电器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探讨 篇8

【关键词】大胆创新;产业结构;市场经济;教学模式;实用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发展,作为专门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职业学校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逐渐改变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教育方式,正以特色、与时俱进的步伐向前迈进。那么,如何对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呢?

随着电子电器种类的增多,又不断涌现出新产品,尤其是新器件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不断带来新的技术改革。这样一来,为了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电子电器业中的专业人才,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改革

很多电子电器维修的教材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由于理论知识过深量过大,重点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当前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实际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目标制定上就应该把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放在首位,以满足任各企业电子电器技术维修一线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进

1.为实用删繁就简

它是指应当承认理论知识系统的相对不完整性,精简理论知识,降低理解的难度。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及部分过时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辅以必要的定量实际维修例子。例如:在讲解制冷空调基础时,对于热力学定律的公式推导及计算可以考虑删除,因为在维修中只要了解掌握定律内容就可以。因此,培养学生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职业技能的获得和职业经验的积累。

2.为实际操作拓展知识面

电子电器维修要求的知识面要广,比如在维修冰箱时既要掌握电气焊工艺,也要求要掌握制冷系统知识和电工技能。如在修理洗衣机时检修到是电机故障时就需要更换电机,由于紧固电机的连接轴上的螺丝生锈,拧的过程中断在里面,造成无法拆卸,这时就要运用钳工的知识先用电钻钻出生锈螺丝而后在用牙攻攻出牙纹,这样就能更换电机了。从这些例子说明光靠一两个专业技能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拓展其他技能进行讲授,因此在电子电器维修教学中应适时拓展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技能。

3.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

教學应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教材,整合教材,尽量介绍与实践相联系的知识点。例如,在介绍空调器原理与维修时,对于窗式空调目前处于淘汰电器,不必过多的介绍。应侧重对分体式空调进行详细的介绍,因为市场上主要以分体式空调为主,同时也是维修市场的趋势。在介绍故障维修时可以结合模拟故障进行维修。

4.为迎合新产品的出现勇于探索和创新

电子电器维修应尽可能跟上产品的发展,引进新的知识,针对各种电子电器产生的各种不同故障进行分析,突出学生探索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1.实物演示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电器产生的故障提出问题,采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析。

3.项目教学法

在任务的学习计划书的准备、设计阶段及在分组学习、实物模拟和成果展示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都能很好的学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具体的过程是通过展示电器故障案例,对故障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再具体进行操作,操作后在操作一次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分析案例是比较重要的,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以往的知识点进一步掌握,并通过旧知识点引出新的知识点。在这一环节中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就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两个部分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的程度。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这一环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针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

四、教学手段的改进

1.电化教学

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能将教学信息很快的展现,提高了效率。而利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可演示实际讲授中无法演示的故障维修过程,这也是根据电子电器专业课程信息量大的特点所要求做到的。

2.实训

为了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到维修技能,毕业后能独立顶岗实习。我们联系了多家电器维修售后服务部,利用周末时间,让学生实地实训。在售后服务内,学生将见到许多品种的电子电器和不同的实际故障,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学生分组自觉主动训练,这是在实验室内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3.帮带模式

帮带模式即教师先带几个优秀的同学进行维修示范后,再由这几个同学分组进行帮带其他同学教学手段。由于电子电器维修教学中会存在电器产品结构紧凑,无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同时看到教师的维修过程,因此在一些实训课中,采用帮带教学手段,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广度,提高技能教学效率。

五、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应体现两个面,一方面要全面考查,包括对各种电子电器产品工作原理的理解和产品使用操作技巧,以及维修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采用:口头提问; 平时实训作业,如操作使用电子电器产品的技巧; 课堂实训练习;阶段小测;期末综合性考核。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及时发现学习的不足,不断努力,教师也会从中及时反馈,以便改进教法。

经过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的改进,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最后对教学体系的优化,能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器维修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中职学校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六、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让学生爱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的最关键的一环。通常情况下,学生开始学习专业由于好奇都会保持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教法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从最简单的实验做起,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乐学

就是指学生把学习当作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能主动的参与学习,勤学、乐学。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升华到审美愉悦的境界,在乐趣中开启智慧。

(1)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信心,鼓励学生成为自己独特知识结构的建构者。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并积极主动的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的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为学生自己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在快乐中学习。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不取决于你背诵记忆老师传授内容的能力,而取决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构建相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及经验体系。教师在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一种快乐、积极乐观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

(3)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在培养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也要认真贯彻实施这一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学会创新,善于创新,积极创新。创新的前提是:“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善于思考和发现。”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教无定法但有法,对于上述电子电器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应该综合、灵活运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性电子电器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臣.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方法[J].职教论坛,2004,(12)

[2]戴元富.论在中职电子电工技能教学中乐学理念的构建[J].成才之路,2009,(17)

[3]曾庆珠.高职教育之感想—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之本[J].科技咨询,2006,(29)

[4]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广东人民出版社

[5]麦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新世纪出版社

公开课《买电器》教学设计 篇9

锁阳城中心小学

赵海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实物卡片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咱们先来做几道练习。

1.口算(以开火车形式口算)2.看计数器填空

二、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最近搬了家。今天,他们全家要到商场买电器,咱们和淘气一块去,好吗?

(一)揭示课题——《买电器》

请看,商场里面有许多的电器。(教师课件出示: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电扇的图片。)

(二)猜一猜

同学们,每种电器的价钱是多少呢?请你猜一猜。

1.洗衣机的价钱是1个整百数,它在400元和600元之间。(500元)2.电冰箱的价钱是由9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960元)3.电视机的价钱相当于8张100元的人民币。(800元)4.电风扇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数是2,十位和个位都是0。(200元)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提问,学生汇报。

2.探索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共花多少元?

(1)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2)板书:500+800=(3)小组讨论:计算“500+800”你有什么好办法?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4)各小组展示算法。你们小组有什么好办法? 3.动手做一做

分小组动手操作,用100元实物卡片指导学生数一数,得出500+800=1300。

4.课件演示计数器500+800=1300的过程。

5.试一试: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请你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两道问题。

(1)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2)一台电冰箱比一台电视机贵多少元?

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四、数学游戏

同桌讨论交流,分组比赛,看哪组说的又多又准确。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正确地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算式了吗?大家课下可以互相出题,并一起讨论、解决。

六、板书设计

买电器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10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1、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2、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结构:先观察构造图再实物观察。(3)原理:播放视频《电磁继电器》。

(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 家用电烤箱;教学实验装置;电子信息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03-0094-02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raining Devices for Household Electric Oven Teaching Experiment//Zhao Ming

Abstract Explains the structure of household electric toaster and how it works, a kind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provided for educational use oven of experimental and practical device, the device applicable 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in secondary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use electrical appliances.

Key words household electric toaster; teaching experiment analytical;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urriculum

Author’s address Wuwei Occupational College, Wuwei, Gansu, China 733000

1 电烤箱结构

电烤箱由箱体、箱门、发热器、调温器、功率选择开关、定时器及一些附件等组成[1]。

1)箱体。由内、外壳构成,内外壳之间有保温材料起隔热作用。外壳表面喷漆;内壳又称烤室,表面镀铬,两侧设有3~4层烘架。

2)箱门。箱门上嵌有一块耐热钢化玻璃,可用于观察食物的烘烤状况。箱门上装有拉手,下端两侧装有弓型铰链,能使箱门自动关闭。

3)发热器。常采用远红外管状电热元件或远红外石英玻璃加热管。由于石英电热管外形洁净、体积小、热效率高,受到广泛应用。

4)温度调节器。常用双金属片调温器,它通过双金属片的形变与恢复来控制触点的通断,使发热器间断发热达到恒温目的。转动转轴能在50~250 ℃范围内调节温度。

5)定时器。常用钟表结构定时器,外形利用发条走时,走时开始,电路接通;走时结束,触点分开,电路切断,同时发出铃声提醒用户。

2 工作原理

图1[2]是自动调温定时电烤箱电原理图。电路中,XP为电烤箱的电源插头,PT为定时器,Tθ为调温器,SA为功率选择开关,EH1-1、EH1-2为上加热管,EH2-1、EH2-2为下加热器,R为限流电阻,LED为指示灯,M为风机,SQ为门控开关。功率选择开关有5个档位:当功率选择开关SA处于“关”档,无论定时器和调温器处于何种状态,上、下加热器都不发热;当转动定时器PT和调温器Tθ时,接通电源,指示为LED亮,此时功率选择开关转至“烘烤”档,SA(B1)处于接通状态,上加热器EH1-1、EH1-2发热;当功率选择开关转至“烘焙”档,SA(B2)处于接通状态,下加热器EH2-1、EH2-2发热;当功率选择开关转至“猛火”档,SA(B1、B2)均处于接通状态,上下加热器EH1-1、EH1-2、EH2-1、EH1-2同时发热;当功率选择开关转至“猛火&热风”档,SA(B1、B2、A2)均处于接通状态,上下加热器EH1-1、EH1-2、EH2-1、EH1-2同时发热,风机启动。当电烤箱的加热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调温器Tθ自动断开电源,发热器停止发热;温度降至预定温度时,调温器接通电源,发热器重新发热,从而使电烤箱恒温。当定时器走时终了,触点开关自动断开回路电源,并发出铃声,表示烘烤完毕。

3 电烤箱教学实验装置

目前电烤箱已成为人们生活常见的家电产品,作为家电产品的电烤箱已进入各类职高及培训学校的课堂,目的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家电制造、维修和服务的技术工人。研发一种可供直观演示,易于掌握电烤箱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教学实验、常见故障的模拟与检修和技能考核的电烤箱教学实验箱,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突出实践技能教学特色,具有现实意义。该实验箱由箱体底盒和面板组成。箱体面板上印制电气原理及接线图,在原理图对应位置安装电烤箱的电路部件,设有器件连接插孔,配置连接导线,学生通过导线连接插孔能够全面模拟和进行电烤箱的工作过程及常见故障的模拟与检修。

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各类职业学校电类课程中教学使用。图2为箱体面板布局图。

图2中,10-面板,11-上发热管,12-下发热管,2-温控器探头,31、32、33、34-电热管安装瓷座,4-风机,51-定时器开关,52-温控器开关,53-火力选择开关,61-保险管,62-指示灯,63-安全开关,71、72、73、74、75、76、77、78、79、710、711、81、82、83、84、85、86-连接插孔,91-把手I,92-把手II,FUSE-保险管电路,SQ-安全开关电路,R-电阻器电路,LED-指示灯电路,EH1-1、EH1-2、EH2-1、EH2-2-发热管电路,PT-定时器开关电路,Tθ-温控器开关电路,SA-火力选择开关电路,E-接地电路,N-零线电路,L-火线电路。

4 电烤箱教学实验箱工作模式演示

使用时,首先将220 V交流电由电源供电输入插孔711输入,闭合安全开关63,此时本装置处于准备工作状态。将器件连接插孔71、72、77、78、79、710、81、82、83、84、85、86按图3所示连接,此时本装置处于电烤箱模式待机状态。

将定时器开关51的时间设定为15分钟,温控器开关52的温度设定为125 ℃,功率选择开关53具有关/烘焙/烘烤/猛火/猛火&热风五档。

1)当功率选择开关置于烘焙,下发热管12工作。当电烤箱内的温度升至125 ℃时温控器开关52断开;当工作时间达到15分钟时定时器开关51断开;当温度低于125 ℃时温控器开关52重新闭合,下发热管12再次工作;当工作时间达到15分钟时定时器开关51断开,电烤箱停止工作。

2)当功率选择开关置于烘烤,上发热管11工作。当电烤箱内的温度升至125 ℃时,温控器开关52断开;当工作时间达到15分钟时,定时器开关51断开;当温度低于125 ℃时,温控器开关52重新闭合,上发热管11再次工作;当工作时间达到15分钟时,定时器开关51断开,电烤箱停止工作。

3)当功率选择开关置于猛火,上发热管11与下发热管12同时工作。当电烤箱内的温度升至125 ℃时,温控器开关52断开;当温度低于125 ℃时,温控器开关52重新闭合,上发热管11、下发热管12再次工作;当工作时间达到15分钟时,定时器开关51断开,电烤箱停止工作。

4)当功率选择开关置于猛火&热风,上发热管11、下发热管12及风机4同时工作。当电烤箱内的温度升至125 ℃时,温控器开关52断开;当温度低于125 ℃时,温控器开关52重新闭合,上发热管11、下发热管12及风机4再次工作;当工作时间达到15分钟时,定时器开关51断开,电烤箱停止工作。

5)当功率选择开关置于关,电烤箱停止工作。

本装置既可单独作为实验箱放在桌面上使用,也可在实验箱上设置挂钩,并通过挂钩挂在立式实验台上使用。

5 电烤箱不发热故障检修演示

1)检查插头插座是否损坏,若正常,检查电源线是否折断,用万用表可检查出来;若折断,接牢断线或换新线;若插头插座接触处氧化不导通,可修理或更换新件。

2)检查定时器是否损坏,若损坏,多数是因开关触点烧蚀或氧化不导通所致。若修不好,则更换新件。

3)查温控器是否损坏,常因接线片上的接头氧化或动、静触点氧化不导通,可进行修理或更换坏件。

4)检查功率选择开关。若凹凸轮磨损,触不到动触片,或动静触点氧化不导通,应修理或更换。

5)以上均无故障,可进一步检查管状电热元件,有可能是引棒接插端子氧化松动,接触不良,用万用表即可检测出电阻无穷大,可修理或更换新品。

参考文献

[1]黄签名,黄鹂.家庭厨用电器使用与维修[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篇12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影响结果。在选择教学理念时,要统筹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的机械、电工、电子学科只有浅显的学习,而对课程所涉及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未予考虑。要想让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熟悉汽车电器几大系统的结构,理解好几大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器的维修技能,靠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显然无法完成这一目标。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组织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使枯燥的讲解形象化、干涩的理论生动化,摒弃了以灌输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弊端,实现了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打开高效学习的钥匙,教师和学生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实际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归纳法

在学习点火系统单元内容时,教学内容的相似性较大,要学生逐一掌握教学内容,学生会觉得繁杂和烦恼。采用归纳教学法,能帮助学生理清脉络,简化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普通电子式点火系统的电路结构可归纳如图1所示。

由图1看出,三种点火系统的组成环节相同,包括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五个组成部分,工作原理雷同,工作过程相似。点火开关负责接通点火电路,蓄电池电流经点火开关和点火线圈到达点火控制器的功率管。当发动机转动时,点火信号发生器送出点火控制信号,点火控制器功率管导通,形成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初级线圈储能。当信号消失时,功率管断开,初级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并经互感在次级线圈上得到高压,经高压引线送到火花塞,产生跳火。区别在于点火信号的产生分别由磁感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完成。

2.对比法

在对点火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时,可采用对比法将不同类型的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一个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巩固学习内容。

由图2可见,传统触点式、普通电子式、计算机控制式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区别体现在两个环节:

(1)点火信号发生器。对于传统触点式发出点火控制信号的是断电器凸轮轴,对于普通电子式产生点火控制信号的是磁感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对于计算机控制式则是ECU或ECM。

(2)点火控制器。传统触点式是断电器触点,而对于普通电子式和计算机控制式则是点火模块。

3.启发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使教学深入浅出,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信号系统转向与警告教学中,教师首先将转向信号电路分析透彻,然后由学生分析警告电路。

转向信号电流路径是:电源→点火开关→闪光器→转向开关→信号灯。在要学生分析警告灯电路之前,给学生讲清楚这两个信号电路有共同的组成部分:电源、闪光器、信号灯。不同部分是转向用转向开关控制,警告灯电路用警告灯开关控制,警告灯用的是常电源,转向信号用的是点火开关电源。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分析出警告灯的电流路径:电源→警告灯开关→闪光器→信号灯。

4.对号入座法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由于涉电基础课学时少、内容多,故电学知识薄弱,当分析点火系统电路时会感到相当困难。在教学中可运用对号入座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直流升压器、触发器、晶闸管等组成,如图3所示。

图4为电容储能电子点火系统电路图。讲解其工作原理时,将电路元件按组成环节对号入座装进每个单元,这样有助于理解电路中单个元件的作用和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对图4而言,电池符号代表蓄电池,S代表点火开关,T、L1、L2及外围元件组成振荡器,将直流变为交流,并和L3、D1构成直流升压器。C2为储能电容,SCR为晶闸管,G、D2组成触发单元,N1、N2为点火线圈。

三、突出的教学能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身为专业教师,担负讲解知识、传授技能的重任,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

(1)深厚的专业积累。汽车电器教师需要有跨学科的学识水平,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提炼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2)自身的学习意识。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性能的日益提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汽车电器专业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比如,由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安全气囊)发展到主动安全技术(防碰撞系统)和现在的汽车远程监控技术(车联网),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3)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从事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必须打通传输通道,以恰当的语言、灵活的方法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老师的角色相当于一个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素养,还要有高超的现场组织能力,让学生在你的导演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丰富的教学手段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单纯讲解适应于简单了解性的内容。随着职业院校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实物教学已基本具备条件,对于熟悉汽车电器的结构和工作结果大有帮助。但对于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则更为合适。比如,用Flash呈现多缸汽车点火过程,能清楚地看到电路的电流流向和高压的分配过程,生动地显示火花塞的跳火情况和点火顺序。

五、强大的课后支持

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环节固然重要,但课后巩固也不可忽视。课后的学习支持包括职教新干线的空间答疑、辅助学习资料的上传、课后作业讲解等。

影响“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当然还有很多,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发力。从教师的角度讲,秉持教学理念为先导、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学能力是基础、教学手段是辅助的态度,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尽心尽力做好教学各环节,才能有力提高“汽车电器”的教学效果。

摘要:由于“汽车电器”课程涵盖的学科范围广,学生学习难度大,怎样提高教学效果是该课程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提高“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提高,汽车电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段忠蕾.怎样提高《汽车电器》教学效果[J].现代教育,2012,(9).

上一篇:《米开朗琪罗传》读书心得下一篇:团队建设与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