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教育学概述(精选3篇)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
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2、青年初期(14、15岁-
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1)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 “印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网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同一心理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是指心理发展的()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看见路上的垃圾绕道走开,这是()
A.正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惩罚 D.消退
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5、个体为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贝尔的说法属于()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外部学习动机
6、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自尊需要
7、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8、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A.关于企鹅的定义 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 C.名人的自传 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9、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主要靠视觉控制的阶段是()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要作用?()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小红在阅读课文时,对其中重要内容作划线标记,运用的是学习的()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2、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13、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4、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5、“杀一儆百”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主要属于()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正强化
1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代币奖励法 D.示范法
17、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8、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9、在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想了解学生的外语程度,以便安排教学,需要什么测验?()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20、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A.表达能力 B.知识水平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 D.组织能力
二、填空题
1、具有追求成功倾向的学生,通常多选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 %的任务。
2、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_______。
3、研究表明,与适度学习相比,学习某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_ 时,记忆效果最好。
4、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心理学家马杰认为,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________、________以及行为标准。
三、简答题
1、简述桑代克的理论及教育意义。
2、简述桑代克的理论及教育意义。
3、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
4、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是什么?
5、试运用品德心理的有关观点分析:为什么有时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品德观念教育,但收效甚微?
四、论述题
1、怎样培养学生群体凝聚力?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时间最长,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2、【育萃专家解析】C。表现为不同心理发展速度不同,也表现为同一心理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样。
3、【育萃专家解析】B。
4、【育萃专家解析】D。一定在行为后再强化才有效果。
5、【育萃专家解析】A。
6、【育萃专家解析】B。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安全。
7、【育萃专家解析】A。
8、【育萃专家解析】D。程序性知识。
9、【育萃专家解析】B。模仿。模仿阶段主要靠视觉控制,整合阶段逐渐过渡到动觉,熟练阶段基本上视觉控制。
10、【育萃专家解析】D。
11、【育萃专家解析】B。
12、【育萃专家解析】(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B、复述策略。
13、【育萃专家解析】B。对问题的准确表征。理解问题就是借助于个在的具体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表征。
14、【育萃专家解析】C。初中阶段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15、【育萃专家解析】B。
16、【育萃专家解析】B。
17、【育萃专家解析】B。
18、【育萃专家解析】B。
19、【育萃专家解析】C。配置性评价,即准备性评价,摸清学生现有水平以便安排教学。
20、【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50。
2、【育萃专家解析】过度学习。
3、【育萃专家解析】150%。
4、【育萃专家解析】变通性、独创性。
5、【育萃专家解析】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与反应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而联结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盲目尝试、不断地淘汰错误反应、保留正确反应的渐进过程。在尝试--错误学习过程中,应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这个理论对于人类学习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小学生的学习很多都是通过尝试错误实现的,它特别强调“做中学”。(1)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是终生不忘的。
(2)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3)加强合理的练习。
(4)任何学习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
2、【育萃专家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与反应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而联结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盲目尝试、不断地淘汰错误反应、保留正确反应的渐进过程。在尝试--错误学习过程中,应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这个理论对于人类学习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小学生的学习很多都是通过尝试错误实现的,它特别强调“做中学”。
(1)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是终生不忘的。
(2)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3)加强合理的练习。
(4)任何学习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
3、【育萃专家解析】(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育萃专家解析】主动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5、【育萃专家解析】(1)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提高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的参与、受影响。
四、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c)。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D)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3.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B)。
A.推行回归教育B.实施终身教育 C.改革正规教育D.发展成人教育
5.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B)。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6.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D)。
A.是同一种活动
B.方向一致,但课外活动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
C.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一致
D.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致
7.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C)。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8.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A)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五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9.请问下列哪一项叙述跟“设计教学法”有关?(B)
A无须教师辅导B.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
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D.各学科均能适用
1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C)。
A.班主任工作B.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C.政治课教学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11.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12.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C)具体表现。
A.能力B.品质C.意志D,气质
13.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是我国古代(C)。
A.孔子B.孟子C.墨家D苟子
14.擞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B)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B专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1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16.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A)。
A.发展学生个性B.促进温故知新
C.力Ⅱ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
17.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B)。
A.教育条件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D.物质条件
18.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
1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
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
2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叉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1.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社会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D)。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2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_劳动起源说
23.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C)。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B.教师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D撤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24.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f B)。
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成就意识D.创新意识
25.新课程改革倡导(D)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26.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迁移可分为(A)。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7.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8.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C)。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29.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A)。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D擞师缺乏爱心
3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
31.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C)。
A.瞬时作用B.长期作用C.直觉作用D.理智作用
32.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f D)。
A.特殊良心B.个人良心C.职业良心D.一般良心
33.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是(A)。
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制
34.《民办教育促进法》属于(D)。
A.行政法规B.规章C.单行条例D.法律
35.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A)。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
二、辨析题
36.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37.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38.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论述题
39.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40.试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
4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I作.他有感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2-,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Fg.、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试从正确的教师观角度,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42.19世纪束,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
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我痛l心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43.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
问题:分析这段话中的教育现象。
44.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职位.抛开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他那“捧着一颗。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教师招考教育学概述】推荐阅读:
教师招考教育理论10-12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10-17
福建省教师招考公告06-22
教师招考体育专业试题11-10
教师招考面试题及答案09-12
幼儿教师招考专业知识11-08
福建教师招考音乐面试成功经验11-14
教师招考小学语文教学法小抄09-16
2024政法干警招考公告11-10
招考工会专职社会化工作者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