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诗歌(精选7篇)
一、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况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也是高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常讲“又红又专”, 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近些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各高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引发我们的思考, 比如: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结合新时期特点,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在教学方法上, 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还缺乏时效性。目前的教学还是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 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联系学生的实际, 使“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在考核方式上, 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如何能够较为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
在部分高校的教学过程中, 还存在着不顾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理想信念教育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唱高调”, 使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虚空”感。比如, 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远大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往往是宣讲一些课本上的内容, 没有能够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此外, 青年人喜欢憧憬未来, 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喜欢追求理想的生活, 但是目前对于未来的生活缺乏实际的体验, 导致了学生的内心憧憬与理想信念的教学标准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这会使青年学生们感到“虚、空、远”。导致了理想信念教学在实际大打折扣。
二、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科学理论现实指导作用较低
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发挥高职院校的教学作用, 提高教学使用价值才可以保证高职理想信念教育方式的创新, 只有通过高职理想信念教育方式的使用价值改善才能让学生和老师都体会到理想信念教学的真实用途。目前, 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是指导我国坚定不移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但是现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这些理论的信任感, 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只是“进了教材”, “进了课堂”, 而没“进头脑”, 在未来要提高科学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 提高科学理论的指导价值。
(二) 理想信念教育主体单一化
如果把“教育者主体”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 就会出现“我讲你听, 我打你痛”的单向式灌输的教育模式, 从而产生不分对象的“一锅煮”的弊端。长期以来,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被认为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者向大学生灌输既定的思想观念、理论、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 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
(三) 网络媒体环境的不利影响
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特点, 所以容易导致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疏离。长此以往, 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导致部分大学生的自我封闭, 削弱其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 甚至诱发一些大学生的破坏欲望, 从而增加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难度, 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力有待强化
从总体上来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是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与作用, 积极开展教学工作, 把教书和育人结合在一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第一,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 科研水平不高, 这些是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第二, 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专职化队伍, 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有些辅导员学历层次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 职责定位不明确, 工作方法较为滞后, 队伍建设不稳定。
(五) 部分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代的青年大学生对自身的任务和历史使命感觉较薄弱, 对待共产主义发展的远期目标不明确, 而且学生们逐渐了解到了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不能掌握好未来共产主义发展的责任, 对待发展存在不明确心理。这些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目标与实际生活关系太遥远, 远不可及, 高不可攀, 是一种飘渺的摸不到的理论知识, 对于学习共产主义思想来说青年一代还欠缺在内心中的一种坚定不动摇的信念教学。实实在在的生活与共产主义思想结合出现了问题, 不能很好的结合到一起。此外, 大学生自身对社会理想发展与认识存在不足, 不能认清当前的发展环境, 缺乏历史使命责任感, 对社会主义的前景认识存在一定障碍。
三、优化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师生互动
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 分别构成了互为客体指向的两个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循环圈。所以, 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大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的双向互动中才能使它的效果最大化, 从而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二) 维护好理想信念教学环境
加强环境建设, 是优化理想信念教学的有力保障, 这其中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学习氛围、人际氛围、竞争氛围、合作氛围等等。要形成在校内“讲正气、树新风、讲学习、讲奋斗”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学校内党员队伍建设, 共产党人谈思想、办事情, 都要从有利于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出发, 大学生周围的党员教师和领导干部更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必须以党性原则和党章的要求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做到事业在先, 无私奉献, 勇于同一切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三) 教育内容具体化, 理论联系实际
要使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创新及改进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理想信念教育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实, 及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说明。教育者只有运用创新和改进后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才能随时应对大学生所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 使他们相信理想的真实性, 对理想信念持正确的态度, 确保他们理想信念的确立和深化。此外, 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要充分体现个人理想教育与社会理想教育相结合。要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教育, 在社会理想的指导下,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四) 增强针对性, 把握规律性
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改进不能是任意的, 必须有针对性, 必须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对于大学生而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而对于教育者来说, 我们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紧抓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找准症结, 把握规律, 为他们排疑解惑, 解决他们的思想实际问题, 认真去探讨能受到大学生欢迎和接纳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五) 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舆论引导
网络宣传作为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 是一种最广泛的红色信息宣布渠道, 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理想与信念教学的推动能力, 也可以获得理想与信念的教学新思路。改善了理想与信念的发展特点。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形成网上网下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将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汇总, 一一举例说明, 利用理想与信念的教学引导思想提高教学目标的要求与教学标准。进入新媒体时代, 言论闸口拓宽, 信息来源多样, 形形色色的“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 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加强舆论引导, 净化舆论环境, 掌握舆情主动权, 需要借重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新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特别是当涉及到一些热点、敏感事件时, 不仅会加速传播, 而且还会加倍放大。我们应该真诚倾听学生呼声, 真实反映学生愿望, 真情关心学生疾苦, 多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
(六)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校要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平台, 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加强和完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区别, 不能凡事都要找辅导员, 只有这样才能使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更好地去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良好的实效。此外, 还应该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吸引力。要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吸引力, 重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创造物质条件和制度保证, 切实关注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校要把辅导员明确纳入到教师编制, 切实做到对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一视同仁。在辅导员的晋升问题上, 学校要为他们提供提升发展的平台, 在党政后备干部的选拔中, 要给与辅导员适当的名额和机会。
注:本文属于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的差异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摘要: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也是高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科学理论现实指导作用低, 理想信念教育主体单一化,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淡化, 网络媒体环境的不利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力有待强化, 部分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等。为了优化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师生互动;维护好理想信念教学环境;教育内容具体化,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 把握规律性;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舆论引导;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钟发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 《莆田学院学报》, 2010, (9) 。[1]钟发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 《莆田学院学报》, 2010, (9) 。
[2]宋振文:《论高校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 《辽宁学院学报》, 2010, (5) 。[2]宋振文:《论高校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 《辽宁学院学报》, 2010, (5) 。
[3]江波:《新时期大学生实现理想的因素》,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3]江波:《新时期大学生实现理想的因素》,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4]肖继军:《新时期我国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4]肖继军:《新时期我国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
他就是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代动力学专家刘昌孝,一位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药物动力学科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苦涩的童年艰难的求学
1942年5月15日,刘昌孝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文明乡茶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2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他与父亲相依为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茶园村距离永兴县城有30多公里,相当偏僻,且土地贫瘠,资源缺乏,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刘昌孝的父亲深深懂得:穷不读书,穷要不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永兴解放后,父亲把7岁多的刘昌孝送进了茶园小学,让他接受启蒙教育。没有过母爱的他,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4年初小后,他进入方圆10公里之内有名的板梁高小。高小毕业,在当地算得上是个文化人,但刘昌孝不满足,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永兴第二中学读初中。进入永兴第二中学后,刘昌孝迎来了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他开始寄宿,衣服破了自己补,脏了自己洗。每逢寒暑假,他都从学校步行回家,帮父亲做些家务劳动,放牛、打草、砍柴样样都干。1958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永兴一中读高中。
矗立在便江之滨的湖南省重点中学永兴一中,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学校可歌可泣的革命传统、引人称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实严活”的校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刘昌孝。高中阶段,恰遇国家严重经济困难期,生活更为艰难,正处于身体迅速成长的刘昌孝,不得不与大多数同学一样,把草根树皮、野菜等凡能吃的东西都用来填肚子。当时学校条件很差,教室光线暗淡,嗜书如命的他,眼睛越来越看不清楚。他知道家庭拮据,没有开口要父亲配眼镜,任凭视力直线下降。这让他失去了参军入伍进入哈军工的机会。
不懈的努力加上天资聪慧,刘昌孝读书成绩一直出类拔萃,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骄傲。但多舛的命运总是捉弄他,1960年6月30日,父亲由于食用代食品中毒突然离开了人世。这对刘昌孝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父亲是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仅走过短短的43年人生,他号啕痛哭,眼泪哭干了。
刘昌孝直面命运的挑战,没有被打倒。他知道,只有以更加努力地读书,只有以更加优秀的成绩来报答离他而去的父母。他参加勤工俭学,在湘永煤矿挖过煤、修过铁路公路,解决生活费用。
三年寒窗苦读后,刘昌孝开始憧憬着大山外的生活。他在填报志愿时,志愿表上5个志愿他全填了北京的大学,最后被第一志愿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录取。
永兴一中成为刘昌孝人生辉煌的起点。消息不胫而走,茶园村沸腾了,文明乡沸腾了……左邻右舍纷纷向刘昌孝投以羡慕的眼光,纷纷谈论着刘昌孝不可估量的前途。刘昌孝却没有太多的高兴,面对录取通知书,他最着急就是筹措路费。无奈之下,他卖掉了迁户口的150公斤稻谷,买了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
1961年9月,刘昌孝离开茶园村,走出大山,登上了北去的列车。过长江、黄河,他终于跨进了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大门。系主任王序、系辅导员程铁明知道刘昌孝这个来自湘南山村孩子的家庭情况,对他特别关心。刘昌孝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而放松自己,他把4年的大学生活作了精心周到的安排,天天过着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同学们都称他“书痴”。大学期间,他没有流连北京的名胜古迹,仅回老家一次。每年的寒暑假,他都搞勤工俭学,打扫锅炉房、疏通地下管道等脏活累活他也毫无怨言地干。
1965年春节过后,刘昌孝由我国著名的药剂学家何茂芝教授带领留在北京实习。他与其他同学一道,根据哮喘片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了“影响片剂崩解时限的因素的研究”的课题。论文报告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后来被厂方采用。何茂芝对他们的报告给予肯定,这份论文研究报告刘昌孝至今还保留着。
实习结束后,刘昌孝被分配到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在“文革”前夜,刘昌孝实现了由学生到科研人员的转身。
步入医药研究的殴堂
随着“文革”风暴的不断蔓延,进入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不久的刘昌孝,来到山东新华制药厂“向工人阶级学习”,当了一名工人。在车间,最苦最累的活他争先恐后地干,经常全身黑平乎的,像下过煤窑。他还背过离心机摔过很重很重的“大绿包”。在此期间,刘昌孝深深地懂得制药的艰辛。
一年后,刘昌孝重回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尽管“文革”浪潮不断,但除3次组织红卫兵到天安门外,刘昌孝的研究工作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一直专注于药物研制,主要生产“三素一磺”即抗菌素、维生素、激素类药物和以磺胺药为基础的合成药。
当然这些药物大部分都是仿制的。1968年,早年留学归国的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家祥(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创新药物研究,其中就有刘昌孝。但是在把新药推向临床之前,还得考虑如何制订一个科学的详细方案,是注射还是口服,每次多少剂量,多长时间给一次为好等等。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新药,需要了解它们在体内是如何变化的。
时年仅26岁的刘昌孝组织了3位科技人员开展药物体内过程研究,查阅了一些资料,建立了分析方法,并用数学模型和动力学参数表达药物的体内动态变化。这是中国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开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揭示新药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像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并根据数学模型提供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在动物体内进行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提供依据。
此项研究在国内没有先例,国外也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起步的,没有文献可供参考,没有现成的模型,一切要从头摸索。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在沈家祥的支持下,刘昌孝组建了简陋的实验室。这是我国国内第一个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刘昌孝默默地开展这项开创性的工作。没有液相色谱仪,大量的生物样品进行层析柱分离,再用紫外分光仪测定:没有计算器,成千上万的密密麻麻的数据一个一个地笔算。他在老鼠、狗身上都做了很多实验,检查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排泄对其中的影响,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衰变花了多少时间等,并建立起数学模型。1年后,实验室用药代动力学研究了
3个新药,最后2个上了临床。
1969年,根据中央的“一号命令”,在北京的国家研究机构要求15天内搬出北京,就这样,在军管会的带领下,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被赶到湖南的“三线”地区邵阳。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部分南迁湖南后更名为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刘昌孝的爱人也在研究院,根据研究院双职工必须南迁的规定,刘昌孝全家三口来到邵阳。药代动力实验室也整体搬迁至邵阳,从盖实验室到动物房,再到实验设计,刘昌孝都亲自动手,他坚信药代动力学研究很有前景。
在邵阳期间,刘昌孝做了不少事情,也出了不少的成果。
1973年,刘昌孝带着一床铺盖、一盏油灯,一摞稿纸和几本书来到了湖南洞口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住在牛棚里,这牛棚名副其实,一头大水牛与刘昌孝同处一室,夜夜为伴。他白天劳动,到了晚上,大水牛招“蚊”引“蝇”,他只能躲在蚊帐中,点起煤油灯翻查资料,阅读书籍。尽管当时各种科技刊物和图书出版都停止,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刘昌孝却执意要把自己在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的体会和经验写出来。一旦下定决心,他立即动笔。凭着不屈的信念和毅力,20多万字的专著《药物代谢动力学》初稿1974年终于完成,此时刘昌孝年仅32岁。在当时的氛围下,刘昌孝不得不把书稿压在箱底。
1978年,科学的春天终于来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从邵阳至长沙的火车上,刘昌孝邂逅了湖南科技出版社年轻的尚华明编辑,双方一见如故,对方提出为刘昌孝出版专著。经过两年的补充、审定和校对,1980年,国内第一本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终于问世了。世界上第一本药物动力学专著Cibaldi所著的《药物动力学》1975年问世,中文版1981年出版。刘昌孝出版的国内第一本《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比Gibaldi所著的《药物动力学》中文版还早一年。
挑战血吸虫治疗节约巨额费用
药物动力学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是1975年对血吸虫病的研究。
1975年,湖南、湖北等省的血吸虫病仍在肆虐,刘昌孝忧心忡忡。其实血吸虫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病,在2100多年前的马王堆女尸体内就有发现。刘昌孝怀抱赤子之心,昂首走进了血吸虫为非作歹的洞庭湖区,住芦棚,访百姓,查病情,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治疗血吸虫病的良方。
当时,锑剂的出现带来了治疗血吸虫的革命,也带给患者希望。但是,人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锑剂治疗血吸虫病,时间长,费用高,且对患者的肝肾等多脏器有严重的毒副作用。这时,瑞士研究出一种新药C9333,从它所公布的信息中,发现对血吸虫病有效。于是,由沈家祥负责组织合成后,刘昌孝组织进行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刘昌孝通过动物解剖,找到血吸虫,给它喂药吃,了解多大剂量才可以杀死血吸虫。血吸虫病传染链为虫卵进入肝、肠等——虫卵粪便排入水中——毛蚴——钉螺——尾蚴——尾蚴由皮肤进入宿主——童虫形成成虫寄生于宿主静脉——雌雄合抱产卵,危害病人。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雌雄合抱产卵后,卵的危害很大。而血吸虫要产卵,必须要雌雄合抱。刘昌孝研究药物治疗,提出硝硫氰胺(7505)治疗的动力学依据。他研究在宿主血中浓度变化,提出不宜大剂量长时间治疗的原则。1975年根据硝硫氰胺的动力学特征,雌雄虫体合抱分离所需浓度,提出低剂量、短疗程、低费用的治疗方案。如果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当时必须住院15天,花费500元:而使用硝硫氰胺则仅需服药3天,无需住院,花费仅3角钱。这对血吸虫病患者来说,无异于巨大的福音。
从化学、药理到临床、生产,硝硫氰胺花了刘昌孝整整5年时间。后来,他又不遗余力地联合湖南、湖北、四川推广硝硫氰胺40万例,降低费用超亿元。因此,该项研究被评为湖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刘昌孝被评为湖南省血防劳动模范,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被评为湖南省血防科研先进单位。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此项研究也毫无争议地获了奖。
刘昌孝在国内首次将动力学研究用于新药鉴定。在当时的鉴定会上,当刘昌孝谈到用数学方程式来描写药物的体内变化,众人好像是听天书那样神秘。刘昌孝完成该项研究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硝硫氰胺的英文命名,由刘昌孝所创,并被收入医药词典,沿用至今。
如果没有药物动力学,就无法找到这个低剂量、短疗程的疗法。硝硫氰胺可以说是药物动力学早期比较有标志性的一个成果,领先于国外同类研究。从此,药代动力学研究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7701、7921、8351等创新药物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药代动力学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邵阳偏于一隅,研究所决定返迁,但是当时已经回不了北京,因为原来在北京的实验室、研究院都被工厂给占了,没办法,恰好天津市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科技部就批准他们直接从邵阳搬到天津,重建研究大楼和生活住房。1982年,刘昌孝开始在天津的实验室工作,主要任务是服务药物产业化。
刘昌孝对邵阳满怀留恋,他后来回忆说:“药代动力学学科的建立,专著《药物代谢动力学》,几种新药试制成功,这些都是我在邵阳的收获。”
翱翔药代动力学的大舞台
来到天津后,药代动力学学科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期,刘昌孝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辉煌期。
刘昌孝出任研究室主任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目标也更明确了。1983年,刘昌孝开始应用计算机研究药代动力学计算机程序,用于处理研究中的实验数据,获得科学的、准确的药代动力学参数,1984年首先在天津生理科学(药理)年会上报告药代动力学计算机程序的论文。1986年,他与药理学家宋振玉、曾衍霖,临床药学家陈刚等专家建立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带领我国药代动力学科积极开展学术活动。1986年,他建议并组织国内药物动力学专家在天津开始了《实用药物动力学计算程序》的研究,在该研究中提出模型优选原则、数据批处理原则被该计算程序采用,成为当时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志。其成果形成的计算机软件在国内20个省市的医药研究机构和院校的数百个单位使用。从1987年第一版问世以来的20多年间,已经有我国学者在国内外中英文学术刊物的近5000篇论文采用(应用或引用)该程序进行药代动力学数据计算处理。
1990年,刘昌孝组织实验室科技人员开始研究药代动力学数据库。研究药代动力学数据库,并能形成自己的活数据库,使之更具实用性。该成果填补了国内
外空白,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6年至1987年,刘昌孝到瑞典一家医药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刘昌孝珍惜公派的机会,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如饥似渴地在药代动力学广阔舞台翱翔。由于他在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瑞典方面负责人以“一个中国访问学者在DRACO”为题著文在瑞典《时事月报》发表,文中赞誉刘昌孝是具有优良素质的科学家,而且刊出刘昌孝的大幅照片,一时他在当地知名度急速升高。此次学术访问,让刘昌孝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了解了国外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刘昌孝积极参与药代动力学方面国际合作。他承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项目(TZ-1)获得法国、瑞士专家认可,批准在欧洲进行临床实验。为了让中药走向世界,他带领研究室和意大利搞了一个中医药联合实验室,和荷兰搞了一个中医药代谢组织合作实验室。
2003年,刘昌孝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当选院士只是对过去的肯定,只有作为新起点,继续努力奉献才能不愧于最高的学术称号。”同年,他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研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地方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前沿课题的研究。
对药代动力学的发展,刘昌孝倾注全部心血;对扶掖后学,他也是不遗余力。从1989年开始,刘昌孝就招收研究生,至今他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100人,有的进入国外重要的科研机构,有的已经评上教授,成为科研的主力军。可以说,刘昌孝的学生遍布海内外。2009年,刘昌孝研究生联谊会成立。这让他陶醉在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之中,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药代动力学的未来和希望。
推动我国新药发展责无旁贷
为推动我国新药发展,刘昌孝有两次重大活动。一次是1980年参与中国药学会的新药发展研讨会,另一次是1987年参加了37位专家联名的呼吁国家重视新药研究开发的献计献策行动。
1980年初,中国药学会理事沈家祥负责筹备和策划召开一次发展新药研究研讨会,刘昌孝作为主要协办者负责具体筹备工作,他制定了会议议题、征文方向、入选条件,落实了会议地点和日期、会议经费、会议日程,起草了大会报告、大会总结。
1987年3月,国家医药局组织国内多年从事药物研究的专家、教授,在北京就我国新药研究发展的方针大计进行了认真讨论,献计献策。会上,大家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我国新药研究的呼吁”。刘昌孝是联名呼吁国家重视新药研究开发的献计献策行动的37位专家之一。
刘昌孝为中医药的发展不断鼓与呼。2007年,他执笔并联合王永炎院士等lO多位专家向国家提出开展“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建议,推动中医药现代研究。
刘昌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起造福人民的神圣使命,释放着一位科学工作者对祖国药物事业的满腔热情。
刘昌孝欣喜地看到:目前国家对药代动力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他说:“我们的药代动力学贯穿了药物研发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都要应用到药代动力学。现在我们国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队伍越来越强大,科研水平和成果也越来越好,和国际交往也越来越多。这几年我们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研究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作为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刘昌孝对于湖南发展中医药产业非常关注。他说:“湖南中医药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品牌,在全国的位置并不突出,缺乏更多像九芝堂这样的品牌。发展湖南中医药产业,首先要加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其次必须发展中药材。”
作为我国药代动力学学科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和天津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和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药理学会理事长和天津药学会理事长,刘昌孝正率领科研团队重点针对肿瘤、糖尿病、肝炎、心血管等疾病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为全国创新研究服务。
二、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
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立足本职岗位,努力争创一流业绩。对自己来说,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在水文局水情岗位上,认真学习钻研水情业务,从永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水情服务工作,当好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参谋,促进永州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1、认真学习,扎实工作
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还必须有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因此,自己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坚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同努力完成当前的水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加强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政治敏感性,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解放思想,严格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会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只能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去探索,要打破旧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水文发展,有利于防汛抗旱工作的事情都要大胆干、大胆的试。“有为才有位”,自己要立足水情岗位,善于解放思想,勇于解放思想,改革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水情工作这个重点,全方位加强水情服务,多层次提高水文的社会地位,让社会了解水文、关心水文、支持水文。同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不贪权、不贪利、不伸手,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先进性。
3、谦虚谨慎,无私奉献
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成绩,正确对待荣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决心,虚心向群众学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水情工作中要敢于吃苦,敢于从零开始,扎实做好预报工作,做好湘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永州市的防汛减灾做贡献。
理想和信仰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人生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应当牢记邓小平“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的教导,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以引导和激励自己走好军旅之路,创造充实而闪光的人生。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无条件的,更不能没有原则,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一、理想信念是青年军人的精神支柱
航船要有航向,人生要有理想。肩负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青年军人,更应该有远大的追求和抱负,做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新一代军人。
(一)理想与信念的内涵
对于理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理想是一朵无果花,它只能点燃人们生活的激情,却始终尝不到它的果实;有人说,理想是一团火,它燃烧着没落,孕育着新生;有人说,理想是启明的星,航海的灯;还有人说,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力量的源泉,生命的风帆,命运的灯塔,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理想呢?所谓人生理想,是指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一般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包括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一定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个人理想主要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等。革命军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信念,是指一个人对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或一项事业比较坚定的、稳定的看法和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道德观等都属于人的基本信念,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意识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信念坚定了,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信仰的事业中去,就会在风浪面前不动摇,在困难的时候不泄气,在关键的时刻不怯步。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所有当代军人需要永远坚定的政治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坚定理想信念的巨大作用
理想信念,是一座灯塔,照亮人生的航程;是一团火炬,点燃奋斗的激情。理想信念作为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行为正确性的确认,一旦形成就会变成持久不衰的巨大精神力量。理想信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奋斗目标的引导、人生精神支柱的确立和人生前进动力的激发等方面。青年军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 1
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奋斗不息的动力,生命才会永远闪射光芒。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百折不挠、执着奋斗的强大动力。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威武不屈、前仆后继,就是因为他们有坚贞不渝、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至今,我们读起革命英烈那些铿锵豪迈的壮语,依然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李大钊面对绞刑架,发出了“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胜利”的豪迈宣言。方志敏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辞:“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临刑前,挥笔写就了千古绝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不可缺少的基石。我们为祖国为人民而战的牺牲奉献精神,来源于理想信念;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气概,始发于理想信念;遵守纪律、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作风,根植于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我们国家就没有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理想信念,我们民族就没有团结的凝聚力;没有理想信念,我们军队就没有制胜的战斗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是我们的政治优势。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给人以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不竭的力量源泉。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始终保持人生的正确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好比指引航船前进的灯塔,照耀人生道路的火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就能在人生道路上经受住艰难曲折的考验,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否则,就会像戈壁滩上的迷路人,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随波逐流。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使人始终保持奋斗不息的前进动力。伟大的目标必然产生伟大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崇高的追求必然带来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崇高感情和追求,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我们的革命前辈,正是有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追求,才成为伟大而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正是有了把个人愿望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为一体的坚定信念,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朱德远涉重洋到欧洲,最终加入了共产党,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贺龙舍弃高官厚禄加入共产党,脱下将军服穿上粗布衣,脱下皮鞋穿上草鞋,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叶挺被囚禁五年多,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建国初期,钱学森、朱光亚等著名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冲破层层阻挠,毅然回到祖国,为国防事业呕心沥血,做出重大贡献。新的历史时期,李向群,杨业功、李素芝等一大批军队优秀共产党员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也是因为有了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不断激励。前辈的人生经历充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青年时代能否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发展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青年战友们,我们要记住这有益的古训,从现在开始,就应该选择好人生道路,树立起人生的远大目标。
二、青年军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对每个当代军人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势下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每个革命军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因外界干扰而误入歧途;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抵制任何诱惑,经受各种考验,永葆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主要体现
青年军人正处在人生的黄金岁月,朝气蓬勃,最富理想,是军队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发展规律,决定了青年官兵必须具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主要体现在:
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共产党宣言》这本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圣经”,勾画了美好社会蓝图,指明了实现的正确途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认识到的人类最壮丽、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消除了阶级的社会,一个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会,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有,产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推进我们的事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革命军人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不懈地为之奋斗。
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坚定信念。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和方向,是我军建设与发展史上的崇高事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统一,因而是现阶段革命军人最富魅力、最具有实践意义的理想信念。我们要认清肩负的使命责任,积极投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贡献青春和力量。
(二)实现理想信念要付诸于脚踏实地的努力
《荀子·修身》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和军队建设改革的蓬勃发展,为青年军人树立和实践崇高理想信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胡锦涛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勉励我们:“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
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应该把理想信念付诸脚踏实地的努力之中,使理想之光伴随整人生个人生之旅。
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科学的理论是理想信念的的“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以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为依托。要努力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这样,我们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就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伟大理想而奋斗。
自觉地把个人志向融于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之中。理想是美好的,又是现实的。处在不同环境和岗位的人会有不同的理想,有阶段性追求,也有毕生向往。有的渴望成为英雄,有的想当军事家、科学家,这都属于个人理想。革命军人应当志存高远,胸怀全局,自觉地使个人的理想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相符合,与军人的使命职责相一致,摒弃那些狭隘的、庸俗的、渺小的个人私欲,在为部队建设改革做贡献中实现自己正确的目标和追求。
认定了理想信念就要始终不渝地追求下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为有志在军营获得成功、取得进步、让理想闪光的革命军人,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实现美好的理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管遇到多大艰难困苦,不管经受多少失败挫折,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毫不动摇,矢志不移,在拼搏进取、执着奋斗中,实现人生的理想,创造理想的人生。
坚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通往理想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有所收获,必须从具体事情做起,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成功的果实。在本职岗位上磨练,投身工作实践,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俗话说:“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无数事实说明,实践能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一旦脱离实践,人的认识就会僵化,思想就会落后。坚定理想信念,同样也离不开实践。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理想信念的大厦要靠一砖一瓦砌成,干好一项平凡的工作,就是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一步。每个同志都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扎扎实实做好训练站岗、执勤巡逻等每一项工作。只要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就能够把自己锻造成一名思想过硬、信念坚定、志向高远、奋发有为的当代军人,就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就能够使自己的军旅生涯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三、恪守革命气节,抵制错误思潮侵蚀
崇高的革命气节历来是我们党和军队团结奋斗、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培养崇高革命气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军人,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一
定要坚决抵制,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浩然正气。
(一)恪守气节,抵御侵蚀,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什么是气节?气节就是志气和节操。志气是指一个人的志向和意志;节操则指在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品质。简言之,所谓气节,就是指一个人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坚定顽强和不屈不挠的高尚情操,以及在现实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相应的行为。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非常重视气节和气节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气节曾从不同的角度作过论述。孔子提倡“杀身成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人,生活富裕时不能迷失方向,生活贫寒时不能动摇志向,在强暴面前不能屈膝变节。孟子的这句话,揭示了气节的基本内容,成为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气贯长虹的英雄豪杰,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无数动人的正气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并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结合起来,使贪污受贿、挥霍腐化、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黄色的书刊、音像制品流入国内;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所有这些,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考验比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更为复杂和严峻,如果放松警惕,就会经不住诱惑,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侵蚀面前败下阵来。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忠贞的革命气节,不为错误思想所迷乱,不为“酒绿灯红”所诱惑,不为名利得失所缠绕,永葆革命军人的革命气节。
(二)青年军人必须恪守的革命气节
我党我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和形成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为核心内容的崇高革命气节。党和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充溢着浩然正气的历史。作为革命军人,必须牢记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军人的使命重于泰山,真正做到生死关头不苟且偷生,淫威之下不投降屈膝,诱惑之下不变节求荣,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有损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必须始终坚持立身做人的准则,具备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立场坚定,在逆境的磨炼下愈挫愈勇,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高风亮节。
贯穿于我军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革命气节,是中华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升华。这种气节的具体特征,是为党的理想尽“忠”,为人民的利益守“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忠诚党的事业的坚定志向。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奋斗,即使面对和挫折,也不改变革命初衷,不动摇坚定信念,不丧失必胜信心。二是坚持真理维护正义的原则立场。不怕鬼、不信邪,旗帜鲜明地同错误思潮和邪恶势力作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三是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的博大胸怀。自觉把个人得失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维护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珍惜国格、人格和军人荣誉,绝不背叛祖国和军队,自觉抵制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四是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
气概。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坚贞的革命气节,不仅表现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也表现在和平时期的考验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保持忠贞的革命气节,突出的问题就是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在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努力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面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我们要始终保持拒腐防变的意志品质,要自觉做到:
面对重大的原则是非问题,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政治态度。讲政治是革命军人的大节。恪守革命气节,就是始终不渝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地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铁心跟党走,军魂永不变;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反动政治观点的冲击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同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切阴谋和活动作斗争。
面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始终保持拒腐防变的意志品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是革命军人气节的巨大腐蚀剂。革命军人要正确看待金钱,在物质诱惑面前,决不能见利忘义,成为金钱的俘虏;正确看待享乐,破除“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正确看待名利,面对岗位分工,立功受奖、学技术、考军校、选取士官等,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
面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警觉。当前,渗透与反渗透,心战与反心战、策反与反策反、窃密与反窃密斗争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高度的警惕性,坚决抵制敌特分子的拉拢腐蚀,不做“糖衣炮弹”的俘虏,不做有损国格、危害国家利益的事。
军队是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民族形象的重要体现者。军人的气节展示着神圣的国格,支撑着特殊的人格,是军人荣誉和自尊的升华。每一名军人都要把坚守气节作为终生的道德修养任务,在宝贵的军旅生涯中自觉加强气节锻炼。要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使革命气节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要坚持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实精神世界,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不断地陶冶情操;要坚持在艰苦生活中磨练,通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积累和养成与军队履行使命的特殊要求相一致的气节,使我们这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军队,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中展现出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
思考题
1、理想与信念的内涵是什么?革命军人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主要有哪些体现?
2、革命人必须恪守的气节?
夜深人静,伴一盏孤灯,品一杯香茗,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肖川博士对话,时而掩卷沉思,时而思绪轻扬,时而脸臊耳热,时而豁然开朗——《教育理想与信念》载着我的激情,在教育的理想境界中飞翔„„
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作者用谦和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启发教师拓宽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部是一个诱惑,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风景线,通过探测教育深处隐匿的最美好的宝藏,促使我们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去怎样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有理性精神、有教养且有独立人格的人。肖川文笔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巧妙地帮助教师激活教育的智慧和生成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充满着人生的终极关怀,他的笔下才会从心里流淌出感人肺腑的文字,让我们耳目一新。
作为一个勤奋而求实的人,肖川说要“与经典为友”,“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渲染与皈依”,歌咏 “大学真好”,为闲暇、自由思想、生活的明丽与清闲致敬。他希望每一个人都通过教育获得渊深的学识、敏捷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肖川又是一个浪漫而深刻的人,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他崇尚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肖川深刻哲理思想的教育随笔:因随和、随意、随缘而“非常的温情,非常的纤细,非常的文质彬彬”,“异常的隽永,异常的精致,异常的耐人寻味”。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他批评急于希冀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情性、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古人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多年来,教育理论界的“理论”纷繁热闹,惟缺少独特、真实、个人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旨在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性之爱、人伦之善、人道之尊,感受到大自然与思维活动中的理性之真、科学之美、智慧之妙,感受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历史与自然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世界与生命的强烈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人生与事业的执著憧憬和期待,能够使学生日臻科学与民主精神,为自由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在肖川的点拨下,去感受“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这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
捧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没有“误尽苍生”的负罪感,没有“走进死胡同”的沉重感,也没有被驳得一无是处无所适从的惶惑。肖川博士是一个可敬的建设者,而不只是一个睿智的批评家。游历他教育思想的家园,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常能得到“原来可以这样做”的启迪。凭着对国内外教育的广泛研究,凭着对教育使命的深刻认识,凭着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肖川博士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蓝图: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对教育传统的尊重和扬弃,可以读到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反思,可以读到对域外教育的研究和借鉴。因为这是从教育现实的土壤上开出的理想之花,读她的感觉才能这样的亲切。
在肖川博士的教育辞典里,没有强制只有引导,没有说教只有熏陶,没有抱怨只有欣赏,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人性化教育”、诗性教育是肖川博士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征。
肖川博士告诉我们,教育是“整体的、和谐的、兼容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因为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而获得了存在的理由。看看现实,才会觉得这样的看法是多么的睿智。很多教师习惯于各自为政,为争得辅导的时间斤斤计较,为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大搞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被挤占一空,他们整天疲于应付没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条块式的,不能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分低能也就屡见不鲜了。很多学校也置素质教育的要求于不顾,随意削减课程,搞阴阳两套课表;在那些学校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搞一些社会实践,便会被一些人斥为不务正业。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正业”就是让学生埋头于课本,博得升学考试的高分。然而结果往往是这样单
一、可怜的愿望也常常落空。或许他们会百思而不得其解:看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他们或许就能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把学生当成“容器”,而没有当成“人”来看待,甚至在潜意识里,学生成了沽名钓誉的工具。这样的教育,把德智体美劳对立了起来,把不同学科的教育对立了起来,把教育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宗旨置于度外,眼中唯分,目中无人,焉有不败之理?“在教育中,重要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了什么,重要的是我们所获得的文化的浸染、精神的陶融和理智的启悟。”
肖川博士还告诉我们,应该把“人性化”的思想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在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一切以牺牲个性生命为代价而换取的所谓大业,所谓圆满,不管它冠以何种美妙的名字,其正当性都是值得怀疑的。”“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教育中如果没有诗意和激情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生活的热忱。”他还认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宽松、宽厚、宽容,自由、自主、自信,温情、温暖、温馨,成功、成长、成人,学校应是笑声琅琅、书声琅琅、歌声琅琅,让校园生活成为每人终身的美好记忆。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其他篇章里,“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这里不再赘述了。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肖川博士鲜明地提出“闲暇教育”。我们要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能够有“兴之所至的自由阅读,超功利的精神漫游,没有外在压力的沉思冥想。” 学生的心灵需要一块净土,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家园,好书就是这样的净土和家园,让他们有独到的思想,创新的火花,让他们能有广阔的心理空间,能够自由思想,舒展心灵。在闲暇中能有所顿悟,舒展心灵,热爱学校生活,热爱学习,感受到小学校园里大学般的宽松氛围,多一些自由,多一些自主,多一些灵性,生气与创造。
“保卫童年”是一个富于诗意和高贵的思想。这也就肖川博士的高贵思想。童年总是和童心、童真、童趣无忌联系在一起,从肖川博士的思想里,我得到深深地感受到: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着青春和理想活力的个体,教育必须在提高与学生心相容程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说教永远不能代替熏陶、感悟。
一、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 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 只能不断加强。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四大危险”的根子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和缺失。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 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许多迹象表明“四大危险”现实已经存在, 绝非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公务员队伍也不同程度地面临这四种危险的威胁, 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主要表现有;有些公务员忽视学习, 理想信念动摇, 丧失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精神萎靡不振, 缺乏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有些公务员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问题本领不大;有些公务员宗旨观念淡薄, 忘了本, 严重脱离群众;有些些公务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以上种种表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严重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再不加强教育, 就会很危险。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 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因此,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引起公务员继续教育部门的注意。
2.理想信念是凝心聚力的法宝。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是我党凝聚党员和群众, 齐心协力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信念的凝聚功能是由它的亲和性决定的, 即具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的人更容易结合起来、团结起来。正如磁石吸引那些具有磁性的东西一样, 共同的信念本身就一块磁石。中国共产党就是凭借共产主义信念这块磁石, 将党员和人民紧紧地团结起来。邓小平同志说:“我认为, 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 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 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 就没有凝聚力。”[1]这无疑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关于信念凝聚功能的最好概括。在革命时期是这样, 在建设时期更是这样。我们就是要靠共产主义信念来凝聚人心、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3.理想信念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坚定的信念是广大公务员战胜困难与挫折、勤政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动力, 既有物质的力量, 又有精神的力量。物质的力量是基础, 精神的力量也不可忽视。理想、信念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是广大党员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因此, 它能激起人们为之献身的热情, 给人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 它都已被无数例子所证实。例如, 在战争年代, 在艰难险恶的条件下, 在敌人的监狱里、刑场上, 正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巨大力量鼓舞着千千万万革命战士坚贞不屈, 矢志不渝, 英勇献身。李大钊在敌人的绞刑架下大义凛然, 正是因为他“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 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方志敏在敌人的百般威胁利诱下不屈不挠, 正是因为他心中想的是“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夏明翰在狱中挥笔题写:“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试想, 如果革命先烈不是把理想信念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 怎么能做到为革命慷慨捐躯呢?中国革命就是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最终胜利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是对信念这一功能的深刻阐述。可想而知, 广大党员有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 就会勇取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勤政为民, 因为这种信念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
二、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 由于一些公务员理想信念淡薄, 由于一些教育者忽略了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由于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不得法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了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1.对公务员的理想信念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 公务员继续教育法规尚不健全, 各地对公务员继续教育也是各自为政, 没有严格规范的要求, 很多只注重公务员能力培育, 忽视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受训人员而言, 由于宣传教育不够、约束措施不力、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少人感觉继续教育作用不大。公务员单位领导对公务员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异也很大。应该说多数领导层对公务员的继续教育是重视的, 是肯投入的, 但在重视的程度上明显不同。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单位领导对继续教育的潜在效益缺乏正确的评估。对于理想信念教育他们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短期看不到效益, 所以更是不重视。
2.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当前, 公务员理想信念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大多比较单一, 比如课堂讲课、集中培训等, 较少采用课堂以外的参观实践、考察调研等活动形式, 满堂灌的理论教育往往让学员感觉枯燥乏味, 接受度差。虽然课堂教学方式也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取得较大的收获, 但在多数情况下, 在完成了一个阶段的继续教育培训后, 往往收效甚微,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更新严重滞后, 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公务员继续教育在内容方面虽然也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 但是这些大多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指定的固定学习内容, 沿用过去的党校教育模式, 存在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 教学内容覆盖面不广, 有的甚至忽略了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设置, 理论联系实际不密切等缺陷, 既与当前变化剧烈的国际国内形势不相适应, 又难以满足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的需求。
三、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依托党校,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让理想信念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党校是党性教育的大熔炉和主阵地, 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党校这个大课堂。要在公务员继续教育班次开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课程, 筑牢公务员理想信念的思想理论基础;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 引导公务员做先进文化的表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当然, 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是在党校的短期培训就能完成的, 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引导。
2.依托党性教育基地, 加强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是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不断教育公务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提高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事实证明, 依托党性教育基地, 对公务员进行生动感人的现场教育, 能有效地起到教育公务员不忘历史、不忘本, 密切通人民群众关系的有效作用。山东党性教育基地在革命老区临沂设立后, 全国各地几万公务员先后前来观摩受教育,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洒下了泪水, 在红嫂纪念馆深切地感受当时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取得了宝贵的教育经验, 非常值得推广和借鉴。
3.创新继续教育方式方法,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为适应公务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变化, 应该变革以往那种呆板僵硬的课堂教学模式,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继承传统形式, 又要创新教育方式, 不断丰富形式和载体, 多渠道、多角度、多手段开展活动, 把学习教育搞活。除运用演讲、演示、小范围讨论等常见的授课方式外, 应大量引入案例分析和头脑风暴法等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著作用的授课方式, 通过这些新方式、新方法的采用, 改变学员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 以达到革故鼎新之目的。通过开展这些各种各样的、主动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学习讨论活动, 受教育者者能够对所学知识和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和体验, 使之逐步内化。同时,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还可以起到增进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增强教育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190.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90-02
当前,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世界环境复杂多变,加强基层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历史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仅是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关键,也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当前形势下,必须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才能保证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永不变质,在行动上做到执政为民。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那么,理想信念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建党初期,我们党就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广泛宣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地把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把握,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同志都十分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的历史优良传统,只有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人只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至于陷入繁杂事务之中。理想是道德观之魂。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心胸更开阔,就能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党员干部只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才能确保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防止思想的庸俗化。在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过去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前赴后继,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始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精神支柱,始终用崇高理想和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来教育党员、引导群众,凝聚了人心,激励了斗志。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时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这话十分精辟深刻地阐明了理想信念对我们党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保持其强大的精神支柱作用。
二、基层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一些党员存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信心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存在模糊认识等问题。下面我分析一下当前基层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说服力不强。一是教育内容枯燥,缺乏生动性。一些地方的理想信念教学内容以单纯的政治理论知识为主,枯燥乏味,造成部分党员干部对教育产生厌烦情绪而不愿学习。二是教育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一些地方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个人在理想信念问题上产生的迷茫或困惑,不能因人而宜释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理想和现实很难较好地联系。三是教育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教育内容与现实存在脱节情况,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不能较好回答,理想信念教育不与时俱进,效果不佳。
2.教育载体吸引力不足。一是教育形式单向,缺乏互动性。一些地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仍然采取“上面讲,下面听”的教育形式,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党员群众单纯接受教育,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党员群众“听不进,坐不住”。二是教育手段单一,缺乏多样性。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但一些地方的理想信念教育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为主,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方式单调,缺乏实践性。一些地方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影响与作用,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理论宣传中,强调“理论灌输”,因而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育机制保障性不够。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地方的教育师资队伍以党政领导、党群线同志兼职和外请教师为主,导致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效果不佳;一些地方的教师队伍平时培训少,知识更新速度慢,导致讲课不生动、感染力不强。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长期教育工程,需要持续投入、长期坚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费投入缺乏刚性制约,导致资金投入不够,教育环境欠佳,活动不够经常。三是教育活动随意。一些地方没有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划和长远目标,对于办什么班、开什么课缺乏安排;一些地方虽然有教育计划,但往往有计划无落实,教育的随意性很大。
三、加强基层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也是最危险的动摇。加强基层理想信念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基层理论教育工作者,笔者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丰富教育内涵。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丰富教育内涵。一是理想信念教育要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方法载体,变“阳春白雪”为“下里巴人”,使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理想信念教育要同历史国情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目标。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历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群众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理想信念教育要同弘扬主旋律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巨大成就,是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形象、最直观、最亲切的教材和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紧密结合我市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将党员群众的目光聚焦到正面的、健康的、向上的事物上,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改变老一套、老框框,以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化的载体创新,为理想信念教育增添新的活力。一是要着眼于受众的接受习惯,改进方法、创新载体。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党员群众。为此,要敏锐观察党员群众的思想热点,根据党员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改进方法、创新载体,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一锅煮”向“菜单式”转变、“程式化”向“多样化”转变、“概念化”向“形象化”转变,不断激发党员群众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要着眼于理论的内容特点,改进方法、创新载体。要根据科学理论严谨缜密、系统全面、抽象高远等特点,通过编印通俗读物、进行案例分析、举行知识竞赛、举办微型党课、开设文化直通车、编发“红色”短信等手段对科学理论进行两度创作、深度解读,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把深邃的思想具体化,使人民群众思想上受到启发,理论上得到武装。三是要着眼于教育的传播规律,改进方法、创新载体。在目前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要注重运用现代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在继续运用报告、演讲、会议、课堂、媒体等传统载体的基础上,注重利用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微博微信等新型话语平台和传播方式,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注重联系实际。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落实到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中。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融入现实生活,着眼实际、立足实践、注重实效。一是要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认识现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着眼实际、正视现实,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充分认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客观、具体地分析这些问题,帮助党员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使广大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二是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既要注重思想上的释疑解惑,又要想方设法解决党员群众的实际问题,努力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尽可能满足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的合理要求,使广大党员群众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要鼓励引导党员群众投身社会实践。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把实现远大理想与完成当前任务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践行理想信念教育成果的途径,挖掘培育一批践行理想信念的先进典型,鼓励引导党员干部立足自身岗位,投身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源潮.领导干部要带头创先争优[J].求是,2010,(10).
[2]吴慎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J].党建研究,2010,(8).
【理想信念诗歌】推荐阅读:
专题理想信念07-04
强化理想信念11-11
党课坚定理想信念06-15
崇高的理想信念07-17
理想信念宗旨意识10-13
理想信念教育月总结06-16
理想与信念作文素材09-26
中学理想信念教育教案11-12
理想信念主题班会教案12-10
让信念点亮理想人生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