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15篇)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在“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踏踏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
我校数学教师普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缺乏一定理论作指导,而实践经验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用一定理论来指导,那么这个经验才能称之为经验。针对这一情况,本学期每次活动中留一定的时间来学习理论,如《新课程下微观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号感,必要的学习内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开放教学,激活思维》、《学会选择,促进发展》、《为了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策略》等等。课改已进入第二学期,教师的观念有了一些变化,但教学理念的切实转变,基本理念的基本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所以,本学期我们仍然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使广大数学教师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认真钻研教材,运用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教师围绕课题上研讨课。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如毛老师执教的《应用题》一课,毛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由扶到放、由小组合作到独立探索,整堂课始终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和方法指导。再如《数学广角》一课,老师们充分利用这一话题,精心设计和收集很多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自然地提出了数学问题。整堂课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这一数学新课程理念。当然,这几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时,处理好“双基”教学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给予解决。
3、借助集体的力量,搞好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制定一份以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计划,通过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使“导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面上得以开花,在点上得以深入。
4、发挥传统优势,搞好数学特色建设
本学期教研组在学生一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每日口算进课堂、每月口算等级赛、学期连环题比赛;有每两周一期的数奥起跑线;有数学小论文比赛;有数学手抄报比赛;有的数学竞赛。在这些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活跃份子和能手,为学校特色建设出了一份力。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教育中,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后, 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大家。先前的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 更应当及时地转变观念, 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首先, “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及时转变角色。对过去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要及时修正, 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 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要改掉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的注入式教学。要把课堂的主角身份还给学生, 教师起到导演的作用。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形成多样化课堂, 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 使得教学气氛和谐, 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 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 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 多“看一看”, 多“做一做”, 多“说一说”。因此,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要大胆地放手, 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 还学生主体的地位, 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以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 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和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上了该教师教授的这门课程, 也往往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 而永远厌恶某门课程。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是要求有一个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教师的宽容之心, 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保持愉悦的良好心情, 必然有利于学习。而宽容和对学生的赏识, 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料。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学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而实践活动则顺应了儿童发展成长的特点。通过丰富课堂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等方式, 给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等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很自然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讲授“乘法的计算”时, 如果讲授多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可以借助1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更进一步, 学生会有一种攀登高峰的感觉,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能提高探究能力。
三、建立生动丰富的课堂
生动活泼的课堂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学, 在不自觉中学到知识, 是最理想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和老师都很愉快, 没有感到学习的辛苦和劳累。
生动活泼的课堂的建立, 要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中, 如果在注意关注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等技巧, 更会大大吸引学生,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设置猜疑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中设置各种猜疑, 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 故意设置猜疑环节, 让学生想、猜, 大胆发言, 没有批评, 只有鼓励, 学生们的想法会多起来, 答案也五花八门,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课堂也更活跃了。经过长期的实践, 老师会发现, 通过设计各种灵活、开放性的练习, 让他们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沉浸于猜想的成功之中。
总之, 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特点, 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化, 营造良好的课堂, 服务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通过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结合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加之设置各种猜疑环节, 能很好地促进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地位, 使学生从“乐学”到“要学”, 从“要学”到“会学”。
参考文献
[1]贾艳红.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J].大观周刊, 2012 (15)
[2]刘新霞.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及实践[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2 (6) .
关键词:数学课;基本运算;应用题;活学活用
四年级的数学课可以说也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假如说前三个年级的数学课有的同学可以依靠记忆和单一的解题思路就可以答得很圆满,或者是说一个简单的公式只要记得牢靠就可以解答多种类型题目,并且它利用多种公式多种解题思路,更具多元化。
那么我来举个教学实践的例子:在人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中最令学生们好奇的新内容莫过于那好动的小数点了,那么对于这一从未见过的新鲜内容又该如何去教学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非常抽象,学生学习时会比较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和改变,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就会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一组数据:9、0.9、0.09、0.009,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其次,探索、猜想、验证。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行的两个式,通过比较后,让学生自主比较第二行式子,并在各个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接着利用练习巩固知识,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探讨,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的实质。
二、灵活应用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
让学生观察两排数,说说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数是怎样变化的。
(二)加深练习,通过判断
先让学生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三)提高练习
赛一赛,谁最聪明,出示一个数,向左向右移动多次,让学生看谁先得出结果来,这样的话学生们兴趣也提高了学得也快了。
还有一个章节是对学生们理解能力的考察,那就是三角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是知识点非常多的内容。以下五句话,是本单元有效教学的很好做法。
本单元的概念主要有:什么叫三角形?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
1.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在画一画中探究三角形的概念
让学生自主画一画任意三角形,讨论交流得出所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线段。然后再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2.让学生分组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教师课前用A4纸编印好不同大小,不同位置(变式图形)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若干个,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通过预习与分类的探究,能够将三角形分为三类,再探究为什么这样分类?从而形成按角分类的三类三角形。
按角分类,得出三类三角形后,再探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从而探究出它们的概念。
(2)按边分类
教师在课前用A4纸编印好不同大小,不同位置(变式图形)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学生探究后即可将三角形按边分成三类。然后再来探究为什么这样分类?从而得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类。
这样的话,对于三角形学生们就会记忆深刻了。
参考文献:
薛金星.小学教材全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师是《纲要》与幼儿发展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将从教师发展需要出发,把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1、聆听窗外的声音
我们将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 等方法,来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同时,激励教师积极投稿,参加各种评比活动。
2、注重教学反思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定是一个研究型、反思性的实践者。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在研究理论、研究别人经验、研究自身教育行为的过程中,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应不断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本学期要求教师每月围绕教学活动撰写教育心得1篇以上,以便提高教师们的写作水平能力。
3、师幼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我组还开展了师幼亲子阅读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深华境界、健全人格,教师开展阅读,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为教师的幸福成长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带动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早期阅读特色中来,让我们的特色课程开展的有声有色。让孩子和家长获得发展和提高。
二、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学期来,我组教师都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任劳任怨,班主任能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抛出班级的问题,聚在一起讨论管理班级的良策,并针对自己班级的特殊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组内老师们都很敬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细致,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对学生关爱有加,耐心温婉;对教学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努力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育人环境。学生学的生动有趣,兴趣盎然。教师自己也身正为范,处处为人师表,自觉守纪,乐于奉献。
二、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本学期学校布置到班级的任务,我们组教师都能积极完成。比如:
1、各位班主任积极组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让每位同学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使学生有清醒的认识,认真对待大课间活动,准备好跳绳,上、下操场的队伍井然有序,认真组织本班的规定跳和特色跳,让每位同学都得到了锻炼。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精心的安排活动过程,步行到牡丹园活动,真正亲近大自然,还锻炼了身体。
3、数学组参加区教研室期中抽测均分第一。
4、结合学生处,各班积极进行争章活动,学生也踊跃参加。
5、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六一”庆祝活动中认真排练古诗文朗诵《沁园春·长沙》,受到好评。
6、根据学校大队部的要求,每班积极的组织有益于学生身体健康的课间游戏,班主任认真的组织,让学生体会到游戏中的快乐。
7、班主任在平时常规教育中狠抓安全教育,学生自护自理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8、数学教研组组织全年级学生参加数学应用能力过关竞赛,基本过关。
9、各班积极组织参加校运动会。
10、在“五小”活动中,各班班主任细心指导,积极参加。
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
我组的教师积极参加校里的教研活动,做到按时到场,认真做好笔记,通过各种进修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根据校教科室的工作要求,结合新课标的修订,每位教师认真阅读修改后的课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平时,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的难题,大家各抒己见,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在我组教师大家互相帮助,积极配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的情景。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对待学生可以说是尽心尽责,老师们从不计较时间,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们补课,学生们的不断进步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教育,可我们的老师却认为这是应该的。
四、组内教师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温馨和谐。
我组是个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上,相互督促、相互支持、互帮互助。谁有困难,老师们都会倾力相助。在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中,我们大家都齐心协力的。平时,如有老师身体不适,其他老师也会主动提出代课,代值班,也从不计较。等等一系列许多温馨的事情举不胜举,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和谐,我们的各项工作才会开展的非常顺利。
本学期继续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教学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学生的灵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情趣,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加强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备课交流,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很快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上我们每位教师力求做到沉下心来,走进学生,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发现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做”是手指上的灵感,“想”是思维的过程,“说”是语言表达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做得有效,想的清楚,更要让学生说得明白。让学生能用准确、清楚、简炼的语言将有关数学概念表述正确,清晰地反映出他的思维过程,把孩子理解的知识完整的展现出来。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主要反思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反映。通过反思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加以调整,通过反思实现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开展以教研组内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方式,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文化视野处理教材,制定教学预案,有自己的个性化思考,然后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后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
2、除了学校规定的集体备课讨论的时间外,我们教研组再集体研课,由教研组长组织组内老师随时开展活动,研讨本周的教学内容,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组内成员轮流记载活动情况。
3、组内教师按照教导处的工作安排进行“一人四课”教学活动,通过相互的听课、评课达到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进步的目的。
4、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5、“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改的核心是课堂”教师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学实践者,我们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把教改的重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在研究实践中充分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要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一、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课长期以来被定位为“ 教的补充”和“ 教的强化”, 因此, 出现了“ 练习课教学不用备课”的误区, 表现如下:
1.练习课=作业课
许多教师认为, 练习练习, 就是布置作业让学生练, 练完便就题论题, 很少有知识拓展和学法指导,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整堂课完全是在“ 教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多以计算为主, 因此, 大量的独立计算任务使课堂气氛更压抑。
2.练习课无层次性
首先, 练习未分层。 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直接按教材编排顺序给学生布置练习, 因此, 在“ 数的运算”教学中出现先练竖式计算, 后练文字题, 再练竖式计算的情况, 让学生觉得重复无序。
其次, 学生未分层。 学生是个体, 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练习课中对他们“ 一视同仁”, 则会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练习课轻松化, 而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吃力, 仍旧一无所获。
3.练习课形式单一
单一的形式使得练习课枯燥无味, 在课堂中, 如果学生自始至终仅依照教材和练习册独立完成其中的练习, 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不到重视, 学生便会对练习课毫无兴趣, 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4.忽略小结的重要性
在练习课中, 部分教师更重视学生多写多算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而忽略了小结的重要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练习课中, 学生一堂课下来一直在计算, 期间或最后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其总结和归纳方法, 导致学生为练而练,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策略。
1.练习课应体现“ 用练习教”的理念
练习课应该围绕练习目标组织内容, 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设计,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方法。 其中, 练习的设计应当精练、得当, 过多或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降低效率;过少的练习不足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技能。 练习课上, 教师不可以布置学生反复练习后就题论题, 完全不理会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拓展。
2.练习课要突出层次性
首先, 练习分层。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练习分层。 例如“: 数的运算”教学中, 教师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竖式题目开始, 再到简单的文字题, 最后到开放题。
其次, 学生分层。 观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内外作业, 将学生动态分层, 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 针对学生的分层, 教师在练习的布置方面也要分层, 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掌握基础, 或巩固知识, 或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偶尔也可以“ 用B级人做A级事”, 以激励其奋发进取。
3.练习方式多样化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针对小学四年级“ 数的认识”枯燥的练习内容, 教师应对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 寻找丰富的素材, 合理组织, 使练习课生动有趣。
在重视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 对练习的方式作出一些调整,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并非都必须以书面化的形式“ 算”, 读数、口算、估算等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口头练习, 更能训练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及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开始有自己的“ 想法”, 把自己当做“ 大人”, 幼稚的教学设计只会让他们更反感。 但争强好胜仍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设计练习, 比正确率和速度。这样, 既节约了课堂时间, 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 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和合作练习。
4.重视小结的作用
在练习分层的情况下, 课堂中的小结显得很有必要。 尤其是在运算中, 不能让学生盲目不停地演算, 在一类或一层题演算结束后, 教师应当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另外, 小结的重点是总结由例及类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后, 组织学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能更好地巩固和强化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总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的练习课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增强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以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 从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 数与代数”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TIMSS自1995年起,每4年进行一次,第五次已于2011年完成[1];第六次将于2015年进行,主要针对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进行。下面我们对TIMSS 2015数学评价框架(TIMSS 2015 Mathematics Framework[2])中四年级的数学内容作详细介绍,相信对数学教育评价会有所启发。
一、TIMSS数学评价概要
TIMSS认为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所有的孩子都能从学习与形成坚实的数学技能中获益。因为学习数学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培养他们的恒心与毅力。数学是日常生活中计算、理财和建筑等活动的工具,同时也是工程、建筑、会计、银行、商业、医药、生态和航空航天等诸多职业的基础。此外,在科技发达的信息社会中,数学对于经济与金融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TIMSS四年级数学评价框架尽量贴近各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标准,尤其关注当前的数学教育研究与改革。比如,美国的“共同核心数学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3])、新加坡的“数学教学大纲”(Mathematics Syllabi)和中国香港的“数学课程指引”(Mathematics Curriculum Guide)。
TIMSS重点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考的过程。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重视数学问题解决的评价,有三分之二的问题考查学生的推理和运用技能。评价包括知识和认知两个领域,“知识领域”(Content Domains)侧重对代数与几何的评价,“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s)侧重对推理的评价。
二、数学评价的知识领域
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框架的“知识领域”包含“数”“几何形体与测量”和“数据呈现”三个区域,各区域所占比重分别为50%、35%和15%。其中,“数”和“数据呈现”分别相当于我国数学课程中的“数与运算”和“概率与统计”。
(一)数(Number)
TIMSS 2015认为整数及其运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学生要能够使用合理的形式进行运算,并能借助运算解决问题。由于物体和数量并不总是整数,学生还要认识到,分数也是计算的基础,学生要比较熟悉分数与小数。此外,代数知识在小学已有渗透,学生需要理解简单方程中的未知量,还要初步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四年级的“数”领域,TIMSS 2015重点评价“数与运算”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该领域由“整数”“分数与小数”和“符号、方程和关系”三个部分构成,评价比重分别为25%、15%和10%。
1.整数
说明位置值,识别和书写数字的拓展形式,能使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表征整数;整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四则运算;解决特定情境中涉及测量、货币和简单比例等内容的问题;辨认奇数与偶数、因数与倍数。
2.分数与小数
认识分数可以表示整体中的某些部分、集合中的某些部分或者数轴上的一个点,能使用语言、数字和模型来表征分数;分数的相等与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加减运算);用语言、数字和模型解释小数的位值制,小数的相等与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加减运算)。(注:四年级的分数只限于分母是2、3、4、5、6、8、10、12的分数,小数只限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3.符号、方程和关系
发现算式中缺失的数字或者运算符号(比如,确定17+x=29中的x是多少);使用算式和符号表征未知的问题情境;识别和使用已知模式中的数量关系(比如,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后面一项,进而发现数列的规律)。
(二)几何形体与测量(Geometric Shapes and Measures)
TIMSS 2015认为,我们生活在不同形状与不同大小的物体构成的世界里,几何有助于我们发现和理解形状和大小的关系。学习几何重在培养空间观念,学生要能够按要求画出几何图形,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分析和使用几何关系,学生要会使用工具和仪器来测量长度、角度、面积和体积,并利用公式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该领域包括“点、线和角”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两个部分,仅涉及测量、坐标平面、线和角,还包含物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1.点、线和角
测量与估计长度;识别和画出平行与垂直的直线;识别、比较和画出不同类型的角(比如,直角、锐角和钝角);利用直角坐标系确定平面上的点。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描述和比较图形的基本属性(包括线和旋转对称性);确定立体图形某个侧面的形状特征;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和长、正方形的面积,利用密铺方法估算图形的面积,利用填充方法估计立体图形的体积。(注:四年级的平面图形涉及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立体图形涉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
(三)数据呈现(Data Display)
TIMSS 2015认为,我们置身于信息社会的海量数据当中,互联网、报纸、杂志、教科书、参考资料和文章等以图表的形式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数据。四年级学生要能够面对简单的情境和给出的数据,阅读和识别各种形式的数据。同时,四年级学生还要能够以图表的形式组织和表征数据,能够对比数据的特征,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该领域包含一个主题,即“阅读、解释和表征”。具体要求是:对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进行阅读、解释和表征;挖掘数据中隐含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比如,在解决问题和执行计算中使用数据,组合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三、数学评价的认知领域
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框架的“认知领域”包括“知道”“运用”和“推理”三个层次,各层次所占比重分别为40%、40%和20%。
(一)知道(Knowing)
“知道”层次,涵盖了学生需要知道的数学事实、概念和程序。该层次包含“回忆”“辨认”“分类/排序”“计算”“提取”和“测量”六个层级,各层级含义见表1。
表1 “知道”的六个层级
回忆 回忆定义、术语、数的性质、测量单位、几何性质和符号。
辨认 辨认数、表达式、数量和形状,辨认数学上相等的量。比如,辨认相等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辨认简单几何图形。
分类/
排序 根据属性对数、表达式、数量和形状进行分类。
计算 整数、分数、小数和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混合运算。
提取 从图像、表格、测量仪器和其他资料中提取数据。
测量 选择测量单位和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数学应用的能力和数学情境的推理,依赖于熟悉的数学概念和熟练的数学技能。比如,学生能够回忆更多的相关知识,能够明白更广泛的概念,能够解决更大范围的问题。
如果缺少基础知识、符号表示和空间关系,那么学生很难进行有目的的数学思维。因为它们是基本的数学语言、基本的数学概念、基本的数学结论和数学思想的载体。
程序(算法,回忆和执行一定行动)架起基础知识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尤其是那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之间的桥梁。学生需要高效和准确地使用多种计算程序和工具,来解决一般的典型问题,而不只是个别问题。
(二)运用(Applying)
“运用”层次,着重于评价学生运用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能力。该层次包含“确定”“表征/建模”和“实施”三个层级,各层级含义见表2。
表2 “运用”的三个层级
确定 使用通常方法,确定有效的/适当的操作、策略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表征/
建模 利用表格或图表展示数据;在问题情境中建立等式和不等式、几何图形、图表建立模型,对数学图形和关系进行等价表征。
实施 利用熟悉的概念和程序,实施策略和行动来解决问题。
“运用”层次涉及数学在一定背景和范围内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数学事实、概念、程序和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借助数学事实、技能和程序的知识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来进行数学表征,数学思想是进行数学思考和交流的核心,而创造等价表征的能力是在数学上取得成功的基础。
解决问题是“运用”的核心,重点是熟悉日常任务。问题可能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可能来源于数学内部,比如数或代数表达式、函数、方程、几何图形和统计数据等。
(三)推理(Reasoning)
“推理”层次,侧重评价学生对非常规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不熟悉的情况、复杂的环境和多步骤的问题。该层次包括“分析”“整合/综合”“评价”“结论”“概括”和“论证”六个层级,各层级含义见表3。
表3 “推理”的六个层级
分析 在数、表达、数量和形状中确定、描述或使用关系之间的关系。
整合/
综合 联系不同知识单元、相关表征和程序来解决问题。
评价 评价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案。
结论 在信息和证据的基础上做出有效的结论。
概括 得到更一般的或者更广泛的结论。
论证 为方法和策略提供数学支持。
“推理”需要逻辑性和系统性思维,它包括:基于模式和规律的直觉与演绎推理;在新颖的或者陌生的情境下寻找解决现实问题或者纯粹数学问题的方案。这两种情况都需要转换知识与技能以面对新的情境,而推理是其中的共同特点。
“推理”中列举的很多认知技能都会在思考和解决新颖的或者陌生的问题中表现出来。这是数学教育价值的外在表现,然而更多的是对学习者思维的内在影响。比如,推理不仅需要观察和猜想能力,还需要基于特定假设、规则和正确结果的逻辑演绎推理能力。
四、四年级数学的评价样题
在TIMSS 2015数学评价框架的“附录”中,给出了一些评价样题。通过这些样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的形式、理念与重点。
1.如图1所示,某人以固定的速度从A地骑车去B地,2小时后她来到一个路牌前。此人以同样的速度骑车,再有多长时间可以到达B地?()
图1
A. 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小时
2.某人有12个苹果,她吃了一些,还剩下9个。下面哪个算式更能够表达这件事情?()
A.12+9=□ B.9=12+□
C.12-□=9 D.9-□=12
3.甲吃了块蛋糕,乙吃了块蛋糕,他们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答案_______。
4.下面选项中,哪一个折叠之后,能成为右边的盒子?( )
5.如图2所示,某人在墙角堆了一些盒子,每个盒子的大小都是一样的。他一共用了多少个盒子? ( )
图2
A.25 B.19 C.18 D.13
6.某人调查了她的朋友们最喜欢的颜色,得到了以下信息(见表4)。然后,她画出图来表示这些信息,请帮助她把图画完。
表4 最喜欢的颜色统计图表
颜色 最喜爱
的人数
红 4
绿 2
蓝 6
黄 7
(参考答案1.C;2.C; 3.¾块; 4.D ;5. C;6.略 。)
通过这些样题,我们可以体会到TIMSS 2015四年级数学评价的侧重点是: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学生数学推理和数学运用的能力,重视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曾小平等. TIMSS2011数学评价:“框架”“结果”与“启示”[J]. 数学教育学报,2013,22(6):79-84.
[2] TIMSS 2015 Mathematics Framework [EB/OL]. http://timssandpirls.bc.edu/timss2015/frameworks.html.
[3] 曾小平,刘效丽. 美国“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内容、特色与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7):92-96.
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在学校及教导处的领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加强理论学习。
1、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理论学习;有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学习新课程,从而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当中,体现课改的新理念,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2、认真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模式及评价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的能力,更加突出教学观念,方法要有新的转变。我们着重以小组自主学习模式为核心,切实抓好小组的建设和评价工作。同时还组织各任课老师也对小组建设进行全面分析、交流。大家畅所欲言,积极探讨,这样,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切磋、学习、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组坚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查漏补缺,培优辅差,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发挥团体教研的优势,加强随堂课、互观课的听课、评课等的互听互评活动。通过听课、交流、参观、学习,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开阔了视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处理生成与预设等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组织科组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应用。
四、具体开展的活动。
1、学期初制定了数学组教研计划。
2、积极参加全校数学科的公开课教学活动,互听互评活动。
4、组织科组教师参加各种观摩、培训,并交流、研讨、评议。
5、进行了期中、期末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6、组织进行了全校的学生数学竞赛活动。相关科任教师能够认真做好学生的学习辅导,批改试卷。
7、组织、指导期末复习,进行期末考试。
8、科组教师能认真做好各项总结和学生考核。
五、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今后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提升教师数学专业素养,使大家的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学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换取更好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工作作风,结合我组实际,开展活动,提高质量,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扎实有序地开展教研工作。现依据学校工作重点,现就本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集体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课改主要精神和《数学课程标准》;努力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符合当前教改新形式的文章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
2、落实教学常规:
(1)期初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听课:本学期本组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组长不少于2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4)做到一个单元测验一次,测验结束后,认真做好分析,及时反馈教学现状,提出整体提高,分层教学,辅优补差的措施。
三、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教学科计划。
2、组织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本组工作计划。
3、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庆祝三八节活动。
4、协助学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5、集体备课。
四月份:
1、组织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
2、做好段考前的授课和复习工作。
3、配合学校做好田径运动会的比赛工作。
五月份:
1、组织本组教师庆祝五一活动。
2、组织段考,做好质量分析。
3、召开家长会。
六月份:
1、组织学生庆祝六一活动。
2、讨论制定复习计划。
3、全面复习准备迎接学期考试。
七月份:
1、组织学生进行期末测试。认真评卷,写好质量分析。
2、上交各种材料。
3、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个人总结。
小学生年龄较小,有其独特的年龄段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教给学生“先算什么法则”“再算什么法则”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保证了学生的做题量和对数学题的熟练度,但是长期的机械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
有很多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往往为了让课堂看起来充分,内容丰富,会找很多的课外内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课本教材生动的教材内容,既能够立足于课本,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练习,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然后教师进行教学,这样经过独立思考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在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教师进行四则运算教学的时候,不能脱离课本,也需要以课本教材内容为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现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强调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重将课堂学习的主权放到学生的手里。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也需要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处在小学年龄阶段,正是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四则运算是需要学生掌握了运算法则后能够熟练的应用,即使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再多的题练习,也比不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练习掌握得更加透彻。所以,在四则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进行完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后能够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然后在下一节数学课及时改正,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徐颖.如何处理好“脚踏两只船”:浅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一、调研的组织形式
(一) 确立研究主题
到达学校之后, 我有目的的听了两节课, 把九年级作为本次调研的重点年级。中考基础知识复习课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 怎样上课能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效率, 怎样上课能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通过推门听课, 我听到了真实的基础知识复习课, 教师上课没有一根主线, 教师讲的多, 学生练的多, 但知识结构却是零散的, 学生不能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起来。课后, 我组织教师进行了评课, 并提出问题“本周我们的教研主题应确定什么内容?”。经过全体教师的讨论, 教研主题确立为“如何上好基础知识复习课”。
(二) 确立课题
主题确立之后, 我采取了课例研讨的形式, 让教师在可操作的课例中关注主题, 在课题的选择上, 我本着知识相对独立, 难度比较恰当, 适合教师发挥的原则, 确立了复习课课题, 邢南中学为“解直角三角形”, 晋庄中学为“分式”。
(三) 确立作课人员
邢南中学共8名数学教师, 经过与所有教师讨论交流, 每个年级组推出了一位教师, 确定了三位作课教师;晋庄中学共5位教师, 推出了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们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 每位教师在体现集体智慧的前提下, 彰显自己的风格与个性, 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教研主题, 准备好研讨课。
(四) 理论学习
我建议全体数学教师进行网络学习, 借鉴网络资源“如何上好基础知识复习课”, 做好笔记, 将有价值的资料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除三位作课教师外, 其他教师也要熟悉课题, 要备课, 要对课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研组长要做好记录, 对本次教研活动要有思考, 有总结。我经过上网学习, 也积累了一些上好复习课的素材, 并将其中一篇有价值的材料让全体数学教师学习借鉴, 对教师的备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五) 跟踪听课
在确立主题之后, 我针对邢南中学九年级相对比较薄弱的两位教师进行了跟踪听课, 经过点评, 两位教师的课都有所改进, 对课的认识有所提高;同时, 我与邢南中学的全体数学教师对研究的主题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更加感到研究所确立主题的必要性。
(六) 作课教师说课
在全体教师都参与备课的前提下, 组织作课教师进行说课, 作课教师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展示出来, 通过说课, 可以改进教师的备课工作, 推动教师的理论学习, 促进教、研的结合;听课人员做好记录, 将本节课的特点和有问题的教学设计记录下来, 与作课教师进行了研讨,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作课教师根据其他教师的建议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了教学设计。
(七) 上好主题研讨课
主题研讨课是对教研主题的课堂实践, 是对教研主题预设的验证, 几位作课教师以自己的风格, 围绕问题的解决分别上了一节研讨课, 可以发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八) 做好问卷调查
结合上课的情况, 我与包科领导及教研组长共同谋划了问卷调查的内容 (如下) , 通过问卷可以了解学生对复习方式的认识, 也可以了解主题研讨课被学生的认可程度, 进而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复习策略, 达到课堂收益的最大化。
关于数学复习课的调查问卷
一、这样上复习课你喜欢吗? () A.喜欢B.可以C.不喜欢
二、这节课你认为自己有收获吗? () A收获很大B.有一点收获C.没有收获
三、你感觉这节课讲的知识是多还是少? () A.很多B.可以C.很少
四、学习方法上对你有没有指导作用? () A.没有B.可以C.很有作用
五、平时复习课上, 一些学过的有联系的知识你能自己回忆总结出来吗? ()
A.完全能B.基本上能
C.基本不能D.老师说了才知道
六、对于知识整理, 你喜欢下面的哪种方式? () A.老师讲, 我听
B.自己先回顾梳理, 然后在组里或全班进行交流
C.先做练习, 然后再梳理
七、你认为课堂复习方式中哪一种比较好? () A.教师讲, 学生听B.师生共同探讨
C.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讨
八、数学复习课中最吸引你学习的是 () A.有趣的问题情境B.巧妙的解题方法
C.对习题进行拓广、变式、延伸D.其它
(九) 开好主题研讨会
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围绕“问题的解决”评课, 力求改变一盘散沙式的评课, 让评课有主题。首先, 作课教师围绕“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了课后反思, 其他教师结合“如何上好复习课”谈了自己的建议, 对作课教师的再教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十) 做好总结
包科领导及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情况作出总结, 找出本次教研活动中的得与失, 形成文字材料, 并确定好下次教研的主题, 如邢南中学的教研主题可确定为“基础复习阶段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
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
(一) 教师的理论学习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选择了教育, 就选择了无止境的学习, 教师的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教师在取得合格学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并不等于学习专业知识的终结, 还需要继续学习, 研究新问题, 接受新事物,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建议学校数学组同读一本书, 从读课标做起, 每周读一段, 从网上学习课标解读, 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二) 教师对教研的认识需进一步加强
自我县开展校本教研以来, 教师对教研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但有些教师仍只是停留在认同的阶段, 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一种需求, 以致教研缺乏目的性, 缺乏主动性, 建议学校多组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 让教师在活动中受益, 在活动中成长, 看到了进步, 就看到了教研的效果。
(三) 教研组长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县自实行包科领导负责制以来, 教研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一些领导由于不熟悉所包学科, 导致教研走了一些小小的弯路, 在这种情况下, 包科领导应和教研组长紧密配合, 既有行政的推动, 又有专业的引领, 才能较好的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建议学校包科领导要多与教研组长交流, 多谋划, 多思考, 同时要加强教研组长的培养, 让教研组长“走出去”, 多参加培训, 开阔视野。
(四) 集体备课的形式应进一步推广
现阶段我县的各学校师资力量很不均衡, 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同科教师人数较少, 甚至只有一人, 所以应加强不同年级之间的教师交流, 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 只有教师之间加强同伴互助教研才会有真正的效果。建议学校适时适当的组织一次较成功的集体备课, 让教师感受集体的智慧, 引领集体教研成为日常的需要。
(五) 教材的解读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材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 教师只有不断地研读教材, 才能透过知识的表象看到其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议教师多进行教材分析, 要站在教材系统的高度俯瞰教材, 才能较好的进行知识之间的整合。
(六) 课堂教学应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沿袭传统的上课方式, 教师“满堂灌”, 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次要角色, 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 不考虑学生的感受, 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只是一味的“告诉”。建议教师多研读课标, 感受新课程理念, 看名家课堂, 看优秀教师的课堂, 转变观念, 学课, 进而改变自己的认识, 并付诸于实践。
总之, 本次活动为探索富有成效的教研形式提供了实践依据, 但愿此次调研能给予学校帮助, 给予教研组新的认识教研的视角, 给予教师一些探索课堂的借鉴。
摘要:高阳县数学学科的校本教研以课例为载体, 以主题讨论为主线, 以教研活动为依托, 引导教师在课例研讨中展开主题研究, 并不断分析与改进主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今天的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重温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学科教学建议》,并将相关要求落实到教研组计划的制定中。然后教研组制定教学计划,讨论学科周主题活动方案。
首先,我们在前期集中学习与最近的自学中,又一次领悟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建议》的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我们将按照《指南》与《建议》中的要求,用它们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对于本学期各自任教的教材内容,我们组的每位老师利用上班或休息时间都已熟悉过,甚至有几位老师假期在家就开始研究教材,学习教参了。因而,大家对教材的安排,教材上的重难点,都已非常熟悉,有的已经想好了解决策略。比如我们四年级,第一单元是《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块内容开学初就学有些困难,所以我们决定先进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在这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复习方向的一些旧知,渗透新知,然后等时机成熟了,再来学习一单的知识,可能就水到渠成了,同样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认识,时间的计算等都要早作准备。
活动最后,我们学习了数学大组的工作计划,围绕我校数学教研活动的主题:“全面提升数学文本解读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教与学质量。”提出了学科周的活动方案:“解决问题能力大比拼”。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培养学生仔细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关键词句,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二)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最近我们教研组的每位老师对学生的各种作业本子进行了自查工作,我们发现,多数孩子能端正书写,认真作业。但在检查交流时也谈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学生作业态度不够认真,书写马虎。除了文字字迹潦草外,连几个数字也写的不规范,有的还歪歪扭扭,如“1”和“7”不分,“3”和“5”不清。第二,书写格式不规范。三年级主要体现在使用递等式计算时等号的位臵不对,比较随意;另外,有些“比一比”的解决问题有的同学没有做到“一算二比三答”。第三,不会合理安排书写位臵,各题之间行间过小时,往往比较杂乱,缺乏审美观。
这次学校开展“优秀作业展评”,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影响整个书写习惯的养成,使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作业当中认真书写,养成细心的品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交流时,我们一致认为:首先,老师要持之以恒地督促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把每次作业都进行总结,给学生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好的方面要及时给予鼓励。虽然,这件事情很简单但贵在坚持,只要我们坚持这么做了,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其次,我们老师做到以身示范。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要做到工整有序,不潦草,特别是在批阅作业时要和学生一样,老师怎么要求学生的,老师就先做到。
我们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对于各种习惯容易形成也容易改变,好习惯可以受益终身,不良习惯贻害终身,数学学科是一门要求很严谨的学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让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是我们神圣的责任,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把学生的书写习惯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不断地矫正书写中的不良习惯。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三)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学习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今天,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前期自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第一大点“教学准备与设计”的几条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体会。
建议第5条: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我们三年级两位老师谈到,平时就是这样做的,不管是书上,还是课堂作业本、同步练习甚至口算都在课前一一尝试,这样的备课就充分解教材了的安排,课堂教学时择题练习,就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通过练习,我们还发现了教材在编排上的一些空缺:比如三上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当多位数的末尾有零时,如何与一位数对位进行竖式计算的方法,在三下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中,没有出现如45╳70,另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竖式教学内容。这样的题目,大多数学生口算是有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及时地补上了这块知识。
四年级的老师们对第9条“教学环节的构建和情境的创设都须注重数学问题的设计。事实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但环节不宜过多。每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蕴含着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有效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也谈了各自教学的心得。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四)主题:解读《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数运算的总目标: 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讨论.老师们对魏老师的见解感觉有点高深,理解难度有点大,需要更多的案例来 配合理解.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五)——研讨《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游戏规则公平性》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自己总结出的“新知猜想——自主探究(活动验证)——巩固内化——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尝试体验,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动有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加强实验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实验不同于简单的游戏活动,需要讲究策略。只有那些调动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实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本节课中,我着力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发展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发现游戏的公平性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会得到发展。
二、立足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本课学习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为此,我能尊重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民主、自由的空间里探索,主动建构知识。
这一环节我将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首先教学教材中的例题,在处理这一部分时,我打破了教材的原有编排。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如何去判断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果在这里按照书上的方法直接让学生看到4个红球和2个黄球,学生就能够马上判断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再去做实验验证猜想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并且由于事先已经知道了游戏的结果,学生的游戏热情也不会太高。因此在这里我:先不告诉学生袋中球的个数,让学生根据游戏出现的结果进行合理地猜想,使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接着问学生:“那你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就使游戏公平了呢?”让学生在小组里尽情的讨论交流,这里学生应该能想到多种方法。这时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只要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同就可以了。最后学生分小组自己选择游戏规则进行操作,这里要加强游戏的分工与合作的指导,否则学生会在无序的分工与嘈杂的合作中探究,学生容易失态、场面也易失控。
三、重视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并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促进成长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再读“课标”,继续深入钻研新教材,关注学生预学,力求以高质量和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每位老师获得的有效资源带入教研组,使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充分享受成果的喜悦和资源的共享。注重教研组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和研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组团体。以科研促教研,积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用问题引领学习的实践研究”科研课题实践。关键词:成长课堂 预学 课题研究
一、常规工作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数学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本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认真落实两次常规检查,规范教学行为。
2.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与及时改错的习惯。3.做好课前两分钟及十分钟训练课(加强计算训练、解决问题能力培养)。4.按时保质开展教研活动,开展成长课堂之预学研究。
二、重点工作
1.开展对预学内容的研究
(1)自定与预学的相关主题进行研究。(2)利用教研活动,交流研究心得。2.科研课题研究
(1)确定问题引领单元教学的构想、实施方案及预设的问题。(2)年级开放课、开放教研活动。
3.学生方面:
(1)加强书写习惯培养。
(2)使本年级学生正确运用错题记录本,提高自己的纠错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4.教师方面:
(1)新接班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及课堂常规管理。
(2)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平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提升。
(3)提高本组教师理论学习水平和教学习作水平提高教师和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水平。
三、特色工作
1.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结合学校成长课堂,开展学科特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延伸课堂教学,使学科更加贴近生活。2.带着课题进课堂:全组参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用问题引领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3.推进分层布置作业: 基础好的学生:(1)结合本课例题尝试改编情境出新题目并尝试解答
(2)解决问题时尝试用多种方法 基础差的学生:保证综合本与同步学练测
四、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
1.交流教研计划,明确工作要求 2.完善准备开学第一课 3.成长课堂的问题解答再反馈 4.月底计算验收
(一)5.新教师开放课
十月
1.开展预学内容的研究
2.成长课堂研究课及开放教研活动 3.常规工作检查(备课、作业)4.课题研讨会 十一月
1.作业展评 2.计算验收
(二)十二月
1.常规工作检查 2.计算验收
(三)3.期末复习一月
关键词:数学;预习作业;设计
一、数学预习作业设计的不足之处
1.形式单一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的学习,教师也不会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在预习设计上往往会很单调,只是针对课本上的几个知识点的练习,表面上看能够检验出学生的预习效果,但往往会忽视学生思考的过程,也容易出现学生抄袭的现象,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另外,这样的预习容易导致“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
2.缺乏个性化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不同的,所具有的数学分析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教师没有注意到在预习作业设计上的分层教育,导致了“一刀切”和“绝对化”。如果预习作业布置的不够恰当,会使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放松“警惕”,而基础不好的学生会觉得很难,造成厌学的心理。所以,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发展。
二、小学四年级数学预习作业设计的策略
1.设计充满乐趣的预习作业
四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对有趣的东西会更容易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更高。有趣味性的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数学学习上会更加有干劲,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上的教学就会更轻松容易。那么,如何设计有趣味性的预习作业呢?这就需要教师考虑到学生的人生经历,从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预习作业。
2.形式丰富、自主性强的预习作业
教师要改变这种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课堂讲解的教学思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为了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教师要布置一些形式丰富的预习作业,例如:学生课前预讲、教师布置课题课前讨论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一刀切”的方法,尽量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解答,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小学四年级数学的预习作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预习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严育洪.教学,该怎样走向深刻[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10).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下册工作计划06-03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总结12-04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2-16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9-25
中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7-23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09-25
小学六年级教研组数学工作计划10-03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12-05
六年级数学教研工作计划09-11
三年级数学下期教研工作计划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