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什么是价值观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什么是价值观(共8篇)

高中政治什么是价值观 篇1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任何一种思想在没有被绝对的否认之前,那么这种思想所形成的视角、背景、判断以及它所述说的意义,都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客观价值所在,而这种思想的价值则在于它所被认可的程度和意义,就是人对于这种思想的理解感知,这是人性思维里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评定所在,这也就评定出一种思想是否伟大,而这种思想又是否可以成为价值观的由来。

二.特点

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人或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历史性与选择性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主观性

指用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的,这些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

三.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四.重要性

1.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2.价值观利益上的互动和协调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3.价值观信息上的沟通是健康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

4.价值观实践上的一致是人际关系的保证。

★ 高中政治什么是财政

★ 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 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参考

★ 高中政治说课稿

高中政治什么是价值观 篇2

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的一个词引发外界关注:“政治规矩”。他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在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党内常态话语,经常被提及,但“政治规矩”的提法则比较罕见。

可以说,“政治规矩”,是当前理解中国政治思路的一个关键词。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规矩?为什么要在今天重新提出政治规矩?

什么是党的规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一个人,没有规矩,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纪律和规矩,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保持执政党的团结统一。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需要全党成员的 高度自觉 , 也需要制 度约束——这就是纪律和规矩的作用。

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上下同欲者胜”,需要规矩;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为了凝聚全党、团结一心啃下硬骨头,同样需要规矩。

那么,党的规矩到底包括哪些?

习近平对此有过总体论述。具体说来,党的规矩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从宽泛的外延说,中国共产党党员也都是中国公民,因此必须遵循国家法律,这毫无疑问;从党员的身份来说,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作为硬性的约束,也需要每个党员遵守。而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宣传纪律等在内的“党的纪律”,既然已经明确成文,自然也就成为约束和指南。那么,为什么说“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政治规矩?

这就需要理清“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对此有详细的论述:“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也就是说,从概念的层面,“党的规矩”的外延要比“党的纪律”更大。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不成文的、相对柔性的规矩,同样需要遵守。

在党的纪律中,习近平尤其强调“政治纪律”,因为这事关全党的路线和立场。同样,在党的规矩中,习近平也尤其强调“政治规矩”,因为这也是事业兴衰的关键。习近平指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政治规矩包括哪些

“政治规矩”确是一个新词,也是理解当下中国政治思路的一个关键词。

新概念的提出,通常有其问题背景。而作为总书记,习近平为什么要提出遵守政治规矩呢?无疑,是因为党内存在不遵守政治规矩的表现。

在近日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习近平对于“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有所总结。

比如,在原则立场上,不守规矩主要体现为不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包括“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甚至是“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口无遮拦,毫无顾忌”。

又比如,在党内团结方面,不守规矩的主要体现,是“团团伙伙”、小山头、小圈 子、宗派 主义。2013年和2014年,习近平两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党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不能借着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场合,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称兄道弟,“宗派主义必须处理,山头主义必须铲除”。

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全党的“团结统一”。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党内有党”,不仅可能在上情下达、方针执行上打折扣、搞对抗,甚至可能形成“门客、门宦、门附”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上形成一种抱团化、互相支持、互相提携的利益交换关系,使政治“潜规则”大行其道,破坏党的风气和统一。

习近平反复论及的另外一个规矩,就是“组织”的重要性。要有组织、体现组织,就要体现程序意识。

作为党员,组织性体现在哪里?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遵循组织程序、听从组织安排、重大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习近平批评道,现在许多干部没有程序意识,“迈过锅台上炕”,或者是做先斩后奏的“事后诸葛亮”。

这种情况,主要体现为“组织意识淡漠、不向组织请示报告”,比如子女在国外定居、个人有几本因私护照、随意外出不报告、个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报告等。而这些,往往也是干部出问题的苗头,在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屡见不鲜。

政治意识不强、组织意识不强,一个干部就不免目中无人、心中无畏,甚至可能衍生出管不好身边人、擅权干政、干预选人用人、打招呼说情等问题。这都是不守规矩的表现。

可以说,在今天重新提倡政治规矩,其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内团结统一、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净化党的政治生态。

强调规矩是传统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习近平首次讲“规矩”了。2012年11月16日,刚刚履新的习近平就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提出党章是“根本大法”和“总规矩”。此后,在多个场合,他都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3年在西柏坡。用他的话来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共产党1949年就立下的“六条规矩”:“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规矩简单,但透露出的是对自身、对形势、对未来事业的清醒认识。重规矩、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赢取民心的重要法宝。从成文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进入上海秩序井然地睡在街头的解放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军,每一个细节,都是政治规矩的体现,是政治理念在行为层面的实践。

但在当下,党的纪律、党的规矩都有不同程度地被忽视、被破坏的现象。

比如,在去年6月份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的一项调查中,面对“你身边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4万多名参与的网友,有74.1%的人把票投给了“程度严重”的选项。

网友的切身感受,真实反映着来自现实的问题。

比如,山西“塌方式腐败”,让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直言“令人触目惊心”;湖南衡阳的破坏选举案,409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广东茂名 窝案 , 涉嫌行贿 买官人员159人,相互牵连的官员之间“一损俱损”,“山头主义”“团团伙伙”的危害之大可见一斑。2014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违纪,往往自破坏规矩始。讲规矩 , 是对党员 、干部党 性的重要 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如何遵守政治规矩

有了规矩、懂了规矩,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矩?答案是,要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

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要做到这些,就要树立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原则意识。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守纪律讲规矩的政党才能得民心。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的今天,强调规矩,也是改善政治生态的必要之举。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依法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因为这是前三者的政治基础和根基。而守纪律、讲规矩,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重要抓手。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习近平说。

为什么是政治神学? 篇3

一、“大分离”的问题

在本书中,马克·里拉把政治神学视为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也是“人类思想的原始形式”。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人类在面对无边的宇宙、世界和有限紧张的自身生存状况时,他们的心智不能不去思考如何应对的问题。当他们无法应对,在现世及自己周围找不到凭借和支撑时,他们便会诉诸于神,根据神的启示来延续生存,保证生活的正常秩序。当人们以此来思考和应对政治问题时,神成了他们一个必要的答案选项,甚至可能是一个唯一权威和标准的答案。一旦这种答案和政治之间构成了一种神圣联结的框架,而这种框架被用来为政治权力提供合法性支持和庇护,政治神学就产生了。在十七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上,政治神学曾长期支配世俗的权力,也一度成了血腥的宗教战争的合法性来源。但随着人们心智理性的发展和经验能力的提升,他们越来越不再求助于神学思维和宗教信仰,越来越相信人类自身可以单凭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现实和心灵的困扰问题。于是,我们才看到了某种被马克·里拉称为“大分离”的状况。

马克·里拉所谓的“大分离”基本上是指政教分离。不过在他看来,它的彻底性是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思想家霍布斯那里完成的。在这之前,教会政治模式或者所谓的“天国共同体”遭到了宗教改革和科技进步的巨大冲击,奥古斯丁所说的“上帝之城”,对现世中的人们而言也越来越模糊不清,世俗权力和精神权力之间的距离被时代的车轮拉得越来越大了。但是,人们还不知道到底如何去安置从教会那里分离出来的世俗权力。这是因为,政治神学的思维方式被冲击之后,还没有一种足够强大和清晰的思维方式能及时地跟上来提供路标和指导。也就是说,虽然政教分离在十七世纪以前已经有了历史事实上的一些有力佐证,但那些证明最多破坏了政治神学的路径,至于如何另寻他路,还很难决定。马克·里拉在本书绪论里把政治神学和政治哲学比喻成一条河的此岸和彼岸。按照他的这种比喻,十七世纪以前的西方,可能还没有发现彼岸之路。发现政治哲学这条彼岸之路的——马克·里拉在本书中从开始到最后始终认定——霍布斯才是第一人。正是他拉开了政治和宗教之间的“大分离”,使得政治哲学在政治神学之外,成为另一种对人类社会而言更具解释力和合理性的思维方式,甚至也可能是更符合人性缺失和需求的行为或生活方式。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之所以受到马克·里拉的高度重视,即是因为它开启了那种政教大分离的知性原则。它离开神来谈论人,离开宗教来思考政治问题,以一种简明有效的认识论将前后二者截然分开了。霍布斯认为,那些信教的人,基本上源于自己的无知、恐惧和渴欲。宗教之所以被人们所需要,根本上是出于人性心理的这三种阴暗力量。宗教因为可以承载或涵括这三种力量,并给他们的脆弱心理以安慰、支持和保障,故此才在社会人群和部落中出现。人信奉神,是因为神可以为自己所私有和利用,是因为人对人的猜疑、嫉妒和害怕,以及人和人之间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力冲突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战争状态。所以,我们在谈论宗教时,实际上只是谈论人和人性。人是有一种宗教的本性,宗教的种子可以生在任何人的本性中,但人永远不可能具有神性。在人神关系上,过去的传统神学和新教神学都是从神的绝对维度来谈论人的,神在他们那里永远是一种唯一的标准和逻辑思维的起点。而霍布斯转换了谈论的主题。过去的人—神—宇宙的神圣联结结构,在霍布斯那里是不会存在的,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问题只是人的问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神在这种关系中,就算有其神圣性,也不过是人自我保护以及加魅和排外的需要。人出于对自然状态的无知和恐惧,出于对权力和利益的渴欲,制造了神,并赋予其神圣权威,后来又恐惧神,争夺对自己而言是唯一的救赎权,陷入宗教冲突和政治冲突的恶性循环,这一切的问题都是人性的缺需在作怪。人的宗教性说到底只是人性,神的存在和政治生活的存在,说到底是因为人性的普遍存在。可以说,人性是我们思考宗教和政治关系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而怎么看待人,认识人性,恰恰是政治神学和政治哲学之间的最大区别。

政治神学的那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根本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人性的阴暗一面没有足够的正视,没有把人从神圣联结的结构中分离开来。而霍布斯的那种宗教心理学,从人性入手,回到了人自身和“人性的显然的、观察得到的事实”,从而让人直面自己,让神自行其是,彻底颠覆了人、神和世界之间那种神圣联结的结构。这看似简单,但足以提醒我们,政治神学充满着它自身没有注意到的迷思和幻想成分,狂热行为和暴力行径将可能从中而生,危及到个人和社会。霍布斯的贡献就在于他清醒地认识到此种可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政教分离的“知性技艺”。一如马克·里拉所见,霍布斯所创发的大分离,“并不假定或鼓励无神论”,他只是想把人“有关神的思考和对人之行为的科学观察之间确立一种严格的分离”,“把关于社会基本框架的问题跟关于神、世界和人的精神命运的终极问题区分开来”。这种分离只是一种有限理性的原则,让思考政治的人们警惕神学思维的误用,知道自己的限度和边界所在。政治在霍布斯看来是一种危险的战场,一旦有神学助阵,宣称自己的理念和行为代表上帝,他们将为所欲为,难以遏制。霍布斯的大分离原则,是把神性限制和固定在人性之中,把政治看成是约束和教化人性的技艺。人性的恶之倾向和政治的危险性在这种原则的鉴照下,可以通过一种社会契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大分离原则告诉我们,只有知道人性的偏失和需求,才能清楚人为什么要去信仰宗教,为什么信仰宗教有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和副作用。霍布斯之后的政治哲学大多是基于对人性的消极认定,对人妄图成为上帝,在人间建造天国之幻想的怀疑和拒斥,他们秉承的都是政教分离的原则。可以说,政治哲学通过这种原则,把政治问题和宗教问题明显地区分开了。而在政治神学那里,政治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纠缠不清,宗教往往被用来为政治和社会服务。当政治一旦被宗教过度美化乃至神化,宗教的积极作用一旦被迷信和过于扩大,我们的心智将可能再次退回到它蒙昧不明的“原初之幕”中。

二、霍布斯之后的政治神学

对于政教分离这一原则的坚持和运用,霍布斯之后,除了洛克和休谟,做得好的人实际上并不多。虽然他们对霍布斯的“利维坦”专制一面多有批评,而侧重于如何制约政府权力,形成有限政府,也就是对“利维坦”的自由化,但他们在人性前提假设和政教关系的处理上,都算得上是霍布斯的精神后裔。不过,在马克·里拉看来,霍布斯之后的很多思想家实属卢梭的精神后裔,比如康德、施莱尔马赫、黑格尔、特洛尔奇等。他们大都看到了政教大分离的一些经验事实,也并没有绝对反对大分离这一知性原则,但他们都可能背离了它,使得它在政治哲学的思想传续中发生断裂。《罗马书释义》一书的作者巴特,把卢梭等人称作“自由派神学人文主义”,也就是自由主义神学。按照这一说法,卢梭他们的思想或许没有传统天主教、基督教神学和“启示政治神学”那样具有护教或原教旨主义色彩,但由于其主旨和政治哲学的又不太一样,都可以划归为政治神学的范畴。原因在于,他们对宗教的表达,看似考虑了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拒绝了政治弥赛亚主义的狂热激情,但他们实际上都不自觉地响应了人和神之间的复合或和解诉求。这种诉求并没有突破人神联结关系和圣经传统,让人们可能再次相信自己是“圣经传统的后裔”,而不是“大分离的后裔”。他们对于政教关系的理解与霍布斯派相比,相同的是对神启和末世论冲动的排斥,不同的是他们无意中把上帝从圣经传统中重新解放出来,让他和人及世界之间重新建立了结构关联。他们开辟了一条政治神学的新路。

霍布斯曾经把宗教看成人心的“黑暗王国”,布满了人心的阴冷动机,但从卢梭开始,这种对宗教的激进解释被另一种积极的温情的解释取代。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借助“萨瓦牧师的信仰告白”,质疑了霍布斯关于宗教信仰的人性假设。卢梭认为,单纯看到人性之恶,不去注意人之崇高和最好的一面,将陷入卑鄙之中无法自拔。而宗教可以被定义为人类崇高情感的最高表达,人们可以借重宗教,表达自己的高尚和仁善、良心和虔诚。它们不是宗教信仰和神圣恩典赐予的,而是相反,它们催生了后者。宗教满足了人类的情感诉求和道德需要,它的存在让人们可以确定自己的“内在之光”,实现自信、自尊和自爱。卢梭依赖宗教,让宗教来确定人的道德系统,在其间,人可以不用担心自己被不确定性所威胁,产生绝望和虚无。可以看出,在卢梭那里,宗教被赋予了必需的情感和道德功能。他对上帝的爱是出于自爱,为了确定这种自爱的合理和正当,我们又一次找到了上帝,相信我们和他之间可以重建一种良好的关系。可以说,卢梭的思维是一种神学思维的变形,他“因信称义”的道德理想太自以为是了。

康德不是卢梭的门徒,但如马克·里拉所说,他绝对称得上是“卢梭的孩子”。他认识到卢梭单讲内心的不足,但继承了卢梭的道德洞悉力,接着卢梭所信靠的“伦理的上帝”往下讲,最终,他经由理性把宗教论证为人类道德的最高发展,从而创建出一种新式的宗教理论。康德认为,人们的心智不能只处理那些时空中可以经验的描述对象,他可能还会思考上帝这类规范的理念。这些理念不能被证实和证伪,但它并不会被视作“先验的幻觉”,而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秩序,让我们的理智创造出上帝这一理念,以便它在人的理智运作过程承担某种必需的职责。无论上帝是否真实存在,我们需要上帝来成全我们理性的自洽和道德的圆满。因此之故,康德认为,我们需要接受神学的两个公设。一是上帝是人类理智所能想到的一种最高的善,是人类行为最高的动因,它根据道德来分配快乐。二是个体不朽。个体借助无限的时间,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为人们抵达至善提供理论的可能。这两个公设,是康德道德宗教理论的基础。康德通过这两个公设,把道德绝对化,试图让道德成就人们的自律,内化为一种“绝对命令”。但这种意图,是一种道德神话。他的道德法则,因为是以上帝为最终的归依和标准,那种绝对的完美主义就注定了是一种崇高的但必然会破灭的幻想。康德实际上把道德当做一种信仰,为了道德的需要,他重新思考了宗教(基督教)在现代生活中的积极角色。在他看来,假定神的存在可以抵御道德上的绝望,维护人的良心和向善之希望,道德因此成为一种“无形的宗教”。而一旦将之普遍化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来,就呼唤基督教这样“有形的宗教”,让基督教神学披上“新的外衣”回到政治哲学中来。这种新的外衣就是理性和道德,它们借助上帝神话了自己,从而也可能神话了人类群体,这就为后人开启了一种现代的神学—政治想象图景。

这种图景在黑格尔那里得到特别的体现。黑格尔从卢梭那里看到宗教可以创建和安顿社会的力量,从康德那里看到理性和宗教之间可以和谐共在,但他都超越了他们,对宗教有着更新颖的看法。他认为,人和上帝之间需要的不是权宜之计的调和,而是“完全的和解”。宗教源于心灵、理性和道德的需要并不能说明宗教的全部内涵,它还是“民族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表现”。他还认为,人类世界的历史就是宗教(基督教)的历史。人的自由也只有在国家的宗教中,在民族的宗教史中才能实现。大分离把政治权力从宗教信念中划分出来是不合乎现代社会需求的,政治和宗教一旦对立,人们的伦理生活和精神诉求将得不到满足。黑格尔因此认为,教会和国家在现代可以协调一致。教会可以让神和人之间达成和解,它可以在世俗国家中承担起复合的神圣使命。而国家可以“作为当前精神的神之意愿,像一个世界的实际外形和组织那样展现”。教会和国家是各负其责,并不冲突,他们之间还可以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由此可知,政治和宗教之间在他那里不一定存在着张力,没有必要把他们彻底地对立和分离。人们只需要把教会放在世俗社会和国家机制之内,哪怕教会失去了独立性,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教会或者说宗教的信念已经流淌在国家和社会的文化血脉中。宗教通过国家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黑格尔认为,现代国家所具有的文化,是一种基督教新教文化,新教是最后的宗教。这种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我们并不陌生。而需要我们警惕的是,他的政治神学可能会支持邪恶,引发人们心中的弥赛亚冲动。我们虽然也把它看做是自由派神学人文主义,但很显然,他把神拉到世俗政治和历史中,将制造出一种国家和民族的神话。这种神话看似给人以各种保障和支持,许诺各种幸福和安宁生活,但很可能反而剥夺了人的自由选择,也造成对其他民族的强权政治。这是一种泛神论的专制的政治神学,它使得人可以在现世中直接宣称自己代表神,不用诉诸神的启示,而只需自己是“圣经传统的后裔”,是属于这个文化传统或民族精神中的一分子。

可以说,经过卢梭、康德和黑格尔之后,自由主义神学再次构建了人—神—世界之间的神圣联结的地位。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自由主义神学,是因为他们不同于“启示政治神学”。他们的神权政治没有诉诸于上帝的启示,而是来自对人和人性的肯定,对人类的宗教经验的选择和扩展。不过,他们所构建的神圣联结结构,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在马克·里拉看来,这种结构中的上帝最后会变成一位“夭折的上帝”,经不起人性陡然爆发的黑暗和狂热力量,更无法对现代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起到多少积极作用。自由主义神学对人为什么信仰上帝,上帝怎样被用来为社会和政治生活服务等问题提供的成套答案,都可能是错误的。他们的上帝,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之后,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它对人的世俗意义了。后来有些神学家,比如上面曾提及的巴特,也包括马丁·布伯、罗森茨威格、布洛赫等,他们一度试图重新找回救赎的上帝,回到那种“启示政治神学”,用上帝的末日论和神圣启示,来收拾人污浊和战栗的内心,这就更加不靠谱了。他们想在世俗政治中召唤和支持弥赛亚的到来,把个人的救赎权交给政治。这种对政治的神学诉求,是一种非常“荒谬的实践”,它带来的灾难不会让人类回到天国,而只能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具体的例证我们可以在“二战”时的纳粹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那里看到。它们可能表明了一点:政治只是政治,政治的领域有其不可被他者强加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宗教只能是影响它的一个因素,而不可能替它安排好一切,或者和它产生交集。当然,政治如果想插手干涉人的精神救赎和宗教行为,或利用宗教去神化自己的政治意识形态,也是要不得的。无论是自由主义神学还是启示政治神学,它们作为在霍布斯之后的政治神学,都需要接受我们的这样一种反问:为什么是政治神学?政治为什么要神学(化)?

三、政治哲学何为?

在我看来,马克·里拉这本书是想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可以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政治哲学何为?政治神学和政治哲学这两种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形式,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一直是此消彼长。尽管现代的政治文明大都认同了政教分离、宗教宽容和有限政府的原则,但我们要时刻警惕政治神学有一天将可能再次君临天下。神权政治的幽灵,或者说政治弥赛亚主义,都可能使人们的心智陷入狂热、迷信和乌托邦幻象之中。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或先知,有的是怀疑和焦虑的人群。我们信奉的上帝无论是一位超然的神,还是一位无处不在的神,他与我们的关系可能只是一种隐秘的私人化的关系。而政治是一种公共的关系领域,它要通过各种原则和制度架构让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相对公正合理的公共空间里。在这个公共空间里,我们可以不断进行一种试验,而试验要达到的结果至少要保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激烈冲突和过于对立,造成个人的自由、生命和财产受到他者的干涉、损害和剥夺。这种试验还要保障人们都可以自主地“处理他们的精神命运”,人的精神诉求和信仰需要,都是个人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从思想和精神上控制他人,愚弄他人,让其臣服或同化于一种固化的意识形态中。这种试验就是政治哲学,它所做的就是要避免上述那些极端的人间悲剧出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区分了两种伦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在我看来,政治哲学可以不必去处理“信念伦理”,它处理的只是“责任伦理”。也就是说,它要做的在于提醒人们:我们的责任即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克己奉公,知道自己不应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政治神学可以提供一种“信念伦理”。它的出发点是想为处在政教冲突中的人们提供一种“启示之光”,确定一种可以信靠的神圣的关系标准。但我们要说,我们可能不需要这种启示之光,我们更无须标榜神圣来保证自己和别人都可以向善。人如果是一种黑暗的力量,单纯借助自己的“内在之光”也是不可行的。我们需要凭借人类所具有的理智,集合人类这么多年在黑暗中行走的经验和共识,不断去点亮政治哲学的灯盏。政治哲学并不保证它的光亮就能照到地球上所有人们,但有一点可能是人们都相信的,我们需要的只是光亮,而不是毁灭地球的大火。政治一旦和神学结合,就可能制造出人类的那种末日景象。我们在问为什么是政治神学和政治为什么要神学(化)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问,这种选择会是合理的吗?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政治和神学之间结盟有合理和正当的理由吗?这种理由是否充分和必要?政治哲学否定了政治神学这种思想形式和行为方式,它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政治神学的危险的提防,让人们放弃那种神话的思维和幻想。固然宗教在历史和社会中有其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小心这种积极作用很有可能会走向它的反面,要注意它的副作用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和常识,让我们的生命无法承受。我们今天来重申政治哲学的意义,就是要看到那些事物可能为坏的一面,也要怀疑他们可能为好的一面。对于我们而言,政治哲学的意义哪怕只是消极的,但其审慎的品质和不断试错的改进努力,却是我们的社会永远不可或缺的。我们看到,马克·里拉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过多地谈论政治哲学,但他通过对霍布斯和霍布斯之后的政治神学的思想梳理,已经告诉我们,政治和宗教的关系,只有在二者被分离之后,各自走向独立,才可能走向健康的道路。而政治哲学就是这样一种道路,我们就算走不出黑暗,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至少不会走向灾难的深渊,它只能让我们越来越接近一个可以看到曙光的明天。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克·里拉的这本书无疑是成功的。

什么是企业价值观? 篇4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谁在做判断。不同的人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如一个把判断作为本位价值的企业,当利润、效率与创新发生矛盾时,它会自然的选择后者,使利润、效率让位。同样,另一些企业可能认为企业的价值在于致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利润、企业的价值在于服务、企业的价值在于育人。那么,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分别可称为“致富价值观”、“利润价值观”、“服务价值观”、“育人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简而言之,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1)价值观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持有的,而不是一两个人所有的。

(2)企业价值观是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的价值观。

(3)企业价值观是长期积淀的产物,而不是突然产生的。

(4)企业价值观是有意识培育的结果,而不是自发产生的。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菲利浦・塞尔日利克说:“一个组织的建立,是靠决策者对价值观念的执着,也就是决策者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特殊目标、经营方式和角色时所做的选择。通常这些价值观并没有形成文字,也可能不是有意形成的。不论如何,组织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推动、保护这些价值,若是只注意守成,那是会失败的。总之,组织的生存,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维系,以及大家对价值观的认同。”

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价值观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灵魂,保证员工向统一目标前进。企业价值观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考虑究竟什么是企业最实际、最有效的价值观,然后不断地检讨和讨论,使这些价值观永葆活力。事实上,这样做有助于大家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促进发展。GE的严厉和它强调共有价值观,并非相互矛盾的事情,二者借来自相同的根源――企业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

无数例子证明,企业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而,成功的企业都很注重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并要求员工自觉推崇与传播本企业的价值观。为了让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应该用具体的语言表示出来,而不应该用抽象难懂、过于一般化的语言来表示。

什么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篇5

对于企业中的每个成员来说,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必须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目标)?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行为方式)?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只要这样,才能摆脱那种混日子、碌碌无为的工作境地。只有在工作中变成为了实现目标而工作时,个体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自己不断进步,从而也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对于组织而言,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最基本持久的信念,具有内在性,独立于环境变化、竞争要求和管理时尚之外。是保证企业始终如一朝着目标前进的有力保证,保持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的不变,同时又使目标、战略和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更新,取得长期优秀业绩的根本原因,任市场环境不断变幻,只要企业核心价值观不变,都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采用适当方式引领企业朝着目标一如既往的前行。是企业管理层乃至全体员工持之以恒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愿景式驱动管理的源泉。

对个人而言,在工作中其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而态度源于价值观,又表达价值观,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确立了良好的价值观,明确了什么对自己是有意义的,什么是自己符合自己职业目标的,将会使个人产生强大的自驱力,驱动自己自觉的朝着目标前进,对于不符合目标的行为方式会自动抛弃,会努力克服精神生活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明确生活的价值目标和意义所在,能自如的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抱有坚定的信念。一旦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趋同时,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就将获得企业和个人双赢的局面。

文化支撑了企业的发展,文化是企业的“道”。 企业文化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理念层,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企业道德等;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包含有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以及企业风俗;第三个层面是物质层,包含有企业名称、标识、企业外貌,建筑风格等。因此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价值观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灵魂,保证员工向统一目标前进。通过群体氛围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使企业员工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

企业价值观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企业的生命力是企业整体合力作用的结果。企业合力越强,所引发的活力越强。而要激发个体潜能,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而价值观在打造和谐团队、激发团队效能、促进信息良性沟通方面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在价值观统领下的思想意识上的统一,企业内部能形成融洽、共生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才能忧患与共,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形成和谐共生的团队。

主要作用

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据以判断事物的标

准,一经确立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产生长期的稳定性,甚至成为几代人共同信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要遭遇顺境和坎坷,一个企业如果能使其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接受,并以之为自豪,那么企业就具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基本特性

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性。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时期,会存在一种被人们认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其它价值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折算”成这种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为“本位价值”。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文化共同体,在其内部必然会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本位价值观。这种本位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个性,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一个把利润作为本位价值观的企业,当利润和创新、信誉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它会很自然地选择前者,使创新和信誉服从利润的需要。

导向规范

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意识,能够规范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员工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大大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不是通过制度、规章等硬性管理手段实现的,而是通过群体氛围和共同意识引导来实现的。

产生凝聚力

企业价值观能产生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企业的活力是企业整体力(合力)作用的结果。企业合

力越强,所引发的活力越强。

第一,以企业领导人的言传身教来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并非天生,需要企业的灌输与宣传,经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后,员工才能逐渐接受并内化为企业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倡导与宣传,宣传工作以深化对价值观的认识。

第二,健全配套机制,企业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环节。

高中政治什么是价值观 篇6

人家节目组高风尚,不跟我计较,接着又请我做节目,聊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话题。约好后,没料到节目组临时有政治任务,这个话题改到今天了,问我行吗?我说必须的。今天一到台里,立马为上周给人家开天窗的事道歉。主持人跟我调侃,说我正式进入老嘉宾队伍了,老嘉宾基本都干过开天窗的事,呵呵。

节目开始后,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联想并购摩托罗拉业务部门,这笔买卖到底值不值,摩托罗拉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门当户对,收获有四”:

首先,是品牌。“摩托罗拉目前在美国和拉丁美洲等国家仍然是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杨元庆称,未来联想将采取“双品牌”战略,在新兴市场主推联想品牌,在国内两个品牌并行不悖,而在北美、日本、西欧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采用单一品牌——摩托罗拉。蓄意进军欧美成熟市场的联想,顺理成章拿到了一张“绿卡”。

其次,是关系。摩托罗拉与全球主流运营商的良好关系,能够帮助联想打开很多尚未进入的市场。

再次 , 是研发团 队。摩托 罗拉有2000多名资深的研发人员分布在美国的芝加哥、硅谷和佛罗里达。不得不承认,近年来联想智能手机鲜有新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提升智能手机的创新力是联想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摩托罗拉的加入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

最后就是专利。收购之后,联想将获得2000多项专利以及2.1万项交叉授权专利,将有利于联想开拓成熟市场的业务。

以上是杨元庆的官方观点。我的非官方观点也主要有四:

1、国际化的形象。

记得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时,马云反复宣称下一步最大的目标就是国际化。国际化这个命题,对于中国的IT企业来说,始终是一块心病。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国内是龙,国外是虫。联想从中关村的一个小企业逐渐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它的发展路径很清晰,而且表现出了自身的一些特点。现在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联想必须塑造一很善于做国际并购的特点,这个对于国际化非常重要。之前跟IBM的合作,这次跟谷歌的合作,可以很好的帮助联想在全球竖立起了行业整合者的形象。

2、专利。

这点和杨元庆类似,通过这次收购联想将获得2000多项专利以及大量的专利授权和交叉许可,有利于联想在成熟市场开展业务。在中国这样的奇葩市场也就罢了,在欧美成熟市场,没有专利将寸步难行。未来的战争,主要拼的就是专利。

3、王牌。

如果把手机市场比作一副牌局的话,比作斗地主的话,联想手里也握有17张牌,而且看上牌也不错,有连对,有顺子,也有A,也有2,但是缺少王牌,一张王牌也没有,更别提王牌组成的天下无敌的炸弹了。曾经,联想以为“乐Phone”是张王牌,没料到其仅仅是张小小的三,于是早早就丢掉了,免得成为整个牌局的累赘。至于后面打出的K900/K910,充其量也就是长一点的顺子而已,VIBE则顶多是个飞机带翅膀。摩托,则可能是联想急需的王牌。

4、Android的机会。

对于谷歌来说,现在的Android阵营,三星一家独大不是好事。而且这个三星,总想脱离谷歌单干。即使三星不单干,谷歌也需要扶植另一家。在全球划拉来划拉去,谷歌认为联想是最合适的选手。

高中是什么 篇7

小孩子说,读了初中就要读高中,读了高中才能读大学。

初中老师说,高中是一个拼分数的地方,座位是按名次排的。

父母说,高中是吃苦的阶段,熬过去就好了,你可要努力啊。

高中老师说,高中是场赛跑,你要跟全国的考生比,你必须跑赢别人。

大学的学哥学姐说,高中很累,不过也最充实,我永远忘不了高中时期的努力。

邻居阿姨说,你在读高中啊,好好努力,考个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好好报答你父母。

高中到底是什么?尽管已经到了高三,我仍不能确切地说出。我只知道,高中不只是那几栋教学楼,不只是校园里的那几棵树,不只是那几张试卷及证书。高中,不只是这些,也不可能只是这些!高中确实是个奇特的阶段。不再有孩提时未脱的稚气,但也难有大人的成熟老练。你不会被认为是小孩,可以逃脱责任,但也不会被认为是大人,要你完全地负责。你不会再像小孩子一样非黑即白,但也难以完全认识社会的复杂。你开始不再那么顺从,你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你认为自己长大了,可在你父母眼里你仍只会是个孩子,你不会完全地掌控自己。

高中当然是苦的,乏味的。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六,永远的三点一线。被侵占的课外时间、被侵占的体育课、被缩水的假期,书却越来越厚,作业考试也越来越多。老师是有道理的:“你们现在可能恨我,可将来你们肯定感谢我。”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错误,这是社会状况的必然,我们现在不能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适应。

高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然是高中的同学。没有虚伪,再枯燥的生活也能找到乐子。高中生的仇是不会记到第二天的。今天吵一架,明天就可以一起继续笑骂。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东西,说一声,买一个赔了,没什么大不了。用不着思考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用不着去勾心斗角。时不时的逗笑之语,也不怕被曲解。不用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做人。高中生的生活是不会缺少乐趣的。我们爱笑,大声地笑,放肆地笑,没有一丝拘束。在这紧张的生活中,能有一刻忘记一切地欢笑,那是多么幸福啊!我们从一切稀缺的材料中挖掘,再普通的事一经智慧的大脑加工,也能让我们把深埋在作业中的头抬起,不顾一切地笑。管它什么分数成绩,这一刻的快乐任何人都别想夺去。高中的同学实在是太美了!对同学什么都可以不介意。你可以称一个女生胖子,得到的不会是冷眼,只会是笑骂。都是同学,谁会计较?同学之间互相取绰号,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可能只记得绰号,连名字都忘了。缺点有什么好隐藏的?既然不能改变,何不尽情拿来博大家一乐?男生喜欢打球,磕磕碰碰难以避免。不小心撞到了谁,擦破了谁的皮,谁也不会计较,道个歉,拉一把,一切都没有发生似的。还有老师,总是那么严肃,也许令你害怕,也许让你不满,可绝对那么令人难忘。你能想象一位严肃的老师偶然讲个笑话时的情景吗?那滑稽的样子,比笑话本身更令人难忘。

高中真是美极了,即使我并不确切地知道它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也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经历过,我笑过。

什么是价值观 人生观 世界观 篇8

据所知,世界有称普世价值的观念。目前提出核心价值观(18届3中央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那么,什么是价值观?这当有哲学意义上的,也有实用选择性的,一时难说清。说简单的,价值观就是人们认为什么事物最重要,最有价值,最值得为之奋斗的观念(看法)。比如有人认为金钱最重要、最有价值、最值得为之奋斗,要钱不要命,这是金钱价值观。又如某人认为,做个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最有价值,对于英雄壮举,生命无足轻重,这是英雄主义价值观。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作这诗的烈士认为自由的价值最高,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世界观。人生在世,不由自主地面临复杂的选择: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光荣与耻辱、付出与收获、生存与死亡;终归有所取舍、有所好恶、有赞成有反对、有认同有抵制。必须做出选择时,人人心里自有一杆称,这杆称就是价值观或称人生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人们心目中什么最重要,什么较重要,什么次重要,什么不重要……,这样的一种排序。它一方面是价值取向、追求、目标的选择和体现;另一方面又是衡量、评判价值的尺度和标准。与人生观世界观都来源于生活和实践那样,价值观也源于个人的社会环境,经济政治地位,精神文化水平。

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实践、经济政治地位差异,价值观会有不同。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个人,价值观会有所不同。但是,人类社会,也一定会存在着普遍的、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目标。这是所有人的自然性基础,决定了人类在本质上的共同点。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了他们在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下特定的诉求与观念,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所赖以生存与活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其变化。正因为价值观的形成是经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它就具稳定性,无法说变就变;要改变,得先改变这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地位。

总结一下教课书上的说法: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人、事、物等)的意义、重要性(即价值)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或观点。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价值观也会发展变化。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社会各式各样教育和宣传的观点以及亲友和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有重要影响。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经济政治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则有决定性的影响。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价值观影响个人行为,也影响着群体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价值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的类型。

1、理性价值观。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把美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

5、经济性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上一切,实惠最有价值。

6、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总看法,是对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的自我认识。主要是对人生、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追求、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回答。人生观由世界观所决定。具体表现为道德观、苦乐观、公私观、恋爱观、审美观、荣辱观、生死观等等。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我们必须提倡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战胜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因此,世界观也是人们处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上对世界的认识。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不同人们(阶级)的世界观相对立,如共产主义世界观与资本主义世界观之间。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如共产主义世界观)。

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但唯物和唯心,和阶级不直接挂钩,如在劳工中也有唯心和唯物世界观存在)。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方法论,是如何去证明世界观的学说,如辩证方法。)哲学上说,世界观是社会意识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继承关系。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原因。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各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三者统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世界观与其理想、信念有机联系着,又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和导向作用;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因此说,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人的自我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使人的本质问题首次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人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和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

上一篇:开展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整顿的心得体会下一篇:推销消毒器的宣传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