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游名镇总体规划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某旅游名镇总体规划(共6篇)

某旅游名镇总体规划 篇1

1.规划综述

.....................................................................1 1.1.规划总论................................................................1 1.1.1.规划背景.........................................................1 1.1.2.规划依据.........................................................2 1.1.3.规划原则.........................................................2 1.1.4.规划目标........................................................33 1.1.5.规划编制内容.....................................................3 1.1.6.规划编制重点.....................................................4 1.1.7.规划编制程序.....................................................4 1.1.8.规划期限与范围...................................................5 1.2.XX 概况.................................................................5 1.2.1.基本情况.........................................................5 1.2.2.建制沿革.........................................................6 1.2.3.地形地貌.........................................................7 1.2.4.河流水系及地下水.................................................8 1.2.5.生物资源.........................................................8 1.2.6.风景资源.........................................................9 1.2.7.历史文化资源....................................................10 1.3.现状特征及发展条件分析.................................................12 1.3.1.区位............................................................12 1.3.2.行政区划........................................................12 1.3.3.人口............................................................12 1.3.4.经济产业........................................................13 1.3.5.土地利用........................................................14 1.3.6.社会配套........................................................14 1.3.7.市政基础设施....................................................15 1.3.8.发展资源分析....................................................15 1.3.9.SWOT 总结........................................................17 2.社会经济发展

................................................................2.1.发展动力分析...........................................................18 2.1.1.生态旅游........................................................18 2.1.2.生态农业........................................................18 2.2.性质与定位.............................................................18 2.2.1.发展定位........................................................18 2.2.2.镇域性质........................................................18 2.3.发展目标...............................................................19 2.3.1.战略目标........................................................19 2.3.2.经济发展目标....................................................19 2.3.3.社会发展目标....................................................20 2.4.发展战略...............................................................20

2.4.1.发展思路 ........................................................20 2.4.2.发展战略........................................................20 2.5.产业结构规划...........................................................21 2.5.1.产业发展现状....................................................21 2.5.2.产业结构调整路线................................................22 2.5.3.产业结构空间布局................................................23 2.5.4.资源发展导向....................................................24 2.6.旅游业发展.............................................................28 2.6.1.旅游资源及空间分布..............................................28 2.6.2.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8 2.6.3.旅游产业发展预测................................................29 2.6.4.旅游产业发展思路................................................30 2.6.5.旅游度假类型....................................................30 2.7.工业发展...............................................................27 2.7.1.工业发展现状....................................................27 2.7.2.工业发展规划....................................................27 2.8.农林业发展.............................................................25 2.8.1.农林业发展现状..................................................25 2.8.2.农林业发展目标..................................................25 2.8.3.农林业发展战略..................................................26 2.8.4.农林业发展措施..................................................26 3.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3.1.镇域村镇发展条件评价...................................................30 3.1.1.评价目的........................................................30 3.1.2.评价方法........................................................30 3.1.3.评价结果........................................................31 3.2.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31 3.2.1.人口特征及增长趋势..............................................31 3.2.2.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32 3.2.3.人口配置........................................................35 3.2.4.村镇用地规模管制................................................36 3.3.镇域村镇体系职能结构...................................................37 3.3.1.现状职能特征与类型..............................................37 3.3.2.职能等级划分....................................................37 3.3.3.职能类型确定....................................................38 3.3.4.职能结构........................................................38 3.3.5.村镇发展定位....................................................39 3.4.镇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39 3.4.1.现状等级........................................................39 3.4.2.规划等级........................................................40 3.5.镇域村镇体系空间分布结构...............................................41 3.5.1.发展目标........................................................41 3.5.2.城镇体系规划布局的原则与指导思想................................41 3.5.3.村落空间结构发展原则............................................42

3.5.4.镇域的村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 ......................................42 3.6.镇域旅游规划...........................................................42 3.6.1.镇域旅游结构规划................................................42 3.6.2.镇域旅游线路规划................................................43 3.7.历史文化保护规划.......................................................44 3.7.1.历史文化遗产概述................................................44 3.7.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则............................................45 3.7.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45 3.7.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45

3.8.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规划 .............................................46 3.8.1.镇域道路交通规划................................................46 3.8.2.镇域给水工程规划................................................47 3.8.3.镇域排水工程规划................................................49 3.8.4.镇域供电工程规划................................................49 3.8.5.镇域通信工程规划................................................50 3.8.6.镇域社会设施规划................................................51 3.9.镇域环保环卫规划.......................................................53 3.9.1.镇域环境保护规划................................................53 3.9.2.镇域环境卫生规划................................................55 3.10.镇域防灾规划...........................................................56 3.10.1.镇域防洪规划....................................................56 3.10.2.镇域防震规划....................................................56 3.10.3.镇域消防规划....................................................56 4.中心城镇

....................................................................56 4.1.现状分析...............................................................56 4.1.1.镇区建设现状分析................................................56 4.1.2.镇区用地现状分析................................................57 4.2.镇区性质与规模.........................................................59 4.2.1.镇区城镇性质....................................................59 4.2.2.镇区人口规模....................................................59 4.2.3.镇区用地规模....................................................59 4.3.镇区用地地形特征分析...................................................60 4.3.1.地形地貌:

......................................................60 4.3.2.山水与镇区关系:

................................................60 4.4.镇区用地方向选择.......................................................60 4.4.1.镇区整体布局空间演变............................................60 4.4.2.城市用地工程评估................................................60 4.4.3.经济联系主要发展方向分析........................................61 4.4.4.城市用地潜力分析................................................62 4.4.5.用地方向及选址原则..............................................62 4.4.6.用地发展方向比较................................................63 4.4.7.用地方向选择....................................................63 4.5.镇区布局原则及规划结构.................................................63 4.5.1.镇区布局原则....................................................63

4.5.2.镇区规划结构 ....................................................64 4.5.3.镇区规划用地指标及平衡表........................................64 4.6.镇区用地布局...........................................................65 4.6.1.居住用地布局....................................................65 4.6.2.公共设施用地布局................................................66 4.6.3.生产设施用地布局................................................68 4.6.4.仓储用地布局....................................................68 4.6.5.对外交通用地布局................................................68 4.6.6.道路广场用地....................................................68 4.6.7.工程设施用地....................................................69 4.6.8.绿地............................................................69 4.7.镇区综合交通规划.......................................................69 4.7.1.镇区对外交通规划................................................69 4.7.2.镇区道路广场规划................................................70 4.8.镇区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73 4.8.1.镇区绿地系统规划................................................73 4.8.2.镇区景观规划....................................................74 4.9.镇区基础设施规划.......................................................76 4.9.1.给水工程规划....................................................76 4.9.2.排水工程规划....................................................77 4.9.3.电力工程规划....................................................78 4.9.4.通信工程规划....................................................79 4.9.5.燃气、供热工程规划..............................................80 4.9.6.管线综合规划....................................................81 4.10.镇区环保环卫规划......................................................82 4.10.1.环境保护规划....................................................82 4.10.2.环境卫生规划....................................................83 4.11.镇区综合防灾规划......................................................83 4.11.1.防洪规划........................................................83 4.11.2.消防规划........................................................83 4.11.3.抗震防灾规划....................................................84 5.规划控制与实施

..............................................................84 5.1.土地管理属性控制分类...................................................85 5.2.建设强度控制...........................................................85 5.2.1.建设强度管制区划................................................85 5.2.2.建设强度控制....................................................85 5.2.3.绿地率..........................................................86 5.3.建筑风貌控制...........................................................86 5.3.1.建筑后退红线....................................................86 5.3.2.建筑高度控制....................................................86 5.3.3.建筑色彩........................................................87 5.4.近期建设...............................................................87 5.4.1.规划期限与规模..................................................87 5.4.2.近期建设指导思想................................................88

5.4.3.近期建设目标 ....................................................88 5.4.4.产业引导规划....................................................88 5.4.5.近期建设项目....................................................88 5.4.6.镇区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91 5.5.远景构想...............................................................92 5.5.1.XX 规划远景规划目标..............................................92 5.5.2.远景发展规模....................................................92 5.5.3.远景用地发展方向................................................92 5.5.4.布局主导原则....................................................93 5.5.5.城市布局结构....................................................93 5.6.村庄建设及发展指引.....................................................93 5.6.1.村庄建设指引....................................................93 5.6.2.村容村貌整治引导................................................93 5.6.3.村庄发展指引....................................................94 5.7.规划管理、产业政策与规划实施...........................................94 5.7.1.规划管理........................................................94 5.7.2.产业政策........................................................95 5.7.3.规划实施建议....................................................96

1.规划综述 1.1.规划总论 1.1.1.规划背景 1.1.1.1 XX 县发展目标与战略的重大调整 《XX 县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确定了 XX 作为东部经济区中心的战略地位,指明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发展方向,改变了现有铁矿资源型的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发展面临重大转型。要求其成为能够承接东部区域人口,集聚旅游服务产业,带动东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

1.1.1.2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统筹与协调 由于 XX 境内社河属于大伙房水库浑河水系的支流之一,并且距离大伙房水库比较近,区域水源地保护对其提出了要求;XX 作为沈阳东部生态屏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态建设也对其提出了需求。

1.1.1.3 区域旅游地位提升所带来的变化 镇域空间格局和经济格局随三块石在区域旅游大系统中地位的提升而发生了变化。2004年国家林业局以林场[2004]217号文件批准建立XX三块石国家级森林公园;2005 年三块石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近两年来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三块石的地位日趋上升,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XX 镇全镇的空间格局和经济格局都发生了变化。

1.1.1.4 上版规划已经不能指导建设 XX 镇曾于 2004 年编制过总体规划,但只是镇区的用地方案,而且未经审批。2004年以来 XX 镇发展的需求和政府发展计划的变化给 XX 镇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规划已经不能指导建设。镇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规划的指引。

1.1.1.5 交通格局的支撑 县域交通规划确定沈新高速从镇内通过,抚金线、沈通线升级,确立了镇区交通节点的地位,奠定了旅游发展的基础。

1.1.1.6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近年来,四道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傲牛村、佟庄子村、王家村、XX 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五龙村、彰党村、李家村、馒首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北沟村被评为沼

气示范村,新农村建设成为热点,与此同时,2004 年 XX 镇实施了村屯合并政策,各村庄的发展需要规划的指引。切实落实农村政策,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结合XX 镇发展,都迫切需要规划的引导。

1.1.2.规划依据 1.1.2.1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 号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XX 县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防洪标准》(GB 50201—9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 号)《XX 县社会经济统计提要》(1996~2005)

《XX 镇“十一五规划纲要”》 1.1.2.2 参考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XX 县志》和 XX 镇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XX 镇 2006 年政府工作报告》 《XX 镇 2007 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1.1.3.规划原则  区域统筹原则:以区域观统揽全局,调整发展目标与策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以三块石为核心,整合周边区域与镇域内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旅游的地位与作用。

 特色性原则:以旅游业为主导,突出生态特色,挖掘历史文化,打造各具特色的网络型旅游接待基地,提高综合竞争力。

 生态保护原则:严格按照水源保护区的保护政策,控制林木砍伐,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型产业。

 镇区建设与山水融合原则:结合镇区周边山体、河流,塑造山水城镇特色,提升镇区的品牌认知度、形象影响力、文化凝聚力和游客满意度,从而提高城镇的竞争力。

 村庄发展与生产结合原则:结合镇域内村庄规模普遍大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的前提下,强调村庄发展围绕生产,与生产结合。

1.1.4.规划目标 发展镇域经济,解决农村问题;生态环保立镇,提高农业科技;旅游产业主导,度假休闲服务;合理布局城镇,延续发展演变规律;创建特色风貌,加强控制引导,是本次规划编制工作的目的。

1.1.4.1 产业结构调整 XX 镇长期依赖第一产业,近年来镇域经济发展有赖于铁采掘业,随着铁资源含量的逐渐减少,镇域经济需要切入新的增长点,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面对经济转型,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已迫在眉睫。

XX 位于 XX 县东部山区,要确定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找出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城镇发展道路。

1.1.4.2 根据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控制建设用地 XX 镇人口与用地规模不大,经济上对周边城镇缺乏吸引。面对《XX 县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等上级规划对 XX 提出的要求,在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加强镇区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吸引产业投资,升级城镇居住品质,这都要求科学合理地适当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1.4.3 精心设计小城镇特色品牌 XX 属 XX 县林业大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增加镇区就业机会,美化镇区环境。因此镇区规划需要塑造特色景观环境,打造绿色与文化城镇品牌,并与镇域产业结构转型目标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提高城镇竞争力。

1.1.5.规划编制内容 研究镇域城镇体系,重新确定区域定位,指出镇域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 预测各发展阶段镇域城市化水平;

 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  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村镇的布局空间结构。

在新的发展思路下,重新确定城镇定位,指出镇区未来的用地发展方向,调整用地布局,寻找新的发展形式:

 合理安排城镇用地功能结构,调整完善城镇用地功能布局;  完善城镇路网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突出镇区在区域的交通位置和在旅游接待方面的功能以及在整个镇域的地位,打造以旅游为载体的东部生长点。

1.1.6.规划编制重点  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重新对镇域进行定位,调整发展目标,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在镇域及区域范围内统筹经济发展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划定产业发展分区,并制定各产业发展规划。

 从 XX 镇镇域乃至 XX 县整个东部地区的角度分析研究镇区的发展规模,论证新区的发展方向,正确处理镇区对外交通与镇区发展的关系,合理确定各项用地布局。

 制定土地管理、建设强度、建筑风貌控制,近、远期发展等多方面的规划控制与实施手段,有效引导镇域发展与镇区建设。

 对各村庄进行合理的发展定位,在有效的服务半径内安排各项社会配套设施,提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方针。

1.1.7.规划编制程序

基础资料收集

现状调查研究

现状调研

物质环境

经济社会

现状综合分析研究 城镇发性质与规模预测 用地现状

用地评价

规划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城镇发展条件分析、技术经济论证 规划目标制定、主要指标拟定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 确定规划区范围 市县域镇域

城镇自然及

城镇社会

城镇建筑及

环境及

相关规划

市政计划

基础资料

历史资料

经济资料

公用设施资料

其它资料

资料

法规资料

1.1.8.规划期限与范围 1.1.8.1 规划期限近期规划年限为 2007~2010 年,远期则为 2011~2020 年。

1.1.8.2 规划范围 规划区为 XX 镇行政范围,总面积 363km2 ;镇区规划范围 2.55km 2 ;镇区建设控制区 1.56km2。

1.2.XX 概况 1.2.1.基本情况 XX 镇位于辽宁省 XX 县的东南部。南与马圈子乡一岭相隔,北、西与上马乡相邻,东与汤图乡接壤。该镇距 XX 市 45km,距石文镇 20km。沈通线和抚金线从镇内穿过,2007 年 01 月经过专家评审的《XX 县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年)》中确定为 XX县东部中心。2006 年辖区面积 363km2,辖 13 个行政村,13 个自然屯,1 个居委会,是 XX 县面积第二大的镇。2006 年底镇域内总人口为 17581 人,国内生产总值 3808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4900 元,在 XX 县 11 个农村镇(不含石文镇)中排名第二。随着已探明铁矿储量的日趋减少,三块石地位和知名度的提升,铁矿产业将逐步被旅游产业替代。XX 属于农业与资源型经济形态,受地形与气候等条件限制,其产业总量较低。

门头沟区位图

斋堂镇区位图

门头沟区位图

斋堂镇区位图

总体规划 原规划方案审视

相似城镇比照

理论模式应用

制定规划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

各专项规划

方案修改完善 方案评选 方案评比会、确定优选方案、领导与专家评审 正式成果 图纸、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集 规划上报、审批 进入详细规划阶段 审 批

1.2.2.建制沿革 XX 发展历史悠久,由于战争的缘故历史无法考究,其近、现代建制沿革总结如下:

东北沦陷期间,受伪奉天省兴京县(新宾县)管辖,为兴京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腰堡村。其中三家子、佟庄子、馒首 3 个自然屯归龙图(马圈子)村管辖。伪警察署先设在腰堡,后迁到郑家堡子,再迁至五龙口村。

解放战争期间,郑家堡子、五龙口以南为解放区,建有中共五龙区委,受中共XX 县委领导,1948 年 10 月,五龙地区全部解放。五龙区政府设在五龙口,下辖 11个村。即:佟庄子(包括馒首、三家子)、郑家堡子、前安、XX、同安、南彰党、腰堡、五龙口、王家店、李家堡子、傲牛堡子。

1953 年五龙区政府由五龙口迁到南彰党,1945 年由南彰党迁到 XX。

1956 年农村合作化进入高级阶段,实行一乡一社,五龙地区成为一个乡,即 XX乡,并成立“五六一一社”,乡、社址设在 XX 村。管辖范围:北至温道,南至李家堡子,共辖 18 个行政村。

1956 年 8 月,随五龙区划归本溪县,1957 年秋,又划为 XX 市辖,并与抚南区合并。

1958 年 10 月,五龙地区成立红旗人民公社,社址设在萝卜坎沟(今市郊区碾盘乡萝卜坎村)。所辖范围北至龙凤、榆林、东洲,南到马圈子,由露天区管辖。公社下设员工、XX 两个管理区,27 个作业区。1959 年,作业区改为大队,有:XX、王家店、腰堡、郑家、五龙、傲牛、佟庄、前安、同安、下马古、四家子、上马古、彰党、温道、马圈子、员工、东洲、搭连、万新、榆林、南花园、千金、碾盘、关口、塔二丈、郎士、唐力 27 个大队。1959 年 8 月,分出兰山农场由市郊区联社直接领导。1960年 7 月,经市经贸农场安置在郑家北沟的山东省金乡县“支边”户,成立北沟大队。

1961 年 4 月,公社体制划小,红旗人民公社划分为马圈子、五龙、碾盘 3 个公社。五龙公社社址设在 XX。下辖 16 个大队:XX、同安、前安、郑家、北沟、佟庄、彰党、下马古、四家子、温道、上马古、五龙、傲牛、腰堡、王家店、台沟大队。1961年 7 月,划出郑家、佟庄两个大队(包括三家子、馒首村)为 XX 市财贸市场,1961年 10 月,市财贸市场撤销,划出的两个大队,又划回五龙公社。

1962 年 3 月,公社体制再次划小,由五龙公社划出四家子、温道、台沟、上马古、下马古 5 个大队成立上马公社。五龙公社本境又分出李家、梨树、四道、上古、下古、馒首、三家子 7 个大队。至此,五龙公社下辖 18 个大队:XX、前安、同安、彰党(今南彰党)、前安、郑家、北沟、三家子、佟庄子、馒首、下古、腰堡、上古、五龙、傲牛、梨树、四道、王家店大队。

1976 年 3 月,划出南彰党所属二道沟,八盘炉两个生产队成立五龙公社“五七“农场。同年春,XX 县在腰堡修建水库,上古大队为水淹区,全部动迁到上马公社和五龙公社各大队,上古大队撤消。

1979 年 3 月,“五七”农场撤消,二道改为生产大队,八盘炉隶属二道大队。1979 年 12 月,王家大队所属东台沟生产队、南彰党大队所属长砬子生产队划出,成立大队。至此,五龙公社下辖 20 个大队。

1981 年又分出八盘炉、炮手、夏家、梨树沟、矫家 5 个的大队,五龙公社下辖25 个大队。

1983 年 10 月政社分设,建立五龙乡。

1985 年 4 月批准建镇,五龙乡改为 XX 镇,下辖 25 个村民委员会,65 个村民小组,28 个自然村。

2006 合村并屯,下辖 13 个行政村、13 个自然屯,1 个居委会。

1.2.3.地形地貌 地貌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依据境内地貌成因的主次关系及形态上的特征,全镇构造划分为剥蚀地形和堆积地形两种成因类型,高丘陵、河谷一级阶地、河漫滩三种形态亚区。

XX 境内多山,山系属长白山系。镇内多为高丘陵,平均海拔 200~300m,最高峰海拔标高在 1131m,位于三块石花岗岩体一带,表现出山势陡峭、险峰林立,构成奇特的地质景观。局部切割深度可达 300~500m,一般切割深度<100m,“U”型谷和“V”型谷发育。岩石由太古宙鞍山群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角闪(或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组成。

河谷一级阶地主要分布在社河两岸,阶地范围较大,阶面开阔平坦,宽度一般为1~3km,微向河床倾斜,前缘比河床高 2~3m。具有双层结构特征,上部为亚粘土和亚砂土;下部为砂砾土和卵石。

河漫滩在社河中发育,宽度各处不一,最宽一般不超过 1km,由砂砾和卵石等组成。

社河河谷有小片山间平川谷地。村庄大多散布在社河河谷及注入社河的沟谷中及台地上。镇区为山间盆地,海拔在 196m 上下浮动。

1.2.4.河流水系及地下水 1.2.4.1 河流水系 境内地表水均属浑河水系,浑河支流社河为镇域内最主要的河流,由两条支流即五龙河和三家子河组成,自南向北贯穿全境,终汇于大伙房水库。

社河全长 43km,其中 XX 境内长约 31km。流域总面积 468.4 km2,其中 XX 境内流域面积 240km2。平均宽度 20m。社河河道平均比降 8.07‰,最大流量 1220m 3 /s。

规划区有两座水库:三家子河的前安水库(集雨面积 4.23km2,重现期 50 年,总库容 118 万 m3)和五龙河的腰堡水库(集雨面积 139km 2,重现期 50 年,总库容 1628万 m3)。两座水库控制面积 143.6km 2,占社河流域总面积的 30.6%。均为县水务局管。

1.2.4.2 地下水 冲积层主要由社河从郑家到上马的台沟。地域比较开阔,一面平坦,宽度一般为1~3km,表层多为亚粘土或亚砂含砾。厚度一般在 2~6m,地下水埋藏深在 1~4m,单井开采量每日为 20~1500t。

社河支流沿岸河谷冲积层的地下水,是地表水下渗而形成的,直接受地表径流的影响。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分布在社河中度切割的低山丘陵区,单井涌水量每日在20~50t。水质为小于 0.5g/L 的低矿化水,适于饮用。

1.2.5.生物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主要有狐、貉、獾、狍等兽类 32 种,鸟类 119 种。其中狐、天鹅、鸳鸯、苍鹰、秃鹫等 23 种鸟类,为省级二类保护动物。

植物资源主要包括中草药和蜜源植物。中药材 226 科 587 种,蕴藏量约 11000t,年可采量达 3000t,主要有五味子、草乌、人参、黄芪、细辛、辽五味、贝母、桔梗、合欢等。蜜源植物多达 110 多种,主要有:紫苜蓿、椴树、向日葵、荞麦、紫穗槐等。

野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山野菜、野果子、食用菌、编织条材等约 45 种。1998~2005 年,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在全镇 24 个各具优势的村集中建起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和畜禽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

1.2.6.风景资源 1.2.6.1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地处 XX 东南52km 处的XX 县 XX镇佟庄子村和汤图满族自治乡长垄地村境内,东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壤,南与马圈子乡一岭之隔,西部和北部与上马乡相连。平均海拔 600m,有 112 座山峰,主峰海拔 1131m,面积 100km2。园区森林覆盖率高达 98.1%,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有 1500 多种,主要景点有鸽子洞、比丘洞、神龟出潭、白龙潭瀑布、鬼见愁、仙人台、大小三块石、不老泉、辽东第一泉、抗联遗址等,形成了奇峰、幻洞、秀水浑然一体的天色风景区。

三块石景区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春天,野谷山花满壑,布谷声声;夏天,嘉木秀荫葱郁,泉水叮咚;秋天,满山红叶尽染,飞霞霁虹;冬天,白雪倚地拍空,素裹乾坤。且因在高山之巅有三块巨石相依拥矗、昂然剑立而扬名。并以“天然特种基因库”、“动物王国”、“北方温带雨林”、“中国地方名山”和“三石天下清”著称。

1.2.6.2 佟庄子农庄园 佟庄子农庄坐落在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区内,地域面积 27.45km2,盛产大豆、玉米、水稻、食用菌、山野菜、中草药等地方土特产品。森林覆盖率高达 92%,是 XX县重点的生态建设村。

佟庄子农庄依托春赏一岭野花、夏游青山绿水、秋观漫山红叶、冬吟白雪银驰的四季旅游项目,形成了以山野菜、全羊汤、杀猪菜等为主的特色农庄旅游饮食文化。为游客提供品种齐全的农家小菜,住着农家小院大火炕,体验着古朴的关东民俗风情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挖掘出自己特色的娱乐服务,围篝火、放礼花、唱卡拉 OK、地道的东北二人转等。农庄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村容村貌先进村、XX 市文明村、小康建设示范村、精神文明共建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 年被列为辽宁省八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之一,2005 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2.6.3 小鹿沟风景区 小鹿沟风景区位于郑家村西侧山谷地带,三面环山,原为小鹿沟自然屯所在地,05~06 年村庄整体动迁,欲修 18m 高佛体一座,配建星级宾馆,与西侧的前安水库

共同组成小鹿沟度假村的主体。小鹿沟风景区山水相宜,注入鲜活的佛教文化,兼有自然和文化的双重特征,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被列入 XX 县“四点一线”黄金游线的重要一点。

1.2.6.4 腰堡水库风景区 腰堡水库渡假村位于 XX 镇腰堡村,距 XX 市区 42km。它南对昂首欲鸣的凤凰山,北对高耸巍峨的卧佛山,东靠山崖峻峭的老虎洞,西面则环绕着传说中的卧龙山脉。集雨面积 139km2,重现期 50 年,总库容 1628 万 m 3。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四季温度均比市区低 5~60 C,不仅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源,也是夏季的避暑佳地。

1.2.6.5 卧佛山 卧佛山由一尊巨佛而得名,其坐落于XX县XX镇腰堡水库度假村,此山坐西朝东,佛体头南足北,佛像慈祥地仰卧在 XX 县 XX 镇腰堡水库度假村旁。

卧佛山庄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四季如画。

1.2.7.历史文化资源 1.2.7.1 汉代长城 汉武帝时加强统治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修筑北部长城,《史记·朝鲜列传》载,“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这里所说的“辽东故塞”,即指燕秦辽东长城。

辽东东段山墙首先是由 XX 开始修筑的,边墙在 XX 境内由北向东南方向延伸,越过浑河后,过兰山,转向东南过 XX 县上马乡,边墙在上马乡西古家村西山向东通过上马古、下马古,过戴家山、前楼,然后折向东过公路,经城墙砬子,南下过 XX 镇四道村,到王家村。边墙分成两条路线分别向南、东延续。

1.2.7.2 XX 墓群 XX 墓群位于 XX 县 XX 镇 XX 村东 2km 腰堡山南坡。1976 年 4 月,XX 市博物馆整理了 5 座墓葬,均为小型石筑单室封土墓。XX 墓同前屯高句丽墓在墓室结构、随葬品等方面很相似,年代亦相当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1.2.7.3 山城及墩台(1)南彰党山城

位于 XX 镇南彰党村东北 300m 山岗。山城东北西三面连群山,南临狭长沟谷。山城呈椭圆形,依山脊构筑。城内遗存有素面布纹黑灰瓦,辽代瓷器残片等。据考证该城约为唐——辽时期,占地 500m2。

(2)烈士墓山城 山城位于 XX 村北 100m 处,高约 40m 的山梁上,山梁呈东西走向。山城已被辟为烈士墓地,城址平面呈长方形,辟有南门。城外有一周城壕,山城为高句丽山城,现保存较好。山城占地 1000 m2。

(3)

同安山城 位于同安村东 500m 的开阔狭长的沟川,至城北分为两条岔沟。南沟名为豆子沟,北沟名为歪脖沟。城址发现城墙、水井、瞭望台及少量金元缸胎瓷片。其为高句丽山城,占地 3800 m2。

(4)傲牛墩台 位于傲牛村西 600m 处的顶峰,名曰高丽城子。墩台利用自然山体略加修整而成,并有环绕其一圈的马道。该墩台为高句丽墩台,占地 500 m2。

(5)四道墩台 位于四道村北 200m 处的墩台山上。墩台距地表高约 40m,用土石堆筑,顶部为方形。墩台保存较好,墩台山周围有夹砂红褐陶片等暴露地表。墩台年代不详,占地面积 500 m2。

(6)五龙烽火台 位于五龙村西 300m 名曰南台子的高土堆上。墩台顶部为方形,高约 5m。墩台为土堆筑,外面镶砌石块青砖。墩台为明代,占地 400 m2。

1.2.7.4 其他遗址 XX 镇拥有的历史遗址还有:馒首的太清宫、金蟾井、狐仙洞、三块石洞、必修洞、老虎洞、石门沟、土烟囱,XX 的聚玄寺,五龙、傲牛的烽火台即与高句丽打仗时的瞭望塔。

1.3.现状特征及发展条件分析 1.3.1.区位 1.3.1.1 地理交通区位 XX 镇位于 XX 县东南,南与马圈子乡一岭相隔,北、西与上马乡相邻,东与汤图满族乡接壤。

距 XX 市 45km,距石文镇约 20km,省级公路沈通线、市级公路抚金线贯穿全镇,连通了 XX 与外界的关系,奠定了其交通枢纽的地位。

1.3.1.2 经济区位 辽宁省东部水源涵养林区。位于辽中城市群内圈层,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将带动XX 经济快速增长。是东部经济区中心。

1.3.1.3 旅游区位 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旅游重要节点,生态旅游与历史仿古旅游线枢纽。XX 县外圈经济发展带重要的组成部分,XX 县精品旅游线上重要的一点。

1.3.2.行政区划 辖 13 个行政村,13 个自然屯,1 个居委会。2004 年村屯合并以来,自然屯在行政上归行政村管辖,但是经济仍然独立。

表 表 1.1

现状村屯一览表

1.3.3.人口 1.3.3.1 人口分布 人口主要沿抚金线和沈通线分布,村庄大多散布在社河河谷及注入社河的沟谷中及台地上。

1.3.3.2 人口规模 XX 镇域常住户籍总人口为 17581 人。千人以上村落比较多。

1.3.3.3 劳动力 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大,在规划期内维持劳动力总量平衡。规划期末老龄化加速。

1.3.3.4 人口素质 行政村名称 所辖屯名称 馒首

佟庄 三家子、鸽子洞 郑家 北沟 前安

XX

同安

彰党 长砾沟、二道、八盘炉 王家 台沟 四道

五龙

傲牛 梨树、梨树沟、矫家街 李家 夏家、炮手 腰堡 下古

人口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处于初中文化水平。

1.3.3.5 人口职业构成 人口职业种类比较单一,从事一产人数多,镇域经济结构不健全。

1.3.4.经济产业 1.3.4.1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上升速度快,2006 年最高,主要是由于铁矿开采量的增长,依据铁资源含量调查及其经济增长规律,铁矿未来发展潜力不大。

1.3.4.2 财政及人均收入 财政收入上升速度明显;人均实际收入偏低,铁矿只是带动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范围的解决人口就业。

1.3.4.3 三产发展特征 一产——农业经济不发达,人均耕地少,林业发展潜力大。

二产——铁矿开发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潜力小。

三产——三块石尚未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前景广阔。

图 图 1.1

人口年龄结构饼图

0-1822%19-4543%46-6025%60以上10%0-1819-4546-6060以上图 图 1.2

人口职业分类比例图

镇域人口职业分类比例图71%1%2%3%4%4%11%4%农 业 劳 动工

业手

业基

建行 政 管 理商 业 服 务交通、运输邮

电农 田 水 利公 用 事 业文 教 卫 生金 融 财 政其

他表 表 1.3

近近10 年财政收入变化表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90***2 ***505001000***030001 2 3 4 5 6 7 8 9 10年 份 财政收入(万元)表 表 1.2

近近10 年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表

近10年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表0500010000******00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产业结构特征:自 2001 年罕王落户 XX 以来,一产、三产变化规律加强,工业产值上升速度加快,2006 年达到峰值。2006 年三产产值比例:17:65:18。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在 45%上下波动,2000 年和 2006 年出现峰值。三产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未显现上升趋势。整体经济结构不成熟。

1.3.5.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总面积大;耕地少且分布分散;耕地分布特征与人口分布特征一致,大多散在社河河谷及注入社河的沟谷中及台地上。

某旅游名镇总体规划 篇2

1 政府主导, 合力共建

坚持以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统领新型城镇化进程, 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方式, 调集各方力量资源, 齐心协力推进古镇建设。

1.1 强化领导, 夯实力量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青木川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建班子, 全面负责指导、协调古镇建设工作;为青木川镇配备专业城建副镇长, 组建派出所和消防队, 从各部门、单位抽调40余名工作人员, 全力协助做好古镇建设、管理和旅游服务工作。

1.2 多措并举, 合力攻坚

坚持“三堂会审、对单抓药”包装项目, 由镇政府和主管部门联合策划、县政府审核、专家组审定, 规划古镇2013~2017年建设项目52个、总投资4亿元, 其中2013年已实施15个、完成投资9490万元, 完成了滨河路改造及市政配套工程、羌文化广场及附属设施建设、卫生院、派出所、消防队、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保护站、叶广芩工作室、新老街引水工程、镇区绿化工程等项目;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 捆绑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 充分整合文化、旅游、扶贫、城建、交通、水利、林业等项目资金, 合力推进古镇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县财政每年为青木川镇配套500万元以上扶持资金 (其中2013年落实1000万元并另行奖励200万元, 2014年预算安排1500万元) , 并依托城投公司广泛招商引资, 采取企业垫资、吸纳融资等方式, 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古镇开发建设。

1.3 强化督查, 倒逼推进

坚持县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 及时安排部署古镇建设工作, 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严格落实项目建设领导包抓、部门牵头责任, 由两名县级领导轮流驻镇, 蹲点督促。按照“正排时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要求, 严格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制度,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住建局定期对古镇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通报, 确保古镇建设有力有序推进。青木川镇获2013年度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工作考核第一名。

2 准确定位, 科学规划

宁强县委、县政府立足地界三省的区位优势、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优质天然的生态优势, 提出了建设“旅游强镇、文化名镇、传奇古镇”的发展定位, 充分融入文化、旅游元素, 将包装改造与修复修缮、分片改建与整体控建相结合, 邀请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规划设计单位驻镇实地走访调研, 精心编制完成了青木川城镇建设、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 以旅游开发促进古镇品位提档升级。古镇控制性规划区面积12平方公里, 集镇建成区由0.9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 城镇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65%。在景区景点规划上, 依托自然风光, 结合历史遗存, 规划了以青木川老街 (回龙场) 建筑群、魏氏庄园、宁强羌人墓地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为节点的历史文化景观带, 以马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溪河、南坝影视基地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带, 以白龙湖、广坪烈士陵园、金山寺抗震救灾纪念广场为主的环线旅游景观带, 着力把青木川古镇打造成为西安至九寨沟旅游专线上的精品景区、中国西部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美丽小镇、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3 保护优先, 突出特色

在古镇开发建设中, 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 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全方位展示古镇特色风貌。

3.1 修复古建护魂

回龙场老街依山傍水, 蜿蜒800多米, 形似一条巨龙, 形成于清中叶, 繁盛于上世纪40年代, 它是青木川古镇旅游的灵魂。累计捆绑各类项目资金1.7亿元, 以明清风情为文化依托, 精心实施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保护和修复工程。对古镇街内院落式、空闲闲置的民居合理进行布局优化及建筑改造;等级较高的新建建筑则统一进行立面改造, 与街区风格保持一致;同时完成荣盛魁 (旱船房) 、唐世盛 (洋房子) 、辅友社 (钱庄) 、荣盛昌、辅仁剧社、辅仁中学等古迹建筑修复及布展工程, 恢复其历史原貌, 赋予其新的旅游及文化商业功能, 让游客在休闲购物、观光游览过程中, 穿越时空, 重新体会青木川当年的商业繁荣, 打造一条建筑、文化、民俗等古意融合的老街。

3.2 改造基础通经

坚持全域旅游理念, 围绕提升古镇外围形象, 打通了县城—青木川三级公路, 青木川—白龙湖—广坪烈士陵园—金山寺抗震救灾纪念广场旅游环线;按照古镇格局风貌,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 先后完成了新街民居建筑“穿衣戴帽”和回龙场老街水、电、路、讯、消防、公厕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基本实现不留现代痕迹。

3.3 培育产业壮骨

制定产业发展保护措施, 从政策、资金方面倾斜扶持, 培育发展古镇传统商业、贸易、特色产业, 再现古镇昔日商贾云集繁华盛景。在回龙场老街限制发展与古风古貌不相适宜的经营业态, 引导发展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以及腊肉、香菇、木耳、天麻土特产品等传统商业经营业态;在与回龙场隔河相望的新街将吃住行游购娱全部吸纳, 着力打造滨河民族风情一条街, 使游客在感受古羌古韵的同时, 也能体验现代文明的舒适。

3.4 整治环境活血

以环境卫生和市场秩序为重点, 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专项治理活动, 从药监、工商、物价、城管等部门抽调人员, 组建景区综合执法队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欺诈宰客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同时完善镇区环卫系统, 新建垃圾池16个, 垃圾房25个, 购置垃圾箱500个, 配备环卫车4辆, 洒水车1辆, 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着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4 文化引领, 打造品牌

4.1 古今联动, 打响古镇文化大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以文化为引领, 围绕传奇古镇, 以开明绅士魏辅唐的传奇故事为主线, 深入挖掘地方豪绅文化和氐羌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农耕文化等历史文化, 积极培育傩戏、山歌、羌舞、端公戏等地方民俗文化, 强力打造三省交界、古今相融的特色文化品牌, 不断丰富旅游内涵, 加快推进古镇旅游提档升温。

4.2 文旅联姻, 创造古镇文化新载体

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禀赋, 突出地域特色,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 积极开发旅游商品, 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开发了羌绣、青木川茶、土蜂蜜、手工挂面、根雕、紫砂壶、奇石、青木川手绘地图、古镇老照片等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整合陕甘川民间小吃资源, 初步形成以“辅唐宴”为主, “豆腐宴”、“回龙鱼”等地方小吃为支撑的特色饮食文化体系;在建设星级酒店的同时, 鼓励支持古镇居民建设家庭旅馆, 建成“青木川客栈”、“辅仁客栈”、“陵川宾馆”等大小宾馆、酒店58家, 全力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4.3 广泛宣传, 开创古镇旅游新局面

创建市级旅游名镇的汇报材料 篇3

工 作 汇 报

一、长轩岭镇的基本情况

长轩岭镇是武汉市及武汉市黄陂区北部中心镇,也是木兰生态旅游区的核心镇,距武汉市城区60公里,距黄陂城区24公里。辖区北临黄陂区姚集镇、蔡店乡,东临黄陂区木兰乡、木兰山风景区,南连黄陂区罗汉寺街,西与黄陂区李家集街和湖北省孝感市接壤,连接湖北和河南、贯通京珠高速公路的木兰大道贯穿全境(该大道属省级公路,过境里程12公里)。

全镇有31个行政村,2个社区,有366个自然湾(其中:一般村25个,中心村6个)和2个小城镇。其中,长轩岭镇驻地明清街为武汉市重点小城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3.8平方公里,建有百年老校黄陂三中、黄陂区中医院长轩岭院区和一部份区直区域性派驻机构,是黄陂区北部的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中心。全街常驻人口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4500人,城镇人口11500人。

长轩岭全境属大别山南麓西段余脉,呈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华中地区珍稀植物繁育基地)、总体库容2.9亿立方米的梅院泥大型人工灌溉系统(也是黄陂区的战略水源地)、贯穿南北达21公里的滠水河(也称黄陂母亲河,在谌家咀汇入长江)和木兰天池景区。

二、创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在武汉市旅游局和黄陂区委区政府以及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深入扎实地开展创建工作,突出硬件建设、加强软件建设、严格创建标准,重在创建、重在落实、重在实效,积极创建“全市旅游名镇”。

对照《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评定暂行管理办法》和《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评选标准》,结合长轩岭镇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坚持正确定位,切实提高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黄陂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我镇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我镇的旅游业被列入黄陂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我镇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是“一中心、二景区、三带”,一中心即构建长轩岭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二景区即强力推进木兰天池争创5A级景区,石门古镇项目,三带即沿黄土路、十素路、十泡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根据我镇的实际和特点,镇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的旅游发展工作领导组,把旅游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定位在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后聘请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制订了《长轩岭镇总体规划》、《石门山乡控制性详细规划》、《长轩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木兰天池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木兰御园建设规划》、《木兰生态旅游区换乘中心详细规划》等。二是利用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民参与,切实增强广大干群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三是把精

神文明建设作为创建的重要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旅游景区、宾馆、饭店、车站、出租车和市场作为活动的重点,不断提高与旅游相关产业的服务质量,使创建的内容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成果不断扩大,覆盖面不断拓宽。

(二)坚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快旅游景区建设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休闲、参观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在旅游景区项目建设过程中,镇政府积极给予支持和帮扶,及时解决景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确保各景区建设顺利实施并尽快发挥效益。一是支持木兰天池三期开发。按“四位一体”的方式整合木兰天池、素山寺森林公园、木兰西湖、梅店古镇四大片区,以“木兰天池”旅游品牌为统领,整体布局“一心两翼、四大片区”,形成“七彩天池”特色旅游休闲产品体系,把木兰天池风景区打造成木兰生态旅游区的生态休闲旅游龙头、中国中部标杆的旅游品牌、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目前,木兰天池四星级宾馆建设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十一可对外营业;二是支持木兰御园五星级宾馆建设。该项目地处太阳湖库区,分三期总投资3亿元。第一期是五星级旅游综合接待中心,可接待高端住宿及大型会议,第二、三期以种植与观赏景观和商业小集镇为主。该项目五星级“木兰御园度假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于年底开园迎宾;三是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的开发升级。在巩固和提高已建成的总面积达7万余亩的七大农业板块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把万丰公司航空净菜、快生菜基地建成长岭最好、黄陂一流的产业板块。积极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

改造和设备更新,不断提高脉地湾萝卜、葛粉、豆丝、糍粑、茶叶、板栗、香菇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引导和帮助企业注册商标和申请“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论证,扩大产品知名度。四是旅游经济效益辐射作用强。2010年农副产品销售达2000万公斤,全镇实现GDP13.5亿元,旅游业年接待量达到100万人次,带动我镇农副土特产年销售收入1.64亿元,产品主要销往武汉星级酒店、农家乐经营点、武商、中百等大型超市和上海、北京等地,并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深受市民青睐。全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占全镇GDP的20%。

(三)立足长远发展,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根据区政府对我镇旅游的准确定位,我们将全镇作为一个大的景区,让游客感到处处都是旅游景区来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十分重 视全镇的环境综合整治,狠抓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了亮化工程,安装了路灯200余盏、明清街、新建街刷黑道路2.4万平米、短岭居民点新建花坛12个,修建排水沟1000米。二是成立镇环境保洁公司,整合城管中队力量治理占道经营,聘请环卫工8人,实行环卫工作专班负责。购买洒水车、环卫宣传车各一台,不断加强循环宣传环卫知识,进一步改善辖区内的卫生条件。三是积极投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3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4亩,日处理污水1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预计“十一”前可投入使用。四是大力推进十松—素山寺旅游公路项目。该公路属武汉市二级生态示范路,总投资1.2亿元,全长16公里。该项目已经全面启动,今年10月1日建成后,可提高木兰天池、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通达功

能,加快周边15个村湾的新农村建设,促进农家乐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创建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

我镇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旅游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不足,表现在:一是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还不多;二是旅游宣传的力度还不够,知名度还有待提高;三是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四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还不够,广大农民的素质须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在搞好现有旅游项目服务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十素公路、木兰御园五星级度假中心、木兰天池三期开发等旅游项目建设,及时帮助解决这些旅游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使这些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加快我镇旅游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品位。积极支持知青岁月进一步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知青特色旅游景点。

二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我镇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城镇开发秩序,加大查违控违工作力度,更好的服务于我镇旅游经济的发展。对长轩岭明清街进行全面升级,实施整体绿化、亮化、景观化改造,提升旅游大通道及多景区交通结点的旅游功能。

三是加强辖区内旅游企业的培训和管理,使它们做到诚信经营、规范运作。学习借鉴郫县农科村农家乐经营管理模式,统一规范业主证照、农家乐标识、餐饮设施的管理。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加强从业人员餐饮厨艺、民俗文化、旅游接待、服务礼仪、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某旅游名镇总体规划 篇4

中共绿林镇委员会绿林镇人民政府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京山管理局

2012年2月1日

我镇地处京钟随三县市交界处,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起义—绿林起义的策源地。全镇辖14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面积25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29亩,总户数3863户,总人口13339人。1988年国务院以国发„1988‟51号文件,确定我镇为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景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占大洪山景区总面积的32.5%。2011年共接待游客178万人次,门票收入9800万元,社会效益达5.88亿元,旅游业与固定资产投入1.53亿元。近年来,我镇先后被省政府授予省级生态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称号,2011年8月被湖北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二批旅游名镇重点扶持单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以旅游业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将旅游资源大镇建设成旅游经济强镇。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两汉古街为抓手,建设精品集镇。

近年来,围绕精品集镇建设,我镇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了集镇3公里道路拓宽改造,2400平方米人行道铺设,和集镇道路刷黑划线工程;完成了2200米下水道和2800米自来水网改造工程;实现了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四大管线”入地的基础工程;对沿河北岸东汉休闲娱乐一条街15000多平方米房屋进行了“穿衣戴帽”改造;安装了168盏仿古宫灯,整新了3座集镇桥梁,购置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对集镇街道两旁进-1-

行了色块绿化,新建了一处小游园和一个集镇文体服务中心,新增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

当前,由湖北华星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的绿林旅游纪念品市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将于今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由钟祥鑫旺木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800余万元的绿林商业步行街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由湖北利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的绿林聚义堂项目,在2011年底完成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后现已进入建设施工阶段;由广州天和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0余万元的绿林天和山庄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现已进入全面装修阶段,即将对外营业。

目前,由湖北广信集团收购海龙宾馆,打造四星级酒店项目,正在洽谈中;由北京客商投资1000万元,在天河度假村建设五星级农家乐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性协议。

上述项目建成,一个清新典雅、风格独特的汉代古镇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以十大项目为载体,创建旅游名镇。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以创建湖北旅游名镇为契机,以打造旅游目的地为重点,把握自身特点,抓住重点予以突破,以旅游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力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统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整体联动,实行共赢发展。按照整体部署,各负其责,全面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全镇创建意识,通过两年努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湖北旅游名镇,将绿林建成京山旅游龙头,荆门旅游窗口,湖北旅游名牌,中国旅游胜地。

为了达成创建目标,我镇决定重点推进十大项目建设。一是对大焕岭至绿林沿线、三阳至绿林旅游公路沿线农房进行立面改造,统一样式,统一标准,形成景观建筑带;二是迅速启动京绿

公路两侧农房建设,形成整体划一,美观大方;三是在集镇附近规划建设新型还建居民点,吸纳农民进镇入驻;四是在万福路建设公共文体活动中心,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五是对集镇街道进行管网铺设、标志标牌、行车占道等方面整治,靓化镇容镇貌;六是投资1000万元完成西汉街立面改造;七是打通从老政府到新政府的环路,沿河两岸建成别具一格的吊脚楼商业步行街;八是多方争取资金,积极申报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九是打造本地树种绿化一条街,优化生态环境;十是配套建设1-2个三星级宾馆及旅游公厕。

三、以资源保护为核心,打造生态重镇。

发展旅游产业,环境保护是重中之中,我们将继续实行封山育林政策,控制消耗森林资源的袋料香菇生产,坚决取消商品材砍伐计划,从严控制民用材的采伐,严厉打击倒买倒卖古树名木的违法犯罪活动。关停并转严重消耗木材和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对绿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绿林寨古城址落实保护责任和措施,对古树名木和珍稀动物采取保护措施并制定规章制度。保住景区绿水青山,留住一方蓝天白云,为绿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我们还将以“和谐村居”建设为抓手,着力优化景区与村居生态环境的创建。重点实施“青山绿水•生态绿林”专项活动,清理陈年垃圾、创建文明样板路和示范河段,全面消灭“垃圾村”、“垃圾满天飞”等现象。同时,以完善环卫体系为目标,配齐配强村保洁人员队伍,健全环卫监管机制,落实环卫经费保障,促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达到长效化、规范化目的。

四、需要县委县政府解决的实际问题。

1、在项目建设上给予支持。一是将大焕岭至绿林沿线、三阳至绿林旅游公路沿线农房立面改造工程纳入县政府扶持项目;

二是将绿林集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优先纳入申报立项计划。

2、在要素政策上给予支持。一是在税收分成比例上给予倾斜;二是在用地指标上比照工业重镇对旅游大镇给予倾斜,每年增加30至50亩的用地指标;三是增加风景管理局的人员编制2-3个。

某旅游名镇总体规划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0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16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2月29日起施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 陈政高

2014年10月15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实施保护管理,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应当符合保护规划。

第四条 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当单独编制,下列内容应当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

(一)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需要纳入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县已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单独编制。

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县未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应当单独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

第七条 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规划深度应当达到详细规划深度,并可以作为该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不得违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

第八条 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批准公布后,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第十条 编制保护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内,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编制保护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 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第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和存在问题;

(二)确定总体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

(三)提出总体保护策略和市(县)域的保护要求;

(四)划定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五)划定历史城区的界限,提出保护名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和环境的保护措施;

(六)描述历史建筑的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使用现状等情况,对历史建筑进行编号,提出保护利用的内容和要求;

(七)提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措施;

(八)提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生活环境的规划要求和措施;

(九)提出展示、利用的要求和措施;

(十)提出近期实施保护内容;

(十一)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和存在问题;

(二)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

(三)提出总体保护策略和镇域保护要求;

(四)提出与名镇名村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农田、乡土景观、自然生态等景观环境的保护措施;

(五)确定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六)提出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编号,分别提出保护利用的内容和要求;

(七)提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措施;

(八)提出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生活环境的规划方案;

(九)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十)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点和存在问题;

(二)确定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三)确定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四)提出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编号,分别提出保护利用的内容和要求;

(五)提出延续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规划措施;

(六)提出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的规划方案;

(七)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以下方法划定:

(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埋藏区的界线,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布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为准;

(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区;

(三)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历史建筑或者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应当划为核心保护范围,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城区和其他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当边界清楚,四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

第十六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

规划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城乡规划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保护规划的成果进行审查。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提请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审查。

第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审批。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审查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二十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经依法批准后30日内,组织编制机关应当报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报送备案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保护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相关材料;

(二)保护规划的批准文件;

(三)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的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

(四)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审查意见;

(五)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一条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和备案的保护规划。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保护规划:

(一)新发现地下遗址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或者历史文化遗存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评估确需修改保护规划的;

(二)因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保护规划的;

(三)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依法应当修改保护规划的其他情形。

需要修改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提出专题报告报送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还应当报告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程序报送审批和备案。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保护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划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活动或者违反规定批准对历史建筑进行迁移、拆除的;

(二)违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限(紫线)等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规定核发规划许可的。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中涉及文物保护内容的,应当符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某旅游名镇总体规划 篇6

地, 随着这一都市经济圈的进一步融合, 其周边资源在经过充分发掘和整合后, 将大力助推星沙经济的发展, 房产市场也将会出现强劲需求。这些都将成为星沙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强劲支撑。

4、星沙国际物流园面临的挑战

(1) 来自于观念转变的挑战。星沙国际物流园是湖南省发改委立项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 如果要改变立项, 重新规划,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搞改革开放, 进行经济建设, 而实事求是正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星沙国际物流园从2003年立项至今已经有十年时间, 由于资金缺乏, 一直未能启动, 而在这十年当中, 长沙的物流行业经过不断的发展、整合, 已经形成了金霞、中南、一力、马王堆四大物流园, 长沙市已经明确将重点扶持和加快发展金霞物流园和南部的一力物流园。与此同时, 在这十年当中,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不少企业又新建了仓库, 未来的仓储需求很小, 所以星沙国际物流园项目应与时俱进、重新论证, 不应盲目建设、重复投资。

(2) 来自于市场竞争的挑战。星沙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商。较早进入星沙的美林集团、香港东业集团、广东碧桂园的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而恒基兆业、华阳投资、深圳鹏基集团、华润置地也紧随其后, 产品将陆续面世。正是星沙的强劲发展势头和不断增加的住房需求, 使得星沙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又一重镇。可以预见, 未来的星沙房地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星沙国际物流园项目只有抓住机遇, 及时转型, 方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五、结论

总之, 星沙国际物流园项目经过科学的分析, 有优势也有劣势, 有机遇也有挑战。在原址进行物流园建设已不合时宜, 前景不容乐观。同时, 长沙黄花机场正在扩建, 2020年将建成国内区域性枢纽机场, 2040年将成为大型枢纽机场, 航空物流发展将迎来难得的机遇。因此, 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可以考虑将星沙国际物流园土地进行置换, 在靠近机场的位置重新规划航空物流园, 现有土地经过重新规划, 发展绿色住宅项目, 这样既能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提供配套住房, 又可以搭上航空物流发展的首班车, 有效利用了投资, 节约使用了土地, 其经济效益一定是明显的。

(责任编辑:胡婉君)

○杨喆剑魏君

(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历程的具体表现, 是不同时期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长期以来在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镇化进程加速、协调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3年以来, 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已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今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新理念也将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新的重要建设方向。以此为契机, 我国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的研究方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以分析我国名镇名村的发展现状为依据, 论述名镇名村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乡村旅游的研究视角对名镇名村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1) 国内区域经济化和城镇化影响下的历史名镇名村建设发展。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传统建筑工艺的结晶, 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中国名镇名村以其鲜明的地域性、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多样的文化构成, 深刻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动, 我国名镇名村的旅游业也将蓬勃发展, 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难免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 一些原始的村落地域风貌和历史街区正受到侵蚀, 在商业利润的驱使和新建筑的挤压下, 历史名镇古村正在落寞并随时可能在现代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被忽视。

(2) “美丽中国”新形势下的历史名镇名村建设发展。如何在发展历史名村名镇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已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今年党的十八大首推“美丽中国”新理念, 从快速发展经济、注重资源开发到“必须

名镇名村发展策略研究

武汉430062)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 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重视自然保护, 我们国家建设的重点也逐步回归到生态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上。因此, 我国名镇名村的建设保护必须顺应“美丽中国”的新形势、新理念, 科学发展, 通过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 建设理念的不断拓展, 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真正做到把名村古镇的建设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 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名镇名村的推广, 有利于旅游资源市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研究意义

(1) 理论价值意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形态最丰富, 分布最广泛, 与人民生活最贴切、最紧密的文化遗产, 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我们需要借助名镇名村所保留和营造的历史氛围来追溯先人的伟大成就, 珍惜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通过这种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来向各位造访历史文化村镇的游人展现它独特的魅力。本文以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 实践意义。今天, 在我国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的时期, 保护发展建设名镇名村的工作尤为重要, 这完全体现了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空前的文化需求以及国家生态文明的着重建设都有力地推进着名镇名村建设发展步伐。如何更好地建设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其发展策略的提出与完善都至关重要, 对进一步推行保护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我国名镇名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名镇名村发展的现状

(1) 我国名镇名村发展的规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历史城镇的法定概念。从2003年开始, 国家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分三批公布了85座城镇和72个村庄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使其享有法律地位, 受到法律保护, 并将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使其成为了在国际社会享有殊荣并受共同保护的全人类瑰宝。很多省级政府也在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和公布工作, 迄今为止列入保护名单的村镇已有500多处。如今各级政府仍在继续努力, 积极开展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工作。遍及全国各地的名镇名村正在国家助力的推动下, 得到日益广泛的保

护和传承。

(2) 国家针对名镇名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了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极力推动名镇名村建设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简称《文物保护法》) , 其后又于2002年和2007年两次修订该法, 突出强调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国务院于2008年4月公布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简称《名城名镇名村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简称《城乡规划法》) 也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依托名镇名村的旅游文化资源确定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政府规章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 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 我国名镇名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 国家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发展建设为重点,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建设规划保护, 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带动地方政府继续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 对于提高人民居住生活环境, 维系村镇珍贵的历史风貌, 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都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今年我党十八大的顺利召开, “美丽中国”理念的推出, 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任重道远都预示着在“十二五”规划期间, 我国名镇名村保护建设将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2、我国名镇名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保护意识薄弱, 规划实施不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政府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 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建设保护过程中, 其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上还存在不足。名镇名村建设发展只重申报及旅游资源宣传, 轻文化遗产保护, 重开发利用, 轻保护管理, 对保护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城镇化进程中, 发展旅游名镇名村缺乏整体规划, 村镇建设的急功近利使保护规划不到位, 监管不力。

(2) 建设投入不足, 保护工作难以实施。名镇名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 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村镇建设并助推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名镇名村发展。但这些名镇名村大部分身处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 镇村资金投入有限, 其保护工作还存在极大改善的空间, 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在近几年内得到提升, 但相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村内“空巢”现象逐年明显, 旅游资源开发实施进度慢, 缺少人员激励政策, 人力投入建设名镇名村的资源缺失, 这些都影响了旅游村镇的建设和保护。

(3) 缺乏管理机制, 政策措施有待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发展存在建设部门、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多头管理问题, 管理机制的匮乏导致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规划无法落实, 有开发但保护差, 有主张但行动慢, 严重破坏了名镇名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古韵。同时, 在旅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要求的现实状况下, 现有的政策保护措施已与名镇名村建设发展新要求相脱节。若不能主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只会助长建设名镇名村的消极情绪, 使村镇建设步伐滞后。

三、我国名镇名村的发展策略

1、整合旅游资源, 营造旅游发展新局面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建设中保护, 在保护中建设,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 坚持保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在名镇名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 必须充分挖掘镇村文化旅游资源, 凸显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 深度利用旅游元素和开发符合自身情况的特色旅游产品, 使一些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营造新的旅游发展局面。如湖南的凤凰古城, 其以文化广场为中心, 充分抓住民族风情浓厚的建筑风格和人文风貌特色, 有效利用古城建筑、人文景点资源, 统筹当地旅游游客资源, 依托特色优势, 广开旅游发展渠道, 设立属于凤凰特色的旅游产品, 营造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并促进了凤凰古城的建设发展。凤凰古城的建设发展正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并将其整合开发, 才形成了如此规模的著名历史文化城镇, 对我国名镇名村的建设和保护工作起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2、推动城乡建设, 展现村镇发展新风貌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设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建设, 改善了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 带动了旅游景区和乡村农家乐的发展, 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历史文化依托, 为农村建设创造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开发建设发展名镇名村的工作中, 应始终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 助力推动乡村旅游经济, 在保护村镇历史风貌原样的前提下实施综合改造, 使城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一些争创建设名镇名村的创建村落还积极引导村民树立“村民村风也是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思想观念, 让村民用淳朴的情感打动人, 用乡土本色吸引人。注重乡村旅游意识培育和名镇名村的文明宣传, 崇尚科学和谐发展的理念, 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和更好地展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新风貌。

3、注重科学发展, 形成村镇建设新思路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必须始终坚持注重“科学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指导思想, 针对各地名镇名村的现状条件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可持续性, 制定出旅游规划, 将名镇名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整体规划,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格局, 归纳出城乡村镇建设的新思路。在保护、开发及建设名镇名村的过程中, 应该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一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对各地村镇旅游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把握各个地区不同风情习俗的历史文化特征和人文气息, 力求在推行保护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身特色的拥有自身地域优势的名镇名村。二是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应充分注重自然生态保护, 展现村镇的秀美风景, 因地制宜, 合理开发, 在展现名镇名村的原始风貌的过程中推动旅游资源获得极大利用, 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使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相处。

4、强化生态文明, 迈向村镇发展新方向

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更不能勉强为之, 历史文化村镇的稀缺性、脆弱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我国名镇名村的旅游产业必须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强调资源利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美丽中国”理念的倡导下,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放在突出位置, 我国名镇名村的建设发展更应该朝着这个新方向不懈奋斗。要大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鼓励历史文化村镇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道路, 积极推广生态文明建设, 宣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方式所带给名镇名村建设的巨大发展前景, 不断地向“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 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村镇发展方向而迈进。

四、结语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建设是一个复杂、永无止尽的过程, 涉及国家制度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保护规划、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人民居住环境改善等多方面, 更涉及历史遗留和未来发展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 倡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今天,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建设必须以保护文化资源为前提, 以推动村镇建设为动力, 以开拓乡村旅游产业链为手段, 以实现文化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建设发展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当前村镇建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发展策略, 对建设保护名镇名村, 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 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为历史文化村镇的未来献策献力。

摘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经岁月得以保存传承, 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在资源开发速度增快、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今天, 应当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以及建设。本文在我国提出“美丽中国”新型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以乡村旅游的研究视角来探讨我国名镇名村的建设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历史名镇名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相应的名镇名村发展策略, 以期对同类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宋建成、吴银玲:浅谈历史古村镇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策略——以湖北小河镇为例[J].农业经济, 2010 (4) .

[2]林琼华: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村镇建设, 2010 (1) .

[3]杨方琳、曾绍伦、李健: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 2005 (4) .

[4]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5]曹昌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J].中国名城, 2011 (3) .

[6]董艳芳、杜白操、薛玉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选与保护[J].建筑学报, 2006 (5) .

上一篇:人情风整治方案下一篇:2018年3月计算机二级Web考试选择题练习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