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哲学考试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共8篇)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 篇1

一、名词解释(任选10题,每题5分)1.道德相对主义

2.因果解释与目的论解释 3.梵蒂冈 4.道法自然 5.化性起伪 6.奥卡姆剃刀 7.我思故我在 8.麦加 9.苏菲主义

10.认识论的断裂(阿尔都塞)11.上层建筑

12.青年黑格尔派 13.唯名论

14.商品拜物教

15.德性即知识 16.因陀罗

二、论述题(任选5题,每题20分)

1.有人说科学是一种普遍的方法,有人说科学是西方的舶来品,你怎么看? 2.简述朱熹与陆九渊“鹅湖之会”的主要内容。

3.简述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4.结合文本简述孔子的礼与仁的关系。

5.简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理论。6.简述伊斯兰教诞生时阿拉伯半岛的信仰状况。

7.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原初历史状态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8.简述马克斯·缪勒在《宗教学导论》对于宗教学的界定。9.简述边沁和密尔的古典功利主义思想。

10.简述黑格尔对于道德和伦理的区分及其意义。11.简述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争论的主要焦点。

中哲10+40=50(儒家25道家5宋明20)西哲20+40=60(古希腊5中世纪10近代25)科哲0+20=20 伦理5+40=45(近代20现代25)马哲15+40=55(早期45中期10)西马10+20=30 宗教20+40=60(佛教5基督教5伊斯兰教30宗教学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824)

一、论述题(共6题,每题25分)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 篇2

一、无纸化考试及其优越性分析

所谓“无纸化”考试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 是以教学大纲和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由计算机从已建立好的题库中随机抽选试题组卷, 考生一人一机一卷, 根据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题目用键盘输入答案;在考试结束时, 计算机自动对照标准答案进行阅卷、评分。它是帮助教师进行快速高效的统计分析与管理于一体的无需传统纸介质参与的一种新型考试形式, 具有试卷管理、自动阅卷、试题库更新、随机生成试卷、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 具有试卷生成快、阅卷快、试卷保密性强的特点, 克服了传统考试组织时间比较长, 流程比较复杂, 工作量大、效率低, 反馈周期长、反馈能力弱, 资源浪费等缺陷。具体讲无纸化考试有以下优越性。

1. 节约性

常规考试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出题, 然后印制、封装、拆卷、核分、登分、分析试卷和上交封存。一次考试需要多个部门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这是很不划算的, 也是很不科学的。无纸化考试通过已有的数据库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自动组卷、评分、登分、统计分析、保存, 大大提高考试效率, 使教师从不断的出题、评卷、计分等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大大缩短了流程周期, 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减轻了劳动强度, 从而节约了考试成本。

2. 灵活性

常规考试后留下的大量试卷往往受人力及空间限制, 不可能进行集中统一的保存和管理, 往往十分分散、容易损坏, 而且保存时间也不可能太长, 这些都给以后的参考、统计、查核等工作带来不便。由于无纸化考试不但过程简单、题型规范、评分迅速, 教师可以任意地按学习的进度出题测评, 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障碍, 为教师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可靠的、精确的、有效的数据, 增强考试的灵活性, 而且每个考生的试卷能被及时保存, 便于教师和考生在网上查询, 从而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方便, 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

3. 保密性

常规的考试方法要经过命题、制卷、考试、阅卷等很多环节, 周期长, 接触试题的人员也相对复杂, 给试题安全保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无纸化考试系统则大大减少了考务环节, 它采用电子试题库方式来提供试题来源, 考前无任何成套试卷, 考试时考生考卷由计算机现场随机生成, 各考生试卷都不一样, 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考试试卷也不一样, 考生之间互相抄袭失去意义, 避免互相参看导致作弊现象。电子试题库可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减少其他人员接触电子试题, 也可对于电子试题库采用口令加密和文件加密等方式防止题库泄漏, 组卷方法还可以根据每次考试的实际情况进行变更, 从而增强试题的安全保密性。

4. 客观性

在常规考试中, 由于教师长期承担同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因出题的习惯爱好往往导致试卷题目的重复率较高, 而且在判卷、改卷过程中, 每位教师的评分标准不尽一致, 对于主观题的评分可塑性大, 会影响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无纸化考试采用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方式, 考试题量多, 题库内容覆盖知识面广, 试题抽取面相对较大, 同时也生成多套试卷。试题按照统一的命题原则和要求, 达到系统化规范化, 考试内容难易程度一致, 可以全面考核考生的实际水平, 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全面学习、理解和掌握, 使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防止按教师划重点范围突击复习或临考前盲目猜题、押题、作弊得高分等现象, 从而保证考试的客观性。

5. 公平性

无纸化考试实行“教、考、评”相分离, 一人一机、一机一卷、随机组卷、自动阅卷, 既可杜绝学生考试时作弊行为, 又可杜绝考前泄题事件的发生, 还可避免因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的错判、漏判、分数计算错误及人情分等问题, 从而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二、高职哲学实行无纸化考试的尝试

哲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改革考试方式是深化哲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哲学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体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从命题标准、考试内容、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 力求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方法和手段, 并实现“教、考、评”相分离。我们在2009级高职学生中进行了哲学无纸化考试模式的尝试。

我们首先请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为我们制作了一个软件, 这是一套在Intemet和局域网上实现集无纸化考试、帐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和成绩统计等于一体的集成软件。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 这是目前无纸化考试系统中最优且首选的模式, 这种模式无需安装考试客户端软件, 即可实现Internet和局域网在线考试功能, 考试结果交卷后自动保存在网络考试数据库服务器内。考试管理员可随时查看某份试卷及考生当前的状态, 如“正在考试”“已经交卷”或“出现异常”等, 并用不同的标识标明, 可以随时了解考生考试进度, 并动态显示考生的登录时间、在线人数和交卷人数等。试卷出题采用“试题随机”模式;试卷显示方式为“逐题显示”, 有效防止了考生作弊。在试题中插入漫画图片 (BMP、JPG和GIF格式) , 插入音频/视频文件 (WAV、MP3、MPG和AVI等格式) , 实现了多媒体试卷。系统提供“单选类”“多选类”“诗句、漫画赏析类”“音视频赏析类”“综合分析类”五大类基本题型, “诗句、漫画赏析类”“音视频赏析类”“综合分析类”都以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生交卷后由计算机现场自动评分, 不及格考生可申请集中补考一次。

题库建设关系到考试结果的质量。我们以新编的教学大纲和最新版的高职哲学教材为依据,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广泛收集资料, 建立一个完整的材料新、覆盖面广、符合学生学习要求、能够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够突出考察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无纸化考试题库。为了提高无纸化考试的信度, 减少试题重复的几率, 我们加强组内协作, 发挥团队作用, 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进行试题的改编、筛选与录入, 从而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题库。题库作为教学测评的工具之一, 最重要的是它的准确性, 为此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 反复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试题背景材料, 对试题进行逐一仔细推敲, 反复多次讨论、校正、修改和审核。

最后, 我们确定试题的组卷方案。一个高质量、合格的试卷, 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能充分反映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 知识范围要大, 覆盖面要广, 并能全面、准确、客观地检测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 考试时每人考一份要求相同但内容各不相同的试题, 不会互相干扰。我们将试题按照知识点、难度、题型等相关系数进行组织, 有利于考试随机组卷。组卷方案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控制量:各类题型的试题量、试题的相对分值和答题时间、试卷的平均难度;每章节的题量、题型、难易度及分配比例, 以保证达到知识覆盖率的要求、能力层次的分布要求。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对试题的内容、知识点、难度系数等不断进行更新, 以保证随机组卷科学、规范、实用。

在哲学尝试无纸化考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无纸化考试对考试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比较高, 要有能力较强的监考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解决考前、考中的技术问题, 学校的条件一时还跟不上。二是由于受到机房计算机数量的限制, 学生需要分多批次参加考试, 同学之间互相替考就比较容易, 可以不用费劲找到“枪手”, 为此还需建立严格的考生身份认证系统。三是对题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问题。如每次考试结束通过判断考试成绩是否呈正态分布, 通过对试卷的难度指数 (P) 和区别度指数 (R) 的分析 (当0.5≤P≤0.7, R≥0.15为理想试题) , 不断充实、更新与修正题库。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无纸化考试的科学性和可信性。这是单个教师难以完成的, 因此需要学校有组织地集中相关教师协作完成。

总之, 无纸化考试实现了考试管理和考生成绩管理与分析统计的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 大大减少了学校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 使广大教师从繁重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 有更充裕的时间及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去。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推进教学改革, 转变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 而且随着无纸化考试的不断改进、拓展和深化, 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终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上述情况, 推行无纸化考试应成为未来高职院校哲学考试的一种重要的考核方式。

摘要:无纸化考试作为计算机技术与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的高科技教学改革和评价体系, 以其自主性、实践性、网络性等独有的魅力将使考试变得更公正公平,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无纸化考试的优点及意义, 介绍了现阶段在高职哲学考试中实行无纸化考试的初步尝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高职哲学考试,优越性,尝试

参考文献

[1]韩雪娜, 关绍云.谈高校无纸化考试[J].教育探索, 2009, (11) :67-68.

[2]康国胜.高职院校无纸化考试略论[J].考试周刊, 2010, (15) :7-8.

[3]王丽, 李敬有, 王大鹏.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网络无纸化考试现状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3) :33-34.

[4]傅家骧.关于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发展中的几点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 2005, (6) :48-49.

[5]陈刚.吴文化课程的网络考试模式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9-12.

大学教育哲学的体现 篇3

美国大学可分三类

美国的大学,从教学的体制上看,基本上有三类。大学(四年大学学制以及研究生院,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四年大学学制,只授学士学位)和社区教育学院(两年制,授结业证书或转学的副学士学位)。第一类的University,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中国的大学有些相似的综合性大学或理工大学。这种大学通常有数千到几万学生不等。大学除了文理学院外,还有商学院,工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或者其他的“职业性”的学院。在中国最知名的美国大学,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都是这类的大学。虽说这类大学的各个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学生情况很不一样。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三万多学生,而普林斯顿大学只有六千名左右的学生。University有公立或私立之分。一般来说,私立大学,由于历史悠久,资金来源,教授水平等等,学校质量总体上看似乎比公立的要高和好。当然,也不完全如此,比如伯克利就是公立大学,也是公认的好学校之一。但是好学校不见得一定事事好,通常这种好是某个科目的研究生教育领先才被认为好的。有的普通学校的某一个系或专业的研究水平也许是全国内水平相当好的。比如,伯克利的中国文学的教授和学术成就不见得比俄乐岗大学好,虽然俄乐岗大学排名上远不如伯克利。但是,俄乐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有五位终生职教授,从事从古到今从中国到港台的中国文学的研究。而伯克利在这个专业领域,从师资力量上看,不能跟俄乐岗大学的比。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是上了伯克利之后,又转学回来了。这是研究生的教育状况。

在大学教育阶段,综合性大学的许多课程,都是由研究生教的。特别是最初两年的大学普通教育课程,基本都是助教教书。而且课本身都很大,学生很多。上百甚至上千的学生的课不是罕见。学生往往都与教授没有接触。因为研究生要靠教书来挣自己的奖学金,因此,研究生作大学生的老师,造成很多有名的大学的大学阶段的教育并不一定是出色的,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在伯克利大学的头两年没见过一个教授,他甚至连自己的指导教授也没见过。大学教授们被自己的研究压力压迫,也实在顾不上教大学生。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里,大学教育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大学的教育比不上研究生教育。

自由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

全力以赴关注大学教育并以出色的大学教育为己任的,在美国,是自由教育的文理院Liberal Arts College 的根本宗旨,因此,美国最好的大学教育通常是在这样的学校里进行的。Liberal Arts College, 中文的翻译通常是人文学院。我觉得把Liberal Arts College 翻译成人文学院是一种误译。我自己以前在公立的大学读研究生,后来在私立的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教书,工作中逐渐明白他们的相同与区别之处,体会到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对大学体制设置的意义。实际上,2001年我到自己任教的宝盾文理学院后,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对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的教育哲学一无所知。

为什么不能把Liberal Arts College翻译成人文教育学院,而翻译成自由教育文理学院呢?我认为人文教育这个词在这里似乎不确切的,不能表达这类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宗旨。自由教育文理学院不是只进行人文教育,这类学院的教育的内容有三大块:自然科学(Scienc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和人文学科(Humanities)。人文教育只是文理学院内容的一项。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语言等等,而社会学,政治学等都属社会科学类。所以,把Liberal Arts School 翻译成人文学院就把这种学院的性质变了,也把这种学院狭窄化了。

根据这三个领域,美国的每个自由教育文理学院都有自己的教育要求,诸如,学生要在三个领域里各选多少门课,才能完成大学阶段教育等等。自由教育文理学院一般是不设“职业性”专业的。比如,宝盾学院是美国最好的文理学院之一,全美排名第五。宝盾学院不设商业专业,学生对商业有兴趣的,只能学经济系的课,拿经济学位。在专业上的这种“歧视”职业性,正说明了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一个根本教育原则,那就是,不是培养具体人才,而是进行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所谓有教养的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培养从事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就是在这点上,自由教育文理学院和大学不太一样。一般大学的大学教育,除了基本教育之外,另外的目的是培训具体工作能力,为中产阶级的白领工作培训工作人员。

文理学院的大学教育重点在Liberal上,也就是这个词的原有含义上,自由。自由这个词这里有几曾涵义。第一,自由教育是尊重每个人学习选择的自由。每个孩子的才智都是不一样的,自由教育提供一个环境,让每个人有自由的机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喜欢科学也好,还是有语言才能,大学教育要提供这个机会发现自己。比如,学生可以自己建立专业。我的一个学生希望将来做《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在宝盾学院,他自己设计自己的专业,设计了一个本校没有过的专业,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专业。第二,自由教育是培养有"自由精神"的人,这些人有东西方文明的教养、知识、文化。他们是这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重要的是有思想、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身体。众所周知,技能是容易学的,素质和教养却不是那么容易一蹴而就的。素质和教养是一个可感却不可测量指标。文理学院把一个不可测量的指标作为教育的宗旨,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工程师什么的。

注重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

或许还可以进一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学和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的历史原因。受大学教育的学生,可能有专业和技能,但是不一定有文化。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学生,可能没有专业的技能,但是要有文化的素养和理解,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教育哲学与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历史极为有关,因为,在综合性大学出现之前,自由教育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的根本,那个时候能受教育的人都是上流社会子弟,教育的目的不是培训他们的技能,而是培养有教养的人,他们是社会的领导人。领导人也许没有具体技能,但是有广泛的文化背景,高度的教养,道德和文化水平。这个哲学,至今是美国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哲学根本。

正是这个教育哲学思想导致了美国最好的大学教育主要是在这种学院进行的,因为这种学院注重的是通才教育和素质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精英教育。它的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领导人的素质。当然是不是每个在这种学院中学习的人都会成为领导阶层的一员,这当然不是保证的,还要看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大学所能提供的是环境和机会而已。2002年我在宝盾学院见到从哈佛大学来做演讲的杜维明教授。谈及中美教育的不同,杜教授在演讲中说,“可惜,大部分中国人不了解的是,美国教育体制的精髓是自由教育的四年制的文理学院。美国的根本精神和西方文化的精髓在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中。”在美国,能上得起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美国社会的“贵族”——有钱的家庭。只有他们才付得起昂贵的学费,只有他们才有资本能力让他们的子女成为有教养的人,而不只是技术和白领职工。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绝大部分是私立的,学费昂贵,一般的年学费在三万到四万美元之间。目前美国最好的自由教育文理学院是麻省的维廉姆斯学院和阿姆赫斯特学院,第三名是宾州的斯沃斯莫学院。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在www.usnews.com 网站上查看最好的文理学院排名。

我看到许纪霖先生在《世纪中国》网站发的文章说,“像斯沃斯摩尔、艾姆霍斯特、卫斯理这些中国人闻所未闻的文理学院,连研究生院都不屑办,一门心思营造优质的本科,每年考生的考分,照样不亚于哈佛、耶鲁。美国大学之所以世界一流,不是因为有一批高大全的综合性大学,而是有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和斯沃斯摩尔这些风格迥异的学校,它们之中,大部分学科门类不齐全,也不一定有文学院、法学院,然而各有各的个性,有自己的强项,并以自己的看家本领吸引学生、拿诺贝尔奖,登上全美大学的排行榜。”我觉得他的论点是对的,但是,他对美国的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论述,好象还是误解了斯沃斯莫,阿姆赫斯特,宝盾,盖底茨堡这类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的教育原则。这类学院并不是不屑办研究生院,去成为综合性大学,而是因为这类自由教育学院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坚信自己教育培养的不是急功近利的某种人才,而是通才教育,是培养人,这就像萝卜是萝卜,并不想成为大白菜一样,他不是傲慢地不屑成为大白菜,是因为他根本就坚信自己这个大萝卜维生素质量很高,可以和大白菜一样有意义。

另外,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目标不是诺贝尔奖,也不是在排名榜上把别的大学挤下去,虽然在排名榜上当个前几名也不是不沾沾自喜的,但是自由教育学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用我任教的盖底兹堡学院教务长的话说,“自由教育学院提倡自由教育,培养有自由精神的公民,强调自由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的排名不是那么绝对的。但是他们在录取学生时的标准,特别是好的文理学院,录取的标准不在哈佛等大学之下。

学生总是吃小灶

14春《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 篇4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________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______又_____的关系叫矛盾。

3.一般来说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二是____。4.________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

5.________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______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6.______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7.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_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结合。

8.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从哲学上讲是指_____________。

9.________的观点和___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_____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10._______和________是矛盾的基本属性。11.________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

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12.规律的基本含义是指_______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要联系。

1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有_______有________和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14.实践决定认识,______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5.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就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二.评析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1.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得事物()2.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3.矛盾就是对立和斗争。()4.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不能统一的。()5.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6.唯心主义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7.想问题,做事情,凭主观愿望,就能成功。()

8.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可以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就行了。()

9.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10.人生的行动只是受自身的体力,智力的制约,再不受其他任何条

件的制约。()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

1.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这主要启示我们()A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2.有人在青年时代,尤其是学生时代怀有远大的人生理想,但他走向社会看到种种丑恶、不合理的现象时,便认为一切理想都是假的、空的,这些人()

(1)没有把理想和现实区分开来

(2)没有认识到真是因为社会现实中有假、丑、恶的一面,才需要我们去追求真、善、美(3)没有超越现实

(4)讲求实效、有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抛弃幻想A.(1)(2)(3)B.(2)(3)(4)C.(2)(4)D.(1)(3)3.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这是因为()A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 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起反作用

4.2006年,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天津市原检查长李金宝,国家原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十余高管因贪污腐败纷纷落马,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带入坟墓。这说明()A金钱是罪恶之源。B金钱多了就会导致腐败。C金钱对人生没有意义。

D应该正确的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5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这是应为()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

6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农夫等不到第二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哲学上看,农夫的错误主要在于()(1)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2)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普遍规律(3)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4)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A(1)(2)B(3)(4)C(2)(3)D(1)(4)7主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A量变和质变 B前进性和曲折性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和实事求是。

8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被列为三十之计第二计,此妙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善于()A抓住主要矛盾。B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C把握矛盾。D分清主流和支流。

9“跟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这首歌在倾倒众多歌迷的同时,也给许多以此为信的人类带来了很大正面影响,从哲学上讲是因为()A感性认识对人们没有任何作用。B感性认识是片面的认识。

C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练于上升到理想认识。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寓言意识是()A学习知识比时间更重要

B时间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科学理论来源与实践,错误理论是主观的生 D知识即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四.论述题:(每题10分)

1.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张仲景,有一次给两个病人看病,他们

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疼,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的病人同时开了一帖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个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二另一个病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汉,病却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

(1)为什么同样是感冒,用同样的药方治病,其结果却不一样呢?

(2)在我们的学习中,怎样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童杰从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牢牢的记着老师的一句话:“每天多做一点点,便是成功的开始;每天改进一点点,便是卓越的开始。”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1)今天我做了什么?(2)今天我改进了吗?(3)明天还有什么可改进的?

十几年以后,他成了公司研发部首席工程师,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轻松一笑说:“每天平均20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请把你的感悟写在下面:

3.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生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砌墙吗?”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活还哼着小曲,他满面笑容开心的说:“我们在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仍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二个人的老板。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 篇5

哲学基本问题是考试过程中经常考查的要点之一,在考试过程中重点考查学员对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几个派别的区分,需要学员进行重点把握,尤其需要区分一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事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根据恩格斯的提法: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这种观点也是自然观所研究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两个关系,一个是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先产生(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一个是思维和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是否能够认识到物质。根据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可以理解成划分哲学党性的标准。根据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而这一关系只需让学员掌握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可,学员需重点掌握的是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及其三个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派别唯的是物,其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根据人们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唯物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在古代,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层次都比较低,所以对物质的认识深度也比较浅,只是把某些能够看到的具体物质当成了世界的本原,所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在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关键词如水、火、气、形、阴阳、五行等,例如:水是万物的始基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这一种具体的物质;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这一种具体的物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即认为神是随着形这一种具体的物质的产生而产生,也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原子,如果题干中出现“原子”二字,则该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派别,例如“原子是宇宙之砖”。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三个缺陷性:机械性(即认为世界上的所有运动都是简单的机械位移);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式去看待世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没有看到原子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并且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物质,故而具有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而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③ 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物质概括、抽象出了一个共同的本质属性:客观实在性,即所有的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属性,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哲学部分学习的主体内容,此处需要重点掌握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即可。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唯的是心、是人的意识,所以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而根据人们对意识的认识的不同,唯心主义又可以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即强调人本身是世界的本原,在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关键词如人、我、心、观念、感觉等,例如:物是观念的集合(即认为物质都是对观念的反映、是由人的观念构成的);相由心生(即认为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是由其内心来决定的)。但这些关键词需要与学员强调考试过程中的体现并不绝对,需要具体分析题干的意思,辩证看待这些关键词在题干中的作用。

②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一些精神,即强调虽然整个世界也是有人的精神创造出来的,但这些精神并不是人自身而是在人之外的,客观唯心主义在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关键词如:道、理、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即强调物质世界都是对理念的反映)。

3.练习题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 篇6

一、简答题:

1、怎样理解“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答:马克思哲学批判的正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早已抛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关心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往哲学形式,批判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唯物主义不是立足在哲学层面的哲学而是现实意义的哲学,这是马克思哲学与以往哲学的重要区别,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早已经脱离了以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只有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什么?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5、如何认识马克思名言“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

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6、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

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7、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正确性在于:

(1)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

(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二、辨析题:

1、黑格尔明确提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答:该命题错误。黑格尔的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其并没有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恩格斯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必然性的消失变为不现实,并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黑格尔不敢推出这一革命性结论,由于他所代表的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软弱性和保守性,他们不敢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在这一命题中,他一方面通过辩证法要求变革,他认为现实的才是合理的,不现实的即为不合理,因而是不应存在下去。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故意不说后半句话,表明不愿与封建专制社会对抗,不愿失去统治阶级给他的利益和荣誉。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恩格斯才能推出彻底革命的结论。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庸俗唯物主义。

答:该命题错误。

(1)庸俗唯物主义简单地把人脑与胆、胃相比,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胆排出胆汁、胃排出胃液一样,这样就把意识的主观特征抹煞了,这就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取消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⑴机械性,用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⑵形而上学性,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⑶不彻底性,即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非历史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马哲产生之后产生的,是哲学上的倒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哲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所以,不能把形而上学和庸俗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3、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因而是无神论者。

答:该命题错误。

(1)费尔巴哈确实是无神论者,他在反对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对传统的宗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针对宗教的危害他勇敢地提出了“政治代替宗教,人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的口号。

(2)但是同时他并且没有主张彻底地废除宗教,他在提出取消人格化上帝的宗教后,又提出了要建立起爱的宗教。

三、论述题:

1、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

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概括说来,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容: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市县领导;

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壮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群众做主的历史,所以突破西方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方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上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已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是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的“作秀”,它需要真正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得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2、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型的论断?

答: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及邓小平所囊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在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3、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使我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升华生命是大学教育的哲学理念 篇7

大学是一个神圣的殿堂:家有大学生, 便是一种身份;谁是大学生, 便是天之骄子;许多人喜欢进入大学去感受那份文化氛围, 去体会人生那种升堂入室的美好。那么, 大学教育的魅力从何而来?显然,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因此, 要了解大学教育的本质, 首先必须了解人, 大学不过是培养理想人的教育而已。

生命是一种不能用理性概念描述的活力, 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的冲动, 是一股转瞬即逝的流动, 是一种能动的创造力量。它既井然有序, 又盲目不定;既有一定方向, 又不能确定。生命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我的内省而体验得到的, 人们对它心领神会。它表现出来就是知觉、思想、情感;再进而表现为语言、道德、哲学、法律、艺术、宗教、国家、社会制度以及历史等等。生命最后在狄尔泰那里落实为历史。狄尔泰说:“生命是丰满的, 多样的, 是个人经验的种种相互关系。在它基本的质料上, 生命与历史是一回事。”[1]人是一种生命性存在。不管是微生物还是高等的人, 他们都在改造世界使其符合自己的需要。生命, 蕴含着许多先验的内涵, 是绝对命令。例如, 人作为生命需要实现生存、安全、爱与归属、自我实现等等基本需要。孤儿院的孩子在成年后有很多都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健康, 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幼年时期缺少爱, 说明爱与归属的需要是生命的绝对命令之一。[2]在人的生活中, 如果去掉了生命的绝对命令, 那么人就不成其为人;生命是人的奥秘, 是人的形而上的表现, 是万物之谜的灵光。作为一种追求生命意义的存在, 人开始立于世界。但是, 达到生命这个神秘境界的途径是什么?人总是在根据他人的生命经验与自己的生命历史苦苦求索。一个方面, 他要运用自己的心智改造自然界, 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第二方面, 他离不开社会, 又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他要处理好同社会的矛盾;第三方面, 生命的含义并不是天生让人明白的, 人应该发展自己的自我意识, 体会与寻找生命的含义。这三个方面, 本质上是让生命升华, 是教育的本质内容, 当然也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内容, 大学教育不过是教育的高级形式而已。升华生命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所;升华生命是大学生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关键;升华生命, 是大学生人生成功的关键;因此, 升华生命是大学教育的本质。

二大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一, 大学是追求真理, 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场所。有人可能会说, 大学是一些抽象的无用的道理。其实, 大学的用不是即饮可乐, 它可能是植树造林、围湖引风、建房挡雨的环境, 它也可能是改造自身让其自我调出清凉感的基因工程。

第二, 大学是反思终极意义, 树立世界图景的场所。人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 首先要明白什么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就归结为一种人生意义的追问。那么, 什么是世界的本质与人生的真谛?如何破解生死之谜?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死以一种巨大的物理事实笼罩着我们, 物质世界绝对真实, 人死后物质世界永恒运动, 人只是历史短暂的一瞬, 人再也不会回到世界, 那么, 死是不是体现了人生是悲剧?[3]而要破解对死的恐惧心理, 必须进行哲学思考, 从而树立新的世界图景。新的世界图景的创立不仅可以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而且可以打开思维的创造之门。

第三, 大学是画出人生意义的场所。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作为人, 无论他是领袖名人还是凡夫俗子, 都是珍贵资源的结晶体。对于一个做卫生的老太太, 富翁可能不把他看成资源。但是, 这个做卫生的老太太可能握有一张选票、可能拥有一个博士儿子、可能忠心耿耿帮富翁守护财产、可能窥探富翁腐败的证据、可能把富翁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向社会倾诉最后给富翁极大的社会压力……, 也就是说, 做卫生的老太太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一个人想成为人才, 需要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善于挖掘这各种资源的人在社会上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挖掘各种资源, 除了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和别人进行交换以外, 也需要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 这样才能使人让渡资源 (这个资源对让渡人可能是无意义的) 。要得到他人积极评价, 就需要树立自己的形象。树立良好的形象, 需要专业本领、需要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以及人格魅力。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画出人生意义的能力。而人格魅力, 表现为一种人生境界。它可能是“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悠闲淡定;可能是“醉里挑灯看剑”的壮怀激烈;可能是“孤云去独闲”的悠悠雅兴;是“念天地之悠悠, 独怅然泣”的凄美孤独;还是“长太息以掩泣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沧……。

第四, 大学是培养人根据人的心理状态, 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使他人让渡自己利益的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没有任何大学学历的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具有一门迄今大学都没有讲授的学问, 这就是根据他人需要, 运用策略调动他人为己服务的学问。人在提出各种生命的目的后, 他需要进行各种决策为目的画圆, 例如, 他可能需要说服姨妈和他共同投资;或者需要确定计策、压制各种反对实力取得政治斗争胜利;或者需要采取巧妙手段、压制情敌取得女朋友的青睐;或者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市场情况、推出营销策略, 这些, 都需要了解物的联系与生命规律, 并由此形成创造性的方法, 这可以称之为获取人生价值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人是需要通过与他人打交道来获得自己的利益, 因此, 他需要进行人情投资。人情渗透法律, 关系击穿秩序, 贿赂打通关节。因此, 不但应该重视人与人公平的物质交换, 而且在交换能的过程中应该打开他人的心灵。

第五, 大学是培养人的政治导向的场所。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 人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时呈现出千姿百态、高低不同的各种方式, 而这些不同的方式与人的自利性互相支持, 形成了人与人矛盾冲突的根源。更加重要的是,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服务于经济基础, 因此, 思想政治必然为统治阶级服务, 甚至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上经常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为经济基础服务无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载的。它要提出社会理想, 论证社会理想的历史合理性并且以此为基础树立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 再运用教育规律内化为人的心理结构。

上述所说五个领域, 第一为了解生命的环境的方面, 就是传统所说的专业教育;后四种领域, 是了解生命本身的, 有的散落在专业领域教育, 有的大学教育根本没有涉及, 有的由思想政治在承载。这些教育, 都围绕生命, 或者是生命的环境, 或者是生命本身的发展, 最后都是为了升华生命。这些教育的达成, 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因为这五个方面都围绕生命, 都是为了升华生命, 都是以生命为基础进行实践, 因此, 可以以升华生命为理念发展大学教育。后四个方面, 我们可以按照传统分类方法称为人文能力。人文能力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骨骼。如果缺少了人文能力教育, 那么大学生可能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没有快乐、没有坚守、从而没有创造性;如果缺少了专业教育, 那么大学生没有实际能力, 社会文明无法继承与发展, 人停留于纯粹感性阶段, 人会逐渐成为与低等生物类似的存在。著名教育家纽曼说:“如果一定要为大学课程制定一个实际的目的的话, 那么这个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4]大学教育的目的无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传统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结果是大学生就业的艰难。

三以升华生命为理念发展大学教育

众所周知, 认识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大学的专业教育必须结合人文教育, 这样专业教育才有不竭的发展源泉与动力。创造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 由此必须贯注热情、生命, 而这需要人文教育提供动力, 需要满足生命需要。人文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 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批判精神。人文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 因此, 在大学教育中, 应该以专业教育为主体, 以富有特色的人文教育为灵魂, 两者相互配合, 推动大学精神的形成。

制度是大学创造性的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一系列规定的总和。大学制度的核心是生命哲学, 是大学精神。大学制度以其维护与反对、弘扬与提升温暖与激励着大学教师与学生, 大学制度以其行为方式服务与推动着大学教育的发展, 是大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部分。因此, 首先应该以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理念, 形成大学的制度性硬核。

应该针对以上所说四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系统工程建设, 以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大学语文学科、美学学科等为班底建立大学科群与大教学队伍。首先是重编各类教材, 我们可以以《马原》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应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的起源, 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 世界是否有神, 人死后是否有另外的世界,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如何等都要进行回答, 奇怪的是, 现行教材竟然对这些问题都视而不见。这样又怎么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底层, 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 必须根据升华生命的理念建立新的教材体系, 为大人文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重视世界图景构建。信仰, 是对于精神事物的坚定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 或对道德遵从, 对于真实生活的热望等, 把他们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是人对生命的再创造。人在树立正确的世界图景后才有可能有坚定的信仰, 人是有死的存在, 人是一种从世界寻找永恒的价值的存在, 在理解了生死之谜, 创造了理想世界的图景后, 人的心灵的深层结构得以形成, 人由此安身立命, 在此基础上才能树立坚定的信仰。树立了坚定的信仰其他一切人文素质树立才有良好的基础。

把五个领域有机的结合起来,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现大学教育的本质。人要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这需要劳动, 需要培养专业本领;人需要社会协作, 因此, 他要改革生产关系, 规范自身行为;问题是, 人生的意义还不是设定的, 需要人自己去挖掘, 人文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能力, 或者叫做“画人”能力。这样, 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变成一个有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矛盾的人、变成一个懂得人生价值并且能够发现与创造人生价值的人、变成一个遵守社会规范、奉献社会的人, 也就是说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从而实现大学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5.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廊坊:华夏出版社, 1987:101.

[3]郑晓江:关于生死问题的几点思考[J].哲学研究, 2007 (9) ;115-120.

浅议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哲学素养;哲学教学

哲学素养是一定的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整体,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哲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哲学素养的培养训练,使大学生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人格境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哲学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关于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

我们对位于洛阳市的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3所高校的270名大学生发放了《大学生哲学素养调查问卷表》,调查对象涵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收回问卷267份,收回率为99%,有效问卷100%。

关于大学生对哲学概念、哲学用途和哲学知识的理解。调查结果发现: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认为“哲学是处世方法和态度”的人数最多;认为“哲学是抽象、高深的理论”位列其次;认为“哲学是政治教条”的人数最少。超过五成的理科生认为“哲学没有用”,而在文科生中认为哲学“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人数最多,占46.9%。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对哲学显然存在着“哲学无用论”“哲学万能论”两种倾向。超过五成的大学生只知道1~5个哲学家,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能够写出10个以上哲学家的名字。

关于哲学素养调查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态度。第一个问题是“根据你的偏好,对生活的看法排序”,结果发现,大学生最赞同的是“生活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的分别是:生活就是“一个故事”“一种使命”“各种关系”“一种艺术”。第二个问题是:“以前考虑过人生目的吗?”只有不到四成的学生表示“认真思考过”,而超过五成的学生表示“偶尔想过”。第三个问题是涉及人生意义的,认为“人生意义就是信仰”的占最多,其次是“对这一问题说不清楚”,而占最少数的是“子孙后代”和“没有意义”。第四个问题是涉及大学生处世原则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处世原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最多,超过五成。

关于大学生宗教与信仰问题的调查。大学生信仰排在第一位的是“共产主义”,排在第二位的是“自己”。有将近三成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能赋予生活意义的”,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最美的是美好的心灵”,只有7.9%的大学生认为“最美的是美女或俊男”。

关于大学生哲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多数大学生看过的哲学书籍不超过10部,认为哲学与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些关系,但关系不大”。大学生对哲学课的评价不是很高:完全同意“授课内容充实、新颖、信息量大”的仅占到6.7%;完全同意“哲学教学锻炼了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也同样只有6.7%;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所用的教材适合自己主动学习”的占到25%;只有5.6%的学生认为“通过对哲学课的学习,我对哲学更加感兴趣了”;有36%的学生认为上过的哲学课“内容空洞”;大部分学生表示会视情况选修哲学课程。

二、大学生哲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教材的问题。多年来,中国大学哲学课程体系的构成几乎成了概论+通史(或断代史、专史)的模式,哲学教育往往成了一种背诵无聊教条的过程,学生获益甚浅。大学哲学教材内容普遍陈旧,没有很好地反映时代精神;从体例和教学方法来看,教材缺少创新思维和怀疑精神的引导,更多的是告诉学生一些现成的结论。

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单纯的知识传授成为学习哲学的唯一途径,传统的考试形式则迫使学生像背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和历史年代那样牢记概念和原理的条文。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法是与哲学本性相背离的。

关于大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健康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反理性思潮,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首先考虑的就是未来就业,认为“哲学解决不了工作问题”,这样的观念就使哲学课成了一门“自己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学”的课程。学生对哲学课不感兴趣,所以也就谈不上哲学素质的提高。

关于哲学学习的认识问题。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变化,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合作前景非常大,比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提出的问题都具有哲学的性质。我们的社会建设正在寻找新的道路、新的生活意义,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性质。实际上,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哲学选修课的热情很高,有不少学生甚至表示愿意放弃本专业而改读哲学专业。

三、大学生哲学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探析

关于哲学课课程设置的改革。由于课时的限制,对广大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开设大量哲学类必修课程,但是可以开设一些哲学选修课程。以现有哲学课程为基础,可增设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科技哲学、美学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法哲学等选修课。不同课程可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如美学哲学主要面向艺术类学生,历史哲学主要面向历史专业学生等。某些哲学课程,也可以采用学术讲座的形式灵活进行。哲学学科单独组织或联合其他人文学科组织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讲座围绕哲学与生活、科学与文化等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展开,学生听完全部讲座给予相应的学分。开辟哲学第二课堂,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读一些经典哲学著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审美意识;同时,开列大学生必读经典哲学著作书单,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读完其中的一部或几部。

关于哲学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哲学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哲学品格、哲学态度、哲学精神和哲学思维几个方面素质的培养,从而体现出哲学的辩证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哲学的品格。哲学在相当意义上是一种生活态度,因而学习和研究哲学,更需要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和哲学的精神。学习哲学的关键是学会哲学思考,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就是培养、训练哲学思维的过程。推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哲学问题与我们所面临的哲学问题联系起来,为书本上的理论赋予现实的生命力。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解那些晦涩的哲学理论,从社会实践、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出哲学的抽象理论问题,从身边的小问题中引出哲学的大问题,拉近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把大学生带入哲学思考的境界。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方式,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互教、平等切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针对理论和现实提出问题,鼓励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和争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与合作。推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不但鼓励学生课堂上多提问题,还倡导学生在课余跟教师展开讨论。针对哲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专门组织若干节讨论课,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准备,写成讨论提纲,然后由教师组织讨论。

关于哲学课考试方法的改革。考试试题除了有一定数量的客观题以外,还应有一定数量的主观题,可以把口试、笔试、课堂讨论、心得体会、社会调查报告、参加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的考试和考查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考核大学生学习哲学的效果,除了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看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重点放在应用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哲学论文的写作训练,考试可采用撰写哲学论文的方式。

总之,大学的哲学教育,应使大学生对自己学过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哲学的洗礼,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在接受具体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领悟其中的科学精神,建立起科学的理性,把具体科学知识中的潜在的科学精神升华为主体的哲学自觉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湛.哲学素养的培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九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下一篇: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