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通用9篇)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篇1

2010年3月

一、实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依据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条例》第143条规定“质量体系评定不合格的单位不能承担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任务”。

2.总装备部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规范(试行)》中规定:需审查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装电字[2001]第220号规定,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各装备管理部门对装备承制单位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二、申请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条件及要求

1.申请GJB9001认证的组织是为实施和保障军事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器材承担论证、研制、生产、维修任务的组织,或是与之配套的整机、部件、组件、器件和材料生产组织,或是为武器装备进行试验、贮存和工程建设等的组织。

2.初次认证申请组织,《申请书》需请军方用户签署认证推荐意见并盖章确认,同时填写《产品所在阶段情况调查表》。如该申请组织是部队,可由上级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对地方企业申请时,需有相关军代表出具《推荐意见书》,其内容包括:企业人员、技术、设备情况;产品质量状况;对配套企业,要注明产品与装备的关系(用在什么地方);说明申请认证产品与推荐单位的关系。

3.申请认证前须按GJB9001标准建立管理体系,运行3个月以上,完成内审和管理评审。运行期间有订货及交付发生,且现场审核时应有军品生产。

三、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的性质

1.认证注册反映和代表了武器装备顾客的利益;

2.认证注册具有事实上的强制性,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说明了组织承担装备任务的能力;

3.认证机构无权批准给受审方发证书。批准权在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装备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成立。

四、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呈报审批程序

经认证中心主任审查---报装认委秘书长审批---报工业主管部门的装认委委员审批---报认证产品顾客所涉及的装认委委员审批---报装认委副主任委员审批---报装认委主任委员审批---颁发证书。

五、初次审核、监督审核、综合评议和特殊审核

1.初次审核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审核主要涉及:文审、与军代表或顾客座谈、了解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确认审核范围及标准删减内容等。第二阶段现场审核通常在第一阶段审核提出问题关闭后进行,并与第一阶段间隔时间不超过4个月。第二阶段审核是全部门、全产品、全过程、全要求覆盖的符合性审核。

2.注册证书有效期为4年,认证周期以证书注册时间为开始。在此期间通常进行3次现场监督审核(不含非例行),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一次。

3.综合评议是证书到期前的审核,在相关证书有效期截止前12个月由获证组织向认证中心提出申请,并于证书有效期截止前6个月且距离上次监督审核不超过12个月进行现场审核。

4.在证书有效期内,对涉及体系变更、地址搬迁、产品范围的增减等均需按要求进行变更部分的特殊审核,并换发新认证证书。特殊审核可结合监督审核时间进行。

5.如出现严重影响获证组织的活动和运作的变更(如所有权、人员、现场、设备等)时,或者对投诉、其他信息的分析表明获证组织可能影响认证要求时,认证中心需进行非例行的监督审核或提前综合评议。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篇2

后勤装备是部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部队后勤保障能力、保障部队作战与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条件,其质量的好坏、完好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队后勤保障能力的生成。因此,加强后勤装备质量管理研究一直是提高后勤装备质量水平和部队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2 后勤装备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装备经过科研生产后,其固有的质量已经形成。在交付部队之后,装备固有质量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2. 1 人员素质

装备的使用人员( 干部和战士) 受到服役年限限制,需要经常轮换。他们虽经过培训,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有时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当前很多装备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导致对装备的使用与管理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同,从而影响了装备质量。

2. 2 环境因素

装备在不同条件下存储、动用与训练,所以需要经常随同部队转移。由于所处的环境变化很复杂,而限于人们的认识和不可预见等因素,在论证和研制时不可能完全考虑到。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在一个地方合格的装备,到另一个地区则可能不合格,或需要改变使用规范,否则不能满足使用质量的要求。

2. 3 装备设计生产水平

装备设计生产水平决定了装备的固有质量,由于现行装备研究体制的缺陷,不少装备都是在闭门造车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一方面,装备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装备的这种固有质量可能与部队实际任务的强度有差距,造成即使完全发挥了固有质量水平,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 4 保障资源

装备使用与维修的备件、原材料和消耗品,由于订货渠道不一,供货批次参差不齐,其本身质量就存在差别。同时,使用与维修所需要的保障设备和存储运输条件也经常变动,必然对装备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 5 规章制度

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统一的生产流程、操作指导等规章制度或者制定的制度不合理,将会导致装备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3 构建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

3. 1 树立全新的装备质量观念

所谓质量观念,是指人们对质量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提高装备使用质量管理水平,必须转变观念,做到 “用管结合,管用并举”。要提高对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军队装备使用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对装备建设效益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3. 2 实施全程的装备质量监控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包括装备接装、部署、使用、保养、存储、维修、退役报废等使用阶段的每个环节。在接装、部署阶段,重点要进行装备技术资料的准备,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保障机构的设立,组织新装备的动用,对使用试验进行质量管理; 在存储阶段应当按照规定对存储装备进行技术检查、维护和修理,监控存储环境,定期评估装备的质量; 在动用使用阶段,部队严格按照装备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规程、手册等使用装备,定期进行维护,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质量教育、训练,保证装备质量的发挥; 在维修阶段,部队自修的要严格按照装备维修手册和维修规程要求正确维修装备,送修的在维修完成后要做好检验验收工作; 在退役报废阶段,要做好退役装备的资料、文件和质量信息的归档。在每个环节,都要设置质量监控点,收集分析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和共享。

3. 3 进行全员的装备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其要求摒弃过去认为装备质量管理是某机关或某些人的事的观念,只有相关人员都自觉参与到质量预防和控制活动中来,装备质量才能消除人为因素影响得到根本提高。因此,必须加大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培训时,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首先,对高层领导进行培训;其次,培训中层干部和管理骨干; 最后,开展全员培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地对装备论证、研制、采购、使用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与专业培训,使各级装备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认识,提高管理能力,在工作中自觉把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为全面提高后勤装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人才支撑。全员的质量管理还要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形成高效、协调、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

3. 4 以全面质量为目标

后勤装备质量管理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备设计、生产和使用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只有设计试制、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后勤装备质量才有保证。因此,必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目标,大力提高装备相关的各个层面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后勤装备的设计质量、研制质量、使用质量、维修质量管理和装备管理工作质量,使我军后勤装备质量建设水平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跃升。

3. 5 框架构建

框架结构图见下图。

4 构建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

建立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形成“三个体系”和 “两种机制”。

4. 1 高效的领导决策体系

管理5 大职能中,指挥是管理工作的中枢,因此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全面质量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层领导带头,部队决策层必须贯彻“质量建军”的方针,完成装备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和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抓好落实。

4. 2 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虽然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但要有特定的组织或个人专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各级装备机关应安排专人负责质量管理,部队依托装备修理所、修配厂建立装备质量管理小组,合理划分质量管理的职能,保证装备质量管理的计划、领导、协调活动顺利进行。建立装备使用质量管理联络小组,充分利用装备科研所、装备生产厂家的装备科研、生产的技术优势与质量信息,搞好装备全面质量管理。

4. 3 灵活的信息反馈体系

装备质量信息是进行装备管理的必需,是决策层进行质量调控的重要依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事实为依据,只有对使用质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发现装备质量的变化规律,装备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发挥武器装备的最大效能。真正实现质量信息在使用单位、修理单位、科研单位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以达到为装备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服务的目的。

4. 4 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行责任制管理和落实好奖惩制度是有效的措施。把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与全面质量管理目的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感。

4. 5 长效的质量管理教育培训机制

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TQM系统教育培训,这是各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成功的经验。因此,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教育培训,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针对装备管理部门人员、技术保障人员、使用人员等各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反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

5 结论

后勤装备质量管理是后勤装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为我军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对后勤装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摘要:随着新型后勤装备陆续配发部队,后勤装备质量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构建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建立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入手,针对部队装备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并给出了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为后勤装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决策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耀军,曹会智,吉朝军,等.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11(6):32-35.

[2]刘立户.全面质量管理[M].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

“一拳五指”的装备质量文化特质 篇3

历史使命 体现核心价值取向

国防科技工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履行中国共产党赋予的历史使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一历史使命的核心是“对国家负责、为国防服务”。它是一种对国家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的集合体,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结晶。因为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质量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战争的胜败。正是由于军工产品质量的极端重要性,装备人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对国家负责、为国防服务”为己任,为忠实履行使命而存在、而发展,并以能否忠实履行使命作为衡量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志。

在波澜壮阔的军工历史长河里,装备人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始终把高质量地完成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放在首位,在履行使命中获得了特殊而崇高的地位和声誉,甚至将生命与使命融为一体,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典范。最具代表的人物是被周总理命名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他的事迹是中国革命军工事业的一个缩影。

行为规范工程 创建“三品文化”

“行为规范工程”是军工行业在科研生产实践中持久开展的装备质量文化教育工程。做质量就是做人,人品决定产品。正人品、验产品、创精品,是军工行业创建的“三品文化”,也是“行为规范工程”建设的生动写照。其内容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有义。即人的行为首先是通过他的价值观进行判定和选择的。第二是有理。即通过分析,自我认定所选择的行为合情合理。第三是有利。即认定这种选择能够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第四是有据。即人的行为规范选择和认定的社会认同的根据。因此,军工行业的装备人从进厂入所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培养良好的质量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良好习惯,努力做坚守诚实守信质量道德的标兵,遵循严慎细实质量行为准则的模范。新形势下军工行业在继承中求发展,广泛开展打造精品工程,推行精益管理、6S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推行精细设计,精确制造,精益管理,精品交付,精心服务”的“五精”质量文化理念,进一步将“行为规范工程”引向纵深。

精品质量工程 展现装备优良品质

“精品质量工程”,是装备质量文化特质的又一体现。武器装备是商品但不同于一般商品。武器装备具有特定用户,由特定群体管理、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和保障,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一种特殊商品。其投入高、风险大、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在整个研制、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因此,武器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务求一次成功。正是由于军工产品的这种特殊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建国初期就确定了“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要求。多年来,为了确保了重点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万无一失、一次成功,军工行业深入持久地运用“精品质量工程”这一软实力,打造装备建设的硬产品。广泛开展了群众性产品创优活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问题攻关活动、合理化建议活动、优秀班组活动、小发明小创造以及产品创新和工作创新等活动,并设置了产品质量奖、质量攻关奖、QC活动成果奖、优秀型号奖、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等奖项,不断丰富装备质量文化特质的内涵,共创“精品质量工程”崭新篇章。

质量法治体系 构建依法治装网络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建设,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的重视。1983年11月颁布的《军工产品质量控制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军工产品质量法规,该法首次提出“预防为主、实行法治”的指导思想。1987年6月颁布的《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形成了“一次成功、系统管理、预防为主、实行法治”的军品质量管理原则,乃至2011年9月30日颁布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依然将这一原则固化下来,并逐步深化,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治观念和方法。在经历了30年困难和曲折的磨练,结合我国国情,吸纳西方先进质量立法经验和法治文化,积累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治成果,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军工产品定型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使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可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使用和质量监督过程,是高度的法制化的活动,是质量文化的实践活动。总装备部前部长常万全在贯彻落实《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动员部署会上指出:“质量工作要靠法规制度来约束,靠技术标准来规范,要通过坚定不移地贯彻法规、实施标准,落实质量工作各项要求。”实践证明,只有树牢法治意识,坚持以法治质,才能以质取胜。

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在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和服务领域具体应用的经验总结,聚集着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它包含质量管理先进思想、理念、创新理论、技术、方法以及管理模式;涉及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诸多内容;是产品实物质量形成的基础和保障。实践证明,它是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长效机制。国务院、中央军委适时组织国内质量管理精英,研究制定、颁布了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军标,率先在军工行业建运质量管理体系,启动了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程,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军工产品承制单位全特性、全系统、全寿命和全方位管理。装备人在质量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非常宝贵的质量管理文化,诸如:“三全管理”,即全面、全厂、全员质量管理;“三不原则”,即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零件不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零缺陷”质量理念,“五个有利”质量目标,即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生产技术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顾客满意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产品成本的降低等。这些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创新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效用。

质量监督体系 强化质量把关文化

质量监督体系是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把关文化。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从装备科研生产程序上设置“定型”关。由国家军工产品定型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新型军工产品进行全面考核,确认其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的活动。是依靠专家进行全面考核,报经定委批准的一项长期执行的规定,是军工产品有别于民品的重要标志。把好“定型关”,是装备质量文化底蕴在装备适应性上的集中反映。

其次是承制单位设置检验关。一支技术检验员队伍长期为装备质量把关。第三是军队设置“驻厂军事代表制度”关。《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规定向重点军工企事业单位派驻军事代表。这支为数不多的军事代表队伍,被誉为“质量卫士”。几十年来,他们汗洒军工线,情系陆海空,总结出一整套质量把关工作模式,诸如:“五成套”,即成套论证、成套设计、成套定型、成套生产、成套交付;“三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找不出不放过、责任查不清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三严”要求,即严肃问题处理、严格技术标准、严把首批质量;“双五条”归零,即技术归零: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管理归零: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进一步充实了装备质量文化特质。

研究装备质量文化特质的目的在于传承与创新质量文化,勇当薪火传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尚需广大装备人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

(作者:总装驻某厂军代室高级工程师、总代表)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篇4

ISO 9000族标准在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了装备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ISO 9000族标准,建立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体系,阐述实施维修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作 者:王虹霞 李萍 郭金茂 作者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维修工程教研室,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崔村77号,100072刊 名:设备管理与维修英文刊名:PLAN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年,卷(期):2003“”(4)分类号:F4关键词: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篇5

参考型号:DSJ-H5

数量2台

指标要求:

一体式结构,照片像素:1600万高清 分辨率:4608*3456,具有连拍功能,可连续拍摄5张照片;录像分辨率:1920×1080 30fps,1280×720 60 fps,1270*720 30fps,录像过程中可实现抓拍;录像生成文件的时间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参数可调,支持循环录像,可以通过本机菜单灵活设置以上参数;质量<150g(不包括外接设备);2寸TFT-LCD高清晰彩色显示屏;视频文件标准H.264视频压缩 AVI格式,便于电脑播放,图片JPEG格式;主机具有红外夜视功能,自动感光开启红外灯6个;1个LED手电筒灯,辅助照明;具有肩咪功能,可连接各种型号的对讲机实现肩咪功能;广角镜头,大于100度,也可连接电脑当PC摄像头便用;采用内置锂电池供电,容量2200毫安以上;有1个高清多媒体HDMI口;具有视频外接功能,配有纽扣式外接摄像头,满足不同环境下工作需要,纽扣式外接摄像头具有线控开关,方便执法人员使用。镜头能支持变焦功能;有省电模式功能;具备移动侦测功能;存储介质Misco TF卡≥16G,最大可以扩展至32G;360度可旋转万向夹,便于夹戴;配备独立的肩夹挂件,倒勾设计,实用美观,适合挂在肩章上使用;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2008 中 IP54的要求;提供管理软件:软件可以自动上传与管理执法记录仪中的文件,可按时间、警号、ID号分别查询,可在对端执法仪采集的视频和照片自动提取人脸照片和车牌号智能分析,可智能查询和搜索相关资料;扩展功能要求可内置WIFI模块,可无线传输数据。可内置GPS模块,可将拍照时的经纬度打印在照片上,录像时支持把录影经纬度记录下来,通过特殊的软件,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执法者行动轨迹的立体线路 资质要求:

1、产品必须符合《GA/T 947-2011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行业标准》,提供由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加盖厂家鲜章)。

2、提供3 C 认证证书(加盖厂家鲜章)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篇6

关键词:井筒装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

1 工程概述

鹤济克井二矿主井井筒直径5米, 井筒深度234米。井筒内布置有8趟钢丝绳罐道连接在井壁金属托架上, 金属托架用树脂锚杆固定于井壁上。井筒一侧设置有钢结构梯子间、电缆支架、273×6排水管路2趟、108×4压风1趟、供水管路2趟。管子梁, 封闭式梯子间层间距为6米。

2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2.1 施工方案选择

井筒装备安装时, 由于该井筒装备布置复杂, 为了提高效率, 便于管理, 本次施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施工。利用两层吊盘从上而下逐层安装壁座、罐道、梯子间、管子梁、电缆支架等。

2.2 施工方法

2.2.1 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 临时电源、电缆应沿墙挂设或架空挂设。临时配电盘、电焊机等应摆放整齐, 并设置临时接地。防水棚搭设应牢固可靠。搭设临时制作平台, 划分材料放置场所。

2.2.2 井筒装备安装

首先用5根Ⅰ32工字钢横置在井筒上 (每根9米) , 然后利用稳车将已加工好的吊盘吊到井筒上方的工字钢上, 进行组装。吊盘组装好以后, 用稳车将吊盘吊起, 将井筒上方的两根工字钢移走, 缓慢的将吊盘下放至井筒内1.5米的位置, 然后用工字钢及钢板铺设井口封口盘。

施工单位找好井口标高, 井筒十字中心线基准点, 依据测量记录设计图纸确定各构件在井筒内的相对位置, 并布置好各悬吊点天轮、稳车及吊盘的位置。

井筒准备安装施工程序:施工时采用钢结构层间距为6米的三层吊盘, 下面两层为4.5米的圆盘, 最上层为方盘。最底层圆盘用来钻锚杆孔, 凿梁窝。上层圆盘用来装锚杆、壁座等项工序的施工。上层方盘用来安装横梁及风水管路, 并兼作保护盘。吊盘组装可在井口进行, 其程序为先组装两层盘, 利用第二层圆盘安装6米风水管路横梁壁座, 这时底层圆盘可将罐道壁座锚孔钻出。采用这种施工方法能够加快进度, 而后落盘组装最上层方盘。横梁、壁座、罐道安装完毕, 检查无误后, 搭设井口封闭盘。在封闭盘上布设线车, 而后依次逐层向下方进行施工。为使托架锚杆安装准确无误, 每层锚杆孔的开凿可用定位线坠和壁座模板来确定方位。用层间距尺来确定各层之间距。为保证锚杆孔的垂直度和施工质量, 在钻锚杆孔时, 钻杆要水平对准孔位垂直于井壁, 孔眼的深度要一致, 其深度应根据锚杆长短而定, 一般不得超过320mm。安装锚杆时先用风吹净孔内岩尘及淋水, 把准备好的树脂药包放入孔内, 并送到孔底, 用煤电钻带上锚杆边旋转边向里推进, 锚杆推进时间为30-40秒。安装好的锚杆在30分钟内严禁碰撞。托架安装好后根据井壁平整情况在托架与井壁间用树脂胶泥填实, 垫平找正。其施工步骤为标定孔位—钻孔—吹孔—外观检查—放树脂药包—安装锚杆—安装壁座—横梁。

安装基准线设置, 为保证安装质量, 拟设置4根垂线, 控制罐道垂直度及梯子大梁及管子梁垂直度。井筒内悬吊一趟50的风管, 风源由地面风机房引到井筒内施工地点, 用以锚杆钻孔, 梁窝开凿。风管由稳车悬吊, 随吊盘逐段下放。

3 施工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

按国家或行业颁布的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规范进行施工、检验。工程合格率100%, 确保工程质量标准。主要的施工安装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树脂锚固剂的技术性能、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固定横梁的托架立面的垂直度严禁超过2/1000;组合罐道的固定螺栓, 露出螺母2—4个螺距;管子梁、管座梁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3mm;梯子梁的水平度严禁超过3/1000;梯子间的平台板、梯子、隔板安装必须固定牢靠;电缆支架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允许偏差±20mm。

为保证施工质量标准落到实处, 特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织方面的措施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系统, 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行政、技术和经济管理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 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采用先进技术、保证工程质量;配备高素质人员, 提高工程质量;开展质量教育, 提高员工素质。

3.2 技术方面的措施

风水管路横梁要符合质量标准, 钢梁表面不得有凹陷等损缺, 挠度不得超过梁长的0.5/1000;用树脂锚杆固定横梁, 锚固剂要抽样检查, 试验其锚固力, 凝固时间。锚杆杆体尺寸、材质要符合设计要求, 并除油、除锈、防腐;每一层横梁梁要在地面预组装、检查尺寸、划出中心线位置, 并统一编号;准确标定出梁窝位置或锚杆孔位置。梁窝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在采用树脂锚杆固定罐道梁时, 锚杆眼要水平, 眼深要合乎设计要求。装锚杆前, 先吹净孔内岩尘及淋水。树脂锚杆固化剂一定要送到眼底。安装后锚杆在30min内严禁碰撞。横梁托架要紧靠井壁, 空隙处要用弹性塑料泥或其他充填物填密实。罐梁与托架间调平的垫板要符合规定;钢梁埋入井壁深度要符合设计规定。梁窝要封堵严实, 垫梁用的材料要有隐蔽记录、填堵梁窝的混凝土要按规定进行强度试验。用树脂锚杆固定钢梁时, 锚杆埋入深度及锚固力应有试验记录。管材规格质量及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子及管件安装前应在地面进行水压试验并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根据井筒管子梁层间距和管子长度, 统一将管子编号并使管子接头位置与钢梁错开。管路安装的垂直度, 沿井筒全深任一平面上与设计位置相差不得超过30㎜。缆线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进行绝缘试验并做好记录。缆线固定钢梁或卡子埋入井壁深度要符合设计验收标准的规定, 电缆卡眼要封堵严实。用树脂锚杆固定缆线时, 要有埋入深度记录及锚固力试验记录。

3.3 质量预控制措施

认真学习图纸, 领会设计意图, 进行技术交底, 明确质量标准,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安全措施的编制与贯彻工作, 对将要施工工程的关键工序进行分析, 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 进行预防性控制。

3.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中, 验收员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均进行跟班检查, 并做好原始记录, 上道工序完成, 经检验后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开展群众性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各施工专业班成立QC小组, 解决班组、工序、工种的质量问题, 提高现场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对于将被下道工序掩盖的隐蔽工程, 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并办理签证手续。按质量标准要求整理施工资料, 资料要规范齐全, 以便竣工验收, 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书面依据。制定严格的质量奖罚制度, 明确奖罚标准。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

4 结语

通过详细部署施工装备、理顺安装工艺, 该井筒装备安装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本文中涉及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措施, 经实际工程验证, 有利于工程的质量控制, 对其他矿井的安装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建新.煤矿竖井井筒安装技术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23) :375-376.

[2]张超.煤矿立井井筒装备布置探讨与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 (1) :136-137.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篇7

摘要:部队新装备人才队伍建设是装备战斗力生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任职教育条件下军队院校承担着为部队培养新装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其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部队新装备人才能否尽快适应新装备、应用新装备,发挥新装备的最大作战效能。分析了当前制约新装备教学的因素,从教学内容、教员队伍和教学保障等方面分析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任职教育军队院校新装备教学质量

随着部队新装备更新步伐不断加快,高科技、信息化新装备列装数量多、速度快,迫切需要大批合格的能够熟练操作新装备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懂信息化,能够掌握新装备的应用技术人才相当紧缺。任职教育条件下军队院校承担着为部队培养新装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其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部队新装备人才能否尽快适应新装备、应用新装备,发挥新装备的最大作战效能。

一、军队院校新装备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一)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教员是军队院校教学的主体和基础,教员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院校师资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员任职经历比较单一,缺乏部队使用管理新装备的任职经历经验。院校教员接触新装备的机会太少,在跟踪新装备研制、试验、定型、生产、接装培训过程中,机关及装备生产单位往往对院校教员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力度不够。

(二)教学环节存在不利的客观因素

院校教员对新装备所掌握的资料非常有限,教员没有获取新装备详细资料的正规渠道,加上各种保密安全规定,新装备教学所需的资料很难获取,导致教员在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设计,教材编写等无法进行,导致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新装备岗位培训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差、新装备教学的教材缺乏、建设不配套等问题。

(三)教学保障条件建设明显滞后

这种情况与外军有明显差距,外军的做法是所有新装备首先配备给院校,正符合“宁愿人才等装备,也决不让装备等人才”。很多实践实作教学无法开展,严重制约了当前院校教育倡导的“与部队训练一体化”“联教联训联考”教育改革目标实现。

二、提高新装备教学能力的思考

(一)科学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对于新装备理论教学,应将教学内容的“必学”与“选学”、旧理论与新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装备的更新换代不可能是全面的否定上一型装备,而是有继承的更新,因此要切实理清新旧装备理论差异,寻找最佳教学切入点。新装备理论教学既要体现出新老装备的异同,也要体现出各代装备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提高新装备教学能力,核心是要有能够从事新装备教学的人才。稳定的教员队伍,不断增长的知识储备,是教学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新装备教学能力的保证。

我们必须根据新装备教学实际需要,加强教员对新装备知识的学习,使教员知识更新始终走在装备换代前面。可以采取短期集训、定期培养、岗位锻炼等方法外,还可以争取参与新装备研制,从理论上占领新装备制高点,还可以与研制单位合作,及时获取研制新装备的相关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短期培训,把握新装备发展趋势和现状。

(三)完善教学保障条件

由于经费和装备的原因,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院校还不能实现完全与部队同步、同实装,因此,必须要加大模拟新装备器材的研发力度,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型训练模拟系统,研制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强的训练模拟软件,着力提高部队训练的仿真度。

(四)充分利用部队资源

由于新装备一般都是优先配备部队使用,因此在新装备刚刚装备部队时,院校所具备的相关教学资源和条件是有限的,此时应充分利用部队的资源优势,以“联教联训联考”方针为牵引,将教室乃至考场都搬到部队,带领学员到部队新装备现场进行学习、操作、考核。

(五)密切关注新装备在部队的使用情况

为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应多介绍一些新装备在部队的使用情况。为此,应该到部队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新装备在部队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并将这些情况转化为教学素材,使学员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新装备的训练使用情况。

三、结束语

当前,我军正处于装备转型阶段,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和新老装备并存是当前两个突出的特点。教员新装备教学能力建设对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提高教员自身的新装备知识、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员新装备教学中教学方法、手段创新与运用,教员新装备教学能力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新军事变革的、部队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521号

现公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国 务 院 总 理 温家宝

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

二○○八年三月六日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维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秩序,加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安全保密管理,保证武器装备质量合格稳定,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对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以下简称许可目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实行许可管理。但是,专门的武器装备科学研究活动除外。

许可目录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会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以下简称总装备部)和军工电子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并适时调整。许可目录的制定和调整,应当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的意见。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应当在许可目录所确定的范围内实行分类管理。

第三条 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但是,经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除外。

第四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鼓励竞争、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五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全国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总装备部协同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对全国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本行政区域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按照国家要求或者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科研成果和武器装备。

第二章 许可程序

第七条 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科研生产条件和检验检测、试验手段;

(四)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技术和工艺;

(五)经评定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条件;

(七)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保密资格。

第八条 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提出申请。

许可目录规定应当向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应当直接向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将申请材料同时报送总装备部。

第九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组织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应当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派驻的军事代表机构(以下简称军事代表机构)的意见,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同时报送总装备部。

第十一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或者自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报送的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决定。做出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提出申请的单位颁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做出不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通知提出申请的单位,并说明理由。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在做出决定前,应当书面征求总装备部的意见,总装备部应当在10日内回复意见。

第十二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布局的要求,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实际需要,经征求总装备部意见,可以对有特殊要求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做出数量限制。

第十三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应当载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许可专业或者产品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等相关内容。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格式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四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妥善保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严格保密管理,不得泄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载明的相关内容。

第十五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产品出厂证书上标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编号。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第十七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应当将办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有关材料及时归档,并妥善保存,严格保密。

第十八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并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单位,应当接受军事代表机构的监督。

第三章 保密管理

第十九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明确责任的原则,对落实保密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及时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问题。

第二十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建立保密管理领导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履行保密职责和义务。

第二十一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设立保密工作机构,配备保密管理人员。

保密管理人员应当熟悉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具备保密管理工作能力,掌握保密技术基础知识,并经过必要的培训、考核。

第二十二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与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涉及国家秘密人员签订岗位保密责任书,明确岗位保密责任,并对其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训。

涉及国家秘密人员应当熟悉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岗位保密责任书的要求,履行保密义务。

第二十三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严格控制接触国家秘密载体的人员范围。

第二十四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在涉及国家秘密的要害部门、部位设置安全可靠的保密防护设施。

第二十五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不得使用无安全保密保障的设备处理、传输、存储国家秘密信息。

第二十六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举办涉及国家秘密的重大会议或者活动,应当制订专项保密工作方案,并确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必须在有安全保密保障措施的场所进行,并严格控制与会人员的范围。

第二十七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等活动中,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对外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实物样品,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事先经过批准。

第二十八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保密档案制度,对涉及国家秘密人员的管理、泄密事件查处等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归档,并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实施有效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擅自从事许可目录范围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处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违法接受并使用他人提供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责令停止武器装备生产活动,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一条 伪造、变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二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未依法说明不准予许可的理由的。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做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不准予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做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发现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而擅自从事列入许可目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不及时依法查处的。

第三十五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被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实施。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第四十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单位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在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第四十二条 军工电子行业科研生产许可管理,由其主管部门参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篇9

一、医学装备论证制度

1、各业务科室根据临床工作需要按编报设备更新或新增计划,3万元以上设备应填写计划论证表,由设备科汇总后,交医学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计划,并由院长批准后执行。

2、购置大型(甲、乙类)医疗设备,必须先编写可行性报告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申请表,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执行。

3、属于政府统一采购范围的医疗(含教学、科研、办公)设备购置,应将计划上报,县政府采购部门批准后,报相应的采购机构实施。具体工作由设备科负责办理。

4、对紧急情况或临床急需的医疗设备,应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交设备科整理后,提交专门会议讨论通过或院长批准后,交由设备科优先具体办理。

5、各业务科室不得自行对外签定订购合同或向厂商承诺购置意向。

6、各类设备所需的耗材、配件应做好计划,由设备科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执行。

7、对于赠送、科研合作、临床试用或验证的医疗设备,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于手续,并经医疗装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核,院长批准后方可执行。如违反规定,造成的医疗事故

购须由医院与供应商签订有关统一的合同或协议书。设备科需根据招标要求或与供应商谈判结果草签合同或协议书交院长审核同意后,方能正式签订有关合同或协议。使用科室不得擅自向厂商承诺采购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若采用试用方式,需经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用,试用后仍须按照本管理制度进行采购,对未中标的试用设备医院不承担任何使用损失的补偿。

二、医学装备决策、购置制度

1、有证的原则:

所要选购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不论进口的和国产的)必须具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产品应是经医疗器械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准入市场的产品,对无证产品不得购买。

2、经济原则:

(1)价位合适,采购方便

凡国内产品在性能、质量、售后服务上能满足要求的就不必引进国外产品,凡只需进口关键主机的,其配套附属设备可在国内购买。

(2)追求高性能价格比和低成本消耗

设备的性能同价格是相对矛盾,高性能必然会是高价格。应在满足临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使设备的价格尽量压低,即要追求高性价比。耗材是仪器设备工作所必需的成本消耗,如:水、电、汽、试剂、纸、导管等。因此在选购器

性能可靠、技术先进、易于操作,至少五年不落后的高、精先进设备。

(4)对于量大、面广的普及型仪器设备或无什么特色的临床应用型仪器设备,在追求高性能指标与实用的关系方面,应以实用为原则,避免设备资源的浪费。

(5)在购置进口仪器设备和国产仪器设备的关系方面,凡是国产仪器设备能满足临床要求,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应尽量采用国产设备。

5、等级原则:

医院的装备既要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又要符合卫生部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医院等级评审中分级管理标准的配置规定要求。技术参数在同类产品中比较突出领先。要防止由于因信息不灵而引进淘汰产品。

(1)产品成熟

产品成熟是指该产品为非试制品,而是经过临床大量实践检验、有广大用户基础的。对厂商首次推出的试验器械设备不得轻易采用。

(2)质量上乘

质量上乘是指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耐用性在同类产品中是领先的。

(3)相信名牌

名牌产品是对应生产商通过对其产品的性能、品质、工

箱验收、数量验收、应用质量验收。

2、验收工作必须及时,尤其是进口设备,必须掌握合同验收与索赔期限,以免因验收不及时造成损失。

3、医疗器械(含科研、教学)验收由使用科室负责人、设备科负责人与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医院分管领导、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保障监督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及供应商代表共同参加,若是进口商检的设备,须由当地商检部门的商检人员参加。验收结果必须有记录并由各方共同签字认可。

4、对验收情况必须详细记录并出具验收报告,严格按合同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逐项验收。对所有与合同发票不符的情况,应作记录,以便及时与供应商交涉或报商检部门索赔。

5、应用质量验收应按生产厂商提供的各项技术指标或按招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功能和检测方法,逐项检验验收,验收结果应作详细记录,并作为技术档案保存。

6、对于紧急采购的急救设备,不能够按常规程序验收的,可以简化程序,先使用事后补办验收手续;但必须由院长签字同意。

7、验收合格的设备应由经手人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交财会作记账凭证,一联交库房保管作入账凭证,一联交设备科存查。并对验收合格的设备按照国家分

(3)验收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对医疗器械进行验收时应核对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供货单位、品名、型号、规格、包装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等是否与单据相符。

5、医疗器械质量验收还包括医疗器械外观性状的检查和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的检查。

(1)医疗器械外观的性状检查包括色泽、有无发霉、异物情况,包装有无破损等。

(2)医疗器械的包装应符合国家《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及其它相关法规。产品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注册证书编号。

(3)每批医疗器械应当有加盖生产企业印章的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注册证书及其制造认可的复印件。

6、验收人员在验收医疗器械时应做好验收记录,并签字保存备查。验收记录应记载供货单位、生产厂商、数量、到货日期、产品名称、规格、产品注册证号、生产批号、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签名等项内容。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2年。

7、验收工作发现质量有疑问或资料不全、手续不清的医疗器械,应予以拒收,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8、结论和验收员的签字将医疗器械放置于相应的库区,并做好记录。

1、医院的每台贵重仪器设备必须设专人保管和使用,使用仪器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使用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精心操作;要妥善保管,细心维护;保管者有权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凡购入新的仪器,必须先读熟说明书,然后对其仪器技术性能熟练掌握后,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超越使用权限,不得随意改装原成品仪器设备。

3、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填写使用记录,要详细记录工作状况以备查询。

4、更换仪器保管员时,应办理交接手续,科主任或负责人须在场监督交接清楚,双方签字认可后方可调离。

七、医学装备报废更新制度

1、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应以及时报废。

(1)经检测,维修后技术性能仍无法达到临床应用基本要求的。

(2)仪器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超过使用年限的。(3)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患者或工作人员安全及健康,改造费用昂贵的。

(4)虽可以修复,但维修费用过大,已不值得修理的。

上一篇: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利润最大化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