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方案设计方案(精选8篇)
将政务视频会议系统作为武汉市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整个电子政务平台一起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采用电子政务平台统一的安全体系结构,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与武汉市电子政务平台的其他各个子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集成,符合国家的政务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和效益。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技术,并能在将来实现系统的平滑升级。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本设计中的电子政务视频会议包括信息化平台接口和分级的基本视频会议系统两部分。① 视频会议系统与电子政务平台中其它部分的接口
电子政务平台是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它集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视频点播、信息发布等政府应用为一体,同时数据总线的可扩充结构,为政府的其它应用提供了综合接口,使所有的应用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应用。模块化结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框架,每个模块可以单独使用,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件相连。视频会议系统作为电子政务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政务系统中其它部分有着紧密联系。具体关系如下:
l 网络平台接口:网络平台应为视频会议系统预留足够的带宽;网络互联性要求,市政府中心局与各会议中心间具有可寻址的IP地址。
l 管理平台接口:用于用户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如会议预约,会务管理,会议记录,帐户管理,权限管理,与信息发布接口等。
l 资源平台接口:提供视频会议系统与政务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的交互接口,包括会议系统的视频和音频数据记录与回放工具,信息记录格式定义,会议资源查询和管理接口,信息交换协议等。l 安全平台接口:身份认证接口,安全准入接口,安全控制接口,会议资料加密接口。这些平台接口必须与整个电子政务平台一起予以设计,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和整体性。② 分级的基本视频会议系统
城市有若干个区,市政府有多个直属部门,并和中央、省政府及多家市直属单位有信息往来,共计终端数在几百个。系统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使用范围的扩展和各级部门在会议使用上的相对独立性,必须从未来发展及整体规划的角度来考虑,所以在方案设计上应采用可直接升级为多级级联MCU会议模式,构建分级的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将系统扩展到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部门及各个政府部门下属的职能部门等,利用MCU作为中心单元构建级联型会议系统,构成系统的主要设备为:
l MCU: 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从来自各会议场点的信息流,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议场点的信息和信令,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议场点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的终端系统设备。MCU配备在市政府网络中心。
l 网闸(Gatekeeper):又称网守,网闸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主要提供准入控制和地址翻译功能。主要具有以下功能:提供会议带宽管理和会议准入控制;目录服务;控制其它网络区域的网闸协同工作,召开网络区域之间的会议。网闸也配备在市政府网络中心。
l 会议终端:
从产品形态上看,终端系统分为桌面式会议终端和会议室型会议终端两大类。桌面式会议终端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适合个人办公使用和召开小规模的会议。会议室型终端配备有高品
质变焦镜头、高保真音响、大屏幕彩电或投影等外部辅助设备,加上视频的前处理/后处理器,使得画面画质更清晰、达到更好的会议效果,适合召开较大规模的会议。会议室终端适用于会议室,几个到几十个与会人员的环境。广播终端是单向接收终端,它可以接收会议的图象与声音,但是不能发送图像与声音。广播终端可以用于只需要单向传递信息的场合,例如上级向下级传达政策等场合。移动终端是在桌面型终端的基础上,配上无线接入卡和无线发射装置,可以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移动加入会议。会议终端配置在视频会议中的本地会议场点和各分会场点。
在市委、市政府机关的会议室设置中心会场,在各行政区及市直属部门设置二级会场,在直属单位及基层单位设置三级会场。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本着“先主后次、先近后远、先固定后移动、先基本功能后综合应用”的指导思想进行实施。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市政府的中心会场设置中心MCU和一级网闸,并在市政府的主要会议室设置会议室型终端,中心会场主要在市政府及各区及市局机关之间召开大型跨区域视频会议。二级会场配置二级MCU和二级网闸,配备适当数量的会议室型终端和桌面终端,二级会场主要在区和局机关内举行中小型会议。三级会场适合在直属和基层单位召开单位内部小型研讨会。各级会场既可以举行独立的系统内部会议,也可以联合起来举行大型的全体会议。
通过分级方式实现整体结构的分布式管理。在一个跨地域范围的大规模会议系统中,可以采取通过一级主MCU来控制二级MCU、二级MCU控制三级MCU的树型结构,各级MCU相对独立管理其所在范围的会议终端,从而可以实现召集大型会议的方便高效,在上级MCU的统一管理下各级相对独立管理,避免了单个MCU管理多个区域、部门的繁琐和不便以及因各部门的网络差异,如不同网段、不同带宽等情况所带来的对性能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因某个局域范围的故障而影响整个会议系统。而且在这种方式下,会议终端的增减应该更为方便,可以用“即插即用”的方式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要求
① 对视频会议系统的总体要求
l 技术先进性。总体方案设计先进,系统关键设备选用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产品,符合当前视频会议系统发展方向。在技术上严格遵循作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国际标准ITU-T H.323系列协议,并与其它厂家的网络视讯产品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l 系统功能设计合理。核心技术和主要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明显,可以满足市政府视频会议功能需求。系统具备多媒体通信应用平台的特性,扩展性强,升级方便。
l 系统定制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视频会议系统必须是整个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要具备和平台中其他部分的良好的交互性和兼容性,系统只有具有良好的定制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才能满足需要。
l 良好的性价比。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要求在图像分辨率、传输帧率、传输延时、唇形同步以及会议功能等综合性能指标上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l 产品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会议管理功能,符合国情的会议模式,根据中国情况,增强主席控制功能,如广播功能,画面切换等,便于主席组织控制会议的进行;设置大会发言功能和会议讨论功能,更适合国内用户使用。
l 产品安全性。由于网络视讯会议系统属于网络产品,特别容易成为安全上的隐患。因此,政府机关等部门基于安全上的考虑,要求视频会议系统的实施及使用不会给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任何隐患。
② 对视频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要求
l IP可视电话功能。可实现点对点的IP可视电话功能,通过拨打对方IP地址或在电话簿预存对方的名称和IP地址来拨号。该种通讯方式,能实现加强员工相互沟通的效果,节省长途电话费用的目的。
l 快照录像功能。视频会议系统提供的会议录像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录制会议过程。能方便再现会议全过程,实现自动的无纸会议记录。同时会议系统还提供照相功能,能随时截取在会议中的图像。
l 任选多画面。中心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可以在各自地点共同召开视频会议, 具有单、多画面切换功能。在单画面模式下,支持画中画功能,能同屏显示异地和本地视频。多画面模式下,在各会场能通过显示多个画面的全屏幕同屏显示功能。主会场能任意切换选择各分会场画面,各分会场也能自由选看其他各会场的情况。
l 智能数字混音。多路混音技术实现在会议过程中所有分会场同时就某项议题展开讨论,所有会场的声音都能在会议系统中传播。
l 语音激励切换。语音激励模式实现各会场画面随发言人的变化自动切换技术。在一些特殊会议中,要求会议中的图象能自动切换到发言者会场,实现无人值守操作。
l 超高清晰度图像发送。要支持双路视频模式,大画面高分辨率高清晰度视频传输。除了与会者的人物图像外,增加另一路视频可专门用来传输演讲内容。为实现演讲内容远距传输,内容信息必须达到1024X768的分辨率,并采用先进的无损压缩技术。
l 画中画同步讲解。在传送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图像的同时,在右下角显示一个小窗口,用于同步讲解(即画中画功能)。这一技术的使用,使视频会议系统能方便地用在工作报告、政策宣讲、现场办公等需要图文显示的演讲活动中。
l 远程控制。支持远程摄像头控制技术。主会场能通过会议遥控器随时遥控配备有会议室型终端的各分会场的摄像头的方向、远近、焦距。并能实现摄像头自动跟踪技术,支持多个预置位的设定功能。
l 中心会场全无线操作。系统可通过遥控器或无线键盘操作,全图像化控制界面,并配备文字说明,方便用户使用。
l 会议权限设置功能。会议系统能设定会议名称和密码,确保会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并支持会议终端权限设定功能,能分配终端权限,实时指定和切换终端角色。
③ 设备选型原则
l 系统关键设备选用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产品,符合当前视频会议系统发展方向;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U-TH.323协议规范,具有良好的互通性。基于H.323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指按照H.323协议开发配置的会议系统,它对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远远高于传统的通信网络,可以很方便地集成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信息等综合业务。IP技术是未来网络综合的根本力量,它可以很容易地集成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图像和视频业务。因此,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符合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方向。
l 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便于与整个电子政务平台集成及扩展。
某电网公司下属12个地区级供电局, 96个县级局, 因工作需要, 每年需召开的视频会议逐年递增, 为提高会议效率, 节省会议支出, 该电网公司加大了在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上的投入, 该电网公司本部大楼拟对原有会议室进行改造, 特别是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面, 须满足现有视频会议召开需求。
该电网公司在去年视频会议召开场次达到400余场后, 视频会议系统在电网的发展和建设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时间上, 有时因会议组织部门不同而产生会议冲突, 而在会议规模或组织形式上, 又会因会议需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会议室, 所以在会议系统方案选择时, 考虑了不同类型的会议需求, 设计出了切合实际需要的会议系统建设方案。
二、设计方案描述
该电网公司根据功能需求, 共计在12个会议室内安装视频会议系统, 分别为礼堂型会议室, 讲座式会议室, 讨论型会议室、3个部门级会议室及6个桌面终端型会议室。
礼堂型会议室, 讲座式会议室主要用于召开较多人数参加的大会或培训, 因会议室面积较大, 使用的配套系统较多, 如现在与视频会议系统配套的有显示系统、音响及扩声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等。显示系统大多选择投影机或等离子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设备, 现在因高清会议系统的广泛应用, 在选择这些显示设备时, 不仅显示设备需要达到支持1280x720以上分辨率高清显示的基本要求, 还应特别注意这些显示设备的信号接口是否满足需要, 如HDMI接口, DVI接口, VGA接口, 音频接口等, 在显示系统中, 还会配置一些信号切换或处理设备, 如HDMI矩阵、DVI矩阵、VGA矩阵等。音响及扩声系统中, 调音台、功放、音响、话筒等设备在选择时, 也应根据现场实际及接口需要, 对方案进行优化配置。集中控制系统在大型会议室中提升了整个会议操作的智能化程度, 特别是在信号切换、环境及灯光控制方面体现出了它的价值。
讨论型会议室在召集会议时, 多选择语音激励方式, 这样在所有参加视频会议的各分会场可以通过语音激励的方式, 与主会场人员进行对话, 达到会议讨论的目的。
部门级会议室是该电网公司因生产需要, 对相关生产部门专门配置的会议室,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提高了工作效率。
桌面终端型会议室投资成本较少, 因其为一体化设备, 对会议室在各部门有会议场所的地方均可安装, 对上下级专业对口的部门或部门之间召集的会议应用最为普遍, 此类会议对会议环境要求较低。
会议系统设备选型方面, 应充分考虑设备的稳定性、扩展性、兼容性等。设备必须满足7×24小时无人职守的方式稳定的运行;必须完全符合H.323和H.320标准框架协议;必须采用业界标准的视音频编解码协议;必须采用开放式标准设计, 兼容标准的视讯系统和设备, 确保设备可与其他厂家标准的产品有效互通, 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 从而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
三、环境对会议的影响
环境对视频会议召开的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保证扩声效果, 必须对装修提出要求, 墙面、窗帘须采用吸音材料, 这样能尽量降低混响时间, 将空场混响时间控制在0.5~1.4秒范围, 这样语音经过扩声后就不会混浊, 有利提供语音的清晰度。
灯光、会场布置和颜色则会影响视频会议的画面效果, 现有的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 能够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 自然光的色温 (约5800K) , 比日光灯 (约3500K) 或三基色灯 (约3200K) 均偏高, 若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同时存在, 就会产生有红色阴影区域和蓝色投射的视频图像;另外, 召开会议的时间是不定时的, 早上、中午及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同, 因此会议室应尽量采用人工光源, 避免采用自然光源。在使用人工光源时, 应尽量选择冷光源, 例如:三基色灯 (R、G、B) 效果最佳。会议室灯光的照度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要求, 对于摄像区域 (例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 以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 造成面部阴影) , 对于投影机或等离子显示设备, 周围的照度不应高于80LUX, 在50~80LUX之间为宜, 而对文件图表区域的照度应不大于700LUX, 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
会场布置和颜色对画面的成像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忌用黑色、白色之类的色调, 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夺光”和“反光”的不良效应。所以会议室整体色彩采用浅色色调比较适宜, 如墙壁四周选用米黄色、浅黄色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视频会议系统现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大企业用户中, 因其能使用户实现适时组织远程会议、远程教育及远程培训等功能, 从而得到用户们的青睐。现在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越来越多, 视频会议需求也不尽相同,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就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方案作一个简要解析。
【关键词】会议系统;扩声系统;数字声频处理器;智能混音器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4.03.005
A Scheme of "Manageable" Conference Amplification System
XIONG Jian
(Jiangsu Yangzhou Mingde Technology Co., Ltd., Yangzhou Jiangsu 225001, China)
【Abstract】A scheme of report meeting audio-visual system controlled by the portable computer wa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conference system; amplification system; digital audio processor; intelligent mixer
当下,许多会议场所都配置了会议视听系统,但有些系统的使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是由于工程设计和调试问题外,更多情况下是用户缺乏专业知识、使用不当所致。这时,工程商常常需要重新调试,甚至要“随叫随到”去“救场”,而事后还很可能要受到业主的责怪。
笔者从事视听工程多年,对此深有体会。于是,一直希望能有一种使用时尽量减少调控的“傻瓜式会议系统”:启动电源就能正常使用会议发言功能,而且使用者不需要也不能调节音量,以免产生声反馈;而选择播放媒体文件和调节其音量及其他一些必要的控制功能,都由会议主持人在会议桌前完成。于是便设计了用于中小型会议室的语言扩声“易控”会议系统。
1 系统组成
会议视听系统的语言扩声过去都是由调控人员一一调节调音台上的相应推子来完成的,现在要免调控,当然首先要摒弃调音台。传声器的自动选择可以由“智能混音器”来完成;但要使系统开启电源就能正常使用,发言音量适中且不产生声反馈,就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频带压缩和电平自动控制。而媒体文件播放则不需要这样的频带压缩和音量自动控制。为此,笔者采用了将语音信号和媒体文件播放信号在数字声频处理器不同通道分别处理、然后再混合到一起的方法来解决。
媒体文件播放的选择和音量要根据现场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控,如果不使用调音台,怎样让会议主持人能方便地选择并调节其音量呢?笔者想到了笔记本电脑。现在会议主持人基本上都要带笔记本电脑,为何不把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充分发挥起来呢?为此,笔者选取了多台不同品牌、不同档次和不同时期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测量耳机的输出电平、频响、总谐波失真、信噪比等指标,发现大多数都能满足会议扩声系统对媒体文件播放的使用要求,于是,放弃了常规的DVD播放机等播放设备,利用笔记本电脑作为播放器。将现场其他必要的控制功能也全部由这台笔记本电脑完成,省去价格不菲的集中控制设备。
以一个普通的报告式会议视听系统为例,系统的基本结构见图1。
1.1 语言通道
各种会议传声器(包括无线传声器)的使用都通过智能混音器自动选择,发言时只打开1支传声器,以提高传声增益。智能混音器输出至数字声频处理器的1通道输入,语音信号在该通道要进行两方面的处理:
(1)频带压缩。语言扩声不需要很宽的频带。按照国家标准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会议类一级指标,125 Hz?4 kHz频带内允许范围:-6 dB ~+4 dB ,而在125 Hz以下和4 kHz以上按每倍频程6 dB衰减。因此,利用数字声频处理器内的均衡器对语言通道进行以上频带压缩,十分有利于传声增益的提高。
(2)电平压缩。利用数字声频处理器内的压缩器对语音信号进行软压缩,以补偿发言人声音大小或离传声器距离变化引起的扩声音量变化,也有利于传声增益的提高。
语言通道信号从数字声频处理器的1、2两个输出通道至功率放大器,驱动全频扬声器系统扩声。
如果是讨论式会议系统,可以用多台智能混音器级联,或者把会议传声器和智能混音器换成图2的“手拉手”会议系统即可。
如果由于建声条件较差等原因造成传声增益不够高,可以考虑在智能混音器和数字声频处理器之间插入反馈抑制器。
1.2 播放通道
此时,笔记本电脑除了具有一般的信息播放功能外,还扮演了两个新角色:
(1)“超级媒体播放器”。除了播放DVD等光盘,还可以播放硬盘上存储的各种格式的声频和视频文件。笔记本电脑耳机插口输出的声频信号送至数字声频处理器的2、3通道输入,处理后从1、2两个输出通道至功率放大器扩声。其实,对于会议视听系统,媒体文件播放没有必要采用立体声扩声,因此也可以把左、右声道的声频信号直接混合接至数字声频处理器2通道。
笔记本电脑输出的视频通过VGA(或HDMI)输出至显示设备显示。
(2)录音机。从数字声频处理器5、6输出通道输出录音信号至笔记本电脑传声器输入端(中间要插入衰减器),利用笔记本电脑安装的录音软件进行会议录音。
如果全频扬声器系统低频下限过高,可以考虑增加低频扬声器系统,从数字声频处理器3、4通道输出经分频的低频信号至功率放大器,推动低频扬声器系统扩声。低频扬声器系统通道在数字声频处理器里只接到媒体文件播放输入而不接语言通道。
图1可以增加虚线框里的控制器进行强电控制。笔记本电脑安装相应控制软件,从笔记本电脑USB口输出控制信号至强电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投影机电动升降架和电动屏幕的升降、电动窗帘的开闭和照明灯开关等。
nlc202309030033
图3为视频会议室,因此增加了摄像机、视频会议主机和带声频同步切换的VGA矩阵。在笔记本电脑安装摄像机和VGA矩阵的控制软件,笔记本电脑USB口输出控制信号经USB分配、接头转换,分别控制强电控制器、VGA矩阵和摄像机。
视频会议主机的本地、远端VGA视频信号和笔记本电脑输出的VGA信号经矩阵选择,可分别或同时在投影机和返送显示器显示,相应的声频信号则进入数字声频处理器扩声。从数字声频处理器5、6输出通道输出本地声频信号至视频会议主机声频输入以传送到远端。本地扩声和传送到远端的声频信号分别在不同通道输出,可减小通过本地至远端整个传输链路产生回声和声反馈的可能性。
2 设备选择
2.1 传声器
会议发言现在大多数使用鹅颈式驻极体电容传声器。这种传声器价格档次相差很大,国外品牌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国产产品的则从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本系统使用的语言扩声传声器频响不必很宽,灵敏度高低也不必在意,但要求频响尽量平直、一致性较好,指向性最好是超心形,以利提高传声增益。
无线传声器也有不错的国内产品,当然要尽量采用分集式。
2.2 智能混音器
国产智能混音器价格比国外品牌低得多,功能上差别不大,本系统完全可以使用。国产品牌虽然很多,但性能相差不大,只要选择可靠性好的就可以。
2.3 数字声频处理器
数字声频处理器以国外品牌产品为主。近些年逐渐有国产品牌推出,但可能还不够成熟。有些数字声频处理器自带传声器放大、幻象电源和智能混音,用在本系统可省去智能混音器;而有些还带有自动增益控制,传声器增益的自动控制功能更佳;还有少数数字声频处理器没有路由功能,这样语言和媒体播放通道的混合只能在机外完成。
2.4 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
具体根据现场扩声要求确定。
为避免功率放大器上增益控制钮被使用者调乱,能使用增益控制钮在后面板的功率放大器最好,可惜这样布局的功率放大器很少见。
关于扬声器系统布局,虽然分散式扩声可以取得较均匀的声场分布,有利于提高传声增益,但声像一致性基本丧失,所以报告式会议厅应该尽量采用集中扩声,而且非不得已时不要在后场增设“辅助”扬声器系统。只要建声条件不是太差,扬声器指向性和布局适合,且调试得当,集中扩声就能取得良好的声场不均匀度。此外,会议室毕竟以语言扩声为主,扬声器系统也不必追求过高档次。笔者建议,尽量使用小体积扬声器,以免影响装潢美观,必要时可另增设置于墙角地面的低音扬声器系统组成2.1系统。也可考虑采用有源扬声器系统,使系统更加简洁。
至于讨论式会议室,现在常用吸顶扬声器,但很多工程商都选择功率很大的国外品牌天花扬声器。实际上,由于这种会议室的天花高度大多数在为2.5 m ~4 m,因此,扬声器到人耳只有1.5 m ~3 m,使用这种大功率扬声器,其最大声压级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何况现场语言扩声的实际音量取决于传声增益,根本不可能达到扬声器最大声压级。同时,由于层高不高,如果相邻扬声器间隔较大,其声场分布也不会很均匀。笔者曾将国内某品牌公共广播用的功率较大、音质也较好的天花扬声器拆去线间变压器使用,由于价格比国外品牌产品低得多,可以使用较多数量使相邻扬声器间隔较小,声场更均匀,有利于提高传声增益,效果很好。但相邻扬声器间隔也不宜太小,以免引起梳状滤波效应,可事先通过EASE等软件模拟来检查。
讨论式会议室采用吸顶扬声器扩声对媒体文件播放并不很适宜,不仅谈不上声像一致性,听感上也不大自然。因此,最好在大屏幕两侧另安装一对扬声器系统作为媒体文件播放扩声。必要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声频处理器的路由和增益调节功能,在语言扩声时以吸顶扬声器为主、大屏幕两侧的扬声器系统为辅,可使在大屏幕端主要发言者的扩声有一定方向感;而媒体文件播放扩声时则反之,以大屏幕两侧的扬声器系统为主而吸顶扬声器为辅,有利于改善声场不均匀度。
2.5 笔记本电脑
对笔记本电脑配置要求不高,关键是其耳机输出的噪声电平越低越好。简单的测试方法是:把笔记本系统的“主音量”和“波形”两个音量开到最大,在不播放任何有用信号的情况下用频响宽的耳机听一下,没有明显的噪声即可。
2.6 多媒体台面插座
除了一般多媒体台面插座必备的VGA输入、声频线路输入、网络和多用电源插座外,必要时可考虑增加以下插座和控制器:
(1)声频输出插座
从扩声系统引来声频信号供笔记本电脑录音用。由于笔记本电脑通常没有线路输入,只有传声器输入端,其正常输入电平仅为数毫伏,且动态裕量不大,而数字声频处理器额定输出电平为数百毫伏,所以必须在插座上加一个简单的电阻衰减器,否则笔记本电脑会因输入过载而失真,见图4。
(2)媒体文件播放的音量控制器
媒体文件播放的音量调节,可由笔记本电脑声卡的音量控制或播放器界面的音量控制来实现,但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播放通道没有外接音量控制而处于高增益状态,如果笔记本电脑在扩声系统打开后才连接和启动,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噪声和启动音乐声,且笔记本电脑耳机输出端的本底噪声放大后也可能比较明显。此外,用鼠标在电脑上调节音量也不是十分方便和精细。当然,可以选用数字声频处理器配套的音量控制面板来控制,但外接控制面板往往价格较贵,还不易买到,且安装在墙面也不便于会议主持人使用。
因此,可以在多媒体台面插座面板上安装1只小型电位器,接在声频线路输入端,用来方便地控制媒体文件播放音量。这样的多媒体台面插座可以自行改制或向厂家定制。
2.7 软件
(1)媒体文件播放
软件种类很多,可依喜好自行选用。其实,电脑系统自带的播放器加上一些必要的播放插件也很好用。
nlc202309030033
(2)录音
此类软件也很多。笔者推荐一个很小的绿色软件Audio Record Wizard(简称ARW),无需安装,界面简单,使用方便,极易上手,录音可保存为WAV或MP3格式。
(3)摄像机、矩阵和强电控制
摄像机有通用的控制软件,信号矩阵和强电开关专用的控制软件在产品所附的光盘里,也可在制造商网站下载。
2.8 控制器
强电控制器采用USB继电器模块。这种模块产品很常见,并附软件,连接在笔记本电脑USB插口就可以控制投影机和电动屏幕的升降、灯光调节等。价格远低于常规的中控产品。当然,投影机和屏幕也可以用原配遥控器遥控。
信号矩阵和摄像机的控制通常分别是RS-232和RS-485协议,配一个USB转换器就可以控制了。
3 安装和调试
要确保现场语言扩声能够长期免调控“傻瓜式”使用,而且音量适中,不产生声反馈,传声增益有一定裕量是系统成败的关键。为此,应满足以下条件:
3.1 重视建声
会议场所为提高语音清晰度,混响时间当然宜短不宜长,同时各频段混响要比较均匀。中小型会议场所大多数没有进行专业建声设计,过去许多装潢公司常用大量软包来减小混响时间,实际上容易造成中、高频吸声过度而低频吸声不足;现在,大多数场所虽已采用木质穿孔吸声板来吸声,但常常没有正确使用,例如,在板后未留空间,也未敷设吸声棉。此外,还要尽量避免严重的声缺陷。
3.2 扬声器系统选型和布局得当
可以按防止声反馈的常规来考虑。
3.3 认真调试
步骤如下:
(1)按场所要求的声压级调好功率放大器增益钮,不是旋到最大就算大功告成。播放通道功率放大器的电平应在笔记本电脑系统音量和媒体播放器音量都位于最大时,调节到适当音量,以免功率放大器音量调得太大,在没有播放时本底噪声明显。
(2)房间均衡。语言和媒体文件播放的输入通道都要均衡好。
(3)语言通道的频带压缩。利用语言通道的均衡器,按GB 50371-2006会议类指标要求把125 Hz以下和4 kHz以上按每倍频程6 dB衰减;媒体文件播放通道保持宽频带,因此房间均衡的结果不要再动。
(4)如果使用了反馈抑制器,按常规进行调试。
(5)智能混音器(或会议系统主机)调试按常规进行,但由于各传声器灵敏度有一定差异,而且智能混音器的各通道输入旋钮位于同一位置时增益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调各路输入增益旋钮时要按每个传声器分别实际试音,使音量尽可能一致,以免某个输入通道增益偏高引起声反馈。
(6)语言通道的电平压缩。以正常发言距离和音量调整语言通道压缩器的启动电平,而压缩比要比较小。最终应以距传声器20 cm正常音量讲话时音量适中,而适当改变讲话音量以及和传声器距离时音量变化不很明显为度。
如果数字声频处理器两个输入通道的压缩器不能分开调节,如dbx PA,这样播放通道的的电平也会被压缩。幸而会议场所的媒体文件播放也不需要大动态,还是应该以语言通道的要求为主,或者在两者之间适当“折衷”一下。
(7)检验传声增益裕量。适当增大一点智能混音器总输出电平,不应产生声音拖尾甚至声反馈。
(8)调试好以后,把数字声频处理器锁定。机柜门必须锁好,钥匙平时妥善保管,不宜交给使用者,以免智能混音器和功率放大器增益被意外调乱。
几年来,笔者设计的以上系统经过多个会议场所的实地使用,除了一个场所由于建声条件太差而不十分理想外,其他场所使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傻瓜”状态:会议主持人带着笔记本电脑到会议室,插上电脑连接线,启动系统总电源就自动运行,轻点鼠标即可进行各种控制,而工程商也不再为此而“疲于奔命”了。
(编辑 张冠华)
视频会议室系统 技术方案 2020 年 5 月
第一章 项目综述........................................................1.1 项目背景.........................................................1.2 设计依据.........................................................1.3 功能需求.........................................................1.4 设计原则.........................................................1.4.1、稳定性、可靠性原则
.............................................1.4.2、先进性、易操作性原则
..........................................1.4.3、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原则
........................................第二章 功能设计说明
..................................................2.1 设计概述........................................................2.2 系统功能分析...................................................2.2.1 领导会议室
.................................................2.2.2 大会议室....................................................第三章 系统设计分析
...................................................3.1 领导会议室
.....................................................3.1.1 系统概述.........................................................3.1.2 系统功能要求
....................................................3.1.3 设备的选型原则...................................................3.1.4 扬声器布置方式
..................................................3.2 分会场大会议室.......................................................3.2.1 系统概述
........................................................3.2.2 系统功能要求.....................................................3.3.3 系统选型原则.....................................................3.2.4 扬声器布置方式
..................................................第四章 灯光设计规范及建议.............................................4.1 会议室照度...........................................................4.2 会议室布局...........................................................4.3 色温的概念...........................................................第五章 主要产品技术参数...................................................5.1 音频设备.............................................................5.2 视频设备.............................................................5.3 集中控制设备.........................................................5.4 ISC 一体化中心.....................................................31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 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 崛起,三者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呈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加 速推进,信息化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因此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率也在不 断的提高,为各企业单位带来了交流沟通环境和便捷的操作环境,为此视频多媒 体会议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模块化 , 大 规模集成化系统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未来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智能 建筑和智能设施,也会陆续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贵公司信息化会议系统也不 例外。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贵公司所提出来的应用需求,再结合我们以往同类 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范进行的。
1.2 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 — 2003)《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 — 84)《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 — 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 92)《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修订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及“ RAST ”法》(GB/T 14476-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4197-93)《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GBJ 76-84)《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 15508-1995)《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JGI/T 7-9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03-2002)《电气安装工程低电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1.3 功能需求 4-领导会议室:满足国网高层领导日常会议如讨论、研讨、报告,召开远程视 频会议等的需求; 音频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应满足会议扩声需求,要求采用进口知名品 牌的专业设备。视频会议室采用集中和分散扩声设计:主 音箱分别置于前方屏幕两侧壁挂安装,辅助音箱采用吸顶 音箱,声场覆盖均匀,整齐美观。
视频显示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分为投影显示和平板电视显示,视频会 议室投影显示做为主显示,平板电视显示做为辅助显示,结合可以同时显示多个画面。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音频处理器、视频矩阵切换器、投影及其他显示设备等,可以做到一键切换、编辑多种模 式的功能。
其他辅助系统:
其他系统有桌面地面多媒体插座、信号矩阵和控制面板等。会议室 根据使用功能设置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信号源,不同的信号通过多媒体 插座系统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矩阵接口要实现冗余备份,以备日后 系统的升级改造。
」分会场大会议室:
音频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应满足会议扩声需求,要求采用进口知名品 牌的专业设备。视频会议室采用集中和分散扩声设计:主 音箱分别置于前方屏幕两侧壁挂安装,辅助音箱采用吸顶 音箱,声场覆盖均匀,整齐美观。
视频显示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分为投影显示和平板电视显示,视频会 议室投影显示做为主显示,平板电视显示做为辅助显示,结合可以同时显示多个画面。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音频处理器、视频矩阵切换器、投影及其他显示设备等,可以做到一键切换、编辑多种模 式的功能。
其他辅助系统:
其他系统有桌面地面多媒体插座、信号矩阵和控制面板等。会议室 根据使用功能设置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信号源,不同的信号通过多媒体 插座系统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矩阵接口要实现冗余备份,以备日后 系统的升级改造。
1.4 设计原则 在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时,我们在充分满足会议系统基本使用要求的基础 上,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先进性、易操作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等 原则要求并对整个系统设计,原则如下:
1.4.1 、稳定性、可靠性原则 为保证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高效,有序的进行,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中 央控制会议、表决、液晶升降等数据准确无误的表达,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系统设备选型时,我们全部采用国际知名品 牌,并具有
国内外同类项目、重点项目中成功运用的产品。
为了将信号的衰减率降到最低,全部信号处理器采用了设备高度集成处理 传输,音频信号采集采用了无线会议系统,音频信号的处理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 DSF 数字音频处理功能保证音频系统的音频音质,数字音频处理设备摆脱了传统 的模拟设备由于多级设备级联,造成的信号损失和设备阻抗匹配问题,减少了 系统的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的维护难度,并具有可控串口,可以利用计算机对 整个系统进行信号监视和调控,也可以通过串口利用中央控制系统对音频系统 进行管理,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的扩展,大大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4.2 、先进性、易操作性原则 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我们必须保证系统采用当前最先进 的主流技术和产品,体现当今会议技术的发展水平,保证系统是先进的、科学 的体系结构。同时系统必须操作简单、方便,满足人性化操作和非专业化操作。
在系统设计时,对于音频系统我们采用了专业音频系统和专业音箱,语音 采集系统采用了无线发言系统,可对会议发言进行采集输入给数字音频管理中 心进行信号放大,实现不同权限的级别控制,实现会场本地操作要求、系统能 够与第三方控制设备实现无缝链接,实现系统的无线触摸化操作,系统提供可 视操作界面可利用计算机实时控制操作,也可以脱机工作及其管理,保证用户 简单方便的操作。
集中控制系统采用具有大型成功案例的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管理控制,对所有的子系统进行实施发送指令,调度任何子系统准确无误的执行指令,完 成任务。
由于系统中采用了数字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全部设备采用了集中管理 和高智能控制,所以操作非常方便简单,易于管理操作。
143、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原则 在满足以上各项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必须为系统以后的升级、扩展预留空 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因此系统维护必须在很 短时间内轻松完成。
系统中数字音频处理器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都可免费进行软件升级和设备 扩展,数字音频处理器由于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数字音频设备,因此维护非常简单 管理非常方便。数字音频处理主机可以进行多级级联,实现主机扩张,发言系统 也可以根据发言人数的增加扩展,在音频处理器中也具有多种控制接口,利用这 些连接接口可以方便的和其他系统无缝对接,如中央控制系统、视频显示系统、面板控制、消防系统等
等。为方便系统的今后扩展,在视频系统中我们预留了 远程会议视频接口和其他用途接口,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使用各种接口。
在视频远程会议系统,视频显示系统,信号切换转换设备和会议辅助系统,都具有控制接口和通信协议,部分产品具有软件支持,因此很轻松进行第三方 扩展和今后的多级级联扩展,由于带有软件控制,因此维护性上也大大减少很 多间检测程序和步骤,因此维护比较简单容易,病源易于发现,易于维护修理。
在其他子系统也都具有各种控制接口,可轻松方便的进行第三方扩展控制,在实况录制、电动窗帘等等设备都具有独立的控制接口,可实现第三方控制,数 字音频处理可轻松的自动升级和更新软件版本,所有软件都具有开放性协议,实现弱电控制系统软件总集成。
第二章功能设计说明 2.1 设计概述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了信 息化的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处理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可视化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的信息会议场所一一多媒体智能视频 会议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音频系统,扩声系统,视频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 联动机械系统等等都渗入到了现代化 高级别会议室;投影机、数字站台、幻灯机、投影幕、DLP 大屏拼接显示 系统,录像放像设备、扩声器材、数字音频处理中心、电动窗帘、摄像、其他电动机械设备等各类电子会议相关设备大量进入到会议系统。
但在普 通传统模拟系统过程中往往不能将这些设备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是需要 大量的专业工作人员手工操作,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给系统的正 常运行和保养带来诸多问题。现代化高智能高集成会议系统以成为此领域 的一大趋势,将为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
2.2 系统功能分析 2.2.1 领导会议室(A)具体系统构成 +无线会议系统 + 数字音频处理系统 “扩声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 」辅助系统(B)系统功能
」无线会议拾音功能 」数字音频处理,多种模式设置功能 2-大屏幕显示功能 」 集中控制,一键切换功能 我们在充分考虑到系统今后的使用方式及使用功能后,设计重点侧重 于传声增益、音乐重放音质,以及方便的操作性和灵活的功能转换等方面 此外,还要充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可靠性及扩展性。
222 大会议室(A)系统构成 」无线会议系统 」数字音频处理系统 匕 扩声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B)系统功能 丨无线会议拾音功能 I 数字音频处理,多种模式设置功能 I 屏幕图像显示功能 I 集中控制,一键切换功能 万案一(C)系统构成 」 ISC —体化中心(D)系统功能
第三章系统设计分析 3.1 领导会议室 3.1.1 系统概述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无线会议系统,数字音频处理系统,扩声系统,视频显 示及集中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3.1.2 系统功能要求 音频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应满足会议扩声需求,要求采用进口知名品 牌的专业设备。视频会议室采用集中和分散扩声设计:主 音箱分别置于前方屏幕两侧壁挂安装,辅助音箱采用吸顶 音箱,声场覆盖均匀,整齐美观。其他会议室采用集中扩 声方式。
a、扩声重点为语言扩声,要求具备足够声压级及清晰度。
(按 3W/ 人 功率或 1W 加计算)
b、声学特性指标定义为扩声系统技术指标满足 GB/50371-2006 会议 类一级标准 c、建声特性混响时间,在频率 500Hz 时的混响时间应不超过 T60 三 1.0S d、保证会场内不产生话筒啸叫、声干涉、声颤动、聚焦、反馈等不 良声场效果 视频显示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分为投影显示和平板电视显示,视频会 议室投影显示做为主显示,平板电视显示做为辅助显示,结合可以同时显示多个画面。其他会议使用投影显示。
a、显示计算机、图文资料及来自会议室的 DVD 播放的视频图像等 b、显示亮度必须高于环境亮度(在强光下可以看清),保证图像清晰 可视距离小于会议室最长距离
c、显示设备连接电缆(RGB 及计算机视频连线最长不应大于 30 米。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音频处理器、视频矩阵切换器、投影及其他显示设备等,可以做到一键切换、编辑多种模 式的功能。
其他辅助系统:
其他系统有桌面地面多媒体插座、信号矩阵和控制面 板等。每个会议室根据使用功能设置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信 号源,不同的信号通过多媒体插座系统输入、输出和控制。
信号矩阵接口要实现冗余备份,以备日后系统的升级改造。
3.1.3 设备的选型原则 遵循“先进实用、稳定可靠、安全保密、兼容扩充”的总体原则。技术上 应具有前瞻性,并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总体设计和设备的选型突出“先 进、实用、可靠”的系统特点。
3.1.4 扬声器布置方式 L、R 系统:美国 GDS MSB660 作为左右立体声主系统,左右各 1 只,壁挂安装在会场前侧左右两边,辐射与会人员、音箱辐射角度根据现场听音效 果调整、极高的清晰度,二分音全频扬声器系统。所有单元都采用了钕磁技术,增加效率、更易于控制,并减轻了重量额定,指向性是水平90 度、垂直 60 度。
辅助扩声系统:考虑到声压级在较远距离下会产生衰减,且考虑会场声场 的均匀性,建议在天花上安装 4 只吸顶音箱。美 国 GDS MSB45T 作为辅助扩声 系统。
3.2 分会场大会议室 321 系统概述 本系统主由无线会议系统,数字音频处理器,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及中央 控制系统组成。
3.2.2 系统功能要求 音频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应满足会议扩声需求,要求采用进口知名品 牌的专业设备。视频会议室采用集中和分散扩声设计:主 音箱分别置于前方屏幕两侧壁挂安装,辅助音箱采用吸顶 音箱,声场覆盖均匀,整齐美观。其他会议室采用集中扩 声方式。
e、扩声重点为语言扩声,要求具备足够声压级及清晰度。
(按 3W/ 人 功率或 1W 加计算)
f、声学特性指标定义为扩声系统技术指标满足 GB/50371-2006 会议 类一级标准 g、建声特性混响时间,在频率 500Hz 时的混响时间应不超过 T60 三 1.0S h、保证会场内不产生话筒啸叫、声干涉、声颤动、聚焦、反馈等不 良声场效果 视频显示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分为投影显示和平板电视显示,视频会 议室投影显示做为主显示,平板电视显示做为辅助显示,结合可以同时显示多个画面。其他会议使用投影显示。
d、显示计算机、图文资料及来自会议室的 DVD 播放的视频图像等 e、显示亮度必须高于环境亮度(在强光下可以看清),保证图像清晰 可视距离小于会议室最长距离 f、显示设备连接电缆(RGB 及计算机视频连线最长不应大于 30 米。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音频处理器、视频矩阵切换器、投影及其他显示设备等,可以做到一键切换、编辑多种模 式的功能。
其他辅助系统:
其他系统有桌面地面多媒体插座、信号矩阵和控制面板等。每个会议室根 据使用功能设置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信号源,不同的信号通过多媒体插座系统 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矩阵接口要实现冗余备份,以备日后系统的升级改造。
333 系统选型原则 遵循“先进实用、稳定可靠、安全保密、兼容扩充”的总体原则。技术上 应具有前瞻性,并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总体设计和设备的选型突出“先 进、实用、可靠”的系统特点。
324 扬声器布置方式 L、R 系统:美国 GDS MSB660 作为左右立体声主系统,左右各 1 只, 壁挂安装在会场前侧左右两边,辐射与会人员、音箱辐射角度根据现场听音效 果调整、极高的清晰度,二分音全频扬声器系统。所有单元都采用了钕磁技术,增加效率、更易于控制,并减轻了重量额定,指向性是水平90 度、垂直 60 度。
辅助扩声系统:考虑到声压级在较远距离下会产生衰减,且考虑会场声场 的均匀性,建议在天花上安装 6 只吸顶音箱。美 国 GDS MSB45T 作为辅助扩声 系统。
第四章灯光设计规范及建议 4.1 会议室照度 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基本必要条件。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能够 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从窗户射入的光(色温约 5800K 比日光灯(3500K 或 三基色类(约 3200K 偏高,如室内有这两种光源(自然及人工光源),就会产 生有蓝色投影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频图像;另一方面是召开会议的时间是随机 的,上午、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样。因此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 光源,而采用人工光源,所有窗户都应用深色窗帘遮挡。在使用人工光源时,应选择冷光源,诸如“三色基灯”(R、G B)效果最佳。避免使用热光源,如 高照度的碘钨灯等。会议室的照度,对于摄像区,诸如人的脸部应为 500LUX 为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眼部鼻子和颌下阴影)三基色灯应放置适当的位置,对于电视机显示和投影显示,他们周围的照度不能高于 80LUX 否则将影响观看 效果。
建议把领导会议室玻璃墙处做加厚窗帘处理,避免自然光的射进,影响视 频会议效果。
会议室布局 影响画面质量的另一因素,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 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 及“夺光”的不良效应。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如 墙壁四周米黄色、浅绿色、桌椅浅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使所提供的视频电平近似 0.35V。摄像背景(被摄人物背后的墙)不宜复杂,否 4.3 色温的概念 色温(TC)简单说就是用开氏温度(单位 K)表示光源的颜色
色温(Tc)2700K
炽白色 3000K
蹶白色 3500K
白色 40C0K
冷白色 5000K
口光色 6500K
冷口光色 不同色温对图像效果的影响:
第五章 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5.1 音频设备 主扩音箱 MSB660 MSB660 会议专用会议音 箱,才有流线型塑壳设计,美 观大方,小巧玲珑,音色丰满, 音质清晰,具有穿透力,主要 适用于小型会议室、餐厅、音乐茶楼、咖啡厅等 场所。
技术参数:
输出功率:
60W-100W 阻抗:Q 频率响应:
68Hz-20KHz 单元构成:
Low 6.5 ” *1 , Hi 1 ” *1 灵敏度:
90dB(1w/1m)尺寸(H X W D):
430 X 390 X 263mm 重量:
7.5Kg 吸顶音箱 MSB45T GDS 开发了一款新的 MSB45T 吸顶扬声器,它是 MSB 系列固定安装产品。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及重放 普通
音频,音质清晰,具有穿透力。新的 MSB45T
扬声器外形紧凑并与整个 MSB 系列产品风格一致。紧凑的 MSB 系列吸顶音箱适 用于多种场所。
MSB 系列专业吸顶扬声器,采用高新科技工艺技术进行设计、生 产,造就了 MSB 系列专业会议扬声器对声音的出众还原效果。可在众多的应用 场合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把高品质的音乐带给每一个聆听者。应用场合如会 议室、展览中心,报告厅、品牌专卖店、购物商场、酒店大堂、机场、餐厅、教堂、戏院、豪华游轮、学校等公共场合。
产品特点:、小体积高功率,方便灵活的安装方式,适和不同场所的应用。、内置二分频,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释放纯粹而清透的声音,确保较高 的保真度。、独有的箱体单元组合技术,消除了低频信号的谐波失真,使音箱的低音 更加纯正。、超高性能的驱动器单元,可以实现高效率、高功率输入带来高声压级和 极低失真的内在表现,长期使用表现出良好的耐用性。、与 GDS 专业功率放大器配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扬声器系统发挥到 绝佳的聆听极限。
技术指标:
输出功率:
45W 输入方式(定压定阻可调):定压 100V 或定阻:欧姆 频率响应:
90Hz-20KHz 8 寸喇叭单元,钢结构 , 带后罩; 灵敏度:
88dB(1w/1m)尺寸:① 270*185mm 开孔尺寸:① 200mm 重量:
3.1KG
双声道功率放大器 PA2100 小功率会议室专用功放传承 了国际领先的专业技术,在电路设 计和效果方面达到极高的性能指 标,使音乐流畅自然,细腻纯美,人声层次清晰,悦耳动听,是一款高品质的 功率放大器。小功率会议室专用功放整机外观造型端庄典雅,精细美观,坚固 耐用,具有金属质感和科技形象。内部结构布局合理,机箱表面涂覆黑色冰花 网纹,高档独特。
主要性能种特点:)
自主设计铝质面板材料开模制作,面板布局合理,做工精致,整洁高档。)
整机由前向后开孔通风,减少风阻,增强通风量,降低机内温升。并在进 风孔贴防尘海棉,以阻灰尘进入机内,提高整机工作稳定性。)
后板设计采用直流开孔,方便出风散热。信号进出接插口、电源输入座和 各功能开关,均选用高档器件,力保接触牢靠。
保护系统:
整机具有完善的电子保护线路,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自激保护、DC 直流 保护、过热保护、关机保护等功能,确保安全可靠地工作。)功放电源开机交流软启动自动保护:抑制启动电流,不影响其它设备工作和 保护机内电路免受冲击。)
开机延时保护:保护音箱免受冲击,无声开机。)
直流输出保护:有直流输出时,防止音箱受冲击而损坏。)
过流输出保护:当负载阻抗过低和输入信号过激时,对功放本身和音箱进行 保护。)
负载短路保护:当输出短路时,短路电流过大,保护自动切断输出,保护功 放,当短路解除后自动恢复。)
过热保护:当在高温环境和低负载工作时,机内温升较快。当功率管温度超 过 80 度时,过热保护自动起控,切断负载。当温度低于 70 度时自动恢复工作。)
关机保护:关机时先切断负载,实现无声关机保护音箱免受冲击。
小功率功放适合小型会议室、多功能会议厅、多媒体教室等场合使用。
技术规格:
输出功率:X 100W/8 Q, 2 X 160W/4 Q 信噪比:
100dB 谐波失真:
<0.03%
频响:
20Hz 〜 20KHz(+1/-3dB)
输入阻抗:
10K Q(不平衡); 输入灵敏度:
0.77V 连接输入:
1/4 ”(6.3mm)TRS 连接输出:
SPEAKON 电源电压:
AC115-230V /50Hz 整机尺寸:
482 X 320 X 45m(长 * 宽 * 高)
整机重量:
8KG 无线发言话筒 05-TBLMICEU-DR-11 高质量音频带宽提供了全音域的再现,可用于 Revolabs Solo? 的所有系统。
拥有全向和指向界面麦克风模式,仅需两小时的充电时间即可 持续使用八小时。添加交流电适配器配件后,不需要返回到充电基座充电,可 以一直补充能量,保持在线工作状态。
享受安全清晰的声音,没有线缆的困扰!
无线会议主机 01-8FUSIONEU-NM Revolabs Fusion? 无线麦克风解决方案可以接入各品牌的 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宝利通、索尼、泰德和 lifesize 等。
Revolabs Fusion? 通过遥控器可以控制麦克风和音箱的音量大 小。在视频会议系统使用 Revolabs Fusion?,其方便快捷的接 入和灵活简易的使用,让您享受完美的无线音频。
通过一条电话线接入,Revolabs Fusion? 即可为您提供完 整的无线麦克风音频会议解决方案。使用遥控器可以进行电话 会议拨号,可选配有源扬声器做为扩音设备。
数字音频处理器 VORTEX2241 产品特点: 通过系统的 EF Bus 可以将多 达 8 台的 EF2241 链接起来,或与 Vortex EF2280链接起来进行系统
扩展。所有的麦克风 / 线路输入、AEC 参照和辅助输入、线路输出都直接连接到 设备的背板上。系统中的 16 个出厂预设可以被直接或稍作修改后用于普通扩声 场所(例如:标准会议室、法庭、远程教学中心以及多点联席会议等)
;另外, 用户可以将自定义的系统配置保存到 32 个用户预设中,以备随时调用或修改。
此外,还可以利用 256 个宏定义进行灵活便利的集成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设备 前面板的控制按钮进行系统配置,但建议使用专门的控制软件(Compose)进行实时的、便捷直观的系统配置或修改。
Vortex EF2241 的每路麦克风输入通道上带有先进的声学回声消除功能,在 将 4 路麦克风输入信号与其它音频输入信号进行混合处理的同时,可以阻止接 受到的信号被重新送回远端,再加上 Polycom 第三代的 DSP 降噪算法,从而消 除了声学回声和恼人的背景噪声;而系统每路麦克风输入通道上的自动增益控 制(AGC 功能,可以在用户设定的调节范围内对输入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或衰减, 加之每路输入 / 输出通道上的 5 段均衡控制,使得输出的声音品质更加清晰自然;系统内置的电话耦合器不仅提供了电话会议接入口,而且还可以消除电话线路 上的回声及背景噪声;并带有自动增益控制功能;而系统内建的 10 W 功率放大 器则可以满足一个 50 人左右会议室的扩声需求。
技术参数:
EFBus 输入 / 输出— RJ45;电话线路 / 电话机 — RJ(2 个);外控 / 状态— DB25F 音频 —迷你型 3.5mm 凤凰插口 电源:需外接电源,输入电压 110 — 240 VAC;47 — 63 Hz;30 w 麦克风输入:
-30 dBu 至 +0 dBu /-66 dBu 至-33 dBu,为预设,可经软件调
输出阻抗:
欧姆(可驱动 600 欧姆)
头顶空间:dB,为预设 Con fere nee 物理尺寸(毫米):宽长 高 [1 U ];483 244 45 重量(公斤):净重:
1.8 ; 毛重:
2.5 物理接口:
RS-232 — DB9F 幻象电源: 24 V,可经软件选择 线路输入: 线路输出:-20 dBu 至 +0 dBu,为预设,可经软件调整-20 dBu 至 +0 dBu,为预设,可经软件调整 功放输出: 10 W, 4-16 欧姆 输入阻抗: > 10 千欧姆
信噪比:
> 85 dB(线路输入,增益为 0 dB)
频率响应:Hz — 22 kHz 回声消除追踪时限:
270 ms 可消除回声总量:
> 65 dB 收敛率:
dB/ 秒 背景噪声抑制:
0 — 15 dB,可经软件选择 工作温度:
0 — 40 摄氏度 外控输入:
DB25F 1-24 针与第 25 针连接 状态输出:每个 DB25FF 俞出 5V , 20 mA 线路回声消除器(电话耦合器):
可消除回声:
dB 总量 >60dB 收敛率:dB/ 秒 回声消除追踪时限:
ms 电源时序器 SPP12
产品特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音响方面的产品越来越多(如功放、调音台、激励器、压 限器、均衡器、分频器等),如果这些产品组合在一起就要安装很多的插座,这 就给用户带来不方便,同时为了得到更简洁可靠的电源,SR-328 和 CE-212 时 序器,设有八个或十二个输出插座,可将八个或十二个产品接入时序器,使这 些组合依次开启。
技术参数: 正常输出电压 AC 220V, 501Hz 正常输出电流 30A
可控制电源插座 12 个 每路可延时操作时间 19 秒 电源 220V/110V(代锁匙控制电源)正常信号输出电流 20A 包装尺寸 53.1X37.4X15cm 重量 8kg/6kg 5.2 视频设备 投影机 XU350C 产品类型:教育投影机 投影技术:
3LCD 亮度:
3500 流明 对比度:
500:1 标准分辨:
XGA(1024 X 768)屏幕比例:
4:3/16:9 投影尺寸:
40-300 英寸 灯泡寿命:
2000 小时 整机功率:
351W 待机功率:
12W 产品噪音:
29dB 产品重量:
3.3kg 投影距离:
0.9-11.4m 灯泡类型:超高压汞灯 显示芯片:X 0.63 英寸 亮度均匀:
85% 电动投影幕 投影幕布尺寸:
2440 X 1830mm 比例:
4:3 幕布类型:电动幕 幕布材质:玻珠
对角线:
英寸
增益:
2.8 倍 VGA 矩 阵切换器 PC0808
备,需要这些设备处理当前众多繁杂的信号。我们选用了军队认可的、行业内 知名的广州公司生产的 KENSENC 混合矩阵切换器,矩阵切换器包括 VGA 矩阵切 换器,音视频矩阵切换器。此产品具有常温电性能指标符合 GY/T 152-2000 《电 视中心制作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中视频矩阵开关甲级技术指标(广播甲级)。
产品性能 :
VGA 特 性 增益:
0dB 带宽:
350MHz(-3dB)满载 微分相位:
0.05o@4.43 MHz 微分增益:
0.05% @4.43 MHz 最大传播延时:
5nS(± 1nS)切换速度:
w 180 nS VGA 输入 信号类型:
VGA 信号 接口:
VGA D 型 15 针 最小电平:
0.5Vp-p 最大电平:
1.0Vp-p 阻抗:
Q 回波损耗:
-30dB@5MHz VGA 俞出 信号类型:
VGA 言号 接口:
VGA D 型 15 针 输出电平:
0.7Vp-p 阻抗:
Q 回波损耗:
-30dB@5MHz 直流补偿:最大 5mV 为了满足众多的计算机信号、视频信 号、音频信号到不同的显示设备和输出设备, 势必需要针对不同的信号的切换和分配系统设
同步信号特性 输入 / 输出信号类型:
TTL 输入电平:
0V-5Vp-p 输出电平:
TTL: 5Vp-p 输入阻抗:
510 Q 输出阻抗:
Q 极性:正或负(与输入一致)
音频特性 增率:
0dB 频率响应:Hz ~ 20 kHz 总谐波失真 + 噪声:
0.05% @ 1 kHz(额定电压下)
共态抑制比(CMRR(CMRR >75dB @: 20 Hz ~ 20 kHz 音频输入 信号类型:立体声,平衡 接口:
5PIN 接口 阻抗:
>10K Q 最大电平:
+19.5dBu 音频输出 信号类型:立体声,平衡 接口:
5PIN 接口 阻抗:
>470 Q 最大电平:
+21dBu 控制类型 串行控制接口:
RS-232, 9-针母 D 型接口 波特率:
9600 数据位:位 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 串行控制口结构:
2=TX 3=RX 5=GND
规格 电源:
100VAC 〜 240VAC, 50/60 Hz, 国际自适应电源 功率:
w 30W 存储环境温度:
-20 ° C〜+80 ° C 工作环境温度:
-10 ° C〜+55 ° C 相对湿度:20%〜95%平均无故障时间:
, 000 小时 5.3 集中控制设备 中央控制主机 NI3100
性能 :
提供控制接口与设备连接,并以更快处 理速度的处理卡,更多地结合因特网技 术,并以自身三种连网技术,支持多 个级别的访问,无须防火墙,性能更 稳定,可同时激活并控制被控设备,可以满足准确无误的控制要求。单个 主机可控制区多达 32000 个设备,更 可在同一个网络系统中,可容纳 65000 台这样的主机,可控制多达 20 亿个外设, 并可上网下载固件升级。
接口:路 RS-232/422/485/ 串行控制口 8 路红外发射接口 8 路继电器触点控制 8 路数字 I/O 接口 连网接口:
AXLINK ICSNET 和 ETHERNET 处理器速度:
404MIPS
内存:
64MB 闪存:
128MB(可扩展至 1G)
体积:
8.81mm * 43.18mm * 8.81mm 重量:
2.04kg
电源:VDC @ 700 mA 中控触摸屏 8.4 ”无线触摸屏 800x600 真彩液晶显示 18-位色彩深度,支持 G4 图像引擎 WiFi 802.11b 双向通讯连接 单向红外控制 ± 120° 左右可视角度和土 80 °上下可视角度 1801mm*2660mm*307mm 0.91Kg 12-18VDC 电源充电 无线内部通讯及传呼 支持 MP3 及 WAV 音频文档 使用触控笔或指尖操作 AMX Computer Con trol 功能 64Mb DRAM 内存及 64Mb 闪存 2 个内置话筒 Piezo electric 音频系统 USB 端口,方便触摸屏页面下载 MVP-8400 的无线多媒体功能还可以向立体声扬声器传输无线 触摸屏撑脚架 MVP-KS Modero ViewPoi nt
MP3 或 WAV
商品名称:
MVP-KS Modero ViewPoint 触摸屏撑脚架 功能:令您得以在水平表面上将 Modero ViewPoint 触摸屏置于最佳视角 尺寸:
1610mm 2010mm150mm 重量:
0.3Kg 无线路由器 D-LINK 最高传输:
54Mbps 认证标准:
IEEE802.11b/g 无线频率:
2.4GHz 广域网接口:X 10/100M 局域网接口:X 10/100M 操作范围:
22Mbps:365.76,15.4Mbps:487.68 天线:天线增益 :2dBi 安全标准:安全性能 :
WEP、WPA WPA2 RADIUS 和无… 网管功能:
Web 管理 VPN 功 能:
IPSec, PPTP, L2TP 传输速率:
54,48,36,24,18,11,9,6,5.5,2,1Mbps 天线接口:
TNC 接 口 防火墙功能:支持
5.4 ISC —体化中心
C ISC 具有以下核心优势:1、一体化平台,无线触摸一键式控制 2 2、集高清显示、交互白板、电话会议、视频会议于一身 3 3、独有 z 1.9GHz 带宽无线麦克风输入可达 Z 22KHZ 宽带音质 4 4、独特音频处理,不受手机、射频等干扰,有效解决声音啸叫 5、应用简便,无需安装,无需布线 6 6、支持会议预约管理,与企业 A OA 系统融合 850Oinin ioosg
2U占 os
系统由POLYCOM 会议系列电话、PSTN音频会议桥等设备组成,系统利用传统电话网络,中心会场配备一套POLYCOM 会议电话系统(如中心会场属大型会议室且已有音响设备,可建议选配POLYCOM VORTEX 2241或2211与中心会场的调音台联结),在每个分会场根据会议规模分别配备一套POLYCOM会议电话根据会场数量配备一套相应方数的PSTN音频会议桥。
实现功能
远程多点会议:实现远程多点会议,效果清晰流畅。
多种呼叫模式:中心会场会议管理人员可以从通讯录中选取相关会场的号码进行呼叫,也可以一键直接呼叫已经预设好的预存会议组。
会议录音、播放:录制会议语音,进行会议语音存档或会后播放。
界面化管理:系统提供简洁的可视化信息,方便会议管理员直观快捷地了解会议进程信息,管理会议。
系统权限管理:密码管理可预先设定会议管理人员权限。
方案优势
降低成本:多点交互远程会议功能满足了企业日常业务和机构变化的需求,促进和加强整个电话会议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的系统投资成本。
灵活配置:产品线涵盖各类规模的会议室,可根据会议室规模配置不同型号的设备。
功能完善,方便部署:为企业提供高品质语音服务和先进的电话功能。可以快速部署、调整话机及各项系统功能。
四川大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征集说明书 1 总体需求
四川大学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需要实现各校区之间、校区内部各部处、学院之间的网络视频会议以及国际国内的远程网络视频会议联结。在保证学校内部召开各种视频会议的同时,也要兼顾参与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校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他学校及机构的视频会议能无缝对接,尤其要与现有教育部视频会议系统Mvision™的兼容。(Mvision™系统接入节点配置技术要求.pdf)
系统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和系统的互联互通,建成后不仅要具有视频功能,还要具有召开大型会议、远程呈现、培训、调度、重要事迹报告等功能,能实现电视和网络直播和广播功能,将来还能向更高带宽和更高图象质量扩展。系统要求能够实现平滑扩容和升级,系统能实现集中控制与管理。易于使用,可自行组织、控制会议,能进行远程管理、远程维护、降低维护成本等。
四川大学视频会议系统基于IP校园网运行,拟采用专业软硬件视频会终端与软件桌面终端无缝联结的原则来构建系统。各终端协议采用H.323,对外需实现公网H.323的互通,同时也能满足与专网H.320的兼容联接。系统设备 2.1 设备需求综述
在四川大学望江、华西、江安三校区间主要会议室,拟采用专业硬件终端设备架构视频会议系统,保障视频会议的高图文质量、安全可靠运行。为方便使用、降低成本,其他单位采用软件计算机桌面系统,在构建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同时增加软件视频会议的节点,以供各个学院及分校和学校相关教职工、学生或出差在外的人等参加会议。
作为中心汇聚点的MCU设备,应能支持40个以上会场并行加入会议,对
四川大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各个分会场的视频、音频及数据进行汇聚和交换。各会场设置专业远程视频会议终端5个,让各终端(会场)实现相互间的沟通。
软件视频会议采用视频会议服务器来搭建,该服务器采用web方式,无需在客户端的机器上安装软件,支持SIP协议,同硬件视频会议达到无缝的接入。
2.2 硬件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终端设备应具有丰富的网络接口、音视频等接口,适合大、中型会议室需求。同时还可搭配第三方摄像头,如常见的Sony D70等,支持ITU-T H.323、SIP协议标准,IP速率支持2Mbps。
支持ITU制订的H.239双路动态视频标准; 支持多种画面显示;
支持ITU制订的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 支持高清晰HD画面编解码技术(1280×720); 支持MPEG4 AAC-LD(20kHZ)CD音质协议;
支持DVI SXGA(1280×1024)视频输入和DVI XGA(1024×768)输出接口;
支持IPV6版本协议; 支持H.235安全认证;
支持流媒体(streaming)直播、转播、广播等功能。
2.3 MCU设备技术要求
采用CPCI总线设计,插卡式结构,支持热插拔,能满足电信级的应用; 支持ITU-T H.323、H.320、SIP协议标准,如召开全网会议和多点会议时,各节点终端通过网络与MCU相连后,MCU可进行多点会议的切换和控制,保障会议清晰、流畅的需求,能支持40个终端接入容量,还应满足以后系统扩容的需求;
支持ITU(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各种音频、视频、数据、控制等国际标准协议;
支持ITU制订的H.239双路动态视频标准; 支持ITU制订的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
四川大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支持MPEG4 AAC-LD(20kHZ)CD音质协议;
支持混速会议,可按64K为单位进行递增或递减,终端的自适应接入; 支持混协议会议,可实现动态多种分屏模式,可支持20种以上分屏显示模式及30路以上分屏显示效果等。
网控中心可通过MCU内置WEB服务器的视频管理和控制功能,控制全网MCU和终端的运行。
网控中心应具备全网多点会议的设置、召开、管理和会议控制等功能,支持WEB远程管理功能。(终端管理人员可用WEB或专用控制器对全网所有会议终端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调度等操作来实现集中管理)
2.4 会场主要功能
(1)可以分屏观看各会场情况;
(2)能实现视频双流、多种电子文档的共享(Word、Excel、PDF、JPG和PowerPoint等文档)、文字交流和文件上传以及电子白板等功能。(3)召开大型视频会议时,系统各会场可以参与到大型视频会议中,实现会议发言、应急指挥、远程调度、视/音频信号接收,收看实时交互信息等功能;
(4)各会议节点可作为分会场连接到学校视频会议主会场;
(5)支持电视信号接入及流媒体(streaming)的直播、转播、广播等功能。
2.5 桌面级视频会议系统
满足校内外桌面级视频会议系统(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一个耳机以及一台连网的计算机)通过系统将用户无缝连接到完整视频架构上的功能,将视频会议从会议室中推广到一般办公桌上,方便学校与教职工进行视频交流。视频会议网络运行方式
视频会议网络运行方式包括点对点会议、小规模多点视频会议、全网大型视频会议、分组视频会议、远程视频会议等。
四川大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3.1 点对点视频会议
校园网络中任何一台视频会议终端都可以直接呼叫全网内的其它任何一台视频会议终端,召开一个点对点的视频会议。
3.2 小规模多点会议
任何一个视频会议会场都可以召开小规模多点会议。
3.3 全网大型视频会议
任何一个视频会议会场都可以加入到全网大型视频会议中,可用MCU呼叫全网视频会议终端加入视频会议,方便管理和控制。
3.4 分组视频会议
可实行分组召开视频会议,各组之间互不影响。
3.5 远程视频会议
能与国内外不同学术机构和组织等视频会议系统对接召开远程视频会议。视频会议系统功能要求 4.1 良好的系统兼容性
采用统一的管理软件,在此管理平台下,可同多品牌下的软件进行融合统一管理和使用,系统要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及扩展性。
4.2 标准高清晰视频图像传送
终端设备采用高分辨率动态图像进行传送,图像的质量逼真,色彩纯正。各会场的图像切换迅速,不能出现图像马赛克现象,不能影响会议效果。动态图象不低于标清(4CIF)标准。
采用全数字视频输出,直接接驳到宽屏幕显示器上,高清晰图像能无损展现。图文显示部分
拟采用高清高亮高对比度知名品牌LCD投影机(亮度4000ISOL,分辨率
四川大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1024Х768)或等离子电视;
120"进口知名品牌电动投影幕; 知名品牌电动升降吊架。江安校区办公大楼门厅显示屏
江安校区办公楼门厅显示屏,真彩色LED显示屏及专业制作、控制软硬件,安装支架及外装饰(具体尺寸以实地为准)。
4.3 音频处理部分
支持国际电信联盟的20KHz音频协议MPEG4 AAC-LD,视频会议的声音体验达到和超过CD音质。
支持自动增益(场内所有人发言均可得到最佳的效果,无论是否在Mic旁边)。
具备独立的全双工回声抑制通道,保证任何一路音频输入都纯正,在混音之前能获取最佳音频。
能全方式地消除回声噪音,并能具备高保真声音的性能。
具备GSM/Blackberry网络噪音抑制技术,保证手机信号不干扰音响系统,保障清晰、自然的音频输出。
扩音部分:
话筒输入拟采用铁三角(audio-technica)或TOA红外无线桌面会议系统。配带同声传译、投票表决桌面无线话筒。控制系统应有智能开闭话筒、自动混音及会议发布、会议通知、座位安排等功能。
拟采用美国BOSE-402A或西班牙Vieta-DOS阵列音箱,及其配套的QCS功放,BOSE高保真吸顶音箱,另配手持领夹无线话筒。音频处理及控制部分:
拟采用SONY AV-SRP-Х500p/Х700p(集中式)或快思聪CRESTRON CP2e(加集成处理器,AV,VGA切换器)数字管理中心。
信号源部分:
拟配新一代DVD(有多种接口),配多媒体计算机,配笔记本电脑及其他各种音视频及VGA等接口,接入要十分方便。每会议室拟配会议摄象机两台。
四川大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4.4 ITU-H.239双路活动视频和多画面显示
会议室型终端接入的视频源设备:辅助摄像机、实物展台、笔记本电脑、录像机以及显示输出设备如投影机、电视机、显示器等应具备:
视频信道可同时传递和接收两个不同视频源的信号,参会者能同时看到讲话者和演示,能够选择每条视频信道的带宽和参会者想要显示第二个画面的信息源。
采用带内传输技术,即便同时传送两路高清晰图像也不占用额外带宽; 第二路视频图像所占用的带宽支持手动调节,如25%、50%、75%等。 在使用动态/静态双视频流时,不能影响参会会场的数量和使用16分屏功能以及使用H.264高级视频压缩协议。
4.5 系统可靠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IP视频会议,MCU容量测试,方案,分析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 MCU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设备, 设备的性能对视频会议系统的质量均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如果MCU中接入的终端数量在允许的范围中, 视频会议就可以顺利开展。但是, 接入终端的数量大于允许容量时, 会影响视频会议的正常开展, 影响输出视频和音频的质量。因此, 要将MCU接入的用户数量控制好, 对MCU的容量大小进行检测。
1 影响MCU容量的主要因素
在IP视频会议系统实际运用的过程中, 视频传输速度的快慢、带宽资源的情况、软件自身的性能、电脑设备的性能等都会对MCU容量造成影响。由于MCU需要接收信息、处理视频信息和发送视频信息, 视频信息发送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带宽。因此, 网络资源的可用量就成为了影响MCU容量的主要因素。在同一带宽资源下, 同样质量的视频信号的传输速度越慢, 可用接入的MCU终端数量就越多。而在相同的传输速度下, MCU中可以连入终端的数量和带宽资源成正比。
在设计MCU时, 一般会取内存中的一部分作为缓冲区来对需要发送的临时音频流和视频流进行存放, 要求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音视频信息进行处理, 将各类信息发送到各个终端。所以, 电脑设备的CPU性能和内存大小对MCU程序有比较大的影响。当内存量过低或CPU性能比较差的时候, 如果不能快速处理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 会导致声音和图像存在严重的失真情况。此时, 为了达到使用需求, 需要降低MCU的接入终端数量, 导致MCU容量变小。此外, MCU软件的性能也是影响MCU容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所有外部条件都确定的情况下, MCU软件自身的性能和接入终端的数量成正比, MCU软件在GPU图形处理方面的能力越强, 可以接入的终端数量也就越多。
虽然, 影响MCU容量大小的因素非常多, 但是MCU容量大小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明确, 为了保证IP视频会议的系统性能, 还需要进一步对MCU容量的测试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在制定MCU测试方案时, 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技术问题:
(1) 利用一个IP地址实现终端行为的模拟。
(2) 如何准确的按照视频和音频信号的质量来对MCU的容量来进行分析。
2 设计MCU容量的测试方案
2.1 设计和选择测试设备
根据MCU可以同时进行多路呼叫和接收的特点, 设计使用MCU容量测试软件来对MCU容量进行测试。测试仪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可以对多个终端行为进行模拟, 并且每一个终端都需要具有接收呼叫、发出呼叫等H.323终端, 每一个模拟的终端要要素互相独立的, 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模拟终端行为出现问题时, 不会对其他的模拟终端行为造成影响。
(2) 测试仪器的所有功能都要在已有H.323协议的基础上顺利实现, 并可以和所有可以按H.323协议进行通信的构件进行通信。
根据测试要求, 测试仪可以对n个终端的行为进行模拟, 并且可向MCU发起n次呼叫, 并对MCU发起的呼叫进行接收。当MCU和测试仪建立呼叫连接后, MCU的音频媒体和视频媒体都可以和各路呼叫进行连接。由于MCU可以同时进行多路呼叫, 并且可以对多路呼叫进行接收, 所以, 在进行MCU测试仪进行设计时, 以MCU的这个特点为基础设计出MCU呼叫模拟器, 将其看做测试设备来对终端进行模拟, 然后使用其呼叫MCU, 建立MCU模拟呼叫设备和被测设备之间的视频通道。考虑到MCU设备IP数量有限, 在此基础上改造过的MCU设备的IP地址数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 还是无法达到MCU全部识别模拟器模拟的虚拟终端, 为了达到测试目的, 还需要对使用辅助测试设备。
2.2 选择辅助设备
由于MCU可以通过终端别名对其他呼叫进行接收或者对模拟设备进行呼叫, 并且可以在公共网闸上为MCU注册多个别名, 因此, 可以模拟测试仪所模拟的虚拟终端也可以通过在公共网闸注册的别名来进行标示。并且公共网闸在容量和性能方面均比MCU好, 不会受网络限制, 因此, 利用公共闸网作为辅助设备不会的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另外, 由于MCU测试仪和MCU缺乏声音和图像的获取功能, 因此还要使用两个终端A和B分别来对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进行接收。由于计算机的性能会影响MCU容量, 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具有良好性能的计算机。
2.3 设计测试仪的功能
MCU测试仪要可以识别接收到的别名、选择性的发送别名。另外, MCU测试仪还要具有多路呼叫的发起和接收功能, 并且可以通过已经建立好的呼叫连接上对音频媒体流和视频媒体流来进行传送, 并且可以对视频进行交换。
3 测试流程设计
MCU测试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进行测试时, 先在公共网闸上注册别名, 注册数量为n+1个, 假设每一个虚拟终端的别名都是单独存在的。此外, 在公共网闸上分别为两个终端A和B以及测试的MCU注册一个别名。完成注册工作后, 在被测的MCU上登录终端B, 然后分别在MCU上登录模拟呼叫器的n+1个虚拟终端, 并将终端A和被测MCU在模拟呼叫器上进行登录。这时终端B、终端A、被测试的MCU以及MCU模拟呼叫器上的虚拟终端就构成了会议系统。
组成呼叫系统后, 就可以进行呼叫连接, 使终端A对MCU对呼叫器上的虚拟终端0进行模拟呼叫, 并持续保持一段时间的呼叫连接。然后, 对0以外的所有虚拟终端按照在公共网闸上注册的名字顺次对被测的MCU进行呼叫, 并顺次和被测MCU连接。建立好连接后, 要对其进行保持。使用MCU模拟器对虚拟终端进行被测MCU呼叫时, 每进行一次呼叫, 都需要向MCU发送独立的别名, 而且要保证每一次发送的别名不一样。如此就可以更好的对虚拟终端进行区分。这时被检测的MCU就和模拟呼叫器进行了n次呼叫连接。使用C1标示被测MCU和虚拟终端1的呼叫连接, 使用C2标示被测MCU和虚拟终端2的连接, 顺次推算, 被测MCU和虚拟终端n建立的通信连接使用Cn来进行标示。然后开始输送视频流和音频流, 当连接全部都建立完成并保持通信后, 实际终端A会将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发送至虚拟终端0, 并由虚拟终端0在对这些音视频信号进行n次复制, 并将信号转发到第n个MCU模拟呼叫器虚拟终端的缓冲区中, 然后虚拟终端和C1、C2…Cn的音频通道建立连接后, 向被测MCU发送音频流和视频流, 然后再由被测MCU按照规定要求把虚拟终端1, 2…n将输送过来的音频流传递给终端B, 并在终端B上进行显示。这时, 可以分析终端B上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质量情况, 来分析被测MCU最大容量值。多次重复上述过程, 当终端B上的音频信号或者视频信号出现卡顿、中断等现象时, 所得出的值就为被测MCU的容量大小。
4 结论
在视频会议中, MCU容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可以实现对视频会议进行多点管理, 并且可对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接收、转发和处理。MCU的性能对会议质量有比较大的影响。作为评价MCU性能的主要参考标准, MCU容量受计算机设备性能、带宽资源、软件自身性能影响比较大。由于当前MCU容量还没有一个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来, 因此, 文章根据这一问题, 设计出了一个对MCU容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实践证明, 此方法是可行的, 不仅很好的对MCU容量测试问题进行了解决, 而且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很多资源, 测试方法实用性高。
参考文献
[1]于波, 陈平, 张中兆.视频会议系统中MCU的实现及其性能研究[J].通信技术, 2001, (07) :17-19.
[2]黄韵, 朱志祥, 裴昌幸.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MCU的容量测试方案探讨[J].电信科学, 2003, (11) :186-187.
应用背景
加入WTO后,中国作为世界的生产基地的地位日渐凸现出来,生产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改造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用现代化的设备武装企业成为了当今生产行业的一个新的要求。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需要强化企业的内在管理,使企业的有形的设备、物资与无形的商业、技术秘密得到有效的管理与监控。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如研发重地、生产现场、财务、物资仓库、重要通道等的安全防护变得特别重要。
从监控管理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监控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企业工作人员的本地监控,二是管理者的远程网络监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想在短时间检查每个生产部门的情况并不现实,特别是要想实时地了解前端运作情况、人员状态等更是不可能,而这些信息对于中小企业整体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因此,管理者需要通过远程网络监控的方式连接到监管的分支店面,实现实时信息的监控,让每个细节都在掌控之中。
系统概述
该系统主要功能是将前端模拟摄像机采集的图像通过网络视频服务器转换成数字图像(或是前端采用网络摄像机采集数字图像)后经过Internet连接至“东方鹰眼”视频平台,由视频平台处理后分发至远程用户终端。远程用户可将该工作的操作过程,在简单PC、智能手机上运行完成,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东方鹰眼”系统平台支持网络视频服务器分布配置、集中管理;支持前端设备(DVS)自动巡检功能、前端设备(DVS)具备自动寻址功能,只要给主服务器分配一个固定公网IP,前端设备(DVS)和客户端可支持ADSL和各种宽带网络接入方式、支持分布式本地存储(IDE或SCSI)和网络存储设备(NAS),可选择连续、计划和报警事件触发等录像存储模式、严密而灵活的权限管理功能,多级用户权限可设、强大的报警管理和报警处理能力,提供运动侦测和多种DI/DO接口。
1.系统的技术先进性、成熟性:
网络视频设备的先进性在于运用了强大的视频处理专用芯片,网络视频产品采用国际最新的H.264压缩方式进行图像压缩,能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来压缩和传送资料。“东方鹰眼”视频平台还能根据带宽大小自动调节视频流,因此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不会过多地增加网络负担。因此它能够在128kbps—512kbps带宽下网络上以实时速度传送高质量的动态图像,并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东方鹰眼”视频平台采用WEB方式访问。管理员通过软件远程管理系统设备,不必到达设备现场,提高的设备维护效率。此系统已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其中包括连锁商铺、装饰领域、娱乐场所、家庭安防等等。
2.系统的可靠性:
网络视频设备是基于嵌入式技术,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代码固化在FLASH中。RTOS的实时性做得非常好,其系统本身的开销很小,进程调度、进程间通信、中断处理等系统公用程序精练而有效,它们造成的系统稳定、延迟短。RTOS提供的多任务机制中对任务的控制采用了优先级抢占和轮转调度机制,也充分保证了可靠的实时性,使同样的硬件配置能满足更强的实时性要求,为应用的开发留下更大的余地。
3.系统的开放性、合理性:
“东方鹰眼”视频系统可以有效地融合用户已有私网无法共享的缺陷。不再需要重新配置视频专用线路或公网IP地址,可穿越私网同网络服务平台进行无障碍通信。本系统有着更加强大的无缝扩展能力,布控区域相当广阔,普通的平台系统要求前端增加一个设备就必须占用一个公网IP地址或一条PPPOE专线拨号,但是“东方鹰眼”视频系统可以做到多台设备构成私网捆绑上线,大大加强了视频平台开放性和合理性。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极大地简化了监控系统中可能涉及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它完全取代了模拟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矩阵、切换器、画面分割器、字符叠加器等不仅减少了调试设备的施工周期,同时减少设备的使用,可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日后维护设备的难度。使用时只需在IE中输入服务器的地址就可以实时观看图像。
功能特点
多路摄像:对被监看区域情况进行全面即时反馈;
远程监看:使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分店的具体情况;
录像备案:对各分店各处情况进行录像保存,以备日后需要时调用;
报警联动:可以与其他报警设备联动,进行抓拍、录像、报警等功能;
手机浏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浏览同时具备短信报警提醒功能;
3 G无线:前端设备可以通过3G无线网络在特定需要的环境中使用;
短信功能:平台可对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或重要信息通过短信方式发出提醒;
语音功能:支持双向语音对讲,语音广播。
“东方鹰眼”监控系统平台是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信级运营平台。作为整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服务控制管理中心,它负责所有系统设备前端视频服务器、客户监控终端的注册、逻辑连接、工作状态监视管理并负责响应相关设备的命令请求,发出控制指令到指定设备动作。并负责整个系统内设备的时间同步。
1、支持手机浏览
手机移动浏览服务以下简称“东方鹰眼移动浏览”是面向各种通讯网络环境提供的实时视频浏览服务,扩展了东方鹰眼客户端形态。它依托“东方鹰眼”平台及3G网络,通过内置监控客户端软件的手机终端实现远程视频浏览、远程云镜控制、视频截图等功能,满足客户远程视频查看、远程应急指挥的需求,向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视频浏览服务。
2、报警短信联动
考虑到用户因其他原因无法长时间关注前端情况或无法通过PC远程观看视频图像,东方鹰眼平台考虑到接入的用户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设计了针对以上情况的策略,可与前端报警设备联动同时采用短信方式提醒用户。
3、完善的媒体调度服务
媒体调度服务器主要功能包括:
◎向UAS提交服务注册,并维持心跳连接
◎管理交换层设备(RTMDS、CSS、SMS、FTS)
◎响应媒体请求,调度交换层服务
◎配合各交换层设备进行集群
4、严密的权限配置功能
权限的配置是否得当充分体现出了平台系统成熟度,先进性。
◎可对设备权限细分到通道
◎可对用户进行完善的分级鉴权
5、实时媒体转发服务
实时媒体转发服务器的主要功能:
◎响应媒体调度服务的实时媒体调度请求
◎实时媒体流转发
◎转发状态统计信息上报
6、支持无线接入
支持前端无线接入,采用中国电信3G(EVDO)无线接入网络,通过无线编码设备,在平台进行浏览。
平台支持远程启动EVDO拨号及关闭。
应用特色
1.性能稳定可靠,无需专人管理
“东方鹰眼”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是基于嵌入式技术,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代码是固化在FLASH中的,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使网络监控系统大大地减少了因机器死机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稳定性、可靠性大大提高,无需专人管理,非常适合于无人值守的环境。
2.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东方鹰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极大地简化了监控系统中可能涉及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它完全取代了模拟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矩阵、切换器、画面分割器、字符叠加器等不仅减少了调试设备的施工周期,同时减少设备的使用,可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日后维护设备的难度。使用时只需输入IE地址就可以观看图像。
3.图像清晰而且占用带宽低
由于网络视频产品芯片采用国际最新的H.264压缩方式进行图像压缩,能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来压缩和传送资料。服务器还能根据带宽大小自动调节码流。因此不会过多地增加网络负担。
4.可组成非常庞大的监控网络
“东方鹰眼”网络视频系统在组网方式上与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有极大的不同,由于前端设备输出已完成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并压缩,采用统一的协议在网络上传输,因此它支持跨网关、跨路由器的远程视频传输。比如,用户可以将在北京分厂,上海分厂,南京分厂的画面集中在一个电脑画面上。
5.远程系统维护和系统管理
“东方鹰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提供软件访问和远程WEB 访问功能。管理员通过软件远程管理系统设备,不必到达设备现场,提高的设备维护效率。同时,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修改:远程增加、删除、监控地点、用户的控制权限、录像时间和报警等信息。
中小企业各分管部门作为被监控区域,安装视频服务器之后,可为不同管理者提供不同的远程监视权限。观看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只要使用PC机或笔记本电脑通过调制解调器或宽带接入方式接入Internet国际互联网,就可以即时观看各部门重要生产区域的实时图像信息,以便掌握各分管区域的详细情况,因此不必再因为不能及时了解各个前端的运行情况而无谓的担忧,可以大大的减少因管理分店而耗费大量精力。利用本系统您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每一地点的状况,即使您出差在外,依旧可以通过PC机、笔记本电脑或手机远程接收现场的图像,所以大大提高了您的管理水平,而且在行业管理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ww.cnool.net
【视频会议系统方案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光纤视频会议方案06-12
远程视频会议综合解决方案05-29
视频监控门禁系统解决方案07-10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与解决方案11-24
会议管理系统技术方案10-19
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视频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2-10
视频监控方案07-17
银行金融视频监控方案06-13
公司视频监控维护方案07-21
隧道无线视频监控方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