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初一地理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么学好初一地理(精选9篇)

怎么学好初一地理 篇1

在每天的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地听老师讲课。因为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如果你没有认真听,即使课后你去补习多少都是徒劳的,所以说课堂要认真听,还有要认真记好课堂笔记,课后要复习。

课后要多做题,最好是全部做完,再来校对答案,这样效率高(千万不要抄答案),遇到不懂的题或知识点要在课堂上及时发问老师,课后请教同学。不要不懂装懂。

周末可以把一周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每天的早晨可以起来背诵,但地理最重要的不是背诵而是理解。还有一定要学会看地形图。每次考完试要归纳错的题(最好有一本错题本,期末可以复习),再总结一下生疏的部分,然后记住。下次就不会再错了。

初一学生怎么学好数学 篇2

1.首先要会学习,好的学习方法是努力抓好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总结、考试。课前预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讲,带着问题听讲,高质量的听课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课后复习总结是学习过程的升华,认真完成作业时它的重要体现,不要忽视每一天的作业,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落实好前面的学习任务,加之以一颗平常心、自信心对待考试,才可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积极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初一课程设置较小学要多出很多,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更要主动适应学习习惯的改变,要及时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将今天的问题过夜!否则后患无穷,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和回顾其实施情况。

3.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你的身边一定有一些学习较轻松,成绩又好的同学,多向他们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做的一项具体的工作时,准备一个“好题本”,随时收录一些解题的好方法,以及自己曾做错的习题改正。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学习会有飞速的提高,你的解题思路也被有效的打开了,更可贵的事,到中考前,你可以拿出来有针对性的复习,对你来说,只有“它”才是最有针对性的!这样岂不是事半而功倍。

初一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

1.初一数学是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的。难度适中,广度有所加大。它与小学数学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初一数学的概念明显增多。小学对于一些概念只要求读懂就可以了,初一的数学概念要求牢牢掌握,要有一种敢于较真的精神,抓住本质细抠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运用概念,它贯穿中学数学学习的始终。

2.小学数学的计算相对简单,中学数学的计算相对繁杂。要尽量培养准确而迅速的计算习惯。这首先需要对前面概念和定义较好的理解和熟练,其次还需要专心和细致,严格要求自己不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不要为考试低分找客观原因,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习惯。

3.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自己攻克难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小学学习过奥数,中学的学习中也会遇到难题,要发扬一种钉子精神,对习题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要知难而上,勇于探索。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 (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八年级、九年级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 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高二怎么学好地理 篇3

每个省在高考之前都会公布考试大纲,如果对学习内容感觉没有头绪,可以查阅往年的考试大纲。大纲中列举出了所有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建立学科知识网络。

2、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

高中地理依托地形地貌,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块,讲述了自然的演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按照这个脉络,不断地将自己所学加到框架中去,就可以对地理认识更加深刻。

3、勤学苦练

所有科目离不开练习,地理也一样。由于地理知识点较为碎细,因此需要大量练习来巩固记忆。这里推荐同学们购买一本同步练习册作为随堂练习,同时购买一本高考复习题册将平时的知识点直接对照到高考上,做到温故知新。

4、记图

地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在于各种图例。要想学透高中地理,需要挑选有代表性的图例记住。如讲到气候分布规律时,应当将全球气候分布图与风带图记住且能对应起来,当建立起二者关系后知识就更加容易理解。

5、做笔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做笔记与否取决于个人。高中地理学习可根据自己情况另备笔记本或记在书上,划住重点并且将自己的理解标注在旁边,以备日后复习所用。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

1.地理位置特征

(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

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

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陆上)或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交通线、河湖、地形区、山脉等。

2.地形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①平均海拔高低;②地势倾斜方向;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地形类型的种类(单一或多样);②主要的地形类型;③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

(3)区域典型(特殊)地貌:①典型的流水地貌(如喀斯特地貌);②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特征。

3.天气变化特征

说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和气压等的变化,包括阴晴状况、冷暖(即气温高低)、气压状况、风力和风向等。

【答题指导】在答气候特征的描述时注意以下三点:规范用词;气温和降水一般组合归纳,如高温多雨;突出地区特色,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

4.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

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5.河流水文特征

特征具体内容影响因素“两量”

①径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断流等)

②含沙量(大小及变化等)受植被状况、地形陡缓(以侵蚀还是沉积为主)等影响“两水”①水位(高低、变化)与补给类型密切相关②水能(蕴藏量的大小)受流量和落差影响

“两期”

①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

②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凌汛时间等)与气候类型及河流补给类型相关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1、选择题善用排除法。选择题答题有技巧,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有的试题要求你以果推因,有的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反方向去思考问题,比如让你选择正确答案,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显错误的,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

2、审题清楚,获得有效信息,表达专业,不要泛泛而谈。

3、充分利用试题中的背景材料。分辨选择题的干扰项,有些选项叙述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不相关。

高考地理冲刺复习重点

等高线地形图问题

1.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的理由: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

答:原因: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相对平坦,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等。如果一定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

3.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4.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5.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地形、地势问题

1.描述地形特征的一般模式:

(1)地形类型:以什么地形(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最多写两种】;

(2)地势特征:哪边高哪边低?或哪边向哪边倾斜?

(3)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大小:海拔用定量描述,地势起伏用相对高度大小;

(4)地形分布:在什么方位有什么地形类型。

2.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主要体现在农业上:平原以种植业为主;高原以畜牧业为主;山地以林业为主;低山丘陵以林果业为主;盆地内部和平原一样,周围和山地一样。

平原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高原、山地、丘陵因地形不平坦,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商业不发达。

工业要看当地的资源、交通、市场……,相对受地形影响较农业小。

3.如何描述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

(1)纬度位置:观察是否有重要纬线穿过。通过重要纬线判断所处的五带。

(2)海陆位置:周围的海(或洋)及相应的方位。周围的国家(或地区)及相应的方位。

自然灾害问题

1.自然灾害分类:

主要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1)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泥石流、山体崩塌、山体滑坡)。

(2)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

(3)生物灾害:主要有虫灾、鼠灾和农作物病害。

2.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

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减灾意识。

对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应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加以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A、黄土特性: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B、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C、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治理措施: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档土坝等工程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2.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洪涝灾害发生原因:

自然原因:

A、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势低平;

B、河流流域面积广,汇水面积大,尤其是夏季风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量剧增。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严重,水面上升,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

(2)洪涝灾害防治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弯曲段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区。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A、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盛。

B、地面多沙质沉积物,风沙剱害严重。

C、地表径流少,河流欠发育。

D、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E、气候异常。

人为原因(荒漠化的主导因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初一学生应该怎么学好语文 篇4

1、重点掌握短语、单句、复句这三方面知识:

(1)短语:五种基本结构,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

(2)单句: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复句:七种基础类型,并列、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条件。

2、很多学生以为初中不考语文语法知识,又不是英语语法。但是近年的中考语文题还是或多或少得涉及到语法知识。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阅读题,用语法知识来分析是很管用的。

3、初中阶段的语法重点:

(1)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2)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

“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

“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

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

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

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

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

怎么能够有效的学好高中地理 篇5

地理是众多文科学生的心头伤,如何学好地理,并在考试中争取到最大的分值?我认为,课前预习与课堂笔记是制胜法宝。

一本充实的笔记有时甚至可以胜过十本习题。我的建议是,准备一本笔记本,在老师上课前一个晚上将知识网络构建抄到笔记本上,边抄边记忆。结合课本,在自己认为是重难点的地方画记号,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听记,同时将老师所补充的内容补充到笔记本上。课后,可以将你认为有用的图表剪贴到你的笔记本上。当然,在你遇到你不清楚的概念时,你也要进行补充和解释。

这是一项积累的工作,量变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质变。而你的成绩,也将会突飞猛进。

2. 抓住重点,各个击破

很多同学都会这样做:搬来各种各样的教辅书猛做习题。在我看来,地理学科的学习不能一味扎入题海,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意思就是,在你相对薄弱的环节,你可以采取一定的题海战术,做出“手感”来。当然,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做完题目,对完答案,错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找老师询问,参考答案有时只能“参考”,不一定完全正确。同时,答题的思路,专业术语的积累,答题的模式,也是要在你做题中留意并积累的(比如,在答有关地形特征分析题时,不外乎四个得分点:地形种类,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分布特点)。在掌握了一定技巧之后,再复杂的题目你也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了。

适当的做一些高考真题对解题能力的提高也是会有帮助的。习题是对知识最有效的测试与提高的法宝,但也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扎实地提高你的实力。

3. 联系记忆,图文结合

在对自然地理的考察中,大气环流,洋流,气候分布可谓是三大名角。他们往往扮演着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纽带与桥梁的角色。出题范围广,分值高。

高一地理复习:学好地理 篇6

1.初中地理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错,那么你学高中地理一般也不会差了。因为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方法在学高中地理时同样用得上,它会助你一臂之力,使你学起来轻松自如。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3.死记硬背再也行不通了

如果说在初中死记硬背还可以的话,但是在高中这是万万行不通的。一是高中课程从内容上讲比初中多了许多,背是背不过的。二是现在无论哪一科在高考中命题都以能力立意为主,死记住的知识不会应用是没用的。对记忆来讲,一是要理解,二是记知识框架,三是靠积累。当然死记硬背也比不背强,记忆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地理更需要记忆。

4.题海是苦海,但绝不是死海

在学习时,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背过了也理解了,但一做题还是不会。这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问题。要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主要靠做题来实现。做适量的题目甚至大量的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做题须注意归纳总结,做有针对性的专题性题目更好一些。

5.用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

地理是不同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它有自己的方法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寻找其不同,并用在学习中。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往往把地理事物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说话,另一特点它就是往往借地理图表来说话。大家应该努力提高识读地理图表的能力。

6.不懂就问是个很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7.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的现象。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加深你对地理概念以及原理的理解。我们大家要经常性的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来解释我们河口的、东营的、山东的事情以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做一个有心人──多读报、多看新闻,其次还要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高一地理复习方法:最实用的方法

建议:

第一:看地图。要大致了解世界各国的位置。

第二:把地理书看一遍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掌握知识点,该记的要记。

第三:高中的地理重在理解。像气压、大气流动等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运用。而高分题往往就是这类题。

初一学生如何学好英语 篇7

常有同学问:学英语有什么诀窍?说老实话,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其实并没有什么妙招或者捷径。全在同学们的兴趣与勤奋,同时也要要把握好英语学习的方法。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英语老师,我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有的同学说:“我天生就对英语没兴趣。”此言差矣。须知,有些兴趣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的。为什么不试着通过你感兴趣的东西去靠拢你无兴趣的英语学习呢?开始时多参加一些英语方面的活动,比如,唱英文歌、做英语游戏、读英语幽默短文、练习口头对话等。时间长了,懂得多了,就有了兴趣,当然,学习起来就有了强烈的动力。

二、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1、要勤学苦练。外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外语是学到熟练地使用这个工具的本领。掌握工具的主要途径是练。学外语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练功夫的过程。语言知识应该了解,但不下苦功在听、说、读、写上练习,仅靠死记硬背一些孤立的单词、一些语法条条,是很难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就像学游泳、学钢琴一样,对其理论掌握再好,不通过反复训练是永远也学不会的。著名英语大师许国璋先生曾经说过:“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2、要把学英语当作一个体力活,要尽可能多地去接触英语材料,不管是听的、读的、写的和说的,接触的多了,实践的多了,英语水平自然也会不断提高。

3、学英语要有积极的态度。如果你认为英语是个负担,它就是个负担!如果你认为英语有趣又刺激,你就会更经常地练习,进步得更快!

4.要持之以恒。学习英语既然是练功夫的过程,就并不是那么轻松。要不怕困难,坚持学习。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日积月累,付出长期的努力。

三、要尽早突破词汇关

在所教的孩子中,大凡英语差的孩子基本都是词汇量不够,要么背不住单词,要么不喜欢背单词。孩子们老抱怨说单词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背了又忘。

学好初中地理方法 篇8

地理 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地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就有: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º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º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读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例: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南极大陆一块特殊的大陆,这里的地理环境特征与众不同,烈风、暴雪、严寒是南极大陆最显着的气候特征,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冰川,动植物种类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还有美丽的极光……等等。而形成这些地域特征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以南的高纬度地区,其他诸多的地理特征都与这一要素紧密相联。纬度高 风库 冰雪高原 极昼极夜现象 低 温 多大陆冰川 动植物稀少 寒极。 3.学会梳理知识 ①教材对于同类知识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气候特征 气温 降水 年温差 年平均气温 降水时空分布 气温的分布 年降水量温 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气温又包括着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和气温的分布等内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时空分布所组成。除了这一点外,我们还可以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 ②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国、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例: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诸多的差异便一目了然。粮食 作物油料 作物糖料 作物主要 水果主要 能源主要金属矿产人们 主食传统 交通 工具运动 项目 北方地区小麦花生甜菜苹果 梨煤、石油铁面食马车滑冰 滑雪 南方地区水稻油菜甘蔗柑橘香蕉水力有色金属大米船游泳 赛龙舟

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着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三、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来说,影响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区位因素),这一点从教材内容先后顺序中就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对每个区域的论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该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哪个半球?什么纬度?海陆位置如何?有哪些邻国?等等。所以思考问题时应抓住该地的地理位置,以此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关于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最具有代表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西北地区具有许多独特的地理特征。如沙漠广泛分布,人烟稀少,地表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和内陆湖,动植物具有明显的耐旱特征,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发达……等,这些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这里的大陆性气候显着,降水稀少,而造成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根本原因又是这里”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当然,”地形闭塞“也对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地理方位记忆歌

上北下南左为西,右东两手来区分;

北东西南出新闻,四方符号NEWS论。

(即: 北纬-N;东经-E;西经-W;南纬-S。)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

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

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

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

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

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美地狭七国名称

(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萨、洪、尼、哥、巴拿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6.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7.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

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

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

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

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

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8.西亚、北非地理位置

亚欧非洲紧相连,滨临四海一湖间。

丝绸之路连东西,海陆空运很方便。

紧邻油区波斯湾,里海海峡西北端。

南北运河苏伊士,三洲两洋航程短。

9.拉美气侯特征

“拉美”大部居低纬,热带气候主地位。

充足热量降水丰,“暖湿”二字表入微。

“安山”两侧显差异,季节相反赤南北。

10.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赤道以南澳利亚,地广人稀国发达。

中部平原水自流,动物古老不可怕。

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11.牛郎、织女星所在星座

织女弹琴,牛郎猎鹰。

12.八大行星

水浸(金)地球,火烧木星成土,天海王都叫苦。

13.世界著名商品粮出口国

美加法澳阿,饿了就去拉。

14.小麦的分布

小麦分布各大洲,耐寒耐旱耐盐碱。

我国东北和华北,美加中部大平原。

西伯利亚乌克兰,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美草原潘帕斯,欧洲西部广平原。

种植面积最广大,产量位居粮食先。

15.水稻的分布

水稻作物单产高,喜热喜湿喜水生。

亚洲分布占大半,中国南方最集中。

16.世界玉米的分布

玉米高产成本低,生长季长温暖期。

地区分布较广泛,遍及亚欧美与非。

17.月相规律

上上西西右见晚,下下东东清早天。

自西向东四相时,上盈下亏月长圆。

18.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19.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古不古?三十八亿年前起太古。

二十五亿年前到元古,五亿七千年进寒武(古生代)。

二亿五中生代,七千万年新生来。

20.世界中低纬洋流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各有环流;

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1.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金属

吾(钨)弟(锑)吸毒(稀土)心(锌)太(钛)烦(钒),首位金属记心间。

22.原始农业型

赤道雨林耕地少,北极地区生存艰。

刀耕火种是手段,兽皮遮身食生餐。

23.企业化种植园

热带作物种植园,集约经营产品专。

集中拉非与南洋,产品外销技术先。

24.南亚地理气候

南亚次大陆,地形分三部:北部为山地,三国居内陆;南德干高原,土肥矿产富;

中间农业区,平原连成弧。三条大河流,冲积平原出;印河便灌溉,恒布下游汇①。

气候热季风,降水有偏护。

①恒,恒河。布,布拉马普特拉河;本河源于中国境内,在中国称雅鲁藏布江。

25.印度

南亚最大国,首都马德里;

人口世居二,耕地亚洲一;

麻茶世界首,棉蔗属经济;

孟加两大港①,棉麻工业地。

①孟,孟买。加,加尔各答。

印度主要作物--水稻小麦棉花茶,还有花生甘蔗和黄麻。

26.世界地理之最

1.最大的高原——南极高原(1280万平方千米)

2.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

3.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千米)

4.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337万平方千米)

5.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8万平方千米)

6.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777万平方千米)

7.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8.最大的洋——太平洋(17868万平方千米)

9.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平方千米)

10.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1.1万平方千米)

11.最浅的海——亚速海(平均8米)

12.盐度最高的海——红海(4.1℅)

13.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低于1℅)

14.最年轻、水温最高的海——红海(4000万年,27℃)

15.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1400多个)

16、最大的陆间海——加勒比海(275万平方千米)

17.最重要的洲际海峡——马六甲海峡

18.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217万平方千米)

19.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千米)

学好初中地理的方法 篇9

1.读书要讲求科学性、艺术性。

学生应根据地理学习目标,结合自己定的短期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读书自学。读书时切忌走马观花,最好边读边标注。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应教会学生一种预习模式:是什么?(明确要读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带着问题看书)――有什么?(寻求完美答案)――为什么?(探究问题的前因后果)学生经常这样自问自答,对培养探究性学习习惯也很有帮助。

2.读书时最好左图右书、图文对照。

教师应将书本上的文字内容归纳成题逐一落实到图上,使学生逐渐掌握以图为媒介的学习方法,养成随时运用地图的能力和习惯。做好图文互换、知识定图,是成功预习的策略。

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地理能力的发挥主要是在课堂上,地理知识的获得和巩固也是在课堂上,可以说,课堂是教师发挥教学水平的主阵地,更是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知的天地,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听课讲求技巧性和实效性。

1.“读”。

是指教师安排指导,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读图,较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图像中的重要界线、范围与注记等,使学生读图的目的明确,勾画、标注文图的方法得当,逐步养成读书、读图的良好而规范的习惯,掌握读书、读图和自学的基本方法。

2.“动”。

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地恰当安排,有机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让学生“动”起来。“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是学得生动活泼,而不在于形式上的站起、坐下、齐声答问次数的多少。

3.“练”。

是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练习要讲求准确性和创造性,首先落实基础题。在做题时,一般按照以下的思维训练:(1)审题。即明确要求,抓住核心,找出关键字眼;(2)剖析题意,回忆知识点,联想地理图;(3)突破难点、关键,形成思路,明确解题方案,完成答案;(4)对题目进行引申和变换,从而开阔思路,探索规律。设计题目切忌一看就会,似曾相识,教师应精心设计、安排“练”的材料、“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评”。

是指学生或教师对学生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的评析、评价、评讲。教师应抓住一切学生练习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评讲或由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评析,以便及时弥补知识缺陷,使学生牢固掌握那些易混易错的重难点知识及规范化的答案,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研究地理问题

“让学生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体现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源于生活,对生活有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研究课题;通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或通过调查访问、实地等手段,获取大量资料;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规律原理、地理观点不断进行分析论证,从中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观点。地理学科因为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很适宜开展研究性学习。

四、指导学生科学记忆法,提高理解能力

地理概念和用语(术语)等分不清是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1.编制记忆口诀法。

如讲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用“青川甘宁内蒙古,闪进(陕晋)豫鲁”,而讲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用“青藏穿(川)滇鱼(渝),扼(鄂)湘赣,挽(皖)苏沪”,学生容易记住,并且长时不忘。

2.归纳记忆法。

即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进行归纳。例如:我国地理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和淮河,它是我国一月0摄氏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等等,这样对提高记忆十分有益。

3.利用绘图、形象记忆法。

如讲新疆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就可以先画个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中画上三条山脉和两个盆地,并注上名称,不要求学生画得多好,主要是直观形象,便于记忆即可。

4.图表记忆法。

即把地理教材内容取其精华、提纲挈领地制成图表,或比较、或归纳、或解析,有助于学习和掌握记忆。如讲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就可设计图表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在大脑中有条不紊地存储地理知识,在需要时畅通无阻地提取。

5.对比记忆法。

即将相似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放在一起对比记忆。如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两座城市的名称、位置容易混淆,如把两城市简单记忆为“飞机(矶)失事落在山(杉)下了”,对比起来记忆觉得轻松有趣。

6.想象记忆法。

有些地理名称很长,可根据文字适当展开想象,变成有趣的句子,从而达到识记目的。如记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矿”时,想象成“一位煤矿工人去拉煤,一蹲裤子扒丝了”,这样很容易就记住了。

上一篇:2024年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方案下一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