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精选11篇)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篇1

王老二是漯河市沙北的一个普通市民,一家五口人,父母年老多病,12岁的孩子正在上学,全家收入仅靠他一人打零工,生活十分困难。市城建监察女子大队了解到王老二有修理自行车的手艺后,在交通北路帮其成立了一处便民服务修车店,既缓解了他一家的困难,又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便利。这些人性化的做法,是漯河市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一个生动写照。

单元网格化与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管理历来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城市则成为不了城市;而同时,如果如果一味强调严管,则会触及小商小贩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关于城管粗暴执法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城管执法难也成了“难”字号的一大社会问题。去年8月份以来,为深入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漯河市建委借鉴企业化管理理念,在市城建监察支队、市环卫管理处、市市政管理处实施了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该市构建市区两级组织实施网格平台,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督导检查、考评奖惩等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实施方案、考核奖惩办法等文件,细化精细管理标准,明确部门职能。建立领导分包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责任。

创立单元网格化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市政、环卫、城管三个网格化管理单位以城市街道为基础、以行政辖区为界限,按照“管理区域点面结合、边界明确、工作量均衡、网格化便于协调”的原则,分别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管理单元和部件,每个网格由一定数量的人员具体分包,负责管理区域内部门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同时,组建机动管理队伍,协调配合各网格责任人解决辖区内的重大问题,并独立解决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落实网格“四定”责任制和管理标准。该委对管理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网格化管理主体与单位签定管理责任书。细化、明确网格化管理标准,下发到网格化管理主体,要求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熟记于心。规范执法行为,统一执法依据、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收费标准,践行“刚性管理、柔性执法”和谐城管理念。全面实行以步行为主、车巡为辅的巡查制,实施与群众的近距离亲密接触,及时发现管理问题。管理流程优化再造

该市建立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问题处置、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一系列管理流程,严格程序运转,实施细节管理。强化“12319”城建服务热线和各有关部门热线功能,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加快管理流程运转效率。借用“12345”市长服务热线优势,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指挥平台,统一发放指令,统一督导催办,统一处理反馈。市政管理处还成立了“三人机动组”,由监察大队四大队两个副大队长和一名老队员组成,三人机动组不隶属于辖区内任何一个网格,但是他们的工作却联系到辖区内每一个网格。每个网格内有固定队员的监督,这是网格化工作的“点”;机动队员随时待命,负责处理一些突发、紧急的情况,这是应急处理工作中拉出的“线”;而整个辖区网格在机动人员的拉动下,有效形成了管理工作的“面”,“点线面”相结合,不仅解决了网格空间大、执法力量紧张、监督力度不够全面的问题,维护了辖区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更能及时有效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和辖区商户。

漯河市制定出台《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主体督查考评暂行办法》,对网格化管理主体实施百分制综合考评。建立两级督查考评网络,综合考评每月一次,其中,市建委城管办每月统一考评一次,占50分;有关单位负责日常考评,占50分。另外,设立加分和扣分因素,结果纳入总分。督查考评一月一通报并兑现奖惩,对每季度督查考评第一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年终综合督查考评第一的责任单位,授予城市网格化管理先进单位称号,通报表彰,现金奖励;对每季度综合督查考评排名最后一名的责任单位,通报批评,单位分管领导向市建委写出书面检查,并给予单位相应处罚。

探索实施刚性管理、柔性执法

市政、环卫、城管三家单位在实施网格化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要求队员执法严格按规定执行。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要求“刚”中有“柔”,“柔”中含“情”。女子大队针对临时摊主“打游击”的特点,采取堵疏结合的方法,先后在辖区设置了6个临时摊群,把游击摊点集中起来管理;强化人性化的“三牌管理”:对初次违章者发蓝牌,以示告知;对规定时间内未整改者发黄牌,以示警告;对三次拒不整改者发红牌,按照规定给予严肃处理。为方便商户经营,还印发了“商户经营须知”和“温馨提示卡”,并定期召开商户代表座谈会,及时查找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所需所盼,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困难商户进行重点帮扶。市政管理处在每个网格内男女搭配,但不是简单的配对执法,而是突出刚柔兼备这一管理模式。在执法中,男队员主要负责违章现象的整改、政策法规文件的送达、讲解等理性方面的阐述,女队员则侧重于对执法中人性化、人情化的兼顾,耐心的讲解,贴心的劝告,增加对管理队形的亲和力,缓解管理者与受管对象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兼顾了执法的原则性和人情味,使刚性管理与柔性执法并重。一次,纠章执法中,因为误会,商户与执法队员起了冲突,当时在场的商户与群众情绪激动。但是,执法队员不慌不忙,一方面男队员耐心地给商户讲解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其违章行为及处理办法,女队员则不停地用温和的话语,耐心劝解周围的商户及群众,平复商户激动的情绪,调整对立紧张的气氛。在执法队员的耐心讲解和劝说下,纠章执法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管理效果显现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以其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责任不清、标准不细、态度不佳、落实不力等诸多问题。该委实施这一管理模式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科学谋划、精心准备、严格实施,产生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实现了吃“大锅饭”向“承包制”的转变。过去城市管理是“生产队”、“大集体”式的管理,责任不明确、不具体,队员出工不出力,出了问题不容易追究责任。通过落实“四定”责任制,任务落实到人,调动了具体管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了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过去是“出事才去管”,发现问题被动,处理问题时效性差。现在实施徒步巡查,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时效,消除了管理隐患。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第一个月内共主动发现和处理各类违章3241起,同比增加52%。第二、三月共查处各类违章1267起,同比减少了213%。

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广大管理人员对照精细化管理标准,对分管区域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一一自查,很多管理者甚至将管理内容由100多项细化到200多项,自加压力,严格要求。网格化管理实施以来,精细化管理标准得到了较好落实,真正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规范化。仅市政管理处第一个月内就处理各类违章1500余起,较去年同期增加500多起;清理窨井1047座,较去年同期增加364座;治理建筑工地占道堆放等其他问题321起,较去年同期增加120多起。

实现了由简单管理向人性管理的转变。由于责任落实到人,迫使管理人员转变过去简单的执法形式,变“堵”为疏,变“强制”为“教育”。管理人员准确掌握管理问题时段,提前上岗到位,教育、提醒、劝导经营商户退路进店、规范经营,管理双方形成了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黄山路南段沿街有一排饮食商户,占道经营屡整不治。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沙北女子大队一大早就上岗,耐心做商户的思想工作,并帮助其搬桌子、凳子,赢得了商户的理解,一举改变了该区域混乱的管理现状。

实现了城管旧秩序向新秩序的转变。“12319”城建服务热线共投诉157次,同比下降76%;问卷调查群众满意率上升41个百分点。其中,前一个月城建监察管辖区域同比延伸增加29%,查处占道经营、流动经营等违章现象827起,同比增加了84%;门头招牌规范率同比增加18%,小广告清理及时率同比增加65%。环卫部门共查处各类违章16起,果皮箱维护率达到99.9%。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篇2

一、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相关概念

“大数据”的经典定义是可以归纳为4个V:海量的数据规模 (volume) 、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 (velocity) 、多样的数据类型 (variety) 和巨大的数据价值 (value) 。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的衡量指标由大数据来体现, 大数据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A市a街道办事处网格化管理项目的现状

基于“大数据”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的新课题, 湖南省A市a街道办事处有幸作为实验单位, 于2013年6月筹划启动了“建设网网格化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项目目。通过1个月时间进行初期调研学习习准备工作, 同年7月开始拟定试点制制度建设与框架搭建, 8月至2014年1月月完成第一批数据采集工作。2014年22月至今网格化管理项目已趋于常规推推行运转, 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特色:

(一)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根据街道的实际情况, 基于地理分分布特点, 以现有社区为基础, 按照规规模适度、片区完整的原则, 将街道划划分为19个网格, 同时给每个网格配配备一个移动终端, 让网格人员在走访访时能及时记录, 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由以往“多人共同管理一一大片区域”向“个人负责一个单元网网格”转变。

(二) 建立“1+3+X”人员配备模式

搭建街道、社区、网格多级联动的的事件处置平台, 按照“格中有人、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理与服务模式, 建立“1+3+X”人员员配备模式, 其中“1”代表单元网格格。“3”代表网格指导员、网格管理理员、网格工作员三种基本力量。网网格指导员, 负责督促、指导、协调网格管理工作;网格管理员, 定期进行网格巡查, 对网格工作员采集、排查信息进行核实确认, 对网格排查出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及突发特殊情况及时进行处置;网格工作员, 负责居民动态信息收集和上报, 社情民意调查、政策宣传、矛盾纠纷排查, 全面准确登记网格内的基本数据。“X”代表志愿者队伍、居民协会组织、驻街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社会力量, 形成大调解大联动格局。目前, 系统记录已上户4368户, 11168次。

(三) 完备数据, 资源共享

目前a街道办事处已完成网格平台的基础部分工作, 全街网格信息平台内收录887栋楼栋, 5409户居民, 6336套房屋, 15537人, 基层党组织11个。受理网格事件1679条, 已办结1484条。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 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 为城市和社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网格工作人员的走访和巡查, 收集全街各网格内共有商铺门店154家, 企业单位52家, 逐步完善全街社情、社貌, 掌握辖区社会、经济等动向, 各部门以此为基础加强数据共享交换扩展, 开展各部门、各专项应用。具体任务即模块如表1所述。如食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劳动监察等。

(四) 搭建平台, 服务点“赞”

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集居民公务公开、社区自治、政务信息发布与推送、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党员服务、交流互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民生服务信息平台。依托这样一个完备的信息平台, 将人、地、物、情、事等基本要素都集中在每个网格中, 有效的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由街道-社区的“线状、粗放式管理”向“网状、精细化管理”转变。特别针对区域内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 提供养老、医疗、低保、就业帮扶等方便的服务, 使服务有重点, 工作有方向。同时, 根据网格化管理平台数据的分析及实际业务范围, 街道提出了全程业务代办的理念, 确定了法律援助, 政策申请, 证件办理等31项业务, 以其也实现了四个转变:即由工作人员坐等服务转变为网格工作员主动服务;由群众来访转变为网格工作员走访;由责任不清转变为专人负责;由办理期限不明转变为限时完结, 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截至到目前, 已受理代办业务1204件, 完成1092件。

四、A市a街道办事处网格化管理项目迈进智慧城市的设想

根据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 a街道办事处已初步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要求, 但如何把智慧城市实际应用到城市管理和居民服务上, 湖南省A市a街道办事处在加大城市硬件投入、平台硬件投入的同时, 仍有很多的工作来脚踏实地的实施。

(一) 实现与省、市职能单位的信息对接, 形成“智慧网”

目前, 网格平台数据的来源仍停留在由网格工作员走访采集获取, 数据来源单一, 可靠性不高, 更新速度不快, 数据完整性不强, 犹如街道范畴内的信息孤岛。通过与公安、房管、计生、社保、民政、教育、工商等部门的联合, 真正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用, 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为后期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形成网格化监督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二) 实现专题化、模型化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提供决策智囊

目前, 数据的运用层次仅停留在应对街道层级的需求, 受街道各部门的专业性权威性限制, 对所采集的数据无法有效准确的进行大数据判决, 不能对后期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最终影响了对有价值数据的使用效果, 无法达到网格化管理和智慧城市的设计初衷。建议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对采集到的数据建立模型、正确分析, 从而为政府现实决策提供依据, 也为后期的“智慧城市”提供方向。如图2所示。

(三) 实现全员共建共享, 实现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和网格化管理并不是政府的单一行为, 一个封闭的思想环境和舆情环境不能有效的推动城市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因此, 加大信息来源, 拓展信息渠道, 学习优秀城市建设经验, 倾听专家的指导, 吸取群众的意见, 了解居民的动向, 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 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必备条件。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技术迅猛发展,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也成为一种风向标。本文将以湖南省A市a街道办事处通过“建设网格化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项目为例, 浅析基于“大数据”建设“智慧城市”。希望为老工业的中小城市建设中的网格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邬贺铨:关于物联网发展的思考.《物联网技术》, 2012, 第5期:17-18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篇3

城区地处首都中心地带,面积41.84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91.9万。早在2004年,东城区首创了轰动一时的万米单元网格的城市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将“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形成了最直观的工作成果,即“网格化”的工作模式。六年后,东城区被确定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又创新提出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目标,进一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方法融合兼用,将社会群众的力量与专业组织的力量协调整合,力争建立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

“网格化”下的城市管理

所谓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该模式构建了一个适应新体制、新方法和新机制的集成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是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东城区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把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与此同时,东城区对原有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控中心、评价中心(即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建立指挥、调度、协调中心(即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成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东城区又对工作程序进行科学优化和重新设计,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人员和岗位结构,以较低的投入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紧接着,东城区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作为政府考核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东城区还在网格化城市模式中整合数字城市技术应用,以信息流调控人流、物流,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人性化、法制化和透明化。

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下,较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政府失灵”问题,六年多来共立案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707247件,结案700740件,结案率为99.08%;平均每月处置问题12000件。

无疑,这对促进社会和谐起到良好作用。截至2011年6月30日,监督中心已接受社会公众电话举报问题14330件,立案5543件,已经结案5304件,结案率为95.69%。

还值得一提的是,东城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编制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六个国家行业标准,并由建设部批准颁布在全国51个城市进行试点。目前,包括四个直辖市、大部分的省会城市等近百个城市都全面引进并实施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网格化”下的服务创新

2010年,东城区被确定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随即,区委、区政府成立由书记、区长任组长的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导思路,遵循标准化、集约化、协同化、服务化、可视化五大指导原则,研发设计了支撑新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系统。

一种新型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东城区通过建立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承载了东城区新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管理、三级平台”的管理模式(区级综合指挥中心、街道分中心、社区工作站三级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用户基于平台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在“四级管理、三级平台”体系下,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三条主线开展。网格化社会管理主要包括网格化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日常化更新、社会事件管理、社情民意了解分析等。网格化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商业便民服务、社区为老服务、就业服务、居民办事服务等。网格化社会参与主要是通过居民议事大厅、民情博客、互动微博等技术手段,建立政府和社会公众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渠道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实现社会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

一套社会服务管理网格的划分方法。在城管网格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管理特性,东城区将全区17个街道205个社区,划分了589个社会管理网格,创新设计了静态码+动态码的编码规范。建立起相互关联的7大类、32小类、170项信息,2043项指标项的基础数据库群,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创新了精细化服务管理模式。

一个社会服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标准先行。东城区先后建立了基础数据标准、业务流程标准、事项办理标准,“三级平台、四级管理”工作规范,以及六步闭环事件处理规范,构建了社会服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为指导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工作、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提出六步闭环业务协同法。根据网格化社会事件管理特点,东城区将社会管理工作划分为5大类、71项中类、167项业务事项、188项事项流程。事件涉及5家牵头单位,29家相关委办局。为实现34个机构、188项事件流程的协同,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事件“发现上报—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评价考核—结单归档”的六步闭环业务协同法。利用信息技术,将工作流程数字化,依托信息系统,动态调度分配流程任务,跟踪流程执行情况,实现跨部门、多流程的业务高效协同。

建立社会服务管理数据云服务平台。东城区整理分析了全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境外人员、重点监控等基础数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数据关系,建成了相互关联的人、地、物、组织、房屋、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整合了全区基础数据。从总体上看,已初步建立起了支撑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数据云服务平台。

创建云-网-格相连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根据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业务模式,东城区构建了5大数据库群、6大技术平台的云中心总体框架,对全区人、地、事、物、情、组织、房屋等各类信息进行集中、集约管理。街道、社区、网格和职能部门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作为“云端”,接入云中心,基于云中心数据和服务,开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业务,形成云-网-格相连的信息支撑体系。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管辖网格内的社情民意,通过该体系,反映到社区、街道、区委、区政府。区、街道、社区实时监控各级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处置情况,极大地提高信息收集和问题处理效率。

多年的探索实践,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首先,覆盖全区的网格基础地理平台初步建成。东城区现已建成覆盖全区的2.5维地图服务体系,并完成同已有二维地图平台的有机集成,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建立了基础地理平台。

二是动态更新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建立。一个相互关联的人、地、物、组织、房屋、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整合了120多万条基础数据,其中常驻人口953,998条、流动人口220,444条,境外散居人口8,108条、地21,881条,物信息3,925条、组织信息31,469条。并且,实现了人-户信息的100%关联、人-房信息的80%关联。总体上看,初步建立起了支撑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同时,还完成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系统建设,为基础数据更新的日常化、业务化夯实了基础。

三是实时全面的网格民情采集体系全面建立,采集工作已常态化运行。基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全区589个网格助理员平均每天采集民情日志信息4000多条,社会事件600多条,平均每个网格每天采集民情日志约6条,社会事件约1.5条。民情日志和社会事件的快速采集,提高了各级部门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能力和处理时效。同时,通过手机和平板移动报送终端的试点应用,4个试点街道的23个试点用户实现了社会事件和民情日志报送的近实时化,进一步提升了信息采集的时效性。

四是高效规范的事件协同处理流程已经成型。在认真梳理了流动人口、矛盾调解、矫正帮教、综合执法、治安防控等五大类188项事件的流程后,创新提出了六步闭环事件处理流程体系,完成了基于工作流的闭环事件处理流程开发,通过数字工作流,固化了工作流程,实现了跨部门协同,为推动建立社会事件快速发现、协同处理、科学评价流程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初步构建数据云服务中心,云服务优势逐步显现。形成了问题接报-任务分配-问题处置-结果上报的响应机制,中心自系统V1.0版本上线以来,共接听来电890个,日均19.3个,反映问题共6大类,602个。中心针对各类情况,充分发挥了协调机制。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形成了中心数据资源的云管理和对各街道、委办局的云端资源服务模式。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延伸

近年来,东城区的重点信息化工程,如蓝天工程、社区卫生工程和社会救助工程等,不断拓展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范畴,在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果。

教育领域的“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

运用网格划分方法对东城区教育资源实施学区化管理,将全区划分为5个学区,把分散在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等资源在学区内进行整合,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了全区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实施蓝天工程,整合了包括博物馆、文体活动场所等在内的560多家资源单位、300多个活动场所、100多个课程资源基地,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联通聚集,全区中小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卡即可到这些场所开展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向社会教育实践延伸;建设青少年课外活动门户网站和多个数据库,建立了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课外活动、学校组织管理水平做出等级评定,适时对资源单位服务提出改进建议。这两项工程实施以后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双双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第18届年会一等奖,蓝天工程还被中央文明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卫生领域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助推

2006年,东城区将网格化管理思想和手段率先应用到卫生领域,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网格化管理方法,在全区建设4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1个全科医生工作室,实现均衡布局、精细管理;开展居民住房、人口和健康状况普查,摸清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成包括全科医生业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管理等10个应用系统。2008年又建立了远程视频诊疗系统,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形成了用药范围标准、服务标准等16个标准,确保了规范化运行。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运行四年多来,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正在积极向南片扩展延伸,力求尽早实现新东城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

民生领域的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

2006年底,基于网格化管理思想通过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促进救助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成了北京市首个区级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使16类2万余名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该体系主要特点是:全面梳理涉及16个部门、10个街道的79个救助项目,实现救助管理一体化;明确各救助项目主体、对象、程序等方面标准,实现救助行为规范化;对救助资源细化分类,确定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间的点对点匹配,实现资源配置智能化;明确了各项定性、定量评价指标,实现监督评价科学化。

努力做好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篇4

物业服务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服务好业主。要想服务好业主,就要做好网格化管理和做好精细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就是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考虑“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划分网格管理单元,探索建立物业服务“五大体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五大体系即: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服务系统,以高效顺畅为要求的组织指挥系统,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系统。

我们公司已经建立了各个物业服务区域的业主资料基础信息数据库,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要严格梳理业务流程,在与业主委员会配合的基础上,实现与业主的互动交流。

针对锦绣豪园的客观实际,我们可将园区划分为7个网格:锦竹路、锦花路区域为第一网格;兆民、兆安、兆康、兆祥、兆福、兆德区域为第二网格;兆文、兆宁、兆旺、兆裕区域为第三网格;勤兴大道旁的别墅区域为第四网格;锦波、锦涛、锦滨、龙望路别墅区域为第五网格;兴旺大道沿湖别墅区域为第六网格;龙首路湖边别墅区域为第七网格。

每个网格都明确专人负责,这样就明确了专管人员的工作责任,相对缩小了工作单位面积,扩大了精细化服务的密度。业主委员会也可相应地成立网格区域的业主小组,进行民主监督和自治自律,更大程度地激发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细化服务,是根据服务的无形、不可分、易变即不可存储等特性,运用有形化、技巧化、可分化、关系化、标准化、差异化、可调化、效率化等多种服务技能,对企业服务的目标、承诺、展示、现场、行为、语言、过程、结果等关键的服务要素进行控制,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精细化服务是物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和理念的创新,是一种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具体的实际行动,是能够带给客户的美好感受一种超值服务体验。最具魅力的服务是细节化服务,服务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业主需求中细节部分的关注。每个住户的需要都不完全一样,只有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才能够使得客户最终认同物业服务。如何为业主提供精细化服务,做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和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这些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创新。

我们日常服务中所做的工作,如:物业维修、秩序维护、绿化养护、环境保洁等都应该是规范化服务,每个业主都能接受到这种服务。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每个业主都希望能获得与众不同的“优待”,因此我们在做服务时还应考虑不同业主的一些差异性。

差异性服务就是满足不同业主的不同需求,让业主从服务的每个细节体会到物业公司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例如:为行动不便的业主提供生活用品的代购;员工食堂为就餐不便的业主提供搭伙;主动帮助住户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任何一种服务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没有一种所有客户都会喜欢的服务模式。物业服务具有无形性、突发性和随机性,需要物业服务人员临机处理,进行创造性工作,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服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和工作业绩。尊重客户、真诚守信,用真诚来换取业主的信任,用目光传递要说的话,这是取得信任最有效的方法。千万不要试图用小聪明蒙混过关,虚假的千言万语不如一句真诚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

大多数业主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得到了值价相符的服务就会满意。但是,当他们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东西,就会感动。如:对业主的询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和给予业主温暖的关爱;对老人嘘寒问暖,对小孩呵护关爱,努力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热诚助人,让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有物超所值的感觉。

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换位思考,诚心诚意地帮,认真着手去做,就是精细化服务的要点。

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我们物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需要大家身体力行地去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我们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腾飞的开始。

城市网格化管理优势 篇5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无论是在城市管理手段上,还是管理方法上,都有独到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城市管理的主动、实时、长效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调整了城市管理流程,克服了城市管理原有模式存在的突击式、运动式、被动、滞后、多头管理等弊端,真正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2、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准化。城市网格化管理通过整合现代“数字城市”技术, 采用单元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使城市管理对象更加细化,各管理单位责任更加明确,实现了城市的粗放式管理到精准化管理的转变。

3、城市网格化管理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实现了城市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分离,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指挥协调中心,实现了城市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分离,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城市网格化管理发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今天,我街城市网格化管理正式启动,作为一名网格责任员,担任着城市管理中各种部件、事件案件的发现、上报、核查的职责,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网格化管理的成效。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体网格化责任员表决心如下:

一、立足本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城市网格化责任员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入学习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责任意识,规范行为操守,提高业务能力。

二、及时发现、应报尽报、不断提高案件发现质量

紧紧围绕网格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应报尽报”的宗旨,在日常巡查中针对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园林绿化、违法建设、其他设施等加强发现处置力度,逐一检查,确保不遗漏、不疏忽每一个损坏的部件,养成上班仔细、下班留意的工作习惯,一旦发现问题马上上报,及时跟进,密切配合相关处置单位把问题落实到实处,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上报问题,对于跨门经营、无证摊贩、违章停车等事件,我们在上报案子时耐心向相关当事人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劝导当事人能自行改正错误,加强市民的城市环境保护意识,降低此类案件的反复性,真正做到长效管理,根本上解决社区现行脏乱差的面貌。

三、遵章守纪、完善自我、不断提高队员素质

工作中我们会严格要求自己,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始终以网格责人员工作职责为准绳,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流程办案,遵守监督员交接班制度、案件巡查记录等各项规章制度,每周例会通过深入探讨一些典型案例,集思广益,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网格化监督员的职责。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网格,城市管理

1 城市网格化管理概念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是指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 通过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 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新方法而形成的城市管理运行的新架构。它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 将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 通过加强对单元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 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2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成

2.1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思想, 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 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 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 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 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如图1所示:

2.2 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部件管理法, 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 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 运用地理编码技术, 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 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 使城市部件有序、精确定位。

2.3 城市事件管理法

事件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 需要市政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事件大类分类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事件管理法则是指将上述各类事件纳入管理范围, 并按照不同的事件明确责任单位和处置时限的管理方法。

2.4 无线数据采集

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装有“城管通”软件的手持终端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 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 同时接受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移动传输网络和LBS系统、短信网关、GRPS大客户平台相连接;手机终端用户通过移动GPRS网络以专用APN号接入GRPS大客户平台, 连接至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进行各类数据传输 (如:现场照片、地图数据浏览、录音信息、表单等) , 以及实现现场位置定位、短信收发、语音呼叫等功能。无线多媒体信息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高速传输至数字化城市管理后台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协同处理。

2.5“两个轴心”监督和管理的分离

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 需要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 建立城市管理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 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 将城市管理的“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 实现问题信息收集、问题处理结果监督及管理状况综合评价等功能。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主管城市综合管理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部门, 负责指挥和协调各专业部门、派遣问题处理任务、反馈问题处理结果。

3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关键技术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不同,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 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 即使是处于模式最终端的“城管通”, 也凝结了现代数字技术的结晶。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框架内, 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合为一体, 实现了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 并最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3.1“3S”技术集成

“3S” (GIS、RS、GPS) 技术是现代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GIS是对多种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 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 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撑;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地或准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各种信息, 及时对GIS数据进行更新。“3S”技术集成是指将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这3种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实现空间数据的实时采集、管理和更新。“3S”技术及其集成是“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的关键。

3.2 构件与构件库技术

构件是被用来构造软件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分, 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构件库是把一组功能和结构有联系的一组构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的有机地系统, 可以对组件进行查询、管理、编辑等, 类似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有许多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的子系统, 需要用到不同的数据库和软件系统, 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构件和构件库技术的使用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3.3 中间件技术

所谓中间件就是位于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的具有标准的协议与接口的通用服务, 它是一个通用的软件层, 利用该软件层提供的API, 可以开发出具有良好通信能力和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 用于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协调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作业调度、实现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无障碍通信。

3.4 地理编码技术

地理编码是基于空间定位技术的一种编码方法, 它提供了一种把描述成地址的地理位置信息转换成可以被用于系统的地理坐标的方式。地理编码服务实现资源信息与地理位置坐标的关联, 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址的一致性, 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通过对自然语言地址信息的语义分析、词法分析, 自动和标准地址库匹配, 确定出精确的地理坐标。在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用到许多不同部门和类型的数据, 地理编码技术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集成和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3.5 移动GIS技术

移动GIS系统主要由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信息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 简称LBS) 和移动终端4个部分组成。移动GIS作为一种服务系统, 当用户与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交互时,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这个模型会动态地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

4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2004年, 北京市东城区“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城市管理思想, 采用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依托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 结合东城区城市管理实际需要, 细化城市管理单元, 理顺工作机制, 全面提升了东城区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2005年7月, 建设部成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小组, 确立了上海、南京等10个城市为先期试点, 并于2006年3月, 将天津、重庆等17个城市作为第二期推广城市。为了更好地在全国推广城市管理新模式, 建设部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 制订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4个技术标准和规范, 并于2005年5月通过建设部审核并正式公布, 于2005年8月1日执行。

5 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明确定义, 并深入研究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基本构成和关键技术, 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该管理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Foster I., Kesselman C..The grid: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1998.

[3]郑士源, 徐辉.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 2005 (3) .

[4]张超, 吴丹.城市网格化管理[J].城建档案, 2006 (7) .

[5]龚键雅, 杜道生.当代地理信息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篇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网格化大巡防动员会,目的是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打响网格化巡逻这一社会治安品牌,积极推进“平安路桥”建设。刚才,区委常委、区公安分局局长××同志已就网格化大巡防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我都同意。

下面,我就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开展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重要意义

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关注,全区各级党政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网格化大巡防活动的重大意义。

(一)网格化大巡防是“平安路桥”建设的重要载体。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和向往,当前平安更是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平安路桥”建设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因此,我们把网格化大巡防作为建设“平安路桥”的重要载体抓实抓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

要想全面实现建设“平安路桥”的总目标,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发挥网格化巡逻这一新举措的强大功能,全面推广网格化大巡防工作。

二、认真组织,全面落实网格化大巡防工作各项措施

网格化大巡防工作,事关“平安路桥”建设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区委、区政府今年工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因此大家务必要根据方案的总体部署,认真组织,精心筹划,全面落实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各项措施。

(一)全面动员,积极营造网格化大巡防工作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工作的先导。只有有了思想上的合力,才会形成工作上的动力。为了顺利推进网格化大巡防工作,区里专门成立了网格化大巡防工作协调小组,由我任组长,由区委常委、区公安分局局长长连吉兴,副区长陈敏志,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林喜军任副组长,并由各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各镇、街道要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大宣传发动工作。要把网格化大巡防工作作为镇(街道)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根据此次动员大会的精神,及时召开镇(街道)动员大会,确保筹建过程中的思想到位和组织到位。

(二)深入调研,积极夯实网格化大巡防工作基础。城区网格化巡逻的成功实施,为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路子,这是网格化巡逻得以延伸的前提条件。但是,城区毕竟有城区固有的治安特点,和各镇、街道无论在治安形势还是在地理环境上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而且各镇、街道之间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用一种模式来解决所有问题。各镇、街道在筹建工作中,一定要坚决杜绝闭门造车现象,强化调查研究,切实掌握本辖区的社会治安特点和形势,特别是要会同公安机关加强对本辖区刑事发案情况的研判,真正使网格化大巡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网格化大巡防,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原本大一统的辖区划块进行“精耕细作”式的巡逻,因此在调研工作中首先就是要加强对“网格”划分的调研,切实增强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科学性。

(三)强化举措,全面实现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目标。为了早日全面推进“平安路桥”建设,区委、区政府打算在5月中旬举行网格化大巡防的启动仪式。应该说,时间是相当紧迫的,同时其工作的任务却相当的多,涉及面也相当的广,工作要求相当的高,各镇、街道都会有很大的压力,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强化工作举措,就一定能够化压力为动力,顺利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一要周密制订工作方案。在充分把握区里出台的网格化大巡防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区里的方案进行科学的细化,制订本辖区的网格化大巡防工作方案,确保方案的“本土化”,提高“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针对性。二要科学安排工作进度。要统筹考虑网格化大巡防工作,明确筹建工作的进度安排,量化工作任务,做到步骤清楚、脉络分明、进展有序。三要切实保证工作质量。要严格按照区里的工作要求,切实强化网格化大巡防的工作内容,确保不走样,保证工作质量。四要有机强化工作交流。各、镇街道在开展网格化大巡防工作中,既要防止简单模仿,同时也要加强相互交流,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提高工作的地域适应性。五要严格制订规章制度。针对网格化大巡防的工作要求,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切实保证网格化大巡防工作的长效开展。

三、加强领导,切实保证网格化大巡防工作顺利实施

作为“平安路桥”建设重要组成的网格化大巡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篇9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整合创建力量,夯实创建基础,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责任体系,确保让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每一个点位有人管、每一个问题有人解决,做到事情在网格内处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创建在网格内达标,不断提升创建能力和创建水平,实现创建工作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

二、组织架构

街道为一级网格,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网格长;城区6个村社为二级网格,村社主要负责人担任二级网格长、街道联系村社班子成员为联系领导,同时亦担任二级网格长;以村社为单位划分若干个三级网格,即作战单元网格,由社区工作者担任网格长,市区共建单位选派人员、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和文明劝导志愿者等为网格员。

三、工作职责

(一)联系领导职责。街道联系村社班子成员负责联系村社创城工作调度、协调、落实,帮助村社解决创城难题,督促村社做好阵地建设、日常管理、创城软件资料等工作。

(二)网格长职责。一级网格长负责一级网格内各项创城工作;二级网格长负责具体组织推进二级网格内各项创城工作;三级网格长负责调配本网格内人员力量,做好任务分工,解决创城具体问题。

(三)网格员职责。服从网格长的工作安排,区直共建单位和街道网格员,原则上每周一、三、五在网格开展工作,村社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开展工作。一是当好巡查员,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每天对所在网格区域开展巡查排查,做好巡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未解决的问题要填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现问题清单》,上报社区、街道。二是当好宣传员,耐心热情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宣传创城知识等工作,进一步激发群众支持、参与创城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当好劝导员,对照《金安区社区文明劝导员工作职责》,积极主动开展文明劝导。四是当好信息员,积极走访收集、梳理、解决、反馈市民群众、村居民反映的意见建议。五是当好督促员,督促物业做好小区基础设施修补完善和卫生保洁等工作,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等。

四、工作机制

(一)会商共建机制。认真落实结对共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级网格长(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集街道联系村社领导、二级网格长(村社主要负责人)、街道创城办对重点问题进行会商解决,对不能解决的提交共建工作联席会议解决;二级网格长(村社主要负责人)每天召集三级网格长消化解决发现的各类问题,对不能解决的提交一级网格联席会议解决,做到上下联动、层层推进,逐级盘点销号。

(二)督查考核机制。街道效能办牵头,不定期对各网格点位、网格员工作实效开展督查考评,街村(社)全体干部在创城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工作实际情况,纳入效能和年度考核,作为绩效考评和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详见附件1)。

(三)清单管理机制。以村社为单位,建立问题清单、交办清单和督办清单“三个清单”(见附件2),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一是问题清单,网格员每次将巡查排查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逐条记录,形成问题清单,签字后汇总给网格长,由网格长现场处理或上报处理。二是交办清单,对于网格员巡查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意见建议,社区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由社区梳理汇总后上报一级网格联席会议解决。三是督办清单,对各级督查反馈、自查排查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以村社为单位建立督办清单,明确责任单位(人),限时整改,直至销号清零。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举措,各村社、各单位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决战决胜创城的工作部署上来,真正把创建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精准到点位到人。

2、落实网格责任。各村社要将网格化管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细化任务,细化措施,保障网格运行效果。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市区城市管理水平,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范围内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现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基层社区为依托,以单元网格为载体,以标准化管理为目标,整合各种管理资源进社区,进网格,重心下移,靠前服务,实施全程、全方位、精细化长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网格划分

根据市区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对城市建成区、重点规划控制区域,按照范围界限,每个社区(园区)划定1个网格,一共划分为48个网格。

按照 “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以及单元网格人口数量、主次干道数量和管理任务轻重,将网格分为A、B、C三类。具体划分:

A类网格(16个):清源门社区网格、一字门社区网格、汉川门社区网格、东门社区网格、体育路社区网格、宝塔社区网格、赤壁社区网格、龙王山社区网格、青砖湖社区网格、建新社区网格、桐梓岗社区网格、余家湾社区网格、红卫社区网格、三台河社区网格、珠明山社区网格、西湖社区网格。

B类网格(18个):沙街口社区网格、八一社区网格、大地社区网格、潘家湾社区网格、二机社区网格、印染社区网格、有线社区网格、江北社区网格、铝业社区网格、私营经济园网格、黄州商城网格、四海机械厂网格、毛纺社区网格、新桥社区网格、新港路社区网格、原种场网格、果园场网格、农科院网格。

C类网格(14个):晏家山社区网格、汪家墩社区网格、长江社区网格、长圻廖社区网格、虹桥社区网格、邢家湾社区网格、六福湾社区网格、汪家冲社区网格、望月堤社区网格、万福社区网格、城东新区网格、黄冈化工园网格、黄州工业园网格、南湖工业园网格。

三、网格人员配置

(一)配置方法

1、实施“七进网格”。将社区干部、城管执法队员、环卫工人、片区民警、协管员、市政管理员、各单位“门前四包”管理员等统一纳入网格,实施分块管理。七类人员按任务轻重、工作量大小确定进入网格的人员数量。

2、每个网格设置1名网格长,网格长由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为该网格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网格化管理的组织、实施、协调、督办等工作。

3、每个网格达到“五有”:有办公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投入。

(二)职责分工

1、社区干部职责。督促辖区单位落实“门前四包”、“庭院三包”,监管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组织爱国卫生运动大扫除,负责辖区违法建设的巡查、上报。

2、城管执法队员职责。负责查处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工程以及工商行政、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等城市管理职责范围内的违法违规行为。

3、环卫工人职责。负责网格责任区内路面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

4、市政管理员职责。负责网格内市政设施维护、管理;负

责监督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和使用城市排污管网等市政设施的许可实施情况;负责网格内城市排渍工作。

5、协管员职责。负责城市管理的巡查、上报工作,协助城管执法队员查处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6、片区民警的职责。负责维护网格内治安秩序,支持城管执法队员依法管理,打击暴力抗法行为,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7、临街单位“门前四包”管理员职责。落实“门前四包”“庭院三包”责任制,积极配合城管执法队员、片区民警、社区搞好城市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四、工作标准

(一)A类网格工作标准

1、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流动摊点及时取缔;无乱牵乱挂、乱涂乱画;店招标牌等设置规范,无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无出店占道经营;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时;临街门店自备垃圾容器符合要求(小型餐饮门店必须自备垃圾桶、废纸篓、潲水桶,冷饮、水果等其他门店必须自备垃圾桶和废纸篓),无随意倾倒垃圾问题;其他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2、规划管理标准:无乱搭乱建,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并按照权限和程序作出处理;其他违反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3、园林绿化管理标准:行道树上无乱拉、乱挂、乱晾晒;及时纠正和查处占压、占用、损坏绿化带、公用绿地和树木的行为;其他违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定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

处。

4、市政管理标准:无占道焊接、洗车、乱堆放;线杆、路灯无乱拉条幅和牌匾;及时纠正和查处占压、损坏市政设施和擅自开挖市政道路的行为;其他违反市政道路管理规定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5、工商管理标准:无证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得到及时查处、无马路市场。

6、环境保护标准:及时查处商店高音喇叭、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查处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及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产生毒害烟尘或气体的行为。

7、静态交通管理标准:非机动车按线摆放整齐有序;及时纠正、查处机动车侵占人行道、慢车道。

(二)B类网格工作标准

临街无乱牵乱挂乱晒、乱涂乱画、无乱拉条幅,店招标牌等设置规范,无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无出店占道经营;临街门店自备垃圾容器,无随意倾倒垃圾问题,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时;无乱搭乱建,违法建设得到及时查处;及时纠正和查处占压、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无占道焊接、洗车、乱堆放;及时纠正和查处占压、损坏市政设施和擅自开挖市政道路的行为;及时查处商店高音喇叭、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查处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及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产生毒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行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有序,保持道路畅通。

(三)C类网格工作标准

无乱搭乱建,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并按照权限和程序作出处理;其他违反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五、检查考核

(一)制定考核办法。制定出台《黄冈市区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和《黄冈市区“门前四包”管理考核办法》;对网格的检查考核由市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临街单位“门前四包”管理的检查考核由社区负责。

(二)定期开展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结果进行公开通报。年终根据每月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排名。

(三)严格奖惩兑现。

1、网格单元和管理人员的奖惩。对年终综合排名前10名的网格给予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年终综合排名后3名的网格,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网格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予以通报表彰。

2、“门前四包”奖惩。对“门前四包”管理工作年终排名前30位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年终排名后5位的单位,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的否决条件,并与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挂钩,初审考评由社区负责。

六、实施步骤

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2月18日-3月4日)。成立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网格化管理分项实施方案,划分管理网格,开展数据普查,建立路籍档案,将网格内所有沿街单位、沿街经营门店的名称、法人代表、联系电话及所属路段、网格及管理人员等信息进行登记、分类,建档立库,组织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 试点运行阶段(2011年 3月5日-5月31)。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试运行,初步选定三个社区进行试点,即:黄州

区体育路社区、建新社区,黄冈经济开发区珠明山社区。积累运行经验,发现不足,逐步完善。

第三阶段: 正式运行阶段(2011 年6月1日开始)。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市区其他区域,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七、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统筹协调,成立市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办公室主任由闻武斌同志兼任,具体负责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经费保障

1、市级财政投入

(1)投入200万元,为40个社区各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

(2)投入200万元,配备城市管理协管员100名;

(3)投入180万元,增配120名环卫工人。

2、区级财政投入

以网格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档 篇11

江汉区的城市管理与服务,正在发生着一场历史性变革。

变革缘自“网格化”。

2005年,我市江汉区和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等10个城市(区)被建设部选中,开展首批“网格化管理”试点。这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

2005年10月18日,网格化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在江汉区电子地图上,全区27.33平方公里(不含王家墩机场)的范围被划分为1003个“网格”。城市的管理对象和公共服务需求,被一一“定位”到单元网格中。

全区的网络资源和软硬件资源、管理资源和服务资源,全部优化整合成“监督”和“指挥”两大工作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城市实行“无缝”管理。

“责任明确了,办事提速了,评价科学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试运行近4个月,江汉区的总结报告透着由衷的欣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批示:今年,在全市逐步推广。

政府请专人“找茬”

150名监督员每天巡走在江汉辖区内,不停地给政府工作“找茬”。

昨日9时45分,66034号监督员殷鹏程巡查到民意街,发现友谊社区友好里C栋门前,有一堆暴露碎石、渣土垃圾。他迅速掏出一部“城管通”专用手机“咔嚓”、“咔嚓”拍下两张图片,快速写下相关文字,一同发至“江汉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

监督中心电脑系统收到信息,立案。48秒钟后,案件传输到“江汉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1分钟后,指挥中心通过网络将“单”派到责任部门——民意街,限时办理。

就在这短短几分钟内,区监督中心不断收到监督员从各方现场发来的信息:

“燕马社区李大运,男,60多岁,无户口的闲散人员,请相关部门收容”、“唐蔡路复印机厂宿舍对面的马路上,有人私自制作小麻油”、“站东社区,陈家墩329号,一诊所无任何许可证件对外营业”„„

江汉区将1003个“网格”有机组合成75个管理区,150名城管监督员,两人一区,每天两班,从早上8时到下午7时,携带具备上网、拍照、定位等功能的专用手机,骑着自行车不间断地查找“网格”里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用手机及时采集信息,上报给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

过去,相关部门大多通过群众投诉、媒体曝光、领导批示等渠道,被动获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现在,变被动为主动,效果立竿见影——

2005年1月至10月,通过区长专线、区长信箱投诉和市长专线转办的案件739件。而“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试运行三个多月,经上报立案的案件已达6085件。

处理问题“精确定位”

这是一个老问题:面对群众投诉,职能部门习惯“你推我让”,现在不行了,“网格化”系统一定位,责任单位立即“现身”。

去年9月,汉口航空路边,一处窨井盖破裂、塌陷,省医药公司职工柯先生反映多日,电信、供电、有线电视等部门都说与己无关,问题推来推去,一直没有解决。

去年10月,“网格化”管理启动,监督员将现场拍成图片,并附上文字,发送给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区指挥中心接到监督中心发来的案件,立即通过系统“定位”,找到窨井盖的所属部门——区水务局。窨井盖当天即被更换。

“精确定位”得益于精密的部件管理数据库:该区对辖区内所有路灯、窨井盖等城市部件,进行了拉网式勘测普查、定位标图,并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标准,按照不同功能,把部件划分为六大类64小类,共143773件。

同时,赋予每个部件16位数代码的“身份证”,标注在相应的单元网格图中,并且对周边一些醒目设施和标志物作了定位,作为部件的参照物。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数字化,使所有部件的归属、种类、数量、位置等信息准确清晰。

“网格化”管理系统内,设定所有城市部件管理的主责部门、次责部门和处理流程。问题反映上来,输入“关键词”,很快就能找到责任单位。目前,区指挥中心的“派单”准确率达到95%%以上。

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为适应“网格化”管理要求,纷纷调整工作部署,充实一线日常管理和维护力量,保证案件在第一时间落实到责任人,办事“提速”明显。

以区水务局为例,该局处理单个案件的平均时间由原来的7小时缩至1.5个小时。

“事件”管理有独创

同样试行“网格化”,江汉区“事件”管理在全国是一大创新。

系统开发之初,通过分析区长专线发现,较之硬性的“部件”,市民关心的“事件”问题也不少,并且“事件”涉及面广、发生频率高,应当有一套成熟的解决流程。

北京市东城区、南京市鼓楼区等试点区,虽也有“事件”管理,但仅涉及城管方面的部分事件。

经过反复论证,江汉区则结合全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以及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服务等“四进社区”内容,将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确定为四大类28小类共134件事(简称事件)。

每一事件的名称、描述、责任单位、规范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时限都被事先界定,并在系统内编码、编程。对突然发生且没有事先界定的事件,也设计了处理功能。

禽流感事先并未列为134件事件之一。去年底,区政府决定动用网格化管理系统,监控沿街叫卖、家庭养禽、漏打疫苗、不明飞禽死亡处置等问题。指令下达后,150名监督员走街串巷,展开地毯式搜索。半天时间,90多条相关信息汇集到区监督中心,区动检站、工商分局等部门依此迅速展开处置行动。

除监督员主动找问题外,普通市民也可通过网格化管理特服号***、区长专线85481673、区政府门户网站以及监督中心网站反映问题。监督中心立即派监督员到现场核实,采集信息。

“以往春节,总有领导和群众打电话,向我反映各类问题,今年最轻松,因为问题大多已被及时发现并解决,我只需每天到区监督中心察看一下。”区委书记黄楚平感触颇深。

自己“叫好”不算数

多年沿袭的城市管理模式,行政权和监督权合二为一,有些职能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缺乏监督手段和职能部门外部的定量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靠部门的自我感觉和上级领导印象。

网格化管理系统将这一模式打破。

依靠该系统,江汉区政府城市管理与服务化繁为简,只设两个工作体系——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两者相对独立,相互促进。

昨日一早,47岁的监督员汪浪,接区监督中心指令,再次来到汉口青年路航空新村16号。他对着前一天粪便漫溢的地方,用手机拍下两张图片,编辑“已处理,干净,效果好”等文字,一同发至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此前,区水务局回复问题已解决。

经核实,监督中心确认该案件结案。相关数据信息作为电子文档存档,自动进入评价系统,生成评价数据,同时在系统内案件图标变为蓝色——如为绿色,表明案件正在办理;黄色,代表催办案件;红色,标识案件处理已超期;黑色,意味着严重超期。

在网格化管理系统内,可以从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等三个方面,对监督中心、指挥中心、职能部门、街道等各个环节,实时自动生成评价数据,“谁好谁差,一目了然”。通过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门户网站,群众也可看到自己所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

“现在不需要我评价,各部门负责人自己会着急!”区长张平说。

网格化管理是指运用网络地图技术,以1万平方米为基层单位,将区域划分什么是网格化管理

为若干个网络单元,按照城市管理的职责范围,把管理的物件和事件分为若干个城市部件,建成数据库。比如井盖、垃圾站、广告牌等公共设施部件,都赋予一个代码,就能在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找到其名称、现状、归属部门等。

网格化管理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合理、方式不科学、手段落后,导致城市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着政府职能缺位、信息获取滞后、管理粗放被动、处置效率低下、监督评价缺乏、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

我国城市网格化之路

2004年10月,北京市东城区建成启用全国首例“网格化”管理系统。实施半年后,该区城管问题的平均处理时间,由原来的一周左右缩短至12.1小时。据初步测算,5年内,新模式的运行可使东城区每年节约城市管理资金4400万元左右。

上一篇:入职销售总结下一篇:母亲节亲情七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