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文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文(推荐8篇)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文 篇1

今年暑假,草草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对王阳明的生平与其提出的“心学”有了粗略的了解。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能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可用一个“奇”字概括。那么,他到底“奇”在哪里?在我看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兴趣广泛,求学悟道,一波三折。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秀才,后来又高中状元,爷爷王天叙也是酷爱读书之人,因而王阳明便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他生性活泼,天资聪颖,四岁时便可将爷爷朗诵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按常理,他后来肯定会在儒学研究上造诣非凡,但好景不长,很快他喜欢上了象棋,迷恋上了军事游戏,之后又对道教的养生术产生了兴趣,几经周折,又开始研究起了佛学。对于儒学,他一开始便以为“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此话一出,气坏了父亲,惹恼了老师,在他们看来,王阳明出言不逊,华而不实;对于象棋、军事游戏的热爱,更是让家人大伤脑筋,认为他是不学无术、胡作非为;对于道家与佛家的痴迷与研究,曾使他新婚之夜离家出走,两次亲上九华山,耗费了大把的青春,可后来都因自己的探索研究而全部推翻,也就是说:他想成为大儒,但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他喜欢军事,但太平年间无用武之地;他看好道家,却不能让他长生不老;他寄希望于佛家,却不能修成正果,甚至随便几句话,便让寺院里的百岁得道高僧潸然泪下,弃道回家。如此以来,他又回到了原点,又开始站到了理学大山面前,又开始从“格物””“致知”做起,整整三天,聚精会神,企图从自己的内心世界格清楚竹子,结果一无所获,又一次让他陷入彷徨,最终,在他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之后,独创“心学”,自成一家,为万世景仰。

二、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经历别样人生

15世纪的最后一年,公元1499年,27岁的王阳明终于通过会试,正式步入仕途,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个光明的起点,可谁知命运之神又和他开起了玩笑,不久,宫廷内掀起了刘瑾风暴,许多上书言事的大臣受到打击,王阳明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向皇帝朱厚照上书,要求严惩宦官刘瑾,本是一身轻松,信心百倍,可等待他的却是当众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蹲在牢房里,王阳明还认真的研究了《周易》,是不是算卦让他时来运转也未可知,总之,很快他结束了牢狱生活,不过,旧的厄运结束标志着新的不幸到来,他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一路还有杀手不依不饶,换做常人,也许早已是哭天抢地,但王阳明却是“虽不毛之地,吾往矣!”。几年龙场悟道,“心学”横空出世,王阳明名声大振,己经挫折,再次被启用,先是边疆剿匪,后是评定宁王叛乱,最终建立不世功勋,纵观整个明代,文臣受封“伯爵”的共有三人,他位列其一,受封“侯爵”的仅他一人。

三、一介书生,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王阳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是一道纯粹的假命题。

1517年正月,王阳明正式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这一年,王阳明来到江西剿匪,在去的路上,他只带了几个随从,便与一群水盗不期而遇,王阳明指挥若定,让商人们把各自的商船插上官旗,敲锣打鼓,一字排开向前进发,并亲自站在船头向水盗喊话,亮明身份,讲清政策,说来也怪,一向无恶不做的水盗却乖乖就范,依话放行,虽说只是小试牛刀,足见其功力非凡。后来剿灭的土匪个个来头不小,有大名鼎鼎的詹师富;有极会收买人心的谢志山;有足智多谋的蓝天凤;有不可一世的金龙霸王池仲容,虽说剿灭他们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同,无一漏网。

后来碰上宁王起兵叛乱,面对蓄谋已久的叛乱,兵力悬殊,难度可想而知,但王阳明就敢拿他的鸡蛋去碰石头,而且是鸡蛋完好无损,石头却灰飞烟灭。王阳明用临时拉起的一小股人马硬是打败了宁王经营多年的虎狼之师,真是让人心服口服。

四、身处逆境,不改初衷,专心讲学

因为上书言事,遭到宦官刘瑾忌恨,下狱未死,被贬龙场,换做他人不是悲天悯人便是牢骚满腹,或是上吊自杀都有可能,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硬是咽下了这口气,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打脱牙,和血吞”,甚至要比曾国藩的心胸宽广多了。他不仅去了,而且能很快适应环境,想方设法改变环境,专心讲授“心学”,教化一方子民。面对凄苦的环境,语言的障碍,不幸的遭遇,杀手的追杀,他依然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慌,真是奇人。总之,读了这本书之后,有几点粗略的认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1、也许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王阳明的“心学”多少有些偏激,可保持内心平静,内心强大,仍然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处世之道。有资料研究表明,有70%以上的癌症病人不是死于癌细胞,而是死于恐惧心理。

2、保持好奇心,培养兴趣,多做研究与尝试,也许才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百合花,总会迎来属于他的春天。康熙年间有个叫姚启圣的人,十年间,做官从巡抚一直降到七里河马场的厂长,但收复台湾还非他莫属,后来终于有得到重用。

3、说到做到真英雄,光说不练假把式,困难大、原因多都不是失败的根源,而且这种习惯一旦形成,还会不断的持续下去,最终会成为失败者的座右铭。真英雄如魏书生,不论带怎样的班、怎样的学生,都能管好教好。

4、远离政治,多做实事,历史上得宠专权、纸醉金迷的人大有人在,可唯有实心用事,干出业绩的人才能万世流芳,青史留名。例如司马迁,身受宫刑,忍辱负重,写成史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5、经历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四处碰壁,几经崩溃,可只要坚持到底,不改初衷,肯定会有长风破浪,柳暗花明之时。曾国藩初办团练很不得意,几次想自杀了事,后来终于成为“中兴名臣”。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文 篇2

(一) 知行本体

正德三年 (1508) , 王阳明谪至龙场,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 最后“中夜忽大悟”, 尔后“体验探求, 在更寒暑”凭依记忆与六经四字相印证, 终于确信宋儒格物之说是错误的, 并由此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基调。

次年正德四年 (1509) ,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讲学于贵阳书院, 《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 席元山书提督学政, 问朱陆异同之辨, 先生不语朱陆之学, 而告之以其所悟, 书怀疑而去。明日复来, 举知行本体, 征之五经诸子, 渐有省, 往复数日, 豁然大悟” (《全书》三十二, 第446页)

王阳明在贵州初提知行合一时, 曾受到普遍怀疑, 王阳明自己说过:“昔在贵阳, 举知行合一之教, 纷纷异同, 罔知所入” (《年谱》庚午条) , 关于知行合一的详细阐述首见于《传习录》上徐爱所录: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 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 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 兄当弟者, 却不能孝, 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 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圣人教人知行, 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看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 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 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 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 又立个心去好。…… (《全书》一, 第38页)

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陈来先生在其著作《有无之境——王阳明的哲学精神》中认为, 在宋代理学中, 与知相对的行并不是用来泛指一切行为的, 主要是指人对既有知识的实践或实行。另一方面, 知的意义相对较宽, 因为知既是名词, 又是动词, 从而知不仅指主观形态所表现的知识, 而且也可以指求知的行为。

在宋儒的知行讨论中, “真知”是一个重要观念, “真知”包含了“必行”在其中。当宋儒以“真知”指主体必定将所知付诸践履, 以与常人之“知”相区别的时候, 在概念上是清楚的。但当王阳明在真知的意义上使用知的概念时, 这个真知的知与常人的如何区别, 就需要一个分疏。

陈先生认为, “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用来代替真知的概念。并认为“本体”指本来意义, 是说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 是相互联系, 相互包含的, 一切使知行分裂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按照知行的本来意义, 知包含了必能行, 这是知行本体, 也是真知行。

丁为祥教授在其论文《王阳明“知行合一”三指》中说:“这里的“本体”并不是与“功夫”相对的概念。惟一合理的解释是:它们都指知与行本来的不可分割关系。说“知行功夫”, 是指“知行合一”作为人生修养的功夫与渗透其中的人生本体相对而言;说“知行本体”, 则是指知与行的本然关系而言, 虽然具体指谓不同, 但在知与行的不可分割上其涵义则是同一的。” (1)

两位的说法不尽相同, 但意思是相差无几的, 在王阳明那, 知行在本来意义上就是合一的, 不可分割的。

(二)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

陈来先生认为,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是“知行合一”说的第一个表述。“真知即所以为行”当指真知必能行, 这个思想承自宋儒。而这两个命题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在“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认为“不行不足谓之知”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这里的“知”指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而言。王阳明说过“就如称某人知孝, 某人知弟, 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不成只晓得说些孝弟的话, 便可称为孝弟?” (《传习录》上, 《全书》一, 第38页) 就是说, 当“知”用于德行谓词“孝”“弟”等时, 不可能与行没有联系, 只能对在伦理实践中从事过此类活动的人使用“知孝”“知弟”。

第二个意义则指一般知识活动而言。王阳明说:“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知寒必已自寒了, 知饥必已自饥了, 知行如何分得开” (同上) 。又说“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 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岐之险夷, 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 (《答顾东桥书》, 《全书》二, 第53页)

《答顾东桥书》是《传习录》中所录一长文, 王阳明针对友人顾东桥的质疑, 对自己的思想做了深入的阐释, 一一回应了友人的疑问, 知行问题是其中一个方面, 此文还涉及到其他许多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不应将这两句话拆开来各自分析, 他们是一个整体。“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之知”。前后两个知都是指“真知”而言。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论, 引来了当世和后人的批评和质疑。

二、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一) 王船山的批评

王阳明在谈到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时, 曾作了如下解释:“今人学问, 只因知行分作两件, 故有一念发动, 虽是不善, 然却未曾行, 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 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 《全书》, 96页)

王船山对王阳明销行入知的趋向, 提出了批评:“若夫陆子静, 杨慈湖, 王伯安之为言也, 吾知之矣。彼非谓知之可后也, 其所谓知者非知也, 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 然而犹有其知也, 亦倘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 则确乎其非行, 而以其所知为行也。以知为行, 则以不行为行, 而人之伦, 物之理, 若或见之, 不以身心尝试焉。” (《尚书引义·说命中》, 76页)

虽然王阳明不时会使用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 必履艰而后知路等认识论领域内的例子去证明“知行合一”论, 但“知行合一”主要是道德修养领域内事。而王阳明“知行合一”论, 我认为, 客观上最重要的指向即“为善去恶”。在为善方面“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不是嘴巴上说些孝、弟, 就是孝、弟。而是要去身体力行, 才能算得上真知。在“去恶”方面, “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要求人们将不善之念在心中克倒, “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我把它称之为“知行合一”论的双重向度。正如杨国荣先生在其著作《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所说的:“如果说, 以行释知突出了德性的外在展现 (德性在德行中的确证) 这一面, 那么以知为行则强调了净化内在的人格 (拒不善之念) 在成圣过程中的重要性。二者虽然存在着某种紧张, 但又始终指向同一目标。” (2)

王船山的批评, 即抓住两者中的一方面, 引向极端, 自然产生错误的结论。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 他的“知行合一”论又何尝不是?

(二) 孙中山的批评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中, 批评了“知行合一”论, 宣传“知易行难”:

“若夫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 即所以勉人为善者也, 推其意, 彼亦以为“知之非艰”而“行之惟艰”也。惟以人之上进, 必当努力实行, 虽难有所不畏, 即知之则当行之, 故勉人以为其难, 遂倡为知行合一之说曰“即知即行, 知而不行, 是为不知”其勉人为善之心, 诚为良苦。无如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是前之能“行之而不著焉, 习矣而不察焉, 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今反为此说误而顿生畏难之心而不敢行矣。此王阳明之说虽为学者传诵一时, 而究无补于世道人心也。”

中山先生批评的思路是首先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同《尚书》中“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等同, 然后得出“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

《传习录下》载有学生的疑问:“或疑知行不合一, 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 只是不能致那良知, 便是‘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

正是由于弟子认为“知行合一”论与“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有冲突, 才向王阳明请教而“阳明企图把《尚书》的知行说, 与知行合一说予以融通, 照他的解释, 毕竟和他的‘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的说法已不一致。知易行难之说, 不管你作如何解释, 是合不到知行合一中去的”。 (《中国思想史 (下) 》韦政通著864页)

所以, 中山先生将知行合一同《尚书》中知行观等同是不合理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山先生指出了知行合一论的用意在于勉人为善, 这是非常准确的。中山先生倡知难行易, 目的在于教人敢于实行, 不以革命理想之高远, 革命方略之宏大而畏难不行。从这一方面说, 两位先贤的苦心别无二致。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立言宗旨和伦理意蕴

阳明的一生并不长久, 但在他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中, 却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理想中的“不朽”, 集事业公德与立言垂教于一身。可以说, 阳明的一生, 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生, 他的理论, 不是空想推理, 坐而论道而来。而是身体力行, 即行即知而来。他在《书林司训卷》中说:

周衰而王迹熄, 民始有无恒产者。然其时圣学尚明, 士虽贫困, 犹有固穷之节;里闾党族, 犹知有相恤之义。逮其后世, 功利之说日浸以盛, 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 相规以伪, 相轧以利, 外冠裳而内禽兽, 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 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 揭知行合一之说, 订致知格物之谬, 思有以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 庶几君子之要, 小人蒙至治之泽。

阳明说得非常清楚, 他提倡知行合一之说, 是为了“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他清楚地看到引发上述道德危机的原因, 就是知行的脱节。

正如张祥浩先生在其《王守仁评传》中论述的那样:“在封建社会里,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道德是社会的统治思想, 它是和利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 为了做官, 为了荣华富贵, 士大夫之属无不口言仁义, 笔写道德。他们口上说公, 心里想私, 嘴上言义, 心里欲义……当这种情况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时, 这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就到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阳明结合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悟, 提出了“知行合一”论。如我在前文所述, 知行合一论指向“为善去恶”。虽然单从认识论方面看, 知行合一有不严密处, 但是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实践中, 体悟“知行合一”, 而不单单是做理论上的分析与推理。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立论新颖, 且与已成为官方主流思想的程朱理学中的知行观相悖, 自提出后受到诸多怀疑, 批评之论时出。本文试图在简述“知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与王阳明提出这一理论的立言宗旨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批评论断, 恢复与发掘其中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知行合一伦理意蕴王船山,孙中山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参考文献

[1] (明) 王守仁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2月.

[2]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上册)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年10月.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3月.

[4]杨国荣.王学通论一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 2003.

[5]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7月.

[7]丁为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 第4期.

王阳明 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篇3

这个少年,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1472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的开山祖师和至圣先师。

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罕见的伟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王阳明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15岁那年,他携带童子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初具经略四方之志。28岁那年,王阳明考中进士并步入仕途,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的心学历程,是在一步步磨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在百死千难的惊险中历练而来的。1505年,作为京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大磨难。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王阳明被廷仗四十收监,并贬谪至穷山恶水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出行路上,他被刘谨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的学说:心学。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从守仁格竹的失败,到龙场悟道的成功,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初步建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三大核心理念也逐渐清晰。

王阳明认为,世间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这就是“心即理”。这个命题还有一个补充命题:“心外无理”。王阳明贬谪期满回到越中老家,他的学生徐爱问他如何理解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他答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这里,王阳明所说之“理”可理解为道德之理,因为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确只存在于人们的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物上。

王阳明与朋友出游,曾偶遇一株山间花树,朋友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天地之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内因决定外因,内心决定人生的高度。人之真正的强大来自内心,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正如王阳明所赋诗云:“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当人的心灵已磨炼得没有一点浮躁之气,虚灵无滞,不论碰上什么样的风波,都能安然自得,做到真正地融入生活。

王阳明心学的第二个核心观点便是“知行合一”说,这也是他一生的“立教宗旨”。

朱熹的观点是“知先行后”,认为先经过“格物”而“致知”,才能获得知识。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观点,反对用“天理”来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尤其反对言行脱节、只说不做的学风。他认为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要在实践中磨炼,要言行一致,要表里一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门教人做圣贤的学问,因此,致良知是心学的第三个核心要素。

致良知就是做圣贤,是心学的最终目的。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圣愚所同,个个自足,不假外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虽有时为私欲习气所蔽,但只要良知一旦自觉,则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必依靠外力的帮助,任何邪思枉念,都能消融。

良知即是天理,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阳明心学所主张的最重要一点便是“存善去恶”,就是要做到时常省察克制,更要时时发现自己心中生出来的“恶”。一旦发现有“恶念”,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在日积月累后走向“明明德”的境界。

嘉靖六年,56岁的王阳明奉旨前往两广平乱。临行前,他召唤门下两个重要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天泉桥上,进行了他最后一次课业传授,并留下一首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吟罢,王阳明仰首向天,大笑之间,飘然离去,这就是史称的“天泉论道”。此次讲说,也留下了王阳明的又一句名言: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正如王阳明所讲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无恶自然也就无善;没有善恶自然也就没有了私欲,一个人若是没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这样的人便合于天道,也就成了圣人。

作为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实现了自己由普通人到圣人的超越之途,为后世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变数。他用自己的信心、毅力与执着,坚持不懈,坚定不移,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自己,终成一代宗师,名垂千古。

王阳明兼有统军征战的豪迈性格和精神修养上的哲人气质,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用惊人的指点方式使人顿悟,这种性格使他极富创新精神。作为一位军事天才,王阳明师出无门,却独具谋略,娴于兵法,创造出诸多军事奇迹,一生军事上从无败绩。他曾经创造不费朝廷一兵一饷,平定叛乱的奇迹,仅用35天就击溃了数万叛军,将兵家权谋上升到“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王阳明一生宦游他乡,行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具有朝廷命官身份的王阳明也非常称职,每到一处都办书院,推行教育,教化百姓,激发百姓身上的“善”,用尊重百姓的疏导方式进行治理,他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会为当地的政治未来及民众生活长久安定而殚精竭虑。

嘉靖七年十一月,在远赴广西用招抚的方式平定边民之乱后,王阳明走完了57年既坎坷又无限光明的人生道路,逝世于江西南安大余一个叫青龙铺的地方卧船中。临终前,他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生感慨。

在繁忙的军旅生涯中,王阳明也不忘向学生、朋友们讲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38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心学兼收并蓄,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这正是心学的精髓:以内心为趋光的主导,以逃离教条为范本,强调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理性潜能和感性力量,终成圣人。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篇4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近3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习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成人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平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成人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篇5

书中王明阳从小就聪颖,在很小时就励志要成为圣人,年轻时酷爱兵法并热爱哲学“儒释道”渴望通过他的哲学思想和兵法建功立业成为像孔子,朱熹一样的圣人,但是现实并不如人愿,王明阳虽然考取得功名但并没有受到朝廷得重用,由于皇帝朱厚照昏庸无能,朝廷宦官当道,朝廷有良知的大臣都上书劝皇帝朱厚照远离宦官刘瑾等,王明阳也不例外,最后落得被刘瑾等人的报复,被被罚到国家边界,荒芜人烟并且有毒虫猛兽的龙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他赶到原始森林让他自生自灭。这是王明阳人生的最低谷时期一个拥有梦想成为圣人的王明阳落得生死堪忧,更不用谈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了。这时不抱什么希望的王明阳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切,由于读儒家朱熹的“格物、致知”经过三天的“格竹子”事件后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不以为然,认为什么道理都是通过外界思考学习得来的是有问题的,例如竹子有什么道理?并且什么东西都要明白他的道理显然会很累。佛家思想他又放不下自己的父母而成仙,总之王明阳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并对其他思想深感迷惑,就在对过往的反省中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突然领悟到“致良知”并把自己的思想称之为“心学”。“心学”认为所有的道理都不是从外界得来的,而是从自己内心得来的,例如孝顺父母,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是每个人孝顺父母都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而是自己本来就知道孝顺父母。龙场悟道后,王明阳就开始像孔子一样讲学,从龙场开始慢慢的名气开始大了起来,最后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幸运的是王明阳被另一位出色的兵部尚书王琼所重视,在王琼的帮助下,王明阳想建功立业的梦想忠于实现,利用很少的人力物力“剿土匪,灭造反”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王明阳并没有受到奖赏,最后到死连新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可以说王明阳的一生绚丽但悲催的,绚丽的是拥有众多的“心学”粉丝和为朝廷建功立业,悲催的是即使为朝廷建功立业但朝廷并不买账。

作为一个现代的人来看这本书而言仍有借鉴意义,王明阳的“心学”并非完美无缺,在做人做事本着一颗忠于自己内心和良知而不被外界因素干扰是一种很好的心态,我非常赞同。而知行合一则是强调做任何事不要本着知道就可以了,必须要身体力行去做到是“知行合一”不能想众多佛学一样空想不做。也不能做与自己内心和良知不符的事否则就是知行不一。

看完后我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指“知识”而是指“良知”,“知行合一”就是要求人应该按自己的良知去做事情。因为王明阳是继朱熹之后的儒家又一位圣人所以王明阳的思想就属于儒家思想了,但是在我看《乔布斯传》和《李开复自传》时读到的一句非常有名的句子“不要被教条所束缚,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任何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这句话用李开复老师的话就是《fo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而这句话的来源是日本的一位佛教禅师告诉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的并对乔布斯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对李开复也是一样,李开复当年在美国谷歌担任中国区域董事长将中国的谷歌搜索业务从零做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当合同到期后,谷歌CEO给他更好的机会和薪资时他却坚决的委婉拒绝t了,因为他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帮助更多的的中国年轻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正是由于他回想起了这句话然后忠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选择创业。其实看到这里我就很纠结,王明阳的“知行合一”和日本禅师讲的“追随我心”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那么到底什么是儒家思想什么是佛家思想呢,或者其实这只是他们的一个交叉部分?或许由于王明阳本来就受众多思想的影响,他的思想只是一种融合思想但他称自己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但有一点是真实的就是他们都在做决定是都采用了“知行合一”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坚定不移的实行。

由于在近几年较喜欢看,哲学类和自传类的书籍,刚好这本书即使自传又是哲学,所以我也不知道怎样去评价,但是在自己看过的自传中有两类自传,一种是自己给自己写的自传,这类自传比较有趣味例如《李开复自传》就把自己的大学生活写的非常真实和有趣,另一类自传就是由他人代写的例如我看过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乔布斯传记》加上这一本《知行合一王明阳》,这类自传就缺少了生动和趣味性,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多了很多客观性,自己给自己写的自传往往都不会写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他人代写就能很客观去写出自传人物的不足,例如本书中王明阳虽是圣贤但是家里的人际关系却处理得非常糟糕。

知行合一作文 篇6

(一)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一岗双述”实现知行合一 篇7

启动“一岗双述”

淄矿集团通过分析各类事故案例发现,98%的原因是由于职工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职工作业精力不集中、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全员安全操作技能训练,提升员工对岗位作业的熟知度和知行合一的配合度。因此,淄矿集团选择岗位描述、手指口述两种方法,对员工进行“知”“行”综合性训练。

尽管找到了强化安全基础工作的重要途径,但在推行“一岗双述”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从不认可到普遍认同,从片面理解到充分认识的过程。一是从背诵范本到自主诠释的过程。每个岗位的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内容,必须按照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具体化、口语化、准确化、简练化的要求,由本人亲自提炼整理,以确保用最朴素的语言和形象简单的动作来进行“一岗双述”。在此基础上,逐步将“一岗双述”内容向由少到多、由多到精和更加实用、精确的方向深化。

二是从虚到实的过程。注重发挥基层单位“一岗双述”设计人员和业务骨干的作用,结合各岗位实际进行“双述”内容完善,利用各种活动载体,营造“人人必述”的氛围。同时在井下设立了“一岗双述”示范岗,逐步实现“上岗必述”。

三是从基层员工到全面覆盖的过程。任何岗位都有岗位职责、作业流程、危险因素,都需要进行零失误确认。在推行“一岗双述”过程中,淄矿集团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扩展”“有岗有责、在岗必述”的思路,在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种、岗位率先实现突破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井下所有岗位,再到地面单位、机关及所有管理人员,实现“一岗双述”全覆盖。

四是从阶段活动到长效机制的过程。坚持把推行“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作为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做到“三个不能、三个坚持”。即不能以背诵范本、强压任务、频繁考核作为推进手段,坚持正向激励、尊重职工、系统推进;不能凭空捏造,刻意增长描述内容,坚持紧扣现场、贴近实际,引导员工主动自发;不能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坚持在形式、内容、考核等方面。

完善“一岗双述”

围绕科学、有序推进“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淄矿集团建立了组织保障、竞赛推进、动态考核、持续深化4项机制,保证其推进质量和效果。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为了把“一岗双述”当作提升员工素质、夯实安全基础的治本之策,淄矿集团成立了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其他副职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一岗双述”安全管理法的指导意见》,规范指导各单位“一岗双述”工作。同时,淄矿集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整体谋划“一岗双述”推进工作,及时提出深化方案,纠正不良苗头、错误倾向。宣传部广泛宣传不同层面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经验做法,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安监部门组织协调、工团组织积极参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建立竞赛推进机制

淄矿集团公司每年至少组织2次全员岗位描述竞赛,工种不低于12个。各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岗位描述竞赛,工种不低于10个。在人员选取上,设计了专用的抽签软件,建立了覆盖所属单位所有人员2万余人的数据库,竞赛工种、人员全部随机抽签产生,防止只选派“种子选手”参赛,促进全员参与。同时,竞赛范围不断向管理岗位辐射,矿井单位分管安全、生产、技术的副职均纳入竞赛范围。在竞赛组织上,设置现场提问、评委点评环节。现场提问采用大屏幕题板,选手可自由选题,答题完毕后公布答案,选过的题目自动消失,测试选手对本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掌握情况。评委点评针对选手描述、答题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一岗双述”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淄矿集团把“一岗双述”推行情况纳入安全教育培训量化考核范围,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对“一岗双述”的进度、质量、内容拓展、现场落实等情况,每月组织一次考核。把“手指口述”执行情况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凡在现场不严格执行的,一律按违章进行处理。推行现场走动式、流程化“一岗双述”,让员工在现场严格按照腿走到、手指到、眼看到、嘴说到、确认到的“五到”标准,对照现场实物和环境进行描述,实现了危险源辨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与岗位描述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安全作业的可靠性。实行了“一岗双述”动态考核制度,管理人员需下井时随机抽查“岗位描述”掌握情况,与全员安全奖励、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挂钩考核。截至去年12月底,共抽查干部职工7 862人次,发放奖励26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全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持续深化机制

从规范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的基本内容着手,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采用的各种生产工艺,编写了各工艺流程的手指口述范本,以及83个工种的岗位描述范本,为推进岗位描述工作提供依据。采取相互点评、专业点评、班前点评、个人点评等多种形式,对“一岗双述”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点评、指正,使之不断完善。引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和方法,创新以“练胆、练心、练嘴、练说、练表情和练肢体语言”为主要内容的“六练”管理法,为现场实践中熟练应用打实基础。在完善提高个人“一岗双述”水平的同时,普及推广区队、班组“团体联合‘双述’”,“双人双岗”描述,在“双述”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采取基层推荐、竞赛选拔、现场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每年评选十大“一岗双述”首席员工,让他们上光荣榜,每月享受300元岗位津贴,并在评先树优、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推进“一岗双述”

任何一项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必须与当前实际结合,才能落地生根,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淄矿集团在持续推进“一岗双述”的深化与发展上,做到了“四个结合”。

注重与安全文化相结合

淄矿集团各单位在安全管理中,形成了特有的模式和特色。例如,许厂煤矿结合实施的岗位流程达标、本质安全岗创建、危险源辨识,积极推进岗位描述向流程深化、手指口述向单项工程深化、危险源辨识向解决危险源措施深化;岱庄煤矿结合实施的走动式管理,推行“走动式”岗位描述,将“双述”转移到现场,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埠村煤矿结合实施的带兵管理法,由副矿级管理人员带头,实施“自上而下”的“一岗双述”,发挥了表率作用。

注重与员工素质提升相结合

淄矿集团把“一岗双述”列为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班前十分钟、每日一题、模拟训练、示范教学、全员互动等形式,系统抓好职工“一岗双述”,促进深入开展。坚持以用促学、学用结合,通过多媒体、现场演示等方法,促使“一岗双述”贴近现场,切合实际。并在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媒体上开辟专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宣传格局,为健康推进“一岗双述”提供有效支撑。同时根据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区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的在描述内容上侧重理论层面,差的侧重操作层面,促进共同提升。

注重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相结合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在推行“一岗双述”过程中,淄矿集团始终突出现场这个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把“一岗双述”应用到现场精细化管理、大型设备的启动、重要操作的实施、关键监控设施的应用等方面,促进现场工程质量提高。同时,以“双述”要求提升现场质量,以现场实际改进“双述”内容。注重“一岗双述”与现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将岗位描述与现场工作水平、任务完成等有机结合、一并考核,实现岗位描述与生产实践的相互促进。

“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在淄矿的推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2012年初,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督导组到埠村煤矿检查期间,职工在井下工作现场进行的“岗位描述”给督导组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通过推行“一岗双述”安全作业法,有效增强了员工自觉遵章作业的意识,提高了员工操作技能,实现了课堂与现场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学归学、干归干”知行脱节的问题,实现了知行合一。职工应知应会考试合格率由2007年的平均81%,逐步提高到2012年的98%,年度总罚款额由2007年的510万元逐步降到2012年的110万元。

知行合一的智慧 篇8

人情的作用

目前在中国,提到“人情”便会让人想到不讲规则、不讲原则、不讲理智、不讲法制。而一提到法制则认为,与人情无关,似乎是非人性的,这就是学习西方理论之后产生的巨大悖离和谬误。法的根本在于保护人性善的层面,法律的基础一定是人情和人性的。实际上,情、道德、感召、心理的作用,很多时候比物质、法律以及权力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强得多。

所以,我们真的要相信人积极的天性,这种天性如果发挥得好,可以做很多好的事情。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社会可以弘扬的精神,因为我们从来不是唯法而是唯人,人是有感情、欲望和道德的,“以人为本”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在知行合一这点上会比别人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它既有法律,也有人情;既有知识,也有智慧;它既有规则,也有宽容。这样的中国文化才是能够走向世界的文化。读《遗失的智慧》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还要感受思想的魅力和快乐,欣赏西方科学证据,同时也要从中领悟到与东方文化的关联。

经验的价值

那么,我们如何找回遗失的智慧呢?施瓦茨在书中提出了三个原则:善意、解读世界的能力、经验。而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经验,其实这三点与中国传统理念中关于智慧的认识不谋而合。

经验,有直接尝试的,也有学习到的,而人类最伟大的能力就是间接学习的能力,很多事情并不需要你亲自去尝试,因为费时间、耗精力,还很危险。人类通过学习得到的启示和经验,比直接尝试得到的经验更加宏广、伟大、深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寻回传统价值的同时,仍然需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意义所在。

(作者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遗失的智慧》巴里·施瓦茨 肯尼思·夏普 浙江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邓纯雅

《死生——日本的迷惘与绝望》

大前研一

中信出版社

大前研一是日本少有的有良知的战略派管理学家,真正关心和维护日本国家利益,这样的学者在当今日本并不多见。本书直观而清晰地揭示了当今日本的混乱迷失及其原因,以及包括大国、新兴国家动向在内的世界大势,并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为中国读者观察“日本向何处去”打开了一扇窗户。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尼古拉斯·韦普肖特

机械工业出版社

尼古拉斯·韦普肖特引人入胜地还原了20世纪凯恩斯与哈耶克间的大战,让读者更容易通过它理解21世纪的经济危机。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市场,凯、哈两人同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研究商业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到乔治·W·布什等数代政治家,在两位学者的想法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这场争辩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生计。

《自我营销七堂课》

黄 欢

中国商业出版社

本书是自我营销达人黄欢的首部作品。黄欢曾在广告圈、公关圈有出色战绩,被誉为提案杀手和职谋女王,同时也是电视圈的话题女王。在这本书里,黄欢通过七堂课的形式结合他人案例和她的自我营销案例讲述了自我营销的理论及方法,幽默风趣之外更是少见的职场成功宝典。

上一篇: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下一篇:中学数学论文选题摘要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