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共8篇)

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篇1

学校安全工作是我校工作重中之重,也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面临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严峻形势,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有关要求,对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学期之末,我校再一次进行了安全隐患现依据实际情况,将我校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落实自检汇报如下:

一、认真检查校内各部位安全情况。我们发动全体教师对学校房屋各设施进行了认真检查,特别是要害部位。我校教学楼是新盖的,无安全隐患。

二、学校重要设施、场所的安全状况。安全检查组检查了学校用电线路,线路规范、完整,无破损、老化现象。

三、老师值日情况检查。我校每天都有值日老师负责校园安全检查。本次检查,除了查值日老师值日情况,还检查上下课时各楼层老师监督学生上下楼时是否及时到位。校园课间巡查是否在岗等。学校严格实行安全责任首问制。学校建立领导安全巡视制度,各位教师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报告,严格实行安全责任首问制。经查,各老师认真负责,对安全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四、校园周边治安安全状况。校园周边治安良好。

五、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开学以来学校经常进行师生全面安全教育,且大会小会,逢会必讲安全。每班进行上学、放学安全教育,并进行记录;学校安全教育教案有记录。

六、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规章制度,经常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开展食品卫生、防治常见疾病的讲座,杜绝学生购买零食等。从校长到老师,分层管理,责任到人,严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及传染病防治工作。每天早上及下午第一节课,前,各班班主任都对学生进行晨午检,并做好晨午检记录。发现发热学生,立即通知其家长或及时送诊所诊治。凡上级要求的预防接种,我校都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此工作。

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篇2

笔者结合本公司响应上级部门管理要求, 以全集团范围内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治理活动》为主题, 针对施工企业的特殊性, 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部署等问题作一浅谈。

1.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总体要求及组织机构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重在防范重特大事故, 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结合企业实际, 践行“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力度, 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企业的良性稳步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1.1 依照相关管理规定要求, 企业管理层首先要成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要由企业第一责任人即公司总经理任组长, 主管工程的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任副组长, 相关财务副总、工会组织及技术管理人员组成, 设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综合办公室。要求各成员企业、分公司及项目经理部成立相应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配备管理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规范组织机构, 做到职责明确, 落实工作责任, 充分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认真开展排查治理工作, 切实增强、落实各级管理层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1.2 企业要根据年度生产经营管理计划, 制定规范的、适时的《年度安全生产管理规划》

确定总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 (如制定年工伤事故频率<6‰;工地安全检查评分合格率>90%;杜绝人员伤亡事故及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 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等安全生产指标) , 并要将管理目标、指标逐层进行分解, 按月统计, 分季度进行考核。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属地安全管理规定及要求, 企业管理部门要坚持“企业管理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切实落实并督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落实。

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基本原则及管理基础

2.1 企业要识别并建立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管理台账, 制定并落实安全监控的责任主体、管理措施。

项目部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依据《重大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管理办法》, 识别并评价出现场重大危险源, 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 并明确责任人, 利于突发事件、安全隐患的排除及应急处理。

2.2 要善于引进国际体系管理标准, 结合国内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标准及相关制度等, 制定适合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文件和程序作业文件。

湖北工建在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于2003年引进了《EMS环境管理体系》、《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系列国际标准, 成立了“质量、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贯标领导小组, 编制了集团公司《Q-E-OHS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 依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关规定, 针对不同工程的类型、特点及现场管理能力等, 对各施工现场、工作生活区域等识别了重大危险源共计32项, 涉及到了现场安全管理、基础施工作业、基坑防护、脚手架和安全网搭拆作业、高处作业、施工用电、起重吊装、防水防火等各方面, 并建立了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清单》, 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各级公司针对本范围内的识别评价重大危险源编制了《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各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自有工程特点编制了《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通过有效地运行实施, 控制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要加强现场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工作, 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切实做好事故隐患整改, 防止事故及次生事故的发生。坚持全面排查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集中力量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隐患情况开展重点检查, 企业要以自查为主, 督促落实整改力度, 保证将隐患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对于发生事故的项目, 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按管理规定处置并上报, 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的原则, 严肃查处安全事故,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4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坚持项目自查、企业排查与政府督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要按照省政府及各级管理部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后, 结合企业管理及项目生产实际情况, 认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 做到不留死角。各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能, 对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进行排查, 认真配合省政府督查组对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要在属地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 精心组织开展好本范围内安全生产隐患的综合排查治理工作, 企业管理层要按照部署要求, 加强与属地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的协作, 积极配合抓好综合治理工作。

3.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

3.1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主要是在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对在建、缓建、停建工程及危险化学品等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排查治理。要结合本行业 (本项目) 特点, 全面排查治理隐患, 全力防范事故, 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2 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活动, 排查重点要涉及施工劳务分包队伍资质管理及安全合同签订情况;

施工安全专项作业方案编制、审批、执行情况;作业人员三级教育及技术交底情况;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现场安全防护、三宝四口、施工用电、脚手架搭拆、模板安拆、起重吊装、塔吊机具使用等安全检查整改情况;作业场所防火、安全通道防护是否满足等要求;以及与安全生产隐患密切相关的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环境保护、安全文明施工经费投入等相互制约情况进行抽检及督查。

4.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

4.1 加强领导, 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要进一步认清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充分认识开展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作为当前和推进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的重要任务来抓,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 强化措施, 抓紧抓实抓好。

4.2 落实制度, 完善措施, 加大排查治理力度。

要制定落实并坚持安全生产排查制度,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生产排查治理工作, 对发现的一般隐患要立即整改, 重大隐患要立即落实整治责任, 制定整治方案和安全预防措施, 落实治理经费, 限期整改到位。排查治理活动要重视安全生产通病的治理, 对高处坠落、触电、起重吊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多发事故,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彻底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对于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起重设备安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搭设、爆破与拆除、脚手架搭设等专业, 要求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承包或劳务分包资质证书, 方可从事相关业务的生产作业。

4.3 强化监督, 集中开展督促检查。

要按照属地政府部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结合企业排查治理重点及工作要求, 要集中力量, 对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加强督促。发现重大问题, 及时通报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 并做好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和指导。要认真配合好属地政府、国资委及集团公司组织的专项检查和督查工作。

4.4 严查事故, 加强责任追究。

对于一般安全隐患要按照“三定”原则, 确定措施、确定人员、确定时间, 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安全隐患, 应组织安全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制定治理方案, 明确规定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责任单位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等。对发生的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 尽快查明原因, 分清事故责任, 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严肃查处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快事故调查处理进度, 抓紧结案, 事故查处结果要向集团公司报告;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针对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 举一反三, 认真整改, 切实完善安全措施。

5. 隐患治理排查工作要强化值守,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5.1 要严格安全排查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问题, 要当做头等大事, 要横到边、纵到底。项目部及各专业班组的责任就是落实, 企业主要责任人就是层层狠抓落实, 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安全值守, 坚持领导在岗带班、专人值班, 务必坚守岗位。

5.2 要切实加强信息调度, 及时掌握安全生产状况。

发现险情时, 要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 及时向属地安监局报告, 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及企业总部报告, 重要情况要报告属地应急办。

5.3 要严格执行值班备勤制度, 做好应急预案衔接, 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果。

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和事故救援需要, 及时有力地协调、调动相关队伍、专家、装备、物资参加抢险救援, 并要切实做好抢险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工作, 保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5.4 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要将隐患集中排查治理活动分阶段进行总结并逐级上报。

根据隐患排查治理总结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 确定重要安全隐患, 做到重点防范。

5.5 企业及责任单位要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发生后, 事故单位负责人要于1小时内按程序上报, 并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语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及其处理措施 篇3

一、建立“三级”排查制度

什么是“三级”排查制度?即每月(每季)两次的矿级隐患排查;每月两次的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排查;每班一次的班组排查。矿级隐患排查要重点放在下月(下季度)的矿井重大事故隐患上,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召集专业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科室主管工程师、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技术主管参加;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重点排查当月及下月存在的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技术主管负责,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排查出的隐患形成书面材料后,在矿级隐患排查会上进行汇报;班组主要排查当班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由当天区队值班人员和班组长负责,当班或在一天内解决。坚持每周安全办公會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严格执行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做到时刻都有领导干部在井下现场督查安全生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基层区队干部24小时井下带班,保证现场动态安全监查到位。经常组织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按照谁带队、谁签字、谁复查的原则,对查出的问题全部进行落实整改。“三级”排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岗位各负其责,形成紧密的排查合力。

二、狠抓排查的重点环节

1、发挥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监管职能作用。各级领导下井要严查细管,各类检查要注重实效,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凡出现检查不负责任,隐患不按期整改,隐患督查不到位的,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者的管理责任,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隐患管理要做到档案管理规范,隐患上报及时,凡出现建档不规范、流于形式或上报材料不及时,按公司和矿考核办法处罚。各级领导、业务科室要认真排查、检查和督促整改隐患。凡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导致被上级部门查出重大隐患,造成停产或受到经济处罚的,隐患单位、各业务科室、矿分管领导以及包队领导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将井下作业环境的排查放在首位。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事故隐患。这类事故隐患分长期性事故隐患和短期性事故隐患。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有:水患威协、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的自然发火倾向、瓦斯涌出、顶板压力等。短期事故隐患主要有:地质构造变化,瓦斯、煤尘、涌水出现突然异常变化等。环境因素中的长期事故隐患,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找到有效的防范方法,除加大强化管理力度,在开采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要做好防御基础工作,确保长期事故隐患不引发事故。另外,短期事故隐患引发的事故,是由于这类事故隐患的突发性所造成的,其引发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突遇短期事故隐患,而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不高,处理不及时,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酿成事故。

3、如实上报隐患信息。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处;煤矿各专业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集团公司汇总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三、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煤矿安全隐患的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其在防范、治理方面的艰巨性、持久性、群众性。安全隐患不可能不出现、不发生,但要切实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排查治理,主要还必须从隐患的源头和矿井从业人员思想教育上抓起,从矿井的每个岗位和矿井基础工作管理抓起,达到标本兼治,总体提升。

1、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业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摈弃单纯追求效益的思想和做法,真正确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真正做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无条件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没有整改不生产。

2、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煤矿事故发生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仍然有自身规律可循。只要充分认识和掌握隐患发展、事故发生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实现事前控制,把事故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把对事故的处理提前到对隐患的处理上,就会预防事故发生。

3、增强隐患即事故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应当坚持的安全观。隐患是事故发生的苗头,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要加强隐患的预防工作,及时割裂、阻止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故条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反之,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从这种意义上讲,隐患就是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就是要预防隐患发生,消除隐患的存在。确立这种认识,有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加强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的重点转移到隐患治理上来,切实建立隐患的预防、发现、整改、检查、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严谨的作风,有赖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密措施和到位执行。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的隐患排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隐患就及时治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一定能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和安全生产。

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篇4

从2006年3月中旬开始,市装饰办对管辖范围内的在建装饰装修工程进行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共排查、复查26个项目,下发9份整改通知书,具体排查情况如下(见附表)。

连云港市装饰装修管理办公室

二00六年四月十九日

连云港市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情况登记表

连云港市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情况登记表

连云港市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情况登记表

连云港市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情况登记表

连云港市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情况登记表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篇5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层层的责任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规定,施工现场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应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排查整改,特制定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建筑工程现多是高空作业,深基础操作,临时设施多,工序环节多,作业量大且复杂,都将增大安全生产的难度。必须落实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

第二章

对安全隐患存在的一般安全规定

2.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2.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2.4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2.5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2.6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2.7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2.8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

3.1项目部成立排查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队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有关班组责任人组成。

3.2安全隐患被发现后,项目部应定人、定时、定措施消防安全隐患,并复查记录。

第四章

安全隐患重点排查部位

4.1施工用电

检查是否按照“JGJ-2005”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配电线路、电器装置、变配电装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重点检查:

(1)是否按照TN-S系统实施。(2)是否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施。(3)动力与照明用电有无混装。(4)漏电保护器等是否失灵。(5)现场有无乱拉乱接现象。

4.2模板工程

检查模板的支撑系统、立柱稳定、施工荷载、模板存放、支拆模板等是否符合要求。

重点检查:

(1)支模架基础是否符合要求。

(2)支模架的立杆间距、垫板是否符合要求;(3)钢管及扣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4)扫地杆、剪刀撑、斜撑等是否符合要求。4.3施工机械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执证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私自操作。机械安装和使用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检查:(1)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现象。严禁非操作人员私自操作。

(2)装拆是否严格按操作规定实施,是否派专人进行监管。(3)安全防护设计是否齐全,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第五章

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及应对措施

5.1排查的具体安排和方法

计划每月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每天由安全员对施工现场以上例述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部位进行排查,一发现问题,按问题的大小进行处理,一般常见的安全隐患,安全员应该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按照安全处理“五定”原则和“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重大的安全隐患,上报到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组长,由组长根据隐患的大小和性质,组织项目相应的人员进行整改和处理。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每月的全面安全隐串排查,对查出一问题一定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整改,对处理的情况要进行通报,保证所有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排查出来,确保项目部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5.2排查情况汇报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篇6

安全生产

排查治理自查整改方案

编制单位: 临邑名门世家·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3年06月12日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目的

根据省市县各级安委会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和双城联创的工作实际,我项目部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关系着每一个职工切身利益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关系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

本工程现主体结构已经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工作,排查主要项目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施工机具),特别针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

第二章 组织机构、甲方牵头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由工程部经理任组长,甲方工程部、监理部、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2、项目部成立排查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队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班组有关人员组成。

3、安全隐患被发现后,项目部应定人、定时、定措施消防安全隐患,并复查记录。

第三章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不正确佩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3、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4、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5、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6、不得攀登脚手架。、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第四章

脚手架安全隐患排查及注意事项

本工程脚手架为悬挑式脚手架

1.检查脚手架是否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单位是否具备资质,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2.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拉结不够牢固。

3.杆件间距与剪刀撑的位置不符合规范的规定。4.脚手板、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材质不符合要求。5.施工层脚手板未铺满。

6.脚手架搭设前未进行交底,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未组织脚手架分段及搭设完毕的检查验收,即使组织验收,也无量化验收内容。7.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均匀,荷载超过规定。8.通道及卸料平台的防护栏杆不符合规范规定。

9.脚手架搭设及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的未上岗,未经专业培训的却上岗。

10、临边防护栏杆未按要求搭设。

11、洞口防护无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第五章

施工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施工升降机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列为重点检查的内容,根据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和现场检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作为重点检查的关键部位。

1、基础部位是否有积水,是否有下沉迹象,检查地下室的顶撑系统,检查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缓冲器齐全有效,底笼围接严密无破损,升降机底层进出口防护棚。

2、架体结构,基础及标准节连接螺栓紧固情况,螺栓按规定设置双螺帽或弹簧垫,各部位焊接完好无裂纹,附着杆件应安装说明书要求的材质、规格设置,附着杆件间距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一般为6m一道,附着杆的连接方式及紧固方式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应随意变更。

3、机械传动系统:升降机的机械传动系统 可分为封闭式和开启式两部分。升降机的运行和制动力都要通过齿轮条传递,检查齿轮的咬合深度、磨损情况及齿轮的完整性,电梯运行应该平稳,无异响,无明显震动。

4、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升降机的安全装置比较多,检查极限开关,不能只试验开关是否有效,注意是分别检查开关与上、下极限是否准确、灵敏、可靠。

5、电器系统:

1、应设置开关箱和漏电保护器。

2、电线、电缆应绝缘良好,五破损、漏电。穿线金属软管无锈、破损并做好可靠接零。

3、根据GB0055-88规定,升降机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Ω。

4、仪表、照明及操作装置要完好、灵敏。

6、资料检查:施工升降机使用前相关部门检查检测及备案手续齐全有效,设备过期未进行定检的要停止使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要做到人证相符。

第六章

施工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椐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4、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9、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注意事项有:

10、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11、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12、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13、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14、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15、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第七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塔式起重机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列为重点检查的内容,根据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和现场检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作为重点检查的关键部位。

1、基础:基础部位是否有积水及建筑垃圾,有架空电线、电缆部位,塔机的任何部位与电线、电缆的安全距离。

2、架体结构:基础及标准节连接螺栓紧固情况,高强度螺栓连接要求预紧有防松措施,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螺栓不得低于螺母,对附着式塔机,附着装置与塔身或建筑物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连接件不应缺少或送达,并符合安装说明书要求。

3、起升系统: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棘爪,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吊钩不应有裂纹、剥裂等缺陷。挂绳处截面磨损量不超过愿高度的10%,钢丝绳端部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应可靠,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滑轮应转动良好,不得有裂纹、轮缘液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4、制动系统:制动器的零件不得有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缺件等缺陷,液压制动器不应漏油。制动片磨损达到原厚度的50%或露出铆钉应报废。

5、电器系统:

1、应设置开关箱和漏电保护器。

2、电线、电缆应绝缘良好,五破损、漏电。穿线金属软管无锈、破损并做好可靠接零。

3、根据GB0055-88规定,塔机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Ω。

4、仪表、照明及操作装置要完好、灵敏。

6、资料检查:塔机使用前相关部门检查检测及备案手续齐全有效,设备过期未进行定检的要停止使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要做到人证相符。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篇7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的引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 做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行业之一的电力企业, 信息安全尤为重要, 不可忽视。

企业信息安全隐患包括内部和外部。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通常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 比如:增设“防火墙”、“杀毒软件”、“网闸”等来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这些软、硬件的购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抵御来自外部的隐患和威胁。然而, 这些软硬件的防护措施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隐患的作用确实微乎其微。

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隐患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不单纯是一个管理问题, 它不光涉及到信息从业人员, 更多的是覆盖所有使用计算机的终端用户。因此, 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内涵, 确立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和流程, 是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的重点。

1 信息安全隐患的内涵

1.1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是偶然或者恶意地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可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信息服务不中断。

1.2 隐患的概念

隐患的存在是事故的成因。多一个隐患就多一个发生事故的危险。同时, 隐患也是变化的、动态的, 有生产活动就会出现隐患, 老的隐患解决了新的隐患又出现了, 有的隐患是动态的, 有的是静止的, 有的是潜在不易发现的。

有些隐患是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有的隐患会在瞬间发生裂变。隐患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性, 隐患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原因, 认识隐患是预防隐患的重要前提, 要运用监测监控手段、管理的手段、技术手段, 做好预防隐患和治理隐患的工作。

1.3 隐患与缺陷的区别

缺陷是指物体本身应该具备此种功能, 但却没有。隐患是指物体本身存在的能引起风险的客观存在。前者可以看见的, 而后者看不见。

1.4 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是具有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

一般来说, 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 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 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 否则, 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1.5 隐患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级划分

1) 安全的 (Ⅰ) :是指不会造成系统损坏, 不中断业务运行。

2) 临界的 (Ⅱ)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 暂时不至于造成影响网络、业务正常运行, 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措施。

3) 危险的 (Ⅲ) :造成主干网络中断或者重要应用系统损坏, 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要立即采取措施。

4) 灾难的 (Ⅳ) :造成重要系统严重损坏, 使主要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 信息安全隐患分析

在日常的信息工作中, 由于人的因素 (例如:管理能力、制度执行、操作技能、心理状态、知识水平等) 、物的因素 (例如:设备自身故障、老化, 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到位等) , 以及环境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隐患, 如果没发现、不排查、不消除, 就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进行。有的严重隐患不进行整治或不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说到底是对人和物的管理, 因此, 按照“物”和“人”两大类别进行隐患原因的分析。“物”从信息专业的角度来说, 包含六大信息安全隐患类别, 包括:物理安全 (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边界安全、桌面安全。“人”是指:由人员的技术、管理以及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信息安全隐患。

2.1 由“物”引起的安全隐患

1) 物理层安全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物理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 (线路备份、网管软件、传输介质) 、软硬件设备安全性 (替换设备、拆卸设备、增加设备) 、设备的备份、防灾害能力、防干扰能力、设备的运行环境 (温度、湿度、粉尘) 、不间断电源保障等。

2) 软硬件自身故障, 是指因信息系统中硬件设备的老化、软件缺陷、设备性能不足等而导致的信息安全隐患;硬件老化是指线路、介质、设备等硬件使用时间过长;软件缺陷是指软件设计、开发时软件的自身缺陷;设备性能不足是指设备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3) 网络设备不安全隐患, 包括该层次的安全网络设备自身缺陷、过载、超期投运;网络拓扑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OSI/RM参考模型中各层通信的安全隐患等。

4) 软件本身的安全漏洞隐患, 包括该层次微软的Windows系统的安全漏洞、IIS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漏洞, MS SQL Server的漏洞和Oracle的漏洞等比较多, 其中有很多漏洞可以使攻击者直接窃取到系统管理员的高级控制权限。

5) 病毒带来的不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 一段可执行码, 破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使之无法正常使用甚至使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硬盘损坏。就像生物病毒一样,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可以很快地蔓延, 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和传送时, 它们就随之一起蔓延开来。

病毒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 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 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 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由“人”引起的安全隐患

2.1.1 人员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

人员包括所有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开发人员、网管和用户。

1) 网络层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 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缺陷等。

2) 系统安全, 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层系统的安全性,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 如Windows NT、Windows 2000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3) 数据安全, 包括数据库系统账号权限、数据访问控制、口令策略、审计策略、数据备份的方式、类型、范围以及策略等。

4) 边界安全是指供电企业网络中最主要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这三大类。如果这3个类设备的配置、策略设置不当会引起安全隐患。

5) 管理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指公司内部员工权限设置和离职员工的账号处理不当。

6) 管理制度不完善、部门安全职责划分不明确、人员角色配置不合理、对重点或敏感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充分等都是安全隐患。

2.1.2 用户习惯性违章

1) 用户终端空口令、弱口令、开启默认共享、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信息、一机双用、泄露机密文件、入网口令等。

2) 利用认证介质随意拷贝、将存取系统中的涉密文件转到外网的机器上使用等。

3) 自行卸载防病毒软件。

4) 系统补丁不全。

5) 文件共享和用户权限安全隐患。

3 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

3.1 排查目的

排查目的旨在排除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隐患, 将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信息安全检查, 提高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3.2 排查范围

按照作用对象分类分为设备质量、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安全行为性3类确立信息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范围。

1) 设备质量范围对象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质量隐患;网络设备、主机以及其他信息设备质量隐患。

2) 信息技术管理范围对象包括:软、硬件设备安全性测试技术和方法欠缺;信息技术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3) 信息安全行为性范围对象包括:个人终端计算机使用管理、移动设备丢失和滥用、非法外联等违规行为导致的数据泄密和病毒泛滥安全隐患。

4 隐患排查的方法和管控流程

4.1 排查方法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 需按照信息专业所辖设备和技术管理职能进行分工, 采取信息隐患排查表法和信息安全督查方法进行。

1) 信息隐患排查表法:是把信息安全隐患所涉及的安全因素和检查项目用表格系统的方式罗列出来, 逐项对照检查评审的方式, 是隐患排查最常用的方法。

2) 信息安全督查法:是指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闭环动态管理。排查分为管理、技术、行为3个层次, 采取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和年度督查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安全监控、内容审计、安全扫描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隐患排查。 (1) 日常督查。结合日常开展督查工作进行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日常信息隐患排查由公司信息安全督查组组织实施。日常信息安全督查执行月报制度, 月报周期为上月20日至本月20日。 (2) 专项督查。根据特定时段、特定事件而发起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例如:迎世博、国家重大节日期间、以及由上级公司安排的特巡等。报送专项信息安全排查总结, 报送时间随时。专项督查由公司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组组织实施。 (3) 年度督查。年度排查结合日常督查、专项督查, 从20大类75项147个指标对被本单位信息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由公司督查组组织专人, 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安全年度督查方案》通过访谈、查看文档、技术检查以及工具扫描等方式进行现场督查。督查结束后, 督查组将督查结果和整改建议形成《信息安全技术督查整改通知单》。并于当月底, 通过《信息安全技术督查通报》对督查结果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

4.2 实施管控流程

依据《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以标准规程与规范为依据, 以定期、定点的技术检查、过程跟踪、指标监测、评价与分析为工作手段,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原则, 以及“分层管理、逐级控制”管理的要求, 实现对信息安全隐患的可控、能控、再控。以上隐患排查跟踪活动管理性、装置性、行为性可以分级、分类、按职能实行“排查 (发现) —分析 (预评估) —报告—整改 (治理) —评估 (验收) —归档 (销号) ”流程化控制管理。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实施, 由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指导信息运维人员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根据隐患的等级逐级上报;对隐患进行整改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对隐患进行验证或评估;建立隐患库归档, 将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整改情况建立档案进行全程跟踪, 从而实现对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5 隐患整改 (治理) 管控

5.1 技术管理欠缺隐患治理

由隐患所在部门编制补缺纠错方案, 或修改公司相应技术规程、标准、制度的治理方案, 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后, 责任落实到人, 进行治理。

5.2 运行中的设备隐患治理

1) 信息网非常态运行工况下 (设备检修、新主干设备接入信息网、技术改造、受灾等) 可能存在的动态隐患, 由信息部门组织信息专业人员, 在设备调整前进行认真分析, 制定隐患预控方案, 实施预控措施。

2) 信息网正常运行工况下存在的运行方式隐患, 由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成员提出事故预想, 加强信息网运行监视, 使隐患可控、能控、在控。

3) 对在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设备、线路超限额运行的隐患, 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成员应提前进行分析, 提出备用控制预案, 由当值运行值班员进行控制。

5.3 机房安全管理隐患治理

1) 由信息部门负责, 通过安全意识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提高机房运行值班人员安全和技能素质。

2) 根据季节、重大保电任务以及信息网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信息部门组织有经验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特巡, 并按期组织开展反事故演练, 评价演练效果, 提高机房运行值班人员的事故处置能力。

3) 信息部门根据信息网结构变化、设备重大调整及时组织技术人员修订信息网相关应急预案。

5.4 网络安全隐患治理

1) 对运行中的网络设备隐患, 由隐患所在部门, 根据设备现场运行环境和条件, 首先实施技术或组织预控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2) 对网络设备IOS的BUG所引起的隐患, 由设备所在部门编制治理方案并落实治理责任人和治理期限, 经信息主管部门审核后, 联系生产厂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实施治理。

3) 网络设备硬件问题所引起的隐患, 由所在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消缺, 如果无法消除, 可提出装置更换报告, 经信息主管部门批准后, 实施更换。

4) 网络设备配置所引起的隐患, 由所在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消缺, 重新配置方案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原配置需备案。

5.5 系统安全隐患治理

1) 对于操作系统漏洞存在的隐患, 由信息部门利用技术手段桌面管理系统实时向各客户端机器进行推装, 并不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抽检, 预防隐患发生。

2) 结合信息安全日常督查的工作对于服务器端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并优化, 对策略的调整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3) 对于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隐患, 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治理。应用系统相关权限的设置以及废弃用户的处理, 由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治理, 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5.6 对用户行为性而引起的隐患治理

此类活动是由用户习惯性违章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由信息部门督促用户进行整改。

1)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用户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 通过公司主页进行宣传、发放信息安全知识手册、及时转发上级下发的有关信息违规通报, 提高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2) 通过桌面系统对用户弱口令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由信息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对违规用户由公司对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3) 不定期对自行安装操作系统、卸载防病毒软件、不安装桌面管理客户端的用户进行抽查, 如发现一例要进行严肃处理, 由公司进行通报, 对违规用户由公司对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6 结语

信息安全是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它不光涉及设备设备的安全, 更多的是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安全因素, 采取多种安全措施, 不应将信息安全问题只交给IT部门, 应当作全公司的问题, 各级管理层和工作人员都应尽到责任, 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信息应急预案, 形成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对查处的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遏制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庞南. 信息安全管理教程[M]. 北京: 中国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2] 杨云江.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实用技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闫宏生.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M]. 北 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篇8

关键词:变电站 基建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234-01

在变电站不断发展之际,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变电站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变电站基建的安全管理是重要的,不仅关系着变电站的经济收益,还关系着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针对变电站基建存在的安全隐患,文中将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解决变电站基建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基建的安全性。

1 变电站基建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电力行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家重视变电站的基建工作,对其投入逐渐增多,变电站的基建工程不断增多,其规模不断扩大。变电站基建的完善与发展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便利。但近几年,变电站基建工程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企业的收益与人身的安全等,因此,要注重变电站基建的安全管理。变电站基建的安全才能促进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并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如果变电站基建存在安全隐患,将带来一系列恶劣的影响,因此,变电站基建安全管理是重要的,注重安全,从而利于变电站基建的安全,利于变电站的安全发展[1]。

2 变电站基建存在的安全隐患

现阶段,变电站基建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其一,对基建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未能全面认识。部分变电站未能重视基建工程的安全,因此,在设计方面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够全面、系统,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监理机制。其二,对基建工作中的安全责任未能落实。由于基建工程中负责人员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方面缺少专业的部门与人员进行负责。安全管理的制度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其三,对基建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的水平不足。基建工程在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信息,对设计、施工等方面未进行严格的审查,基建管理的部门与人员缺少预防安全的相关措施与手段,致使基建安全问题得不到全面的解决。同时,随着基建工程的快速发展,其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但缺少专业的机构与人员对其负责,因此,其管理的水平较低,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缺少学习与培训,不能对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进行学习[2]。

3 促进变电站基建安全的对策

3.1 树立变电站基建安全的意识

变电站基建安全工作方面,要逐渐重视安全,并树立安全的意识,从而在工作中才能进行安全管理,并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同时变电站基建工作中要不断创新,从而保证其安全。变电站要将安全作为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安全第一,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宣传安全、强调安全,在基建建设与管理中要保证安全思想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基建的设计、施工与日常管理均要围绕安全展开工作,从而保证变电站基建的安全与发展,并以安全为评价标准,开展对基建工作的评价。同时,在基建工作中,要注重对安全的预防,在设计中对安全隐患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完善事故应急预案,从而保证设计具有安全性,在工作中要设置专门的部门与人员对基建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降低安全隐患造成的损失。

3.2 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变电站基建工作中要注重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保证这项工作具有经常性,对违章作业的人员进行严肃的处理,保证工作的科学性,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与贯彻纠察工作,坚持每日的纠察,并对纠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发布,并根据监理单位下发的整改与罚款通知等,进行通报;对变电站基建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进行联合性的检查,对其安全问题进行大规范的检查,保证基建的安全;同时,要保证施工设备与工作机械的安全性,对于相关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为其配备统一的、醒目的服装,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3.3 加强变电站基建的执法

变电站基建安全工作中,要加强执法力度,保证其安全工作有法可依,实现安全工作的法制化。首先,要求基建工作要形成法制意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依法开展工作,对于基建工程要明确其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并对其安全责任进行落实,可以采用安全责任制,并对其安全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从而保证设计的完整性、施工的安全性与监理的全面性。其次,变电站基建工作中对其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等,通过定期的学习与培训,让其重视安全与法律,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将安全与法律贯穿与工作中,从而实现基建的安全与法制管理。

3.4 开展严格的检查工作

变电站基建工作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其检查可以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落实,保证工程中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在检查过程中对于违章问题,要进行严肃的处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带来的影响[3]。

4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基建安全工作是重要的,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企业的发展与人身的安全,但目前,变电站基建工作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隱患,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文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相信,变电站基建通过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隐患的排查、执法力度的加强与检查工作的开展等措施的落实,其安全隐患将得到全方位的排查与处理。

参考文献

[1]陶思瑶.排查隐患,落实责任夯实基建安全基础[J].中国电网报,2013,5(1):1-2.

[2]姚强文.浅论变电站基建施工的安全管理[J].学术交流,2013(2):467.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教师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