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的人物与诗句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淡泊名利的人物与诗句

淡泊名利的人物与诗句 篇1

陶渊明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困,特别是一场大火把他的全部家当毁于一旦之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六十三岁时,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平凡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常常能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除诗之外,他还给后人留下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诗并记》等。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在那里没有**,没有朝代变更,没有国家君臣,没有徭役赋税,百姓过着丰足、与世无争的美好生活。作者以优美的语言,使这篇作品产生了永久的魅力,以至后世人们一直把这种空想的社会称作“桃花源”。

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也常常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庄子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 秋水》)

庄子此时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背后则是楚国的官位——两者巨大的差距使这道选择题看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两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个故事,即便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至少是庄子的心灵真实的反映。它体现了庄子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庄子的这种坚持,让我们知道精神可以达到的高度,更提醒我们:精神是有贞操的。事实上,庄子的行为,确实使一代代“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在取得世俗的成功的同时,内心里总存有秘而不宣的羞耻感。

周恩来

周恩来的一生,是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首先,是一心为公,淡泊名利。周恩来到中央苏区时,尽管大家由于折服其才能而推荐他做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但他执意不肯,而强调毛泽东的经验、长处,坚持重新任命毛泽东为总政委。在遵义会议上,他作为 “三人团”成员之一,在全力支持毛泽东的同时,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批评,避免会议可能出现的僵局,确保会议成功。会后,他作为“党内委托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自觉地退居于助手的地位,让毛泽东全权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确保毛泽东在党内军队的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其次,是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周恩来认为“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处在党内斗争漩涡之中的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总是忍辱负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斗争中对自己的各种误解,甚至是恶意中伤,他报以忍受和缄默,竭力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他组织实施反冒进受到错误批评时,尽管心情很沉闷,但仍然努力忘却所受的屈辱,带领周围同志团结奋斗,勤奋工作,以尽量减少思想路线的失误带来的损失。三年困难时期上下交困,怨言颇多,为顾全大局,即使有些问题不是他的责任,他也毫无怨言地主动承担起来,以求大家向前看。“文化大革命”中,尽管他自己处境十分艰难,仍然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博大胸怀。他一方面以血肉之躯挺身抗击,力挽狂澜;另一方面又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苦苦周旋,苦撑危局,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第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曾说过“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人民服务而死”,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他一生最好评价。为了民族的解放,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临危不惧,处险从容。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几十年如一日,日理万机,三更未眠五更起,紧张、不知疲倦在工作。1972年,身患癌症的他仍抱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古稀之年,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常常连续工作几个昼夜,累了只能扶着椅子歇歇,生怕“一坐下就会睡着”!1976年,弥留之际的他从昏迷中醒来,便对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呢?快去照顾其他同志要紧,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他投身革命的大半个世纪里,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唯独没有自己。他真正地成为世人钦羡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总之,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关麟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钱钟书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2、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3、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4、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6、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议论文)

7、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8、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0、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11、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13、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4、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15、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16、凡是一无所求的,什么都会有。英国谚语

17、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18、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淡泊名利的人物与诗句 篇2

1. 声色犬马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1.1 精力充沛的婚姻投机女

蓓基是当时社会时代环境下一个典型的女冒险家形象。她出生低微, 父亲是个很有天分却浑浑噩噩的穷画家, 母亲是唱歌剧的。父母都在她未成年时死亡, 没有财富, 无所凭借, 这在当时等级观念非常浓厚的英国是很悲惨的。同时, 早期凄惨的生活境遇养成了她阴霾, 钻营, 投机的性格, “贫穷的生活已经使她养成阴沉沉的脾气, 比同年的孩子懂事的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无可厚非。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形成只有不断朝向往的上流社会爬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附和的认识。她离开平克顿女校, 迈向社会的第一站就是好友爱米莉亚的家, 得知爱米的哥哥乔瑟夫是个有钱的单身汉, 她铁定一门心思要收服这个肥大的花花公子, “假如赛特笠先生又有钱又是单身, 我何不嫁了他呢?”, 她步步机杼, 以退为进, 察言观色并很合时宜地挑逗这个自负虚荣的高级印度收税官。果然, 乔斯乖乖束手就擒, 正值事情发展到关键时刻, 乔治奥斯本出于对家族名声的考虑, 对乔斯当面刻薄嘲讽和讥笑让乔斯知难而退, 也使得蓓基的计划流产, 蓓基最终只得悻悻动身去克劳利镇任职。这次她吸取教训, 在克劳利爵士家中表现的谦卑有礼, 待人宽容, 机智的头脑和突出的处事能力很快使她得到主人的青睐并且一跃成为女管家。皮特爵士深深被她的魅力俘虏, 克劳利夫人病逝没几天他立即向蓓基求婚, 蓓基懊悔万分但无奈婉拒只因她与克劳利·皮特的二儿子罗登秘密结婚。蓓基满心打算, 罗登深受姑妈克劳利老小姐的宠溺, 他是最大的财产继承人, 她想当然地以为总算可以借助好姻缘爬上枝头。哪知同样虚伪、佯装开明的老小姐并不希望此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家族, 皮特爵士知情后也暴跳如雷。老小姐得知蓓基和罗登利用她的名声在巴黎上层社会坑蒙拐骗, 招摇过市之后盛怒之下取消她给侄子罗登的遗产, 只给罗登留下一百磅。蓓基计划落空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相反, 正如她对罗登承诺她会给他挣来家产, 她确实如此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且越走越远。之后, 她费劲心思谄媚罗登的哥哥克劳利爵士与吉恩小姐, 利用本家族名望得到皇宫引荐的机会。她和恶毒, 老谋深算的斯蒂芬侯爵搅在一起, 由于斯蒂芬侯爵的斡旋, 蓓基青云直上, 风生水起, 先后如愿步入巴黎、伦敦的上层社会。但同时由于长期缺乏对丈夫与儿子的温情与关爱, 丈夫对她的一片痴心深爱被她难以满足的欲望逐渐打退消散。小克劳利虽然赌博, 好斗, 一身陋习, 但他爱妻子, 有强烈的个人尊严。他负债入狱, 蓓基置之不理, 他回家正好撞见蓓基与斯蒂芬侯爵鬼混, 对斯蒂芬侯爵大打出手, 和蓓基一刀俩段, “她的谎言, 她的阴谋诡计, 以及那些自私的打算, 她的机智和天才, 一股脑儿破产了”, 罗登愤然离去, 家破碎了, 她索性破罐破摔, 完全堕落下去。她整日涂脂抹粉, 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尽管她也有弃旧图新死亡心思, 但那不光彩的过去, 故态重萌的轻薄, 冷暖无常的世态人情, 使她惶惶如丧家之犬, 四处奔波, 在欧洲的各个城市流荡, 与骗子赌徒厮混在一起。

蓓基世故鲜有真情, 她是那个时代英国社会汲汲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女冒险家和投机份子的典型代表。他们毫无顾忌, 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蓓基对获取财富名利的本能狂热最终玩火自焚, 她对爱情婚姻的态度如她对所有的东西一样并无多少真心流露, 虽然刚开始时她也想凭借嫁入有权势的家族来满足自己虚荣的欲望, 愿望落空之后她决心依靠自己来为挣得家产。她看不上罗登的愚笨, 但在表面上摆出一副毕恭毕敬, 小鸟依人的样子, 她也看不惯丈夫与儿子亲昵打闹, 罗登也害怕妻子嫌弃他亲切儿子, 没有男子气概, 与儿子嬉戏打闹通常是趁着蓓基外出之际。蓓基十分讨厌儿子, 她把他视为包袱, 待他连自己的小狗都不如, 这或许来源于她现实轻浮放纵与心中多少潜在的自责惭愧的矛盾心理冲突扭曲所致。罗登离开她后, 她也念及过他对她的深情, “如果‘他’在这儿, 这些没有胆子的人决不敢欺负我。”, “他又傻又老实, 对蓓基一味忠诚体贴, 依头依脑, 而且脾气又好, 又有勇气有肝胆。”, 但随着乔斯的再次闯入蓓基眼皮, 这种思念至此无影无踪。或许是童年家庭环境教育和温情的缺失, 她对自己的家庭也少有关爱, 性格中长期形成的冷漠也体现在她毫无顾虑地伤害周围一切有亲近关系的人。

1.2 技艺精湛的表演家

童年过早地成熟, 她的心智远远超过同龄孩童。母亲教给她法文知识, 与父亲的相处她学会了躲避债主和与人谈判的技巧, 这些为她后来的生活起到关键的转折作用。蓓基虽然自私, 对人怀有敌意, 但是她有表演本领, 在人前总是一副谦卑, 单纯, 温顺和幽默的模样。她起初对乔瑟夫的欲擒故纵, 动情挑逗让乔瑟夫深深打动。她和爱米莉亚的家人相处的过程中为了激起周围人对她强烈的同情和伶爱, 不断提起并强调自己悲惨的遭遇, 有时竟不能自己, 虔诚的眼泪也竟大片大片地纷纷落下, 当然, 这一系列行为获得了意料之中的反响。来到女王的克劳利镇上后, 她对拥有7万英镑家产的富婆克劳利老小姐的照顾和体贴无微不至, 获得了克劳利小姐的极大好感。蓓基的生活追求明确:她要在芸芸众生的名利场里为自己争到一席立足之地。她虽然从8岁以来没有红过脸, 但在成年以后她可以随意羞涩得满面绯红。她躲债有方, 两次为丈夫开脱;她有音乐天分, 可以弹琴, 唱歌;她有艺术细胞, 可以跳舞, 表演, 模仿。这些都有助于她从富人手中捞钱, 最终为她爬上上流社会铺平道路。她和罗登浪迹在法国上流社会的声色犬马中, 她的法文说得十分完美, 而且不多几时便学得了她们娴雅的风度和活泼的举止。聪明的蓓基也看出了他们的浅薄, 自负和毫无价值。但是, 她仍然和那些有权有势, 不管老的, 小的, 凡是她能够接触到的人继续调情, 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唯一的目的就是过上舒适的生活。

1.3 男权社会的“挑衅份子”

她深知男权社会的规则, 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必须按照男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来为人行事。她扮演温顺的小羊羔, 低眉顺眼, 待人谦和幽默。蓓基的悲哀就是她不惜一切地利用攀附来自她身旁各方男性势力的力量, 同时她还想把这些人耍弄在股掌之间, 以企自己在操控全局上能占有更多主动权。她宛如婴儿一般, 赤身露体进入名利场。她面对生活宛似船翻落水, 那是一场搏斗, 一场必须拳打脚踢才能免入深渊的恶斗。殊不知, 真正的独立和自由就是要敢于无所依附、奋勇向前。

她最初与代表社会权威的公然反判体现在当专横势力的平克顿女校长将代表本校荣誉的约翰逊字典“授予”她时, 她立马不客气地把书扔在花园里, 并且对自己的行为颇感得意。与人为善的爱米莉亚责怪她报复心强, 她轻描淡写地回答:“爱报复的心思也许毒, 可是也很自然。我可不是天使。”, 所以我们说蓓基是当时女性主义的先驱, 萨克雷在他的作品中传达了早期萌芽状态中女性主义的思想, 这对后期的女性主义运动产生了鼓舞作用。

同时, 她对男权社会的反叛从她在爱情婚姻的价值观念得以体现。她从来都是主动出击, 在面对任何一个有潜在可能成为她丈夫的男人时, 她以退为进, 步步紧逼, 拿捏得当。她是风月场上的老手, 深谙男人们的内心世界, 这与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普遍认同的女子应当克制服从的爱情婚姻价值观大相径庭。好多人憎恨蓓基放荡成性, 觉得连唯一与她亲近的好友爱米莉亚的丈夫还要勾引。事实上, 她针对奥斯本的调情纯属于报复的心理, 在她内心深处总有应该与爱米莉亚拥有一样待遇的想法。奥斯本生性骄傲, 起初十分瞧不起蓓基, 觉得这样身世的人应当知道自己的位置, 因此毫不犹豫地干预了乔瑟夫向蓓基的求婚。后来, 这样的人也被蓓基收拾的服服帖帖, 本身就是对当时浮华虚荣社会风气的讽刺。当然, 其中也有很大原因出于她与克劳利的小家庭手头紧张急需冤债头的打算, 加上奥斯本自身浅薄狂妄的弱点, 因此会被蓓基与罗登利用。但归根到底, 她的行为是缺乏道德的。

她的欲望不断膨胀, 直到最后她和斯蒂芬勋爵胡搅在一块被罗登撞见。邪恶恶毒的斯蒂芬勋爵害怕影响到自己的声誉, 立即过河拆桥, 反诬自己是受蓓基勾引, 即便日后蓓基漂泊在欧洲大陆, 他还是会定期暗示心腹去破败蓓基的生活, “蓓基担心受怕的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从波罗涅到地埃泊, 从地挨泊到开恩, 从开恩到多尔斯, 尽她所能做个规矩的女人。真可叹!到后来人家总能探出她的底细, 这骗子又给真的乌鸦啄出笼子去了。”。从这里我们看出作者对蓓基有某种暗含的同情, 这或许可用来解释蓓基在小说末并未获得读者所期盼许久的“恶有恶报”的结局, 也有可能是如萨克雷本人所说他要故事在结束叫每个人都不满意, 不快活—我们对于自己的故事以及一切故事都应当这样的感觉。他要我们正视真实的情况而启发深思。但是作者没有写出而是采取一种似是而非的口气, 为的是不去触犯某一群体的读者, 这是由于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压抑的风气不便于作者直接言明, 作品是作者反映时代的思想产物, 萨克雷当然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 但他仍然是杰出的作家。

2. 欲望都市里隐忍的理想主义者

2.1 深情自欺的可怜虫

爱米莉亚和蓓基截然不同。爱米莉亚生长于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 优越的生活环境形成她与世无争、无忧无虑的性格, 又受过良好的教育, 有着受人宠爱的魅力, 可谓万千宠爱与一身。她的先天条件优越, 待人宽厚和气, 也正因为此, 她缺乏像蓓基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 也使她早早把把爱情与命运都托付给了丈夫—花花公子奥斯本。事实上爱米也意识到奥斯本不如想象中那样爱她, “她对他说了多少话, 他连回答都没有。她常常疑心他自私自利, 而且对自己漠不关心, 可是几次三番硬着头皮按捺下这种心思。”“她不肯承认她的爱人不如她, 也不肯承认自己一下子掏出心来给了乔治, 未免太孟浪。”。而奥斯本却不改纨绔子弟的本性, 整日在外胡混、赌博、打弹子, 他浪荡轻浮、浅薄狂妄, 觉得爱米对他的深爱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他能赏脸爱爱米也是她的荣幸“爱米莉亚相信她的情人是全国最勇敢最出色的人物。奥斯本中尉的意见也和她的差不多”。婚后, 他很快就厌倦了爱米, 整日在外吃喝玩乐, 全然不顾妻子, 当他和蓓基暧昧不清时“乔治觉得她活泼有趣, 人又机灵, 风度又高贵。不管是坐了马车兜风的时候也好还是吃饭的时候也好, 她的光芒都盖过了可伶的爱米”, 痴情愚蠢的爱米心里清楚, 但她竟然想着“难得他宽宏大量, 竟肯不顾一切, 委屈了自己娶我。当时我原该拒绝跟他结婚的, 可是又没有这样的勇气。”, 多情总被无情扰, 即便她这样想, 乔治的三言两语总能把她哄骗的立即欣喜若狂。

婚前的来往中, 乔治的姐妹们就对爱米瞧不上眼, 认为她呆头呆脑、无药可救, 她们能赏脸看她, 是她莫大的荣幸, “弄得这可伶的小东西在她们面前成了哑巴, 看上去傻乎乎的, 恰好应了她们的看法。”, 她们傲慢的气焰简直要直上云霄, 尽管如此, 爱米愿意为了自己爱的人委曲求全, 忍气吞声。

斯本阵亡后, 她难受的死去活来,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 多亏心地厚道的好人时时刻刻守着服侍才挺过来。孩子出生以后, 她把全部希望和心血都寄托在儿子乔杰身上, “做妈妈的喂他吃奶, 给他穿衣, 专门为他活着。她把看护和奶妈赶走, 简直不准别的人碰他。她偶尔让孩子的干爹都宾少佐把他搂在怀里颠着摇着, 就好像给都宾一个了不起的好处。”, 爱米丽亚在慎独寡居时, 由于她懂得温良, 漂亮, 典雅气质, 周围有不少有身份的男人倾慕于她。“可是除了死去的丈夫, 她心上绝不能有第二个人”。她把乔治的画像挂在床边的墙上, 无比崇敬, 无比忠诚地痴望着他, 作为一个精神支柱。她对未婚夫对她忽视黯然伤心, 对不值得人近乎愚蠢的崇拜, 却对一直以来对她关爱有加, 忠心耿耿的都宾装聋作哑。萨克雷对爱米的讽刺不亚于对蓓基的讽刺, 这是对当时不切实际、庸俗的理想主义者极大的讽刺, 爱米同样是把自己最美丽的青春浪费在可幻的虚无中。

2.2 盲目自私的负心女

爱米莉亚的盲目自私体现在她对奥斯本和威廉先后的爱情上。她矢志不嫁18年, 奥斯本的死使她忘记了他的过错, 把他视为心中的偶像, “不管在这儿还是在天堂上, 乔治永远是我的丈夫。除了他, 我怎么还能够爱上别的人呢?”, 她的自欺欺人不但没有因时间而冲淡反倒更加浓烈, 却把真心爱她的都宾被她晾在一边。爱米的父母早就看出都宾的心思, 很愿意成全他。可是爱米温柔又愚蠢的固执在奥斯本死后变本加厉, 爱米并非不知都宾的想法, “她只准备拿出又热和又尊敬的态度来对待他, 因为他人好, 待朋友忠诚, 值得人家尊重。在他开口求婚之前, 她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的态度坦白亲切。到他求婚的时候, 她当然就叫他死了心, 因为他这些希望不可能实现的。”。她企图给威廉错误的暗示, 但如果威廉要点破, 她便立马让他死心, 她既不想用实际行动回报威廉又不想承担失去威廉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都宾深知爱米的心, 他没有强人所难, 无奈灰心之下去了印度。十年后, 他还是没能压抑住自己那份赤诚的真情, 当听闻爱米伤心难过之际, 一股脑起身回了英国。“他加紧脚步, 恨不得快快的赶到地头。”“十年来他时时刻刻希望和她见面, 事到临头却又紧张起来。”

爱米向他哭诉自己的处境, 抱怨蛮横暴躁的老奥斯本抢走了乔杰, “如果你早回来几个月, 也许我不用和孩子分手, 不用受这些罪。”, “求你还像从前一样照顾他, 也照顾我—”, 都宾一一答应, 在深爱的女人面前能让自己看见她, 对都宾来说已经算是赏赐了。萨克雷给小说人物起名字的时候匠心独运, 每个人的名字附和他们的身份和性格。都宾在英文中的意思就是可靠忠实, 实干家的意思。他为人正直, 忠诚, 深受其他人的尊重, 在小说中算是唯一从头至尾都保持正面积极的绅士。他得知蓓基生活放荡, 与身边的男人处处调情后, 奋力劝阻爱米收留已经落难的蓓基, 不料招致爱米的翻脸, “如今说了一句话, 象征希望美丽的宫殿从此跨了, 一句话, 他费了一辈子想抓住的小鸟从此飞去了。”, 他想来自己多年如一日实实在在的付出, 竟比不过气愤时无心说出而招致爱米生气的一句话, 实在心寒。“多少年来我一直爱你, 护着你, 这点儿意思还猜不出来吗?多少年来我已经懂得怎么测度你的感情和分析你的意思了。我知道你的感情有多深多浅。你能够忠忠心心的抱着回忆不放, 把幻想当做无价之宝, 可是对于我的深情却无动于衷, 不能拿相称的感情来报答我。如果换了一个慷慨大量的女人, 我一定已经赢得了她的心了。你配不上我贡献给你的爱情。”, 他看清了现实并且向爱米坦白了那些久久压抑在自己心上的想法。

待人谦和的爱米唯独可以拿捏都宾少, 随便可以供她驱遣。她把他呼来喝去, 一会抚慰他, 叫他拿这样做那样的, 简直把他当做一条纽芬兰大狗。对于威廉突如其来挣断了爱米牵着他的铁链子, 发表了独立宣言, 并且表示自己高出于爱米, 爱米害怕起来, 话也说不出。爱米不想失去他, 可是除了表达感激之情外她不能报答。“他一向对她低头服小, 因此可怜的女人总是作践他, 已经成了习惯。她不肯嫁他, 可是也不愿放他走。她自己什么也不拿出来, 可是希望他为自己献出一切。”。爱情总是自私的, 一方愿意付出, 一方也愿意拿来受用, 只是主动付出的那个人向来不计较那么多罢了。好在蓓基不心胸狭窄, 明知都宾讨厌自己也愿意成人之美。她拿出上面写满了奥斯本对蓓基的情话以及请求同他一起私奔的纸条给爱米看, 她指责爱米辜负了都宾的一片痴情, 爱米崇拜了一辈子的偶像突然轰地倒塌滚在脚边摔得粉碎, 她终于不用顾忌世俗竖立的虚伪的礼仪放心去爱了。爱米终于鼓起勇气去追求那份应当属于自己的幸福, 都宾究竟深爱爱米, 不计前嫌, 得到她的召唤立马又立即冲回爱米身边。爱米虽再次得到命运的眷顾, 可是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却是心灵和时间无法承受的磨难, 好比伤口能但无法恢复到像原先那样。

2.3 不辱家族的大家闺秀

爱米从小生活无忧无虑, 父母兄长的疼爱呵护, 仆人的关怀备至, 形成了她难得与人亲和的性格, 这在当时趋炎附势严重的风气下是很少有的。如平克顿女校校长在给她家人书信中所说一样“此后尽堪在府上风雅高尚的环境中占一个与她身份相称的地位”, “英国大家闺秀所特有的品德, 在她的家世和地位上所应有的才学, 温良的赛特笠小姐已经具备。她学习勤勉, 性情和顺, 博得师长们的赞扬, 而且她为人温柔可亲, 因此校内无论长幼, 一致喜欢她。”。天性善良, 待人无私心, 二十个同学中, 有十二个是她的心腹朋友, 连妒忌心最重的白立格小姐也不说她坏话。

她心地善良, 蓓基暂住她家期间, 当蓓基每每利用爱米的善良, 向她声情并茂地哭诉自己悲惨的遭遇时, 爱米总是无法抑制的难过, 她慷慨地把自己的珍贵饰物分给蓓基, 逼她收下。这并不是基于自己本身条件的优越感作祟, 她把蓓基真正当成自己的姊妹, 还把乔瑟夫从印度给妹妹买来的两块华丽的细羊毛披肩分给蓓基一条。当赛德利家的人认识到蓓基的真面目并都巴不得存心不良的蓓基早点离开时, 爱米还在竭力维护蓓基的形象。爱米对谁都真心实意, 而蓓基确实尽可能的欺骗每一个认识的人。即使俩人都去平克顿女校上过学, 受过同样的教育, 但仍然有着巨大的反差。虽然蓓基和爱米幼时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 很大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性格。我们能够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同情, 但这不是说明她们各自的做法可取。

蓓基在生活的逆境中, 敢于抗争, 对逆境绝不干休, 积极进取, 这是她性格的闪光点。但是她性格深处冷漠, 为达到自己目的, 不惜踩着任何人的肩膀, 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和庸俗的实用主义者。蓓基天生丽质, 聪颖, 多才多能, 然而她却浪费这样的才华去拼命追求跻身于上流社会, 痴迷于浮华的风月场。她的行为既有损人利己、让人咬牙切齿的一面, 又不屈服环境、迎难直上的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 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惩罚和反叛, 对传统女性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性格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弥补。

爱米身上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对女人的要求特征, 克制服从, 贤妻良母, 虽然她最后总算等来了自己的幸福, 但她也饱受生活的折磨。这也是作者对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社会对女性压抑意味深长的讽刺与反思。

小说的名字“名利场”取自清教徒作家班扬的宗教寓言小说《天路历程》, 意为“一个出售各种名利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也就是要本质上揭露整个资产阶级和贵族社会唯利是图, 唯势是趋的丑陋。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他深刻的洞察力及对人性的理解, 巧妙的幽默, 他对各式各色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 细致的描绘, 情节的有舍有曲以及让读者感觉亲切熟悉的叙述手法极大地增添了小说的魅力, 萨克雷无愧是在那个时代与狄更斯相比肩的伟大作家。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成就, 热情地赞扬了狄更斯、萨克雷等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称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比起职业政治、政论家、道德家加在一起的还要多。当代仍有不少大师、前辈们热衷于《名利场》学习比较和研究, 就是对萨克雷的杰作经久不衰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 (英) 萨克雷著.杨必译.《名利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57

[2]常耀信主编.《英国文学通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

[3]刘炳善编著《英国文学简史》郑州:河南出版社, 2007

[4]赵红英主编.《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

[5]注重适度过犹不及试析《名利场》中人物“度”的把握王恒恩

古人淡泊的诗句 篇3

古人淡泊得诗句

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2、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3、挡不住今天得诱惑,将失去明天得幸福。

4、为入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5、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

6、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8、与入方便,随遇而安。

9、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10、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11、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12、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

13、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14、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15、入入廉政,腐败灭亡;入入自律,党风自强。

16、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入。——唐·白居易

19、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20、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1、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

22、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23、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24、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2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27、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描写人物的29个诗句 篇4

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7、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10、月出佼兮,佼人撩兮。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2、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3、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14、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6、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曹植《白马篇》

18、路遥遥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2、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2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2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25、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2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7、梨花一枝春带雨。

2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淡泊宁静与自强不息 篇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将这两者视为矛盾,在错误的理解中或不思进取,消极避世,或汲汲于名利。而我认为,淡泊宁静与自强不息并不矛盾。

只有处理好淡泊宁静与自强不息的关系,才能创造最高的人生境界。

且看那对着滚滚东逝水举杯当歌的东坡。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愿以其政治抱负拯救天下苍生,造福于世人。然而奸臣当道,他被贬黄州。也曾有过“有恨无人省”的愤懑,然而在反思之后,他却淡泊宁静地看待世事,自强不息的认真生活。他将自己置身于名利之外,潇洒地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生活。既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泊宁静、旷达豁达,也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自强不息、雄浑豪放。正是东坡正确处理了淡泊宁静与自强不息的关系,才使他活得如哲人一般。淡泊宁静,是东坡不为名利是从;自强不息,是东坡积极反思,追求上进,认真生活。

且看那勤劳一生、工作一生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品,醉心于学术研究,不管世人给他多高的评价与称谓。季老经寒窗苦读、牛棚杂忆,艰辛的一生使他从不过问名利世俗之事。于平淡处见人格,季老几十年如一日,一样的中山装,一样的朴素饭菜。他淡泊宁静,任尘世喧嚣,他不为所动;他自强不息,在自己的学术世界中,积极进取。永不止步。人们赞颂他“如同汪洋大海,远望不见边,深看不到底”,孰不知就是因为季老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在淡泊宁静的世界中自强不息。淡泊宁静,是季老不问名利;自强不息,是季老奋斗不止。

且看那手捧“茅盾文学奖”、淡淡微笑的迟子建。苏童曾赞她:“在这个名利喧嚣的社会,迟子建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写出属于她自己的、纯真的文字。”在淡泊宁静中,迟子建看花开花落,听明月清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自强不息间,迟子建潜心写作,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她不为金钱名利所动,用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拥抱自然,用一颗自强不息的心贴近无暇的文学世界。她的作品,有淡泊宁静的纯粹,更有自强不息的力量。子键完美的处理了这两者的关系。淡泊宁静,是子建的归根自然;自强不息,是子建的积极向上。

【淡泊名利的人物与诗句】推荐阅读:

淡泊名利作文05-26

上一篇:镇XX村创建省卫生村工作总结下一篇:读魏书生《语文教学》有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