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推荐8篇)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 篇1

第263号

现发布《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朱镕基

1999年5月14日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导游活动,保障旅游者和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第三条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

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

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

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员,虽未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旅行社需要聘请临时从事导游活动的,由旅行社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的样式规格,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规定。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颁发导游证: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患有传染性疾病的;

(三)受过刑事处罚的,过失犯罪的除外;

(四)被吊销导游证的。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领取导游证之日起15日内,颁发导游证;发现有本条例第五条规定情形,不予颁发导游证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七条 导游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国家对导游人员实行等级考核制度。导游人员等级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制定。第八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导游证的有效期限为3年。导游证持有人需要在有效期满后继续从事导游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3个月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换发导游证手续。

临时导游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并不得展期。

第九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委派。

导游人员不得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

第十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其人格尊严应当受到尊重,其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导游人员有权拒绝旅游者提出的侮辱其人格尊严或者违反其职业道德的不合理要求。

第十一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

第十二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但是,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介绍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

第十三条 导游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旅行社确定的接待计划,安排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不得擅自

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

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遇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时,经征得多数旅游者的同意,可以调整或者变更接待计划,但是应当立即报告旅行社。

第十四条 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应当就可能发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第十五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

第十六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第十七条 旅游者对导游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旅游行政部门投诉。

第十八条 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十九条 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该导游人员所在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一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未佩戴导游证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导游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暂扣导游证3至6个月;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一)擅自增加或者减少旅游项目的;

(二)擅自变更接待计划的;

(三)擅自中止导游活动的。

第二十三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的,或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四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旅游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 篇2

(一) 薪酬机制方面

《旅游法》第35条第二款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 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 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 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第41条规定:“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 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二) 权益保障方面

《旅游法》第38条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支付劳动报酬, 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旅行社临时聘用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 应当全额向导游支付本法第60条第3款规定的导游服务费用。旅行社安排导游为团队旅游提供服务的, 不得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任何费用”。

(三) 行为规范方面

《旅游法》第41条第1款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 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 遵守职业道德, 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 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 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

(四) 准入门槛方面

《旅游法》第37条规定:“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成绩合格, 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在相关旅游行业注册的人员, 可以申请获得导游证”。第39条规定:”取得导游证, 具有相应的学历、语言能力和旅游从业经历, 并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 可以申请取得领队证”。

(五) 行业从业方面

《旅游法》第96条规定:“安排未取得导游证或者领队证的人员提供导游或者领队服务的, 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第102条规定:“导游、领队违反本法规定, 私自承揽业务的, 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 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这是对无证导游从事导游的处罚”。

(六) 培训方面

《旅游法》第90条规定:“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要对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 展开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旅游法》背景下导游人员条款规定解读

(一) 薪酬机制方面

《旅游法》出台前, 导游薪酬主要是“带团津贴+回扣”, 津贴一般都很低, 如果完全靠津贴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没有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 甚至有的地方导游必须以“零负团费”“买团”方式来获得。导游在接团时要先垫付部分费用, 在“买团”和生存压力下, 导游只能以诱导游客加点购物的方式获取高额回扣。《旅游法》出台后, 虽然“买团”现象己大幅度降低, 导游也不用绞尽脑汁的让游客配合购物加点, 取消“灰色”回扣虽然使导游的整体收入水平有所下降, 但导游不用为拿回扣而使自己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但《旅游法》实行后, 导游的个人收入减少、旅行社的业务量下降、部分导游没团可接、导游大量转行, 造成旅行社的整体服务水平下降。

(二) 权益保障方面

《旅游法》出台前, 导游的工作危险系数高, 但大部分旅行社都不愿意给导游购买保险, 导游在外工作, 安全没有得到保障, 致使意外事故发生以后导游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兼职导游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旅行社与导游之间缺乏信任感, 管理比较松散, 业务素质难以保证。《旅游法》出台后, 随着对导游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 旅行社的风险意识有所提升, 确保导游享受社会保险的待遇。部分地区虽然提高了导游的服务费用, 消除了导游的一部分压力, 却没有保障旅游法中规定的导游权益。

(三) 行为规范方面

《旅游法》出台前, 由于“三公消费”的限制, 加上旅游产品价格的增加, 导游辱骂游客, 威胁逼迫进购物店的事时有发生, 造成了旅行社接团量的下降, 导游的需求量减少。导游带团主要是拼“忽悠”, 导游们使出浑身解数来诱使游客购物加点, 违背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旅游协议行为时常发生。旅游活动中, 导游诚信的缺失和强买强卖的行为普遍存在。很多导游在带团过程中不佩戴导游证, 立场观点不明确。《旅游法》出台后, 虽然导游带团行为的规范问题没有完全遏制, 但是相比较之前, 不规范的行为已经减少了很多。

(四) 准入门槛方面

在旅游法出台前,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规定导游要具备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中学或以上学历。但很多地方的执行力度不够, 没有执行相关规定, 这次旅游法的出台, 对这方面的规定又进行了重申, 旅游法中对导游门槛要求与现阶段旅游市场对导游要求之高相差甚远。在旅游法实施前, 在领队证的申领方面没有从业经验的要求, 在旅游法出台之后, 对领队证的申领方面, 导游的学历没有严格的要求, 但对导游的带团经验作出了相关的要求。

(五) 从业方面

《旅游法》出台前, 由于相关部门对导游无证带团的情况查惩力度不够, 致使无证导游带团的情况增加, 法律意识薄弱, 在带团过程中抱着侥幸心理, 也不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度办事, 造成了旅游市场的混乱。《旅游法》出台后, 各地陆续开出罚单, 处罚无证导游, 为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六) 培训方面

在旅游法实施前, 有少部分旅游企业会对导游进行岗前培训, 但都维持不了多久就不了了之。现阶段导游培训的种类单一、方法单一、难以获得较系统的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法中对导游培训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在培训中只注重初级导游的培养, 对中高级导游的培训几乎空白, 都是短期培训, 过于注重应试培训, 而忽略素质培训。

三、结论

通过对旅游法中导游条款的解读,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薪酬方面。目前导游的收入有了基本的保障, 生活压力减少, 不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诱导游客购物加点来获得高额回报上, 而是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带团技巧上。保障导游的尊严, 抛开杂念做好服务工作, 促进导游薪酬机制的改革, 导游的收入将与服务质量和资历挂钩, 导游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业务水平, 考取级别高的导游证, 成为业内精英。 (2) 宋稚芳, 黄家幸指出:“导游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接受旅行社的委派, 与旅行社之间常有利益冲突”。权益保障条款的出台减轻了导游的工作风险, 清除了工作障碍, 使导游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游客的服务中。而且随着旅游法的长期实行和各地对旅游业的广泛关注, 导游的权益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保障。 (3) 旅游法规范导游行为条款约束了导游服务行为, 使导游服务规范化, 杜绝了一些不按常理出牌, 扰乱旅游秩序的行为。 (4) 旅游法对导游准入门槛的界定有利于旅游市场和导游队伍的规范化, 但仍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状态。现在导游的数量越来越多, 但找合适的人难, 人才荒依旧存在。 (5) 旅游法导游从业行为相关规定既维护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也维护了导游的声誉和形象。 (6) 旅游法中的培训条款可以促进导游带团技巧的提升, 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起到自我提高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断地完善培训制度, 树立现代化的培训理念和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把对导游的培训落到实处。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 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 高职生 导游 资格考试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68-02

按照我国《旅游法》的有关要求,学生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导游资格考试)并获取导游证,是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条件。导游资格考试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印制核发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含金量较高,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导游行业实习和工作的门槛。可以说,导游资格考试的过关率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生命线,是衡量该专业建设成效、课程建设成果的关键指标。

一、北海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现状

导游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进行。广西的导游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进行,笔试由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知识、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和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四门课程内容组成,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三种题型,自2013年起以机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口试则依托参考教材《现场导游考试指南》,由自我介绍、导游词讲解、回答问题三部分组成,按照当前广西的导游资格考试每年仅进行一次的情况,高职院校一般安排相关专业考生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参加考试。

在对学院2011级、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调查中显示,我院2011级学生人数为24名,其中报名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为18名,占75%,通过考试的学生为4名,占报名人数22%,占班级人数17%;2012级学生人数为18名,其中报名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为14名,占78%,通过考试的学生为9名,占报名人数64%,占班级人数50%。

在对2012级全班18位学生调查中得出,全班学生除了导游资格考试之外,没有任何人报考其他资格证书,在目前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导游资格考试,获得导游证,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调查中还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导游资格考试题目并不难,但考起来较难,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内容尽管涉及面很宽,但浅显易懂,并不具备深度,而考起来难的原因在于学生一般在9月份开始报名,10月中旬才能拿到当年笔试科目的四本参考书,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内掌握导游资格考试的所有参考书,对于绝大多数高职考生而言难度较高。

二、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针对导游资格考试所安排的四门笔试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全部集中于第二学年上学期,导游资格考试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进行,为保证学生备考时间教师必须在10月下旬结束理论授课,除了导游业务知识和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外,导游基础知识和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课程内容多考点细复习紧,而教师为了缩短授课时间往往讲授知识大点,对这两门课程的细节内容一带而过,不利于学生对考点的把握。

在导游资格考试口试环节的自我介绍、导游词讲解、回答问题三部分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景点讲解及问题回答内容之外,还必须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得体的仪容仪表和规范标准的普通话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强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

(二)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根据上述原因,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直接导致教师教学安排前紧后松,在学生考证前由于备课安排紧张,授课教师将知识点全面讲解后已临近考试时间,无法开展系统复习、重点把握、模拟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方式指导学生复习,更谈不上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高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欠缺,若缺乏专业教师针对性的指导,考证通过率可想而知。

(三)备考教材受到严重制约

当前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采用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该套教材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组织编写并年年进行修订,每年的出版时间为9月中旬至下旬,学生领到教材已是10月中旬,因而教师在10月中旬前的教学采用旧版教材,学生则全部征订新版教材,10月中旬前学生大多是以向学长借教材的方式进行学习,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由于借不到教材而空手上课的情况,当新教材下发时,距离考试仅剩下一个半月的时间,任课教师在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之余还必须及时修订教学内容以与考试一致,致使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备课复习均受到较大制约。

(四)复习模式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高职生普遍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较差,调查显示,尽管专业老师多次强调计划参加考试的学生必须利用当年暑期开始进行考前准备,但真正能做到的学生数为零,由于教材年年变更,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10月中旬新教材到位时才真正开始进入考试准备,时间非常紧张,加上高职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备考难度进一步加大,学生往往大多选择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间突击复习,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多数老师仅仅针对课堂时间进行教学和复习,在临近考试时的针对性复习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乏持续政策的指导和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学辅方案,对考证的管理不是散放式自觉管理型就是临时应急管理型,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 80%以上。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扩大学生的见习岗位群,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提高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三、应对的策略:构建“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证融通”是指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者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按照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的内容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对技能的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为提高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导游资格考证培训相互融通,以重构课程安排设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调整课程考核方式等为手段,围绕职业资格考试探讨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依据“课证融通”理念,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围绕导游资格考试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一)整合职业资格考试科目,重构课程安排设置

根据导游资格考试的时间节点要求,在调查分析考证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行重构,调整与导游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培训、考证三位一体,提高学生考证综合能力。

(二)围绕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和分析考证指定教材,针对导游资格考试教材每年均进行改版的现状,探索考试教材改版规律,把握考试难点及重点,在教学方式中试行以点带面、建立知识关联、突出重点等方式进行授课,通过专业教师团队的调研、讨论等方式,详细分析学生考证通过率低的原因,结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特点进行模拟考题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在此基础上编制校本模拟习题集,在教学安排上强化模拟考试环节,提高考证通过率。

(三)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特点,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导游资格考试口试的要求,在常规的将导游实务、导游业务知识等课程以校外景点参观、景点模拟演练等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课程安排的基础上,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设计,将职业形象与礼仪、普通话训练等课程以赛课合一的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整体职业形象,增强口试环节的应试能力。

(四)参照职业资格考试要求,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将该职业资格考试科目进行整合,参照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要求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尝试将笔试科目相关课程以模拟笔试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将口试科目相关课程以抽签形式进行景点讲解和问题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以课程考核作为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证提前演练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应试能力,及时查漏补缺,提高考证通过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莹.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2]詹丰霞.高职高专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思考[J].科教新报,2010(39)

[3]魏巍.导游员职业能力培养探析[J].商业经济,2009(4)

[4]白稚萍.导游考证口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问题与建议,2011(1)

[5]贺瑜. 关于导游资格考试制度与旅游职业教育关系问题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3(6)

【基金项目】北海职业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

【作者简介】钟 莹,女,广西北海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 篇4

第一节 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及等级考核制度

一、导游人员的概念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人员: 是指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务必记住)上述导游人员的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在我国担任导游工作的人员,是经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导游证的人员,这与日常生活中人们俗称的“导游”不同。

第二,导游人员是接受旅行社委派而从事导游业务的人员。接受旅行社委派从事导游业务是导游人员概念的特征。

第三,导游人员的工作范围,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向导”,一般是指为他人引路、带路;“讲解”,是指为旅游者解说、指点风景名胜;“相关旅游服务”,一般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各种旅行证件、代购交通票据、安排旅行住宿、旅程、就餐等与旅行游览有关的各种活动。以导游人员服务时使用的语言为标准,导游人员可分为: 外国语导游员和中文导游员。(务必记住)外国语导游员主要是为外国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的人员,目前我国已拥有英、法、日、德、西、俄、泰、越、阿拉伯、韩国语等语种的导游人员。

中文导游员一般是为国内旅游者,回内地,回国探亲的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旅游者,按其不同要求提供相应语言服务的导游人员,目前我国主要提供普通话、地方话、少数民族语言的服务。以职业性质为标准,导游人员可分为 :专职导游员、业余导游员和自由职业导游员。

专职导游员: 指长期受雇于某家旅行社,为该企业正式职员的导游员,是我国导游队伍的主力军。业余导游员: 是指不以导游工作为主业,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导游工作的人。

自由职业导游员: 指以导游职业为主业,但不属于某家旅行社的正式职员,通过合同形式与其供职的旅行社建立权利义务关系。

150年旅游的发展史证明,旅游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工种无疑是导游工作。导游人员则是旅游接待第一线工作的关键人员,他们的服务不仅关系到旅行的成败、旅游者的利益以及旅行社的声誉,甚至整个国家的旅游形象。为了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把对导游人员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1987年11月30日发布了《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证书暂行办法》。(记住)此后还陆续发布了一些部门规章。为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5月14日,以朱镕基总理签署第263号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记住)为我国导游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从事导游职业的条件(务必记住)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从事导游职业的公民须具备相应条件才能进行导游活动,经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是从事导游职业的前提条件;依法取得导游证是进行导游活动的必备条件,没有取得导游证,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导游活动;陪同旅游者旅行、游览,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其他旅游服务是导游人员职业的具体内容。

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相分离,是经过我国管理导游队伍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颁布导游法的国家一般采用的做法。

其意义表现为:第一,实践证明,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相分离的制度,可以为导游人员队伍的发展储备一大批具有导游人员资格、但未具体从事导游业务的人才,有利于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也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导游人员资格与导游证是可以分离的,导游资格是每一个有志于成为导游员的公民从事导游职业的前提条件,是衡量一个公民是否具备导游业务所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观念等基本素质、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游人员除需具备上述资格件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导游实践经验和技巧,独立工作的能力、热心为旅游者服务的态度,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三,导游人员资格与导游证相分离制度,是世界上一些颁布导游法国家的成功经验。

三、从事导游职业应遵循的原则(务必记住)

从事导游职业应遵循的原则,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导游人员职业的标准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从事导游职业的保障。

(一)导游人员依法进行导游活动受法律保护原则

导游人员在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人身权和其他权利应受国家保护。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这是充分发挥导游人员作用的关键。没有取得导游证的人员,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导游活动,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二)导游人员应依法进行导游活动,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遵循职业道德原则。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应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其行为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珍惜国家荣誉,维护国家尊严,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既热情友好、谦虚谨慎、宾客至上,又保持中华民族的气节,做到自尊、自爱、端庄、稳重、不卑不亢、一视同仁。

(三)从事导游职业不受地域限制原则

每一位符合从事导游职业的导游人员都是中国的导游人员,其活动范围限定在中国境内,在境内不受身份、户籍、省份的限制,只要在旅行社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就可以在当地从事导游职业。

四、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

(一)导游人员资格

资格,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导游人员资格,是指从事导游职业,在导游活动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导游人员资格是一个导游员从事导游工作生涯的起点,是从事导游职业的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取得导游人员资格的人,才能申请导游证,并以导游人员的身份进行导游活动。

我国对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明确规定。1987年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确立了导游考试制度,之后又不断完善。(记住)确立考试制度的意义是:(务必记住)

第一,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体现了国家对导游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导游工作在整个旅游业中所占地位的重要。

第二,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导游工作的管理提出供了有力的法律手段。通过考试,可以防止不合格人员混入导游队伍,避免由于导游素质差而造成的对我国旅游形象的不良影响。

第三,通过考试确认导游人员资格,体现了严格要求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广大意欲从事导游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和不断提高我国导游人员队伍的素质。

第四,为保障我国导游人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我国旅游业的评价。因此,保证良好的导游服务,是提高我国旅游业国际形象的重要条件。第五,借鉴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以适应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要求职。

(二)导游人员工资格考试的条件。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务必记住)

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通常所指公民,是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凡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规定取得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导游人员做国籍限制,要求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公民并不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规定。将某些行业的从业权,规定只授予本国公民,也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一个习惯做法。

2、必须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的学历。

接受过何种教育,具有何种学历,是衡量一个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及文化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也是从事某种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

3、必须身体健康。

导游工作是一项紧张的脑力劳动和繁忙艰苦的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特别是各地气候条件、生活习俗不同,给导游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导游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导游工作。

4、必须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主要是指具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的文化程度和学历证明,以及参加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旅游局统一布置的对导游人员的考前培训;导游语言,是对祖国名胜古迹的艺术化的语言进行,做到语言流畅、鲜明生动、活泼风趣、合乎礼仪,或以优美致力听的导游词表述,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形成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消除旅途疲劳,增添旅游情趣。语言表达能力,是导游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五、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导游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调动导游人员钻研业务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为改革全国导游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导游人员人才市场创造条件及各旅行社服务的等级化创造条件,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在《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得以确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导游人员实行等级考核制度。导游人员等级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一)导游人员等级划分及等级考核评定办法 导游人员等级分为: 两个系列、四个等级。(务必记住)

两个系列: 是指等级考核分为外语导游员系列和中文导游员系列;

四个级别:是指通过考核,将导游员划分为特级导游员、高级导游员、中级导游员和初级导游员。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办法具体是:

1、特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特级导游人员等级考核,采取以评审考核为主、考为辅的方式,评定工作不定期进行。评审采用论文答辩、跟团实查和专家审议三种形式;考核包括工作表现、导游技能、遵纪守法和游客反映;考试第二外语或一种方言。

2、高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高级导游人员的考核评定,采取考试、考核和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工作每三年进行一次。考试科目为导游词创作和口译(中文导游员除外)两科;考核、评审方式与特级导游员相同。

3、中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中级导游人员的考核评定,采取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工作每两年组织一次。考试科目为导游专业知识、现场导游两科;考核方式与高级导游员相同。

4、初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初级导游人员的考核评定,采取考核方式。凡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后工作满一年的人,以考核合格,即可成为初极导游员。

(二)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的组织管理

导游人员等考核评定采取由国家旅游局统一政策、统一领导,与地方旅游局分工负责组织实施的办法。(记住)

各省(区、市)旅游局要完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组织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以保证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工作的质量。为了加强对等级注册登记制度。各级资格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有效期满后,持证者要按有关规定主动到发证机关同办理注册登记,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逾期不国值得,其证件自行作废。

导游人员等级证书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制作并核发。每次等级考试后,国家旅游局通过新闻媒介向国内公布特级、高级和中级导游人员名单及旅行社、导游公司导游员的等级构成情况。各旅行社、导游 公司应在待遇方面对不同级别的导游员加以区别,拉开档次。已实行岗位技能工资的单位,应以导游等级作为岗位技能工资的评定依据。第二节 导游证书

一、申领导游证的条件

(一)申领导游证的必备条件。

导游证是国家准许从事导游工作的证件,也是导游人员执业的必备条件。要求导游人员执业必须具有导游证,是为了维护旅游声誉。保证导游 服务质量,便于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因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领导游证。” 由此可见,申请领取导游证应取得的条件是:(务必记住1—4条)

1、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即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统一考试,是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资格证书的人员,这是申请领取导游证书的前提条件。

2、或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与旅行社签定劳动合同的人员,是指专职导游人员,是旅行社的雇员,即旅行社的正式员工。导游人员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导游人员在旅行社有完成担任的工作、遵守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义务;旅行社则有按导游人员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付给工资,并提供相应劳动条件的义务。

3、或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

“导游服务公司”是指从事导游人员业务管理、培训,并为旅行社和导游人员提供供需信息等服务企业。在导游人员和旅行社之间起桥梁作用。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的人员,可以是专职导游人员,也可以是非专职导游人员,但都不是某一旅行社的正式员工。他们在导游公司登记后,当某旅行社需要导游人员时通过该导游公司聘用之。这种聘用关系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通常在旅游旺季、旅行社导游人员不足时通过导游人员服务公司聘用关系也随之终止。

4、品行好是指没有受过刑事处罚,未被吊销导游证的人员。

将2、3作为申领导游证的条件之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私自招徕、接待旅游者,扰乱旅游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突出问题。

(二)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务必记住1—4条)

导游工作是专业很强的职业。为保证导游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在规定取得导游人员资格条件、执业条件的同时,《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了不予以颁发导游人员执业证书的四种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法律要求公民在达到一定年龄以及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具有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后,才具有行为能力;我国法律根据公民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态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已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具体指十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具体指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执业的导游人员要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无法履行导游人员职务的。

2、患有传染性疾病的。

传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侵入生物体,使生物体产生病理反应而引起的疾病,例如,肺结核、麻风病、天花、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等。应由医疗机构做出诊断证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向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申请人颁发导游证,是由导游这一职业的性质决定的。导游人员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在旅游活动中与旅游者朝夕相处,若患有传染性疾病,就可能将其患有的疾病传染给旅游者,造成交叉传染。

3、受过刑事处罚的人,过失犯罪的除外。

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是指因其行为触犯了国家刑律依法应受到刑罚制裁的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不对这类人员颁发导游证。《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同时又规定“过失犯罪的除外”,规定除外情形的理由:一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社会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由些可见,故意犯罪是一种有意识的犯罪,过失犯罪不是有意识的犯罪。二是较之故意犯罪人,过失犯罪人在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上都与其有原则区别,过失犯罪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谨慎而构成的犯罪。因此,这类人虽然也受到过刑罚的制裁,但仍然可以申请领取导游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可对其颁发导游证。

4、被吊销导游证的。

这是指曾经取得导游证的人员,因违反有关导游人员管理法规,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以吊销导游证的处罚以后,又重新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合格、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后,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取导游证的人。由于此类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中有过不良记录、受过被吊销导游证的处罚,表明已不适合断续从事该职业。为保证导游人员素质,加强导游员队伍建设,树立中国旅游来良好的形象,理应不再重新对其颁发发导游证。

二、申领导游证的程序(是什么?)(务必记住)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实践,取得导游人员资格后申领导游证的程序大体是:须在一个旅行社实习期满至少三个月以上;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在导游公司登记;由旅行社或导游公司对申请人的品行和业务能务进行考评并做出结论,申请人向主管旅行社即管理部门申报;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导游人员资格证书面申请之日起15日内,颁发导游证;发现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情形,不予颁发导游证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旅游行政部门颁发导游证,是现代行政管中的一种法律制度,是准予申请领取导游人员从事导游活动的具体行为。该行为直接决定申请人能否从事导游职业,影响着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6条的规定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旅游行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申领人,必须在收到申请人领取导游证的书面申请之日起15日内颁发导游证,这是一条强制性规定,这表明旅游行政部门对符合发证条件的申请人必须颁发导游证,而不存在“可以不予颁发”的情形。二是对符合申领条件逾期不予颁发或 答复,使申领人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是旅游行政部门的一种不作为表现,申领人可依照《行政复议法》向上一级旅游行政部门申请复议,或者依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是不符合颁证条件的情形,仅限于《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5条规定的四种情形,旅游行政部门只有在上述四种情形之一出现时,才可以决定不予颁发导游证;同时,对不颁发导游证的,旅游行政部门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领人。

三、导游证的种类

(一)正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证》分为:正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

1、正式导游证(即《导游证》)是指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经与旅行社订立合同或者在导游公司登记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导游证。(记住)持有正式导游证的人员,可以是专职导游人员,也可是兼职导游人员;可以是某旅行社的正式员工,也可以是某旅行社的聘用人员。

2.临时导游证 是指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员,虽未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因旅行社需要聘请其临时从事导游活动,由旅行社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领的导游证。(记住)

实践中,国际旅行社拉待的外国旅游者来自小语种国家,或旅行社所在地缺这某一语种的导游人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为适应市场解燃眉之急,为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对此做了例外性规定。

(二)正式导游证与临时导游证的区别(务必记住)

1、取得证书的前提条件不同。

正式导游证持有人需经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向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临时导游证持有人无需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2、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

正式导游证持有人无语种语言能力限制,即正式导游证持有人可以是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员,也可以是不具有特定语种语言的人员;临时导游证持有人必须是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并且是由于旅行社需要,否则不能申领临时导游证。

3、申领程序不同。

申请领取正式导游证,是由申请者个人向旅游行政部门领取;临时导游证,是由旅行社根据需要向旅行社行政部门申领。

4、有效期限不同。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正式导游证有效期限为3年,且有效期满,可以申请换发导游证;而临时导游证的有效可以是数天,也可以是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有效期满不得展期,旅行社如需继续聘请临时导游员,则须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三)颁证部门

颁发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的部门,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记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的样式规格,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务必记住)这表明,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既有权规定样式规格并统一制作,也可以统一规定样式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客理部门分别制作和颁。

一、单项选择题

1、导游人员的年审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C)

A、52小时

B、54小时

C、56小时

D、55小时

2、导游人员年审一次被扣8分,将受(C)处罚

A、不予通过年审

B、暂缓通过年审

C、全行业通报

D、警告批评

3、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C)未从业的,资格证自动失效。

A、一年

B、三个月

C、三年

D、六个月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领取导游证之日起(A)日之内颁发导游证

A、15日

B、30日

C、45日

D、10日

5、林某带团云南双飞8日游,因违反《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在楚雄被扣除4分、在丽江被扣除2分,在回程广州的昆明机场,又因与顾客发生争吵并辱骂顾客,按条例应该扣除10分,请问:(A)可以最后保留林某的导游证

A、昆明旅游局质监所 B、楚雄旅游局质监所 C、丽江旅游局质监所D、广州旅游局质监所

6、导游年审,一次性被扣8分的,年审管理部门可以(C

A、通过年审

B、暂缓通过年审

C、全行业通报

D、警告批评

7、导游年审,一次性被扣6分的,年审管理部门可以(D

A、通过年审

B、暂缓通过年审

C、全行业通报

D、警告批评

二、多项选择题

1、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B)情形的,扣除4分:

A、私自带人随团游览的

B、不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C、私自转借导游证供他人使用的

D、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救助的

2、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D)情形的,扣除8分

A、拒绝、逃避检查或者欺骗检查人员的B、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C、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

D、擅自增加或者减少旅游项目,擅自终止导游活动

3、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BCD)情形的,扣除6分

A、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迷信内容的B、讲解质量差或者不讲解的

C、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D、因自身原因漏接漏送、误接误送旅游团的E、不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

4、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CD)情形的、扣除10分

A、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

B、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的C、未通过年审继续从事导游业务的

D、诱导安排旅游者参加“黄、赌、毒”活动项目的

5、导游人员有下列(ACD)情形之一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暂扣导游证3-6个月、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导游证并公告。

A、擅自增加或减少旅游项目的

B、私自承揽旅游业务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业务的C、擅自变更接待计划的D、擅自终止导游活动的

6、有以下情形的、不得颁发导游证(ABD)

A、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B、患有传染性疾病的

C、因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 D、被吊销导游证的

7、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未佩带导游证,由旅游行政部门(AD)

A、责令改正

B、暂扣导游证3-6个月

C、处3000元以下罚款

D、处500元以下罚款

8、可以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的有(ABDE)

A、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

B、未接受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旅游业务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业务的C、进行导游活动时,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D、向旅游者兜售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索要小费的;

E、欺骗、胁迫旅游者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9、按业务范围分,导游人员分为(ABCD)

A、海外领队

B、全陪

C、地陪

D、定点导游员

10、导游人员参加资格考试的条件有(AB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具有高中、中专学校或以上学历

C、身体健康

D、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1、申请领取导游证的条件是(ABC)

A、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B、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

C、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

D、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2、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BCDEF)情形的、扣除2分

A、未按照规定时间到岗

B、未携带正规接待计划

C、仪表、着装不整洁

D、讲解中吸烟、吃东西的

E、接站未出示旅行社标志

F、10人以上团队不打接待社旗

二、判断题

1、具有特种语言能力的人员从事导游活动,可由旅行社代办理临时导游证(B)

2、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后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颁发导游证(B)

3、导游证的有效期为3年,临时导游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超期需要延期登记。(B)

4、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委派,导游人员不得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A)

5、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的过程中,遇到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时,经征得多数旅游者同意,可以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A)

6、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的,由组织考试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考试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A)

7、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的人员申请办理导游证,须参加相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岗前培训考核。(B)

8、旅游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不按规定随意进行扣分或者处罚的,由本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通报和批评,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B)

9、导游人员参加年审。年审以考评为主,考评内容包括:当年从事导游业务情况、扣分情况、接受行政处罚情况、游客反映情况等。(B)

10、由省市级以上单位组织导游评比或竞赛获得最佳称号的导游人员,报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晋升一级导游等级。(B)

11、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应该坚持考试和培训同步的原则,新参加考生需统一参加培训(B)

12、导游证初级为灰色、中级为粉米色、高级为淡黄色、特级为金黄色(A)

13、旅行社与其聘用的经营人员,应当签定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A)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 篇5

【发布文号】国家旅游局令第21号 【发布日期】2005-06-03 【生效日期】2005-07-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国家旅游局

国家旅游局关于修订《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的决定

(国家旅游局令第21号)

为了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有关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的需要,促进导游员队伍建设,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决定对《 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作如下修订,自2005年7月3日起施行:

一、将第二十八条修改为:国家旅游局组织设立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负责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行政部门组织设立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办公室,在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的授权和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工作。

二、将第二十九条修改为:参加省部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导游技能大赛获得最佳名次的导游人员,报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批准后,可晋升一级导游人员等级。一人多次获奖只能晋升一次,晋升的最高等级为高级。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 二○○五年六月三日

导游人员职责 篇6

一、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

导游人员必须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含书面合同或口头约定),按照旅游接待计划,保质保量地组织旅游者参观、浏览。其基本的工作职责是:

1、安排、组织和陪同旅游者完成既定的旅游计划。

2、向旅游者提供翻译、讲解、向导服务和旅途生活服务;服务质量不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协调相关接待单位的工作,及时处理旅途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4、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耐心地解答游客的问询,及时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为旅行社产品开发提供反馈住处。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既是导游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导游内部协调纠纷和处理争议的前提条件,尽管不同导游人员工作的重心各有羞,但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折不扣地发行旅游合同,完成接待工作。双方利益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二、领队人员的职责

领队是入境旅游团队或出境旅游团队的随团导游。入境团队领队有境外组团社委派并全权负责该团在华期间的旅游活动;出境旅游团队领队是由中国境内具有出境权的国际旅行社委派,负责该团出入边境及在境外期间的旅游活动。领队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1、帮助游客填写出入境卡并提供翻译服务,协助游客办理通关手续。

2、维护团队团结,处理团队内部事务及团队与旅游地关系(尤其是各类突发事件),率领团队顺利完成旅游活动。

3、监督境外旅行社保持保量地完成接待计划,兑现与游客签订的旅游合同。

4、负责与组团社和接待社保持密切联系,随时通报团队的动向,顺利完成团队的交接工作。

5、维护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代表旅行社接受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旅游行改进旅游线路,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三、全陪人员的职责

1、对于国内旅游团队而言,全陪应做好团队内部管理工作及与旅游地关系的协调工作,率领团队圆满完成旅游活动中心 对外国来华旅游团队而言,团队内部管理工作由领队负责,全陪应协助领队维护好团队与国内旅游地居民的关系,处理双方发生的各类事件,保障团队旅游活动正常开展。如果外方旅行社未委派领队,全陪则应肩负起领队对团队的管理责任。

2、负责与组团旅行社和地方接待旅行社联络,做好旅行社各站的衔接工作。

3、督促地方接待旅行社严格执行旅游接待计划。

4、维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

5、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接受并处理游客投诉,如实转达游客的意见、建议和要滶,在此基础上形成市场调研报告,协助旅游社改进旅游线路,开发新的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四、地陪人员的职责

1、安排旅游活动日程

根据旅游接待计划,合理安排旅游团队在当地的旅游活动。

2、做好接待工作。

认真落实旅游团队在当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活动,主动与全陪、领队合作,自觉地以东道主的姿态提供良好的接待服务。

3、提供导游,讲解服务

负责旅游团队在当地参观游览中的导游和讲解工作,解答游客的问题,热情介绍当地的旅游景观,传播民族文化。

4、维护安全

维护游客在当地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好事故防范和安全提示工作。

5、处理问题

6、妥善处理旅游相关服务部门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游客在当地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

五、景区导游的职责

1、根据旅游者要求,为旅游者设计恰当的旅游线路并陪同参观游览。

2、为旅游者提供景区讲解服务。

3、在接待旅游社团队时,协助随团导游保障游客在景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接待非旅游社团队游客时,全面承担起团队安全职责,杜绝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导游人员素养提高之探讨 篇7

一、我国旅游工作者的现状与原因探究

第一, 只重外在美、缺乏内在质。众所周知, 旅游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又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具备一定旅游资源的前提下, 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 执业导游人员的需求也随之显得供不应求, 从而催生了导游资格证考核市场的火爆现象, 不少大中专院校根据市场现状而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

随着执业导游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 我们却越来越发现了许多根本性问题的仍然存在。根据实际观察, 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在各大旅行社从企业形象、旅游组织策划、服务意识倡导、服务行动保证、企业运营规范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与改进, 但是体现到导游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和服务素质上的表现则乏善可陈。因导游人员素质问题而导致的旅游事故屡屡发生, 根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行业结论:注重了导游人员的外观仪表修饰, 却忽略了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要求;注重了企业的营运的硬基础, 却忽视了培养导游服务的软实力;注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遗弃了导游服务工作的核心本质。

第二, 浮夸浮躁, 一切以利益为先。导游是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大使”、“窗口”, 地位非常特殊。但是我们除了自己亲身经历外, 还通过不少新闻和媒体的曝光, 了解到不少黑导游欺骗误导游客、坑客宰客的问题存在。这些都成为破坏旅游软环境的不和谐音, 成为游客反映的焦点问题。

导游人员是旅游服务链的终端, 最终由他们体现旅游产品的价值与内涵, 引领旅游者体会旅游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和精神需求。但是很令人惊讶的是, 讲求个人利益竟然成为了进入导游行业的一种必备生存技能。

第三,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服务素质和观念。如果说, 出门旅行, 公民的综合素质最终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那么, 导游人员的“尊礼”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就影响了不仅仅是个人, 而且还是整个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根据了解, 由于现在旅游业发展迅猛, 出门旅游的客源增多, 所以对于导游人员有供不应求的现状。到了旅游旺季, 多数的旅行社都是大量招纳在校生、社会兼职人员等充当临时导游, 他们未经过系统的行业培训、未了解旅游服务的实质理念, 匆匆上马, 从而导致了不少旅游投诉甚至旅游事故的产生。

很多刚开始接触导游行业的人员大多抱着“可以免费旅游”、“创收机会多”、“接触人面广”等观念, 但是如果真的从用心服务、不断钻研行业知识、持续提高从业技能和水平等方面下功夫的人却少之又少了。

第四, 导游人员普遍年轻化, 稳定性较差。在旅游行业内普遍存在这样的观念“导游人员都是吃青春饭”, 所以导游人员的年龄结构一般集中在18-25岁这个阶段, 该段年龄的年轻人特点一般是热情、好奇、冲动、缺乏耐性等。所以他们对于企业的相对忠诚度以及稳定性都是较薄弱的。导游人员的流动比率也较高。造成流动的因素除了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的不认同、个人理想追求的差异、个人能力水平的局限等因素外, 据分析, 以利益为驱动而产生的人员流动仍然占了比较大的一个比例。

第五, 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持续的学习与提高过程。要做好导游服务工作并非易事, 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导游人员必须具备脑力和体力高度结合、知识性过硬、应变反应快等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服务技能, 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 端正的行业服务态度等都是首要条件。不少导游人员甚至旅游企业, 把考取导游证作为一种导游从业终极目标, 但是, 正如古人所云“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要在一个行业做专、做精、做好、做对必须要有一个可持续学习、提高、培养的过程与计划。

在带团过程中, 导游人员对天文地理、史实典故、人文风俗、景区知识等基础学问都掌握不足, 所以在带团过程中讲解乏味、敷衍应对、胡吹海侃, 甚至歪曲事实的情况屡屡出现。最后游客摇头兴叹, 倒不如自己“百度”一下来得更实在一些。

第六, 导游员普遍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和服务理念。导游工作是结合脑力和智力活动的专业行为, 每时每刻都要应对千变万化的人与事, 所以对于智商和情商都有较高要求, 但是薄弱的精神意志力、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粗浅的服务道德理念以及职业操守对于涉世未深, 刚脱离父母和学校的年轻人来说, 每一次的挫折将可能成为一种致命伤, 但是他们却又如此的缺乏更有效的指导和学习。最终, 游客的投诉随着各大旅行社的团量增长而增长, 但是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问题却仍然未能更好解决。

二、如何改变不良现状

导游人员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主体, 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产品质量高低的最敏感部位。所以, 导游人员的素质更是重中之重, 它直接影响到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行业的看法。

(一) 不可流于形式

1.树立坚定的从业信心。引用一句话:“选择你所爱, 爱你所选择”。投身一个旅游行业前, 谨慎结合自身的个性、喜好、特长、理想、目标等实际问题, 立足长远, 理性分析。投身导游职业后, 要脚踏实地地从行业规范、从业准则、个人要求等方面进行学习, 确立一种坚定而正确的执业信念。如时刻牢记导游的职责, 认真学习《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导游服务质量》, 时刻牢记“服务他人, 用心工作”的从业精神。精神和信念是每个人做人与做事的支柱, 如果投身了旅游行业, 从事了导游职业, 那么就要戒掉浮躁功利的心态, 树立方向, 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行。想在一个行业里面做出点眉目的人, 不是什么聪明人, 往往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和不懈努力的人。

2.有持续学习和提高的计划与恒心。导游是种职业, 是种形象, 是门技术, 是门艺术;是种素质, 是种能力, 是种风格;所以它也是种学问, 也是门学科。既是学科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研究它。近代哲人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文化知识没有爆发户, 因为文化需要慢慢积累, 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 来不点半点投机取巧”。学习是要讲究科学步骤的, 也要有长短的计划实施, 今天一小步, 明天一大步。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大体相同, 但是为何每个人所取得成就却天壤之别?关键在于是否下了恒心去坚持学习和累积。平日可做到“五多”, 即多看、多读、多记、多写、多收集。

(1) 多看, 看新闻、看资讯。世界每日讯息万变, 只有关注和掌握资讯, 才可与社会同步, 才能避免孤陋寡闻, 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探讨。

(2) 多读, 读书刊、杂志。选择对自己事业和人生有帮助的报刊书籍, 提升知识层面, 增进个人素养, 提高工作技能。

(3) 多记, 多记忆、多记录。知识需要不断强化才能加深, 用心思考, 择重记录, 这将能集腋成裘, 如把每次学习后的要点和重点进行记录, 看了一篇文章后, 自己要学会把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文字摘录下来, 以便日后可以学习参考与启发思维。每次带团回来, 可把旅游见闻、旅游知识等进行收录。

(4) 多写, 写心得、写总结。每次经历、每次带团, 回来后都应要做一个自我总结, 总结得失、总结经验与教训, 这样才能持续改进不足, 提升自我。

(5) 多收集, 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还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 吸取别人的见解与经验。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带着谦虚、诚恳地态度, 多听多记, 那么他人的知识必将成为己所用。

3.抛弃安于现状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 而是需要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进修和学习累积而来。成为一名出色、合格的导游, 不仅仅只是凭美好的仪容仪表、一把能言善辩的巧舌, 一个投机取巧的头脑, 他更需要投身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民素质的提高, 对于旅游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其实也与日俱增。行业、个人的竞争更是激烈而残酷。所以仍然只是安于现状或者固步自封的话, 那么必将遭受被淘汰的命运。同样, 如果只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把导游职业当做谋取个人利益的捷径, 最终也将弄得身败名裂而被清理出局。

(二) 加强自身锻炼, 提高心理与身体素质

导游工作人员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结合的工作。工作纷繁, 量大面广, 尤其是旅游旺季时, 导游人员往往连轴转, 整日、整月陪同游客, 无论严寒酷暑长期在外作业, 体力消耗大, 又常常无法正常休息, 而且, 工作对象复杂, 需要满足的需求多种多样, 同时又面对着精神污染和物质诱惑。一个健康的体魄, 一种端正的人格, 将使导游人员可以面对各种挑战而应付自如。

1.加强身体锻炼, 劳逸结合。每个人只有爱惜自己, 才更懂得关爱他人。所以导游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身体健康的保养, 如带团过程中留意天气的变化, 带备必要的衣服药物用品。做好个人作息的合理安排, 注意身体的健康状况等。有了良好的体魄, 才能更好地投身工作, 服务他人。

2.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著名专家就“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研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高尚的品德永远居于第一位。可见,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 人的道德品质总是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道德修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作为导游人员的必备条件之一。旅游环境其实是复杂多变的, 而且客人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 但无论何种, 一个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头脑灵活、乐观自信、诚恳友善等品格的导游人员, 总能顺利应对各类型的客人与团队, 甚至屡获好评。因此可见, 人与人的交往, 最贵在“德”。

3.完善个人魅力。导游人员的个人魅力要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方面, 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健康卫生、精神面貌;内在美则需要从自己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方面下功夫。关键讲究两个字:“用心”。每位出门旅游的客人都期待着能在旅程中在身心上得到不同的需求与满足, 如求知求乐、解烦脱忧等。那么导游人员作为整个旅行团队的灵魂人物、一个创造轻松和谐氛围的关键人物, 了解客人的需求, 真心对待客人, 真诚服务团队, 自信坚强, 乐观大度, 这才能真正做到融入他人, 温暖人心。

(三) 加强道德意识的自我纠正与约束

导游员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 自觉维护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 严格地按照旅行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规范自身行为, 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不向游客索要小费, 不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不擅自变更行程, 不随意增加、减少或者中止旅游项目, 不欺客宰客, 争做遵纪守法、诚信服务的模范。

一名优秀的导游带来的是所在旅行社和旅游业甚至是国家的荣誉, 每一个导游人员都应该为之努力。还是那句话“选择你所爱, 爱你所选择”。投身导游行业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同样也是一种莫大的机遇。尊重自己的选择, 真诚投入工作, 坚定信念, 端正态度, 那么成功也将离你不远。

参考文献

[1].姜彩芬, 曾文标.谈提高旅行社导游员管理中的公平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王虹.导游业务[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3].冯霞敏.导游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4].杨叶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保护研究 篇8

关键字: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保护

一、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保护的概念

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是指在海南省提供导游服务的工作人员。按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海南经济特区导游人员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取得海南省导游证,被旅行社派遣,向来海南岛度假休闲的游客提供翻译、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工作人员,俗称“地陪”。目前,在海南省主要存在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又称“社会导游”,在本文中统称为“兼职导游”)两种类型。专职导游是指依照法定程序获得海南省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旅行社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凭借已签订的劳动合同,向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请示领取海南省导游证,被旅行社派遣,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工作人员;兼职导游是指依照法定程序获得海南省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登记在导游服务公司名下,凭借书面的登记证明材料,向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请示领取海南省导游证,被旅行社派遣,为游客提供向导、讲解和相关旅游服务的工作人员。海南省总共有三家经营导游服务业务的公司,它们分别是海南省兴旅导游管理中心、海口市阳光导游服务管理中心和三亚市导游服务管理中心。导游服务公司的功能是为兼职导游提供有偿注册登记、年审服务和其他相关的培训服务。

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是指参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南經济特区地方性法规的相关内容,导游人员向来海南岛度假休闲的游客提供向导、翻译、讲解及其他相关旅游服务过程中可以做出或者不做出某些行为,同时还可以要求其他旅游活动参加者(比如说游客、旅行社、景区和酒店等)做出或者不做出某些行为。比如在海南省旅游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游客侵犯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情况,导游人员在讲解完黎族、苗族的风俗习惯之后,有权利要求游客停止不文明的言行。

二、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素质低,结构不合理。纵观整个海南省,导游人员存在学历不高,偏年轻化,综合素质低的现象。从学历方面分析,海南省导游人员大专以下的人数为79%,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数为21%,所以说海南省导游人员总体学历不高;从年龄方面分析,海南省导游人员30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53%,30岁至45岁的占总人数的29%,45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8%,所以说海南省导游人员在年龄结构上是偏年轻化的;从导游人员层次方面分析,初级导游为75%,中级导游为15%,高级导游为8%,特级导游为2%,可见海南省导游人员以初级导游为主导,整体层次不高;从导游人员语言能力方面分析,普通话导游为80%,外语导游(包括英语、俄罗斯语和其他小种语言等)为20%;从导游人员种类方面分析,兼职导游为75%,专职导游为25%,我们不难发现海南省旅游行业以兼职导游为主,专职导游人数稀缺。

(二)培训形式单一。针对海南省导游人员的培训有两种方式,即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的年审培训和旅行社对本社内部导游人员的培训。在每一年3月至5月份,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通常会组织全省导游人员进行不少于56个小时的年审培训,然后根据年审培训上的相关情况,分别对导游人员的导游证进行年审。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每年一度组织的年审培训基本上都是在走形式,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培训形式单一,多为课堂或现场讲解的形式,没有专业化的培训师资,参与培训的老师多数是半路转入旅游行业的,旅游知识不够专业。

(三)收入稳定,但数额减少。从个人收入角度看,《旅游法》尚未实施以前,海南省导游人员没有稳定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购物和加点,但数额是相当可观的,到处是月入过万的导游人员。《旅游法》取消了购物和加点的返佣,规定了导游人员的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现在海南省旅行社都相应提高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的服务费,一般情况下为每天350元,相比之前的每天100元的导游服务费,确实是增加了不少,而且收入也很稳定。但是从导游人员的总体收入来看,其收入仍大幅度减少,据粗略计算,目前導游人员的收入减少至从前的三分之一。

(四)基本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海南省导游人员没有与现在工作的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为66%,其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不同意。海南省绝大多数旅行社直接要求本社的专职导游把导游证挂靠到海南省兴旅导游服务公司,性质上按照兼职导游对待,即不支付基本工资给导游人员,也不给他们购买社会保险,仅按照带团天数支付导游服务费。这样一来可以减低旅行社的用工费用,节约开支。在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导游人员中有65%表示劳动合同多为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格式合同,合同条款单一,内容不切实际,导游人员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维护。

(五)我国职称体制中没有关于导游人员等级的评定。截至2015年7月,海南省持证导游有28173人,初级20516人,占72.82%;中级7538人,占26.77%;高级110人,占0.39%;特级9人,占0.03%[1]。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海南省导游队伍中以初级导游为主体,中级和高级导游次之,特级导游特别欠缺。造成海南省导游人员等级分配不合理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海南省导游人员等级结构与工资报酬无关,其次我国职称制度中没有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即使取得更高级别的导游证,也无法在海南省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登记备案,并获得相应的待遇[2]。这样会打击导游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不利于海南省导游人员中高素质人才的涌现,最终影响到海南省导游队伍的健康发展。

nlc202309081350

三、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海南省开设旅行社的门槛低,旅行社业呈现出“小、散、弱、乱”的混乱局面,不能很好地适应海南省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旅游法》实施以来,相当数量的中小旅行社,由于资本实力小和抵抗能力差等方面原因,陆续被海南旅游市场淘汰。根据《旅游法》和《海南经济特区导游人员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海南省导游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私自承揽旅游业务,必须被旅行社派遣,通过旅行社来承接相关业务。近兩年以来,海南省的旅行社业正在萧条。旅行社业不景气,直接影响海南省导游人员接待业务量和薪酬。由于海南岛的季节性特征,在招聘导游人员方面,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开支,只招聘少量的专职导游以应付旅行社日常的工作需要,在旅游旺季招聘大量兼职导游。兼职导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社员工,旅行社既不用支付工资,也不用为其支付社会保险金,只是按照他们提供服务的情况支付导游服务费。

(二)旅游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海南省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执法的重视程度不夠,执法不严格,监管不力,综合导致国际旅游岛旅游从业者无法得到有效监管,旅游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许多侵犯导游人员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此外,国际旅游岛旅游主管部门分工不明确,造成实际执法时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或争先恐后,导致不处罚或重复处罚的现象大量存在。国际旅游岛许多偏远地区由于旅游主管部门经费匮乏,执法资源有限,对很多不太严重的旅游侵权行为放弃执法。甚至许多旅游主管部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问题,为了一己私利与旅游经营者相互勾结,包庇纵容旅游侵权行为的恣意发生。此外,目前国际旅游岛在监管执法过程中旅游主管部门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沟通和协同执法,达不到旅游监管的目的。

(三)导游人员自身法律维权素养不高。目前在海南省导游服务市场一线工作的导游人员以中专和高中学历为主,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相对较少。海南省导游人员存综合素质差、法律维权能力弱等特点。许多导游人员在权益受损后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使得许多导游人员权益保护的司法保护手段形同虚设。所以说,海南省导游人员应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挤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维权能力,一旦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可以有效地采取法律武器进行保护。四、 完善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保护的法律构想

本文从国际旅游岛旅行社经营管理制度、导游人员权益保障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三个方面提出法律构想,以地方立法的方式完善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保护制度,为其他省份旅游主管部门保护导游人员权益提供有效借鉴。

(一)完善旅行社经营管理制度。《旅游法》实施两年多来,中小旅行社已经适应不了海南省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旅行社可以利用眼下这个时机,兼并中小旅行社,以提高海南省旅行社业整体实力。旅行社业整体能力增强之后,可以为导游人员劳动报酬地支付提供强大的经济保障。同时增强海南省旅行社的用工危机意识,稳定同导游人员之间的聘用关系。

(二)完善导游人员权益保障制度

1、建立等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海南省导游人员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四个等级,海南省旅游主管部门针对导游人员实行等级管理的初衷是好的,目标是激发导游人员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然而效果并不像预期中那么理想。从酬劳方面来看,不同级别的导游人员在提供旅游服务以后,酬劳是相同的,不因级别上的差异而分别对待。况且导游人员等级划分也没有纳入我国职称评定制度,就算是高级或者特级导游也不会在海南省劳动和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备案,也没有与级别相适应的工资报酬。所以应当把导游人员等级、服务质量与工资报酬三者联系起来,建立统一的激励机制[3]。按照导游人员的四个等级划分四个不同级别的工资档位,再根据游客反映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发放相应的津贴和奖金。

2、完善导游人员的培训制度。取得海南省导游证只是导游人员入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距离正在意义上的导游人员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取得导游证后的导游人员必须经过继续培训[4]才有能力胜任导游工作。“岗前培训”和每年不少于56个小时的“年审培训”是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固有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不够贴近导游带团实操。所以建议“岗前培训”和“年审培训”的培训内容要贴近导游带团一线的实战经验,不可泛泛而谈。除此之外,海南阳光旅游网作为海南省旅游官方网站,应该在该网站上开设导游网上课程,进一步方便导游人员利用闲暇时间深造学习。

3、针对兼职导游,设立安全基金制度。由于兼职导游人员身份具有特殊性,工作地点相对不固定,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比较大。长期以来,兼职导游自费办理社会保险和带团过程中的人身意外险,而且在带团过程中他们经常忘记按时购买。所以一旦发生人身伤害的事件,导游人员很难得到有效帮助。海南省旅游主管部门应当针对兼职导游,设立安全基金制度,为挂靠在海南省导游服务公司的兼职导游提供救助补贴。

(三)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在国际旅游岛导游权益保护中引进小额诉讼制度。小额诉讼因程序简单,操作便捷等优点,已经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争议处理机制。目前,在海南省各市县相应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应当将导游人员权益纠纷的小额诉讼纳入旅游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民商事仲裁与诉讼制度相结合,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海南仲裁委员会在海口市和三亚市都设有分支机构,本省导游人员申请仲裁也比较简单易行。在解决国际旅游岛导游人员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诉讼和仲裁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为本省导游人员维权。

注释

[1].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阳光海南网:www.visithainan.gov.cn/ government/

[2].张琳:《关于创新海南导游管理体制的思考》,载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第36页。

[3]王蕾著:《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促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于2010年11月17日在中国旅游协会上提出。

[4]赵治龙:《导游人员权益法律保护的对策研究》,载于《太原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48页。

参考文献

1、曹榕飞著:《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以国际旅游岛为例》,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张琳:《关于创新海南导游管理体制的思考》,载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1期。

上一篇: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长沙中考满分作文下一篇:小学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