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篇1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10-06-0

3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会议在安徽召开 李斌讲话 http://.cn/renkou/2010-06/03/content_20181778.htm

6月3日~4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分析形势、交流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工作,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持续有效遏制,并促其逐渐趋于自然平衡。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崔丽主持会议,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致辞,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出席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发言。

李斌在讲话中指出,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精神,不断探索标本兼治、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运行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大。关爱女孩成长和女性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建立。落实孕产期全程服务取得新成效。查处“两非”行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李斌强调,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有几条基本经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并大力推广。一是坚持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重点管理、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标本兼治,形成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严查“两非”、统计监测等五措并举的工作机制;四是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摸实情、查实数、求实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考核的科学性;五是坚持常抓不懈,勇于攻坚克难,不放弃、不懈怠,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会议强调,要抓住重点环节,切实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力度。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国办59号文件精神,按照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严查‘两非’、统计监测”工作措施,以200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作为新的起点,力争2010年进一步下降,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巩固和保持整体上持续下降的态势,逐步达到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

一是要以家庭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宣传倡导的实效性。要把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规划中,作为建设“平等、健康、文明、和谐”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宣传,提高宣传倡导的有效性。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返乡调研、实地培训等活动,扩大宣传倡导的影响力。

二是要以增强女儿户发展能力为重点,突出利益引导的针对性。在城乡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普惠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坚持同等优先原则,力争向计划生育女儿户有所倾斜。在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相关权益。制定落实激励政策和促进措施,想方设法为女孩家庭营造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切实转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三是要以落实“村为主”为重点,提高全程服务的有效性。要将有效预防性别选择行为的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结合,关注重点人群,认真做好孕前咨询、孕情监测、产后随访,把孕产期全程服务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

划生育工作条例》,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服务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流动人口“两非”行为。

四是要以多部门综合施治和区域协作为重点,增强查处“两非”的威慑性。要加强与公安、卫生、药监、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机制,依法严格查处“两非”行为。要进一步规范对新型计划生育药物和技术的管理,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强化责任,有效防止“两非”行为。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纳入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协议,召开区域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五是要以信息共享为重点,确保统计监测的准确性。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等资源,准确掌握出生人口性别比真实情况。要将B超检查、计生手术等都纳入实名登记制度,实行网络化管理,力求全员覆盖,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有力保障。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推进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与制定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力量,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

二是要加强科学规划,推进重点管理。各地要根据本地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创新治理经验。要继续坚持分类指导,推进重点管理,着力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大指导

督查力度。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做法,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

三是要加强督查考核,完善保障措施。各地要坚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完善指标体系,注重工作过程,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地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经费保证。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篇2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术语及其核心观点

长期以来, 人们对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的理解往往只是限于生理性别的差异, 如所谓的“生理即命运”。直到70年代后期, 社会学家们才开始普遍使用“社会性别”这一概念, 它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提出的。生理性别是指个人在生物学意义上与生俱有的男性或女性的事实, 而社会性别则是指社会对男女两所赋予的价值和意义, 用来说明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建构主义理论学者沃斯特在社会性别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性别系统”, 这一术语, 用来说明生理性别是以社会的方式被结构化, 制度化和再生产。建构主义理论用来描述社会性别系统中男性支配的另一个重要术语是“男权制”。并与“父权制”进行了严格区分, 用于指按照由亲属关系实践所配置的各类经济角色和政治角色而生成结构的那些社会性别系统, “男权制”是父权主义发展在当代更合理的表达。

对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来源,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性别不平等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是以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建构, 但是被创造出来的结构又给了人们各自种各样的机会和限制, 随着已形成分化结构中的对这些机会和限制作出反应, 他们也就有参与了机构的重新创造, 同时性别歧视受到宗教、符号、语言和文化各系统的支持, 并通过他们实现再生产。对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去向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既然社会性别关系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那么性别不平等的具体表现便会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的变迁而处于不断变动的动态建构过程。因此, 它也可以被解构, 即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地位是可以改变的。

建构主义社会性别理论考察了男性通过怎样的过程, 成功将妇女限定在家庭事务中, 或者退而求其次将女性限定在低报酬、女性化的职业中, 是对包括女性主义在内的各个社会性别研究理论的批判和总结的基础上, 在当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能更有力的分析当代女性社会性别地位。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生产过程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行为限制了男女两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 社会以精神、物质理由为基础, 通过在就业制约在经济上统治女性从而达到维护男权制社会的目的, 实现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生产过程。

(一) 就业性别歧视生产的精神基础

男权制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统治女性的制度, 其由一些政策、实践、地位、机构、角色和期望和行为等制度构成, 它为男性授予特权如较高的身份、价值等。这些制度和行为构成了男权制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概念框架, 后者反过来维护前者, 将前者合理化。在现实生活中, 男权制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社会性别分层和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三个方面。1.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性别本质上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价值评价。男权制观念领域里女性歧视表现为经社会已建构起来并不断再生产着的一系列男强女弱以及女性应当从属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2.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性别歧视表现为社会在观念形态上就把男性划归为公共领域, 两性社会劳动分工和政治的参与、权利关系的不平等。当价值体系存在着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时, 女性便自然的被限定在家庭领域, 而公共领域的价值则被提升了。3.私人领域。私人领域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两性分工, 女性化大部分精力在家务劳动中, 但是家务劳动被普遍视为一种无形的, 没有报酬的劳动, 其价值并未社会所承认。

总之, 在男权社会里, 从意识形态到公共领域直到家庭生活, 二者地位的不平等无处不在, 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深入的引导了两性地位差异, 男性在“公共”“社会”领域中的支配地位和父权统治使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妇女的活动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次要地位。

(二) 就业性别歧视的物质基础

根据社会性别建构主义的观点, 社会性别一直处于不断建构的动态之中, 社会性别地位的评价取决于特定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 男女性别不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后, 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众多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但是中国女性在就业中受歧视却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 表面上看这是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角色和定位与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要求相矛盾, 而实质上这与近10年里中国出现的就业压力加大的环境莫不相关。当女性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 尤其是当男性的工作权利受到威胁时, 女性获得的平等权利便会被剥夺, 并成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牺牲品而被淘汰出就业的舞台。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再生产过程

就业社会性别歧视作为男权制社会中社会性别不平等观念和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外在表现, 受到社会中符号、语言和文化各系统的支持, 并通过它们实现再生产。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但是, 被创造出来的结构又给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限制, 随着个体对这些限制和机会做出反应, 他们也就重新建构了这种不平等的结构, 从而实现了不平等的“社会性别系统”的再生产过程, 这种再生产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一) 以生理别差异为基础, 以男权制为主导的与职业相关的女性气质的建构

在气质培养上, 男性始终被告知需具有男子汉气概, 具有阳刚之气, 要善于并勇于挑战, 要成为命运的主宰;相反, 女性则始终被提醒要具有女性气质, 具有阴柔之美, 要温顺、服从, 把自己视为弱者, 视贤妻良母为天职和追求的目标, 严格遵守社会规范,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性的自信, 使她们缺乏应有的勇敢果断、独立创新精神。而家庭和学校对于女性的潜力的低估和教育的相对低期望也使得女性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而使女性的气质更难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和就业市场。

而女性就业往往被局限于一些弱势领域, 这些劳动的共同特点是情感型、服务型的, 需要付出女性气质所特有的关怀和爱, 如幼儿教师、护士、秘书、售货员等工作。这些职业在男性世界的就业市场上不受青睐、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承认, 其劳动性质也无非是家庭主妇劳动的社会延伸。可见, 男女性别气质的建构是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地位密切相关的。

(二) 性别角色分工与职业地位

男权社会把家务、子女教养与年成员的照顾责任, 天经地义地分配给女性成员, 男人从事物质资料再生产, 女人则担负“人口再生产”的主要职能。由于物质生产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的, “男主女从”也就不可变更地成为社会规则。这样, 社会性别中男人与女人身份权利的支配与服从关系进一步被强化。虽然女性有时候可以“越位”干一些“男人的活儿”, 但终究“窗户再大大不过门”, 甚至还会被称为“女强人”, 尤其在社会变迁时期, 社会性别分工表现出的弹性, 最终会以等级制的形式再次明晰化, 在这个过程中, 男性始终保持着优先权和主动权。

由此,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常常被定型化并因此而产生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按照他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期望来行动, 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自我建构, 在对性别刻板印象的遵从的过程中, 性别刻板印象变得越来越强大, 越来越僵硬, 越来越固定, 越来越不容“越轨”。

(三) 女性对自我性别角色的消极建构

就业歧视本身是就作为一种社会建构而存在的。女性作为主体就业性别歧视中的主体, 在就业中因性别而遭受的歧视必然会使对这种性别结构性歧视采取消极的态度和行为, 这种结果在微观上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 宏观上推动了社会性别系统的再次建构, 这种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1.女性的平等地位难以实现, 影响女性社会性别的认同。女性就业歧视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另一方面一些女性在经历了个人很难改变的就业挫折体验后, 心理承受力面临巨大压力, 主要表现为女性对自我性别的认可度降低。很多女性以“不如男人强”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从而通过对自身不平等地位身份的主动和被动的认同使社会性别歧视制度实现再生产。2.女性在经济上更依赖于男性, 强化了男权制对女性的统治。性别歧视风维护了男人在就业市场和家庭生活中对女人的优势和支配地位。一方面, 低工资使妇女在经济上更依赖于男人;另一方面, 妇女因为受歧视而导致难以获得工作和工资低廉的待遇, 因此使得她们更有可能回归家庭专职从事家庭主妇的工作。这样一来就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妇女在就业市场的从属地位加剧了她们在家庭中的从属性, 而在家庭中的从属性反过来又加剧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从属性。

总之, 正如建构主义所言, 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但是, 被创造出来的结构又给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限制, 随着个体对这些限制和机会做出反应, 他们也就重新创造了结构, 但遗憾的是, 在男权制的社会中, 中国女性对就业性别歧视这一对女性的限制做出的消极反应加剧了其在社会不平等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消除女性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一种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平等, 于差异中求平等, 于平等中彰显个性与独立的先进性别文化, 但对于建设先进性别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 其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苏娅.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探析——个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1) , 76.

[2]蔡丹丰.性别差异研究的发展及其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124.

[3]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 (当代社会性别理论) [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4]胡晓莺.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与社会性别意识[J].大众科学 (科学研究与实践) .2008 (07) .242.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篇3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平衡;社会性别;反思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017-05

女性主义理论的出现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令人瞩目的革命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甚至颠覆了原有的许多研究,它将性别因素作为一个基本的要素引入了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意识中刻板的性别印象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然而,随着研究论域的狭窄化和研究建构的偏颇,女性主义本身也遭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一种新的更为关注男性——女性的平衡化性别取向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社会性别由一种单一性的议题逐渐扩展,发展出完整的理论议题和研究对象,成为一种更具建设性的社会理论范式。

一、女性主义批判及其局限:矫枉过正

女性主义的理论的初始立场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于男性为主导的知识建构与话语霸权,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初期的理论发展必然是对于原有知识体系的反抗与批判。在女性研究中,这些自称为“不守规矩的知识”首先拒绝和否定由男性一手建构起来的包括方法论和研究方法在内的知识体系。女性主义对男流社会学的挑战在于,社会学必须彻底反省整个学科的内容及其方法论,社会学必须要认识,除了男人的观点之外,也必须从女人的观点去看世界[1]。在女性主义看来,由于已有的知识及其生成的社会结构都是在男性的主导下建构起来的,因此,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习以为常的结构都成为问题,主流社会学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具有争议性[2]。

然而,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女性主义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单纯的批判不但难以恢复社会生活整体性中的性别社会事实,而且也与女性主义的原初立场渐行渐远,正如很多男性研究者所批判:女性主义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而且其中存在的女性话语霸权堪称与其所着力批判的男权主义一样。如果认为仅仅经由女性主义的批判就能完成对于男女不平等的解构,那么除了性别因素的影响,阶级、文化、宗教、市场等等一系列的不平等同样会造成男女的差异和不平等状况。特别是将目光转至发展中国家、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等语境下的女性时,研究者尽管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但是这种不平等背后的往往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在发挥着影响,比如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问题并不在于女性地位的低下,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极端贫困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地区整体的生活发展水平。

西方的研究者早就注意到“抽象的”女性是不存在的。女性劳工的抗争既出于女性的也出于劳工的,如果她碰巧是一个黑人,那么就需要进一步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她来自乡村,她将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如果她碰巧是在新教为主国家的天主教徒,那么宗教因素可能更具有显著影响。”[3]中国的研究者更是以少数民族女性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此做过精辟的分析,“相对于汉族,她是少数民族;相对于少数民族,她是苗族;相对劳动阶层,她是知识分子;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者,她是民俗学家;相对于男学者,她是女学者;在大汉族主义的人群里,她受到歧视;但在强调民族大团结的官方话语中,她又是受到照顾的团结对象。”[4]由于这些社会身份的并存,“每个发声的个体,在发声时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难于代表任何被她认为可以代表的群体”。这说明即便是同一个民族的妇女在叙述自己民族的故事,也应对不同语境下除民族之外的多维差异和权力关系保持充分的意识和敏感性[4]。

由于学科共同体形成初期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女性学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解构有余建构不足、批判有余思考不足、借鉴有余创造不足的各种困境之中的,在研究范式上的混乱也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女性主义学者反对“价值中立”的传统研究原则,强调“所有的知识都是由社会参与建构的,饱含价值观念,夹带着偏见,反映产生它的文化的利益并为之服务”。[5]因此上,对于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迥异的立场,但是更多的可以发现女性主义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价值关怀固然赢得了论辩的胜利,但是失去的却是科学的严肃,并进而影响到其自身的健康发展。由于关注论题的庞大使得女性研究的领域同样面临着与社会学一样的困境,或者不切实际的梦想成为一个无所不包挑战所有权威的全能冠军、或者成为跟在其他学科的嘉华年会(凯尔纳,1997)背后的一个“剩余学科共同体”,但是两种路向都使这一学科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进而对学科的长远发展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使得学科不得不面临一次又一次过于频繁的科学“革命”!由于更多的是强调差异性乃至反叛性,构建一个独立王国俨然成为女性研究一种远景,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回归到整体社会变迁的大叙述,既有助于学科避免边缘化的危险而获得主流的话语权,又有助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推进。[6]

福柯看到了任何理论体系都存在着一个理论矛盾,即要建构一种理论,就要设立界限,而设立界线就意味着自我封闭的开始。因此,只有当理论被置于各种特殊文化事件中,理论才能存在,才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此,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之后,女性主义批评由拒斥理论、批判男性理论,转为将男性理论作为潜在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以此为基础来建构自身的理论。[7] “毫无疑问,是XX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一个劳碌的家庭主妇转变成为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他通过展示我们是受压迫的女性而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火焰……但是当我们启身去寻求和表达压迫我们最为深刻隐秘的缘由时,它移走了我们的根基……我们心中火焰的光芒有什么用?难道只是引起更多的幻灭和怨恨?……可以说我吹毛求疵但是……似乎我们带着这种band-aid的女性主义将我们并肩的男人称作敌人是快意的,但是牵涉到批评政府、水资源的私有制和世界银行的社区造林计划时反而却不是那么快意?”(Shivani, interviewed by Richa in Tehri Garhwal, May 1999)[8]

由此将聚焦于女性及其不平等的研究转入更为宏阔的视野,社会性别成为新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和方向。

二、性别平衡:折中方案

女性主义面临的研究困境使研究者逐渐从单纯的批判转向一种更为建设性的研究视角,即逐步将男——女性别间的问题放置在更为宽广的一个社会现实中考察,承认已有男性视角的应有合理性;而饱受女性批判的男性研究者也逐渐开始有意识的采用女性视角和知识,两种性别之间由对抗转向了对话和交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更为平衡化的性别关系(more gender-balanced)或者更为混合的性别实践(mixed gender facts)。Vianello和Caramazza指出,最重要的不是因差异而反对平等,也不是因平等而拒绝差异。而是要将生活中的各种性别实践作为有挑战的对话方纳入进来。[9]认识到“只有和男性全面合作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非两性合作或排斥某一性的性别政策肯定会遭遇失败。”[10]改变造成性别间不平等的认知、知识、实践成为女性研究者新的指向,特别是强调男性女性之间的互动和互利成为研究界一种转向。迫使这种转向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原来女性研究者所批判的男性霸权戏剧般的转向,随着女性在就业和教育等领域的地位上升,特别是在城市中传统的性别地位发生了逆转,很多女性主义的立场赢得了话语却失去了实践,甚至出现了女性对于男性的家庭暴力,不少媒体报道受到女性家庭暴力的男性跑到妇联诉苦,传统的女性主义理论的失语导致了对原有理论的反思,也使得女性主义采取一种更为平衡化的性别关系,缩小其可能的解释范围,不再坚持将知识原初的反抗立场直接移用到实践中。

正如克里斯蒂娜·迪·史蒂芬诺在《差异的尴尬》中所言,“性别差异在区分男人和女人方面的作用不仅仅是使他们成为某个更大的、互补的、人本主义整体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性别是我们当下身份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的文化可理解性恰好部分来自于对性别身份的归因和自我承认。没有性身份,我们对自己或他人都没有意义。但是性别究竟意味着什么?”[7]波洛克强调,女性主义的立场并不像马克思主义偏向阶级,后殖民理论倾向种族那样,偏重于性别。首先,有各种各样的女性主义,而与各种有关女性受压迫的分析也有不同方式的联盟。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的是阶级课题,黑人女性的关注点则在帝国主义、性欲特征、女性气质和种族歧视。根据多元的女性主义广度,女性主义处理环绕着种族、阶级、性欲特征、年龄、体能等复杂且有特殊组织的权力结构,当女性主义也必须是特殊的政治和理论空间,命名并剖析性别差异作为以特殊反思运作的权力主轴,当这种特性既不赋予性别差异优先权、排他性,或凌驾任何其他特性的优势,也不允许性别差异在概念上孤立于构成社会权力与抵抗的纹理。[11]

然而,平衡化的性别与其说是一种综合化的社会性别理论,毋宁说是一种更为开放的女性主义理论而已,只不过原有被激烈批判的男性和男性知识被以更为客观的态度所接纳,根本的知识立场还是女性的,它提供给我们的知识景象不再是单一女性色彩,套用一句比喻,这一阶段的理论不过是一种“复数的”女性主义。真正迈向一种整合性的性别理论的知识发展还得有赖于完整的包括了各种性别立场的社会性别理论的登场,不过,由于继承了原有的知识遗产,对于社会性别也有着相当不同的解读,总的来看,它还是一个“女性化“色彩较为浓重的知识体系,而我们接下来要论述的正是如何在平衡化性别的立场上进一步扩展视野,展现社会性别理论应有的理论关怀,使得其能真正面向多样化的性别实践。

三、面向社会性别的本意

社会性别的本意不在其他,就是要返回社会生活中多样性的性别实践,建立起与之对应的理论框架,特别是面对中国多民族、多文化的转型社会实践,不但在研究的策略、概念的引用和运用上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历史语境,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本土的研究中检验其适用度并随时给予补充修正,尤其是中国的性别研究,对中国历史语境的把握和理解,是本土研究的基础。[12]实际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独在中国面临着嫁接女性社会理论的困境,在其他任何的社会中这种挑战都是客观存在的,毫无疑问,如果由女性主义生发出来的理论体系是创造性的、全新的,但是面对这些挑战,出问题的并不是实践,而是我们的理论存在的问题,这种对理论适用范围的警惕恰恰说明了社会性别理论所应该具有的宽广度和理论层级,社会性别,是生发于对女性体验之上的知识创造,但是一旦运用到宽广的社会实践中,就不应该再是女性独有的知识创造,而是应该建立与主流学科一致的知识视角,这种知识视角要求将组成社会本身的男性也纳入进来,进而也是将男性的视角也纳入进来,这样的社会性别理论才是整全的、统一的。在此一视角的转变之后,研究者发现,妇女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夫妻间的经济不平等,而是如何进行有效生产,摆脱贫困,贫困地区的女农民迫切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我们应帮助她们尽快适应目前的多重角色,使她们能顺利、有效并公平地参与到目前的经济改革大潮中,而不是被边缘化,加剧其贫困化。[13]越来越多的性别研究学者强调要将不同民族、社会的性别问题放在它们自身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去研究,并将其视为动态而不是静态的,与其他因素互动的而不是隔离的(Stolcke,1981;)。[14]

巴特勒发现当代女性主义对社会性别含义重复的争论,导致了一种特定的烦恼,似乎社会性别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了女性主义的失败。她进而指出只有运用谱系学才能揭示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欲望的基本分类中的权力构成:真正的谱系学不会去寻找社会性别的起源、女性欲望的内在真相和我们没有看到的真正的性身份;谱系学研究的是,起源上多样且分散的制度、实践和话语所拥有的身份类别的政治属性。[15]女性主义不是一个能清楚界定的实体,而是一个各种差异相互冲突而又携手并进的场所,在这里共同利益得以表达和争论;在这里,身份认同获得了暂时的稳定——也正是在这里,形成了政治和历史。[16]在女性主义者看来,虽然男性可以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出发来观察、描述、解释与性别有关的议题,但是,还是具有相当的差异。因此,男性研究终究还是要被编入另册的,其实,男性同样可以批判从他们的性别立场出发建构的知识立场,并突破男性立场的局限(Seidler,1989;Samuels,1993)。更为整全的社会性别理论不但要求将男性立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而且能将男性——女性之外的性别立场也纳入其中,这样才符合社会性别理论本身的价值诉求,潘绥铭在对社会调查的元假设进行论述时,富有见地的提出任何研究必须从提出研究对象的两级开始,并引用金西关于“同性恋”光谱式的七级分类:一个极端是绝对同性恋,从来不跟异性有任何性意义上的接触,另外一个极端是绝对异性恋,从来不跟同性发生性接触。其他的种种现象都是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上,至于研究者如何确定这个位置,这已经是第二步的问题了。[17]这种研究的思路对于社会性别当下的理论发展可谓有着一语见地的洞见,当下的诸多社会性别题下的研究实际上是不经过对于两级式的分类和元假设就直接在某个位置(特别是女性主义的位置)开始自己的研究,而且将这种研究视为社会性别研究的全部。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二分法表达了对建构这样一个理论框架的基本构想。

从最为基本的角度来看,不纳入上面四种知识分类的性别研究,很难称之为社会性别的理论体系,换言之,如果将社会性别理论一个极端谱系的男性主义逐出社会性别的框架之外的话,另一个的极端——女性主义也将失去可以对话的对象,进而是学科本身的存在都被质疑。实际上,我们认为,整全的社会性别理论是一个包含两个极端的宽广的理论谱系,一个极端是女性主义,另一个极端是男性主义,在这两个极端的中央是混合了各种因素的社会性别视角和研究方法。

关于第一个极端,McDowell在女性主义研究的困境中赫然以“女人研究女人?”为标题表达了这种挑战,她提出,为了理解女性身为从属男性之“他者”的地位,以及女性气质不如理想化男性气概的社会建构,除了研究女人和女性气质外,重要的是也要探究男人与男性气概。[18]作为向男性迈进的转折阶段,F·埃博奥尼在《女性主义或死亡》中创造性的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概念,福柯所言,“妇女解放运动的真正力量并不在于她们的性的特殊性,以及要求与此相关的权利,而在于从性的机器内部运作的话语中分离出来。这些运动却是是作为对性别的特殊性的要求从19世纪产生的。结果怎样呢?最终,会形成一场真正的去性化(de-sexualization)运动,把性丛中心转移出来,呼唤文化的新的形态、话语、语言等,它们不再与她们的性别僵硬地附着和粘连在一起,在最初的阶段,她迫于政治需要不得不进行这种依附,这样她们的声音才能被人们听到。妇女运动中具有创造性和活力的因素正在与此”。[19]

社会性别所要做的恰恰是承认各种不同的性别立场和造成他们的种种制度和实践的遗产,在利用社会性别的视角追寻一种更为和谐的性别关系的指向下,这些不同性别立场的知识将成为多元性别话语中的一支建设性的话语,包含了不同性别立场的社会性别也藉此才能完整的展现其应有的理论能力。

四、结语

我们认为,作为中性的社会性别理论,绝不是也不能局限在女性自身的独立王国之中,它不但能将男性这个群体的研究视角纳入进来,而且还应该将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同性恋、双性恋等多种情况纳入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之中,这样的理论取向,不但有助于建构与主流学科完整的对话,而且也有助于把握社会现实中各种生动的实践,真正推动社会性别理论在研究中的扩展和实践效用。

社会性别理论的转向也有助于建立与后现代思潮更为积极的对话。表面看来,后现代主义理论在解构传统理论上与女性主义有着共同的取向,但是,后现代主义同时将女性研究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当女性刚刚登上主体的位置,后现代主义就宣布主体的消亡。[20]一些研究者更是宣称后现代女性主义本身就不可能,即一个人不可能既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又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21]的确,科学的演进也正是在这样不断的“证伪”而非“证实”中得到不断的推进,在证伪了男性主导话语下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的之后,走出狭隘的女性主义视角,从更为普遍性的社会性别角度建构对性别的分析,敢于证伪自身的社会性别将为我们真正展现其应有的理论洞见。

【参考文献】

[1]Pamela Abbott and Claire Wallac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Routledge, 1990.

[2]Dorothy Smith, 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 a feminist sociology. Boston: Northeast University Press

A. Samuels, 1993, The Political Psyche: Development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in Anima, 11, 125-138

V.J.Seidler,1989, Rediscovering Masculinity-Reasons Language and Sexuality, Routledge.

[3]Mino Vianello & Elena Caramazza, 2005, Gender, Space and Power :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UK: Free Association Books.106-107.

[4]鲍晓兰.女性主义和倾听妇女的声音——意义、方法和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00,(1).

[5]余宁平,杜芳琴.不守规矩的知识:妇女学的全球与区域视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6]焦若水.民族社区中的社会性别与贫困——东乡调查与思考[A].李育红.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生存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C].民族出版社,2007.

[7]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5.

[8]Mahlaba, C. (2000) Series of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Amanda Swarr and Susan Bullington. Gauteng, South Afiica. recited from Organizing from the Margins: Grappling with “Empowerment” in India and South Africa, Lise Nelson & Joni Seager (etd),(2005) A Companion to Feminist Geograph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9]Mino Vianello & Elena Caramazza, Gender, Space and 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22.

[10]提高男性参与度是妇女事业发展的关键[EB/OL].新华网,2005-08-30.

[11]Pollock, G.1996, Generations and Geographies in the Visual Arts: Feminist Readings. London: Routledge:xv.

[12]杜芳琴.中国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J].浙江学刊,2001,(1).

[13]左际平,宋一青.农业女性化与夫妻平等:性别与发展研究的一次本土化尝试及其政策思考[J].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2).

[14]胡玉坤. 情境化的探讨:对社会性别与环境互动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5).

[15]Judith, Butler.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0.

[16]琼·W·斯科特.女性主义与历史.载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8:376.

[17]潘绥铭,黄盈盈,王东.“元假设”:社会调查问卷的灵魂[J]. 学术界,2008,(3).

[18]Linda McDowell.性别、认同与地方——女性主义地理学概说[M].徐苔玲,王志弘译.台北市:群学,2006.

[19]Foucalt.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 and Other Weitings, 1972-1977. ed. C. Brighton: Harvest, 1980:219-220.

[20]Brodribb, S. Nothing mat(t)ers: A Feminist Critique of Postmodernism, North Melbourne. Vic. Australia: Spinifex Press, 1992:45-46.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篇4

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3.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4.(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5.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6.(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8.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9.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0.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1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13.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4.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15.我们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努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7.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18.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19.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20.(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978年12月13日,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创立的标志。

23.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4.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5.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6.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27.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8.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9.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30.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答

题卡上)

1.对“实事求是”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B)

A.列宁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C)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A)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B)

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6.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D)

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与时俱进

7.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引发

了(A)

A.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B.在相当范围内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C.党的思想路线的转变D.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8.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D)

A.马列主义理论B.社会主义原则C.“三个有利于”D.实践

9.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C)

A.经验主义、实用主义B.自由主义、全盘西化

C.教条主义、思想僵化D.宗派主义、分裂主义

10.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C)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D.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辩证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B)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组织路线D.工作作风

1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

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

A.反对教条主义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D)

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排除姓“社”姓“资”抽象争论的干扰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4.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B)

A.目的B.前提C.核心D.关键

15.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C)

A.条件B.原因C.目的D.中心

1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求真务实B.与时俱进 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

17.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建设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

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D)

A.《实践论》 B.《反对党八股》C.《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

18.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A)

A.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

B.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修正理论

C.不断根据实际的变化改变理论

D.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换理论指导

19.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

A.改革B.革命C.阶级斗争D.开放

20.坚持改革开放是(B)

A.立国之本B.强国之路C.政治保证D.奋斗目标

21.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C)

A.先分清姓“社”姓“资”B.反复论证,澄清是非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2.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D)

A.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B.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C.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D.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事情

23.科技创新的关键在(C)

A.技术B.管理C.人才D.机制

2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马克思主义

25.(B)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1977年 B.1978年C.1979年D 1980年

26.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

C.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

27.我国改革的性质是(C)

A.改革实质上是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B.改革是一个阶级改变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就是改良主义

28.我国的改革(C)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2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30.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D.社会体制改革

31.党的(B)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D.十六大

32.“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回答(B)

A.什么是社会主义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姓“资”与姓“社”的区别 D.姓“公”与姓“私”的区别

33.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联系性,其中最根本的是(A)

A.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B.综合国力的标准

C.社会生产力标准 D.市场占有率标准

34.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B)

A.1995年1月1日 B.2001年12月11

C.1948年1月1日 D.1950年3月6日

3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D)

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 B.可以照搬外国经验

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

36.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C)

A.利用外贸 B.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C.对外贸易 D.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D)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38.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目的是(B)

A.在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进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试验

B.让这些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窗口,桥梁和基地的作用

C.由这些地区专搞开放,保证其他地区专搞建设

D.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在这些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

39.我国对外开放(A)

A.指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B.指对发达国家开放

C.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 D.指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40.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D)

A.产品质量的竞争B.经济资源的竞争

C.产品价格的竞争D.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基本方面有(ABC)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

2.“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ABC)

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

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全面推动了改革的进行,并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包括(ABC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具有灵活性

5.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ABC)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一个历史过程

6.马克思主义是(ABCD)

A.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B.行动指南

C.在实践中开拓创新D.不惟书只惟实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ABCD)

A..马克思主义的精髓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8.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D)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错误和挫折中总结经验

D.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都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这表明它们(BC)

A.没有什么重要区别 B.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C.其归宿和目的都是实事求是 D.之间没有什么连续性

10.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ABC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D.是党领导的又一次伟大革命

11.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BC)

A.全方位B.多层次C.宽领域D.广合作

12.“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BD)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从实际基础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1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CD)

A.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姓“社”姓“资”

C.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D.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1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BC)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D.全球经济一体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1分)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1分)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2分)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答:(1)改革与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轮子。(2分)

(2)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要条件。(2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2分)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2分)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和目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2分)

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都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中。(2分)

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篇5

授课学期2013学年至2014学年第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号名冯巧华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摘要: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中得到应用。社会性别是不用于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而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表达了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的社会标准。而性别作为社会性别的基础,由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会自动改变,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会因时而变。

关键词:社会性别 ;女权主义; 社会交往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性别研究

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性别分类是社会最基本的分类指标,但这种分类长期以来又常常被忽略或漠视,因为,人们认为,性别是自然天成,男女有两性的区别是毋庸置疑无法改变的。这种状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浪潮兴起后,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质疑与挑战。

女性主义批判话语深受雅克·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运用解构理论对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所造成的性别二元对立的状况、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女性历史话语权的缺失等问题,对传统的男性中心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和质疑。女性主义在颠覆和解构的同时,创立了社会性别的概念,以此来分析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生存状况。

社会性别概念强调,女性的性别意识不是由女性的生理状况所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规范所塑造、所建构出来的,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分析范畴,社会性别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女性问题及社会两性问题深层次思考的理论视野。

以社会性别的视野来关照目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们发现即便在社会主义理念中所涵括的男女平等思想在中国已经宣扬了几十年,但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仍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被人们习以为常。

二、性别研究的起源

1.妇女运动与女性觉醒

(1)英国的玛丽·华尔史东1792年发表妇女发展史上第一部最有影响的著作——《女权辩》。其背景是,当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善了妇女闭锁家中的境遇。大机器生产导致更多的妇女参与了产业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但女人们劳动环境恶劣,工薪低,工作没有保障。

一些有知识文化的中产阶级妇女首先觉醒起来。她们为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首先展开了争取参与政治权利的运动。

《女权辩》就是讨论关于妇女权利问题。她认为,男女根本没有差别,女性之所以弱于男性完全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她还认为男女彼此相倚,任何一方的低落,都足以阻碍他方的进步。因此,必须给妇女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使妇女成为有理性、有公民权的人。她痛斥了“男尊女卑说”。

玛丽·华尔史东被称为“世界妇女运动的鼻祖”。《女权辩》是早期妇女运动的经典著作。

(2)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该书常常被认为是妇女运动自我意识新浪潮出现的一份文献,是一种社会宣言,引起广泛的反响,成为妇女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书中提出的困惑是:为什么女人有了丈夫和孩子,有了家庭的幸福仍然感到不满足?作者作为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开始重新思考女性的价值、女性的自我完善问题,认为实现女性完美的奥秘在于自我发展。提出女人首先是应该独立的人,其次才是女人。

1991年美国苏珊·法拉弟在纽约出版了引起妇女界轰动的《狙击》一书,指出:过去十年间,铺天盖地的舆论无非是在炮制这样一个答案,即正是平等造成了痛苦。据说,恰恰是因为妇女自由了,所以就不幸福,她们终于成了自身解放的奴隶;她们得到了一只金耳环,却又失去了另一只;她们获得了生育的控制权,却又糟踏了自己的生育能力;她们追求和实现了事业上的抱负,但却丢弃了女人最大的幸福。一言以蔽之,妇女解放运动成了罪魁祸首!

这本书是对美国舆论界对职业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种种责难的绝顶概括和生动描述。这些社会舆论是对社会进步、妇女解放的反动。《狙击》一书,实质上是在反狙击。

(3)女人认识到完美女性既需要事业又需要家庭,但这一追求并非轻而易举。社会要求传统女性,职业界排斥女性,女性面临的挑战不在于内部的不同理论派别,而在于性别岐视。性别岐视的根源是什么?

虽然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人》揭示了它的文化根源,但没有再往前走一步,没有在社会的物质大厦——社会结构中找到原因。

在美国社会学界颇有影响的功能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刘易斯·科塞,在西蒙·波娃成就的基础上大踏步前进了。

1983年出版的作为美国高等院校社会学教科书的《社会学导论》是科塞的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巨著。其中第十章“性别”,专门探讨性别为何不平等,阐明了他的妇女观。

科塞反对性别主义者的先天论,认为:性别差异虽然根源生理原因,但性别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他引述著名人类学家米德对新几内亚部落的考察,转述米德关于“性别角色和生理没有必然的联系”的断言,指出:“男子气质和女子气质,都是社会化造成的差别”。“孩子生下来只有男女性别的不同,男女的气质只是后天才学到的”。“两性间最重要的差别是通过社会化这一过程得到的”。“所谓的母性本能显然是学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科塞的结论是,“性别主义植根于把男女安排在不同的地位上的社会结构中,以及维护这种状况的传统价值观念中。

由此,科塞提倡“新型妇女”,“新型妇女”即“按照男性模式的满意的事业以及家庭职责。”

科塞提倡的“新型男子”就是“男子的解放”。“由于男性的身份如此取决于生活支柱这一角色,丈夫与父亲被套上了“家庭支柱的枷锁,”“同料理家务的职责对妇女一样有束缚性。”“传统的男女分工的规范要求他们成为具有强大进取精神的生活支柱,这使他们同妇女一样受到了压迫。”因此,“一些男子已经开始怀疑传统男子气质是否得多于失。”因此也要寻求男子的解放。

2.女性(权)主义理论流派

在后现代的背景上,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介绍。现在Feminism and Gender(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已经得到了较大的传播。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思潮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思想、观念、哲学上,这两者都力图摆脱传统的影响和束缚,并力图发展出一套新的社会批判范式。

(1)女性主义理论是与女性主义运动。中国近代的妇女运动是从办女学开始的。

在1844年就有外国教会办女学,后具有较大规模。中国人自己办的女学是1898年在上海的经正女学(经善元)。1900年蔡元培办了爱国女学。当时的女学集中在江南及上海。中国最早的妇女组织是“共爱会”,1903年在东京成立,有同盟会女知识分子200多人。秋瑾与1907年办《中国女报》,还有《中国新女界杂志》(燕斌),《女报》(陈佶芬)。“中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提出过九项纲领。袁世凯政府反对女性运动,其教育司长说女性的生理不适合参政,生育是唯一天职。还悬赏捉拿当时的女性主义运动的领导唐群英、张汉英。

(2)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从他们那里接受的思想主要有:第一,否定所有宏大理论体系(Great theories)。这点与后现代的观点一样,它反对和批判一切所谓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分散、细小、局部的理论才是有效的。主张建立社区的政治、道德观念。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过去的宏大理论体系都标榜自己的理论具有普遍性和价值中立的,但是实质上都是以男性为其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例如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就把前者当作男性领域,后者当作女性领域。第二,否定并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核心、也最根深蒂固的二分(二元对立)主义(dualism)。第三、赞同并推行“话语即权力”的理论。第四,运用福科“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gaze)的观点,说明女性生活在怎样一种生活压力之下。第五,赞同福科关于“身体”(body)的理论,反对西方思想家历来轻视身体和身体感受的观念。第六,反本主义(essentialism)和普遍主义(universalism)。认为自然的、本质的、普遍的也是可以变化的。

三、社会转型与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

影响男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和态度的因素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性别意识和态度,这些既定的性别意识和态度,一方面源于以往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的性别分化模式;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分配和就业的不利处境以及大学管理与大学生活动的性别倾向,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性别态度;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格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当多数人并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然的、正常的;

女大学生对分配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反感是情绪性的,个别化的,缺乏自觉理性和集体行动;

一部分男女大学生对大学生学术能力和成绩的认识,带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四、社会性别理论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运用性别理论研究女性问题的实际意义在于:发现一些生活与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两性不平等现象,防止两性不平等状况的发展,避免两性机会和权利上差距的产生和进一步扩大。以劳动就业为例,20世纪以来,尽管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妇女就业率不断上升,但是用性别理论来分析,我们既可以看到用工中的重男轻女现象,也会发现职业中的性别隔离也非常突出,还可以看到男女在劳动报酬上的差异。1980年,联合国哥本哈根大会曾提到:“妇女从事了世界上2/3 到3/4 的劳动量,她们生产了45%的世界食物,但她们仅获得 10%的世界收入,和仅拥有 10%的世界财富。”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的 10年中,妇女的工资每年大约增长1%,但妇女的工资仍只有男子工资的 60 —70%。目前,世界各国指标系统所划定的商品性生产的界限都把大量的家务劳动排除在外,妇

女的家务劳动从来不会在国家的经济统计数字、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里得到体现。妇女从事无酬劳动的现状及其结果,必然降低家庭教育女童的积极性,同时也扼杀了妇女的自信甚至生活自立的可能。因此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家务劳动成为对女性的束缚,且作为全球化理论指导的经济增长概念体系基本不包括家务劳动,这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公正的。

(二)理论意义

1.它确立了一种新的视角,即性别视角。在社会科学领域,有许多观察研究问题的视角,如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而性别视角在以往的研究中是最受忽略的视角。社会性别理论将性别视角的引入,使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较之以往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人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女性重情感在以往常常被视为感情用事,性别视角则让人们看到了将感情用于工作和管理领域,将会营造一种关爱友好的气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相互沟通,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亲和力。

2.它注意到了男女两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利益与需求,并使一向受到漠视的女性价值得到了凸现。一方面它承认女性与男性的差异,但它强调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女性必须因此而依赖于男人,也并不因此而必然丧失人的尊严和权利;另一方面,它又肯定了男女两性的共性,认为女性与男性拥有共同的权利与尊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同样不可漠视的作用。在以往两性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解决好两者的关系。社会性别理论对此作出的答复是:当女人拥有与男人一样作为人的权利与尊严时,她可以依然保持着女性的身份,而当女性展示女性的特征时,也不应当失去人的尊严与权利。换句话说,社会性别理论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认为女性生来就应该是那样的命运。例如,家庭暴力问题,这个在以往看似平常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中并不被视为暴力,而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社会性别理论却将其诉诸了法律。

3.社会性别理论的建立,推进了妇女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长期以来,对性别不平等起源的解释一直是女性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对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列维·施特劳斯都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社会性别理论则是通过对两性不平等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出隐藏在物质生活背后的性别制度,将“性文化关系”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及“性的制度”区分开来,让我们在阶级的坐标之外又引入了性别这样一个观察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维度。它的出现,使我们在发展与和平成为世界新的发展潮流的背景下,不能不注视来自社会的弱势群体——女性,不能不关注她们的发展,不能不倾听她们的呼声。也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社会性别渐渐进入决策、统计和学术界。

五、心得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毕竟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而且由于它的发展队伍还不够强大,其理论架构还不是非常完善。它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别理论内容还无法统一。目前,关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其内容显得相当庞杂,不利于理论体系的构建。如前所述,对社会性别概念的解释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概念,要形成完整的社会性别理论体系就更难了,显然不利于女性主义理论纳入主流文化和知识体系。第二,受意识形态和历史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社会性别理论也受到一些质疑。例如,它认为性别完全由社会文化建构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关系,有忽略自然的性别差别和贬低女性气质的色彩。它在研究性别压迫时忽视和

模糊了阶级压迫,认为男性中心的文化建构是导致女性从属地位的主要原因,片面归咎于社会文化和男性压迫。

尽管社会性别理论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社会性别理论仍然不失为分析性别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是认识性别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理论观念,更是为改变两性不平等的权利关系而努力的实践。认真研究、借鉴、消化和吸收社会性别理论,结合具体国情发展本土化策略,是中国妇女理论研究面临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 杨晓宁.社会性别概念与女性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社会性别概念的产生

[J].大连大学学报,2003(5):31-33.[2] 杜洁.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J].浙江学刊,2000(2):19-21.

[3] 何萍.性别理论与社会发展[J].探索,2001(6):8-9.

[4] 王毅平.社会性别理论:男女平等新视角[J].东岳论丛,2001(4):25-27.

[5] 李小云.发展进程中的妇女及性别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8(3):27-30.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篇6

——甘肃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分析

甘肃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韩克茵

甘肃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是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扩大抽样范围、追加样本采集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跟踪性的省情、妇情调查。调查工作自2010年12月1日启动以来,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样本采集、数据录入和汇总分析工作,形成了28万字的《甘肃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总报告》及7个分报告,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本世纪前十年我省妇女的社会地位状况,准确有效地把握未来十年促进妇女发展、推进性别平等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一、十年来甘肃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与发展

过去十年,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省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表明,十年来,我省妇女社会地位状况呈现出八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1.文化程度大幅提高,继续教育机会增多。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75年,接近初中毕业水平,性别差距也缩小到0.18年;女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3.2%,比十年前提高了9.74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女性中,44.0%通过继续教育获得了最高学历;近三年,16.3%的女性有过培训或者进修经历。

2.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保健意识显著增强。与十年前相比,女性健康自评“很好”和“良好”的比例从53.75%上升到62.2%;最近三年,做过全面体检的比例上升到87.8%,比十年前提高了59.9个百分点;80%的妇女在近一年内做过妇科检查;58.3%的女性进行过体育锻炼,其中经常锻炼的占14.3%。

3.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民主意识逐步加强。96.1%的女性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务;近三年,18.1%的女性给所在单位、社区提过建议,7.6%的女性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54.9%的女党员是近10年加入党组织的,高于男性20.1个百分点;29.5%的女性参加社区/村街文体活动,高于男性4.9个百分点。

4.家庭地位满意度高,重大事项平等决策。81.1%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比较满意”或“很满意”;37.6%的被访者认为在其家庭中夫妻的权利地位平等;由夫妻共同决定或以妻子意见为主,决定生产/经营、投资/贷款、买房/盖房等家庭重大事务的比例都接近七成,分别比十年前上升了21、10.9和9.7个百分点。

5.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受益水平大体相当。城乡女性拥有社会保障的比例分别为养老54.9%、25.5%,医疗94.2%、96.5%。男性上述比例则分别为64.0%、22.9%和92.1%、96.9%,在享有社会保障上男女两性之间差距不大。

6.经济能力不断增强,自主意识显著提高。55.5%的城市女性和83.6%的农村女性从事有收入的工作,城乡女性拥有存款的比例是分别是 65.3%、42.7%,分别高于男性22个百分

点和15个百分点;女性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28.8%的女性通过应聘/竞聘渠道获得工作岗位,高于男性4.3个百分点,比十年前提高了18.85个百分点;自己创业的女性比例也较2000年提高了3.13个百分点。

7.家务负担有所下降,共担理念得到认同。在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和照料孩子方面,主要由女性承担的比例分别下降了9.02、5.54、6.7、4.34和10.45个百分点;赞同“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调查者达到了86.1%。

8.妇女法认知度上升,法律意识不断增强。83.3%的女性知道中国有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70%以上的调查者认同《妇女权益保障法》维权作用;68.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都尽到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女儿应该与儿子平等继承财产”,这一比例比2000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二、当前我省妇女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这次调查也发现,目前我省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差距仍然存在,妇女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农村女性受教育状况远不及城镇妇女。尽管十年来适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尤其是18岁—24岁年龄组的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较25岁—29岁年龄组提高了2年,且基本上消除了与男性的差距,但是,农村女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只有45.7%,与城镇女性91.9%的比例差距巨大,而且农村女性文盲率至今仍高达24.9%。

二是农村妇女享有的健康服务相对较少。农村35岁以下妇女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时做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比例分别是58.5%和74.9%,分别比城镇妇女低25和21个百分点。另外,从不做妇科检查的农村妇女比例也高于城镇妇女9.4个百分点。

三是劳动就业领域内的性别歧视比较突出。10.3%的女性遭遇过“男女同工不同酬”的不公正待遇。数据显示,2009年被调查女性的平均收入是8631元,低于男性3744元,仅为男性平均收入的69.7%。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女性因为各种因素离开工作岗位的年龄大大低于男性,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反映出在劳动就业方面还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四是一些女性仍会遭受家庭暴力的伤害。近三成女性曾遭受过配偶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殴打、侮辱/谩骂、持续几天不理睬、强迫过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其中,有被配偶殴打经历的农村和城镇女性比例高达为20.8%和11.8%。

五是家务劳动依然主要由女性承担。对于“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传统说法,有67.8%的男性和54.6%的女性表示赞同。同时,女性在工作/学习日、休息日的家务劳动时间分别是129分钟和206分钟,比男性多66分钟和101分钟。

六是传统性别观念还在困扰和影响着女性。15.3%的女性“因生女孩被人瞧不起”。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有41.9%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且女性支持该说法的比例要高于男性12.2个百分点。

三、提高甘肃妇女社会地位的对策与建议

男女两性社会地位差距和妇女发展面临问题的客观存在,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远谋近施、抓根治本,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把性别平等原则体现和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尤其要高度重视基本国策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中的体现和反映,从制度安排和决策执行上杜绝不平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真正使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认真实施《甘肃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采取有力措施,逐年、逐级、逐层实现妇女儿童发展既定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进步,逐步缩小女性与男性的差距,努力实现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

三要紧紧抓住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自身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和参与能力相对较弱,这两个影响和制约妇女社会地位的关键因素,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发动、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工作,引导和激励妇女自立自强,扶持和帮助妇女创新创业,从解放妇女思想、提升妇女素质和壮大妇女实力入手,推动解决女性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话语权和决策权不对等问题,不断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四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舆论引导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各类先进女性典型,宣传妇女在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努力消除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加快推进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促进妇女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篇7

女性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隔离现象是女性社会学传统研究领域, 它具体是指由于劳动力性别的不同而造成的职业隔离。众所周知, 男女两性在生理特征方面具有较大差异, 致使其拥有不同特质, 表现出不同行为模式, 无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现代复杂的后工业社会, 性别一直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几乎在所有的文化模式中, 男性和女性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和担负不同的分工, 并且这种性别分工并不是基于平等主义的分工, 而是彰显着男女之间的性别不平等, 男女员工在职场中的隔离不仅仅表现在职业内部地位的聚集上, 它还表现在职业进入、薪酬回报、角色期望等多方面。

对于上述现象, 学术界一般用“职业性别隔离”来表述, “隔离”一词在学术界最早被用于研究种族问题, 1970年代末期由美国学者Edward Gross引入社会学领域, 从而有了“性别隔离”概念, 它是指职场中由于男女性别在不同职位、声望和薪金段聚集程度失调的社会现象。男女性别的职业隔离一般可以理解为在职业发展生涯中对女性的歧视, 它在实质上构成了职业的性别标签化 (sex labeling) 和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各种职业被类聚为男性主导 (male-dominated occupations) 、女性主导 (female-dominated occupations) 和中性类别的职业 (neutral-dominated occupations) 。通常男性主导职业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待遇和升迁机会, 也会享有较佳的社会评价和地位认可。相反, 女性职业则受到不同程度的贬低, 认为女性劳动力是较低技术性、低薪资等。

目前, 国内外关于职业性别隔离研究已经在如下几方面达成共识:首先, 横向水平隔离。指的是男女两性员工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分布不均, 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一致, 造成了某个性别在某一职业中高度集聚, 它是反映职业进入歧视的指标;其次, 纵向垂直隔离。指的是在同一行业中, 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 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几乎所有职业, 包括女性职业中, 男性一般占据着企业的高层, 而女性则只能从事一些低端或者辅助性的工作, 也就是常说的“天花板”现象, 它反映着职业发展机会方面的歧视;第三, 工资的性别差异, 除了横向与纵向职业隔离以外, 在职业内部还存在着薪酬的性别差异, 往往表现在女性与男性做同样的工作却获得更低的报酬, 即同工不同酬, 它体现出职业回报方面的不平等。

二、职业性别隔离的理论解释

(一) 性别社会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认为, 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涵化过程, 个体通过学习而逐渐变成一个有自我意识、有认知能力的社会人。Marini&Brinton指出, 男女的性别角色分工也是通过社会化来完成的, 由于社会在观念、规范甚至制度层面对男女的性别角色存在不同的认知和定位, 使得在各自社会化过程中, 男女双方对各自性别角色和职业期望亦有区别, 从而会造成不同性别在不同的职业内聚集。

进一步地研究发现, 女性职业往往带有“女性”特质, 比如细心、灵巧、抚育、顺从、耐心等, 而典型的男性职业则往往带有“男性化”气质, 比如繁重、技能、责任、决策等, 而那些男女混杂的职业则不存在“女性化”或“男性化”特征, 于是, 女性主导职业、男性主导职业和中性职业的格局遂得以形成, 秘书、护士、教师等职业经常盘踞大量女性员工, 而这正是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的主要原因。

(二) 女性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学者指出性别社会化理论的缺陷是倒果为因, 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必须按着“男主外, 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进行社会化?换言之, 是什么力量导致性别社会化的结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一种经典解释:“私有制的产生, 剩余商品的出现, 使得妇女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处于依附地位。社会性别关系, 最根本的是经济关系, 与私有制、阶级一同出现的是性别不平等的父权统治, 从而形成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

恩格斯的理论是一种经典的父权制理论, 认为私有制的存在是导致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直接因素;家庭是被用来约束、压迫妇女的。因此,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是父权制所导致的, 女性需要在外出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 这使其就业范围大大缩小, 对于那些“男性化”职业, 女性劳动者的进入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或被视为异类。Karen Sacks对恩格斯的理论做了进一步延伸, 她认为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 女性的角色要求她们围绕着家庭活动, 极少参与社会活动, 因而女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所以, 妇女的从属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妇女没有社会性成人身份造成的, 社会性成人身份的物质基础是公众社会劳动, 社会把妇女排斥在公众社会劳动以外, 从而否定了她们的社会性成人身份。

(三) 人力资本理论

这是一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模式, 认为不同员工人力资本的强弱多寡可以反映出其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 人力资本越高, 其劳动生产率越高, 边际产品价值也越大。企业基于利润考量, 从理性选择角度出发, 总是倾向于雇佣能为其创造更大剩余价值的员工。而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育投入, 与男性相比, 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较少, 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受重视程度不如男性, 家庭生活又占去了她们大部分时间, 岗位经验积累不足, 因此女性的人力资本是较低的。

总之,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劳动市场是理性且完全竞争的, 因此男性和女性劳动者从事不同的职业, 主要是因女性相较男性拥有较少的人力资本, 如教育、工作训练和工作经验等, 结果是女性人力资本积累歧视机制与企业雇主“理性”歧视机制, 使女性受到职场性别歧视的双重压力。

(四)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它属于经济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学派, 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相对立, 该理论否认劳动力市场的完全竞争性, 强调劳动力市场不是一个竞争性的整体, 而是由许多被制度或社会组织结构分割的一系列市场构成, 收入差异除了劳动力的个体差异之外, 主要的原因是制度壁垒造成的劳动力流动障碍。

它的基本假设是劳动市场是由两个互相不流动的部门所组成, 一个是核心部门, 另一个是边陲部门。核心部门的工作特质是:高薪、良好工作环境、升迁机会、健全的福利保障和工作训练, 以及稳定的就业;反之, 边陲部门所提供的是低薪、恶劣的工作环境、有限的升迁机会和不稳定的就业等。男性劳动者多分配、集中到核心部门, 享有一切良好的工作条件, 而女性则多在家庭角色的束缚和父权制意识型态运作下, 成为边陲部门主要劳动力的来源, 也就是劳动市场的边缘位置, 薪水低、升迁机会低和高流动率的职业, 这就是职业中的性别隔离现象。

(五) 雇主歧视理论

Bergmann认为劳动力市场中男、女职业区隔的现象, 主要是由雇主方面造成, 意指雇主具有歧视女性的倾向, 希望避免雇用妇女劳动力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对男性员工的雇用则没有这些顾虑, 结果导致女性高度集中在某些职业。那么, 为什么雇主通常倾向于歧视女性呢?在现代劳动力市场中, 雇主对不同性别的员工经常怀有刻板印象, 认为男性务实、强势、能够委以重任, 女性则太过柔弱且易感情用事, 只能做些次要的工作。由于对女性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雇主通常不会以男女员工的能力来委派工作, 即使是男女员工处于同样的职位, 承担着同样的任务, 也容易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或者更直接地拒绝雇佣女性。

从另外一方面看, 女性之所以会集中在那些低收入的“女性化”职业中, 是她们选择工作时, 更愿意选择那些工作时间弹性好、工作经验要求低, 以便可以让她们兼顾家庭的职业。女性的这种主观选择造成了女性不稳定的职业角色地位, 进而加深了雇主和企业对女性原有的刻板印象, 反过来排斥女性求职者, 形成恶性循环。而那些工作经验和教育水平要求高, 工作待遇好的职业则被提供给男性。男性在择业时, 也必然会考虑到自身较之女性的优越条件, 因此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更具有职业野心, 这种态度也会加强雇主的好感,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六) 统计性歧视理论

该理论是由Phelps在1972年提出, 指的是即使雇主本意并不想歧视女性求职者,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判断出所有应聘者的优劣, 所以雇主常以个体所属的某一群体之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决策。雇主总会不自觉地认为男性员工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而女性则易受家庭因素影响, 退出率高, 能带来的效益不如男性。这样一来, 雇主选择时总是男性优先于女性, 即使是具备相同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的男女求职者, 也会因为这种统计数据上的性别偏见而拒绝女性的求职, 而且对已被录用的求职者来说, 男女双方的薪酬、工作机会等也会受到统计性歧视的影响。于是, 造成女性多分配从事文书、庶务性工作, 男性则多负责技术性、管理性工作, 女性劳动力所需的成本被人为地降低了。

三、职业性别隔离与职场性别冲突

检视既有研究, 有关职业性别隔离的理论分析可以分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和女性主义三大取向, 各自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有利于深化对于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认识水平。但是, 无论是企图变革经济体系、社会心理还是文化传统都非一时之功, 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分析视角, 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毫无疑问, 职业性别隔离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歧视性对待, 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 女性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她们也经常会发出抗争行为, 这就产生了职场性别冲突的问题。笔者建议从冲突社会学角度来重新理解这些现象, 并且认为职场中的性别冲突与职业隔离相互影响, 深刻地体现着一种“结构的二重性”。

从表象上看, 职场中的性别冲突是指男性职工和女性职工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冲突, 但实质上, 由于现在是“男性统治的世界”, 单位领导绝大多数都由男性组成, 他们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除了反映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自身规律、市场竞争规则外, 更多的体现着男性的利益和意志, 因此这种看似普通男女职工之间的工作冲突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劳资冲突逻辑。关于职业性别冲突的研究, 可以从弱势的劳方和强势的资方两个维度介入, 资方维度主要是从劳动过程入手, 讨论关于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之关系, 他们主要探讨的是结构对行动的制约作用, 也即探讨强势方是如何“制服”或“化解”弱势方的抗争行动的。而劳方角度则从组织公正视角入手, 聚焦于当弱势方产生不公正感后的反应, 主要探讨弱势方可能的各种行为反应类型, 以及他们对行为反应的选择。

面对这个问题, 绝大部分国外学者的前提预设是“当遭遇不公正时, 应该进行集体维权行动”, 他们的研究视角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集体行动而已。而那些关注“个体抗争”的学者似乎又走入另一个极端, 他们过多强调某些特殊性, 认为不会发生集体行动, 却对身边发生的形形色色的集体行动视而不见。既然职场性别冲突与职业隔离是一种“结构二重性”关系, 而性别冲突主要又表现为职场的劳资冲突, 那么就有必要将关注点聚焦于职业女性是如何应对职业不公正的, 重点是走出单一维度的结构决定论或行动建构论, 切实从“结构二重性”理论出发, 回到事件本身, 还原职业性别隔离和职场性别冲突的本真性。

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篇8

关键词:性别差异;谈判绩效;谈判情景;性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自我构建理论

摘要:谈判领域第一本教材《议价和谈判的社会心理学》作者提出了男性和女性的谈判策略具有差异。最近。许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理论方法共有基于中心谈判者、谈判对手、谈判配对组互动、情景、中心谈判者一情景等五种。未来的研究,在关键理论、方法论和应用问题方面,均需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扩展。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1—0074—05

在谈判领域出现的第一本教材《议价和谈判的社会心理学》(1975)中,作者Rubin and Brown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谈判策略存在着差异性。但当时这一观点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最近,人们才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一问题上来。许多书籍和文章都谈及这一问题,实证研究者也开始重新关注性别对谈判的影响。

一、性别与谈判研究的理论方法

研究谈判中性别差异基于五种理论视角,即中心谈判者、谈判对手、谈判配对组互动、情景、中心谈判者—情景,这些理论视角的不同主要在于谈判者性别差异与谈判绩效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主要源于研究者对性别差异是由先天造成还是后天造成的观点不同。

1基于中心谈判者的性别差异

根据这一观点,男性和女性在谈判的问题上如何应对冲突存在着先天的差异。持该观点的研究者主要是对男女“中心谈判者”在环境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去考察性别的差异,主要关注的是男女在道德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笔者经过大量查阅文献,发现性别差异的三个主要来源:社会化、自我建构和道德价值观。

从社会化的解释中可以看到,男性在谈判中更善于出价,这是由于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和数字天赋。女性则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能理解谈判对手所需的利益,这有助于整合双方的谈判目的,创造共同价值。

对性别差异产生影响的另一个中心谈判者变量就是男性和女性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自我建构理论关注的是相对于能力和行为而言的自我概念。Tannen认为男性是通过对话的互动来寻求独立性。而女性则寻求亲密关系和一致性,这与自我建构理论观点非常一致。通过这种差异可以预测男性比女性在谈判中更擅长出价,而女性谈判者比男性谈判者更能够给对方留下积极的印象。

此外,Gilligan将道德价值观点运用到谈判中则可以说明女性和男性在解决谈判中冲突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性。如果男性比女性更注重正义的道德,那么他们就会偏向通过是非讨论来解决冲突从而分出输赢。由于基于利益的方式比基于权利的方式更加具有整合性,更加令人满意,成本代价更小,所以女性在解决冲突时比男性更有效。

2基于谈判对手的性别差异

该理论的定位与基于中心谈判者取向几乎完全相反。该理论假定男性和女性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差异,但是他们的谈判对手由于对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期望,从而对待两者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异就会影响到谈判的进程和结果。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下,潜在的性别差异有三个来源:期望(主要源于社会认知研究);歧视(一种具有合法意义的不平等行为);解构主义(源于后现代社会学思想)。

期望是指对未来事件的信念。对中心谈判者行为的期望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形成期望的印象,二是适用于谈判的标准。人们的刻板印象、竞争性谈判过程中的许多常规行为在本质上是具有男性特征的。因此,与男性相比,违背期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使女性对自我表象产生更多的关注。最近的调查显示,在以男性为主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女性比取得成功的男性更容易受到人身攻击。

有关“歧视”方面的研究认为,人们对待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是源于他们以前形成的期望。可能是与女性相关的负面刻板印象导致她们受到的待遇不如男性,也可能因为人们总是试图赞美或者保护处于相对弱势的女性,男性获得的待遇不如女性。

解构主义观点认为,无论是谈判研究者还是谈判伙伴,他们评价谈判绩效的标准对女性都是有偏见的,这也是导致性别差异的一个原因。例如,Kolb认为性别主要是由社会构建的,这使得谈判研究自动集中于性别研究。

因此,基于谈判对手取向的观点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手是否根据谈判中心者的性别调整他们自己的谈判策略,对手的目标、信念和出价都是以这一理论为中心的。同时,这种理论还认为谈判对手对中心谈判者的期望和认知因其性别而有所不同。谈判者如何推测未知对手的性别揭示了谈判中存在着系统性偏见。

3基于谈判配对组互动的性别差异

与基于谈判对手的取向相一致,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与中心谈判者进行隐晦或公开沟通的对手持有的期望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尽管女性并不知道对手把她们当成男性,但是还是会从对方的行为中知觉到对方的期望,从而表现出对方期望的行为。基于谈判配对组互动的取向探究的是造成性别差异的两个谈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其主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行为证实理论。

行为证实理论关注的是期望者与被期望者在塑造行为结果上的权力。行为证实偏见是指人们在社会期望的引导下,以某种行为方式来行动以符合或证实别人对自己的期望的现象。因为比起男性,女性被认为是不太有效的谈判者,所以在谈判桌上女性中心谈判者的谈判对手有这种明显的消极刻板印象的时候,行为证实的作用会使得女性在谈判中更为不利。

4基于情景的性别差异

该理论认为,情景是一个主要的行为决定因素。中心谈判者理论和谈判配对组互动理论观点一致认为内在心理过程是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而这个基于情景的取向认为谈判者的外部结构和情景变量是性别差异的促成因素。这个取向隐含的一个假设就是男性和女性生来是一样的,但是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造成了他们外在表现的差异。按照这个逻辑,当情景保持恒定的时候,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消失。其中有三个情景影响因素:权利和地位、结构位置、经验。

权力是指人控制资源的能力,地位指的是人在某个组织中或社会角色授予他的合法(正当)权威。按照这种观点,保持权力和地位恒定时,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应该是相同的。

Deborah A.Small等研究了在没有明显的谈判指示下,男性和女性何时启动谈判。他们采用一种新的实验范式,证明了情景的建构形式是引发谈判中性别差异的关键驱动力。在谈判时机形成的情景中,性别差异是存在的,而在由提问时机形成的情景中性别差异就会消失。此外,在谈判结构的规避反应中,女性采取谈判主动策略,启动谈判的权力会减弱性别差异。

按照基于情景的性别差异的解释,男性和女性在谈判领域的经验量是不同的,因此造成了绩效差距。在组织情景中,性别隔离网造成女性比男性请教顾问的机会更少,得到的顾问类型没有男性得到的顾问类型层次高、有价值,而且女性和层次高的

个体互动也少。

不过,要消除某些情景差异因素例如经验和地位因素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们在时间上已经产生了,并且谈判者会把他们先前的经验带到谈判桌上。

5基于中心谈判者一情景互动的性别差异

该理论将前面描述的基于中心谈判者的理论和基于情景的理论结合了起来,认为谈判桌上的男性和女性面对的是不同的现象学体验,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同样的情景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此观点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途径:刻板印象威胁和情景线索。

Steele的颇有影响的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认为,情景可以使刻板印象产生作用,并最终影响到绩效。根据这个观点,预测谈判者的绩效是激活刻板印象的情景,否则,在谈判桌上男性和女性将会有同样的表现。

情景线索观点认为,环境中的标准线索决定了像性别这样的个体差异变量是否可以解释行为上的变化。强情景的特点是有清晰的行为线索,弱情景则缺少清晰的行为线索。个体差异变量在弱情景中比在强情景中更加明显,强情景对适宜行为有清晰的指导,这种行为能够最好地解释他们所面临的情景强度。性别差异源于女性和男性使用的环境线索的不同,所以,当与谈判相关的情景线索相对弱的时候,谈判桌上的性别差异就会产生。

另外,Hannah Riley Bowles,Linda Babcock,Lei Lai的研究发现:当评判人是男性时,由于焦虑的影响,女性比男性在谈判中更不主动;而当评判人是女性时,二者则没有区别。

总之,对于性别影响谈判过程和谈判结果的问题可从这五个不同的理论角度来解答。每个理论在不同的情景中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考察问题,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谈判,对谈判过程和谈判结果采用的测量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使得各个观点之间的比较变得较为困难。

二、性别与谈判的未来研究方向

性别与谈判的关系研究历经兴衰,与社会政治气氛的转变有关。目前,这个话题正在引起人们关注,但国内针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几乎还是空白。笔者利用现有文献对其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和应用问题做一简要说明,以便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继续拓展。

1理论问题

现有文献对中心谈判者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然而,社会心理学非常关注偏见和歧视问题。对于谈判对手的理论作用于谈判的理解是极其有限的,也很少有实证研究考察在谈判桌前中心谈判者与谈判对手的交互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而且,对谈判对手和情景之间的交互关系的研究也是比较少的。

目前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论证与性别和谈判绩效有因果联系的大量中介变量。已有文献中的综述几乎没有显示解释性别差异的过程变量的实证研究。一些实证研究中提到过程研究的方法,一般都是典型的自我报告法,以谈判者们报告对其内心过程的有意注意为依据,效度有限。

社会认知观点要求更多地关注谈判桌前男女不同的情绪变化。如男性和女性生气时的表现方式不同,他们在谈判桌前的地位就可能产生差异。显然,未来学者们将会更多地关注谈判者情绪、性别和谈判结果之间的关系。

2方法论问题

在分析谈判中的性别差异时,设计问题是关键。研究者们应用了至少6对不同的性别构成设计(同性对异性,同性对同性,单独异性,单独同性,联盟,部分性别不明)。然而,很少有研究明确地提及他们是如何选择谈判构成组设计的,也没有一个研究包含了上述6种设计。因此,应用更复杂的试验设计。使一个研究中包含多种性别构成方式,将会更好地理解情景变量。

此外,刻板印象通过表现可能会突出角色模型,以谈判对手或旁观者的无意评论或谈判者的行为来激活。刻板印象激活模型在实验室操作的方式也是未来需要研究的地方。

然而,还需进一步揭示性别与谈判之间的关系,挖掘谈判结果表面之下更深层的东西,找出对于同性或异性的谈判方式和过程是如何变化的等问题,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任务。最近。Weingart and Olekalns对内容分析方法的发展使研究者系统地揭示了谈判组的交互沟通过程,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将性别差异引入内容分析等式,可能使谈判桌前何时以及为什么性别会有影响这一问题成为未来研究的焦点。

根据五种基本理论结构,作者意识到“谈判绩效”在文献中是一个动态目标。用于测量谈判结果的绩效标准的多样化也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给予关注的。因为多数谈判背景中都存在着对女性的一些偏见,如果研究者只关注谈判的单一定量的经济结果,就会长时间降低女性特质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区分经济测量和心理测量。

3应用问题

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谈判结果或所获报酬的明显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性别的基因差异所致,而是因为难以捉摸的社会结构、性别歧视或自我实现的预期造成的。最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和社会情景都会产生性别隔阂。然而,要使人们接受这种思考模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Kray and Haselhuhn研究发现性别与谈判绩效之间的明确关联可能挑起女性对刻板印象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良好的谈判绩效;还有一些女性谈判者容易产生无助感,导致这种无助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女性认为谈判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而过度的逆反心理会不会导致女性谈判者的攻击心理增强或强迫症等心理障碍,以及如何排除或减轻女性谈判者的无助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性别差异在谈判情景中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如女性在就业中,就薪酬、待遇、晋升等问题主动提出要求的远远少于男性。已有的大量研究支持了认知加工机制在维护性别刻板印象中的作用。中外学者们分别用图式理论和认知失调等理论解释了对反性别刻板信息的抗拒,还提出了维护性别刻板印象的认识模式、刻板印象改变的归因模型以及性别刻板印象的抵制行为功能模型,这些都为未来从社会认知角度研究克服或改善谈判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体而言,性别影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学者们应用权威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归类去寻找更大的研究空间,而不是跟随在任何一个研究发现之后,去解释性别与谈判间的奇妙复杂关系。通过对已有理论观点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联的更多关注,文献中明显的矛盾将可能得到解决。

上一篇:最可亲最可敬的人诗歌下一篇:实训室岗位职责